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区运维管理范文

时间:2023-10-19 15:57:58

园区运维管理

园区运维管理篇1

关键词:二维码技术;观光农业;运营管理;海南省

海南作为中国唯一的热带岛屿,具备独特的热带自然资源禀赋来发展农业和旅游业。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服务理念的不断创新,观光农业作为农业和旅游业的交叉产业也在海南逐步兴起并迅猛发展。2009年4月,总理在海南考察时曾指出:海南要发挥热带农业的优势,大力发展现代特色农业和观光农业。观光农业不仅能够大幅提高农民收入,也是实现海南农业转型升级的有效途径。如何加大观光农业园区的信息化建设,通过信息化建设提升园区的管理服务水平,在众多园区中脱颖而出,已经成为当前海南观光农业园升级改造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在大数据的移动互联网时代,智能手机用户不断增多,企业的营销策略和游客的消费形式也随之改变。二维码作为沟通游客和园区商家的媒介纽带,市场应用前景广阔。为此,以二维码为代表的现代电子商务技术,必将对园区信息化建设和科普知识推广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二维码技术及其应用模式

二维码技术是指用一种特定的几何图形按照已设计好的规律在平面上分布成黑白相间的图形,用来记录数据符号信息;在代码编制上配合使用构成计算机内部逻辑基础的“0”、“1”比特流的概念,使用若干个与二进制相对应的几何形体来表示文字数值信息,通过手机、二维码专用识别设备等扫描识读以实现信息自动处理的一种技术。目前,二维码技术的应用已经延伸到了多个行业,逐渐被顾客和商家所认可,其应用范围十分广泛,主要有四种应用模式:读取数据模式、解码上网模式、解码验证模式和解码通信模式。

二、在海南观光农业中推广二维码技术的必要性

首先,随着全球信息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智能手机的应用和普及推动了二维码技术的应用。据统计,2015年二维码市场规模将超过1000亿人民币。但二维码技术运用于国内旅游业才刚刚开始,市场前景光明。在海南观光农业中推广二维码技术,不仅响应了时代的要求,更能使海南观光农业旅游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其次,随着智慧旅游技术的逐渐成熟和完善,智慧旅游已经成为未来旅游业的发展趋势。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信息化必须先行,观光农业的智慧化发展是必然趋势,在园区中科普推广二维码技术是其实现信息化的重要举措。再次,对园区而言,通过二维码等现代信息技术,园区可以对游客年龄、性别、旅游频率、消费情况等信息进行获取和挖掘,一方面可以帮助园区根据市场制定合理的活动方案,另一方面可以使其完成目标受众锁定和优化管理,实现精准营销。最后,对游客而言,二维码票务安全、快速、便利、转赠方便,依托二维码等现代信息技术,游客在园区内可以实现“一机在手,随心畅游”,更是一种“绿色凭证,轻松畅游”的全新体验方式。

三、在海南观光农业中推广二维码技术的可行性

首先,中国二维码国家标准已经统一,这使得整个产业得到了规范。目前中国二维码国家标准为QR码(Quick Response Code),即“快速响应矩阵码”。其次,二维码的信息容量大,编码范围广。二维码几乎可以容纳顾客想要所有信息,并且保密性和防伪性优良。再次,二维码技术服务商日益增多,大大推动了二维码技术的发展。最后,智能手机用户量增多,为二维码技术的应用创造了条件。2013年中国智能手机用户数量达3.54亿,超越美国成为了世界上智能手机用户量最多的国家。据调查,我国80%以上的用户希望在旅游的过程中可以随时获取旅游相关的资讯并与景区进行互动。

四、二维码技术在海南观光农业经营中的推广对策

1、二维码技术应用于广告宣传

传统的宣传方式只是简单的视觉刺激,很难让游客印象深刻,即使可以打动游客,也不便于随时获取园区联系方式等信息。通过将观光园区的名称、地址、联系方式、交通路线、特色项目、优惠信息、活动网址等信息编制成二维码并配合图片和文字,刊载在宣传海报上或者以彩信的形式发送,感兴趣的游客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了解详细信息,也可通过二维码直接进入活动网站或拨打预订电话。

二维码还可运用在员工的名片上,现代社会人们越来越看重效率,一张印有二维码的名片能够在短时间内让对方迅速将联系方式存到电话簿中,也可让对方在短时间内对园区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在给对方节省时间的同时,也让对方体验了园区人性化的服务,更是对观光农业园区的一次特别的宣传。

2、二维码技术应用于票务管理

游客可以通过网上订票或电话订票的方式购买门票,省去现场排队购票的麻烦。支付成功后,系统将票务类型、票务时间、票价金额、订票人等票务信息编制成二维码,以彩信的形式发送到游客的手机上。游客来到园区后,只要将手机收到的二维码在园区检票处的专用识读设备上扫描一下,就可以进入园区了。二维码应用于票务,省去了门票设计、配送、现场购买和验票等很多环节,避免了耗时、成本高的缺陷,通过使用电子券省掉一切中间环节,节约成本;借助二维码,平均2秒钟便可验一张门票,简化了验票流程,提高了效率。运用二维码进行售票、检票,不仅能提高通行效率,还能防止出现假票和逃票现象。这种将传统纸质票变成二维码电子票的形式,在节省成本的同时,也提高了效率。

3、二维码技术应用于园区功能分区介绍

目前,海南大部分观光农业园区内没有专业导游或者讲解员,游客对园区的了解也只能通过宣传资料和园区员工。旅游旺季时,有限的员工资源和游客数量的矛盾尤为突出,这不仅影响游客的旅游质量,有时甚至不能充分发挥园区内各个功能区的作用。运用二维码技术为每个功能区生成二维码标识,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就能获取各个功能区包括语音、文字、照片、视频在内的详细简介,实现旅游信息化服务,不仅节省人力物力,而且方便、简单、快捷。

首先是对园区内植物的了解。目前海南观光农业园区内只是运用植物解说牌对园区内植物进行简单介绍。这种解说牌不仅很小,容纳的信息有限,而且放在园区风吹雨淋,时间久了,字会变模糊。而在观光农业园区内运用二维码,游客只需用手机扫描,就能轻松、全面地掌握相关植物的详细资料,甚至关于植物的一些传说故事、历史典故都能了解。

其次是园区内的体验项目。观光农业园内体验项目的设计是关系到该园区发展的关键因素,可以说体验项目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园区的经营效益。目前海南很多园区内体验项目因为缺乏专业人员的引导而被空置或者即使有游客参与也存在安全隐患。但若在每个体验项目上都配备一名讲解引导人员,就会增加园区的成本。运用二维码,游客只要用手机扫描,就会有关于该体验项目的详细介绍和模拟视频,不仅为园区节省了很多人力,而且避免了游客游玩时有外人在旁边的尴尬,最重要的是,模拟视频能大大减少危险事故的发生。

4、二维码技术应用于园区餐饮和购物

在海南观光农业园区内,餐饮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将二维码技术运用到园区餐饮环节,游客只要扫描菜品上的二维码,就能知道自己吃的蔬菜肉类产自哪里、何时生产的,让游客放心消费,安全用餐。同时,在餐饮环节中将二维码技术与计算机网络系统结合使用,可以将游客从点餐到用餐的各个操作环节连成一条线,实现全程计算机自动化服务和管理,不仅可以降低服务成本,更能提高整个运营环节的效率,减少客户的等待时间及人为错误发生的概率,从整体上提升服务水准,增加客户满意度。

此外,购物同样是观光农业园区内非常普遍且重要的一部分,长期生活在喧嚣城市的游客,总喜欢从园区带些绿色、无污染的食品给自己或亲朋好友,游客只要保存园区食品的二维码,就可以随时通过手机购买园区产品,在家也能品尝到农家菜,所有的产品都有其独有的二维码“身份证”,手机扫描蔬菜、水果上的二维码,就可看到这个产品的追溯信息,哪里耕种、何时采摘、谁来采摘、保质日期、营养成分等一应俱全,甚至连它整个生产过程的视频都可以展现给游客。

5、二维码技术应用于VIP客户管理及积分兑换

传统VIP卡不仅携带很不方便,而且制作过程复杂繁琐。用VIP电子卡代替传统VIP卡,VIP客户只要携带手机,就可以享受园区的优惠服务,在解决客户忘记携带VIP卡尴尬问题的同时,也为园区节省了开支。此外,运用二维码技术进行VIP客户管理,不仅方便园区对客户信息进行管理,也为客户积分兑换提供了便利,客户可以随时提出兑换申请,园区接到申请后通过快递邮寄礼品,服务更加贴心,更加人性化。

6、二维码技术应用于园区周边生活服务

现代社会,人们越来越崇尚自由和高效,不少游客喜欢说走就走的旅行,出门后恶补攻略已经成为很多旅游者的必修课。随着信息获取方式的便捷化,他们通过网络对旅游目的地进行选择,并通过手机等移动设备选择路线、预定酒店以及了解特色美食。园区可以作为一个信息平台,为游客提供周边的的生活服务。游客只要扫描二维码,就可获取园区及周边商业服务的信息。如若园区内没有提供住宿服务,游客可以通过二维码扫描,了解园区周边的宾馆酒店情况,并进行网上比价,选择性价比较高的进行网上预订。通过二维码也可以了解到园区周边的交通状况及其他景区。

(注:基金项目:海南省重点科技计划项目“海南省科技体系创新研究”(ZDXM20130103);海南省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农业经济管理”。)

参考文献

[1] 胡盛红:海南观光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探讨[J].江西农业学报,2009(4).

[2] 龚花、曾倩:手机二维码:国内全新旅游方式的助推器[J].青春岁月,2013(17).

[3] 过建春、李壮等: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信息化必须先行[J].琼州学院学报,2009(5).

