小麦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范文

时间:2023-11-15 11:25:03

小麦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小麦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篇1

关键词:春季;小麦病虫害;综合防治

小麦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是以麦田生态系统为中心,以小麦各生育阶段主要病虫为对象,以农业防治为基础,因地制宜地协调使用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技术措施,提高防治的总体效益,达到经济、安全、有效地控制麦类病虫为害的目的。

返青拔节期

此期主要是防治纹枯病、条锈病、白粉病、麦螨(麦蜘蛛)等。在抓好麦田肥水管理、杂草防除等措施的基础上,及时用药控制早期为害。近年来,以纹枯病为主的小麦根病发生严重,对小麦产量影响较大,特别是高产地块影响更大。要把栽培措施与控制病虫害有机地结合起来,大力推行适期划锄、追肥和浇水等丰产健身栽培技术,提高小麦对多种病害的抗御能力。适期划锄可铲除杂草,同时抓住月下旬至月中旬小麦返青后防治适期,及时开展化学除草。小麦返青至拔节期主要病虫防治指标:纹枯病为病株率%~%,地下害虫为麦苗被害率%,麦蜘蛛为单行头/m。秋播密度大,加上秋季气温偏高,冬前生长量大,有利于冬后发病。防治该病可在播前进行种子处理,每kg小麦种子用%立克秀粉剂~g加水g拌种;也可用%井冈霉素水剂 mL/hm在生长期间喷雾,也可加水泼浇,对高产、重发田块,一般在第次喷药后~d再喷次药;或用%三唑酮可湿性粉剂、.%烯唑醇可湿性粉剂喷雾,还可兼治小麦全蚀病、白粉病。防治锈病,可用%三唑酮可湿性粉剂对水喷雾或超低容量喷雾,还可兼治其他病害。此外,.%烯唑醇(特普唑)可湿性粉剂,不仅防效高,而且持效期长,有效量为~g/hm。防治白粉病,在生长期间用%粉锈宁~g/hm,或%纹霉净g/hm,或.%禾果利(烯唑醇)~g/hm对水喷雾。防治麦蜘蛛,可用%扫螨净乳油、%哒螨灵可湿性粉剂、%螨克乳油等对水喷雾。防治地下害虫,于苗期用%敌百虫晶体 倍液,每株~mL;或用%毒死蜱乳油.~. L/hm处理土壤或随水流大水漫灌,或用.~.L/hm对水顺根定向浇灌,特别是对金针虫等地下害虫防效较好。也可用%甲基异柳磷或%辛硫磷~mL/hm喷麦茎基部。

孕穗至扬花期

此期是多种病虫急速上升为害期,是综防的关键阶段。除防治锈病、白粉病外,还要注重防治赤霉病、吸浆虫、麦蚜等多种病虫。同时,该时期天敌种群数量也急剧上升,要注意合理使用农药,保护麦田天敌。孕穗至扬花期的防治重点是麦蜘蛛,监测白粉病、锈病、赤霉病等。当田间麦圆蜘蛛或麦长腿蜘蛛分别达到头/hm或头/hm时进行防治。赤霉病是典型的气候型病害,流行的关键是扬花期出现阴雨天气。防治麦类赤霉病应坚持“预防为主、主动出击”的防治策略。在小麦赤霉病常发区,如果花期遇阴雨天,应抓紧齐穗至盛花期喷药预防,一般用%多菌灵胶悬剂或%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或.%治萎灵对水喷雾或低容量喷雾,如果扬花期间连续阴雨,第次用药后d,趁下雨间隙再喷次药。小麦吸浆虫虽是穗期为害的害虫,但防治适期在月中下旬,应在蛹期适时开展防治,可用%甲基异柳磷乳油.~.L/hm对细沙或细沙土~kg撒施地面并划锄,施后浇水防治效果更佳;若蛹期未能防治,吸浆虫成虫期防治可在田间小麦%左右抽穗时,用%辛硫磷乳油~ mL/hm喷雾防治。可用%辛硫磷颗粒剂扬花期补治成虫,或用%敌敌畏乳油对水,搅匀后喷在麦糠或干细土上,下午撒入麦田熏杀或用%乐斯本乳油对水喷雾。当小麦蚜量达到头/百株、益害比小于∶、近期又无大的风雨时,及时喷药防治穗蚜。用%抗蚜威可湿性粉剂~g/hm,或%吡虫啉可湿性粉剂g/hm,或.%溴氰菊酯乳油mL/hm,或%乐斯本乳油 mL/hm,或%辛·氰乳油mL/hm,对水喷雾防治。防治麦叶螨,可用.%阿维菌素乳油mL/hm,或%哒螨酮(扫螨净)乳油mL/hm,或%克螨特乳油 ~ 倍液喷雾防治。防治黏虫,用%辛硫磷乳油 mL/hm,或.%溴氰菊酯乳油mL/hm,或%乐斯本乳油 mL/hm,对水kg喷雾。小麦穗期多种病虫混合发生时,为保护天敌,减少用药次数及用工,可选用对锈病、白粉病及麦蚜、黏虫等效果好的粉锈宁、灭幼脲、抗

  

蚜威等药剂混用,一次用药兼治多种病虫,也可使用低毒、高效的复配农药防治。在防治上述病虫时,还可结合根外追肥,既防病虫又增产。

灌浆期

小麦灌浆期是多种病害发生高峰期,也是防治病虫害、夺取小麦高产优质的关键时期。此期防治的重点是麦穗蚜、白粉病、锈病等。小麦灌浆期主要病虫的防治指标:麦蚜为头/百穗,代黏虫为头/m,吸浆虫蛹期 头/m、成虫期为 ~ 头/hm,条锈病病叶率%~%,叶锈病病叶率%~%,白粉病病叶率%。用%吡虫啉可湿性粉剂g/hm,或%快杀灵乳油~mL/hm对水~kg喷雾,可有效防治麦穗蚜。防治白粉病、锈病的方法同上,同时可兼治小麦叶枯病。若田间天敌与蚜虫的比例大于∶,不必再用防治蚜虫的杀虫剂。对于优势小麦的病虫害防治,要根据小麦不同品种的不同特性,在做好病虫测报的基础上,按照防治指标有针对性地进行防治。

