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意识的实质范文

时间:2023-10-11 17:08:32

法律意识的实质

法律意识的实质篇1

关键词:法律素质;教育模式;法律教育

中图分类号:D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7-0240-02

法律素养是大学生全面素质的重要内容之一,“知法、懂法、用法”是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基本要求,而法律素质教育正是培育大学生良好的法律品质、提高其法律意识、增强其法制观念的有效途径。由于我国法律素质教育的缺失,目前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着法律意识淡薄、法律知识欠缺、法律能力不强等诸多问题,尤其是随着网络媒体的发展,大学生的网络法律意识和道德底线均受到了严重的挑战。虽然法律素养教育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教育工程,但是,在我国现行以高考制度核心的教育体制下,法律素质教育的责任无疑历史性地落到了高等教育的肩上。因此,构建有效的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模式是控制和预防大学生违法犯罪以及维护大学生合法权益的关键性因素,也是高等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无法满足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的要求

2006年9月,全国各高校为贯彻中共中央和、教育部关于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有关精神、落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方案的要求,将原有的两门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合二为一,全国统编教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同时启用。然而,作为法律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高等教育体系中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根本无法满足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的要求。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程设置方面

长期以来,高等院校对大学生法律教育缺乏系统性和长远性的规划,只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作为一门课程来对待,而非将其作为学生法律素质的培养纳入学校素质教育的整体规划中。《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合二为一不仅使得法律基础课失去了独立的课程地位,而且容易形成将法律教育视同为道德教育的认识误区。况且,《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时有限,从各高校的课时设置来看,该课程从32课时到54课时不等,还是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法律部分的课时数一般不足1/3。教学时数少,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不可能系统地讲解法律知识,只能蜻蜓点水式地向学生灌输一些抽象的法律概念及枯燥的法律条文,根本达不到提高其法律素质的目的,从而也使高等院校的法律素质教育流于形式。

(二)师资方面

目前,各高等院校中讲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大多是科学社会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政治学等非法学专业的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大多偏重于思想道德修养部分的讲解,对法律基础内容则简单带过,并且受其专业限制,很多教师本身对法的内容及精神的理解就不是很透彻,其讲解只能局限于法律知识的表面,难以深入到法律理念的层面。

(三)教学内容方面

法律基础教育长期徘徊在法律常识或法律基础知识教育的层面上,而且囿于学时所限,教师授课普遍只注重法律知识传授,把重点放在法学知识的讲解、法律条文的释义上,一味地罗列、堆积知识点,缺乏深度分析,而忽视对法律的基本精神及实质的传授,忽视法律意识培养的问题,从而造成大多数学生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进而从根本上形成了大学生法律意识较为淡薄的现状。

(四)教学方法方面

从教学过程来看,一些教师局限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忽略法律知识学习的实践性,未能把理论与实践很好地结合起来。教育方式多是些枯燥的理论说教,缺少感性事例,课外实践环节乏力,学生参与程度低,从而呈现出法律教育形式过于单一、内容僵化、针对性不强等特点,导致法律教育的效果并不理想。

二、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模式的构建与创新

(一)变革法律素质教育的认识定位

法律教育不是德育教育的从属,应该有自己独立的课程地位,应将法律课程与德育课程分开设置。高等院校要把法律素质的培养作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加以规划,转变对法律素质教育的认识定位,从根本上改变法律基础课仅仅是法律知识教育的看法,树立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的核心目标,将法律素质教育贯穿于整个高等教育阶段,建立多层次、多阶段的法律素质教育模式。可在不同的年级安排不同的任务和重点,如低年级开设理论课,并开展法律知识竞赛、法庭旁听等活动;高年级选择适量的实践课,组织模拟法庭、聘请有实践经验的司法工作人员等开设法律知识讲座等。

(二)优化《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

1.完善法律素质教育的内容

法律素质教育是为了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法律信仰)和法律知识(法律技能),理论部分应注重法律理念的传播,实体部分则应注重法律条文的介绍。然而,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全面掌握各种法律制度是不现实的。比较合适的做法是结合不同类别学校的自身特点,开设不同层次的法律素质教育课程,除进行宪法、民法、刑法等一般性普法外,还可以开设一些与各校专业(行业)相关、与各类学生学习、生活、就业等密切联系的法律课程,使法律素质教育贴近大学生的生活,融入大学生的内在性需要。不仅如此,法律基础课程应当把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作为教学的首要和最终目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教学绝不是法律知识的简单传播,而是以法律知识为载体来确立法律信仰,是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传授法律知识是手段,树立法律意识是目的。因此,教师不仅要注重法律知识的传授,更应要注重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

2.改进法律素质教育的方式

法律素质教育是“认同”规范、“接受”规范和“消化”规范的教育,是培养自觉、自愿的守法精神和塑造现代法治理念的教育,因此,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应该采取丰富的课堂教学形式。一方面,教师在教学中应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积极运用案例讨论的教学方式和手段,选取社会热点案例和典型案例,结合社会舆论和媒体观点,从中提炼出值得思考的法律焦点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与讨论,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要积极开展实践性教学,如模拟法庭、法律咨询和援助等,有条件的学校要充分利用校外的法律实践基地,组织学生参观监狱、旁听法庭审理,组织学生进入农村和社区进行法制调查和宣传等。要使学生“内在性”地消化与专业知识密切关联的、在学生的学习及今后的工作中真正用得上的法律知识,增加学生学法的实效性。

(三)拓宽法律素质教育的实施渠道

法律教育不能只利用课堂教学,还应积极利用第二课堂的灵活性和趣味性激发学生兴趣,引领他们对法律进行深入思考,在实践中培养法律理念,全方位、全过程地对大学生进行学法、守法、用法的法律意识教育。首先,高校应当积极拓展法学选修课程的开设门类和开设范围,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其次,要尽可能组织和开展不同层次、不同程度的校园法律文化活动,在校园中形成浓厚的法制教育氛围。如组织模拟法庭、法学讲座、法律知识竞赛、法律研讨会等。再次,优化大学校园法律环境,实现环境育人。一个良好的制度氛围对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概念是至关重要的。在学生管理上要做到“以法育人”,推行“依法治校”的核心理念,加强对学生的教育管理,形成良好的法治环境,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最后,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亲身接触法律的机会,如组织学生开展法律诊所、大学生法律援助中心、社区矫正工作志愿者等法律咨询与法律援助活动,从而增加学生接触法律知识的机会,促进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形成。

参考文献:

[1] 徐莉.大学生法律理念培养途径探析[J].教育评论,2010,(4):26-28.

[2] 刘文永,施依柠.论当代大学生思想教育中法律信仰的培养[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11,(5):108-110.

[3] 李孝华,姚艳红.传统法律意识视角下大学生法律意识范式转换[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1,(5):31-35.

[4] 基国林.关于加强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的几点思考[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0):22-25.

[5] 段焰.高校必须重视加强对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教育[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8):132-133.

收稿日期:2012-05-03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模式的构建与创新”

法律意识的实质篇2

1大学生法律素质现状调查的内容框架

在我国现行的法律教育体制中,各高校采取的主要教育模式是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向学生传授一些浅显的法律理论知识,严重缺乏实践教学环节,法律实践能力得不到正确锻炼,无法满足大学生日益增长的对法律知识的渴求。针对上述情况,笔者以西安市某高校在校大学生为对象,采用无记名问卷调查的方式,就大学生法律素质的现实状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和分析。本次问卷调查对象为高校全日制大学本科生,采取随机抽取方式共发放1000份问卷,回收900份,其中有效问卷780份,有效回收率达到86.67%,按照性别、就读年级、政治面貌和所在院系进行调查,满足了问卷分析的基本要求。本问卷共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第二部分是高校学生对法律知识和法律素质的认知程度分析。问卷根据百分比来表示问题的回答程度,最后对获取的数据作出事实分析和价值判断,为大学生提高法律素质和高校制定法律素质教育方案提供合理化建议。

