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重病人的急救护理措施范文

时间:2023-10-24 17:35:08

危重病人的急救护理措施

危重病人的急救护理措施篇1

关键词:危重病人;转运;护理风险;对策

在基层医院长途转运是院前急救任务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当前医疗风险无处不在,已成为医疗界共识,转运患者的死亡率比正常高出9.6%【1】。如何将这些心理承受能力差,情绪容易失控的危重病人安全转运回院内进行救治,是院前急救工作的一大课题。现就2012至2014年,回顾分析我院156例危重病人转运中存在的风险因素,制定了护理风险管理对策,保证了安全转运,将经验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选取我院2012年至2014年院前急救所有转运回院危重病人156例,其中男97例,女59例,年龄2-86岁。其中重症颅脑外伤47例,多发伤32例,心血管疾病39例,各类中毒18例,刀砍伤15例,电击伤(包括雷电击伤)5例。其中院外死亡5例,院内转运至住院病房途中死亡2例,安全转运149例,无医疗纠纷发生。

1.2方法

回顾性调查患者接诊记录和病历资料,对出现安全问题进行记录并询问当事人经过及原因,查找存在隐患问题,进行分类总结和统计。

2转运过程中危险因素分析

根据调查结果,对患者转运过程中存在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归类(表1)。

3防范措施与对策

3.1改善硬件和设备 使用性能良好、设备优良的先进运输设备,完善急救药品物品,急救仪器齐全、性能良好,处于备用状态,每天交接查看并签名,用后物品及时补充。运输设备和急救设备性能良好是保证转运安全首要条件。

3.2配备经验丰富、技术过硬和责任心强的医护人员 院前急救的工作环境远离医院,救护车上操作环境远不如院内,医护人员容易疲乏,加上患者病情变化迅速,并发症多,在转运过程中,护理人员承担着很大风险,若没有高度责任心及娴熟过硬的操作技能,很难胜任长途转运危重患者工作。

3.3加强出诊护士专业培训,提高急救技能 定期对急救人员加强专业急救技术培训,进行群伤急救演练,提高配合协调能力。要求护理人员熟悉车载药品,掌握急救器材、仪器使用。同时对护理人员进行风险意识教育,使其按照规范流程运作,转运前通过病情评估,对病人进行预见性的处理,以减少途中意外发生。

3.4急救与告知并进 尊重患者知情权,解释潜在风险,存在利弊关系及失败可能性,使用急救仪器和急救技术发生意外的可能性,把转运中的风险告知患者及家属,使家属有思想准备,以建立医患互动,风险共担的新型医患关系,减少医疗护理纠纷。在征得患者家属理解和支持签字同意后方可转运。

3.5转运前准备 转运前认真检查所携带药品、物品、是否齐全,仪器性能是否良好、电量是否充足,储氧设备是否良好,氧气是否充足,转运设备和工具是否良好等等。充分评估病情,掌握转运适应症和禁忌症,签好转运同意书,根据病情选择适合抢救设备。

3.6规范转运流程 根据风险管理原则,结合中国重症患者转运指南(2010)《危重患者院内与院际转运指南》,结合本科情况制定转运方案。加强长途转运制度管理,完善转运措施及流程,维持患者转运过程中生命体征及病情平稳,保证转运安全。

3.7正确搬运 合适 昏迷者平卧位,头偏向一侧,防止误吸;颈椎骨折患者,使用颈托固定,保持颈部自然中立位,脊柱骨折者使用脊柱板固定,搬运时保证头、颈、躯干在同一水平线上,成轴性搬运;【2】骨折者,先固定后搬运,切忌拖、拉、推患者,采用多人搬运或用被单托起,避免再次损伤。

3.8加强转运途中生命体征监测,及时做好相应处理 转运途中严密监测生命体征,血压大幅波动,心率加快或变慢,呼吸加快或变慢,患者烦躁不安或异常安静等等,都提示病情变化,须找出原因紧急处理,本组有5例患者均因转运途中发生病变抢救无效死亡。建立人工气道者注意:(1)转运前气道清理,人工气道建立和调整;(2)转运中进行气道清理次/ 2h,持续氧气吸入。开通静脉通道,保持静脉通畅,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时,防止渗漏,引起组织坏死。注意观察患者面色、瞳孔、呼吸变化,保持最佳,并保证治疗护理措施不间断,行之有效。

3.9人性化设计转运路线,严格交接班制度,病人转运回院后,院前急救和院内急救能无缝衔接主要依靠医院救治体系多能良好运作,这离不开多科室协作,相比院前急救,院内转运常常缺乏规范,存在着许多安全隐患,除患者本身病情变化外,还包括环境及硬件(转运通道、转运工具、电梯等)、职业道德及技术责任心等等【3】。转运前设计最佳路线,以快捷、不重复为主,运用降阶梯思维模式先做重要检查,缩短转运时间,降低转运风险【4】。院内应设置专用通道、专用电梯和无障碍设施。本组院内转运1例脑干出血病人在等待电梯期间出现心跳、呼吸停止,经抢救危象解除。在转运前做好科间协作工作,通知接收科室和电梯人员,做好接收准备,以免等待时间过长延误病情。转运时与医生同行,有利于发现和处理途中出现的意外。转运护士和病房护士对病情、抢救措施、用药进行床旁三交接,双方确认无误后在交接单签名,体现护理记录的及时性、客观性、合法性,完成交接流程【5】。

