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等教育的看法范文

时间:2023-10-27 17:42:33

对高等教育的看法

对高等教育的看法篇1

文/卢黎红

摘?要: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其中高职英语学科教学又是高职教育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紧跟时展步伐,引入现代教学理论与方法对高职英语教学的发展具有积极的实践意义。本文从通识教育理论视角入手,以实证分析的方式,对高职英语课程教学改革进行研究,以期为高职英语教学改革提供可用于实际操作的方案。

关键词 :高职教育?英语教学?课程改革?通识教育理论?实证分析

从语言学角度来看,高职英语学科是一门人文学科,教学过程中所体现的人文性以及教学目的的人文性方面的意义,远大于英语学科教学中所体现出来的工具性。就高职英语教学的本质要求而言,英语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是教学的最终目标,这就要求教学内容包含社会、人文、生活等各个方面的知识,在必须为学生提供基础英语知识的同时,还要超越语言内容而提供批判性思维的发展空间。在这种背景下,通识教育理论为高职英语学科教学改革指明了发展方向,用通识教育理论来推动高职英语教学改革,对更好地培养高职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具有积极的实践意义。

一、通识教育理论概述

1.通识教育内涵及范畴界定

通识教育的概念来源于英语“general education”的直观翻译,是对教育目的的一种表述,其目的是培养“完整的人”。到目前为止,通识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和教育精神,尚未有明确、统一的概念界定,但通常来说,在教育理论界的相关研究中,对通识教育内涵的界定通常从其性质、目标和内容三个方面进行。从通识教育的性质来看,其是一种非专业性、非职业性的高等教育,是一种自由教育的大学理念,实质是对自由和人文的继承;从通识教育的目标来看,通识教育在学生生活、德育、情感、理智、学识等方面具有突出的要求,其本质目的在于教会学生“怎样做人”,怎样成为全面素质的人;从通识教育的内容看,通识教育涵盖了生活各领域的知识与技能,具有非专业性、非功利性、非职业性的显著特点,涉及内容广泛而全面。

从通识教育的范畴界定来看,中国学者余凯、李曼丽以及香港中文大学等,均明确指出外国语属于通识教育的范畴,学者刘少雪在对具有代表性的美国大学通识教育课程进行了分析研究后,认为语言、交流、写作等都属于通识教育的范畴。因此,从国内外相关院校开展的通识教育课程来看,英语语言学科属于通识教育的范畴,并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占据突出的地位。

2.通识教育视角下的高职英语教学目标的内涵界定

教学目标是影响高职英语教学走向的关键,是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研究的出发点和归宿。在不同的时期,高职英语教学目标有所不同,这主要取决于社会需求、教育理念、政策指引等因素。结合目前的高职英语教学以社会需求现状,在通识教育理念下,高职英语教学目标的内涵主要可归纳为四个方面。第一,从面向未来与面向社会方面来看,通识教育下的高职英语教学目标应着重培养学生的以英语语言为主导的全面素质,而非单一的职业准备;第二,培养高职学生全方位的知识文化素质,使其拥有一个合理的知识结构;第三,在大的框架内培养高职学生以英语综合运用能力为主的基本能力,使其获得一个较为合理的能力框架;第四,培养高职学生丰富高雅的情趣。针对于高职英语综合运用能力而言,在通识教育视角下,主要包括逻辑推理能力、定量与定性分析能力、语言文化理解与鉴赏能力、甄别与判断能力。

二、通识教育视角下的高职英语教学改革实证分析

1.实证资料介绍

从目前的高职英语教学与社会需求、现代教育理念之间的关系来看,无论是从教学目标、教学模式还是教育内容、教学评价等方面与高职英语教学改革思路均存在诸多矛盾,为明确通识教育对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影响,以及验证基于通识教育下的高职英语教学改革对师生的积极作用,并结合实证研究结果对教学改革方案进行针对性的完善,为改革技术方案的顺利实施并取得良好效果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笔者选取本校2012-2014年在校期间的学生与英语教师为实证研究对象。实证研究样本涉及17名英语教师与20个自然教学班级;实证调查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共发放问卷780份,回收有效问卷754份,有效率96.67%,发放教师问卷17份,回收有效问卷17份,有效率100%;调查内容主要涉及学生对高职英语教学的看法、师生对高职英语教学目标的看法、师生对高职英语教学内容的看法、师生对高职英语教学模式和手段的看法。

2.学生对高职英语学习的认知与看法

该项问卷调查主要涉及5项内容,包括学生对高职英语课程学习必要性的看法、学生对高职英语课程学习重要性的看法、高职学生学习英语的目的、学习英语的收获、学习英语的喜好态度。统计结果详见下表。

从问卷统计结果可看出,目前的高职英语教学中,学生对于英语学科的重要性、必要性认知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但在目的、收获方面却存在较大差异,分散性较大,表明学生学习英语的目标并不明确。在喜好程度方面则能明确地表现出目前高职英语教学的问题,接近一半的学生并未表现出对高职英语学习的热爱,这说明当期的高职英语教学效果不佳。总体来说,从该部分调查可看出高职英语教学改革应注意的方面:学习功利性较强;高职英语语言技能收获有较大提高,但实际运用的综合素质不足;对高职英语学科的热爱程度太低,急需提升。

3.师生对高职英语教学目标的认知与看法

该部分的问卷调查涉及师生双方的7个方面的12项调查,调查内容分别针对通识教育理念下的教学目标内涵,包括高职英语教学是否显著提升英语综合应用能力、高职英语教学是否显著提升文化修养、高职英语是否显著提高英语综合素质与能力、高职英语是否有助于提升其他学科学习效果、高职英语是否应注重方法的传授、高职英语是否有必要传授为人处世的道理等。调查结果显示,无论是英语教师还是学生,对于高职英语教学应该完成哪些教学和学习任务的认识是一致的,并且具有较高的认知度。对于高职英语教学目标,师生均认为高职英语教学应着重提升学生的文化修养、综合素质、英语综合运用能力,教师应向学生传授相应的学习方法和为人处世的道理。调查结果还显示,虽然教师与学生都认识到了高职英语教学应设置的目标,但实际教学中目标的实施效果并不尽如人意。

4.师生对高职英语教学内容的认知与看法

师生对高职英语教学内容的认知方面,调查内容主要涉及7个问题,包括高职英语课程类型、高职英语课程的丰富性、高职英语教材、高职英语精读教学等方面。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60%以上的学生对技能实践类英语技能的教学内容较为关注,有约40%的学生对文化修养与实用类高职英语教学内容较为认可;教师方面,有约60%的教师对综合英语类、实践技能类、文化修养类高职英语内容较为认同,对实用类英语认同的教师比例约为35%。此外,超过90%的教师与学生对高职英语多元化、丰富性的教学内容较为认可。在教材方面,超过半数的教师与学生对当前的高职英语教材认同度较低,希望进行改革和完善。

5.师生对高职英语教学模式和手段的认知与看法

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左右了课堂教学效果,在本部分的问卷调查中,主要涉及以下问题:高职英语课堂活动教学、课堂小组合作教学、多媒体及网络英语教学、自主性学习等。调查结果显示,学生更倾向于小组讨论、辩论赛、多媒体及网络教学、教师讲解与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等教学模式与方法,这些也同样反映在教师的认同方面。由此可知,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学生参与性、学生主体性的教学模式与方法无疑更加受到学生和教师的青睐,并在实际运用中获得的教学效果亦相对较为明显。在对学生的调查中可知,互动交流型课堂教学对于学生英语运用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学习兴趣、英语学习的自信心方面具有显著的提升效果,这也指明了高职英语改革的方向,同时也展现了通识教育的理念和观点。