2大学生法律素质现状问卷情况及分析

大学生法律素质认知程度调查分析大学生法律素质的认知主要包括对法律规范、作用、体系的认知,法律按照立法程序被制定实施,成为一种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强大武器,维系社会关系的和谐稳定,是培养法律素质的社会基础。从一般意义上说,法律素质的内涵应当包括法律人的职业素质和普通民众的基本素质,它所体现的是认识和运用法律的能力,主要包含三层含义:一是在法律知识层面对相关法律规定的熟悉;二是法律意识层面尊崇敬畏法律、树立守法意识;三是法律信仰层面将法律尊为至上行为规则,这是对法律素质要求的最高阶段。当然法律素质的层次是一个渐进过程,一般要求普通民众所具备的法律素质就是能够熟悉并遵守法律规范。关于“当前规范人们行为的准则”选项,大学生选择“伦理道德”(48%)超过“法律规范”(34%),其次是“家庭教育”(13%)和“风俗习惯”(3%),“”最低(2%)。由于我国数千年来深受儒道思想为主的道德伦理文化的影响,内在的道德约束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深刻,但伦理道德竟然超出法律规范达14%,此现象需要我们关注并认真思考道德和法律的内在辩证关系和法律普及教育存在的问题。即大学生对法律社会作用认知单一。我国的社会主义法律从根本上体现人民的意志,反映我国社会的发展规律,在保障社会安定和惩治犯罪上,应当而且必须依靠法律强制作用来保证实施。然而法律的社会作用不止于此,我们实行依法治国目的在于保障每个公民的合法权利,不断提高公民的法律素质,通过高层次的法律引导来促进公民遵守法律,做合格的社会主义公民。我国已经建成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针对大学生对我国现行法律体系的了解程度的问卷调查中,大学生了解我国现行法律体系的达到66%,然而不了解我国现行法律体系的人数也占有很大比例,了解和知道我国现行法律体系的学生占到98%,这是令人欣慰的。针对了解和知道我国现行法律体系的大学生,本问卷又针对宪法深入设置了几个问题:我国的根本大法、我国宪法宣传日、我国宪法修改次数,我国宪法规定的国体与政体等问题。从问卷调查反映的情况来看,没读过宪法文本的比例高达52%,完全不了解宪法的比例也高达9%,说明我国大学生对我国根本大法宪法文本内容严重缺乏了解和学习。从上述比较细致的调查中,不难发现,当代大学生法律素质现状总体上是积极向上的,但也确实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对于大学生自身而言,自我性格缺陷和学习内容欠缺是形成这些问题的内因。而高校在法律普及教育中,教学目标教条化、教育内容陈旧化、教学方法单一化以及专业师资队伍不稳定等问题,是大学生法律素质问题的重要外因所在。

二提高大学生法律素质的途径

根据高校法制教育的特点,笔者认为法律素质教育必须树立创新意识,从自身意识、教育模式、校园环境三方面着手。

1加强自身法律意识教育,实现知行统一

大学生提高法律素质,不仅要贴近现实生活掌握基础法律知识,而且要重视自律,提高自身法律意识,这种自律的核心就是实现日常行为与法律规范的统一。一方面,日常行为活动对大学生而言是一种自律与他律的结合,而更多时候需要通过自律来实现。如果大学生自身能够树立正确合理的法律意识,就能规范自己的日常行为活动。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加强法律基础知识学习,用法律眼光客观认识日常生活中的他人行为,能够有秩序地生活;加强自我保护,学会健康守法的日常行为方式,自觉抵制各种侵权行为;通过法律学习加强自我反省,经常反思自己的日常行为,提醒和告诫自己在日常行为中要以法律为准绳,不能随意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通过自我教育,树立正确的法律观念和法律意识,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2改革法律普及教育模式,提高教育质量

大学法律普及教育要根据各高校实际教学状况和学生接受程度合理安排。学生可根据自己的专业性质及个人兴趣选择相关专业法律进行学习,如可根据理工科学生特点加强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学习,根据经管会计专业学生特点加强商法及经济法相关法律制度学习,以拓宽法律知识面。师资力量较强的学校还可开设法学辅修专业,让有精力、有条件的学生接受系统的法学教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丰富教学内容,结合社会热点法律事件,从现实生活中广泛猎取案例,进行案例评析和讨论,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法律的浓厚兴趣。同时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在老师指导下,组织学习实践活动,如法制讲座、旁听案件、模拟法庭、法律知识竞赛、法律辩论赛,让大学生能切实体验法律、感悟法律,内心真正接受法律、信仰法律。

3建设和谐校园法治环境,营造良好氛围

良好的校园法治环境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升大学生法律素质的基础保障。在学校的法律普及教育中,学校必须转变思想,坚持德育治校与依法治校相结合,按照教育规律和法治中国的建设要求,规范办学和管理行为,明确学校与教师之间、学校与学生之间以及师生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提高对校园法治环境建设的重视程度,采取各种措施加大法律素质教育的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在建设资金投入上多考虑法律普及教育的独立性地位,更好地完善法律素质教育体系的基础环境,逐步形成校园的法治环境氛围,让学生体验到法就在身边,自己置身于法律之中。让学生体验到法律与自身息息相关,使自己置身于法律之中,逐步培养学生用法律思维和理性思考来探究社会问题,自觉知法、懂法、守法、护法,更好促进平安校园、和谐校园的建设,为建设法治中国储备良好人才基础。

法律意识的实质篇3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法律;本质

一、法律是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

1.经济基础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隐喻

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理论是历史唯物主义,它解释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因,为研究社会发展理论提供了最基本的方法论,也是本文研究的起点。历史唯物主义认为,法律作为社会的上层建筑,其本质、内容和形式取决于社会的经济基础,这种极端强调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性作用,即为经济基础论。法的关系正像国家的形式一样,既不能从其自身的关系来解释,也不能从人类精神的发展来解释,相反,它们根源于社会的经济关系,这种关系的总和被概括为‘市民社会’[1],也就是说,社会的生产关系取决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同时它又决定了包括政治、法律等在内的社会制度。当然,生产关系的总和,即经济基础不止决定了社会的上层建筑,还决定了包括宗教、道德、艺术、哲学等意识形态。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特定社会形态的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发展形成了一定的限制,当二者的矛盾不断激化,进而发生社会变革。随着经济基础的变化,社会的上层建筑也将或快或慢地发生变革,其中就包括了调整生产关系的法律。因此,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先进阶级将会展开政治斗争,试图改革这些法律,使它们与新的生产关系相适应。

2.经济基础论的局限性

经济基础论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了法律的本质、内容和形式,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文中提到,法是由经济关系决定的,法的本质是经济关系,在他的其他著作中也能经常看到类似的论述。但这种解释也有它的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①没有明确法律与上层建筑其他部分之间的关系。这一理论,将上层建筑中的国家、法律、宗教、道德、艺术、哲学等统统概括为生产关系的反映,但国家与法律之间的关系、法律与道德之间的关系以及法律与宗教之间的渊源等显然是被忽略了。②没有明确法律的功能。有观点认为,法律是社会矛盾的产物,它作为调整社会行为规范的准则,同时也是人类社会的客观需要和客观规律的反映,[2]特别是当社会的经济、政治发生变化时,法律的性质和功能也将发生变化,[3]而且某些法律所调整的社会关系显然已经超出了最广泛的生产关系范畴。③没有明确经济基础决定法律的本质、内容和形式的方式。“经济基础决定法律”的论述只是阐述了二者之间的关系,并没有明确经济基础是如何决定或产生法律的,没有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或解决机制。有人把罗马法以及其中对简单商品所有者的一切本质的法的关系(如买主和卖主、债权人和债务人、契约、债务等等)所作的明确规定作为基础,[4]但毕竟没有深入探讨法律产生的程序。经济基础与法律之间确实存在着某种联系,但仅仅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说法并不能提供一个令人信服的结论。

二、法律是阶级统治的工具

1.阶级工具论:统治阶级的工具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现代国家是资产阶级压迫无产阶级的工具”(与原文核对),列宁在《国家与革命》中讲道:“法律体系是国家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并且具有相同的功能”,“法律不是被描述为生产方式的反映,它们被解释为国家机器的创建者和统治阶级的终结者”[5],是阶级统治的工具。“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6],一个人属于哪个阶级,是由他在社会生产关系中的地位所决定的,相互对立的阶级都是特定社会形态下生产关系的产物。列宁认为:“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集团,由于他们在一定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7],不同的社会地位形成不同的阶级,对立的阶级必然产生对立的利益。统治阶级对被统治阶级实行压迫和剥削,以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和根本利益,被统治阶级也不甘承受如此的压迫,于是,产生了社会冲突,形成了阶级斗争,其本质就是统治地位和根本利益的冲突与较量,同时也必然会扩展到与经济利益相关的政治思想领域。在这种冲突与较量中,法律成为一种斗争手段,同其他国家机构一起执行阶级压迫的任务,即所谓的阶级工具论。将法律解释为阶级统治的工具,表明法律不只是机械地反映经济基础,而是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根本利益而特意创建的,当然,统治阶级也不能随心所欲的创制法律,否则会遭到被统治阶级的反抗,但不可否认的是,政治和法律确实为统治阶级追逐利益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强制组织。这种观点表明:“经济基础不是瞬间和机械地决定上层建筑,而是通过统治阶级的程序决定上层建筑,参与者在统治阶级的过程中通过法律体系实现自己的利益”。[8]

