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宽企业直接融资渠道范文

时间:2023-11-10 11:21:37

拓宽企业直接融资渠道

拓宽企业直接融资渠道篇1

关键词:中小微企业 直接债务 融资渠道

一、中小微企业直接债务融资的背景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实体经济对于资金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中国实体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对资金的需求,根据历史数据所知,从债务融资结构而言,大部分以间接融资渠道——银行贷款的方式来满足实体经济对资金的需求,而以直接债务融资方式来解决资金需求的比例比较小。随着我国在“十二五”规划中提出“显著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大力发展各种债券市场,为实体经济提供更多直接的融资渠道,已经成为未来金融发展的一个重点方向。

直接债务融资工具在大型的实体企业尤其是一些实力雄厚的国有企业中应用的比较广泛,但是对于中小微企业而言,直接债务融资一直是一个非常陌生的领域。我国的中小微企业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大多存在着融资困难,间接融资比重过大,资金的成本过高等问题,对于中小微企业的发展存在着很大的阻碍。根据2013年7月15日,全国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经验交流电视电话会议报道:据统计,全国中小微企业创造了80%的就业、60%的GDP和50%的税收,而小微企业获得的贷款在全部贷款中的比例仅20%多一点?。因此,拓展中小微企业直接债务融资渠道将显得十分重要。近些年来,我国的债务融资工具得到了比较迅速的发展,为中小微企业拓宽了渠道,为很多企业提供了低成本以及高效的融资方式。发展债券市场,建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成为了满足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解决中小微企业发展资金短缺的重要途径。

二、中小微企业直接债务融资的意义

发展中小微企业的直接债务融资,是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金融资本市场不断发展成熟的必然要求。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了要大力发展债券市场,推进债券产品创新的要求。债券市场是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统一、成熟的债券市场是一个国家金融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为广大的投资者和筹资者提供了低风险的投融资平台。从发达国家的资本市场发展经验中可以看出,债券融资是最为优先使用的一种融资方式,发达资本市场中的债券融资规模往往是股票融资规模的8到9倍,而我国却存在着股票融资规模大,债券融资规模小的情况,背离了资本市场发展的方向,长此以往不利于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近些年来,随着国家政策的鼓励,直接债券融资在我国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债券的规模和发行期数得到了飞速的增长。根据相关的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的短期融资债券的发行规模已经达到了10105.60亿元,同比增长将近50%;公司债发行数量为1300亿元,同比增长了153%;中期票据发行规模为7389亿元,同比增长48.7%。在我国股市持续低迷,IPO大门紧闭,国家的货币政策偏紧的背景下,直接债务融资已经成为了为比较优质的中小微企业筹集资金的主要途径。

目前,我国的债券市场体系主要包括银行间市场,交易所市场和商业银行柜台市场三个子市场,其中银行间市场是我国债券市场的主要组成部分,其投资者包括商业银行,基金,券商等。中小企业通过银行间市场发行债券,可以很好的与资本市场形成对接,提升企业的知名度。另外,通过银行间市场发行债券,企业通过与承销商,评级机构以及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进行大量的接触和联系,从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提高企业在内部控制,战略规划以及经营管理等方面的能力,提高企业的市场知名度和信用等级,为企业未来的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三、中小微企业直接债务融资的渠道

目前,我国直接债务融资渠道主要有:发行企业债、公司债、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小微企业扶持债券、中小企业私募债、中小非金融企业集合票据等。但由于我国的大多数中小微企业存在着经营管理不规范,信用等级比较低等情况,并非所有直接债务融资渠道都适合中小微企业,因此,目前我国的很多地方政府为了帮助中小微企业解决融资问题,大力推进了小微企业扶持债券、中小企业私募债和中小非金融企业集合票据等直接债务融资渠道的融资模式。

1. 小微企业扶持债券

小微企业扶持债券是由国家发改委主导的,并于一些城市进行试点的一种新的直接融资渠道。小微企业扶持债券的发行方式一般是由地方融资平台发行,再以委托贷款的方式,通过银行将资金借给当地的小微企业。小微企业扶持债券与其他直接融资方式相比,有着自身独特的优点:小微企业扶持债券是一种创新性的直接融资渠道,其信用的结构设计比较合理,通过当地政府融资平台来进行企业债券的发行,相比之前的中小企业集合债由担保公司等提供信用担保的效果更好,并且大大提高了债券发行审批的效率。

2.中小企业私募债

中小企业私募债是中小微企业进行直接债务融资的一种重要渠道。中小企业私募债发行的主管部门为中国证监会,其发行审核采用核准制的形式,发行的程序比较简单,时间也比较短。私募债的主承销商为具备发行资格的证券公司,其发行主体为上市公司试点发行的一些基本面情况比较好的公司和企业,目前国家正在慢慢扩大公司债券的试点范围。中小企业私募债的融资规模要求累计债券余额不得超过净资产的40%,并且对于发行企业的信息披露要求很高。私募债的资金用途也比较灵活,一般而言没有时间限制,用于企业正常的经营活动都可以。从证监会主席肖钢最近的一次发言来看,资本市场对于中小微企业发行企业私募债进行了大力的支持。截至2013年6月底,中小企业私募债试点范围已扩大至22个省(区、市)。沪深交易所累计接受311家企业发行中小企业私募债备案,备案金额413.7亿元;210家企业完成发行,筹集资金269.9亿元。

3.中小非金融企业集合票据

中小非金融企业集合票据是近年来国家大力支持发展的一种中小微企业直接融资渠道。集合票据的主管部门为银行间交易协会,其发行主体主要为中小微非金融类企业,要求的数目为2-10家企业,其融资规模要求单个企业不超过2亿元且不超过其净资产的40%,单只金额不得超过10亿元。集合票据的资金用途主要用于1年以内的,不适宜用于企业的长期项目。与其他中小企业融资工具相比,中小非金融企业集合票据在产品定位,产品结构以及投资者保护方面都进行了不小的创新。首先,这是资本市场首次为中小企业直接债务融资单独设计的一种融资工具;其次,这种集合票据引入了票据分层的增信方式,在产品结构方面进行了较大的创新;另外,集合票据设置了严密的前置代偿安排。

2011年以来,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与推动下,交易商协会与企业,金融机构等融资相关方进行了大量的沟通,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论证,与2011年11月在中小企业中期票据的整体规则的框架内,推出了区域集优中小企业的融资模式,并与广东、山东和江苏三地发行了首批区域集优中小企业集合票据。这种新型的中小企业直接债务融资模式的创新,从中小微企业的直接债务融资的特点出发,开拓出了一种新型的适用于我国经济发展与目标要求的直接债务融资渠道,对于促进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四、拓宽中小微企业直接融资渠道的要求

1. 完善中小微企业直接融资的金融环境

拓宽中小微企业直接融资渠道,首先要完善健全中小微企业的直接债务融资体系,为中小微企业进行直接债务融资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首先,要破除对于中小微企业“所有制形式”的歧视,在进行融资的时候一视同仁,根据企业的经营发展状况与信用等级来进行鉴别;其次,要完善中小企业直接债务融资的外部条件,为中小企业融资搭建绿色通道,并完善中小微企业的信用等级,为中小微企业进行直接债务融资创造条件;另外,要不断的简化中小微企业债务融资的程序,降低中小微企业的债券发行成本,为更多优质的中小微企业进行发债创造机会。

