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体系管理体系范文

时间:2023-10-18 16:57:23

食品安全体系管理体系

食品安全体系管理体系篇1

1食品安全需要公共经济主体的介入

根据公共经济学原理,具有公共产品性质的物品需要由政府和第三方提供。食品安全是一种典型的“后验商品”(后验商品是指消费者必须在消费产品以后才能确定它的质量,也被称为“经验商品”),只有在消费者是实现消费之后才可能知道食品是否具有安全性,甚至在某些时候即使消费之后也无从知道。食品的质量特性、安全特性无法从其外表看出,购买时,消费者只能凭借经验做出判断和选择由于食品的生产供应者与消费者之间广泛存在信息的不对称和质量责任的不可追溯性,以及政府监管的分段模式,导致食品安全问题屡屡发生。这就需要政府和第三方作为公共经济主体参与食品安全,始终坚持以健全产品质量安全体系为核心,以提升安全水平和基层监管能力为目标,建立覆盖全过程的质量安全监管制度,整体提升了食品安全水平。

2政府构建食品质量安全体系模式

2.1加强领导,完善监管体系建设

政府成立食品安全委员会,明确监管职责,充分职能部门的监管作用,加强食品质量安全监管公共服务能力建设。为相关执法部门配备完善监管检测设备和执法车辆,承担起食品质量安全知识培训、技术推广、生产环节质量安全日常巡查、食品快速检测等任务。

2.2大力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

2.2.1规范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和管理

政府作为经济主体,要鼓励扶持联户经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发展适度规模的标准化生产基地。要加强技术指导和服务,积极推进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要引导各标准化生产基地认真落实规范技术规程,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实行统一农资供应、统一技术指导、统一生产管理、统一质量检测、统一收购销售;要建立健全生产记录,严格控制农牧渔业投入品,严禁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剧毒、高毒、高残留农兽药等,确保生产产品的优质安全。

2.2.2稳步推进品牌化建设

加强品牌认证工作,健全扶持政策措施,扩大产品认证覆盖率。同时,切实加强对认证企业和认证产品的动态监管,获得品牌认证的产品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实行包装上市,坚决维护好认证品牌的良好形象和社会信誉。

2.3强化投入品监管工作

2.3.1健全投入品控制体系

对允许使用的投入品、添加剂及其生产企业实行备案管理,清理整顿投入品、添加剂的销售渠道,对有关药物实行专营专供。监管部门负责指导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建立生产经营台帐,严格记录生产环节投入品使用情况。建立农业化学品专业配送体系,形成农业化学投入品“供、销、用”全程链式管理体制,保证无禁用农业化学投入品使用。

2.3.2建立了农业投入品监管信息平台

实行农业化学投入品市场准入和登记备案管理制度,强化对农药、兽药、渔药、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的源头控制,制定相关化学投入品管理办法,严格执行禁限用农兽渔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有关规定。严格落实农药经营告知和高毒农药实名购买制度;建立农药监管信息平台,保证农药销售可追溯。

2.3.3联合执法,狠抓农业投入品源头监管

把农资监管作为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严格执行备案销售,从源头上控制入市渠道,实现向上可追溯生产源头、向下可追溯零售终端。鼓励多部门联合开展投入品打假专项治理行动,确保投入品经营单位无禁用投入品经营。

2.4食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各环节、各关键点进行信息收集记录并实现逆向查询,逐步建立起源头可追溯、流向可追踪、信息可查询的追溯体系。对食品种养殖、化学投入品采购使用、病虫害防治与疫病控制、收获、储藏、运输、加工、包装等各环节实现质量安全可追溯。

2.5扎实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工作

2.5.1健全完善食品质量例行检测体系

通过对农贸市场、各个超市、蔬菜基地、畜产基地、水产基地、林果加工厂等食品企业进行样品抽检,建立不合格产品问责和追溯制度,防止不合格食品进入市场。根据政府制定检测要求,抽检样品交由具有监测资质的第三方机构区检验监测中心进行检测。监测中心在规定的时间范围内将检测结果交由主管部门,由主管部门汇总结果对外通报。

2.5.2食品质量安全信用体系

推进食品质量安全信用体系建设,是强化食品质量安全监管的重要措施,有利于提高生产经营主体的责任意识、诚信意识和自律意识,充分发挥市场调控作用,提升食品质量安全监管效能。农业、畜牧、林业、水务、食药监、质监、工商部门要重点针对生产和经营两个领域,指导生产经营主体对产品质量安全作出公开承诺,完善、整合质量安全信用信息,实行动态管理、专人记录、及时更新。

3政府加大食品安全政策支持

3.1加大资金政策扶持力度

各级政府要加大对食品质量安全工作的扶持,将食品质量安全专项经费列入年度预算,保证增长幅度高于经常性财政收入增长幅度。可通过加大对食品企业建设、质量认证、产地检测室建设、监管员补助等投入,提高标准化基地建设和品牌奖补等措施,鼓励企业提高安全意识,提高产品竞争力。

3.2加强宣传和教育培训

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新闻媒体等各种宣传方式,加大对食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的宣传力度,普及食品质量安全常识,提高全社会的食品质量安全意识。政府部门还要加强对农产品从业人员的培训,制订培训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分层次地开展食品质量安全政策法规及相关知识宣讲,强力推进食品质量安全工作。

3.3强化监督考核

政府要将食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纳入目标责任考核体系,定期对下属单位的食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进行综合考核,并对各有关职能部门的监管工作进行综合考核。对涉及食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落实不力的,实行行政效能问责。

3.4建立责任倒查及追究制度

为保障各职能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认真履行相关质量安全监管职责,根据《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对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实行责任倒查及追究制度。

食品安全体系管理体系篇2

何力充分肯定了去年贵州省食品安全取得的成绩。他说:“2015年,我省食品安全工作在国务院食安办的指导和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按照”四个最严”要求,不断深化食品监管体制改革,推动落实‘四有四责’,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坚决守住了不发生重大食品安全问题的底线,保障了全省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特别值得肯定的是在去年底国务院组织的食品药品安全重大决策部署落实情况专项督导检查中,贵州与上海并列第一。”

2015年,贵州省食品安全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绩。

初步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监管体制机制。始终坚持发展方向、问题导向、创新导向,把深化改革与做好当前工作相结合,把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通过各地各部门共同努力,初步建立统一权威、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责任明晰、协调有力的监管体系。

