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重病人抢救预案范文

时间:2023-09-21 11:23:46

危重病人抢救预案

危重病人抢救预案篇1

1.1设置要求我院为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按照管理年的要求,急诊科用房面积达到了500m2。设有诊断室、抢救室、留观室、治疗室、处置室、手术室及其他辅助配置。抢救床位四张,留观床位十张,符合管理年标准。

1.2设备要求急诊科配备了除颤仪、监护仪、呼吸机、吸痰器、洗胃机、心电图机、输氧装置、气管切开设备。抢救车上物品齐备,抢救药品齐全、充足,其他基本的诊疗设备也很完善。

2加强软件建设,提升服务技能

2.1人员数量护士人数与病床的比例:抢救室1.0~1.2∶1(每班至少1人),留观室:每班至少1人。

2.2人员资质要求护士长:为主管护师,在急诊科连续工作3年。护士:均有护士执业证,40%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均具有5年以上临床护理工作经验。

2.3人员培训不断提高护理人员技术水平是保证护理质量的首要条件。因此,急诊科必须有明确的人才培养计划,有全面的人员培训制度。

2.3.1制定各类人员的培养计划包括科内固定人员、新进人员、进修护士的培训计划,定期复训。新进人员必须经岗前培训并达到要求后方能上岗。

2.3.2制定本科人员医学继续教育规划科内不满45岁的副主任护师以下职称的护士必须参加医学继续教育,每季度参加一次“三基”理论考试,每年至少参加一次院级“三基”技能培训和考核。要求每位护士必须掌握急诊科所有仪器的使用,常见故障的排除,组织经常性模拟抢救配合演练,熟背各种急救药物的作用和副作用。

2.3.3建立定期业务学习制度开展形式多样的业务学习,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进展,科内每月业务学习至少1次。

3更新观念,改善服务意识[1]

3.1快速反应观念这是急诊急救护理质量控制的关键内容,也是急诊科的主要工作特点。不能快速反应,就不能适应急诊科的工作性质,不能适应急诊急救病人的需要。反应快、行动迅速、操作准确、抢救成功率高,这是快速反应观念的四要素。

3.2院前急救观念院前急救观念指一有呼叫,能迅速拉得出,以最快速度赶到现场;在现场有能力开展救治,途中的不间断救治;具有现代的院前急救知识与技能。

3.3现代监护观念包括:(1)首先要具有现代监护设备;(2)对现代设备的正确使用与维护;(3)准确的判断监护仪的各种数据;(4)各种管道的观察;(5)病情观察,这是一个急诊科护士应具备的最重要的技能,病情观察能反映一个护士的基本理论知识及临床护理经验。

3.4现代服务观念现代服务观念的核心是以病人为中心,一切为了病人。病人及家属满意是现代服务的最高标准。服务就是效益。

3.5现代效益观念这是现代急诊急救的突出特点。救治病人应坚持救死扶伤,实行人道主义的原则。但人道主义不是不收钱,而是以抢救病人为主,按规定、按标准收费,效益好有利于扩大“再生产”。4规范服务流程,保障措施到位

4.1建立“急诊绿色通道”切实保证急、危重病人的就诊治疗。

4.2成立急诊工作领导小组以主管医疗的院长为主要负责人,成员有医疗、护理、后勤和急诊科负责人。每周护理部、质控科室期和不定期检查急诊环节质量,及时反馈信息,以改进急诊科工作的缺陷与不足。

4.3制定并执行各类人员岗位责任制落实急、危重症病人抢救制度,落实各工作单元工作制度、急诊交接班制度、急诊会诊与疑难病例讨论制度、急诊死亡病例讨论制度、急诊医疗护理纠纷和投诉处理制度等,并有相应的实施记录。

4.4制度紧急医疗护理救援预案制定大批病员抢救预案,制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预案。并将组成人员备案在册,定期演练,保持24h通讯通畅。

4.5提供多种便民措施如轮椅、开水、茶杯、手纸、便器、拐杖等;为无陪人患者提供全程陪伴服务;对危重病人检查过程实行全程陪伴,并备好各种急救药品与用物,严密观察病情,防止意外发生[2]。

5实施风险管理,制定防范预案

(1)急救物品、器材时刻处于备用状态,随时可用。抢救药品齐全、充足。(2)完善管理制度。急救物品做到“四定一保持”:即定位放置、定人管理、定期消毒灭菌、定期检查、保持完好。(3)班班交接,各班下班前及时补充本班消耗的药品、器材,对损坏的器材及时报修。(4)一万元以上设备登记建卡,并有使用和维修登记。(5)建立危重病人交接班认定卡,使口头交接与书面交接相结合。(6)制定每周工作重点和每周工作程序。(7)制定急诊科常见风险防范预案如:抢救仪器故障防范预案、护理投诉防范预案、护理文书缺陷防范预案、医护配合不协调防范预案等。

6制定质量控制指标,严格质量管理

急诊科质量控制以“零缺陷”为最高目标,并有相应的制度和要求来进行管理。(1)成立院方、科室、自控三级质量管理体系,科内定期对护士进行质量管理教育,随时进行护理质理检查,建立检查登记和质量控制信息反馈制度。(2)质量控制指标:预检分诊正确率≥95%;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80%;急、危重症抢救记录和监护记录合格率≥95%;三测单、医嘱单、护理记录单准确、全面,合格率≥95%;年护理事故发生数为0;年褥疮发生数为0;基础护理合格率≥90%;危重病人护理合格率≥90%;急救物品完好率100%;抢救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100%;病人对护理工作、服务态度满意率≥95%;三基考试合格率100%。(3)制定常见急、危重症抢救规范或程序,抢救室有抢救规程备查。(4)制定并落实急诊病人告知制度,如:入院告知、出院告知、特殊诊疗和有创操作知情同意书等。(5)建立急诊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制度,对药物的不良反应按要求登记上报并及时处理。特殊(毒、麻、限、剧)药品应专人专柜专锁管理,品种、数量正确,有用药情况登记,药品合格率100%。(6)抢救室原则上实行封闭式管理。(7)治疗室设施完好,布局合理,操作规范。(8)处置室布局合理,符合消毒隔离原则,用物分类清楚、整洁、有标志。(9)洗胃室单设,符合规范,污物处理符合要求。