2. 建立多层次广覆盖的直接债务融资平台

直接债务融资平台是中小企业融资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A股市场的中小板、创业板市场很好的补充。相关部门要不断的扩大直接债务平台投资者范围,培育合格的机构投资者,完善中小企业的融资担保体系,健全中小企业内部治理结构,规范中小企业内部财务控制制度,逐步扩大中小企业的直接债务融资规模。

3. 健全中小企业直接债务融资监督机制

拓宽中小微企业直接融资渠道,一定要健全完善中小微企业直接债务融资监督机制,从而为直接融资提供良好的保障。业务主管部门,行业协会组织,中介机构等,要积极的履行各自应尽的职责和义务,在中小企业进行直接债务融资中充分的发挥外部监督的作用,对于中小企业的直接融资行为进行评估,评级,监督等,从而保证直接债务融资市场的规范和健康,促进中小微企业直接融资的发展。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小微企业的直接债务融资问题应该得到广泛的重视。国家要不断的拓展中小微企业的直接债务融资渠道,为中小微企业的融资创造完善的平台,促进我国中小微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武晓东.探析在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中货币政策的作用[J]. 中国商贸. 2011(09)

[2] 范云飞.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资本市场途径探析[J]. 中国证券期货. 2009(11)

拓宽企业直接融资渠道篇2

关键词:中小微型企业;金融体系;企业规模;融资方式;融资渠道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经济的发展呈现了多样化的需求,企业发展呈现了柔性化趋势,使得传统集约型企业生产逐渐呈现分散化与小型化的趋势,逐渐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然而现阶段我国金融体系对中小微型企业发展的扶持力度有限,导致中小微型企业的融资存在困难,因此对完善中小微型企业发展的金融体系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中小微型企业的界定

对中小企业界定的是基于企业规模差异化的一种相对性概念,是相对于大型企业存在的,中小企业一般指的是相对于大型企业而言,企业经营规模处于中等或中等以下的企业,大多中小微型企业都存在生产规模小、企业资本较少、融资难度大的特点。对中小微型企业的界定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时空差异,在不同地域下以及不同发展阶段中,市场都会采用不同的标准对中小企业进行界定。现阶段我国对中小企业的界定主要通过企业控制方式、企业经济特征对企业生产规模与固定资产进行判定与衡量。

2现阶段我国金融体系在支持中小微型企业

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现阶段我国中小微型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融资不畅、贷款困难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中小微型企业的发展。我国中小微型企业融资能力较差的主要原因在于中小微型企业规模较小、负债过多,导致中小微型企业信用等级较低。而我国金融体系在考虑到中小型企业偿债能力不足之后,提升了贷款审批的审批门槛,这对中小企业筹资环节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2.1缺少银行信贷支持

银行信贷作为我国资金循环过程中的主要渠道,是我国企业融资最为重要的渠道。然而由于中小微型企业存在企业规模较小、资产负债过多等问题,银行为了保证自身的经济利益,更愿意以规模较大、还款较为稳定的大型企业作为信贷对象,这就导致银行系统对中小微型企业的信贷供给严重不足。现阶段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作为信贷发放的主渠道,在运营过程中过于注重对重点行业与大规模企业的服务,忽略了中小微型企业的信贷服务,在具体信贷过程中存在着不平等现象。由于我国现阶段尚未建立专门性质的中小微型企业的金融机构信贷体系,由于缺少银行信贷支持,银行等内容机构难以发挥对中小微型企业服务的作用,我国中小微型企业难以保证融资的稳定性。

2.2信用担保体系不健全

虽然我国信用担保体系实行已有25年之久,然而在实际实施过程中,信用担保体系仍不够完善,仍然存在担保机构不专业以及担保资金不足的问题。现阶段很大一部分担保机构都在实行会员制制度,中小微型企业为了加入担保机构并成为会员,必须要事先缴纳一部分入会押金,这就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加大了中小微型企业的融资成本,也扩大了担保难度。现阶段绝大多数中小微型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都存在着产权不清晰、企业经营不规范、企业管理家族化的问题,使得中小微型企业难以将产权进行抵押,同时难以支付信用担保的中介费用,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中小型企业发展的进程。

2.3直接融资市场体系不完善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中小微型企业的融资方式也向多元化方向发展,由传统单一性的银行信贷融资逐渐转变为以银行信贷为主,股权融资、债券融资、证券投资、风险投资等多种融资手段并存的融资形式。然而由于中小微型企业生产规模较小,普遍不具备现行证券融资管理所要求的生产规模以及投资回报,难以在直接融资市场获得资金。虽然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风险投资的迅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中小微型企业的发展,然而由于中小微型企业生产规模有限难以保证其生产经营的可靠性,使得中小微型企业在融资过程中由定向集资转向乱集资,中小微型企业受到直接融资市场的排斥。

2.4中小微型企业信用环境较差

中小微型企业较之大规模企业,存在生产规模较小、资产负债过高等特点,导致中小微型企业信用环境较差,难以根据完善的信用制度完成企业融资工作。现阶段中小微型企业不良贷款占比较大规模企业稍高,且信用状况较大规模企业稍差,加之中小微型企业缺乏完善的信用记录系统,导致中小微型企业在银行等金融机构间缺乏良好的企业信用。可以说中小微型企业不仅是恶劣的信用环境的受害者,同时也是信用环境差的责任人。

3完善支持中小微型企业发展的金融服务体系

3.1拓宽融资渠道

由于现阶段中小微型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融资困难的问题,为了推动中小微型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应当从企业内部入手,适当拓宽企业自身的融资渠道,利用融资租赁、项目融资等多种渠道筹集中小企业运营所需资金,保证企业的融资能力。为了拓宽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实现中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政府相关部门也应当加大对中小企业的资金扶持力度,通过建立专业性面向中小企业的小型商业银行以及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最大限度地降低中小企业的融资困难。与此同时,中小微型企业还可以通过互助担保或互助联保的方式降低银行机构的投资风险,从提升自身信用环境出发,尽可能地打消银行对中小微型企业偿债能力的顾虑,从而提高获取银行信贷的可能。为了拓宽融资渠道,中小微型企业的管理层应当加强对企业融资环节的重视,从加强中小微型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建设出发,尽可能地实现企业财务管理信息透明化以及公开化,从而提升自身的信用等级。

3.2完善直接融资市场体系

直接融资市场体系对中小微型企业融资的辅助作用极为重要,现阶段直接融资市场体系主要面向大中型企业开展融资信贷业务,中小微企业群体面临着融资困境。虽然我国现阶段多层次资本市场已经初步建立,但是对中小微型企业进行辅助的低层市场仍不够完善,因此需要推进资本市场的建设,完善直接融资市场体系,确定合理的债市门槛,保证中小微型企业也可以进入融资市场。为了完善直接融资市场体系,可以首先对中小微型企业集合债券发行审批程序进行简化,拉动更多的中小微型企业通过集合债券形式进行融资,从而降低债券发行门槛,扩大企业债券发行范围,有效地提升债券规模。与此同时,政府应当搭建合理的融资平台,对符合条件的中小微型企业进行扶持,满足不同规模以及不同发展阶段企业的需要,通过对主板市场进行完善与发展,为中小微型企业提供相应的融资空间,从而为中小微型企业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直接融资市场公开上市的最低层次市场定位为激励新产业创新成长的创业板,可以在创业板适当降低企业进入门槛,并逐渐扩大这一板块的板块规模,从而尽可能地维护资本市场的市场秩序。中小微型企业的创业板块应当采取灵活的交易制度,尽可能地提升交易市场的透明性以及流动性,从而降低市场交易费用。

