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常见病虫害及防治范文

时间:2023-11-10 11:21:37

小麦常见病虫害及防治

小麦常见病虫害及防治篇1

关键词:小麦;病虫害;防治

如何能够实现小麦生产更为健康有效的展开,是当前整个农业工作环境中关注的重点之一,而这其中,小麦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又成为首当其冲的重要任务。

1 小麦作物病虫害特征分析

在小麦的生产过程中,病虫害是直接危及到小麦生产状况的重要因素。虽然当前农业科技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比较高的水平上,但是在小麦实际的生长过程中,仍然需要面临诸多无法有效控制的自然因素,从气温雨水一直到生物系统,都会给小麦的生长带来多层面的影响,而在诸多的影响之中,病虫害是当前小麦健康工作的中心所在。

想要有效展开对于病虫害的防治工作,还需要进一步对常见和多见的病虫害进行必要的了解,唯有如此才能有的放矢针对现存问题着手进行改善。

小麦作物生长过程中的生物危害,重点包括病害和虫害两类。其中病害范畴内较为常见的重点有白粉病、纹枯病以及赤霉病三种。白粉病常见于小麦苗期或者刚刚成株的时候,表现为小麦叶片上的病斑,以正面病斑表现更为主要,并且更多见于下部叶片上,最终导致叶片发黄枯死,严重的情况也会危及到茎秆。病斑在初期多表现为黄色斑点,之后扩大为圆形或者椭圆形斑块,并且在叶片表面形成一层白粉状霉层,并且随着病情加重逐渐转变为灰白色,最终变为浅褐色,同时夹杂有黑色小点。纹枯病则更可能会发生于小麦声明周期的任何阶段,对于苗期小麦,发病初期的典型表现为在近地表的叶鞘上产生淡黄色小斑点,后发展成典型的黄褐色梭形或眼点状病斑,之后会向内发展扩散,最终导致茎节腐烂。对于小麦生长的中后期阶段而言,纹枯病表现为叶鞘上的云纹状病斑,中间呈淡黄褐色,周围有明显的棕褐色环线,严重的时候会造成烂茎和倒伏,已经成为造成小麦减产的重要因素之一。而对于赤霉病而言,则成为危害麦类的幼苗、茎杆和麦穗的重要病症,但是对于麦穗的危害状况尤其严重。

另一个方面,小麦虫害也是不容忽视的重要方面,小麦蚜虫是最为常见和多发的虫害,麦长管蚜多发育在适宜的温度之下,不耐高温低温,对于40-80%湿度最为亲近;而黍缢蚜则偏爱30℃左右的高温,但是不耐低温难以越冬,同时喜欢较高湿度。除此以外,诸如蝼蛄、金针虫以及蛴螬等,也是对小麦成长带来严重危害的重要方面。

2 小麦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展开

小麦的生产本身在农业中的重要地位,决定了其健康状况必然广受关注。对于小麦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一直以来都得到了农业生产工作者的重视,并且经过多年防治工作展开,也积累了广泛经验,这对于切实提升小麦产量和生长过程中的健康水平,无疑有着积极意义。

对于小麦病虫害的防治而言,需要从小麦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分别入手,每个环节都予以充分重视,才能将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提升到新的水平。从播种之前开始,就应当对小麦品种布局等展开规划,鉴于农业生产在当前农业技术水平之下的非劳动密集特征,应当在播种之前就对相关工作人员展开足够的培训并且做好药械储备工作。对于播种阶段,应当做好种子的选用和药品拌种工作,诸如对于条锈病的防治,应当有意识地选取具有不同抗条锈病基因的小麦良种,并且采用三唑酮药剂进行拌种,尽最大可能压低菌源数量。在对于种植土地的选取方面,对于存在病史或者处于核心菌源区的土地,应当尽量避开小麦的种植,可考虑选取地膜玉米或地膜马铃薯等作物展开种植。在播种的过程中,还应当进一步加强伏秋深耕和轮作倒茬的工作方式,对于白粉菌、蚜虫以及全蚀病、根腐病的减轻都有显著作用。

对于秋苗阶段,则应当依据不同地区的历史小麦健康状况重点开展病虫越冬基数的普查和监测,这样做的价值首先在于能够对来年的病虫害特征有所了解,提前做好准备,确保病虫害发生的时候能够及时应对,将危害降至最低;另一个方面则在于针对常年发病区域展开病虫害的直接防治工作,可以考虑清除田间杂草等寄主植物来帮助实现整个麦田环境的健康。对于返青拔节阶段,应当系统检测各类病虫害的发生状况以及发育进度,结合当地当年气象状况以及小麦品种布局展开病虫害的趋势预测,借以提供准确的病虫情报,方便防治工作的展开,这个阶段通常采取的指标为条锈病普遍率5-10、白粉病病茎率20、条沙叶蝉10头/30单网、传毒麦蚜株率10%、麦蜘蛛百株螨量600头,对于药剂种类参照各地区各类病虫害的防治用药展开工作。

在孕穗至灌浆阶段中,应当进一步依据之前所产生的相关数据,加强对于小麦生长以及病虫害状况的跟踪和监测,确保防治指标的达到。这个阶段应当关注不同小麦品种对于病虫害的抵制作用,以及其彼此之间的布局作用都应当考虑在内。在发生诸如麦蚜或红蜘蛛等病虫害的时候,仍然提倡采用15%三唑酮50g/667O与杀虫剂如50%抗蚜威10g/667O进行混合喷雾;而对于赤霉病和吸浆虫等病虫害的爆发,则应当重点考虑8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进行喷雾。最后,对于乳熟至成熟阶段,则应当重点关注小麦品种抗病虫能力的综合评估以及相关档案的记录和整理工作,并且在麦收之后,应当及时浅耕暴晒,杀灭吸浆虫等其他病虫害幼虫以及菌类。

3 结论

对于小麦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一方面应当积极发展科技,另一个方面还必须加强管理,唯有深入发现问题,才能有的放矢的提出改进措施。