从源头到餐桌的全过程监管链条基础形成。各级各部门始终秉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思想,认真履行监管职能,严密防控安全风险,确保了全省人民群众的饮食安全和身体健康。

坚持建管并举,食品安全监管队伍能力逐步提升。各地各部门有针对性地开展一系列教育培训,举办各类培训班231期(班),培训24041余人次,食品安全监管水平和能力进一步提高。

坚持寓管于服务,积极助推经济发展。进一步下放审批权限,优化审批流程,将依法承担的行政许可事项和当场办结事项全部进驻省政府政务服务中心,实现“一站式”办理,办结时限缩短了50%。特别是针对实施食品生产许可的31项食品类别,除保留6项外,下放15项到市(州)、10项到县(市、区、特区)食品监管部门。

坚持信息主导,“食品安全云”建设持续推进。坚持把“食品安全云”建设作为大数据、信息化、互联网等领域的重要内容,狠抓落实,积极推进。目前已集聚了20257家食品生产企业的32013件食品信息,开展舆情信息数据采集,积累了2736万条数据。

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管,积极配合省人大评议工作。2015年3月,贵州省人大常委会决定对贵州省食品安全工作进行评议。2015年5月25日,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全省食品安全工作情况报告,取得了到会人数48人,46票赞成的良好效果。

食品安全体系管理体系篇3

关键词:整体性治理;食品安全;监管体系;整合;协调

中图分类号:D6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7408(2012)06-0028-03

食品安全问题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中备受注目的热点,涉及的广度和深度不断突破人们的底线。按照现行《食品安全法》,在食品安监领域,监管的屏障众多:农业部门管初级农产品,工商部门管资质和流通环节,质检部门管生产领域,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管餐饮企业,卫生部门进行综合协调,另外,商务部门在运输和仓储环节,环保部门在食品生产加工环境,公安部门针对食品犯罪等也有各自监管责任。有如此多的部门监管,似乎有利于打击和禁绝食品安全犯罪行为,但恰恰相反,我国的食品安全却越来越处于岌岌可危之境地。为此,必须对现行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予以检视。本文从整体性治理理论视角对我国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进行剖析,以期推动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的创新。

一、整体性治理理论的核心思想

20世纪90年代,西方世界兴起了关于政府改革的新理论——整体性治理理论。希克斯将整体性治理界定为相关治理机构之间,共同强化服务的意义与目标,并在相互认同的方式中达成彼此同意的结果。[1] 整体性治理理论的直接起因是新公共管理运动所导致的政府部门碎片化(functionally fragmented governance)以及政府责任模糊化。这种碎片化和模糊化在处理非结构社会问题时陷入了困境。

整体性治理可以说是对传统官僚制和新公共管理的超越,并被寄予厚望。自英国之后,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芬兰、美国、新加坡等经合组织(OECD)国家相继进行了整体性治理的大规模改革实践与探索。“整体政府已成为当代西方政府改革的新趋向”。[2]整体性治理已成为国内外行政管理研究领域的热门与前沿领域。

台湾学者彭锦鹏在论及整体性治理的时候,将整体性治理与传统官僚制和新公共管理作了如下归纳比较:(见图表所示)

传统官僚制强调科层制、专业分工和按规章运作,新公共管理强调竞争、绩效、分权和公私合作,两种范式都导致管理上的碎片化和沟通协调困难。而当今社会问题的非结构化程度越来越高,跨专业、跨部门、跨功能的合作愈发重要,整体性治理强调的整合与协调可以有效消除部门主义、各自为政等现象,为复杂棘手的社会问题的解决开出了药方。总体来说,在解决非结构社会问题方面,整体性治理主旨要求是:

1.构建大部门体制。整体主义的对立面不是专业化,而是破碎化。破碎化造成部门间转嫁问题与责任、项目相互冲突、目标相互冲突、缺乏沟通、服务遗漏等等。产生破碎化的主要原因是体制的碎片化,主要表现为机构臃肿、部门林立、职能交叉、权责不明。因此需要从体制上进行调整和解决。整体性治理首先要解决的就是构建大部门体制。大部门体制主要应对当前政府功能的过度分工和专业化问题,极度分散的专业化会产生低效,甚至无效的后果,这就需要把政府部门中功能相近的机构进行合并,重新进行部门整合。

2.强化部门间合作,构建无缝隙政府。公共目标的实现如果既需要多个部门配合,又不能创建一个新的超级部门,这时就需要一个有效的协调机制。在公共服务过程中,政府各部门应该以伞状结构代替功能分化的组织,就某一特定问题打破组织壁垒,形成主动协调密切合作的服务机制。

3.资源整合与共享。为了创造1+1>2的协同效应,网络结构应该减少互赖性带来的不确定性。资源整合与共享有利于增强组织间协作意识,缓解冲突。传统的碎片化行政导致部门独立运作,预算自己编制,信息自己存储,组织间无法形成合力和共识。整体性治理的目的在于跨越组织边界,整合原先各自独立的资源,以实现政府的政策目标。具体包括三个方面:一是预算整合。整合型预算有利于强化部门间联系,促成合作;二是人力与技术资源整合。人力与技术资源合作有助于促进机构间信任和理解,消除跨边界运作的不确定性;三是信息共享。通过发展联合的知识和信息策略,增进公共服务中各个供给主体间持续地进行知识和信息的交换与共享,形成协同的工作方式。

4.公私合作。希克斯认为,整体性治理所追求的整合,既可以在政府部门内部进行,也可以在政府部门与志愿组织或私人公司之间进行。21世纪的众多事件证明,协调合作才是出路。公私合作(简称PPP模式),缘起于英国新公共管理运动,由于公私合作有利于缓解公共财政危机,提高公共服务质量,也更有效率,使得该模式逐步为其他国家所效仿。

二、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中的“碎片化”问题分析

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是一种分散型体制,按照食品链的各个环节进行职责分工,即以分段监管为主,辅之以品种监管。各级政府成立由各监管部门组成的食品安全委员会,主要职责为分析形势、统筹部署、制定政策;卫生行政部门行使具体的食品安全综合协调职能;农业畜牧部门负责农产品生产环节的监管;质检部门负责食品生产加工环节和进出口食品安全的监管;工商部门负责食品流通环节的监管;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餐饮业、食堂等消费环节食品安全监管。分段监管细化了监管领域和监管环节,理论上有利于提高专业化行政能力,但在行政实践中,这种碎片化管理暴露出很多问题:

