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现在时课件范文

时间:2023-12-02 14:57:47

一般现在时课件

一般现在时课件篇1

关键词: 军队初级任职院校 多媒体课件 元素

1.引言

随着计算机的不断普及和飞速发展,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现代化教学的潮流,并逐渐成为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教育管理的有力工具。为让多媒体教学更加形象生动和丰富多彩,军队初级任职院校需要规范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多媒体课件将传统的课堂理论知识讲授建立于形象、生动、直观的教学之中,使教员和学员最大限度地增强课堂参与意识,从多方面刺激学员的感官,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多媒体课件中通常包含有文字、图形、图像、动画和视频等元素。文字内容选用要提纲携领,突出重点,主要内容处于界面的视觉中心;课件整体要色调和谐,各元素搭配、构图得当,背景和文字颜色有反差,文字修饰适度,字体、字号有层次,前后风格统一。下面具体分析探讨使用这些元素时应注意的问题。

2.文字运用

在一个界面中,字体一般不超过3种,字号的选择按内容层次由大到小,字行距为1―1.5磅。非图片字幕尽量避免使用系统默认以外的字体,以免在不同的播放环境下造成显示不正常的现象。必须使用的特殊字体可以使用图片处理工具(如:Photoshop)将文字内容制作为图片(一般存储为.jpg格式),再调入多媒体课件。

文字排版不能太靠界面边缘,要像Word文档的页边距一样,四周留有一定距离。在实践中对背投、投影、网络课程有基本要求。共同要求是:先安装本目录下的四种字库;课程和章标题(为方正大黑体,字号50);授课人和单位(字体为方正行楷,字号28);版面一般采用1024×768(像素),每个版面左右要适当留白5%,避免过于拥挤。描边颜色要统一,与文字的编排要保持版面平衡。

2.1对背投要求

2.1.1一级标题(字体为经典特黑简体,字号32)。

2.1.2二级标题(字体为方正大标宋字体,字号30)。

2.1.3正文(字体为方正大黑简体字体,字号25点),颜色以白色为主,关键字词采用方正行楷简体,可适当区分字体、字号,颜色以明黄色为最佳。版面上的字行距为1.3磅,每张PPT上的文字最多为8行。

2.1.4图片要描边(1―2像素或0.75磅),深底一般用白颜色。

2.2对投影要求

2.2.1一级标题(字体为方正大黑体,字号24点)。

2.2.2二级标题(字体为方正大标宋字体,字号24点)。

2.2.3正文(字体为简中圆字体,字号22点),关键字词可适当区分字体、字号、颜色,但用色不可过多,根据版面内容调整字行距。

2.2.4图片要描边(1―2像素或0.75磅),白底一般用深颜色。

2.3对网络课程要求

2.3.1一级标题(字体为方正大黑体,字号24点)。

2.3.2二级标题(字体为方正大标宋字体,字号24点)。

2.3.3正文(字体为简中圆字体,字号22点),颜色以白色为主,关键字词采用方正行楷简体,可适当区分字体、字号,颜色以示例上的绿色及黄色为最佳。版面上的字行距为1―1.5磅,每张PPT上的文字最多为10行。

2.3.4图片要描边(1―2像素或0.75磅),描边颜色(深底一般用白颜色)要统一,与文字的编排要保持版面平衡。

当然,如果是娱乐、抒情类界面或简介、告示类宣传品,可灵活处理,以增加界面的活泼、装饰效果。

3.图片、视频和动画运用

3.1图片

图片在传递形象信息、吸引读者的注意力、美化界面等方面具有独到的作用,对图片的选择应符合表达的主题,避免重复使用。在保证清晰度的情况下,要选用适当的尺寸和格式(常用.jpg、.bmp格式),尽量减小图片的数据量,以便课件运行顺畅。

图片通过剪裁处理,去掉容易使人分心的干扰内容,可以突出主题,使学员更集中注意于图片所传递的有效信息。

图片放置占用面积要得当,不要太靠边缘。使用图片时一般要描边,使图片从底图中分离出。文字说明尽量放在图片下侧或右侧,这样符合视觉习惯。

3.2视频

视频的运用要适度,一般用在必要的部位。在课件设计中除特殊情况外,不要过多地运用视频。使用视频时,要在保证画面质量的情况下,适当放大尺寸,同时要保证视频文件和课件在同一个目录下。

3.3动画

使用动画是讲解抽象教学内容、复杂工作原理的一种好的辅助手段。三维动画的制作较复杂,在运用时要掌握时机,用到最需要的地方。二维动画能在多媒体课件集成软件中制作的,尽量在集成环境中完成,使操作简便。动画运用形式要和课件风格相协调。

图形、图片、动画在页面上的应用不可过多过乱。字幕动画只能在需要提醒学习者注意的部分使用,无关主题尽量不要使用;演示动画(如流程、原理等)要符合教学内容的顺序。另外,教学内容中的公式和图表、曲线在页面中可以做的活泼一些。

4.色彩运用

色彩能影响人们的心理和情感,亦有形成对比、产生层次的作用。

不同的色彩给人不同的心理感受,根据主题选用合理的色调,有助于表达情感。如热烈的、歌颂类的内容可用红橙黄类的暖色调,感彩不浓的教学内容,一般使用中性或偏冷的色调。

色彩运用要统一,一是底图决定整体色调,文字等要素选用的颜色要与底图协调。如蓝、绿底不要用红字,红、紫底不要用蓝字。特殊情况确需使用,可采用描白边(PowerPoint在艺术字中实现)的方式,将文字勾出,使色彩和谐。二是文字选用的颜色不宜过多,一般不超过3种,避免画面过花哨,破坏整体和谐。

通过采用色彩对比的手段,可强化章节、段落的结构。如在蓝色背景上,一级标题用红字(加白边),二级标题用黄字,正文用白字,使内容层次清楚明了。

文字与背景要注意明暗(深浅)对比,如颜色明度接近可采用描边或加阴影的方式突出文字,使学员能看清内容。

5.幻灯片切换

幻灯片的切换教员在讲授过程中根据进度手工操作,可以通过动作按钮和超链接来改变播放次序,可采用一些动画特效和音效。动画可以设置添加效果,如动画进入、强调、动作路径、退出的设置,使用得好可增加课件的观赏性,但不必过多地追求变化方式,以免分散观众的注意力。另外还可以在播放中引导出课件以外不同格式的播放内容,而且可以和其他计算机中文件的播放过程进行链接,如声音、视频、图片、Web网页等文件。音效如键盘声、片断音乐等,自学型的课件可视情适当加入,但课堂讲授用的课件一般不需要,否则会影响讲授的节奏。

6.结语

总之,在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过程中,字体字号要适当,色彩搭配要合理,动画使用要得当。这几个元素相互作用,共同影响多媒体课件的质量。课件做得好,质量高,学员的兴趣也就高,因此,教员在制作课件时要综合考虑这些元素的共同作用,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李向成.应纠正多媒体课件制作及使用中的偏差[J].中国电化教育,2000,(10).