2.阶级工具论的局限

将法律表述为“阶级统治的工具”、“阶级社会特有的社会现象”[9]的论述,长时间在学界广为流传,甚至在当下的一些法理学教科书中,依然被许多学者奉为“圭臬”,但这种观点也存在许多不足,受到了诸多学者的质疑。①将法律奉为阶级统治的工具,意味着所有的法律都服务于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如此,阶级工具论遇到的问题就是:统治阶级如何使得其行为不偏离对最大利益的追求?信息的不充分或分析的不完整有可能导致占统治阶级地位的阶级丧失其优势地位或严重时危及到权力的根基。②如果我们承认统治阶级可以偏离追求最大利益的目标,那么阶级工具论就遇到了另外一个问题:统治阶级所制定的法律如何使得大部分成员对该法律所追求的利益和目标达成共识?一个人的阶级身份的确定,不依赖他是否意识到自己是某个特定阶级的成员,而是依赖他在生产关系中的地位,那么,统治阶级就无法使得其成员拥有一致的群体意识并对法律持有共同的看法。总之,无论从哪个观点出发,阶级工具论都无法说明一个社会的统治阶级如何知道自身作为一个共同的团体并共享一种共同的利益。③阶级工具论还受到另外一种观点的质疑。有学者认为,如果法律只是简单地被看作是阶级斗争的工具,就意味着在原始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是不存在法律的,这既不符合社会历史形态发展的实际,在理论上无法自圆其说,而且会给我们生活实践和思想认识上带来许多问题。[10]也有学者彻底否定法律的阶级性,认为社会性才是法律的本质属性。他们认为,法律是由国家或社会管理机关制定或认可的,并以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调整人们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是社会矛盾的产物,是社会关系的调节器。

三、法律是意识形态的反映

1.意识形态反映论:法律产生的机制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指出:“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最主要的就是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马克思说过:“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11]。比如,一位农民在农田干活,他的意识就是对农田作业活动的反映,经过他的努力,农田变成了道路甚至建筑物,随之,农民也会产生关于道路或建筑物使用权的意识,物质世界的改变引发了意识形态的变化;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涉及的第二个问题就是认识论,人们对于特定事物的认识,首先是通过实践作用于该事物,并运用人类的知识、经验对该事物进行抽象的或具体的分析和概括,再通过一系列的思维程序形成一定的概念或范畴。根据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人类认识世界所形成的一系列概念和范畴都是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认识与实践的持续互动会产生新的意识形态,当新旧意识形态之间的冲突变得异常激烈时,革命便会爆发,例如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斗争。无产阶级在对资产阶级革命的实践过程中,从“自在的阶级”逐步走向了“自为的阶级”,并迅速走向大联合,其阶级意识在同资产阶级的斗争中形成的,与其对立的资产阶级的意识也在对无产阶级的不断镇压中逐步形成的,“相互矛盾的意识形态的出现是一切革命的必要前提”[12]。在对立的意识形态中,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显然是无法契合被统治阶级的,甚至对被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的形成造成了误导,却将自己的权力通过自身所占有的特殊地位合法化。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意识形态产生于社会实践。在阶级对立的社会,统治阶级因其在生产关系中处于相同的地位并且有着相似的实践经验,于是就产生了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并且将这种意识形态通过各种途径渗透到对其利益的认知中,而法律就是依据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而创制的。

2.意识形态反映论的局限

将法律本质设定为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反映,也受到了许多学者的质疑。季金华教授认为,我国现在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很多法律并不带有明显的阶级意志,如果按照以上这种观点,那些没有体现统治阶级意志的规则就不能称之为法律,而实际上这些规范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显然属于法律范畴。[13]因此,法律不仅仅是统治阶级意志的反映,况且在现代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存在的诸如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医疗服务等社会福利法,甚至普选权这样的政治权利,无疑是对被统治阶级是有利的。针对以上反对意见,一些国外学者提出了辩护。他们认为,在现代资本主义国家,国家和法律在某种程度上独立于资产阶级的控制,具有相对的自主性,资本家并不直接控制政治家,而是通过其所拥有的资本操纵国家权力的运行,任何想要改变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提议都会遭到资本家的阻挠,他们会通过各种手段造成国家经济的不稳定来给政府施压,所以福利立法只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体系内的微调。如果按照国外学者的论断,就意味着放弃了对法律进行唯物主义的解释,也意味着对上层建筑其他部分的唯物主义解释造成了威胁。如果国家具有自主性,说明法律也是自主发展的,就无法与经济基础产生联系与影响,成为独立于社会实践的事物,这显然是与马克思主义相矛盾的。针对意识形态论,还有学者甚至认为“意志”是虚构的,是从人类的行为中推演出来的,无法离开人类的行为而独立存在,所以,将法律定义为意志的反映是毫无意义的。[14]

四、质疑与超越:三者的有机结合

综上所述,对于马克思主义的法律本质问题,各个学说都有自己不同的观点和价值取向,大致分为经济基础论、阶级工具论和意识形态反映论三大主张,其争论不休,始终没有达成共识。每种学说都是站在不同的角度去探索马克思主义的法律本质,对马克思主义法律本质的界定出现差异也就不足为其了。在理论界,阶级工具论曾一度占据主导地位,得到了许多学者的认可。但无论是阶级工具论,还是经济基础论或意识形态反映论,都只是反映了法律本质的一个侧面,没有全面反映马克思主义的法律本质。阶级工具论认为,阶级性是阶级社会特有的产物,在原始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是不存在法律的,不存在无阶级性的法律,法律是在统治阶级对自身利益的追逐中产生的,从而形成了法律的本质属性;经济基础论认为,法律是在社会实践中产生的,由经济基础所决定,是上层建筑的主要组成部分。即使经济基础论是适合所有社会形态的论述,是永恒不变的,但也只是从最广义的角度去探讨法律,并没有与时俱进地对发展了的法律做出界定。意识形态反映论认为,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在社会中起着主导性作用,虽然被统治阶级有可能通过对自己有利的法律获得利益,但这种利益毕竟是微不足道的。童之伟认为,在阶级斗争激烈的历史条件下,法律首先和主要是统治阶级意志的表现,是阶级压迫的工具。[15]当然,法律作为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反映,也必须上升为国家意志才能成为法律,也才能体现国家意志。一个阶级如果在经济上取得统治地位,它就会在政治上、文化上取得统治地位,掌握国家政权,并将其意识形态上升为国家意志,通过法律表现出来,而这时被统治阶级只能消极地接受这一秩序。也就是说,法律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世界上不存在超阶级的、平等体现全体社会成员共同意志的法律,而且统治阶级的意志也是由社会物质生活决定的。[16]对于马克思主义法律本质的争鸣和探索,不能简单地用谁对谁错进行评价与判断,每一种学说最主要的意义在于它们共同组成了法理学大厦的基石,尽管每一种理论都只是揭示了部分的有限的真理,却激励着我们去不懈追求真理。当我们用一种更加宽阔的视野去探索法律本质时,我们就会更加感觉到自己身上所肩负的使命与责任,带着对法律本质的无限探索,将会指引我们进一步向真理靠近。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2.

[2]杨显斌.论当代法律的应然归属[J].法学论坛,2014(1):66.

[3]彭中礼.当代中国法律本质理论研究重述[J].时代法学,2009(4):27.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52.

[5][英]休•柯林斯.马克思主义与法律[M].邱昭继.北京:法律出版社,2012:29.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72.

[7]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1.

[8][英]休•柯林斯.马克思主义与法律[M].邱昭继.北京:法律出版社,2012:29.

[9]刘升平.近年来法理学研究述评[J].中外法学,1996(1):66.

[10]季金华.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法律本质理论的回顾[J].北方法学,2009(1):132.

[1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12.

