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筹学课程范文

时间:2023-03-05 12:29:38

运筹学课程

运筹学课程范文第1篇

关键词:运筹学;课程建设;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改革

“运筹学”[1]主要研究系统最优化的问题,通过对问题的定量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给出数学模型的求解方法,用这些方法获得系统问题的最优解,从而为工业生产管理、信息统计管理、企业管理、经济管理等进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由于科学技术和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运筹学的实际渗透力和影响力愈来愈大,特别是在工业生产、企业管理、行政管理和各种决策领域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因此探讨和加强“运筹学”课程建设,对于大学课程教育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下面我们从四个方面阐述“运筹学”课程建设的具体内容。

一、确立“运筹学”课程建设目标

“运筹学”是数学与应用数学、统计学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和其他相关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其目的是为学生学习专业课程奠定理论基础,培养学生的系统优化的思维方法和逻辑推理能力,使学生能够运用模型技术、数量分析及优化方法分析解决各类系统优化问题,全面提升学生应用运筹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他们真正成为应用复合型人才[2]。为此要明确本课程建设的具体目标:

(1)要求学生掌握运筹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技能;

(2)培养学生系统优化的思维方式和逻辑推理能力,能够根据实际问题建立运筹学数学模型,对模型能够应用数学方法求解;

(3)培养学生能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运筹学问题,并借助于计算机得以解决,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能够对解题结果进行分析,并做出经济评价;

(5)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意识,让他们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由于运筹学是一门广泛应用于众多领域的专业基础学科,是数据信息处理、数据统计、数学建模以及决策管理中必不可少的。要把运筹学课程作为专业基础课,发挥该课程的主导作用,以适应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要求。

二、发挥“运筹学”课程建设的特色

由于运筹学课程本身具有理论性和应用性密切结合的特征[3],所以要加强运筹学课程建设,就既要注重运筹学中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教学,又要让学生能够对这门课的背景知识进行深入的了解、积累和学习,学会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运筹学模型,为进一步学习其他相关的专业课程,并在以后的实践中灵活运用运筹学的知识、理论解决实际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例如“运筹学”课程需要有“数学分析”“高等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课程作基础,同时还需要有“数量经济学”“企业管理”等很强的应用学科作背景知识,这使得运筹学的教学工作者必须同时具备这些知识并能够灵活地讲授本课程。

基于运筹学课程的这一特征,才使得对运筹学课程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既不能按照一般数学基础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运筹学课程的教学,也不能脱离了数学的基础而仅给出一些结论的简单解释,只注重方法的使用而不注意定理的证明。要发挥运筹学课程的主导作用,使其成为示范性精品课程让其推广出去,发展起来。关于运筹学课程建设,国内外的有关专家和教师纷纷进行了探索和改革,并做了大量的有益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因此要在本课程的建设过程中注意吸取国内外最新的教学与科研成果,极大地提高运筹学课程建设的效果。

三、丰富“运筹学”课程建设的具体内容,挖掘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运筹学课程建设涉及的基础比较广,内容与实际问题结合较为紧密,教学的难度较大[4]。要根据本课程的特点,着重阐述相关问题的基本思想、理论和方法,力求做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既要使教学工作者便于教学,又要使学生易于有选择性地自学。每一章末要配置适当的习题,便于学生理解、消化课程中的内容。在本课程建设过程中,将充分利用多年经验积累所制作的教学课件,配合教材,提供更多的信息,以便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根据专业特征和知识结构的要求,要讲授运筹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线性规划与单纯形法、对偶理论与灵敏度分析、运输问题、目标规划、整数规划、动态规划,这些内容是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统计学专业、信息与计算数学专业以及经济管理类及其相关专业本科生所应具备的必要知识和学习其他相应课程的重要基础。

在运筹学课程建设过程中,要采用理论教学、案例教学、多媒体教学等多种手段,将课程的内容从理论分析到案例分析进行有机结合,有利于促进知识的深化和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要利用多媒体课件,在课堂教学中以讲授基本理论和方法为重点,采用多媒体技术辅助讲解知识点,使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有机结合,提高教学效果。为学生提供多种运筹学的计算软件,如:WinQSB及Ind61等软件。建立教与学的信息交流平台,重视对学生主动式学习的培养,利用思考题、习题和实验题等启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建立运筹学课程建设的专用网站,以辅助学生对运筹学课程的学习。

四、完善“运筹学”课程建设体系

1.完善运筹学课程体系的建设

要把运筹学课程作为主干课程,使其充分体现现代教育思想,符合科学性、先进性和教育教学的普遍规律,具有鲜明特色,达到优良的教学效果。紧密围绕运筹学学科的最新发展动态,理顺课程体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吸收国内外运筹学最新成果。不断完善与更新教学内容,进一步加强运筹学教材及其教辅材料的建设,以保证本课程建设的教学内容处于先进水平,及时更新教材内容,使其始终能够反映本学科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不断完善运筹学课程的电子版教材,不断完善和丰富已有的运筹学专业资料库和试题库。定期进行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效果的总结,积累经验,发扬长处,找出不足,借鉴外校乃至外国的教学方法和经验,取长补短,进一步完善现有的教学方法体系,以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教育水平。

2.改革运筹学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运筹学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要适应数学与应用数学、统计学、信息与计算科学以及其他相关专业学生的需要,要不断改革、不断创新,进一步修订、完善教学课件,根据课程特点采用板书与课件有机结合的方式,提高教学效果。教学中采用因材施教、启发式、循循善诱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与学生要形成一个互动式的教学氛围,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要开发“运筹学模型求解教学辅助软件”,用来帮助指导学生掌握运筹学模型的求解的方法和思路。为了使学生的知识更好地与国际接轨,便于阅读英文文献资料,向学生推荐英文参考文献,在教学中适当加入英语文献的阅读引导。

3.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教师是人才培养和教学改革的中坚力量,师资队伍建设是课程建设的关键[5]。只有建设一流的教师队伍,才能保证该课程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使其向“精品课程”过渡。要努力打造一支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高昂的教学热情、较高的教学和科研水平的一流教师梯队,特别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依靠本课程体系的教师队伍的整体优化把课程建设做得更好更精,满足教育和教学的需要。

4.完善运筹学教材建设

完善课程教材和配套的教学参考书体系,紧密围绕运筹学学科的最新发展动态,理顺课程体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吸收国内外运筹学最新成果,编制一套适合人才培养目标的运筹学教材,将书面主讲教材、辅助教材、电子教案、网络课件融合为一体,形成具有数学与管理学科特色的现代化教材体系。运筹学课程不仅采用经典教材,而且全面实现双语教学的突破。

5.完善运筹学课程网络建设

进一步完善运筹学课程网站,不断开辟网络学习的新空间,建立更完备的网上答疑、网上作业传输和批改、网上实践、网上资料查询等系统,做好网上课件、电子教案等网站内容的及时更新,建成“信息全面、服务一流”的精品课程网站。充分利用已有的网络资源,做好网络课堂教学,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与网络技术的作用,搞好现代教学方法与教学方式的改革与创新,满足运筹学课程的发展要求。同时,加大网络建设的资金投入,保证网络的畅通和高速运行,确保网站的安全性,使网络教学能顺利开展,满足学生多方式学习的要求。

6.加强运筹学课程建设的实践教学

建立和完善学生上机实验和学习的内外部环境,逐步改善和提高实验室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拓宽实践性教学环节思路,增开设计性、综合性及研究性实验。要把学生的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融于具体的实践教学中,提高学生自主创造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努力建设校外实践基地,促进与校外企事业单位的合作,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学习环境。

参考文献:

[1] 《运筹学》教材编写组.运筹学(第三版)[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2] 张福翔,张天学. 运筹学教学改革研究 [J]. 建材高教理论与实践,2001,20(4):99―100.

[3] 李志猛,祝江汉,邱涤珊,徐培德. 启发式教学在运筹学课程中的应用与实践[J]. 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8,31(4):58―60.

[4] 罗荣桂,原海英. 运筹学教学改革与探索[J]. 2005,24(3):49―51.

运筹学课程范文第2篇

关键词:非运筹学专业;运筹学;工业工程;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0-0128-03

运筹学是二战以后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的应用学科,它运用分析、试验、量化的方法对人、物、财等有限资源进行统筹安排,为管理人员做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以实现最有效的管理。20世纪50年代中期钱学森、许国志等教授将运筹学由西方引入我国。随着战后世界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运筹学的应用由主要在军事领域,转向市场销售、生产计划、库存管理、运输、财务和会计、人事管理、设备管理、工程的优化设计、计算机和信息系统、城市管理等民用领域,产生了多种多样的运筹理论。从应用的对象领域来看,有工业运筹学、农业运筹学、交通运输运筹学、公共事业运筹学、军事运筹学、金融、市场、保险运筹学等;从其与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的交叉来看,则又有计算运筹学、工程技术运筹学、管理运筹学、生命科学运筹学等等。基于此,对于运筹学的教育实践,也引起了运筹学工作者和教育者的广泛关注,尤其是作为运筹学研究、教育、推广的主力军,各个高校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其主要内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运筹学的发展历史和趋势进行回顾和展望;

2.基于运筹学学科的教育实践从现行学科专业制度的角度探讨交叉应用学科专业的发展困境及其出路;

3.基于运筹学课程的教学实践,对教学模式、教学内容进行研究;

4.基于不同专业下开设的运筹学课程的教学实践,对工业运筹学、农业运筹学、交通运输运筹学、公共事业运筹学、军事运筹学、管理运筹学等课程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进行研究;

5.基于MATLAB、LINGO、LINDO、EXCEL等,对运筹学的实验教学和应用(案例)教学进行探讨;

