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事件的特性范文

时间:2023-10-31 18:05:20

突发事件的特性篇1

关键词:群体性突发事件;特点与成因;预防和化解对策

进入新世纪以来,各地群体性突发事件呈上升趋势。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多发严重危害着社会政治稳定,给党和政府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射阳县群体性突发事件近年来也呈现上升趋势。如何正确地认识和分析目前射阳县群体性突发事件的特点和成因,及时有效地化解这些矛盾和纠纷,对于维护地区政治稳定,推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建设和谐射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1 射阳县群体性突发事件的特点

(1)群体性突发事件发生数量呈稳步上升趋势。从2006至2009年10月,射阳县的集中上访分别为124、149、179、136起,分别比上一年增加20%,如没有政策一直对此采取相应措施防止事件的发生,将大量的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这种增长幅度会更大,但这种上升趋势仍无法阻止。

(2)群体性突发事件反映的问题相对较集中。以2009年1-10月来县集体上访数为例,136起集体上访案中,土地问题34件,三农问题26件,两个确保问题20件,房屋拆迁问题18件,环保问题14件,这五类问题占了集体上访总数的82%,其他各类问题只占集体上访总数的18%,这与射阳县经济建设速度和规律的加大有密切联系。(3)群体性突发事件反映的问题所涉及的人员、领域相对较宽。由于群体性社会矛盾纠纷的起因往往与群众的生产、生活关系密切,易引起共鸣。如环保问题一旦发生,群众利益受到的影响较明显,群众来访人数多,情绪也较激烈,要求查处的心情较迫切。另一方面,由于环境污染问题的查处涉及的技术和取证等难题较多,如不及时查处,就会给社会稳定造成严重的威胁。

(3)群体性突发事件调处难度较大。参与的群众往往认为通过上访解决问题的成本较低,政府很重视上访群众问题的解决,抱着“法不责众”、“民意难违”,人越多越有理、问题越容易解决的心理,容易形成参与人数多、影响涉及面大、局面难控的群体上访事件。再加上对基层政府的不信任情绪,有了问题不是逐级反映,而是组织群体性上访,或采取越级上访的办法,给党委、政府施加压力。由于目前我县分户经营,单独生产,群体性活动少,流动人员多,集体制约和监督力相对降低,传统的行政干预已难以奏效。再加上许多的处理要牵扯到多个部门,部门之间如相互推诿扯皮,调处结果往往很难让群众满意,这在客观上又把矛盾交给各级党委、政府,而党委、政府的主要领导精力有限,不可能事事过问,其结果易造成干群隔阂。交由公安、司法部门处理纠纷,又不能轻易动用警力,一着不慎,则极有可能引发矛盾激化,增加调处工作的难度。

2 射阳县群体性突发事件产生的原因

2.1 村干部方面的原因

2.1.1 少数村干部的思想素质较差,办事不公道,把人民赋予的权力当作自己谋私利的工具。如在农户申请建房时吃、拿、卡、要;对村集体项目不公开招投标,优亲厚友,从中谋利;在土地承包、有关款项分配、处理村民一些纠纷时,不公正公平,所有这些都容易引起群众的强烈不满,败坏了党风,损害了党在农村的形象,从农民反映村干部问题的情况看,相当部分都有村干部的问题,因此,村干部为政不廉、办事不公是引起农村干群关系紧张的一个重要方面。

2.1.2 独断专行,民主意识不强。干部在决策时不讲民主和科学、不尊重群众意愿,不充分考虑群众利益。有些干部工作作风粗暴,法制观念淡薄。不善于做群众思想工作,对有抵触情绪的群众,往往采取压制的办法,有些甚至借机公报私仇,进一步激化干群矛盾。

2.1.3 村级财务管理混乱、不规范,村干部乱吃喝、铺张浪费现象严重。有的村级财务多年不清理、不公开或虽清理公开但流于形式,有的财务制度不健全,或虽有财务制度但不认真执行,形同虚设。如各级政府都明文规定取消村组招待费,但这项财务制度有部分村没有执行到位,缺乏相互监督,使村级财务呈失控状态,群众对干部在财务上的支出产生怀疑和猜测心理,进一步使干群之间形成互不信任、有隔阂的状况。

2.1.4 部分村“两委”在运行方面关系还未理顺,影响村各项工作的开展和稳定。影响村“两委”班子工作不协调的主要因素:一是“两委”班子运作的相关制度还不完善、不规范,有的虽有制度但执行不到位;二是村党支部长期包揽村里大小事务的思维定势一下子难以改变,对村委会依法行使自己的职权,有时存在着不支持态度或怕失权的心理;三是村委会特别是新当选的村委会干部,不尊重村党支部的核心地位,总以为自己是全体村民选出来的,公信度比村支部领导高,往往脱离村支部开展工作;四是少数别有用心的人为了达到自身目的或宗族、派性利益,从中挑拨村“两委”班子的矛盾。

2.2 乡镇党委、政府方面的原因

2.2.1 纵容村干部,少数甚至不讲原则地维护村干部的利益和声誉。在下村工作和处理一些问题时,偏听偏信村干部的意见,不愿到群众中进行认真的调查研究,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意愿,站在公正的立场上处理问题,甚至怕得罪村干部,在村干部做错事时,也不敢大胆提出批评意见,听之任之。少数乡镇干部甚至与村干部结成共同利益,这样,不仅使上级党委、政府在群众中的信任度下降,也使自己的权威和对村干部的调控能力下降,致使一些村干部存在的问题不能及时得到纠正,导致一些村的干群关系进一步恶化。

2.2.2 在村干部选拔、村级班子组合、搭配等方面把关不严。如在用人方面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区,惯于将一些以为有魄力的“强人”选进村领导班子,认为可以压制村里的一些“刁民”,使工作能顺利开展。但这类人往往在群众中缺乏感召力,不善于做群众的思想工作,作风粗暴,方法简单,易使群众产生逆反心理。一旦群众的承受力超过一定限度,不满意情绪就会爆发,容易发生大规模集体上访。另外,在村级班子搭配和培养村干部后备力量时,把关不严,出现村干部之间亲连亲、眷连眷,村主要领导和村财会人员是一家的现象,使权力过于集中,给腐败问题的发生带来了隐患,也是群众反映的热点之一。部分乡镇党委、政府对村级班子建设存在着使用多、教育管理少的现象,平时只注重布置工作任务,而轻视抓好村级班子的思想和组织建设,碰到困难绕道走,造成一些班子内部矛盾得不到及时化解,致使一些村领导班子处于瘫痪、半瘫痪状态,这些村往往就成为高发村。

2.3 群众方面的原因

2.3.1 缺乏集体主义观念。由于以家庭为单位组织生产,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农民的集体主义观念,加之部分村集体经济薄弱,农民从集体中得到的福利和实惠很少,农村集体的凝聚力,号召力有所下降。这样,使农民的集体意识淡薄,利己主义的思想增强,客观上给干群关系带来了不利影响。个别群众对村干部的要求过高,考虑问题不够客观,缺乏从整个村来考虑问题的思维习惯,往往以个人、小团体或宗族的利益要求干部怎么做,否则,就满腹怨言,怀恨在心。同时,也易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

2.3.2 民主意识差。平时一般都不太关心村集体,对村干部的一些错误做法也不敢指出,给一些素质差的村干部违法乱纪埋下隐患,往往积累到了一定的程度或忍无可忍时才爆发出来。因此,现在农村上访群众反映村干部问题时,往往是几十人甚至上百人,而且一来就是反映一大堆的问题,而在平时却一点反应也没有,也就是缺乏防微杜渐。

2.3.3 法制意识差。只要权利不要义务。部分村民在争取自己的权利或利益的时候,忽视自己应该承担相应的义务或责任,也是造成基层工作难做、一些社会矛盾难以调处的重要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邻里关系的处理上,只考虑自身利益,忽视他人的合法权益;二是在过程中,只强调自己的民利,不去尽《条例》规定中的如实、客观、依法上访的义务。

