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筹学两阶段法范文

时间:2023-10-23 16:02:15

运筹学两阶段法篇1

【关键词】层次分析法 在校研究生 时间统筹安排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1)01-0071-02

研究生阶段与本科生阶段相比,有其诸多特点,不仅要搞好学习与知识储备,又要研究学术、搞科研,还要在压力中设法调剂好自己的生活,另外还有一些公差、杂务要办。如何调配好自己的时间安排,是值得探讨的问题。运用层次分析法可以把对时间的合理安排、经验问题量化,通过一定的计算方法确定衡量指标函数,判断时间安排是否统筹、科学、合理。

一、层次分析法简介

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简称为AHP法)是运用多因素分级处理来确定因素权重的方法,是美国著名运筹学家、匹兹堡大学教授托马斯•萨提(Thomas L. Saaty)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提出的。AHP的基本思路是:评价者通过将复杂问题分解成相互关联的各个有序的层次,使各层次系统化、条理化,以便有效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通过计算,对每一层次两两不同元素间的相对重要性给以定量表示,进行比较、判断和计算,最后计算出所有相关元素的权重。AHP的特点是:能将人们对复杂系统的评价思维过程数学化、系统化、相对定量化,便于人们做出较为科学、准确的判断。

AHP的基本计算步骤为:①对构成评价问题的目标(准则)及因素等要素建立多级递阶结构模型(指标体系);②在多级递阶结构模型中,对属同一级的要素,用上一级的要素为准则进行两两比较后,根据判断尺度确定其相对重要度,并据此建立判断矩阵;③计算单一层次下元素的相对权重并进行一致性检验;④计算组合权重及一致性检验。

二、运用层次分析法解决研究生时间统筹安排问题

1.层次结构模型的建立

与本科阶段相比,研究生阶段的学习、生活等特征都有很大变化,导师不再像从前的辅导员、班主任一样系统管理,学习、科研、生活、社会实践及公差、杂务等各项工作都将由自己统一调度处理。因此,时间的统筹安排问题对在校研究生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尝试运用层次分析法把研究生阶段个人时间统筹安排问题进行量化处理,得出一个相对定量的评价指标。

如图1所示,可以把实现时间的统筹安排合理性的总体目标划分为4个评价指标。合理安排生活时间A1是指课外休息、娱乐、体育锻炼、社交及个人情感生活等所占用的时间是否科学、合理;合理安排学习时间A2是指个人在学习方面所占用的总体时间是否合理,所学的各门课程所占用的时间是否协调以及在学习时间内的效率高低等的综合评价指标;合理安排科研时间A3是科研所占用的时间以及科研各环节之间所占用时间是否协调合理的综合评价指标;合理安排杂务时间A4是指在处理各项预见与不可预见的各项公差杂务上所占用的时间是否科学合理的综合评价指标。这就建立了此问题的层次结构模型。

2.运用层次分析法对所建模型的计算过程

(1)求成对比值:经向本院50名不同专业在校研究生进行的问卷调查数据分析,得出以下的成对比值:

A1/A2=1/2;A1/A3=1/2;A1/A4=5/1;A2/A3=1/1;A2/A4=9/1(1)

(2)逆对称矩阵为:

(2)

(3)按照公式(3)的迭代法进行迭代计算,求4项评价指标所占的权重:

, , … ,

(n=1,2,3,…) (3)

迭代计算过程中,发现:

(4)

这时迭代过程中止,权系数w1=0.1959,w2=0.3814,w3=0.3814,w4=0.0413。

(4)一致性检验

λ max=4.0014,一致性指标: ,

随机一致性指标:RI=0.9,得一致性比率CR=CI/RI=0.00052<0.1,通过一致性检验。

(6)研究生阶段时间安排合理性评价公式

A=ω1A1+ω2A2+ω3A3+ω4A4(5)

=0.1959A1+0.3814A2+0.3814A3+0.0413 A4

(7)建立相应的直方图,如图2所示。

三、结束语

本文分析了在校研究生阶段统筹安排时间的必要性,以一定数量的问卷调查为基础,建立了单层指标分析结构模型,并用

运筹学两阶段法篇2

关键词:案例教学;课堂设计;税收筹划

中图分类号:C41 文献标识码:A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当代大学教育的重要目标,而案例教学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主要途径和方法。税收筹划作为一门凸现现实应用性的新兴边缘学科,做好税收筹划课程案例教学的课堂设计,是提高税收筹划课程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一、在税收筹划课程课堂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法的必要性

税收筹划是指纳税人或其机构在遵守税收法律法规的前提下,通过对企业或个人涉税事项的预先安排,实现合理减轻税收负担目的的一种自主理财行为。税收筹划课程是财政、税收、会计、财务管理等专业的重要实践课程之一,其所具备的以下特点决定了案例教学法在该课程中采用有其必然性。

(一)实践性强。税收筹划课程是指导纳税人如何在合法前提下降低自身税负的课程,与每一个企业、甚至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都息息相关。教学目的并不是停留在教会学生掌握书上的理论知识,而是侧重于活学活用,即能理论联系实际,分析生活中的案例,注重于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综合性高。税收筹划课程知识点多,内容丰富且繁杂,需要综合运用税收制度、财务会计、企业财务管理以及经济法等多门课程的知识。如果采用传统的讲授方式,枯燥地讲解,不但学生不能接受,浪费课上宝贵时间,而且也不利于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

(三)内容更新频繁。税收筹划课程的基础是现行税制。从当前我国的现实情况看,税收制度是高度动态变化的,案例教学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最新税收制度,以及制度对企业与个人的影响。如果能够充分发挥案例教学法的教学效果,将极大地提高课堂效率。

二、合理的课堂设计是案例教学顺利进行的保证

案例教学法是在学生掌握了有关基本知识和分析技术的基础上,在教师的精心策划和指导下,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要求,运用典型案例,将学生带入特定事件的现场进行案例分析,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和集体协作,进一步提高其识别、分析和解决某一具体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正确的管理理念、工作作风、沟通能力和协作精神的教学方式。

税收筹划课程属于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税收筹划实践在经济生活中随处可见,但在远离税收筹划实践的高校课堂中,能将实践与相关理论很好结合的重要方法之一就是案例教学方式的采用、发展与完善。

案例教学在税收筹划教学活动中虽可发挥其注重税收筹划实践和提高学生分析具体涉税问题的能力,但同时也应该注意到案例教学的缺陷。由于案例教学是通过具体的有限的案例进行,而不是通过理论推导与演绎进行知识传授,所以学生往往会发生知识的“过度化概括”这一问题,而学生又不自知。所谓案例教学的“过度化概括”是指学生通过某一或某几个有吸引力的案例对概念或者原理做出概括,这种通过个别案例概括的知识在整体知识框架中不具有普适性和科学性,往往发生对知识的片面理解、狭窄概括,甚至错误认识。

在税收筹划教学实践中,由于案例教学固有的容易使学生发生“过度化概括”的缺陷,对税收筹划课堂教学的设计提出了更高要求。只有通过合理设计课堂教学过程,将案例教学的优势和传统理论教学方法的优势结合起来,才能真正提高税收筹划教学的质量和改善教学效果。

三、税收筹划案例教学课堂设计具体实施

从税收筹划教学实践看,传统的理论讲解或许对于知识的概括有很好的效果,但是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不浓厚,感性认识也并不强,而利用税收筹划实践中长期积累下来的经典案例和各国的实践案例,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而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税收筹划案例教学课堂的合理设计。

(一)注重课前准备工作。案例教学的课前准备是课堂成功与否的关键。在案例教学活动中,教师发挥着领导案例讨论过程的作用。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去思考、去争辩,进而从案例中获得某种经历和感悟,还要解决案例中的特定问题,引导学生探寻特定案例情景复杂性的过程及其背后隐含的各种因素和发展变化的多种可能性。所以,教师的课前准备工作就必须要细化。同时,案例教学课堂上,学生的活跃思维极有可能提出各种棘手的问题,因此无论多么细化的准备工作都不为过。

一般说,税收筹划案例教学的课前准备工作分教师和学生两部分。教师的准备工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熟悉案例,找出案例中的关键性问题。2、判断所选案例是只存在一种分析方法还是存在其他的分析方法。如果只有一种分析方法,那么就可以依此方法组织教学;如果不只一种,就应该设计相应的方法帮助学生形成对案例的严密的逻辑分析方法。3、预先估计一下课堂上是否能够展开真正的讨论或者讨论中是否会出现一种观点占上风的现象。如果在一些重要问题上,不能展开讨论,就要从案例中的某些材料出发激发起学生的思维;如果出现一边倒的情况,就要想办法扭转,扮演起与学生观点相对立的角色。4、根据学生的知识背景,预设引导案例讨论的问题和课堂规划,激发学生参与讨论的热情。如果案例对学生来说过于复杂,就要设计较多的问题加以引导:如果不是太复杂,就要更多地督促学生进行多种多样的参与。5、根据上述准备,写出简单的组织教学的教案。这类教案与一般教案不同,主要反映的是教师打算如何组织教学,设计了哪些问题来引导学生讨论等。