1.缺乏沟通与协调。“劳动分工和职能分工很快凸显了协调的重要性。”[3]中国食品监管按照食品生产链条进行职能划分的后果,产生了很多边界与缝隙,在现实行政实践中表现为部门间没有正常的协调机制。食品安全委员会和卫生行政的综合协调难以落实,其职责履行更多是被动大于主动;重复执法现象严重。由于缺乏有效的协调合作,各部门各自为政,导致重复执法,加大了整个社会成本;推诿扯皮现象严重,频现有利则争、无利则推的局面。

2.存在监管空白领域。分段监管的一个明显问题就是会存在监管节点和监管空白区域,这也是各部门推诿扯皮的主要原因。以猪肉为例,畜牧部门负责生猪屠宰、检疫、盖章。质检部门监管猪肉加工企业,但主要对包装后的食品行使监管责任。猪肉加工企业有很多加工的半成品,比如未包装的熟食就逃脱了监管。理论上讲未包装的熟食出现在流通领域,工商部门也可以监管。但问题是,这些食品未必就进入流通领域,可能直接被餐饮企业购买或者消费者购买。再比如猪肉注水问题。猪肉注水问题,属于掺假问题,主要由工商部门查处,畜牧局、质检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都不行使监管责任。这里面的问题是,注水猪肉并不完全出现于流通环节。屠宰或者加工环节后的注水肉,有些可能直接进入餐饮领域,越过流通环节,而餐饮领域,工商部门又没有监管责任,从而给不法分子留下了可乘之机。

食品安全体系管理体系篇4

关键词:生猪 屠宰 危害控制点 安检记录

0 引言

HACCP(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体系是国际上通用的以控制食品安全卫生的一种先进的、科学的、经济的、预防性的管理体系。是一个评估危害并建立控制系统的工具.其控制系统着眼于预防而不是依靠终产品的检验来保证食品安全。最近几年因动物屠宰加工问题频发生,导致其为不安全食品,引起了国家领导及社会媒体的广泛关注。本文诉述了我市猪肉产品质量安全的基本概况、问题,提出如何深一步对我市猪肉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并建立安全管理的长效机制和对策。

1 我国猪肉的供给背景概述

当今我市的养猪的规模化、现在化逐步的发展,兽药及饲料添加剂在动物食品生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表面上在降低了养猪的成本,减少了喂养期,提高了猪肉产品产量。但是使用过量药物会残留在动物体内,从而消费者误食其猪肉制品后,会在消费者身体内蓄积,有产生过敏、畸形、癌症等不良后果的可能性,甚至有健康及生命的危害。目前国家也有关兽药及药物添加剂相应的法律、法规、标准和管理办法,规定了最大残留限量,但并未得到全面、有效的落实。由于有些企业违法添加,加大了食用动物性食品致人生病的危险性。各地种猪和猪肉产品广泛交易,提高了疾病传播的风险,对其防疾病和道路运输、交易市场提出更高要求。

2 国内猪肉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 猪肉安全问题的分析

猪肉产品的安全不但由种猪的优良、饲料的组成,猪的身体健康情况、养猪场所的卫生环境,另外猪的加工、屠宰、道路运输及其制品的贮藏方发也对其产生不良影响。对猪肉制品各个环节进行安全控制,才能更好的出产安全放心猪肉制品。质量安全因素有以下四点:①品种的选育。料与饲料添加。③产地环境污染。④疫病和寄生虫病的影响。

2.2 政府针对生猪肉的管理

对生猪制品的法规不完全,多是部门规定的法规,常有出现同一类案件但处罚结论不一样的情况,不适合当今的要求。从采集样品到结论出来都达半年之久,问题出现,往往来不及查处却已经发生了。手段落后、设备陈旧和工作要求不相适应。

3 生猪屠宰生产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运用

3.1 生猪屠宰过程中的危害预防

①生化危害。②饲料危害。③屠宰过程中卫生危害。

3.2 具体危害分析控制点

在食品生产、加工、包装、储藏、运输等过程中依照分析结果。设定可以控制的并能有效地防止或消除食品危害。或将其降低到可接受水平的工序、点、过程或步骤。

3.2.1 屠宰选址控制点

规模养猪场污染应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视,吸取国外畜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先污染后防治的教训。结合实际情况。高度重视对环境造成的污染问题。将养猪场污染的管理纳入环境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

3.2.2 运输储存控制点

当生猪从养殖地运输到屠宰场所后,在卸猪之前,动物检疫员应先向押送人员索要养殖地检疫证明和运输车及相关设备消毒证明,同时要知道养殖地有无疾病和用药、喂养情况及在运输中的健康状况。动物检疫员还要上车仔细观察生猪,核实生猪种类和数量,如果发现数目不符或者有中途死亡的,必须查明原因。如发现该批次生猪有疫情或可疑疫情,按国家相关规定处理。经查确无疫情的方可准予卸车。

3.2.3 防疫控制点

猪场安全生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创造一个良好的小气候环境。良好的小气候环境除了进行必要的绿化之外,更重要的是做好猪场的卫生清洁及消毒工作。

3.3 建立监控体系

3.3.1 建立源头监管机制

建立源头管理机制,把养殖的安全性纳入认证监管的重要组成部分。源头管理机制可进行以下几点:①从种猪的喂养、成猪的屠杀过程、猪肉的加工、包装、贮藏及运输过程、到制成品的监管。②对养殖地点的农兽药的使用、饲料的种植、加工,生猪的养殖、屠宰、加工环境(水土、污染源、气象)等多方面监管。

3.3.2 验证程序的完善

因为我国对食品药物残留方面的研究和食品安全检测起步晚于其他国家,所以在检验人员、检测仪器、检验标准、及方法等方面追不上世界发达国家,我们必须要利用相关部门、食品加工企业的高度重视。通过国家强力对检验方面的支持及食品加工企业对检验人员,检验设备及检验方法的严格要求,建立完好的检验程序指日可待。

3.3.3 保持记录的准确和完整

建立有关HACCP活动的文件记录控制程序。对HACCP活动产生的纪录进行控制,提供呵追溯性,保存相关的证据,以利于以后的生产出现问题有利于技术修改。对生产、加工过程中的设施设备、用具、生产加工情况、监测、纠偏、产品出入、验证、处理、召回等建立完善详细记载并实行档案管理,一旦产品出现问题,易查出原因,有利及时纠正错误和跟踪回收产品、最大限度地避免给消费者造成不可接受的威胁。