[2]李东亮,范甜,魏林郁.多媒体教学的现状分析及思考[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05.7,(6):611-613.

一般现在时课件篇2

【关键词】多媒体;课件;解说;教学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在汇报交流、观摩评比、解说演讲等活动中,借助于多媒体技术,运用课件的形式展现所要传达的内容,已越来越普遍。多媒体课件因其展示方法的多样性,能够将图形、声音、文字、画面等多种电教素材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比较直观形象地表达所要展示的内容,彻底改变了以往那种单靠文字材料口头表述的的方式,提高了活动的效率和效果,满足了现代社会人们对于信息交流快捷、准确的要求。解说类课件与教学课件有其相同点,但也有其特殊性,制作时应给予以注意。

一、解说类课件的一般制作过程

首先,将文字材料转化为课件制作稿本。多媒体教材不同于文字教材的线性结构,有其独特的形象化演示特点,要对原始的文字材料进行重新编排、整理,制作出类似电视片制作中分镜头脚本的文字稿本,文字稿本除要标出上屏的大小标题和重点文字外,页面布局、字幕构设、图片安排,以及视频、动画的安排等,都要有一个大体蓝图。每一元素的安排要尽量布局合理、相互协调。文字稿本形成后,多媒体教材和文字稿本的创作人员应该保持密切的沟通与协调,相互交流制作目的和注意事项,确保多媒体要素安排合理、准确。

第二,根据内容确定使用工具软件。PowerPoint工具软件,比较适用于以文字和图片为主要内容、要求较为简单的课件。这一软件具有易学易懂、操作简单的特点,但它的功能较为单一。目前大量采用的是Director工具软件,该软件比PowerPoint而言功能大大丰富,可以实现字幕与图片的立体叠加、字幕效果的多样化处理、多轨道手动控制和自动化实时演示播放等功能,大幅度增加了课件的美观度和冲击力。在Director工具软件中,还可以大量应用第三方插件,更加丰富软件功能,提升课件质量,充分适应多种解说任务的需求。

第三,根据课件制作需要准备素材。课件制作之前,要对课件需要的图片、视频、动画、声音等素材进行准备。图片的收集整理关键是要对图片进行科学分类、合理筛选、编组编号,所有图片应当进行电子化处理。视频类素材因其体量较大,整理时间往往较长,因此需要对视频素材进行编辑或采集。创作课件配套动画时,必须要紧扣主题,本着必须必要的原则创作,避免为制作而制作,画蛇添足,冲淡了主题内容不少解说类课件需要声音的加人,以加深听者的理解和记忆,对所需要的解说、音效和配乐应预先进行采集。

第四,选用合适工具实施课件创作。在对多媒体素材和文字稿本进行了比较完善的处理准备后,需要利用多媒体软件工具将其融合集成,创作出可以应用于教学的多媒体课件。在课件制作过程中,由于采用的软件版本不一、功能多样,可能会存在程序之间冲突、矛盾的现象,这就需要对程序进行适时调试,根据需要合理选择插件,确保图像、文字和声音能够展现正常、准确同步。最后,还需要对生成的多媒体课件程序进行打包,形成可执行文件,方便教学中应用。

第五,进行课件预演。由于教学场所多种多样,演示多媒体课件的设备也不统一,有多屏投影、单屏投影、液晶显示器等,各种演示器材能够实现的分辨率、画幅也千差万别。预演的目的是观察在教学现场使用多媒体投影的使用效果,及时修改完善。在配合发言人制作的无声课件中,需要与发言人反复联系,在课件转化的关键点进行明确标注,使发言人与演示课件默契配合,从而完美实现多媒体课件的演示效果。

二、解说类课件的布局和用色

布局是指处理课件中每一页面主体、陪体和背景之间的关系。为了引导观众思维,引发美感,产生积极情绪,多媒体课件总的布局原则是,在确保主题明确、突出的前提下,音、视、画、文等个媒体要素应当协调配合,搭配合理。每一幅多媒体页面中应当突出主体内容,或者占据画面突出位置,或者采取其他方法使其醒目。画面构图的方法多种多样,有中间线构图法、水平线构图法、中直线构图法、曲线构图法、黄金分割构图法、九宫格构图法等多种,主体内容一般都应放在这些构图的法线上。解说类课件的重点元素其实只有三种,即视频、图片和文字。文字构图一般采用线性方法,用方向、大小、字体来体现文字的主体地位;视频和图片一般采用平面构图的方法,如黄金分割法、九宫格法等。当三种元素集中展示时,我们可以按照先主体、后陪衬的顺序进行合理布局。

为确保画面效果,页面的布局应以简洁明了的方式处理主体和陪体,既总体平衡又变化多样,三种要素错落有致,不要简单堆砌;画面切忌填满,要适当留白,可以在视觉上产生强烈的集中效果,使界面流畅明快,疏密有致,布局清晰;在一个页面上,各种媒体元素的搭配组合应当尽量简单明了,避免重复繁琐,切忌为了显示效果而展示过多的媒体要素,冲淡了主题、主体的体现。

用色是影响多媒体课件效果的重要因素,每个页面的各个要素都与用色有关。总体上说,课件页面的色彩构成和色彩调和,要与人们视觉心理相适应,能满足视觉的心理平衡。

实验表明,各种色彩对人心理的影响是不同的。红、橙、黄等暖色调可以使人感到温暖,蓝、青、白等冷色调使人感到寒冷;使人产生心理反应最快的依次是红、绿、黄,最慢的是白;人对视觉刺激的反应强度也因色彩不同而有显著差异。因此,在设计多媒体课件的时候,对色彩的选择必须十分细致谨慎,不能只凭主管喜好,而忽视对受众的影响。要根据表现内容、风格和受众情况来选择合适的色彩基调,比如采用明快亮丽的颜色来表现活泼的内容,用温暖柔和的颜色来传达柔性的诉求,用冷静庄重的颜色来表现政治内容,用淡雅清新的颜色来体现文学意境,用低调朴实的颜色展示科技专业的内容等。

颜色搭配的重点应该放在处理好主体和背景的相互关系上。课件的主体基调是由背景的色彩来决定的,在和呈现主体的内容进行溶合的过程中,背景色的使用应该少变化,多统一。背景和呈现主体在颜色深浅上要有一定的反差,两者应相互映衬,似的整幅页面总体上和谐美观。

三、解说类课件的图片和文字

在解说类多媒体课件中,图片和文字往往是结合出现、相互配合的,因此要处理好图片和文字的主从关系,建立图片和文字紧密的联系。一种是图配文,是以图片为主,文字只是作为图片的简要注释,要充分体现图片的主要地位。另一种是文配图,是以文字为主,图片是文字直观形象的补充。这种情况,文字应占画面的大部分,图片一般在画面的一边,或被文字包围或半包围。再一种是图文并重,图文基本处于同等的地位,在画面中所占比重大致相当。总之,图片和文字的配合要根据页面的具体内容进行合理分配,力求做到每张页面既要有统一的基调,又要有形式上的变化,充分体现图片和文字的各自功能。