小麦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篇2

关键词:小麦;防治病虫害;误区;综合防治技术;对策

中图分类号: S435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6.24.058

当前,粮食安全已经成为世界性的问题,小麦作为云南省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近些年无论是质量还是产量虽然获得显著提高。但是在具体生产中,对于防治小麦病虫害方面依然存在一定的误区,没有起到有效的防治作用,导致小麦容易遭受病虫害的侵袭,进而对小麦的质量和产量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想要进一步提高小麦的质量和产量,当地农业部门和农户一定要认真总结在防治小麦病虫害方面存在的误区,并且通过合理以及科学的方式进行处理,有效解决病虫害的相关问题。

1防治小麦病虫害的几点误区

1.1防治时间方面的误区

在开展防治工作中,一定要把握正确的防治时间,但是由于农户缺乏专业知识,没有充分认识到病虫害的危害,不能有效把握防治时间。例如在防治纹枯病,这种病害潜伏期时间较长,如果发现才进行防治就错过了最佳时间,在投入大量防治成本的同时,效果却并不明显。因此,农户一定要在立春时节就开始防治。

1.2选择药剂方面的误区

在小麦种植的各个时期中,病虫害种类会根据外界降水量、温度以及气候等因素而变化。在整个种植过程中,小麦易发病虫害种类繁多,例如纹枯病、枯萎病、白粉病、红蜘蛛、吸浆虫以及金针虫等。因此,用户一定要针对不同的病虫害合理选择针对性药剂,进而起到良好的防治效果。

1.3麦田灌水方面的误区

灌水量对防治小麦病虫害具有重要的影响,如果农户灌水过多,田地会出现大量积水,对小麦生长造成负面影响。如果灌水过少,对病虫害起不到良好的防治效果。因此,农户一定要根据小麦的具体情况开展浇灌。

2小麦病虫害的防治技术

2.1播种前期的防治技术

首先,农户一定要在收获小麦后,开展灭茬工作,全面清除田地中自生的麦苗及杂草,消除田地中的各种病菌。其次,农户要对小麦种植田地开展实地考察与调研,并且分清土壤等级,针对土壤质量选用不同的小麦品种,进而促使播种更加适应田地。针对一些容易出现病虫害的土壤,农户要选择具有较强抗病能力的品种。最后,农户要科学的选择种植时间开展适量播种,针对频发纹枯病田地,要尽量延后种植时间,可以在一定程度降低发病概率。同时,农户要严格把控播种的数量,合理规划种植密度,创造科学预防虫害发生的生态种植环境。

2.2播种期的防治技术

在播种期间,小麦容易受到地下害虫的侵袭,例如金针虫以及纹枯病等。因此,在这个阶段,农户要采取合理的预防措施,在小麦种子中添加适量的化学药剂,进而避免在种子播种后,病虫害对小麦的破坏。农户一定要注意,在种子添加化学药剂的过程中,一定要综合考虑当地破坏力较大、并且发生次数较多的病虫害,做到用药具有针对性,农户还要合理掌握药剂的配备比例,进而促进种子健康生长。例如在防治纹枯病的过程中,农户要尽量选择三锉酮,并且采用500∶1的比例,而防止金针虫,农户要尽量选择甲基异卵磷乳油,并且根据田地实际情况科学配备比例。总而言之,播种时期是小麦种植的关键时期,处理种子一定要科学。

2.3返青拔节时期的防治技术

在这个时期,小麦容易感染的病虫害包括红蜘蛛、吸浆虫以及枯萎病等,其中吸浆虫的危害范围以及数量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吸浆虫的大范围生长,为小麦的生长和发育带来巨大的压力。因此,在这一时期,农户一定要做好相关的防治措施。针对小麦的具体生长情况,采用辛硫磷乳油或者甲基异流磷乳油进行防治,按照科学的比例配备药剂,均匀撒在田地中。并且对土地进行翻动处理,进而实现防治的目的。

2.4灌浆期的防治技术

灌浆期温度较低,是小麦生长的关键阶段,同时也是病虫害频发的主要时期。在灌浆期,主要出现的病虫害有白穗锈病以及白粉病。因此,农户一定要开展有针对性的防治,可以开展喷雾防治,但是一定要注意不能破坏利害比例,提高小麦自身的预防能力。农户要结合以往的种植经验,针对当地的种植环境和种植特点,在科学的时机开展灌浆工作。

2.5穗期的防治技术

在小麦穗期,农户一定要根据我国农药的使用条例,选择低毒害或者无毒害的农药。在具体防治工作中,农户要根据高效低毒原则,针对穗期容易出现的小麦赤霉病以及小麦蚜虫进行防治。在防治其他穗期病虫害的同时,农户也要严格遵循高效低毒的原则,在防治病虫害的同时保证小麦质量。

3结语

总之,小麦作为云南地区的关键粮食作物,对促进地区经济发展以及改善农业结构具有重要意义。防治小麦病虫害是需要耐心以及细致的重要工作,农户一定要准确把握防治病虫害的时机,为小麦的健康生长创设良好的环境,节约生产成本,不断积累种植经验,进而实现小麦高产和经济增收。

参考文献

[1] 李夕军,李瑜玲,宋晓,陈莉,李建芬,郭永召.冬小麦节水灌溉下的产量规律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5,(32).

[2] 陈维华,李福军.2016年天长市小麦赤霉病不同抗耐性品种暨防治药剂筛选试验[J].现代农业科技,2016,(19).

小麦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篇3

1.播种期防治对象:地下害虫(金针虫、蝼蛄、蛴螬)、黑穗病,预防锈病、白粉病和纹枯病。

综合防治技术:①选用优质、高产、抗病虫综合能力强的品种,搞好品种布局,适期晚播,合理施肥。②大力推广药剂拌种。采用杀虫剂和杀菌剂混合拌种,应先拌杀虫剂,后拌杀菌剂。常用的杀虫剂有50%辛硫磷乳油,按种子重量的0.2%拌种,可有效防治地下害虫。常用的杀菌剂有三唑酮可湿性粉剂,按干种子重量的0.01%~0.03%(有效成分),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克拌种100千克,可有效预防小麦锈病、白粉病和纹枯病。