4 结论

猪肉是我国消费者食用最多的一类肉制品,加强对生猪宰杀过程的管理,对增加猪肉的质量率,保证我们食用肉的卫生,安全性起到着重要的意义。对于长期生猪指定点屠杀管制的经验教训,我国应该立即建立我国动物指定点屠杀管理体系,以符合当今社会的发展和人民对安全肉制品的需要。对于生活水平不断推进的今天,食品监督的机制也走向逐渐趋于完善的道路,但多数时候由于章程内容大而化之,与实际脱节,导致流于形式,所以,本文主要是从屠宰现状入手,并以现状中的一些具体缺口作为基础进行详细的讨论,为推进生猪屠宰的安全管理体系(既HACCP)的实践推行作出微薄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期刊论文HACCP原理中的危害分析与微生物毒素的危害,农产品加工·学刊,2006,3.

[2]期刊论文危害分析关键控制点(HACCP)体系在液态乳生产企业的应用,中国自然医学杂志,2006,8(2).

[3]会议论文.HACCP与饲料危害分析,第一届HACCP理论和应用研讨会,2002.

[4]期刊论文危害分析与关键点控制(HACCP)的原理及应用,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18(1).

[5]期刊论文果蔬汁产品危害分析关键控制点,饮料工业2002,5(z1).

[6]期刊论文生猪屠宰分割工艺流程中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HACCP)的应用,2008.

[7]会议论文罐头食品HACCP计划危害分析之要点第二届HACCP理论和应用研讨会,2003.

[8]期刊论文.WHO关于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方法在药品中的应用介绍,中国药事,2007,21(8).

[9]期刊论文.HACCP在蔬菜供应链中的应用,上海水产大学学报,2008,17(3).

食品安全体系管理体系篇5

【关键词】食品安全; 安全管理体系;

【中图分类号】R136.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2)09-0013-02

1构建食品安全的现状

俗语说“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问题一直受到广大人民的关注,响群众的身体健康以及生命安全,是关系到我国经济是否能够健康发展的关键。如果不能建立科学的食品安全管理必然会影响到国家和政府在世界舞台的形象。因此加强食品安全的管理体系建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现阶段我国食品安全现状不容乐观,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不规范的食品流通环节管理秩序。食品流通环节的管理秩序的不规范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相当多的食品经营企业都有小而乱的特点,导致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及其难,对食品的包装水平也很低下,有些小企业甚至不顾法律的规定使用未经检验的合格包装物;(2)一些小的企业在食品的收购、运输和存储过程,还存在滥用保鲜剂和防腐剂的问题;(3)一些经营者不顾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牟取利润,销售的产品是变质的产品或者假冒伪劣食品。在城乡结合部、农村市场和校园周边甚至还有兜售无出厂合格证、无厂名厂址的假冒伪劣食品和无保质期的“三无”食品,严重影响到城乡居民正常生活和生命安全。

1.2由于新技术、新资源应用产生的食品安全问题。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食品工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大量的新添加剂品种、新型包装材料、新的食品资源、新工艺等资源出现,加上酶制剂和现代生物技术等新技术的涌现,导致了能够直接应用在食品上的和间接与食品接触的人工化学物质不断增多。

1.3随着食品研发出现的新问题。食品安全科技在不断地发展,由传统工艺制造出来的食品也不断地被食品安全检验机构发现有安全隐患问题,例如:油条中会有铝的残留在之前很长一段时间都是不被人知晓的,但是当检验结果出现时,不得不说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消费者对能否迟到安全食品的信心。

2食品科学与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和思考

2.1引入ISO22000标准帮助食品企业提高食品质量。 ISO22000标准在不断出现食品安全问题的现状下,基于本标准建立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组织,可以通过对其有效性的自我声明和来自组织的评定结果,向社会证实其控制食品安全危害的能力,持续、稳定地提供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终产品,满足顾客对食品安全要求;使组织将其食品安全要求与其经营目的有机地统一。因此ISO22000提供了一种帮助生产企业制定有效的食品安全制度,有效履行其主题的责任有着重要的作用。长期以来我国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基本构成,但是相对发达国家而言相当滞后。我国已经有企业、地方、行业和国家等不同等级的食品标准,总共的数目已经超过了前项之多,其中国家标准又可能分为产品质量标准和卫生标准,这样就使得我国基本形成了以基础标准为本、产业标准和行为标准为辅,以检验的方法标准为主要依据的部级食品标准体系。

2.2提高检测水平。当前我国的检测水平任然较低,不能满足大众对食品安全检验的需求。由于卫生部、农业部和国家质检总结是我国食品安全检验机构主要分布的政府部门,这些部门的管理方式大同小异,这就是本来就缺少的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捉襟见肘,比较严重地影响到食品安全监督工作所能取得的震慑威力和监督能力。对于由于新技术、新资源应用产生的食品安全问题,我国较为先进的、灵敏的检测方法有多聚酶链反应、基因探针等法师已经被应用在食源性病原体的检验,但是这种检测还是主要用于研究单位,没有在食品安全上进行推广使用。因此提高检测水平对于构建科学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具有重大的意义。对于检测手段的选择可以依据分级原理进行。国家的食品安全检验机构要进行广泛而全面的检测能力的掌握,对于地方检测机构和企业而言就要正对地方生产的食品或者企业的产品,统计其品种,正对这些产品的特性和长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检测能力的提升,各地部门不能轻视此事,每年要投入部门资金进行此项工作的研究。

2.3严格遵守食品安全标准进行食品安全的检验。 根据襄阳市的食品相关企业进行检验,可以从中看到中国当下普遍存在的产生食品安全的主要原因是企业主的食品安全意识差。根据对襄阳市的3000余家的小作坊加工点和食品加工企业进行统计和分析。得到的数据结果是:襄阳市有5家大型食品加工厂家,主要生产大米、食用油和面粉等食品,生产设备比较完善,生产的条件也满足,而且都进行了生产功能的区分,还有良好的生产环境,各种生产场所也相当齐全;而28%的食品加工企业是中小型的食品加工企业,这些企业仅仅获得政府出台的食品安全法规的基本要求,取得了食品生产许可证,但是管理基础相当薄弱,也没有建立科学的管理系统,另外还有60%的任然采用传统的以家庭生产为主要方式的小作坊,这些小作坊的工作条件差,生产工艺也很简单,为了降低成本,这些企业往往不重视食品安全。因此对于检测监督的人员而言,严格遵守食品安全检验标准,对于不合格的企业要发出警告或者惩罚,并且提出一些可行的建议。