3.3深入挖掘金融机构的潜力

银行信贷作为我国资金循环过程中的主要渠道,是我国企业融资最为重要的渠道,因此为了完善支持中小微型企业发展的金融体系,就应当深入挖掘金融体系对中小微型企业提供服务的潜能,从而推动中小微型企业的发展。我国金融机构具有较强的吸储能力,但缺乏有效的将储蓄转换为贷款的能力,因此我国金融机构在促进中小微型企业融资方面存在着较大的潜力。首先,为了建立完善的金融体系,应当发挥商业银行以及国有银行对中小微型企业融资的主导作用。通过完善金融机构的企业制度以及深化商业银行改革,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商业银行以及国有银行对于中小微型企业银行信贷的意识,从而转变传统以大规模企业为主的信贷观念,将中小微型企业发展为更为有力的贷款增长点,并拓展面向中小微型企业融资贷款的分支业务范围。其次,为了建立完善的金融体系,应当发挥中小型金融机构对中小微型企业融资的支持作用,通过更新中小金融机构地方经济的服务理念,转变中小金融机构的营销策略,从而拓宽金融业务范围,加大对中小微型企业信贷支持力度。最后,为了建立完善的金融体系,应当促进金融机构与民间资本相结合,由民间资本对正规金融机构产品进行补充,从而弥补银行金融机构资本配置分配不当的问题,将民间资本转化为有效地投资活动。通过合理的金融改革,可以有效地优化渠道间的资金分配,提升各类资本在金融体系中的流动性。

4结语

总而言之,虽然中小微型企业在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现阶段我国中小微型企业的融资困难问题却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中小微型企业的发展。为了解决中小微型企业融资困难的问题,应当根据中小微型企业的发展周期选择适宜的融资方式,通过拓宽融资渠道,合理分配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的比重,实现中小微型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魏强 丁玲 单位:佳木斯大学

参考文献

[1]吴亚锦.完善我国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金融政策体系研究[D].郑州大学,2013.

[2]庄佳林.支持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财政政策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1.

[3]尹杞月.中小企业融资难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2.

[4]刘晶晶.我国小微企业的融资环境问题及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12.

[5]李彦.哥斯达黎加中小微企业融资困境与对策研究[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5.

拓宽企业直接融资渠道篇3

关键词 县域融资 BOT PPP

一、安徽省县域融资环境分析

1、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有利于扩大县域融资规模

“十二五”时期,我国仍然处于工业化、城镇化相互促进、加快发展的阶段。产业发展、园区扩张、交通、水利、能源、城市基础设施、社会保障、环境保护等重大项目投资规模将迅速扩大,工业化和城镇化对资金的需求十分旺盛,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家预算内财政资金支持将进一步增大,国内信贷资金仍会保持持续稳定增长,融资环境将进一步改善,这有利于安徽各县继续争取国家和省财政资金支持,继续利用中长期信贷主渠道,并积极发展基础设施证券化、基础设施投资基金、政府债券、城镇化建设债券等多元化融资模式,促进融资规模持续扩大,为社会发展和经济增长提供有力保障。

2、国内资本市场快速发展,有利于拓宽县域融资渠道

“十一五”以来,我国资本市场发展迅速,股票、债券、期货、基金等市场规模不断扩张,融资结构和质量明显改善,沪深股市已经是全球第三大股票市场,我国是全球最大的商品期货市场,资本市场已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十二五”时期,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的逐渐好转,我国将迎来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股票、利率、汇率、债券、基金、信托等金融产品和服务发展潜力巨大,资本市场的发展空间十分广阔。在这一背景下,安徽各县有望在推动企业上市、发行政府债券和中小企业债券等方面有所作为,进一步丰富拓宽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融资渠道。

3、省内金融改革深入推进,有利于改善县域融资环境

“十一五”以来,我省金融业改革不断推进和深化,金融创新发展步伐加快,金融组织体系逐步完善,金融主体实力不断增强,地方金融运行的稳健性持续提高,金融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不断增强。 “十二五”时期,安徽省将在改善政府服务、加强政银企合作,发展地方金融、加强金融创新、建设信用安徽,完善担保体系建设等方面,继续深化金融改革,不断改善省内金融生态环境,县域融资的外部环境将不断改善,有利于进一步加强县内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拓宽融资渠道,创新融资模式,从而促进县域融资规模的不断扩大。

同时,县域融资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一是融资渠道较为单一。我省县域融资结构仍然以银行信贷为主,股票、债券等资本市场发展不足,融资渠道较为单一,多样化的融资方式尚未建立,不利于省内各县进一步扩大融资规模。二是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仍然突出。县域中小企业的银行贷款大部分是短期流动资金贷款,中长期固定资产贷款很少,严重影响着中小企做大做强。三是政府融资平台实力较弱。大部分县都先后成立了县城投资公司、开发区发展公司等政府融资平台,但是融资平台的整体实力仍然较弱,治理结构不规范,融资渠道以银行贷款为主,过于单一,资产负债率较高,偿债风险大。四是资金和项目竞争激烈。省内各县市都在大力招商引资,资金和项目争夺十分激烈,县域金融体系还不完善,利用资金能力有待提高。

二、提高安徽省县域融资能力的对策建议

1、加强金融体系建设,营造良好的融资环境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营造良好的融资环境,有利于产生“洼地”效应,吸引大量资金集聚,促进社会投资规模的不断扩大。一是各县政府、有关部门要积极建立银政企沟通机制,搭建银企合作交流平台,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银企对接洽谈、金融新业务和新产品推介活动,努力拓宽银企交流与合作的渠道,建立良好的政银、银企关系。二是积极推进信用体系建设,营造良好的信用环境。加快征信体系建设,完善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积极推进企业信用评级工作,引进、培育权威资信评级机构,科学评定企业信用等级建设。深入开展信用乡镇、村、户和信用社区创建活动。建立信用信息共享机制,积极为金融机构和社会各界提供信用信息服务。努力完善以信用道德为基础、信用网络为平台、信用制度为支撑的社会信用体系,全面提升政府、企业和个人三大主体信用水平。三是完善金融机构组织体系。积极引进各类金融组织特别是全国性和区域性的商业银行进驻县内,大力发展农村合作银行、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典当公司等新型金融机构。积极推动证券公司、保险公司、信托公司、租赁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多元化发展,与商业银行分工协作。加快完善信用担保体系,建立健全信用担保机构,切实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引进和培育一批有一定实力的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师事务所、资信评估公司和资产评估公司等中介服务机构,为企业融资和金融业的发展提供配套服务,提升中介机构的专业化服务水平和诚信水平。

