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性货币政策范文

时间:2023-11-02 17:13:26

一般性货币政策

一般性货币政策篇1

一、填空

1、商品和服务的货币价格总水平明显、持续上涨的经济现象被称为( )。

2、中央银行主要货币政策包括( )、( )、和( )。

3、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的特点在于调控( )。

4、货币政策目标与宏观经济目标相比,多了( )。

5、中央银行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主要用于调节影响( )。

6、间接信用控制中的( )和( ),旨在影响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

7、货币政策作用于总需求,一般由( )方式进行。

8、在投资需求对利率敏感程度很高而货币需求对利率敏感程度很低时,货币政策的效力通常是( )。

9、货币学派把( )视为名义国民收入的基本决定力量。

10、中央银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将导致商业银行信用创造能力( )。

11、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大量的买入有价证券,意味着实行( )货币政策。

12、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有灵活性的货币政策工具是( )。

13、烈的、具有强制性的货币政策工具是( )。

14、一定时期内一个国民经济体所产生并销售的商品和服务总量,称之为( )。

15、人们通常认为,总供给与货币需求量之间有( )的关系。

二、判断

1、凯恩斯学派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起决定作用的是货币供给量。

2、当一国居民货币需求中交易需求占比重大时,货币需求对利率的敏感程度低,货币政策效果小。

3、通货紧缩会产生有利于债务人,不利于债券人的收入再分配。

4、物价稳定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矛盾。

5、在通货膨胀中,政府往往是的受益者。

6、通货膨胀具有财富分配的效应,而通货紧缩则不具有财富分配的效应。

7、在通货膨胀时期,物价上涨,实际货币数量减少,债务人受损,债权人受益,采用固定利率可在一定程度上逃避通货膨胀对债权债务的影响。

8、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的作用在于微调。

9、利率是理想的货币政策中间目标。

10、存款准备金政策工具可时常使用。

11、通货紧缩从本质上讲是一种货币现象。

三、 单项选择

1.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主要内容之一是( )。

A.货币政策工具;B.货币政策目标;C.利率政策;D.货币政策中间目标;

2.( )一般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

A.充分就业; B.经济增长; C.国际收支平衡; D.稳定物价;

3.货币政策中间目标一般有( )。

A.利率; B.信用; C.现金; D.存款;

4.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的特点在于( )。

A.周控货币流通; B.调节利率水平;

C.调控信用总量; D.调节经济运行;

5.中央银行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主要用于( )。

A.调节影响证券市场信用; B.调节影响一般信用活动;

C.调节影响特殊信用活动; D.调节影响消费者信用;

6.间接信用控制中的( ),旨在影响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

A.道义劝告、信用分配; B.窗口指导、信用分配;

C.窗口指导、道义劝告; D.利率限额、信用分配;

7.货币政策时滞即( )。

A.内部时滞; B.外部时滞;

C.货币政策制定过程; D.货币政策制定实施等时间过程;

8.货币政策作用于总需求,一般由( )方式进行。

A.中央银行调控金融; B.中央银行调节货币存量;

C.中央银行调节货币流量; D.中央银行调控政策支出;

9.“单一目标论”者认为( )。

A.经济增长是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 B.金融稳定是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

C.金融安全是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 D.稳定货币是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

10.我国货币供应量一般分为( )。

A.三个层次; B.二个层次; C.四个层次; D.五个层次;

11.( )构成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起点。

A.信贷总量、现金总量; B.现金发行总量、现金流通总量;

C.存款总量、现金总量; D.信贷总量、现金发行总量;

12.中国人民银行国债公开市场上的国债交易利用( )进行。

A.承包方式 B.招标方式 C.摊派方式 D.包销方式

13.在投资需求对利率敏感程度很高而货币需求对利率敏感程度很低时,货币政策通常( )。

A.很有效 B. 较为有效 C.无效 D.可能有效

14.货币学派把( )视为名义国民收入的基本决定力量。

A.货币供给 B.货币需求 C.货币流通 D.货币替代

四、多项选择

1.公开市场业务由( )等组成。

A.本币公开市场业务; B.外汇公开市场业务;

C.国债公开市场业务; D.企业债券公开市场业务;

E.票据公开市场业务;

2.我国存款准备金政策的主要内容是( )。

A.规定缴纳存款准备的对象; B.规定计提准备金办法;

C.规定存款准备率; D.规定存款结构; E.规定存款规模;

3.国际收支平衡表一般包括( )。

A.经常项目; B.资本与金融项目;

C.平衡项目; D.资产项目; E.资金项目;

4.货币政策时滞中的内部时滞可分为( )。

A.决策时滞; B.认识时滞;

C.行动时滞; D.作用时滞; E.控制时滞;

5.货币学派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涉及( )等相关要素。

A.准备金; B.货币供应量;

C.金融资产; D.价格; E.名义国民收入;

6.凯恩斯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涉及( )诸关键量。

A.货币供应量; B.利率; C.投资;

D.物价; E.收入;

7.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有机组成部分是( )。

A.货币政策目标; B.货币政策工具;

C.货币政策调控机制; D.货币政策时滞; E.货币政策绩效;

8.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一般有( )。

A.稳定物价; B.充分就业;

C.经济增长; D.国际收支平衡; E.宏观平衡;

9.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由( )构成。

A.操作目标; B.政策目标;

C.货币供应量; D.利率; E.贴现率;

10.货币政策中间目标选择标准有( )。

A。相关性; B.可控性; C.可测性; D.流动性; E.安全性;

11.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有( )。

A.再贴现政策; B.公开市场业务; C.存款准备金政策; D.证券市场信用控制; E.不动产信用控制;

12.利率作为货币政策中间目标主要是因为( )。

A.利率可反应货币与信用供给状况; B.供给与需求的相对变化;

C.利率高低易为中央银行驾驭; D.利率资料易于获取;

E.利率相对稳定;

13.再贴现政策影响经济的途径主要有( )。

A.借款成本效果; B.宣示效果;

C.结构调节效果; D.互动效果; E.操作效果;

14.中央银行公开市场业务交易形式主要有( )o

A.直接买卖; D.买回协定;

C.卖出协定; D.委托买卖; E.买卖;

15.直接信用控制的主要方式有( )。

A.直接干预; B.流动性比率;

C.利率限额; D.信用分配; E.指标限制;

五、名词解释

1、 货币政策 2、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 3、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

4、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5、货币政策时滞 6、货币政策内部时滞 7、货币政策外部时滞

六、简答

1、 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及其相互关系。

2、 如何选择货币政策中间目标。

3、 高就业如何引起通货膨胀。

4、 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有哪些。

一般性货币政策篇2

关键词:CPI;货币政策;时滞效应;VEC;脉冲响应

中图分类号:F820.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4-2265(2012)10-0028-04

货币政策通过存款准备金、再贴现率和公开市场操作等基本工具来调整货币供应量和利率这两个经济系统中的关键变量,影响居民、企业和政府的投资和消费行为,进而影响产出、价格水平和国际收支平衡,最终达到调整总供给和总需求的目的。保持物价稳定是货币政策的重要调控目标,但由于物价的变化错综复杂,而一般从货币政策实施到真正产生调控效力,存在时滞效应,这给货币政策调控增加了难度。调控时机过晚达不到相应效果,经济波动会加大;如果调控政策出台太早,则可能使尚未复苏的经济更冷,或者本已过热的经济更热,从而出现调控过度的情况。因此,调控政策出台时机的选择,是货币政策能否发挥最大效用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主要通过研究两种货币政策调控手段:货币供应量和信贷的变化对物价的影响及其时滞效应的长短,来研究如何选择恰当的时机,使货币政策对物价的调控效果达到最优。

一、文献综述

货币政策时滞分为内部时滞和外部时滞,内部时滞是指经济出现波动后着手制定政策到实施政策所需要的时间,一般而言,货币政策由中央银行制定,内部时滞通常较短;外部时滞是指中央银行以外的商业银行及社会公众对货币政策做出相关反应并引起经济变量发生变动、宏观经济运行状况出现调整的时间过程,货币政策的外部时滞通常较长,需要通过货币传导机制来影响实际变量。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中央银行对时滞影响的把握,正确认识货币政策的时滞长短和特点,有利于中央银行正确地实施货币政策,保持经济的稳健发展。因此,国内外很多学者对货币政策的时滞效应进行了研究。