三、从通识教育视角解释高职英语课程教学改革实施方案

结合通识教育的理念和内涵,以及上文的调查统计分析结果,通识教育下的高职英语教学改革内容应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设置有多元化的高职英语教学课程,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群体,设置有针对性的教学课程。第二,促进跨文化的高职英语教学,加强高职英语教学的人文性与文化性,改变传统的功利性与工具性的教学模式,虽然实用性英语教学在短期内能够取得不错的效果,但从长远角度来看,高职学生更应该着重培养更高水平层次的综合素质。第三,丰富教材内容,突出人文特色,高职英语教材形式与内容的设计要与时俱进,体现时代特征与高职教育的特色。高职英语教材的编写应着重以下主要内容: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内容、拓宽知识面、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培养内容等,因此教材内所选文章的内容不仅要注重英语知识,还要兼顾人文类、科普类、历史类、民俗类等内容,以人文类为主流。第四,加强高职学生英语教学的隐性课程,利用多媒体及网络创建网络教学平台,创建有利于高职学生英语学习的校园文化。

参考文献:

[1]郑佳.高职英语教学改革对通识教育的促进作用[J].才智,2015(2).

[2]秦屹,熊俊梅.美国大学通识教育视角下的中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

[3]牛淑敏.通识教育视角下高职英语课程的重构[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2(10).

[4]李湘慧.通识教育理念下的高职英语教学实践与研究[J].校园英语(教研版),2011(6).

对高等教育的看法篇2

关键词:大学生法制教育;缺失;对策;

一、大学生法制教育的现状

当前,我国社会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也随之出现了许多的变化。尽管主体是健康、积极向上的,但受社会、家庭、学校不良因素的影响,大学生中的偏差行为大量增加,违纪、违法、犯罪行为亦明显增多,有些甚至演变成影响社会局部稳定的,成为影响高等教育和社会和谐发展的社会性问题。这促使我们反思原有法制教育存在的教育观念滞后、内容僵化、方法简单、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等问题。

受高校法制教育观念的局限,从目前情况看,高校对大学生法律素质的培养,大多局限于教学计划中的法律课程设置,只将学生法律学习作为一门课程来对待,而没有将其作为一种个人素质的培养纳入学校素质教育的整体规划中。

(二)大学生法制观念淡薄

随着我国高校法制教育体系的确立,尤其是1986年9月大学法律基础课的开设,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在不断增强。但是,众所周知,中国经历了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人们受封建伦理道德的影响很大,缺乏对民主、自由、正义的法理认识,有的只是“辅之以法的人治”观念。时至今日,部分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仍然淡薄,与法治国家的要求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他们对依法治国缺乏正确的认识,对国家的基本法律知之不多,不知道如何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甚至认为法律解决不了社会问题。

(三) 法制教育内容设置不合理

目前我国高校法制教育的主渠道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高校法制教育的内容也就集中体现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中。纵观目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其内容设置呈现出三个比较突出的特点:一是知识性。教材以介绍各部门法的基本规定为主,注重的是对各部门法学中基本概念、范畴、要点、难点的罗列、归纳和讲解;二是广泛性。教材对法律规范的选择多而广,涉及了宪法、刑法、民法、诉讼法等国家基本法律。三是法学化。教材编写的基本体例与法学专业教材的编写思路大致相同。从某种意义上讲,当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其实就是一部各类法学教材的缩写本,二者并无实质性的差异。由此可见,在实践中难免不少学生会将法制教育与法学教育混为一谈,误认为法制教育只不过是法学教育的入门而已。

(四)法制教育方法滞后

学校法制教育由于课程及学时的限制,只能注重某些法律知识的传授,它远远满足不了大学生对法律的兴趣和需要。学校法制教育的方式也多是要求学生理解和背诵法律条文,大多数学生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五) 师资队伍水平参差不齐

全国的一些理工类重点大学在20世纪90年代初就已基本上完成了师资队伍的改造,实现了大学生法制教育师资队伍的专职化和专业化。但是,至今仍有一批高校还仍然存在大批兼职辅导员法制教育队伍未解决的问题。

二、加强大学生法制教育的必要性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当前我国大学生的法制教育还存在诸多不完善的地方,急需继续加强改进。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法治建设的不断推进都要求大学生必须具备应有的法治观念和法律素质。此外,现代社会中,法律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时时、处处规范着公民的行为,只有具有较高的法律素质才能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法律素质作为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要素之一急需加强,但目前高校的法制教育却远不能适应需要,更无法与之相匹配。因此,高校要加强对大学生的法制教育,引导大学生学法、知法,使他们形成较强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进而守法、用法、护法,而这对实现“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三、大学生法制教育的建议

(一)确立法制教育的独立地位

我们认为,把学校“法制教育”视同为“观念教育”的认识及定位是不大合理的,虽然法制教育有思想教育的成分,但法制教育不等同于思想教育,如果完全按照思想教育的方式方法、目的内容等牵强附会地冠之以法制教育,其结果只能将法制教育工作的开展误入歧途。近年来频频涌现的大学生犯罪现象,也许正是我们应当清醒反思“观念上的法制教育”并为其重构性设计新路径的理由。 高校法制教育的教育性发挥,需要构建一个属于法制教育本身的体系完整且地位独立的法制教育安排。

(二)改革法制教学评价方法

看法制教育是否有成效,不能只看学生懂得多少,更要看学生的行为实践。法制教育评价要改变过去那种死记硬背的考试方法,可实行闭卷考试、开卷考试和行为考察相结合的方法,强调学生的“知”、“行”统一。让学生感到不是为了考试成绩而学法,而是为了学到更多的法律知识,增强自己的法律意识。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知行合一,言行一致。

(三)改革大学生法制教育方法

首先,教师应注重对教学方法的改革,变单向灌输方式教学为启发教学,充分发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地位和作用,培养学生的学习自觉性。。目前,大部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教材都是以理论为主,中间穿插少量的案例。这样,对于非法律专业的学生来讲,在课时有限的情况下,是很难真正掌握法律知识。因此,我们针对这种情况,应开展案例教学法,充分利用案例向学生传递相关的法律知识,化抽象为具体,化枯燥为生动。这样,学生就不会感觉到法律课的枯燥和难懂了。

其次,开放式教学也不可缺少。这种教学方式就是教师事先不给学生留特定问题,让学生自己去寻找与法学有关的问题,而后到讲台上去讲。这样做一方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另一方面锻炼了学生的口才,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电化教学很重要。电化教学具有形象生动的特点,选一些好的教学录象片给学生看,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中央电视台的《今日说法》节目,无论是选题、制作还是法学专家学者的点评都非常好,每期15分钟,短小精悍,言简意赅,录制下来给学生观看很受学生欢迎,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四)加快高校法制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首先,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努力改善师资队伍结构。学院培养工作要突出重点。要与学术骨干和学科带头人的选拔培养工作相结合,要以中青年骨干为重点,更新和拓展知识结构,全面提升整体素质和学历层次。

其次,建立校外兼职教师队伍。

走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相结合的道路,将是我国高等院校师资队伍建设中的一个长期战略选择。高等院校保持一定比例的兼职教师,不是权宜之计,而是高等教育办学的需要。只有充分认识到兼职教师的重要意义,切实加强对兼职教师的管理,在高等院校内部形成竞争激励机制,才能把兼职教师师资队伍的建设工作推上一个新的台阶。(作者单位:湖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 程小白,汪立夏,曹晋.当代大学生罪错行为典型案例评析[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8.

[2] 韩世强.试析我国高校法制教育模式的重构[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4,(4).

