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与呼吸系统疾病范文

时间:2023-10-30 17:24:26

营养与呼吸系统疾病

营养与呼吸系统疾病篇1

【关键词】 小儿;呼吸内科疾病;预防

1前言

在新生儿期到学龄期年龄段之间的儿童统称为小儿,据资料显示,小儿在感冒、咳嗽等呼吸系统疾病方面具有较高的发病率,究其原因,除却小儿机体的免疫系统尚未发育成熟之外,家长对于小儿呼吸内科疾病的预防重视程度不够,预防工作不到位亦是导致其发病的重要原因。笔者就此现象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索分析,归纳了几点关于小儿呼吸内科疾病的预防措施,现报告如下。

2小儿呼吸内科疾病预防的重要性

作为人体重要的脏器功能系统,呼吸系统同时也是最容易收到外部因素侵袭的部位,当其功能异常时常常引起其他系统的功能紊乱,最终导致全身系统的异常反应【1】。由于小儿的免疫系统尚未发育成熟,以及机体的代偿能力较差,当其呼吸系统受到侵袭时,会导致更为严重的病情。当小儿出现呼吸系统疾病时,家长及时带其到医院就诊固然重要,但是如果能在平时就采取有效地措施对呼吸内科疾病进行预防,这样既可以避免小儿患病的可能性,减少因小儿患病带来的麻烦,又可促进小儿的健康成长。

3小儿呼吸内科疾病预防的措施

3.1对新生儿及婴儿时期的小儿进行母乳喂养。许多家长都明白母乳喂养的好处,但是能坚持到一岁的家长并不多,一部分家长是由于工作忙,一些是因为偏信奶粉的广告而过早的停止母乳喂养。其实相对于配方奶粉等食物,母乳内含有新生儿及婴儿所需的全部营养成分,是此时期小儿最理想、最天然的食物,并且母乳中蛋白质含量较高而脂肪含量较少,有利于小儿消化但不引起腹泻;母乳中含有多种抗体,尤其是sIgA以及IgG等小儿最为缺乏的抗体,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小儿的机体免疫力,提高抵抗防御疾病的能力;母乳还具有干净卫生、温度适宜、食用方便等优点。

3.2 维持小儿安静的生活环境。保证小儿生活环境的安静、舒适,可有利于小儿增加睡眠时间及提高睡眠质量,众所周知,充足的睡眠可保证小儿的正常发育及免疫力的提高,但是由于家长对于孩子的喜爱,以及生活中正常的人际交往,过多的长辈探访反而会对小儿的正常休息造成影响,导致睡眠质量的下降,影响小儿的正常发育及免疫力的提高;另外与成人的过多接触可增加小儿感染细菌的几率,较易引发呼吸道疾病。

3.3维持均衡的营养和水分。婴幼儿的基础代谢率与成人相比相对较高,当机体能量供给不足时,可出现生长发育缓慢甚至停止的现象【2】。随着小儿机体的不断发育,母乳中的营养成分已不能够满足日益增长的小儿生长需求,因此,应及时并且合理地对小儿给予优质蛋白类物质的补充,如牛奶、豆浆、果汁以及蛋类等,为小儿免疫系统合成抗体提供必需的原料,以便于小儿免疫力的提高;另外应对小儿补充适量的水分,如糖盐水等,可避免小儿因脱水导致水、电解质平衡紊乱。在日常的饮食中应避免小儿挑食、偏食垃圾食品等不良习惯,保持小儿营养的均衡性。

3.4多进行日光浴及锻炼。阳光中的紫外线可起到杀菌的效果,经常让小儿进行日光浴,可部分杀灭小儿身体表面的细菌,并且可以促进小儿体内维生素D的合成,进而保证小儿骨骼的正常发育。小儿生性活泼好动,对于平时的蹦蹦跳跳,家长不应过多的干预,小儿在身体活动的同时,可刺激体内骨骼肌肉的发育塑性,保证机体的健康发育;需要注意的是,当儿童活动出汗较多时,家长应注意其衣物的更换及保暖,防止因潮湿的衣物导致小儿着凉引发感冒、咳嗽等呼吸系统疾病。

3.5保持小儿呼吸道的卫生。小儿呼吸道疾病的发生往往与肺炎双球菌、链球菌等细菌在呼吸道的大量繁殖有密切关系,如果小儿的呼吸道如气管、支气管等存在痰液等异物时,小儿的肺部通气就会受到影响,导致上述呼吸道细菌的大量繁殖,引发小儿呼吸系统疾病。因此,应经常对小儿口腔及咽部进行护理,保持其清洁、通畅,降低呼吸道疾病的发病率。如经常喂少量温开水以清洁口腔;改掉某些小儿保着奶瓶入睡的习惯,或者在喝完奶后进行漱口;帮助小儿树立经常洗手的意识,建立良好的卫生习惯;经常给小儿更换内衣内裤、床单被褥尿布等。

3.6避免去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由于人员混杂,常存在多种呼吸系统病原体,如细菌、病毒、支原体等,很容易通过空气、飞沫或者接触等途径进行传播,小儿自身的免疫系统本来就较弱,一旦暴露在上述场所中,很容易被感染导致呼吸道疾病【3】。另外,若室内通风不良,空气质量下降,亦会导致小儿身体抵抗力下降而容易发病,因此在家中也应经常开窗通风换气,少开空调,禁止吸烟等,以保持室内空气的通畅、温度和湿度的适宜,避免过热过干,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对于维持小儿呼吸道黏膜的湿润具有重要的作用。

3.7按时进行预防接种。按时对小儿进行规定疫苗的接种,如白喉、百日咳等,通过这种方式使小儿被动地增强小儿呼吸系统的免疫力,从而提高对特定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的抗病能力。根据研究显示,对于6岁以前的儿童,预防接种是避免传染病的最有效途径。