3 预防和化解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对策思考

3.1 关注民生,维护群众的利益

近些年来,有些地方党群、干群关系紧张的状况迟迟得不到缓解,寻根溯源,在很大程度上是“多取少予”和侵犯群众利益造成的。因此,减轻还是加重农民负担,绝不是少拿多拿几个钱的问题,而是保护还是挫伤农民积极性的问题,是促进还是阻碍农村生产力的问题,是增强还是丧失农民群众信任和拥护的问题。必须把减轻农民负担问题提到这样的政治高度来认识。决策者要树立正确理性的政绩观,不能脱离实际,好大喜功,只顾眼前的虚假繁荣,去牺牲老百姓的利益。领导干部要从本地本单位的实际出发,脚踏实地,埋头苦干,量力而行,切实解决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各种问题。同时,社会福利目标必须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既不能超越也不能人为压低,只有这样才能让广大群众在为发展付出代价的同时,分享到发展的成果,调动和维系人民群众发展经济的积极性。

此外,要健全社会救济,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逐步形成社会保障、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相衔接的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形成社会安全网,实现社会公平;完善“低保”,建立医疗、教育救助制度;对那些通过自身劳动仍不能解决生活温饱者,国家要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给予困难家庭在生活、医疗、教育、就业、住房、重大事故和灾情等方面的救助。比如,要用减免学杂费和恢复人民助学金的办法,实行贫困家庭子女的教育救助;要建立随着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和物价指数的上升,适时调整低保标准的机制,使之成为一种可操作的制度性安排。

3.2 加强法制建设,依法处理群体性突发性事件

一是完善处理群体性突发事件的相关法律法规。要根据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及时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使社会矛盾的处理和解决有法可依,促经济社会有序发展。健全法律法规,关键要从法律层次界定群体性突发事件的性质、规范处理群体性突发事件相关机关的地位、权利和义务、运行机制等,要对在群体性突发事件中违法乱纪的惩诫做出法律的规定。特别要抓紧制定群体性突发事件处理的专门法律,在条件成熟的时候,使之出台。同时,要健全处理群体性突发事件的相关规章规定,对不合时宜的规章及条款给以修订和废除。

二是规范政府的执法行为。领导干部在工作中要依法行政,少犯错误是减少或防止群体性突发事件的重要方面。因此,对政府而言,应当大力提升各级政府,特别是基层干部依法行政的水平,学会按法律办事,学会按法律程序、法律手段解决冲突。要加大对党政干部违法行政的惩罚力度,对于因侵害群众利益、对群众反映问题久拖不决等原因造成社会影响的事件,要实施责任追究制度。

3.3 健全防范和处理机制,有效防控群体性突发事件

一是构筑有效的防范机制。首先要把防范关口前移,建立、健全各级领导协调解决重大矛盾纠纷的责任制,建立重大群体性突发事件限期化解制度,尤其要把防范重心下移,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为重点,建立和完善县区、乡镇、街道、企业、居委会、村委会矛盾纠纷调节防范工作网络;重大活动、重要时期要开展重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活动,重点时期的防范化解延伸为经常性的工作,做到关键时期重点抓,平常期间经常抓,坚持抓早、抓小,及时察觉并解决一些倾向性的闹事苗头,防止矛盾的聚积和扩大。比如,河南省许昌县建立了“1+4+1”的处理涉检问题工作新模式,即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部门牵头协调,以检察院接待站、派出所、基层法庭、乡镇司法所为依托,村两委协助配合,构建起县、乡、村三级联络机制,实行定期下访、敞开接访、主动约访,实现涉检工作关口前移、重心下移,从而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从源头上防范处理涉检问题。

二是逐步完善社会宣泄机制。一般说来,群体性突发事件在其发生的初期,还只是表现为一种隐性的、个别的状态。然而如果缺乏排放和宣泄的渠道,隐性的、个别的不满情绪就会积聚成大量的、集中的社会不稳定因素。因此,有必要完善疏通不满情绪、排放冲突因素的机制,从制度上保证有一个上情下达、下情上达的通道,给社会成员提出问题、发表意见、发泄不满的场所。诸如领导接待来访,与群众对话,民主议政,民主评议党员、干部等形式,让群众能畅所欲言,使不满情绪通过经常的、小规模的交锋,得以逐步缓解,不至于因不断积聚而产生激烈冲突。为健全这样一种体制,必须正确理解“稳定压倒一切”的原则,不能把稳定理解为压制群众的不满情绪和行为。

突发事件的特性篇2

非突发事件的定义及其特征

要定义非突发事件,首先需要定义突发事件。根据我国2007年1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

从对突发事件的定义来分析,突发事件有四个特征:一是出乎意料;二是发生、发展的速度很快;三是难以应对,必须采取非常规方法来处理;四是后果往往相当严重。由此来看,突发事件范围非常广泛,特别是那些突发性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虽然可以预防,但不可能完全杜绝。而一些事故灾难尤其是社会安全事件,往往在突发之前有种种前兆,这些前兆可以称之为非突发事件。

具体来讲,非突发事件是指社会组织或公民个人由于经济、政治、文化、宗教等方面权利、利益和观念的矛盾而引发的冲突,其特征为非隐性、非突发、非激化、波及面窄、参与度低、逆反心理弱。

从其非隐性的特征来看,非突发事件既然被定义为事件,就已经不属于隐患、端倪、苗头的范畴,而呈现显性状态。对于非隐性的事件,正确的办法是早介入、早干预。因此,我们提倡领导干部要学会未雨绸缪,积极主动地排查各种矛盾、冲突的隐患,防患于未然,把矛盾、冲突和危机化解于无形之中。这是非常正确的;但领导干部工作繁忙,要求他们事事都做到未雨绸缪显然是不现实的。事件发生了再去介入和干预虽然相对被动一些,但总比晚介入、晚干预甚至不介入、不干预要好得多。

从其非突发的特征来看,常言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任何事情都有一个发生、发展的过程。非突发事件处于事件发生初期,往往看起来事情不大,也不算很突然,具有普遍性和常态性。然而正是这种普遍性和常态性容易让人忽视。如果领导干部对这类事件麻木不仁、无动于衷,则可能导致事态向极端化方向发展,最终酿成突发性事件。

从其非激化的特征来看,一些社会矛盾和冲突起初并不尖锐与激烈,有的纯属利益纠纷,甚至涉及的金额都很小;有的仅仅为了弄清真假与是非,甚至只计较对方的态度;有的不过是思想观念、价值理念的矛盾,基本不涉及实际利益。因此,这些事件都没有达到激化的程度。但是,从非激化到激化往往只有一步之遥,如果任其发展或者处置不当,激化起来是非常之迅速的。

非突发事件还有其他几种特征――波及面窄:事件涉及到的人员较少,基本上都是直接的利益相关方;参与度低:事件发生时往往只有当事者参与,不相识的民众很少介入;逆反心理弱:事件当事人一般希望解决争端、化解矛盾,不想把事情闹大,因而对调解者没有逆反心理。

三鹿奶粉事件最初就属于非突发事件。2007年12月以来,石家庄三鹿集团公司陆续接到消费者关于婴幼儿食用三鹿牌奶粉出现疾患的投诉。这表明事件已经浮现,呈现显性状态。但婴幼儿出现疾患的事件是零散发生的,起初还不属于突发事件。而且受害人只是提出经济赔偿的诉求,态度并不过激。如果此时三鹿集团公司的领导干部认真对待投诉,迅速作出检验,就可以在2008年初阻止事态的进一步发展,而且还可以在公众面前树立阳光、诚信、负责的企业形象,付出的不过是经济方面的代价。但三鹿集团公司坐失良机。2008年6月经检验发现奶粉中非蛋白氮含量异常并确定其产品中含有三聚氰胺,三鹿集团公司仍然抱有侥幸心理,迟迟不予上报。8月2日,三鹿集团公司终于报告石家庄市政府,但石家庄市政府接到报告后,竟然拖延38天,直至9月9日才向河北省政府报告,终于酿成重大突发性事件。处置非突发事件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如果三鹿集团公司和石家庄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干部对这起非突发事件早介入、早干预,就不至于酿成大祸。

如何正确处理非突发事件

对于非突发事件引起高度重视,是领导干部正确处理非突发事件的前提。本文前边所述非突发事件的特征表明,非突发事件虽然很不起眼,但是数量很大,几乎每天都在发生。客观地说,有许多非突发事件处置起来非常困难,介入其中的领导干部很可能陷入类似“清官难断家务事”的困境。还有一些非突发事件,虽然无人处理,但天长日久也就不了了之,并不一定会演变成突发事件。因此,这些普遍地、经常性地发生的事件,很难进入领导干部的视野。唯其如此,领导干部更应该对非突发事件予以高度重视。因为非突发事件作为突发事件的前兆,转化为突发事件的概率非常高,领导干部既不能由于非突发事件难以处理而索性置之不理、任其自生自灭,更不能由于某些非突发事件最终不了了之而存有侥幸心理,冀望所有非突发事件都能烟消云散。事实上,一些非突发事件看起来是不了了之了,但在其背后,当事人的怨恨、愤怒之气并没有消散,这些怨愤之气长期积累、聚集,犹如地火在奔突,一有时机,很可能会不可遏止地突然爆发。