对高等教育的看法篇3

法学教育从广义上讲,包括一切能够增进人们法律知识和法律实践技能,以及塑造人们法律思想意识的活动。狭义的法学教育,则是指国家通过学校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向学生传授系统化的法学理论,培养其法律实践技能,造就从事法律职业的专业人才的活动。通常意义上,法学教育是指狭义的法学教育。而对于其他传授法律知识、增进人们法治观念的活动,则往往称之为法制教育。法制教育与法学教育既有联系又有区别,高校法制教育与高校法学教育同样如此。

从两者的联系来看,高校法制教育和高校法学教育都是在高等院校开展的,以课程教学为主要形式的教育方式。从课程教学内容来看,高校法制教育中的法律基础教学内容源于法学专业知识,是其中的最基础性部分。从教育效果来看,两者都有助于大学生法律知识的掌握和法律意识的塑造,有助于将大学生培养成为具有现代法治观念的高素质公民,促进法治化社会进程,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这是其共同之处。尽管如此,高校法制教育与高校法学教育之间仍有显著区别。由于两者都以课程教学为主,因此,通过法律基础课与法学专业课的比较,可以得出彼此在诸多方面存在不同:

第一,法律基础课与法学专业课在教学内容上对法律知识的要求有所不同。法律基础课的教学内容虽源于法学专业知识,但只是其最基础性部分,在法学专业知识中所占的比重很小。在具体的教学内容方面,法律基础教学涉及法理学、宪法及一些实体部门法和程序法的知识,但偏向于对法学基本原理、概念和宪法等基本知识的掌握,对于各实体部门法和程序法,只在很短的篇幅内作了浅显、粗略的介绍,文字表述也十分简洁、凝练。而法学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则覆盖了整个法学学科的教学内容,包括法理学、法制史、宪法、民法、商法等高校法学教育的14门核心课程。各核心课程均以相关的法学专业知识结构独立设置、自成体系,对于具体的法学概念、法学原则和法学专业术语等也都有详尽的阐述和介绍。因此,在法律知识方面,法律基础课与法学专业课的要求明显不同,无论在深度上还是广度上都有重大区别。

第二,法律基础课与法学专业课的教学对象、教学时间、教学方法有所不同。法律基础课的教学对象是大一学生,其学历层次单一,专业背景各异,既包括法学专业,也包括非法学专业,而且后者在数量上居于绝大多数。在教学时间上,法律基础课程仅在一学期内开设,新课程方案启动后,法律基础教学时间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被压缩为8—10课时,仅占一学期该课程的三分之一甚至不足,因此教学时间十分有限。而法学专业课的教育对象是法学专业的学生,且涵盖专科生、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等不同学历层次。在教学时间上,法学专业课程需要花费三至四年,甚至更长的时间进行系统地讲授。在教学方法上,法学专业课基于其专业特性,具有一些独特的教学方法,如诊所式教学法对掌握法律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要求很高,因此对法律基础课程教学就不宜适用。

第三,法律基础课与法学专业课的上述区别根源于两者在学科属性和教学目标定位上的不同。在学科属性上,法律基础课属于马克思主义一级学科下设的思想政治教育二级学科,而法学专业课属于法学学科。在教学目标上,法律基础课主要是通过传授法律基础知识,使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基本观点,掌握宪法和有关法律的基本精神和内容,增强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提高法律素质;而法学专业课则旨在传授系统的法学专业知识,培育法律职业技能,为国家培养、造就专门的法律专业人才。

可见,法律基础课的重要特点在于思想教育性,而法学专业课的特点则在于职业技能性。对于前者而言,并不要求培养大学生具有高深的法律专业知识和熟练的法律职业技能,而是重在对大学生进行法制观的思想政治教育,以实现培养大学生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总体目标。而后者尽管也担负着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但毕竟以法学专业知识教育为主,重在法学专业人才培育。

二、高校法制教育与普法运动的比较

开展普法教育是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中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程。普法教育旨在在公民中普及法律知识、提高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养成依法办事的良好习惯。因此,从广义上看,无论是高校法制教育,还是高校法学教育,都可以涵盖在普法教育的范围之内。从狭义上看,普法教育则是指国家有关机关和部门在特定的时间段开展的、具有特定内容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即通常所说的“普法运动”。

自1985年至今,我国已先后开展了五次大规模的普法运动。1985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了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司法部《关于向全体公民普及法律常识的五年规划》,随后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关于在公民中基本普及法律常识的决议》,由此揭开了我国“一五”普法(1986年-1990年)的序幕。1990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了中共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关于在公民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二个五年规划》,开始了“二五”普法(1991年-1995年)。1996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转发了《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关于在公民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三个五年规划》,此为“三五”普法(1996年-2000年)。此后又开展了“四五”普法(2001年-2005年)和“五五”普法(2006年-2010年)。高校法制教育与普法运动之间既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也有显著的区别。两者的关联之处体现在:

从历史渊源上看,早在1985年《关于在公民中基本普及法律常识的决议》中就提出,学校是普及法律常识的重要阵地,要求在青少年中具体落实开展普法教育,普及法律常识,高校法制教育也因此被纳入到普法规划之中。正是在“一五”普法期间,国家教委决定在高校开设法制教育课程,成为面向大学生普法的重要方式。

从目标导向上看,高校法制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受普法目标导向的影响,呈现出方向一致的走向。如高校法制教育的初步奠基阶段以法律知识普及为主,就与“一五”普法以“向全体公民基本普及法律常识”的目标任务有关;其稳步发展阶段以观念引导为主,以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为核心,与“二五”普法强调“法制宣传教育的关键是培养社会主义的民主与法制观念”,“三五”普法要求“进一步增强公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有密切关联;而其全面调整阶段突出了大学生的法律素质培育,也与“四五”普法“努力实现由提高全民法律意识向提高全民法律素质的转变”,及“五五”普法要求“进一步提高全民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的目标完全一致。

从教育对象上看,高校法制教育面向的是高等院校中全体在校大学生,而历次普法运动则将青少年,特别是将大中学校的在校学生作为普法教育的重点对象。这是因为大学生是国家、民族的希望和未来,大学生知法、懂法才能更好地守法、用法、护法,成为国家建设发展的合格人才,从而推动依法治国,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宏伟目标。因此,大学生是高校法制教育和普法运动的共同教育对象。高校法制教育与普法运动之间尽管联系密切,但也存在着明显的区别。这主要体现在:

第一,在教育对象上,普法运动针对的是包括工人、农(牧、渔)民、学生、知识分子、干部、军人、其他劳动者和城镇居民中一切有接受教育能力的公民,是一项面向全民的教育活动。普法运动的重点对象除了大学生外,还包括中小学生等其它青少年群体,以及各级领导干部和行政执法人员、司法人员等。因此,普法运动的教育对象范围比高校法制教育更为宽广。

第二,在教育内容上,高校法制教育的内容相对稳定,而普法运动则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实际紧密结合,在不同的阶段普法内容侧重点各有不同,具有很强的现实目的性。如“一五”普法的内容主要是“十法一条例”,(即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刑法、刑事诉讼法、民法通则、民事诉讼法、婚姻法、继承法、经济合同法、兵役法和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具有启蒙、扫盲的性质;“二五”普法以宣传宪法为核心、以专业法为重点,标志着普法活动开始转向学用结合、依法治理的轨道;“三五”普法内容表现为学习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理论,着重抓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知识的普及;“四五”普法重在依法行政、打造法治政府,行政许可法、行政复议法,公务员法等法律法规的普及、学习成为亮点;“五五”普法与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目标以及倡导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的理念紧密关联,其内容是通过开展“法律六进”活动以及法治文化建设等,来全面提升法制宣传教育的文化品位和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