4小结

综上所述,对于小儿呼吸内科疾病,应注重平时的预防,通过上述预防措施的实施,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小儿呼吸内科疾病的发病率,不仅可以为小儿提供卫生、舒适的生活环境从而保证其健康成长,还可以避免因小儿患病给家长带来的麻烦。

参考文献

[1] 刘亚香,崔国粹,探讨小儿呼吸系统感染的相关因素及预防[J],中国保健营养,2010,7(3):107

[2] 林湘屏,体质食养对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预防作用[J],吉林中医药,2007,27(7):18―19

营养与呼吸系统疾病篇2

一、概述

猪的呼吸道疾病已成为养猪生产的主要问题,发病率在30% ~ 80%,死亡率5% ~ 30% 以上,造成的经济损失很大,也是养猪疫病防治中十分突出、棘手的问题,在猪的各个日龄段,从母猪、哺乳仔猪、保育仔猪、育肥猪都存在呼吸道疾病的危险。

二、常见呼吸系统疾病的分类

1. 细菌性呼吸系统疾病。主要有支原体肺炎(猪喘气病)、猪放线杆菌胸膜肺炎 、猪链球菌、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猪肺疫、副猪嗜血杆菌等;

2. 病毒性呼吸系统疾病。主要有猪繁殖与呼吸系统障碍综合症、猪伪狂犬病、猪流感、猪瘟等;

3. 细菌和病毒混合感染的呼吸系统疾病。主要有猪呼吸道疾病综合症、猪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症等;

4. 寄生虫性呼吸系统疾病。如由蛔虫、后圆线虫、肺丝虫等引起的呼吸系统疾病。

三、症状

各个猪只因病原菌不同,所以症状也不尽相同,大体上可以概括为:体温升高、眼鼻分泌物增多,精神沉郁、食欲下降或废绝、咳嗽、呼吸次数增加,甚至喘气、呼吸困难,重症呈犬坐姿势; 猪只生长发育缓慢或停滞、消瘦、死亡率增高。不少急性病猪在打针治疗后病情有所好转,但没有完全康复,生长明显受阻,逐渐成僵猪。剖检症状主要是肺脏病变,呈胰样变、肉样变,间质水肿,纤维素性肺炎。严重者肺脏与胸壁粘连,甚至出现纤维性心包炎、腹膜炎、关节炎。

四、呼吸系统疾病的致病因素

1. 传染性。呼吸道疾病在不同的猪群中可通过接触传播,也可通过空气向不同猪群中传播。引起蓝耳病的病毒可通过精液传播。有些呼吸系统疾病如肺炎支原体和猪呼吸系统冠状病毒等经空气传播。许多气候因素,如风向、风速, 可以促进猪群间疾病的传播扩散。

2. 环境及发病的季节。周边地区有屠宰场及肉食品加工厂,存在呼吸道疾病疫情,对猪场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威胁。猪舍小环境控制不良,如粉尘大、氨气浓度大于5 0PPM,二氧化碳含量大于0. 2 %等,可造成呼吸道黏膜损伤和血液中有害成分增加,导致肺充血、淤血、炎症。饲养密度大、转群等应激因素都会成为呼吸道疾病发生的诱因,引起呼吸道炎症。

3. 饲养管理水平。猪呼吸道疾病的发生与猪群的饲养管理水平有着密切关系。在外引猪种有时会引起整个猪群感染呼吸道疾病;猪舍通风不良、温差大、湿度高、转群或混群应激、非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等,都可能成为呼吸道疾病发生的诱因。

五、猪呼吸道疾病的危害

1. 仔猪成活率降低。严重时保育猪死亡率可达60% 以上。

2. 育肥猪生长缓慢。饲料利用率下降,出栏时间延长20 ~ 50 天。

3、母猪流产、死胎,不正常发情,配种率降低。

六、猪呼吸道疾病难以控制的原因

猪肺炎支原体是定居在猪呼吸道中的一种病原体,可以破坏猪气管黏膜上的纤毛,从而影响了有效免疫清除机制,使猪的抵抗力降低,从而促进续发行感染,导致猪呼吸道疾病综合症的发生。支原体无细胞壁,易变形,这一特性决定了该病原容易产生耐药性和疫苗的防疫效果不确切。一些猪场对这一特性不了解,乱用抗生素,用药程序不对,只有控制继发感染,而忽视它的原发性疾病,所以控制效果不理想。

七、综合防控措施

1. 杜绝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坚持自繁自养,谢绝外来人员入内,严禁从发病猪场、地区购进仔猪。