园区运维管理篇2

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兴起的新一轮改革大潮中,以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的特区开发思想为指引,一大批各级各类的开发区在我国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成为经济增长的“领头羊”和动力源。中新苏州工业园区(以下简称园区)就是其中一个光彩夺目的亮点。由邓小平同志首倡,1994年2月26日,中国政府和新加坡政府在北京签署《中新两国政府合作开发建设苏州工业园区的协议》,创造了两国政府之间合作进行土地成片开发的案例,并由于协议中对借鉴新加坡公共管理经验的规定而使这次合作具有了非同寻常的重大意义。如今,八年过去了,园区不仅按照预定的设想运转正常,经济社会发展取得辉煌成就,而且由于其在寻求公共管理创新与经济发展良性互动方面所积累的实践经验及其理论价值而受到政府、经济界和社科界的广泛关注。我们认为,园区建设成功的不可或缺的一环是在借鉴新加坡公共管理经验基础上的创新。这种创新从内到外表现为三个层次,即理念创新——体制创新——行为创新——经济发展。

一、政府理念创新的三个纬度

理念创新是公共管理体制创新的内在动因,园区借鉴新加坡经验首先体现为政府公共管理理念上的创新。它包括以下三个层面。

1.从管制思维到亲商思维(服务思维)

在全球化趋势日愈凸显的大背景下,政府应转变传统管制思维,树立权利本位、亲商思维、服务理念。在亲商思维的指引下,政府行为由服务型方式取代命令型方式。所谓亲商思维是指园区行政部门以为客商服务为最高宗旨,把亲商思维消化在招商引资、日常管理服务的态度和价值观中,帮助客商获得满意回报率,同时使园区获得相应收益从而形成双赢格局。亲商思维是新加坡公共管理经验的核心,它认为政府并非真正的财富创造者;只有当政府成功地提供了一个适于工商业发展的环境,并使这些企业取得比在其他国家和地区更高的投资回报率,才能吸引更多的优质投资,国家经济才能得到快速提高。亲商思维把政府——工商业——人民利益三者统一于工商业的发展,通过发展工商业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国家竞争能力,促进国家经济的持续快速的发展。

园区管委会将亲商思维溶入到公共管理实践中,具体体现为亲商观念的培育,园区各部门依靠高效的招商网络,建立了无微不至的客户服务体系,充分尊重客户的意愿,为客商提供快捷、简便的一站式服务体系。同时采用敲门法的“国际招商网络”,即有的放矢地主动招取优质投资项目;建立综合性的竞争优势,即园区管委会给予客商确定、清楚、快速的答复,一旦承诺,务必兑现;提供有吸引力的特殊政策;确立为我而用的招商标准。园区依靠新加坡经发局的国际招商网络,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体,由浅入深地逐步形成点一线一面一化的园区发展高新技术的招商策略。亲商思维改善了园区政府形象,提升了政府信誉,促进了园区经济发展,吸引了一批又一批世界产业巨头落户园区,从而形成了高科技。高税收、高就业的园区发展格局。

2.从人治思维到法治思维

国际贸易中的公正观念。互惠观念、谈判协商观念本质上都与规则观念紧密联系。全球化时代下的公共管理就是要按规则办事,公正、公平、互利。通过协商谈判的途径解决纠纷和难题。政府应制定与世贸组织的原则相一致的游戏规则,完善市场经济体系,逐步地把政府行为纳入法治化的轨道,使政府管理模式从个人权威转向规则权威,使政府理念由从人治思维到法治思维。新加坡是一个法治国,它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律之内人人自由,法律之外没有民主,法律之上没有权威。坚持依法治理。严格执法是新加坡经济发展的重要经验。

园区通过对新加坡法治经验的引进一一借鉴——运用,以法治思维探索建立了依法治园的法规体系和执法机制,形成工业园区完善的法制环境。其内涵表现为:

首先转变政府职能,建立专家治园的规划管理体制。园区的规划管理体制推行专家治园,公开公布政府的园区规划,然后授权规划师分级管理,行政首长只处理违规申请和上诉案例。同时实行一套严格的监督机制以杜绝腐败。

其次,完善和明晰园区法规。结合中国国情和园区实际需要,园区管委会共编制了18项管理办法,如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办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才十商投资项目管理办法、外商投资企业行政性收费目录搏动管理办法、公积金管理办法、国家公务员实施细则、预算外资金管理办法等等,将园区公共管理纳入法治化。公开化、透明化的轨道。

最后,执法透明化。园区制定的《苏州工业园区规划管理办法》明确规划管理的内容。程序和工作时限,执法人员严格依法办事,一视同仁,努力营造公平、公正、公开的园区投资环境,使客商清楚地了解园区管理依据、程序和方法,从而使执法主体与外商企业之间形成信息对称。管委会依法治园的精简、高效、廉洁的政府形象受到了普遍好评,增强了园区的综合竞争力。

3.从以物为本到以人为本的思维

“人的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必不可少的因素,它并不是现代化过程结束后的副产品,而是现代化制度与经济赖以长期发展取得成功的先决条件”。公共管理既是对人的管理,也是为人的管理。公共管理的目标木单纯是公共物品的生产,而且也包括如何促进人的发展。尊重人、依靠人、发展人、为了人是园区人力资源管理的关键内容。“人力资源是新加坡唯一的资源”是新加坡人在经济发展中形成的共识。它将人的智慧和能力作为一种巨大的社会资源来开掘和利用,其内涵体现为:充分有效地发现城市内外、国内外人力,做到人尽其才;提供创造精神和物质财富的条件,知识更新和再培训的条件;发展教育和智力投资。

园区通过对新加坡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体制的借鉴,改变了计划经济体制下简单粗糙的管理方式,把人视为经济发展中的第一要素,形成了“人力资源是工业园区最重要资源”、“人力资源环境是工业园区最重要的投资环境”的理念。园区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融入到人力资源市场化配置管理中,其基本特点体现为:寓简明于透明之中,寓灵活于规范之中,寓亲商于服务之中,寓动态于有序之中。这一管理方法在建立精干高质量的公务员队伍和复合型经营管理技术队伍的引进等方面效果显著,适应了园区开发建设、管理服务的需求,并使园区人力资源市场化配置从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转变;从分散型服务向一条龙服务转变;从低层次服务向高层次服务转变。

二、体制创新是理论创新转化为实践的中介

政府体制改革动力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全球化的外力要求,一是由内向外地表现为政府发展区域经济的动机。政府体制创新亦是一个过程,表现为:由改革之初的供给主导型制度变迁方式逐渐向中间扩散型制度变迁方式转变,最终过渡到与市场经济内在要求相一致的需求诱致型制度变迁方式,从而奠定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微观主体地位。

体制创新是理论创新转化实践的中介,园区借鉴新加坡经验进行体制创新主要体现为两个方面;政府经济管理体制的创新和政府社会管理体制的创新。

1.政府经济管理体制的创新

1997年世界发展报告《变革世界中的政府》指出,“有效的政府——而不是小政府——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这已越来越成为人们的共识,政府的作用是补充市场,而不是替代市场”。加人世贸组织必将加快我国政企分开的步伐,使企业逐渐脱离政府的行政控制,保证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与外资企业在同一竞争平台上,并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产权清晰、权责分明、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同时,随着我国加入MO,政府经济职能又被赋予了新的内蕴,这体现为:引导,政府应研究和分析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寻找发展经济的最佳路径。调控,政府应通过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以维持经济的稳定和增长。扶持,在WTO制度规范的框架下积极寻求发展本国工业的途径,在全球化浪潮维护国家的经济。

园区政府经济管理体制的借鉴和创新优化了园区投资环境,吸引大批跨国企业落户园区,三资企业规模迅速扩大,已形成了适合国际经济发展战略的投资产业结构。

2.政府社会管理体制的创新

政府转变职能应以社会本位为导向,应以社会利益和社会要求作为自身价值的参照体系,不断依据社会变量决定自身的结构、权限及其运行方式的转变,把政府全方位控制社会的冲动减小到最低限度。政府主要是社会的服务者、协调者和一定范围的干预者,社会才是主导者,因而评判政府职能的标准将不完全依仗效益和效率,而主要取决于服务对象的满意程度。全球化背景下的地方政府管理逐渐趋向政府公共政策化、公共管理社会化从而形成小政府大社会的格局。“通过参与式民主给公民授权。”在这样的政府中,公共管理的职能部分地甚至完全地转移给非政府公共管理组织。政府从公共管理的具体事务中解脱出来,不仅自身可以达到消肿减肥的目标,而且可以以旁观者的身份审视公共管理的质量和效果。

更小的政府——更好的服务是园区管委会政府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的中轴。首先,更小的政府。园区管委会根据“精简、统一、效能”和“小政府,大社会”的原则,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强化服务意识,仅设立七套常设机构共12个局和1个非常设机构,定编120人,却承担了相当于市一级党政机构和近百个部门和职能,实现了对外(新加坡20多个政府机构)接轨,对内(苏州市及省,国家)接口的要求。同时,园区借鉴新加坡经验建立了高效的公务员管理体制,既有利于提高政府效能,又有利于实现公共管理的法治化、公开化、民主化。其次,更好的社会服务。园区管委会的社会职能就在于维护社会秩序,提供医疗保险和社会保障,营造有利于工商业发展的良好的园区生活环境。

三、公共管理体制创新与经济发展的巨动

现代公共管理以社会需求为起点,以成本——效益分析工具,通过体制创新以满足社会福利需求,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最终形成公共管理体制创新与经济发展形成互动关系。它表现为:经济发展要求公共管理体制创新;公共管理体制创新促进经济发展;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体制日益成熟,这又为公共管理在更高层次上的体制创新提供更佳的经济制度环境。

1.经济发展呼唤公共管理体制创新

全球化背景下,跨国公司用脚投票选择投资领域。在全球化环境下,跨国公司根据区域投资环境可以随时将生产转移到法律透明度高、劳工法律松、市场机制完善的区域或国家。跨国公司这种用脚投票方式的微妙方式不仅仅要求而且迫使政府进行公共管理体制创新,改善投资环境,树立亲商理念、法治理念、从刚性行政转向柔性行政。

园区学习和借鉴新加坡公共管理经验和经济管理经验,正是希望通过对其借鉴、消化和吸收,在园区尽快形成一种全新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以制度创新来构造新的招商优势,并为经济的持续稳定的增长构造新的增长点。此外,园区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的实现也必须依靠体制创新为先导。园区要实现其战略目标,即成为国际最具竞争力的开发区之-,以及成为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超前试验区,以“管理示范”和“产业辐射”有效带动长江三角洲经济发展,就必须“敢于试验,大胆地试,大胆地闯”,以体制改革为先导,探索出一条以注重功能效益的体制供给来取代单纯的优惠政策,进而形成新一轮经济成长驱动机制的新路。

2.公共管理体制创新促进经济发展

公共体制创新的目标是完善政府过程功能,从而使政府输出功能符合社会生态环境并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体制创新赋予了政府理念、体制、行为新的内涵。

首先,高瞻远瞩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规划。园区依据产业发展战略、人才资源战略和区域协调战略的研究,提出园区产业结构发展的原则是“先二后三到二三并重”,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适当发展高效益产业、高就业产业;提出园区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立足苏州,依托浦东,带动长江三角洲和长江流域的开放开发。

其次,亲商思维下更快捷的服务。园区建立上海——苏州工业园区的海关绿色通道。在上海海关和园区海关之间建立电脑联网,使园区的进出口实现直通与口岸式管理,从而极大提高通关速度,方便了客商;园区建立起由网络化职业介绍系统、社会化的社会保障系统、市场化的劳动力价格系统、法制化的管理系统等等。