3.10发挥护理部监控协调作用 危重患者院前院内转运涉及到医、护、工、患者及家属的配合和急诊科、功能检查科、病区等部门协作。护理部经常实地巡查护送时流程执行情况,听取各科反馈意见,掌握危重病人转运的第一手资料,从而为下一步院内转运安全管理决策提供依据【6】。

4结果

我院2012年至2014年转运156例院前急救危重病人回院,成功转运149例,5例院外转运途中发生病情变化,经抢救无效死亡,1例院内转运在等电梯时发生心跳、呼吸停止,经抢救后送回病房2小时后死亡。另外1例是在CT检查时发生病变经抢救无效死亡。危重患者的长途转运既涉及医疗技术问题,又涉及医疗法规问题,必须把挽救生命放在第一位,同时做好病情解析及医护人员合法权益的保护工作,以避免不必要的医疗纠纷【7】。我院经过认真探讨和分析影响转运危重患者的安全因素,不断完善急救流程和措施,确保患者安全转运到达目的地,防止医疗纠纷的发生。

参考文献:

[1]童本沁,陈娟.院内转运存在危险因素及防范措施〔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2):7.

[2]延凤梅,王江滨,张亚仙.颈椎手术患者安全转运的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7,23(8);26.

[3]黄丽,荣秀华,杜建蓉,谢群芳.急诊患者院内转运的风险管理〔J〕.现代临床医学,2010,36(3);222.

[4]关秀丽.急诊科危重患者院内安全转运的细节管理对策[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10).

[5]陈丽.急危重病人院内转运的护理安全管理[J].当代护士,2012(5);85-86.

[6]张小钗.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的安全管理[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10,5(1).91-93.

危重病人的急救护理措施篇2

【关键词】危重休克;接诊;护理;急救措施

休克病人病情危急,变化快,临床以有效循环血容量减少,组织灌注不足,细胞代谢紊乱,器官功能受损,毒素吸收为主要病理改变。急诊科是各种危重症集中的场所,也是各种病因引起休克最多的地方,因此接诊护士准确判断病情,明确休克类型,及时有效的接诊、分诊、争分夺秒实施救治措施,为病人赢得宝贵的抢救时间,为医生提供准确的诊断依据和治疗方案,是抢救成功的关键,也是急诊护理工作中重要的一环。笔者根据自己在急诊科的实践,对急诊中危重休克病人的接诊、分诊及护理急救措施实施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268例,男158例,女110例,年龄13-78岁,低血容量休克89例,心源性休克48例,过敏性休克20例,感染性休克18例,脑出血28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27例,一氧化碳食物中毒38例,均是我院120救护车送至接诊科危重休克病人。

2接诊护理

2.1评估患者生命的机能本组病人一到急诊科,即向“120”护送医务人员及家属询问病因,根据患者休克指数迅速判断休克程度,按生命机能的评估。立即测量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进行心电监护。患者脉搏细速,频率>100次/min,原有高血压者收缩压较原来水平下降30%以上等生理参数,进行综合评估患者休克程度。

2.2明确休克的原因接诊时我们详细询问病史,明确掌握休克的原因,确定休克的类型,迅速分诊,为病人赢得宝贵的抢救时间。本组有20例因左腹部外伤伴左腹部疼痛,病人面色苍白,直出冷汗,血压60/40mmHg以下,接诊护士一见即考虑病人内脏出血即通知外科,有6例诊断为肝破裂,有14例诊断为脾破裂,做好术前准备,立即送手术室进行急诊手术,为患者赢得了抢救和手术的时间,休克纠正,手术成功,均痊愈出院,家属满意。

2.3判断休克的类型本组根据休克类型实施各种急救治疗及护理措施。病人内出血、肝脾破裂严重出血性休克,我们立即给抗休克的及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迅速建立2条以上静脉通路,快速进行输液和交叉配血,扩容,根据病人失血量进行输液和液体的补充,及药物治疗,同时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以便急诊手术。对感染性休克病人,我们即刻有效的降温,控制体温继续升高,合理使用降温药物和抗菌素,及时处理感染的创面,本组18例感染性休克患者,我们及时按医嘱用药配合物理降温,用冰敷或30-50%酒精擦浴,效果满意,体温降至37.5-38.0℃之间。

2.4密切注意和监测患者意识和瞳孔的变化病人意识障碍和瞳孔的变化是病情危急的信号,也是脑功能受损的突出症状,接诊时随时注意患者意识和瞳孔变化,准确判断患者意识障碍的程度,对指导抢救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在我们接诊中,发现瞳孔的改变常见于眼疾、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药物或毒物中毒等。从瞳孔的形状、大小、双侧是否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等,都可以了解病情的发展,为医生提供准确的诊断依据,协助诊断,建立准确的治疗方案,有利于救治处理。