当然,对于非突发事件只是引起重视是远远不够的,落脚点还是正确地、妥善地予以处理。

正确处理非突发事件首先要摒弃强制力崇拜的错误理念。一些领导干部头脑中存在着强烈的强制力崇拜理念,在他们看来,动用警力、借用公安部门的威慑力,会提高处置各种事件的效率,会使自己的意志得以迅速实现。由于过分崇拜强制力,公安部门往往被一些地方政府过度使用,被动地做一些法定职责之外的事情,也因此经常被置于矛盾冲突的最前沿,严重地损害了自身的形象和公信力。云南孟连警民对抗事件发生后,针对“一些干部以为手里有了权,动不动就派出警察”的现象,云南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李汉柏曾语重心长地提醒领导干部:“警察是保护人民而不是对付人民的。”存在强制力崇拜理念的领导干部,应该对这句肺腑之言深长思之。

在摒弃处理非突发事件错误理念的同时,要树立处理非突发事件的正确理念。其一,无小事理念。我们总说群众利益无小事,当这些事情升格为非突发事件时,领导干部当然要树立无小事理念,把这些事件当做大事来处理,不怕繁琐,不怕棘手,带着感情认真、负责、严谨、细致地去处理。其二,法律引入理念。很多事情可以在法律框架下处理,这并不意味着动用刑法、刑事诉讼法,也不意味着司法介入或者法律诉讼,而是要把运用法律手段进行调解作为首选。领导干部要在法律框架下,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综合运用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和程序法等各类法律,客观、公正地处理非突发事件。其三,情绪干预理念。非突发事件当事人的情绪往往不是很稳定,领导干部要学习和掌握一些心理学知识,对当事人进行情绪和心理干预,首先使他们的情绪尽可能地稳定下来。其四,非控制理念。领导干部不要试图控制一切,总有一些事情是控制不好、控制不了的。正确的方法是动态地把握事态的进展状况,抓住事件的主要矛盾、主要当事人,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安抚当事人,从而有效地防止矛盾激发和事件升级。

突发事件的特性篇3

关键词:中等职业院校 突发事件 应急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3(b)-0187-02

突发事件灾害问题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一大问题,建立有效的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减轻各种突发事件的危害后果,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而中等职业院校作为一个学生云集的场所更需要我们的关注。

1 中等职业院校突发事件概述

1.1 中等职业院校突发事件的概念

突发事件一般是指由自然的、人为的或社会的原因引起而突然发生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对社会生活秩序造成一定范围的危害或影响的事件[1]。常见的有:地震、火灾、游行示威等,对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可能会造成意想不到的灾难。中等职业院校是人群密集的地方,这里的青年学生精力充沛、爱国民主意识强、易冲动等特点,使得院校出现的突发事件类型和表现形式多种多样。诸如食物中毒、火灾、传染病、自杀等突发事件频繁发生。

本文所探讨的中等职业院校突发事件是指由于自然的、人为的或社会政治的原因引发的,在中等职业院校内部忽然发生的,学生起主导作用的,不以院校管理者的意志为转移的,对院校的教学、工作、生活秩序造成一定影响、冲击或危害的事件。

1.2 中等职业院校突发事件的类型

通过研究突发事件的类型,有助于构建中等职业院校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系统。一般中等职业院校突发事件按性质划分,可划分为以下五种类型[2]。

自然灾害类突发事件:是指因地震等自然界不可抗力因素引发的突发事件;公共卫生类突发事件:是指因各种传染病等卫生因素引起的突发事件;政治类突发事件:是指因国家利益冲突等政治因素引发的突发事件;治安安全类突发事件:是指因交通事故等人为因素引发的突发事件;中等职业院校管理类突发事件:是指因院校疏于管理、教育和心理疏导或因院校自身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地解决而引发的突发事件。

1.3 中等职业院校突发事件的特征

中等职业院校突发事件既具有突发事件的共性特征:突发性、危害性和扩散性,也具有其自身的特征:敏感性、隐蔽性、多发性、复杂性、可控性、持久性。

中等职业院校突发事件除了具有一般突发事件的共性特征,它的发生和发展有其自身独有的特点和独特的规律性。从中等职业院校突发事件的可控性可以看出,只要院校管理者思想重视、制度健全、教育得当、预防缜密、方案务实、处置及时、措施得力、善后合理,突发事件仍然是可以控制的。这也是众多学者越来越重视中等职业院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研究的原因。

2 中等职业院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重要性

2.1 中等职业院校突发事件的处置现状

我国现有的中等职业院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制对于预防突发事件发生减轻突发事件危害、保护师生的利益发挥了很大作用,但在应急实践中预防预警、组织协调和应急处置都有一定的问题,一事一办或临机处置的经验型应付办法,已经不能适应处理当代中等职业院校突发事件的需要。多种多样的问题已暴露出来,例如:中等职业院校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理念滞后;中等职业院校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未形成有效机制;中等职业院校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法律制度不健全[3]。

2.2 中等职业院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重要性

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其中一个重要方面是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4]。中等职业院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不仅关系广大师生的切身利益,还关乎到国家的兴旺发展、社会的安定团结。随着现代院校突发事件的增多,以及其影响力和破坏力增大的特点,探析校园突发事件的预警、处置等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分析众多中等职业院校突发事件,发现突发事件应急体系的不健全、应急管理和应急预案编制的不完善是导致突发事件频发的重要原因之一。应急管理能力是为了提高预防和处置相应的突发安全事件的能力,在以下方面所做准备工作的综合体现:组织体制、应急资源保障、应急预案、应急指挥等。应急管理预案是应急管理的核心,是有效控制重大事故损失的手段。

3 中等职业院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

3.1 中等职业院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政策制度机制

3.1.1 重视树立危机意识

中等职业院校全校师生的危机意识是决定院校应急管理能力的重要因素,是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加强院校师生的应急意识:一方面,对院校师生进行应急教育;另一方面,定期进行一些应急演习,进一步提高他们对防范突发事件的警惕性[5]。

3.1.2 建立和完善中等职业院校突发事件管理的组织体系和机构

中等职业院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是各级政府、各个院校的职责和责任,所以设立一个常设性的应急管理协调机构,明确各部门的职能和任务,组织有应急处理经验的专家和政府官员对各类校园突发事件开展分析总结工作,加强他们的协调和沟通。

3.1.3 制定和完善中等职业院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法律法规体系

法律手段是政府和院校在进行应急管理时的有力武器。因此必须建立健全院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建设,只有把院校应急管理法制化,在面对突发事件时采取的措施才能有法可依才具有权威性。

3.2 中等职业院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应急决策机制

中等职业院校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是在突发事件发生之前、中间和之后,院校及其主管部门为减轻或减缓突发事件的影响,恢复正常的教学工作秩序所采取的具体行动和措施。

虽然中等职业院校发生突发事件是具有突发性和偶然性的,但应急管理不应仅仅局限于应急救援行动。应急管理应是管理突发事件发生的全过程,贯穿于突发事件发生的前、中、后各个过程,包括突发事件发生前的事前预防、突发事件发生后的应急响应和应急恢复三个阶段,每一阶段都是构筑在前一阶段的基础上,所以都应有自己明确的目标。所以事前预防、应急响应和应急恢复三者之间互相关联,且构成了中等职业院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动态循环过程。

(1)事前预防是指在突发事件发生前为了防止突发事件的发生而做的一切准备工作。如进行火场逃生训练,提升火场第一反应的正确性;通过校园丰富多彩的活动进行宣传教育;进行应急演练,加强基础保障;建立应急管理体系,落实有关部门和人员职责。

(2)应急响应是指突发事件发生后及时采取的相应的应急与救援行动。根据应急响应工作的先后次序一般包括:报警与通报突发事件的发生、紧急疏散有关人员、紧急救护与医疗受伤人员、突发事件信息收集、应急处置决策和外部救援请求等。应急响应的基本目标是尽可能地抢救受害人员和保护受威胁的人员,尽力控制突发事件发展和消除突发事件影响。

(3)应急恢复一般是在突发事件发生后就立即组织实施。具体应包括以下内容:第一应尽力恢复受突发事件影响区域到相对安全的状态直至恢复到正常状态;第二进行的突发事件损失评估、突发事件原因调查和突发事件现场清理等工作。在积极吸取突发事件经验和应急救援的教训的基础上,开展进行下一步的预防和减灾行动。

4 结语

本文通过分析中等职业院校突发事件的类型、特征和其处置现状,得出中等职业院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并通过对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剖析,将中等职业院校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划分为三个阶段的处置过程,从而在实施决策层面上,改善中等职业院校突发事件的处置效果和提高其处置效率。

参考文献

[1] 李佐卫,陈庆华,张学忠.高校突发事件的概念、类型、成因及特点探析[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2):11-15.