参考文献

小麦常见病虫害及防治篇2

关键词:小麦;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

中图分类号:S51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632095

1 目前小麦病虫草害发生危害特点

1.1 病虫害的特征发生分析

在小麦的生长过程中,因生长阶段的差异性,使得其在不同的阶段所表现出来的病虫害破坏性有所不同。并且,受小麦生长环境与生长地区的影响,不同品种的小麦针对于不同类型的病虫灾害本身的抵抗能力存在差异化。

1.2 主要的病虫害种类与情况分析

就目前而言,小麦的生产会面临的病虫害影响类型主要包括了:纹枯病、蚜虫灾害以及白粉病等。再者,不同地区的小麦生长还会受条锈病、地下害虫以及叶枯病等影响。这些病虫害所带来的生产破坏受多样化的因素存在而显得各不相同。

1.2.1 小麦从播种到入冬前主要是受害虫、纹枯病以及腐蚀病的影响

具体来说,害虫指的是以蛴螬类为主要代表的病虫害,在小麦的播种阶段对小麦的生根带来破坏,进而导致了小麦的断垄;纹枯病与腐蚀病,指的是小麦在生长阶段,因土壤的湿度较高,所导致的枝叶破损、枯黄,更为严重地将会导致小麦因营养不良而直接死亡。

1.2.2 在小麦的返青阶段,小麦主要因病虫害的影响而带来生长不良的表现

其中,以红蜘蛛为代表的病虫害对小麦的破坏性最大,而这个时候小麦本身对灾害的抵抗能力将会大幅削弱,锈病、蚜虫等问题也会随之而来。

2 锈病的发病情况及防治

防治一般可用45%戊唑.咪鲜胺35~40g/667m2,或12.5%特谱唑250~450g/hm2,加水均匀喷雾即可。

3 白粉病的发病情况及防治

当农业生产活动的生产力不到发展的今天,需要就传统的种植结构进行设计与调整,同时,针对于小麦的生长实际环境,可以借助于对栽培制度的转变来有效地减少小麦病。在目前,随着气候的不断恶化,小麦的虫草病也在不断的爆发,并且其发展的特征也出现了一些新的不同点。

防治各地农技人员及农民群众应抓住时机,认真检查发现发病情况,及时防治。一般可用45%戊唑.咪鲜胺35~40g/667m2,加水喷雾防治。

白粉病作为小麦的常见病,需要在小麦的栽培过程中进行格外关注,在一般情况下,所有小麦品种都会发生这样的病情。特别是在生长环境较为紧密、施肥存在问题,且阳光不足的环境下更易产生此类病情。白粉病往往在小麦的拔节、抽穗时期最易产生。

4 赤霉病的发病情况及防治

在防治时期,齐穗阶段应当选择多菌灵兑水,均匀地挥洒在小麦的穗部,含量为600~750g/hm2。

在一般情况下,小麦的赤霉病主要集中于黄淮河以及长江中下游的小麦种植区,而在以东北地区为代表的北方地带发生的较少。因这类病虫害的发生于天气情况之间的联系较为密切,使得小麦往往会在抽穗期开始产生病变反应,其自身带有的病原体会在适度的空气环境中快速地蔓延,如若再处于阴雨天气,病虫害的蔓延速度将会更加迅猛。就小麦个体的发病特征来看,当小麦的主穗开始产生病变的时候,这样的病变灾害将会扩展到整株小麦,导致小麦的枯黄、减产、衰败以及死亡。

5 结语

我们要注意:针对于病虫害的解决措施,按照相关指标来完成药剂配置,并将其规范地投入到病虫害治理中去,选择合适的施药方式来减轻病虫害可能对小麦造成的消极影响,确保小麦可以提高对病虫害的抵抗能力,进而增强防治成效。在对小麦进行施药作业的时候,需要注意到选择性与多样化,以此来避免病虫害对单一药物的抵抗性生成而带来的病虫害肆虐。同时,应当在小麦到达收获期的前两周停止施药;在灌浆期需要在其叶面喷洒富含氮与钾的肥料,进而避免叶面的枯黄、衰老,更好地实现光合作用,提高小麦的产量与质量。除此之外,还需要对各类除草剂进行使用,根据实际的需求来对除草药剂的品种、剂量与搭配方式进行选择,为小麦的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促使农业生产能够实现预期的丰收。

参考文献

小麦常见病虫害及防治篇3

[关键词] 小麦 种植技术 病虫害防治

[中图分类号] S5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2017)03-0105-01

小麦种植过程中,需要根据小麦的生长特点,运用正确的种植技术,才能够提高小麦的产量,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另外,还需要做好小麦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最大程度的确保小麦的良好生长。因此,针对小麦种植技术及病虫害的防治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和研究,希望通过探讨,能够为进一步提高小麦的产量做出努力。

1 小麦种植技术分析

小麦的品种较多,必须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优质的小麦品种。小麦品种的不同,其适宜的生长条件也存在很大差异。因此,在对小麦进行品种选择时,不要要了解当地的具体气候、雨水以及土壤情况,还要了解当地的常见病害、虫害。通常,在挑选种子时,最后选择纯度较高的,这样才能确保小麦的产量与质量。根据近几年的数据显示,当地的病虫害发生越来越频繁,所以最好要选择抗病性较强的品种,一旦发生病虫害,必须及时进行防治,在防治过程中,要深入分析病虫害发生的原因,不断改进防治模式和方法,有效降低病虫害给小麦种植带来的危害。

2 切实做好整地工作

小麦作物生长过程中所需的养料大多都来自于土壤,土壤是作物生长。发育的基础。因此,在播种小麦前,需要实施整地工作,才能保证其产量与质量。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基部,农业机械已被广泛运用,基本实现机械化整地、播种以及收获。在整地过程中整地深度一般维持在25~30cm之间,在完成旋耕作业之后,进行机耙,将土地整平,保证地面土壤碎,地面上虚下实,为播种奠定坚实基础。