7讨论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生命越来越重视,急救意识也不断增强。我院通过加强急诊科的护理质量控制,抓住“抢救病人生命”这个主题,在“急”字上做文章,在“快”字上下工夫,在“救”字上多研究,在“高”(效率、效益)字上多思考,不断加强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使急诊科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有了根本的转变,急救技能有了不断地提高,风险防范能力有了更进一步地增强,科内管理也日臻完善。

【参考文献】

1任真年.现代医院医疗质理管理.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324-328.

危重病人抢救预案篇2

在临床中,经常会遇到一些车祸、多脏器功能急性衰竭、大出血、羊水栓塞等患者,病情急,是对医院应急处理能力及护士整体素质的严峻考验。2006年2月~2007年10月利用现代管理的新理念―护理流程管理[1]特制定“危重患者抢救流程预案”,对全院45例危重抢救患者实施护理流程管理,强调抢救中护理管理的重要性,定期总结中大家反映良好,医生、家属和患者也很满意。现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45例,住院39例,门诊6例;其中男34例,女11例,年龄1.5~85岁,平均48.5岁,抢救成功38例,7例未成功(3例慢性病致多脏器功能衰竭、2例车祸致内脏大出血、1例肝硬化致消化道大出血、1例羊水栓塞),其中2例未抢救成功患者,其家属提出对医生的抢救及病历提出质疑,形成医疗纠纷,但对护理工作抢救的满意率为100%。

2 全院统一制定危重患者抢救流程管理预案

护理部制定全院危重患者抢救流程预案(空档时间除外),下发各科室,要求各科在遇到危重患者,根据当班人员情况,迅速成立护理抢救小组,护士长担任抢救小组组长,要求对现场人员分为操作组、治疗组、观察组、外勤组四个保障小组(护士长可以根据实际情况1人兼职2个组职责等),并对每个组做了明确分工,保证各项抢救措施落到实处。

2.1 组长职责:组长在做好在场护理人员分工和协调后,重视做好家属的安慰和解释工作,快速清理现场闲杂人员,保障抢救通道畅通及场所的宽敞。

2.2 操作组职责:选择1~2人护理技术过硬者,负责抢救中的各项操作,如建立多条静脉通路、吸氧、吸痰、导尿及各类化验标本的采集等。在时间允可的情况下,操作组配合治疗组对抢救场地周围无用物品的整理,保障抢救场所宽敞。

2.3 治疗组职责:1人负责配制各种治疗,并准确、快速给予实施,并向观察组口头传达医嘱执行情况。

2.4 观察组职责:1人负责观察患者的意识、生命体征、心电监护仪、呼吸机等仪器的观察和调节,并详细做好各项治疗及病情观察的护理记录,有异常情况及时向主管抢救医生汇报。

2.5 外勤组职责:在人员充足的情况下,1名护理人员负责跑外勤,负责对患者血制品的取送、抢救药品的记账、领取及各类标本的送检,以免因家属对医院大环境的不熟悉,延误一些重要的药品及有价值化验回归,影响抢救。

3 抢救用物及药物分类放置

抢救30分钟以上者,组长结合患者的病情,并与主管抢救医生及时沟通,做出抢救时间的长短判断,估计抢救在1小时以上者,治疗组和外勤组人员及时对各种抢救药品进行分类放置。如大出血、羊水栓塞患者等抢救,抢救往往要持续几个小时,甚至几天时间,故需要备用大量充足抢救药品,很有必要对各种抢救药品分类放置,根据患者的病情,对常用药品尽量放在前面,依次类推,保障各种抢救药品能及时找到。

4 制定科学的护理实施计划

在病情趋向稳定的情况下,取消抢救小组,由责任护士负责,迅速制定该患者详实的护理实施计划和各班护理人员工作要求及注意事项,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并上墙张贴予以指导每名倒班护理人员的工作。

5 加强考核与监管

护理部、护士长等管理人员加强监督与考核,要求护理部天天查,护士长班班查,保障患者的各项治疗及护理措施到位。

6 做好告知工作

在配合医生做好各项抢救治疗和护理的同时,注意向家属做好相关告知工作,让家属能及时了解患者病情及治疗费用情况,积极配合医护人员,保障患者抢救,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危重患者抢救流程预案”在各科危重患者抢救中实施,管理者充分利用每个人的业务特长进行科学分工,使护理人员做到临危不乱,快速、有效、准确、有序地展开抢救工作,赢得宝贵的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通过调查,医生、患者及患者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为100%,并且减少护患纠纷,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李 平,冯 凤.现代管理的新理念――流程管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5,20(12):956.