6.以运筹学课程为平台对课程系列的设置进行整体优化。例如天津大学管理学院以部级精品课程建设为契机建立了运筹学课程平台和课程系列。

在我国现行的学科专业制度下,运筹学作为专业科目在高校中设置在数学院(系)里,同时,在管理科学、系统科学、信息技术、工程管理、物流管理、工业工程等专业运筹学也是人才培养中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立足现实、展望未来,为了满足、适应不同专业和层次对运筹学的教学不同的需求,必须认清、重视以下一些关系:

一、分清楚运筹学科学发展和运筹学教学特别是本科教学之间的关系

就技术发明对战争的影响或就未来事件的策划来说,运筹学可认为是起源于朴素的运筹问题和运筹思想。科学家正是从统筹、多阶段决策、多目标优化、合理运输、选址问题、都市规划、资源合理等思想中发展新的数学内涵,并运用已有的数学概念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运筹学科学发展是从实践到理论的过程,而非运筹专业本科生学习运筹学的目的是解决实际问题,是从理论到实践的过程。运筹学从本世纪30年代末产生以来,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已经成为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完善的体系结构的科学方法,形成了一系列分支,包括数学规划(线性规划、非线性规划、整数规划、目标规划、动态规划、随机规划、模糊规划等)、图论与网络、排队论、存贮论、决策论、对策论、可靠性理论等。随着金融工程、网络科学、生命科学、服务科学等新兴领域的迅猛发展,运筹学本身也有了很大的发展,例如在智能计算方面形成了诸如遗传算法、模拟退火、禁忌搜索、粒子群算法、蚁群算法、DNA计算等影响广泛的研究计算工具。运筹学一方面分支众多,另一方面发展迅速。因此,分清楚运筹学科学发展和运筹学教学特别是本科教学之间的关系对于运筹学教学内容的选取、教学体系的设置等等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要分清专业方向和课程建设的关系

对于非运筹学专业需要学习运筹学的专业,在运筹学的本科教学方面普遍面临着以下一些问题:首先,出于专业发展的需要,作为专业基础课的运筹学,教学学时严重不足,并且有进一步减少的趋势;其次,运筹学的教学内容和专业课的教学内容重叠,并且运筹学的某一分支是某一门后续课程的重要基础和工具;另外,课程采用专业归口,因此运筹学普遍由数学系的老师讲授。分清专业方向和课程建设的关系,根据专业方向选取教学内容,从专业课程建设出发以课程群的方式构建运筹学教学体系,选择和培养合适的教师队伍是组织运筹学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不容回避的内容。

三、要理顺理论教学与实践需要之间的关系

运筹学教材是运筹学教学的基础。其中以清华大学《运筹学》教材编写组编写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运筹学》为代表,按照运筹学分支构成进行编写,内容非常全面。依托此类教材进行教学,教学的重要内容是数学建模和数学求解思维、方法和步骤。本科生教学主要内容为单纯形法和表上作业法等。而本科生毕业以后,在工作中运用运筹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基本上是建模、求解、对结果进行分析以辅助制定决策。问题的结果比数学求解思维、方法和步骤重要的多。而且在现代化的今天,知识量激增,不可能在短短几年中将所有的知识“灌输”给学生,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的培养比知识传授本身更加重要。因此,理顺理论教学与实践需要之间的关系,这对于运筹教材编写、选用,运筹学实验、实践教学的组织和开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基于上述分析,以下以工业工程专业运筹学的本科教学为例,对非运筹学专业运筹学的本科教学进行探讨。

1.运筹学教学内容设置。“运筹学”是工业工程专业的重要理论基础课程,主要通过定量分析方法解决经济管理中的各类决策问题,为后续许多课程提供理论依据。工业工程是一门涉及人、物、料、设备、信息和能源等要素的集成规划、设计、改善、控制和创新的技术与管理相结合的边缘学科。它采用系统化、专业化和科学化的思维方法,为实现生产制造、管理和服务系统的低成本、高效率的管理目标提供有力支撑。从“运筹学”在工业工程专业中的应用来看,工业工程专业的学生需要掌握运筹学的所有分支内容。考虑到48个教学学时的限制,我们选用清华大学《运筹学》教材编写组编写的运筹学教材为蓝本;以与运筹学相互关联的课程群为载体,以各分支的内容、层次和课程间的相互衔接为基础;以课堂教学和自学相结合的方式;以让学生在大学本科四年内基本掌握运筹学所有的分支内容为目标,对运筹学教学的内容进行了如下设置:

其中,自学的内容(动态规划和解的搜索理论)的基本思想要在教学过程中有所体现,并对学生的自学进行引导和关注。

2.结合工业工程专业实际,重视基础理论,同时增加案例教学。尽管对于工业工程的本科生来说,教师在教学上主要应集中于学生由实践到理论和由理论到实践这些环节的能力培养上,但绝对不能忽视基础理论,反而应该想方设法让学生把基础理论学会、学扎实。因此,教师在教学上就要更加努力钻研。首先,在理论教学过程中,当牵涉到数学论证时,力求精练,尽量采用一些形象、简单的证明方法使学生容易理解,强调让学生课外自学定理、问题的数学推导。其次,要注重各章节的内容理论上的内在统一性,把单纯形法的求解思路、解的搜索原理、最优性原理贯通整个理论教学过程。此外,在教学过程中,着重引入一些实际案例,引导学生以总体的观点考虑问题,建立模型。

3.增加实验教学环节,强化分析、求解及应用能力的综合培养。运筹学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熟悉和掌握运筹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培养和提高学生根据实际问题建立模型、求解模型及进行分析和评价的能力,树立起系统效益观念。这仅靠课堂教学是不够的,有必要引入实践环节。另外,学生在做运筹学习题时,由于决策变量的个数不仅仅是两个,所以线性规划模型的求解就不能统统利用图解法来求解,而是要利用单纯形法来求解,这必然造成表格多、计算量大的问题。而且,即便解题方法、计算步骤和原理都正确,仅仅由于表格中的某一个数字计算错误,经常造成最终计算结果错误,这不仅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会使学生对自己计算能力的正确性发生了动摇。当决策变量的个数比较多,数学模型的结构比较复杂时,求解过程就变得更长,更容易出错。为了应对这种问题,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我们利用EXCEL软件的规划求解功能模块开设了运筹学实验。之所以选择EXCEL软件是因为我们所选取的课堂教学内容尽管在传统求解方法上有很大的区别,但就建模而言,都可以用线性规划模型解决;而且,EXCEL易得易学,不会因为软件问题增加学生的负担,造成教学“失焦”。

通过前期系统的理论学习,加上计算机软件以及大量生动案例的分析和讨论,有助于全面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经过如此的锻炼为学生参与校内外的科研创新积累一定的经验,同时为毕业设计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钱颂迪,等.运筹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06).

[2]胡晓东,亚湘章,祥荪.运筹学发展的回顾与展望[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2,(02).

[3]刘小强,左勇华.现行学科专业制度下交叉应用学科专业的发展困境及其出路——以运筹学为例[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2)04.

[4]孔繁森.工业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工业工程,2009,(10).

[5]侯彩虹.《运筹学》课程的研究型教学模式探索[J].上海海关学院学报,2012,(03).

[6]郭秀英.经管类专业运筹学教学策略研究[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3).

运筹学课程范文第3篇

关键词:PBL;《管理运筹学》;课程教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2)04-0183-02

1引言

古朴的运筹学思想可以追溯到古代先秦时期。我们运筹学的先驱从《史记》“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一语中摘取“运筹”两字作为这门学科的名称,既显示其军事起源,也表明其朴素的思想早已出现在几千年前的中国。但世上公认的运筹学学科起源于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美等国的军事部门为战争需要而成立的一些研究小组的活动。其热点是集中多个学科领域的科研人员,对某一特定问题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提出提高某武器系统效率的操作方法和执行策略。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运筹学的研究方法在理论上得到全面发展。作为一种重要的管理决策分析工具,运筹学的应用领域也从军事部门迅速向工商、管理和工业部门转移。运筹学是研究各种广义资源的运用、筹划以及相关决策等问题的近代新兴学科。在我国已有五十多年历史,其目的是根据问题的需求,通过数学的分析和运算,做出综合性的、合理的优化安排,以便更有效地发展有限资源的效益。“运筹学”名称最早于1938年出现在英国,当时称之为“OperationalResearch”,1942年美国开始从事这项研究工作,称之为“OperationsResearch”。运筹学的发展、运筹学在各领域的广泛应用、运筹学的定量分析对于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及其特点,适合当今社会发展对高级管理决策人才的迫切需要。本课程是工商管理类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也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型很强的学科。21世纪,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提出了培养信息社会高素质人才的要求,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管理运筹学》课程教学面临新的挑战,必须重新对课程原有的教学体系和教学方法进行全面的审视和思考。

2工商管理专业《管理运筹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的工商管理专业《管理运筹学》课程教学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教学目的不明确,教学方式单一。多数讲授《管理运筹学》课程的教师是学数学出身,缺乏必要的工程技术和管理知识,使得目前《管理运筹学》教学普遍存在着偏重教学理论与解题技巧的传授,将《管理运筹学》当作一门纯数学学科进行教学。这与工商管理专业培养要求相脱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不到《管理运筹学》在管理中的应用。在教学方式上,也一直延用传统单一的传授方式,当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时,显得茫然无措,无从下手。