除了处理好图片和文字的主从关系,图片的处理也是一个重要方面。单幅图片在画面中的位置容易安排,只要将图片放到合适的显要位置即可,重要的是如何处理图片效果。处理图片效果的方法一般有:给图片加阴影、虚边,改变图片外部形状、图片点缀等。多幅图片的处理除了可以采用处理单幅图片的手法外,最重要的是通过多幅图片的组合,使图片之间建立一种内在的联系,使之成为有机的整体。多幅图片的组合一般有平行排列、垂直排列、圆形排列、扇形排列、向心排列、斜线排列等多种方式。自由组合是最难掌握的一种方式,在排列上相对复杂,需要反复推敲。总体上,图片排列要达到完整充实、疏密得当、左右均衡,富于变化的效果,切忌平均。

文字的使用是解说类课件的重头戏。计算机中的字库品类丰富,但如何根据场合和画面性质选择合适的字体却不容易。创作人员需要清楚地知道各种字体的独特之处,理解课件所要表达的意义,选择与之气质相吻合的字体。比如,楷体字历经千年使用,已经十分深入人心,具有很强烈的文化气息,比较适合在介绍传统文化类的多媒体课件中使用。黑体字产生时间较近,但因其具有庄严肃穆、浑厚雄壮的特点,非常适合在标题中采用。宋体是一种适用场合较多的字体,横细竖粗、端庄秀丽,有贵族气质,最具有易读性,作标题和正文均适合。总之,对字体的选择,不能只凭个人好恶,一定要根据需要表现的内容谨慎遴选,确保视觉美感和表现效果的完美统一。

好的字体要用好的表现方式,才能产生好的效果。首先在字符大小上要适中。字数少的字符就可适当大一些,相反字符就相应小一些。页面中的文字一般是页面的主体,字要大小得当,醒目大方,整体画面充实,但不可太满,避免给人以堵塞的感觉。其次在字符用色上要恰当。文字的色彩是体现文字效果的重要手段,要与背景的色彩形成对比。比如,蓝色或绿色背景下的主体文字通常采用白色、黄色或红色;黄色背景的页面一般是中黄或偏向于红色的浅橙黄,这种背景下主体文字通常采用白色、咖啡色、暗紫色、红色或墨绿色;由于红色的色彩效果过于强烈,在多媒体课件中红色背景的红色通常是偏冷的酱红色或枣红色,色彩明度低,在这种背景下,主体文字通常采用白色或黄色。综合来看,主体文字的色彩以白色、黄色、红色系列的色彩为主,一般不使用蓝色,一方面蓝色是最冷的色彩,不适合作为主体文字的主色;另一方面蓝色属于后退色,不利于主体的突出,不宜使用过多。

总之,解说类多媒体课件的创作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工作,制作时需要耗费大量的精力,完成后往往还要经过多次的审阅和修改。这要求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人员具备较高的文学、美学修养,具备比较熟练地多媒体制作软件的操作能力,并按照上文所总结的要点精心创作,才能完成一件较理想的作品。

参考文献

[1]周体强.多媒辅助教学与课件制作[J].河北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

[2]李新会.多媒体课件制作的误区及对策[J].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5(3).

[3]林逢春.浅议多媒体课件的开发制作[J].情报探索,2005(1).

[4]黄荣梅.浅谈多媒体课件的色彩艺术性[J].福建电脑, 2011(2).

[5]吴建平.多媒体课件制作与多媒体教学方法的研究[J].学科教育,2004(4).

[6]王旭辉,梁莉.多媒体教学方法在高校教学中应用探析[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1(9).

一般现在时课件篇3

关键词:交互 单机演示型 基于教学系统型 网络型 注意问题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网络的普及,多媒体教学以其丰富的资源,跨越时空等特点在日常的教学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多媒体教学的整个过程是通过教学者和学习者与课件三者之间的交互行进的,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缺少了教师的肢体语言(如表情、目光、神色、动作、情感等)。教学者要想及时准确地了解学习者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要想适时适度地调整教学策略,课件必须要有非常良好的交互。因此一个多媒体课件质量的优劣,教学效果的显著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多媒体课件交互性设计的好坏。

一、对交互的理解

在理解多媒体课件的交互之前,首先要要了解什么是多媒体课件。所谓多媒体课件就是指在使用者的控制下,运行的一段能将教学信息按照一定的策略和方式传递给学习者的程序。这段程序既然是在使用者的控制下运行的,那么课件就必然会对使用者的控制做出反馈,这种动态的反馈就是交互。这种交互不仅指接受控制者的控制,按其意愿运行,提供所需的信息,还包括对控制所提问题的判断、回答和评价。这种交互小到弹出的一个“确定”的对话框,大到一个由各国成百上千人参与的长达几年的重大问题的讨论和研究。

二、交互的类型

根据使用者对课件控制提交后,课件对所提交信息做出反馈的快慢程度,可以把课件的交互分为实时交互和非实时交互,也可根据交互的范围、交互的程度及交互的方式,将其分为单机演示型课件交互、基与教学系统的局域网络型课件交互和网络多媒体课件交互。本文是按照后一种分类方法讨论的。

1. 单机演示型课件的交互

单机演示型课件是指在某个使用者的控制下,按照其具体需求有针对性运行的一段程序。这种类型课件的交互一般只是浅层次的问答或选择式交互,可以用图1表示这种类型交互的模式。设计者一般是根据正常情况下,大部分使用者的使用习惯、基础知识的储备程度等因素来设置交互的方式和内容的。因此,课件交互的内容较为有限,方式方法相对单一,交互程度较低。这种课件中一般都设计有使用指南、课件简介、教学内容、巩固练习、帮助等菜单,使用者通过选择菜单项,实现与课件的互动,确定课件运行的方式、快慢、内容的。另一种常见的互动就是通过“上一步”、“下一步”、“返回”等文本框来控制课件的运行的,这种互动还包括一些典型的“yes or no”型的客观练习题。使用者可以通过点击“yes”或“no”摁钮来检查自己对教学内容掌握的程度。

这种课件的交互的优点是设计方法简单,框架结构与大多数应用软件相同。一般由一个封面和一个主界面组成,主界面中设计有与一般应用程序相同结构的菜单,在按照菜单运行到任一模块时,通过“返回”摁钮和主界面交互。同时这种课件的制作周期段,在脚本准备好的情况下,一般只需要几天就完成。但是,由于这种课件中的所有互动都是在设计者这个导演下提前预设的,方式、内容过于单调,并且不支持探究性、协作性学习,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互动,教学效果当然也不很理想。