2.5监测缺氧程度本组一方面通过血氧饱和度监测来了解和掌握患者缺氧情况是否改善;另一方面从患者面色、口唇、指甲观察有无发绀,根据缺氧的程度给予充足的氧量。本组一般用鼻塞法进行吸氧,病人紫绀状况均得到明显的改善。

2.6留置导尿管对危重休克急诊的患者,在救治中,我们一般给病人留置导尿管,并认真观察其尿量、颜色、性质的改变,同时记出入量。临床上危重休克患者的尿量是反映组织灌注有效循环血流量的指标,尿量的多少可为临床提供治疗的重要依据,一旦患者尿量每小时

3急救护理措施

3.1正确摆放我们一经接诊即给患者抗休克。为有利于静脉回流,病人的头部和下肢各抬高20°,躁动不安及昏迷患者,我们在其床边加用床栏,本组有效的防止了坠床及意外的发生。

3.2开放气道,保持呼吸道通畅本组患者给予足量的吸氧,及时消除呼吸道内分泌物和痰液,防止了呕吐物误吸而引起的窒息。有20例由于呼吸道深部分泌物特别多,常出现呼吸困难,眼看气管就要堵塞,我们即做气管插管或呼吸机辅助呼吸,有效的保持了气道通畅,患者得救了,家属满意。

3.3迅速开放静脉通路本组迅速建立2条以上的静脉通路,一条以扩充血容量,一条及时用药,另外一条可输血用,特别选用肘正中粗大而直的静脉进行留置输液管,保证扩容和体液的平衡度。并根据患者的血压、心率、cvp,呼吸和尿量等调整输液的速度和合理安排用药次序。

4结果

本组经及时有效的救治,除2例心源性休克的患者,由于病情危重,到急诊科时,病人心跳停止,出现潮式呼吸,经积极抢救后不到15min,抢救无效而死亡外,其余病例均纠正休克状态,病情稳定后安全送转病房处理。

5讨论

危重病人的急救护理措施篇3

[关键词]危重患者;抢救;整体护理模式

急诊危重患者往往病情严重,甚至威胁到患者的生命。患者及家属迫切希望经过有效治疗与护理挽回宝贵生命。例如创伤、严重休克、心脏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癌症末期等。急诊危重患者常因创伤、头部外伤、本身疾病严重度或全身感染等因素,导致患者意识改变、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气体交换障碍、体液电解质不平衡、心跳衰竭等问题,这些问题会立即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1,2]。患者也常因治疗疾病的需要,而进行相关侵入性的治疗措施,包括气管内管、中心静脉导管、鼻胃管、导尿管、胸管、肺动脉导管等。我院对急诊危重患者实施实施整体护理模式,收到了较好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院从2015年1月开始对急诊危重患者实施实施整体护理模式,随机选取2014年1~12月我院收治的78例急诊危重患者作为对照组,2015年1~12月我院收治的78例急诊危重患者作为观察组。观察组中,男48例,女30例;年龄20~76(36.8±2.3)岁。对照组中,男46例,女32例;年龄22~75(37.6±2.4)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1.2方法对照组采取常规医护及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整体护理模式,具体措施:①提高护理队伍素质:加强业务技术的继续教育,定期进行业务考试;所有新护士由具有高级职称的护理人员亲自指导培训。②配备先进齐全的抢救措施:各种急救物品如呼吸机、监护仪、洗胃机、输液泵、快速血糖仪等器械以及急救药品齐全。定点、定位放置,确保功能良好,专人保管,定期维修、保养。随时处于应急状态。③实施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加强床边护理,深化优质护理服务工程,使患者得到全方位的护理。每周进行一次护理查德房,每月进行一次质控自查。④严格落实急诊规章制度:急诊患者多,陪护多,患者病情重,变化快,人员流动大。故危重患者标记、护理级别、饮食种类一览表、床头牌等应与病历相符;对神志不清、躁动不安、年老衰弱或偏瘫患者应及时加用床档保护,并适当约束四肢以防跌伤、自伤。⑤严密观察记录病情:随时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危重患者出现病情变化时要详细做好特护记录,随时制订、修订诊疗护理计划,并责任到人;要及时通知家属,取得家属的配合和理解。1.3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情况及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患者满意情况采用让患者或家属填写调查表的方法,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一般和不满意;(非常满意+满意)例数/总例数为总满意率。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恢复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护理不良事件包括患者发生跌倒、用药错误、走失、误吸或窒息、烫伤以及其他与安全相关的非正常的护理意外事件。1.4统计学方法运用数理统计软件SPSS20.0对数据进行分析,定性数据采用百分比表示,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情况调查见表1。实施整体护理模式前的对照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总满意率为80.8%,实施整体护理模式后的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总满意率为92.3%,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总满意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6,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2.2两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实施整体护理模式前的对照组发生护理不良事件7例(9.0%),实施整体护理模式后的观察组发生护理不良事件1例(1.3%),两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4,P<0.05);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3讨论