学生的准备工作是由学生在案例教学中扮演的角色所要求的。学生在案例教学中不仅要对案例提出个人的分析意见而且需要有充分的理由说服老师和同学,所以课前的思考与准备是非常重要的。在案例教学中学生不仅要提前阅读案例材料,而且要根据即将学习的税收筹划的理论和概念构建自己的案例分析思路,做好课堂讨论的准备。

(二)精化案例引入方式。案例的引入是案例教学中的关键环节。鉴于税收筹划的经典案例较多,所以在挑选有代表性的案例开拓了学生的思维之后,随着课堂教学内容的深入,更重要的是引入目前实践活动中的新设案例,必要的情况下,教师自己设计新的案例,以激发学生讨论的积极性。

税收筹划案例教学是通过向学生发放文

字材料、运用多媒体、投影仪等呈现案例;教师或学生用语言描述案例等方式展示案例。案例在引入时,教师应在教学中尽可能详尽地分析案例所处的经济环境,让学生尽快地进入案例情境之中,同时还要介绍本次案例讨论的具体要求,更重要的是需要将本案例的预设框架作简单的介绍,以免学生在案例讨论的环节上离题太远,以免案例讨论目标的迷失和讨论时间的失控。

案例教学的采用使得课堂教学缩短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环境的差距,精心设计的案例特别有助于这一特点的发挥。所以,借助税收筹划理论的实践运用,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中需要不断积累案例,对案例进行整理与规划,甚至对案例进行必要的修改,凸现每一个案例的特点,以便其更能反映某一知识点的运用,便于课堂教学的使用。

(三)优化课堂实施方法。提问是案例教学活动中组织和控制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好的提问能够把学生带入“问题情境”,有助于提高学生运用有价值的信息分析案例和进行创造性思维,也有助于教师不断调控教学程序进而实现案例教学的目标。

学生“进入”案例情境之中,教师应立即设疑问难,要求学生剖析解惑。教师的设疑不宜将所有的问题一次全盘抛出,而应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环环相扣,达到“循序渐进”的目的。否则学生难免产生厌烦情绪,失去“探究”的信心。教师设疑后,不能放任自流,主要有两个基本任务:一是巡回检查,了解学生自主探究的情况,进行个别指导,并对学生探究的进程等进行“微观调控”;二是指导学法,如指导学生选择分析问题的角度、理解知识的内在联系、学习相关的税收法规、系统地阐述问题,等等。这就为后一阶段的讨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税收筹划案例教学活动中的提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提问的内容应该对案例分析具有一定的启发性。问题的设计应该具有趣味性和预见性,要符合学生思维的特点。2、提问的结构应该具有关联性。案例教学的提问要尽可能集中在那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点上,以利于突出重点、攻克难点;同时,组织一连串课堂提问,构成一个指向明确、思路清晰、具有内在逻辑关系的能够打开学生思路的“问题链”。3、提问的方式要多样化。通过直问、曲问、反问、激问、引问、追问等方式,将案例教学引向深入。

围绕案例的各种提问在税收筹划案例教学中的作用不仅表现为对课堂内容的组织上,而且在学生讨论发生过度发散的问题时,提问还可以发挥促使讨论回归主题、揭示各种困惑、链接相关理论的作用。

(四)强化案例讨论效果。案例讨论是案例教学的主体部分。从实践中看,案例教学这些功效的发挥,在很大程度上依赖案例讨论的深入而展开,所以强化案例讨论在案例教学中举足轻重。课堂案例讨论分为两个阶段:

1、组织小组讨论――群体合作探究阶段。学生通过自己的分析获得了个人关于案例问题的见解后,教师应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这一阶段应鼓励每个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认识和见解,主要目的在于挖掘群体的潜能,培养合作精神。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小组讨论的效益,小组的规模应以4~6人为最佳,成员轮流担任组长,组长负责协调关系、记录讨论内容。这一阶段的任务就是找出关键论点,相互之间的关系和问题;考虑备选的解决方案、可能出现的结果以及决定采取的措施。可以允许意见、见解有冲突、纷争,无须达成共识。在这一阶段,强调学生的合作精神,通过合作拓宽学生的思维广度、空间。

2、组织班级交流――自主学习互补阶段。班级交流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全班所有学生积极参与的活动,是小组讨论的延续与深入,主要任务是解决小组讨论阶段遗留的有争议的问题。这一阶段学生可以进一步集思广益,取长补短。这一阶段教师要特别把握讨论应沿着预期的轨道运行,围绕税收筹划这一主题,把讨论引导到问题的解决上去。同时,应引导学生更多地思考不同税种之间的相互影响,防止出现不同税种此消彼长,降低税收筹划效果的情况。

在这两个阶段的讨论中,教师的任务主要是引导讨论的方向而不是内容本身。在案例教学中,老师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教师,不要在案例讨论时插入“专家”的建议或事实。重要的是让学生们表达各种观点和想法。学生们可以凭借自己的看法、知识和经验来评价和分析案例。在讨论中要强调讨论语言的术语化、讨论形式的文明化和讨论方法的灵活化,有效地将案例分析融入讨论过程中,达到通过讨论加深理解程度、增强分析能力的目的。

(五)深化归纳或演绎一般知识和理论。案例教学的最后一个步骤是归纳或演绎理论知识的阶段,这使得案例教学回归到教学的基本层面上来了。在这个阶段教师进行总结评价,学生在教师的总结评价过程中得到认知结构的调整与完善、情感的升华、能力的提高。一是对案例本身所蕴涵的税收筹划规律或原理进行总结和归纳,提高学生分析、解决相关问题的经验与能力,并点明这一理论或知识点在税收筹划课程框架中的位置,对该理论要进行详实地阐述,在案例教学的基础上,用传统的合乎逻辑的演绎对一般知识做出抽象化概括,对案例教学起到“点睛”的作用;二是对学生在讨论阶段中的表现进行评价。对讨论中积极发言的同学给以肯定;对有独特见解的同学给予表扬;对学生在自主探究中暴露出来的典型思维(正确的或错误的)给予合理的评价。

四、税收筹划案例教学课堂设计要求

完善的课堂设计是取得满意教学效果的前提条件,为使税收筹划案例教学课堂设计尽善尽美,必须使整个课堂设计满足以下要求:

(一)案例教学法不能取代传统的课堂教学。案例教学的优势是明显的,但缺乏对概念、原理等概括化知识的批判性分析能力的培养;反过来讲,传统教学虽然有某些局限性,但传统教学连贯性强,对于税收筹划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的学习,具有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

(二)税收筹划案例教学的实施要与整体税收学和财务管理学的教学环境相配合。要使案例教学充分发挥其功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不但教学案例本身质量要高,还要求教师具备相当广泛的知识背景、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技巧,并需要占用相当多的精力和时间。这就需要课时安排上兼顾理论讲授与案例教学,并能在教学设施上创造条件。如果学校能够提供模拟仿真的环境,或在实际经济部门,如工商企业、税务部门或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建立一定的教学实习基地,教学的效果会更好。

(三)税收筹划案例教学需要注意教师与学生的互动。长期以来,基础教育阶段“填鸭式”教育体制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习惯于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而当教师走到学生之中参加讨论时,学生仍感到有一种无形的“防火墙”,从而对学生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税收筹划案例教学中,需要注意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影响。在案例教学中,教师需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分析问题,开拓他们的分析视野。在案例教学法中,教师的角色是引导者和启发者,其角色定位是引领学生在思考中逐渐养成独立解决难题的自主学习意识,从而完成向社会提供“学以致用”的高等教育最终产品的教学改革目标。

运筹学两阶段法篇3

关键词:信息管理系统;决策支持系统;运筹学;建模与求解

1、引言

数字计算机应用于管理领域,主要是进行数据处理和编制报表,实现数据库管理办公自动化。通常把这类系统所涉及到的技术称作电子数据处理(EDP)。EDP把人们从繁琐的事务处理中解脱出来,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但它存在着对信息交换和资源共享及其增删改操作等问题。因此有必要对系统的信息进行整体分析和系统设计,从而使工作协调一致。

信息管理系统(IMS)是以人为主导,利用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进行信息的收集、加工、存储、传输、更新和维护,以企业战略竟优、提高效益和效率为目的,支持企业高层决策、中层控制、基层运作的集成化人机系统。IMS能监测各种运行状况,利用过去和现在的数据预测未来,利用信息控制企业行为,帮助企业实现其规划目标。

运筹学、系统工程与计算机的结合,形成了模型辅助决策系统。由于采用的模型主要是数学模型,辅助决策的能力主要表现在定量分析上。决策支持系统将管理信息系统与模型辅助决策系统结合起来,使得数值计算和数据处理融为一体,从而提高了辅助决策的能力。

