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资金保障方案范文

时间:2023-11-13 11:21:48

项目资金保障方案

项目资金保障方案篇1

一、保障性住房配建方式

保障性住房按照大分散、小集中的原则,在新建普通商品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城中村改造、旧城改造等住房建设项目中按一定比例配建廉租住房和公共租赁住房。

二、保障性住房配建比例

年3月15日以后挂牌出让的商品住房用地新上项目中配建5%廉租住房和5%公共租赁住房。经济适用住房项目按住宅总建筑面积的15%比例配建廉租住房;城中村改造、旧城改造项目和搬迁企业项目按规划住宅总建筑面积扣除产权调换安置村民面积或回迁安置面积后按5%的比例配建公共租赁住房。配建的公共租赁住房建成后由县政府按照建安成本价回购,建安成本价以县财政局评审中心的评审价为准。

因项目建设条件不宜同步配建或无法配建以及其他原因不宜配建的,由项目开发建设单位向县政府提出申请,经县政府批准同意后,项目开发建设单位持县政府批准同意的《不配建保障性住房决定书》,按照应配建保障性住房建筑面积乘以同一时期、同一地段商品住房销售均价向县保障性住房管理中心一次性缴纳保障性住房易地建设资金,县保障性住房管理中心收取保障性住房易地建设资金后出具“完全缴纳保障性住房易地建设资金凭证”,并将资金存入县保障性住房管理中心的“保障性住房易地建设资金专户”,专项用于组织易地建设保障性住房。开发建设单位持由县保障性住房管理中心出具的“完全缴纳保障性住房易地建设资金凭证”到有关部门办结相关手续。

三、配建保障性住房的建设要求

保障性住房建设坚持经济、适用的原则,提高规划设计水平,满足基本使用功能。配建保障性住房的房源原则上依据项目建设规模,按栋和单元集中安排,不足单元部分按规定套数依次由低到高竖向提供房源。配建的保障性住房要与该项目其他住房实行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统一验收、统一管理。

保障性住房总的要求是符合国家建筑设计规范,普通装修并达到居住入住条件,其基本标准为:

1、房屋结构安全,满足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要求;

2、廉租住房的单套建筑面积不低于30平方米,不高于50平方米;公共租赁住房的单套建筑面积不低于30平方米,不高于60平方米,以40平方米为主;

3、每套独门独户,设有卧室、厨房、卫生间和上水、下水、供电、供暖、有线电视等设施,并能正常使用;

4、室外配有硬化道路,环境良好。

分期建设的大型项目,应优先配建保障性住房,确有困难需分期建设的,必须在各分期优先配建相应比例的保障性住房。

四、配建保障性住房的有关优惠政策

配建的保障性住房一律免收城市基础配套设施费、防空地下室易地建设费等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所涉及的经营服务性收费,按相关标准的下限收费或给予减免收费。

项目开发建设单位凭《保障性住房配建合同(正式)》到县行政服务中心住建局窗口申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到有关单位减免相关费用。

五、保障性住房建设审批程序

配套建设保障性住房按照办理项目报建基本程序进行,按照下列审批程序办理:

1、县规划建设管理部门出具用地规划设计条件时,应将配建保障性住房建设标准内容列明在条件中。

2、在土地招拍挂出让、划拨或协议出让前,县国土资源管理部门须根据规划建设管理部门出具的“建设用地规划设计条件”,将配建保障性住房作为土地招拍挂、划拨或协议出让的前置条件;与项目开发建设单位签订的国有土地出让合同或国有土地划拨决定书中应注明配建保障性住房的比例。

3、项目开发建设单位在报批规划方案前要制定保障性住房配建方案(以下简称“配建方案”)。“配建方案”中应提出项目(小区)名称、建设地点、配套建设保障性住房总建筑面积、套型建筑面积、总套数、在项目中具置等内容;对不配建保障性住房的项目,须在“配建方案”中明确不配建的原因及需缴纳的保障性住房易地建设资金等内容,并提供县政府批准同意的《不配建保障性住房决定书》和“完全缴纳保障性住房易地建设资金凭证”,否则县住房保障管理部门不予签署审批意见。

4、县规划建设管理部门组织施工图联审时,县住房保障管理部门作为参审单位,将“配建方案”作为联合审图的前置条件,审查其施工图是否与“配建方案”一致,施工图不符合“配建方案”的,施工图审查机构不出具审查合格书。

5、项目开发建设单位通过施工图联审后,应与县保障性住房管理中心签定《保障性住房配建合同》,在合同中明确项目名称、建设标准、装修标准、房屋移交、物业管理、产权确定等相关事宜。

6、对配建保障性住房的建设项目,县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在签订国有土地使用出让合同或发放国有土地划拨决定书前,要求项目开发建设单位提供“配建方案”及《保障性住房配建合同》,并在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或土地划拨决定书中明确配建保障性住房的总建筑面积、套数、布局、套型以及建成后的移交等事项。

7、县发展和改革部门在受理项目申请文件时,须由项目开发企业提供“配建方案”,方按照固定资产投资审批程序进行核准或备案,并在核准或备案证上注明配建保障性住房建筑面积。

8、开发建设单位报批规划方案时,应在规划方案总平面图上标注配建保障性住房的位置、总建筑面积和比例等内容,并提供经县住房保障管理部门批准的“配建方案”。县规划建设管理部门应依据“配建方案”和规划条件审批规划方案。

9、县规划建设管理部门应按规划许可的配建面积核发《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监督项目建设单位严格按照“优先建设保障性住房”原则施工,按照统一质量标准进行质监、验收,确保按期交付使用。

10、项目开发建设单位办理商品房部分预售前,持县保障性住房管理中心签署的《普通商品住房预售许可证办理通知单》到县住房保障管理部门办理该项目商品房预售许可证。配建的保障性住房不参与预售。

11、由县规划建设部门组织建设项目竣工联合验收时,县住房保障管理部门作为联验部门,要对保障性住房的位置、面积、套数和装修标准进行验收,并就《保障性住房配建合同》的落实情况出具意见,不符合《保障性住房配建合同》约定的,不予通过综合验收,规划建设管理部门不予竣工验收备案。

12、县住房保障管理部门在受理商品房和经济适用住房预售审批及初始登记时,应要求项目开发建设单位提交“配建方案”、《保障性住房配建合同》和缴纳保障性住房易地建设资金的凭证,并持县保障性住房管理中心出具的《保障性住房移交申请审批单》方可办理该项目初始登记,否则不予办理预售审批和初始登记。配建的保障性住房与其他商品房分开登记,不参与预售,产权确定到县保障性住房管理中心名下,属国有直管房产。

13、开发建设单位将保障性住房的《房屋所有权证》、《国有土地使用证》办理至县保障性住房管理中心名下,其费用由开发建设单位和县保障性住房管理中心按规定分别承担。

14、配建的保障性住房竣工验收后,由项目开发建设单位向县保障性住房管理中心提出保障性住房移交申请,并按照《保障性住房配建合同》的约定进行移交,移交时必须符合《市配建保障性住房室内装修标准》,

15、配建的保障性住房维修和租金管理按《市保障性住房保障和管理办法》(政发〔〕29号)文件执行。

项目资金保障方案篇2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2004年元旦、春节期间为使农民工拿到工资及时返乡,开展了针对拖欠农民工工资举报案件的专项监察工作,并实行了全盟各级劳动保障监察24小时值班和清理拖欠日报告制度。春节前仅20多天的时间,全盟受理举报“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21件,追回被拖欠的工资70余万元,涉及农民工500余人。由于制度健全工作到位,措施得力,在此期间全盟没有发生一起农民工滞留当地或越级上访事件。

(二)今年四、五两月,根据自治区人民政府的统一部署,开展了用人单位执行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监督检查活动。此次大检查规格之高,涉及面之广,检查内容之全面,工作度之大,是前所未有的,取得的成效也是非常显著的。本次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监督检查活动,由各级政府牵头,大检查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各级劳动保障局劳动监察科(股),具体负责工作方案的制定和各项工作的组织落实。为使工作开展的扎实、有效,我盟从各级工会、建设、工商、监察等部门及各新闻媒体抽调了312人,成立了活动监督检查组、举报案件专查组、新闻舆论宣传报道组等三个专门的工作小组。“五·一”前还召开了企业负责人座谈会和劳动保障法律宣传咨询日活动。此次大检查共检查各类用人单位2600余户,涉及劳动者6万余人;受理群众举报案件82件(法律宣传咨询日当天受理28件,涉及拖欠工资11万元),其中77件是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涉及农民工1500余人,拖欠金额达140万元,追回138.2万元;清理非法收取的风险押金190余万元,涉及劳动者470余人;督促补签劳动合同9000余份,取缔非法职介机构21户,共下达限期改正指令书615份,对57家滥行加班加点的企业,提出了整改要求,这57家企业为了达到国家法定的工作时间标准就招收员工150余人;全盟各地共召开企业负责人和职工座谈会20余场次,在各类新闻媒体中刊登稿件音像报道达80余篇次。大检查结束后自治区政府督查组对我盟工作进行了检查验收,并按照抽查比例深入企业实地检查,对我盟的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认为我盟的劳动保障法律监督检查活动开展的扎实有效,并且工作中有独特作法,并多次在上级的工作信息和工作通报中点名表扬。

