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单式”服务打造精品园区

时间:2022-07-16 06:09:37

“订单式”服务打造精品园区

3月10日,江津区德感工业园热闹非凡。

耐世特公司的汽车转向系统研发制造及销售基地项目如期开工。

这是落户德感工业园的第11家世界500强企业,加上此前落户的中船重工集团、中国兵装集团、瑞士ABB集团等,现在平均每平方公里建成区就有一家世界500强企业。

作为重庆首批16个特色工业园之一,德感工业园已入驻250多家企业,去年实现工业总产值290亿元。

德感工业园之所以能够实现超常规发展,一个重要秘诀就是党建工作。江津区委书记陶长海在全区党建工作会上强调,“要牢固树立‘抓好党建是本职、不抓党建是失职、抓不好党建是不称职’的思想,不断强化党建‘主业’意识,切实耕好党建这块‘责任田’”。江津区委常委、德感工业园党委书记张果说,为了耕好党建“责任田”,德感工业园党委认真落实江津区委要求,根据江津区“一五七六”发展思路,把抓党建和抓发展结合起来,通过党建工作助推工业经济发展,着力打造精品园区,建设工业新城,到2016年建成区面积将达18平方公里,实现工业总产值600亿元,成为江津“产城融合美丽滨江城市”的重要板块。

抓党建促发展,德感工业园党委推出的“订单式”服务很好地诠释了这一要诀。

“技工荒”

2014年2月21日,德感工业园杨林社区活动中心,“春风行动”现场招聘会在此举行。

尽管现场人流如织,但重庆焱炼重型机械设备有限公司综合管理部部长艾朵朵却心头发凉:“企业开出高薪,但符合要求的人却不多。”

不仅是焱炼重机,62家进场企业提供了1200多个岗位,但满足技工岗位需求者寥寥无几,仅焊工缺口就有近百人。

企业的难题,就是园区党委和管委会的课题。“技工荒会直接制约园区发展。我们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应该围绕瓶颈发力,服务企业、服务发展。”德感工业园党委委员、纪委书记刘先全说,“针对企业的具体需求,我们提供‘订单式’服务,全方位地解决技工荒问题。”

“支部夜校”

2014年3月27日晚,在位于园区的潍柴技工学校里,德感工业园2014年第一期“支部夜校”开课。

“走,听课去。”下班后,金象起重的车间有人喊。

“怎么不叫我啊?”杨秀金问。

“你是生产部长,不需要去了吧?”

“我也报了名的,这种免费培训的好事怎么能错过,听说学满考试合格后,还能办职业资格证书。”杨秀金拿起笔记本赶快出了门。

一个多月前,园区党委针对38个党支部进行了调研。

“解决技工荒,你们有什么要求和建议?”刘先全问。

“能不能首先从提升已有工人的技能入手?”有企业建议。

“能!既然是‘订单式’服务,就是要按你们的需求提供服务。”刘先全说。

随后,园区党委结合教育实践活动,发出上千份调查问卷。企业对“订单式”服务反响强烈,纷纷提出建议。

“但谁来当老师?”党委班子又犯了愁。

以前,每个党支部都有自己的夜校,主要从技工中聘请老师。“往往同一课程这家讲了那家又讲,缺乏统筹。”刘先全说,“何不由党委牵头开展‘支部夜校’,对同一工种进行统一培训?”