第三,在教育途径和方式上,高校法制教育表现为在学校中以法律基础教学为主要途径和方式;而普法运动与之比较而言,途径则更为广泛,形式更为多样。普法运动没有校园围墙的限制,青少年宫、文化馆、俱乐部、影剧院、居民社区以及乡镇文化中心等均可成为普法教育的场所;法制讲座、报纸书籍、广播、电视中的法制宣传栏目、法制宣传教育网站、法制短信、法制摄影、法制动漫、法律咨询、电话热线等均是普法教育的形式。其中,特别是电视媒体由于其普遍性、形象性和生动性,已成为人们接受普法教育的主要载体,成为普法教育的主要途径;而新兴的网络媒体由于其互动性、即时性等优

势,也在普法教育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高校法制教育与普法运动的上述区别是由高校法制教育的学科课程特性所决定的。“学科是教育教学的基础和依托,教育是通过学科来进行的”;

同时,学科的进程和安排又体现为具体的课程。课程的概念特指“学校教育的经验组织方式”,它是学校教育的基本载体,本质上是“学校有目的、有计划地提供给学生的、有助于学生发展的教育经验”。

可见,学科课程是针对学校教育而言的,是学生在学校这一特定教育环境中所获得的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总和。高校法制教育主要通过法律基础教学这一直接学科课程途径进行,不论是课程设置、教材配置、师资建设、教学管理、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方法等,都是严格地按照教育教学的规范和要求,通过学校课堂教育的方式加以呈现;此外,即使是间接的或是隐性的课程等也多在校园范围内开展,学生所获得的教育性经验是由学校场所所提供的。因此,这必然决定了高校法制教育的教育对象、教育内容、教育途径和方式与普法运动有所不同。高校法制教育的学科课程特性使其更具理论性和系统性,而普法运动由于重在宣传、普及,往往形式多样、内容生动但理论性、系统性相对不足。

对高等教育的看法篇4

什么是好课?就基础教育体育课程而言,在教学大纲年代好课可能意味教师要按照生理负荷曲线安排课的密度,学生要有“汗和乐”的效果。新课改后,对好课的认识越加泛化了。好课可能意味着学生喜欢了、高兴了,好课可能意味着学生学懂了,也可能意味着学生参与了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等等。对什么是体育课程“好课”的不同认识,不利于一线体育教师的教学实践。因此,有必要分析产生体育课程“好课”认识不一的原因,并提出本文由收集整理判断“好课”的基本方法。

1 对体育课程“好课”认识不一的原因

对体育课程“好课”认识不一,既有理论层面的原因,又有实践层面的原因。

从理论层面来看,体育学科的理论研究还很不成熟。单从体育教学内容上来看,对各学段教什么以及教到什么程度还没有统一的认识,例如篮球,初中应教哪些技术、高中应教哪些技术、都分别教到什么程度等一系列问题缺乏相关研究,因此缺乏好课的内容判断标准。

从实践层面来看,还存在主观和客观的原因。从主观上看,可能是评课人对体育课持有不同的观察角度。例如,如果评课人只将学生“乐了、热了”作为评判好课的标准,那么学生是否学到技能就不那么重要;如果评课人重点看学生在体育课上是否“学会了、学乐了”,那么对学生是否运动了或有多少的运动负荷可能不那么在乎。从客观上看,原因主要是体育课程基本规定性的缺乏。中国教育学会体育专业委员会(现中国教育学会体育与卫生分会)2006年就曾提出了“对优秀中小学体育课的基本要求(试用)”。目前,中国教育学会体育与卫生分会正在对《中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规范与基本质量要求(征求意见稿)》进行意见征集,可以预期,关于什么是好的体育课将会有一个权威的评判依据出台。还有评课人本身的能力还有待提高,例如,评课人对体育课的类型认识不足,就可能会忽略了“好课”判断的前提条件。因为,不同类型的体育课,教学的侧重点是不相同的,评课的关注点也会有所区别。或者,评课人对于不同学段的体育课的学生特点不清楚,忽视不同学段学生的差异和学段内容的差异,以及学段目标的不同等,也可能导致判断错误等等[1]。

2 判断体育课程“好课”的基本方法

虽然对好的体育课认识不一,但要统一认识,使评价更客观,还是有一些基本方法可循的。这些方法就是要明确所评体育课的类型、审视教学内容是否合理、分析教学目标是否具体、判断教学方法是否适切、观察教学效果是否达成。

2.1 明确所评体育课的类型

不同的体育课类型,即使内容相同,目标也可能不同,所采用的方法和最后的效果也会不同。因此,在判断一节体育课是否是好课时,首先要明确体育课的类型。

依据体育课教学任务的要求,体育课分为新授课、复习课、综合课和考核课等。这些课的教学任务不同,目标就不同,方法和效果的判断标准就有区别。如评判新授课时可能要更多关注学生是否学会新授内容,而复习课的评价要更多关注学生的练习密度。

依据体育课是否是展示课,体育课可分为常态课和观摩课。观摩课可能更多关注学理,如课的设计等;常态课可能更多关注学力,如课的效果等。希望常态课都能像观摩课一样准备,观摩课都能像常态课一样能接地气,并将观摩课或常态课的判断标准照搬到常态课或观摩课上来,显然不合理。

依据不同学段,体育课可分为小学体育课和初中体育课,小学体育课还有低段和高段的划分。不同学段体育课的特点不同,采用的教学方法也不同,评判时的关注点也不同。如小学低段体育课主要采用游戏的教学方法,要更多关注孩子的玩和乐,以激发体育学习动机;而小学高段体育课和初中体育课可能要更多关注学生学习习惯养成和学力培养,因此,评判视角会有不同。一堂体育课,玩老鹰捉小鸡游戏时学生头戴小鸡装饰物,戴在一二年级学生头上会觉得很可爱,戴在五年级学生头上就会觉得很别扭。在低学段看到这个游戏可以认为教师是为提高学生活动量而设计的,在高学段看到这个游戏就要考虑是否能与下面的教学内容衔接,是否为学习变向跑和急停做准备。

依据体育场地器材等的配备情况,体育课可分为场地器材充足的体育课和场地器材不足的体育课。在场地器材不足的体育课上,如果用场地器材充足的要求来评价就不合适了。因此,应关注教师是否自制器材或是否采用学生合作学习来解决器材或场地不足,或是否采用其他替代性教学方法完成教学任务。而场地器材充足的体育课则应关注教师是否充分利用了场地和器材。

体育课还有很多分类,如理论课和实践课、自选内容课和规定内容课等等。每一种分类都有不同的评课视角。因此,在进行好课判断的时候一样要先明确课的类型,才能有助于评课视角选择和方向把握。

2.2 审视教学内容是否合理

不同学段的体育课内容应有所不同,但第8次新课改实施的体育新课程标准,未规定哪个学段哪级水平具体要教什么内容,只有“目标引领内容”的要求。面对数量庞大的体育项目,体育教师很难对教学内容做出合理的选择。在教学大纲年代的体育教学,由于哪个学段、哪个年级、哪个学期教什么基本上都有较为明确的规定,因此,判断好课时无需看选择的内容。而现在,由于内容没有明确规定,因此,评判教学内容选择是否合理,也就成为评判好课的一个重要方面。

毛振明教授[2]认为“好的体育课的核心是好教材。”而一个教学内容该不该选,选的是否恰到好处,一是看是否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与特点;二是看是否能够达到课程目标要求;三是看所选内容是否具有学科特性。