3.经济发展为更高层次上的体制创新提供更佳的制度环境

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体制日益成熟,这又为公共管理在更高层次上体制创新提供更佳的经济制度环境,从而形成体制创新——经济发展——更高层次上的体制创新的良性循环。园区在借鉴新加坡经济研究取得阶段性成果,目前,一个规划科学、布局合理、管理严格,借鉴新加坡裕廊镇规划模式建设的国际化、现代化的新城区已在金鸡湖畔初现。

园区对新加坡经验的大软件和小软件借鉴已基本完成,园区已经成为国内最具竞争力的园区之一。在此基础上,园区又树立了新的战略目标;通过体制创新继续努力把园区建设为与世界经济接轨、符合国际惯例的最具国际竞争力的一流园区。而这一战略目标的实现又要求通过更高层次上的体制借鉴和体制创新,从而形成制度供给以满足生产力发展的需要,这样就形成了体制创新与经济发展之间否定之否定的良性循环。

四、园区借鉴新加坡经验对外辐射的制约因素

园区八年来的实践证明,有选择地借鉴新加坡经验,以制度的创新营造一流的投资环境,从而为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建立新的增长点,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全国开发区协会、山东省开发区协会、江苏省对外经贸厅先后在苏州举办了“苏州工业园区借鉴新加坡经验研讨班”,对园区借鉴新加坡经验的对外辐射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应该看到,这种辐射的力度是有限的。园区经验的对外推广有待于进一步探索。

当前,我国的改革开放正由经济领域逐步向政治领域扩展,政府管理体制的改革更是方兴未艾,加入WTO则构成加速这一改革进程的外部动因。在这种有利的宏观条件之下,园区借鉴新加坡经验的对外辐射作为一种制度创新的要求仍要受到种种现实情境的制约:

第一,从体制创新的内在动力来看,园区经验的对外推广存在着一个“路径依赖”问题。体制创新是对现实社会关系的变革,而现实的社会关系恰恰就凝结在现行的体制框架当中,实际地调控着社会经济生活的运行。它们曾经有过存在的充分理由,并以其巨大的历史惯性作用于当下人们的活动。因此,地方政府及其官员自身对于体制转变的紧迫性的认识,对于改革将要带来的利益关系调整的心理承受能力,以及更深层次的一定区域社会生产方式内部的矛盾运动状况和该地区的社会历史条件,成为制约体制创新的决定性因素。我国各地区之间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性将影响到园区经验对外辐射的接受程度,同时意味着学习园区经验同样有一个如何从本地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并有所创新的问题。

第二,从体制创新的外部条件来看,园区借鉴新加坡经验的实践探索是在一种特定的环境下进行的,能否争取到有利的外部条件支撑构成园区经验对外推广的第二重制约因素。园区作为中外政府间的合作项目,一开始就获得了强有力的组织支撑。从中新两国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到双边三级联合协调体系的建立以及被赋予的一系列“不特有特”、“特中有特”的功能性优惠政策,为园区的运作营造了优越的外部环境。园区作为一个新建的城市实体,是按照一种全新的模式来设计和运作的,它的资金的投入巨大而先天的负担很小,使其得以高起点发展,高效能运转:园区以150人的机构编制规模创造了130多亿元的GDP。园区的实践告诉我们,政府机构和管理体制的改革任重道远。

园区运维管理篇3

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兴起的新一轮改革大潮中,以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的特区开发思想为指引,一大批各级各类的开发区在我国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成为经济增长的“领头羊”和动力源。中新苏州工业园区(以下简称园区)就是其中一个光彩夺目的亮点。由邓小平同志首倡,1994年2月26日,中国政府和新加坡政府在北京签署《中新两国政府合作开发建设苏州工业园区的协议》,创造了两国政府之间合作进行土地成片开发的案例,并由于协议中对借鉴新加坡公共管理经验的规定而使这次合作具有了非同寻常的重大意义。如今,八年过去了,园区不仅按照预定的设想运转正常,经济社会发展取得辉煌成就,而且由于其在寻求公共管理创新与经济发展良性互动方面所积累的实践经验及其理论价值而受到政府、经济界和社科界的广泛关注。我们认为,园区建设成功的不可或缺的一环是在借鉴新加坡公共管理经验基础上的创新。这种创新从内到外表现为三个层次,即理念创新——体制创新——行为创新——经济发展。

一、政府理念创新的三个纬度

理念创新是公共管理体制创新的内在动因,园区借鉴新加坡经验首先体现为政府公共管理理念上的创新。它包括以下三个层面。

1.从管制思维到亲商思维(服务思维)

在全球化趋势日愈凸显的大背景下,政府应转变传统管制思维,树立权利本位、亲商思维、服务理念。在亲商思维的指引下,政府行为由服务型方式取代命令型方式。所谓亲商思维是指园区行政部门以为客商服务为最高宗旨,把亲商思维消化在招商引资、日常管理服务的态度和价值观中,帮助客商获得满意回报率,同时使园区获得相应收益从而形成双赢格局。亲商思维是新加坡公共管理经验的核心,它认为政府并非真正的财富创造者;只有当政府成功地提供了一个适于工商业发展的环境,并使这些企业取得比在其他国家和地区更高的投资回报率,才能吸引更多的优质投资,国家经济才能得到快速提高。亲商思维把政府——工商业——人民利益三者统一于工商业的发展,通过发展工商业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国家竞争能力,促进国家经济的持续快速的发展。

园区管委会将亲商思维溶入到公共管理实践中,具体体现为亲商观念的培育,园区各部门依靠高效的招商网络,建立了无微不至的客户服务体系,充分尊重客户的意愿,为客商提供快捷、简便的一站式服务体系。同时采用敲门法的“国际招商网络”,即有的放矢地主动招取优质投资项目;建立综合性的竞争优势,即园区管委会给予客商确定、清楚、快速的答复,一旦承诺,务必兑现;提供有吸引力的特殊政策;确立为我而用的招商标准。园区依靠新加坡经发局的国际招商网络,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体,由浅入深地逐步形成点一线一面一化的园区发展高新技术的招商策略。亲商思维改善了园区政府形象,提升了政府信誉,促进了园区经济发展,吸引了一批又一批世界产业巨头落户园区,从而形成了高科技。高税收、高就业的园区发展格局。

2.从人治思维到法治思维

国际贸易中的公正观念。互惠观念、谈判协商观念本质上都与规则观念紧密联系。全球化时代下的公共管理就是要按规则办事,公正、公平、互利。通过协商谈判的途径解决纠纷和难题。政府应制定与世贸组织的原则相一致的游戏规则,完善市场经济体系,逐步地把政府行为纳入法治化的轨道,使政府管理模式从个人权威转向规则权威,使政府理念由从人治思维到法治思维。新加坡是一个法治国,它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律之内人人自由,法律之外没有民主,法律之上没有权威。坚持依法治理。严格执法是新加坡经济发展的重要经验。

园区通过对新加坡法治经验的引进一一借鉴——运用,以法治思维探索建立了依法治园的法规体系和执法机制,形成工业园区完善的法制环境。其内涵表现为:

首先转变政府职能,建立专家治园的规划管理体制。园区的规划管理体制推行专家治园,公开公布政府的园区规划,然后授权规划师分级管理,行政首长只处理违规申请和上诉案例。同时实行一套严格的监督机制以杜绝腐败。

其次,完善和明晰园区法规。结合中国国情和园区实际需要,园区管委会共编制了18项管理办法,如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办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才十商投资项目管理办法、外商投资企业行政性收费目录搏动管理办法、公积金管理办法、国家公务员实施细则、预算外资金管理办法等等,将园区公共管理纳入法治化。公开化、透明化的轨道。

最后,执法透明化。园区制定的《苏州工业园区规划管理办法》明确规划管理的内容。程序和工作时限,执法人员严格依法办事,一视同仁,努力营造公平、公正、公开的园区投资环境,使客商清楚地了解园区管理依据、程序和方法,从而使执法主体与外商企业之间形成信息对称。管委会依法治园的精简、高效、廉洁的政府形象受到了普遍好评,增强了园区的综合竞争力。

3.从以物为本到以人为本的思维

“人的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必不可少的因素,它并不是现代化过程结束后的副产品,而是现代化制度与经济赖以长期发展取得成功的先决条件”。公共管理既是对人的管理,也是为人的管理。公共管理的目标木单纯是公共物品的生产,而且也包括如何促进人的发展。尊重人、依靠人、发展人、为了人是园区人力资源管理的关键内容。“人力资源是新加坡唯一的资源”是新加坡人在经济发展中形成的共识。它将人的智慧和能力作为一种巨大的社会资源来开掘和利用,其内涵体现为:充分有效地发现城市内外、国内外人力,做到人尽其才;提供创造精神和物质财富的条件,知识更新和再培训的条件;发展教育和智力投资。

园区通过对新加坡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体制的借鉴,改变了计划经济体制下简单粗糙的管理方式,把人视为经济发展中的第一要素,形成了“人力资源是工业园区最重要资源”、“人力资源环境是工业园区最重要的投资环境”的理念。园区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融入到人力资源市场化配置管理中,其基本特点体现为:寓简明于透明之中,寓灵活于规范之中,寓亲商于服务之中,寓动态于有序之中。这一管理方法在建立精干高质量的公务员队伍和复合型经营管理技术队伍的引进等方面效果显著,适应了园区开发建设、管理服务的需求,并使园区人力资源市场化配置从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转变;从分散型服务向一条龙服务转变;从低层次服务向高层次服务转变。

二、体制创新是理论创新转化为实践的中介

政府体制改革动力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全球化的外力要求,一是由内向外地表现为政府发展区域经济的动机。政府体制创新亦是一个过程,表现为:由改革之初的供给主导型制度变迁方式逐渐向中间扩散型制度变迁方式转变,最终过渡到与市场经济内在要求相一致的需求诱致型制度变迁方式,从而奠定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微观主体地位。

体制创新是理论创新转化实践的中介,园区借鉴新加坡经验进行体制创新主要体现为两个方面;政府经济管理体制的创新和政府社会管理体制的创新。

1.政府经济管理体制的创新

1997年世界发展报告《变革世界中的政府》指出,“有效的政府——而不是小政府——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这已越来越成为人们的共识,政府的作用是补充市场,而不是替代市场”。加人世贸组织必将加快我国政企分开的步伐,使企业逐渐脱离政府的行政控制,保证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与外资企业在同一竞争平台上,并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产权清晰、权责分明、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同时,随着我国加入MO,政府经济职能又被赋予了新的内蕴,这体现为:引导,政府应研究和分析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寻找发展经济的最佳路径。调控,政府应通过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以维持经济的稳定和增长。扶持,在WTO制度规范的框架下积极寻求发展本国工业的途径,在全球化浪潮维护国家的经济。