[12][英]休•柯林斯.马克思主义与法律[M].邱昭继.北京:法律出版社,2012:39.

[13]季金华.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法律本质理论的回顾[J].北方法学,2009(1):132.

[14]法律文化研究中心.法律的本质:一个虚构的神话[J].法学,1998(1):8.

[15]童之伟.用什么方法确定法的本质———法的本质研究之二[J].法学,1998(11):7.

[16]张文显,马新福.马克思主义法律观的几个问题[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2(4):3.

法律意识的实质篇4

领导干部的法律意识,是指领导干部依法办事、依法行政、依法律己的意识。同志指出:“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要实现党的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关键在各级领导,必须提高领导干部的法律意识,使领导干部带头遵纪守法,依法行使权力,实现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一、提高领导干部法律意识的重要性

(一)提高领导干部法律意识是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和完善的过程,实质上是经济法治化的进程。在经济体制改革处于关键时刻的今天,领导干部具备法律意识则至关重要,它有助于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整个国家的法制建设,保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我们改革取得的成果需通过立法来巩固。改革已到了深水区,继续深化改革需慎重,每一项改革都涉及到利益格局的调整,重大改革的方案需以法律法规或规章的形式出台。各级领导干部要有法律意识,要有依法行政的能力,否则改革将寸步难行。

(二)提高领导干部法律意识是增强干部综合素质的需要

在新的形势下,各级领导干部肩负的责任更加重大,承担的任务更加繁重,面临的情况更加复杂,对领导干部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领导干部既要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扎实的政策理论水平,又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深厚的科学文化知识,出色的领导才能,还要有高深的法律素养。在新的挑战面前,领导干部不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特别是法律素质,就难以胜任领导工作,就会被时代所淘汰。因此,领导干部必须面对现实,通过多种途径的学习和实践,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增强法律意识,不断提高依法管理经济、依法管理社会事务的水平,努力适应时展的需要。

(三)提高领导干部法律意识是履行好领导职责的需要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

新的形势给我们履行好领导职责提出了新的挑战。历史经验表明,“法令行则国治,法令驰(弛,松懈)则国乱。”保持稳定最根本、最靠得住的是法治。法治最具稳定性、连续性,不会因领导人的变动而变动,因领导人的注意力变化而变化;它具有权威性,体现了人民的意志、国家的意志;它具有科学性,反映规律;它规范明确,具有普遍约束力。领导干部只有不断提高法律意识,才能把握形势,驾驭复杂局面,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只有不断提高法律意识,才能更好地履行领导职责,解决前进中遇到的新问题、新矛盾,完成历史赋予的伟大使命;也只有不断提高法律意识,才能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客观要求。

二、提高领导干部法律意识的现实要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迫切需要各级领导干部具有较强的法律意识,熟练地掌握并运用法律手段,主要体现为:

(一)决策要有法律意识

各级领导干部的责任,就是要通过科学的决策,保证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健康顺利发展。既然市场经济运行必须遵循法制的轨道,那么,依法决策,应成为保证决策科学化的重要条件。因此,掌握必要的法律知识,特别是熟悉和正确地运用同本职工作相关的法律知识,应成为各级领导干部在新时期胜任领导职责所必备的素质。

(二)思维方式要有法律意识

领导干部做任何事情都要从法律的角度去分析、思考、解决问题,把自己的思维方式建立在法律的基础上,自觉地把自己的行为置于法律的约束之下。特别是在实际工作当中,不仅要考虑经济效果,社会效果,还要考虑法律效果。把法律意识贯穿到思维方式中去。领导干部的思维方式要有法律意识,是一种社会进步的要求。只要领导干部在思维方式上有法律意识,就能自觉地养成严格执法的行为,这样,就能在社会上形成良好的示范效果,并有助于法制权威的真正树立。(三)管理工作中要有法律意识

每一位领导干部都有自己的本职工作,都有自己的责任。我们要依法办事,出现后矛盾和问题要按法律程序解决,而且处理结果有法律依据。做到依法办事、以法服众,以法说话,把法律意识落实到具体的管理工作中去,这样就能很好地领导经济工作,推动各项工作的开展。

三、提高领导干部法律意识的主要途径

领导干部提高法律意识的途径很多,但主要有以下三个环节:

(一)学习法律知识

认真学习和掌握法律知识,提高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能力,是新时期领导干部能否胜任工作的重要条件。我国既处在一个"发展黄金期",也处在一个"矛盾凸显期",法律在管理社会、经济等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大,领导干部学法日益成为胜任工作,正确履行职责的前提,这就要求每一个党员干部坚持学法用法。通过学习法律知识,强化法学理论素养,提高遵纪守法、廉洁奉公的自觉性,提高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依法管理、依法办事的能力和水平,才能更好地实现领导方式和管理方式的转变,提高社会管理的法制化水平。

(二)牢固树立法治观念。

对领导干部而言,要做到两点:首先崇尚法治。宪法至上、法律至上。任何组织和个人必须严格依法办事,不允许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其次要树立权力制约观念。不受制约的权力,必然会被滥用,必然导致腐败。年轻干部要依法用权,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权力要受制约。

(三)要守法用法

领导干部要做遵纪守法的模范。准确把握法律本质,正确认识法律作用,认真掌握法律内容,树立科学的法律观,不断提高自己的法律意识。

1、守法是品质。领导干部守法是推进廉政建设,遏制腐败现象的需要。在现实生活中,产生腐败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腐败分子不守法所致。如何做到"言必合法、行必守法",就是要不断增强廉洁从政的意识,做到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已之心,时刻以党纪国法约束自己,清廉自守,洁身自好。

2、用法是准则。每一位党员干部必须在思想上牢固树立法律至上的意识,做懂法、用法的表率,运用法律手段来解决改革、发展、稳定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不断提高法治化管理水平。

法律意识的实质篇5

关键词 法律素质 大学生 培养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当代大学生的法律素质不容乐观,在法律知识、法律意识、法律能力方面都有较大欠缺,要通过为大学生创造良好的校园法制环境和进行有效的法律观念教育来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法律素质。

1培养大学生法律素质的意义

1.1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迫切需要

一个国家现代化的过程,往往也是其民主化和法制化的过程。当代大学生不仅是国家现代化建设的栋梁,同样也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中的法律素养如何,将直接关系到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国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因此,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法律素质,也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必然要求。

1.2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需要

一般来说,凡是为法所制裁的行为,大多是为当时的社会道德所否定的;凡是为法所鼓励的行为,基本都是为当时的社会道德所肯定的。法通过准确表达社会所肯定或否定的行为来展示法的道德要求,因此,对大学生进行法律素质的培养,可以促使大学生通过对法律的学习来认识社会的道德要求,通过自身对法的遵守,促进自身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

1.3自身全面发展的要求

现代教育要求把人培养成具有高素质的社会人。对大学生进行法律素质教育,有助于大学生依法参与国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积极发挥国家主人翁的作为,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也有助于大学生运用法律,依法维护国家利益、他人利益和自身利益,运用理性的方式解决现实生活中出现的各种纠纷,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通过提高法律素质来完善和提高大学生其他各方面的素质,进而促进其自身的全面发展。

2大学生法律素质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的法律素质,主流上是好的,大学生学法、用法、守法的观念正在逐步养成,但大学生的法律素质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2.1法律知识匮乏

大学生法律知识的匮乏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受实用主义的影响,他们倾向于学习民商法、刑法、行政法等实用性较强的法律知识,喜欢听案例分析和怎样打官司,对法理学和宪法等理论性较强、较抽象的法律知识不感兴趣。事实上,理论性法律知识是实用性法律知识的基础,没有一定的基本理论知识,对法律事件的认识就只能停留在表面上,很难做出较为合理的分析判断,这样的选择倾向不利于大学生形成完整的法律知识结构。其二,大学生对部门法的掌握情况不容乐观,具体表现在有的大学生在碰到实际问题的时候不知道有相关的法律规范可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还有的大学生因不知法而犯法,直到实施了犯罪行为还不知道自己已经触犯了法律。