2.返青、起身至拔节期主要防治对象:纹枯病、锈病和白粉病。

综合防治技术:推广除草剂与杀菌剂混合喷雾,以除治麦田杂草为主兼治其他病虫。①除草剂加杀菌剂(667平方米用量,下同)15%三唑酮可湿粉(粉锈宁)60~80克(有效成分9~12克),或12.5%烯唑醇(特谱唑)可湿性粉剂40~60克(有效成分5~8克)、或25%丙环唑(敌力脱)乳油30~35毫升(有效成分5~8克)、或5%井冈霉素可湿性粉剂150~200克。②对于发现条锈中心病团重点田块,采取“带药侦察,发现一点控制一片”,及时控制发病中心,减少病菌的扩散蔓延。对发病中心667平方米用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75~100克或20%丙环唑乳油120~180毫升进行挑治,同时对其周围田块进行喷雾普防。③对受冻害严重的麦田,加植物生长调节剂刺激小麦生长、缓解冻害,密度大的麦田加壮丰安,以防止后期倒伏。④对于禾本科杂草采取人工拔除。⑤麦蜘蛛发生严重田块,可加蚜螨清进行防治。

3.孕穗期到抽穗、扬花期主要防治对象:小麦锈病、白粉病和赤霉病。

综合防治技术:①对于小麦锈病和白粉病,在小麦病茎率达15%~20%或病叶率5%~10%时,667平方米采用15%三唑酮可湿粉(粉锈宁)60~80克(有效成分9~12克),或25%丙环唑(敌力脱)乳油100~120毫升进行喷雾普防。②对于小麦赤霉病,在齐穗-开花期用药防治效果最好。一般根据天气预报,以开花灌浆期可能遇雨的麦田作为重点防治对象田。确定对象后,第一次喷药在始花期(10%麦穗见花药)至盛花期(50%麦穗见花药),667平方米用多菌灵40~50克(有效成分用量)对水20~30千克喷雾防治。在初次用药后7天内,如遇连续高温多湿天气,须防治第二次。对于高感品种,或开花整齐度差,花期相差7天以上的田块,也应进行第二次防治,二次防治的时间间隔7天左右。

4.灌浆期至成熟期主要防治对象:小麦蚜虫和干热风早衰。

小麦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篇4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从麦播期开始对小麦病虫草害实行全程控制已成为当前小麦病虫草害防治技术发展的方向,尤其是对国家良种推广补贴项目区,实现良种良法配套措施的落实具有重要意义。此期通过种子包衣和药剂拌种、土壤药剂处理、化学除草等措施防止小麦病虫草害,具有经济、安全、效果好的特点。因此,各地要充分认识麦播期病虫草害防治的重要性,抓住有利时机,精心组织,加强宣传引导,广泛发动群众,狠抓关键技术的落实,切实做好麦播期病虫草害防治工作。

二、突出重点,狠抓落实

根据对近年我市小麦病虫草害发生情况的分析,确定今年麦播期病虫草害主要防治对象是:小麦种传、土传病害(纹枯病、全蚀病、黑穗病、孢囊线虫病等),地下害虫(蛴螬、蝼蛄、金针虫),麦田杂草(野燕麦、硬草、碱茅)等。各地针对本地实际,及早制定方案,层层落实任务,切实抓紧抓好。

(一)全面普查,准确预测。各地要对当地麦播期地下害虫进行一次全面普查,澄清发生面积和分布情况,并结合以前小麦种传、土传病害的发生情况,做好麦播期病虫发生种类、面积和程度预测,提前制定麦播病虫草害防治技术方案。

(二)备足物资,普及技术。要根据监测预报结果,及早向政府和有关部门汇报农药、药械等物资需求情况,并积极主动与有关部门通力合作,备足备齐所需物资,争取工作的主动性。大力开展技术宣传培训工作,针对当地小麦病虫发生及危害情况,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专家讲座、印发明白纸等各种有效方式开展技术宣传。要发挥专家和技术人员的作用,深入乡村举办麦播技术培训班,对乡村干部和农民开展面对面的培训,提高广大干部和农民群众麦播期防治病虫草害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三)统防统治,确保质量。麦播期药剂拌种、种子包衣和土壤处理具有严格的技术要求,农民一家一户很难做到。各地要大力推广统防统治这一有效方法,以乡、村为单位在植保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实行“统一组织,统一购药、统一配药、统一拌种,统一收费”的方法,以确保药剂处理的效果。要加强与良种直补项目中标供种企业的联系,指导企业搞好种子包衣工作。建立小麦病虫害综合防治示范样板田,并设立标志牌,标明采用的主要技术措施等。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增强安全防患意识,落实好各项安全防范措施,掌握好药剂拌种方法,以防止生产性中毒和药害事故的发生。

三、抓住关键环节,科学开展防治

要牢固树立“公共植保”和“绿色植保”的理念,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综合各种措施,积极开展麦播期病虫草害的防治,压低病虫草害基数,减轻中后期防治压力,为搞好全程控制奠定基础。

(一)加强植物检疫,防止全蚀病传播蔓延。种子调运是小麦全蚀病远距离传播的主要途径,搞好植物检疫是控制疫情的关键。各地要严格把好种子检疫关,未经检疫或检疫不合格的小麦一律不能作为种子使用,严禁无证调运。尚未发生全蚀病的地区,要切实做好保护工作,杜绝从疫区调用种子。按照省政府豫政办明电[2003]133号“关于抓紧做好小麦全蚀病疫情控制工作的通知”的要求及《河南省植物检疫条例》的有关规定,种子繁育田必须安排在无病地块,并采用有效药剂进行种子处理(用2.5%咯菌腈[适乐时]悬浮种衣剂每亩10毫升拌种),防止疫情蔓延。

(二)强化农业防治措施,提高小麦抗逆能力。要根据当地小麦主要病虫害发生特点,在选择抗、耐病虫良种的基础上,注意品种合理布局,避免单一品种大面积种植。采取增施腐熟有机肥、深耕深翻、平整土地、清除地表病残体、合理灌水等措施优化农田生态环境、恶化病虫生存条件;根据品种特性,推广精量、半精量播种技术,控制播种深度,创造合理群体结构,培育健壮个体,提高小麦自身抗逆能力;推广适期或适期迟播技术,以减轻多种病虫的发生和危害。

(三)分类指导,科学防治。各地要根据当地病虫发生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科学防治,最大程度减轻病虫危害。