园区政府经济管理体制的借鉴和创新优化了园区投资环境,吸引大批跨国企业落户园区,三资企业规模迅速扩大,已形成了适合国际经济发展战略的投资产业结构。

2.政府社会管理体制的创新

政府转变职能应以社会本位为导向,应以社会利益和社会要求作为自身价值的参照体系,不断依据社会变量决定自身的结构、权限及其运行方式的转变,把政府全方位控制社会的冲动减小到最低限度。政府主要是社会的服务者、协调者和一定范围的干预者,社会才是主导者,因而评判政府职能的标准将不完全依仗效益和效率,而主要取决于服务对象的满意程度。全球化背景下的地方政府管理逐渐趋向政府公共政策化、公共管理社会化从而形成小政府大社会的格局。“通过参与式民主给公民授权。”在这样的政府中,公共管理的职能部分地甚至完全地转移给非政府公共管理组织。政府从公共管理的具体事务中解脱出来,不仅自身可以达到消肿减肥的目标,而且可以以旁观者的身份审视公共管理的质量和效果。

更小的政府——更好的服务是园区管委会政府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的中轴。首先,更小的政府。园区管委会根据“精简、统一、效能”和“小政府,大社会”的原则,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强化服务意识,仅设立七套常设机构共12个局和1个非常设机构,定编120人,却承担了相当于市一级党政机构和近百个部门和职能,实现了对外(新加坡20多个政府机构)接轨,对内(苏州市及省,国家)接口的要求。同时,园区借鉴新加坡经验建立了高效的公务员管理体制,既有利于提高政府效能,又有利于实现公共管理的法治化、公开化、民主化。其次,更好的社会服务。园区管委会的社会职能就在于维护社会秩序,提供医疗保险和社会保障,营造有利于工商业发展的良好的园区生活环境。

三、公共管理体制创新与经济发展的巨动

现代公共管理以社会需求为起点,以成本——效益分析工具,通过体制创新以满足社会福利需求,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最终形成公共管理体制创新与经济发展形成互动关系。它表现为:经济发展要求公共管理体制创新;公共管理体制创新促进经济发展;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体制日益成熟,这又为公共管理在更高层次上的体制创新提供更佳的经济制度环境。

1.经济发展呼唤公共管理体制创新

全球化背景下,跨国公司用脚投票选择投资领域。在全球化环境下,跨国公司根据区域投资环境可以随时将生产转移到法律透明度高、劳工法律松、市场机制完善的区域或国家。跨国公司这种用脚投票方式的微妙方式不仅仅要求而且迫使政府进行公共管理体制创新,改善投资环境,树立亲商理念、法治理念、从刚性行政转向柔性行政。

园区学习和借鉴新加坡公共管理经验和经济管理经验,正是希望通过对其借鉴、消化和吸收,在园区尽快形成一种全新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以制度创新来构造新的招商优势,并为经济的持续稳定的增长构造新的增长点。此外,园区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的实现也必须依靠体制创新为先导。园区要实现其战略目标,即成为国际最具竞争力的开发区之-,以及成为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超前试验区,以“管理示范”和“产业辐射”有效带动长江三角洲经济发展,就必须“敢于试验,大胆地试,大胆地闯”,以体制改革为先导,探索出一条以注重功能效益的体制供给来取代单纯的优惠政策,进而形成新一轮经济成长驱动机制的新路。

2.公共管理体制创新促进经济发展

公共体制创新的目标是完善政府过程功能,从而使政府输出功能符合社会生态环境并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体制创新赋予了政府理念、体制、行为新的内涵。

首先,高瞻远瞩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规划。园区依据产业发展战略、人才资源战略和区域协调战略的研究,提出园区产业结构发展的原则是“先二后三到二三并重”,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适当发展高效益产业、高就业产业;提出园区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立足苏州,依托浦东,带动长江三角洲和长江流域的开放开发。

其次,亲商思维下更快捷的服务。园区建立上海——苏州工业园区的海关绿色通道。在上海海关和园区海关之间建立电脑联网,使园区的进出口实现直通与口岸式管理,从而极大提高通关速度,方便了客商;园区建立起由网络化职业介绍系统、社会化的社会保障系统、市场化的劳动力价格系统、法制化的管理系统等等。

3.经济发展为更高层次上的体制创新提供更佳的制度环境

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体制日益成熟,这又为公共管理在更高层次上体制创新提供更佳的经济制度环境,从而形成体制创新——经济发展——更高层次上的体制创新的良性循环。园区在借鉴新加坡经济研究取得阶段性成果,目前,一个规划科学、布局合理、管理严格,借鉴新加坡裕廊镇规划模式建设的国际化、现代化的新城区已在金鸡湖畔初现。

园区对新加坡经验的大软件和小软件借鉴已基本完成,园区已经成为国内最具竞争力的园区之一。在此基础上,园区又树立了新的战略目标;通过体制创新继续努力把园区建设为与世界经济接轨、符合国际惯例的最具国际竞争力的一流园区。而这一战略目标的实现又要求通过更高层次上的体制借鉴和体制创新,从而形成制度供给以满足生产力发展的需要,这样就形成了体制创新与经济发展之间否定之否定的良性循环。

四、园区借鉴新加坡经验对外辐射的制约因素

园区八年来的实践证明,有选择地借鉴新加坡经验,以制度的创新营造一流的投资环境,从而为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建立新的增长点,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全国开发区协会、山东省开发区协会、江苏省对外经贸厅先后在苏州举办了“苏州工业园区借鉴新加坡经验研讨班”,对园区借鉴新加坡经验的对外辐射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应该看到,这种辐射的力度是有限的。园区经验的对外推广有待于进一步探索。

当前,我国的改革开放正由经济领域逐步向政治领域扩展,政府管理体制的改革更是方兴未艾,加入WTO则构成加速这一改革进程的外部动因。在这种有利的宏观条件之下,园区借鉴新加坡经验的对外辐射作为一种制度创新的要求仍要受到种种现实情境的制约:

第一,从体制创新的内在动力来看,园区经验的对外推广存在着一个“路径依赖”问题。体制创新是对现实社会关系的变革,而现实的社会关系恰恰就凝结在现行的体制框架当中,实际地调控着社会经济生活的运行。它们曾经有过存在的充分理由,并以其巨大的历史惯性作用于当下人们的活动。因此,地方政府及其官员自身对于体制转变的紧迫性的认识,对于改革将要带来的利益关系调整的心理承受能力,以及更深层次的一定区域社会生产方式内部的矛盾运动状况和该地区的社会历史条件,成为制约体制创新的决定性因素。我国各地区之间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性将影响到园区经验对外辐射的接受程度,同时意味着学习园区经验同样有一个如何从本地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并有所创新的问题。

第二,从体制创新的外部条件来看,园区借鉴新加坡经验的实践探索是在一种特定的环境下进行的,能否争取到有利的外部条件支撑构成园区经验对外推广的第二重制约因素。园区作为中外政府间的合作项目,一开始就获得了强有力的组织支撑。从中新两国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到双边三级联合协调体系的建立以及被赋予的一系列“不特有特”、“特中有特”的功能性优惠政策,为园区的运作营造了优越的外部环境。园区作为一个新建的城市实体,是按照一种全新的模式来设计和运作的,它的资金的投入巨大而先天的负担很小,使其得以高起点发展,高效能运转:园区以150人的机构编制规模创造了130多亿元的GDP。园区的实践告诉我们,政府机构和管理体制的改革任重道远。

园区运维管理篇4

一、物流园区物业服务特点

目前,在管物流园区物业服务内容还是以四大基础服务为主,但呈现出与其他业态不同的特点。

1、客户多元

客户结构复杂且要求不同,且许多客户在园内有包装运输等环节;园内租户众多,多为国际国内知名企业,有着不同的文化。

2、秩序复杂

客户进出货物集中,容易造成堵车、交通事故,甚至损坏设施设备情况发生。

3、体系严谨

普洛斯、阿里巴巴菜鸟园、京东、中外运等品牌运营商,都有着其自有管理体系,因此现场服务除按照公司管理体系开展工作外,还要同时接受业主方体系的监管和考核,因此物业管理服务工作都在严谨的制度体系下进行。

4、政府关注

物流园属政府消防重点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要求高,对消防安全货品存放、安全生产等要求极高,政府各职能部门检查工作频繁。

二、服务保障体系

公司通过标准化运营体系、人才建设和三级品质管理,为物流园区物业管理服务提供保障。

(一)标准化运营体系

首先是标准化。公司以2001年开始创建的由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标准、ISO14000环境管理标准和OHSAS18000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标准构建的基础管理体系,2009年创建的“三级管理制度体系”和2013年创建的“AAAA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这三个制度体系共同构筑了物流园区物业管理服务的保障基础。其次,结合各园区业主方要求,共同拟订有针对性的物流园区物业管理制度,如《***物流园物业管理手册》,内容包含:总述、物业资料和文档管理、物业服务供应商选择与管理、公共秩序及消防管理、设施设备维护保养管理、环境管理、风险管理、财务管理、物业移交流程、租房服务和客户满意度等11大项40小项内容,涵盖了物业管理基本流程和物流园业态所要求的服务流程。

(二)人才建设和专业提升

公司在园区类服务团队和人才的建设和使用上,也形成了独有的经验。为培养物流园区类项目管理人才,在宏观上,公司专门建立了物流园区管理人才库,搭建了经理、经理助理、主管级别的三级人才梯队,有针对性地制订培养培训计划,为培养对象配备专门导师,公司人力资源部开展全年跟踪。在微观上,公司对园区类项目开展共环节的培训,如治安维护、交通管理、沟通技巧、应急保障等。同时,片区不定期开展园区类项目经验交流,包括撰写理论和实践文章、参观不同类型园区等等,使管理服务经验不断得到提升。

(三)完善的品质检查制度

采取“公司三级品质检查体系+园区业主方检查”相结合的检查制度。

1、公司三级品质检查体系

公司采取项目“月度自查+片区季度核查+公司品控部季度稽查”相结合的方式,对园区项目进行三级品质检查。其中,公司重点稽查各阶段整改提升情况和业主方要求落实情况。

2、园区业主方检查

园区业主方每季度均由其母公司或上级公司用飞行检查的方式,对园区物业管理进行监督检查。如普洛斯中国、阿里巴巴菜鸟网络、中外运等等,每半年均对全国物流园区进行巡回检查,检查后进行排名通报。