[2] 陈伟珂,王子博.高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系统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2009,30(4):372-375.

[3] 胡钰.如何利BBS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思想教育导刊,2002(7):46-49.

[4] .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N].人民日报,2005-03-15(1).

突发事件的特性篇4

关键词 新媒体 高校突发事件 传播机制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一、新媒体时代的信息传播

所谓新媒体可理解为以数字媒体为核心、通过数字化交互性的固定或移动的多媒体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服务的传播形态。新媒体具备两大特征:数字化与交互性。

新媒体条件下的传播途径在技术上突破了传统的内向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在形式上突破了内向传播和大众传播,在模式上突破了线性传播模式。它实现一对多、多对一的点对点互动传播。新媒体同时拥有开放性、人性化、个性化等特点。人们可以自由的表达自己的意见或别人的意见,实现信息的公开转移,人们可以在网络和手机上自由的上传和转发照片、签名、音乐、图片等相关个人信息,使得手机和网络成为高端开放和高度兼容的互动平台。

校园里的新媒体主要是指手机和网络,而网络媒体中又包括网络博客、电子邮件、QQ、MSN等以及相关网页(如校内网)等能够即时互动的传播形式,更值得一提的是高校的BBS,BBS是英文(BulletinBoard System)的缩写,中文翻译为电子公告版(板),或者论坛。大学生在BBS上各种信息、言论。

新媒体的存在使得校园里的突发事件得到广泛而及时的传播,形成强大并且不断变化的舆论氛围,给一些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动力。

新媒体在传播信息时与传统媒体有较大差别,因此其传播学功能也有所改变。

1 新媒体传播高校突发事件中的“把关人”

在互联网传播时代,把关行为是十分困难的,新媒体传播已经严重缺失了传统媒体的把关人功能。

但在高校论坛中,“把关人”的角色是依然存在的,例如高校BBS中经常对虚假消息进行删除,对不恰当言论进行删除。在某些时候,还会出现以管理员身份发表“通告”与“声明”,对某些人的行为提出警告。以确保在论坛中没有或少有虚假信息内容,这就类似于传统媒体中的“把关人”。

2 新媒体传播继承了传统媒体的“议程”设置功能

从高校论坛事例中就可以看到新媒体在事件报道过程中起到了“议程”设置功能。首先,网络论坛上重要板块重要位置出现的标题更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网络以专题报道的形式为网民们设置议题,引起网民们更多的参与。其次,高校论坛通过正面引导确保议题的正确方向。再次,高校论坛的持续报道增加了事件在大学生心目中的印象,引起他们长时间的关注。但是,与传统媒体相比,由于网络的更新较快,报道过的重大事件又很快被新的事件所更新,人们又会很快淡忘前面的事情。所以网络媒体“议程”设置的时间性上较传统媒体的差,因为传统媒体经常反复播报。但引起反响的热烈程度较传统媒体好,能够引发网友热议。

3 新媒体传播淡化了“沉默的螺旋”效果

伊丽莎白・纽曼在20世纪70年代早期提出并验证的“沉默的螺旋”理论认为,在人际传播过程中,持非主流观点和态度的人,在大众传播的压力下,随时间推移,变得越来越少。最终主流观点占领上风。非主流观点和态度被淹没的原因主要出于人们的不自信,害怕被孤立,而倾向于朝着大多数意见的人靠拢。在新媒体特别是在网络媒体中,如果人们匿名发表观点,人们互相不知道身份,不会像在现实中那样害怕被孤立,从而可以大胆发表意见。“沉默的螺旋”的力量在网络上发挥的并不十分明显。

二、高校突发事件的舆论特点及应对措施

突发事件有着产生的瞬间性、爆发点的偶然性、发展趋势的危机性和对社会的危害性四个特征。突发事件一般分为自然突发事件和社会突发事件,而社会突发事件是我们关注的重点。突发事件发生时,老百姓会比平日更依赖媒体,他们急切想了解外界发生了什么,周围的人们在做什么,特别是政府职能部门的人员此时的行为如何。媒体被公众前所未有的重视,媒体恰当的报道很大程度上有助于安抚民心,使社会秩序早日恢复稳定。相反,媒体过分夸大或掩盖某些事件,则会加剧公众的猜疑恐慌,使事态进一步恶化。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以网络媒体为代表的“新媒体”日益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和交流的主要渠道,特别是在大学生中尤为突出。

大学校园如同社会一样,也会面临千变万化的突发事件。大学校园里的突发事件包括一切在高校内突然发生,对学校的教学、工作、生活秩序造成一定危害的事件。高校突发事件往往又被称为高校社会性突发事件,因为发生在高校中的突发事件往往是社会性的,对学校和学生的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网络和手机是大学生获取外界信息最主要的工具,大学生对网络的利用程度相当的高。每当突发事件发生时,大学生第一反应是从网络上获取信息、发表言论,或者发短信向同学询问。大学生对新媒体的依赖程度是相当高的。大学生是一群富有思想但尚未足够成熟的群体,他们的思想和见解随着突发事件不断的展露端倪而不断变化着,事件信息公布的多少直接影响到大学生对事物的认知和见解。所以突发事件发生时,媒体对事件的报道程度直接影响着校园舆论的形成。由于高校群体的特殊性和新媒体的介入,使得高校舆论呈现以下特点:

“注射”效应。思想尚未足够成熟的大学生对突发事件的反应往往是最直接而强烈的。缺乏社会经验的学生们不能够对突发事件背后的社会成因做出更深刻的思考,也难以对事件的真伪做出准确的判断。对事件的感性认识迅速占了上风,直接左右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活动。

“垄断”效应。由于高校的人群集中密度大,开放程度也越来越大,大学生又多是热血青年,与社会上的人士相比更加关心国家时事和社会大事,对突发事件的反应也比较直接和激烈。校园突发事件容易引起热议,且能迅速占领校园议题,同时校园的各大媒体扩大宣传,无疑突发事件成了校园里的最大议题,使得对突发事件的议论充满校园的每个角落。

“窗帘”效应。当对学校正常教学产生不利的事件突发时,学校往往会迅速掌控舆论,但此时关于突发事件的种种谣言和推测可能会遍布校园,为了不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学校将会采取拉上“窗帘”,让大学生无法得知事实的真相,而只能猜测,使得事件的本来面目若隐若现、扑朔迷离。

“冒泡”效应。校方在掌控消息的同时,由于学生迫切希望获得事实的真相,一些信息就会在私人网络上流动,被称为“小道消息”。但由于得不到事件的真相,好奇的大学生们更加青睐于小道消息,从而使得事实真相更加不明晰。

基于高校突发事件舆论的以上特点,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在处理突发事件时,应当依据大学校园的特点,参照社会上对突发事件的处理机制,使得新闻传播既真实可信,又快捷自由,以满足大学生们对新闻的好奇与知情权。

1 对高校突发事件尽量在第一时间以明晰事件真相

传闻止于信息公开。社会学者认为,由于传闻存在一定

的不确定性和随意性,常常被夸大、扭曲和虚构,而这些夸大的信息给人们造成了一种错觉和恐慌,从而加剧了人们的不安心理。学生们对校园内的突发事件发生,通常会在事件情况不明朗不准确时产生错觉,导致学生们主观猜测与种种传闻。这就要求信息与媒体管理者们要恰当地选择传播渠道,尽量及时准确、全面客观地传播有关突发事件的信息。’即使在突发事件发生初期不能确切和全面地掌握情况下,也应及时、客观地信息。这样做。一是保障学生们的知情权,二是减少舆论传播及其负面影响,避免出现不利的舆论导向。第一时间的信息也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在突发事件处理中争取到广泛的理解合作与支持。现在和过去有了很大不同,互联网时代的媒体传播途径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如果继续沿用过去的做法“只处理不报道或先处理后报道”,或者试图封锁消息,都可能带来负面的影响。在互联网时代这种处理方式也很难做到,因为只要事发现场有人看到,或只要有人用媒体工具采集到,如被手机拍到,信息就可能很快传播出去,由于人们对突发事件的不了解,很容易引起误解,种种猜测尾随而来,使得突发事件面目全非。