2、加大财政资金投入,积极拓宽融资渠道

县域投融资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融资结构较为单一,过于依赖政府财政投入和银行信贷,严重地限制了固定资产投资的融资规模的扩大。随着我国金融市场体系的不断完善,融资市场化的程度越来越高,各县应该在继续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和银行贷款规模的基础上,大力发展以股票、债券、基金为主的资本市场融资渠道,进一步优化融资结构,提高融资能力。一是要继续加大财政资金投入,把财政支出的重点放在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及公益性项目上,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通过部分投资、贴息、信贷担保和减免税等多种方式来吸引社会投资。二是要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不断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完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优化招商引资环境,积极承接发达国家和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充分利用县外资金,扩大县内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三是充分利用资本市场,大力发展间接融资。积极扶持企业上市融资,制定鼓励和支持企业上市的优惠政策,大力推动县域主导产业中有实力的大企业上市融资,支持高新技术产业、现代农业、文化产业、生态环保产业等领域的中小企业利用创业板融资。大力发展债券融资,搭建地方投融资平台,引导符合条件的企业,通过发行企业债券、公司债券、中期票据和短期融资券筹集资金。积极探索和试点产业投资基金、风险投资基金、信托融资、融资租赁、资产证券化等新型融资方式,进一步扩大资金来源,拓展融资渠道。

3、规范发展政府融资平台,提高其融资能力

近年来,各县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等县级政府融资平台,通过筹集大量资金,为县城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同时也存在了一些突出的问题,主要是部分融资平台实力较弱,融资能力不足,平台运作不规范,偿债机制不完善,自身造血能力差,偿债风险日益加大,为了有效防范财政金融风险,必须规范发展县域政府融资平台公司,切实提高其可持续的投融资能力,促进融资平台的健康发展。一是按照政企分开原则,建立政企分开、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管理科学的市场主体。健全内部组织管理机构,督促融资平台组建董事会和监事会,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加强公司的制度建设。通过引进独立董事制度,严格会计制度、强化内部审计制度等措施,健全融资平台的各项制度,规范融资平台的发展;建立专业的经营管理队伍。在融资平台公司的自身经营管理方面,加强管理层的专业化建设,形成有竞争力的经营管理队伍,有效防范投资经营风险。二是促进投资主体多元化,改善融资平台股权结构。加强资本市场建设,打通社会资金投资融资平台的途径,为社会资金投资政府融资平台提供渠道。探索通过整合政府资产、注入经营性资源等形式,多方充实平台公司资产,增强融资平台的“自身造血能力”,加强融资平台公司对社会资金的吸引力。通过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将政府融资平台公司打造成为吸引民间投资等社会资金的“洼地”,形成政府投入为引导,银行、社会资金、民间资本、外资广泛参与的多元化投资格局和多元化的股东结构。三是积极拓宽融资渠道。在将融资平台公司打造成为市场化的运作主体后,要通过拓宽融资渠道,来降低银行信贷的比重,分散融资风险,降低融资成本,探索多元化的融资方式。首先创造有利于推动政府融资平台融资方式多样化的融资环境,鼓励融资平台公司加大直接融资的力度;其次积极探索在银行间市场发行融资券、中期票据、企业债等市场化方式募集资金。最后将政府融资平台信用评级与金融市场融资工具相对接。根据信用评级的高低,对融资平台公司在资本市场融资的方式和范围进行限定,推动融资方式的多样化。

4、积极创新融资模式,推动融资方式多样化

拓宽企业直接融资渠道篇4

【关键词】三板市场;融资路径;金融稳定

在解决完股权分置之后,要推进中国资本市场并轨,就要实现多元化和多层次,所谓“多元化”就是品种要多元化,包括股指期货;“多层次”就是要稳步发展主板市场,快速发展中小板市场,建立创业板市场,并且形成一个能够统一监管、覆盖全国的场外股权报价系统。要形成这个能够统一监管、覆盖全国的场外股权报价系统,就要大力发展三板市场。

三板市场包括老三板市场和新三板市场两部分。老三板市场中有原STAQ、NET系统挂牌公司和主板退市公司,新三板市场指自2006年开设的中关村科技园区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股份报价转让系统。目前,三板市场中共有挂牌公司116家,其中,原STAQ、NET系统8家,退市公司47家,新三板61家。

三板市场是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也和教育体系一样,有最基本的小学体系、大学和研究生院,发展顺序也应该是小学、大学、研究生院。小学体系是资本市场的基础教育。中国资本市场体系有作为大学的主板,研究生阶段的创业板,最欠发展的就是小学体系。三板市场属于资本市场小学体系的范畴,发展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就要把构成小学体系的三板市场抓起来。

大力发展三板市场,对投资者、企业、市场和国家都具有重大意义。

一、大力发展三板市场,有利于拓宽投资渠道、盘活民间资金

对投资者而言,发展三板市场,可以增加投资渠道,避免资金低效配置。中国的银行总存款现在是60万亿。高储蓄的背后反映了投资渠道的缺失。中国目前的投融资体制存在一个悖论:一方面,中小企业发展资金不足;另一方面,投资者缺乏更多的投资渠道。实现中小企业与投资者在资金上的对接,需要发展三板市场。在这个市场上,投资者通过直接投资,用自己的资金注入自己最信赖的企业,获得可观投资回报的同时也降低了投资风险。对于机构投资者更是如此。完善三板市场,对于促进我国机构投资者的发展壮大乃至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进程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让各类投资者都能选择相应的投资渠道,这样的资本市场才是最对投资者负责任的市场。三板市场,能满足不同风险和收益偏好投资者的投资需求,大力发展三板市场,有利于拓宽投资渠道、盘活民间资金。

二、大力发展三板市场,有利于扩展中小企业的融资路径、提高公司治理水平

对企业而言,三板市场可以为其搭建融资平台,完善中小企业公司治理,扶持大批优质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随着改革的深入,中小企业日益成为国民经济中重要的微观主体,对完善市场主体结构、促进就业和维护经济增长都具有积极作用。但长期困扰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这其中有银行方面自身风险管理的约束,也有中小企业本身治理结构不完善的因素。发展三板市场,建立有效的直接融资机制可以破解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同时,在这个资本运作的平台上,中小企业的公司治理水平也能得到有效提升,这将促使大批中小企业带着健康的躯体迈入快速发展的轨道。

三、大力发展三板市场,有利于夯实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基础、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

对于整个资本市场而言,三板市场是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基石。三板市场在资本市场体系中的地位不仅取决于它的基础性,还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大力发展三板市场,能够增加原始股票总量,改善一级市场供求不平衡的状况

原始股在资本市场可谓奇货可居,特别在创业板开通以来,高市盈率、高发行价和高超募资金的“三高”现象非常突出。中国有1000多万企业,中小企业900多万家,股份公司就100万家以上,现在才有1000多家上市。可见,我国资本市场上原始股票高度稀缺。大力发展三板市场,让更多的公司走上三板市场的大舞台,能够改善一级市场原始股票供求不平衡的状况。

2.三板市场作为基础性市场,不再是“垃圾桶”,而是创业板市场和主板市场上市企业的“摇篮”

三板市场通过自己的孵化和再造功能,可以为创业板市场和主板市场培养和输送优质上市企业,甚至未来可以考虑让三板市场企业成为创业板市场和主板市场上市企业的源泉,保障创业板市场和主板市场的健康发展。从这个角度看,三板市场的发展关系整个资本市场的发展,大力发展三板市场是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应有之义。