2、运筹学与决策

运筹学的英文通用名称为“operationalresearch”,简称OR。按其原意,应译为运作研究或作战研究。在运筹学发展的初期,其研究与应用范围主要是与战争相关的战略、战术方面问题。随着经济和技术的发展,运筹学的研究也向其他方面拓展。今天的运筹学已涉及到政治、经济、社会服务、管理、教育规划、决策、组织、生产建设等诸多方面,甚至可以说,很难找出它涉及不到的领域。由于运筹学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一些数学分支,如数学规划、应用概率与统计、应用组合数学、对策论、数理经济学、系统科学等,都得到了迅速发展。许多基于这些理论的软件工具也应运而生,如解决线性或非线性规划问题的Lingo,具有强大功能的数学软件包Matlab等。

运筹学是一门应用科学,它广泛应用现有的科学技术知识和数学方法,解决现实世界中提出的专门问题,为决策者选择最优决策提供定量依据。应用运筹学处理问题分为以下5个阶段:确定问题和目标;收集资料和建立模型;求解模型和优化方案;检验和评价模型;方案实施和反馈优化。

3、模型与模型辅助决策

模型是对现实世界的事物、现象、过程或系统的约简描述,人们通过对模型的认识来增强应对问题的处理能力。通过模型事务和系统使用的规律及主要影响因素,便于决策者制定相关处理方法和高效地操作。对于任何一个系统,要想获得决策信息首先是建立模型,建模是某领域的专家研究事物的规律而得出的数学模型。这项工作是创造性劳动,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和思维来得到近似的数学模型。同时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基于经验的结晶。建模后的下一项工作就是构造该模型的求解算法,它可以是近似求解,也可以是最优化求解,算法的构造由数值计算专家来完成。得出模型算法,就可以用计算机语言来编制程序。决策者可以运行模型程序,计算出结果,获取辅助决策信息。

在众多模型中,以数值计算为主体的数学模型适合使用FORTRAN、PASCAL、C等计算机语言实现;智能模型适合使用PROLOG、LISP、C等计算机语言;仿真模型适合使用DYNAMO、GPSS等计算机语言。

4、决策过程与决策支持系统

美国学者Scott Morton在《管理决策系统》一文中首先提出决策支持系统(DSS)的概念。DSS是在信息管理系统和运筹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信息管理系统在于大量的数据处理,运筹学在于运用模型辅助决策。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更加复杂化,所涉及到的模型也更多,因此需要更多的模型来解决一个复杂问题。在决策支持系统出现以前,为了实现多模型辅助决策,要用人工进行模型间的联合与调用。而决策支持系统是由计算机自动组织和协调多模型的运行和存取,处理数据库中的大量数据,达到高层次的决策。决策支持系统的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增加了模型库和模型库管理系统,它把众多的模型有效地组织和存储起来,通过人机交互功能。实现模型库与数据库的有机结合。

所谓决策过程就是人们为实现一定目标而制定行动方案,并准备组织实施的活动过程,这个过程也是一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人类的决策行动包括确定目标、设计方案、评价方案和实施方案4个阶段,其中前3个阶段通常作为决策科学的研究对象。图1中的环境包括客观物质世界,也包括与决策人密切相关的社会系统。人们在决策时,一方面必须认识环境,了解有关的信息。如客观物质世界的真实写照和社会系统的有关政策、价值观及决策机制等;另一方面,在决策的各个阶段还要受到环境的制约。例如决策问题的目标确定可能受到环境中层次较高的目标的约束,方案的设计必然要受到现实可行性的限制等。

决策问题的分类是依据对问题结构化程度的不同描述,把决策问题分为结构化、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3种。决策过程包括3个基本阶段:确定目标(理解活动)、设计方案(设计活动)和评价方案(选择活动)。整个决策过程就是这3个阶段的循环进行。我们对决策问题的分类可作如下理解:结构化问题是指理解、设计和选择这3个活动都能使用确定的算法或决策规则来确定问题,设计各种解答方式,并从中选择最佳的一个;非结构化问题是指在问题求解过程中,这3个阶段都不能按上述的方法来决策问题;半结构化问题是指在某些条件下,其中的一两个阶段由于认识不清楚而无法完成清晰地描述,但其余阶段则有良好的结构,能够对它清晰而准确地描述。半结构化问题可以通过编制程序进行定量分析和计算,或者运用相对明确的决策规则和方法来解决;而且还要依靠人的知识、经验和直觉来判断和选择。在求解半结构化问题时,往往要经过多次人机交互对话才能完成问题的求解。

正如决策问题可以分为结构化、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3种,决策也分为3个层次:作业调度、运筹规划和战略规划。这样就存在9种决策类型,如表1所示。从表1的9种决策类型可知决策系统的基本特征为:辅助中、高层管理者解决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的决策问题,对用户和环境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和适应性。DSS主要用于辅助和支持管理者进行决策,提高决策者作出科学决策的能力,而不是代替管理者制定决策。

5、结语

运筹学两阶段法篇4

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发展既是当前世界教师教育改革的一个基本方向,也是各国教师教育发展面临的一个共同难点。作为实现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是深化当前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改革发展的关键。本文针对我国目前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体制机制的缺失和滞后的现状,尝试提出推进教师教育一体化发展的思路。

一、教师教育一体化体制机制创新的内涵

要理解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体制机制创新的内涵与实质有必要首先对什么是教育体制和什么是教育机制形成清晰的认识。“体制”与“机制”原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是在当前的话语体系中却被人们联在一起广泛运用。事实上,“体制”(systemorinstitution)是一种含有“应然”性质的安排或规范要求,反映事物发展的静态特征;而“机制”(mechanism)则是一种体现事物各关键要素运动变化的“关系性”特征。“教育体制是教育机构和教育规范两个要素的结合体;其中教育机构是载体,包括教育实施机构和教育管理机构,而教育规范是核心,即维护机构正常运转的制度。”“教育机制是指教育现象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运行方式。”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体制机制是教育体制机制下的一个子系统,包含了职前职后一体化的教师教育机构和一体化的教师教育规范,是二者的有机结合。前者主要是指教育行政部门、高校、教研机构、中小学等相关部门组成的教师教育协同组织机构;后者主要是指维持一体化教师教育组织机构正常运转的条件性保障或协同关系,体现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体系中各层次、各部分、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运行方式,包括整个一体化体系的激励机制、运行机制、保障机制等。当然,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体制与机制又是一个相互密切联系的统一体。职前教师培养和职后教师发展的组织机构和规范制度需要通过其各要素之间的运行方式来得以贯彻实施,而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机制的运行又需要借助于其组织机构和规范制度的保障和支持。因此,在^'体化体制与机制的产生与发展过程中,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依存。

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打破了教师职前培养与职后发展相互分离的局面,建立起职前职后相互衔接、内在统一的教师教育体系;它将教师教育的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努力做到培养目标一体化、课程设置一体化、考核评价一体化和管理体制一体化。因此,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的体制机制创新包括教师教育组织机构的创新即教师教育实施机构的创新、管理机构的创新,规范制度的创新即教师教育政策的创新、教师教育法规的创新,各要素之间关系与运行方式的创新即教师教育培养目标、模式、课程设置、评价方式的创新等主要方面。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体制机制创新的实质是:以终身教育理念为指导,遵循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和规律,对教师的职前培养和职后发展进行统整规划和设计,建立起教师专业发展各个阶段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融通衔接的教师教育新体系及其运作方式。

二、教师教育一体化体制机制面临的困难与障碍

我国传统的师范教育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后,形成了教师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两大完整独立的体系。一直以来,普通师范院校负责组织实施教师的职前培养,即师范生教育;教育学院、教师进修学校及其他教研机构负责组织实施教师职后培训。在这样的体系下,教师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发展)由两个各自独立的运行系统完成。不可否认,传统师范教育体系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对我国教师队伍的建设发挥了积极的、不可取代的作用。但是,随着我国教师教育深化改革的推进,传统师范教育体制机制发展滞后和阻碍深化改革的问题愈加突出。

(一)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发展缺乏制度与运行方式的规范

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规范是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体制中的核心,是建立并维持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正常运转的制度性安排。正如有学者指出的“任何教育机构的改革与创新都不是孤立进行的,它的建立和运行都是为了实现一种新的教育设想,并需要一套与之相适应的教育规范。”这套规范规定着教师教育系统内各类教育机构的职能与职责及其功能实现的基本要求。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体制机制创新要求对教师职前培养和职后发展进行全程的规划设计,建立起教师教育各子系统之间、教师专业发展各阶段之间相互衔接的、各有侧重的、体现内在协同的教师教育体系和规范。

