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古迹保护大功臣朱庆澜

时间:2022-05-26 05:29:39

文物古迹保护大功臣朱庆澜

朱庆澜将军(1874~1941年)是民族民主革命的先驱,同时也是救灾救民、保护祖国文化遗产的功臣。抗日战争期间,他联合各界一致抗日,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立下不朽功勋;他淡泊名利,坚持操守,道德文章以及书法成就,令人钦佩;他兴办灾童教育、拓荒垦植、救灾救民的慈善事业,尤其在保护、修复法门寺等众多寺庙和文物古迹方面的功德,永载史册。2006年5月3日至5日,笔者应法门寺博物馆馆长韩金科先生邀请,与朱庆澜孙女朱国安、朱泰、虞国基夫妇飞赴西安,出席了“朱庆澜业绩座谈会暨朱庆澜纪念馆开馆庆典”活动。笔者还主持了座谈会闭幕式。在新闻会上,朱庆澜孙女朱国安代表亲属向纪念馆赠送了朱庆澜的一批遗物,其中有朱庆澜墨宝2件以及印章、砚台、毛笔、墨锭、钢笔、眼镜等。大家都无不为朱庆澜的丰功伟绩和多才多艺所感动。在5月5日释迦牟尼佛诞日,也就是法门寺地宫发现第一枚佛指舍利19周年纪念日,法门寺博物馆为朱庆澜这位保护法门寺佛指舍利和文物的大功臣隆重举行了铜像揭幕和纪念馆开馆庆典仪式。法门寺佛门宾馆大门悬挂的对联,概括了他不平凡的一生。联曰:

救国救灾救民,庆澜一生功垂人间;

修寺修身修心,子桥居士德范法门。

素有“关中塔庙始祖”之称的法门寺,相传为汉桓灵之世所建,一度为皇家寺庙,距今已有1700余年历史。寺内有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佛真身舍利宝塔,为明式八面十三级,现高47米。朱庆澜曾于1939年重修法门寺真身宝塔时,发现过地宫宝物。他以“佛财取之不祥”,命工人“原塔封存”并保守秘密,才使地宫宝物得以完整保存至今。1987年4月3日,沉睡了1113年的唐代地宫重见天日,举世仅存的佛祖释迦牟尼真身舍利、唐代密宗佛舍利供养曼荼罗世界及2449件绝代珍宝得以面世。地宫珍宝的发掘,震惊了全世界。这是我国继西安半坡遗址、秦兵马俑之后又一次重大考古新发现,具有极其重要的考古价值和学术价值。1993年6月11日同志参观法门寺并题词“法门珍宝”。法门寺博物馆馆长韩金科曾参与法门寺地宫发掘、研究工作。2001年9月13日,他对朱庆澜十公子朱权(原任上海宝山区政协副主席,现任民革上海市委顾问)说:“没有朱庆澜将军当年保护法门寺地宫,就没有法门寺的今天。”

朱庆澜一生整修、保护过多处寺庙和文物古迹,其中有:

西安市长安区杜曲大兴教寺。大兴教寺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寺内有唐玄奘的舍利塔,又名“三藏塔”,是一座五级正方形砖砌木构古塔。东侧有圆测塔、西侧有窃基塔,均各三级。圆测(612~696年,朝鲜人)、窃基(631~682年,长安人)系玄奘弟子。1931年朱庆澜捐款修寺,1933年题刻“慈恩塔院”,还新建藏经楼一座。

西安南郊大慈恩寺及大雁塔与有关碑文;

西安大兴善寺,

华阴少华寺;

西安青龙寺;

白水县黄龙山前的仓颉庙及仓颉墓,并在墓周围修筑了花墙,还刻制了木质对联。

他还新印了陕西的《渍沙大藏经》;修复了泾惠桥,当地人为了纪念他,命名该桥为“朱子桥”;又修建了宝鸡大桥。此外,在哈尔滨,他主持修建了“极乐寺”,并担任哈尔滨佛教会会长;在上海,他曾保护静安寺等。总之他走到哪里,就把保护、修复寺庙和文物古迹的善事做到哪里。

朱庆澜性格直爽刚毅,早年专注军政、实业,不信佛。后在其好友程德全劝导下开始信奉佛教,渐臻开悟。他在家中设有佛堂,吃素念经,抄写经文。因书法精妙,求者甚多。他是打坐时圆寂的,入殓时穿和尚服饰。朱庆澜是1941年在西安辞世的,终年66岁,当时陕西和西安都降半旗致哀。于右任先生曾说:“我们陕西的子子孙孙永远不会忘记他的!”依其遗言,朱先生葬于西安长安区大兴教寺南的杜曲乡东韦村。

作为民国名人,朱庆澜为历史做出过重要贡献。他不仅是一位将军、居士和慈善家,还是一位书法家。朱庆澜纪念馆陈列有他的行书对联,其书法简淡俊雅,流美丰润,功力不凡。可惜他一生军务政务繁忙,留下墨宝不多。但他静修自悟达到如此人生境界,着实令人敬仰。

责编 一粟

上一篇:中国进入全球艺术品市场三甲 下一篇:书画作伪手法揭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