2.2法律意识淡薄

大学生法律意识淡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大学生普遍存在厌诉的心理。由于受东方“和为贵”的传统思想影响,在问到“当你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你会想到去吗?”这一问题时,大多数学生都不愿意选择诉讼的方式。而一个国家诉讼利用率的高低,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公民法律意识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第二,法律至上的观念尚未形成,权力、关系等仍影响部分大学生的思想,把这些看成是凌驾于法律之上的东西。第三,没有形成正确的权利义务对等观。法律观念的核心是权利义务对等观,没有无权利的义务,也没有无义务的权利。然而受功利主义的影响,大多数大学生都有强烈的权利意识,但缺乏义务本位意识。最后,在程序法和实体法的关系问题上,大多数学生往往是重实体而轻程序,他们都知道实体法很重要,但却不知道现代法治认为“迟来的正义非正义”,程序正义往往比实体正义更为重要。

2.3法律能力欠缺

法律能力是体现大学生法律素质高低的一个重要因素,主要包括守法能力、用法能力和护法能力三个方面。而目前,大学生在这三个方面的能力都有所欠缺。首先,大学生守法的自觉性不够。近几年来,大学生违法犯罪的行为在不断地上升,在我们的大学校园中,盗窃、诈骗、性犯罪、人身伤害这一类的案件时有发生,状况令人堪忧。其次,大学生的用法能力较弱,不善于将法律运用于自己的日常生活当中。例如,在消费时不向商家索要发票,当购买到假冒伪劣商品时,往往因缺乏有效的证据而投诉无门。在择业方面,因缺乏“契约意识”,常常会陷入一些合同陷阱”中,对用人单位提供的格式合同中的一些模糊条款毫无戒备心,一旦发生纠纷,就使自己陷入不利的状态。最后,在大学生中能积极主动维护法律尊严的行为还不够普遍,多数大学生缺乏与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勇气和决心,护法能力尚弱。

3高校提高大学生法律素质的路径

3.1努力培育良好的校园法制环境

法律知识的教育总是在一定的环境下进行的,受教育者也总是能从环境中寻找到能够对应教育内容的实际材料。因此,大学生法律素质的培养需要有一个良好的校园法制环境。学校应坚持按照法治社会的要求,规范办学和管理行为,明确学校与教师之间、学校与学生之间以及师生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逐步形成良好的校园法制环境氛围,让学生体验法就在身边,让自己置身于法律之中。首先,学校要依法建章,严格依照《高等教育法》、《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等相关的法律法规来制订学校的校规校纪;其次,要依章管理,坚持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在对学生进行管理的过程中,要尊重管理的对象,平等对待学生,对学生违规违纪的行为,要照章处理,决不因人而异、因人而改,同时,对于违规违纪学生的处理,要设立必要的、畅通的申诉途径,给学生诉冤的机会;另外,学校可充分利用校园网、宣传栏和广播等舆论阵地,构建起学校学法的舆论氛围,加强校内法制宣传教育,以此促进大学生法律素质的形成、巩固和发展。

3.2增强法制课程教学的有效性

加强法制课程建设是大学生法律素质培养的关键。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增强法制课程教学的有效性,以达到培养大学生法律素质的目的,是摆在高校两课教师面前的一大难题。

3.2.1紧紧抓住教学重点

实践和研究表明,想通过法律基础课的教学使不同专业的大学生都具有很全面的法律知识,几乎是不可能的,在社会分工日益细化的今天,也是没有必要的。大学法制教育的重点是培养法律意识与法律信仰,养成依法办事的行为习惯,因此,法律课程的教学,更注重的是法制观念的培育。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要正确处理法律知识传授与法律素质培养的关系。一般来讲,法律素质的培养离不开法律知识的传授,但是,法律知识的多少与法律素质的高低并不必然成正比,大学生法律素质的培养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并不能仅仅以对法律知识的掌握程度来衡量。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牢牢抓住观念的培养这一教学重点,不要单纯追求大学生法律知识掌握的多少,而忽视对法律意识和法律信仰的培养,要以必要的法律知识的传授为中介,加强对大学生法律素质的培养。

3.2.2灵活运用教学方法

法律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依靠传统的枯燥无味的课堂说教,很难达到让学生认识、接受和认同法律规范的效果。所以,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采取一些能激发大学生情感的教学方式、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可运用启发式教学,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分析得出最佳的答案,教师不断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发现有关的事实材料和法律规范之间的关系,让学生自己开动脑筋思索如何遵守以及为什么要遵守这些法规,这样学生掌握的知识就会更为牢靠、更加深入。也可以运用角色扮演、案件模拟等多样化方式,对真实或模拟的案例进行课堂分析和讨论,让更多的同学通过观察、评论、角色转换和辩论等方式参与到对案件的分析中,引导学生从群策群力的多种方案中进行鉴别、筛选,产生出最佳方案。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既可以促进大学生将掌握到的具体法律知识内化为自己的法律意识,又能够促进大学生将这种意识外化成为他们自觉的行为习惯。

3.2.3开展多渠道、多层面的课外辅助教学

仅仅是依靠有限的课堂教学,并不能达到培养和提高大学生法律素质的理想效果。高校可以充分利用课外时间,通过多种渠道给学生开展多层面多形式的法律课外辅助教学。如可以定期给学生开设有关法律知识的系列讲座;可以从增加学生的兴趣性和针对性出发,开设一些公共法律课程和与学生所学专业密切相关的法律课程供学生选修;还可以在校园内设立大学生法律援助中心,为大学生提供经常、及时、有效的法律咨询和学法辅导等,指导他们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法律问题。通过这些方式,不仅能有效弥补课堂教学课时不足的问题,还能满足对法律学习有不同层次需求的学生的需要。

3.2.4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

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大学生法律素质培养的根本保证。大学生法律情感的发展依赖于教育工作者个人的人格魅力以及与学生之间的相互关系。因此,作为高校法律课程的教师,应首先提高自身法律素质,在教法、守法、用法、护法过程中以身作则,充分发挥自身的人格魅力,来影响和感染学生。其次,在教学中,还要有较强的法律情感和较为全面的教育教学技能,在课堂讲述中,通过辩证的道理、生动的语言和饱满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兴趣,震憾学生的心灵。

3.3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心理教育是法律教育的有效辅助形式。在校大学生,其心理发展正处于所谓的心理断乳期。在这一时期,他们的人生观呈现出多元化、多层面的特点,情绪处在最强烈、最复杂、最动荡的时期,对事物的判断常常较主观,容易偏重阴暗的一面。他们年轻气盛,自我约束能力差,感情往往比较脆弱,易冲动,稍有不顺往往就表现得过分失望、焦虑和沮丧,如果缺乏正确的心理引导,就会导致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因此,要将法律教育与心理教育进行有效的结合,广泛开展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服务活动,通过心理咨询、心理健康教育等方式,帮助大学生摆脱心理困境,形成良好的法律心理。

参考文献

[1] 李琼.论大学生法律援助在高校法律素质教育中的应用[J].教育与职业,2008(35).

[2] 姜玉,翟恩波.注重学校素质教育中的法律素质教育[J].长春大学学报,2006(11).