1、病害防治

(1)小麦全蚀病发生区。麦播期采用有效药剂拌种和种子包衣是预防小麦全蚀病以及其它土传病害的有效措施,是遏止小麦全蚀病传播蔓延的关键环节。对零星发生区域,每亩采用2.5%咯菌腈(适乐时)悬浮种衣剂20毫升拌种防治;对重发生区域,每亩采用2.5%咯菌腈(适乐时)悬浮种衣剂10毫升加3%苯醚甲环唑(敌委丹)悬浮种衣剂30—40毫升拌种防治。

(2)纹枯病、黑穗病发生区。每10千克种子用2%戊唑醇(立克秀)湿拌剂10—15克或3%苯醚甲环唑(敌委丹)悬浮种衣剂20—40毫升兑适量水拌种,晾干后播种。拌种时一定要严格按照技术要求操作,设法拌匀,不得随意加大用药量,以免影响出苗。

(3)小麦孢囊线虫病发生严重的地区。可推广种植太空6号、矮抗58、温麦4号、新麦19等抗耐病品种,田间增施有机肥和氮磷肥,并可选用10%灭线磷颗粒剂每亩3公斤进行土壤处理。

2、地下害虫防治

(1)药剂拌种:防治地下害虫用50%辛硫磷乳油或50%二嗪磷(二嗪农)乳油,按药:水:种=1:50:500比例拌种,拌种后堆闷3-4小时,晾干后再播种。(2)土壤处理:地下害虫发生密度高的地块,除采用药剂拌种外,可每亩用3%辛硫磷颗粒剂2-2.5公斤,在犁地前均匀撒施。

3、杂草防治

野燕麦发生区,每亩用40%野麦畏(燕麦畏)乳油150-200毫升,加水20-40公斤于小麦播后苗前喷洒,施药后立即浅耙混土2-3厘米。硬草、碱茅重发区,在小麦播后苗前,每亩用25%绿麦隆可湿性粉剂200-300克,兑水20公斤喷洒于地面即可。

多种病虫害混合发生区,要推广应用杀菌剂和杀虫剂复合的种衣剂或拌种剂进行包衣或种子处理。

四、加强组织领导,切实搞好服务

小麦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篇5

论文摘要 分别介绍了小麦播种期、返青拔节期、孕穗至抽穗扬花期、灌浆期病虫害防治技术,以供广大农户参考。

随着农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沭阳县优质小麦发展迅速,但生产过程中,病虫害始终是制约产量和品质提高的重要因素之一。对于优质小麦的病虫害防治,要根据小麦不同品种的不同特性,在搞好测报的基础上,按照防治指标有针对性地进行防治。为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其发生、蔓延,提高优质小麦的商品性,实现优质高产高效,增加农民收入,现将优质小麦各生育期的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简述如下,供广大农民参考。

1 播种期

小麦播种期病虫害防治是整个生育期防治的基础,有利于压低小麦全生育期的病虫基数。此期防治重点是纹枯病、地下害虫、吸浆虫等种传、土传病虫害。防治措施主要是土壤处理、药剂拌种或种子包衣。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200g拌种100kg,可有效预防黑穗病、纹枯病、白粉病等。金针虫主发生区,用40%甲基异柳磷乳油与水、种子按1∶80∶800~1 000的比例拌匀,堆闷2~3h后播种;蛴螬主发生区,用50%辛硫磷乳油与水、种子按1∶(50~100)∶(500~1 000)的比例拌种,可兼治蝼蛄、金针虫;吸浆虫重发区,用3%甲基异柳磷颗粒剂或辛硫磷颗粒剂30~45kg/hm2拌砂或煤渣375kg制成毒土,在犁地时均匀撒于地面翻入土中。种子包衣也是防治病虫害的一项有效措施,各地应因地制宜,根据当地病虫种类,选择适当的种衣剂配方,如用2.5%适乐时悬浮种衣剂100~200mL与100kg种子进行包衣,可预防纹枯病、黑胚病、根腐病等多种病害,若加入适量的甲基异柳磷乳油,则可病虫兼治。

2 返青拔节期

返青拔节期的防治重点是小麦纹枯病、吸浆虫、麦蜘蛛及地下害虫。纹枯病是近年来小麦生产中的主要病害之一,对小麦的产量影响较大,特别是高产地块影响更大。在小麦纹枯病防治中,存在着轻视返青期的喷雾防治且防治时间又偏晚的现象,这是小麦纹枯病防效差的主要原因。因此,要重视返青期的防治,把握好防治适期。根据病虫害防治指标,采用对路药剂开展防治,大力应用杀虫剂与杀菌剂混合施药剂技术,实行科学防治。小麦返青至拔节期主要病虫的防治指标是,纹枯病病株率为15%~20%,地下害虫为害麦苗被害率3%,麦蜘蛛为单行600头/m。防治纹枯病可用5%井冈霉素2 250~3 000mL/hm2对水1 125~1 500kg喷麦茎基部,间隔10~15d再喷1次;防治地下害虫可用40%甲基异柳磷或50%辛硫磷600~750mL/hm2喷麦茎基部;防治麦蜘蛛可用73%克螨特乳油1 500~2 000倍液喷雾。

吸浆虫重发区,要抓住这时麦苗小、容易操作的有利时机,当吸浆虫幼虫上升到土表活动时进行第2次土壤处理,用40%甲基异柳磷乳油2 250~3 000mL/hm2对水适量,拌细土375kg制成毒土,顺麦垄均匀撒施,然后浅锄,将药剂翻入土中,再浇水;或用3%甲基异柳磷颗粒剂30kg/hm2拌细土300kg,均匀撒施于土表。

3 孕穗至抽穗扬花期

孕穗至扬花期是白粉病、条锈病、叶锈病、叶枯病、赤霉病、颖枯病、麦蚜、1代蚜虫和吸浆虫等多种病虫集中发生期和危害盛期。常年这些病虫害以麦蚜发生面积最大,为害最重。小麦孕穗至扬花期是小麦形成产量非常重要的时期,又是多种病虫集中发生危害盛期,一旦病虫危害就可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因此,此期是小麦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的最关键时期,应切实做好病虫害的预防和防治,确保小麦优质丰产。利用天敌控制麦蚜。麦田是多种天敌的越冬场所和早春繁殖基地,保护好麦田天敌不仅有利于控制小麦害虫,而且也是后茬作物害虫天敌的主要来源,应注意保护利用。