3小结

本文从我国的食品安全管理的不足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基于这些导致食品科学与安全管理体系很难构成的因素进行分析,从而提出了要通过建立完善的食品安全检验制度来规范食品生产企业,毕竟食品安全问题紧靠监管部门和人民群众的呼吁是不够,最主要的还是食品生产企业意识到食品安全制度的重要性,在引进规范的标准后就需要进行分级式地提高检测水平,从实际出发,统计自己需要的食品检测方法,然后进行引进相关技术,这样就可以保证在保证食品检验的基础上不会出现资源的浪费,从而构建成科学而合理的管理体系。

参考文献

[1]欧阳锡辉.李慧. 襄阳市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设探讨[J]. 湖北农机化.2012.

食品安全体系管理体系篇6

【关键词】食品安全;体系;构建;监管

1.完善我国食品安全法律体系

随着经济社会及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认识的不断深化,我国目前的食品安全法律体系有些方面已经不能适应当今食品安全形势的发展需要,作为食品安全法律体系的核心,《食品卫生法》对体系内其他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的指导作用也有所降低。

在建立我国食品安全法律体系的过程中,应当首先抓紧组织修订《食品卫生法》。在是否将《食品卫生法》修改为《食品安全法》的问题上,还有不同意见。食品卫生仅是食品安全问题中的一部分,无论是从法律的名称还是从法律本身的内容考虑,食品安全法律体系都应围绕“食品安全”这一核心加以建设。建议方法有二:一种是把《食品卫生法》更名为《食品安全法》,作一次全面修订和补充;另一种是重新制订一部《食品安全基本法》,作为食品安全领域的“母法”,其基本内容至少应当包括如下方面:

(1)目的:综合促进和保障食品安全。

(2)定义:明确“食品“”食品安全”等名词的法律涵义。

(3)食品安全监管范围:国家对食品安全实行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监管。

(4)监管体制:以法律的形式提出我国食品安全基本监管框架和各方职能。

(5)食品安全监管原则:确保人民身体健康,注重科学依据,控制和预防并重,公开、客观、公正,等等。

(6)社会其他各阶层的食品安全责任。以食品生产经营企业为主,还包括与食品相关的行业、食品行业协会以及消费者等。

(7)应急处理。

(8)标准检测,含市场准入。

(9)安全风险评价。

(10)信用体系。

(11)食品安全信息网络。

(12)宣传教育。

(13)行业协会、研究机构的推动。

(14)法律责任。强调监管主体的违法责任、做好与《刑法》的衔接、对违法食品生产经营者设置严厉罚则。

“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成为我国食品安全监管部门执法中的一个顽症,究其原因,不外乎是执法人员对法律法规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不强、碍于情面和各方压力办“人情案”以及部分执法人员、地方保护等等。要做到依法行政,就必须注重对执法人员的法律培训和思想道德教育、制订严密的工作纪律和内部审批程序、完善行政执法人员责任追究机制、建立大案要案领导集体决定制度,不断强化执法和执法监督,使法律法规落到实处。

2.建立食品安全监管体系

我国现今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在延续历史做法的同时,更要向管理体制卓有成效的国家学习,使监管体制相对协调集中,逐渐开创我国科学、协调的食品安全监管新模式。

第一,可以考虑在现行的部际食品安全联席协调会议的管理架构上有所突破,如成立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以统一协调、管理涉及国家食品安全的相关部门,彻底改变目前相关行政部门各自为政、协调不力、重复管理、执法软弱的局面。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由国务院总理或副总理出任主任,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农业部、卫生部、质检局、工商总局、公安部、商务部、海关总署等相关部委领导或主管领导均成为该委员会成员(关系较为重大的正部级单位的一把手可作为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会秘书长(或常务副主任)及委员会的办事机构或秘书处可以设在某个部委(局、办),承担该委员会的具体工作。

第二,进一步探索多种管理模式,将对品种的管理和“划段”管理结合起来,对能够集中的管理链条和跨度不太大的品种可由一、二部门管理起来。对于需要“划段”的管理,要明确边界和衔接的方式方法,特别是信息的沟通和共享,职能上尽可能避免交叉。

3.建立食品安全应急处理体系

目前,我国在对食品的安全监管中尚未建立起较为完善的食品安全应急处理制度。从现实来看,一旦发生了食品安全事故,往往是监管部门事后仓促应对,相关部门匆匆召开联席会议,确定彼此的职责、工作分工和工作步骤。这种事后的应急处理方式已经不能及时控制原因日趋复杂的食品安全事故,也不能满足公众对政府高效处理此等事故的期望,更可能发生部门之间的互相推诿以及信息沟通的迟缓与不力。建立并不断完善食品安全应急处理机制,不仅有助于上述问题的解决,还可以加强食品安全执法部门的队伍建设。

4.建立食品安全标准和检验检测体系

4.1尽快完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

由于订标工作缺乏有效的统一协调机制,我国现有的食品安全标准在实施中暴露出不少相互矛盾的问题,近期,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国家标准化委员会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的要求,开始组织实施食品标准的制订及修订,这一重要的基础工作的开展将对提高我国食品安全水平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将会大大提高我国食品安全水平。

4.2加大对食品检测检验研究和应用的投入

食品安全标准和检验检测体系的统一完整,将为我国大力开展的食品市场准入制度和对食品安全一系列的监管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5.建立食品安全信息监测、通报、的网络体系

目前,我国的食品安全信息大多是各职能部门自行公布与其相关的信息,但现实中不仅不同部门对同一内容公布的信息不一样,甚至同一部门对同一内容的信息公布也出现不一致。因此,尽快建立统一协调的食品安全信息监测、通报、的网络运行体系是保证我国食品安全工作的有序、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

6.初步建立食品安全教育宣传体系

在食品安全保障体系建设中,教育宣传体系的作用不能小觑。宣传教育工作是在全社会营造食品安全氛围的基础,应当突出主题、注重实效,以提高人民群众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和认识水平。

7.构建食品安全推动体系

我国的各类食品行业协会应当肩负起推动食品安全的重任。行业协会是社会生产专业分工和市场竞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行业协会维护着行业的整体利益:对内为协会成员服务,组织会员的培训,以期提升行业的竞争力;对外作为本行业的代言人,成为政府和企业沟通的桥梁,目的是谋取和增进协会成员的合法合理的利益。行业协会在为企业谋求共同利益和为行业谋求更大发展的同时,也会对协会内的成员加以必要的纪律约束,维护行业的整体声誉。行业协会的这些职能是建立食品行业协会的食品安全推动体系的原因和基础。 [科]

【参考文献】

[1]王于杰.完善法律制度,理顺监管体制是解决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治本之举[J].安徽医药,2006,(02).