二是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厚。《管理运筹学》研究问题的基本手段是建立数学模型,并较多地运用各种教学工具。学习《管理运筹学》课程,需要有良好的数学基础;其前期必修课程包括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可以说《管理运筹学》是软科学中“硬度”较大的一门学科,兼有逻辑的数学和数学的逻辑的性质。工商管理类专业的学生绝大多数是文科生源,不少学生害怕数学。比如线性规划的单纯形法及对偶理论,要想完全领会其原理,需要大量运用线性代数的工具进行推理,因而非常抽象。在课时总体压缩的背景下,教师要在较短时间内讲授完抽象数学原理的推导,学生听不懂只好放弃这门课程的学习,进而也打击了学生学习《管理运筹学》的兴趣。

三是教学内容不恰当。《管理运筹学》课程包括若干分支,而教学时数有限,因而《管理运筹学》教学不可能囊括所有分支。目前在《管理运筹学》课程的教学中,教学内容的选择存在一定的随意行和盲目性,甚至存在教学内容因人而设或因教材而设的现象。

四是教学方法不科学。主要表现在讲授方法单一,教学手段不灵活。老师讲,学生听,学生缺乏思考及案例的讨论,掌握知识不能做到融会贯通,更不能做到灵活应用,考试方法、考试内容传统,对于学生学完课程是否能够运用《运筹学》来解决实际问题,教室较少顾及。

五是实践教学环节薄弱。如果在《管理运筹学》教学中缺少足够的实践环节,学生在学习中即使掌握了《管理运筹学》的建模方法和手工运算能力,但在遇到一些变量较多的数学模型时,也只能一筹莫展。由于缺少上机实践机会,学生不能利用相应软件求解模型,从而大大降低了课程应用的可操作性。

3《管理运筹学》课程教学创新实践改革的必要性

人类社会正在经历从资本经营到知识经济时代的转移,知识经济的迅速发展将引起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重大变化。根据知识经济对企业管理模式产生的重大影响,应该对管理科学模型方法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教学目标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主动预见变化、适应变化、管理变化,并根据内容和外部环境不断更新观念,设计未来;重视信息,学会与人合作,讲究团队精神;重视素质教育,培养复合型人才;掌握领导科学,提高管理能力;增加社会实践,改革教学模式;教学以培养学生建模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主线;要求学生掌握相关软件操作,接触企业决策试验;培养学生信息检索能力,组织小组研读论文,培养学生具备初步的理论研究能力;课外关注应用案例,引导培养其对课程的兴趣爱好;并最终以大型作业的形式进行知识的综合运用与总结提高。

社会经济的发展向《管理运筹学》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很多实际问题,如风险管理、冲突分析、多目标决策以及对未来变化的预测和驾驭等,都迫切需要分析研究和解决,而按照传统的教学计划和方法,学生没有机会接触《管理运筹学》这些新的分支。《管理运筹学》内容丰富多彩,可以分成数学理论、建立模型、计算机软件的重点都放在讨论有限的数学理论方面,因而学生在有限的数学计划学时内无法学习了解《管理运筹学》形形的模型和算法,从而使学生对许多实际问题缺乏联想。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知识激增的情况下,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帮助学生提高获取知识的能力,特别是观察、联想、思考、锐意创新等方面的能力。对于《管理运筹学》这门多学科交叉的课程,如果教师在教学时只按传统的方法向学生灌输一些概念、理论和方法,就会降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至达不到《管理运筹学》教学的目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更需要复合型管理人才,《管理运筹学》以其内容丰富、覆盖面宽、应用范围广和多学科交叉性等特点,为学生提供管理和决策技能,提供解决实际问题的途径和方法。《管理运筹学》教学体系和方法应随着教学对象和社会发展的变化而进行适时调整和革新。

4PBL教学法概述

PBL的全称是“Problem-BasedLearning”,即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法,由美国的神经病学教授Barrow于1969年在加拿大的麦克马斯特大学首创。PBL的基本热点是以教师为引导,以学生为中心,通过解决问题来学习。在PBL的学习方法中,学生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求索者,同时在实践PBL过程中养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技能,对其终身教育具有深远影响。PBL教学法在西方国家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应用,而在我国则处于实验性探索阶段。我院对2006级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实验性地实施了PBL教学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比较而言,我们认为PBL教学法既是一种比较先进的教学方法和理念,也是和我国目前所倡导的素质教育的教育思想和目标相一致的。

PBL教学法的优点可概括为:(1)强调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查找所需的信息源,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2)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的学习按需要来驱动;(3)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学能力;(4)加强了各学科间的联系,同时避免了学科间不必要的重复,有利于学生将不同学科信息进行综合;(5)密切了师生间、同学间的关系,培养了学生人际交流、沟通和合作共事的能力。

PBL教学法的特点为:(1)以重能力培养代替重知识传授;(2)以综合课代替以学科为基础的课程;(3)以学生为中心代替以教师为中心:(4)以小组讨论代替班级授课;(5)以“提出问题、建立假设、收集资料、论证假设、总结”的五段教学法代替“组织教学、复习旧课、上新课、巩固新课、布置作业。”鉴于这些特点,世界上许多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有相当一部分商学院都在应用这一教学方法。而且实践表明,这一教学方法在商学教育领域中的应用非常成功,正如美国哈弗大学校长ToslesonD教授所说,“PBL教学法是一种有效果的和高效率的教学方法”。

5基于PBL教学法的《管理运筹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的思考

综上所述,改革《管理运筹学》课程的“学方法,应该从突出课程的应用型入手。这样,PBL教学法就特别适合应用于《管理运筹学》的课程教学中。依据PBL教学法的基本理论,全面改革该课程的各个教学环节,重新整合各个知识点,提出以问题为基础的《管理运筹学》课程启发式教学法,必将能够解决现实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显著地改善教学效果。

(1)教材的选用应根据PBL教学法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教材。我们更换了原有的教材,新教材以教案为中心,突出实际问题的提出、分析和解决方法,强化计算机的应用,弱化数学理论的推导。虽然新教材并不是为PBL教学法设计的,但其教学理念与PBL教学法同出一辙,为顺利实施PBL教学法奠定了基础。同时,我们针对教材中存在不足,还自编了部分教学内容。

(2)问题的设计。设计问题是PBL教学法的基础。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与实际严重脱节。教学中所提的问题仅仅是为了组织教学,说明相关的数学理论。而PBL教学法则从实际问题出发来组织教学,将数学理论隐含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从而达到让数学理论服务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目的。因此,每个问题的提出都应该有明确的目的和要求,要与生活和科学实践的真实情景联系,与教学要求的基本概念、基本结论和基本方法联系;问题还应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难度,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问题主要涉及生产计划、销售计划、运输计划、投资计划、设备管理和存贮策略等管理领域。

(3)学习活动的设计。学习活动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①组建团队。根据自愿原则,由学生组成2-3人的研究团队,团队中各成员根据自身的特长在问题分析、数学理论、计算机应用、论文撰写等方面进行分工合作。

②选题。每个团队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兴趣,从老师提出的多个实际问题中,选择其中的两个问题进行研究。

③查阅文献、学习数学理论。每个团队在确定研究的问题后,通过互联网、图书馆、现场调查、咨询相关业务专家等方法获取和研究相关文献资料。团队成员通过讨论的方法对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所涉及的数学理论和数学方法,为解决问题奠定基础。

④建立数学模型。根据问题的类别确定相应的数学方法,在合理的假设和抽象归纳的基础上,运用数学理论和方法建立数学模型。

⑤求解数学模型。通过计算机编程求解数学模型,可以训练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为在今后工作中更好地运用计数机打好基础。

⑥撰写论文。问题解决后,要求撰写论文,对解决问题

的过程进行总结。除了包括数学模型的建立和求解必要内容外,还要写出研究和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体会。

⑦课堂报告。各个团队在课堂上要向全体同学报告自己的研究成果,老师和其它同学通过提问及质疑的方式参加讨论。

⑧总结。学生根据报告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完善和修改论文,最后提交给老师。这些论文将作为平时成绩计入考试成绩中。

(4)体会。尽管PBL教学法在《管理运筹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才刚刚开始,还处在积累经验的过程中,但是已经显示了其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嫩铁拐李方面的显著优势。这一教学方法的改革也受到学生的广泛欢迎。学生在研究问题的过程中表现出非常积极的态度,论文撰写认真细致,课堂讨论发言积极,普遍反映收获

很大。总之,通过一学期的教学实践,我们认为:将PBL教学法应用于《管理运筹学》课程教学中,对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

6结束语

通过《管理运筹学》教学改革,可以达到如下教学目标:利用计算机技术实现多媒体教学,让课堂能容纳更丰富的内容,有助于提高上课的效率;利用PBL教学法,提高学生学习《管理运筹学》的积极性,以避免数学类课程的枯燥乏味;利用使用模型教学,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管理运筹学》课程更具实际意义;利用大型作业教学,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计算、评价的整体素质,收到仅凭课堂讲课难以达到的效果。

当然工商管理类专业《管理运筹学》课程教学改革问题,涉及因素众多,该问题的研究是一个复杂的非线性问题,本文只是一种尝试性的初步探索。未来更好地实施PBL教学,还需要解决许多问题,其中最主要的两个问题是:(1)编写与PBL教学法配套的教材;(2)由于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较差,还需要由其他课程配合,共同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卢小清,张文艺.管理类专业《运筹学》课程教学模式的研究和思考[J].科教文汇,2008,(4):40.

[2]李彬.PBL教学法在《管理运筹学》教学中的运用[J].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2008,(3):35,41.