危重病人抢救预案篇3

[关键词] 急诊; 质量控制; 方法和体会

[中图分类号] R47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2)-02-193-02

急诊科是应急院前急救、突发公共事件、接受急诊病人就诊、抢救危重病人的公共场所,是医疗护理工作的最前沿阵地和救治窗口。急诊科的特点:病人具有突发性、急危性、繁杂性、多学科性,数量不确定性等等。医护人员工作具有高风险性、高反应与不确定性、应用全科知识与高技术含量性、机智果断敏捷性、高度协调联动性。急诊科质量控制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病人的生命安危,因此,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对提高急诊科的救治和护理水平、降低医疗护理风险、预防医疗护理纠纷具有重要意义。

1 加强硬件建设,保障医疗护理需要[1]

1.1 首先按照《急诊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标准进行环境与硬件建设 我院为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急诊科用房面积达到了1000m2。设有分诊处、诊断室、抢救室、观察室、治疗室、处置室、手术室、隔离病房、监护室及其他辅助配置。抢救床位4张,监护床位2张,留观床位16张,达到二级甲等医院标准。

1.2 设备要求 急诊科配备了除颤仪、监护仪、呼吸机、吸痰器、洗胃机、心电图机、输氧装置、气管切开设备。急救120车4辆,抢救物品,抢救药品随车配置,抢救室、监护室备抢救车,其他基本的诊疗设备完善。急诊通讯装置(电话、传呼、对讲机)完备。在全县建立半小时急救圈,与乡镇卫生院形成急救网络,由我院急诊科安装了GPS定位扫描系统,统一进行救护车的调度、使用、跟踪与监测,为生命救治争取了最佳时间。

2 加强软件建设,提升服务能力[1]

2.1 人力资源 护士人数与病床的比例:抢救室1.0-1.5/1(每班至少1人),留观室:每班至少1人。医疗护理实行小组值班。每班至少3-5名医生、3-5名护士,24小时人力资源使用均衡,随时备有二线援助人员,实行弹性与均衡相结合的排班制度。

2.2 人员资质护士长 为主管护师,在急诊科连续工作10年。护士:均有护士执业证,80%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均具有3年以上临床护理工作经验。

2.3 人员培训 不断提高护理人员技术水平是保证护理质量的首要条件。因此,急诊科具有有明确的人才培养计划,有全面的人员培训制度。30%的人员通过了三甲医院培训。

2.3.1 制定各类人员的培养计划 包括科内固定人员、新进人员、进修护士的培训计划,定期复训。新进人员必须经过岗前培训并达到要求后上岗。

2.3.2 制定本科人员医学继续教育规划 科内不满45岁的副主任护师以下职称的护士必须参加医学继续教育,院内、科内每周业务学习1次,年内每人完成25学分。每半年参加一次“三基”理论考试,每年至少参加一次院级“三基”技能培训和考核。要求每位护士必须掌握急诊科所有仪器的使用,常见故障的排除,组织经常性模拟抢救配合演练,熟背各种急救药物的作用和副作用。

2.3.3 建立定期业务学习制度 采取送出去、请进来的学术方式,开展形式多样的业务学习,更新知识、学习新技术、开展新项目。培育全科医疗护理人才。

3 更新观念,改善服务意识[2]

3.1 迅速反应观念 这是急诊急救护理质量控制的关键内容,也是急诊科的主要工作特点。不能快速反应,就不能适应急诊科的工作性质,不能适应急诊急救病人的需要。反应快、行动迅速、操作准确、抢救成功率高,这是快速反应观念的四要素。

3.2 院前急救观念 院前急救观念指一有呼叫,能迅速拉得出,以最快速度赶到现场;在现场有能力开展救治,途中的不间断救治;具有现代的院前急救知识与技能。

3.3 现代监护观念 首先要具有现代监护设备;对现代设备的正确使用与维护;准确的判断监护仪的各种数据;各种管道的观察;病情观察,这是一个急诊科护士应具备的最重要的技能,病情观察能反映一个护士的基本理论知识及临床护理经验。

3.4 优质服务观念 优质服务观念的核心是以病人为中心,体现人文关怀。病人及家属满意是优质服务的金标准。向服务要安全。

3.5 服务效益观念 这是现代急诊急救的效果。救治病人应坚持救死扶伤,实行人道主义的原则。体现人文服务、降低医疗成本、体现生命的价值,以院前抢救、院内救治为主,按规定、按标准收费,服务创效益、效益促发展。

4 规范服务流程,开通绿色通道

4.1 建立“急诊绿色通道” 解决先救治、后付费的保障措施,体现医院管理的人文理念。

4.2 成立急诊工作领导小组 以主管医疗的院长为主要负责人,成员有医疗、护理、后勤和急诊科负责人。每周护理部、质控科室期和不定期检查急诊工作质量,进行绩效考核,及时反馈信息,进行急诊工作质量的持续改进。

4.3 制定并执行各类人员岗位责任制 落实十三项核心制度如急、危重症病人抢救制度,急诊交接班制度、急诊会诊与疑难病例讨论制度、急诊死亡病例讨论制度、急诊医疗护理纠纷和投诉处理制度和急诊工作单元工作制度,并有相应的实施记录。

4.4 制定紧急医疗护理应急预案 制定大批病员抢救预案,制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预案。并将组成人员备案在册,定期演练,保持24h通讯通畅。

4.5 提供多种便民措施 如轮椅、开水、茶杯、手纸、便器、拐杖等;为无陪人患者提供全程陪伴服务;对危重病人检查过程实行全程陪伴,并备好各种急救药品与用物,严密观察病情,防止意外发生[2]。

5 实施规避医疗护理风险管理,有效遏制不良事件发生 (1)急救物品、器材时刻处于备用状态,随时可用。抢救药品齐全、充足。(2)完善管理制度。急救物品做到“四定一保持”:即定位放置、定人管理、定期消毒灭菌、定期检查、保持完好。(3)班班交接,各班下班前及时补充本班消耗的药品、器材,对损坏的器材及时报修。(4)一万元以上设备登记建卡,并有使用和维修登记。(5)建立危重病人交接班认定卡,实行分类交接制度:如120出警情况交接;留观病人交接;临时输液病人交接;监护隔离病人交接;抢救病人交接等等,将口头交接与书面交接相结合。(6)制定每日工作重点和每日工作程序。(7)制定急诊科常见风险防范预案:如抢救仪器故障防范预案、护理投诉防范预案、护理文书缺陷防范预案、医护配合不协调防范预案等。