2. 做好环境卫生消毒工作,常规消毒每周1 次,疾病流行期每周2 ~ 3 次;消毒池每周更换2 次,密封环境可以熏蒸消毒。

3. 注意防寒保暖、防贼风,协调通风保暖之间的关系。

4. 加强猪场饲养管理水平,保证营养均衡,杜绝饲喂变质、霉变饲料。

营养与呼吸系统疾病篇3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运动训练;营养支持;生活质量

[中图分类号] R473.5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3)09(a)-0140-03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常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1]。然而COPD并不单纯是肺部疾患,还会存在如全身炎性反应、体重下降、呼吸肌肉萎缩、运动耐力下降等全身不良反应,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给患者和社会造成沉重的经济和社会负担[2]。COPD患者往往合并营养不良,而营养不良又主要影响患者的日常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同时也是发病率和病死率独立的预后指标[3]。本研究旨在观察综合干预治疗对COPD患者肺功能、营养状况及生活质量等影响。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对2010年3月~2012年6月在江汉大学附属医院呼吸科住院的COPD 228例患者组成进行研究,COPD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COPD诊治规范[4](2007年修订版)。患者对研究的方法及目的均知情同意。排除标准:其他呼吸系统疾病,如支气管扩张、肺结核、支气管哮喘、肺癌等;其他脏器疾病,如冠心病、心衰、肝肾功能不全等;相关的营养代谢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糖尿病、肝硬化等。营养不良的标准:当患者符合以下1种或多种情况时,考虑合并营养不良:①贫血,血红蛋白< 90 g/L;②体重减轻:在1月内体重下降超过5%或半年内体重下降超过10%;③体重指数(BMI) < 21 kg/m2;④周围血淋巴计数 < 2000个/mL;⑤三头肌皮皱厚度或上臂肌周径 < 正常值80%。研究发现其中有80例合并营养不良,占COPD患者的35.08%。将这80例患者按就诊时间分为两组:对照组(n = 40),年龄(71.08±10.22)岁。治疗组(n = 40),年龄(69.28±9.42)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营养状况、肺功能指标、生活质量等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如抗生素、茶碱类、化痰、激素等)、雾化、氧疗或机械通气等,并根据患者具体病情选择。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运动训练和营养支持等方法结合使用,并研究观察6个月。运动训练包括:①呼吸功能训练:训练有效咳嗽;腹式呼吸;缩唇呼吸。②呼吸体操:上肢肌力训练;胸部活动;下肢膝关节;下肢肌肉牵拉;下蹲。③有氧训练:主要是循序渐进的慢步、健身跑等。步行速度控制为60~80 m/min,慢跑速度在80~120次/min,血氧饱和度在90%以上,适宜运动心率控制在90~140次/min。整个过程以不至于出现呼吸困难为宜。营养支持方法:住院期间,采用Harris-Benedict公式[5]计算患者的静息基础能量消耗(BEE),再根据性别等系数调整计算热量摄人量,合理搭配三大营养成分,按碳水化合物占40%~50%、脂肪占30%~40%、蛋白占15%~20%分配。出院后对患者进行健康饮食辅导。

1.3 调查内容

需登记患者姓名、年龄、性别、病程、肺功能[第一秒呼气容积(FEV1)与预计值的百分比](肺功能仪:耶格公司MS- Diffusion~肺功能诊断系统)、BMI、血红蛋白、周围血淋巴计数、上臂肌周径或三头肌皮皱厚度、COPD评估测试(CAT)评分表及治疗方法。

1.4 统计学方法

根据研究结果,进行数据录入,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 13.0统计学分析软件行数据分析,统计方法包括描述性统计,计量资料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

2 结果

入组时两组患者间的年龄、性别、营养状况、肺功能指标、生活质量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综合干预治疗后,治疗组肺功能(FEV1%)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组营养状况BMI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 0.01);治疗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要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1。

3 讨论

COPD患者常合并营养不良,营养不良的发病率为24%~71%[6-7],COPD患者肺功能下降,会引起运动耐量降低,并发生呼吸困难,导致生活能力受损,及生活质量下降。而出现营养不良后,呼吸系统结构和功能又进一步受到影响,呼吸肌重量减少,呼吸肌力降低,呼吸肌功能减弱,患者抵御感染的能力也削弱,患者容易出现反复的肺部感染进而导致呼吸衰竭发生,造成恶性循环,从而导致患者肺功能指标进一步显著下降[8]。

导致COPD合并营养不良发生因素很多,最可能的包括:①长期存在的、进行性加重的气流受限,呼吸道阻力的增加,肺泡弹性回缩力减低等因素均会导致呼吸肌效率下降,耗氧量增加及负荷加重会增加基础代谢率,这可能是其中最主要的发病机制。②长期低氧血症和呼吸衰竭会影响营养物质消化吸收和氧化利用,会造成电解质紊乱。③COPD患者的常用药,如糖皮质醇激素会影响机体代谢状态,长时间及反复抗生素应用易导致菌群紊乱,茶碱类药物会刺激胃肠道黏膜,均可导致营养物质难以吸收。④COPD患者常因疾病迁延不愈,出现焦虑、烦躁等情绪,感染、缺氧等等因素,会导致引起机体处于应激状态及高代谢水平,增加能量消耗。⑤生活能力受限,较少的运动及活动锻炼也是引起COPD患者营养不良的可能因素[4]。正因为发生机制是多方面,在本研究中笔者选取多种综合治疗方法干预,包括常规治疗、运动训练及营养支持治疗等,并长期观察6个月,评价运动训练联合营养支持治疗对COPD合并营养不良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满意度的影响。

对COPD患者,药物治疗措施只能解决部分问题,很多患者仍有运动耐力下降的症状和糟糕的生活质量[9]。运动训练是肺康复的核心内容,可明显改善最大运动能力、行走距离和耐力;缓解肌肉的不适应性,并可减轻症状和改善生活质量,降低病死率[10]。在本研究中,运动训练的方法包括呼吸功能锻炼,呼吸体操,有氧训练多种方式,并根据患者病情及需要可合理搭配。考虑到COPD合并营养不良的患者,在运动训练的初期都可能伴有不适应性和肌无力,逐步增加患者的运动量及难度。有规划的运动训练可以帮助患者改变现有的行为习惯,并进一步改善生活方式。因此,6个月的运动训练计划相对于短时间的训练计划可能会得到更佳的治疗效果。本研究中正是基于这方面考虑,制定了为期6个月的运动训练计划,并观察两组患者指标变化。为了提高生活质量, 显著改善肺通气功能,本研究在运动训练及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结合营养支持治疗。根据Harris-Benedict公式计算出患者所需的能量,全程辅助营养支持治疗。部分急性发作期患者,由于感染、呼吸衰竭、药物不良反应等因素会刺激及损伤胃肠道,从而导致患者的胃肠功能紊乱,摄入不足,而能量消耗增加,仅肠内营养并不能满足患者的热量需求,从而加重呼吸肌疲劳。在发病初3~5 d可辅助给予静脉营养支持,并在出院后给予饮食辅导,能量可分数次给予,以避免食欲下降和高热量负荷所致的通气需要增加[11]。