运筹学课程范文第4篇

【关键词】运筹学;教学;实践;能力

运筹学是20世纪新兴的学科之一,它能帮助决策人解决那些可以用定量方法和有关理论来处理的问题,它在工业、商业、农业、军事、交通运输、政府部门和其他方面都有重要的应用,现在它已经成为经济计划、系统工程、现代管理等领域的强有力的工具。运筹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特别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运筹学显得更加重要。更为重要的还在于我国改革开放深入发展的今天,有许多新情况需要研究,有许多新问题需要决策,这就为更广泛的应用运筹学提供了机遇,并为其发展创造了条件。因此越来越多的有关专业的大学生和研究生选学了运筹学课程,而如何根据不同专业特征来优化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提高运筹学的教学效率,是目前众多高校重点研究的课题之一。

1 运筹学课程的特点

引进数学研究方法。运筹学是一门以数学为主要工具,寻求各种问题最优方案的学科,所以是一门优化科学。随着生产与管理的规模日益庞大,其间的数量关系也就更加复杂,从其间的数量关系来研究这些问题,即引进数学研究方法,是运筹学的一大特点。

应用性。运筹学是一门应用科学,它广泛应用现有的科学技术知识和数学方法,解决实际中提出的专门问题,为决策者选择最优决策提供定量依据。运筹学的一些分支,如规划论、图论、排队论、存储论等,都和经济管理领域的实际应用有着密切的联系。运筹学的教学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尤其是科学决策的能力。

跨学科性。运筹学具有多学科交叉性的特点,它起源于二战期间的军事问题,二战以后应用于经济管理领域,综合应用经济学、管理学、数学、物理学、化学等学科的科学方法,这些学科相互渗透,综合应用,有利于我们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综合吸收各学科知识,并加以协调利用的能力。

内容丰富。运筹学发展到现在虽然只有60多年的历史,但是内容丰富,涉及面广,应用范围大,已形成了一个相当庞大的学科。它的主要内容有:线性规划、目标规划、整数规划、非线性规划、动态规划、图论与网络分析、存储论、排队论、对策论、决策论、可靠性理论、投入产出分析等。它们中的每一个部分都可以独立成册,都有丰富的内容。

2 运筹学课程教学的现状

2.1 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的选择

运筹学具有多个理论分支,每一个分支用于处理不同的问题,各分支之间处理问题的方法差别较大,目前许多高等学校在运筹学教材和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存在着一定的随意性,甚至存在着教材因人而定,教学内容因人而选,实验课因人而开的现象,多数运筹学课程的教材存在着重理论、轻应用的倾向,罗列了一大堆定理、公式和算法,很少有运用运筹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案例。教学中忽略了运筹学与多学科的横向交叉联系和运用运筹学解决实际问题,使得学生只会按照规定的模式算题,而不善于处理大量的现实生活问题。

运筹学是一门综合性和应用性很强的课程,教学手段不够灵活,严重影响教学效果。传统板书讲授基本理论方法时,学生课堂注意力集中,容易跟上教师思路,对教学内容能较深入理解,但该种方式影响教学进度,效率较低;采用多媒体教学,虽然提高了教学效率,增大了课堂的信息量,但学生的学习效果不太理想;如果在课堂结合管理运筹学软件,学生又会对软件产生依赖,不愿意去思考或学习解决问题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方法,这对于培养学生求解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很不利的。

2.2 理论与实践如何结合

运筹学的各个分支学科,都是由于实际问题的需要或以一定的实际问题为背景逐渐发展起来的。在当前的运筹学课程中,对于一些专业背景的案例十分缺乏。再者,由于本科生社会实践能力普遍较弱,如何把实际问题抽象成运筹学模型,如何把模型的计算结果应用到实际问题之中,有效的解决实际问题,便成为理论与实践教学中首要考虑的难点。

2.3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运筹学主要是要把数学的研究成果应用到管理中,解决困扰管理者的一些实际问题,但是在讲授过程中,由于会涉及到许多数学理论,就信息管理与物流专业的学生来讲,由于学生来自文、理科均有,数学基础不宽也不扎实,从而当面对数学运算及推导时,学生就会感到枯燥乏味,一旦有些地方听不懂或不理解,很容易产生厌学情绪。另一个方面就是在授课过程中面对的是不同学习目的和积极性的学生,对于考研的同学,必须讲理论,不考研的同学则更喜欢偏向于应用的教学。再者,当前许多学生在学习时喜欢追求容易过关又有趣的学习方式,而运筹学这门课的性质又很难做到,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运筹学这门课,是一个比较困难的问题。

3 运筹学课程的教学措施

运筹学课程的教学中,内容多,理论多,方法多,在教学过程中不单单注重授课内容中方法的讲授,还必须注重理论方面的研究和探索。要想做到理论与方法的相结合,必然造成学时数不够,若所有内容都讲授,必然造成讲授的知识点不清楚,内容含糊,没深度,所以一般在授课过程中精选几章来进行讲授。下面谈几点教学中的体会及建议。

3.1 明确学习目的,精选教学内容

运筹学课程的教学目的应淡化严格的数学证明,多强调方法的应用,让学生认识到本门课程对未来从事管理工作的重要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主要着重在运筹学基本概念的理解、基本原理、算法的掌握以及基本方法的应用、模型求解结果的解释和调整上。

运筹学课程范文第5篇

关键词:管理运筹学教学方法教学改革

一、该课程教学的特点和问题

1、课程特点

管理运筹学是高等院校管理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它为解决经济与管理问题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方法论和应用广泛的定量工具。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软件的运用,目前国际上已经把运筹学方法作为一个重要的决策方法广泛应用于管理决策中。该课程作为管理类专业的主干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定量分析能力,系统思维、创新思维与应用创造能力,并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2、教和学的问题

在实际教学中,常常出现以下教和学两方面的问题:对于学生,首先该课程涉及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统计学等多门数学课程,而管理类专业招生大都属于文、理兼收,许多学生整体的数理基础不是很好,畏难情绪较浓。教师方面,一些教师对这门课程的定位不清楚。传统运筹学教学常常把它作为纯数学课来看待,偏重于理论和解题技巧的讲授,有的教师将该课程的重点放在概念、定理和证明等数学内容的讲解和分析上,迷恋于数学模型的复杂和数学方法的精巧,而忽视了学生实践和应用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学习与实践相脱节,只会生搬硬套模型和方法做题、应考,很难达到举一反三,灵活应用的效果。这种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很难达到教学大纲要求,并进一步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重了畏难情绪。

二、教学内容的选取

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应考虑到学生的基础和管理类各专业特点要求,对运筹学的不同分支进行有重点的选取和侧重。运筹学是数学方法,而作为管理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又必须紧密地结合经济管理实践。教学内容上应从实际管理案例入手,讲清相关理论的应用背景和它们所能解决的问题。

另外,按照教学大纲要求将运筹学的教学内容分为重点掌握、掌握和了解三个层次。要求重点掌握的部分是数学模型的建立、求解以及对解的管理意义分析和应用,同时这部分内容也应是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课以及将来从事经济管理工作要用到的重要基础知识;要求掌握的部分是学习完这门课程后应形成的知识体系,这部分内容涉及的知识点多,案例分析类型形式多,是前部分内容的丰富和补充,也为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要求了解的部分是一些纯数学复杂的理论推导和算法,对这些内容,只要求学生了解就可以。

除课堂讲授外,还可以结合学科发展和教师的科研课题,以运筹学的发展及其在经济管理、生产运作、经营决策中的应用为主题,组织专题讲座,促使学生了解学科发展前沿,激发学生学习与研究的积极性。

三、授课方式

1、多媒体和传统教学方法互补

该课程适合以多媒体教学为主,多媒体课件结合图片、动画、声音等多种媒介,节省课堂时间,使课堂教学信息量增大,例题更生动形象,理论与实践结合更密切,便于帮助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消化,特别适合背景知识引入、案例分析和基本教学内容的展现。然而对于必要的基本数学推导,单靠多媒体方式虽然可以将证明与过程展示出来,但是实际的教学效果并不令人满意。其原因在于,数学证明与推导中有大量公式和数学术语,这令学生难以在短时间理解与接受。因而在这些内容教学中采用板书方式讲解,放缓讲解节奏便于给学生加深影响,留有一定思考时间,提高教学效果。

2、启发式教学

在授课过程中,由于课时紧张和教师授课习惯,管理运筹学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还比较普遍,这给该课程的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启发式教学是一种教学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它与素质教育和人才培养的总目标相一致,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没有固定的模式。管理运筹学是一门多分支的学科,内容包括数学规划、图论与网络、排队论、存贮论、决策论、对策论等。因此,管理运筹学的启发式教学方法,可以根据具体教学内容的不同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条件,选用讲授法、讨论法、体验法、研究法、分析法等方法中的某一种或者多种结合的方法灵活采用。如在线性规划内容讲授时,通过目标函数与约束条件的关系,展开对现实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等关系问题的认识,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次、多角度的思考。这样不仅有助于加深对管理运筹学概念的认识,更引导到关注社会实际问题,有利于学生理解所学运筹学理论与实践价值,更能体会到社会责任。

3、案例教学的应用

作为管理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管理运筹学的目的是提高学生实际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侧重于“应用”,即把实际问题归纳成运筹学模型、把计算结果运用到实际问题的优化决策中,以提高管理绩效。教学实践经验证明案例教学是达到该教学效果的较好方式。

进行案例教学的一般步骤是:设计和选编案例、分发案例、阅读案例、个人分析、分组讨论、代表发言、组间提问、以及评比小结等。案例讨论问题的内容和程序为:问题产生背景的分析――决策者的目标分析――确定决策目标――决策者可控要素分析――确定决策变量――决策者所受环境的限制(不可控要素分析)约束条件研究――建立运筹学模型。通过对以上问题的讨论,教师再逐步引入,写出案例和模型所涉及的全部理论,让学生清楚一个具体的管理运筹实践当中涉及了哪些要素、运筹学基本理论,哪些是当前学习和了解的,哪些是还需以后进一步学习的。使学生对运筹学的理论与实践有深入的、系统的认识。案例设计还要具有培养学生对计算结果进行合理性、可行性分析的特点,从而使学生对所确定的决策方案在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推断。