教学内容的选择涉及到课程教学内容和课的教学内容两个层面。

课程教学内容主要指上面所说的教材,新课改以来,课程内容规定性的缺失使得大量的体育和非体育项目,及大量乡土教材进入体育教学。这些内容有的是具有文化传承意义和身体锻炼意义的体育项目,可称为“准体育教学内容”,如珍珠球、抖空竹等等;有的是具有以上意义,但需要加以教材化加工才能进行教学的体育内容,可称为“前体育教学内容”;也有的是不具有锻炼身体意义的,不能够达到课程目标要求的“非体育教学内容”,如棋类和电子竞技等;也有不具有学科特性的 “伪体育教学内容”,如用扁担、挑南瓜等。

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指一节课内各部分的具体教学内容,如准备部分、基本部分、放松部分各选择什么内容。评判好课时要审视各部分的内容是否符合该年龄段学生的特点,如粘年糕游戏在小学低学段可能不如小学高学段效果好;老鹰捉小鸡游戏在初中可能不如小学效果好。又如同样是运球,小学可能主要在运球游戏方面,初中就要涉及运球技能的教学。同时还要审视各个部分教学内容是否能够衔接,如上面提到的老鹰捉小鸡如果是为了主要教材加速跑、急停或变向跑而设计,可能就比单独的一个游戏更合理。

2.3 分析教学目标是否具体

体育课从课程的层面和从教学的层面都不能回避目标问题,假如一节体育课脱离了目标,未按照课程目标把握总体方向,未设定教学目标,并在课结束以后达不成预定目标,都不能算是好课。因此,评判是否是好课,在明确课的类型和内容以后,就需要依据课程目标,对教学目标做出初步的判断。假如课远离目标,不管上的是什么内容,采取的是什么方法,都不能判断该课是一节好课。当然,就一节体育课而言,教学目标需要具体、有可评性,否则,笼统的目标难以做出达成与否的准确判断。

从课程层面来说,目标要引领内容,教师要基于课程目标选择教材,即课程教学内容。而在教学层面来说,内容是先确定的,教师要根据整个课程目标和课的内容具体化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果一节篮球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双手胸前传接球,教师可以根据课在单元中的位置确定具体教学目标,如“通过本节课教学,学生能够在3 m的间距互传20次”。如果不能看到教师的教案,那么就要根据教师课堂教学语言分析其课的教学目标,如有的教师会宣布本次课的教学目标,有的教师会在布置学生练习时有具体要求,如果这些都没有观察到,教师的教学目标可能就不是具体的。教学目标不具体,不能评为好课。

2.4 判断教学方法是否合适

有了目标、有了内容,且目标制定和内容的选择也十分合理,依然不能就此直接判断是一节好课。因为,目标的达成、内容的学习都需要借助于科学合理有效的方法来实现。新课程改革明确提出,要转变学习方式,把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引入课堂,因此,在判断是否是好课的时候,就要根据教师是否有选择性地运用新的学习方式,运用的是否合理等都是判断好课时需要考虑的因素。如在新课改初期,探究学习常常被部分老师理解为“提问——分组讨论——回答”的教学过程,形式上的探究学习,难以达到真正的探究学习的目的,只是一种“探而未究”的教学形式。

2.5 观察教学效果是否达成

体育课上成了什么样,最终是要看课的实际教学效果如何。一堂课的实际效果能反映出教师教学的实际水平,也能反映出学生学习的真实情况。这一点可以从教师教学能力和教学行为上做出判断,如教师的讲解示范水平是否较高,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否有效发挥。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具体表现上也可以做出判断,如学生的学习态度是否积极,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否高涨,学生的学习方法是否正确,学生的主体作用是否积极发挥等等[3]。因此,从教师层面来看,不能将做了规范的讲解和标准的示范就认为是好课,还要看教师讲解示范的时候对学生做了哪些学法的指导,假如教师只会讲和做,学生不会听和看,依然达不到讲解示范的目的。看学生,不能只是看学生乐了、热了,还要看学习的态度,以及是否掌握了学习的有效方法等等。因此,教学的实际效果在判断是否是一节好课方面也不能忽视。

对高等教育的看法篇5

一、游戏教学法

爱玩,几乎是每一名小学生的天性,游戏更是吸引孩子的一个项目。因此,要提高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教学,教师首先应当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尝试采用游戏教学。比如立正、稍息、向前看齐、原地踏步走等队列练习,教师可以设计为接力比赛,比如单双脚向前跳,看看哪一组速度最快,出错次数最少。比如原地左右手拍球、向上自抛自接等基础球类动作,教师也可以设计组内篮球交叉传递,看看哪一组能够在传递的过程中始终保证球不掉地。游戏教学法能够将日常教学中看似枯燥无趣、乏味单调的运动项目通过游戏的方式呈现出来,这些都极大地提高了项目本身的有趣性,学生也可以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去掌握这些运动技能。

二、信息教学法

当前被提及频率越来越高的一个名词是“互联网+”时代,它代表的是科学的迅猛进步与多样化种类,作为学校教育,自然也是不能脱离社会的发展。对日常的教学来讲,为了让书本上或者教师口中的知识内容变得更加鲜活、立体、生动,教师可以尝试应用信息化教学技术。比如小学三年级教到的后滚翻、前滚翻接后滚翻,一般来讲,教师会先进行口头讲解,然后再配合自身的演示动作进行细节讲解,但是由于“翻滚”这个动作完成时间非常短,教师难以实现一边讲解一边演示,对学生来讲,可能会对过程中某个细节有所疑惑,但又可能难以描述,对于这种情况,最好的方式是采用微课教学,就是通过播放视频的方式,将动作的完整过程以动态视频的形式来呈现,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暂停键或重播键等实现细节扩大或者反复演示的方式;另一方面,与单纯的听老师的口头讲解或者单纯地看老师演示对比起来,通过观看视频这种融声音、影像为一体的媒介会有助于给学生留下更深的印象,让学生理解起来更加透彻与完整,有助于促进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教学。

三、活动教学法

小学生还有另一个比较大众化的共性特征――群体活动。一般来讲,孩子喜欢结伴,这使得他们更倾向于与同龄的小朋友一起玩而不是自己一个人玩。因此,教师可以巧妙地抓住这一点,通过活动教学法来开展体育教学。比如小学体育中介绍到的足球运动,虽然只是较为简单地用各种脚法来绕过障碍运球,但教师仍然可以组织设计一个运球比赛,比如看谁运球的时间最短、数量最多、方式最正确等,还可以在过程中人为地设计一些阻碍,比如中途变道、非常规的足球等,这种方式一方面有利于学生灵活运用传球技术(因为在实际的足球运动中,传球路线是千变万化的,所需要绕过障碍也是各种各样的,总之不是一成不变的),另一方面在集体项目中,学生本人的自觉性与主动性也会在无形中得到提高。除此以外,活动教学对比起单纯的练习来讲,其实践性与操作性也会更强,从理论知识过渡到实践操作的过程也会更短,这有助于学生体会运动的价值与意义,从而更积极地参与体育活动。

四、鼓励教学法

心理暗示法是通过鼓励学生的方式来提高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特别是对于天性腼腆、性格比较内向的学生来讲,他们可能虽然觉得非常好玩,或者非常有趣,但又担心自己表现不好会受到同学的讥笑或者老师的批评,特别是对于集体性活动,部分学生甚至会有畏惧感,这些都源于学生的不自信与胆小,对此,教师首先要保证自己的教学态度,避免当学生的动作出现错误时表现得非常生气或者言语上进行责备,而是要以宽容心与耐心去包容学生。其次,可以通过眼神暗示、肢体动作(如学生做得不好时轻拍肩膀,当学生做得好时向其竖起大拇指等)、语言鼓励(如“做得真棒”“没关系,再来一次”“肯定可以的”“尽管试试”等)来逐渐提高学生的自信,让其能够更自然地进行体育锻炼,更自然地参与团体活动,从而提高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