马克·H·瓦利斯认为,美国的货币政策时滞是4—23个月,其中内部时滞为3个月,外部时滞为1—20个月。弗里德曼(Friendman,1963)在证实通货膨胀无论何时何地都是一种货币现象这一命题时,发现货币的变化平均需要6—9个月后才能引起名义收入增长率的变化,再过6—9个月价格才会受到影响。艾卡拉(Aikaeli,2007)发现对于大多数西方国家,货币供给对通货膨胀的影响时滞一般是18—36个月,而非洲等低收入国家的时滞一般比较短,其中坦桑尼亚货币政策时滞为7个月。森山(Moriyama,2008)运用单方程模型、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以及误差修正模型对苏丹的通货膨胀进行动态分析,发现时滞在18—24个月。国内方面,郝雁(2004)利用1998—2003 年的月度数据,把贷款和货币供应量作为变量来进行测算,得出了贷款对产出和物价的作用时滞为4 个月,货币供应量对产出和物价的作用时滞为5 个月的结论。闫力等(2009)运用VAR模型分析了1998—2009年中国的月度数据,发现狭义货币供应量对通货膨胀的滞后影响在10个月达到最大,12个月后影响消失。马秀远(2010)利用1996—2009 年的季度数据,以国内生产总值、广义货币供应量和通货膨胀率作为测算变量,发现我国货币政策会通过信贷渠道和货币渠道影响产出和通货膨胀,并且信贷渠道的短期效应显著,货币渠道的长期效应较为持久。

二、货币政策调控物价水平的实证分析

2008—2009 年,为应对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海啸, 我国实行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这一方面使得我国成为最早走出危机的国家之一,另一方面资金流动性过剩问题开始凸显,通货膨胀压力陡然增大。为抑制不断走高的物价,2010 年央行调整了实施两年多的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转而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实践证明,货币政策尤其是货币供应量在调节物价方面具有较为明显的效果。

一般性货币政策篇3

 

关键词:货币政策工具;宏观调控;商业银行;影响分析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07年5月19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同时决定,从2007年6月5日起提高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这是央行年内第五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第二次上调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近几个月来,央行明显加大了运用货币政策工具进行宏观调控的力度,其背景是什么,对商业银行会产生那些方面的影响?商业银行应如何响应央行的货币政策措施?这是本文所要阐述的问题。

一、关于央行货币政策工具的相关理论

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管理一国货币供给的条件下,为了指导、影响经济活动,保证国家宏观经济目标得以实现,而由国家制定、通过中央银行付诸实施的有关控制货币发行和信贷规模的方针、政策与措施的总称。中央银行为实现货币政策目标,必须通过一系列与中央银行业务相联系的措施和手段来完成,这些措施或手段称为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工具分为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和其他货币政策工具。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是最主要的政策工具,包括存款准备金政策、再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业务。

存款准备金制度作为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对货币的调控和影响是非常大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提高或降低,将带来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资产业务规模的变化,从而对货币供给有重大影响。也就是说,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可以影响金融机构的信贷扩张能力,从而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一般来说,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中央银行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则金融机构缴存中央银行的法定准备金增加,可供自主运用的资金减少,其放款和投资能力削弱,全社会货币供给随之减少;相反,中央银行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金融机构向中央银行缴存的法定准备金存款减少,可用资金增加,其放款和投资能力增强,货币供给随之扩张。

存贷款基准利率的调整,也是货币政策考虑的范畴。通过加息,可调控资产价格,令过热的股市和房屋市场降温。自2006年7月5日以来,央行出台了包括加息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等在内的多种调控措施。特别是2007年5月18日,央行同时推出三项政策措施,即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升息、扩大汇率波幅。政策组合的推出,有利于增强政策的综合效应,加大调控的力度,综合治理经济偏快。上调准备金率旨在降低货币乘数与银行可贷资金规模,抑制货币信贷增速;贷款利率上调以及降低银行存贷利差意在抑制信贷需求和银行的放贷冲动,同时从供给和需求两端为信贷减速;存款利率上调有助于修正过低的实际利率,长期存款利率上调幅度超过短期以及活期存款利率不变有助于减缓存款活期化和储蓄分流的趋势;扩大汇率波幅有助于提高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市场化程度,增强汇率弹性,为扭转人民币单边升值预期、平衡人民币有效汇率创造条件。

二、当前货币政策工具运用的背景及其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2007年在经济出现局部地区和部分行业过热、通胀上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央行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治理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问题。近期,促使中央银行多次上调法定存款准备率的主要原因是货币信贷增长偏快。中央银行所担心的是,贷款的过快增长会助长经济的低水平扩张,影响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高准备金率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加强银行体系流动性管理,引导货币信贷合理增长,防止经济过热,并由此导致通货膨胀。在当前房地产投资偏快、证券市场持续升温、国际资本大量流入的情况下,既凸现了央行加大运用货币政策工具进行宏观调控的必要性,同时也增加了其政策工具运用的难度。

当前央行对存款准备金率、利率等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对资金市场、证券市场及商业银行经营都将产生一定的影响。从对商业银行的影响看:

一是抑制商业银行货币信贷过快增长。根据货币乘数理论,货币供应量为基础货币与货币乘数之积,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决定乘数大小从而决定派生存款倍增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对商业银行而言,存款准备金率的上调意味着信贷扩张能力的削弱。

2007年1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1.42万亿元,同比多增1678亿元。央行通过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收回流动性,每次调整50个基点,每次收回货币1500亿元,虽然相对于银行十几万亿元的流动性,不能造成实质性的影响。但是如果运用存款准备金率、利率工具进行流动性和资产价格管理,连续调整累积到一定的时候,对经济的调整作用就将逐渐显现出来。成熟的市场经济一般都会出现利率调整的周期性。近5个月来央行对存款准备金率、利率等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就显示出我国已经进入了一个调整的周期。5个月内的第5次准备金率调整,以及两次存贷款利率的调整,除了在银行信贷发放与市场利率基准上将产生实质影响外,更表达了央行在流动性治理上从紧把握的强烈决心,也彻底打消了部分商业银行对央行货币政策严肃性所抱有的侥幸心理。

二是商业银行的资产结构将作出一定程度的调整,并对盈利能力产生一定的影响。从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方式以及获利能力来看,存贷款利差收入仍然是经营利润的主要来源。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则意味着增加存放在央行的准备金金额,这将直接导致其可以用于发放贷款的资金减少。由于商业银行具有创造信用的功能,因此,商业银行实际减少的可以用来创造利润的资金将比增加的准备金数额成倍放大。

目前,商业银行法定存款准备金利率1.89%,存款的综合筹资成本大约在2.55%左右,贷款一年期利率6.39%,存贷款与准备金利率的利差分别为0.66%和3.84%。那么在现有存贷款规模上,经过测算:假设调高存款准备金0.5个百分点,冻结商业银行可用资金1500亿元,按此连续调整四次则减少由于发放贷款而获得的利差收入为3.84%*1500*4=230.4亿元。同时,由于商业银行存款的综合筹资成本大于存款准备金利率,商业银行缴存存款准备金还需要倒贴部分利息支出,补贴息差支出达0.66%*1500*4=39.6亿元。因此,据此估算,法定存款准备金利率的调整,将影响商业银行利润达270亿元。

三、商业银行响应央行货币政策应采取的措施

为积极响应央行的货币政策,商业银行应进一步转变经营理念,优化盈利模式,加快金融创新步伐。

一般性货币政策篇4

关键词: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甘肃省

中图分类号:F83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0017-2017(5)-0009-07

一、引言与文献回顾

货币政策作为总量政策,其传导是一个涉及诸多环节、渠道和因素的复杂过程。我国不同区域间经济金融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导致货币政策在不同区域的实施效果可能存在不同,进而对区域经济增长、通货膨胀、产业结构、市场供求等产生差异化的影响。站在中央银行角度,在差异化区域经济金融发展水平条件下,如何科学、客观地分析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差异,是货币政策理论和实践中的重大课题。本文以甘肃省为样本,运用计量经济分析方法构建了货币政策在甘肃省实施状况指数(RMCI),对其他可能反映货币政策在甘肃省实施状况的指标作了比较研究,初步搭建起了一个衡量货币政策在甘肃省实施状况的分析框架,并对货币政策实施状况与经济增长间的关系作了简要探析。

为衡量一国货币政策状况的松紧程度,20世纪90年代以来货币政策及理论领域出现了一个新概念:货币状况指数(Monetary Condition Index,MCI)。MCI是一个被构建出来用以衡量货币政策松紧程度的指标。经典形式的MCI是在选定一个基期后国内利率和汇率相比于基期水平的加权平均数。经典形式的MCI适用于开放经济体,且假定货币政策主要是通过利率和汇率渠道来传导:

其中,r为实际利率,q为实际有效汇率的对数值,β是相应变量的权重。

近年来,国内学者就构建适合中国的MCI进行了诸多有益探索和研究,代表性的文献主要有卜永祥和周晴(2004),李子联(2010a,2010b),李建军和李波(2010),郭红兵和杜金岷(2011),刁节文和容玲(2012),段军山和郭红兵(2012),刘林川(2013)等。其中,卜永祥和周晴(2004)在构建中国MCI时,考虑到货币供应量这一渠道对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的重要影响,在利率和汇率之外加入了货币供应量指标(参见公式(2)),这一方法也被之后许多学者所接受。

其中,m为货币供应量的对数值。

还有许多学者基于不同分析角度,在构建中国MCI时纳入不同指标,如李建军(2008)加入了贷款指标,刘林川(2013)加入了房地产和股票价格。

此外,也有不少学者在MCI的基础上,尝试构建反映整体金融环境松紧程度的金融状况指数(Financial Condition Index,FCI)。FCI主要是考虑了资产价格的变动对金融环境的影响(参见公式(3))。

其中,c为资产价格。这方面的代表性文献主要有余辉和余剑(2013),徐国祥和郑雯(2013),易晓盏龋2014)。

关于β的计算,目前经典的做法有三:一是单方程估计(总需求曲线);二是多方程估计(VAR,结构VAR);三是一国对外贸易额占GDP的份额。较常用的估计方法是前两种,单方程估计法较为传统,其对样本的要求相对较低,多方程估计法更为精细,但其对样本量和数据的质量等要求相对较高。

需要指出的是,目前国内研究货币政策在区域内实施状况松紧程度的文献还非常稀少,原因不外是部分区域经济金融数据获取的困难和大部分学者的兴趣和研究方向集中于宏观经济而非区域经济。

二、理论基础及分析框架

能否科学构建货币政策区域实施状况分析框架,首先需要解决以下两个问题,对这两个问题的回答同时也构成了本文货币政策区域实施状况分析框架的理论基础。

(一)货币政策在不同区域的实施状况是否存在不同

一般来说在单一经济体内货币政策是唯一的,其货币政策实施状况的松与紧也是一致的。这是因为:(1)单一经济体一般只设有一家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作为总量性政策,其制定当然是全局适用的、唯一的;(2)基于无套利原理,流动的资金会促使不同区域的利率水平处于均衡状态,从而难以出现某一区域资金流动性显著高于或低于其他区域的情况。我国只存在一家中央银行即中国人民银行,其制定的货币政策当然是唯一的。但货币政策制定的唯一性并不一定意味着货币政策在不同区域实施状况的唯一性。事实上,基于以下几点理由,我国货币政策在不同区域乃至不同省份间的实施状况会存在不同,至少在松紧程度上会存在不同:(1)我国地域辽阔,不同区域间经济金融情况差异较大,如不同区域所有制结构的不同可能导致信贷资源在经济主体间的配置和分布存在差异,不同区域经济主体利用资本市场进行直接融资的能力存在差异,地方政府干预市场经济的程度存在差异,不同区域经济金融的开放度存在差异等;(2)出于支持不同区域经济金融改革与发展的需要,中国人民银行的再贷款、再贴现等政策在区域间存在差异;(3)无套利原理的成立需要相当严格的假设条件,包括资本市场的完全流动性、无交易摩擦等,无套利原理在我国不同区域间不一定能够成立。

(二)如何衡量货币政策区域内实施状况的松紧程度

货币政策实施状况的松紧程度会直接作用于资金的量和价两个方面。因此,衡量货币政策实施状况的松紧程度,无非是从量和价两个方面来进行。从量的方面来看,有货币供应量(M1,M2)、社会融资规模、信贷投放、存款增L、金融市场流动性等指标可供选择;从价的方面来看,则主要是利率和汇率指标。从货币政策能够对其产生直接作用的角度来看,则主要是货币供应量、利率和汇率指标。经典文献也是通过构造货币状况指数(MCI)这一方法来衡量货币政策实施状况。MCI无非是对货币供应量、利率、汇率等指标的一个加权平均,其本身相当于调和了量和价两方面的因素来综合反映货币政策的实施状况。然而,在借鉴MCI方法来衡量货币政策在某一区域内实施状况的松紧程度时,首先遇到的问题是货币供应量指标在区域范围内不存在,这就必须考虑运用其他替代指标。通过对甘肃省经济金融发展特点的分析,本文发现信贷在甘肃省经济金融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信贷是甘肃省货币投放的主渠道,信贷政策是调控甘肃省金融市场流动性的主要抓手。因此,本文主要以信贷投放作为衡量货币政策在甘肃省实施状况松紧程度量的方面的衡量指标1。在利率指标的选择上,则是基于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选择了具有较好市场代表性、传导性的银行承兑汇票贴现利率(详见下文)。在此基础上,构建了RMCI指数以综合衡量货币政策在甘肃省实施状况的松紧程度。RMCI指数、信贷增速和贴现利率也就成为了本文衡量货币政策区域内实施状况的核心指标。货币政策作为一种总量性政策,对其实施状况的衡量应该尽量选择具有宏观性、总括性、直接性和客观性的指标,以上三项指标的选择秉持了这一原则,也能得到经典文献方法的佐证,应该说具有一定科学性。

为更好衡量货币政策在甘肃省实施状况的松紧程度,本文建立如下分析框架:

“一个综合指数”:构建货币政策在甘肃省实施状况指数(Regional Monetary Condition Index,简称RMCI),用以直接衡量货币政策在甘肃省实施状况的松紧程度。

“两个直接指标”:通过对信贷增速和贴现利率的分析,找出导致甘肃省RMCI变动的直接原因。以上两步构成本文衡量分析框架的核心。基于对货币政策传导过程的理解,本文认为资金的量与价是最能直接、客观反映货币政策实施状况的。

“五个参考指标”:本文主要从物价水平、银行存款、民间借贷、相关调查指数等方面对货币政策的实施状况做了补充研究。研究发现,居民消费者价格指数(CPI)、民间借贷利率、银行存款增长率、货币政策感受指数和感受预期指数基本能对货币政策在甘肃省实施状况作出较好反映,是衡量货币政策在甘肃省实施状况松紧程度的重要参考指标。

三、甘肃省RMCI的构建与计算

(一)甘肃省RMCI的构建与计算

1.指标的选取

(1)在省域层面无法统计货币供应量,因此在构建甘肃省RMCI时就必须考虑用其他量的指标来替代货币供应量。具体到甘肃省,作为一个内陆欠发达省份,其货币政策的传导仍然主要是通过信贷渠道,企业外部融资来源主要是商业银行贷款,对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依赖和获取能力都还相对有限2。因此本文以甘肃省内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来替代货币供应量指标。

(2)自2005年汇率体制改革以来,人民币汇率波动幅度较大,考虑到对外贸易在甘肃省经济中占比相对较小3,如果在构建适合甘肃省省情的RMCI时纳入人民币汇率指标,将使RMCI对实际货币政策在甘肃省实施状况的反映有偏差,为此忽略汇率因素。

(3)在利率选取方面本文选择了具有较好市场代表性的甘肃省银行承兑汇票贴现利率(yr)、票据买断式转贴现利率(pr)和金融机构贷款加权平均利率(dr)作为备选。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表明yr显著地表现为pr和dr的格兰杰因,yr的传导性更好,因此本文选择银行承兑汇票贴现利率(yr)作为构建甘肃省RMCI的利率指标(见表1)。

2.甘肃省RMCI的构建与计算

建立如下甘肃省RMCI模型:

以100为基准,作标准化处理后为:

其中,r为甘肃省银行承兑汇票贴现利率,lnd为甘肃省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的对数值。根据公式(5),相比于基期而言,利率水平越低,贷款余额越大,则货币政策区域内实施状况就越宽松。

颖酒谖2008年1季度至2016年1季度。为估计总需求曲线,选取甘肃省地区生产总值(GDP)季度同比增长率作为产出指标,记为y。相关变量的描述性统计见表2。

为计算权重β,并考虑到货币政策传导的滞后效应,根据回归分析相关解释变量系数估计值的t检验、模型整体显著性的F检验和R2值,建立如下总需求模型:

其中,为实际产出与潜在产出之间的缺口,产出缺口由HP滤波法得到(平滑因子为1600);甘肃省第二产业占比st具有显著的季节周期性,为此通过HP滤波法对其进行平滑。回归分析结果见表3。