(三)7月我盟开展了建筑施工企业遵守劳动法律法规情况执法检查。

(四)8月开展了《禁止使用童工规定》情况大检查。

(五)根据自治区的部署,11月开展了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专项监察活动。此项工作截止到2005年元月31日结束。

(六)其他工作

1、组织了机关《行政许可法》的学习辅导,参与了全局行政许可事项方面的上报工作。

2、组织了全盟的纪念《劳动法》颁布十周年活动。

①召开了盟直有关部门、企业负责人参加的座谈会,会上组织学习了有关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政策,通报了几年来我盟劳动保障监察工作情况,目前工作形势,听取了各企业在贯彻执行国家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今后如何改进劳动保障监察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②组织了全盟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知识竟赛活动,并对各旗县市(区)及盟直各参赛单位进行了讲解辅导。本次竞赛共印发试题4000份,回收3720份,回收率达93%。从参赛情况来看,参加本次竞赛答题活动的一线职工(包括农民工)在60%以上。

3、与盟建设局联合下发了《建筑业企业建立农民工工资保障金制度的通知》,并制定了相应的工作程序,对农民工工资保障金缴纳、使用发放进行全程监督。今年,盟直建筑施工企业共建立和缴纳农民工工资保障金的建设施工企业24户,缴纳工资保障金128万元,对防止恶意拖欠、克扣农民工工资发挥了一定的作用。目前,根据施工单位要求反还工资保障金的申请,我们严格按照规定,对2家已竣工工程项目农民工工资发放资料进行了审查,并将情况在施工现场向全体施工人员进行公示,在规定的公示期限没有发生举报案件,随后我们将这2户施工企业缴纳的共计3万元工资保障金反还给企业。

4、为了全面推进劳动保障各项工作,发挥劳动保障监察“排头兵”和“推进器”的作用,加强了劳动保障监察与内部业务部门和科室之间的沟通联系,在劳动保障系统内部建立了情况通报制度及工作联动机制,印发了《关于加强劳动保障监察与各业务部门(科室)情况通报及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的通知》,召开联席会议一次,对各部门(科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难点有了进一步了解,为确定下一步劳动保障监察工作重点提供依据。

5、参加了政府组织的清理拖欠农民工工资工作。按照盟行署的工作安排,农民工工资清理专项工作组设在我局,我科负责具体各项工作的实施。为有效完成我盟提出来的工作任务,我们对全盟拖欠农民工工资的企业及拖欠数额进行了摸底、排查,并对各旗县(市)区的清欠工作进行了指导,制定了清欠工作方案、清欠工作规程和清欠工作时间进度表,并深入到“拖欠”企业逐户落实。截止目前,共清理拖欠农民工工资2853万元,涉及农民工近万人,督促“拖欠”单位与农民工签订工资偿还计划8份,涉及近200个工程项目。通过深入细致的工作,使我盟拖欠农民工工资偿付率由上月的52.9%提高到94.6%,此项工作仍在进行当中。

6、加大了对各旗县市(区)劳动保障监察机构的业务指导和督察力度。每次专项监察活动都要求各地成立领导机构,制定工作方案并将责任落实到人;阶段工作要有工作情况、信息,工作结束要上报总结;对全年工作任务,要制定阶段性目标,我们对各地实行工作目标运行情况月报监控制度,及时了解和掌握全盟各项工作的进展情况;对各地查处的重大疑难案件及时提供法律、法规、政策依据。

7、加强了劳动保障监察工作的新闻报道及信息的上报工作,全年共报送工作信息、专报近40余篇。

二、主要业务目标完成情况

完成劳动保障年检2127户,完成自治区下达任务的163.6%,(完成我盟任务的101.3%),主动监察用人单位4966户,涉及劳动者近10万人,主动监察覆盖率达100%;专职监察员人主动监察用人单位72户,全年共受理举报案件338件,结案321件,结案率95.0%,其中受理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265件,涉及农民4709人,共追回被拖欠的工资520万元;清退各种风险、抵押金214.34万元,涉及劳动者人数531人,督促补签劳动合同9233人;督促技术工种培训办理持证上岗人数1303人。全年共下达行政处理决定书26份,下达行政处罚决定书10份,罚款4.76万元。

三、存在问题及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宣传教育与行政处罚并举。针对一些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法律意识淡薄,故意侵犯劳动者合法权益行为时有发生情况,我们一方面要加大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提高宣传质量,在宣传的方式和效果上下功夫,真正使国家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深入人心,提高企业和劳动者遵守法律法规的自觉性。另一方面依据国爱有关法规加大对违法案件的处罚力度,提高劳动保障监察的权威性。

(二)建立用人单位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诚信评价机制。目前,一些用人单位诚信度较差,也是引发劳动关系纠纷的重要因素。因此,我们要推动企业依法建立自我规范、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劳动保障管理模式,增强企业诚信守法的意识,今后我们要逐步推行和建立用人单位劳动保障诚信机制和失信惩罚机制,建立企业守法诚信档案,对有重大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行为的用人单位,通过新闻媒体定期向社会公布。通过对用人单位诚信评价制度的施实,使企业达到诚实守信,依法经营,维护好劳动者合法权益的目的。

(三)完善长效机制,加强对违法行为的源头治理。今年,国家和自治区先后颁布了《劳动保障监察条例》、《建筑企业建立农民工工资保障金制度》、《建设领域农民工工资支付管理暂行办法》等一系列法规、规章,我们要抓住国家加强法制建设这一有利时机,以国家法律、法规、规章为依据,会同劳动争议仲裁、工资等相关业务职能科室,从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依法签订劳动合同、督促检查企业建立工资发放制度、缴纳工资保障金等用工源头上入手,完善各种制度,加大对用人单位的监督检查力度,以减少或杜绝违法案件的发生。

(四)由于建筑行业建立农民工工资保障金制度刚起步,此项工作对各旗县还缺乏必要的监督手段,一些地区的农民工工资保障金制度没有很好的落实,个别旗县市根本没有履行起监督管理的职责,一些用人单位缴纳的农民工工资保障金,存在着前边存入后边支取的现象,使农民工工资保障金制度流于形式,不能发挥保障金应有的作用。

(五)一些地区劳动保障监察员“流失”现象严重。据调查,我盟各级劳动保障监察大队(不含科股室行政编制人员)原有69人,现从事监察工作的只有54人,流失率达21.7%,主要被抽、借调到机关其他业务部门,个别地区只能应付一些举报案件的查处,其他工作已不能正常开展。

(六)2005年劳动保障监察工作,要在完成上级下达的工作目标任务的基础上,主要是:继续以规范劳动力市场秩序为重点,开展对各类用人单位劳动合同签订、工资发放制度的建立,维护进城务工农牧民工及其他劳动者合法权益、社会保险扩面征徼、禁止使用童工、女职工权益保护、技术工种持证上岗等专项执法监察工作。

(七)继续加大对全盟各级劳动保障监察机构的业务指导及监督力度,实行工作目标运行情况月报监控制度,实行责任追究制,狠抓各项工作的落实。

(八)为提高劳动保障执法监察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在劳动保障系统内部实施工作联运机制,情况通报及联席会议制度,充分发挥劳动保障监察的职能作用,推动劳动保障整体工作的向前发展。

项目资金保障方案篇3

一、疏通保障渠道

依托业主自治、自理的管理平台,揭示房屋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使用保障中的潜存风险,设计出符合物业区域适用的管理规则,指导并促建畅通应急保障通道,把长期联系不上或不便联系的业主确定在自愿遵守规则的范围内,通过创新服务举措,尽可能地为业主和维修单位提供应急维修服务的方便。

1.设应急预案

针对物业区域房屋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使用中常见且容易发生的紧急维修情形,成都市城乡房产管理局采取了“险情未到、预案先行”的措施。将电梯系统、消防设施设备出现功能性故障,屋面或外墙面严重渗漏等12种严重影响房屋使用功能、妨碍正常生活秩序、危害业主或房屋使用人生命财产安全的情形,纳入维修资金紧急使用实施排危除险的主要内容,拟订了维修资金在紧急情形下的保障预案,即《维修资金紧急使用预案》示范文本(以下简称《预案》),用以指导全市房产管理部门、街道办事处或乡镇人民政府组织所属辖区物业管理区域的业主对《预案》进行表决,建立险情排危预警应急管理预案。同时依法疏通“自治自理、畅通保障”的渠道。《预案》要求业主对12项紧急维修的内容要签署自己同意与否的意见,明确约定出现或发生12类中任意紧急维修情形时,都必须立即启用维修资金实施紧急排危除险,业主同意的户数只要符合《物权法》第76条的规定,《预案》就将在物业管理区域内产生特定的约束力,形成具有法律效力的《预案》。如某物业区域突然发生或出现紧急维修情形时,业主必须承担和履行维修义务,街道办事处、社区组织、业主委员会或物业服务企业可根据紧急维修的情形内容,启动或实施紧急维修,此举从维修资金使用管理的法规源头疏通了紧急使用的保障通道。