法律意识的实质篇6

2005年,和国家教育部对全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提出了改革新方案(简称“05”方案),其中将原“98”方案中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两门课程整合成新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以下简称“基础”课)。自此,“基础”课成为广大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培养其法律素质的“支柱”性课程,尤其在广大理工科大学生中,这一公共课甚至成为他们接触法律的唯一课堂平台。因此,关注“基础”课的教学实效性,研究如何发挥其培养理工科大学生法律素质的主渠道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理工科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的特点 法律素质教育是一个包括“传授法律知识、培养法律观念、强化法律信仰、提高法践行能力”的“四位一体”的有机体系。理工科大学生的法律素质教育除了在教育内容、教育过程、教育方法等方面与其他专业大学生的法律素质教育存在相同或相似之处外,从当前教学实践看,还具有如下特殊性。 (一)学生观念更淡薄 理工科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往往是培养生产、技术、管理和服务一线的具有较强实践经验的高素质运用性人才,学校对大学生主要开展务实教育,侧重理论与工程技术结合、教育与职业联系,注重学以致用,强调专业见习与就业对接。受此影响,不少大学生仍然信奉“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我不犯法,法不犯我”等陈旧观念。理工科大学生大多认为科学技术才是“硬道理”,法律条文太繁琐;就算遇上法律纠纷,反正可以找律师。因此,他们往往更愿意花大量的金钱和时间去获得一个专业技术资格证书、一个计算机等级证书甚至一本驾照,却不愿意静下心来修完一门法律课程。 (二)教学难度更大 在近年来的教学实践中,笔者越发感觉到,对理工科大学生开展法律素质教育,其难度要远远大于文科专业学生,这主要是因为:第一,理工科大学生所学专业难度大,与文科专业相比,在取得相同成绩的前提下,往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因此,许多理工科大学生疲于紧张的专业课学习,连作为考试课的公共英语课都难于应付,更别说作为考查课的“基础”课了。于是,任由老师“苦口婆心”,他们却“我心依旧”。第二,受本专业学习方法和思维习惯的影响,理工科大学生对于法制教育中必需的概念、规则、原则以及法律条文介绍甚至记忆颇为厌烦,他们一般更愿意接受案例分析、视频播放等教学方法。 但是,这种“偏好”既受到教师自身精力、知识水平、资料占有多寡等主观因素的制约,也受到课时、教学设备等客观条件的限制。此外,很多法律知识还难以进行案例分析或视频播放。因此,实际教学情况与学生内在期待之间往往差距较大。 (三)现实意义更深远 尽管理工科大学生对法律素质教育观念淡薄,教学难度大,但客观而言,相对于其他人文教育,法律素质教育的现实意义却更为重大和深远。第一,法律素质教育有利于理工科大学校园人文精神的塑造。当前,我国不少理工科院校普遍存在着“课程设置忽视人文课程、校园建设忽视人文精神‘软实力’、学生教育忽视文化素养和人文价值”等人文精神失落现象,[1]这严重制约着我国理工科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法律素质教育可以帮助理工科大学生在掌握较为丰富的法律知识之基础上,树立“平等、正义”的法治理念,形成“勇于维护自身权利、尊重他人合法权利”的权利观念,树立“尊崇法制、法律至上”的内心信念;引导大学生认识社会,珍爱自身,尊重他人,崇法尚德,形成正确的人生态度、价值观念和行为选择,进而塑造浓厚的校园人文精神氛围。第二,法律素质教育有利于理工科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人格是现代法律制度的基石,也是法律体系演绎生成的根据。健全人格的标志是行为主体具有理性自由的品格,这种理性自由是一种以理性自律为基础的自由。 [2]换言之,一个人只有具有了这种自由观才可以称得上真正人格健全的人。法律素质教育可以帮助理工科大学生增强法律意识、提高法践行能力,进而催化其“他者意识”,意识到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依赖性和合作性,意识到自身行为的社会效果,并敢于对自身行为担当责任;责任意识的生成又将反向催生大学生的行为评价意识和自由选择意识,最终养成理性自律的自由品格,成为真正人格健全的现代公民。第三,法律素质教育有利于保障理工科大学生未来事业的成功。理工科大学生毕业后基本都以其专业知识为主参加工作,丰富的理论知识为其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提供了理论指导,而活生生的工作场景又为其充分运用理论知识、大胆进行技术革新和理论创造提供了广阔的实践舞台。因此,理工科大学生是我国创造知识产权的生力军,如果缺乏法律素质,他们既不能很好地保护自己创造的知识产权,从而挫伤其科技创新的积极性,也可能因法律意识淡薄而侵害他人知识产权,并招致不必要的法律纠纷,使自身事业发展与成功深受影响。 二、当前“基础”课教学实效性面临的主要问题 方案实施后,原来有着对大学生进行普法教育功能的“法律基础”课被合并成“基础”课的一部分,“基础”课由此担负起对大学生进行课堂法制教育的重任。但是,从现实状况看,其教学实效性堪忧。 (一)课时少,教学任务难完成 “基础”课既包含了原“思想道德修养”课的全部内容,也浓缩了专业法律教育的全部内容(法制史除外),但是,各高校对于该课程一般计划学时为54学时,除去实践课,一般只有40学时左右的课堂教学时间,学时压力巨大。在体例上,“法律基础”部分置于“思想道德修养”内容之后,这也往往造成该课程教学中的“虎头蛇尾”现象,“法律基础”部分甚至常常成为任课教师“删除”的对象。#p#分页标题#e# (二)相关师资不配套 方案实施后,法律专业教师基本退出了“法律基础”课的教学。“基础课”教学多由“两课”教师担任,他们自身在法律知识和法学素养方面都有一定差距,“现炒现卖”现象严重,有的甚至干脆对自己熟悉的“思想道德修养”内容多讲、详讲,对“法律基础”部分则布置学生自学。教师与学生人数比例不合理,教学任务重,教学班编制大型化甚至超大型化(“基础”课的教学班编制一般在100人左右,有的甚至在150人以上),课堂教学效果差。 (三)教师与学生的教、学积极性低下 “基础”课是一门公共考查课,学校一般将“法律素质教育”从属于“德育教育”,法律素质在大学生综合素质体系中没有自身的独立地位;在计算教学工作量或认定相关教学成果奖时,“基础”课的课程系数要低于专业课,相关教学奖励与理工科对应奖项相比也要下调一个档次认定,有的甚至不予认定。在学生方面,因为本课程是公共课且考查,他们普遍不重视,“应付”心理浓厚。受学校政策导向和学生学习态度的综合影响,任课教师的教学热情大大受挫,不少教师仅仅把它作为一门帮助自己完成学校额定教学工作量的课程来开展教学。 (四)教育内容严重偏差,实践教学处于空白 在理工科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实践中,教育内容往往存在严重偏差: (1)把法律知识教育等同于法律素质教育。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往往只是争取在有限的课时给学生多介绍些法律条文知识,对于法理学、法制史、法律思想史等方面的知识不予涉及,忽视了学生法律情感的陶冶和法律信仰的塑造。 (2)把预防大学生违法犯罪教育等同于法律素质教育。在教学内容选择上,受预防性教育思想的影响,教师往往突出行政和刑事法律在教学中的地位,忽略了民、商法律的应有分量;对各类义务性和禁止性规范作重点介绍,而对授权性和任意性规范的分析则一带而过。这大大妨碍了理工科大学生平等观念、权利义务统一观念等现代法制观念的强化。 (3)把课堂法制教育等同于法律素质教育。受教学课时、经费、大班教学、社会平台等因素制约,针对理工科专业学生的法制教育往往局限于课堂教学,相关实践活动(如课堂讨论、模拟法庭、法院旁听、法学诊所、社区普法)处于空白状态,学生法律实践能力培养基本沦为空谈。 三、提高“基础”课教学实效性、培养理工科大学生法律素质的途径 就理论而言,培养理工科大学生法律素质的途径虽然很多,但从校内途径、特别是校内课堂化途径看,“基础”课是主渠道。因此,提高“基础”课的教学实效,是培养理工科大学生法律素质的重要路径。 (一)改变传统观念,充分认识理工科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理工科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大学生群体,他们基本都能以自己的专业知识实现就业。在我国推进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从社会需求角度看,社会最需要的是那些专业素质过硬,政治素质、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法律素质、身心素质均衡的人才,法律素质已经成为合格的现代公民不可或缺的基本素质。因此,学校、教师和学生都必须改变传统观念,要把法律素质作为理工科大学生综合素质之一,并将其与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任务结合起来。高校要改变将“法律素质教育”从属于“德育教育”的观念,提高“基础”课教学及相关教学成果奖在学校工作量计算和教学成果认定中的系数和等级。教师也要转变观念,要把提高大学生法律素质作为自己教书育人职责的应有内容,不能过多考虑个人得失。大学生也要转变观念,要把法律素质作为自己成长、成才、成功的“助推力”之一,积极提高自身法律素养。 (二)加大师资配套,切实夯实理工科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的师资硬件 一方面,要尽快提高现有任课教师的法律素养。“两课”教师要通过进修、读在职学位等方式提高自身法学素养,以尽快胜任教学任务。若他们暂时不能胜任的,可采取“打接力”的过渡办法,由“两课”教师讲授“思想道德修养”部分,由法律专业教师讲授“法律基础”部分。另一方面,要加大师资引进力度。在相关师资招聘暂时难以一步到位的情况下,要适当吸纳原“法律基础”课教师担任部分教学任务,以降低师生人数比例。在师资引进到位后,要尽快实现“基础”课教学班编制“中型化”、“混搭化”模式,即每个教学班总人数控制在60人以下,同时将文科班和理工科班进行混搭编排。这样一则可以减轻教师课堂教学压力,方便其进行课堂讨论、辩论、模拟法庭等教学活动;二则可以实现不同专业学生在专业思维、知识背景等方面的互补,以便于相关教学活动的开展。 (三)改进“基础”课教学方法,确立科学的理工科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内容体系 首先,在课时难以大幅增加的情况下,要根据不同教学内容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如用影像教学法、特例教学法、对比教学法等进行法理知识的教学,使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具体化;用核心法条分析法、经典案例分析法、疑难案例分析等方法进行实体法知识的教学,提高法律知识学习的实用性;用角色体验教学法、对比分析法等进行程序法知识的教学,[3]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和法律知识传授的扩散性。 其次,要改变传统预防性教育目的的导向,重视理工科大学生现代法律观念的培养。要特别着重培养理工科大学生的“法律至上、法律平等、权利义务统一”等现代法律观念。在教学内容上,既要有刑事、行政法律知识,也要有民、商法律知识;既要有义务性、禁止性法律规范的讲解,更要有授权性、任意性法律规范的分析。#p#分页标题#e# 再次,要强化理工科大学生的法律信仰,坚定其对法的内在认同和信赖。教师要将国家重大法律的制定或修改进程及时告知学生并要求其予以关注,培养学生的“亲法”意识;对于媒体集中关注的某些法制焦点事件,教师要适时、适当地从政治、法律、道德、社会等多层面进行综合分析、引导,消除学生的偏激认识。 最后,要探索实践教学的新途径,提升学生的法践行能力。一是多用课堂讨论、辩论、案例分析、角色模拟等教学方法,积极开展课堂实践教学;二是利用“两课”实践教学环节,通过布置事件调查或调研报告,让学生参加相关法律实践;三是抓住大学生“三下乡”、“青年志愿者服务”等契机布置相关法制专题;四是结合法学专业及其他专业的实习计划和实习要求,利用各专业专门的实习基地,适时、适当地开展某些法律实践活动,尽量做到选题“搭便车”、基地共利用,以实现实习资源共享。 (四)改革“基础”课考核方式,建立公平、公开、公正的成绩考核机制 “基础”课是一门公共必修考查课,其最终考核方式可以多样化,如开卷、闭卷、撰写法制小论文或调研报告等。在学生成绩评定时,要狠抓过程学习和平时表现,加大平时成绩的构成比例;要把学生考勤、作业、讨论、回答提问、参加模拟法庭或其他法律实践等都纳入平时成绩构成体系。教师在第一堂课开始讲解内容前就要把该课程的考核方式,成绩构成、特别是平时成绩构成,考核标准等信息告知学生并要求其记录下来;在最后一堂课上,教师要用适当的方式(如“飞信”等)将每位学生平时成绩的最终评定结果告知其本人,并给学生预留一定的“异议期”,以避免教师计算失误等产生的个别偏差,最终建立公平、公开、公正的成绩考核机制。