体育锻炼不仅是学生强身健体的有效手段,而且也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其中一个方面,特别是对于处于身体发育期的小学生来讲,身体的各个器官技能都需要通过体育锻炼来得到发展与提高。对体育教师来讲,为了有效提高学生参与体育课的积极性,可以尝试游戏教学法、信息教学法、活动教学法、鼓励教学法等有别于传统的教学方式来提高体育锻炼对学生的吸引力,让学生爱上体育,享受体育。

对高等教育的看法篇6

关键词: 河北省农村学校 体育教师 生存发展 问题 对策

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体育的发展不仅关系着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还关系到学生身心健康的协调发展。因此,在农村建立一支专业素质好、综合水平高的体育师资队伍,对于实施和发展农村学校体育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和影响。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和课改的深入进行,农村体育教师不得不面对各种新的挑战。笔者试图分析河北省农村学校体育教师在生存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的对策。

1.研究对象与方法

在河北省11个地市的56个乡镇随机抽样选取初中和小学262名体育教师作为研究对象。设计《河北省农村学校体育教师生存情况调查问卷》,发放调查问卷262份,回收258份,回收率为98.5%;有效问卷258份,有效率为100%。采用Excel2003数据统计软件和SPSS12.0统计。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河北省农村学校体育教师基本情况

基本情况包括性别、职称、学历结构等。从调查的规模看,农村学校受地域影响,平原地区和城市郊区的学校规模较大,山区和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学校规模较小,教师编制少,尤其是体育教师,有的学校甚至只有一名体育教师。在受调查的258名教师中,男教师182名,女教师76名;专职教师225人,占87.2%;兼职教师33人,占12.8%。从总体看,绝大部分学校的教师数量基本满足需要。从学历结构上看,高中学历的5人,占1.9%;中专学历的77人,占29.8%;大专学历的116人,占45%;本科学历的60人,占23.3%。从年龄结构上看,20―35岁的教师173人,占67.1%;36―45岁的68人,占26.4%;46岁以上的17人,占6.5%。这表明随着国家近几年对农村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视,农村体育师资得到了很大的补充。但体育资师队伍趋于年轻化,经验丰富、身体状况良好的中青年教师数量不足,这无疑影响了农村体育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从教师的职称结构分析,高级职称和未定职称的比例较小,分别占10.6%和8.3%;中级和初级职称的比例相对较大,分别占63.4%和25.8%。

2.2河北省农村学校体育教师的工作环境分析

2.2.1工作环境差

对工作环境的评价,河北省农村学校体育教师的满意度为40.3%。工作环境不尽如人意,是阻碍农村学校体育教师专业成长的根本内因。调查表明,河北省农村学校体育课开课率比较高,为96.8%,但可供体育教学使用的场地设施情况却是良莠不齐。由于经费的原因,有的学校根本没有像样的操场,各种器材也是应付检查时才用,平时学生根本就接触不到。这样的工作条件让体育教师处于一种“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状况之下,场地、器材严重不足,没有充足的体育器材,就很难满足教学的需要。对于部分场地狭小、学生人数多的学校来说,要想上好体育课就更困难了。在教师的教学实践中,3―4个班同时上体育课是常有的事。教师及学生的教学空间受到极大的限制,如何安排教学内容和使用场地器材更是一件使教师颇费思量的事,这给课改增大了难度[1]。

2.2.2体育教师工作强度大

从调查中了解到,河北省农村学校体育教师每天的工作主要是上课、早操、课间操、课外体育运动辅导、课外运动训练、达标训练、中考与高考训练等。从教师的工作量情况看,教师每周所承担的工作量差异较大,工作量小的教师每周4次课,多的每周20次。其中每周4次课以下的32人,占12.4%;5―8次的78人,占30.2%;9―12次的93人,占36%;12次以上的55人,占21.4%。说明河北省农村学校体育教学工作有待进一步规范。

2.2.3继续教育缺乏

业务进修方面,想进修学习的教师占72.5%以上,从这个结果可以看出,尽管工作环境和社会地位一般,但体育教师对自己的职业还是比较喜欢的,如果有机会还是希望在业务方面进行学习和提高。但大部分农村学校远离城镇,农村学校的教师很少有外出培训、外出参加学习的机会。即使有机会,要么由于经费或名额问题无法参加,要么培训不切合实际而流于形式,要么因为教学任务繁重无法参加。

2.2.4工作压力大

体育教师既要完成负担颇重的教学任务,又得负责组织、参与学校的其他课外体育活动和课余训练等大强度工作。从2002年开始,教育部的有关文件就将体育纳入中考考评科目之一。河北省也在近几年开始实施了这一政策。为了提高学生的体育中考成绩,各学校也开始重视体育课的开设情况,中考体育成绩成了衡量体育教师的重要指标之一。这无形中增加了体育教师的心理压力。

2.3河北省农村学校体育教师的生活质量分析

衡量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包括物质和精神两方面。从物质方面看,农村学校体育教师普遍反映收入偏低。他们的收入除了基本工资外,其他福利待遇基本上没有。并且按国家规定的体育教师的室外补贴及服装费等待遇,农村学校根本无法定时定量地给体育教师发放。最为严重的是个别乡镇的教师工资还存在着不能按时发放和拖欠的现象,这样的待遇势必会影响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从精神方面看,在经济相对发达的农村地区,网络也比较发达,教师的信息比较开放,业余时间可以上网玩游戏、浏览网上信息等。而不少边远地区学校的教师在完成工作外,还得回家帮忙干农活,精神生活也比较匮乏,信息相对闭塞,休息方式多局限于看电视、报纸等。

2.4河北省农村学校体育教师职业的社会地位分析

研究表明,河北省农村学校体育教师职业的社会认可不高。通过对258名体育教师调查,发现有92.7%教师的认为体育教师社会地位不高,体育课被看作可有可无的课,体育教师被看作可有可无的人。86.9%的教师认为社会对体育教师缺乏应有的尊重,在工资、福利、住房、职称评定、晋职、进修等方面不能与其他学科教师同等对待,以至于体育教师的社会地位与职业的工作性质存在极大的矛盾。

3.对策

3.1各级领导要重视农村学校体育工作,应采取有效措施,按照《教育法》及《体育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严格执行并落实体育教师的工资、课时费及服装费的发放政策,保证教师的基本待遇。

3.2提高体育教师的社会地位,保证体育教师的基本工作条件,为他们提供必要的教学保障,实实在在地解决他们所面临的困难与压力,改善体育教师的工作和生活条件。

3.3合理安排体育教师工作任务,在师资引进上考虑学科的均衡发展。

3.4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增强教师的思想素质建设和在职培训工作,建立适合农村学校体育发展的教师队伍培养培训体系,努力为农村中学体育教师搭建成长平台。

3.5切实加强学校民主建设,建立和完善教师代表大会制度,切实发挥工会制度的作用。另外还要健全教师的申诉制度,使教师在受到不公正待遇时,有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途径。

参考文献:

[1]邱宝文.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的现状与展望[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4,(2):34-35.

[2]吴立柱,司鹏巧.河北省农村中小学体育师资队伍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7,31,(1):138-140.