急诊科的属性及宗旨是处置救护急诊患者,是急诊科医护人员义不容辞的责任[3]。急救患者病情危急,病情变化快速,往往需要接受各种身体上的侵入性检查或大量静脉药物治疗,使用各种生理监测仪器来观察患者的症状。由于这些患者大都插着气管内管,再加上患者身体被约束或给予镇静安眠的药物,造成患者的视觉、听觉、触觉等感觉器官的损害,导致其言语表达上的障碍,使医患交流困难,大大增加了护理工作量[4]。急诊室的主要功能在于救治生命垂危的患者,避免病情恶化或死亡,也是一个现代化医院中专门处理紧急伤病患者的场所。整体护理工作模式是针对急诊室工作的具体情况而采取的[5]。通过提高护理队伍素质,使护理人员思想稳定,技术精良;通过配备先进齐全的抢救措施和严格落实急诊规章制度,使各种急救物品功能良好,随时处于应急状态。尤其是突出以患者为中心,护理人员严密观察记录病情,保证了抢救工作的顺利进行。近年来,急诊就诊人数日益增多,而且疾病日益复杂。为稳定病情,急诊危重患者的处置流程与重症监护病房处置流程是非常相似的[6]。本组资料显示,通过对急诊危重患者采用整体护理模式可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满意率,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逄艳丽.探讨内科危重病患者腹泻原因构成及护理预防措施[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2016,3(1):114-115.

[2]竺正艳,魏丹,王宇.病情分级制度在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救治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6,14(3):252-254.

[3]蓝青芳.整体护理在急诊急救工作中的作用[J].中国农村卫生,2015,(22):57,59.

[4]郭燕梅,邵菲.床旁心智图监测在危重患者床旁交接班及质量控制中的应用[J].中华卫生应急电子杂志,2015,1(5):51-54.

[5]曹丹,侯志容.整体护理在急诊科的运用探讨[J].现代护理,2002,8(12):979-980.

[6]郑永.系统化整体护理在急诊科的应用分析[J].实用心脑肺血管杂志,2011,19(9):1523-1524.

危重病人的急救护理措施篇4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5.14.199

近年来, 孕产妇出现急危重症的发生率逐年攀升, 具体包括子痫抽搐、急性心力衰竭、产后出血、羊水栓塞、胎盘早剥、产前出血及胎盘植入等[1]。如若抢救及护理不当, 极可能影响产妇及新生儿生命安危及健康情况, 因此合理正确应用院前急救及护理方法, 并加强转运途中的救护对急危重症孕产妇及新生胎儿的生命安危及生存质量均具有积极作用[2]。为对此进一步分析总结, 选取本中心接诊的2010年1月~2013年1月120例急危重症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 对其分析后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将2010年1月~2013年1月本中心接诊的120例急危重症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 年龄22~33岁, 平均年龄(27.32±7.39)岁, 孕周26~32周, 平均孕周(26.77±3.84)周。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各60例。实验组急危重症孕产妇年龄22~32岁, 平均年龄(27.31±7.38)岁, 孕周26~31周, 平均孕周(27.35±3.43)周, 其中子痫抽搐8例, 急性心力衰竭10例, 产后出血10例, 羊水栓塞12例, 胎盘早剥7例, 产前出血8例, 胎盘植入5例。对照组急危重症孕产妇年龄22~33岁, 平均年龄(27.31±7.49)岁, 孕周26~32周, 平均孕周(27.77±3.54)周, 其中子痫抽搐9例, 急性心力衰竭8例, 产后出血11例, 羊水栓塞11例, 胎盘早剥9例, 产前出血8例, 胎盘植入4例。所有产妇精神正常, 排除心、肝、肾等严重疾病;产妇及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产妇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使用常规的急救及护理措施。实验组采用院前急救及转运途中的优质护理, 医院内由临床经验丰富、身体素质良好及应急能力强的护士与医生成立急救小组, 妥当设置各类急救设备及药品设备, 小组内各人员分工明确, 在接到急救任务后2 min内, 急救小组全部人员必须出动, 急救人员根据急危重症孕产妇的不同病情, 为产妇量身制定救治措施, 在急救期间做好安抚孕妇及孕妇家属心理及情绪的工作, 控制急救局面的稳定。具体转运途中的护理措施包括:①在救护车上救治期间护士密切监测产妇体温、血压、脉搏等各项生命体征, 若发生异常及时处理, 护士与医生之间做到密切沟通, 保证护理工作顺利进行。②在急救期间护士给予急危重症孕产妇各种正性语言暗示, 并对其进行心理疏导, 缓解产妇紧张、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在急救中安慰患者, 给予患者支持, 鼓励患者, 增加患者战胜病魔的信心。③急救护士与医生做好与产妇家属的沟通, 向产妇家属大致交代产妇病情情况, 引导家属鼓励产妇以减轻产妇自身的不安情绪, 整个过程护士保证温和、冷静的态度以避免产妇家属产生不良情绪。