三、园区管理服务的两点经验

1、车辆管理:交通堵塞问题

位于广州市增城区的某物流园区,两侧毗邻招商局物流、中外运物流等多个物流园区和工业企业,西面北面均是断头路。由于园区业务量大,在工作日内大量货车、通勤车、私家车出入。特别是上午下午两个高峰时段,经常造成路口及道路拥堵,车辆长时间无法出入。解决措施:(1)调整线路将园区北门变成入口,东门变为出口,使两个出入口在一条道路上,并将车道改为单向行车,出行车辆全部采取左转,从园外道路直接进入市政大道,实现车辆有效分流。(2)高峰疏导在高峰时段,设4名秩序维护员在这两个高峰时段内进行现场车辆指挥疏导。在对园内行车线路进行了调整的情况下,使在园区出入口50米范围内行车顺畅。(3)交警协助协调当地交警部门,对园区周边道路交通进行治理,有效减少了相当部分非必要的车辆停滞。在以上三项措施的共同作用下,该园区周边道路交通拥堵的问题得到了较好的解决,保障了园区正常业务的开展。

2、工程改造:屋顶渗漏问题

由于物流园仓库结构特点,以及华南地区多雨的特点,普遍存在屋面渗漏水、包边脱落等问题,反复维修均未能彻底解决,影响了仓库的正常使用,此问题在多个运营商的物流园区均存在。针对此情况,2014年,粤华物业以增城某物流园为突破口,提出了在加装溢流系统的措施,得到了园区业主方的大力支持,在该园区共加装了350多个溢流口和50多个集中导流管。同时,物业服务中心制定防漏水巡查制度及应急处理预案,每到雨水天时,服务中心都会安排工程技工到各仓库对库内进行检查漏水点并做好记录,待天晴时就安排修补,并在修补后跟踪修补效果。这一系列举措,基本解决了由于设计缺陷带来的渗漏水问题,也通过此园区的示范作用,在其它园区有效推广。

四、延伸:智慧园区管理

在“互联网+”时代,无论普洛斯这一老牌世界级第三方物流,还是菜鸟网络这一国内新型物流园巨头,都在倾力打造智慧园区管理。粤华物业正在利用母公司金鹏集团在智慧城市建设方面的优势,与相关方共同打造从园区秩序,到信息管理、增值服务,到供应链金融全体系的智慧园区管理系统,为助力物业管理转型升级助力加油。

园区运维管理篇5

提升城市整体形象,为统一全区城市管理模式。理顺城市管理中责、权关系,推行统一领导、三级联动、分级负责、全民参与、社会监督的管理模式,建立责任明确、区域清楚、管理到位的城市管理工作机制,解决镇街与相关职能部门之间职责交叉、管理交错、区域交替、相互推责等突出问题,促进区域化、规范化、常态化管理,全面提高城市管理工作质量和水平,特提出本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争当“人民好公仆”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有利于城市管理,有利于统筹协调,有利于管理高效”为目标,建立公益明确、投资合理、监管完善、治理规范、运作高效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加快产业中心向都市中心转变、开发建设向建管并重转变,进一步推动市容环境综合整治深入开展,努力将新区打造成宜居示范区、都市风貌展示区。

二、基本原则

坚持六统一:即“统一招标管理,按照“条块结合、以块为主、重心下沉、属地管理”总体原则。统一项目建设,统一行政审批,统一专项工作,统一管理标准,统一经费标准”实现运行模式市场化、作业要求精细化、管理方式科学化。

三、机构设置

设立新区市政设施处、新区环卫处、新区绿化处、新区市政管理监察支队。

新区市政设施处、新区环卫处、新区绿化处为管委会直属全额拨款事业单位;

下设直属大队和6个市政管理监察大队,新区市政管理监察支队为管委会参公管理事业单位。其中,礼嘉市政管理监察大队、鸳鸯市政管理监察大队、翠云市政管理监察大队、人和市政管理监察大队、大竹林市政管理监察大队、天宫殿市政管理监察大队分别派驻相应镇街。

四、管理模式

处队主要负责日常监管,实行属地管理模式。主干道、次干道、背街小巷、居民社区的市政设施、市容环卫、园林绿化、市政执法等日常管理全部下沉。市政局、园林绿化局主要负责统筹安排。镇街主要负责日常管理。

五、工作职责

一)市政局

代表管委会行使全区市政管理职责。市政管理局为市政行业行政主管部门。

并组织实施;1.负责编制市政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

制定行业规章制度和标准,2.负责市政管理的行政许可工作。并监督执行;

3.负责市政设施、占道停车、环境卫生经营管理工作;

辖区给水协调工作,4.负责城市道路、排水、桥梁、隧道、道路照明及附属设施日常维护管理工作。市政维护单位的资质管理;

5.生活垃圾收集、运输和处置费征收工作;负责城市环境卫生及其设施的管理。

6.负责城市管理监察执法、数字化城市建设管理工作;

7.负责户外广告、户外灯饰设置等管理工作;

并对资金使用实施监督。8.负责编制、审核、申报城维费年度预算和市政专项经费。

二)新区市政设施处

开展以下工作:市政局的统一领导下。

1.负责制订全区市政设施维护规范和标准;

2.负责全区市政下排管网的疏浚及桥梁、隧道(不含保洁)路灯(不含灯杆保洁)等的维护管理;

并组织实施;3.负责协助市政局编制全区市政设施项目新建、改造、提档升级、检修及专项维护计划。

4.负责协助市政局对全区市政设施服务外包项目招投标的组织工作;

并提出初审意见;5.负责协助市政局对市政设施行政审批事项进行现场勘察。

6.负责协助市政局对镇街市政设施日常维护年度经费和专项经费预算进行初审;

7.负责对镇街市政设施日常维护和管理进行指导、监管、检查和考核。

8.负责全区市政设施管理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归档。

三)新区环卫处

开展以下工作:市政局的统一领导下。

1.负责制定全区环卫作业规范和标准;

2.负责全区生活垃圾清运、生活垃圾处置费征收、餐厨垃圾收运及全区直管公厕、农转非社区及无主化粪池清掏;

并组织实施;3.负责协助市政局编制全区环卫发展规划及公厕、垃圾站等环卫设施改造、提档升级及大修计划。

4.负责协助市政局对全区环卫服务外包项目招投标的组织工作;

并提出初审意见;5.负责协助市政局对环境卫生行政审批事项进行现场勘察。

6.负责协助市政局对镇街环境卫生日常清扫年度经费和专项经费预算进行初审;

7.负责对镇街环境卫生日常管理工作进行指导、监管、检查和考核;

8.负责全区环境卫生管理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

四)新区绿化处

开展以下工作:园林绿化局的统一领导下。

1.负责制订和统一全区园林绿化管护规范和标准;

2.负责全区园林绿化建设、提档升级以及名木古树的调查、登记、建档等工作;

并组织实施;3.负责协助园林绿化局编制全区园林绿化发展规划及园林绿化项目年度采购、建设、改造计划。

4.负责协助园林绿化局对全区园林绿化项目招投标的组织工作;

并提出初审意见;5.负责协助园林绿化局对园林绿化行政审批事项进行现场勘察。

6.负责协助园林绿化局对镇街园林绿化日常维护年度经费和专项经费预算进行初审;

7.负责对镇街园林绿化管护进行指导、监管、检查和考核。

8.负责全区园林绿化普查和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

五)新区市政管理监察支队

开展以下工作:市政局的统一领导下。

并督促落实;1.负责制定全区市政执法行为规范和标准。

2.负责全区户外广告及导示系统的执法管理工作;

3.负责全区园林绿化执法工作;

4.负责全区市政执法管理及宣传工作;

5.负责全区重大市政执法活动及突发事件的应急保障;

6.负责全区市政执法人员的业务培训;

并提出初审意见;7.负责协助市政局对有关行政审批事项进行现场勘察。

8.负责对镇街市政执法管理工作进行指导、监管、检查和考核;

9.负责全区市政执法工作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归档;

协助市政局负责全区数字化城市管理及12319城管热线的日常工作。10.受新区管委会委托。

六)一镇五街城市管理职能

1.负责辖区市政设施处直管以外的市政设施(含车行道、人行道、护栏、灯杆、路沿石、中央隔离带、挡墙、检查井盖、水篦子、标志标牌等)日常管理、管护(不含大修、改造)及给水协调工作;

监督指导本辖区社会单位按照“门前三包”有关要求搞好环境卫生清扫、清洗和保洁;2.负责辖区环境卫生(道路、桥梁、隧道、护栏、路灯灯杆、公交站台、交通标识、标牌、花台、花池等)清扫、清洗、保洁及“三乱”治理和辖区内公厕(环卫处直管的除外)管理及化粪池安全监管。

3.负责辖区内园林绿化日常管护和清洗保洁;

4.负责组织和领导派驻该镇街市政执法人员进行具体的执法管理工作;

5.负责拟报镇街管理范围内城维项目年度计划;

组织实施城市管理服务外包工作;6.市政局统筹协调下。

7.负责辖区内市容市貌监管工作。

六、人员管理

其余人员派驻各镇街,新区市政管理监察支队执法人员实行派驻制。支队除机关正常工作、直属大队(负责全区户外广告及导示系统的执法管理;负责全区园林绿化执法;负责对全区市政执法工作进行巡查、督查、指导、检查、考核以及全区重大市政执法活动及突发事件的应急保障)和数字化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人员外。派驻人员与镇街城管执法人员共同开展市政执法工作,大队长任免由相应镇街提名,市政局任命,报组织部备案。各镇街市政管理监察大队确需协管人员,由组织人事部门和市政主管部门共同核定协管人员的配额和工资待遇,各镇街按程序向社会招聘协管人员,经费纳入区财政预算。市政管理监察支队已签订用工协议的协管人员下沉到各镇街,协议由相应镇街与相关协管人员重新签订。

年终考核由相应镇街进行考核,派驻人员接受支队与镇街的双重管理。报支队、市政局、组织部备案。派驻人员只负责镇街的城管执法工作,具体工作由相应镇街安排。全区重大城市环境整治行动或重要活动需要,各派驻大队服从市政管理监察支队的统一指挥和调动。派驻人员工资、党(团)组织关系转入所在镇街。

支队机关保留14人(含4名领导)直属大队保留14人,市政管理监察支队参公人员编制数为80人。数字化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保留9人,其余人员派驻镇街。

支队机关保留14人(含4名领导)直属大队保留14人,市政管理监察支队实有在编人员55人。数字化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保留9人,其余人员派驻镇街,逐步到位。