四、大力发展三板市场,有利于降低金融风险、保障金融稳定

金融稳定是现代国家长治久安的需要。金融风险是影响金融稳定的关键因素。降低金融风险是保障金融稳定的必然要求。去年,中国融资的总额是11.6万亿,其中9.6万亿是银行的间接融资,2万亿是直接融资,占融资总额的17%。在这2万亿的直接融资中,国债和央行发债占了1.12万亿,剩下的8800亿才是真正的市场直接融资,占融资总额的7.6%。在我国的融资体系中,间接融资所占比例太高,直接融资所占比例过低,这种融资方式比例的失衡是悬在中国金融稳定头上的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中国要发展,吸收流动性,就要把大量的流动性转入到投资当中去,而不是让政府来承受系统性风险。政策应该让位于资本市场的共择系统。发展三板市场,可以将很大一部分资金由间接融资转向直接融资,不仅有利于减少银行的存贷压力,而且有利于化解整个社会的金融风险、保障金融稳定。

资本市场为社会资本的流向提供了充分的选择机制。三板市场作为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有利于拓宽投资渠道、盘活民间资金;有利于扩展中小企业的融资路径、提高公司治理水平;有利于夯实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基础、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有利于降低金融风险、保障金融稳定。大力发展三板市场是中国资本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

参考文献

[1]刘纪鹏.路径选择――中国资本市场发展之路[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

[2]省略/main/chinext/.

[2]stock.省略/2009/ljp/.

拓宽企业直接融资渠道篇5

关键词:稳健;货币政策;中小企业;融资

中图分类号:F830.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4392(2012)02-0049-02

一、稳健货币政策对中小企业的政策性影响

(一)稳健货币政策有利于对中小企业的政策倾斜

实施稳健货币政策以来,央行和监管机构先后出台了多项中小企业的扶持政策。央行出台了《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进一步加强信贷管理扎实做好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工作的通知》和《关于开展中小企业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的通知》,提出要优化信贷资金的结构配置,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有效信贷投放。银监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支持商业银行改进小企业金融服务的通知》,采取差异化的监管政策,推动商业银行加大对小企业的信贷支持。

(二)稳健货币政策有利于促进经济结构调整

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要求货币政策及时回归稳健,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有助于调整信贷结构,引导投资和消费行为。在稳健货币政策条件下,“三农”和中小企业等实体经济成为金融机构信贷投放的重点,并强化引导商业银行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信贷支持力度,严格控制对“两高”行业和产能过剩行业的贷款,促进经济结构调整。

(三)稳健货币政策有利于中小企业降低成本

稳健货币政策的目标是“稳定物价、保持增长、促进平衡”。当前影响企业的最大问题就是原材料价格的上涨,而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就是要有效地稳定物价,稳定了市场物价,降低原材料价格上涨预期,工资成本相应随之下降,中小企业的生产成本就会降低,企业利润空间逐步扩大。

(四)稳健货币政策有利于企业拓宽融资渠道

稳健货币政策条件下,国家将统筹考虑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更加注重发挥非信贷融资渠道的作用。一方面,企业可以充分运用贷款承诺、票据、信用证、保函等信用工具来获得融资支持。另一方面,可以通过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信托资金和金融租赁等渠道融资。

二、稳健货币政策对中小企业融资的影响

(一)银行信贷资金收紧,中小企业资金来源减少

2011年以来,人民银行先后6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累计上调3个百分点。目前大型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达到21.5%,中小型金融机构达到19.5%。截至2011年6月末,长治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为1498亿元,上调3个百分点,大致要冻结资金44.94亿元。随着存款准备金率连续上调所产生的叠加效应,银行收缩信贷的愿望会更加强烈,信贷资金收紧直接增加了中小企业的贷款难度。

(二)存贷款基准利率提高,中小企业贷款成本提高

为了稳定通货膨胀预期,抑制货币信贷快速增长,2011年人民银行继续加息,其中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由5.81%提高到6.56%,累计上调0.75个百分点。央行连续提高基准利率,直接促使金融机构对企业及其他部门贷款利率上升,也相应提高了中小企业的贷款成本。

(三)信贷结构有所偏颇,中小企业信贷“被挤出”

银行更倾向于大型国有企业、发放中长期贷款,贷款集中度高。2011年上半年,长治市中长期贷款增长迅猛,净增37.65亿元,增幅15.86%,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幅2.84个百分点,其中,中长期贷款净增额占各项贷款净增额的48.7%,短期贷款增幅仅为8.4%,低于各项贷款平均增幅4.62个百分点。中长期贷款主要投向基础建设和重点大型企业,其占比逐渐提高,在一定程度上挤占了中小企业的信贷额度。

(四)民间融资利率逐步攀升,中小企业融资成本增大

在稳健货币政策条件下,由于流动性不断收缩,信贷资源紧张,在融资受限情况下,中小企业资金需求更多的趋向于民间融资,民间融资利率也随之逐步攀升。据抽样调查,2011年5月末长治市民间融资总量约为3.4亿元。目前的监测显示,民间借贷的利率一直居高不下,加权平均利率在15%-25%之间,个别甚至更高,且利差较大,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

三、中小企业融资路径选择

(一)政府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路径选择

1.积极引进和组建金融机构。要进一步优化政策环境,积极引进股份制商业银行分支机构,争取申请批准设立村镇银行和贷款公司,组建小额贷款公司,不断壮大辖内银行业体系,增加金融市场的竞争主体,加大对中小企业贷款投放力度。

2.健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积极鼓励有实力的民营资本组建担保机构,引导和吸收民间、国有等多元化资本共同组建互助担保基金,建立政府对担保机构的担保补贴。同时继续优化信用环境,加大打击逃废债力度。

(二)银行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路径选择

1.搭建政银企互动平台。一是进一步健全完善金融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帮助金融机构作好项目储备、开发和筛选,引导信贷资金投向,培育新的信贷增长点。二是定期召开银企洽谈会,为银企双方建立一个有效的交流信息、相互协作的平台。

2.加大金融支持中小企业力度。一是各金融机构要完善对中小企业的授信制度,不断优化中小企业信贷业务流程,建立高效的审批机制。提高服务水平和效率。二是加大金融服务方式创新。进一步完善对中小企业的配套服务措施。加大中间业务创新力度,在结算、现金管理等方面,探索适合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和资金运用特点的个性化服务方式。三是各金融机构要根据市场变化和客户金融需求变化,推出符合中小企业特点的信贷产品和金融服务。积极试办循环贷款、动产质押、贸易融资、应收账款质押融资、设备按揭贷款、创业贷款等业务,努力开发商标权、专利权、著作权等知识产权中的财产权质押贷款、中小企业联保贷款、矿产开采权质押贷款。

(三)企业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路径选择

1.加强中小企业自身建设,增强其内在融资能力。一是要规范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公司治理结构决定着企业的融资能力,其规范与否不仅影响投资决策和资金筹措,同时影响公司的管理效率和内部凝聚力。二是要健全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健全的企业财务管理制度不仅是提高企业融资能力的重要前提,也是加强企业管理的核心。三是要强化信用观念,构筑良好的银企关系。中小企业要强化信用意识,保全银行债权,建立良好的银企关系,为企业融资创造条件。