1. 3 疗效评定标准[3] 痊愈:产妇及新生胎儿经抢救后均存活, 二者各生命体征正常, 产妇产后并无感染及并发症发生。显效:产妇及新生胎儿经抢救后均存活, 且二者状况较为稳定。有效:产妇及新生胎儿经抢救后均存活, 二者各生命体征与正常值有所偏差, 产妇产后有感染及并发症的发生。无效:产妇经抢救后各生命体征与正常值有所偏差, 甚至产妇及新生儿并未全部保全。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比较两组产妇对急救及护理的满意度, 自设问卷调查表, 调查结果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 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100%。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实施χ2检验。P

2 结果

2. 1 两组产妇经过急救及护理后临床疗效情况 实验组总有效率(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0.0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 2 两组产妇对急救及护理情况的满意情况比较 实验组产妇对急救及护理情况的满意度(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满意度(76.67%),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在抢救急危重症孕产妇的过程中, 不但要保全产妇的生命, 还要力求新生儿的生命及健康, 因此其急救及护理与其他疾病患者不同[4]。两组产妇经急救及护理后, 实验组总有效率(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70.0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危重病人的急救护理措施篇5

[关键词] 急诊护士;接待救护礼仪

急诊服务的对象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当危重病人推进急诊室时,病人和家属焦虑、忐忑不安的心情交织在一起,他们把每一丝生的希望都倾注在医护人员身上。急诊护士是首先与病人及家属接触的人,她的工作不仅直接关系到病人对医院的信心,也关系到病人生命的转归,所以,一名优秀的急诊护士,除了应具备高尚的思想品德,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掌握精湛熟练的护理技术外,优良的礼仪修养对完成急诊护理工作亦至关重要。

1 急诊接待礼仪

急诊护士面对的是危急、危重的病人,因此,社会对她们的服务水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急诊护士只有树立更科学的服务理念,并将这种理念体现在具体的护理服务工作中,才能满足社会高标准的要求,在激烈的服务竞争中,赢得社会的尊敬和承认。在急诊接诊中体现出这种高水准的服务质量,也是现代护理学面临的新课题。

1.1 掌握急诊病人的心理急诊病人的特点主要是起病急、病情重、急需抢救处理。急诊护士应当掌握急诊病人与普通病人不同病情的特点和心理特征,以便抢救治疗中恰当地掌握病人的心理,更有效地进行救治工作。①焦虑心理:恐慌不安、焦虑等是急诊病人常见的心理状态,高热病人、休克病人就常见这种情况;②惧怕心理:由于起病突然(如各种外伤、大出血、剧烈疼痛等),病人往往缺乏心理准备,对突如其来的病情感到非常恐惧,惧怕死亡,惧怕由于疾病而失去原有的正常生活,害怕诊断不准确而被贻误等等;③依赖心理:突然的伤病造成病人的行为退化、情感幼稚,有“返童”现象,如病人因疼痛、发热而呻吟、辗转、甚至大声哭喊;④昕天由命心理:有些病人患急病后,觉得事已至此,只能听天由命,听任医务人员的摆布,对病情和治疗结果持无可奈何的态度,面对病人的各种心理状态,护士应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适时、恰当地给予安慰和治疗。

1.2 接待急诊病人的礼仪针对急诊病人的不同心理状态和实际情况,急诊护士接诊时应采取适当的救治措施和恰当的礼仪接待方式。

1.2.1 稳定情绪、陈述利害 急诊病人由于病情急、来势猛、缺乏心理准备,而表现出情绪紧张、惊恐不安。护理人员要针对这些情况,在紧张环境中有条不紊地进行救治工作,同时给病人和家属以必要的、适当的安慰和解释,晓以利弊,尽快使病人和家属消除紧张情绪,以利于进一步对病情作出处理。

1.2.2 抓紧时机,果断处理 护士对病情有个大致的了解后,即迅速对伤病员进行必要的救治处理。救治工作的方法要正确,决策要果断,措施要得力,充分体现护理人员处理问题的针对性、及时性,增强病人对护理人员的信任感。

1.2.3 急不失礼、忙中守节对急诊病人的接待虽是要求紧张及时,但也不等于急中便可以不顾礼节,而是应当做到急不失礼、忙中守节。急重症病人心理较复杂,总是有一种恐慌和绝望感,急诊护士在接待病人时更应考虑到病人的特殊心理,态度要更为温和礼貌,处理病情果断而及时,繁忙中仍能不失礼节,耐心而富有关爱之情,这对于病人不仅仅是态度上的关心,更重要的是给予病人信念上的支持。

2 急诊救护礼仪

危重急患者一旦入院,急需采取有效的救治措施,此时,急诊护士就需要将平时学习、积累的知识和经验充分发挥出来,尽快为抢救工作铺设绿色通道。

2.1 急而不慌、忙而不乱 急诊护士必须有较强的应变能力。急诊病人发病急,来势凶猛,这就要求医护人员果断采取最佳的急救措施,要做到沉着应战、临危不乱,始终保持急而不慌、忙而不乱、从容礼貌的工作态度,以稳定病人和家属的情绪,争取得到更好的配合,有利于进一步的救护。