药剂防治要根据小麦病虫害防治指标,抓住防治适期,采用对路药剂开展防治,大力应用杀虫剂与杀菌剂混合施药技术,实行科学防治。

(1)孕穗至扬花期主要病虫的防治指标是,条锈病为病叶率2%~5%,叶锈病为病叶率5%~10%,白粉病为病叶率10%;麦蚜为500头/百穗,1代钻虫为25头/m2,吸浆虫蛹期2 500头/m3、成虫期为5 000~7 500头/m3。

(2)对路的药剂、用药剂量和用药方法是:防治锈病、白粉病可用25%百理通可湿性粉剂450g/hm2或40%粉锈宁乳油750~1 125mL/hm2喷雾;防治赤霉病、叶枯病和颖枯病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125~1.500kg/hm2喷雾;防治麦蚜可用2.5%敌杀死乳油150~225mL/hm2或50%辟蚜雾可湿性粉剂120~150g/hm2喷雾;防治1代黏虫可用50%辛硫磷乳油750~1 125mL/hm2喷雾。

(3)混合施药技术应根据防治对象和防治指标科学运用,单种病虫发生重而其他发生轻时应进行单施药防治,以免造成浪费和农药污染。

(4)小麦赤霉病和颖枯病要以预防为主,孕穗期如遇连阴天气,在小麦扬花后要喷药预防。小麦吸浆虫虽是穗期为害的害虫,但防治适期在4月中下旬的蛹期,应在蛹期适时开展防治,提高防治效果,可用40%甲基异柳磷乳油2 250~3 000mL/hm2对细沙或细沙土450~600kg撒施地面并划锄,施后浇水防治效果更佳;若蛹期未能防治,在吸浆虫成虫期防治,可在田间小麦70%左右抽穗时,用50%辛硫磷乳油750~1 125mL/hm2喷雾。

4 灌浆期

灌浆期是多种病虫害危害高峰期,也是防治的关键时期。此期防治重点是白粉病、锈病、麦穗蚜等。防治白粉病、锈病的方法同上,同时可兼治叶枯病等。用2.5%辉丰菊酯乳油300~450mL/hm2或25%快杀灵乳油375~525mL/hm2,对水750kg进行喷雾,可有效防治麦穗蚜。以上杀菌杀虫剂可一次性混合使用。若田间天敌与蚜虫的比例大于1∶120时就不必再用防治蚜虫的杀虫剂。小麦黑胚病严重影响小麦品质,发展优质小麦必须注意防治小麦黑胚病。除选用抗黑胚病品种外,还要特别注意搞好小麦扬花灌浆期的防治。用12.5%禾果利可湿性粉剂300~450g/hm2,对水750kg防治效果最好,使用多菌灵、三唑酮、代森锰锌也有一定防治效果。应在灌浆初期和中后期各防治1次。

参考文献

[1] 赵文先,李子钦,赵存虎,等.卫福混配剂防治小麦病虫害研究[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0(4):9-10.

[2] 杨文才,杨华宏.小麦病虫害综合防治配套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5(8):25.

[3] 马丽.小麦中后期病虫草害化学防治技术[J].农技服务,2007(2):55.