据此,可计算得出相关变量的权重β:

关于基期的选择,卜永祥和周晴(2004)的选择标准是产出缺口最小。根据本文计算,2008年2季度和2015年4季度甘肃省的产出缺口相对最小。为此,本文选取2008年2季度为基期,计算得出甘肃省RMCI(见图1)。

从RMCI的角度来看,相比于2008年2季度的基期水平,2008年以来货币政策在甘肃省实施状况总体趋于宽松,其中有两个时期“宽松化”比较明显。一是从2008年4季度至2010年4季度,二是从2014年2季度至今。从RMCI与GDP增长率的走势来看,前一时期较宽松的货币政策实施状况有效促进了经济增长,后一时期较宽松的货币政策实施状况却并未带来经济增速的反弹。对此,需要从理论上加以深入分析。

从宏观经济理论和各国经济发展历史看,一般来说货币政策实施状况的松紧程度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然而二者间的关系实际上是非常复杂的,极有可能存在双向因果关系。在总需求函数中,一般假定存在从货币政策到经济增长的因果传导关系。但必须指出的是,经济增长与货币政策实施状况的松紧程度间的正相关性也不是必然规律。实体经济的增长源泉在资本、劳动、土地等生产要素的投入和技术进步;对于面临经济转型与结构调整的经济体来说,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也是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在经济增长缺乏实体层面增长因素的支撑时,宽松货币政策不仅难以推动经济增长,而且会导致通货膨胀。在供求关系拉低实际价格水平的情况下,宽松货币政策甚至不能导致通货膨胀。

(二)甘肃省RMCI的特点

从模型构建及计算来看,甘肃省RMCI具有如下特点:一是考虑到对外贸易及海外投融资在甘肃省经济金融中的占比相对较小,在构建甘肃省RMCI时未纳入汇率因素;二是在建立甘肃省总需求函数时,纳入了产业结构变迁指标;三是甘肃省RMCI赋予“量”的权重要显著高于“价”的权重,这可能表明货币政策传导在甘肃省更偏重于“量”而非“价”,也可能表明甘肃省经济主体对资金的价格――利率反应不够敏感。

四、货币政策在甘肃省的实施状况

甘肃省RMCI由贷款余额和贴现利率两项指标经加权得出,通过分析贷款增速和贴现利率的变化,可以探究导致甘肃省RMCI变动的直接原因,进而也可以进一步判断货币政策在甘肃省的实施状况。本文第三部分已从甘肃省RMCI角度对货币政策在甘肃省的实施状况进行了分析,下面从贷款增速和贴现利率的角度作进一步分析。

从贷款增速看,2008年以来甘肃省贷款增速一直处于一个比较高的位置,且在2009年4季度至2010年3季度间出现过一个较高的波峰期;近3年增速则相对平稳,大致在23%―26%之间,却仍然显著高于2008年平均14.64%的水平。

从贴现利率看,2008年4季度至2010年4季度是甘C省利率水平相对较低的一个时期,2011年1季度至2012年1季度利率水平上升明显。2014年3季度以来,随着中国人民银行多次降准、降息,甘肃省利率水平也处于一个不断下降的态势。

由此可见,2008年以来货币政策在甘肃省实施状况相对“更宽松”的两个时期都表现为高贷款增速和低利率水平,宽松的货币政策实施状况在量和价两方面都得到了体现,而RMCI则综合反映了这一特点。这也表明,RMCI是一个能够较好反映货币政策在甘肃省实施状况的良好指数。另外,也可以看出RMCI、贷款增速、贷款利率三者之间具有平行性。

四、货币政策实施状况在其他指标上的反映

(一)物价水平变动对货币政策实施状况的反映具有滞后性

现代货币经济学理论的一个共识是,货币政策在短期会影响到产出,但在长期则只会影响到价格水平。价格水平固然不是货币政策的操作(中间)目标,但却是货币政策的重要最终目标(在通货膨胀目标制下,价格水平甚至是货币政策的唯一最终目标)。不论是从理论还是实践的角度看,价格水平一般都能反映出货币政策实施状况的松与紧,只是具有滞后性。也就是说,价格水平是判断货币政策实施状况的重要滞后指标4。从甘肃省RMCI与CPI的走势来看,这种关系在2014年以前表现得较为明显。但2014年以来尽管货币政策在甘肃省实施状况的“宽松化”趋势明显,但价格水平却持续走低。这种“背离”反映出实体经济层面的供需不平衡已经严重制约了物价水平随货币政策实施状况变动的一般关系。当然也不排除大量流动性进入了其他领域或在金融系统内“空转”。

(二)民间借贷利率对货币政策实施状况的反映直接而微弱

银行信贷与民间借贷的关系,是关乎到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健康发展与否的重要问题,也是关乎到货币政策传导渠道畅通与否的重要问题。可以猜想,银行信贷对民间借贷在规模上可能具有“挤出”效应,而在利率上则可能具有“引导”效应。据此,当货币政策的实施状况较宽松时,民间借贷利率将走低;当货币政策的实施状况较紧时,民间借贷利率将走高。从图4可以看出,甘肃省民间借贷利率与银行承兑汇票贴现利率的走势基本是一致的,与RMCI的走势呈负相关关系,均验证了上述猜想。这也表明货币政策的实施状况在民间借贷中的传导是有效的,同时也表明民间借贷利率可以作为判断货币政策实施状况松紧程度的一个价格平行性指标。

(三)银行存款的“货币”角色依然很重要

银行存款是货币供应量(M1)的主要构成部分,存款本身即可被视为“货币”。因此,一般而言存款增速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货币政策实施状况的松紧程度。从甘肃省RMCI与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增速的走势来看,2008-2011年二者的走势是高度吻合的,且存款增速表现出先行性,但2014年3季度以来二者的走势出现了“背离”。必须看到,近年来银行存款增速下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与经济下行导致居民收入增长放缓、理财产品等影子银行业务的发展大幅挤压银行表内业务等有关。因此,2014年3季度以来存款增速的下降,也就在很大程度上不再“如实”反映货币政策在甘肃省实施状况的松紧程度。但这并不意味着银行存款的“货币”角色不再重要,纳入理财产品等影子银行业务之后的广义存款范畴可能会更合理地反映货币政策在甘肃省实施状况的松紧程度。

(四)相关调查指数:对货币政策实施状况的主观感受

一直以来,人民银行坚持通过抽样调查的方法来了解货币政策的实施状况,并构建了货币政策感受指数、货币政策感受预期指数及货币政策实施效果指数等相关指数,取得了显著成效。本文对甘肃省RMCI与以上指数作了比较分析,发现甘肃省RMCI与货币政策感受指数、货币政策感受预期指数之间具有较高的正相关性,而与货币政策实施效果指数的相关性则较弱(相关系数分别为0.799,0.756, 0.593)。从图6还可以看出,当货币政策在甘肃省实施状况的松紧程度出现“拐点”时,三项指数基本都能做出较一致的反映,但货币政策感受指数、货币政策感受预期指数的持续期较短,而RMCI则表现出一定的持续性。这种差异可能来自于指数的构造机理不同:甘肃省RMCI由贷款增速和贷款利率两项指标经加权得到,数据具有较高的客观性。而货币政策感受指数、货币政策感受预期指数则来自于问卷调查,被调查对象往往会由于自身所处行业、所处地域、所面临问题等的不同而给出不同判断,导致相关调查指数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另外,被调查对象往往对当期货币政策的重要变化(如降准、降息)感受明显,而对之后一段时期的持续性则反应迟钝,这种现象在心理学、行为经济学中都有着坚实的理论支撑。综上分析,货币政策感受指数、货币政策感受预期指数对货币政策实施状况松紧程度的反映是显著的,也是短期的,二者应当作为衡量货币政策在甘肃省实施状况松紧程度的重要参考指标。

六、主要结论及进一步研究方向

本文以甘肃省为样本,着重构建了货币政策在甘肃省实施状况指数(RMCI),对其他可能反映货币政策在甘肃省实施状况的指标作了比较研究,初步搭建起了一个衡量货币政策在甘肃省实施状况松紧程度的分析框架。实证研究表明,相比于样本基期2008年2季度,近年来货币政策在甘肃省的实施状况相对“宽松”,货币政策在甘肃省大开发、大跨越式发展过程中发挥了有力的支持作用。