6 建立三级管理体系,制定质量控制目标,严格质量管理 急诊科质量控制以“零失误”为最高目标,并有相应的制度和要求来进行管理。(1)成立院级、科室、小组自控三级质量管理体系,科内定期对医生、护士进行质量管理教育,随时进行护理质理检查,建立检查登记和质量控制信息反馈制度。组长对本组本岗位工作质量全面负责,班班工作,班班落实,班班回顾,对组长实行延时(提前15分钟到岗、延后15分钟下班)自查补漏的管理流程。(2)公示质量控制目标,知晓率为100%。预检分诊正确率≥95%;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85%;急、危重症抢救记录和监护记录合格率≥95%;三测单、医嘱单、护理记录单准确、全面,合格率≥98%;年护理事故发生数为0;年褥疮发生数为0;基础护理合格率≥95%;危重病人护理合格率≥95%;急救物品完好率100%;抢救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100%;病人对护理工作、服务态度满意率≥96%;三基考试合格率100%。(3)制定常见急、危重症抢救规范或程序,悬挂各种抢救流程图。(4)完善有效交流沟通机制,落实急诊病人告知制度:如入院告知、出院告知、特殊诊疗和有创操作知情同意书等等、及时下达危重病人通知书,规范尸检流程。(5)建立急诊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制度,对药物的不良反应按要求登记上报并及时处理。特殊(毒、麻、限、剧)药品应专人专柜专锁管理,品种、数量正确,有用药情况登记,药品合格率100%。(6)抢救室在抢救病人时,采取家属回避制度,实行封闭式管理。(7)治疗室设施完好,布局合理,操作规范。处置室布局合理,符合消毒隔离原则,用物分类清楚、整洁、有标志。洗胃室单设,符合规范,污物处理符合要求。

7 体会 随着社会保障的日臻完善,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政府对全民健康保健的鼎力投入,公众文化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命越来越重视,急救意识也不断增强。我院通过加强急诊科的护理质量控制,抓住“抢救病人生命”这个主题,在“急”字上做文章,在“快”字上下工夫,在“救”字上多研究,在“高”(效率、效益)字上多思考,不断加强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使急诊科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有了根本的转变,急救技能有了不断地提高,风险防范能力有了更进一步地增强,科内管理也日臻完善[3]。更加彰显了急诊科工作的社会公益性、救治技术的权威性、生命回归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1] 卫生部.急诊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S].卫医政发[2009]50号,2009,5,25.

[2] 任真年.现代医院医疗质理管理[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324-328.

危重病人抢救预案篇4

应急预案是科学管理的一种前沿方法, 是人们针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事先预想作出的对策, 拟定的处理方案[1]。突发应急事件具有不确定性、不可预见性和复杂性[2]。如何积极应对是当今医疗机构面临的重大课题。成批抢救需要高度的协同性,在最短的时间内进行组织协调、沉着应对是急诊抢救成功的关键环节。征对如何提高和规范成批抢救中护理人员的行为,我院根据实际情况拟定了一套护理应急预案,并作为提高护理部组织管理能力的重要工作,取得一定成效。现报道如下。

1人员要求职责

应急小分队的成员由护理部统一领导,均为各科护理骨干,并具有丰富的抢救技能和抢救经验,人员相对固定,并有后备力量。将护理应急小分队各组分工,各成员职责,电话号码及抢救流程打印成册,要求每个成员熟记内容。

应急人员必须保证通讯联络通畅。在遇有重大疫情时,要求在第一时间到达指定地点。负责现场的紧急救治及消毒隔离处理。定期进行实战演练,做到有备无患,常备不懈。需了解抢救物品、药品及防护用品放置位置,操作方法等。

2 实施方案

2.1规范化管理,标准化实施

护理应急小分队护理部指挥下,由急诊科护士长任组长,一名经验丰富的护士为秘书, 各科室指派一名护士参加,分成4 个小组,每组设一名小组长。每月组织一次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督导会议,布置学习计划,布置突发事件演练方案, 组织讨论可能出现的病情和应对措施,确定抢救演练流程,每季度进行一次演练。

单月的第三周布置本月的学习内容, 包括需掌握的急救知识和应急预案知识的学习;安排理论讲课,由各科的质控员承担。双月的第三周,学习内容主要是进行技能操作的学习,由经验丰富的护士示教急救仪器的操作.做到每月有学习目标,人人会操作,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每个季度根据所布置的突发事件演练方案,讨论可能出现的病情和应对措施所确定的抢救演练流程,组织一次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演练。

流程学习: 由急诊科护士长主持演练, 提前三天通知科护士长,由其通知该科成员按时到急诊科集合, 按分工展开演练。

模拟演练:由急诊科护士长主持演练,为了锻炼其快速反应能力, 是由急诊科值班护士临时通知各小组组长,再由其通知下属成员迅速到急诊科集合,在组长指挥下分工展开演练。

以上计划组长和专家成员不在位的情况下由秘书按计划组织实施。

2.2分工明确

将护士按要求分组进行:分类组 迅速观察、测量生命体征,配戴分类标识牌:神志(询问姓名)、瞳孔、血压、脉搏、呼吸立即告知医生并记录于病历上,病情较轻的手工测量,病情较重的迅速送入抢救室,连接监护仪测量;抢救组 吸氧,用留置针建立两条静脉通道,必要时采血,保持病人正确、安全的:昏迷、呕吐病人头偏向一侧、必要时吸引器吸痰、呕吐物 意识丧失、躁动的病人用保护具(护拦等)、牙关紧闭抽搐的患者要用压舌板裹上数层纱布放于病人上下臼齿之间,以免咀嚼肌痉挛而咬伤舌头、引流管妥善固定、安全放置配合医生做好给药、插管、止血、固定等处理;保障组为所有抢救工作的正常展开提供所需物质,与物业,药房和供应室联系,为患者的抢救提供物质;后送组生命体征稳定后方可送病人检查或办住院,危重、军队伤病员必须有医护人员陪同,携带血压计 听诊器,监护仪和病情交接本4 分析总结 演练结束后,全体人员进行讨论分析,找出不足,为下次的演练积累经验。