小麦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篇6

2.适应市场经济需求发展绿色保健产业安徽省大力推进生态生物防治促进农产品优质无害化雷国明

3.生理性病害发生特点与田间诊断植物医生 梁继农

4.四川省阿坝州南美斑潜蝇发生规律及防治对策张永华,徐毅,张成林

5.移栽油菜田茎叶期杂草化防技术研究彭昌家

6.油菜菌核病的流行与预测要素雷国明

7.油菜菌核病灾变特点及其综防技术的研究张夕林,张谷丰,孙雪梅,罗萝,严雪芳,丁晓莉

8.开展农作物病虫害可视化预报工作的几点体会秦大宗

9.绵阳市蔬菜病虫发生现状和问题及防治对策何松

10.花椰菜的主要病害及防治技术王天喜,伍明祥

11.琅岐蔬菜基地主要病害及其消长规律调查陈庆河,翁启勇,何玉仙,赵健

12.芒果叶片营养诊断与防治技术贺春萍

13.甘肃白银区辣椒疫病的流行原因及综合防治张连梅

14.我国板栗几种常见病虫害的发生和防治任爽

15.安丘大姜无公害生产技术徐子利,辛增英,任洪瑞

16.冬春季辣椒病虫害防治措施龚标勋

17.油柰主要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黄月淑

18.秋冬季温室黄瓜病害的防治石鸿文,车武

19.棚室蔬菜的药害和肥害及其抢救措施谭荫初

20.温棚芹菜病害的综合防治甘芳

21.板栗瘿蜂的发生及防治芶元华,张云贤

22.豌豆彩潜蝇在桐梓县油菜上的发生与防治季家敏

23.兰花炭疽病及其防治韩学俭

24.黄曲条跳甲危害及综防技术韩学俭

25.菠萝黑心病及其防治龚标勋

26.番茄田棉铃虫的发生与生物防治技术王德旭,姜振祥

27.50%安克WP防治黄瓜霜霉病试验杨程鹏,徐静,吴永汉,谢尚志,刘化宙

28.50%枯霉特防治小麦穗期病害试验祁中华,姜春义,祁景建

29.40%硫悬浮剂防治小麦白粉病药效试验邓先明,秦森荣,王雪峰,刘光珍

30.贵州平坝县辣椒死棵成因及防治试验徐庆明,焦明歧

31.丙草苄防除旱直播稻田杂草的应用技术吴国祥,张夕林,张谷丰,孙雪梅,罗萝

32.1.5%赛宝乳油防治芥菜小菜蛾田间药效初报毛东

33.魔芋防病丰产栽培技术张龙松

34.植物医生 侧耳根栽培技术蔡光泽

35.冬春育菜苗如何防治病虫草害新章

36.使用除草剂谨防药害苗昌泽

37.河南农田害虫的药用价值李岳军,温红伟,李敬

38.油菜主要病虫害的防治何亚平,温丙林

39.日本生物防治二例曾怡曾

40.大棚黄瓜苗期主要病害及防治于丽萍

41.小麦的几种病虫防治罗林钟,邓增惠

42.果树病虫害的冬季防治孙自瑾,余承厚

43.如何识别失效农药于伟红,赵廷武

44.大白菜病毒病的发生与防治郭淑霞,宋忠献,薛玉芳,李敬

1.我国美洲斑潜蝇的防治策略尹承山,陈学新

2.加强植保信息网络建设焦明歧

3.顺庆区小麦条锈病流行发生原因分析及防治对策张传军

4.斑潜蝇寄主植物调查结果初报鲍安兴

5.园林植物的病虫害防治刘娇

6.农药市场存在的问题和治理对策汪建军

7.严格植检把关搞好植检服务陈崇森

8.余庆县农药监督管理措施及发展对策文西明

9.中药材半夏的栽培管理及病虫害防治虞秀兰,吴长松,熊咏

10.蛴螬的发生及防治对策冯明义

11.温室大棚野蛞蝓的发生和防治杨光安

12.温室蔬菜生产谨防"八害"植物医生 李莉

13.塑棚蔬菜栽培非生物障碍的发生和排除措施雷国明

14.怎样综合防治蔬菜育苗期病害罗林钟,卞光文

15.保护地西葫芦主要病害与防治甘芳

16.蔬菜病毒病为害特点及综合防治措施孙书静

17.2001年大丰市蔬菜病虫发生特点及其原因浅析王永山,金中时,王凤良

18.秋菜主要病害综合防治石鸿文,罗自祥

19.琅歧蔬菜基地主要病虫害无公害防治技术陈庆河,翁启勇,何玉仙,赵健,杨秀娟

20.棚室草莓畸形果成因及对策夏英三

21.保护地草莓线虫病危害与防治孙从法,刘宝传,翟今成

22.长江中下游大棚草莓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技术胡秀良

23.梨黑斑病的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

24.0.5%印楝素分子胶囊剂对菜青虫的药效试验周淑云,祝荣,刘光珍,邓先明,秦森荣,赵小亮

25.6种不同药剂防治南美斑潜蝇药效试验孙冬梅,罗琪

26.15%粉锈灵拌种防治小麦赤霉病和锈病试验廖恩富

27."神雨一号"防治菜青虫田间药效试验朱涛,罗福开,石尚宏

28.茶园秋冬季培管技术谭荫初

29.植物医生 柑桔贮存技术黄月淑

30.5条措施一起抓厚皮甜瓜多座瓜赵品绩,周群

31.桑园冬防五要点孙自瑾

32.小麦防御冻害七措施熊峰

33.10种人不宜施农药新章,成田

34.地乐胺在覆膜瓜菜田使用易发生药害耿英修,葛宝明

35.烟草赤星病的防治药剂易龙

1.浅论鼠药市场的治理汪建军hHTTp://

2.加强农药监管保护农业安全林柏生

3.大豆豆秆黑潜蝇发生规律与防治武进龙,周训芝,朱志良,李树林

4.2002年六盘水市水稻病害发生危害调查分析黄光辉,卢瑶,姜宏

5.稻赤斑黑沫蝉的发生及防治罗建平

6.水稻瘤矮病的发生特点与防治补救措施叶继标,谭光儿,范桂泉

7.玉屏县水稻纹枯病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伍明祥,吴娟

8.香蕉束顶病及其防治龚标勋

9.利用生物多样性持续有效地控制果园害虫白海燕,马建列

10.桔实雷瘿蚊及其防治措施植物医生 钱开胜

11.香蕉叶瘟的发生与防治李鄂平,黄安坤

12.绿菜花黑腐病的发生与防治马红梅,朱飞,刘相东

13.棚室番茄果实主要生理病害的形成及其防治刘峰

14.铜仁地区豆野螟发生及防治技术阴华海,王飚,陈玉婵

15.马铃薯青枯病发生与防治对策许长敏

16.几种药剂防治水稻穗颈瘟的药效试验韩燕,王凤英,范妮莉

17.花生田蛴螬药剂防治试验施保国,周磊之,夏继忠,胡东波

18.耘乐防除柑桔园杂草田间药效试验王国成

19.6种杀虫剂防治小菜蛾和菜青虫的比较试验王永山,王凤良,梁文斌

20.10.5%阿维菌素·哒可湿性粉剂防治柑桔红黄蜘蛛试验陈贵明,胡志元,彭秀丽,陈玖勋

21.0.3%苦·阿微乳剂防治小菜蛾的田间药效高明霞,张永强,杨帮

22.枣疯病的流行与防治措施韩学俭

23.重庆市板栗主要虫害--栗瘿蜂的防治技术罗正均

24.如何正确使用生物农药-Bt别家新

25.如何防治贮粮害虫石鸿文,刘建杰

26.巧防果树再植病罗林钟,杜春明

27.巧治夏秋树木害虫张是,士杭

28.农作物病虫化学防治中的误区及其技术规范王泉章,丁志宽

29.除草剂主要类型及常规使用方法薛福连

30.农药基本知识(二)

31.植物医生 春雨1号的应用技术杨克文

1.南充市小麦条锈病系统控制技术研究与实践白体坤,杜晓宇,唐高民

2.玉米新病害——链格孢菌叶枯病发生及综合防治何建群,张润

3.锦屏县2005-2007年稻纵卷叶螟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杨林,陈德福,邓兆群

4.水稻条纹叶枯病防治技术陈志华,蔡健

5.柑橘炭疽病发生成因及防治对策王博

6.桃树根癌病的发生与防治于伟红,赵延武

小麦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篇7

[摘要]介绍冬小麦返青拔节期、抽穗扬花期、灌浆期病虫害防治技术,提出农业防治与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措施。以供农业生产参考。

[关键词]小麦;病虫害;防治;技术

小麦是我国仅次于水稻的第二大粮食作物。随着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种植业结构的调整,耕作栽培制度的改变,小麦种植密度增加,肥水条件的改善,免耕、少耕和秸秆地膜覆盖技术的推广,小麦病虫呈加重危害的趋势。加上气候变暖,连续出现暖冬年份,以及年度间降雨不平衡,南涝北旱的情况频频发生等,致使病虫发生情况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做好小麦病、虫草害的防治工作,对确保我国粮食安全,提高小麦产量和品质,增加农民收入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冬小麦中后期的病虫害防治主要是指小麦的返青拔节期、抽穗扬花期、灌浆期三个时期,这三个阶段的主要生育特点是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同时并进,快速生长的时期;是决定小麦亩穗数和穗粒数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形成产量的关键时期;以预防为主,以治病、治虫为辅。在防治过程中提倡综合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相结合的方法,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使小麦生产达到无公害绿色食品的标准。