对高等教育的看法篇7

观课是观课者凭借眼、耳、手及有关的辅助工具(记录本、调查表、录音录像设备等),用观察的方法研究课堂教学的一项教研活动。但实践中很多年轻教师不知怎么观课,使得观课的效能相对较差。实践表明,观课要讲究方法,要围绕课堂教学的几个关键点进行针对性的观察与记录,才能取得良好的观课效果。提高年轻教师的观课能力既是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提升的紧迫需要,更是青年教师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要。

一、看设计的精妙性

课堂教学设计是年轻教师最欠缺的一种能力,因此,年轻教师观课时要有目的地看授课教师教案设计的规范性,创新性;看教学目标、内容、方法、手段、场地、器材的选择与使用的系统性、优化性;看主教材的教深、教透;看教学比赛与游戏等辅助教材的显性、隐性功能;看教学各环节设计的严谨性;看知识点、能力点、关键点的衔接与把控的严密性。看教学设计置身于单元教学体系内针对学生发展的现实起点与可能起点,来研透目标、吃透教材、把准重点和摸准难点。如看急行跳远教学时,应有意识地看授课教师针对助跑、踏跳、腾空、落地等技术环节,如何解决助跑的节奏性、稳定性、准确性;如何解决助跑与踏跳的衔接问题;如何突出起跳的速度、力度、角度的难点突破,为自己今后的田径跳跃类教学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二、看组织的严谨性

教学组织是安全、高效完成教学任务的最关键环节,是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重要体现,年轻教师看课堂教学既要看教学效果,更要看教学过程的组织与把控。要重点看教师对每个环节、每个层次、每个步骤、每个流程的精心、精细设计与严密、严谨的组织与调整;看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与发展,看本次课安全因素、德育因素的关注与挖掘;看针对学生、场地、器材进行分组教学的形式与操作,是分组不轮换或分组轮换?是两组一次轮换还是三组两次轮换?如一同课异构课中,弯道跑分组练习中,一年轻教师采用同一起跑线,女生跑1道,男生跑2道。而另一教师采用同一起跑线女生跑1、2、3道,男生跑4、5、6道。虽然形式差不多,但学、练、赛的效果却截然不同。

三、看教法的创新性

新课程强调教法与学法指导。年轻教师看课要重点看授课教师从学生的现实起点与可能起点来突出教法的适应性和主体性,量体裁衣,优选活用教、学、练、赛的方法为教学过程的具体展开中,为学生设定与生成更多新的起点;看教法的常教常新,多样、灵活,优化组合;看体育骨干的作用是否充分得到培养和发挥。看教法给学生创设广阔的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给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自我展示、合作交流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己去选择、去尝试、体验成功。年轻教师要注意看授课教师自然亲切的教态,沉着自然的表情举止,准确流畅的讲解,规范、漂亮的示范;看教师课堂应变的及时、高效;看对学生学练评价的客观、准确等。年轻教师尤其要注意观察与学习基本功突出的教师的课堂教学,通过借鉴快速提升自己教法的有效性。如武术基本功组合教学中,年轻教师可学习教师采用的口诀化讲解,看教师示范时的“点、面”结合。如“马步架打”,教师采用镜面示范两脚开立的距离和脚尖正对方向,以及架打臂要成半圆和冲拳要平的动作要求;教师采用侧面示范,让学生看清马步的挺胸、塌腰,膝盖不能前跪而超过脚尖和冲拳臂肩要成一直线的要求。

四、看负荷的精准性

体育课是典型的身体实践活动,负荷的准确性、安全性、适切性是体育课堂学练的重点和难点的。年轻教师对体育教、学、练、赛的量与强度的设计与调控能力是一个明显弱点,因此,年轻教师看课时,应重点看授课教师在量与强度的设计,根据不同类型学生的技术、技能、身体素质水平,依据学生个体差异,分层设计出有弹性、开放性的练习,通过因材施负、因人而异,以满足不同类型学生的需要。观课教师要善于观察授课教师是怎么通过观察学生的学习态度、练习中的体态、练习后的面部表情、脸色变化等,通过观察法、询问法,测量法等对练习的时间、距离、间歇、次数等进行量度和强度的优化,从而学习与借鉴,帮助自己不断提升负荷设计与调控的能力。

五、看器材的功能性

体育器材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载体,是师生进行体育教学活动不可或缺的器具。年轻教师看课时要注重看有经验的老教师对场地、器材的设计与运用的目标性、功能性、经济性、实效性。重点学习、借鉴授课教师如何合理地利用现有的场地、器材,获得最大限度的教学效果的创新设计与操作。如“一球多用”、“一绳多用”、“一垫多用”、“一瓶多用”、“一凳多用”、“组合运动”等。如采用跳绳进行单脚跳、穿梭交叉跳、集体跳;“以绳代杆”;“以绳代线”、“以绳代球”、“以绳做操”等。如授课教师巧妙地把肋木、体操凳、垫子、跳箱、健身操等组合成“体操”联合游戏,让学生在上面爬、滚、翻、走、跳、跑,使这些没有生命的器材变得生机勃勃,也使得课堂教学充满活力和效率。

六、看帮护的严密性

再好的教学只要出现任何安全事故,都是失败的,保护与帮助是预防伤害事故的有力保障。帮助与保护能力是年轻教师较差的一个课堂教学环节。年轻教师看课时,要重点看授课教师针对难度较大、危险性较高的学练活动(单、双杠、垫上运动、支撑跳跃),教师合理运用接、抱、托、顶、送、挡、拨、搓、推、拉、提、扶、按等方法,对学生实施重点性的帮护;看教师对体质较弱、胆子较小的女生,异性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帮护。看授课教师有意识地培养和使用异性小老师,协助教师帮护好学生进行学习与练习,避免伤害事故的发生。如学生在进行前滚翻起立时,不能快速站立起来教师采用在体操棒或手臂上捆绑上篮球或拳击等专用保护海绵等实施的帮助方式,值得年轻教师学习与借鉴。

七、看游戏的适切性

体育游戏既是一种体育教材,也是一种教学方法,更是一种教学手段。年轻教师经常运用体育游戏来辅助教学,但游戏运用的目的性与针对性相对较差,因此,年轻教师看课时,要重点看授课教师的游戏是如何从学生的立场来设计或“嫁接”,是如何围绕教学重点、难点、衔接点等来挖掘和改造体育游戏与比赛。学习与借鉴授课教师从游戏的针对性、安全性、主题性、融入性、严谨性、创新性等方面来设计与组织教学游戏;如武术基本功中的上步弓步架冲拳或推掌练习“看谁做的时间长”;进行“左弓步冲拳——弹腿冲拳——马步右冲拳——右弓步冲拳——弹腿冲拳——马步左冲拳——右弓步冲拳”组合练习,“看谁做得好”的比赛,既能提高练习的趣味性,又能有效提高学练效果。

八、看机智的精彩性

体育课堂教学的空间性、运动性、组织教学的复杂性、练习的不可测性等,使活动中经常会出现师生意料之外的偶发事件。教学应急机智是课堂教学组织管理策略的重要手段,但也是年轻教师比较欠缺的能力之一。年轻教师看课时要重点看教师处理偶发事件的机警迅速、因势利导做出适度、适当的应急处理。看授课教师巧妙地运用教育机智把偶发事件融入教学活动之中,化解为课堂教学新的教育契机,让事件“发于偶然”,“收而自然”;发于“意外”,“收于精彩”。