最新指南强调了COPD诊断的金标准仍沿用FEV1%预计值,其也是评价呼吸功能的常用指标[12-14]。在研究的结论中,运动训练联合营养支持治疗后肺功能指标有显著改善,而且治疗组营养状况BMI指数较对照组及治疗前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总之,运动训练联合营养支持治疗可使肺功能指标,营养状况明显改善。因此,可以得出该方法在治疗COPD合并营养不良,有协同作用,比单一的治疗效果更为明显。随着社会不断进步和人类生活质量不断的改善,越来越多研究者关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医疗目的也从单纯的延长患者的生存期,转换到更多地关注患者的生活质量。所以,在本研究中,除了观察患者的肺功能等临床指标,还把生活质量作为观察指标。相关研究[15-18]已证实CAT具有良好的信度、效度及反应度,它可以准确反映患者疾病状态,是一种简单可行的生活质量评估方法。本研究结果,治疗组CAT评分为(13.73±5.00)分,对照组CAT评分为(27.28±6.1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研究结果说明综合治疗相对于常规治疗,可以显著改善生活质量。

本研究通过综合治疗对80例COPD合并营养不良的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发现治疗6个月后治疗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营养状况均有改善,可显著提高生活质量,而且方法简单、可行,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GOLD Executive Committee. Global strategy for the diagnosis, matmgcment,and prevention of chronic obstmclivc pulmonary disease(Revised 2011)[EB/OL] [2012-01-16].http://.

[2] Halbert RJ, Natoli JL, Gano A, et al. Global burden of COPD: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 analysis [J]. Eur Respir J,2006,28:523-532.

[3] Ezzell L,Jensen GI. Malnutrition in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J]. Am J Clin Nutr,2000,72(6):1415-1416.

[4]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07年修订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7,30(1):8-17.

[5] 王芳元,王昆华,王宏章.实用外科危重病学[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131-137.

[6] Ezzell L,Jensen GI. Malnutrition in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J]. Am J Clin Nutr,2000,72(6):1415-1416.

[7] Landbo C,Prescott E,LangeP,et al. Prognostic valne of Nutritional status in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J]. 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1999,160:1856-1861.

[8] Agusti AG. Systemic effects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J].Proc Am Thorac Soc,2005,2:367-370.

[9] Bargon J,Muller U,Buhl R. COPD,a systemic disease-nutritional approaches [J]. Med Klin(Munich),2004,99(12):719-726.

[10] Stay D,Raz M,Shpirer 1. Three years of pulmonary rehabilitation:inhibit the decline in airflow obstruction,improves exercise endurance time,and body-mass index, in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J]. BMC Pulmonary Medicine, 2009,30(5):9-26.

[11] Katsura H,Kanemaru A,Yamada K,et al. Long-term effectiveness of an inpatient pulmonary rehabilitation program for elderly COPD patients:comparison between young-elderly and old-elderly groups [J].Respirology,2004,9:230-236.

[12] 钟小宁,何志义,李梅华.慢性阻塞性肺疚病患者的康复治疗和营养支持治疗[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7,30(6):466-468.

[13] 何炜,揭志军,冷蓓峥,等.COPD急性加重并呼吸衰竭患者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失败原因分析[J].临床误诊误治,2012,25(8):12-15.

[14] 罗勇,徐卫国.浅谈我国基层医院COPD治疗中的盲点与误区[J].临床误诊误治,2012,25(8):1-4.

[15] 朱艳霞,杨贤义,肖敏,等.无创正压通气联合纳洛酮治疗COPD伴急性呼吸衰竭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导刊,2011,13(12):2053-2054.

[16] Katsura H,Yamada K,Wakabayashi R,et al. The impact of dyspnea and leg fatigue during exercise on 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in patients with COPD [J]. Respirology,2005,10(4):485-490.

[17] Wiklund I,Berry P,Lu KX,et al. The Chinese translation of COPD Assessment Test(CAT)provides a valid and reliable measurement of COPD health status in Chinese COPD patients[J]. 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2010,181:A3575.

[18] 柴晶晶,柳涛,蔡柏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中文版临床应用意义的评价[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1,34(4):256-258.

营养与呼吸系统疾病篇4

一、数据与方案

1.1 基本数据

收集本院2015年至2016年50例儿科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在这些患者当中男生26例,占52%,女生24例,占48%。男女之间的比例为1.09:1.常见的临床症状主要包括咳嗽,咳痰,呼吸困难,发烧等。

1.2护理方法

1.2.1 提高患者的舒适度:a.制定完整的护理计划,将各种护理工作尽量集中在一起完成,不能占用患者的休息时间。b.定期对患者的呼吸器官进行清洁,包括对鼻腔和咽喉的处理,清除在呼吸道内的污染物,保证患者的呼吸顺畅。C.对于鼻塞的护理,在鼻塞现状严重时,护理工作者应该对鼻腔进行认真的清理,首先要选用麻黄素液滴鼻清除鼻腔内的分泌物,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决定每日应该护理的次数,保障患者不存在呼吸困难的现象。d.对于咽喉部位的护理,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绝大多数的患者会觉得咽喉部位不适,作为护理工作者应该时刻观察患者咽喉部位,注意其实否发生咽喉充血,水肿的情况,时刻记录患者的状况,当患者感觉咽喉不适时可以适当的给提供些润喉的药物。

1.2.2 适当的控制温度;小儿一旦患得呼吸系统疾病时随即引发的就是高热,温度太高,在个很大的程度上会影响到小儿身体的发育。在对患者进行护理工作时,我们一定要时刻观察温度的变化,如果患者的温度达到了38度以上,我们就必须要采取必要的降温措施,比如物理降温,和药物降温,在嘱咐患者的家长时一定要提醒家长定期定量服用不得乱用。由于患者的年龄较小,对药物有恐惧心理,作为护理工作者一定要与家长共同克服这一困难,保证患者对药物的摄取量。