2. 基于教学系统型课件的交互

基于教学系统课件中的交互是指使用者通过支持该课件的平台软件,借助局域网络,与课件及其他使用者(包括教师)进行信息交流的一种交互。它除了具有演示型课件的交互方式外,使用者还可以同时与其它使用者或教师相互交流信息(如图2所示)。这种课件一般由服务器端和学生终端组成。使用时,教师在服务器端,具有教高的控制权限,可以阻止或允许某个或某几个学生之间交流或于课件交互,学习者在学生终端的交互是在教师的允许下进行的。借助于支持平台,学生还可以进行电子点名、电子举手、分组讨论等。这种课件交互的优点是迟滞性好,对交互过程中所提交的信息的响应时间短。因为所有的教师和学生都是在线的,支持平台只需对发出的请求信息做些简单的搜索或运算就会很快做出响应。课件的这种交互较演示型课件交互的信息两有了很大的扩充,交互的对象也由一人增加到组。另外由于这种交互很好地发挥了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并且支持协作性学习,所以教学效果有了很大的提高。不足是由于教学系统的开发者在设计平台时所遵循的标准不很一致,对课件中一些元素信息的大小、格式等要求不尽相同,导致了课件的移植性不好。

3. 网络型课件中的交互

网络型多媒体课件一般是利用ASP或PHP技术,结合Flash或3D Max等工具制作的一种具有较强交互性的一种多媒体课件。这种课件一般放在WWW服务器上,学习者以Internet网络为平台,通过浏览Web页面,进行交互等方式获得教学信息(如图3所示)。由于这种交互参加的人员多,范围广,方式多,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所以被广泛应用与远程教育方面。基于Internet网络的课件交互,较前两种课件的交互有其显著的特点。

首先,交互方式多样。可以通过BBS(Bulletin Board System)进行交互,通过发帖(一般是提出新问题或观点)和跟帖(就某一问题发表见解)进行交流。也可以通过Chat(如QQ、ICQ、MSN、AOL等)和教师或同学进行交流。条件好的还可以通过Netmeeting进行可听、可见、可说的超空间交流。还可以利用E-mail进行交互性,等等。

其次,参与交流的人群多。在网络型课件中参与交互的人群非常多,有进行学习的学生,有指导学习的教师,还有对该学科感兴趣的爱好者。他们之间可以相互交流,相互学习。

再次,超越时空限制。在这种类型课件的交互中,好多交互方式是超越时空限制的,如BBS、E-mail等。如果参与者当时不在线,上线后可以通过浏览记录或打开电子邮件来了解交互的内容。

三、制作交互型课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课件的交互性再好,它必定是在虚拟环境中运行的一段程序。因此,在设计交互型课件是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才能使交互进行得有序、充分。

1. 传统的课堂教学的交互都带有很多的情感交流,学习者与课件的交流,特别是网络型课件的交流都是在虚拟的环境中交互的,缺少感情交流。因此,在设计交互型多媒体课件时,应适当设置一定量的情感元素,营造一个良好的情感环境,使所有的交互在一种良好的情感氛围中进行。

2. 由于利用课件进行学习的对象不定,层次不齐,获取知识的能力不同。故在设计教学方式方面应区别对待,以使不同的学习对象能够“量身定做”适合自己的套餐。

3. 选择合适的开发工具,节约存储空间,提高传输速度。在多媒体课件会有一定量的声音、图片、动画、函数运算等文件,这些文件占存储空间比较大,直接影响到课件的运行速度。所以要根据这些文件的格式,选择合适的开发工具。

参考文献:

[1]梁斌.多媒体网络课件交互性设计.电化教育研究,2002,(5).

[2]乔颖丽,钟雁.网络课件中的交互方式方法探讨.北方交通大学学报,2001,(4).

[3]张镜贤.小议交互式课件.文教资料,2006,(5).

一般现在时课件篇4

1.能充分、合理、恰当利用多种媒体(文字、图象、视音频及动画等),以弥补传统教学方法与手段的不足

2.必须以学生为本,摸透学生的思维方式方法,在课件中尽可能全面地提供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其相应解决方法;而且课件播放不能是单纯的线形、要有一些人机对话或交互式元素。

3.新颖的教学思路与结构。

4.色彩对比要强力、搭配和谐、构图美观、制作有创意。

那么如何才能制作出好的多媒体课件呢?说起来也不难,并不象很多人认为的那样,一定要具备很高的计算机能力才能做到。当然一定的多媒体制作能力和技巧,以及美术基本功还是需要的。下面就自己在多年多媒体课件制作实践的一般步骤及体会,粗浅地谈谈。希望能给同事们有所帮助。

一、明确制作目标,舍得花更多的时间做好构思。

动手制作课件前首先要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明确你要做的这一节课或是几个相关联的知识点、甚至一个章节中,你教授的目标是什么?要重点解决的是什么问题?你准备用什么媒体,什么方式来实现你的教学思想?你可以把你的设想,写成简要的文字说明,比如框架图。

二、根据你的构思,搜集需要的素材。

可以通过在网络中寻找,也可以在对应内容的录象片、VCD或DVD碟片,或者磁带等等途径寻找需要的文字、图片、声音、动画、音频和视频素材,然后花些时间进行整理和加工。

三、选择合适的制作平台

选择易于使用、功能强大的软件(首要的是自己比较熟悉的软件)作为课件制作平台。一般来说,如果制作时间不很充裕、课件制作结构比较简单或制作者操作水平不是很熟练,可以选用PowerPoint2000中文版或frontpage2000。这两个软件易于学习、使用简单、功能强大,特别是它们能方便地插入课件所需要的图片、声音、影音文件,而且可以实现比较简单的动画效果。

对于有一定的课件制作基础的教师,可以考虑用Authorware等软件。Authorware具有很强的移动交互功能。

四、精心制作课件。

一切准备工作就绪后,开始制作课件。首先按照自己原先的设计思路制作,在制作中学习制作技巧,在制作中调整结构。

最后,简单谈谈在课件制作中常用到的一些技巧:

1.在用PowerPoint制作超级链接时,如果选择撐淖謹链接,文字下方有下划线,而且文字颜色可能与背景色、版面主色调不和谐,或对比暗淡。解决的方法是采用撐谋究驍超链接。

2.音频、视频一般需要的片段,可以用现在比较流行的豪杰解霸来截取所需要的部分。

3.课件总的容量不能太大,一般图片、声音、视频文件比较大,可以用相应的一些软件进行摷醴蕯。如BMP格式图片可以用Photoshop将其转换成JPG格式的文件;wav格式的声音文件可以用豪杰解霸转换成MP3格式的声音文件等等。

4.