进一步研究和改进的方向可能包括:一是扩展数据样本并改进计量分析方法,持续完善衡量货币政策在甘肃省实施状况的分析框架;二是持续跟踪未来经济金融形势的变化,检验并调整优化该分析框架;三是就货币政策实施过程中的总量效应、结构效应、效率等相关问题做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永祥,周晴:中国货币状况指数及其在货币政策操作中的运用,金融研究,2004,(1):5-12。

[2]戴国强,张建华:中国金融状况指数对货币政策传导作用研究,财经研究,2009,(7):20-29。

[3]段军山,郭红兵:基于新P恩斯混合菲利普斯曲线的中国货币状况指数构建及其应用,上海金融,2012,(5):15-19。

[4]刁节文,容玲:基于MCI与FCI对我国货币政策调控的比较研究,上海金融,2012,(10):33-45。

[5]郭红兵,杜金岷:中国MCI指数构建及其反通胀货币政策含义,上海金融,2011,(9):40-48。

[6]刘林川:广义货币状况指数与通货膨胀的货币政策调控――基于ARDL-ECM模型的实证分析,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2013,(11):55-65。

[7]李建军:中国货币状况指数与未观测货币金融状况指数,金融研究,2008,(11):33-39。

[8]李建军,李波:我国货币政策中介变量GMCI的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天津商业大学学报,2010,(1):40-49。

[9]李子联: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评估――基于货币状况指数的分析,2010,(12):41-45。

[10]李子联:基于最有货币状况指数的政策评估:方法与应用,金融评论,2010,(2):35-39。

[11]徐国祥,郑雯:中国金融状况指数的构建及预测能力研究,统计研究,2013,(8):57-65。

[12]易晓眨陈守东,刘洋:中国金融状况指数构建及货币市场稳定性研究,上海经济研究,2014,(8):31-39。

[13]余辉,余剑:我国金融状况指数构建及其对货币政策传导效应的启示,金融研究,2013,(4):44-51。

An Analysis Framework of Monetary Policy Implementation In Gansu Province

Research Group

(Lanzhou Central Sub-branch PBC, Lanzhou Gansu 730000)

Abstract:The economic and financial development level in different regions of China is different, which leads to different effects of monetary policy in different regions. This paper focus on building the regional monetary policy index (RMCI) in Gansu province by using of modern econometric methods, and analysis other index may reflect the monetary policy implementation situation in Gansu Province. Therefore, we preliminarily build up an analysis framework of monetary policy implementation in Gansu province. By the way,we also briefly analys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mplementation of monetary policy and economic growth.

一般性货币政策篇5

关键词:IS-LM模型;货币政策;财政政策

一、IS—LM模型

IS—LM模型又称为希克斯—汉森模型。由于凯恩斯有关利率的理论有两个缺陷:一是利率的不确定性,二是货币市场均衡无法保证商品市场也达到均衡,因此希克斯于1937年第一次提出了IS—LL分析。20年后,汉森提出这一分析工具,并将LL曲线改称为LM曲线,于是希克斯、汉森的IS—LM模型修补了凯恩斯理论的缺陷,把凯恩斯的收入决定论和货币理论结合起来,建立起一般均衡模型。IS—LM一般均衡模型是指在商品市场中,投资I是利率r的函数,I随着r递减而减少,储蓄S是收入Y的函数,S是Y的递增函数。希克斯认为,将I=I(r)和S=S(Y)合在一起,就得到收入与利息率的另一种关系,形成IS曲线。同样由于下式决定了均衡收入:I(r)=S(Y),在货币市场上,名义货币供给量为M,货币需求为L=L(r,Y)。货币供给有政府决定,是个既定的量,货币的需求量是利息率和收入函数,当下式成立时,货币市场达到均衡:M=L(r,Y)货币供求相等点的轨迹形成LM曲线。它表示在货币供给既定时,货币市场处于各种均衡态对应的收入和利息率的各种组合。将方程I(r)=S(Y)与M=L(r,Y)联立,可求得未知数(r,Y)的解,这个解就是IS曲线和LM曲线的交点E。这就得到一个关于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共同均衡的一般均衡模型。交点E代表一般均衡态(如下图)。这一利息率和收入的组合是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都达到供求相等的点。在经济体系达到一般均衡状态时,收入水平达到稳定均衡。

二、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一般比较分析

1、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应对经济波动的两种行之有效的宏观经济政策。但是,两种政策的效应又会因为不同的宏观经济形势而有所差异。

所谓财政政策,是指一国政府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调整财政收支规模和收支平衡的指导原则及其相应的措施。它是由税收政策、支出政策、预算平衡政策、国债政策等构成的一个完整的政策体系。所谓货币政策,是指一国政府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所制定的关于调整货币供应基本方针及其相应的措施。它是由信贷政策、利率政策、汇率政策等具体政策构成的一个有机的政策体系。

2、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效应的IS-LM模型比较

根据经济学的一般理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效应的大小取决于宏观经济学IS-LM模型中IS曲线和LM曲线的斜率。这里有引入IS-LM模型对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进行分析

IS-LM模型中的LM曲线是表示货币市场达到均衡时,收入与利息率(简称利率)关系的曲线:IS曲线则是表示产品市场达到均衡时,收入与利率关系的曲线。无论是财政政策还是货币政策,都是通过影响利率、消费、投资进而影响总需求,使就业和国民收入得到调节。这些影响可以在IS-LM图形中看出。

如果LM曲线不变,政府实行膨胀性财政政策,会使IS曲线向右上方移动,它和LM相交所形成的均衡利率和收入都高于原来的利率和收入:而实行紧缩性财政政策,则会使IS曲线向左下方移动,使利率和收入下降。相反,如果IS曲线不变,政府实行膨胀性的货币政策,会使LM曲线向右下方移动,它和IS相交所形成的均衡利率低于原来的利率,收入则高于原来的收入。而实行紧缩性货币政策,则会使LM曲线向左上方移动,使利率上升,收入减少。

(1)财政政策效应

从IS-LM模型看,财政政策效应的大小是指政府收支变化(包括变动税收、政府购买和转移支付等)使IS变动对国民收入变动的影响。显然,从IS和LM图形看,这种影响的大小,随IS曲线和LM曲线的斜率不同而有所区别。

在LM曲线不变时,IS曲线斜率的绝对值越大,即财政政策效应越大。反之,IS曲线越平坦,则IS曲线移动时收入变化就越小,即财政政策效应越小。如图1所示。

IS斜率大小主要由投资的利率系数所决定,IS越平坦,表示投资的利率系数越大,即利率变动一定幅度所引起的投资变动的幅度越大。若投资对利率变动的反应较敏感,一项扩张性财政政策使利率上升时,就会使私人投资下降很多,就是“挤出效应”较大.因此,IS越平坦,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时被挤出的私人投资就越多,从而使国民收入增加得就越,即政策效应越小。图1(a)中Y1y3即由于利率上升而被挤出私人投资所减少的国民收入,YOY1是这项财政政策带来的收入。图1(b)中IS曲线较陡,说明政府支出的“挤出效应”较小,因而政策效应较大。

在IS曲线的斜率不变时,财政政策效应又随LM曲线斜率不同而不同。LM斜率越大,即LM曲线越陡,则移动IS曲线时收入变动就越小,即财政政策效应就越小。反之,LM越平坦,则财政政策效应就越大。如图2所示。

从图2(a)和(b)中可见,政府增加同样大的一笔支出,在LM曲线斜率较大即曲线较陡时,引起的国民收入增量较小,即政策效应较小;相反,在LM曲线较平坦时,引起的国民收入增量较大,即政策效应较大。这是因为。LM曲线斜率较大即曲线较陡,表示货币需求增加将使利率上升较多,从而对私人部门投资产生较大的挤出效应。结果,使财政政策效应较小。相反,当货币需求利率系数较大(从而LM曲线较平坦)时,政府由于增加支出,即使向私人部门借了很多钱(通过出售公债券),也不会使利率上升很多,也就不会对私人投资产生很大的影响。这样,政府增加支出就会使国民收入增加较多,即财政政策效应较大。

(2)货币政策效应

变动货币供给量的政策对总需求的影响,即货币政策的效应,同样取决于IS和LM曲线的斜率。

在LM曲线斜率不变时,IS曲线越平坦,LM曲线移动(由于实行变动货币供给量的货币政)对国民收入变动的影响就越大,反之,IS曲线越陡峭,LM曲线移动对国民收入变动的影响就越小。如图3所示