1.2.3 准确记录患者的身体状况: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在接受治疗的时候往往会发生意外的情况,比如说是患者发生高烧或者抽搐的现象,如果家长和医务人员没有及时的发现可能会导致恶劣的结果。在对小儿进行护理时,要时刻注意患者身体状况的变化,并且记录好数据,便于医生对患者进行进一步的治疗。帮助患者更好更快的恢复身体状况。

1.2.4保证患者营养充足;患者受年龄的影响,本身对于医院和药物有着恐惧的心理,患者在医院内往往会发生食欲较差的现象。导致患者在住院期间身体缺乏一定的水分和营养。为了保障患者的身体状况很快的恢复,家长应该为患者尽可能提供一些清淡的食物,鼓励孩子好好吃饭,防止患者发生营养不良的现象。

1.2.5加强对患者和患者家长的健康教育;对患者和患者家长普及呼吸系统疾病的健康教育是护理工作中的重要一部分内容。针对患者所患疾病的不同,我们应该对他们进行专门性的指导。比如说;如果所患得疾病为肺结核,我们就要对患者和患者家长普及传染病知识教育,做好必要的隔离措施。

二、结果

本院收集50例患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其中患有小儿肺炎的患者9例,占总人数比例18%,反复咳嗽的患者有6例,占总人数12%,上呼吸道感染的患者有24例,占总人数的48%,患有哮喘病的患者有3例,占总人数的6%。所有患者经过护理,均痊愈出院。

总结:

营养与呼吸系统疾病篇5

【关键词】死因监测;死因顺位;死亡率

【中图分类号】R19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2-01045-02

疾病死亡原因分析是居民健康统计的重要内容之一,死因顺位可以反映各种死因所导致死亡的严重程度,揭示影响当地居民健康的重要疾病【1】。

通过生命登记和统计,可以深入了解某地区人口出生、死亡、婴儿死亡和各种疾病死亡情况,这对观察一代人的生命过程,预测未来人口发展趋势和计算预期寿命,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对2012年某地区的居民死因进行了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资料来源于2012年某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死因监测数据。人口资料由该 区分局提供。死因按国际疾病分类(ICD-10)【2】标准进行分类。使用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编制的DeathReg2005软件系统进行统计分析,原理是寿命表。

2 结果

2.1 居民死亡率

2012年该区累计人口为381994,男性190871人,女性191123人;死亡1656人,男性880人,女性776人。合计粗死亡率433.52/10万,标化率273.11/10万;男性粗死亡率461.05/10万,标化率303.65/10万;女性粗死亡率406.02/10万,标化率242.38/10万。

2.2 主要死因

死因前5位依次为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损害与中毒、消化系统疾病与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的其他疾病;其粗死亡率分别为147.12/10万、139.27/10万、71.47/10万、19.37/10万、10.73/10万、10.73/10万,见表1。

男性死因前5位依次为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呼吸系统疾病、心脏病、损伤和中毒外部原因;其粗死亡率分别为178.66/10万、77.54/10万、63.92/10万、53.96/10万、25.15/10万,见表2。

2.4 2012年该区损伤和中毒外部原因分类分析,见表5。

2012年该区损伤和中毒外部原因死因顺位前五分别为机动车辆交通事故、意外跌落、其他意外事故和有害效应、机动车以外的运输事故、淹死。

3 讨论

资料分析结果显示,期望寿命逐年增加,表明该地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医疗水平的提高,社会养老制度的建立和儿童死亡率的下降,居民的健康状况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男性期望寿命远低于女性,男性死亡率明显高于女性,大部分死因对男性的危害大于女性,可能是由于男性暴露于死因的机会较多而又不太注重自我保护所致。

恶性肿瘤、脑血管疾病、心脏病、伤害和呼吸系统疾病是2010年南京市浦口区居民的主要死亡原因。女性前五位死因为恶心肿瘤、脑血管疾病、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和伤害;男性前五位死因为恶性肿瘤、脑血管疾病、心脏病、伤害和呼吸系统疾病【3】。与其相比较, 2012年该地区死因前五的疾病种类基本相同,恶性肿瘤、脑血管病都为主要死亡原因,提醒我们2012年在普遍宣传教育同时,应当抓好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的普及教育工作,做好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冠心病和肿瘤的日常管理工作,对管理满一年的居民做一次整体评估,重新制定合适居民本人的管理方式。以提高高血压、糖尿病的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周金意,武鸣,周明浩,等.江苏省第三次死因回顾调查分析[J].江苏预防医学,2010,21(5):70-71.

[2] 杨建国.2009年泰州市居民死因监测结果分析[J].江苏预防医学,2010,21(6):58-59.

[3] 张小燕.2010年南京市浦口区居民死因顺位分析[J].江苏卫生保健,2012,14.113:4-5

作者简介:

张苏萍(1986-5)女,本科,毕业于南京工业大学,在读硕士,研究方向:卫生管理与卫生监督,现从事卫生监督工作。

*通讯作者简介:

营养与呼吸系统疾病篇6

【关键词】死亡率;死亡原因

中图分类号:R19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4-362-02

为了解居民疾病谱和死亡谱的变化情况,揭示社会经济发展、生活变化与主要疾病发生的关系,给政府和相关部门制订疾病预防控制政策提供依据,因此对庄河市2010年居民死亡资料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庄河市2010年居民死亡资料来源于庄河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居民死亡监测统计,人口资料来源于庄河市公安局。

1.2 方法 疾病死亡按照《国际疾病分类》(ICD-10)进行分类编码[1],利用国家卫生部统一使用的居民死亡监测管理系统软件,计算各种死因的粗死亡率和标化率。

2 结果

2.1 居民死亡情况 庄河市2010年平均人口数为907893人,出生率6.20‰,死亡率6.48‰,标化率3.41‰,自然增长率 -0.28‰,婴儿死亡率3.90‰,新生儿死亡率2.70‰。性别死亡率中,男性是7.24‰,标化率4.02‰,女性是5.71‰,标化率2.80‰。