3 合理灌溉和科学施肥

小麦在生长的过程中需要一定的水分,小麦在种植的过程中要及时进行灌溉,如果水分缺失,很容易导致其蛋白质利用率降低。如果气候干旱,必须及时进行人工灌溉,保证水分的充足。此外,施加肥料是要讲究科学性、合理性,施肥一定要严格按照小麦品种其生长的需要进行底肥的施加。因此,小麦播种前,主要选择的基肥为迟效性肥料,然后再进行种肥施加的工作。为了促进小麦的生长速度,通常是在播种小麦的同时施加肥料,提升肥料利用率。小麦处于生长期时需要大量的营养物质,需要通过适当施肥补充能量,尤其在小麦发苗以及抽穗期间要适当增加施肥量。施肥过程中还要注意的是,在对小麦进行施肥的过程中要防治病虫害,合理分配氮肥、磷肥以及钾肥的使用。

4 对播种期进行科学选择,选择合适的播种深度

小麦的播种期对于小麦的优质优量有重要影响,不能偏早也不能偏晚。播种较早,小麦吸收土地的养分时间较长容易出现老弱苗现象,容易加重病虫害的侵袭,影响小麦额健康成长。因此,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特征,选择恰当的小麦播种日期。小麦对于播种深度同样有严格要求,一般情况下是3-5cm,不能相差太远。在小麦播种中如果深度较浅,就会影响小麦吸收水分,出现干燥情况,不能正常成长,抵抗病虫害的能力变弱,播种深度过深,就会造成吊根。因此,种植者要根据具体的问题进行科学合理的播种深度选择。

5 小麦病虫害防治工作

小麦病虫害主要有纹枯病、条锈病和小麦蚜虫,针对这些病虫害,在做好农业防治的基础上还要做好化学药剂防治工作。首先,针对小麦纹枯病在发病吃起可以选择使用%井冈霉素水剂300~400毫升或25%丙环唑乳油30~40毫升或30%苯醚甲・丙环唑20~30毫升,对水50~75公斤喷洒,以后(隔7~10天)根据病情决定是否需要再次防治;其次,针对小麦条锈病在发病初期可以选择使用20%三唑酮乳油或12.5%特谱唑(烯唑醇、速保利)可湿性粉剂1000~2000倍液、25%敌力脱 (丙环唑)乳油2000倍液,做到普治与挑治相结合,上述药物既防治锈病,又可兼治叶枯病和纹枯病;最后,对于小麦蚜虫可以选择使用40%乐果乳油50~75毫升,或80%敌敌畏75~100毫升,用2~3公斤水稀释后,拌细沙土15~25公斤,于傍晚无风时撒入田间,防治效果显著。

6 结束语

小麦的种植技术和小麦病虫害的防治是小麦种植中最重要研究课题。为了尽快实现小麦作物的优质、高产,必须要详细了解当地的具体情况,进行科学选种与种植,同时要进一步加强后期管理,对常见病虫害进行及时有效防治,为其健康生长提供肥沃的土壤条件,降低病虫害的侵蚀。

参考文献

[1]王立颖. 小麦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技术探讨[J]. 中国林业产业,2016,(07):130.

[2]李菁. 小麦种植及病虫害防治技术分析[J]. 南方农业,2016,(03):69+71.

[3]祝新荣. 小麦种植及病虫害防治技术分析[J]. 中国农业信息,2015,(14):127-128.

[4]张利香. 关于小麦种植及病虫害防治技术的探究[J]. 农民致富之友,2014,(18):108-109.

小麦常见病虫害及防治篇4

关键词小麦病虫害;发生;综合防治;江苏大丰

中图分类号S435.1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11-0139-01

大丰市小麦种植面积近4万公顷,近几年来,由于早春气候变化异常,田间湿度较大,导致小麦白粉病、赤霉病、灰飞虱等发生较重。由于大力推广综合防治技术,最终麦类病虫损失较轻。据调查统计,每年全市挽回小麦损失20t以上。

12008年小麦主要病虫发生概况

1.1小麦白粉病

4月10日小麦上始见,迟于常年。5月5~7日高峰期调查54块小麦田,病田率40.74%,病株率0~35%,平均7.59%;病叶率0~7%,平均3.03%;个别未治田块病株率高达95%,病叶率38.33%。大田上3叶最终病叶率0~15%,平均3.04%;病指0~2.35,平均3.12。

1.2小麦赤霉病

4月1~2日,刘庄、新丰、白驹调查,子囊壳枝带菌率0~2.16%,平均0.55%。大面积4月26~28日进入扬花始盛期。4月26日始见病穗,早于常年。高峰期5月24~26日,刘庄、大中、西团、草堰调查28块小麦田,病田率100%。病穗率0.50%~8.25%,平均2.90%;病指0.13~4.50,平均1.35。由于小麦扬花至灌浆期间阴雨天气少,雨量小,统防统治力度大,防治效果较好。未防治田小麦赤霉病最终病穗率平均15.93%,病指6.05;防治田平均病穗率2.90%,病指1.35。总体为中等发生年份,其中感病品种如西农979、烟农5286等大发生。

1.3粘虫

全代累计卵量15块/百丛。4月5日卵、4月8日卵、4月26日卵分别于4月18日、4月19日、5月2日孵化。4月30日至5月1日为1龄、2龄幼虫高峰,1龄、2龄幼虫占92.3%。发生量西部为偏轻发生,沿海各镇明显重于西部,为中等发生。

1.4麦蚜、麦穗蚜

(1)麦蚜。4月23日刘庄调查32块小麦田,有虫田率100%,有蚜株率20%~100%,平均61.88%,蚜量50~830头/百株,平均306.88头/百株。

(2)麦穗蚜。5月5~7日大中、刘庄调查25块小麦田,有蚜田率52%,有蚜穗率0~15%,平均3.04%,高于2007年同期,蚜量0~205头/百穗,平均27.93头/百穗,以一级为主。个别未治田块有蚜穗率达85%,蚜量为510头/百穗。经过全面防治后,最终蚜量较轻。2008年小麦蚜虫、穗蚜总体为中等偏轻发生。