案例教学主要以学生分小组形式进行,可以作为综合训练穿插在一个学期中。若课时有限,也可采用先布置在课下完成,然后课堂讨论评讲的形式。若学生数学基础较好,案例教学甚至可以作为课堂的基本授课形式。教师精心准备案例后提前分发给学生小组,由学生小组在课堂主持PPT宣讲和讨论,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需要的模型和模型求解。教师只在重点、难点处给予指导、答疑。

4、开设实验课程

为了提高学生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管理运筹学课程应增加运筹学课程实验。熟悉常用运筹学软件的应用,如Lindo,Lingo及管理运筹学软件2.0等,既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兴趣,又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实验课程的内容包括:软件学习、管理运筹学模型求解和案例分析三部分。该实验课程的内容可以与案例教学训练的内容相结合。

四、教学考核与评价

运筹学是一门操作性、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单凭一份答卷的成绩作为评价尺度来衡量学生学习的效果,不能准确地评价出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教师的教学质量,并难免使学生陷入靠死记硬背突击概念和公式,应用能力难于提高的问题。

管理运筹学教学考核需要采用一种既能检测、评判学生学习状况,又能促使学生将主要精力集中于能力培养和素质锻炼的考试方式,克服传统考试模式的不足。要综合考查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能力,可以在传统闭卷考试的基础上尝试增加新的考核方法,建立动态多元化的考核体系,如采用试卷成绩+案例分析报告+课堂讨论等形式。其中,期末考试试卷成绩占60%,案例分析报告成绩占20%,课堂讨论等占20%。试卷考试采取闭卷形式,卷面内容反映学生对课程基本理论、重点、难点的掌握;课堂讨论等重点考察学生学习态度、创新能力;案例分析报告主要考察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探索和表述能力等。

参考文献:

[1]凌辉华.“管理运筹学”课程的启发式教学探讨[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1,32(6):76-78.

[2]韩伯棠.管理运筹学(第3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运筹学课程范文第6篇

[关键词]运筹学 教学研究 课程建设

引言

从目前我国的教育现状来看,大学阶段的教育肩负着改变学生多年养成的学习、思维习惯的重任。大学生课程教学是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直接影响和决定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运筹学作为一个学科出现以来,特别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运筹学的研究与实践在我国得到深入发展,在工程、管理、经济等领域都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并作为一门课程逐渐成为管理科学、系统科学、信息技术、工程管理、物流管理、经济、金融等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然而,由于运筹学知识的综合性及内容上的复杂性,使得这一课程的教学表现出强烈的自身特色。结合多年来十几次运筹学教学的体会,对运筹学的教学方法进行一个粗浅的分析,以供探讨。

一、 运筹学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强调理论、轻视运用

高校开设的运筹学课程普遍缺少实践教学环节。不少教师把运筹学完全当作一门理论专业课来讲,理论部分讲得过细、过多。对实际问题分析、应用的不多。因此,目前运筹学的课程教学普遍存在把教学重点放在数学模型的建立和解题技巧上的现象。使运筹学显得过分深奥,使学生将其当成高深的学问而产生畏惧感.同时,运筹学理论与管理实践的脱节,使学生会了解题,却不知运筹学学完以后有什么用。

(二)国内教材还需要进一步修订

美国知名的麻省理工学院、亚利桑那大学、佛罗里达大学等都开设这门课程,他们所使用的教材具有下面一些优点:(1)注重与计算机软件程序相结合,富有时代气息;(2)理论联系实际。应用色彩浓厚,注重学生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培养;(3)理论严密,案例丰富,并且充分运用了计算机软件,体现了作者在运筹学教学研究和业界实践方面精湛的造诣;(4)多数高校能够采用的“运筹学”教材,一般都是由运筹学领域具有很高研究水平、享有很高学术声望的学者、专家来编写的。相比之下国内运筹学教材出版往往都是滞后的,这样一来学生学到的就不是最前沿的知识,尤其是现代知识的发展速度是非常迅速的;此外国内教材在计算机软件程序、解决实际问题、案例的新颖性、理论方法的原创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距,缺少规范的实验指导教材,实验选题与实际问题偏离较远。国内也陆续地引入了一些运筹学运用软件,但国内自主研发的还没形成主流。由初级到高级的《运筹学》系列教材还比较欠缺,可以尝试编写初级篇、高级篇系列教材,以满足不同需求对象。

(三)教学方式上多媒体教学也存在负面作用

课堂大部分是讲授式的,都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已成为课堂教学的必备手段之一,在前一段时间大力倡导多媒体教学的影响下,很多教师针对自己的课制作了课件,借助多媒体教学课件,可将抽象的教学内容以直观的形式表现出来,许多推导结论直接得出来,从而使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节省课时。但是。也存在教学效果并不理想、课堂气氛不活跃的现状。这种教学方式对教师和学生的要求都很低,教师在课前准备好就行,学生在课堂上只要跟着教师就可以了,有时侯还可以开开小差,因为有些推导结论直接做好呈现在面前,想都不用想了。这种教学方式严重桎梏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抹杀了学生的怀疑精神,是与目前大力推行的创新型教育背道而驰的。

(四)缺少实验环节,没有统一的实验指导书

运筹学的实验环节还不规范,没有统一的实验指导书,国内编写的应用程序缺少影响力。编写配套的实验指导书是运筹学教学改革的一项迫切任务。实验内容要与教学内容联系紧密,实验过程要详尽,对实验结果要进行缜密分析,要培养学生自主研发的创新精神。

二、教学改革的对策与建议

(一)大学生课程改革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是因材施教

千万不要以为因材施教这个概念早已深入人心,在教学中被广泛运用了。在笔者看来,大学生课堂教学中的许多问题就是因此而产生。随着大学生招生规模的扩大,生源的质量在逐年下降,那么在课程设置以及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必须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水平,以学生的实际水平为中心,给学生传授能听得懂的知识,使学生达到学有所得,避免出现鸭子听雷的局面。

(二)以“经典教材+讲义”模式进行教学内容的改革

我校自编了《运筹学》作为教材。该教材已内容全面、阐述清晰、逻辑性很强,受到校内同行的好评。在使用中发现:该教材侧重定量模型学习和应用,适合工科类、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各专业的学生使用,并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但随着经济、科技的发展,该教材在教材的系统性方面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为了达到“经典”与“现代”的较好的结合,我们采用了“经典教材+讲义”模式积极推进教学内容的改革。我们将《运筹学》作为教学的核心内容,其中运筹学方法论、模型化、决策分析和系统评价等作为管理类专业的必修内容,强化学生对经典方法、理论的掌握。同时,为了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认知的渴望。采用了“讲义”作为经典教材的补充。讲义的内容主要从以下方面获得:新颖的案例题材、优化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在决策理论的应用方面,我们采用投资方案优选、交通与环境协调发展案例;针对预测与决策方法.以身边发生的案例如学生窗口排队买饭等实例进行分析。通过不同层面的问题分析,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和方法的掌握,而且激发了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增强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信心,进而诱发其探索、认知欲望。

(三)以“板书传授+多媒体讲解+企业管理优化问题解惑”模式进行教

学手段的改革

板书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一方面,采用板书形式对课程中涉及许多理论推导过程和大量计算,实践证明比采用多媒体效果更好;另一方面,课程中涉及的复杂案例,具有信息量大,模型变量多,计算复杂等特点,需要用计算机求解。需要上课教师精心安排,采取课堂演示、课下练习、问题思考与讨论等方式为好。在教学实践中,“板书传授+多媒体讲解”这一综合模式有利于学生掌握《运筹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但是还仅仅停留在书本的讲授,缺乏课堂与生产实践的结合,使学生在应用基本理论方面存在困惑。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引入“板书传授+多媒体讲解+企业管理优化问题解惑”模式,对原有教学手段进行了扩充。如通过以鄞州公交优化为案例。积极引导、鼓励学生参与课题内容的分析和设计中,通过实践应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点燃他们的学习热情,不少同学在决策变量选取、模型建立、问题求解等方面都做了非常有意义工作。使学生明确:课堂教学内容经过重新组织、运用可以解决当前生产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而生产中的管理问题又不是固定不变的,需要一个适应变化的专业人才来解决这些问题。

(四)积极改革教学方法,增进学生学习兴趣

当前高等学校教育改革的基本原则是“厚基础、宽口径、多方向、强能力”,也就是加强学生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基本实践能力的训练。打实学生的基础素质平台,提升学生的发展后劲。实现学生终身学习和自主学习已经是大学教育教学的发展方向,将课堂讲授和讨论、实验相结合,加大学生在教学中的参与度,变学生被动接受为主动要求,培养学生的兴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整个教学模式设计基于从“实践—理性一再实践一再理性”的循环过程展开并逐步深入。在教学中,我们选择生活中发生的事例讲解,使课本中抽象、复杂的理论具体化、简单化,便于学生理解、掌握。如在讲授决策方法时,以学生的初中、高中、大学作为三个阶段问题,三个阶段的学习成绩等客观属性作为状态。各阶段不同的人生目标作为决策,每一阶段的状态都是它前一个阶段的状态与决策共同作用的结果。这样一来,同学们不仅理解了状态转移方程的含义,还对自己的人生规划进行了重新审视与总结。总之。能够找到许多生活实例来形象地解释运筹学的某个理论,并且运筹学的一些理论还蕴含了积极上进的人生哲理。总之,面对经济、科技的新发展。传统的运筹学教学内容、模式也需要不断地改革、创新。对于国内运筹学教学中共性问题,如教法单一、学生运用能力不强等现象应引起运筹学教育者的关注。力争经过广大教师、科研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将运筹学课程教学水平、科研水平达到世界发达国家的先进水平。