2.2 居民前十位死因

前十位死因依次是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内分泌、营养及代谢、消化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其他疾病、传染病,分别占总死因的46.29%、26.53%、9.12%、8.15%、2.67%、2.38%、1.19%、1.14%、1.02%、0.51%。以上前三位死因占死亡总数的81.94%,前五位死因占死亡总数的92.76%。男性前五位死因是循环系统、肿瘤、损伤和中毒、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女性前五位死因是循环系统、肿瘤、呼吸系统、损伤和中毒、内分泌及营养代谢。

从表2可以明显看出,肿瘤和损伤中毒对男性的威胁远远大于女性,男性的死亡率分别是女性的1.65倍和3.39倍,应引起全社会的警惕。

2.3 主要死因分析

2.3.1 循环系统疾病

循环系统是我市居民死亡的第一位死因,2010年死亡率是299.82 /10万,标化率是135.09 /10万,占总死亡的46.29%,男性死亡率是309.71 /10万,标化率是147.03 /10万,女性死亡率是289.77/10万,标化率是123.45/10万。循环系统疾病的死因主要是心脏病和脑血管病。心脏病的死亡率是134.60/10万,标化率是60.04/10万,男性心脏病死亡率是138.23/10万,标化率是65.55/10万,女性心脏病死亡率是130.91/10万,标化率是54.62/10万;脑血管病死亡率是162.68/10万,标化率是73.83/10万,男性脑血管病死亡率是168.20/10万,标化率是79.87/10万,女性脑血管病死亡率是157.09/10万,标化率是67.99/10万。

2.3.2 恶性肿瘤

恶性肿瘤总死亡率是171.83/10万,标化率是94.90/10万,占总死亡的26.53%,其中男性恶性肿瘤死亡率是213.69/10万,标化率是119.34/10万,女性恶性肿瘤死亡率是129.36/10万,标化率是69.87/10万,男性死亡率是女性的1.65倍。恶性肿瘤死亡前五位是肺癌、肝癌、胃癌、肠癌、食管癌,其中前三位占总死亡的66.28%。

从表3可以明显看出,肝癌和食管癌癌症对男性威胁远远大于女性,应引起社会的警惕。

2.3.3 呼吸系统疾病

呼吸系统疾病总死亡率是59.04/10万,标化率是24.24/10万,其中男性死亡率是53.81/10万,标化率是21.86/10万,女性死亡率是64.35/10万,标化率是26.84/10万,女性死亡率是男性的1.20倍,可见呼吸系统疾病对女性的危害大于男性。

2.3.4 损伤和中毒

损伤和中毒总死亡率是52.76/10万,标化率是42.42/10万,其中男性死亡率是81.15/10万,标化率是64.97/10万,女性死亡率是23.96/10万,标化率是19.41/10万,男女死亡率比为3.39 :1,可见损伤和中毒对男性的危害较大,其中交通及运输事故和自杀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

2.3.5 内分泌及代谢

内分泌疾病总死亡率是17.29/10万,标化率是9.05/10万,男性死亡率是12.96/10万,标化率是6.58/10万,女性死亡率是21.97/10万,标化率是11.64/10万,女性死亡率是男性的1.70倍,可见内分泌疾病对女性的危害大于男性。

3 讨论

2010年庄河市居民死亡率为6.48‰,男性死亡率是7.24‰,标化率4.02‰,女性是5.71‰,标化率2.80‰,性别死亡率比1.27:1;主要死亡原因是循环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内分泌及代谢;其中循环系统疾病、恶性肿瘤、损伤和中毒死亡率男性远大于女性,而在呼吸系统疾病和内分泌疾病死亡率中女性远大于男性。

参考文献

[1]全国肿瘤登记中心.中国肿瘤死亡登记工作指导手册[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4.48-50.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营养与呼吸系统疾病篇7

【关键词】呼吸内科;康复护理;体会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1-0245-02

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一般病程较长,且病情易反复发作,严重患者短时间内可进入危险状态,对常用药物治疗反应不佳,很可能令病情恶化,甚至呼吸衰竭致死[1]。在呼吸内科对患者的护理中除一般的基础护理外,应重视其稳定期的康复护理。康复护理近10年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人们已不局限和满足于急性危重症时的抢救成功,而是通过全面的康复医疗措施,使患者症状改善,呼吸运动效率增加,促进患者的恢复[2]。对2011年7月——2011年12月我科收治的48例呼吸疾病的患者,采用针对性的康复护理后,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2011年7月——2011年12月我科收治的呼吸疾病患者48例,其中男性30例,女性18例,年龄40-79岁,平均年龄61岁,病程5-28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22例,慢性阻塞性肺炎6例,慢性支气管炎12例,支气管哮喘4例,支气管扩张患者3例,肺癌患者1例。其中42例患者康复出院,5例患者病情好转出院,1例患者死亡。

1.2方法

1.2.1康复护理思路

1.2.1.1康复护理目的在呼吸内科住院的多为老年患者,且多为慢性疾病,病情易反复发作,久治不愈。因此,对有呼吸疾病的患者在稳定期实行康复护理,可有效地提高患者的生活的质量,减少急性发作次数和缩短住院时间,预防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发生,改善呼吸功能,减轻患者焦虑、抑郁或恐惧感,增强患者的心理健康。

1.2.1.2制定个体化护理方案根据每个患者的病情,制定个体化的护理方案,同时要向患者及家属讲解呼吸系统疾病的有关知识,包括发病原因、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及护理方法等。使患者和家属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地配合治疗。根据病情发展的不同阶段,分步骤指导患者做循序渐进式的呼吸功能训练。健康指导患者戒烟,避免接触一些激发物,指导患者在稳定期的饮食调养和氧疗。