一般现在时课件篇5

关键词:作品;独创性;著作权归属;职务作品

中图分类号:D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2-0105-03

一、课件的类型和使用方式

(一)课件的类型

教学课件是用计算机应用软件制作的文字、声音、图像、视频剪辑等多媒体手段用大屏幕投影方式辅助各科教学的现代化程序性教具,是教师为实现学校安排的课程而独立创作的通过多媒体表现出来的智力成果。课件的制作依赖于计算机强大的多媒体功能,从文字、图片、声音、动画、电影等多方面把静态的、枯燥乏味的书本知识转化为生动形象的声音、图像文件;更依赖于创作者的主观能动性,包括选题、编写脚本、收集素材和制作合成等要素。

教学课件依据不同的标准有许多不同的分类,课件可从教学功能或使用对象、内容交互及运行环境等几个方面进行分类。

1.根据运行环境分类

可以把教学课件分为单机型课件和网络型课件。单机型课件是指在独立的计算机上运行的课件;网络型课件是指在网络环境下运行的课件。

2.根据教学功能分类

可以把教学课件分为助教型课件、助学型课件和教学结合型课件。助教型课件是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知识传授时使用的课件;助学型课件是学生在课堂或课下学习时使用的课件,如检测学习效果的课件、指导学习的课件、单纯课后练习的课件等;教学结合型多媒体课件是兼顾教师与学生两者使用的课件。

3.根据多媒体课件的交互性分类

可以把教学课件分为演示型课件、交互型课件。演示型课件多指以图解、动画等形式进行教学内容的演示,讲解课本知识的原理和规律,提示事物发生、发展和变化的内在规律,以讲解或展示教学内容为主的课件。交互型课件是以人机对话的方式进行人机之间的信息沟通,实现人机交互的课件,如自学辅导类、场景模拟类、测试练习类的课件。

(二)课件的使用

教学课件使用的领域可覆盖于课堂、校园网和互联网等范围。

第一,在课堂上使用。教师课件制作出来后,其主要目的是在课堂上使用,通过在课堂上使用,对课件在课堂上加以讲授,教育学生,给学生以启迪和思考。

第二,在校园网上使用。对于精品课程的课件,学校可以将课件上传网上,全校的师生都可以在校园网上浏览、观看,或者是下载、学习,这种课件,只能从校园网的局域网上下载,外网则不能登陆校园网或者不能下载该种课件。

第三,在互联网上使用。课件上传到互联网上后,全世界的人都可以看到这种课件,并且可以下载这种课件,这种课件借助互联网得到了极大的传播。课件中对他人作品的使用应当严格限制为课堂教学使用和教学人员使用,校外培训使用、远程教育使用以及学生使用,均不构成著作权法上的合理使用。擅自把他人的课件挂在网络上,或者抄袭他人课件在教学中使用均构成侵权。故讨论教学课件的著作权问题具有现实意义。

二、课件应属于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

(一)课件具有独创性

作品作为著作权的客体,必须具有独创性,否则它就不受著作权保护。独创性又称原创性,指作品是由作者独立构思而成,体现作者的个性特点,这是作品能受法律保护的最重要条件。作品只有具有独创性,才能受到法律的保护,这是作者的创作能成为知识产权法保护的客体的前提条件。作品具有独创性是各国著作权立法的通例。作品独创性是作品取得著作权保护的首要条件和法律保护作品表现形式的客观依据,也是著作权意义上作品的一个重要特征。郑成思教授认为,涉及个案时,“看被诉人为侵权人的作品中是否以非独创性的方式包含了原作品中的独创性成果”[1],比较有利于认定个案。作品是作者具有独创性的智力活动的成果。作者经过自己的独立构思,将自己的思想表达出来,不论其表达的水平高低、作品的用途、社会评价如何,其具有独创性的表达的作品,受著作权法保护。

课件是教师为完成学校的教学任务,通过多媒体这一媒介,将自己的思想或者意志表达出来的智力成果的外化形式。教师在制作课件的过程中,通过智力创作活动,创作出了富有个性化的、独特的课件,使思想通过课件这一多媒体形式表达出来,课件是思想的表达,是具有新意的、创造性的、研究价值的智力成果的外在形式,因此,课件是具有独创性的智力成果,属于著作权法上的作品,具有著作权。基于自动保护制度,课件从产生之时起就具有著作权,不管作者是否发表,而且也不需要任何机构的同意或者是审查、批准。

(二)课件具有可复制性

课件是通过多媒体将教师独立创造的智力成果表现出来的一种数字化形式,而数字作品的最大特点就是容易复制。课件以文字、有的包含图画等内容形式存在,完全可以复制、保存和出版。目前一些教育出版机构大量出版的课件书籍和名师课件的光盘就是以有形形式复制的最好体现。可见,课件具有可复制性。

三、教学课件的著作权归属

(一)课件是职务作品还是个人作品

课件是否为职务作品,课题组认为仍须视具体情况来定。根据中国著作权法第16条的规定“公民为完成法人或者非法人单位工作任务所创作的作品是职务作品。”显然,职务作品要由两个要件构成:第一,作品的作者同单位之间必须有一种劳动关系。第二,作品必须是履行单位工作任务的结果。也就是说,创作的作品必须与单位的业务法定范围有关,并来自单位下达的工作任务。在认定职务作品时,上述有关职务作品的两个要件应该缺一不可,否则即不能视为职务作品。根据著作权法规定,职务作品又可以细分为一般职务作品与特殊职务作品两种。

公民为完成法人、其他组织任务而创作的职务作品,是一般职务作品,著作权属于作者本人享有。单位有下列权利:(1)在业务范围内优先使用权;(2)作品完成两年内,未经单位同意,作者不得许可第三人以与单位使用的相同方式使用该作品;(3)作品完成二年内,经单位同意,作者许可第三人以与单位使用的相同方式使用作品所获报酬,由作者与单位按比例约定比例分配。上述二年期限,由作者向单位交付作品之日起算。

课件是教师完全独立自主创作的智力成果,是独立的思想表达,那么,教师的课件是否一定属于一般职务作品呢?从表面上看,教师与学校之间有劳动合同关系,接受学校安排的课程,为完成上课任务,而制作了课件,课件是符合职务作品要件和一般职务作品的要求。但是只要仔细分析,就会发现结论并不一定成立。课件可以根据教师自主意志程度分成三类。

第一类是主动创作的课件。为教学需要主动创作的课件,这种课件是学校安排课程后,教师完全根据自身的经验、学识和人生感悟等自愿制作的富有个性化的独特课件。对于自愿创作的课件、自己创作的课件,课件都是教师独立创作的思想外化的智力成果的表现形式,教师独立创作、独立构思、独立表达,制作出来的课件,既没有利用学校的物质技术条件,要求学校承担责任,也没有特别规定或者是特别约定,这些课件不属于职务作品,更不属于一般职务作品,而属于个人作品,著作权归教师本人享有。

因此,在对职务作品的认定中,必须对“职责范围”予以严格界定,否则,会把众多的个人作品划归到职务作品中去,这不仅会打击创作者的积极性,侵犯作者的合法权利,还且还会导致社会利益分配不公,扭曲社会分配机制。