作为学校相关职能部门的管理者,要具备同媒体打交道能力,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应在第一时间内以先进的媒体技术手段向上级传达信息,争取时间达成共识,对已经被证实为突发事件的信息,既要考虑到慎重,遵循信息的规矩,同时还要满足公众们的信息渴求。通常在突发事件发生后,及时组织会议交流沟通,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至上而下的进行疏通,解决思想上的疑惑和包袱,以免引起混乱。

2 更新观念以适应互联网时代的传播特点

网络时代的信息传播特点快捷方便,许多过去行之有效的传播管理办法有的已经不适应时代需求了,有的反而束缚我们的手脚,造成处理事件的被动。引起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处理事件本身的责任人媒体意识尚不到位。在突发事件面前,谁都认为处理事件本身是头等大事,但没有意识到,做好媒体报道同样重要,有时是更为重要的头等大事。媒体信息传播与突发事件的处理应当同步进行。第一责任人应同时对突发事件处理和媒体信息传播负总责,建立突发事件媒体处理班子,主动及时统一传播信息,并不断引领主流舆论,这也是突发事件媒体传播管理的有效手段。

三、新媒体在高校突发事件中的传播机制

与传统媒体和社会网络相比,网络媒体在报道高校突发事件的时候,有着独特的处理机制。

1 筛选和过滤机制

在报道突发事件时,传统媒体会按照媒体机构的舆论倾向和报道方针,通过信息的选择和处理机制,对信息进行过滤筛选、提炼升华和剪切编辑。而网络媒体的则不然,其主体繁杂,舆论导向不明显,并且对信息报道的及时性要求非常高,而对信息的过滤和筛选功能又较差。网络媒体上会出现社会正面信息,也会有负面信息。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相比,其报道的信息更加多元化。

新媒体在报道高校突发事件时主要基于手机和网络媒体工具,而手机和网络平台的报道其信息难以过滤和控制,消息相对繁杂,并且学生们迫切想要知道事实的真相。因此校园网络媒体对信息的筛选和过滤较传统媒体要相对复杂,较社会网络相对简单,尽管校园突发事件的发生频率小于社会,但大学生们却是情绪容易波动的网民群体,对信息及时性的要求又高于传统媒体,故当突发事件发生时,大学生更容易参与讨论。特别是在校园内的BBs论坛上,学生们可以在申请到账号后,也就拥有了信息的权利,这就增加了网络媒体在报道高校突发事件信息时的筛选和过滤难度,需要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对个人的发言权进行一定的把关。

2 报道机制

网络在报道有关突发事件的消息时,有媒体数量多、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自由度高、监督难度大等特点。加上突发事件本身的突发性和震撼性的特征,使之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而公众也同时增加了信息诉求。突发事件后,网络媒体报道可以实现信息的即时性,符合突发事件后公众对信息的迫切需求。

新媒体对校园突发事件的报道是多元化的报道。一件事情发生后,会在校园网络的多个地方出现不同的声音,由于网络上可以匿名发言,发言的自由度大,导致信息者对信息不负责任的报道。

高校网络在报道突发事件时传播快、很容易遍及整个校园网络。因此在校园突发事件以后,校园网络上可能会出现不同的声音。而每一条信息往往都融入了者的主观色彩。对同一事件不同的印象让在校大学生对事件的理解和把握更加困难。受众从网络媒体获知信息后还可以进行二次传播,大学生在获得突发事件信息后,可以通过群发邮件、在论坛贴文章、在网络聊天室发言等方法把消息即时扩散出去。如此这般,相关信息会以几何倍数的速度蔓延。许多人在一个电子空间里同步交流、密集互动,不可避免地对参与者的思想产生巨大影响,迅速产生“规模效应”。尽管是多元报道,但根据先入为主的原理,人们在网络媒体上第一时间获取的信息却是至关重要的。

3 反馈机制

传统媒体的信息传播呈线性特点。而新媒体则实现了双向互动的交流方式。而网民的意见也可能会对突发事件造成重要的影响。高校校园网站上有各种论坛等形式的互动交流平台。反馈是十分及时的,往往信息刚刚,就会有大量的反馈回应,并且是争先恐后的,网友争坐“沙发”、“板凳”。学生们的思想情绪以及对事物的看法较容易形成一致和积极的看法,从而对学校和社会产生影响。

4 危机传播机制

当突发事件暴露出社会的丑陋面或诸多的负面信息时,如果校园网络筛选过滤不及时、有意或无意的放大渲染,就会对意志力相对薄弱的学生群体产生影响。容易引起情绪低落、埋怨愤激的心理,容易导致过激行为。在新媒体的介入下高校突发事件后的危机传播是交叉辐射的,是多点对应模式的,动态传播过程。高校师生既是信息的发出者,又是信息的接受者,在这样的双向互动的过程中危机得以扩散。

四、结语

在当今的信息时代,新媒体在报道高校突发事件中发挥着特殊的作用。针对高校突发事件的舆论特点,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和社会网络相比,在高校突发事件的传播中有着独特的处理机制,即筛选和过滤、报道和反馈、危机传播等机制。对新媒体传播既要坚持新闻的及时性和真实性,同时还要满足大学生的好奇心理和知情权。

注释

①廖祥忠:《何为新媒体》[J],《现代传播》,2008年第5期。

②朱力:《突发事件的概惫、要素与类型》[J],《南京社会科学》,2007年第11期。

突发事件的特性篇5

【关键词】突发事件 预防 监测 预警 应急处置 无线集群指挥调度系统

1 国家突发事件应对法

为了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控制、减轻和消除突发事件引起的严重社会危害,规范突发事件应对活动,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环境安全和社会秩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于2007年8月30日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1.1突发事件

根据我国2007年11月1日施行的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自然灾害如南方雪灾、汶川地震,事故灾难如交通事故、煤矿爆炸,公共卫生事件如SARS、禽流感,社会安全事件如新疆7.5事件等。按照社会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四级。

1.2突发事件的特性

突发事件往往是客观事物的一种急剧变动的状态,甚至是一种从量变到质变的状态,较之处于常态的事物有着不同的规定性和复杂性,呈现出突发性、偶然性、破坏性、继发性、关联性等特征。

突发事件最显著的特征就是急剧冒出的突发性和难以预见的偶然性,具有强大的破坏性。往往由此突发事件引起随后的继发性次生事件,如大地震之后的余震,也往往由此突发事件引起随后的关联性衍生事件,如日本大地震之后的海啸和和核泄漏。因为突发事件是突然发生的、非正常的、带有破坏性的事件,极易造成公众恐慌,所以在处理突发事件时,就带有紧迫性的特点。此时,突发事件对传播渠道和传播时效的要求很高,对通讯的要求和期望很高,传播得越迅速,越及时,越有利于消除突发事件的未知因素和不确定性因素给人们造成的影响,越有利于社会和人心的稳定。

2 突发事件的应对活动

国家建立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突发事件按其全过程分为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事后恢复与重建等应对活动。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实行预防为主、预防与应急相结合的原则。

2.1突发事件的预防与应急准备

凡事预则立,要未雨绸缪,国家应事先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体系。具体规定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的组织指挥体系与职责和突发事件的预防与预警机制、处置程序、应急保障措施,以及事后恢复与重建措施等内容。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整合应急资源,建立或者确定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及由成年志愿者组成的应急救援队伍。单位应当建立由本单位职工组成的专职或者兼职应急救援队伍。建立与加强与非专业应急救援队伍的合作,联合培训、联合演练,提高合成应急、协同应急的能力。

2.2突发事件的监测与预警

国家建立健全突发事件监测网点。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根据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的种类和特点,建立健全基础信息数据库。完善监测网络,划分监测区域,确定监测点,明确监测项目,提供必要的设备、设施,配备专职或者兼职人员,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进行监测。

国家建立健全突发事件预警制度。

可以预警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级别,按照突发事件发生的紧急程度、发展势态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分别用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标示,一级为最高级别。