3结果

通过实施演练的做法,患者满意度由之前的85%上升到94%,护士理论考试成绩由89.4%上升至93.6%,操作考核由89.9%提升到95.8%,提高了护士应急反应能力。

4体会

4.1加强应急应变能力培训,进行大型模拟应急预案演练针对演练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分析、整改,不断规范应急程序,磨练快速反应能力。应急预案的建立和实施,使成批伤病员得到及时有效的抢救和护理,使批量抢救工作组织有序,在抢救病人时做到忙而不乱,赢得抢救的最佳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

4.2 通过实施应急做法,进一步加强了护士专业技能,为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提供有力保证,提高了护士应急综合能力。开展应急预案演练使护士能系统、完整地体验与掌握基本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充分体现了演练的直观性、实用性、有效性、重复性和可控制性。

参考文献

[1]王媛,宁丽欣,张琼,李彩玲等. 护理应急预案在突发事件群体伤救治中的应用.护理管理杂志,2011,11(10):720

危重病人抢救预案篇5

急救护理的特点

紧迫性:无论院前还是在医院内,均是急救中心工作的重要环节。急救服务对象是各种急、危、重症的意外伤害的病人,急救工作体现在病人起病急、有效抢救时间短。医护人员必须争分夺秒地进行有效救治,以降低伤残率和死亡率。强调高质量的急救成功率,是每位管理者和医护人员的职责。

局限性:院前急救不同于院内急救,受现场卫生条件差、携带急救药品和器具有限等限制,使急救工作增加了一定难度。因此,应加强管理力度,克服困难。

综合性:急救对象和外伤种类的多样性打破了医学分科的界限,要求医护人员必须具备综合的医学基础理论知识和现场救治的基本技能。

复杂性:院前急救病人的多样性、致病原因的复杂性、情况的多变性及抢救过程又直接受现场人员的监督,急救人员不仅要全力抢救病人,还必须尽力排除各种干扰,以保证抢救工作的顺利进行。

急救工作中护理管理原则

“第一”的原则:一切从病人需要出发,一切为病人。在现实可能与可行的条件下使病人和家属都满意。

安全有效的原则:以医疗护理质量为首位,力求高疗效,保证护理安全。

重点加强的原则:对急症、高危、疑难病症病人应该加强诊疗和护理,尤其对高危病人的抢救应争分夺秒地采取一切必要的、有效的措施,提高抢救成功率。

方法与对策

健全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医护密切配合:①处置时间:病人在到达医院5分钟内必须得到救治,包括建立静脉通路、吸氧、心电监护等,同时通知医生。②护理文书记录要清楚、详细。抢救过程中,护士在书写抢救记录时要准确、清楚、内容完整,不得涂改,执行时间准确并及时查对。③遇有口头医嘱,护士必须复述一遍,经医生确认后方可执行。在医生未到达现场之前,护士应采取力所能及的急救措施,以便提高抢救成功率。④在医疗活动中,医生的诊疗工作与护士的护理工作缺一不可。在抢救工作中要与医生协调做好抢救配合。

加强基本技能的培训:熟练掌握静脉穿刺技术,能迅速建立静脉输液通路,为及时有效的抢救赢得时间。正确使用止血、包扎、固定、搬运方法,降低致残率。

掌握急救药物用药原则:熟练掌握常用药物的作用机理、常用剂量、使用方法、不良反应等。如:心肌梗死病人的院前溶栓治疗,真正达到有效救治。为院内的进一步治疗打下良好的基础,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掌握常见病、多发病的救治原则:学习和掌握急救病人中常见病及多发病的病因、病理、症状、体征,急救处理时判断迅速准确、处置熟练、措施得当有效,将病人痛苦降到最低。

熟练掌握各种抢救仪器的使用和操作技术:如除颤仪、呼吸机、心电图、吸引器等的使用及操作技术。并能熟练应用于各种病人的抢救之中,从而降低病人死亡率。做好仪器交接,保证仪器运转良好。

制定防范处理医疗护理差错事故的预案:包括抢救预案、处理程序、报告制度,预防差错事故发生,减轻事故的损害。一旦发生纠纷,应及时封存原始病历,保存原始资料。

加强业务培训,确保护理工作质量:坚持每周2次临床护理查房,各种抢救器材每月考核,高年资护士围绕典型的急诊抢救及抢救预案进行授课,不断提高全体护理人员的素质。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护理学科的发展,人们对急救护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护理人员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护理知识及敏锐的观察力、判断力,还要有较强的应急处理能力,才能在急危重症抢救中做到有条不紊,在较短时间内为病人提供安全有效的护理,提高抢救成功率。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素养、技术精湛、具有奉献精神的高素质的急救护理队伍是护理管理者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危重病人抢救预案篇6

【关键词】 预见性思维;护理;抢救

作者单位:450053 郑州市妇幼保健院护理部 急救是一项特殊的护理工作,对速度和准确度要求非常高。急救护士必须具备危机意识、运用预见性思维进行分析问题思考对策的能力,迅速实施抢救措施。预见性思维就是“先人一步”、“先物一步”、“先事一步”地从细枝末节中把握“大量的东西”,从“特殊个别”中把握“普遍的东西”,从萌生隐蔽中把握趋势的东西[1]。尤其在妇产科出血性急症抢救中,因其出血凶猛迅速,对护理急救人员要求更高,预见性护理措施的作用更加明显。自2011年始两年内采用预见性护理措施抢救妇产科出血性急症33例,现介绍如下。