2.促管理创新

为深入推进全市各物业管理区域内房屋专项维修资金应急使用《预案》的建立,成都市城乡房产管理局去年下半年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房屋专项维修资金使用监管工作的意见》,要求每个物业区域都要建立“维修资金的紧急使用预案”。今年初还将《预案》的建立作为全市各房产管理部门的年度目标管理任务,强力推进《预案》建立的覆盖面。成都市物业行业行政主管部门和成都市维修资金监督管理办公室,据此将《预案》的相关内容嵌置在社区物业规范化、标准化的规约管理中,促成《预案》操作体系的建立和形成,同时要求开发建设单位向业主交付新建商品房时,一并建立《维修资金紧急使用预案》,破解了物业管理区域中不便或无法快速征集业主意见的难题。成都市成华区房产管理局率先试点,在管辖的行政区划建立了全国首例维修资金紧急使用《预案》;成都市金牛区政府还将《预案》的建立作为辖区街道办事处的年度目标责任管理。截至目前,全市各区(市)县不同程度地在加速推进《预案》操作体系的建立,近2000多个物业区域的《预案》建立正在酝酿和形成之中,维修资金在紧急情形下使用保障难的尴尬情形正逐渐得以化解。

3.建便民平台

成都市维修资金监督管理办公室为方便业主在紧急情况下及时维修抢险,利用成都市城乡房产管理局对外公众服务信息平台,建立了房屋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专项维修、更新、改造的《物业服务机构名录》。通过公开选拔的方式,将专业化程度高,覆盖维修、更新、改造项目内容的182家公司纳入物业服务机构名录,供业主在紧急维修时自主选择。

二、强化使用监管

成都市维修资金监督管理办公室针对资金使用时的复杂情况,在疏通维修资金紧急使用保障渠道的同时并重资金的使用监管,以维修资金使用的前置要件为着力点,明确要件形成的基本内容,制定了维修资金标准化的使用管理制度,通过标准化的制度管理来确保资金在紧急情况下的安全使用。

1.统一备案要件

成都市维修资金监督管理办公室在广泛调研和征集意见的基础上,将已获业主同意通过的《预案》、《项目维修方案》、《维修项目情况的公示》、《工程决算审计报告》、《维修项目验收报告》等作为资金使用备案办理的必备要件,制定了《维修资金使用备案管理操作手册》,从“要件”和备案管理程序上规避了维修资金不当使用的法律风险,不仅统一了全市维修资金使用要件和备案管理程序,而且奠定了维修资金规范化使用备案的管理基础。为避免重复维修和资金的不当使用,成都市维修资金监督管理办公室会同相关部门,要求各物业区域分别建立设施设备的专项管理档案,对所有维修项目要进行建档登记,监控资金合理有效的使用。

2.强化维修管理

从资金紧急使用的责任主体和拨付流程上明确管理职责和程序要求。一是明确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或所在辖区的街道办事处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如物业管理区域内房屋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发生不可预料的险情后,相关业主、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或所在辖区的街道办事处,可根据《预案》要求迅速实施紧急维修,实施紧急维修的单位可从《物业服务机构名录》中选择,确保维修、更新、改造项目工程的质量。二是明确规定紧急维修项目所需的维修资金,首次拨付额度不超过预算使用金额的50%,紧急维修所用的维修资金必须要经过专项审计,决算审计结果向业主公示无异议后才拨付使用资金的余额,严把使用资金的拨付关,切实维护业主的合法权益。

3.加强质量抽检

为确保紧急情形下维修资金使用备案办理的质量,防范维修资金的使用风险,成都市维修资金监督管理办公室不定期的组织业务科室,到区县房产管理部门巡查资金使用备案档案,从维修资金使用备案办理的“要件”和相关资料中查找资金使用监管的不足,确保全市维修资金的使用备案严格遵循《维修资金使用备案管理操作手册》,确保资金使用“要件”和程序到位,促进了维修资金使用备案的规范化、标准化办理。

三、提高保障效能

为方便业主办理维修资金的使用,成都市不断优化维修资金的使用备案办理流程,将原有市、区两级房产管理部门的六审制,简化为所在辖区房产管理部门的一级、三审制,仅此就压缩了3个备案办理的工作日,对已建立《预案》的物业管理区域,成都市维修资金监督管理办公室则根据辖区房产管理部门同意备案的意见,在24小时内拨付百分之五十的使用资金,保障业主的及时维修。

项目资金保障方案篇4

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扶贫办的精心指导下,我局严格按照中央、省、市关于脱贫攻坚的工作要求,积极落实相关政策,扎实开展精准扶贫,不断加强扶贫资金使用管理,为全县脱贫攻坚工作提供有力资金保障。

一、加强领导,强化组织保障。

2018年,局党委始终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当前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多次召开党委会研究部署脱贫攻坚工作,先后出台了《唐河县财政局2018年脱贫攻坚工作规划》、《唐河县扶贫资金使用管理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方案》等多个文件,并依据脱贫攻坚相关职责成立了三个领导小组,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形成严格的责任落实制度。三个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分别是:1.脱贫攻坚协调工作领导小组,主要负责协调安排全局涉及脱贫攻坚的各项工作,组长为局党委书记、局长周全正同志,副组长为我局全部党委委员,成员为各科室和二级单位负责人;2.脱贫攻坚资金使用管理领导小组,主要负责扶贫资金的监督、使用和管理,组长为局党委委员、副局长曲端同志,副组长为局党委委员、财政监督管理局局长赵玉强同志,成员为农业科、预算科、国库科、社保科、教科文科、经建科等相关科室科长,办公室设在农业科,农业科科长为办公室主任;3.精准扶贫领导小组,主要负责我局86名帮扶责任人开展精准扶贫工作,组长为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张国奇同志,副组长为局副科级干部、人事科科长李海峰同志,成员为人事科、办公室相关同志。三个领导小组以脱贫攻坚协调工作领导小组为主,另外两个小组专职专责,各小组相互配合,多向县脱贫攻坚领导小组请示汇报,加强与脱贫攻坚指挥部成员单位的沟通联系,共同推进我局脱贫攻坚工作。

二、加大投入,严格资金使用管理。

(一)从三方面着力,强化资金投入保障。

一是严格执行政策,管好用好上级专项资金。2018年中央、省安排我县政策性扶贫资金2734.8万元。对中央、省、市下达的各类扶贫资金,我们及时将资金信息与扶贫办沟通,每笔资金都按照专项资金的使用要求,报县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同意并以文件形式分解下达资金使用计划,主要用于到户增收、雨露计划、小额贷款贴息等。对到户增收、雨露计划、小额贷款贴息的项目管理使用我们依据上级文件规定,结合我县具体工作的实际,分别制定了项目实施办法,以保证项目管理和资金使用的规范。对市派第一书记专项扶贫和易地搬迁资金严格执行上级文件管理项目、支付资金。对所有中、省、市专项扶贫资金严格按照“及时分配、严格管理、加快支出”的要求加强资金管理,确保专项资金发挥最大作用,产生最大效益。按照资金管理的有关规定,严格招投标、政府采购和投资评审,及时拨付资金,严格执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县级专项资金支付报账制度和“一卡通”制度,确保资金健康安全运行。

二是科学安排本级预算资金,保障脱贫攻坚重点工作的推进。我县是一个贫困人口在2万人以上的非贫困县,贫困人口较多,脱贫攻坚任务较重,同时我县又是一个农业大县,财政支持保障能力受限,2018年县本级预算安排扶贫资金10437.32万元。在此情况下,我们认真研究、科学安排9类资金用于全县脱贫攻坚工作,为改善贫困户的居住环境和生活条件,按户均5000元对全县所有贫困户实施“七改四有一树”,县乡财政按6:4承担,2018年县本级安排2000万元予以保障;为统筹推进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对2014年、2015年贫困退出村,我们又安排了1507万元用于这些村的村内道路建设;面对上级危房改造资金安排不足,四类重点对象较多的情况,县财政安排2464万元给予补充保障;为加强对贫困户的意外保险,我们安排了100万元的贫困户意外保险费补助资金;贫困户农业保险补助资金100万元;对全县的扶贫产业基地建设,我们安排了250万元奖补资金予以支持;同时,对教育脱贫、健康扶贫、就业扶贫、扶贫扶志行动等全县重点脱贫攻坚工作,我们也给予了不同程度的资金支持,有力保障了全县脱贫攻坚工作任务的顺利推进。

三是积极争取筹措融资贷款,拓宽资金投入渠道。我们抢抓机遇,主动工作,在全省第一个成功争取贫困村整村推进PPP项目,利用国开行融资5亿元,项目总投资达到6.3亿元,建设内容共分三类大项目10个子项目,包含村部建设,垃圾收集清运工程,污水管网工程,危房改造工程,美化亮化工程,农村交通工程,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等公共基础服务设施建设,建设期限3年,项目建成后将改善92个贫困村的生产条件和生存环境。2018年1月26日已到位资金2亿元,项目资金使用参照国家扶贫资金管理办法及国开行贷款资金使用规定办理资金拨付,至目前已拨付资金1.3亿元。2018年唐河县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按照省、市易地扶贫搬迁总体部署,积极利用省融资平台,紧紧围绕“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工作宗旨,为我县扶贫资金拓宽投入渠道。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通过各级干部群众积极努力,我县“十三五”期间易地扶贫搬迁安置任务为易地搬迁建档立卡贫困户741户1772人。2018年度搬迁任务为220户649人,易地搬迁项目于9月15日完成全部建设任务,至目前入住率100%。