2发生原因

2.1气候对夏熟病害的影响较大

3月19~25日的连续阴雨天气,小麦正处于抽穗期,导致少数小麦品种如西农979、烟农5286等赤霉病秆腐发生较重。4月26日至5月3日干旱少雨,抑制了赤霉病穗腐的发生。

2.2小麦赤霉病发生较轻

大丰市播种早的小麦于4月20日始见扬花,大面积扬花期在4月26~28日,迟的品种于4月底至5月初扬花。虽然在小麦抽穗期间雨水偏多,田间湿度大,但在扬花至乳熟期内,未有连续降雨,直到5月4日才有19.5mm的降雨,抑制了赤霉病的发生;加之政府领导高度重视,农业部门全力指导防治,在4月23日至5月10日利用电视台《农业在线》、字幕广告、《乡间回响曲》节目反复进行宣传发动,防治期间组织督查组到各地检查防治情况,有力地推动防治工作的开展,4月26日市政府召开小麦赤霉病防治会议,防治力度大是发病轻的一个重要原因。

3防治

2008年夏熟病虫害的防治,针对不同作物、不同病虫害发生及动态,先后组织了3次较大的防治战役。一是麦类纹枯病、灰飞虱的防治。针对一病、一虫的发生趋势,于3月27日召开各镇农技站长和植保员会议,对麦类纹枯病、灰飞虱发生情况进行了交流,并对防治工作进行布署和动员。防治灰飞虱、麦圆蜘蛛于3月底至4月5日,用25%蚜螨马蝽光675mL/hm2对水600kg喷雾,兼治麦蚜。防治纹枯病于3月底至4月5日,用11%纹肃可湿性粉剂450g/hm2对水600kg喷雾,确保药液喷到植株根际附近,以提高防效。并在大丰市电视台《农业在线》、《乡间回响曲》节目进行宣传发动,有力地推动了防治工作的开展,防治面积2.9万公顷,占小麦总面积的65.73%。二是针对以小麦赤霉病、白粉病、灰飞虱、蚜虫、灰飞虱等为主的多病虫害总体战。小麦第1次施药时间掌握在小麦扬花始盛期4月25~28日,坚持扬花一块防治一块,主攻赤霉病、白粉病、灰飞虱、麦圆蜘蛛,兼治麦粘虫、麦蚜、小麦锈病等;第2次在第1次用药后7d,若发现有雨、雾、露天气发生,抢前全面用好第2次药。防治麦类病害用30%戊・福1.2kg/hm2。防治麦类虫害用25%乐・氰乳油450 mL/hm2,对水450kg机动弥雾或对水750kg手动喷雾。全市小麦赤霉病累计防治7.8万公顷次,占小麦总面积的134.62%。

4参考文献

[1] 李小青.小麦病虫害防治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9(5):120,122.

小麦常见病虫害及防治篇5

随着我国农业产业不断得到优化和调整,我国农业种植方式发生了极大的改变。最近几年,小麦在山西省的种植数量和种植规模在不断的扩大,小麦高产对于农民群众来说,始终是一个高度关注的问题,但是小麦在生长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病虫害,这些病虫害会给小麦的产量和品质造成严重的影响,对于山西小麦种植面积较大的地区来说,做好小麦病虫害的防治就显得十分重要了。本文主要针对小麦种植过程中不同阶段的小麦病虫害防治技术进行了必要的分析,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更好的促进山西地区小麦产量和品质的提高有一定的帮助。

1 小麦播种期的病虫害防治

小麦播种过程中,对于小麦的生长和发育来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阶段,因此,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将小麦病虫害的防治做到位。在播种过程中应该重点防治好纹枯病和地下害虫的威胁。因此,在播种之前一定要做好精细整地工作,每亩使用三十公斤的辛硫磷颗粒拌土播撒在田间,对于地下害虫的防治能够起到很好的作用。同时还要对小麦种子进行拌种处理,是。在防治黑穗病闭合纹枯病过程中,可以在拌种时添加15%的三唑酮,每公斤使用0.5g,能够起到很好的防治效果。对于防治金针虫这样的地下害虫可以使甲基柳磷乳油和水按照1:800的比例与种子进行拌种,将种子堆放在一起两个小时之后,进行播种能够起到不错的防治效果。

2 小麦返青期的病虫害防治

小麦返青期是关系到小麦生长的关键时期,因此,在这个时期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十分的重要。在小麦返青期应该做好小麦是种纹枯病和吸浆虫并等病害的防治特别是最近几年,纹枯病的发生对小麦产生的危害有加大的趋势,成为影响小麦产量和品质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在小麦返青期要着重注意对这些病虫害的防治。防治过程中一定要把握好时间,如果错过了最佳的防治时间,其防治的效果就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对纹枯病和吸浆虫的防治采用杀虫剂和杀菌剂混合使用的原则进行喷雾,能够科学的对纹枯病和害虫进行防治。在防治过程中可以使用5%的井冈霉素,每亩施工225ml兑水三十公斤进行田间喷雾,喷雾应该对准小麦的基部,每隔一周使用一次,连续使用2~3次,这样对繁殖纹枯病能够起到很好的防治效果,而如果防治吸浆虫,可以选择使用是40% 的氧化果乐每亩使用60ml,兑水三十公斤进行田间喷雾,喷雾过程中应该对准小麦的基部进行喷雾,这样能够起到不错的防治效果。

3 孕穗和抽穗期病虫害防治

小麦孕穗期和抽穗期是小麦生长和发育的关键的时期,同时也是决定了小麦产量和品质的时期,这个时期的小麦病虫害是一个高发时期,存在很多不同程度的病虫害。其中危害比较严重的有白粉病、叶锈病、赤霉病、小麦蚜虫以及叶枯病等几种病虫害的危害。在这些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应该高度重视小麦蚜虫的防治,如果防治不及时,将会对小麦产生严重的威胁,导致影响的面积将会持续扩大,对小麦的产量造成严重的威胁。在小麦这个时期,最好的防治技术就是使用杀虫和杀菌类的药物,调整小麦生长环境,进行综合防治。