LM曲线右移,货币供给增加,从而能够增加国民收入。但实际上收入并不会增加那么多。因为利率会因货币供给增加而下降,因而增加的货币供给量中一部分要用来满足增加了的投机需求。IS的斜率主要决定于投资的利率系数。IS陡峭时,投资的利率系数较小。LM右移时会使利率产生较大幅度的下降,从而导致增加的货币供给中很大一部分用于满足投机需求。国民收入水平不会有较大增加,政策效应不大。相反,IS平坦时,投资利率系数较大。LM右移时,利率下降不大,投机需求较小,政策效应较大。

在IS曲线不变时,LM曲线越平坦,LM曲线由于货币供给量变动时,国民收入的变动就越小,即货币政策效应就越小;反之,则货币政策效应就越大。如图4所示。

为什么会这样?这是因为LM曲线较平坦,表示货币需求受利率的影响较大,即利率稍有变动就会使货币需求变动很多。因而,货币供给量变动对利率变动的作用较小,从而增加货币供给量的货币政策就不会对投资和国民收入有较大影响。反之,若LM曲线较陡峭,表示货币需求受利率的影响较小,即货币供给量稍有增加就会使利率下降较多,因而使投资和国民收入有较多增加,即货币政策的效应较强。

因此,IS-LM曲线的形状与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效应关系如下:

IS或LM曲线移动时,均衡收入与均衡利率会发生变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通过推动IS或LM曲线向右移动,从而实现带动经济增长,增加国民收入的目的。扩张的财政政策增加自发性支出,通过乘数效应引起总需求和均衡收入增加,从而推动IS曲线右移。LM曲线越平坦,财政政策越有效;受"挤出效应"的影响,IS曲线的形状与财政政策的有效性关系不确定。积极的货币政策通过法定准备金、再贴现、公开市场业务等方式增加货币供给,推动LM曲线向右移动。IS曲线越平坦,货币政策越有效;LM曲线越平坦,财政政策越有效。

三、从IS-LM模型分析我国的“双稳健”政策

近几年,尤其是2002年之前,我国在对宏观经济的调控上,倾向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即加大基础设施投资,扩大政府支出,刺激经济的增长。这与我国当时的经济增长速度和经济形势是相适应的。不过,从2003年开始,经济形势开始发生变化,2003年我国GDP增长速度达到9.3%,2004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3.7万亿元,增长9.5%。在这种变化下,我国实施了7年的积极财政政策在2005年开始转变。从抑制潜在通货膨胀,防止经济过热,保证经济稳定的目的出发,中国在2005年实行了稳健的货币政策和稳健的财政政策。即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双稳健"。笔者拟运用IS-LM曲线来讨论这一“双稳健”的宏观经济政策。

1.“双稳健”的政策含义。

“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实质上都是经济学意义上的中性宏观经济政策。所谓"中性"的宏观经济政策,是相对于扩张性政策和紧缩性政策而言的,是一种有保有压,有紧有缩,上下微调,松紧适度的政策(刘国光,200A)。笔者个人认为,“稳健”是相对于“积极”而言,我国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应该说是稳中趋于紧缩的,尤其从理性预期的角度,反应在公众的心理预期上,这种政策调整反应了我国经济形势的变化和应运而生的整个宏观政策态度。虽然,稳健政策并不等同于紧缩,但在经济主体的预期中,“稳健”在某种程度上被认为近似于紧缩。

2.我国“双稳健”政策的着力点。

“双稳健”政策的着力点是经济稳定而非经济增长。IS-LM模型探讨的是国民收入与利率水平的水平关系,没有讨论经济稳定的问题。而“双稳健”政策,作为宏观的经济政策,更多考虑的是预防经济过热,推动社会公平和减少失业,调整行业结构,应付经济垄断等各个方面。这一政策通过对经济的发展速度和各项经济指标的分析,落脚于经济平稳,致力于在经济过热和增长缓慢中间寻找平衡点。

3.“双稳健”政策应加大市场调控的力度。

我国的IS-LM模型没有确定的形状,用定量分析的方法无法精确拟合。因为利率没有市场化等原因,一些变量实际上是政策性的,而定性分析存在许多无法克服的障碍,不能精确描述IS-LM曲线的形状。所以,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我国的IS-LM模型(笔者把它看作是在经典理论中加入一些条件的定性模型)是不精确的。尽管长期趋势十分明确,但在短期内,或者在一定的时期内,模型的形状和趋势并没有准确的界定。在不精确的IS-LM模型下,稳健的政策,即中性政策,应该说很好地配合了这种不精确性。因为稳健政策意味着政府干预的谨慎,意味着留给市场更充分的发展空间,意味着由市场机制的完善和市场力量的出清来实现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双均衡,从而通过市场的培育,使我国的IS、LM曲线由理论上的陡峭趋向正常,由实践上的不精确趋向可计量的稳定。“双稳健”政策是比较谨慎的政策选择。这一政策应在确保经济稳步增长的同时,更多地致力于经济发展各方面的协调性,以提供公共物品、解决外部性等市场失灵问题为主,并在此基础上,谨慎地实行其它配套的政府干预,加大培育市场的力度,引导市场的完善,使市场的调控更加灵敏有力,从而促进市场经济的更加有效。

参考文献:

1.[美]多恩布、什费希尔:宏观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2.邓子基、张馨、王开国:公债经济学,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0

3.庄毓敏:国债发展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矛盾及其协调,财政与税务,1998(7)

一般性货币政策篇6

关键词:泡沫货币稳定金融稳定

货币政策目标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经济稳定,即在保持物价稳定的基础上,维持经济的健康发展;另一类是金融稳定,即保持金融体系的健康。根据历史经验,一般物价水平的稳定有助于经济稳定和增长,但是不能确保金融稳定。近20多年来,物价稳定而资产价格频繁波动是许多国家遇到的一个新问题。资产价格泡沫在许多国家均有发生,但是在泡沫产生-膨胀-破裂的过程中,货币政策是否应该对其进行干预这一问题成为理论界的研究热点写作论文。

资产价格泡沫中的货币政策干预问题分析

关于货币政策是否应该对资产价格泡沫进行干预的问题,近年来在学术界产生了持久性的争论。到目前为止,有一点已经达成共识,那就是,运用货币政策进行干预或者不干预的关键并不在于判断资产价格是否合理估值,而是取决于资产价格所包含的信息内涵,即价格中是否含有货币政策最终目标(通货膨胀或者产出)的信息。换句话来讲,就是要看资产价格是否能够作为经济预测的领先指标。如果资产价格中包含了未来通货膨胀或者产出的信息,那么货币政策就应当对泡沫进行干预。

目前争论的焦点问题在于,如果资产价格不包含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信息,那么货币政策是否仍旧应该对泡沫进行干预?对于这一问题,存在两种完全对立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即使资产价格没有信息内涵,即不包含诸如通货膨胀或者产出等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信息,货币政策仍然应当积极对泡沫进行干预,我们称之为“有为论”。相反,另一种观点认为,如果资产价格没有信息内涵,那么央行应当忽略泡沫的影响,不对其进行干预,我们将其简称为“无为论”。

(一)无为论

Bernanke,Mishkin,Filardo以及Goodfriend等都是“无为论”的支持者。他们认为,除非资产价格泡沫影响到通货膨胀预期,否则货币政策不应该对泡沫进行干预。

BernankeandGertler(1999)的研究颇具代表性。他们对BGG模型进行扩展,加入泡沫因素。通过对四种不同的货币政策在泡沫从膨胀到破裂的全过程进行模拟分析,最后得出结论认为:采用的一种货币政策,即仅对通货膨胀反应的货币政策虽然不直接对泡沫做出反应,但是仍然能够取得最小的通货膨胀波动和产出波动,是四种候选货币政策中最好的一种。一些中央银行家也持有“无为论”的观点,如美联储前任主席Greenspan。Greenspan(1999)在众议员战略委员会提供证词时,对资产价格与货币政策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如下论述:“尽管财产价值对经济至关重要,美联储必须对此认真监督和审查,但是其本身并不是货币政策的目标。货币政策的目标是美国经济的最大可持续性增长,而不是资产具体的价格水平。”

(二)有为论

Cecchetti,Genberg以及Wadhwani(2000)等学者明确主张中央银行应该直接干预资产价格泡沫。他们认为,从理论上来讲,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是保持货币币值稳定(即经济稳定)以及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而资产价格泡沫与金融稳定有着密切的关系。泡沫崩溃往往会给实体经济造成巨大冲击,所以,中央银行应该通过调控利率等手段,对泡沫进行干预。