(二)落实三项措施,加快资金支出。

一是扶贫资金与项目安排要精准对接。已对接的项目要抓紧实施,及时依规支付资金;没有对接到项目的,要抓紧对接,抓紧开工实施,并按照规定及时拨付项目启动资金;对不能对接到项目的,要统一收回,重新安排到扶贫项目。

二是项目实施与资金支付要及时匹配。拨付到乡镇和县直单位的扶贫资金必须支付到具体扶贫项目或兑付到建档立卡贫困户,未形成实际支出的要收回资金,重新安排使用;对不重视报账工作、报账不及时的施工单位,扶贫项目业主单位要明确专人负责与施工单位对接,督促履行合同,限时报账。

三是项目管理与资金支付程序要从严规范。扶贫项目招投标、政府采购操作不规范的,要及时补充纠正,完善规范。扶贫项目合同、文件不明确、不完善的,要依规及时修改完善合同文件,确保工程预付款、进度款支付进度与合同文件约定相一致。资金支付时要依照有关规定手续完善,资料齐全,对有问题的要及时补充完善。严格落实资金公开和公告公示制度,全程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

(三)从三个层次着手,加强资金监管 。

     一是内部业务科室和财政所的资金使用监管。我们针对局有关业务科室管理扶贫资金和乡所部分管理资金、部分支付资金的实际,我们明确了科室和财政所在扶贫资金使用职责、明确了任务,厘清了责任,科室负责各自项目资金的分配监管、支付监管,乡所负责项目的实施监管、支付监管,各有侧重,各司其职,形成资金使用监管的全覆盖。

     二是局里对扶贫资金的督查检查。局里成立由农业、经建、社保、教科文四个科室为成员的资金监督检查小组,定期不定期组织对乡所的项目实施情况、资金支付情况进行了督查检查,一线发现问题,推进项目实施和资金支付进度,对拒不整改的乡镇和一些带有普遍倾向的问题及时通报和汇报,加快存在问题的解决,为全县范围的督查检查提供依据和支撑。

三是县脱贫攻坚资金管理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的督查检查。县脱贫攻坚资金管理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资金支付进度的问题,根据我局提供的进度及督查检查汇报和掌握的情况及时抽调财政、扶贫、民政、人社、住建等主要资金使用单位的人员,组成联合调查组,对全县所有涉及使用扶贫资金的单位、乡镇进行督查检查,查执行政策情况、项目实施情况、资金支付情况,对发现问题,能整改的立即整改,需要时间整改的制定台帐,下发通知,限期督促整改。今年以来,先后组织3次检查,发现3类问题,止目前已全部整改到位。

(四)搞好一个专项治理,逐步完善长效机制建设。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全面排查梳理、整改扶贫资金使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按照《河南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关于印发<河南省扶贫资金使用管理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方案>的通知》(豫脱贫组[2018]41号)要求,我县于11月1日制定了《唐河县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关于印发唐河县扶贫资金使用管理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方案>的通知》(唐脱贫组[2018]63号),专项治理内容有针对性、可操作性,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相关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制度,重点梳理排查和纠正扶贫资金使用管理过程中是否存在上级方案中的10类问题,在每个问题上详细列举了一些违规违纪事项,从扶贫资金安排、拨付、使用、管理、绩效等环节入手,以实际案例明确违规特征,以此保证问题查摆的全面彻底。

一是加强指导,开展自查自纠工作。在自查工作开展过程中,我局适时向主要领导建议于11月28日县政府召开了县直13个业务主管部门参加的扶贫资金使用管理问题专项治理自查自纠阶段工作汇报,会上县直有关单位从资金使用澄底、自查问题、整改措施、制度建议等自查自纠工作的情况进行了汇报,财政局周全正局长对四个方面的工作进行了点评,并提出了工作要求,确保自查全面深入,不走过场。

二是强化督导,做好重点检查工作。按照县委、县政府统一要求,依据《专项治理工作方案的通知》(唐脱贫组〔2018〕63号)要求,拟定《唐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开展扶贫资金使用管理问题专项治理工作专项督导的通知》(唐政办明电[2018]281号),由财政局牵头,县人社局、住建局、扶贫办人员组成四个督查组,于2018年11月29日-12月4日对有脱贫攻坚任务的县直单位和各乡镇(街道办)开展督查和重点检查工作。

三是明确责任,认真落实整改工作。针对督导组检查发现的问题,各相关单位要认真梳理排查各自负责的扶贫资金,要做到尽心尽责,扎实有效解决存在的问题。财政部门将对乡镇和县直有关单位存在问题列出整改台账,逐乡镇逐单位落实,该追回资金的要追回,该调整帐目的要跟踪落实,该问责的要问责,确保全面覆盖,真查真改。止目前,自查督查的问题2个,已整改完毕。

四是建章立制,完善扶贫资金管理制度。围绕专项治理发现的问题,深入剖析查摆管理薄弱环节和存在问题的原因,认真分析现行制度存在的漏洞,及时修订完善相关制度及规定,从制度层面建立扶贫资金管理的长效机制。

三、高度重视,落实精准扶贫。

我局共有86名帮扶工作人员,对大河屯李湾村和王集杨庄村202户贫困户开展结对帮扶扶贫。一是高度重视。成立了精准扶贫领导小组,把86名帮扶人分成10个工作小组,指定专人负责扶贫工作资料的收集、整理和上报,局党委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探讨扶贫帮扶各项工作,为贫困村贫困户发展想办法、找路子。二是加强学习。组织干部职工学习各级扶贫方案、文件,脱贫标准及分包村基本情况等材料归纳汇总后,印发给全局干部职工学习,提高干部职工对扶贫工作重要性和艰巨性的认识。召开扶贫业务培训会,提高干部职工扶贫业务水平。开展扶贫业务知识考试,并将考试结果纳入年度考核。三是实施精准帮扶。局党委要求帮扶人每月5、15、25号最少三次到贫困户家中上门走访,认真贯彻我县“春季提升”“夏季两业”行动要求,详细了解所分包贫困户的经济状况、致贫原因,帮助理思路、出主意,制定帮扶计划,落实帮扶措施,完善所分包贫困户档卡资料,帮助所分包贫困户解决各种实际困难,以达到早日脱贫目的。四是资金支持。前后协调筹措资金150多万元用于贫困村李湾村自来水工程、坑塘堰坝改造及村部修建。足额保障第一书记办公经费及帮扶人车旅费,全力做好精准扶贫后勤保障。

四、存在问题及下一步打算

一是结对帮扶贫困户发展动力不足,我局帮扶对像大部分是五保户或低保户,家中因病因残致贫现象突出,普遍缺乏劳动力,贫困户发展动力不足。二是财政投入保障不足。三是资金支付进度慢。四是资金支付进度不均衡。针对存在的问题,我们在2019年将采取三项措施予以解决:

(一)加大财政投入,科学实施统筹整合。

在编制安排2019年县本级财政支出预算时,围绕攻坚任务的核心和重点,在保增长比率的前提下、科学合理地安排到具体项目。合理确定统筹整合规模,紧紧围绕年度脱贫目标,合理测算2019年度统筹整合涉农资金规模,在“因需而整”的前提下做到“应整尽整”。提高实施方案精准度,在编制2019年度涉农资金统筹整合实施方案时应以2019--2020年扶贫项目库为基础,统筹考虑季节、质保金、项目实施进度等可能影响资金结余的多种因素,合理确定当年资金支出规模,提高项目预算编制的精准度。抓好实施方案编制和落地,实施方案要瞄准年度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找出“坚之所在”,排出轻重缓急,将资金落实到具体项目,明确每个项目的责任部门,注意项目的合规性。规范各级财政涉农资金使用范围,规范实施方案项目管理,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实施方案编制报备工作。

(二)加快督催项目实施,加快资金支付进度。

一是项目实施单位要加快项目实施进度,严格按照批复的实施方案推进项目建设,按照资金跟着项目走的原则,确保资金与对应的项目相互匹配,保证项目工程质量。二是在保障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安全和项目建设质量的前提下,简化审批手续和资金拨付程序,加快资金支付进度。项目实施单位不能以任何理由和借口滞留、挤占、挪用、套取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县财政局、扶贫办要按周统计扶贫项目管理资金使用情况,建立专项督查和定期报告制度,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推进项目实施,加快资金支出。

(三)进一步完善协调项目资金的管理机制。

按照《河南省扶贫资金管理办法》和《关于加强扶贫资金监管的意见》明确的职责分工,进一步明确部门单位的责任和义务,明确办事程序,完善制度体系,在加快扶贫项目推进和资金支付的各环节制定具体业务办理操作规程,明确各环节业务的办理时限、达到目标和业务标准,确保相关措施可操作、可考核、可追溯。依据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扶贫项目实施和扶贫资金规范管理的通知》(豫政府办明电[2017]168号)文要求,县脱贫攻坚领导小组要结合我县扶贫项目推进实施情况,每月定期召开项目资金调度会议,加强扶贫项目管理、优化项目实施流程,切实解决扶贫资金支出进度慢的问题,进一步规范扶贫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四)进一步扩大精准扶贫工作成果。