一、返青拔节期

重点防治纹枯病、全蚀病、红蜘蛛、地下虫。麦田病虫害的综合防治策略要以农业防治为基础,要从麦田生态系出发,创造有利于小麦生长,不利于病虫繁殖的环境条件,以合理使用化学农药为主,辅以其它防治措施进行协调的防治。

1.病害

纹枯病防治要合理施肥,增施有机肥、磷钾肥,培养地力,合理配方施肥,避免偏施无机氮肥。防止田间郁蔽,避免倒伏,可明显减轻病害。要因地制宜确定适宜的播期,以减少病菌侵染的机会。当纹枯病病株率15%以上时,每亩用15%羟锈宁可湿性粉剂,或25%多病宁、33%纹霉净可湿性粉剂,对水40kg~50kg,可兼治白粉病、锈病。药液要尽量喷洒在麦株基部,以提高药效。全蚀病于返青拔节期每亩用蚀敌粉100g,或20%三唑酮可湿性粉剂50~100g,兑水40~60kg,灌于小麦根基部。

2.虫害

红蜘蛛防治方法用40%氧化乐果2000倍液喷雾。或者用速螨酮、牵牛星、扫螨净等农药按规定用量稀释喷雾防治。地下虫蛴螬、金针虫和蝼蛄分布广,种群密度大,为害严重。要精耕细作、深耕多耙,适时浇水,施用充分腐熟的厩肥,可减轻以下害虫的为害。对虫口密度大,常年发生严重的地块,每亩用50%辛硫酸、40%甲基异柳磷乳油0.5kg~0.6kg,对细土25kg~30kg制成毒土,均匀撒施于地面,随即耕翻入土中。作物生长期可顺垅撒施或喷施,并结合中耕浅锄混入土中。在蝼蛄为主的地区,也可使用毒饵诱杀。将麦麸、花生饼糁或玉米糁等炒香,用50%甲胺磷、40%甲基异柳磷乳油等,按饵料的1%药量和10%水量稀释后拌入,制成毒饵,于傍晚顺垅撒施,每亩用毒饵1.5kg~2kg。不仅对蝼蛄诱杀效果良好,而且还可兼治蟋蟀、土蝗等。粘虫目前防治粘虫效果较好的常用药剂较多,如敌百虫、敌敌畏、辛硫磷、溴氰菊酯、杀灭菊酯等。防治麦田第一代粘虫应掌握在幼虫2龄~3龄盛期;防治麦套玉米第二代粘虫应掌握在幼虫1龄~2龄盛期喷药。

二、抽穗扬花期

早控条锈病、白粉病,重点防治吸浆虫,预防赤霉病。主要防治指标是麦蚜百穗500头,1代粘虫每平方米25头,吸浆虫蛹期每样方(10cm×10cm×20cm)5头、成虫期10~25头,条锈病病叶率为2%~5%,叶锈病病叶率为5%~10%,白粉病病叶率为10%。

1.病害

小麦穗期是条锈病、叶锈病、叶枯病、赤霉病和颖枯病等多种病虫害集中发生期,此期也是小麦最终形成产量的时期,一旦发生病害可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条锈病发生程度随早春气候的适宜程度而不同,由于病原菌生理小种的变化,部分品种抗锈性丧失,存在着大面积流行的危险。小麦白粉病是由真菌引起的病害。病菌的孢子随气流传播到感病品种的植株上后,以危害叶片为主,发病症状以叶片正面较为明显,叶鞘、茎秆和穗部也受害。受害叶片初期形成灰白色小霉点,后逐渐扩大成圆形或椭圆形绒状霉斑,严重时霉斑相互连成一片,以至覆盖全叶,以后逐渐变为灰色,最后呈灰褐色,其上散生黑色小点。合理施肥浇水,加强田间管理,培育壮苗。当病叶率达到10%时,每亩可用20%的粉锈宁乳剂50mL,或15%的粉锈宁可湿性粉剂75g,对水60~80kg进行喷雾防治。赤霉病是典型的季节型病害,要以预防为主,穗期如遇连阴天气,在小麦扬花后要及时喷药预防。3月底左右,便可抽穗开花,直至灌浆成熟之际,均可感染赤霉病,使穗粒和芒上均出现浅红色或桔黄色的斑点,便是赤霉病。4-5月,如雨水多、湿度大,则会加剧该病的发生和恶化。要彻底搞好三沟配套到位,务使明水能排,暗渍能滤,保证雨住田干,消灭病害发生的生态条件。每亩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g,或多菌灵胶悬剂80g兑水40kg喷雾,若喷药后24h遇雨应及时补喷。种植高感品种的麦田,应酣隋喷药2~3次。

2.虫害

常年以麦蚜发生面积最大,为害最重;防治麦蚜每亩用10%扫螨净20g,或10%11比虫啉20g兑水40kg喷雾;小麦吸浆虫虽然是在穗期为害的害虫,是小麦上的毁灭性害虫。防治适期在4月中下旬的蛹期,为了提高防治效果,应在蛹期适时开展防治,可采用毒土熏蒸的防治措施,即每亩可用40%甲基异柳磷乳油200~250mL,或1%林丹粉和细沙土20~30kg拌匀,均匀撒施于麦田,然后浅锄,施后浇水防治效果会更佳;若蛹期未能防治或防治不及时,在成虫期防治可在田间小麦70%左右抽穗时,每亩用40%毒死蜱乳油50~75mL、或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40~60mL兑水40~60kg喷雾防治。可用1.6%阿维菌素6000~8000倍喷洒,防治麦叶峰。

三、灌浆期

小麦灌浆期是多种病虫害发生危害的高峰期,必须做到杀虫剂、杀菌剂、叶面肥混合施用,进行一喷三防,提高小麦抗旱、抗倒伏能力,预防干热风。重点控制麦蚜,兼治锈病、白粉病和叶枯病。

1.病害

小麦白粉病、锈病、蚜虫等病虫害混合发生区,可采用杀虫剂和杀菌剂分别计量,混合喷药,进行综合防治。每亩可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00g,或12.5%禾果利可湿性粉剂40~60g,或25%丙环唑乳油30~35g加10%11比虫啉可湿l生粉剂20g,或40%毒死蜱乳油50~75mLE水40kg喷雾。