首先,对于小麦蚜虫的防治,在小麦有蚜虫植株的数量超过了15~20%之后或者平均是每株小麦上有10头左右的害虫之后,可以选选择使用20%菊马乳油80毫升、20%百蚜净60毫升、40%保得丰80毫升、25%金迪乐60毫升、2%蚜必杀80毫升、5%力克50毫升、3%劈蚜60毫升、上述农药品种任选一种,兑水35~50千克(2~3桶水),于上午露水干后或下午4点以后均匀喷雾;其次,对于小麦白粉病的防治在选择使用抗病品种和做好农业防治的基础上,还应该做好孕穗期和抽穗期的药物防治,发病的初期可以选择使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70克或20%三唑酮乳油60毫升,兑水30公斤均匀喷雾,每隔一周使用一次,连续使用2~3次,对于防治白粉病有着较好的防治效果;再次,对于叶锈病的防治,在选择使用抗病品种和做好农业防治的基础上,在发病的初期可以选择使用20%三唑酮乳油1000倍液进行防治,同时这种药物还可以兼治条锈病、秆锈病和白粉病,隔10天使用1次,连续使用2~3次;第四,对于赤霉病的防治关键时期在小麦的盛花期,在这个时期可以选择使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60%多菌灵盐酸盐(防霉宝)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5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多霉威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605甲霉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每隔一周防治一次,连续使用2~3次;最后,在进行田间管理过程中做好小麦防倒伏坏和徒长工作也是十分重要的。在药物使用过程中,病虫害基本都会集中在小麦的是头部,基部几乎不存在病虫害,因此,在进行田间喷雾过程中应该对准小麦的头部进行喷雾,而如果遇到连续阴雨天气还应该做药物的喷洒工作。

4 小麦灌浆期的病虫害防治

小麦灌浆期是小麦颗粒成熟和饱满的一个关键时期,这个时期的病虫害危害也是十分严重的,这个时期比较常见的病害有白粉病、小麦锈病是。这是时期病虫害的防治可以选择使用25%的快杀乳油每亩使用38ml兑水三十公斤工进行田间喷雾。此外,在小麦灌浆期还应该做好黑胚病的防治。在小麦灌浆期,黑胚病也是严重影响到小麦产量的一个主要疾病,对于黑胚病的防治首先应该选择抗病的小麦品种,然后应该在小麦的扬花期积极的进行预防,可以使用12.5%的禾果利可湿性粉剂每亩使用752g兑水30公斤进行田间喷雾防治。同时还可以选择使用多菌灵乳油或者三唑酮进行是防治同样能够起到不错的防治效果。

结语

做好小麦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对于实现小麦高产稳产来说,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在小麦种植过程中我们应该高度重视对小麦病虫害的防治,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小麦产量达到预期的标准。

参考文献

[1]刘建杰.浅谈高油大豆生产中常发生的主要病虫害[J]. 科技致富向导. 2011(06)

[2]马洪民,楚秋冬.北方地区吸果蛾的危害规律及无公害防治技术[J]. 吉林林业科技. 2009(05)

[3]杨海波,周鹏程,孟利峰. 冬枣主要病虫害及无公害防治技术研究[J]. 现代园艺. 2011(13)

小麦常见病虫害及防治篇6

一、种植效益分析

1. 投入情况

整地80元/亩(每亩旋耕50元+耙地30元),化肥164元/亩(每亩施30千克三元复合肥96元+10千克二铵38元+15千克尿素30元),良种56元/亩(每亩撒20千克、每千克2.8元),除草剂20元/亩(2次、每次10元),杀虫剂20元/亩(4次、每次5元),杀菌剂15元/亩(3次、每次5元),收获50元/亩,劳动用工100元/亩(2个工、每个工50元),粮食运送10元/亩,异常灾害保险3元/亩。总投入518元。

2. 收入情况

粮食收入为1265元/亩(每亩收550千克、每千克2.3元),国家在种粮方面的财政补贴:小麦良种及农资综合补贴125元/亩,小麦“一喷三防”农药补贴5元/亩。总收入1395元。

3. 效益情况

扣除518元的支出,每亩纯收益为877元。

二、种植地概况

小麦生产示范地点为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区泥沟镇贺庄村,面积2.8亩,偏砂性土质,从2011年开始实施小麦、玉米秸秆还田,土壤有机质含量1.1%,碱解氮含量120毫克/千克,速效磷含量50毫克/千克,速效钾含量92毫克/千克,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降水基本充足,光热资源充足,冬季常出现暖冬天气。

三、购买良种

实施国家良种政策,优先选择农技部门推广的优质小麦品种,种植的品种为济麦22和良星77,按照1U1重量进行混撒播,种子已进行包衣,这两个品种均抗倒伏、产量稳定、丰产、抗病性良好、综合性状表现优良。

四、精细撒播

结合我地实际,玉米收获后结合墒情进行撒播,一般在10月上旬,每亩撒入良种20千克(济麦22、良星77各10千克),一定要控制好重量,最好用电子称以亩为单位称量好备撒,种子分2次撒完(第一次撒2/3~3/4,第二次将剩余的种子全部撒完) ,最好将地分成2~3个小块,以利于种子撒施均匀,提高出苗质量。

五、合理施肥

由于秸秆还田的大力实施,增加了土壤有机质的含量,结合土壤肥力情况,每亩施入三元复合肥(15-15-15)30千克+二铵10千克+尿素10千克,将这三种肥料均匀撒施于地表,春节前后酌情施入尿素5千克,太早易造成冬季旺长、太晚易造成小麦熟期推迟,遇到干热风造成死亡减产。