一是继续搞好调查研究,深入了解研究制约两个帮扶村集体经济发展脱贫致富的薄弱环节,以产业发展为重点,探寻脱贫渠道,深挖发展潜力,合理确立目标,科学制定措施。二是积极协调有关社会力量,帮助和扶持帮扶村在经济发展中遇到的困难,解决实际问题。三是发挥帮扶干部的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谋发展,克服等靠思想,对广大群众进行正面的教育引导,一手抓建设,一手抓管理,确保脱贫攻坚项目建设的成效和持续性,不断提升帮扶工作水平。

项目资金保障方案篇5

一、一季度工作开展情况

1、住房保障工作有序推进。2014年,省市给我们下达了4056套保障性住房建设任务,其中廉租房344套、公租房1566套、城市棚改950套、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1196套。近期县政府还即将召开专门的项目建设协调会,集中解决项目建设中面临的一些实际困难和问题,住房保障建设各项工作正有序推进。

2、经济收入确保了与时间同步。元至三月份,办证大厅共办理城关地区各类房屋登记1114宗,其中初始登记219宗、二手房屋转让309宗、商品房办证371宗、抵押登记215宗;签订白蚁预防合同10份,预防面积9.8万平方米;归集维修资金240户、总额370万元;直接协助财税部门完成各项涉房税收850万元(其中契税140万元、销售不动产税710万元),不仅促进了财政的大幅征收,也从根本上确保了我局任务与时间的同步。

3、机关事务做到了平稳运转。一是修订完善各项规章制度。针对今年工作实际,我们进一步完善了廉政建设制、政务公开制、服务承诺制、会议制度、机关事务管理制度、考勤及年休假制度、学习培训制度、文书档案制度、财务管理等各项制度,真正做到以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二是明确岗位责任制。以任务定岗位,以岗位定人员,责任落实到人,各尽其职,达到事事有人负责的目标,改变以往有人没事干,有事又没人干的局面,避免苦乐不均现象的发生。三是我局从维护全县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大局出发,不断地完善服务,加强管理,采取相应措施,确保了案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复,为减少投诉、化解矛盾、确保社会大局稳定做了自己应该做的工作。四是对人员编制、在职在岗情况进行了一次全面的人事清理,规范了各种劳动合同和岗位待遇。五是文明创建工作成效显著。按照县委、县政府关于创建全国文明卫生县城的总体部署和要求,以高标准管理好责任包干路段为目标,不断细化创建责任,创建工作在去年基础上进步明显。

4、教育实践活动稳步开展。自全县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来,我局结合工作实际,认真制定了房地产局教育实践活动实施方案,成立了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同时,及时传达县委汪书记关于深入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的动员讲话精神和要求,并多次以局党委会议的形式,研究部署教育实践活动的具体细节,细化实施方案,集体学习有关文件和重要讲话,准确领会和掌握活动精神和要求。目前,房地产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正按方案稳步开展。

5、业务办理实现了快捷高效。一是行业服务不断优化。我们严格按照省委八条禁令和县委五个不准的要求,严格考勤考纪、狠抓制度落实,在推行指纹刷卡、打击人情风、优化政务服务上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二是进一步规范了审批程序。所有业务都坚持实行档案调阅和责任追究制,并严格按程序实行初审、复审和审核,做到了公开办结、阳光操作。

6、中心工作完成规定任务。一是积极响应我县“三年绿化行动”指挥部号召,在局机关、田家湖廉租房小区、人和花园等居民小区积极开展义务植树活动,为容城大地再添新绿。二是全面开展民意调查,我局共走访水产场社区群众150户,为其解决问题10多起,上报困难5件,较好地完成了调查任务。三是深入基层解难题、办实事。我局于3月5号派遣罗建军同志深入工作联系点,到城关镇水产场解难题、办实事,并要求其带着感情,带着责任,实实在在的沉下身子,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体察民情,集中民智,然后再对调研的具体情况进行集中研究和解决,以推动各项工作更好地落实。

二、存在的问题与困难

一是工作机制还不够健全。个别单位总认为保障房是房产部门的事,与他们无关,所以在执行县长办公会议纪要、报批相关手续上不能做到特事特办,导致项目建设时间拖得很长,而上级部门的目标考核又相当严格,所以,房产部门总感觉工作的压力很大。二是廉租房的分配及后续管理工作难度较大。作为符合廉租房入住条件的对象,如何申请、审批、分配入住,本来有严格的程序规定,但这些人要么找领导打招呼、要么找提诉求,可以说申报的人数是相当多,接访处访的任务也是相当之重,再加上部分涉军、涉残、涉拆人员的介入,情况更是复杂。而全县每年新建廉租房的数量却又相当有限,远远满足不了上述对象的需求,所以工作开展的难度较大。三是宣传的工作力度还要进一步加大。虽然房地产部门这几年通过召开新闻会、开辟专题宣传电视台、在各街道张贴政策宣传知识图片等方式进行了多角度、全方位的宣传,但市民对此了解还是不够,有的也根本不按程序进行申请。

三、关于保障性住房工作的几点建议

1、由政府牵头组织,房地产、国土、规划、建设、发改等部门相互配合,共同落实好省市以及县政府关于在商品房项目中配建保障性住房的规定。建议今后凡是挂牌出让的商品住房用地项目,按照项目总建筑面积5%以上配建保障性住房,其中,配建廉租住房不小于2%、公共租赁房不小于3%。对于已经办理完国土手续但未办理规划手续的商品房开发项目,在办理建设工程报建联办手续时,将配建作为前置条件,再与保障办签订配建合同或缴纳了异地配建费后方可办理其他手续。对已经办理完国土规划、设计等手续但在2014年元月以后开工的商品房开发项目,在办理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时,将配建手续设为前置条件。建议异地配建按高层每平方50元,多层每平方40计算配套资金。对于未按规定实施配建或者保障性住房建设进度迟缓的,不予办理土地规划手续、不予办理商品房预售许可证和房屋所有权初始登记,确保配建政策落实到位。

2、由于今年的保障房项目建设任务重,并且还相对分散,为确保项目的早开工、早建设,恳请县政府按照以往的做法,开辟好绿色通道,实行规费包干、特事特办,确保各项涉地、涉建手续的办理便捷高效。

3、探索推进“租售并举”。建议针对不同的保障对象实行有差别的租金标准,并允许一定范围内的承租户自愿申请购买承租住房的产权,实行资金的滚动循环利用。

4、请求认真落实《关于创建规范化保障性住房小区若干意见》8号和国家建设部、财政部第165号令的文件精神,将房屋专项维修资金纳入建筑成本,按总造价的5%在地方政府配套建设资金中提取,归集到维修资金管理中心,专账、专款、专存、专用。

5、请求将保障性住房建设资金实行专户管理。根据国家相关部门对保障性住房建设资金管理规定和前两年保障性住房专项审计建议。参照市其他县市保障性住房建设资金管理办法和我县水利、交通部门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请求设立保障性住房建设专户,实行专户管理、专款专用。

6、请求将住房租赁补贴发放后结余资金,按程序由政府行文将结余资金用于公租房建设。

7、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动员多方力量,建设保障性住房,尽早做好农机大市场公租房回购工作;并继续开展李家湖纸箱厂新的公租房回购计划方案的前期准备工作。

项目资金保障方案篇6

关键词:突发事件 财务保障 对策

所谓突发事件,是指在和平时期特定的地理环境条件下,由于不可抗拒的自然因素或人为因素,在不确定的时间和空间内发生的危害社会安全稳定和经济发展、需要动用一定的武装力量进行干预的各类事件。研究突发事件下的财务保障问题,便成为我军面临的一项现实问题,这对于履行我军职能,顺利处置突发事件,保卫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如何提高“处突”防范意识、完善物资储备制度?