刘先全的灵感来自园区内的潍柴技校,调研发现,潍柴技校至少能提供17个工种的培训服务。

3月12日,德感工业园党委与潍柴技校签订培训协议,第一期培训选定园区企业紧缺、职工意向最强的计算机信息化和电焊工两个工种,每周培训三个晚上,共60个学时,费用由园区党建培训经费支出。

消息一公布,杨秀金就赶紧报了名。

上了几次“支部夜校”后,杨秀金的技术突飞猛进。

4月2日,金象起重的生产车间,轰鸣的机器声中,工人陈礼春正设置起重机盖板焊接参数。

“你的参数设置过高。”他身后的杨秀金提醒道。

“老师傅口口相传,都是这么设的。”陈礼春不服气。

杨秀金指着一块盖板的焊接处说:“电流、电压参数过高,速度是快了,但焊接处会凹凸不平。”

陈礼春仔细一看,果然如此。按杨秀金说的标准设置,盖板的焊缝光滑平整。

“你真牛。”陈礼春翘起大拇指。

“不是我牛,‘支部夜校’才讲了这一课。”杨秀金说。

“现在,参加培训的工人技术都有长进,已攻克了好几道技术难关。”金象起重办公室主任陈志敏说,“我们要给园区党委送面锦旗。”

顶岗培训

“‘支部夜校’虽好,但每期培训人数有限,我们还是不解渴啊。”重庆赛迪重工设备有限公司总会计师兼党支部书记曾义找到园区党委诉苦。

原来,赛迪重工进行产业升级,急需二三十名焊工和车工。

“你莫急,‘订单式’服务还可以按需‘上菜’。”刘先全早已胸有成竹――顶岗培训。

“园区党委将组织企业对接职业培训学校,开展校企联手办学。”刘先全说,“学生理论学习期满后,到企业来进行为期一年的顶岗实习,成绩优秀者可留在企业。”

“好,我们试试。”曾义爽快答应。

4月2日,在园区党委牵线下,曾义带队前往江南职业学校考察。

“车工和焊工专业的师资和学生素质都不错!”曾义对考察情况非常满意。

两天后,赛迪重工与江南职业学校“握手”。

这次“握手”,让学生程迪波看到了曙光。

“职高即将毕业,但是怎么适应企业生产,我心头没底。”程迪波说,“虽然以前一直在学校实作,但和企业的真实环境却有天壤之别。”

“不怕,你的理论知识扎实,我推荐你去顶岗培训。”江南职业学校就业办主任文茂林说。

就这样,程迪波成为企业数控车工顶岗培训的一员,“我真没想到,在这里有企业的中高级技工师傅手把手教,每月还能领2000多元工资。”

比程迪波更高兴的是企业负责人。

“这次顶岗培训,我们一下招了49名学生,在这批学生中,我们会优中选优留下28名。”解了燃眉之急的曾义喜上眉梢,“今年,我们还要组织一批顶岗培训。”

在园区党委牵线搭桥下,14家企业成了顶岗培训的受益者。

“一站式”生活

4月8日,重庆赛迪重工有限公司。

“听说公交车的运行时间即将优化,每天不用凌晨6点就起床了,加班晚了也方便回家了!”家住江津城内的工人何坤祥说。

“就是,真是没想到啊。”同事们热议着。

在企业职工“没想到”的背后,是园区党委的良苦用心。

“园区往返江津城区的公交车每天只开行8个班次,在园区内仅有7个站点,而园区从业人员已有两万人,交通已经不能满足园区发展需要。”园区企业纷纷诉苦。

“要留住人才、吸引人才,必须打造一流的环境。”管委会决定由负责企业服务工作的副主任程晓平牵头解决这一难题。

在管委会的协调下,3月21日,江津区交委领导率队到园区调研后,提出对策:“我们马上研究方案,科学增加运力,必要时考虑纳入竞争机制。”

现在,经过园区党委和管委会的苦心经营,园区“五纵六横”的道路网络基本建成,绿化、路灯等市政基础设施实现全覆盖,变电站、污水处理厂、配气站等基础设施齐全,园区已建成40万平方米保障性住房,银行、保险、商贸、电信、广电、邮政等服务机构陆续入驻,“一站式”生活变成现实……“在这样的地方,我愿意干一辈子!”贵州小伙梁德义说出了园区工人的心声。

上一篇:群众身边的家庭医生 下一篇:父母写下的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