1 一般资料

自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采用预见性护理措施抢救妇产科出血>800 ml急症33例,其中:胎盘早剥8例、胎盘植入伴出血5例、输卵管妊娠破裂13例、卵巢妊娠破裂2例,黄体破裂4例,子宫破裂1例。

2 方法

成立急救小组,各成员在抢救的过程中分管不同的角色协作配合,护理部根据抢救流程实施预见性护理措施:

21 急救前措施

211 填报护理风险预警表,预警预防措施 应用预见性思维进行管理,不仅能对护理工作进行综合观察、分析、评价及预测,且能从多角度、多方面看待问题,提出预防措施,保障护理安全。对危重患者管理实施护理风险预警制,即科室根据患者有可能发生的问题,填写护理风险预警表,护理部查看患者后组织相关人员讨论,提出相应预防措施[2]。

除护士长把预见性思维应用于日常排班及每天排备班或弹性班、危重症护理外,护理部有求护士熟知应急预案,随机现场模拟抢救场景考核护士,经常根据不同的重点内容要求科室对工作中存在的隐患进行排查,调配人员积极预防在先,不是被动地等待处理问题,从而保障安全。

212 制定急救流程,组合急救物品 制定各种妇产科出血急症抢救流程。护理抢救行为不是被动的执行医嘱,而是要在实施各种抢救措施的同时,根据患者的情况和可能发生的情况变化,做好下一轮抢救的准备,随时应用预见性护理措施组合急救物品。在制定各种急救流程时,将急救物品按照各种急症抢救流程分类组合摆放,以便争分夺秒地抢救。使用抢救器材时,把思维定势在快速预见、迅速反应、果断决定上,即使突发意外情况时也能沉着冷静决定最佳方法[3]。

213 对重点部门急救人员培训考核、模拟演练 采取多种多样的方法对重点部门急救人员进行理论、技能培训如熟知抢救流程、熟练掌握抢救器材的性能、观摩操作录像、使用模拟人反复练习、参与抢救人员的经验分享、练好基本功等分步骤培训实施。培训护士各种抢救器材的使用,要求掌握适应症和操作方法及排除故障的方法。要求护士熟练使用抢救器材,提高预见性运用抢救器材能力,和医生配合默契,提高抢救成功率。

急救模拟操作演练,主要考核护士对急救、病情观察、抢救流程的掌握熟练程度及与医生的配合能力,重点是急救流程、急救药物及急救器材的使用熟练程度。按照常见妇产科危重症制定的抢救流程,进行应急演练,模拟紧张的抢救场景。

重点部门护理人员经护理部理论、技能、现场模拟考核合格后,颁发合格证书,实施持证上岗。

22 急救中措施

221 提高护士对病情的观察能力 在急救医疗护理中,预见性病情观察可以理解为提前预知最可能出现的病情变化或可能发生的严重并发症,以及病情急骤恶化时,观察其预警征象,以便采取预见性护理及医疗防治措施,从而提高急诊患者抢救成功率和生存质量[4]。对患者的病情实时评估,做到随时观察患者的动态变化,在动态中评估护理预见性措施是否有效,及时调整护理措施。

在抢救初期,因人员少,及时穿刺静脉通道,输注抢救药物,待到抢救小组成员到位后,按照分工协作进行抢救。专人书写记录护理文书,专人抢救,专人对外协调,使抢救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222 转运前措施 转运危重患者时,提前联系转运医院做好准备,安排转运车辆,准备相应的急救设施,预测运送中可能会出现的紧急情况所采取的应对措施和必要的抢救人员,并由参与抢救医护人员护送,做好各抢救环节的衔接。

23 急救后措施 对每次急救进行梳理总结,医护人员回忆抢救过程,再次检查医嘱的开具及执行情况,提供医疗文书的法律举证。根据需要改进的情况总结心得,对抢救流程进行再次优化和管理。对急救药品及设施进行终末处置,及时补充归位,为以后抢救做准备。

3 结果

33例妇产科急症出血患者经过抢救,现场成功抢救33例,转院2人,预后良好。

4 讨论

41 减少医疗纠纷 运用预见性思维进行护理,降低了医疗纠纷的发生。由于医患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患者及家属不了解病情的进展过程。如果没有预见性的分析和沟通,势必造成医患之间的医疗纠纷,预先告知患者病情,使其了解疾病的发展和预后,可避免不必要的医疗纠纷[4]。认真书写护理文书,提供法律举证依据。

42 培养护士预见性思维的应用能力 危重患者病情变化快且发展迅速,需要护士能够及时准确并且要有预见性做出正确的判断决策。应加强对护理人员临床思维能力方面的理论培训,注重临床思维、分析判断能力的培养[6]。培养护士敏锐的观察和应变能力,定期进行理论和技能培训,增强危机意识,熟练掌握危机时的应对措施,及时遇到紧急情况时,也能沉着冷静、有条不紊地处理。

43 优化抢救流程和抢救管理 平时经常对抢救物品管理进行再研究,一要是在抢救实践中不断研究那些已经明确处于完好应急状态的物品是否有还可能再改进之处;二是研究现行的管理办法是否合理及再完善之处。抢救物品组合再研究过程可使完好应急状态的研究、制定、恢复、保持等几个环节首尾衔接,环环相扣,从而保证抢救物品管理在急救实践中不断完善[7]。总结抢救心得,根据需要改进的方面进行抢救流程优化。

44 使安全管理更积极主动 预见性思维是对未来的各种可能进行分析的思维过程,护理管理者应用预见性思维管理,能够提醒护理人员及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减少护士工作盲目性和被动性,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保证了护理安全。

参 考 文 献

[1] 杨静光从预见性思维看当前公共危机管理的前置管理.思想研究,2009,26(6):12.