一、增强人员战备观念

和平环境中,人们的思想往往容易麻痹。对此,要加强对财务人员的战备教育,增强战备观念、增强紧迫感和忧患意识,积极培养财务人员牢固树立与时俱进、时不我待的思想,防止和克服麻痹大意、贪图安逸的思想,努力适应“处突”的要求,做到一声令下,就能拉得出、供的上、保障得好。

二、建立储备基金制度

这既是适应我军新时期职能的要求,也是突发事件的特点决定的。平时没有一定的储备基金,在部队受理任务初期必然会出现经费供应滞后,从而影响受领任务的完成,甚至贻误战机。处理突发事件中经费需求量伸缩性大,而对增加部分的经费通过建立储备基金来解决是最及时、最有保证的。

三、拓宽经费筹措渠道、增强应急保障能力

1、预拨机动经费,根据近年来部队执行处理抗洪抢险、扑火救灾、平暴治乱等突发事件任务的经验,在某些特定时期,如汛期、特定节假日等,就应从机动经费中预留处理突发事件专项储备金,设立专项储备资金项目,为突发事件财务保障做好准备。

2、压缩经费开支,在接到处理突发事件的任务后,为保证部队紧急机动时所需资金,就应当在最大限度推迟报销经费开支、借款的基础上,压缩营建、库建等开支项目,充实处理突发事件资金储备。

3、搞好内部协调,指定一些经费状况比较好、不参加处理突发事件的单位,对口支援的单位,发扬团结互助精神,对参加处理突发事件的部队进行无私援助,在一定程度减轻该部队经费供应上的压力。

4、调动社会力量,要尽可能地争取地方银行、地方政府和人民群众和的支持。部队进入一线后,可与地方商业银行建立联系,签订储备金代供协议,建立应急资金快速划拨通道,保证所有应急资金专人负责,专项划拨,及时到位。

四、改进财务保障方式、提高财务保障效率

1、科学拟定保障预案。成功的财务保障预案,是“处突”财务保障任务顺利完成的前提条件。突发事件发生的突然性和不确定性,要求财务部门平时就要举一反三,针对不同的任务特点,从保障原则、保障渠道、保障方法入手,制定多套具有较强适应性和可操作性的财务保障预案,并根据应急预案,适时组织财务人员进行训练和演练,发现问题及时修改,使其更加完善。预案的主要内容包括资金的筹措方式,机构设置和人员配置,资金供应方式的确定和与上下级、友邻部队及驻地银行相互协调等。

2、加快保障机制改革,突发事件财务保障既不同于平时财务保障,又不同于战时财务保障,它兼有平时和战时的特点。做好突发事件资金供应,必须更新保障时空观念,理顺保障关系,改进资金保障方法,提高保障效率。一是要加快和深化资金保障技术手段改造。依托地方银行系统,逐步建立起部队资金管理信息系统,提高部队资金流动效率和规模效应。二是要理顺保障关系。利用现有联勤体制,实行区域保障和建制保障相结合,不排除紧急情况下的越级保障和单位之间的横向支援。三要变被动供应为主动保障。对突发事件的财务保障,财务部门应当走在部队的前面,充分准备,主动了解部队情况,对部队可能产生的需求进行预测。

3、采取灵活保障手段,一是预案保障与随机保障相结合。突发事件财务保障的突出特点之一就是保障任务急、规模不定。财务保障往往出现“计划不如变化快”的情况。若一味的强调预案,很可能会出现“供不及时、供不到位、供过于求”的混乱局面。因此,要及时保障部队经费需要,就需要我们将预案保障与随机保障相结合,灵活处置。二是建制保障与联勤保障相结合。部队在应付突发事件初期,机动执行任务且频繁转换,在这种情况下,部队在短时间内无法理顺经费保障的供应渠道。因此,执行任务初期,部队要充分发挥建制保障的作用,携带较多现金,增强自我保障能力。与此同时,财务人员应迅速与联勤保障机构协调,在当地的银行军队账户专柜建立临时账户,疏通资金供应渠道,保障经费连续足额保障。三是前送保障与伴随保障相结合。联勤财务应急保障组争取到部队一线了解部队的经费需要,在紧急情况下,应将资金送到部队手中,或者在重点地区,重点方向上,设立应急资金保障组,直接进行经费保障。

五、规范财务管理制度、有效实施财务监督

1、健全经费开支标准制度;目前,我军尚无一套完整系统的突发事件经费供应标准,部队在执行处理突发事件任务时,经费开支上的随意性和盲目性较大,造成无章可循。开支多了担心不予核销,开支少了又怕保障不力,结果部队之间执行标准不统一、供应管理不规范、保障效果不平衡,经费整体效益未能得到充分发挥。建立一套适合突发事件特点的经费供应标准,既是实现经费科学管理的有效途径,也是健全我军标准体系的内在要求。

2、严格财务管理制度;一是严把执行经费标准关。凡有明确标准规定的,按标准保障;无标准又确需开支的,根据实际情况区分轻重缓急,由首长签批后开支。二是严把经费借款关。部队处置突发事件时容易出现盲目借款和多头借款的情况,为此要严格借款手续和借款的会计核算。三是严把经费物资筹集和供应的登记检查关,克服只重经费管理忽视物资管理的错误倾向。四是严把审批报销关。明确经费开支后,无论有无正式原始发票,都要有经手人、审核人、验收人和审批首长签字后才能报销。并根据实际情况,明确合理的审批经费权限。

项目资金保障方案篇7

为了建立和完善建设领域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支付的长效机制,维护建设市场各方主体的合法权益,确保从源头上防止产生新的拖欠,依据国家的法律、法规和省政府的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就规范我市建设领域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支付提出如下意见:

一、明确责任,全面防范建设领域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

(一)市政府成立建设领域清理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领导小组,市长任组长,主管建设和劳动保障的副市长任副组长,主要负责全市建设领域清理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的组织领导工作。工程款清欠办公室设在市建设局,农民工工资清欠办公室设在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各县(市)、区政府对本辖区清理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工作实施监督管理,并全面负责本级政府投资项目的决策、资金筹集以及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的支付管理工作。政府各有关行业管理部门依据职责对建设工程清理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工作实施监督管理。

(二)市、县发展改革和财政部门负责本级政府投资项目清欠工作。发展改革部门要严格政府投资项目的审批,严禁政府投资项目由施工企业带资承包建设,对政府投资项目资金不落实和未能提供有效资金来源证明的不予审批;建设单位要按照批准的建设规模、标准进行建设;确需变更的,应由同级发展和改革、财政部门审查后,按程序报批;对违规造成的“超规模、超概算、超计划”项目,要追究业主单位负责人的责任;政府投资项目决(结)算需财政评审或年度审计的,财政评审或审计报告应就工程款支付情况做出专题说明;对于评审或审计中发现的拖欠工程款问题,项目审批和主管部门应立即督促建设单位按合同约定支付工程款。对企业投资项目不能提供有效资金来源证明的不予批准;对有拖欠工程款记录的房地产开发企业,未偿清工程欠款前,发展改革部门不予核准新的开发建设项目,国土资源部门不得允许其参加新开发项目用地的招标或拍卖,规划部门不得为其新开发的项目办理规划许可手续。

工业、交通、水利、教育、卫生、中小企业、信息产业等部门负责本行业投资项目的清欠和督导工作;各级国有资产监管部门负责所属企业拖欠工程款工作;对政府投资项目以外的其他工程建设项目,按照“谁批准开工谁负责”和“谁监管谁负责”的原则,由项目行业监管部门负责清欠工作。各级行政主管部门要对政府投资项目合同执行、工程进度款拨付、工程变更等环节实施监督,发现拖欠的,立即责令建设单位按合同约定支付工程款。

(三)各级建设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建设领域清理拖欠工程款和因拖欠工程款造成的拖欠农民工工资工作。负责建筑市场各方主体的监督管理。严厉查处出借资质、挂靠经营、转包和非法分包等违法行为。加强工程建设各个环节的监督管理。发包人要求承包人带资施工或支付履约担保金的,发包人也必须向承包人提供给付工程款的担保;施工合同和劳动合同要使用全省统一的示范文本;发包人应当自接到承包人结算书三个月内完成工程结算,否则,按承包人结算书数额认定工程决算,支付工程款;发生质量纠纷而拖欠工程款的情况,属地工程质量监督机构要监督工程监理单位对质量责任予以区分认定;在办理竣工备案时,须有承包人出具的发包人按合同约定支付工程款的证明,没有工程款支付证明的,视为不具备竣工验收条件,不得办理竣工验收备案,不得办理权属登记手续。

严格对房地产开发项目的监管。对有拖欠工程款记录的房地产开发企业,未偿清拖欠工程款前,不得为其新开发的项目办理施工许可手续;实行商品房预售的项目,房地产开发企业要在银行设立预售资金专用账户,预售款优先用于工程款支付;房地产管理部门要加强预售资金使用的监管,对不按合同支付工程款的企业,不予办理权属登记手续,同时列入信用企业不良记录档案;对拖欠工程款情节严重的企业要降低或吊销其房地产开发资质,并积极支持债权人对涉及拖欠的房产通过司法程序拍卖偿还工程款。

土地、规划、建设、房管、城管、工商、交通等部门要联合严厉打击没有任何手续的违法工程,杜绝违法工程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

(四)各级劳动保障部门按照“用人单位用工所在地”的管辖原则负责对本行政区域清理拖欠农民工工资工作,协助建设行政部门和项目行业主管部门解决因拖欠工程款造成的拖欠农民工工资工作。受市劳动保障部门委托,市建筑工程劳务管理机构对市区内建筑业企业的劳动用工、劳动用工备案、执行劳动合同制度进行监督管理。

(五)司法部门要及时受理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的案件,简化有关程序,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应减免有关费用。

(六)公安部门负责因拖欠农民工工资引发和突发事件的处理和稳控工作,依法打击欠薪逃匿、恶意讨薪等危害社会的不法行为。

(七)部门负责做好农民工上访的劝返和化解工作,协调处置突发事件。

(八)人民银行、银监等部门要监督指导商业银行对房地产开发项目贷款使用的监管,严禁挪用信贷资金;要将拖欠工程款和不按合同支付工程款的借贷人列入信用不良记录档案,减少其投信额度或不予授信;要严厉查处提供虚假证明文件和项目批准后抽逃、挪用资金以及有拖欠工程款行为的建设单位及有关人员,情节严重的要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九)工会负责帮助指导建筑企业建立工会组织,协助有关部门建立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长效机制,督促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