[2]张妮.食品安全有效监管须求解“分散”方程[J].中国发展观察,2008,(01).

[3]包昌红.刍议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及完善[J].法制与社会,2008,(31).

[4]王雷钧.浅析食品质量安全管理的重要性[J].硅谷,2008,(18).

食品安全体系管理体系篇7

【关键词】食品安全;体系;构建;监管

1.完善我国食品安全法律体系

随着经济社会及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认识的不断深化,我国目前的食品安全法律体系有些方面已经不能适应当今食品安全形势的发展需要,将《食品卫生法》修改为《食品安全法》的问题上,无论是从法律的名称还是从法律本身的内容考虑,食品安全法律体系都 围绕“食品安全”这一核心加以建设。作为食品安全领域的“母法”,其基本内容包括了如下方面:

(1)目的:综合促进和保障食品安全。

(2)定义:明确“食品“”食品安全”等名词的法律涵义。

(3)食品安全监管范围:国家对食品安全实行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监管。

(4)监管体制:以法律的形式提出我国食品安全基本监管框架和各方职能。

(5)食品安全监管原则:确保人民身体健康,注重科学依据,控制和预防并重,公开、客观、公正,等等。

(6)社会其他各阶层的食品安全责任。以食品生产经营企业为主,还包括与食品相关的行业、食品行业协会以及消费者等。

(7)应急处理。

(8)标准检测,含市场准入。

(9)安全风险评价。

(10)信用体系。

(11)食品安全信息网络。

(12)宣传教育。

(13)行业协会、研究机构的推动。

(14)法律责任。强调监管主体的违法责任、做好与《刑法》的衔接、对违法食品生产经营者设置严厉罚则。

“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成为我国食品安全监管部门执法中的一个顽症,究其原因,不外乎是执法人员对法律法规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不强、碍于情面和各方压力办“人情案”以及部分执法人员、地方保护等等。要做到依法行政,就必须注重对执法人员的法律培训和思想道德教育、制订严密的工作纪律和内部审批程序、完善行政执法人员责任追究机制、建立大案要案领导集体决定制度,不断强化执法和执法监督,使法律法规落到实处。

2.建立食品安全监管体系

我国现今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在延续历史做法的同时,更要向管理体制卓有成效的国家学习,使监管体制相对协调集中,逐渐开创我国科学、协调的食品安全监管新模式。

第一,可以考虑在现行的部际食品安全联席协调会议的管理架构上有所突破,如成立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以统一协调、管理涉及国家食品安全的相关部门,彻底改变目前相关行政部门各自为政、协调不力、重复管理、执法软弱的局面。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由国务院总理或副总理出任主任,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农业部、卫生部、质检局、工商总局、公安部、商务部、海关总署等相关部委领导或主管领导均成为该委员会成员(关系较为重大的正部级单位的一把手可作为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会秘书长(或常务副主任)及委员会的办事机构或秘书处可以设在某个部委(局、办),承担该委员会的具体工作。

第二,进一步探索多种管理模式,将对品种的管理和“划段”管理结合起来,对能够集中的管理链条和跨度不太大的品种可由一、二部门管理起来。对于需要“划段”的管理,要明确边界和衔接的方式方法,特别是信息的沟通和共享,职能上尽可能避免交叉。

3.建立食品安全应急处理体系

目前,我国在对食品的安全监管中尚未建立起较为完善的食品安全应急处理制度。从现实来看,一旦发生了食品安全事故,往往是监管部门事后仓促应对,相关部门匆匆召开联席会议,确定彼此的职责、工作分工和工作步骤。这种事后的应急处理方式已经不能及时控制原因日趋复杂的食品安全事故,也不能满足公众对政府高效处理此等事故的期望,更可能发生部门之间的互相推诿以及信息沟通的迟缓与不力。建立并不断完善食品安全应急处理机制,不仅有助于上述问题的解决,还可以加强食品安全执法部门的队伍建设。

4.建立食品安全标准和检验检测体系

4.1尽快完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

由于订标工作缺乏有效的统一协调机制,我国现有的食品安全标准在实施中暴露出不少相互矛盾的问题,近期,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国家标准化委员会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的要求,开始组织实施食品标准的制订及修订,这一重要的基础工作的开展将对提高我国食品安全水平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将会大大提高我国食品安全水平。

4.2加大对食品检测检验研究和应用的投入

食品安全标准和检验检测体系的统一完整,将为我国大力开展的食品市场准入制度和对食品安全一系列的监管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5.建立食品安全信息监测、通报、的网络体系

目前,我国的食品安全信息大多是各职能部门自行公布与其相关的信息,但现实中不仅不同部门对同一内容公布的信息不一样,甚至同一部门对同一内容的信息公布也出现不一致。因此,尽快建立统一协调的食品安全信息监测、通报、的网络运行体系是保证我国食品安全工作的有序、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

6.初步建立食品安全教育宣传体系

在食品安全保障体系建设中,教育宣传体系的作用不能小觑。宣传教育工作是在全社会营造食品安全氛围的基础,应当突出主题、注重实效,以提高人民群众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和认识水平。

7.构建食品安全推动体系

我国的各类食品行业协会应当肩负起推动食品安全的重任。行业协会是社会生产专业分工和市场竞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行业协会维护着行业的整体利益:对内为协会成员服务,组织会员的培训,以期提升行业的竞争力;对外作为本行业的代言人,成为政府和企业沟通的桥梁,目的是谋取和增进协会成员的合法合理的利益。行业协会在为企业谋求共同利益和为行业谋求更大发展的同时,也会对协会内的成员加以必要的纪律约束,维护行业的整体声誉。行业协会的这些职能是建立食品行业协会的食品安全推动体系的原因和基础。

【参考文献】

[1]王于杰.完善法律制度,理顺监管体制是解决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治本之举[J].安徽医药,2006,(02).