2.虫害

穗期重点防治蚜虫。在蚜虫盛发期,喷施10%11比虫啉可湿性粉剂,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等对天敌安全的农药,效果显著。不得在穗期使用有机磷等高毒农药防治穗蚜。在天敌单位与蚜量的比值超过200以上方可施药防治,低于150可暂时不防治,以发挥天敌的控蚜作用。

3.喷肥

小麦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篇8

小麦病虫害的防治,首先要选用丰产性好,又抗病、抗虫的品种。利用小麦本身的抗性,控制小麦病虫害的发生。如选用抗锈病、白粉病的多抗性品种,可有效抑制锈病、自粉病的发生,在吸浆虫发生地区,应选用抗吸浆虫的小麦品种,这样可以有效减少吸浆虫发生的概率。其次,要认识掌握病虫害发生的规律,搞好预报预测,准确及时的防治,用最少的投入取得最理想的效果。

一、我国冬小麦的生长期殛病虫害发生的特点

冬小麦播种于第一年的9、10月份,生长期为八个月左右,到第二年5月下旬至6月上旬成熟。根据生长时期的不同,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播前准备期、播种期、分蘖期、越冬期、返青拔节期、孕穗至抽穗扬花期、灌浆期、成熟收获期等。

导致冬小麦出现病虫害的主要原因既有人为因素,也有自然因素。就人为因素方面来看,近些年来,人口数量的日益增长造给农业生产带来很大压力,人们被迫调整种植结构,改变耕作栽培制度,土地的种植密度被无限制的增加,这就导致了病虫害传播更加迅猛,同时,自然环境的不断变化,特别是在温室效应的影响下,暖冬频发,降水在时间和空间上不平衡加剧,使得冬小麦的病虫害出现新的特点。

另外,冬小麦在生长发育的各个时期具有不同的病虫害,应对方法也各有不同。但应当特别注意的是在小麦的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有些病虫草害虽然发生在小麦苗期、拔节抽穗期间,但隐患在冬小麦播种时就已经发生了。例如小麦垒蚀病、小麦根腐病、小麦纹枯病等病菌,在小麦播种后就开始侵染小麦的根茎了,蝼蛄、蛴螬、金针虫等地下害虫,虽然在苗期、返青期才发现他们的危害。但是在秋季播种时这些害虫就已经生活在麦田中了。因此,小麦病虫害的防治应在播种前就开始防治了,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小麦病虫害的防治,不应割裂开来,而是应当将不同阶段的病虫害防治看做一个整体,统筹规划。科学防治,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小麦生长发育不受病虫侵害,保证冬小麦的高产稳产。

二、我国冬小麦生长发育中后期病虫害概况

根据冬小麦生长发育的阶段不同,冬小麦的病虫种类也有差别。我国冬小麦各个阶段主要的病虫情况如下;

表:我国冬小麦病虫历

根据《表:我国冬小麦病虫历》可以看出,在冬小麦生长发育的中后期,主要面对的病虫害有:纹枯病、锈病、白粉病、赤霉病、黑胚病、叶枯病以及红蜘蛛、吸浆虫、黏虫、穗蚜以及麦叶蜂等等。这些病虫害直接威胁着冬小麦的稳产和高产,例如纹枯病已经成为我国冬小麦产区的常发病害,收到纹枯病感染的小麦会在芽端出现褐变,造成茎管失水坏死,最后小麦植株因水分供应不足而死亡。因为冬小麦耕作制度的改变和种植密度的增加,纹枯病的传播速度逐渐加快,病害影响逐年加深,导致严重减产。再如吸浆虫,在麦芽孕穗到灌浆时期,吸浆虫幼虫便吸食冬麦的麦浆,导致的后果是麦子出现瘪粒,严重时甚至会造成作物的绝收。再如冬小麦生长发育中后期常见的红蜘蛛,传播速度快造成病害面积大,一般是由点到面的发生。先是吸食麦叶的液汁,造成麦叶出现黄白色的斑点,继而出现大面积的红色的斑块,影响植株进行光合作用,进而导致植株的发育不良,甚至导致植株干枯死亡。

冬小麦的中后期正值春夏两季,此时冬小麦处于反青、拔节、孕穗、扬花、灌浆以及成熟,与此同时各类病害异常活跃,繁殖加快,极易对冬小麦造成致命的威胁,导致减产甚至是绝产,因为此时做好冬小麦的病虫害防治工作,对于稳定我国的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三、冬小麦生长中后期病虫害的防治技术

冬小麦中后期的病虫害防治。首先是要统筹全局,采用综合性的防治策略,多管齐下,以防为主,其中最重要的是利用好防治技术措施,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冬小麦中后期的安全。

(一)采用综合性的病虫害治理策略。

首先,必须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因地制宜改变作物种植结构,实现合理的倒茬,破坏威胁冬小麦生长发育的生态环境和生态系统。实践证明,建立起以冬小麦为主体的的轮作制度,实现与秋作物、经济作物的合理倒茬是提高地力、减轻冬小麦病虫害的有效举措。其次,合理使用生物农药,尽量避免使用化学农药,即使使用化学农药也应做到混合使用以及轮换使用,以防止病虫害出现抗药性,再次,要保证单磷肥的交替使用,这样可以保证小麦健康成长,增强其本身的体质,再次,农业部门要科学预报,提供精确的气候和病虫害信息,提供技术指导,保证病虫害不大规模传染;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在播种前进行机耕深翻,也有助于破坏病虫害的生长环境,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二)重点是用好病虫害防治技术

1、在农业栽培措施方面。首先要选用和推广丰产性好,又抗病、抗虫的品种。利用小麦本身的抗性,控制小麦病虫害的发生;其次,加快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改变作物的种植布局,推广新技术,从生态环境上限制病虫害的发生;再次,从改善植株的健康程度入手,加强水肥的管理,增强植株抵抗病虫侵害的能力。

2、注意种子的处理。种子的处理可以分为浸种和拌种两种。浸种时需要避光的环境并要勤搅动;拌种时使用一定量的药剂拌种,这样可以有效减少土传、种传病虫害发生的几率,从而保证秋苗的安全。例如,用0.1%种子量的粉锈宁拌种,可以有效推迟白粉病、纹枯病的发生。

上一篇:计算机基本原理范文 下一篇:地方融资平台融资方式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