2.2 团结协作,文明礼貌急诊急救是一项涉及医疗、护理、化验、放射、收费、挂号、注射及行政等多个方面的工作,这些工作往往是一环扣一环的。在涉及多个科室的病情救治时,各科医护人员要紧密配合,团结协作,注重同事间的文明礼貌,互相理解、互相尊重,共同协作完成急救工作,不要因言语不慎、行为过激而伤害同志感情,影响对病人的抢救工作。

危重病人的急救护理措施篇6

避免护患纠纷措施

加强服务和沟通意识:门急诊工作中,护士会碰到各种各样的患者,存在多种不确定的因素。因此,良好的服务态度和有效的沟通显得尤为重要,在急诊工作中,有时遇到患者或家属的误解,应把自己的委屈放在一边,继续做好患者的护理工作,用行动化解患者的误解。急诊患者就诊时,家属情绪大多比较急躁,护士要认真倾听患者的主诉,迅速采取救治措施,尽快解除患者的痛苦。对一时难以沟通的家属先冷处理,过后进行解释,当家属明白后,纠纷也就不会发生。护理部经常开展优质服务教育活动,我科根据实际工作情况,制定合理的服务流程,将优质服务和护患沟通落实到实处,确立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理念,建立新型的护患关系:①患者是亲人,以人为中心。②患者是老师,工作当虚心。③患者是老板,服务当尽心。④患者是朋友,真诚换真心。⑤患者是自己,将心来比心。⑥患者没有错,有理也耐心。⑦患者无小事,处处要细心。⑧来者都是客,相待不偏心。在护理工作中,主动、热情、平等地去关心服务每一位患者,对患者提出的疑问给予耐心解释,注重语言沟通和魅力,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服务措施:护理服务不到位,也是引起纠纷的因素之一。患者就医过程是由多个环节组成,而护理服务的落实是避免护患纠纷重要保证之一。因此,当我科护士在听到救护车铃声后做到及时接诊,对行动不便的患者主动提供轮椅,对危重患者及时提供平车,护送患者入抢救室,立即通知医生,积极投入抢救。

管理措施:急诊室是抢救危重患者的场所,如果在抢救患者时,抢救仪器不能正常使用而耽误抢救时间,直接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危,极易造成纠纷。因此,急救物品、器材必须时刻处于完好备用状态。为确保急救物品、器材随时处于完好备用状态,应具备完善的管理制度,做到定位放置、定人保管、定数量、定期消毒检查、保养,有问题及时维修,以保证抢救工作顺利进行。

业务技术措施:由于护士操作技术不过硬或业务知识缺乏,对患者病情观察缺乏预见性,也是造成纠纷的主要原因,这就要求护理人员不仅要有良好的服务态度,还要有过硬的业务技术水平。针对这一情况,我科根据年初制定的工作计划,有计划进行培训,定期安排急救技能训练,并进行考核,争取人人过关,针对遇到的特殊病例,及时安排讨论,总结经验,吸取教训,逐步提高全科护士的急救技能和急救护理的整体水平。对急救仪器的使用保养,护士长经常组织大家进行演练,确保大家能熟练掌握;娴熟的护理技术是患者安全的保证,笔者采取这些措施大大地减少医患纠纷的发生。

讨 论

危重病人的急救护理措施篇7

【摘要】本文报告了6例急腹症术后继发甲亢危象的抢救及护理措施。主要有保持气道通畅,及时准确使用抗甲状腺制剂药物,降温,防止并发症发生。体会到早期发现病情变化时抢救成功的基础,正确有效的抢救措施是抢救成功的关键,良好的心理护理和疾病指导是护理这类病人成功的重要内容之一。

【关键词】急腹症术后;甲亢危象;抢救护理

急腹症术后继发就、甲亢危象在临床上十分少见,一旦出现,病情迅速恶化,死亡率很高,临床治疗十分棘手。采取积极有效的抢救措施,做好临床护理显得尤其重要。现报道6例急腹症术后继发甲亢危象的临床抢救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我院1999年5月至2004年8月共收住6例急腹症术后继发甲亢危象的病人。年龄24~38岁。肠梗阻1例,急性化脓性胆管炎1例,胃穿孔2例,阑尾穿孔全腹膜炎2例。其中4例术前有甲亢病史。甲亢危象发生时间分别在术后半小时3例,1小时、2小时、6小时各一例。死亡1例,痊愈出院5例。

2 抢救护理

2.1 做好抢救准备工作本组病人都因术前、术中未能有效控制甲亢症状,导致术后甲亢危象发生,一经确诊,必须分秒必争,立即抢救,把病人置于较完善的抢救室,备好各种抢救物品监控设备,迅速组织抢救小组专人负责抢救工作,医护人员密切配合,采取最有效的措施控制病情恶化。