这些突发事件即将发生或者发生的可能性增大时,人民政府应当根据规定的权限和程序,相应级别的警报,决定并宣布有关地区进入预警期,同时向上一级人民政府报告,并向当地驻军和可能受到危害的毗邻或者相关地区的人民政府通报。

2.3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与救援

这是突发事件最为紧迫的阶段,突发事件发生后,履行统一领导职责或者组织处置突发事件的人民政府应当立即针对其性质、特点和危害程度,组织有关部门,调动应急救援队伍和社会力量,依照法规采取应急处置措施。

自然灾害、事故灾难或者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应当采取下列应急处置措施:

(1)组织营救和救治受害人员,疏散、撤离并妥善安置受到威胁的人员以及采取其他救助措施,并迅速派出负责人赶赴现场开展劝解、疏导工作;

(2)迅速控制危险源,标明危险区域,封锁危险场所,划定警戒区,实行交通管制以及其他控制措施,并采取其他防止危害扩大的必要措施;

(3)立即向受到危害的人员提供避难场所和生活必需品,实施医疗救护和卫生防疫以及其他保障措施;应当组织协调运输经营单位,优先运送处置突发事件所需物资、设备、工具、应急救援人员和受到突发事件危害的人员。

应当按照有关规定统一、准确、及时有关突发事件事态发展和应急处置工作的信息。

受突发事件影响地区的人民政府应当及时组织和协调公安、交通、铁路、民航、邮电、建设等有关部门恢复社会治安秩序,立即抢修被损坏的交通、通信、供水、排水、供电、供气、供热等公共设施。

2.4突发事件的事后恢复与重建

突发事件的威胁和危害得到控制或者消除后,人民政府应当停止执行依照法规采取的应急处置措施,同时采取或者继续实施必要措施,防止发生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的次生、衍生事件或者重新引发社会安全事件。应当立即组织对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进行评估,组织受影响地区尽快恢复生产、生活、工作和社会秩序,制定恢复重建计划;及时查明突发事件的发生经过和原因,总结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的经验教训,制定改进措施,并向上级报告。应当及时组织和协调公安、交通、铁路、民航、邮电、建设等有关部门恢复社会治安秩序,尽快修复被损坏的交通、通信、供水、排水、供电、供气、供热等公共设施。应当根据本地区遭受损失的情况,制定救助、补偿、抚慰、抚恤、安置等善后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妥善解决因处置突发事件引发的矛盾和纠纷。

上一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受影响地区遭受的损失和实际情况,提供资金、物资支持和技术指导,组织其他地区提供资金、物资和人力支援。

国务院根据受突发事件影响地区遭受损失的情况,制定扶持该地区有关行业发展的优惠政策。

3 突发事件对信息通讯的要求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国家要建立全国统一的突发事件信息系统,要建立健全应急通信保障体系。

对突发事件的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以及 事后恢复与重建主要依靠全国统一的突发事件信息系统;而对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与救援以及突发事件发生的一级、二级预警,仅靠突发事件信息系统是不够的,还必须有应急通信保障体系,特别是无线集群指挥调度系统。

3.1突发事件信息系统要求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建立或者确定本地区统一的突发事件信息系统,汇集、储存、分析、传输有关突发事件的信息,并与上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下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专业机构和监测网点的突发事件信息系统实现互联、互通,加强跨部门、跨地区的信息交流与情报合作。应当通过多种途径收集突发事件信息。应当在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和有关单位建立专职或者兼职信息报告员制度。

获悉突发事件信息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应当立即向所在地人民政府、有关主管部门或者指定的专业机构报告。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向上级人民政府报送突发事件信息。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主管部门应当向本级人民政府相关部门通报突发事件信息。专业机构、监测网点和信息报告员应当及时向所在地人民政府及其有关主管部门报告突发事件信息。

有关单位和人员报送、报告突发事件信息,应当做到及时、客观、真实,不得迟报、谎报、瞒报、漏报。

应当及时汇总分析突发事件隐息和预警信息,必要时组织相关部门、专业技术人员、专家学者进行会商,对发生突发事件的可能性及其可能造成的影响进行评估;认为可能发生重大或者特别重大突发事件的,应当立即向上级人民政府报告,并向上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当地驻军和可能受到危害的毗邻或者相关地区的人民政府通报。

3.2应急通信保障体系要求

国家建立健全应急通信保障体系,完善公用通信网,建立有线与无线相结合、基础电信网络与机动通信系统相配套的应急通信系统,确保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的通信畅通。

当突发事件发生时,面临的情况可能是:场面混乱,人员嘈杂,受难的人员四处奔走逃窜,抢险救灾人员从四面八方各行各业中涌出,医疗、卫生、安全、消防等部门紧急组织人员赶赴现场,国家政府部门出面指挥调度开展救援工作等等。在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与救援阶段很多人都是措手不及的,政府指挥调度工作如何开展?如何将救援人员工作协调起来,有条不紊的部署?各救援人员如何分组?队员之间如何联系,如何协商分配工作?指挥中心通过什么来调度工作?这一切都需要事先建立健全一个全国性的无线集群指挥调度网。

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与救援依靠传统的常规的口头传达,或依靠公用电信网、移动网和互联网的电话、手机和电脑联系往往是无法满足要求的,只有依靠专业无线通讯才是解决之道。而在专业无线通讯中,面对突发事件,要求具有快速反应能力、系统组网灵活快捷、嘈杂环境话音好、持续通话能力强、抗毁性能高等多方面的特点,才能胜任工作。

3.3突发事件对信息通讯造成的影响

在发生突发事件时,信息通讯至关重要。一般情况下,突发事件爆发时,通讯不可避免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甚至会对信息通讯造成重大破坏。而通讯恰恰是应对突发事件时最重要的生死攸关的工具之一。在日常使用的通讯工具中,有线通信需要树立电线杆、铺设电缆等,无线通信必须建设基站、安装天线,而且都要有电力供应;而卫星通讯由于费用高昂,无法普及。因此,当突发事件,特别是重大突发事件发生时,如地震、海啸、雪灾等灾难发生时,很容易造成外露的电线杆、基站和电缆被摧毁,致使通讯中断;往往是电力系统的瘫痪,如果没有备用电源也会造成通讯中断。如2008年初在我国发生的50年一遇的大雪灾,就暴露了我国在通讯应急方面的薄弱。因此,必须具有灵活性、抗毁性和快捷性的专业集群机动通信系统才能应对。

4 整合全国电信网形成突发事件信息系统

截至2011年5月,中国三大电信运营商,有1张覆盖全国城乡的有线网,固定电话用户达2.9亿,互联网用户达1.4亿,有3张覆盖全国城乡的无线2G移动网,还有3张覆盖全国城乡的无线3G移动网,移动电话用户达9.1亿,固定与移动合计达12亿,还有覆盖局部地区的无线局域网(WLAN)。此外,还有一个覆盖全国的有线电视和无线电视网,这么巨大的有线无线网络资源,就形成了突发事件信息系统的资源基础。但是必须针对突发事件信息系统的要求,将不同归属不同体制技术的全国电信网加以整合,利用近期出现的云计算技术对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根据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的种类和特点,建立健全基础信息数据库,完善监测网络,划分监测区域,确定监测点,明确监测项目,才能为突发事件建立健全信息系统。

现代都市是几百万以至上千万人口聚居生活工作的密集地区,公共安全和公众服务已经成为市政的首要任务。为了形成完整的突发事件信息系统,在全国应急委员会的领导下,各级人民政府都应建立统一的应急指挥调度中心,将该级政府、公安、武警、医院、消防、急救、交通等几十个成员单位,以及旅游、宾馆等部门统一在一套信息通信网络之中。

5 建设集群指挥调度网形成全国应急通信保障体系

如上所述,全国应急通信保障体系仅靠基础电信网络是不够的,还必须建立一个全国性的无线集群指挥调度网作为应急通信保障体系的主体。

2000年前国家数字集群标准工作组经过多次研讨,确定在符合国际电联ITU-R报告,满足我国各专业部门技术要求的前提下,遵循性能价格比、标准公开性、技术先进性、系统灵活性与环境适应性五项优选准则,对8种技术体制的8000多页标准资料进行消化分析,在大量研究论证的基础上,一致认为欧洲TETRA标准最符合五项优选准则,具有明显优势:

(1)系统可小可大,扩容可以逐步模块化增加;

(2)调度业务丰富,功能齐全,可以按需选配,可以脱网直通;