[2] 王银玉,罗金凤,万青,等预见性思维在护理管理中应用.护理实践与研究,2007,4(4):35.

[3] 翁桂凤急诊科低年资护士预见性思维的培养吉林医学,2012,33(9):2011.

[4] 张东林,黄素芳,李秀云,等预见性思维在急诊病情观察中的应用.护理学杂志,2008,11(23):5253.

[5] 赵诺,张黎明,王建荣,等ICU护理技术分类分级研究.中华护理杂志,2010,45(3):211212.

危重病人抢救预案篇7

关键词:精神病人 急救 护理配合

精神病人因受精神症状支配无法正常工作学习而住院治疗,而在住院的过程中由于受精神症状的支配,抗精神病药物的使用,精神病人中往往有大部分患者无法像无精神病症状的病人那样正确的表达自己躯体上的不适,甚至缺乏主诉,或不能及时表达不适,当患者出现病情危重时,往往容易被掩盖,如护士能及时发现,积极配合抢救,病人病情很快会得以控制,转危为安,如不能及时发现可危及生命[1]。现将我科2013年1月到2014年6月住院病人出现危重病情处理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科从2013年1月到2014年6月在收治的住院精神病人中,住院期间出现危重的有 15例,均为男性病人,年龄42.7岁 ,其中出现精神科意外事件的危重有2 例,药物所致的危重有3 例,精神症所致4例,合并有躯体疾病的有 6例 。

1.2方法

1.2.1护士的紧急处理 护士发现病人有异常情况时,首先判断病人的意识情况,生命体征的异常情况,迅速判断病人出现了何种异常情况,例如在进食过程中,病人突然出现面色苍白,不能说话,双手握住颈部,首先考虑病人是否发生噎食[2]。护士要迅速的判断病人的情况后立即通知到在班人员及值班医生,将病人简要情况告知医生并配合抢救。

1.2.2 危重病人的管理 病人出现紧急情况,就地抢救,视病情允许立即安置到抢救室,开通静脉吸氧等紧急处理,心脏骤停者立即给予胸外心肺复苏,通知值班医生及相关人员给予支持配合抢救工作。

1.2.3隔离的重要性 封闭式住院精神病人的治疗和护理都是集中进行,当病人出现危重后必须进行隔离,特别是出现意外事件时,及时将病人隔离到其他地方,避免病人出现效仿,另外避免病人出现恐惧心理。

1.2.4团队意识 发现病人出现危重紧急情况,立即进行处理,当班护士根据需要启动应急议案。护士长在接到急救电话后视情况启动护理人员应急调配,科室急救小组成员在接到科室应急急救电话后立即参与急救配合。如遇重大急救护士长根据情况及时向其他科室协助及相关部门汇报。

1.2.5 做好相关记录 护士观察病人是否是出现危重病情后,及时做出判断,在做出判断后切记此时的时间点,立即对病人进行紧急处理,在处理的同时做好相关记录,在其他协助人员到来后,在班护士及时将有关记录进行完善。

2.结果

通过对15例病人的急救处理,抢救成功12例,死亡3例。

3.小结

由于精神病人的特殊性,临床常见两种现象:一是急而不危,即精神症状丰富,发病很急,但不会危及生命;二是危而不显,即症状尽管不明显,但不立即发现抢救就会危及生命。因而,护士在平时护理中要做到心中有数,分出轻、重、缓、急病人,让他们能得到及时的救治是非常重要的。而这必须以强化护士的急救意识为前提,才能够真正做到正确、及时、有效地判断病情,挽救生命。精神科危重病人的护理是护理上的重点和难点,在精神科除了患者合并其他疾病出现危重外,还有精神病人意外事件的发生需紧急抢救护理。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各种高新监测技术及复苏措施的广泛开展,这对精神科临床护理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当代精神科护士应强化急救意识,提高临床应急技能。加之精神科病人的特点,长期的住院时间,要重视基础护理,以免发生其他方面的感染。

4.展望

强化急救意识,必须提高急救技能。精神科护士不仅需要强化急救意识,更重要的是要掌握先进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新的急救技能,这样才能提高抢救成功率。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4.1加强急救理论学习,强化操作训练 在实施抢救过程中,时间及技术对能否抢救病人的生命和获得良好的预后是至关重要的。当病人突然出现心跳呼吸停止,在没有实施任何的医疗支持及辅助治疗前,四分钟内应建立基础生命救护。研究证明,心跳骤停病人如果在最初四分钟内得到复苏处理,可使死亡率降低50% ;超过六分钟开始复苏者,存活率仅有4%。

4.2普及急救知识,提高整体素质 由于精神科急救病人相对较少,护士动手机会更少,所有在平时的基础急救知识的培训相当重要。我院也比较重视精神科急救,这几年也都开展了较多形式的学习,科室急救药品知识、急救技术、急救物品管理、应急预案学习, 并进行考核, 80分为合格。护士长平时随机提问病情观察及护理要点、急救知识的相关内容。

4.3加强急救室的建设 科内急救室配齐各类抢救器材、物品和药品。要求定数量、定位置、定专人管理、定时消毒并及时做好检查维修,保证各类抢救物品完好率达100%,并将常见急、危、重病人抢救方案和抢救程序进行考核,使护士心中有数,遇有情况才能处惊不乱。

参考文献

[1]何晓红,李图兰.河北精神卫生2000年13卷护理专刊.