2.2 呼吸道管理(1)立即予平卧位,头偏向一侧,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确保气道通畅,必要时行气管切开。(2)高流量面罩给氧,6~8升/分,及时监测血浓度。特别是对术中采取全麻术后意识尚未恢复的病人,呼吸道管理更为重要。

2.3 及时建立两条以上静脉通路,除维持正常治疗外,及时准确应用抗甲状腺制剂的药物。(1)遵医嘱静脉内使用大剂量激素对抗应激。(2)无禁忌时首次口服或从胃管内注入甲基硫氧嘧啶600mg,能迅速吸收,从而抑制碘化物氧化,阻止络氨酸的碘化,使甲状腺激素合成障碍[1]。(3)饮服典剂首次30滴,以抑制甲状腺激素的释放[1]。紧急时可静脉滴入3~5ml或10%碘化钠5~10ml加入10%葡萄糖500ml中滴注。(4)用β受体阻滞剂心得安、倍他乐等能减慢心率,降低心肌收缩率,减少心肌耗氧量。

2.4 迅速降温,以物理降温为主,与药物降温有机结合,多采用酒精擦浴,浓度为30%~50%,温度40~45℃。擦浴方式先上后下肢,在血管丰富处停留时间稍长,擦浴时间不少于20分钟,在擦浴时,可将冰袋分别置于头部,腋窝、腹股沟处,使用时密切观察皮肤色泽,防止冻伤。

2.5 并发症的观察护理(1)在抢救过程中,专人护理密切观察意识变化,每15~30分钟测T、P、R、BP一次,详细记录出入量,保护心、肺、脑等重要脏器功能,防止MSOF出现。(2)保持内环境平衡,及时监测血气电解质,防止酸中毒及代谢性高血糖等并发症。(3)掌握抗甲状腺剂药物的作用机理,及时准确用药,观察用药后的不良反应(4)密切观察切口及引流管出血情况,注意胃肠道出血反应,因大剂量激素可导致应激性溃疡发生。(5)昏迷着做好昏迷护理。

3 体 会

3.1 严密观察,早期发现病情变化是抢救成功的基础。由于急腹症病人术前术后可出现烦躁、高热、呼吸急促、心率快、脉压差大、多汗等与甲亢危象相似症状,二者混淆,易被误诊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在观察和护理这类病人时,要有较好的相关理论和知识,懂得二者的病情变化,才有可能在临床上认识疾病,将观察到的临床现象给予准确判断和处理,观察中出现的新问题及时报告医院。尤其是术前已明确有甲亢病史的病人要特别警惕,术前详细询问早期用药,控制病情恶化。

3.2 准确有效的抢救措施是抢救成功的关键。这类病人病情复杂、变化快、并发症多,不失时机争分夺秒地进行抢救,才有可能使病人转危为安。因此,护理人员必须掌握抢救技术沉着迅速地与医生默契配合,熟悉普通药物与抗甲状腺制剂药物的配伍禁忌和相互作用,认真执行医嘱,及时准确用药,严密观察病情发展情况,始终保持整体观念,不能顾此失彼,积极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3.3良好的心理护理、疾病指导是这类病人成功的重要内容之一(1)心理护理:甲亢病人情绪急躁,极易受环境因素影响。紧张、疼痛、手术创伤均可诱发甲亢危象发生[2]。因此,心理护理十分重要,为消除病人紧张情绪,手术前后必须多与病人接触,耐心地予以解释,可使用镇静剂使病人情绪稳定。(2)疾病指导;本组病人均来自农村或边远山区,医学知识缺乏,对疾病认识不足。病人均未经过正规治疗。因此,术后必须做好疾病宣教指导工作,使病人引起重视,坚持在医生指导下准确用药,定时检查。平时多吃一些海藻类等含碘食物,待甲亢症状控制后择期手术治疗。

【参考文献】

[1] 王珏文.外科护理学.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0:143.

危重病人的急救护理措施篇8

方法:对照组按照常规护理方法进行管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提高门诊急诊护理质量,对比两组患者护理质量。

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中,>90分达到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8.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结论:通过提高门诊急诊护理质量,不但可以提高患者抢救效果,而且还能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专业素质,为急诊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提高抢救成功率。

关键词:门诊急诊护理质量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1-0273-01

门诊急诊是抢救危重患者医务工作的第一线,通常急诊患者起病急、病程进展快、病情较重,严重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在门诊急救需要较高的医疗质量,而急救护理是其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提高门诊急诊护理质量,以此为患者提供迅速、及时、高效的护理服务[1]。为此本文将探讨提高门诊急诊护理质量的措施,尽最大努力抢救患者生命。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择2011年2月-2012年2月期间收治的240例门诊急诊患者,其中男143例,女97例,年龄20-73岁,平均年龄42.3±2.4岁,按照护理方法不同平均分为两组,行质量控制的观察组和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各12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急诊疾病等一般情况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对照组按照常规护理方法进行管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提高门诊急诊护理质量,措施如下:

1.2.1提高护理人员综合专业素质。专业急救理论及实践培训。组织护理人员统一进行专业急救理论及实践培训,拓宽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面,根据门诊急诊特点,掌握各种抢救技术、止血固定肢体、心肺复苏术、穿刺技术、急救药物作用及不良反应等抢救技能,同时,也要掌握现代监护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建立急诊药物不良反应资料库,对有药物不良反应患者应登记记录,为临床抢救提供第一手临床资料[2]。

1.2.2加强门诊急诊抢救。门诊急诊患者多为急危重症,护理人员应熟练掌握急诊就诊范围,重视院前急救,强调时间观念,组织医护人员前往现场抢救,院前现场中初步对患者危情进行判断,同时院内建立“生命绿色通道”,强化急诊护理环节,立即送至手术室继续抢救,从而保证急诊救治的快速有效[3]。

1.2.3强化服务质量观念。坚持以抢救患者生命为中心的服务质量观念,为患者提供迅速、及时、高效的护理服务,在最短时间内掌握患者相关病史,用药禁忌等资料,为临床医生提供抢救治疗资料,缩短患者抢救时间[4]。

1.2.4加强监护观察。因急诊患者发病时间短、病情严重、病程进展快,为此护理人员应通过现代监护仪器设备,从接诊到手术室抢救,再到术后入室观察期间,严密加强急诊患者的生命体征及症状的变化,并依照记录患者临床变化资料,为医生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提供依据[5]。

1.2.5规范护理文书。

认真、准确、详细地记录门诊急诊期间患者的临床变化资料及相关所需资料,记录应用急诊药品的品种、剂量、时间等资料,以便统计和查对,以免出现医疗差错[6]。

1.3评定标准。两组患者的护理结果参照《手术室护理质量评价标准》进行评价。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所有计量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P

2结果

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中,>90分达到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8.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门诊急诊患者病情往往较重,死亡率较高,而门诊急诊护士快速应急能力和娴熟的抢救技能是保证抢救成功的基础之一,通过急诊抢救,并配以合理的护理措施,对提高抢救成功率具有积极意义[7,8]。

3.1增强护理服务意识。

3.1.1加强应急反应速度。速度是门诊急诊最重要的特点之一,突出抢救生命至上的观念,因此需要加强护理人员在急诊中的应急反应速度,要求急救门诊护士要具备反应快、动作迅速、护理操作熟练、掌握急救医药及医疗器械的使用、加强医护之间配合,在最短的时间内制定最有效的抢救护理方案等快速反应的素质[9]。

3.1.2树立院前急救意识。一有急诊任务,应在第一时间组织好医护人员到达急救现场,在现场开展急救,为此需要护理人员具备院前急救专业素质,并配合医生转运患者,在回院途中给予不间断给予心肺复苏、止血固定躯体等抢救措施[10]。

3.1.3加强监护意识。掌握现代监护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根据各种监护数据,并掌握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记录患者临床变化情况的资料,为医生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提供依据[11]。

3.2门诊急救流程及管理模式。

3.2.1建立“生命绿色通道”。门诊急诊中,需要快速抢救患者生命,为提高抢救质量,应建立“生命绿色通道”,强化急诊环节,将危重患者迅速推进抢救室后配合医生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给氧输液支持,并给予相应检查配合工作[12]。

3.2.2制定急、危、重及公共卫生事件的护理实施预案。总结每次急救护理的经验,制定面对急、危、重患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急救处理预案,并依照急救护理方案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演练、考核。强化急救培训,提高抢救效率,规避抢救隐患,推动急救护理工作能有效开展。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行质量控制的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中,>90分达到66.7%,明显高于行常规护理方法对照组的48.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张红艳,谭东.急诊病人的输液护理体会[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05(14):281

[2]陈军.急诊危重患者护理风险识别与管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2(29):320

[3]翁淑贞.加强护理规范管理提高急诊护理质量[J].现代医药卫生,2008,12(11):103

[4]汪东亮,孙明,金薇.提高急诊质量管理的“六个环节”[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11,06(1):158

[5]徐燕荣.对急诊护士实施人性化管理的做法与效果[J].东南国防医药,2008,03(16):293

[6]王波.转变对急诊患者急救护理模式的实践与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1,06(23):285

[7]黄金姣.流程管理在门诊护理质量管理中的作用研究进展[J].蛇志,2012,01(26):134

[8]梁美英,罗银秋.急诊综合护理模式对主动脉瘤患者的临床意义[J].按摩与康复医学(上旬刊),2011,02(6):279

[9]文美月,黄玉娟.门诊患者对急诊注射室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分析[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9,02(16):198

[10]姚峥,刘力松,张育.人性化服务理念在门急诊管理中的具体应用[J].中国医院,2008,12(09):236

[11]赵春玲.浅谈眼科门诊护士与患者的沟通咨询技巧[J].中国医学创新,2012,03(14):162

上一篇:企业信息安全管控范文 下一篇:社会科学研究理论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