[2]张妮.食品安全有效监管须求解“分散”方程[J].中国发展观察,2008,(01).

[3]包昌红.刍议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及完善[J].法制与社会,2008,(31).

[4]王雷钧.浅析食品质量安全管理的重要性[J].硅谷,2008,(18).

[5]杨辉.食品质量安全监管应注重科学性[J].监督与选择,2008,(Z1).

[6]张晓涛,孙长学.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现状、问题与对策——基于食品安全监管主体角度的分析[J].经济体制改革,2008,(01).

食品安全体系管理体系篇8

一、食品安全溯源体系的主要内容

为严格控制食品质量安全,市场经济相对成型的国家和地区均采用了对食品安全监管从农田到餐桌整个过程的有效监控,并且在此基础上实行了食品安全溯源体系。

(一)食品安全溯源体系的含义。关于“食品安全溯源”至今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比较典型的看法主要有:(1)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将食品安全溯源定义为:鉴别/识别食品如何变化、来自何处、送往何地以及产品之间的关系和信息的能力;(2)国际标准化组织(IS0900012000)将食品安全溯源定义为:溯源产品的地点、使用以及来源的能力;(3)欧盟食品法将食品安全溯源定义为:在整个食物链全过程中发现和追踪食品生产、加工、配送以及用于食品生产的动物的饲料或其他原料的可能性。笔者认为,所谓食品安全溯源体系,是指在食品产供销的各个环节f包括种养殖、生产、流通以及销售与餐饮服务等),食品质量安全及其相关信息能够被顺向追踪(生产源头一消费终端),或者逆向回溯(消费终端一生产源头),从而使食品的整个生产经营活动始终处于管理主体有效监控范围的制度系统之中。实施这一体系能够理清职责、明晰管理主体和被管理主体的责任,并能有效处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从而保证食品质量安全。关于食品溯源流程,可以通过下图显示:

(二)构筑食品安全溯源体系的现实性和紧迫性。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食品安全意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表现得更为强烈,消费者、新闻媒体、司法机关和相关社团组织等社会各界对食品质量安全的关注程度与日俱增,各级政府、各相关职能管理部门感到责任重、压力大。真正落实食品安全法的要求,对食品安全切实做到无缝隙、不间断监管,必须健全、完善食品安全可追溯体系。

二、我国食品安全溯源体系建设情况

针对新时期不断出现的食品安全新问题、新情况,国家提出了构建食品安全战略框架的构想。同时,在现行法律法规行政规章体系中基本明确了食品安全监管应当遵循“可追溯性原则”。所谓可追溯原则,是指当发现食品安全存在隐患或产生危害时,可以进行追根溯源并及时召回不符合质量安全标准的食品,以达到保障食品安全的目的。

(一)现行法律法规制度对构建食品安全溯源体系的规定。从我国《食品安全法》和《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的相关规定中,可以判断国家对建立健全食品安全溯源体系的坚决态度,如:《食品安全法》第三十五至三十九条规定、《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九条规定。同时,法律和行政法规还规定了所有食品购销书面记录的时间均不得少于两年。国家工商总局实施的《食品流通许可证管理办法》、《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和“食品市场主体准入登记管理制度”等“八项制度”初步明晰了流通环节食品安全溯源体系的具体内容。笔者认为,这些法规规章制度涉及食品生产、经营及餐饮服务提供者在食品溯源中应当履行义务的具体化和可操作性的规定,为构建完善的国家食品安全溯源体系打下了基础。

(二)食品安全溯源体系在监管执法实践中的应用。为确保对食品安全的可追溯性,质检、工商和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在对食品生产经营活动的监管中,依法督促食品经营者严格履行食品生产记录、进销货查验记录制度,如实记录食品、食品添加剂及食品相关产品的生产和购销存情况。北京、吉林、河北、江苏、甘肃等地工商局在部分地区试行推广食品安全电子监管平台建设。山东、福建、广东等地工商部门以信息化技术为载体,着力完善食品安全监管追溯体系,在大中型食品超市、食品批发企业推广使用食品购销存应用软件:新疆、贵州、安徽、厦门等地实施了对食品品种的电子备案;浙江、湖北、内蒙古等地在食品批发环节实施了“一票通”制度。通过电子化监管软件和“一票通”等管理制度的应用,工商部门基本实现了食品在流通环节的溯源管理。

(三)食品安全溯源体系在实际操作层面的实施应用――条形码技术在食品溯源中有待进一步推广。所谓“条形码”,是一种利用光电扫描阅读设备识读并实现数据自动输入计算机的特殊编号。严格地讲,它是由一组规则排列的条、空及其对应字符组成的标记,用以表示一定的信息。条形码技术的发展为食品安全溯源体系的完善提供了可能,时下已经成为食品生产环节和流通环节普遍应用的关键食品溯源技术之一。对消费者而言,最熟悉的莫过于预包装食品生产企业在产品包装上喷印的二维条形码,通过扫描条形码,可以迅速知悉该食品的生产者(原产地)、生产日期、保质期等相关信息,确保对问题食品的溯源。有关监管执法部门和中国物品编码中心通过推进条形码工程,使得食品溯源体系电子化步伐大大加快。但从总体上看。条形码技术在食品生产环节应用范围更普及一些,在食品流通中只是部分使用,在餐饮服务环节中尚未普及。

三、我国食品安全溯源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我国食品安全追溯技术体系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然有待完善。

(一)食品溯源相关法规制度不完善。目前我国有食品安全相关法律20多部、行政法规40余部、部门行政规章150多部,已初步形成一个由国家、部门、行业和地方制定颁发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体系。只有《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动物防疫法》、《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等少数法律法规对食品溯源体系的相关内容作了要求,但法条中对可追溯的要求比较笼统,缺乏可操作性。食品安全溯源管理的技术标准和相应的规范,还比较欠缺。