危重病人抢救预案篇8

1培训内容

1.1院内急救技能的培训:包括专科急救仪器及专科操作的培训;科内常见急重症抢救程序;抢救病人时的医护配合;院内危重患者的安全转运;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演练。

1.2院前急救技能的培训:包括准确接听出诊电话;保持出诊箱、插管箱及救护车的物品和药品的完好并熟练使用;现场处理危重患者医护1对1时的抢救配合;院前危重患者安全转运。

1.3急救理论知识的培训:包括抢救车内的急救药品的剂量、作用及用途;各种应急预案、其它与急救相关的知识培训。

2培训方法

2.1评选科内培训员及护理小组长:由护士投票评选出来的有高度责任心,业务能力较强的护士担任,专门负责科内护理人员业务技术的培训,并定期参加护理部的培训及考核。

2.2院内急救技能的培训

2.2.1总结近年的抢救病例、常用急救仪器、专科操作和医生的建议,制定各级各类护士急救技术操作培训表,要求掌握的急救技术操作首先集中由培训员示范讲解要点、难点,分组由护理小组长负责指导完成练习,对一些不规范、不合格操作及时指出并讲解。

2.2.2抢救时医护配合很重要,护长总结抢救病例时医护间存在的薄弱环节,针对该薄弱环节制定相应的措施进行培训,使下次不再犯相同的错误。对院内转运时曾出现的问题(氧管未固定脱落、尿管脱出、输液管接头脱离未发现、改变后至病情变化等)集中学习,大家共同探讨改进措施,提高院内患者的安全转运。

2.2.3为提高应对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每月进行1次模拟突发事件的演练,制定演练方案,计划性指派高年资护师进行急救护理应急预案的演示,力求将语言记忆上升到形象记忆,突破了在理论学习中的局限性。演练结束后进行总结,对存在问题及时指出,使护士加深印象,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

2.2.4对心电监护仪、心电图机,洗胃机,呼吸机,除颤机,电动吸引器每年举行2次以小组为单位的急救技能比赛。由小组长负责小组成员的培训,并设立奖励。这样大大提高了护士的积极性,同时又鼓励和培养了护士间的团队协作精神。

2.2.5新护士包括见习期护士实行一对一的带教:由年资高的护士跟班带教,进行有意识、有针对性、理论联系实际式的讲解,让新护士带着问题看书、看示教。

2.3院前急救技能的培训

2.3.1出诊电话接听很重要,地址及病情清楚明了可使患者得到及时的救治,如模糊不清导致时间花在找地点上,医疗纠纷就会发生.护长专门为如何接听出诊电话设立课题培训,使护士接听出诊电话时更有条理。

2.3.2保证出诊箱、气管插管箱及救护车的物品及药品的齐全是院前急救成功的前题,护长对出诊箱、气管插管箱及救护车上的氧气瓶实行封条管理,并实行小组负责制,小组长负责组员的培训并共同完成物品的管理,保证物品齐全无过期,并记录在册,护士长不定期抽查物品的完好率、护士对救护车上的仪器掌握的程度。

2.3.3现场危重患者抢救时医护1对1的情况下,对护士的要求更高,根据医生的反馈及翻阅出诊单对存在的不足进行抓重点地培训,例如抢救心跳呼吸骤停的患者需要注意的是,应以立即进行基本生命支持(BLS)、适当的气道管理为主,而非先使用药物[1]。通过培训使护士懂得如何与医生进行沟通配合以形成程序化、规范化、科学化流程,提高抢救的成功率。对需长时间转运的患者特别是山区道路转运危重病人时更要做好转运前、转动中对策的培训[2],使患者安全转运,减少医疗纠纷。

2.4急救知识的培训:科室每月组织业务学习2次和护理查房1次;由护士长或高年资护士进行讲课,内容要求与工作密切相关,平时容易犯错及要注意的问题,常见急病知识和相关保健知识。所学内容要求利用业余时间认真复习,并作为次月的晨会提问内容。这样可加深记忆。对常见急危重病人的抢救程序贴于抢救室,护士随时可学,并定期集中护士进行培训学习。对抢救车内的急救药品的剂量、作用及用途要求熟练掌握。小组长督促本组护士学习,护长利用晨会提问的形式来提高护士的记忆。积极参加护理部举办的急救知识学习班,为做好专科护理打下良好的基础。

2.5培训后考核:抽查护土抢救车、出诊箱、气管插管箱内物品的取物时间要求在5-10s内完成。急救知识的考核:护士长利用晨会提问的形式进行考核,当月制定好次月提问的内容,包括急救药品知识、急救知识和相关保健知识、应急预案,合格分>90分。每2月进行一次笔试考核,合格分>90分。见习期护士每月急救护理常规理论考试1次,合格分>90分。急救技术操作的考核:徒手心肺复苏术每年考核2次,要求合格率100%。护士长每个月指定抽考1-2项急救技术操作,每半年对心电监护仪、心电图机,洗胃机,呼吸机,除颤机,电动吸引器等考核一次,合格分>90分。成绩列入护士考评表。考试不合格与质控挂钩,并补考至达标。超级秘书网

3体会

3.1规范的专业培训计划有助于护士又快又安全地获得专业训练,但在实施中计划不是一成不变的,可PCDA循环动态调整,以保证培训计划工作圆满完成。例如在培训的操作及业务学习可根据实际工作中出现的不足进行选题;当月的学习内容制定为次月的提问及考核的内容,以加深护士的记忆。

3.2培训计划及考核记录让每一位护士对自己的护理工作有了正确评估,了解工作中的不足、差距及需要改进的方面,从而提高整个急诊科的护理管理工作。2009年至2010年没有出现抢救患者时因技术过失而引起的投诉和差错。医生对护士急救技能及抢救配合的认可率为95%,未发生因接电话不详或转运过程的不安全因素而导致的医疗纠纷。

上一篇:手足口病应急预案范文 下一篇:雨季三防应急预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