(五)注重“案例教学、实验教学”的综合运用

案例教学与实验教学在运筹学教学中的运用主要在于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案例教学”一方面可以在课程讲授过程中起到引导的作用,既可做到由浅入深、又可在较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接下来的深入做好铺垫;另一方面,又可在知识的运用上起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既激发学生的知识运用的兴趣又加深对知识理论的理解。“实验教学”既是对理论教学和案例教学的细化又是对学生动手能力的有效引导手段,特别是对学生脚踏实地的学习态度是一个较好的锤炼,同时也对学生长期以来单纯的“分数为上”的学习方式是一个有效的冲击。正是基于上述考虑,笔者认为在运筹学的讲授过程中要充分重视“案例教学”和“实验教学”的运用,充分考虑二者在运筹学教学过程中比重和搭配问题。

(六)建立合理有效的监督评价机制

对教学过程进行合理的监督和评价是保证大学运筹学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要实现校、院、生多层次、多角度的监督管理方式。学校成立教学质量督导小组,学院也配备相应的组织机构,督导组要经常深入课堂,了解实际教学情况。要不定期召开学生座谈会,倾听学生对授课教师的评价。并将来自不同角度的评价及时反馈给教师,以便于及时改正和进步。

考核作为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其设计的好坏对整个教学质量有着重要影响。目前,常见的考核方式为两种:考试和研究论文。考试从传授知识的角度讲具备一定的优势,学生可以比较牢固地掌握基本概念、基本方法等,但是却很难充分反映学生的能力。论文这种考核方式给了学生较大的自主学习的空间,可以充分展示学生的能力。但是也有弊病,那就是容易出现抄袭的现象,同时也可能出现并非本人所完成的冒名顶替现象。如果采用论文这种考核方式,就要求授课教师付出大量的工作,详细审查学生的论文质量。

[参考文献]

[1]周溪召.运筹学及其应用[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

[2]马良,宁爱兵.高级运筹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3]郑乐宁.运筹学与最优化理论卷[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运筹学课程范文第7篇

关键词:经济管理专业 应用型人才 运筹学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04-136-02

运筹学是一门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技术科学相联系的边缘学科,主要运用分析、量化的方法对有限的资源进行统筹安排,为管理者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其理论和方法在科学管理、工程技术、社会经济、军事决策等方面均有着广泛应用。运筹学作为一门独立的新兴学科已经在国际范围内引起了普遍重视,教育部1998年颁布的《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将运筹学课程列为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主干课程。因此搞好运筹学课程的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是培养经济管理类专业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保障。

一、经济管理类运筹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运筹学是一门集理论性和实践性为一体的综合性软科学。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以理论为主线,并辅以实践教学。既要重视讲解运筹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帮助学生建立运筹学思想和提高运筹学理论知识水平,又要重视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但是当前运筹学课程的教学与经济管理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存在着一定差距。在新的形势下运筹学课程教学改革具有以下必要性。

1.运筹学教学改革是高等教育形势变化的必然结果。我国高等教育早已从精英教育过渡到大众教育阶段。自1999年以来,我国高校开始扩大招生规模,1998年我国普通高校招生108万人,到2009激升至629万人。10余年间,毛入学率从不到10%提升到23%。如此迅速的变化已经给高等教育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此外,自2000年起工商管理等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开始文理兼收。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不论是综合素质,还是数学基础都存在较大的差距。而运筹学课程又是以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和概率论等为基础,对学生的数学基础要求较高。很明显,以理论讲授为主的传统运筹学教学方式对于学生来说是很难适应的。

2.传统运筹学教学方式不符合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高校扩招后,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市场人才需求,多数普通高校提出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应用型人才培养注重的是实践,即知识的应用能力。而传统运筹学的教学重理论轻实践。教师根据课本讲解公理、定理的数学推导,传授建立数学模型和解题的技巧。由于运算量巨大,在实践环节投入的时间很少,忽视了学生实践和应用能力的培养。导致学习与实践相脱节,学生虽然掌握了解题的方法,但是只能生搬硬套来应付考试,既不能深入理解理论,又不能很好地利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传统的教学方式不仅与运筹学“以应用为主”的教学初衷相违背,同时也偏离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由此可见,运筹学课程的教学面临着巨大挑战。在不降低教学质量的前提下,构建适应新条件下人才培养需要的运筹学教学体系是摆在运筹学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新课题。运筹学课程的教学改革成为必然趋势。

二、经济管理类运筹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路

作为专业基础课,运筹学既为后续课程提供理论基础,其本身又具有极强的应用性。面对授课对象的变化,需要转变思想,因材施教。运筹学课程的改革以提高教学效果为目标,以教学内容改革为基础,以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的改革为手段,为培养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经济管理类应用型人才奠定基础。

1.改革教学内容,理论与实践并重。运筹学课程的教学应该理论和实践并重。理论教学的重点是帮助学生理解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实践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实践教学可以从课堂和课外两个层面开展。课堂实践教学包括案例分析、课堂实验。其作用是与理论教学形成良好的互动,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学习兴趣。针对运筹学理论教学枯燥、不易理解的特点,可以根据授课内容的需要设计案例,为学生设置易于感知的现实背景,便于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针对运筹学计算量大、重复劳动多的特点,可以在学生掌握了基本原理和方法的基础上开设课堂实验,讲授Lindo、Lingo等应用软件。课外实践主要通过课后作业和课程设计等方式强化学生对运筹学理论和方法的理解和应用。

通过改革教学内容,一方面可以降低学习的难度,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认识。另一方面训练了学生的应用能力。

2.改革教学手段,提高学习效率。传统运筹学课程教学采用的手段是板书,黑板和粉笔是主要的教学工具。对于运筹学课程来说这种方式耗费时间、效率低下。随着多媒体教学设备的普及,现在的教学又过度依赖多媒体。虽然多媒体教学具有信息量大、直观便捷等优点,但是用该方式推导运筹学基本原理、讲授基本方法效果却并不理想,因为学生缺乏必要的思考准备时间,跟不上教师的思路。

在运筹学的教学中应综合板书和多媒体的优点。对于基本概念、案例等文字量比较大、且易于理解的内容,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而对于相对复杂的原理和方法则按部就班地采取板书推导、讲解。两者相辅相成,既能节约课堂时间,又能保证学生对知识的消化吸收,从而提高教学效率,改善教学效果。

3.改革考核方式,过程与结果并重。运筹学课程的传统考核方式比较单一,以期末闭卷考试为主。该方式只注重结果,以一次考试的成绩来代表学生的学习效果显然不够科学,往往导致学生平时学习不努力、期末突击应付考试。

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切实保证学生在培养过程中能够学有所成,可以根据课程的讲授进程,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多次考核。将运筹学的考核分为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平时成绩包括案例分析、阶段测验、期中考试、实验考核,占总成绩的60%;期末成绩占40%。通过改革将考核方式多元化,变结果考核为过程考核,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综合评价。

4.加强教材、教辅材料建设。运筹学的教材非常多,其中不乏经典之作。不过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背景下,多数教材的内容显得较深。在运筹学教学改革中,应根据教学实践编写知识体系完整、内容丰富充实、语言通俗流畅的教材。目前针对运筹学实验教学的教材还不多见,应根据具体的授课内容,编写实验辅助材料。此外,为了便于学生自学,需要将讲义系统化,提前发给学生作为预习和复习的依据。最后,可以借助网络平台,建立习题自测系统、案例系统、答疑系统等,构建立体的教学资料和教学辅助体系。

三、结束语

培养应用型经济管理类人才是高等教育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必然要求。运筹学作为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主干课,其改革是整个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的重要环节。通过教学内容、教学手段、考核方式和教辅体系的全面改革,定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根本上改善该课程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真正实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奠定基础。

[项目来源:本文为黑龙江科技学院教学研究项目“经管类专业《运筹学》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陈荣军.“运筹学”在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学实践[J].常州工学院学报,2009(1~2)

2.周志英.运筹学课程教学改革思路[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7(3)

运筹学课程范文第8篇

关键词:运筹学 教学方法 教学改革 教学手段

一、运筹学学科特点

运筹学是应用分析、试验、量化的方法,对经济管理系统中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进行统筹安排,为决策者提供有依据的最优方案,以实现最有效的管理[1],其核心是研究优化的理论与方法。运筹学内容丰富、分支众多,已经形成了三个不同的发展领域:运筹学应用、运筹学科学和运筹学数学[2]。教育部1998年颁布的“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中,将运筹学课程列为经济、管理专业的主干课程。运筹学课程已逐渐成为应用数学、管理科学、工程管理、系统科学、信息管理、计算机、机械制造、交通运输等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因此运筹学课程必须既能满足理工类专业的教学需要,又能兼顾经管类等专业的要求。

运筹学具有以下几个特点[3]:(1)定量分析。运筹学使用各种数学工具和逻辑判断方法,对实际问题中提炼出来的模型进行定量分析, 为管理和决策提供定量化的决策支持。(2)最优性。所谓最优,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是从空间上来讲,寻求整体最优;二是从时间上来讲,寻求全过程最优。(3)实用性。运筹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运筹学广泛应用于经济、管理、工程优化设计、工程优化控制、计算机和信息系统、城市规划和管理、资源综合利用, 环境治理等。(4) 多分支性。由于运筹学是面向实际问题的,因此运筹学形成了很多分支,而且还在不断的向前发展。运筹学的分支包括线性规划、整数规划、非线性规划、目标规划、图与网络模型、存储论、排队论、对策论、排序与统筹方法、决策分析、动态规划、预测、搜索论、随机服务理论和可靠性理论等。(5)以计算机为工具求解问题。由于实际问题通常变量较多,运用运筹学理论手工解决实际问题时,计算工作量非常大,且常常容易出现错误, 因此应该借助于计算机工具求解。实际上,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为运筹学的进一步发展以及在实践中的应用都起到了促进作用。