拓宽企业直接融资渠道篇6

我国房地产开发资金来源现状分析

房地产开发行业具有投资周期长、资金消耗多、回收资金时间长等特点,从房地产开发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房地产开发企业依靠自身资金力量是无法保证房地产开发项目资金的需求的,如果房地产开发企业没有众多的融资渠道或筹资方案,那么房地产开发企业就会在项目开发过程中发生融资困难,从而影响房地产开发项目的顺利完成,因此研究我国房地产开发资金来源现状问题有着重要意义。我国房地产开发资金来源具有以下特征:过度依赖银行贷款与商品房预售款;主要来自国内贷款与自筹资金,自筹资金是主要来源,房地产开发行业缺乏金融产品,难以抵御外来冲击。为了保证房地产行业的持续发展,我国房地产开发行业应该参考借鉴发达国家的宝贵经验,立足我国房地产开发行业实际情况,开拓思维进行创新,拓宽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融资渠道以获得充足的开发资金。

拓宽我国房地产开发资金来源的措施

由于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筹资融资较为困难,在此背景下,我国房地产开发企业应该主动加强同行业各企业的合作,通过企业共同合作的方式,共同进行项目投资,共同获利。房地产开发企业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减轻市场竞争压力,分散投资项目风险,在一定程度上减低房地产开发项目成本。除了这种合作共赢方式之外,我国房地产开发企业还可以通过合作开发、民间借贷、股份转让等方式来拓宽融资渠道。

我国房地产开发企业要学会通过上市的途径来进行融资。一些大型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可以通过直接上市的途径来获得资金,而一些小型的、经济能力水平相当较弱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则可以通过间接上市的方式,及他们需要通过收购上市公司并获得一定的控股权来赢得上市的权力,并在上市项目中加入房地产开发有关业务。由于间接上市这种方式具有资金周转时间短、方便快捷等特点,因此受到许多小型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关注。房地产开发企业在上市融资的过程中要能够安排人员进行专项管理,时刻关注股市动态,以保证公司的资金稳定,获得到较多资金。

我国房地产开发行业可以通过创新投资金融产品的模式来筹集房地产开发资金。房地产行业是一个资金密集型的产业,其融资渠道也逐步向多元化方向发展,这就需要房地产开发企业建立健全房地产投融资金融市场体系,对投融资金融产品进行创新性思考,拓宽融资渠道。这种方式可以进一步降低房地产开发企业对银行资金的依赖,防止房地产开发企业的金融风险转移到银行方面,从而影响国民经济。因此国家需要建立健全房地产开发筹资融资方面的法律体系,为房地产开发企业建立一个良好的经济环境。房地产开发企业可以通过发行房地产证券、信托、股票、投资基金的形式来开发新型房地产金融产品以提高房地产开发企业筹集资金的能力;房地产开发企业还可以通过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体系,以满足房地产企业的资金需求。政府管理部门还需要加强房地产开发企业管理力度,为房地产开发企业提供良好的筹融资环境,保证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的健康持续发展。

银行要加强对房地产开发行业的研究,把握房地产市场的经济规律,从而把握好向房地产开发行业进行投资的金额拨放数量与频率。由于房地产开发容易受到市场经济的波动影响,其经济周期有规律可循,因此银行管理部门要在工作过程中收集房地产市场信息,在掌握国家颁发房地产方面的相关政策,并组织人员针对市场调研结果进行风险评估,在此过程中,银行需要密切关注市场经济的变化情况,以此为参考依据来决定贷款发放的数量与贷款期限。另外,银行监管部门需要做好贷款监管工作,有意识地降低银行风险。一方面,银行监管部门应该建立健全市场经济动态信息收集、统计、处理、分析体系,及时向银行、房地产开发企业等相关行业市场经济动态信息及预警信息,从而帮助引导市场的投融资方向,提高各行业防范金融风险的水平。另一方面,银行应该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在保护融资企业资信信息的同时,还要能够进行部分公开,以帮助投资人在了解企业资信状态的基础上进行投资,降低投资人的投资风险。

我国政府需要完善房地产投资统计制度与房地产金融法律体系,为房地产开发企业筹融资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房地产行业的统计数据的真实性与准确程度影响到国民经济发展,影响到政府各政策的执行力度与有效性。因此政府部门应该完善房地产统计制度,确保数据的真实可靠,从而为政策的制订提高参考依据。政府还应该通过建立健全房地产金融法律体系为房地产行业融资筹资提供一个良好的法律环境,例如通过修改现有法律、出台新政策的方式来保障房地产金融市场的稳定与健康持续发展。

总之,房地产开发拓宽融资渠道可以满足开发项目的资金需求,能够有效地帮助房地产企业分担风险,促进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房地产企业、银行与政府需要加强合作,共同努力,致力于这项工作的实现。

拓宽企业直接融资渠道篇7

一、企业融资 

(一)融资的概念 

融资就是指资金的融通。从狭义上来讲,融资就是指融入资金,通过各种渠道来获得资金,来维护企业的正常运作;从广义上来讲,融资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资金的融入,另一个是资金的支出,具体来说就是资金的双向流动。企业就是依照自身发展运营状况,选择合适的融资渠道进行融资,为保证企业正常的运转筹措资金。 

(二)融资方式 

企业的融资方式分为两个大类,一类是直接融资,是通过购买股票和之安全等金融产品,在交易过程中就是直接融资,一般来讲就是证券市场;直接融资是以吸收社会闲散资金为主,在集中投放到企业生产经营之中,是资金双方通过某种金融工具所形成債务关系的融资方式。另一类就是间接融资,这一融资手段 要通过金融中介机构,进行有偿的融资关系,金融机构在其中起到调剂作用。 

(三)融资特点 

(1)企业融资规模较小,融资频率较高 

(2)比较依赖银行贷款 

(3)企业自身实力较弱,自备资金较少 

二、企业融资的主要困难 

(一)企业融资困难的具体体现 

1.融资渠道方面 

如金融机构借贷、发行债券、上市发行股票等多种融资渠道都是高要求、高门槛,基本不对中小企业施行政策倾斜,这些融资渠道是为大型企业,资金实力雄厚的企业所使用的,导致企业融资方式只有依靠银行贷款单一的融资渠道进行融资。当然,这也是由于中小企业用于做担保和抵押的资产较少,不能够进行借贷、发行债券、股票等方式融资。 

2.融资条件限制 

银行贷款作为中小企业融资的渠道,但是由于企业具有低的稳定性让银行不愿意给企业贷款,加之企业的规模较小,对于收集资讯和市场分析的投入较少,就更容易受到金融环境的影响。另一个原因是企业自身的资金储备不足,没有可以用于抵押担保的抵押品,因此,企业很难从银行贷到款。 

3.融资期限和数量的限制 

对于中小企业来说,会有融资的期限和数量上的限制,数量体现在5-20万元,和融资期限在6个月到24个月,有这些限制都是因为中小企业的抗风险能力较弱。 

4.融资的成本较高 

企业融资的年利率在四成到五成,有较高的年利率,导致融资成本增高,使得企业面临资金短缺、发展停滞的危险,导致企业转战向民间融资转移选择融资,但是月利率高达3%,而且民间融资一般以半年以下为主。 