二、规范建筑业责任主体市场行为和劳务用工管理

(一)建设单位在建设工程招标文件中明确施工企业支付劳务用工工资专项条款,加强施工企业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的监督检查,督促施工企业及时支付农民工工资;施工企业拒不支付的,建设单位可以动用履约保证金支付农民工工资,并由施工企业承担违约责任。

严禁建设单位违法将工程肢解发包或将工程发包给不具有相应资质的组织或个人,因此造成拖欠农民工工资的,由建设单位承担全部责任,并先行垫付农民工工资。由建设行政部门依法追究总承包企业违法分包责任,记入不良信用档案,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罚款;或责令停业整顿,降低资质等级;情节严重的应依法吊销资质证书。

(二)施工总承包企业对所承包工程的农民工工资支付全面负责,劳务分包企业对农民工工资支付直接负责;施工总承包企业负责对专业承包和劳务分包企业的劳动用工、工资发放等进行日常监督检查;专业承包和劳务分包企业未按时支付农民工工资的,由施工总承包企业先行垫付农民工工资。

(三)建设单位未按合同约定支付工程款且超过约定期限*个月的,施工企业应停止施工,并向项目主管部门和行业监管部门报告;项目主管部门和行业监管部门应立即督促建设单位按合同约定支付工程款;在拖欠工程款未支付到位的情况下,施工企业如擅自继续施工,由施工企业对因此新形成的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承担全部责任;因建设单位未按合同约定支付工程款造成的工期延误和施工企业损失,由建设单位承担全部责任。建设单位和施工企业建设工程难以继续履行合同的,双方应协议解除合同,及时完成合同履行过程中的工程决算和结算。否则,建设单位不得招标或未经招标使用其它施工企业续建工程。

(四)严格劳务分包合同备案管理。建筑业总承包企业或专业承包企业没有自有劳务作业人员或自有劳务作业人员不足时,必须使用具有相应资质的劳务分包企业;劳务分包合同签订双方应当在分包合同订立后到当地建设工程劳务管理机构办理劳务分包合同备案手续;严禁将劳务作业分包给无资质的“包工头”等不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组织或个人,由此造成拖欠农民工工资的,由施工总承包或专业承包企业承担全部责任,并先行垫付农民工工资。施工总承包或专业承包企业拒不支付且情节严重的,由建设行政部门和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依照各自职能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五)建筑业企业办理招投标手续和建筑项目竣工备案时,必须出具由建设行政部门和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出具的无拖欠工资证明,否则,建设行政部门不予办理。

三、强化农民工工资支付的制度保障

(一)农民工工资保障基金制度。建设单位在领取工程施工许可证前,必须按工程总造价款的1.5%缴纳农民工工资保障金。工程竣工验收备案后,经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核实无拖欠农民工工资行为,银行将基金及利息返还建设单位。

建筑施工企业按其主项资金等级交存保障金,交存标准为:施工总承包一级及以上企业50万元;施工总承包二级和专项承包一级企业30万元;专业承包三级企业10万元;劳务分包企业交存5万元。

建筑业企业交存保障金额度,应与诚信评价等级挂钩。连续三年无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行为的,可向市建设局申请下浮50%的交存额度。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经调查核实建筑业企业有拖欠、克扣农民工工资行为确需动用工资保障金的,应书面通知建设行政部门,建设行政部门经核实后,应在两日内下达书面改正通知书,责令其限期支付农民工工资。逾期仍不改正的,由市建设行政部门告知建筑业企业从其存入专户的保障金中先予垫付。同时将其情况记入该企业的信用档案,并将相关情况通知项目业主。

对因拖欠农民工工资动用保障金的建设单位或建筑施工企业,应在动用保障金之日起*天内,向市建筑劳务市场交存动用保障金数额的2倍保障金,否则,建设单位不得办理竣工备案、不得建设新的项目。施工企业不得参与建筑市场建筑工程投标活动。

建筑业企业在其所承包的建筑工程竣工验收备案之日起满*个月以后,经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核实企业无拖欠农民工工资行为的,签署意见后,即可返还缴存的保障金本金及利息。

(二)建立农民工工资支付管理制度。建筑业企业应当根据劳动合同约定的工资标准和支付日期,按月向农民工本人支付工资,并不得低于我市当年最低工资标准,严禁将工资发放给不具备用工资格的组织和个人。支付农民工工资应编制工资支付表,如实记录支付单位、支付时间、支付对象、支付数额等工资支付情况,并保存两年以上备查。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和建设行政部门应加强对在建工程施工单位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的监督检查。

(三)拖欠项目变现工程款制度。建设单位因资金不足等原因无力偿付工程款而拖欠农民工工资的,应通过项目资产变现、转让部分产权或股权、以所欠工程款参资入股等方式偿付工程款,该工程款优先用于支付农民工工资。对政府投资项目拖欠的工程款,建设单位确属无力偿付,但又不宜通过以上方式偿付的,由当地政府从本级财政用于建设的资金(包括预算内资金、土地出让收入、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各种政策性收费等)中予以偿付。

(四)拖欠警告限制制度。对拖欠工程款一个月以上的建设单位、拖欠农民工工资一个月以上的施工企业予以警示,对于拖欠农民工工资三个月以上的建设单位和施工企业,在规定的期限内未解决的,不得参加新的建设工程发包和投标。

(五)建立信息通报制度。建设、劳动保障、公安、和工商部门之间建立信息通报制度,将在解决拖欠工程款和拖欠农民工工资过程中发现的违法行为及时以信函的形式通报给有管理权限的职能部门。有关部门在接到信息后,要立即进行调查核实,一经核实,严格依法处理,并将处理结果通报信息报告部门,不得延误。

四、建立清欠联席会议制度

项目资金保障方案篇8

一、全市劳动保障工作总体情况

市委、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特别是劳动保障事业近几年已成为我市社会事业最大的亮点之一。20__年以来,我们立足发展抓就业,立足惠民抓社保,立足和谐抓维权,立足增收抓劳务,劳动保障事业实现了由全面推进向全面提升的历史性突破。全市每年新增就业2.5万人以上,常年稳定输出城乡劳动力75万人以上,年劳务收入43亿元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一直控制在4.5%以内;基金滚存结余13.5亿元,四年净增8.16亿元、增长153%。劳动保障工作10大体制机制创新在全省乃至全国得到肯定和推广;争取中央转移支付等上级补助资金在全省总额没有增加的情况下逐年大幅攀升且去年比20__年增长4倍、翻了两番;灵活运用政策筹资3.6亿元妥善解决了企业改制等18类历史遗留问题。近四年,广元劳动保障工作在全省的综合排名由过去比较靠后逐年上升为20__年和20__年的第四名、20__年的第二名,去年跃居全省第一名,落实地震灾后特殊政策也荣获全省第一名;在全市综合目标考核中连续4年被评为一等奖、去年荣获非经济主管部门第一名,市劳动保障局领导班子连年被评为“四好班子”和党风廉政建设先进单位。广元劳动保障9项工作在全国交流经验,12项工作在全省交流经验,包括山东、浙江、新疆等省级劳动保障部门在内的60多个省内外市以上单位先后来广元考察学习劳动保障工作。

今年,在省厅和省级有关部门的大力关心和支持下,我市劳动保障工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惠民利民为中心,以统筹城乡为重点,以“创一流”活动为载体,全市劳动保障工作全面提升,劳动保障事业全面发展。我市统筹城乡劳动保障方案和苍溪县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方案都得到省厅的批复,我市在苍溪县开展的统筹城乡劳动保障试点工作取得圆满成功;多措并举应对地震灾害和金融危机对就业的严重冲击,城乡就业实现历史性突破;全面落实地震灾害和应对金融危机特殊政策,着力加强对社会保险制度的探索研究,社会保险征缴再创历史新高;坚持科学规划,狠抓工程进度和质量,灾后恢复重建取得重大进展;统筹协调,夯实基础,就业和社会保障公共服务体系日趋完善;健全机构,打造精品,劳动保障宣传机制初步形成;外争支持,内强管理,劳动保障基础建设不断加强。截至11月底,我市已全面超额完成各项目标任务。全市城镇新增就业3.2万人,完成全年任务的__%;城镇登记失业率3.9%,控制在4.5%以内。五项社保基金征缴17.23亿元,同比增长30.5%。主动监察用人单位1876户,为劳动者追回工资1321.1万元;受理劳动争议案件1862件,结案率95%;培训农民工12.9万人,劳务输出78.8万人,分别完成全年任务的107.5%、102.3%。先后有3项工作在全国、4项工作在全省交流经验。

二、我市开展农民工工资支付专项检查情况

今年以来,针对地震灾害和金融危机后农民工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情况,我们特别注重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先后多次到重点工程进行监督检查,对拖欠农民工工资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这次专项检查,我市严格按照省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专项检查协调领导小组和省劳动保障厅的要求,及时安排部署,扎实开展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截至目前,全市开展农民工工资支付自查的用人单位349户,开展执法检查138户。12月21日,省政府网站以《广元市五措施加大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专项检查力度》为题,对我市农民工工资支付专项检查情况进行了宣传。