(3)加密方式灵活可靠,满足商业、秘密、机密等不同级别需要;

(4)空中接口标准开放,保证互通,可多制造商供货。

遗憾的是受摩托罗拉公司的干扰,最终只形成行业标准SJ/T11228-2000,以欧洲TETRA为A制式,摩托iDEN为B制式。其后国内外的实践证实TETRA最适合建设应急通信保障体系。

由于TETRA数字集群系统所需投资较大,因此适合在城市及平原地区建网,并作为省市县的中高层指挥调度网;同时,受限于当前的经济条件,很难作到全国所有边远地区的无缝覆盖。

而国家标准(GB/T 15160-2007)900MHz无中心自集群系统是一种不采用交换控制中心的集中控制,而由各移动台分别设定无线通信链路的分散控制方式的自集群系统,具有下列特点:

(1)2MHz带宽的频率资源,可满足3公里半径内2千个用户的调度通信;

(2)终端(手持台和车载台)可自行机动组网,构成从几个到上千的小中型网络;

(3)可单呼、组呼、全呼,便于组织多个层次大小不同的队伍;

(4)可管可控,指配电台身份号码,便于及时监听、质询、警告与制止违规非法使用;

(5)成本低廉,无需交换机和基站,建网投资比有中心网节省一半以上,终端也便宜很多。

突发事件的特性篇6

[关键词]突发事件;分类;社会热点问题

世界上关于突发事件的记载由来已久,由于研究角度以及研究目的不同,专家学者提出了不同的突发事件分类方式。随着社会形势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笔者认为现有的突发事件分类并不能从总体上涵盖现有的具有突发事件特征的社会热点问题,应当将社会热点问题视为突发事件的一个重要类别。

社会热点事件是一种新型的突发事件

目前,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突发事件都还未形成统一的概念。但从中外专家学者的研究来看,突发事件这个概念具有共同要素:第一,突发事件具有“事发突然”、“出人意料”、“难以把握”的特征。第二,突发事件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受到社会各方面的强烈关注。第三,突发事件都具有危害性。2007年8月30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对突发事件的概念给出了如下定义: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

社会热点事件具有突发事件的一般特征

社会热点事件的形成,一般沿循以下的路径:首先是发生一个小范围的突发事件,事件起因主要有弱势群体遭到侵权、社会道德困惑、官员不当行为等,当事人或者其他网友在网络等传媒上将此事披露,引起受众关注与讨论,事件开始在社会上传播;第二步,事件经媒体传播,受众情绪、意见不断高涨,影响越来越大,形成公共事件。

分析社会热点问题的路线图和成因,我们不难发现社会热点问题具有突发事件的一般特征:

不确定性。根据2010年4月18日北青网邀请的100名专家的分析,目前,社会热点问题分布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诸如腐败现象、“三农”问题、收入差距扩大、干群关系、社会治安问题等,这些问题跟每个人都相关,从这个角度来看,每个人都有可能在不确定的时间发生引起不确定的社会热点问题的可能性。

危害性。一般来说,社会热点问题不会像其他突发事件那样迅速引发大范围生命的丧失或者财产的损失,却会因为迅速传播引起公众的关注,成为公众热点并造成公众心理恐慌、社会秩序混乱、普遍价值观质疑等。

广泛关注性。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性甚至比其他突发事件的关注性还要高,这一方面缘于信息传播手段的多元化和人民对自身权利的认知能力提高了,另一方面也说明社会矛盾已经积累到了一定程度。在这种情况下,大众期望通过舆论监督迅速形成社会热点问题,对政府形成一个“压力集团”,推动社会矛盾的解决。

社会热点事件具有自身的特性

与其他类型的突发事件相比,社会热点事件在发生、发展、处置过程都具有自身的特殊性:

参与者的多元性。与一般突发事件相比,社会热点事件有一个重要特征,即参与人数众多,数以万计的网民都可能通过网络对事件发表评论和看法,共同形成巨大的舆论压力;其次是参与对象跨地域,涉及面广,既有来自事件发生地的,也有来自千里之外甚至国门之外的,而参与者的社会身份则几乎分布于社会的各个阶层,很多时候,参与者可能和事件本身毫不相干。

演变过程的不确定性。社会热点事件要成为突发公共事件,一个很重要的中间渠道是媒介的传播。一个热点事件能不能被广泛传播,要看当时的舆论环境。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在一个事件即将演变成公共事件时,突然发生了一个更具吸引力和轰动性的事件,此时,舆论极有可能受新事件的影响,将前一个事件逐渐冷却。但是,这种冷却有可能只是暂时的,当它受到新的诱因刺激时,可能再次重新演变成公共事件,这样的波动过程甚至可能反复数次。

影响的“软杀伤”性。与地震、火灾、安全事故、公共卫生事件相比,由社会热点引发的事件的直接危害一般不大,事件本身牵涉的人群也比较少,但是,其影响却更为深远。如果说地震、火灾、安全事故、公共卫生事件主要还是“天灾”的话,那么由社会热点引致的突发事件无论是其发生原因还是处置过程更多的是“人祸”,可以指向政治问题、社会问题、道德问题等上层建筑,很多属于意识形态的范畴,因此更容易引起大众的关注和讨论。

社会热点事件报道应注意的问题

社会热点问题引起的突发事件由于公众关注度高,已经成为媒体吸引受众、赢得新闻竞争的主要着力点。研究社会热点问题的舆论引导问题,探索其报道规律,对于有效处置突发事件具有重要意义。

重塑新闻报道管理模式。搞好社会热点事件的报道,首先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突发事件报道管理模式。在网络时代,许多过去行之有效的新闻管理办法不仅不起作用,而且束缚住了新闻单位的手脚,造成报道工作的被动。比如过去“只处理、不报道”、“先处理、后报道”、“宁慢勿抢”、“内外有别”或者试图封锁消息等做法,既不符合党和政府的要求,实际上也难以做到了。

所以,社会热点事件的报道,及时性是第一位原则。当热点事件发生后,媒体要打破常规,千方百计,争分夺秒,尽量及时、准确、全面、客观地有关信息。要牢掌握舆论引导的主动权,为危机处理争取广泛的理解、合作与支持。

面对社会热点事件,主流媒体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不能失语,也不能起哄,要准确报道、科学解读,推动事态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对一些社会重大事件的报道,必须采取审慎的态度,务求客观、真实、全面、公允,避免偏听偏信、误导社会视听。要引导读者正确看待转型期热点事件多发的原因,充分理解事件的复杂性,用正面声音消解各种错误、反动观点的不良影响。要善于把带有某种政治诉求的问题化解为地区性问题、行业性问题,把社会压力分解到社会治理的各个环节中去逐一处置。

突发事件的特性篇7

【关键词】突发事件;应急物流

[Abstract] In this paper, with the acquisition of emergency physical distribution’s connotation, feature and emergency’s property, the author analyzes the significance and effect of emergency physical distribution in which the APF handles the emergency. The author also problematically raises several recommendable measures to direct at the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of APF.

[Key words] emergency;emergency physical distribution

当今世界,许多局部的、区域性,甚至是国家或全球范围时有突发性自然灾害和突发性公共事件的发生,并对人员生命构成威胁、财产造成损失,这就需要大量的应急物资帮助政府开展伤员救助、卫生防疫、灾后重建和恢复生产秩序等工作。在我国,部分区域和边疆地区也时常有突发性事件的发生,人民的生命财产受到极大的威胁。因此及时有效的处置突发事件是武警部队必须达到的要求,充分发挥应急物流的职能作用,提供强大的物资保障,以保证任务完成的质量。因此探讨应急物流在武警部队发展中的建设具有积极意义。

一、应急物流的内涵和特点

(一)应急物流的内涵

所谓应急物流,就是指以能及时提供突发性自然灾害和突发性公共事件等突发性事件所必需的应急物资为目的,以达到时间效益最大化和灾害损失最小化为目标的特种物流活动。由于应急物流的时间紧迫和突发性强,所以要比普通物流更难实现它的空间效用和时间效用。