进人21世纪后,我国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不断取得新的突破,各地积极探索有特色的教师教育模式。但是,在近十年来的教师教育改革发展过程中,国家从体制机制层面还没有提出相对统一的教师职前职后一体化发展的制度规定和政策措施。迄今为止,我国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教师教育职前职后教育相互融通,学历与非学历教育并举,促进教师终身学习和持续专业成长的现代教师教育体系。总体来看,宏观层面虽有倡导,但是在实际操作的微观领域,诸如在职前职后一体化目标设置、师资队伍管理、课程管理与实施等方面,还缺乏完整的制度规定和有效的运作方式,造成教师教育的职前机构、地方政府、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地方教师研修机构、中小学之间没有实现高度的协同和有效的相互支持体系。

(二)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发展的管理权属关系分离、统筹主体缺失

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发展的关键是教师教育管理体制的一体化。但是,由于高师院校与地方教研机构和中小学校存在着管理体制上权属关系的不完全关联性,目前我国教师教育职前和职后阶段的管理仍然存在着条块分割、互动协同不足的状况。当前,由于教育行政部门、高校、教研机构、中小学等之间如何结成共同体,实现共生发展、协同培养还缺乏政府的引导和统筹,没有形成制度上的刚性规定和运作方面的协同要求,导致各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与合作,各自的职能与责任关系并不明确,认同感不强。例如由谁来制定一体化的培养目标和设计教师终身发展的课程,如何分段实施和统整,谁来监督评价实施效果等方面都没有明确的规定与职能划分,致使各类教师教育机构之间、教师教育机构与政府和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之间、教师教育机构与中小学之间,仍然按照传统的权属关系各自在封闭的体系内履行自己传统上“各管一段”的做法。这种做法向来存在着两个层面的分离:一是管理层面的分离,即职前和职后教育培训分属于不同的教育管理部门,导致在资源配置、教育的侧重点和发展目标方面难以实现有效沟通与合作;二是在教学层面的分离,即教师职前培养和职后发展在教学目标、内容、方法与评价等方面的分离,导致教师在终身发展过程中缺乏连续的、完整的专业发展支持。

(三)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发展的目标与课程缺乏全程设计规划

教师工作对象的独特性和教师发展的复杂性,决定了教师的发展是一个综合的、不断超越发展的过程。体制机制创新的主要载体是培养目标和课程设计。目前,在教师发展的目标上并没有做到职前培养、人职教育和职后发展各系统和各个阶段实现统整设计的要求。教育部于2011年颁发了《教师教育课程标准》,2012年又颁发了《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和《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但是它们主要体现了职前教师人职或合格教师的基本要求,而对于职后教师终身发展的各个阶段之间的梯度或阶段性目标、层次性目标的要求并不明显。高校与地方政府、地方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教研机构和中小学之间并没有实现职前培养一人职教育一职后各阶段教师发展(包括合格教师、学科骨干教师、卓越教师、名师、教育家)的阶段性和连续性方面的无缝对接。

教师教育一体化的课程与教学体系是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体制机制实现的载体。一体化的教师教育课程与教学体系需要依据教师生涯发展理论对教师成长阶段进行整体系统的设计而且职前培养要充分考虑教师的职后发展,职后培训要以职前培养为基础,即体现出教师职前和职后的贯通,也能显现不同阶段的重点与衔接。然而,至今教师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的课程设置仍各成体系,特别是缺乏内在的衔接和融合,造成职前职后两阶段在课程目标、内容、方法与评价方面相互分离。这种分离使教师自身在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与发展专业能力过程中缺乏必要的支持系统,直接影响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的进程。

(四)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发展的协同动力机制尚未建立

在现行体制下,各教师教育机构、地方政府、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和中小学都按照传统划定的职能职责自行评判自己工作的绩效。尤其是在教师职前培养阶段,毕业生是否合格完全由作为培养机构的学校一方按照职前阶段的培养目标来认定,毕业师范生的教学实践能力和履行岗位职责的适应性和发展性并没有受到足够重视。高校、教研机构、中小学都在开展的教师职后培训,同样缺乏后续跟进和连续追踪的制度性规定。教师发展评价的单一性、单向性和阶段性的情况普遍存在。深化教师教育改革,协同创新推进教师发展一体化的工作,其实还没有建立起相应的制度,更没有形成动员各方力量整体推进的激励措施。目前在推进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改革实践中的做法基本还局限于“协议式”的合作模式,而非体制上的一种规约。因此,目前各地推行的“校地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局部的、阶段性的,而不是体制内的、融合型的、可持续发展的。

教师的专业成长体现着明显的阶段性,在教师发展的不同阶段,教师面临的问题和关注点是不同的,教师的需求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如果没有建立起相应的激励和问责机制,就很难保证教师终身发展能够有连续而完整的专业支持。

三、教师教育一体化体制机制创新的主要内容

(一)明确一体化统筹管理的责任主体,探索“三维一体”主体驱动的教师教育一体化发展机制

在教师职前培养和职后发展分别属于两个不同系统的情况下,谁来履行一体化统筹管理的职责,谁来制定教师教育一体化的课程?谁来实施这样的课程?谁来监督评价课程的实施和效果?在中小学教师培养和职后发展多元化的今天,实现教师职前培养和职后发展一体化的关键是建立新型的一体化统筹管理体制,并通过相应的机制来保障运行的有效性。优秀教师和教育家的成长不可能靠一次性的师范教育完成。高水平的师范院校必须具备为其培养对象提供终身化职业能力培养服务的能力。在教师总量基本满足的情况下,高师院校要将工作重点逐渐转向关注广大中小学教师的职后发展方面,为中小学教师的职后发展提供持续的专业化服务。基于服务地方需要、以教师教育发展目标为引领的理念,实现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发展的统筹管理的主体应该是各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

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发展的顶层设计使一体化发展的理念具体化。这是一项系统而又复杂的工程,需要理性、统筹、具有全局观。基于终身教育思想和教师专业发展理论,要以教师专业发展目标为引领,通过全局统筹和整体规划形成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的教育规范,并使这些规范与教师教育机构相结合,逐步形成各级各类教师教育体制;与教师教育管理机构相结合逐步形成各级各类教师教育管理体制。要探索“三维一体”主体驱动的教师教育一体化发展机制,其中,“三维”涵盖了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发展目标的规划与设计(动力机制),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实施过程的组织与控制(运行机制),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发展的评估与问责(激励机制)三个方面。

在教师终身发展的目标规划与设计的框架下,统筹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的管理体制。这包括规定如何处理政府与高校的关系、高校与教研机构的关系、高校与中小学的关系、教研机构与中小学的关系等。由此,在形成各自权责规范或体制后,还需要形成一套完整的一体化战略的执行与实施机制,即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的实施机制。这包括这些职前教师培养和职后教师培训的机构部门在实施一体化教师教育时应该如何做的规范或制度。这实质也是从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体制的三个层面出发,即宏观的规划与设计、中观的组织与控制、微观的实施与执行。这三个层面是相辅相成、共生互促的。因此,需要有相应的政策和法规对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作更进一步明确的规定和指引,划分各层次、各阶段权责,这是现阶段正在积极探索的;要制定教师教育机构内部,即高校、地方政府、教研机构、中小学内部的教师教育管理规范。

(二)确立联合培养、共生发展的理念,构建“四位一体”机构协同的发展共同体

我国传统的封闭式师范教育模式的惯性以及受传统观念的影响,目前我国教师教育机构在归属关系上仍然没有统整于一体。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的实现离不开高校、地方政府、教研机构、中小学“四位一体”的相互协作与整合。“四位一体”的关系不是依托或形式上的联合,而是以教师发展目标为引领的共生融合、协同发展的关系。通过改革打破不同隶属关系的教师机构之间相互分离的管理格局,实现教师教育机构一体化发展的统整,这并不意味着教师教育机构功能发挥的均等化、平衡化或者同质化发展,而是各有侧重,协同共进,形成发展共同体,共同推动教师教育的创新发展,确保教师持续不断的学习以及在专业方面的发展。

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机制创新至少需要从三个方面思考。首先,在机构协同一体化方面,需要将高校与地方政府、教研机构、中小学协同各个机构部门的职能和业务有机统一起来,使其各自互相协调发挥整体功能。这就需要对教师教育组织机构的协同创新合作培养机制进行探索,形成实现各机构部门资源共建共享、协调管理和整体推进的新机制。同时,每个独立的教师教育机构和部门也应发挥本身的资源优势和特色,形成具有各自独立的运行制度的人才培养机制。其次,在统筹主体方面,需要明确统筹的主体及其权责划分。在我国现行的教育体制下,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的运行离不开行政手段的统管。因此,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需要地方政府部门履行主导与监督职能,各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发挥主体作用,协调和规划职前职后一体化的具体实施与运行。再次,在功能方面,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的运行离不开激励机制,需要政府加大投人并建立起一套能够促进职前教师培养与职后教师发展相融通以及促进高校、地方政府、教研机构、中小学“四位一体”协同发展的共同体。