(二)融资困难的原因分析 

1.企业自身原因 

企业经营不善,经济效益较差,自身资金储备又较少,企业抗风险能力较低,生产技术能力较低,企业规模较小,这种种因素导致企业在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处于劣势。另一方面就是中小企业有很多逃避银行债务、多头抵押的情况,企业的信用状况较差,银行不愿意贷款给企业。 

2.我国金融体系的原因 

(1)金融体系结构失衡。我国金融体系结构中是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在企业信贷融资中占主要地位,相对的商业银行更倾向于对于信誉状况良好,企业经营状况好、企业规模较大的企业放贷,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少之又少。 

(2)直接融资渠道闭塞。前文分析过直接融资方式在企业融资中占的比例较小,这是由于非正规的债务集资面临非法集资的风险,所以,向银行等金融机构贷款筹集资金是我国大部分企业的主要融资渠道。因此,我国中小企业面临直接融资渠道闭塞,间接融资渠道不畅通的情况,阻碍企业的融资,影响企业的经济发展。 

3.我国政府的原因 

(1) 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较小。地方政府偏向于扶持大型企业融资的壮大,对于中小企业繁荣扶持力度较小,主要表现在,对中小企业融资工作不支持,还处处设置障碍,使得中小企业融资困难,但是对于大型企业融资却一路绿灯。这也是由于大型企业带来的经济效益要多于中小型企业,能够提高政府业绩。 

(2)对地方性金融机构管理缺失。地方性金融机构主要有农商行。农商行等由地方财政部门或大型国有企业设立的,作为地方独立的金融机构,地方金融机构主要受到政府的管理和引导,但是由于政府对其引导工作的缺失,导致地方金融机构也为大型企业而服务,对于中小企业的扶持工作不到位。 

三、企业融资困难的解决对策 

(一)企业加快自身发展,提高企业自身的信誉度 

随着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市场经济发展迅速,这都离不开中国企业的发展,为中国经济发展贡献自身的力量。但是由于中小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企业融资面临直接融资渠道闭塞,间接融资手续麻烦且困难,不能及时得到贷款,但是中小企业有自身的优势,比如说中小型企业规模较小,容易管理,能够做到开源节流,可以强化企业管理、节省企业不必要的开支,中小企业可以根据市场经济的发展状况,及时调整发展方向。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想要得到彻底解决,企业自身必须重视自身信誉度的建设,提高在银行的信用等级,使得企业融资便利,同时促进企业自身的发展。 

(二)完善财务信息系统,拓宽融资渠道 

中小企业完善财务信息系统,拓宽自身融资渠道。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金融市场的发展出现细化和复杂化的倾向,企业为了适应新形式发展的情况,实现企业转型,提升企业自身管理水平,以自身发展实际情况为基础,完善财务信息系统,及时了解市场经济动向,有效规避经济风险。 

中小企业拓宽融资渠道,优化企业资产结构。中小企业通过向民间借贷。职工参股、向其他单位借贷、找个人借贷等多种方式扩大融资渠道。 

(三)政府加大对企业的扶持力度 

政府在市场经济发展中扮演调节者的角色,对于市场经济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进行调整和政策干预。如政府提高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施行一定的优惠政策,对于有发展潜力的企业要大力扶持,政府对于中小企业面临融资困难问题时,要出面采取一些调控手段,帮助企业渡过难关,促进中小企业的壮大发展,政府的干预可以为企业提供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笔者在文中涉及到企业融资困难的原因和解决对策两个大板块进行论述。企业具有发展规模较、市场竞争力也较弱、企业自身抵御经济风险的能力较弱、资本风此案较高等问题,但是中小企业还是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其作用是不能忽视的,国家和政府也要重视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工作,帮助企业融资,促进企业的发展。企业自身也要有危机意识,在危机来临前采取正确的措施,规避风险,建立良好的企业信用度,拓宽自身融资渠道,抓准时机,促进自身发展。 

参考文献: 

[1]周亮.探析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成因及解决对策[J].中国商论,2016,(14):68-69. 

[2]管秀岩,任秀春.论我国小企业融资困境及其解决对策[J].中外企业家,2015,(28):46-49. 

拓宽企业直接融资渠道篇8

关键词:房地产;房地产企业融资;融资渠道;直接融资;间接融资

中图分类号:F293.3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3.09.37 文章编号:1672-3309(2013)09-79-03

房地产企业融资,是指发生在房地产经济活动中的,通过各种信用方式、方法及工具为房地产业及相关部门融通资金的金融行为。广义的房地产融资指的是筹集、融通和结算资金的所有金融行为;狭义的房地产融资只是指其中的一环,即专指资金融通行为。

房地产一般的开发过程,都需要巨大资金的支持。项目启动的初期需要资金,完成拿地、规划、设计等开发前的准备工作;开发阶段需要工程建设资金完成项目;处于发展期的企业,为扩大再生产,需要不断投入资金,进行各项资源储备。由此看来,如何获得足够的资金支持,如何开拓新的融资渠道,是投资项目得以顺利进行的基本前提。

一、我国房地产融资现状

房地产市场和资本市场之间的关系是随着历史的发展和房地产价值的提高而逐渐演变的。房地产价值较低的时候,房地产企业自己就可以筹集开发所需的全部资金,几乎没有房地产企业融资需要;随着房地产价值的逐渐提高,房地产企业的资金在周转过程中必然存在资金投入集中性和来源分散性的矛盾、资金投入量大和每笔收入来源小的矛盾、投资回收周期长和再生产过程连续性的矛盾。

我国房地产企业的资金主要来自于商业银行贷款,在房地产企业融资条件不断变化的今天,贷款方式的优劣、开发风险的大小和开发效益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融资成本的大小。经历多轮宏观政策调控之后,商业贷款越收越紧,在目前银行对房地产行业严控贷款的形势下,近年来国内房企对银行贷款等间接融资方式的依赖程度越来越低,房地产直接融资的重要性逐渐凸显。开拓融资渠道,拓展房地产信托、企业债权、房地产股权私募基金、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等新型的房地产融资业态,从间接融资向直接融资转化是房地产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的重要途径。房地产业直接融资趋势具有多方面的好处。第一,分散了银行的风险。房地产企业通过直接融资使得资金来源多元化,就避免了把房地产市场的风险转嫁给银行。第二,有利于减轻实物性房产投资的压力,把资金吸引到房地产市场的供应端,有利于缓和供求矛盾。第三,把民间投资引到房地产领域,也缓解通货膨胀的压力。”

二、房地产企业融资渠道选择现状分析

1.银行贷款。目前,房地产企业的资金来源主要是国内贷款、自筹资金及其他资金(主要是定金及预付款)两个方面。房地产企业自有资金比例较低,主要依赖银行贷款。银行贷款资金贯穿于土地储备、交易、房地产开发与销售的整个过程。银行贷款实际上支撑了房地产开发经营周转的主要资金链,我国房地产企业对银行的依赖度很高。随着房地产市场的“降温”,商业银行会加强贷款风险的审查措施,使得房地产企业在开发中向商业银行贷款的比例逐渐减少。一旦房地产经济发生波动,房地产企业的经营风险将转变为银行的金融风险,进而影响国家的金融安全。可以说,以后多数房地产企业是难以继续依赖银行贷款进行开发的。