(二)应急物流的特点

1.具有突发性。应急物流是由突发性的事件引起的。例如地震,是在没有预警的情况下发生的,因此具有突发性。突发性是应急物流与一般物流相差别最明显的特征。为此在设计应急物流系统时就必须有别于一般的物流系统。2.具有不确定性。应急物流的不确定性是由突发事件的不确定性所决定的,比如地震损失数字估计出现较大偏差,或者因为各种因素导致的灾害加剧从而导致应急物资需求量的不确定性。灾害随着救灾工作的不断深入以至评估不断变化,从而救灾帐篷、食品、药品需要量、运输量等就有不确定性。3.具有强时间性。及时提供物资、装备器材和人员是应急物流的主要目的,以弥补人员、装备器材等的严重不足而进行的,需要在第一时间提供所需的物资器材。

二、突发事件的特性

突发事件根据发生的规模、地点、危害性质以及事前准备的不同而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和后果。这些事件的发生具有随机性、不确定性,如果应对处理不当可能发展成为更大规模的事故,会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威胁和损害。

(一)突发性

突发性是突发事件的一个最重要的特征。突发事件一般是在人们毫无准备的情况下瞬间发生的,此类事件的发生往往出乎人的意料之外,人们总是难以预测或左右它的发生。

(二)不确定性

突发事件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一是发生状态不确定。突发事件发生状态的不确定性体现在发生时间、地点、以何种形式和规模爆发通常是无法提前预知。二是产生结果和影响的不确定性。突发事件所造成的损失影响事先是无法准确估计的,如果没有及时有效的控制事态的发展,就有可能使得突发事件成为大规模事件,影响和危害的程度就会加大。

(三)破坏性

突发事件的破坏性包含对社会秩序造成紊乱、对公众生命构成威胁、对公众财产造成损失、对公众心理造成障碍、对各种环境产生破坏等五个方面。其所产生的影响既有有形也有无形。

(四)衍生扩散性

突发事件的衍生扩散性是指其发生导致其他突发事件的发生或该突发事件所造成的危害和影响范围在扩大。从而使得问题的主要矛盾比原生突发事件更为尖锐或已经发生了转移,应急活动的主要对象也为此发生变化。如汶川发生地震后形成高水位的堰塞湖,下游灾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再次受到严重的威胁,因此震后的首要任务就是消除这一威胁,救援部队必须集中力量对湖区进行开渠疏导同时对下游民众进行必要的疏散。

(五)社会性

社会性是指突发事件的发生会对社会的基本价值观和行为准则构架产生影响,其影响涉及的主体不是社会个体,而是公众。同时,突发事件发生后,往往会成为社会乃至全世界舆论关注的焦点以及媒体炒作的对象。这会对政府处理带来困难,如果处理不及时或者不恰当也会对政府带来形象危机。

三、应急物流在武警部队处置突发事件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应急物流能为武警部队应急管理提供强大的物质支撑

应急管理理论认为,突发事件一般可分为4个阶段即潜伏期、发展期、爆发期和痊愈期。应急物流在突发事件的潜伏期做好各种准备,发展期启动,在爆发期和痊愈期开始真正运作,体现其功能和价值。武警部队在短时间准备情况下直赴事发地,在应急物流的强力保障下,把部队所需的救援物资及时有效地送到,就能为任务的顺利完成奠定坚实基础。也为事发地后续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利的前提条件。

(二)应急物流是武警部队完成处突任务的重要保证

突发事件的特性篇8

关键词:项目管理 突发事件 基层政府

一、背景

基层政府作为预防和处置公共突发事件的第一道防线,其处理方法对于事件的发生,发展,激化与平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然而基层政治县级政权在政治运作中,存在着有限权力与无限责任的结构性矛盾。这就注定了基层政府对于公共突发事件预防和平息所能动用的资源有限,而且无法从根本上有效的防止事件的发生与事态的恶化,只能寻求科学的管理方法来应对。

现行的关于突发事件的报告和研究,过分强调了基层政府对于所暴露的问题的责任和过失,并将其处理不善的后果归咎于基层(特别是县级)政府的应急管理意识不强,反应机制不完善,应急平台建设滞后等表面层次的原因,而忽视了现在现行的基层政治体制的框架下基层政府对于应急管理的局限性,并将群众的注意力错误地转移到政府而非事件的本身。过分强调“为什么去做”而忽略了“怎么去做”,且研究大多局限于某个角度,没有从危机管理的宏观层次有效提升管理能力。

因此对于如何应对突发事件,基层(县级)政府更应该关注与应用科学的管理方法进行合理的管理,

二、突发性事件的特点

长期以来,学者们对于突发事件本身的特点逐渐形成了一定的共识:

(一)独特性

近年来发生的每件突发公共事件都具有其区别于其他事件的特点。以突发社会安全事件为例,如2012年10月发生在浙江宁波的PX项目事件起因于镇海区部分村民因镇海炼化一体化项目拆迁而集体上访,而最后引起大规模的游行示威活动。而引起瑞安事件的原因在于民众对公安机关做出的死亡坚定表示怀疑和不满。从这个角度来说,爆发完全相同的公共事件是不可能的,哪怕有着相同的起因(如环境问题,卫生安全问题),由于事件的主客体、爆发的时机发生变化,事件的也不会完全相同。

(二)突然性

突发事件是事物内在矛盾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过程,是通过一定的契机诱发的,诱因具有一定的偶然性和不易发现的隐蔽性,导致事物内在运行平衡断裂的时间、地点、诱因都无法准确把握。

(三)一次性

无论是2008年初我国南方重大雪灾,5.12汶川大地震,还是2012年保钓游行事件,大部分突发事件的成因往往比较偶然,爆发比较迅速,且具有一定的生命周期。从这个角度来说,对于突发事件的管理并不能完全复制日常行政管理的经验。

(四)目的性

任何突发事件(除自然事件外),都有明确的目的性和欲望性,因为人们选择和行为的目标,都是为了满足某种需要。自然事件本身虽无目的性,但是在处理这类事件的过程中,人们的目的性也是十分明显的。

(五)行为的破坏性

不论什么性质和规模的突发事件,都必然不同程度地给社会和人民造成政治、经济和精神上的破坏与损失。

三、利用项目管理思想实现从危机应对到危机管理

(一)实现危机应对的项目预警和管理机制

项目管理近年来逐渐成为企业管理的新热点,项目有两个显著的特点:首先项目具有一次性(或者称临时性)。每个项目具有明确的起点和终点,每次的工作和程序均存在显著不同,即不会跟生产运作一样连续不断、周而复始的活动。项目的临时性还体现在对于人力、物力、财力的管理上,以上所述的资源仅仅在项目的过程中体现其有效性。其次项目具有独特性。每个项目都会创造独特的产品、服务或者效果,尽管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会运用相同的元素,但是相同的元素并不会使得项目失去自己的独特性。

从这个角度来说,突发性事件具有与项目相似的性质,都具有特殊性与一次性,而目标都是为了满足利益相关者的需求,从而每一次危机的管理就是一次项目的管理。在此基础上,可以根据项目管理启动、规划、执行、监控、收尾,同样地,这五大过程组来管理整个危机的生命周期,从而做到满足各方面的利益相关者。

(二)突发事件危机管理的措施

公共突发事件虽然有着一定的起点与终点,可是所带来的影响却是持续的,简单而被动的危机无法应对时时刻刻都会出现的新问题。项目管理作为一种科学的管理方法逐渐应用于各个领域,其中一些管理思想与管理方法对于政府管理公共突发事件有着深层次的影响

1、项目集管理。例如汶川地震从抗震救灾到灾后重建,这种持续性的“项目集”管理不光需要完成独立项目,也需要对每个阶段的项目目标进行协调,它的重点在于关注整个过程中各个项目的依赖关系。

2、成立PMO。因为危机出现的不确定性与临时性,所以政府无法成立独立部门专门进行危机的预防,但是项目管理办公室(PMO)的建立可以有效的解决这个问题。在事件开始阶段快速成立具有PMO性质的危机处理小组,以地方政府最高行政级别领导实质上的项目经理,人员涵盖公安,消防,医疗等各个职能单位,确立政府对于资源最高效率的选择、管理和调动,有效的将危机应对转变为危机管理。

3、责任项目化。将危机中的所产生的目标进行项目化管理,并将其纳入人力资源分配与调度中,确定各个职能部门的作用,提高危机管理的效率。

参考文献:

[1]美国项目管理协会.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指南[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4

[2]于建嵘. 县政运作的权力悖论及其改革探索[J].探索与争鸣,2011,(7):27-30

[3]闫城榛.当代重大突发事件的传播模式研究[J].北方文学:下,2012,(3):128-128.

上一篇:发烧病人的护理措施范文 下一篇:新经济政策的意义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