法律意识的实质篇7

关键词 高职学生 法律素质 影响因子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1高职学生法律素质现状

1.1法律知识欠缺

法律素质是以法律知识为基础的。随着我国普法工作的深入持续展开及高职院校法律教育的跟进,目前我国高职学生的法律知识掌握情况与法律素养有了显著提升。但是大多数高职学生对法律的认知依旧停留在法律条文的学习与机械背诵中,法律知识结构单一,大多数高职学生对法律处于一知半解状态。相比本科院校,高职学生的文化素质存在短板,尤其是在初、高中阶段对法律常识还没有掌握,而进入高职院校后侧重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训练,根本不重视法律基础课的学习。

1.2法律意识淡薄

法律意识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是人们在理性、情感、意志、信念等方面对法的认识。高职学生缺乏法律知识,在法律意识方面比较淡薄。首先,高职学生对权利和义务的认识不到位,缺乏尊重和保护权利的意识以及相应的维权意识。再次,高职学生虽然已确立比较明确的法律意识,但是对法律的深刻内涵和作用理解不到位、不透彻。在学法用法、依法办事方面有待进一步加强,需要不断提高通过法律武器进行维权的意识与能力。最后,由于职业教育本身的功能性要求,高职学生更追求法律实用主义意识,弱化了法律的社会价值意识。

1.3法律信仰尚未确立

由于法律知识的匮乏,高职学生不能分清合法与违法的界限,不能用法律维护个人的正当权利,甚至对法律常常抱着怀疑和逃避的态度。有些高职学生片面看到社会的不正之风和司法腐败现象,有些高职学生对我国的法制现状持冷漠、疏远的态度,甚至对法律产生抵触心理,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高职学生法律信仰的确立,进而使之难以自觉遵守法律法规。曾有调查显示,接近半数的学生在遭遇纠纷时,不会选择法律途径解决问题;超过半数的学生对我国法治建设的信心不足。

1.4法律行为滞后

法律思想、知识与法律行为的知行分离进一步制约了高职学生法律素质的提升。主要表现为:当高职学生自身却并不重视民利,缺少依法办事的习惯;遇到问题宁愿通过行政途径而较少寻求法律保护;其在接受并倡导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观念的同时却千方百计想要去获得更大利益;对社会上一些重大事件有明确的认识,但一旦自己遇到法律事件时,却一味蛮干。

2高职学生法律素质影响因子研究

2.1社会影响因子

邓小平曾经说过:“旧中国留给我们的封建专制传统比较多,民主法制传统很少。”在中国自身国情影响之下,当今社会许多人秉承“钱权至上”而非“法律至上”的错误意识。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法律框架与内容日趋完善,但法律权威的树立依旧乏力。传统文化中的“德主刑辅”传统观念让高职学生先入为主的习惯性选用道德手段而非法律体系来调整自身与社会的关系。而在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存在,权利凌驾于法律至上的现象也不鲜见。这些都对高职学生的法律信仰建立、法律权威认可、法律精神崇尚及法律知识的学习热情均有极大的负面影响。有时甚至能够彻底摧毁其法律意识,阻断其法律素质养成及提高的所有路径。

2.2校园影响因子

目前中国高职在培养学生法律素质方面从未将学生法律素质的提升作为一种必备的素质与能力培养纳入到学校素质教育的整体规划中,单纯依靠开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程,除此之外也没有安排其他相应法律课程进行知识体系的跟进培养与完善。由于诸多原因,从学校到学生都不够重视这门课程。而在这仅有的一门课中,只有几章涉及法律相关的内容,并且授课时间非常短。在有限的时间内,将法律教学与提高法律意识进行结合实现起来存在一定的难度。而该课程本身的效果也由于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单一,“满堂灌”与“一言堂”盛行而受到抑制。

另外在高职院校中,就业指导工作不到位。就业指导中心追求毕业生签订的就业协议数量,极少进行后期的跟踪调查,在就业指导工作中不重视学生是否掌握法律法规,以及在择业、就业过程中能否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高职院校法律教育内容、手段单一与法律教育成效追踪缺位是高职院校学生法律素质缺失的主要原因。

2.3学生自己不重视

受社会实用主义的影响,高职学生格外重视自身素质、价值、利益等,而漠视、淡化了其他人的权利,缺乏对法律的社会整体功能价值和法治建设的社会价值的足够认识。他们只关注关系自己切身利益的法律,带有实用性和功利性的倾向和意图。他们对法律类课程重视程度也不够。高职院校学生侧重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训练,忽略了法律知识的学习。由于缺乏相应的环境熏陶、制度约束和有效的引导,加之自身认识的错位和学习动力不足,高职学生普遍不重视法律素质的培养而是更加关注自己专业技能的提高。同时随着就业形势越加严峻,面对强大的择业和就业压力,为获得一份来之不易的工作,高职学生被迫接受不合理的条件,不得不放弃维权的机会。

参考文献

[1] 蔡斌.高职院校学生法律素养的现状及其培养途径探析[J].职业时空,2010(3).