第二类是学校倡导与个人申请结合而创作的课件。这种课件是在学校的支持下,由符合条件的教师申请得到批准后,根据自己的自由意志创作,是自己意志的独立体现,是自己思想的独立表达,这种课件未反映学校的意志,也不是为完成学校下达的任务,不是履行自己的职责,这种课件的制作,不在教师的工作职责范围内。教师即使申请后,只要在规定的时间内把课件制作出来即可,至于课件怎么制作,用什么形式制作,完全是教师的事,学校不干预教师的工作,课件的制作是教师思想独立表达的外在形式,教师不是在完成自己的工作职责,因此,这种课件不属于一般职务作品[2]。

但是,由于这种课件制作的目的是为了完成一定的研究项目,参加一些比赛,或者是让全校师生都能了解某一方面的知识,这种课件的目的导向性很强,是一种特殊的课件,教师的权利要受到一定限制。这种课件虽然不属于一般职务作品,但是学校有权在校园网上传这种课件,或者是将此课件拿去参加比赛,学校的权利来自于这种课件制作的特殊教育意义以及事先的合同约定。

第三类是完成特定任务而创作的课件。这种课件是学校为了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或者是参加一定竞赛项目的需要,组织学校的相关教师并按照特定要求制作出来的的课件。其最大的特点是学校只提供物质技术条件,对作品的构思、图案设计、制作进度等细节关注不多;在课件创作过程中,教师享有很大的自,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意志和想法去制作课件,只要能达到学校的基本要求即可,这类课件是属于一般职务作品。在学校的教学实践中,教师课件大部分是属于教师主动创作的课件和学校倡导与个人申请结合而制作课件,而被动创作的课件比较少,所以教师课件中只有小部分是属于一般职务作品。

第四类是充分体现单位意志而被动创作的课件。此类课件并非都是教学课件,它是学校为了特殊用途或者参加项目竞赛,而组织学校相关部门人员按照学校的意图制作的课件。比如,学校申报特殊专业博士点答辩使用的课件;学校进行专业评估向行政主管部门汇报而使用的课件等。这类课件的创意来源是学校,由学校提出作品的创作目标和具体要求,对作品的构思和创作内容形成明确、完整的意见,并且对作品承担全部的责任,这一类课件是属于法人作品。

(二)课件是特殊职务作品吗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职务作品,著作权归单位享有,作者仅享有署名权和获得奖励权这两项权利。其情形是:其一,主要利用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即单位为公民完成创作专门提供的资金、设备、资料)创作的,且由单位承担责任的工程设计图等职务作品;其二,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合同约定著作权归单位享有的职务作品 [3]。根据以上分析可以知道,构成特殊职务作品的有两个情形,一种是利用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并由单位承担责任;另一种是有特别规定或特别的约定。根据课件的分类可知,被动制作的课件属于一般职务作品,当然就不属于特殊职务作品;而对自愿创作的课件、自己创作的课件、学校倡导与个人申请结合而制作课件,课件都是教师独立创作的思想外化的智力成果的表现形式,教师独立创作、独立构思、独立表达,制作出来的课件,既没有利用学校的物质技术条件,要求学校承担责任,也没有特别规定或者是特别约定,因此,这些课件也不属于特殊职务作品。

也许有人会说,教师利用了学校的电脑、电力及网络,但是一是学校怎么证明教师利用了这些条件,学校不可能对每个老师都派出一个人进行监督或者安装监视器进行监督,监督教师是否利用了这些物质条件,这将严重侵犯教师的隐私全权、自由权,如果学校做不到这一点,就没法证明教师是否利用学校的物质条件。此外,就算教师利用了这些物质条件,但是教师制作课件的目的是为了教学,而且也不需要学校承担什么责任,不符合特殊职务作品的第一个情形之一的要件,因此,这些课件不属于特殊职务作品。学校给教师配电脑的目的是让教师很好地完成教学科研任务,而不是通过给教师配电脑这一明显的形式,达到争夺教师知识产权的潜在目的。

四、合理利用课件与侵权的界限

(一)学校利用教师课件的问题

众所周知,保护创作就是保护人类的文明,社会上如果没有不断的创作,人类文明的源泉也就会因此枯竭。因此,学校在教师课件问题上必须在便利教学管理与教师权利保护之间寻求平衡,既要利用课件带来的各种优势,也要注意尊重教师的权利,保护教师的权利。因此笔者建议如果学校只是为了管理的目的,仅仅是为了监督检查教师的工作,可选择抽检演示教学课件的方式,这样既可以达到检验的目的又不会产生任何权利冲突。如果学校想利用教师课件来实现自己的特殊需要,则应根据课件满足特殊需要的具体情况进行确定和选择制作方法。如果是自己必需的非常重要的课件,当然采用充分体现单位意志而被动创作课件的形式,直接使其成为法人作品,单位拥有著作权。而对于只是一般性需要的课件则可以采用主被动相结合的创作课件形式,并根据实际情况就课件的权利归属与劳动者通过劳动合同或其他方式进行约定。其余的课件则可以全部交由老师自己处理,学校不加任何干涉。笔者认为采用这样的处理方式不但更符合当事人意思自治的原则与法制的人文精神,而且有助于避免纠纷和提高效率。

(二)学生利用教师课件的问题

学生利用教学课件目的不一。考试月临近,学生都开始了紧张的复习,摩拳擦掌,指望在考试中凯旋。这个时候,不少人开始将目光投向老师的教学课件。他们认为,集中了解知识要点和老师教学经验的课件会让自己的复习如虎添翼。还有少部分学生抱有这样的心态:老师出试卷很可能会以课件而不是以课本为模板。“把课件拷贝回去研究一下能更容易地抓住考试点,比单纯看课本的效率要高得多。”由于大学里课本几乎都是由学生自己购买,同一门课,大家购买的课本版本就会有差异,而知识又在不断的更新和发展,于是很多老师就习惯于用自己的课件讲课,而这些课件与课本的内容安排又有很大的出入。对此,笔者就感受颇深:“上公司法课时,因为老师的教材是上一届的,偶尔上课走一会儿神,我们就不知道老师讲到哪里了,想翻翻课本跟上节奏,却怎么也找不到。”对于那些比较难理解的章节,学生很想课前预习以方便上课时抓住重点。很自然的,大家就产生了拷贝课件的想法。另外,老师放映PPT速度过快,很多非常经典的例题没有时间抄下来消化吸收也是大家想拷课件的原因之一。个人觉得学生如果仅仅限于个人学习目地而利用则无可厚非。若无故四处乱传或未经允许私传上网则应属于侵犯了课件作者的著作权。

(三)课件资源共享问题

在现实环境中并不是所有的老师都会很乐意将课件共享,因为很多课件都不是一两年就能够完善的,它们是多年教学经验积累的结果,包含了老师们大量的心血。这类课件著作权一般属于老师,如果共享出来,老师在经济和精神上都会受到损失。那么,是否可以在“要求”与“拒绝”间达到平衡呢?课题组认为要实现共享,教师可以把课件中自己‘经验性’的东西除掉,留下公共性的东西,这样就不涉及到侵犯老师知识产权的问题了。其实,大学是传授知识的殿堂,为实现这个基本功能,大学教师必须站在学术的前沿,将最新的学术成果,在课堂上传授给学生。一言蔽之,大学老师应该以尽可能提高学生的受益度为天职。尽管学校的教授学者精心编写的课件讲义拥有“技术含量”,但学生是高校的“消费者”,老师要舍得和学生共享资源,不应害怕泄露了自己的智慧。

参考文献:

[1] 郑成思.版权法(修订本)[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209-210.