七、经费管理

城维经费的80%直接用于城市维护管理,市政局统筹管理全区城维经费和专项经费。其中。20%作为统筹经费,由市政局统管;考核经费从市政局统筹经费中支出,主要用于检查、督促和协调。各镇街、市政系统各处队及交通局、火车北站地区综合管理局、幸福广场综合管理局管辖范围内的市政设施、环境卫生、园林绿化日常维护管理项目经费,由市政局会同管委会相关职能部门按管护的面积、行业标准和价格标准进行核算,并按服务外包合同约定,经市政局、财政部门审批后,由相应镇街、市政系统相关处队及交通局、火车北站地区综合管理局、幸福广场综合管理局根据考核情况,按有关要求支付;考核经费根据市政管理考核领导小组对各镇街考核结果,按《新区城市管理考核(试行)办法》有关规定拨付相应镇街。

八、招投标工作

各镇街、相关处队与中标的服务公司具体签订服务合同,市政城维项目、园林绿化养护、市场化发包(如清洗保洁)等招投标工作由市政局统一负责组织实施。处队作为第三方签章。为引入竞争,实现优胜劣汰,环卫保洁按照以片为主、线面结合承包方式,由市政局统筹协调招标,镇街具体签订服务合同。

九、相关事宜的处理

一)执法文书由法制局统一加盖“市新区管委会行政执法专用章”市政管理监察支队及其派驻各镇街市政管理监察大队在开具执法文书时,新区管委会委托市政管理监察支队、各镇街代表新区管委会实施辖区的市政执法工作。分别注明所在执法单位。

二)按合同约定继续执行。从设施处、环卫处、绿化处划归镇街管理范围的服务外包项目,市政设施处、环卫处、绿化处已签订的服务外包项目。由相应镇街与服务外包公司、相应处队签订补充协议后,由相应镇街负责对服务该外包公司进行管理。合同期满后,市政局统筹协调下按相关规定和程序进行服务外包招投标。

三)镇街可向设施处、环卫处、绿化处租用(借用)市政设施、园林绿化维护和环卫作业机具;各镇街现使用的机具设备移交相关处队。市政设施处、环卫处、绿化处、市政管理监察支队机具设备按现编制保留在相应处队。根据工作需要。

园区运维管理篇6

关键词:物流园区;开发建设模式;运营管理模式;盈利模式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势在必行,现代物流行业从初步发展期进入了发展黄金期,在这种趋势下下,我国物流园区的建设自然而然迈进了高速发展时期。根据第三次全国物流园区(基地)调查报告,初步筛选有1204个物流园区,最终核实确认的有754个物流园区,相比2006年的207个物流园区,增长率为264%,相比2008年的475个物流园区,增长率为58.7%。[1]然而,在物流园区加速建设的同时,运营管理模式中的弊端,盈利空间的明显不足,极大地影响了物流园区的进一步发展,导致一部分物流园区难以获得预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了物流行业的科学性,可持续性发展,很有必要对运营管理模式中的弊端,盈利空间的明显不足,这一明显缺陷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以提升物流园区的综合价值,提高市场竞争力。其中以湖南物流总部为例,对其运营管理模式,盈利模式进行深入研究与探讨。

一.物流园区概述

物流园区,是个很宽泛的概念,一般是指在物流作业集中的地区,在几种运输方式衔接地,将多种物流设施和不同类型的物流企业在空间上集中布局的场所,也是一个有一定规模的和具有多种服务功能的物流企业的集结点。按主导地位的功能可以将物流园区分为:转运型物流园区,储存型物流园区,流通型物流园区,综合型物流园区4个大类。[2]

二.物流园区开发建设模式分析

1.我国物流园区的投资建设模式:物流园区建设是一个,投资主体多元化,回收期长的项目。在我国物流园区的开发建设过程中,投资建设主体多元化,既有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也有外商投资企业。《第三次全国物流园区调查报告》将投资主体划分为四类,民营企业投资,政府或国有企业投资,外商独资企业投资,中外合资或合作企业投资。[1]

2.我国物流园区开发建设模式对比分析:目前我国物流园区的开发建设模式主要有政府规划,企业主导开发;政府规划、工业地产商主导开发;企业自主开发。[1]其中政府规划、企业主导开发仍是目前物流园开发的主导方式,占比超过60%。根据不同物流园区的投资主体,以及它们试用条件的联系与区别。

开发模式优点缺点适用范围

政府规划,企业主导开发有政府优惠政策扶持。企业自身经济,运营,开发优势。企业规划自由度不够,要受到政府的规制。政府承担绝大部分经济,社会风险。本地区有较大的物流需求,有较为确定的经济预期回报。政府支持优先发展的物流重点区域。

政府规划,工业地产商主导开发有政府优惠政策扶持。工业地产商雄厚的投资支撑,成熟的市场运营体系工业地产商在规划开发方面受到政府的限制。政府要承担巨大办法的经济,社会风险。本地区有较大的物流需求,有较为确定的经济预期回报。政府支持优先发展的物流重点区域。

企业自主开发企业能够实现全方位,全阶段的规划、设计、开发、运营,不会受到较大干扰;能够体现出企业自身在物流方面的优势和特点企业自主承担风险政府财政有限,希望招商引资,重点商业开发的物流发展区域。

综合模式能够有效结合三种开发模式的特点,多方投资、开发、运营,共同承担风险,分工协作,优势互补。政府,企业,工业地产商三者分工协调的难度较大,三者负责承担开发部分难以明确。适用范围广泛

三.物流园区运营管理模式分析

物流园区的管理模式是指物流园区为实现发展目标而采取的决策、组织、管理形式。从本质上来看,园区管理就是协调各方而的利益关系,包括政府、投资人、物流企业、客户和消费者。[7]

1.园区管理的五种模式

物流园区的运营管理模式有5种,管理委员会制、股份公司制、业主委员会制、协会制和房东制。[7](1)管理委员会制,选择政府职能部门,投资方,地产商,管理方,入驻企业代表组成管理委员会。类似其他开发科技园区的传统管理模式,进行集中有效的管理,有利于体现民主集中制的特点,减少个别因素引起的风险。适应于大型,特大型物流园区。(2)股份公司制,采取股份公司制,按照公司模式设立相关职能部门,管理园区。以股份制的形式对公司进行股权分配,有利于刺激员工的积极性,提高生产工作效率。适应于本区域的领头物流园区。(3)业主委员会制,选择参与建设、开发、运营的各方业主代表,组成业主委员会,自发组织管理园区。(4)协会制,由物流行业协会派出专家,技术人员运营管理园区,组织,协调园区的各项工作。有利于利用专家、技术人员在物流领域的专业知识来运营管理园区。这种形式和业主委员会制的不同在于,协会所代表的物流企业更加广泛,协会只是组织者,并没有对园区进行直接投资。[7](5)房东制,投资商、开发商在园区建设完成后,出租仓库、办公楼、信息平台、停车场等相关设施,收取入驻企业的租金,不参与运营,运营管理交给第三方公司。五种管理方式各有优缺点,在物流园区实际运营管理过程中,可能采用一种或者多种混合模式。具体的运营管理需要根据园区的具体特点与优势来加以选择。

2.运营管理模式影响因素

(1)运营管理的整体规划:物流园区运营管理的整体规划是运营管理的重要前提,在运营管理具体实行前,必须有整体的运营管理的规划,对管理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重要问题和步骤提前评估与分析,以求避免重大管理问题的出现。(2)运营管理的团队组成:运营管理的团队组成是影响运营管理的决定因素,团队的人员的知识水平,实践能力,协调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对运营管理的具体实行过程有很大的影响。选择优秀、合适的运营管理团队是运营管理成功的重要一环。(3)运营管理的科学水平:运营管理的科学水平是影响运营管理的不可缺少的因素,运用合适恰当的科学技术能提高运营管理的效率。比如在商品储存配送过程中,运用运筹学中最优化理论的相关知识,能提高商品的物流速度,减少流通时间,增加经济收入。(4)政府政策的作用影响:在我国现有经济模式的影响下,政府政策是影响运营管理的宏观因素。运营管理的所有方面应该遵循国家和地区的法律法规。在遵循的基础上,应该有效把握政策的优势,争取得到政策扶持,就能获得更大的社会回报,经济回报。

四.物流园区盈利模式分析

1.物流园区收入来源

物流园区收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土地增值收入:土地增值收入是物流园区收入的一个重要来源,我国工商业土地的价值处在一个高速增值的时期,物流园区的建设又得到了国家政策的鼓励与发展,物流园区的土地有很大的增值空间。(2)租售收入:仓库的出租、出售,作为湖南物流总部发展的基础一环,能在短期发展中贡献重要的经济收入。软件信息平台的建立,解决了物流三方的交流困难的问题,同时作为物流园区的创新发展模式,在物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给物流园区的带来了客观的收入。设备出租,停车场收费作为租售收入的有效补充,也能为物流园区带来一部分收入。(3)服务收入:信息服务主要有会员信息服务、配送信息服务、流通信息服务、中转信息服务。通过会员信息收集、整理、分析,收取相关会员费;对物流配送线路进行优化,配送人员招聘、管理,收取配送信息服务费;通过软件信息平台,获取物流区域流通可行性资料,分析流通价值开发方案,收取配送信息服务费;提供商贸物流中转中心,发货方、收货方双方进行交易的临时性安置储存,收取中转信息服务费。物业服务方面主要是成立物业管理委员会,由业主,物业公司,投资建设方三方组成。为业主提供储存管理、环境保护、水电维修、市政设施维护、商品安全维护,在此过程中有物业服务费。中介服务方面主要是客户中介,利用物流园区的品牌价值为入驻企业寻找客户,挖掘潜在市场资源,园区活动一定比例的中介服务费。咨询服务方面客户资源,对客户进行分类整理,长期联系合作;分析需求,及时更新市场销量,沟通买卖双方需求量;流程设计,发货到收货整个物流流程的相关步骤与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设计;物流方案,整个物流过程中项目评估,可行性分析,物流交通方案优化;在咨询服务的过程中,能获得咨询服务费。培训服务方面主要是围绕物流园区的人员的理论与实际素养进行,在实际操作中,新员工没有物流方面的基本知识,需要进行培训。提供的主要培训模式有业务培训、人员培训、职业培训,最重要的是业务培训,业务培训需要围绕需要的特定业务来展开,邀请高校专业人士进行专业指导。在培训过程中收取培训费。

五.湖南物流总部物流园区运营、盈利模式分析

1.湖南物流总部物流园区概况

全省首家产权式物流园区――湖南物流总部正式投入运营。目前已有超过100家物流企业入驻,货运线路覆盖省内,以及全国大部分省市,货物年吞吐量达400万吨。湖南物流总部位于长沙县黄兴镇,基地毗邻武广、沪昆高铁,处在高铁新城的核心区域。黄兴镇地理位置非常优越。到五一广场直线距离15公里,15公里半径内覆盖长沙70%的主城区,园区40公里半径内覆盖长株潭70%的主城区。基地总投资104985万元,占地800亩,其中一期占地267亩,已试运营半年,二期占地270亩,三期开发剩余面积,由物流信息中心、后勤配套区、综合办公区、仓库区、零担货运区、停车区六个部分组成。一期项目正式运营半年左右,二期,三期工程正在陆续规划,申报阶段。