法律意识的实质篇8

关键词:法制 法律意识 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12-120-02

为贯彻中共中央和、教育部关于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有关精神,落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方案的要求,2006年9月,全国各高校将原有的两门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合二为一,全国统编教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同时启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中法制教育的篇幅只有1/3,而课堂教学中教师直接用于法制教育内容的时间甚至不足20学时。经过几轮教学实践,我们认为有必要重新思考课程整合背景下大学生法制教育的问题。

在新课程体系下,结合自己教学的实际情况对我校不同年级部分学生的法律素质与法律意识状况进行一次抽样问卷调查与探讨。

一、新课程背景下大学生法律意识状况的调查

1.学生对该门课程应否开设及学习效果方面的评价。当学生们拿到教材还没有开始上课之前,60.8%的学生认为该课程没有用,就是简单的思想理论课,中学阶段都学过;20.7%的学生认为有用,能进一步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意识;18.5%的学生认为无所谓。当学生学习完新课程后,问到“你觉得大学开设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程对你有用吗?”时,觉得“很有用处”的占85.3%,觉得“有些用处,但用处不大”的占11.6%,认为“没有用处,纯属虚设”占3.1%;问到“学习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你认为法律方面的知识与素养和这门课没开设前相比?”回答“比以前有提高”的占85.4%,回答“没有和原先差不多”的占10.4%,认为“比以前更糊涂了”的占4.2%。

2.学生对新课程内容设置方面的评价。当问到“你认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思修部分与法律部分内容设置是否恰当?”时,回答“恰当”的占57.2%;认为“不恰当,思想道德修养部分内容太多了”的占19.6%;认为“不恰当,法律部分内容太多了”的占0.8%;回答“说不清楚”占22.4%。当问到“你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哪部分内容较感兴趣?”时,认为对法律基础部分更感兴趣的占60.8%,对思想道德修养部分更感兴趣的占19.3%,认为两部分差不多的占14.3%,对两部分都不感兴趣的占5.6%,也有学生在问卷中补充写到对哪部分内容感兴趣主要取决于任课教师,因为我校该门课程的授课是由两个教师分别讲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的知识合作完成的。

3.当前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方面。在回答“法律与你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关系”时,61.8%的人认为关系密切,30.8%的人认为关系不大,7.4%的人认为没关系;在回答“假如你的亲友找你借钱,你会要求他出具借条吗”时,48.6%的人认为信任对方不需要出具借条,16.2%的人认为不好意思要对方出具借条,35.2%的人认为不管是谁都要出具借条;在问及“你对大学生犯罪问题怎么认识”时,回答“很正常,大学生也是社会成员的一分子”的占44.2%,认为“不可理解,毕竟大学生都受过较高教育”的占22.6%,“不好说,反正自己不会犯罪”的占33.2%;在问及“你想通过该门课程了解和掌握哪些方面的法律知识”时,有的学生回答婚姻法、劳动法,有的学生回答经济法、合同法等等,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学生所在的年级、经历、家庭的教育等不同,学生的想法也不同。

二、对大学生法律意识状况调查的分析

通过对调查结果的综合分析,发现:第一,学生对新课程的认同度比较高,对法律知识学习的兴趣较为浓厚,且认识到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他们虽然没有接受系统、专业的法制教育,但他们还是会通过各种途经来了解、学习法律。在调查中有的学生经常观看法制节目,有的学生通过电视、广播、书报杂志学习法律,在空闲时间还会与同学、朋友讨论当前法律热门话题。第二,学生比较关注国家颁布的新法律,尤其关注有关教育、经济、劳动就业方面的法律动态,也有一些学生比较关心婚姻家庭方面的法律、法规,这些说明学生对法律的关注多来自于自身的需求,渴望通过学习了解法律、法规,以更好的解决自己的实际问题。第三,调查结果还表明,高年级学生比低年级学生、有打工经历的学生比没有打工经历的学生更重视法律,且法律需求有所不同,高年级学生一般对法律知识的需求基本上都与自己专业和将来发展方向有关,有打工经历的学生更渴求了解诸多有关合同、劳动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第四,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虽然法律知识懂得不少,然而现实生活中,其行为往往与法律规定背道而驰,守法的自觉性较差,形成“学而不用”,“知而不信”现象。第五,有少部分学生认为法律与自己所学的专业相距较远,学好专业课就行了,只要不违法,法律就与自己没关系,对法律不太感兴趣,因而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不重视,法律意识比较淡漠。

三、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法制教育内容实效性的建议

通过对大学生法律意识的调查和分析,针对大学生对新课程的认识和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法制教育内容实效性。

1.教学内容要围绕教学目标,抓住教学重点,注重法律素质的培养。由于这门课只上一学期,新课程当中学习法律的课时较少,想通过这部分法律的学习,使不同专业的大学生都具有很全面的法律知识,几乎是不可能的,也是没有必要的。大学法制教育的重点是培养法律意识与法律信仰,因此,法律课程的教学,更注重的是法制观念的培育。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要正确处理法律知识传授与法律素质培养的关系。一般来讲,法律素质的培养离不开法律知识的传授,但是,法律知识的多少与法律素质的高低并不必然成正比,大学生法律素质的培养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并不能仅仅以对法律知识的掌握程度来衡量。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牢牢抓住观念的培养这一教学重点,不要单纯追求大学生法律知识掌握的多少,而忽视对法律意识和法律信仰的培养,要以必要的法的知识的传授为中介,加强对大学生法律素质的培养。

2.灵活运用教学方法,使大学生将掌握到的法律知识内化为自己的法律意识。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灵活的运用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可运用启发式教学,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分析得出最佳的答案,让学生自己开动脑筋思索如何遵守以及为什么要遵守这些法规,这样学生掌握的知识就会更为牢靠、更加深入;也可以通过互动式教学把死板的法律知识转化为生动的场景,从感性开始逐渐把学生引入理性的殿堂;而且教师一定要高度关注现实社会生活,把最新的典型案例应用到教学过程,通过对案例的评析、对法律知识的总结,使抽象的法律原则具体化、感性化,使学生能够结合自身及当前社会的反映得到及时的法律教育;要充分利用高校丰富的多媒体资源,为学生精选播放一些具有典型意义的法制宣传和教育片,并认真组织学生展开讨论、辩论,以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思维意识和能力;再如打破课上与课下的界限,搞一些实践教学,参观监狱等活动,让学生在面对面的和犯人接触的的过程中,自觉获得价值判断(但是这种方法,由于学生人数太多,所以只能找班级代表,但是感觉效果还是不错,通过代表回去给同学谈切身的体会),这种对学生法制教育的效果和影响比我们课堂的说教要好得多;教师还可尝试实施法律咨询的教学模式,即教师在第一堂课上就向学生公开自己的联系电话、信箱或者博客,真诚地欢迎学生在遇到与法律有关的问题需要帮助时与教师联系,提供法律咨询服务,使学生在遇到有关法律问题和困惑时能及时的得到指导。这种法律意识的唤醒与培养比简单的法律知识灌输更为重要。实践证明此举深受学生欢迎。

3.完善对学生的法律素质考核方法,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结合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要进一步完善考核方法的改革,改变过去期末考试一次定终身的方法。对大学生法律素质的考核应由课内延伸至课外,把大学生的日常行为也纳入考核体系中。要改变过去死记硬背的考试方法,可以实行闭卷考试、开卷考试和行为考察相结合的方法,强调学生的“知行统一”。闭卷考试主要考核学生对法律基本知识、基本原理的掌握,开卷考核的是学生的日常遵纪守法表现,即课程的结业成绩由课堂出勤、命题写作、课堂表现、社会实践和平时的遵纪守法等项目组成,对学生的笔试成绩、日常行为、上课表现等方面分别给予一定的权重,形成总评成绩。这种灵活多样的考核方法,减轻了学生负担,促使学生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这些考试方法的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真正实现教学与考试的有机结合,让学生感觉到不是为了考试成绩而学法,而是为了学到更多的法律知识,增强自己的法律意识,提升自己的法律能力。

4.优化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的法律素质。目前,教师法律素质的现状极大地影响了法制教育的开展。由于新课程的合并,在一些院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被认为是思想理论课,专业门槛低,原有的讲授《思想道德修养》的教师,没有经过法学的培训就来讲授法律的部分,其结果只能是粗浅地讲解最浅显的法律理论知识,而不能够把其所蕴含的丰富内涵展现在学生面前。这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于教师。加强法制重要的是进行教育,根本问题是教育人。”高等学校的法律教师不仅要熟悉学校教育规律和青年学生成长规律,而且要具备比较系统的法律学科知识和较高的法律素质。因此,高校要根据“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对教师配置的要求,配齐专兼职教师,要加强这支队伍的培养提高工作,努力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和学术水平,以适应新时期法制教育的需要。

[课题来源于2010年黑龙江科技学院教学研究项目(课题编号46),黑龙江科技学院青年才俊培养计划资助。]

参考文献:

1.陈光绍.新课程体系下大学生法律素质状况调查及对策研究.新课程研究,2008(8)

2.高庆.在校大学生法律素质现状及培养途径探索.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9)

3.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作者单位:黑龙江科技学院人文学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27)

上一篇:机电设备安装服务范文 下一篇:配音的技巧与方式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