(三)实施五项统筹一体化,搭建教师终身学习与专业自主发展平台

事实上,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体制机制创新所要完成的根本任务是实现教师教育目标、校地机构部门、课程与教学资源开发、教育资源配置以及督导评价的合理统筹。我国教师教育发展到现在,从体制上已经进人从分散到综合与统筹的阶段。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统筹主体的明确和各机构部门的协同机制属于较为上位的部分,其具体实施还需落实到微观层面,即通过教师教育终身发展目标的制订、课程内容体系的设置、各专业发展阶段的协同支持体系建立等载体来完成。教师成长是一个实践性突出和阶段性、连续性特征明显的过程。教师职前职后一体化发展的基础是教师专业发展目标的一致性或共同指向性。这就需要根据教师教育的总体目标、层次目标和阶段目标,以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不同阶段作为纵向的时间系列,以不同学段、学科的教师专业标准作为横向的内容体系,统一规划、统整设计教师职前培养和职后发展一体化的教师专业能力发展体系目标。

教师教育发展平台建设是实现教师教育一体化创新的重要载体。构建主体多元、开放交流、共建共享、互动发展的教师终身学习和自主发展平台,是推进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创新的基础性工作。在一定的制度规约和激励机制下,打通大、中小学共同培养优秀教师的直通渠道,通过“校(高校)一地(地方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一研(地方教研机构)一校(中小学校)”四方联合共建共享的方式,建设教师终身发展的网络交流平台,可以最大限度地整合高校、地方政府教育行政机构、教研机构以及中小学校等方面的资源力量,搭建包括教师发展数字化资源及自主学习平台、中小学课堂教学在线观摩及反思实践平台、高水平微格训练平台、教师教育教学能力训练平台、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综合测评系统等系列教师专业能力训练平台。

(四)制定相关政策法规,落实教师教育深化改革绩效评估的问责制度

教育行政部门应制定颁行关于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发展的一系列国家和地方标准,并对各机构部门的实施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和评价。尤其是高校、地方政府、教研机构和基层学校要明确各自在教师终身发展各个阶段的职责和任务,积极探索促进教师终身发展各个阶段的质量评价体系。教育督导部门要完善教师教育督导评估指标体系,制定督导评估标准,开发督导评估工具,改进督导评估方法,形成多元一体的教师教育督导评估体系。

在各级政府统筹下,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政府规章制度,明确高校、地方政府、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基层学校在教师教育一体化过程中应该承担的责任,制定科学的教师教育绩效考核和执法监督检查机制,建立教师教育深化改革发展的监督、评价与问责制度,定期督导评估报告,将教育督导结果作为考核、问责和实施奖惩的重要依据。

总之,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体制机制创新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需要从宏观上借助教育政策、法规进行统筹统整,指引规划职前职后一体化的发展方向;需要从中观上处理高校、地方政府、教研机构、中小学校之间在一体化过程中的权责职能,构建协同机制;需要从微观上搭建教师培养与培训的教师专业能力发展平台,协调各要素之间的关系。

运筹学两阶段法篇5

【关键词】 资金运动; 财务分析; 爱尔眼科

外部人获得财务信息,通常基于企业提供的已审会计报表,而报表提供的信息本来就比较有限,所以,充分利用信息(包括报表披露的信息和平时的信息)及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比较流行的框架是哈佛大学的财务报表分析体系,分为战略分析、会计分析、财务分析和前景分析。其中,财务分析基本都遵循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发展能力的分析套路(一般运用杜邦财务体系进行综合分析)。大家都熟悉,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一方面是实物商品的运动过程,另一方面表现为资金运动过程,那是否可以通过资金运动的轨迹,来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和战略?本文尝试通过资金筹集(股利分配政策属于内部融资策略,故放入资金筹集)、资金投放、资金使用、资金回收四个过程,对创业板的爱尔眼科医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爱尔眼科)进行财务分析。

一、公司背景

(一)概况

爱尔眼科前身系2003年1月24日成立的长沙爱尔眼科医院有限公司。2007年12月5日,经湖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记注册,公司整体变更设立为股份有限公司。公司的主营业务为向患者提供各种眼科疾病的诊断、治疗及医学验光配镜等眼科医疗服务。公司采取“三级连锁”的商业模式,通过下属各连锁眼科医院向眼病患者提供眼科医疗服务,目前已在全国21个省(直辖市)设立了36 家连锁眼科医院。2009年10月30日,爱尔眼科公开发行3 350万股,总股本13 350万股,作为第一批创业板的上市公司登陆深交所。2011年,公司主营业务收入13.11亿元,净利润1.72亿元,截止到2011年末,公司的资产总额17.22亿元,净资产13.68亿元。

(二)企业生命周期判断

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从创立到衰亡通常要经历四大发展阶段:创业阶段、成长阶段、成熟阶段和衰退阶段。企业生命周期是企业的生命线,直接反映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可以说,掌握了企业生命周期的变化规律,企业才会有正确的自我定位和明确的策略目标。企业应该重视和利用企业生命周期理论发现各阶段的特点,在企业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采用相应的管理策略,提高企业的效率和效益。

企业生命周期是决策的重要前提,但是怎样才能知道企业处于生命周期的哪一阶段呢?通过销售增长率判断法以及现金流量分析法,可以进行初步判断,为其决策提供参考和依据。

根据企业生命周期曲线(图1),投入期由于产品认知程度低,因此销售增长率一般在10%以内,但逐年呈上升趋势;成长期的产品处于快速增长时期,因此销售增长率一般在10%以上;成熟期的产品由于本身销售基数已经非常大,同时市场也趋于成熟,因此增长率一般在10%以内;衰退期的产品一般处于销售的负增长状态,因此增长率一般为负值。

由表1可以看出,在2007—2011年,爱尔眼科主营业务收入逐年上升,增长率最低也达到了38.04%;净利润的增长趋势跟收入一致,2010年增长率为30.43%,仅位于近五年的最低。因此,企业收入与利润的增长趋势符合其处于成长阶段的生命特征。

企业生命周期的四个阶段中,从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获得的现金流量将有所不同。下面,通过企业的现金流量特征来验证爱尔眼科是否处于成长阶段。由表2可知,2009—2011年,爱尔眼科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都为正值,且逐年增长,说明基于完全合理的利润水平之上的高销售额将产生比较充裕的现金流。但市场开发和市场占有拓展两个方面同时需要投入大量资金,也需要大量的投资,结果使经营过程所产生的现金必须重新投入到经营中去。近三年的数据显示,爱尔眼科的投资活动现金净流量为负值,即净流出,2011年达到3.59亿元。公司在2009年IPO,通过股权融资8.82亿元,最大限度地筹集快速发展所需要的资金。所以,爱尔眼科现金流量的特征也证明了其处于成长阶段。

综上所述,通过销售增长和现金流量特征分析,两者都验证了爱尔眼科处于成长阶段。此时,企业财务战略的任务是谋求市场中的领先地位,争取成为拥有巨大市场实力的强势企业。在融资上,成长初期可以继续实行低的财务风险,即采用权益性资本筹资,成长后期应该更多地利用负债筹资,既可以为企业带来财务杠杆效应,又能防止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收益的稀释。在投资上,应该通过外部扩张或自身扩展等途径获得发展,以延长企业的价值链或扩大企业的规模,实现企业的规模经济。在分配方面,股利分配政策应该在保证企业未来成长的资金支持的前提下,实现企业所有者现实利益的增长。

爱尔眼科的财务战略是否如此?下面通过对它的财务分析进行核实。

二、财务分析

企业的财务管理核心就是对资金运动过程的管理,只要让资金处在一个良性的循环过程中,并最终在资金运动过程中沉淀出利润,规避风险,企业的财务管理基本就管理到位了。因此,对爱尔眼科的资金筹集、投放、使用、回收这个循环过程进行财务分析,把会计要素融入到整个资金运动过程中,可以了解其资金运动状况。

(一)资金筹集

资金筹集是企业资金运动的起点,是企业运行的先决条件。钱从哪里来,成本是多少,到期的偿债压力有多大,是筹资的核心,下面从这三个方面对爱尔眼科进行分析。

1.资金来源

表3数据表明,爱尔眼科的资产负债率比较低,说明它的资金主要来自权益资本。2008年末,资产负债率为34.01%,2010年末和2011年末,资产负债率仅分别为18.85%、17.91%。

运筹学两阶段法篇6

摘要:中职会计专业课程《基础会计》是中职学生的入门专业基础课,涉及大量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基本做账方法。本文试图通过对在该专业课教学上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法的教学实践进行总结以探讨如何在专业知识学习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核心就业技能。

关键词 :行动导向;基础会计教学;就业技能培养

三年的职业教育与三个月的职业培训有什么不同?学生走出校门发现所学的课本知识并不能在实践中直接运用,这个问题如何解决?