六、简化整地

1. 旋耕

种肥施完后,利用足够马力的旋耕机进行旋耕,深度控制在18~20厘米,保证小麦出苗。旋耕具有易于操作、成本低廉等优点。

2. 耙耢、镇压

旋耕后根据土壤墒情及时进行耙地,耙2~3遍较为合理。要尽量选用小马力(约20马力)的机械进行耙地,防止地被压实、不利出苗。耙耢可破碎土垡,疏松土表,平整地面,踏实耕层,上松下实,减少蒸发,抗旱保墒;镇压有压实土壤、压实土块、平整地面的作用,当耕层土壤过于疏松时,镇压可使耕层紧密,提高土壤耕层水分含量,使种子与土壤紧密接触,促进根系及时下扎到深层土壤中(深层土壤水分含量高且稳定,即使上层土壤干旱,根系也能从深层土壤中吸收到水分) ,提高麦苗的抗旱能力,使麦苗整齐健壮。

七、结合天气适量浇水

亩产500~600千克的小麦亩耗水量为350~450米3,调查统计表明,这些水分不能全部来源于灌水,小麦消耗的这些水分,大约1/3来源于土壤储藏的水分,1/3来源于小麦生长季的降水,1/3来源于农业灌溉水。小麦整个生育期浇水的适宜次数为2~3次,分别为苗期、越冬前、返青期、拔节期、开花灌浆期,基本上都是在小麦最需要水的时期浇水。每次适宜的浇水量为40米3,一定要因地制宜,科学合理浇水。

八、病虫草害综合防治

小麦常见的病害有:赤霉病、纹枯病、白粉病、条锈病和叶锈病等;常见的虫害有:地下害虫(蛴螬、蝼蛄、金针虫、地老虎)、小麦蚜虫、红蜘蛛、小麦吸浆虫等;常见杂草有:双子叶杂草和单子叶杂草。

1. 防治原则

①根据病虫发生情况,分清主次,抓住主要病虫防治;②注意药剂的混配使用,例如用辛硫磷乳油与吡虫啉可湿性粉剂相结合防治蚜虫、红蜘蛛、灰飞虱等害虫,用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与吡虫啉可湿性粉剂混合共同防治纹枯病、赤霉病、蚜虫等病虫;③抓住病虫害防治的关键时期,例如4月底5月初是赤霉病预防的关键时期,返青前后是防治蚜虫、红蜘蛛的关键时期。

2. 病虫害防治

及时搞好“三喷”,增加粒重。撒播麦田由于个体发育好、群体相对较大,病虫害发生不可避免。故在其生育中、后期还应做好麦蜘蛛、 穗蚜、吸浆虫及纹枯病、锈病、赤霉病等防治,结合喷施微肥、激素等促进籽粒饱满。

3. 草害防治

抓住麦田化学除草的关键时期:秋苗期和返青起身期。撒播麦田由于群体形成早,冬前对光、热、水、肥和土地的利用率高,麦田株间漏光少,对杂草有较好的抑制作用,但不可能不生杂草,而机具又无法使用,所以一定要采取化学除草。除草宜早不宜迟,早播麦田 3 叶期后就可进行,此时草小抗性弱。以双子叶杂草为主的麦田可亩用75%苯磺隆水分散粒剂1克或15%噻吩磺隆可湿性粉剂10克加水喷雾防治;以对抗性双子叶杂草为主的麦田,可亩用20%氯氟吡氧乙酸乳油50~60毫升或5.8%双氟・唑嘧胺乳油10毫升防治。对单子叶禾本科杂草重的可亩用3%甲基二磺隆乳油25~30毫升或6.9%精恶唑禾草灵水乳剂每亩60~70毫升,茎叶喷雾防治。双子叶和单子叶杂草混合发生的麦田可将以上药剂混合使用。

九、异常气候应对

常出现的异常气候主要有六种:干旱、低温、干热风、暴雨(雪)、大风和冰雹,但是经常发生的气候灾害是干旱、低温和干热风。近几年我地发生的灾害有: 2012年小麦后期高温干热风;2013年拔节期倒春寒,生长后期大雨,成熟期高温,2013年小麦冬季干旱;2014年、2015年春季暖冬,不利于小麦越冬。应对措施:一是提高秸秆还田质量,以利于小麦出苗;二是提高整地及撒种质量;三是精选良种,充分发挥良种的增产潜力;四是加强病虫草害防治,降低产量损失;五是适时浇越冬水,提高作物的抗冻性;六是制订异常灾害预警预案,未雨绸缪,降低灾害的影响。

十、适期机械收获

一般在5月底~6月上旬,在小麦完熟初期、含水量15%~18%时收获,采用机械化作业收获小麦,直接销售或晾晒入仓,并对小麦秸秆进行还田。机收时要保证行进速度为3~4千米/小时,由于撒播小麦亩有效穗数及秸秆还田量均高于常规播种,收获速度过快会造成籽粒撒地而浪费,影响产量。

十一、撒播丰产分析

有人担心撒播小麦会不会存在冬季冻死苗的风险,经过近四年的生产试验,小麦未出现冬季冻死苗现象。丰产增产的主要原因:一是撒播可以充分利用土地面积,不浪费一寸土地;二是充分利用光热资源,小麦撒混播后,由于不同品种的禾苗高低不平形成冠层结构,可提高作物的光合效能而增加产量;三是充分利用水肥等资源;四是利用作物之间的抗性互补,提高作物的抗逆性,抗倒伏能力大大提升,4年来均未出现小麦倒伏,抗病性也有一定的提升。

小麦常见病虫害及防治篇7

关键词:小麦;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

小麦是国家第一产业中区域种植率较高的作物种类,同时也是跨区域种植效果较好的作物。本着不断提升小麦区域间产量的原则,并为了提升土地资源利用率,越来越多的农业技术人员投身于小麦栽培技术研究中。目前,江苏省淮安市在小麦优质栽培方面有了一定的技术经验。但是,优质小麦的衡量机制不仅限于高产,而且涉及种植期间其对病虫害的抵抗能力。故本着优质栽培技术的全面性特征,笔者有必要联合探究优质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措施。

一、小麦优质栽培技术

(一)合理选种

种苗是决定栽培效果的关键,也是麦田病虫害防治效果的核心条件。故必须要在明确来源、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完成选种。来源要以国家准予的品种为先,重点选择抗风、抗寒且抗病的苗种,而后要考虑淮安市当地的土壤及气候状况,最终筛选出合适的种苗。