二、教学现状分析

目前,本校的运筹学课程授课对象为理科专业(包括数学与应用数学、统计学专业)、管理学科专业(包括管理科学、工程管理、房地产经营管理、市场营销、物流管理、工商管理、金融管理专业)以及工科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金融工程专业)的本科大学生。理工科专业学生是理科生源,管理类专业中除部分专业为文科生源,其余专业又为文理生源兼有。相比而言,理科生源学生数学基础较好,文科生源的数学基础相对较差,如何做到在同一时空内,让学生们都能认识、理解、领会和掌握该门课程,并能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从而解决实际问题,真正达到这门课程的学习目的,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做一些尝试与改革。目前,我校在运筹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往往容易出现以下一些普遍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厌学现象较普遍。随着年龄的增长,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功利性日益增强,只对他们认为有用的课程感兴趣,而对其它课程则仅仅追求达到学分要求。学习的主动参与性不够,课堂气氛不够活跃,很难主动和教师形成互动,整体学习效果一般。他们将学习重点放在对课本知识的死记硬背上,甚至连计算方法和步骤也采用死记的方法。

2.教学方法的科学性有待加强。运筹学是一门实用性课程,很多老师在授课时,采用传统的板书讲授法,教学手段不够灵活,信息量少,如讲解线性规划中的单纯形方法时,一节课画一张单纯形表,解一道迭代三次的题目时间可能就不够用了,教师只在黑板上孤立的画表格,学生在课堂上被动接受,师生互动性差,教与学信息反馈不及时,很难提高学生的兴趣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实验教学和案例分析重视不够。由于大部分教师是重点高校数学专业出身,在给本科生上运筹学课程时,过多注重定义的解释,定理的推导,手工演算的培训上,对应用运筹学的理论、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讲授不多,从而造成学生对运筹学的基本理论、模型求解方法多有较好的掌握,但当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时,却都显得茫然无措。很少有运用运筹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案例,不会用运筹学优化软件(如lingo、lindo、mathematic、matlab等)求解最基本的运筹优化问题,更难去解决实际问题。

4.课程考核方法比较单一。通常是以学生平时作业加期末考试成绩作为考核学生学习运筹学课程效果的考核方式,导致学生只会套用书上算法,机械的进行手工计算,忽视了运筹学课程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目的,偏离了运筹学的本质。

三、教学改革建议

1.分专业教学,体现专业特色。不同的专业,需

要不同的运筹学知识,应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专业特点明确教学目的,分类设置教学内容,科学设计教学方法,并有所侧重,如应用数学专业更应强调运筹学数学和运筹学科学,在教学过程中应侧重算法的证明和原理推导,还应具有一定的编写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掌握运筹学的基本优化理论和优化方法,掌握课程各主要分支的模型、基本概念与理论、主要算法及其应用;经管类专业运筹学更应强调运筹学应用和运筹学科学,教学目的重点应放在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基本原理的掌握以及基本方法的应用上,使学生通过运筹学课程的学习,能够运用运筹学的思想、原理、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同时加强实践教学,采取多种灵活多变的实践方式,解决实际应用领域中的某些实际问题,为学生进一步从事该方向的学习与研究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对教学手段、方式进行改革。

(1)采用启发式教学。学生的学习态度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因此在教学过程应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如采用启发式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例如在讲解整数规划的分支定界法时,对于举例求解约束条件只有两个的例子时,可以选两个层次不同的同学当堂练习,启发学生用图解法求解,从而鼓励学生举一反三,畅所欲言,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与想法。

(2)改革教学手段,运用最新科技成果,突出应用性。传统教学模式的板书时间,对学生来说也是一段休息、思考准备的时间,但有时显得单调和低效、课堂信息量少,而且可观性差。对于运筹学这类内容丰富、信息量大、推理和运算复杂的综合性学科的教学活动,还应该充分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通过与现代化教育技术的组合应用,实现运筹学课程教学的优化须借助多媒体、互联网等最新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并充分利用网络教学资源加强对学生进行交互式教育,使学生及时了解运筹学发展动态,领悟新思路、掌握新方法,增强运筹学课程的前瞻性和应用性。应用这些最新科技成果辅助教学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率,增加学生接触实际问题的机会,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教学更好地为实际应用服务。

(3)改进教学方式。变传统单一的课堂讲授为课堂讲授、专题讲座、计算机实验、参与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相结合。举办专题讲座能较好地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学生了解运筹学的发展方向与前沿动态,为培养具有全球化视野的国际性人才打下基础;开展计算机实验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这主要是通过创建计算机能识别的运筹学模型、编写运筹学算法程序和运用计算软件去求解模型这三个环节去实现;参与社会实践则能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运用所学运筹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在社会生产实践的活动中接受检验,使学生亲身感受学习本课程的实践需要和社会价值,在实践中增长见识和才干、获得成就感。

(4)建立多种联系方式和学习平台。建立基于校园网的交互式网络平台以学校的校园网络为基础,建立起师生交互式的网络交流平台,教师将电子教案和其他教学资源放在网络系统里,供学生查阅、复习或下载。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技术,给学生任课教师的联系方式,通过qq,e-mail等现代科技技术加强联系,及时解答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3.加大案例分析和建模培训力度。单纯的讲解教材中的基本理论和例题,会给学生造成一种错觉:运筹学在理论上很完美,但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因此, 在教学的过程中需加强案例教学。案例教学具有以下鲜明特点:第一,目的性。第二,真实性。第三,结果的优化性。加强案例教学,可以加深学生对运筹学概念的理解与应用;加强案例教学有利于学生创造性能力的培养;通过案例教学,可以提高学生们动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分析问题的能力、合作共事的能力和沟通交流的能力。

一年一度的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是全国高校规模最大的课外科技活动之一,而数学建模的主要方法都来自于运筹学的内容。目前来说,建模竞赛几乎受到了所有高校的高度重视,我校从组队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以来,虽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和兄弟院校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因此教师可以结合本校实际,将数学建模带入课堂,适当介绍建模竞赛的历年考题,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级竞赛,通过竞赛来带动运筹学的教学。

4.改变考核方式。考试是检测教学效果和促进教学的一种有力手段,但是传统考试方式考核的只是理论知识与解题技巧,而运筹学的考核重点应该是学生的优化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以,与其他课程相比,运筹学的考核方式应该是开放的、多样化的。课程的考核方式应当既要体现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能力,还要突出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因此在成绩考核方面应当包括基础知识考核、实践能力考核、创新能力考核等方面。基础知识考核用来加强学生对基本理论、算法的理解及应用,主要是通过学生对每堂课的课后习题作业的完成情况来考察;实践能力考核主要考核学生初步的

数学建模、应用运筹学理论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做几道应用型的题目,并且只建模不必非求出解;创新能力考核主要是通过布置几道优化方面的数学建模案例,引导学生用学过的优化方法求解,不仅要建立数学模型,还要能运用相关优化软件求解出精确的结果。

5.适当介绍分支由来和现今理论前沿。不同的运筹学分支有各自的特点和经典方法,如线性规划的单纯形法、非线性规划的kuhn-tucker条件,对策论的划线法,这些经典方法都有着各自的创始人和来龙去脉,通过对各分支名人和历史的介绍有助于学生把握运筹学的发展史,从宏观上对运筹学各个分支有整体的认识。同时,通过名人的介绍还有助于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果。

四、结束语

运筹学的主要目的是在决策时为管理人员提供科学依据,是实现有效管理、正确决策和现代化管理的重要方法之一。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要求在教学中提高学生运用运筹学解决具体问题的实践能力。我们相信通过对运筹学课程教学做一系列的改革,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设置不同的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将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及现代教学技术的辅助作用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能既掌握基本的理论与方法, 又具有较强的实际应用能力,取得令人较满意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韩伯棠.管理运筹学[m]. 第3版.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年

[2]《运筹学》教材编写组.运筹学[m].修订版.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0年

[3]覃毅延,邓艳平,贺忠华.对运筹学课程教学的探索和思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7,465:62-63.