2.我国物流园区盈利模式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一是盲目发展园区规模,造成园区大量空置;二是第三方物流需求低,盈利水平明显不足;三是建设成本增加,客户服务成本上升;四是信息技术应用落后,物流经营水平低下。对于园区有部分空置仓库的问题,应加大招商力度,扩大园区宣传,争取吸引优质物流企业加盟;对于信息平台技术不够完善的问题,应加快信息平台构建,招聘优秀信息技术人才,结合物流经营方向,积极开拓信息平台设计创新;对于建设成本增加的问题,应在建设方面详细规划,做好详细概预算,邀请优秀建设单位加盟;对于客户服务成本上升的问题,应做好品牌价值提升,吸引更多高质量物流企业,做好成本控制规划。

3.湖南物流总部物流园区开发建设模式分析

湖南物流总部在开发建设模式上选择的是综合模式,巧妙的结合了政府、企业、地产商三方的优势特点,政府物流产业政策、土地政策、税收政策,企业融资和信贷优惠政策支持;长沙实泰置业有限公司提供人力管理资源,信息平台建设与维护,物流配送;并且承担地产商的角色,负责物流园区的投资建设,运营开发,商品出租。

4.湖南物流总部物流园区运营、盈利模式分析

(1)湖南物流总部物流园区运营、盈利模式基础条件分析

1.区域物流规划的需求:针对目前长沙市零担物流主要集中在高桥、马王堆,整个行业服务水平和业务拓展能力无法升级和提升的现状,长沙市委市政府在《长沙市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2010-2013》中,确立了黄兴镇为商贸物流发展优先区。湖南物流总部得到了长沙市政府的优先发展,财政政策支持,物流产业政策扶持,土地政策支持。2.园区的交通规划:湖南物流总部基地毗邻武广、沪昆高铁,处在高铁新城的核心区域,周围有京港澳高速,长沙绕城高速,长常高速,长沙黄花机场,交通便利,便于提高商品物流的运行速度。但是只有一条黄江公路(两车道)与基地直接连通,对物流运输极为不利,在直接连接交通建设方面,基地亟需加强。3.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长沙市及周边区域没有大型的物流园区,缺乏科学系统的现代物流规划,有利于湖南物流总部的长远发展,市场价值的提升。但是物流园区处于建设初期,大部分运营模式还是储存型,不可能采取多方经营、提供全面物流服务项目的综合型运营模式,而是必须集中财力,物力,人力重点发展为商品提供流通交易服务项目,以服务中小企业和个体经营者。湖南物流总部土地升值空间较大,长沙黄兴镇是一个开发价值较高的地域,未来的发展前景很大。湖南物流总部在土地使用方面得到了长沙市政府的物流规划、财政政策支持,土地的使用价值会随着长沙经济的飞速发展而快速上升。

(2)湖南物流总部物流园区运营、盈利模式内部条件分析

1.园区的固有优势,劣势:湖南物流总部物流园区一期工程已经完工,建筑占地267亩,已经有100多家物流企业加盟,其中大多是中小企业。园区已经初步具有一定规模,为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园区一期工程的运行正在为二、三期的发展探索经验。物流园区在建设方面已经有运行的一期工程,在企业加盟方面有100多家企业加盟,品牌价值方面有了初步的家电配送的物流品牌,运营管理方面有了长沙实泰置业公司的物流管理团队。湖南物流总部物流园区相对其他物流园区的固有劣势主要体现在,园区规模方面,园区还在初步建设探索期,一期工程刚刚试运营半年左右;运营模式方面,运营模式还在初步建立阶段,只能借鉴其他优秀成功园区的运营管理模式,没有形成自身的运营模式特点,体现自身的优势;盈利模式方面,园区运营仅仅半年左右,基本没有形成有效盈利模式,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在盈利模式的长期有效发展方面亟需加强。2.园区的比较优势,劣势:目前,长沙市零担物流主要集中在以高桥为中心的零担市场(包括高桥物流市场、圭塘物流园、恒基物流园、大桥三区、黎仓库区等),以马王堆为中心的零担市场(包括九道弯、汇源物流园、南湖大市场等)。这些地方的绝大多数企业是夫妻店经营、家族式经营,而长沙专线物流过度集中在高桥。高桥货运市场是个自发形成的货运市场,仅仅这里已经有1000家左右专线物流公司进驻。相比长沙市零担物流模式的物流园区,商贸集中物流园区的代表――湖南物流总部有比较优势:集中服务管理,优化配送速度;集中物流企业,形成优势互补;信息平台交流,企业资源共享;提供大型仓储,满足远程物流。(作者单位:湖南工业大学财经学院)

参考文献:

[1]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 中国物流学会.第三次全国物流园区发展报告[R].中国财富出版社.2013

[2]闭海涛.N N N物流园区盈利模式的研究.[D].广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3]张道臣.物流园区运营模式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4]韩兰兰.物流园区运营管理模式的研究.[D].长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5]马妙明.不同发展阶段下各类型物流园区盈利模式研究.[J].物流研究.2011

[6]胡良德.城市物流园区盈利模式.[J].运输经理世界.2005

园区运维管理篇7

关键词 园区网;安全体系;规划;运维

中图分类号 TN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6363(2015)09-0050-02

校园网络变得更加开放的同时,网络安全正经受更加严格的挑战,网络管理者必须切实了解保护本地网络安全的手段。本文尝试对如何创建安全的校园网络环境并保持其稳定运行提出一些规划原则与管理方法。

1 常见网络安全威胁类型

1)病毒、木马、蠕虫等自动攻击工具。具备自我复制和传播能力的程序可破坏计算机系统,破坏某信息保密性和完整性,使得攻击者从中获得利益。早期一般通过系统漏洞或文件漏洞传播,随着操作系统安全代码的日趋完善,目前主要靠欺骗性下载(如网站挂马或植入恶意代码)并被简单触发。

2)拒绝服务攻击。拒绝服务是攻击者常用攻击手段之一。攻击者通较强计算能力的服务器或大规模肉鸡作为攻击跳板,对目标发起洪水一般的非法请求,使得服务方难以接受正常访问请求或造成缓冲区溢出,服务被迫关闭甚至崩溃。

3)基于服务代码和服务漏洞的攻击。作为官方的网络窗口,运行于服务之上的网站代码并不总是安全的。事实上,国内多数网站都没能做到足够安全的代码防护。运行于非标准的web服务器的web网站,对熟练的站点攻击者而言,仅需几分钟即可获得基本webshell,并据此进行权限提升。从互联网上下载的免费文章系统(如知名的动网模板),由于受到关注,攻击者更容易通过内部技术组织联络获取攻击手段。

笔者所在学校站点早期使用ACCESS数据库,攻击者便经常尝试直接下载数据库;升级为SQL SERVER数据库后,我们发现了大量的SQL注入攻击代码,如晚间的一次攻击尝试代码:

……

dEcLaRe%20@S%20VaRcHaR(4000)%20SeT%20@s=cAsT(0x4445434C415245204054205641524348415228323535292C404320564152434841522832353529204445434C415245205461626C655F437572736F7220435552534F5220464F522053454C45435.......626C655F437572736F72%20aS%20VaRcHaR(4000)):eXeC(@s):--%20aNd%20'%25'=' 80 - 211.117.95.48 ……

从日志中很容易看出,攻击者尝试渗透数据库获取关键数值,并对注入代码做了简单伪装。

4)社会工程学攻击渗透。近年来攻击者对攻击目标的检测方法变得多样化,攻击者通过多种渠道了解目标,利用社会工程学手段分析以获得敏感信息,攻击更具效率,大数据技术的快速发展则进一步加剧了此类风险的威胁水平。如网络管理者总是愿意使用有类似特征的密码体系同时管理公用设备和个人信息,一旦个人信息被猜解,所在网络的安全风险便极大增加。

当代网络面临的安全风险越来越多,攻击不可避免,网络攻击的原理趋向复杂,而攻击者更容易获取更具威胁的自动化攻击工具,这意味着攻击变得愈发容易。

2 学校园区网安全体系的规划和建设

1)园区网安全体系的基本涵义。网络安全体系由硬件安全、底层系统安全和服务/软件安全三个方面构成,任何方面存在漏洞,都会导致整个网络面临安全崩溃。我国当前正在推动关键设备国产化进程,即从硬件层面考虑,保护网络敏感信息不被国外生产厂非法商取。完整的网络安全体系应在硬件层面作出合理选择,在底层系统层面进行合理配置,减少系统漏洞暴露,在提供服务时建立多层次风险防控和数据过滤措施,保证网络安全运行。

2)园区网安全体系规划原则。网络安全与提供服务的性能存在矛盾,管理者应以保障网络服务正常提供为前提,评判网络安全风险,适度规划并保留升级弹性,以经济合理的方式规划安全防御系统。网络安全体系需要覆盖到整个网络,对高风险区域应设置网络边界,并指定数据流动规则(ACL)。

3)网段规划。根据功能区分,通常将整个网络划分几个功能独立的子网,至少包括网络设备与网络管理区域、停火区(DMZ)、学生机房、办公区域以及普通联网用户区域等,各子网间保持物理或逻辑上的网段隔离,不同区域用户一般禁止跨越子网互访。这是保护网络安全的最基本手段。

4)安全防护设备选择。传统网络安全体系基于P2DR模型,即策略、防护、检测和响应,设备组成一般包括终端安全(配置杀毒软件);ACL(设备、端口规则和数据流向规则);防火墙以及IDS/IPS(应用于DMZ);它可以实现对多数病毒和传统攻击的有效抵御,以包过滤为基本检测手段,具备部分协议检测能力;对网站注入、渗透等较新的攻击方式防御能力有限。

选择何种设备组建网络安防体系,取决于本地网络规模、提供的服务类型和网络管理者的技能水平。园区网可以考虑在传统安全体系基础上,根据本地网络运行特性有针对性增加管控设备,为保障带宽有效利用,针对内部用户可配置行为管理系统,对用户网络行为进行管控,对占据带宽资源和并发数资源的应用予以限制;针对WEB服务,可以配置WEB防护系统,对数据库注入、代码攻击、跨站脚本等作出有效防护;针对网络内部恶意行为,可以配置网络日志分析记录系统,在恶意行为发生时提供报警,在行为发生后提供记录。