(二)整地施基肥

1.耕作整地深耕是小麦种植前必要的整地活动,其意义在于倒装土壤,改善土层板结、根系残留和土质不均现状,以将土质还原到最佳状态,初步保证栽种统一性。当土壤前茬较多且前期为旋耕整地时,必须保证土地使用期在3a以下。若前茬作物为玉米,则可不必清除根系,直接将残渣翻入地底做肥即可。2.施足基肥施放有机肥的目的是补充土壤微量元素,进而用间接补给的方式为植物幼根提供增产养分,故多数优质栽培都会施用有机肥。有机肥多分为生物肥和植物肥,正常情况下,667m2地施用4000kg左右即可。化肥的使用量和成分要严格控制,667m2施用尿素35kg、磷酸二铵20kg、钾肥10kg、锌肥15kg即可。

(三)提高播种质量

1.种子处理种子进库后应做好防病、防虫准备,通常将时乐时种衣剂和三挫酮乳油按一定比例拌合,而后再将种子放入拌合物中混匀。当遇到上茬地块病害较为严重的情况时,可使用比例为40.0∶0.2(比例可调)的土壤杀虫剂加以处理。2.足墒播种根据往期种植小麦的经验可知,只有在土壤含水量在70%~80%时才为最佳播种期,称为足墒。因此,当播种前土壤含水量不达标时,技术人员可利用灌排水使土壤达到最佳状态。播种时一定要保证土壤足墒,以减少日后出现欠墒或绝墒的情况。3.适期播种播种前除了要保证土壤状况外,根据当地气候选择适应日期也是必要举措。对于淮安地区而言,一般在秋季末端气温稳定在15℃左右时为最佳。4.播种量要以实际种植区域面积和当地小麦常规种植密度为准,但为了长期长势考虑,一般种苗过疏或过密皆为不合格。5.精细播种实现优质栽培可尽量使用现代科技技术,播种时要提前规划区域播种量,将播种深度设定在下土层4cm左右,并采用农机提升阶段播种量和种苗统一程度。

(四)冬前管理

1.查苗补栽完成播种后要彻查播种状况,一旦发现区域苗种分布稀缺应尽快进行人工补栽,以保证区域产量效率为主。2.划锄镇压划锄行为主要针对田间草害,其利用硬性物质破坏杂草生长条件来保障土壤养分被作物全力吸收。划锄行为模式按种植结构和草害特征划分,多为竖直操作且重复3次左右即可,雨天可适当减量。3.化学调控培养小麦优质状态的化学调控多施用于分蘖期,药物常采用植物调节剂25mL,加水30mL,调配完成后喷洒于作物表面,可有效提升分蘖效果。4.合理浇水一般足墒土壤只需定期浇水即可,但对于生长期土壤较干的种植区,必须采用通用的灌溉手段维系土壤含水量。5.化学除草化学除草要选在田间草害成型初期,同时,化学用药也要注意配比,以避免误伤生长期作物。药物多选市场上多见的悬浮剂(巨星干燥和麦喜),配比以75.0∶1.5和5.8∶10.0为准。

(五)春季管理

1.及时划锄划锄开展时间同样要以当地农民的惯用时间为主,早田麦要保持土质松弛度,因此,于小雨后或潮湿天气开展为最佳。划锄目的为疏松土质,松弛有度的土壤结构可增强小麦作物养分吸收效率,继而提升麦苗的综合长势。2.肥水适宜施肥以苗种类型为分区,旱苗应在补水灌溉后施以15g尿素肥。长势乐观的苗区,则直接施以8g左右的化学肥料即可。为了保证施肥的专业性和效用性,要求管理者必须仔细判断苗种长势,确认后方可执行上述方案。肥料的用量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但切记不可过量。3.化学调控为达成优质栽培目标,需要使用一些化学药物来控制麦苗随风倒的现象。施用药品多为中耳乳油,按照20∶45的配比与水充分融合,而后喷洒至作物区即可。4.预防寒流南方小麦种植期多在秋季,因此常在生长期遭遇寒流冲击。针对此,管理者应及时采取一定的防寒措施。笔者咨询当地农民和研究者得知,近三年的寒流多在2—4月出现,故只要在此前后认真检测天气变化状况,提前做好保温工作即可。一旦寒流未被提前预测而产生土地霜冻,可通过浇水来暂缓霜冻影响。

(六)后期管理

1.科学浇水小麦生长过程中共有2个大阶段需水期,其一为小麦籽粒形成期。该时期麦粒需水量较大,因此需重视此阶段的给水量,进而维护麦粒的饱满状态。其二为小麦扬花期。扬花期作物根部需水量严重,一旦水源补给未跟上,就可能造成根部干枯,而影响收获量。因此,该阶段也要在合理范围内补充水源,以避免麦苗干枯倒伏。2.叶面喷肥作物叶面的早衰现象是发生频率最高的负面因素,对此可在植物叶尖初现枯黄色时,喷洒适量的磷酸二氢钾溶液叶面肥,用量限定在100g/667m2范围内。

二、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

(一)常见病虫害

1.小麦锈病通过对发病部位的分析,小麦锈病可被分为三类,即条锈病、叶锈病和秆锈。条锈病的发病特征是成行,叶锈病是乱行,秆锈病则是出现一大块红斑。小麦锈病的传播时间在小麦返青后的2个多月内。在早春,小麦感染条锈病后先从一片叶子出现病害,然后蔓延到中心,最后再蔓延至整个农田。2.麦芽虫麦蚜虫可发生于小麦的各个生长时期,且其在不同阶段所显现出的危害特征存在一定差异,较难判断。初期阶段,基本以作物外部为危害主体,一旦叶子和根茎部分有细小的淡黄斑点,可确认为蚜虫啃食所得。生长中期,蚜虫开始钻入作物内部啃噬直至作物中空倒伏。3.小麦根腐病顾名思义,根腐病的病态表征即为根部受损或腐烂。病征初期,小麦呈现长势过慢或颗粒不饱满等晚熟状态,一旦其他健康小麦成熟后,患病小麦根部早已腐烂并倒塌,露出的根部呈现大块黑色病斑且表象纤维成分混乱状态。此病征多发生于抵抗力较弱的麦苗上,当土壤温度变低即可形成传染源,且病毒抗寒抗旱不易发现和消除。4.小麦赤霉病小麦赤霉病会引起小麦苗枯、秆腐和穗腐等现象,从幼苗开始到抽穗期间都将受到破坏。发病初期,病菌会在颖壳上出现水浸状的浅灰色斑点,逐渐延伸至整个小穗,病穗也开始变成枯黄色。尤其是湿度较大时,病斑的地方还会滋生出粉红色胶状霉层,到小麦生长后期,粉红色胶状霉层上会集中长出蓝黑色的小颗粒。