1.2.2具体护理方法

1.2.2.1呼吸功能的训练①腹式呼吸:指导患者每日锻炼腹式呼吸,指导患者取仰卧位,在吸气时尽量使腹部隆起,呼气时使腹肌收缩,腹部凹下,胸廓保持不变,每日做5次,每次约十分钟。学会仰卧位,再学习俯卧位、侧位、坐或站姿,以至患者在参与活动时均会腹式呼吸。其作用可加大膈肌运动幅度,加大了肺活量和最大通气量,增进肺功能使痰蓄积的机会减少,可避免发生桶状胸畸形,还可以减轻因呼吸引起的胸痛。②缩唇呼吸:先用鼻子吸气,在吸气的同时舌抬起顶上颚,身体稍向前弯曲,吸气末稍作停顿,然后口唇撅起,收缩成吹口哨状,将肺内气体缓慢呼出。呼吸一次保持在8-9次/min,吸、停、呼的时间比为1:1:2。呼吸时要按节律进行,能延缓呼气气流的下降,大大提高了气道内压,有利于减缓气道的动力压迫,防止小气道过早陷闭,有利于功能残气的排出,改善肺的换气和通气功能。③增加呼吸量的运动锻炼:指导患者刚开始做吹羽毛运动,慢慢增加羽毛的距离,然后做吹蜡烛运动,把蜡烛放在距离患者5寸的位子,教导患者吹偏蜡烛即可,重复练习,并视患者的情况渐增加距离,直到距离为35寸为止。当距离能达到最大距离后可进一步改为吹瓶子,用三支橡皮管和两支玻璃连接两个装有半瓶水的瓶子,教病人用腹式呼吸吹瓶中的水,将水从一个瓶子吹到另一个瓶子,主要通过它来锻炼腹肌的力量。最后吹气球运动,通过渐增气球的大小,锻炼肺的换气功能,有利于功能残气的排出,达到增加呼吸量的目的。

1.2.3氧疗稳定期缺氧的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对其进行长期的氧疗可改善呼吸困难,改善患者的睡眠情况,提高患者的对运动的耐受能力。因此,在患者出院时,指导患者可采取家庭式给氧,家庭氧疗每天8h。患者在外出活动锻炼时,应携带便捷式液氧罐,在运动时进行吸氧能降低运动时产生的高乳酸血症。

1.2.4饮食的调养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大多会出现营养不良,主要由于呼吸负荷加重或呼吸效率减低使呼吸功能增加,使能量消耗增高,同时患者的饮食摄入不足,导致患者营养不良。因此,需调整患者的饮食提高摄入量,加强患者的营养补充,以增强患者的体质,提高患者的免疫力,从而达到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和呼吸功能的目的。

1.2.5生活指导告诉患者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是致病的因素之一,吸烟能引起咳嗽、咳痰、气急等症状和呼吸功能的减退,患者生活的环境没有很好的通气设施,也可引起呼吸道症状,诱发疾病发生。因此要劝告患者戒烟,患者居住的地方要保证温湿度适宜,空气流通,避免接触激发物。

1.2.6心理护理呼吸内科住院老年患者多为慢性病,病情反复,久治不愈,病人常会产生焦虑心理,情绪容易激动、顽固、不合作,甚至有攻击[3]。因此,护士应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引导患者对疾病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以消除患者不良的应对方式,以积极的心态接受治疗,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2结论

呼吸内科的护理工作每一个环节都非常重要,一切要从患者者的需求出发,除做好患者的基础护理外,做好患者的康复护理在患者的康复过程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有效的康复护理,改善了患者的呼吸功能,减少急性发作次数和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呼吸疾病患者的复发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死亡率。

参考文献

[1]孔彬,冯琼.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1,9(8):334-335.

[2]徐桂华.呼吸气功疗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康复效果研究[J].南方护理学报,2000,7(6):2-4.

营养与呼吸系统疾病篇8

【关键词】肺炎;老年;临床观察;护理

【中图分类号】R84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7-0033-02

老年肺炎是指60岁以上(或65岁)患者所患肺炎[1],这种肺炎无论在感染学、呼吸道感染学、老年学,还是在预后上,都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据我国卫生部近些年公布的十大死因呼吸系统感染在我国农村一直稳居首位,在城市占第四位老年肺炎在感染疾患分类中占46.3%,也占首位[1],足见其重要,也可见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危险性更大。 近年来老年人口比例逐渐增高,而老年人因形态、生理、生化改变都导致老年人患病机会增加。老年人一旦感染肺炎疾病进展快,治疗难度大,病死率高,因此对老年肺炎的治疗、观察和护理至关重要。

1 临床特点

老年肺炎有明显的几大特点:①基础疾病多,且严重,难于治愈,免疫功能下降。随着年龄增长呼吸系统、循环系统、脑血管疾病增多,还有消化系统疾病、糖尿病、老年痴呆、恶性肿瘤等。老年肺炎中相当一部分是因误吸引起,本组有21例患者是由于误吸导致肺炎发生。②临床症状不典型,得到及时就诊的少。老年人体质虚弱,呼吸系统反射活动减弱,因此肺炎临床症状不典型[2],呼吸疾患特有症状不明显,而其他系统症状,如意识障碍、腹部症状反而明显,以致误诊。本组有9例患者仅表现为乏力、纳差、腹胀而无明显咳嗽咳痰,出现高热的1例,意识障碍1例,③病情进展快,并发症多,病死率高,治疗的时效性差,机体恢复慢,本组1例病人因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