运筹学课程范文第9篇

1.1根据课程性质确定课程教学思路

《物流运筹学》的特点是用运筹学理论知识解决物流中的实际问题,其技术性和应用性都很强。所以,本课程在教学中既要展现将复杂问题模型化的过程,又要融入计算程序流程化、软件化的解题思路,使学生不仅能够掌握运筹技术的深刻内涵,更重要的是能够学以至用,最终达到理论和实际应用的平衡。

1.2根据学生特点确定课程教学方法

高职高专物流专业的学生相对于本科院校和工科类的学生,具有以下特点:首先,运筹学相关知识储备少,数学基础较薄弱,学生的知识结构与课程内容所要求的基础之间会出现断层;其次,缺少在企业解决实际问题的切身体验,容易造成知识应用的鸿沟;再次,学习驱动力相对比较被动,特别是本课程,数据多、模型多,内容比较枯燥,所以学生较难产生兴趣;但是,高职高专学生也有他们的优点:思维活跃、表现欲强、有动手操作的愿望等。基于以上4个特点,老师在教学方式上要以引导为主,章节内容要保证重点,又应该有选择性,避免繁琐的理论推导过程,同时,通过引入案例和运筹软件的使用,使得课堂教学更加高效和直观。具体教法和学法如下:

1.2.1启发引导式教学与探究式学习结合

首先,在教学过程中,学是主动的,教是被动的,主动比被动更有效。老师首先可以采用启发引导式的教学方法,以简明扼要的讲解来构建学生的知识框架与逻辑体系,老师的启发引导应该是画龙点睛、留有余味。与此同时,老师可以指导学生采用探究式的学习方法对实际问题(案例)进行剥离,把理论融于实践、使实践上升为理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

1.2.2目标导向“工作坊”教学与体验式学习结合

目标导向“工作坊”教学方法是指通过设置目标,将教学内容融于目标任务中,以分组的方式,引导鼓励学生挖掘、分析、讨论和解决问题。这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职业能力为内容、以工作坊为载体”的实践教学方式,是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创新思维、创造性工作的方法。基于这种方法,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兴趣特长进行分组,然后以小组为单位,鼓励学生挖掘物流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利用运筹学的方法自主地提出、分析、讨论和解决问题。实际上,这种教学方法对学生而言,也是一种多层次、矩阵式、体验式的学习模式。这种把学习的主动权赋给学生做法,能够使一般的学生学有所获、优秀学生有延展空间。

2《物流运筹学》教学程序设计

根据以上课程思路,《物流运筹学》教学程序基本可以分为三个环节、九个步骤,具体如下:第一步,对已学过的知识点进行回顾和提问,它的好处在于:能够帮助学生把新旧知识点衔接起来,同时可以起到集中注意力的作用。第二步,联系物流实际,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对真实问题的探究。第三步,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老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认知矛盾,引起学生在认知上的冲突,同时在知识点分析的时候留下一些疑惑和空白,让学生去讨论和探索,这样能够很好地保持他们的学习热情,并且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第四步,在认知的基础上,老师可以对问题进行归类和概念化,同时,学生应该思考用什么样的运筹方法来解决物流中的实际问题。第五步,老师指导学生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第六步,通过运筹学软件分析求解方法。第七步,老师要指导学生对结果进行分析和验证,主要是看结果与实际情况是否相符,模型能否正确反映实际问题。第八步,老师指导学生进一步思考问题,如结果与现实的关系是什么,类似的问题是否可以通过这个模型来解决,如果不行怎样来修正这个模型等。第九步,在课程结束之前要对本次课进行总结,对知识点进行归纳,对学生的疑惑进行解答,并布置延伸性的练习,巩固学生的知识和技能。

3《物流运筹学》教学程序实施———以“物流运输问题”为例

在物流活动中,运输成本占物流总成本的35%-50%,不同的运输方式和路线决定了运输时间的长短和运输成本的高低。《物流运筹学》中的线性规划方法能够很好地帮助我们解决“运输问题”。下面以“物流运输问题”为例,结合上面提到的教学方法实施教学程序。

3.1知识点复习

线性规划的研究内容有哪些?①资源数量已定,如何合理利用、调配,使任务完成最多。②系统任务已定,如何合理筹划、安排,耗费资源最少。通过回忆一般线性规划问题,引入特殊线性规划问题———运输问题。

3.2运输问题的引入

举例物资调运问题,如某时期内将多个生产基地的煤、钢铁、粮食等物资,分别运送到需要这些物资的地区。

:分别从定性和定量角度思考在满足一定约束的条件下,怎样安排调运方案,把运输费用控制在最小?

3.4运筹学定量角度实例分析

案例:BZ汽车有三个工厂,分别位于中山、东莞和顺德,这三个工厂下季度的生产能力分别是1000、1500和1200辆汽车。在广州和深圳有两个主要分销中心,其季度需求为2300和1400辆。各产地运往各销地的单位运费如表2,问:如何调运车辆可使总运输费用最小?

3.4.1师生探讨、引出结论

①此为产销平衡的运输问题(总产量=总销量=3700)。②运输问题属于特殊的线性规划问题,可以用到线性规划模型来进行求解。

3.4.2以小组为单位,要求学生根据案例制定调运方案

①要求:各产地要调运若干车辆到销地,并满足各销地需求。②目标:总运输费用最小。

3.4.3小提示

分析决策变量———实际调运数量(Xij)方案最关键的问题是:各产地应调运多少车辆到达销地,才能使得总运费最小?即决策变量(要求的解)就是实际的调运数量。可设为Xij,表示从产地Ai(i=1,2,3)运往销地Bj(j=1,2)的运输量。

4结论

现代物流是涉及运输、仓储、配送、货代、信息等领域的综合性产业,环节多、内容复杂,很多物流活动出现的问题不是简单计算或决策就能解决的,以计算机为手段的运筹方法是解决物流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高职物流运筹学应该以人才培养目标为出发点,结合课程性质和学生特点确定课程设计思路和教学模式,为培养适应企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服务。

运筹学课程范文第10篇

[关键词] 运筹学 教学改革 现代信息技术

一、 运筹学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1. 教学方法单一,师生互动性差

延用传统的“粉笔加板书”教学模式,以课堂教学为主,教师居主导地位,学生则处于被动的地位,课堂教学信息量小,效率低。

2. 脱离实用性,缺乏灵活性

多数教师是数学出身,缺乏必要的工程技术和管理知识,使得目前运筹学教学普遍存在重数学理论与解题技巧的传授,重模型运算的硬结果,甚至当成一门纯数学课来对待。教学中重理论,轻应用;重知识,轻能力;使得学生面对实际问题只能硬搬照抄,缺少应有的灵活性。

3. 课程教学内容不够科学

现今大多数学校对于不同专业、层次和类型的学生,仍然“一视同仁”,不能“量身定做、因材施教”,使得学生在非必需的内容上浪费了时间,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和精力。

4. 考核评价系统陈旧不科学

目前运筹学大都采用传统的“期末一张卷”的考核方式,根本体现不出运筹学的实践性,使得学生学习产生很多压力,而且导致很多学生重视理论知识,而忽视实践能力的训练。

这些问题显然不利于学生的培养,所以非常有必要进行改革。

二、 运筹学课程教学改革实施的思路

运筹学课程的改革包括授课内容的选择、教学手段的改变以及考核方式的变化,是教育思想观念的改革,是全方位的课程改革。结合当前运筹学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本文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运筹学教学的改革:

1. 教学内容的选择与优化

运筹学主要是利用数学工具研究、解决实际问题, 因此在内容的选择方面应以数学建模教育为主线, 以介绍各种算法为载体, 最终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 使学生学以致用, 学用结合。教学过程中, 既要注重运筹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提高学生运用运筹学方法构建优化决策模型的能力, 又要培养学生解决具体优化问题的实践能力,通过该课程的教学力求使学生做到概念准确、原理清楚、方法熟练, 能够熟练建立运筹学模型, 构造相应的算法, 并在计算机上通过编程求解。

2.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改革

改革课堂教学方法, 是保证教学内容有效实施的主要途径。如何改革并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对讲好“运筹学”非常重要。从以前教学实践中,我们总结了如下三条教学经验:

(1)加强案例教学。运筹学中案例很多,而且有大量成型的案例可以借鉴。而且案例类型多样、内容各异,重视案例教学可以更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案例的讨论之中,在讨论中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思考中调动和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这样不仅可以使知识得到综合运用,而且可以强化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高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2)加强实践教学环节。首先,我们可以参考其他课程的实践方式,以课题设计为主线,以所学理论为基础,以实际问题为背景,要求学生结合理论来解决实际问题。为提高学生的重视程度,可以将该实践部分加入课程的最终考核中。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最大限度的提高实验环节,引导学生利用相关软件进行模型的求解,目前运筹学方面有很多软件可以选择使用,例如Mathematics,LINDO, LINGO, MATLAB等。这些软件既有菜单式的软件,也有命令式的软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运用。另外,还要与数学建模竞赛紧密结合。数学建模竞赛位列教育部四大学科竞赛之首,规模最大,影响最大。它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合作精神,有利于拓广数学在实际生活的应用,促进数学科学的发展和数学教育的改革。凡是参加过数学建模竞赛的同学从中都有收获,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极大的锻炼。

(3)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现教学手段的创新。首先,教师要善于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运筹学课程内容本身的特点是“五多一少”,即“表格多、图形多、模型多、算法多、案例多、理论推导少”,运筹学的教学内容本身非常适宜运用现代的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我们可以制作表格清晰、美观, 图形色彩鲜明、可视性强, 效率高、信息量大的多媒体课件,从而克服传统教学手段中教师把大量的授课时间花费在画图、制表中,效率低下、课堂信息量少、可观性差的缺陷。

其次,我们还要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资源提高教学效果。一方面,在教学活动中,我们鼓励学生利用计算机的交互功能,在校园网、MSN和QQ群上与教师或其他学生进行相互交流,发表自己的学习体会,将自己的看法与意见发送到网络资源库上让大家共享。另一方面,利用网络的开放性、实时性与在线性等特点,为学生实现自主学习创造更大的空间,延伸课堂教学。例如,我们可以把运筹学教学网站建设成学生学习的平台,在网上上传供学生学习的视频课件、试题、练习等学习资源。

3. 改革考核体系,促进素质教育

根据我们制定的教学框架, 借鉴国内外有关院校的教学经验, 我们可以对传统的单一闭卷笔试考试进行改革, 采用作业、实验报告( 包括计算机编程)、笔试和课程设计相结合的考核方式, 这种形式都能够全面考察学生对所学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和综合应用能力, 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新精神。通过考核方式的改革,引导学生从应试学习向提高素质和应用技能方向转变。

参考文献:

[1] 韩伯棠:管理运筹学(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上一篇:企业管理课程范文 下一篇:计算机课程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