九、看细节的亮丽性

成功的教学必定离不开精彩的细节。细节虽小,却能透射出教育的大理念、大智慧。很多年轻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与实践中不重视教学细节的设计与生成,使得课堂教学缺乏生成的精彩。年轻教师看课要注意看授课教师学练细节的创新、看彰显教师教学个性、教学特色的细节。如教师的语言,示范、纠正、帮护的时机等都是值得关注的地方。如广操体操、武术基本功组合、武术套路练习中,既要看教师变化示范位置的细节,也要看授课教师如何把体育骨干安排站在队伍的前、后、左、右或四个角的位置上,学生在练习时,可保证每个方向上都有示范动作,这样既增加了学生练习时间,提高了练习密度,又有利于学生练习动作的完整性、连贯性,更有利于提高动作质量。

十、看效果的显著性

教本质是学,年轻教师观课既要观教师的“教”,更要针对性地关注学生的“学”,上得好的体育课,教师总能因势利导,使学生从不懂到懂,从不会到会,从不熟练到比较熟练地学习与提高。年轻教师观课时应重点观察授课教师是如何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态度,看学生活动时的神情、兴趣、注意力、自信心、好奇心、进取心及积极性等;看授课教师如何提高学生参与的广度,参与学练活动的人数、形式、时间等;看如何提高学生参与学习与练习的深度,学生练习时的积极程度,运动技术和运动技能的掌握程度,注意力集中状态,看学生按要求进行练习或改变方式、方法;学练中师生关系融洽,配合默契,教师的教、学生的学、练、赛的效果明显等。

授课是一种有创造性、艺术性的劳动,年轻教师应带着尊重、学习的心境,用心灵充分去感悟,用欣赏的眼光去研究、分享;去观、去品、去悟,从中借鉴出适合自己教学特点与风格的营养,丰富自己的教育、教学策略,不断提升自身的业务能力。

参考文献:

[1] 缪梅珍.中小学课堂体育游戏的设计与运用浅析[J].体育师友,2013.5

[2] 李莉.体育课堂教学设计的着力点[J]. 中国学校体育, 2009 .8.

[3] 王晓霞.准确把握体育课堂教学设计的“点”[J]. 中国学校体育, 2011. 8

对高等教育的看法篇8

【关键词】合肥市 民办高校 公共体育课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190-02

1.前言

近年来,合肥市民办高校的发展呈现良好态势,取得较大成绩,已成为合肥市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民办高校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就直接影响到了合肥市高校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公共体育课作为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培养学生运动技能的重要途径,应该得到足够的重视。

2.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研究对象

合肥市民办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现状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通过从万博科技职业学院图书馆和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等查询相关材料,为本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2.2.2实地走访法

本研究调查对象为万博科技职业学院等三所合肥市内的民办高等院校,通过实地走访,对各民办高校的场地设施进行实地调查,了解师资情况、场地设施情况。

2.2.3问卷调查法

制定《合肥市民办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现状调查问卷》对合肥市民办高校公共体育课学生对体育器材和公共体育课程满意度等情况进行调查。每个学校发放问卷100份,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296份,有效问卷295份,有效率98.3%。

2.2.4数理统计法

通过运用Excel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3.结果与分析

3.1 合肥市民办高校公共体育课课程设置调查与分析

由表1可以看出,被调查的三所学校开设的项目以大球类项目为主,三所民办高校均开展篮球、排球、足球三大球项目,除此之外,武术类课程也是三所民办高校均开展的教学项目。小球类项目在被调查的三所民办高校中只有一所高校开展,且只开展乒乓球项目。田径类项目也是只有一所高校有所开展,健美操有两所学校开展。在调查中发现,每所民办高校开设的体育课程项目不超过7门,按照《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的相关要求,高等学校需开展不少于15门的体育项目[1],因此,被调查的民办高校开设的体育项目远不能达到《标准》的要求。有限的体育项目无法保证开展课程的多样性,容易导致学生失去学习体育运动的兴趣。

3.2 合肥市民办高校公共体育课开课年限及学时调查与分析

根据表2统计结果显示,三所民办高校的开课年限均为1.5年,开课学时均在72学时到108学时之间。根据《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相关要求,高校需给在校一、二年级学生开设不少于144学时(分四学期完成)的体育课程,专科不少于108学时,并为高年级学生设置体育选修课。通过调查,合肥市的民办高校并未达到标准要求,虽然这类民办高校培养的学生以专科为主,但因执行国家学生体质测试标准挤占部分课时,虽然安排了1.5学年的课程,但是并不能为学生开展108课时的体育课。

3.3 合肥市民办高校公共体育课场地器材调查与分析

通过表3可以看出,被调查的三所民办高校均有自己的标准塑胶田径场和足球场,篮球场数量较为充足,校均8块,排球场校均3块,乒乓球台校均6张,在被调查的三所民办高校中,只有一所高校有一片手球场。生均室内场地面积为0.13平方米,生均室外场地面积为4.2平方米。室外场地能够较好的满足学生锻炼的需求,但是室内场地生均面积太少,不能满足学生锻炼需求。

3.4 合肥市民办高校公共体育课师资结构调查与分析

从职称结构来看,三所民办高校的体育教师最高职称为副教授,仅有2人,占师资总数的9.1%;讲师4人,占师资总数的18.2%;助教最多,共16人,占师资总数的72.7%。从年龄结构来看,50岁以上及40-50岁之间的教师各一人,分别占师资总数的4.5%;30-40岁之间的教师有5人,占师资总数的22.7%;30岁以下的教师人数最多,占师资总数的68.3%。从学历结构来看,硕士生占比例较大,共18人,占师资总数的81.8%;本科学历的教师有4人,占师资总数的18.2%。综合上述数据来看,被调查的三所民办高校的教师结构偏向年轻化、高学历、初级职称。这种师资结构的弊端在于大部分教师为年轻教师,缺乏高级职称教师的指导,教学经验有限,课堂应变能力差。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讲,年轻教师较老教师能更快的接受新鲜事物,工作中充满激情,与学生交流障碍较小。

4.对策

(1)从公体课的课程设置来看,民办高校的开课项目以大球为主,小球类项目开设较少,每所学校的开课项目不超过7门,这需要学校和体育部(体育教研室)相互配合,通过不断的教师进修,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要求体育教师“一人多课、一课多人”,开展学生喜欢的体育项目。

(2)从年限来看,所有民办高校均开设1.5学年的体育课程,开课学时在72学时到108学时之间,高年级均未开设体育选修课程。由于每年执行《国家学生体质测试标准》挤占部分体育课课时,所以这些民办高校的体育课开课学生不能达到108课时。为了充分满足学生对公共体育课程的需求,必须要求学校严格按照《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要求安排课时。

(3)从场地设施来看,室外场地生均面积较为充足,可以满足学生锻炼需求,但是室内场地生均面积严重不足,体育场馆及设施的建设需要投入大量资金,特别是室内场馆设施,学校可以协同合作单位及其他社会团体,吸收资金,并且做到专款专用,保证体育场地设施的资金投入。

(4)从师资结构来看,以年轻教师、初级职称的硕士研究生为主,高级和中级职称的教师人数非常少,这种不合理的师资结构不利于教师队伍的发展,并且缺少上课经验,不能很好的处理课上的突发事件。从学校发展角度来讲,为了更好的提高学生体质,提高上课质量,应该聘请教授或专家,作为学校的师资力量,并且不断派出教师进行业务进修,优化师资结构。

5.结论

从调查结果来看,合肥市民办高校的公共体育课教学存在较多问题,而且学生对公共体育课的态度也较为不满,对民办高校的发展是不利的,这就需要学校领导从思想上高度重视体育课程,做到体育课与其他课程一视同仁,一方面加大体育场地设施的资金投入,另一方面,加大力度建设师资力量,优化师资结构,实现民办高校的体育课程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Z].2014,06,11.

作者简介:

上一篇:亚健康发生的原因范文 下一篇:计算机硬件教学设计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