德国职业教育普遍采用的教学方法———行动导向教学法给出了答案。相比于讲授式的传统教学,行动导向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以开展各种形式的行动为导向,让学生积极参与到问题的解决中,自主体验知识获取的过程,并在这一过程中,提高独立学习能力,培养团队合作、沟通等核心就业技能,从而达到认知、情感、行为等教学目标的共同实现。短期的职业培训可以让学员在短短的两三个月时间里学会做账,但就独立学习能力,培养团队合作、沟通等核心就业技能的培养,由于时间的限制,短期的职业培训是无法做到的;而有了这些核心就业技能,走出校门的学生在面对新知识新技能也能加以解决。

行为导向教学模式下的老师不再是知识的呈现者,而是学习的促进者;学生也不再只是旁听者,而是每次学习行动的主导者,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整个学习过程,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独立思考、合作学习,在验证间接经验的同时,更多的获取直接经验。

这样模式下的教学注重的是学生“学”的方法和模式,而不是教师“教”的过程;教学效果考核上强调的是学生学得好不好,而不是教师讲得好不好。

中职会计专业课程《基础会计》是中职学生的入门专业基础课,涉及大量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基本做账方法,对此学生是没有任何认识和经验。在这样的前提下,传统的讲授法似乎应该更适合,但单纯的讲解过于抽象及枯燥,对学生就业技能的培养效果不明显。能否在最基础的专业课学习上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法以期逐步培养学生的就业技能?为此,我在课堂上做了一些探索,在一开始的学习时就采用行动教学,让学生通过解决问题自主获得什么是会计,会计的对象是什么,会计六大要素两大平衡公式甚至会计复试记账方法等一系列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取得一定的成效。

第一阶段:创设真实或虚拟的情景,引起注意,启动思考。

在该阶段应注意所创设的情景必须与教学内容相联系,以明确学习目标;同时,情景设计应充分发挥学习者认知结构变量中的可利用性,围绕学习者的原有生活知识、情感体验,层层设疑,步步引导学习者将各情景任务付诸于行动。

基础会计前半部都是理论性的内容,主要解决概念、特点、原理等基础知识,学生首先必须明确会计是核算特定主体已经发生的能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围绕这一教学内容在第一次课上就进行了一次真实的经济活动:筹集资金。教师作为发起人,发动学生参与到资金的筹集中,并产生借贷关系。

具体活动是结合当时临近中秋,教师首先提议与同学一起采购一批灯笼回来,在校园销售。随即教师拿出现金200 元作为资本,并盛情邀请同学入股。很多同学处于一种不知所措或是旁观的心态,但注意力都非常集中。在经过再次游说后,有同学拿出现金50或100元表示愿意投资,气氛开始逐渐活跃。筹集到现金350元后,教师还随手拿起学生桌面的物品比如计算器、文具等作为入股,最后再让一位同学取出现金如100 元作为对他的借款。在筹集资金活动中,部分学生的参与度很高,全班的学习兴趣一下子提高起来。筹集资金结束后便紧接着进行下一阶段的活动。

随后还可创设的情景则为虚拟,如购进货物,销售货物,偿还借款等,这一虚拟情境可以通过图片和动画展示。

第二阶段:进行角色定位,设计问题,分组讨论,培养分析解决问题及沟通交流等技能。

该阶段一定要让学生对所处的情境产生问题,问题的提出者既可以是教师提出,也可以是学生,问题的提出必须结合教学目标。

当学生很清楚自己所处的环境后,教师要给与学生角色定位:例如在第一阶段进行的筹集资金活动中,假设你现在就是一名会计,面对这样的环境———筹集资金(以后是购买货物、销售货物….)需要解决的问题有:①会计记录什么,即会计核算对象的理解;②应该怎样记录,即记录的方法….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不需要给予直接的提示和答案,只需要强调学生对会计是算钱的这一已有的认知,同时可以指出结合课本的哪些内容进行思考讨论。尽管学生记录的内容和格式可能千奇百怪,甚至是错误的,但没有关系。学习就是一个应该包括挣扎的过程,没有答案,必须在海水里游来游去,直到游到岸边为止。

在这一阶段,为避免学生无从思考,个别学生不参与,分组讨论是非常必要的。行动导向教学法里包含了许多具体的教学方法,如项目教学法、角色扮演法等等,所有教学法都涉及一个如何开展的形式问题。行动导向教学法强调以小组团队形式进行具体教学法的开展,是因为小组合作能化整为零,为每一个学生提供能让其参与到问题解决的一个良好的小环境,同时还能培养学生沟通交流、团队合作等意识和能力。

为避免无意义的讨论以及提高课堂效率,讨论解决问题的时间必须加以事先设定。

第三阶段:成果展示及点评,培养总结表达的能力。解决问题的时间到后,每个小组选派一名代表进行成果展示。展示的形式主要是海报和解说。教师事先发给每组空白纸,要求每组将本组讨论的结果记载在纸上,再到讲台上或者到别的小组进行展示和解说。每次活动展示的同学都要求是不同的同学,以求每个同学都能参与。

点评通常分为小组互评和教师点评。小组互评是学生进一步沟通的桥梁,也是学生各自思考碰撞产生火花的平台。这一环节同样需要控制好时间。

教师的点评应该是积极的,积极的点评是对学生参与和努力的一种肯定,点评时要注意运用语言手势等技巧,创造汉堡包式的评价,即肯定—建议—肯定。

教师的点评还应是对每次行动结果的理论性深化。除了帮助学生对本次行动所涉及知识进行总结,教师应有意识地将实践与理论联系起来,并明确下次教学内容的出发点,从而将本课程知识系统化。

例如会计概念:核算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会计对象:资金运动会计要素:会计对象具体分类会计科目:会计要素的具体名称等。

以上三个阶段是对基础会计课堂运用行动导向教学的实践总结。教学实践表明,通过这样的模式,虽然耗的时间较长,但同学经过自己努力和小组合作,慢慢推出来的概念、原理、方法、公式等等知识,特别有成就感,既提高了独立学习、沟通合作等能力,又增加了学习的兴趣。

这样的三阶段模式能否成为中职会计专业教育的常态?具体运用中如何让学生积极参与整个学习过程?如何创设更多更有意义同时又能引起学生兴趣并行动的情境?受到课桌摆放的固定性及课堂时间限制,每次的分组应如何解决?难题自然不少,但相信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找到更好的方法去解决。

运筹学两阶段法篇7

企业是盈利性组织,其出发点和归宿是获利。企业一旦成立,就会面临竞争,并始终处于生存和倒闭、发展和萎缩的矛盾之中。企业必须生存下去才可能获利,只有不断发展才能求得生存。因此,企业的目标可以概括为生存、发展和获利。在建立一个新企业时,必须先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制定计划,明确经营的内容和规模;二就是筹集现金,作为最初的资本。没有现金,企业的规划无法实现,不能开始运营。企业建立后,现金变为经营用的各种资产,在经营过程中各种资产生产出来的产品又陆续转变为现金。-

现金变为非现金资产,非现金资产又变为现金。这种流转过程称为现金流转。这样现金周转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企业增值也就是企业获利的过程,换句话说也就是企业经营的过程。

二、企业经营各阶段现金的匹配度管理

现金流贯穿着企业发展的始终,但在企业不同的发展时期,所需要的现金是不相等的。正确认识和分析企业各阶段所需的现金流量及其主要来源对企业的发展乃至生存至关重要。据此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一)企业起步期

企业起步期也可以称作资金积累期。由于企业正处于创立阶段,产品也处于市场开拓阶段,企业的各项经营、非经营活动都需要大量的现金,这阶段产品产生的现金流入远远不能满足企业的需要。企业本身也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很难通过贷款等其他方式筹集到现金,好比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因此投资者投入的资金是这时期前期的主要现金来源。随着企业的发展,产品的生产规模和销售渠道的完善,企业逐步进入这一阶段的中后期,在这期间企业要通过自身的经营循环来满足资金的需要,并达到一定的资金积累,以满足下一阶段企业发展对资金的需要。

(二)快速增长期

当企业的产品在市场上占领了一部分份额,并且通过了第一时期有了一定的资金积累,就进入了企业发展的第二个时期——快速增长期。在这一时期企业要有能抓住机会的能力,很快就能冲到行业龙头位置。但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能抓住机会,往往成败的关键就是资金问题。“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在这一时期想要仅仅依靠企业自身的循环来筹集发展的资金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再引入一个筹资循环,通过两个循环的相互作用,来完成企业资金的筹集。

企业可以通过金融机构贷款,上市或者发行企业债券等多种途径筹集资金,用于扩大公司的生产规模,以便占领更大的市场;更大的市场能够为企业提供更多的资金流,即增加自身经营循环的现金流量,又可以用来支付筹资循环产生的利息等筹资费用和偿还本金。良好的信用又可以为企业带来更多的筹资,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可靠的资金来源。简单的说就是用筹资支撑经营;用经营偿还筹资。