持有为论的学者和中央银行家为数也不少,如Smets(1997)、KentandLowe(1997)以及GoodhartandHofmann(2000)等。他们并不是建议将资产价格纳入货币政策的损失函数,而是将资产价格作为货币政策反应函数中的一项,即采取形如第四种情况的货币反应函数。也就是说,有为论并不是要求改变货币政策的损失函数,有为论与无为论之间的主要争论也在于对货币政策反应函数的不同看法。

货币政策直接干预资产价格泡沫的局限性

尽管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在宏观经济管理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其在应对资产价格泡沫中也存在许多局限性。如果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直接对泡沫进行干预,存在如下的问题:首先,央行必须准确判定资产价格泡沫是否存在以及合理评估泡沫程度大小。但是,要识别正在逐渐发展的泡沫是非常困难的。这是因为资产的基础价值本身是无法观测的,而且难以对其进行准确估算。实际上,相于私人部门而言,中央银行并不拥有信息优势以及更强的泡沫预测能力。Greenspan(1998)曾经说:“想通过市场干预来戳破股市泡沫,有个根本性的问题尚未解决,那就是你必须比市场本身更了解市场。”事实证明政府并不比市场知道更多信息。如果中央银行在不具备信息优势的情况下错误地对是否存在泡沫做出判断,那么就会导致错误的货币政策。

其次,货币政策对于资产价格泡沫仅具有有限调节能力,许多实证研究结论表明,货币政策与资产价格之间的关系并不存在固定的模式,这表明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控制资产价格的手段和能力是有限的。而且,运用货币政策对泡沫进行调控一般需要较长的时间,使用时有一定的政策时滞。

第三,货币政策的成本也需要引起关注。运用货币政策抑制泡沫的同时也会对实体经济造成影响,紧缩的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的负面影响可能比泡沫带来的危害更大。如果央行采取激进的措施,比如大幅度提高利率,即使有可能会成功地抑制泡沫,但是其后果是经济出现下滑,甚至陷入衰退。所以,即使可以识别泡沫,货币政策仍然很难在刺破泡沫的同时不损害实体经济。

正是由于以上原因,BernankeandGertler(1999)提出了基于弹性通货膨胀目标制框架下干预方法:即使在资产价格泡沫对预期通货膨胀率产生影响的情况下,货币政策也不应当直接对泡沫本身进行干预,而是应当对被影响的通货膨胀率进行干预。但是,这种方法需要预测泡沫对预期通货膨胀率的影响,而这在操作上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无论如何,货币政策无法从根本上抑制泡沫的产生。货币政策只能通过信贷的扩张与收缩,间接影响资产价格泡沫的变动。防治泡沫需要有良好的制度设计、完善的会计制度、执行有效的法律体系,高效的监管构架以及投资者理性投资理念的建立。货币政策对于金融稳定的作用也只能是治标,最后贷款人功能的发挥局限于事后的“救火”以及防止危机的扩散。

结论

按照丁伯根“政策目标与政策手段数量一致”的原则,为了同时实现货币稳定和金融稳定两大政策目标,中央银行应该使用至少两种政策手段:一种是控制货币数量或者进行利率调节,另一种则是对金融机构进行监管以及通过“贴现窗口”实施“最终贷款人”的功能。

一般性货币政策篇7

【关键词】货币政策;区域经济;金融调控;实证研究

中图分类号:F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2)06-058-01

货币政策是政府为实现一定时期的宏观经济目标所制定的关于货币供应和货币流通组织管理的基本方针和基本准则,是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经济目标,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给和利率所采取的方针和措施的总和。一般地讲,区域经济与货币总量是相互作用和影响的,区域经济差异会对货币总量及货币政策目标的实现产生重要的作用,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是宏观货币政策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实践中我国货币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主要是以总量调节为主,采取全国"一盘棋"的做法;但由于各地区经济金融发展水平、传导途径等方面的差异,全国统一的货币政策与各地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实形成了不同的货币政策效应。与此同时,统一货币政策在熨平整个国民经济周期波动的同时,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明显的"回波效应",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由此,从宏观货币政策的角度来探究如何促进省内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问题,是目前面临的既有理论意义,又具有现实指导作用的课题。

一、我国三次较大货币政策变化的简要回顾

一般地讲,货币政策分为扩张型、紧缩型和均衡型(又称稳定货币政策)三种类型。按照凯恩斯学派的"相机抉择"理论,在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根据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货币政策会有不同的政策取向、操作步骤、松紧力度和实施重点。自1978年以来,我国政府依据国民经济运行态势和体制环境的变化,进行了多次富有成效的宏观调控,货币政策的调整一直在"松-紧"之间进行相机选择。其主要有:

(一)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1993年至1997年)

从1992年开始,我国经济出现高增长、高通胀的运行态势,通胀率的峰值一度达到24%。基于此,人民银行其间2次加息,向专业银行发行融资券,以抽紧其银根;1996年开始进行公开市场业务操作,金融宏观调控能力逐步增强,并成功地实现了国民经济的"软着陆"。

(二)稳健的货币政策(1998年至2007年)

在此期间,稳健的货币政策又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相对宽松的货币政策(1998年至2002年)。随着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出现了有效需求不足、物价持续下降以及经济增长减缓的严峻局势。尤其是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加大了国内经济出现通货紧缩的风险。

二、货币政策的变化对省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实证分析

(一)计量理论、模型和数据的说明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一般理论认为,货币政策传导有利率渠道、资产价格渠道、汇率渠道和信用渠道等。从金融机构的资产和负债角度看, 西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大体可分为两种:"货币观"(包括利率渠道、汇率渠道、资产价格渠道等)和"信用观"。"货币观"认为货币政策的传导过程主要是通过"货币途径"来完成的, 强调利率或者货币供给量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的作用。"信用观"认为, 金融资产有货币、债券和银行贷款三种形式,银行贷款是特殊的,债券不能与之替代,货币政策是通过银行信用影响局部投资水平,进而影响产出。

(二)主要结果分析

表1列示了货币政策对地区投资和信贷影响的回归结果。第(1)列的结果表明,新增货币量最多的会显著地增加地区固定资产投资额,而利率增加会减少投资额;我们还发现,人均GDP越高的地区,固定资产投资额越高。第(2)列交互项的估计系数进一步表明,新增货币供应量的增加对于发达地区固定资产投资额的正向影响更大。这就说明,发达地区对于全国扩张性货币政策的反应更为敏感。如果我们用贷款额作为因变量,我们所得到的结果(参见第(3)和(4)列的结果)非常类似,人均GDP与新增货币量的交互项不仅为正,而且还非常显著,进一步验证了我们的上述结论,即发达地区对于全国扩张性货币政策的反应更为敏感,而欠发达地区则反应更为微弱的结论。

三、政策建议

(一)在方式上宏观货币政策的实施应健全合作机制

货币政策的实施离不开地方政府、金融机构与企业,在其传导过程中,强化人民银行与地方政府的合作机制,对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尤其重要。这其中要适当扩大人民银行分支机构的调控权限,赋予其根据当地货币信贷实际供求状况和不同的结构性调控需要确定再贷款和再贴现利率的权力。同时,地方政府要尽量减少对央行分支机构的干扰,保持其相对的独立性;对当地金融机构应健全有效的正向激励机制,促使其贯彻央行各个时期货币政策的意图。

(二)在目标上宏观货币政策应立足于结构调整

针对当前我省经济结构失衡这一根本性问题,宏观调控的切入点应当立足于经济结构调整,在进一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同时,重视和突出区域结构的调整,以此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在区域结构调整上,应妥善处理总量平衡与结构平衡的关系,实施适度差异化的区域金融货币政策工具,调整各地区的资金边际利润率,改变货币供应量的地区分布,促使社会资金在保持总量平衡的同时趋向地区平衡。

参考文献:

[1]张志军.中央银行应注意金融调控的地区差别性[J].理论研究,1999(6).