(二)食品生产经营者自律意识不强。有人戏言,中国人是在频发的食品安全事件中完成了“化学扫盲”,对于“三聚氰胺”、“苏丹红”、“孔雀石绿”等有毒有害物质的名字可以说妇孺皆知。食品安全事故屡禁不止,食品生产经营者依法诚信经营意识差应该是重要原因。由于受自身文化程度和法律意识差等因素的制约,有的食品生产者为追求高额利润,把一些保障食品质量安全的重要环节省略掉,造成食品质量在出厂前就存在隐患,尤其是一些小作坊式食品生产者,生产的食品标识不全,或在标识上造假,食品出现质量问题后根本无法追踪其来源;流通环节中,有的食品经营者不重视食品质量安全的把关,为节约成本,故意购进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提供给消费者:有的餐饮服务提供者违规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剂或非食用物

质。事实证明,由于食品生产经营者的不严格自律和缺乏诚信,往往会因食品质量安全而影响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影响社会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三)监管执法力量薄弱,监管方式、手段落后。我国食品生产经营者数量十分庞大,而行政执法监管队伍由于人员、设备、经费的不足,难以确保监管职责完全履行到位。以江苏省为例,全省有食品生产经营主体37万余户,还不包括2万多个从事初级农产品生产的合作经济组织和2000多个定点屠宰厂(场)。食品生产加工主体多以作坊式生产为主,食品流通经营主体以个体工商户为主(个体工商户数量是企业数量的5倍多),食品餐饮服务主体同样也是以小餐馆为主。小型食品生产经营主体无论是生产经营场所环境卫生,还是从业人员素质等均与食品安全法的要求有一定差距,而且此类主体点多面广,甚至分布在边远农村、山区,而各相关部门从事食品安全监管执法的人员不足2万人,并且只有工商部门有“所”一级派出机构。要对数量如此众多、生产经营状况如此复杂的食品生产经营者实行全方位监管,谈何容易!在部分省区市,由于食品质量安全监管软件开发应用滞后、监管设备配备不到位等原因,食品安全监管职能部门的监管方式和手段还处于较为原始的阶段,日常监管执法技术手段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四)处罚力度偏软,不足以对违法者形成足够的威慑力。欧美等发达国家对食品安全管理非常严格,一旦发现问题食品流入市场,无论造成多大损失,一律召回。美国法律规定,发现产品存在缺陷的企业如不及时召回这些产品,可能会面临巨额罚款、查封产品、企业倒闭等危险。在英国,一旦发现食品存在质量安全违法行为,政府将对涉案企业动辄罚款几万英镑,情节严重的会遭到。韩国《食品卫生法》规定,将制售有害食品行为定义为“保健犯罪”,故意制造、销售有害食品的人员将被处以一年以上有期徒刑,对国民健康产生严重影响的有关责任人将被处以三年以上有期徒刑。一旦因为制造或者销售有害食品获刑者,五年不得从事食品经营活动,还将被处以高额罚款。我国对于食品安全违法者处罚力度还不够大,不足以对违法者形成威慑。为了保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必须严格管理,加重处罚。一旦被查获,食品安全违法者就可能倾家荡产,不能重操旧业。只有这样,才能从源头上堵住食品质量安全漏洞。

(五)消费者的知情权落实不到位,难以实施有效的社会监督。由于食品经营者为消费者提供的食品质量安全溯源信息真实性不能得到保证,同时,社会上缺乏食品溯源信息的公共查询平台,消费者的知情权往往得不到有效保障,致使消费者无法为行政部门辅以有效的社会监督,直接影响行政部门监管执法、经营者自我管理、行业协会自律规范、社会监督“四位一体”食品安全监管机制的建立。

四、进一步完善我国食品安全溯源体系的建议

食品安全溯源体系建设被公认是管理和控制食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我国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笔者理解,建立食品安全溯源体系,就是要以强化行政职能部门监管为着力点,以强化食品生产经营者自律为关键点,以强化社会监督为辅助点,以强化电子化、信息化手段为支撑点,从而实现对食品质量安全的可追溯管理。

(一)建立健全食品安全追溯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全面落实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针对前述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通过地方立法的形式来确保食品安全溯源体系的健全完善。地方立法时完全可以《食品安全法》等上位法作支撑,在不与上位法相抵触的前提下,进一步明晰食品安全溯源体系的具体内容。

(二)建立健全食品入市备案制度,全面掌控食品质量安全的源头。食品入市备案,可全面掌握进入流通环节的食品生产企业及经销品种的情况,有利于加强食品入市源头的监管,实现监管关口前移,在最大程度上确保食品质量安全。

(三)建立健全食品进销记录制度。全面构建系统的食品溯源链条。食品经营的进销(货)记录,如实记载了食品从生产商、总经销商或批发商到零售商的具体流通路径,是实现问题食品可追溯的重要制度安排。应当依据《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的规定,尽快推进食品进货查验和进货查验记录“两项制度”,对达不到电子台账要求的食品经营者,可以考虑推行食品流通环节进销货记录“一单通”制度,确保流通环节食品来源、流向的可追溯。

(四)建立健全问题食品召回制度和下架退市制度,全面铲除问题食品继续流通的土壤。食品溯源体系最显著的特点是“事前防范、事前监管重于事后惩罚”。一旦在市场上发现有危害消费者健康的问题食品。管理主体就可根据标记将该批次的食品从市场中撤出。目前,我国已在食品生产环节建立了召回制度,在流通环节中实施了下架退市制度。

(五)建立健全信息化、电子化、网络化的食品安全先进技术体系,全面构筑溯源体系的技术支撑。只有建立一个完备的食品安全溯源体系,对食品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进行信息化管理,才能真正实现有效监管,才能确保对问题食品无遗漏地、及时地召回,才能真正保障人民群众食品消费安全,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六)建立健全食品安全信息查询制度。全面保证社会公众和监管执法部门对食品质量安全的有效监督。食品安全溯源体系作为信息披露的一种政策工具,有助于解决或者缓解食品市场内的信息不对称。笔者建议应本着“方便职能部门监管、便于生产经营者管理、保障消费者知情权”的原则,健全完善食品安全溯源查询体系,从而实现对食品质量安全的全过程、全方位监管。

参考文献:

(1)管恩平、张艺兵著:《部分国家食品可追溯管理实施研究》,参见《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06年第5期

(2)《我国食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概况》,参见《农业网络信息》2009年7月21日

(3)陈骥著:《解析食品流通许可》。中国物资出版社2010年版

上一篇:文物保护修复方案范文 下一篇:城市治理水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