第二阶段的发展往往需要停滞很长时间,事实上绝大多数的企业都无法突破第二阶段,在第一、二时期徘徊,无法实现企业的转型发展。如果企业并没有做好准备,盲目的进入第三阶段转型发展,往往会增加企业的风险,尤其是财务方面的风险,甚至会给企业带来致命的打击。

(三)再投资发展期

在第二阶段时期企业产品的市场已趋于成熟,企业在市场中已占有较大的份额,靠渠道、促销等手段拉动销售效果已不明显,并且企业已积累了大量的现金,这时企业可以考虑转型发展即进入企业发展的第三个时期——再投资发展期。“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实际上这时的企业已取得了成功,接下来企业面临的是再投资的问题,因为保持较大的现金流,会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长期下去会减缓企业的发展甚至倒退,所以企业要及时找到新的投资方向,使企业突破瓶颈,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

这样就要在第二阶段的两个循环的基础上再加一个投资循环。

企业把多余的资金投入到新的领域或新的行业进行投资活动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子公司,建立起一个新的企业使之进行独立的经营,该子公司重复上述的第一阶段的经营循环,待产生正向的现金流量流回母公司,对母公司而言就是投资收益,这样经营和投资间的循环就建立起来了。

三、健康的现金流量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石

现金流量管理水平往往是企业存亡的决定要素!很多企业的营运危机也是源于现金流量管理的不善!世界知名企业包括现今国内的大企业评价业绩的标准也首先考虑的是现金流量,而不仅仅看项目是否盈利。因为在现实社会中大多数企业的破产是因为没有支付能力,并不是我们常说的资不抵债。破产企业账面上的资产是大于债务的,有些甚至是盈利性很好的企业。究其原因是被债务逼死的,没有足够的现金偿还到期的债务,只有廉价卖自己的优质资产,直至破产。

前文已以现金流为主线对企业经营不同时期的三个循环作了简单介绍。要使一个企业长期稳定的发展壮大要做到三个循环的平衡至关重要。建立一个企业需要几年,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时间,但是倒掉往往是”顷刻”间的事。巨人集团如此,”德隆”如此,阳光卫视亦是如此。而造成这一切的根本原因就是没有平衡好三个资金循环间的关系,对长、中、短投资组合及其投融资期限安排把握欠佳。一方面,德隆大量投资回收期较长的项目,没有配合短期项目,以理顺资金的回流;另一方面,对于投资回收期较长的项目并没有拉开投资的时间,不能保证资金回收的节奏;第三,德隆获得的融资多为短期资金,使得企业的资本结构始终处于较大的成本和较高的风险上。一旦资金紧张,资金链发生断裂,隐藏在企业中的各种危机就会爆发出来,使“帝国”顷刻覆灭。可见资金问题对各规模的企业一样重要,不存在“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资金风险对于大、小公司一样致命。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了解现金对于一个企业经营的重要性,但在企业的各个环节,都在占用着企业的现金,存货、应收账款、固定资产等等。那怎样才能最大限度的利用企业的现金资源呢?

四、怎样使企业获得更大的现金流量

许多企业生意越做越大,资金却越来越紧。在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都积压了大量的现金,真正在手上用于周转的现金非常少,严重影响企业正常的经营活动,因此怎样在不增加现金总量的前提下,更加充分有效地利用现金流量,对企业的经营发展至关重要。

(一)合理利用现金,在企业实际业务中对增添资产租赁要好于购建。

1.租赁可以使企业的现金更充足。租赁和购买的最大的区别就是一次性投入的金额。购买显然需要占用很大的资金,而租赁则可以根据需要的不同,分次完成。租赁还可以使资产尽快到位,将主要资金投入如市场和销售等核心业务部门,使资金周转率更高。

2.租赁业务每期产生的租金可以直接进入本期的费用,在所得税税前列支;而购建的资产虽然可以通过折旧计入成本,但一般需要根据资产性质分多年摊销比较缓慢。抵税作用不如租赁效果好。

3.投资会增加企业的税赋。盈利性的企业都寻求可以抵税的项目,但投资会增加赋税。例如:购建自用的办公楼每年也需要交纳房产税。所以从纳税角度来说,投资也不如租赁。

(二)对净营运资金的合理利用。

对企业来说,占用流动资金最大量的是存货和应收账款,因此处理好存货和应收账款才是释放企业现金的根本。

{r>  从企业收到原料到发出商品为止的这段期间是企业的存货期,从发出商品到收到货款为止的这段时间是企业的应收款期。从企业收到原料开始到销售存货并收回现金为止的这段时间是企业的营业周期也是存货期和应收款期的和。营业周期期间占用的资金叫做营运资金,但并不是所有的营运资金都是企业的现金。从原料到货到企业收到发票支付原料款为止的这段期间占用的是供应商的现金。所以实际上占用企业现金的时间段只是从付原料款开始到收到货款为止,我们叫做净营运资金。评价现代的企业,净营运资金应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只有净营运资金趋于0的企业才是最具竞争力的企业,因为它可以用很少的资金甚至不用自己的资金来完成经营循环,在这一点上是传统企业根本无法与之相比的。

   那怎样才能使净营运资金趋于0呢?一是尽量减短企业的存货期,企业的存货期包括原料的存货期、产品的生产期和产品的销售期;二是尽量延迟应付款的支付;三是尽量缩短应收款期,最好是预收款销售。戴尔全球最大的PC机制造商,戴尔以“直接营销Be Direct”的经营模式为基础,运作极为成功。“直接营销”并不等同于直销模式。后者只不过是销售的扁平化尝试而戴尔的直接模式有两层含义:一是直接面向原材料供应商,二是直接面向客户。在这一模式中,戴尔建立起了一套全球供应链系统和流程的标准化管理。以免付费电话直接服务顾客,所有计算机零件都是在顾客确定购买计算机后才会下订单,并且要求供应商必须满足“随要随到,随时送货”以保证自己的“零库存”,对于物流商要求其在2天内必须以最低成本最快速度最安全方式把产品送到客户手中。从顾客订货到产品送到客户手中,戴尔产品的周转期只有4天,而且还保证自己“零库存”

。而代表国内PC成本管理一流水平的联想周转期时间为25天,就连惠普也只能做到15天。如此大的差距,要如何与之竞争?再来看看排在世界500强第一位的沃尔玛,它的存货占用的都是供应商的资金,而面对的客户群又有强大的现金购买力。所以沃尔玛能先收到现金,待到了账期才给供应商结款,使它的净营运资金达到负值。

现实的企业不可能做到像沃尔玛、戴尔一样那么强势,也不可能使企业的净营运资金为0,甚至为负数。但我们可以运用管理、方法使它无限的趋近于0。不可否认,现今和未来的企业管理是对现金的管理,谁的净营运资金更趋近于0,谁的竞争力会更强,谁才会在未来残酷激烈的商战中立于不败之地。

 

主要参考文献:

 

1.[美]斯蒂芬A.罗斯、吴世农,“公司理财”,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年09月

2.汤谷良、林长泉,“德隆事件印证财务规则”,北京工商大学会计学院,《财务与会计》2004年第11期

3. 顶峰效益管理顾问有限公司、大连獐子岛渔业集团内部培训教程,“总经理的财务管理”,2006年07月

4. 马志青,“现金流量分析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运用”,《经济师》,2006年第11期

5. 史永祥,“中国企业:大船还是木排?”,《甲壳虫》,2006年05月

6. 段九利,郭志刚“现金流量管理操作规范”,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5年1月

运筹学两阶段法篇8

关键词:股权众筹;刑事法律风险

中图分类号:D912.287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12-000-02

股权众筹是指公司出让一定比例的股份,面向普通投资者,投资者通过出资入股公司,获得未来收益。这种基于互联网渠道而进行融资的模式被称作股权众筹。[1]2009年众筹在国外兴起,2011年众筹进入国内,2013年第一例股权众筹案例在国内诞生,由此国内股权众筹在与法律与政策的博弈中成长。同其他互联网金融一样,它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其法律风险也是隐患丛生,危机暗伏。对股权众筹的刑事法律风险,现有的研究成果多集中于股权众筹主体,尤其是股权众筹平台可能触犯的刑法罪名,从犯罪预防的角度出发来进行阐述,没有兼顾被害预防;且现有成果多从法律规范分析出发泛泛而谈刑事风险方法,未结合股权众筹中刑事风险的静态与动态构成要素来谈具体的风险防控方法。笔者认为,股权众筹参与主体应树立优先防控刑事法律风险的底线思维意识;应构建立体刑事风险管理体系,即围绕股权众筹平台、融资者、投资者三个主体,从股权众筹刑事法律风险的构成要素出发,从犯罪预防、被害预防两个维度双管齐下,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事后危机处置三个阶段相结合,有效地预防与控制股权众筹中的刑事法律风险。

一、股权众筹主体应树立优先防控刑事法律风险的底线思维意识

总体而言,股权众筹参与主体(股权众筹平台、融资者、投资者)可能面临的法律风险有民事、行政、刑事法律风险。刑事法律风险是指行为触犯刑法构成犯罪或被犯罪所侵害成为刑事被害人的风险。股权众筹参与主体有如下刑事法律风险:股权众筹平台可能触犯擅自发行股票、公司、企业债权罪、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集资诈骗罪、侵犯知识产权罪等,可能被诈骗、被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信息数据被黑客窃取)等;股权众筹融资者可能触犯洗钱罪、诈骗罪等,其可能被诈骗、被侵犯知识产权等;投资者可能触犯侵犯知识产权罪、诈骗罪、洗钱罪等,可能被诈骗。[2]为什么股权众筹参与主体应树立优先防控刑事法律风险的底线思维意识?