一般性货币政策篇8

关键词:货币政策;稳健性;银行信贷;关系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33.089

1 引言

会计稳健性原则又称谨慎性原则,它是会计实务操作和核算中的一项重要原则,也是历史悠久和最具影响力的原则之一。实施稳健性原则是对会计工作的一项重要要求,该原则有利于及时有效的防范化解企业风险,这对于保证企业的健康平稳运行、保护投资者的利益、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无疑具有重要的作用。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转型升级关键时期,经济增速放缓,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增大,未来经济运行面临的风险和不确定性不断增加,这些因素势必会影响企业的运营风险。因此,实行稳健性原则在当前对于企业则具有更加特殊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另一方面,企业要维持正常运营、扩大经营规模,除了内部融资外,外部融资也相当重要,这其中最重要的外部融资方式就是获得银行信贷。银行信贷在我国企业的融资结构中所占比例较大,说明我国当前的企业融资方式对银行贷款的依赖性很大。然而,会计稳健性又是银行发放贷款的重要依据之一。并且银行信贷规模又会受到央行货币政策的影响。因此,从宏观层面上研究货币政策变动、会计稳健性和银行信贷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对于防范化解企业风险,保证企业健康稳定运行,完善国家宏观调控货币政策,保证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平稳健康运行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自Watts(1933)提出相关研究框架和Basu(1997)建立会计稳健性模型之后,出现了大量的围绕会计稳健性的研究文献,比如会计稳健性的度量、产生动因和经济后果等等。梳理相关文献发现,大多数文献只是从微观角度单独研究会计稳健性,只是考虑的微观方面的因素,很少考虑宏观因素的影响。本文试图从宏观角度去探讨货币政策、会计稳健性和银行信贷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并且在此基础上得出某些政策建议或启示。

2 货币政策、会计稳健性与银行信贷关系分析

货币政策是政府重要的宏观调控政策之一,它是指政府通过调节整个经济当中的货币供给量并且通过利率、信贷规模等中介指标最终达到调控整个宏观经济运行的目标。一般来说,货币政策分为紧缩性货币政策和扩张性货币政策两种类型。本文就分别从两种类型的货币政策出发,探讨货币政策、会计稳健性与银行信贷之间的关系。

2.1 紧缩性货币政策、会计稳健性与银行信贷关系分析

政府通过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提高再贴现率和卖出有价证券等手段实行紧缩性货币政策时,整个国民经济中的货币供给量减少,利率上升,银行信贷规模缩小。因此,企业获得贷款的难度加大,规模减小,在此种情况下则容易出现所谓的信贷配给现象,即贷款的需求大于可贷资金的供给,有一部分需要银行贷款的企业很有可能得不到J款。另一方面,当实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时,企业未来的盈利可能性和盈利大小的变得更加具有不确定性,企业的风险进一步加大,这必然会影响企业所获的银行贷款,因为银行在决定贷款与否是对企业风险评估是重要的一环。风险越小的企业获得贷款的可能性越大,相反风险越大企业获得银行贷款的可能性和规模就越小。并且,在紧缩性货币政策时期,信贷市场属于卖方市场,银行有很大的自由度去选择自己的贷款对象,并且出于对风险的考虑,更愿意贷款给资质良好、运营健康、具备良好还贷能力的企业。在此情况下,一方面出于保护投资者的利益,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获得银行的青睐,企业会进而提高自己会计的稳健性原则。这样一来会提高自己未来留存收益的质量,增强银行对其还款能力的信心,另一方面也是向银行发出一种安全信号,以期获得更多的贷款机会和规模。并且也会获得较低的贷款利率,降低其融资成本。稳健性原则越强实行越好的企业倾向于获得低成本的银行贷款,反之亦然。因此,一般来说,在政府实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时,必然会降低银行的信贷规模,影响企业发展、抑制经济过热现象;但是企业则会通过提高其会计稳健性,提高其留存收益质量,以期获得更多的低融资成本的银行贷款,促进其发展。

2.2 扩张性货币政策、会计稳健性与银行信贷关系分析

当政府实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时,整个经济中的货币供给量会增加,利率下降,银行信贷规模增加。一方面,由于银行信贷规模增加,企业可获得贷款的可能性会增加,并且由于市场利率下降,企业的融资成本也较低;另一方面,在实行扩张性货币政策时期,经济运行的前景会变得良好,经济繁荣带来企业未来运行的前景也相对变好:企业运营将变得更加良好、未来经营风险将相对较低、盈利能力和大小不断增强。正是基于良好的发展前景,银行对企业的未来信心增强,对其还款能力评价提高,因此此时企业仍然会维持自己原有的稳健性水平,没有必要也没有动力去提高自己的稳健性水平,在此基础上企业仍然能够获得较低融资成本的银行贷款。因此,一般来说,当政府实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企业不会主动提高自己的会计稳健性水平,仍然会维持原有的稳健性水平,并在此基础上获得低融资成本的银行贷款以支持其发展。

3 结论及其政策建议

本文基于宏观系统论的视角,探讨了货币政策、会计稳健性与银行信贷之间的交互关系,为会计稳健性研究提供了另一种全新视角。综上所述本文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首先,货币政策波动、会计稳健性和银行信贷之间存在着交互关系。货币政策的变动必然影响银行信贷的变动,进而企业会调整自己的微观行为去适应这种变化,以尽可能获得满足自身发展需求的银行贷款。一般来说,稳健性原则贯彻越好的企业,其风险倾向于越小,越容易赢得银行的青睐,获得低成本的贷款,反之亦然。

其次,一个企业的稳健性水平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货币政策的变动而变动,它是企业主动理性选择的结果。一般来说,在政府实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时,必然会降低银行的信贷规模,影响企业发展、抑制经济过热现象;此时,企业有可能会主动提高其会计稳健性,提高其留存收益质量,以期获得更多的低融资成本的银行贷款,促进其发展;当政府实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企业不会主动提高自己的会计稳健性水平,仍然会维持原有的稳健性水平,并在此基础上获得低融资成本的银行贷款以支持其发展。

再次,不同的货币政策取向有可能导致不同的政策效果。比如,假如政府是为了控制经济过热、抑制某些行业的过快发展,因此其可能实施紧缩性的货币政策,但是企业可能会对此作出提高其会计稳健性水平以继续获得银行贷款而发展,因此有可能导致本该限制其发展的行业继续扩大规模,形成一种惯性,有可能导致货币政策无效,没有达到调控目标,影响货币政策实施的效果。再例如政府是为了拉动经济增长、复苏经济而实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则此时企业无需提高其稳健性水平也能获得成本较低的银行贷款,这必然会促进企业的良好发展,达到经济复苏的目标,此时货币政策时有效的。

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关键时期,钢铁、水泥、建材等行业存在严重过剩产能,去库存、去产能任务依然严峻,必须下大力气抑制这些行业的过快增长。另外,全球经济普遍低迷,我国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增大,企业未来发展风险不断增强。因此,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政府、企业和银行必须处理好货币政策、会计稳健性和信贷三者之间的关系,维护经济持续健康平稳运行。因此,结合本文研究结论,提出以下几点政策建议。

第一,完善货币政策,关注货币政策实施效果。淘汰落后过剩产能是当前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的必然举措。因此,政府有必要实施紧缩性的货币政策以限制钢铁、水泥、煤炭等产能过剩行业发展。但是,有必要监督这些行业为了继续发展而故意提高其稳健性水平以获得继续发展,导致“虽有调控但无法有效去产能”的惯性发展怪象。所以政府应该完善金融监管水平,严格监督银行的信贷流向方向,在某些情况下可以实施行政手段,保证货币政策实行效果。

第二,y行应增强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意识和能力,尤其是要建立相应的风险预警和甄别体系,严格信贷管理。加强内部控制,提高从业人员水平和职业道德。并且对于那些故意主动提高乃至造假其稳健性水平的企业更要持有谨慎态度,慎重发放贷款,减少信贷风险和银行呆坏账水平。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保证国民经济平稳、协调、有序发展。

第三,企业应主动树立风险意识,强化会计稳健性原则。未来一段时期内,企业将面临越来越大的不确定性,企业风险骤然加大。因此,作为企业的管理层,应主动树立起比以往更强的风险意识,强化会计稳健性原则,维护企业的安全运营,保护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利益。坚决抵制主动提高乃至通过造假以提高企业的稳健性水平,协调好风险和投资者收益之间的关系。

参考文献

[1]李连军,戴经纬.货币政策、会计稳健性与融资约束[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6,(1):75-82.

[2]李苒苒.货币政策、会计稳健性与企业银行贷款关系初探[J].会计师,2012,(9):9-10.

[3]王生年,秦晓丽.货币政策、会计稳健性与债务融资[J].财会通讯,2014,(2):3-6.

[4]汪猛.货币政策、债务融资与会计稳健性研究: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贵州财经大学学报,2013,(2):55-62.

[5]刘庆祥.货币政策波动、银行信贷与会计稳健性[J].商场现代化,2015,(15):213-215.

[6]饶品贵,姜国华.货币政策波动、银行信贷与会计稳健性[J].金融研究,2011,(3):51-71.

上一篇:对于城乡规划的认识范文 下一篇:校园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方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