[2] 衣庆云.教学课件著作权法律问题探讨[J].行政与法,2010,(5):72-74.

一般现在时课件篇6

    该课程最低教学目标是争取学生能够读懂、看懂、听懂新闻中相关的财经内容,明了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一般经济现象,理解政府出台的基本金融政策。这一目标的设定可以满足对证券投资感兴趣、需要了解证券投资基础知识的学生要求。该课程最高教学目标是帮助有需要的学生通过证券从业资格考试,取得证券从业资格证书。这个教学目标为学生将来可能的职业迁徙打下基础,拓展学生的就业空间,提升学生职业持续发展的潜能,同时也为部分需要进一步深造学业的学生提供更多的专业选择。在最高目标和最低目标之间,我们设定了一个中间的教学目标,即一般教学目标。就是培养具有一定素质的股民、基民,为社会注入理性的投资者。这个教学目标使得有理财需求的学生,能够学会证券交易的基本方法和一般技巧,熟悉证券投资分析的理论和方法,最终能够在证券市场中通过不断积累经验成为合格的甚至是优秀的投资者。

    二、选修课“证券投资学”教学目标的实现途径

    围绕上述课程教学目标,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1.突出重点,合理规划教学内容。首先,需要为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确定主要的教学内容。我们把一般教材中证券投资工具和证券市场交易部分作为选修课“证券投资学”的重点教学内容,尤其是其中的证券投资工具股票和基金部分,设定为重点讲解内容和反复训练项目。证券投资分析作为次要内容,选择性地介绍证券投资基本面分析,对证券投资技术分析只做一个大致的讲述。其次,需要在教学过程中突出教学侧重点。对于选定的重点内容我们坚持深入讲解、反复练习的原则;次要内容和其他内容只做一般涉及,在课堂教学中基本指导思想是一带而过。最后,指导课外辅助阅读。对于代表我国证券市场特色而教材中未做及时反映的内容,如国有股减持、QFII制度、新三板、创业板市场、私募基金等内容,可以指定阅读资料目录,对有兴趣的学生提供指导和帮助。

    2.因材施教,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选修课课堂班级人数一般较多,而且选修的学生基础不同、学习目的各异,因此在其他课程中非常适用的分组讨论、案例教学等方法,在这里运用起来就非常困难,同时还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多媒体教学无疑成为选修课“证券投资学”的首选。首先它可以非常直观和形象地反映“证券投资学”中大量的图表,既可以节约课堂教学时间也易于学生接受;其次可以通过网络注册实现股票的模拟交易,让学生对证券交易有一个比较感性的认识;最后,通过多媒体手段可以让学生了解诸多经济名家对证券市场现象的解读,让学生了解对同一现象的不同观点,多视角多层面地深入理解事物的本质。

    3.注重效果,选聘优秀师资授课。选修课对授课教师的素质要求更加严格。选修课教师要在较少的时间内教会学生相对较为丰富而且适合他们需要的知识,必须对自己已知的内容进行浓缩、精选和提炼。尤其证券投资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授课教师最好能够有真正参与实际证券投资活动的经历,才可能让理论与实践贯通,使两者不至于脱节。

    三、选修课“证券投资学”的教学实践

    为实现选修课“证券投资学”的教学目标,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了初步探索,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实施项目教学。项目教学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模式,尤其适合“证券投资学”这种实践性强、综合性强的课程。在“证券投资学”的教学中实施项目教学,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接近真实的教学环境,既满足了学生多层面的需求又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我们以证券投资工具中股票和基金的内容为主干,设计了大、中、小三个层次的项目实施教学;同时对自愿进行实盘交易的学生给予适当的帮助和正确的引导,一般情况下倡导学生通过网络注册和专业模拟软件进行模拟交易和仿真分析,鼓励学生参加网络模拟炒股比赛。

    2.教材选择。选修课“证券投资学”教材的选择主要参考证券从业资格考试大纲和全国证券类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大纲的要求,做了内容浅化和难度降低处理。根据学生实际需要和课时情况,我们确定授课重点放在证券投资工具上,实践中的做法主要是:对更新较快、未能及时在已出版的教材中体现的知识和技术,自编讲义加以补充;选择经过教学实践检验已经精选提炼成型的校本教材;参考带有习题册或者模拟训练的高职高专教材。

    3.考核方式。为了配合选修课“证券投资学”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我们将考核方式作适当调整,建立了以能力考核为主的考试制度。主要的改变有:(1)基础理论部分的考核,注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运用和分析能力。以记忆为基础,以理解为重点进行考核。(2)一般应知应会内容采用过程考核的方式,将常规考核与技能测试相结合。着重了解学生对相关知识的关注和参与实践情况。(3)可以以证代考。只要学生考取了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就可以得到该课程的学分。

    四、尚需完善的条件

    1.时间条件。选修课“证券投资学”课程教学中所涉及的时间问题并非指选修课课时数、授课时间长短的问题,这里的时间问题主要是:(1)选修课上课时间一般在下午三点以后,与我国证券交易所规定的交易时间完全错位,无法得到适时信息,只能进行事后解析。(2)证券投资分析尤其是证券投资基本面分析,很难在一个教学周期内检验其结论的正确性。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要求学生在课余时间也关注证券市场,并且在课程结束以后较长时间内对相关问题保持足够的兴趣,不放弃。

一般现在时课件篇7

一堂精彩的历史课应该是立足于精彩的备课。在此,我从自身的体会,根据初中现实教学状况,谈一谈如何处理初中历史教学内容。我以为在组织和处理教材的过程中必须重视并处理好两个问题。

1 兼顾好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和一般了解,做到详略得当

从目前客观条件来看,初中历史教师有很多是非专业教师,教学中很容易平铺直叙、主次不分,一堂课上完,只留下一些故事,根本没有历史的观念和印象。如何提高初中历史教育教学质量,我认为,备课中考虑教材内容时,应该首先研究确定一堂课的重点,这是贯彻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