2.房地产信托。房地产信托一般是指以房地产及其相关资产为投向的资金信托投资方式,即信托投资公司制定信托投资计划,与委托人(投资者)签订信托投资合同,委托人(投资者)将其合法资金委托给信托公司进行房地产投资,或进行房地产抵押贷款或购买房地产抵押贷款证券,或进行相关的房地产投资活动。

信托制度的优越性、灵活性以及独特的财产融资功能与权益重构功能,使它成为最佳融资渠道之一。目前我国的房地产信托主要是由信托公司兼营的一种业务,其主要工作是房地产资金信托。从长期发展来看,应成立独立的房地产信托投资公司,为房地产开发、收购、买卖、租赁、管理等各环节提供有效的金融服务,适应房地产行业特点提供长期性融资模式。统计数据可见,2013年第一季度房地产信托环比增长12%,可以预见,今后信托在整个房地产行业资金来源里的比重会越来越高。

3.股权融资。对于房地产企业来说,股权融资是房地产企业与资本相结合的理想融资渠道。通过资本市场融资再融资,即采用增发配股、可转债等三种融资方式可从容化解各种宏观金融政策带来的不利影响,缓解资金方面的压力。上市融资分直接上市融资和间接上市融资两种。直接上市融资的金额比较大,但是上市的门槛比较高,比如负债率不能高于70%的规定是很多企业不能选择直接上市融资。加快股权融资发展要加大股权融资比重,降低目前入市的门槛。但是就目前状况来看,短期内,这些条件不会有很大变化。更多的房地产企业选择间接上市——买壳上市,买壳上市需要大量现金,目的是通过增发、配股再融资资金,但前提是企业必须有很好的项目和资金进行置换。而拥有大量现金和好的项目都是中小型房地产企业很难具备的,所以我国房地产企业走上市这条道路仍然任重道远。

4.债券融资。房地产证券是房地产利用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重要工具,也是房地产资金筹集的一条重要渠道。房地产债券较一般债券收益相对较高;与股票相比,又可以按期收回本金和利息而有较高的安全性,又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因此,在国外成熟的证券市场,企业债券成为企业外部融资优先考虑的方式,债券融资额往往是股票融资额的3到10倍。而我国的房地产债券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债券融资额总量方面,远远不及股票融资额。目前只有少数国有企业能通过债券市场进行融资,而民营房地产企业,即便是大型房地产企业也对债券难以问津。房地产企业进行债券融资需要政府创造良好的条件。一方面,必须进一步加大证券市场的改革力度,完善房地产金融法规,为房地产企业能在资本市场上直接融资提供保障。另一方面,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经验,房地产企业要立足于国内证券市场,向海外证券市场拓展。

5.房地产股权私募基金。股权私募基金一般是指从事私人股权(非上市公司股权)投资的基金。房地产股权私募基金是股权私募基金的一个分支,属于产业基金的范畴,定向投资于房地产行业的基金。另一方面,他也是房地产投资基金的一种,和其他投资基金一样,通过发行基金份额的方式将投资者拥有的资金汇集成基金财产,由基金管理人管理,投资于基金合同确定的领域,以提高资金利用率进而获取收益,并返还给投资者的集合投资方式。房地产私募仅仅这几年增长速度也比较快。在发行数量方面,长三角、珠三角、北京这些地方增长特别快。与此同时,私募基金投资的格局也在发生变化。以前这些基金都在规避拿地环节,而现在,从前期拿地到后期持有型物业投资,乃至全产业链都有地产基金介入。此外,如何开展与地产私募基金等长线资金的合作十分重要。

6.其他方式。房地产企业的海外融资增速很快,一些大的品牌房地产企业到海外低成本拿地,一些中小企业到海外IPO、融资。2012前9个月,海外融资一共才400亿,而当年第4季度就有200亿元,2013年第1季度就达到了300亿元,可见其增长速速之快。除此之外,企业间通过兼并融资、股权整合实现融资、扩大产业的案例,在这一两年也越来越多。

民间投资同样是房地产行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而现在的民间投资也在发生一些新变化:首先,由于限购、限贷政策,投资住宅的纯投资性需求已经大为减少。其次,原来一些民间资本是买住宅,现在却转投到了其它方向。大致情况是,50%左右的资金投到了比如能源、高新农业、科技等领域;剩下的50%资金还留在房地产,但投资已经出现分化,一是买商业地产,二是买证券化产品,三是到海外买房。值得注意的是,和实物买房相比,这几年证券化投资趋势非常明显。比如买信托、投私募,还有通过银行的理财进行投资。

三、优化房地产企业融资渠道的措施

我国房地产资金的主要来源是银行贷款,因此,加大宏观调控力度,从信贷入手调控房地产市场可以取得根本性的效果。我国目前银行贷款规模过大,金融压力与风险加大,必须提高房地产开发企业贷款的条件,加强对房地产开发商抵押贷款的审查,避免资金过多的流入房地产开发市场,造成投资过热。房地产开发企业也正在努力拓宽融资渠道,逐步减少对银行贷款的依赖。其次,随着间接融资的总量及门槛有所限制,实现房地产融资的多元化特别是直接融资是房地产发展的必由之路,把房地产融资方式由间接融资为主向直接融资为主转变。房地产企业可以通过资本市场融资或再融资,创新金融工具,拓宽融资渠道,缓解房地产项目资金需求方面的压力。

近期关于金融系统的一系列事件冲击着人们的眼球。继2013年6月银行系统“钱荒”之后,国务院下发“金十条”,提出要“严格防控房地产融资风险”,预示着房企未来融资难度可能随之加大。国内市场“流动性”趋紧,美联储亦透露或终止第三次量化宽松政策,因此房企不应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而要朝着股权私募、基金、发债、海外融资等多平台发展,给自己上多重保险。然而,资金池并非越大越多越好,如同穿鞋,“合脚为宜”。融资方式必须保质保量,在确保资金来源充足安全的前提下,房企应优化负债结构,适当降低负债率,同时需要提升对资金投放效益的分析能力,力争实现利息成本最小化和资金效益最大化。

最后,要健全关于房地产融资的法律法规,中国房地产开发投资方面的法规还很不完善。涉及房地产开发的法律规定少,且不够具体。在执法过程中难以把握合理的尺度,增大了交易成本,并产生严重的不确定性,最终导致投资的市场配置失灵。

由此可见,中国房地产市场融资渠道正在悄然发生着变化,这预示着中国房地产行业由初期的比较粗放、雏形的产业逐步走向成熟,最终将形成一个多元化格局。

参考文献:

[1] 秦虹.房地产投融资格局已现多元化[J].房地产世界,2013,(07).

[2] 陆海飞.我国房地产融资问题刍议[J].中国城市经济,2011,(02).

[3] 马艳萍.房地产融资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J].现代商业,2010,(27).

[4] 张健.房地产投资[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5] 王铁军等.中国房地产融资20种模式与成功案例[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9.

上一篇:小麦常见病虫害及防治范文 下一篇:宣传文化阵地建设方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