(二)防治措施

1.物理防治首先从选种开始,种苗自身的抵抗力是减少病虫害发生和扩散的最优条件。因此,技术人员可挑选抗病虫性能较优的种群,尽可能在人为可调控阶段将病虫害发生概率降至最低。其次是施肥阶段。施肥前要将土层铺平整,清理杂草要以清除根部为目标。保证肥料吸收均匀,并且尽可能使用生物肥料。2.生物防治生物防治多指培养天敌生物。此法是当前防治病虫害最为科学和成本最低的方式。而研究发现,在天敌鸟类数量匮乏的背景下,研究人员调转了培养方向,改用昆虫培养来形成“益虫对害虫”的平衡局面,包括中华螳螂、益性瓢虫等战斗型益虫。从实用效果来看,昆虫抵御不但能节省大量成本,而且并不与生物链相抵触,是生物防治的最佳手段。3.化学防治一是麦蚜防治技术。对麦蚜的防治需提前掌握虫情。在冬麦拔节、春麦出苗后,在小麦扬花前,可调配浓度为1.5%的乐果粉剂1.5~2.0kg/667m2。喷雾用50%辛硫磷乳油2000倍,或用抗蚜威可湿性粉剂4000倍液。在穗期治愈期,应同时考虑小麦锈病、白粉病、黏虫及麦蚜等,每667m2用粉锈宁6g、抗蚜威6g、灭幼脲2g(3者均指有效成分)混用,该方法对麦蚜病虫防效达85%以上。二是处理土壤病虫。在上一季种植时土壤中会残存一些害虫,因此,在播种前需播撒农药消灭害虫,平均每667m2用2/5的甲基异柳磷颗粒剂或1/2的辛硫磷颗粒,再拌上沙土或者煤渣10kg,加3kg水制成有毒土壤,均匀地泼撒在地表,能有效治理地下害虫。

三、结语

若要提升区域产量,就必须从常规种植技术入手,逐步改良传统技术中的不合理之处。规范给水、给肥、给药的配比数量和时间,尽可能利用生物的自主调节能力实现稳产。而面对小麦病虫害时,就需要将防治措施建立在充分了解病虫害的基础上来确定,用最佳配比的药物、肥料或天敌生物来有效防治病虫害。综上,若要实现优质栽培就一定要做到面面俱到、精细科学。

参考文献:

[1]潘永翠.小麦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2015(22):67.

[2]李晓伟.小麦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探讨[J].农家科技,2016(10):23.

小麦常见病虫害及防治篇8

受气候异常影响,今年小麦条锈病呈重发态势。据各地监测,西北、西南麦区发病时间均比去年提早10-55天。截至2月5日,全国小麦条锈病已在7省(市)223个县发生,面积达1130万亩,比去年同期增加460多万亩。其中,冬繁区冬季发病450多万亩,比1月20日增加近200万亩。甘肃、宁夏等西北部分秋苗发病是1990年以来最严重的年份,四川、贵州等西南冬繁区冬季发病明显重于常年。专家分析,今年小麦条锈病可能在全国大流行,防控形势异常严峻。为切实贯彻落实全国抗旱保春管工作视频会议精神,加大力度,强化措施,有效控制小麦条锈病等病虫害发生危害,力争夏季粮油有个好收成,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加强领导,落实防控责任。小麦是主要夏粮作物,夏季粮油生产是全年农业生产的第一仗,对全年农业形势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当前北方麦区旱情严重,小麦条锈病等病虫害又呈重发态势,对夏季粮油生产构成严重威胁。在全力打好抗大旱、保春管、夺丰收这场硬仗的同时,各地要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尽早安排部署,明确防控责任,完善防控预案,强化督导检查,力争把条锈病等病虫危害控制在源头,夺取抗旱防病的全面胜利。

(二)全面监测,强化技术指导服务。随着气温回升,小麦条锈病等病虫害即将进入发生流行关键时期,各地要组织做好病虫监测预警工作,坚持“带药侦察,发现一点,控制一片”的策略,力争做到“早发现、早预警、早防治”。从2月6日起,要继续做好周报工作,按时上报条锈病发生与防控信息。同时,要通过病虫电视预报、广播、手机短信、发放明白纸等多种形式,及时将发生信息和防治技术传递到千家万户,指导农民适时防治。

(三)做好应急防控准备,大力开展专业化防治。针对今年小麦条锈病等病虫害可能大发生的严峻形势,各地要提早做好应急防治所需药剂、药械等物资的购置和储备工作。同时,要根据我部《关于推进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工作意见》要求,积极扶持发展专业化防治的组织,加强对专业化防治机手进行技术培训,强化对专业化防治组织的技术指导与服务,大力推进小麦病虫害专业化防治工作,力争今年小麦病虫专业化防控覆盖率达到40%,实施联防联治、统防统治,努力提高防治效果和防治效率。

(四)加强农药市场监管,确保防治效果。近期,各地要结合“315”农资打假活动,组织开展一次小麦病虫防治用药市场监督抽查行动,加大对农药贸易集散地和重点企业检查力度,严肃查处违法生产、经营行为,净化农药市场,确保防治用药质量,杜绝假冒伪劣农药坑农害农事件发生。

农业部办公厅

上一篇:社区文化建设的概念范文 下一篇:拓宽企业直接融资渠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