那如何确定教学内容的重点呢?我以为重点的确定应围绕新课标的课程标准作为根本依据。为使研究问题时更有把握起见,以下三个方面可以作为考虑重点的着眼点。

1 历史专业发展角度讲,重点即是组成历史发展基本线索的主要环节

对一堂课来说,一节教材往往叙述几个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有时这几个历史事件和现象相互密切联系,构成一条发展线索,其中必有一个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是这条线索中的中心环节,这个成为中心环节的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就是课的重点。例如,北师大版七上《“秦王扫六合”》一课中,“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是在国家统一的条件下才可能采取的,而这些措施的实行,又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因此应是该节的重点。

2 从教学活动的要求来看,重点是指教学中的关键

有的内容,它不一定是历史发展基本线索的主要环节,但它却是讲授过程中解决一系列问题的立足点,或是学生掌握知识时困难所在,着重讲好这一部分教材,其他问题可以迎刃而解,豁然贯通。具有这种意义的教材也应当确定为重点。北师大版八上《辛亥革命》中,关于中国同盟会的“十六字”政治纲领(三民主义),这对于学生了解同盟会的性质及目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在辛亥革命中的表现,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这部分是教材的关键所在,应该作为重点看待。此外,“大凡关于历史上的社会组织、经济结构、政治制度、文化思想等比较抽象的概念以及中国历史上民族间的战争和疆域的变迁等较复杂的史实往往是中学生知识上的难点所在”,一般我们也可以把它考虑为重点。

3 从思想教育方面看,重点也可以是与青少年的思想品德教育有特别重要意义的那部分教材

如北师大版七下《开放与交流》一课中,唐时期的开放和对外的频繁交往,进一步促进唐的繁荣,在授课中就应该开放与交流作为重点,培养学生的开放意识和兼容并蓄的胸怀。

以上三个方面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教师在确定重点时应该根据具体教材作具体分析。

确定了重点以后,如何保证重点得以突出。我认为要做到下面几点:

3.1 围绕主线索,组织教材内容,必要时可更动教材顺序。

3.2 为更清楚讲清重点,可以围绕重点作必要的补充。

3.3 对重点问题的阐述要集中和透彻,可以采用多种途径和方法,如多媒体教学、材料分析、讨论交流等。

历史知识具有系统性、联系性和全面性。一般了解的内容也是对重点内容的补充,因此组织教材时注意重点与一般了解相互贯穿起来,使整个的教材形成有机的联系,既要重点突出,又要兼顾一般,做到详略得当。

2 正确处理教材中的合理补充内容和合理精简

根据各地区的客观条件、当地的人文沉淀以及学生的年龄特征,我认为,教材可以作一定的合理补充内容和合理精简。

怎样才是正确的合理补充内容和合理精简呢?

新课改下,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教学目标完成的前提下,我以为应该合理补充:

2.1 在处理重点时,可以补充典型的事例和材料,有利于学生充分透彻地理解。如讲述经济全球化时,为使学生充分理解,我们可以引用很多跨国公司的材料。

2.2 解释教科书上过分抽象的概念时,我们有必要补充生动具体、浅显易懂的材料来使它具体化。如近代化概念时,必须补充相关的解析。

2.3 为更好的服务于新课改,加强与现实的联系,我们有必要补充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实物史料、影像资料、文字资料等。

关于合理精简方面,一般我们不提倡精简。每一课内容专家都进行过论证,内容之间相互联系,除非出现下面一些情况可以进行合理精简:

2.3.1 与课堂教学重点与难点关联性不大的材料或内容,为优化课堂教学而精简。

2.3.2 与其他学科有相互重叠的部分,学生已有一定基础。

这里,应该强调是合理的进行补充和精简,目的是围绕重、难点,使课堂教学更精彩。

一般现在时课件篇8

一、字体类“故障”

为了追求美观,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往往使用一些较特殊的字体,但在课件使用时却发现字体的显示效果被更改,没有起到美化的作用,甚至影响了整个版面的布局,进而影响课件的使用。

1.原因分析

一般来说,教师的计算机中装载了比较丰富的字体,但是在使用时由于教室计算机系统中缺少相应的字体,此时,操作系统调用默认字体进行显示。由于不同的字体大小、形状的差别,引起了其显示的更改,即使不同的字体用相同的字号时,其显示的大小也是不同的。

2.解决方案

第一,制作课件时尽量选用常用的字体,减少字体的种类。为了突出显示效果,可以利用字体的颜色、效果进行表现。第二,把用特殊字体的内容制作为图片使用,但是在后续的制作中较难更改。第三,在课件打包、拷贝时,把课件中使用的字体一起打包、拷贝,当教室计算机不能正常显示特殊字体时,把字体安装上即可(Windows的字体在\windows\fonts文件夹中)。

二、颜色类“故障”

精心制作的课件、准备的图片,在使用中图片颜色被更改,也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马赛克”现象,显示效果不理想,甚至出现模糊不清的状况,影响课件的使用,从而影响教学效果。

1.原因分析

此类“故障”大多数是由于教室计算机的显示设置引起的。计算机的颜色显示由计算机的显卡确定,不同的显示模式显示效果不同。

2.解决方法

调整计算机的显示模式,计算机的显示模式主要由屏幕分辨率和颜色质量决定。目前,计算机的屏幕分辨率一般设置在1024×768及以上,按照此比例进行适当调整。颜色质量是指颜色的数量多少,一般用颜色位数表示,24位表示显示颜色数量为224种,当颜色质量在216以下时严重影响课件的颜色显示效果,一般把颜色质量调整到224及以上即可满足课件显示的需要。

此类问题可按如下步骤处理,在桌面空白处点击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属性”,在弹出的管理窗口中选择“设置”,然后选择“颜色质量”下拉菜单中位数较高的即可。如果没有24位(或32位)颜色,说明显卡的驱动程序安装有错误。

三、音频、视频类“故障”

在播放音频、视频时,出现声像不同步,或者有声音无画面、有画面无声音的现象。

1.原因分析

此类“故障”大多数与计算机所安装的音视频解码有关,不同格式的音频、视频的播放需要不同的音频、视频解码,同一格式的文件,用不同版本的播放器播放时效果也不相同。

2.方法建议

安装所需要的解码文件或者安装不同的播放软件。这一方法对于计算机专业教师来说也许是简单的,但是,相对于学科教师来说却是不容易的事,同时,由于受时间和条件的影响,在短时间是难以解决的。

在课件制作的过程中,必须重视对音频、视频素材的处理,尽量选择较通用的格式和较普遍的版本,不要追求高版本。对音频、视频文件处理为不同的格式,在课件使用前先测试一下音频、视频的播放,选择合适的格式和版本。

视频文件的格式主要有:avi、mov、rm(rmvb)、dat、mpg、wmv等,其中,avi和mov是通用性较强的格式,avi是Windows平台上最常见的电影片段,mov需要Quick Time插件,rm是网络课件视频的典型(文件小,流式媒体,用real player播放),Dat和Mpg是VCD文件。

四、Word的版面混乱

上一篇:杞人忧天解释范文 下一篇:写秋雨的作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