首先,刑事法律风险爆发后带来的损失是巨大的。若触犯刑法底线构成了犯罪,股权众筹平台可能被处以罚金,信用、商誉受损,乃至存续都成为问题,投资者与其他关联方的切身利益均受到影响,股权众筹平台企业的负责人可能失去的不仅是人身自由、财富、声誉,职业生涯还可能就此终结,还会伴随着家人的担忧和悲痛。成为了刑事被害人,如被合同诈骗,通过法律途径挽回损失极其困难。正因为刑事法律风险较民事、行政法律风险爆发带来的损失更为巨大,而且往往是灾难性的,所以要树立底线思维意识,对刑事法律风险优先进行防控。

其次,刑事法律风险无处不在。股权众筹刑事法律风险从动态上来看贯穿于股权众筹项目融、投、管、退的各个步骤,贯穿于股权众筹企业的全生命周期,覆盖了股权众筹项目覆盖的各个领域。所以,刑事风险距离股权众筹参与主体并不远。

再次,股权众筹领域的刑事政策并不明确。[3]有人认为股权众筹参与主体成为犯罪人和被害人的几率很小,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股权众筹参与主体刑事法律风险爆发造成损失的案例。这种认识是有问题的。目前股权众筹实践与立足于金融垄断主义的刑事立法中的非法集资类犯罪有天然的契合性。我国现行法律对互联网金融的合法性、交易各方的权利和义务等缺乏界定,这就可能导致刑法中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集资诈骗罪、洗钱罪等被恣意适用。再者,该领域的罪与非罪之间没有泾渭分明的界限,存在着灰色地带。这个时候就为刑事干预民事提供了可乘之机。在目前关于股权众筹刑事政策并不明确,人们对于用刑事手段解决市场经济领域的问题依然过度迷恋的大背景下,股权众筹各参与主体必须学会保护自己,避免触碰刑法底线成为犯罪人和被犯罪所侵害成为被害人。

二、对于股权众筹刑事法律风险需要进行专门专业防控

所谓专门,是指将股权众筹中的刑事法律风险与一般法律风险相区别,针对性地优先进行防控;所谓专业,是由专业人士运用专业的工具和方法来对刑事法律风险进行防控。目前法律风险防控实务并不重视对刑事法律风险的专门专业防控,许多人认为刑事法律风险与之相距甚远,迷信在刑事法律风险爆发后用关系和钱来解决。有些人要么没有刑事法律风险防控的意识,要么有意识没有专门人才、工具、方法。这种现象也存在于股权众筹领域。笔者认为,对于包括股权众筹在内的金融领域的刑事法律风险尤其要进行专门、专业地防控。

首先犯罪有其独特的运动规律,这决定了刑事法律风险防控的方法有区别于一般法律风险防控的地方。从知识维来说,刑事法律风险防控要以有关犯罪与刑罚的事实科学与规范科学为指导,如犯罪学、被害人学、刑法学、刑诉法学、刑事政策学、侦查学、证据学、犯罪心理学为指导,这些都是专业性极强的东西。

其次,犯罪风险与被害风险存在于股权众筹管理运行全程之中。在投、融、管、退的各个阶段,对刑事法律风险需要融合互联网金融管理的专业知识技能和工具来推行。

再次,股权众筹刑事法律风险的事前预防、事后的控制、还是事后的危机处置,股权众筹的刑法法律风险也有不同于一般法律风险管理的地方。如对股权众筹平台来说,围绕股权众筹刑事法律风险的构成要素来对内部监察部门(部分企业称内部调查、内部纪检)职能进行优化,对整个股权众筹管理流程进行优化可能对防控内部与外部刑事法律风险特别重要。

三、应建立股权众筹立体刑事法律风险防控体系

笔者认为应构建股权众筹立体刑事风险防控体系,即从股权众筹刑事法律风险的构成要素出发,围绕股权众筹平台、融资者、投资者三个主体,犯罪预防与被害预防两个维度双管齐下,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事后危机处置三个阶段相结合,有效地预防与控制股权众筹中的刑事法律风险。

首先,股权众筹刑事法律风险防控应立足于股权众筹刑事法律风险的构成要素。法律风险的构成要素决定防控方法是法律风险防控的一般规律。股权众筹刑事法律风险的构成要素决定了其风险防控的方法,这里的构成要素又可分为静态构成要素和动态构成要素。股权众筹的刑事法律风险的静态构成要素有主体(股权众筹平台、融资者、投资者)、行为、环境;股权众筹刑事法律风险的动态构成要素是风险因素风险事件风险载体风险影响。对股权众筹刑事法律风险防控应立足于此来进行。

其次,股权众筹刑事法律风险防控应围绕股权众筹平台、融资者、投资者三个主体,从犯罪与被害预防两个维度出发,用人际互动的视角来推进。

再次,股权众筹刑事法律控制应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事后危机处置三个阶段相结合,并应着眼于事前预防。

四、股权众筹平台如何防控刑事法律风险

就众筹平台犯罪预防而言,股权众筹平台有有如下四条红线不能触碰。

第一条红线:在公募版股权众筹管理办法尚未出台之前,应当避开公募形式的股权众筹,一是不向非特定对象发行股份。这是指不能公开以劝诱、广告方式向不特定的对象(通俗地讲,就是漫无目标的不确定的对象)募集股份。若采取此方式招募股份,则与人数无关,即便有一位不特定的人通过此方式入股,也可能涉嫌擅自公开发行股份。二是不向超过200个特定对象发行股份。这是指即便采取一对一等私募方式向特定对象招募股份(通俗地讲,是采取点对点、一对一方式向熟悉的确定的对象招募股份),也不得超过200人,超过200人则涉嫌擅自公开发行股份。三是不采用广告、公开劝诱和变相公开方式发行股份。该条限制的是私募的方式,若采用该模式即构成擅自公募行为,该方式所起到的效果与第一条红线相同。

第二条红线:严格审查融资方的融资信息真实性、合法性,既不与融资方串通,也不放任融资方虚假融资信息。

第三条法律红线:不得为平台本身公开募股,对股权众筹投资人的本金及收益不承诺、不担保。第四条法律红线:规范经营,不进行大额融资,不做资金池,不混业经营。一是对融资方身份及项目的真实性严格履行核查义务,不得风险较大的项目和虚假项目。二是对投资方资格进行审核,并告知投资风险。

第四条法律红线:规范经营,不进行大额融资,不做资金池,不混业经营。一是股权众筹平台融资端主要的项目应当是种子期或天使轮的项目,融资额度应当较小,不适合融资额较大的项目。如果进行B轮或后期融资,最好建议通过线下或者财务顾问进行融资,以避免平台可能产生的风险。二是股权众筹平台不应设立或变相设立股权投资资金池。设立资金池属于非法集资,该风险属于刑事法律风险。股权众筹平台不应设立资金池,成为事实上的GP。 三是不混业经营。根据证券业协会的私募版股权众筹管理办法,不允许股权众筹平台从事P2P网贷,因此,股权众筹平台应慎重进行混业经营。

在具体操作层面上,作为股权众筹平台,应做好需求两端的严格审查和限定,对投资人资格进行严格审查,并告知投资风险,只有经过注册且通过严格审核的投资人才具备资格,才可能看到投资方的项目。同样道理,平台需要对项目方的股东信息、产品信息、公司信息进行严格审查,必要时要实地查看,做好法律、财务、商务三个方面的尽职调查。在需求对接上,每次只允许不超过200人的投资人看到推介的项目,具体的投资洽谈需要在线下以面对面的方式进行,为了避免人员过多和代持造成的问题,对选定的投资人采用设立有限合伙企业合投方式。通过严格的设定,避免触碰上述的四条法律红线。

参考文献:

[1]朱永超.股权众筹监管问题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5.

[2]祁冰冰.我国股权众筹法律问题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5.

[3]姜涛.互联网金融所涉犯罪的刑事政策分析[J].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14.(5).

上一篇:法律援助的心得体会范文 下一篇:简述哲学基本问题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