(一)采取的主要措施

1、统筹协调,落实责任。市政府在常务会上明确要求,各县区行政一把手为农民工工资支付检查工作的第一责任人,牵头负责抓好本辖区的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市、县区均成立了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专项检查协调领导小组。市政府责成由市劳动保障局牵头,市建设局、市公安局、市总工会配合,抽调人员组成“广元市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专项检查协调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沟通信息,组织宣传,处理投诉,建立制度。四部门联合发文转发了专项检查通知,制定了检查方案,明确了我市开展此次专项检查的重点行业、主要内容、方法步骤、时间要求。在市县区的共同努力下,专项检查顺利开展。

2、强化宣传,舆论引导。为在全社会形成有利的舆论氛围,争取广大农民工和企业的支持配合,我们以劳动保障政策为重点,通过各种途经

加大了宣传力度。一是在街头设立宣传点,现场受理农民工咨询,发放农民工维权手册等宣传资料。全市共设立宣传点15个,发放《农民工维权手册》、《劳动保障监察条例》、《劳动合同法》等宣传资料4.7万份。二是召开座谈会,宣讲农民工工资支付政策规定,交流了经验。自查阶段,针对我市地震灾后重点工程多、涉及施工企业多(大多是外地施工企业)、工程跨县区等特点,我们召集市交通局、市水利局、市重点办、市教育局、市卫生局、经济开发区、市重点项目(广巴高速、广南高速、广陕高速、广甘高速)负责人以及市属建筑企业、房地产开发企业负责人60多人进行座谈,请广巴高速指挥部、广元宏利建设有限公司等单位交流了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经验,既宣传了政策,又促进了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三是在现场检查期间,对用人单位负责人和农民工进行现场宣传,并在全市重点工程推行四川广南高速公路有限责任公司的《广南路农民工工资支付和实施保证金及监控办法(试行)》。四是安排广元日报社、广元电视台对专项检查情况进行跟踪报道,制作专题宣传节目。这些措施,引起了社会对农民工工资支付的广泛关注,营造了良好的执法氛围。

3、认真自查,强力执法。自12月16日以来,按照专项检查的要求,我们把自查存在的问题和使用农民工较多的建筑企业、餐饮、宾馆、生产加工等单位作为这次专项检查的重点,列出检查单位名单,制定日程安排表,由市劳动保障局分管劳动保障监察的副局长带队,四部门组成联合检查组对用人单位开展了现场检查。全市有41名执法人员参加了检查,共对138户用人单位进行了现场检查,涉及职工__37人,其中农民工6453人,查处存在拖欠工资的用人单位57户,发出整改决定书57份,督促用人单位支付农民工工资35.7万元,对1户恶意拖欠农民工工资的企业制作专题片进行公开曝光。检查期间,我们先向施工工地农民工了解工资支付情况,再查看企业相关资料。对暂时不能提供资料的,现场要求限期提供;对没有规范工资表的,现场要求企业整改。

4、完善规章制度,构建长效机制。我们认真总结过去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经验,建立健全各项制度,着力构建农民工工资支付长效机制。市政府制定出台了《广元市建设领域农民工工资支付管理办法》,市劳动保障局制定了《广元市涉及劳动保障方面应急预案》和《广元市处置拖欠农民工工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市劳动保障局与市建设局联合发出了《关于建立农民工工资专户制度的通知》、《关于建设领域农民工工资支付公示的通知》,明确要求工程完工企业必须公示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工程不存在拖欠农民工工资方可进行验收。青川县是去年地震重灾县,在今年恢复重建的关键时期,为切实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有效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青川县专门引进了汇通信用担保有限公司和成都市建设担保有限公司两家农民工工资支付担保公司。这些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措施和政策的出台,使防止和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有了制度保障,我市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步入了规范化运行轨道。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企业农民工工资支付不规范,易发生拖欠。用人单位特别是建筑企业普遍将企业员工和农民工分别对待,企业员工工资每月按时由企业发放,而农民工工资往往是完成工作后才由项目部的工班长或包工头发放,工头卷款逃匿现象仍然存在。

2、用工流动性大,劳动关系不明晰,解决拖欠难。由于农民工流动性太大,有的用人单位不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部分农民工也不愿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一旦出现拖欠农民工工资纠纷,农民工拿不出任何证据,如果用人单位不配合,则解决拖欠难度较大。

3、非法承揽建设工程,增大农民工工资支付风险。个别建筑企业非法出让建筑资质,工程层层非法转包。无建筑资质的企业和“黑”包工头承揽建设工程后,资金转手环节多,管理水平差,增大了农民工工资支付风险。

(三)下一步工作措施

1、切实加大宣传力度。借助广播、电视、报纸、网站等媒体,深入街头、车间、工地现场,通过发放宣传资料、受理咨询投诉、设立农民工权益告示牌等手段,进一步宣传劳动保障法律法规,营造关爱农民工的社会氛围,提高农民工的维权意识,让农民工在自己权利受到侵害时敢于维权,善于维权。

2、加强劳动保障监察队伍建设。进一步完善劳动监察机构,充实监察人员,保障工作经费,加强制度和作风建设,不断提高劳动保障监察执法能力和水平。做到农民工工资问题有诉必查、有查必果,确保农民工益权不受侵害。

3、狠抓劳动用工管理。加大主动监察力度,规范用人单位的用工行为,督促用人单位自觉履行法定义务,及时查处违法行为,为农民工创造一个良好的就业环境

4、加大处罚力度。对拒不签订劳动合同,恶意克扣、拖欠农民工工资等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典型案例,坚决从严查处,震慑拖欠农民工工资等侵害劳动者权益的违法行为。

三、社保基金专项治理和就业专项资金监管的情况

劳动保障部门作为政府的重要职能部门,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其党风廉政建设,根据劳动保障职能特点,我们重点抓了社保基金专项治理和就业专项资金的监督管理等工作。

(一)认真搞好社保基金专项治理

1、全面开展专项治理自查自纠工作。今年,全市重点检查了20__-20__年社会保险基金的运行管理和内控制度建设情况。共组织139人参加专项治理工作,参加抽查、检查和验收15人;应自查自纠单位40个,实查单位40个;检查基金银行账户162个;基金银行存款全部存入国有商业银行。本次社会保险专项治理涉及基金:20__年、20__年基金收入分别为1.48亿元、2.29亿元;基金支出分别为1.17亿元、1.96亿元;截至20__年底累计结存13.32亿元;已制定出台相关制度办法29个,计划修改完善15个。

2、积极开展对县区自查工作的检查指导。由市劳动保障局和市财政局组成督查组,分别于去年11月和今年4月两次对四县三区社保基金运行和社保基金专项治理工作自查自纠情况进行了现场督查指导。根据各县区在审计中存在的违规问题进行现场办公,并针对检查的情况与各县区交换意见,对整改无措施、归垫无计划的县区提出了明确的整改要求。

3、妥善处理历史遗留问题。一是历年企业欠缴各项社会保险费的问题。全市企业历年欠缴各项社会保险费0.88亿元,目前正值灾后重建时期,只进行了调查和数据清理,未能开展清欠工作。二是对以前年度挤占挪用基金118.4万元,制定归还计划。目前,两区政府和劳动保障部门已分别制定了三年内归还的计划。三是处理以物抵费资产289.2万元,按照川劳社发[20__]20号和川劳社明电[20__]92号文件规定,报经省专项治理领导小组同意后,由地方政府审批核销处理。

4、认真开展全市检查验收工作。按照《广元市社会保险基金专项治理工作实施方案》,今年7月28日至8月6日,市专项治理领导小组组织市劳动保障局、市财政局、市审计局等成员单位,对旺苍县、苍溪县、青川县、元坝区及市社保局、市医保局、市就业局开展社保基金专项治理工作情况进行了检查验收,检查验收面达到50%以上。

(二)切实加强对就业专项资金的监管

1、建立健全规章制度。责成市劳动保障局建立“就业资金各项补贴审核领导小组”,负责对使用就业资金的各项补贴实行集体会审制度。制定、出台了《广元市公益性岗位开发和管理暂行办法》,对公益性岗位的开发、岗位待遇、监督管理等作了明确规定。督促市劳动保障局出台了《关于规范就业审批相关问题的通知》,对公益性岗位的认定和各项补贴的申报、审批程序作了补充性规定。

2、严格执行就业专项资金管理使用制度。一是保证就业专项资金主要用于职介、培训、岗位、社保等补贴,无擅自扩大规定支出范围和提高或减少标准的行为。二是对使用就业专项资金实行集体会审制度,坚持执行就业机构初审、劳动保障部门审核、财政部门复核的资金审批程序。三是组织劳动保障、财政等部门定期或不定期对就业资金管理使用情况进行全面或专项检查,仅今年就对各县区就业资金使用情况进行了3次专项检查。

上一篇:资产配置保险的重要性范文 下一篇:微波反应的基本原理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