3 学校园区网安全体系运维原则

1)安全网络要求全部终端用户参与。根据“木桶原理”,网络中任一端点的安全风险会扩大到整个网络。园区网络安全体系需要覆盖到整个网络的所有端点。考虑到难以对所有用户实行严格要求,管理者应考虑网络不同区域的安全等级,制定对应安全策略,在不同区域间设立网络边界,保证任意区域故障不会蔓延至其他区域。

2)制度优先。防患于未然,网络安全事件总是发生在未曾受到关注的制度角落。管理者应综合考虑网络整体状态,制定安全事件责任制度,制定应急预案,制定各类安全事件和风险事件的相应制度,制定网络使用制度等;完善的制度是保障网络稳定运行的必要条件。

3)数据备份。数据备份是网络运维的必需手段。精确计算当前数据容量,预估数据增量,考虑数据备份措施,必要时配备数据备份设备。外部攻击者在获取网络权限后,经常造成有意或无意的数据损害,超过50%的情况下数据损失不可逆转。设置数据备份机制,是保障网络服务的最后手段。

4)完善事件记录。园区网历经长期运行后,管理者将能够发现和总结本地网络常见威胁列表,建立网络运维事件日志,能极大节省管理者故障定位和解决问题的时间与精力。这些记录包括下述文件,网络日常监测记录、病毒流行记录、设备故障处置和维修记录、攻击处置记录等。

4 结论

尽管网络总是不安全的,管理者还是可以通过各种手段,以科学、合理的方式建设网络安全体系,不断学习提高技术水平,尽力保护本地网络和服务不受非法攻击侵害。作为多年工作经验的总结,笔者希望通过本文抛砖引玉,提供网络安全运维的方法和原则,谨与同行共同交流。

参考文献

[1]马福春,崔志云.园区网络安全问题及防护[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4(24):5607-5610.

园区运维管理篇8

第一条为加强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保障农村公路安全畅通,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及国家、省、市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我市境内的所有农村公路。

农村公路是指经市人民政府批准,按照国家规定的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修建,经交通运输主管部门验收的县道、乡道、村道和专用道。其中村道是指直接为行政村群众生产、生活服务,以及不属于乡道以上公路的村与村之间及村与外部连接的公路。

第三条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遵循"统一领导、分级管理、保障投入、确保通畅"的原则,实行"县道县管、乡村道路一体管、专用道由用路单位管"的管理养护体制。

第四条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负责全市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的规划、监督、协调、指导。具体职责是:

贯彻执行国家和省、市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规定,负责县道规划编制和报批;建立农村公路养护数据库;编制上报农村公路养护建议性计划并按照上级批准的计划组织实施;对农村公路养护质量进行检查验收;负责辖区内县道大、中修及改造工程的实施,以及乡道、村道大中修工程验收工作;负责实施县道日常管理养护、设施的保护工作及养护人员的管理工作;组织受灾农村公路的抢修工作;依法负责县乡公路路政管理工作;监督、指导各镇、街道、园、区做好乡、村道路的日常管理养护及其设施的保护工作。

第五条各镇、街道、园、区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的主要职责是:

执行上级农村公路有关规定,在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的协助下负责辖区内乡道、村道规划编制和报批工作;负责辖区内乡道、村道大中修和改造工程组织实施;负责本辖区乡道、村道的日常管理养护;负责筹集乡道、村道养护资金;负责县道边沟内边坡以外、乡村道路域环境综合治理工作;负责辖区内农村公路绿化工作。

各镇、街道、园、区可决定将村道的日常养护工作交由受益村村民委员会负责,并组织协调指导辖区内村道的管理养护工作。

第六条村民委员会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主要职责是:建立村道养护队伍,落实村道日常养护人员,根据镇、街道、园、区确定的职责范围做好辖区内村道的日常管理养护工作。

第七条农村公路、公路用地和公路设施受国家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均不得侵占和破坏,公民有权制止、检举破坏、侵占公路、公路用地、公路附属设施的行为。

第八条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加强综合治理,逐步实现由被动养护向预防性养护的转变。积极推广应用先进的养护技术和科学的管理方法,改善生产手段,提高养护技术水平。

第二章组织机构

第九条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所属的农村公路管理局作为全市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机构,履行公路管理养护职能。

第十条各镇、街道、园、区设立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站,负责乡道、村道管理养护职能。各镇、街道、园、区要明确分管交通工作的领导,具体负责镇、村道路的管理养护工作。

第十一条专用道的管理养护工作由用路单位负责,要设立常设机构,确定养护人员并落实一定的待遇和养护机具。

第十二条农村公路养护实行统一标准,统一考核。原则上每公里配备一名养路员,具体职责是:

(一)清扫路面杂物、积水积雪,填补坑槽;

(二)搞好砂土道路的"四勤"保养;

(三)搞好路肩、边坡的整理;

(四)搞好路沟和路障的清理;

(五)负责公路附属设施和树木花草的看护;

(六)负责损害、破坏公路违法行为的监督。

第十三条各级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机构,要设立固定的办公室,配齐管理人员,规范内业管理,健全规章制度,达到责任落实、图表上墙、档案齐全、统计报表准确。

第三章养护资金来源和使用管理

第十四条养护资金是指农村公路的维修改造费和正常管理养护费。

养护资金主要来源:

(一)国家、省补助的农村公路养护专项资金;

(二)、市安排的农村公路养护专项资金;

(三)镇、街道、园、区、村筹集的农村公路养护专项资金;

(四)社会捐助资金;

(五)农村公路冠名权、路域资源开发权、绿化权等市场化运作方式筹集的资金;

(六)采用"一事一议"政策筹集的资金;

(七)村民的投工投劳;

(八)其他可用于农村公路养护的资金。

农村公路日常养护标准:县道每年每公里16000元;乡道每年每公里10000元;村道每年每公里3500元;大桥每年每座6000元、中桥每年每座6000元、小桥每年每座2000元。

县道的养护资金由市及市以上全额负担;乡道、村道的改建、大中修工程资金由市财政补助50%,镇、街道、园、区财政承担50%。

专用道路的养护资金由用路单位负责。

第十五条养护资金使用范围包括:

(一)正常管理养护费包括养护机械设备费和维修燃油费,养护材料费,养护工具费,道路安全标志、公里碑桩安装维修费,养护人员工资,管理养护办公经费等;

(二)农村公路的维修改造费包括小修保养费和中修、大修、改建工程费。

第十六条年初由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编制养护专项资金的年度使用计划,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根据养护进度拨款。

县道、乡道的大、中修及改建工程施工要严格基本建设程序,工程竣工后,由市财政、审计、交通运输部门组织验收,验收合格后,财政部门按比例拨付工程资金。

第十七条农村公路养护资金要专户管理、专款专用,接受审计、财政部门的审计和监督检查,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截留、挪用和挤占。

第四章农村公路养护

第十八条各级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机构要按照国家和省、市有关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对农村公路进行管理和养护,保障农村公路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

第十九条农村公路养护的质量要求是:保持路面整洁,横坡适度,行车舒适;路肩顺直,边坡稳定,排水畅通;构造物、桥涵及隧道完好;沿线设施完善;绿化协调美观,逐步实施GBM工程,力争构成畅、洁、绿、美的公路交通环境。

第二十条农村公路养护工程要推行招投标制度、工程监理制度和合同管理制度。

农村公路养护要逐步推行专业队伍养护、承包公司养护等多种方式,推进养护市场化。

第二十一条农村公路要保证两侧边沟(截水沟、坡脚护坡道)外缘起不少于1米的公路用地。在农村公路两侧修建永久性工程设施,要符合市规划部门的整体规划,属县道的,要经交通运输部门审批同意,其建筑物边缘与公路边沟外缘的间距,县道不少于10米,乡道不少于5米,村道不少于3米。

第二十二条农村公路养护包括正常管理养护和公路养护工程。正常管理养护是指养护机械设备使用维修、路面清扫、坑槽填补、砂土路回砂、路肩和边坡整理、路沟清理、路障杂物的清除、树木花草看护及公路附属设施的安装维修。公路养护工程按其工程性质、规模大小、技术难易程度划分为小修保养、中修、大修和改建工程四类(简称"维修改造工程",下同)。

第二十三条县道的维修改造,由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每年底组织调查,提报下年度计划,报市政府批准后,由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组织实施。

乡道、村道的维修改造,由各镇、街道、园、区在每年年底向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提报下年度大修改造、挖补维修工程计划,报市政府批准后,纳入市财政补助范围,并由各镇、街道、园、区具体组织施工,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参与工程的招投标、质量监督和竣工验收。

专用道养护工程由用路单位负责,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给予技术指导。

第五章农村公路路政管理

第二十四条农村公路路政管理,是指市交通主管部门为维护公路管理者、经营者、使用者的合法权益,根据《公路法》、《路政管理规定》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实施保护公路、公路用地及公路附属设施(以下统称路产路权)的行政管理。

县乡公路路政管理由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下设的农村公路管理局具体负责,各镇、街道、园、区要积极配合做好路政管理工作。村道的日常路政管理由各镇、街道、园、区负责,具体路政案件由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协助处理。

第二十五条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要为路政管理机构配备相应的路政管理人员和必要的装备。公路路政管理人员执行公务时,要着标志服装,持统一证件,路政巡查专用车要配置统一的标志和示警灯。

第二十六条路政管理的职责是:

(一)宣传、贯彻实施有关公路路政管理法律、法规和规章;

(二)依法实施《公路法》规定的路政许可事项;

(三)维护公路、桥涵养护、施工作业的正常秩序;

(四)实施公路路政巡查,依法制止乱堆乱放等行为;

(五)管理和保护公路路产,维护路权,对违反公路路政管理的行为有权制止并依法处罚;

(六)依法控制公路两侧建筑红线,取缔违章建筑设施;

(七)负责对超过公路、公路桥梁限载、限高、限长、限宽标准(以下简称超限)和超过载重质量的运输车辆及公路状况进行监督检查;

(八)法律、法规、规章指定的其他职权。

第六章监督检查

第二十七条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纳入市政府对镇、街道、园、区的年度综合目标考核范围。

第二十八条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机构要加强对养护人员出勤和养护质量情况的考核。正常管理养护费的拨付,按百分考核标准与公路养护质量紧密挂钩。具体考核办法由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制定。

第二十九条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负责对全市农村公路进行不定期巡查、季度检查、半年初评和年终总评。

第三十条镇级人民政府要建立健全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制度,将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列入议事日程,做到管理养护"路段、目标、责任、奖惩"四个明确,使农村公路养护实现季节性、突击性养护向经常性养护转变。

第三十一条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和各镇、街道、园、区要加强对所属的农村公路管理人员的管理和教育,强化监督检查。

第七章附则

第三十二条本办法由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负责解释。

上一篇:艺术教育的目的范文 下一篇:劳动力多元化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