2治疗与护理

2.1治疗:老年肺炎的治疗需要争分夺秒,全面仔细地观察病情,防止从单纯肺炎转向呼吸衰竭、全身炎症综合症及多器官功能衰竭。

2.1.1抗生素 选择有效抗生素是关键,首先要分清患者是CAP还是HAP,结合本院今年使用的抗生素状况及病原菌培养结果来选用抗生素,对重病例使用广谱抗菌素。

2.1.2 皮质激素皮质激素的抗炎、抗毒素、抗渗出、抗氧化等作用对治疗肺炎是有利的,根据4条使用激素的标准[1]即①肺炎发病4日内;②PaO2<8.0Kpa;③广谱抗生素足量;④观察疗效如不满意则不必超过7日。此外,皮质激素具有排钾作用,老年人肾功能减退,易引起低钾血症,而补钾不慎又极易导致高钾血症[4],使用皮质激素期间予血钾监测,心电监护,严密观察血钾情况,及时纠正电解质紊乱。

2.1.3 保护重要脏器、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 保护机体各脏器的功能在老年肺炎治疗中很重要,不仅肺脏,其他脏器随年龄增加也有各种各样的衰退,无论是疾病本身,还是医源性的都要时刻保护各脏器的功能。

2.2护理:

2.2.1 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给予多功能监护仪监测心率、心律、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老年病人尤应注意观察神志、精神状况,观察电解质及血气分析,加强巡视,及时记录。注意并发症的观察,发现患者意识、神志呼吸节律改变是病情危重的表现,须立即救治,本组有2例出现意识障碍,血气分析报告:动脉血氧分压(PaO2)50~53mmHg,二氧化碳分压(PaCO2)80~100mmHg,PH10~7.30,提示是代偿性呼吸性酸中毒,Ⅱ型呼衰,及时的使用呼吸机(临床上不一定都选择这种模式。)辅助通气治疗后,病情改善。

2.2.2 保持呼吸道通畅老年病人尤其是脑血管意外后遗症和老年痴呆的病人,咳嗽反射减弱,不能有效排痰,常有气道分泌物的潴留,给予翻身拍背,指导患者深呼吸及2步咳痰法训练,协助病人取坐位或半坐卧位,胸前抱一软枕,平静呼吸数次后深吸气末屏住呼吸10秒钟,接着用力咳嗽,将气道深部的痰咳出。鼓励患者自行咳痰,以减少负压吸痰引起的不适与并发症。给予雾化吸入时指导病人深吸气,使雾化药液可达气管黏膜。

2.2.3 及时采取痰液标本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留取标本前指导和协助病人漱口,拍背促进排痰,痰标本留取后及时送检,对不能有效配合留取痰标本的痴呆病人采用气道内吸痰的方式留取,将吸引器连吸引管,在吸引管与吸痰管之间连接一个“双耳”试管,由两人配合操作留取痰液。

2.2.4 呼吸衰竭的病人按医嘱尽早行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治疗,比如使用双水平正压通气可有效改善患者呼吸功能,减少气道插管的机率[5]。上机前做好解释工作,消除病人紧张心理,取得病人的配合,按医嘱合理调节呼吸机参数,吸气末(IPAP)10cmH2O,呼气末压(EPAP)5cmH2O,吸氧流量(FiO2)40~60%,注意观察呼吸机的运转情况及病人的病情变化,指导病人闭唇呼吸,监测动脉血氧分压(PaO2)及血氧饱和度(SaO2),根据血气分析及时调整呼吸机参数,注意观察使用呼吸机的并发症,观察有无胃肠胀气、排痰困难,及时发现及时处理。上机期间密切关察患者排痰情况,发现痰液多及时脱机排痰,脱机期间改鼻导管吸氧(5L/分),防止脱机低氧血症发生。

2.2.5 心理护理 对老年人的心理治疗和生活信心的鼓励是不可缺少的治疗手段,老年病人患病后容易产生焦虑、悲观、恐惧、孤独等负面心理,及时给予心理疏导,关心体谅病人,多与病人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各项操作前耐心做好解释,是病人有安全感。有研究表明,焦虑与家庭内支持、家庭外支持呈明显正相关[6]。鼓励亲友按时探望,允许家属陪护,给病人心理支持,减轻孤独感,使其保持乐观愉快的心情,积极配合治疗,促进早日康复。

2.2.6 营养支持 给予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鼓励病人进食,心肺情况允许的情况下多饮水,有利于排痰。进食呛咳的病人,进食时取高半卧位或坐位,进食速度宜慢,以免呛咳引起误吸加重病情。对容易误吸的脑中风后及痴呆的患者留置鼻胃管,给予鼻饲高能流质,满足机体营养需求。使用呼吸机时合理安排上机与进食时间,保证营养供给。

2.2.7 健康教育 重点是预防,根据调查每年冬春季是老年肺炎的高发时期,外出时要注意保暖,加强体育锻炼,做些力所能及的运动,如深呼吸,太极拳。散步,慢跑等运动,增强体质,保持居室空气清新,不到人群拥挤空气污浊的场所,及时就诊,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3体会

老年肺炎有其疾病特点,典型肺炎症状不明显、就诊迟,疾病变化快,并发症多、预后差。治疗中除严密监护、及时治疗外,及时的采取痰液标本至关重要,根据病原菌使用抗生素是有效控制感染的关键,此外,营养支持和心理护理是促进疾病康复的保证。

参考文献

[1] 张金铭.呼吸系统疑难病和罕少病.天京.天京科技翻译出版公司,2004,4:44-47

[2] 冯炜.老年肺炎患者的临床治疗体会.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09,18(2):97

[3] 朱晓梅.浅谈老年人合理用药.中外医疗,2009,28(3):95

[4] 王怀良.老年人药物治疗应注意的问题.中国社区医师,2002,8(23):20-21

[5] 徐国建,彭丽萍,吕晓红等.双水平正气道压通气治疗老年肺炎并发肺水肿疗效观察.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33(2):347-349

[6] 王文,王汉民.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对行血液透析治疗的终末期肾病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中国临床康复,2002,6(9):1297-1298

上一篇:公有制经济与国民经济范文 下一篇:半导体及集成电路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