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竞争劳动力市场范文

时间:2023-10-10 17:20:25

完全竞争劳动力市场

完全竞争劳动力市场篇1

[关键词] 使用价值 价值规律 核心竞争力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指在竞争性的市场经济环境中,一个企业自身所具有的能够持续的比其他企业更有效的向消费者提供所需要的产品或服务,并且获得盈利和自身发展的综合能力。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经济学的基础。劳动价值论中的商品二因素理论、劳动二重性的理论、价值规律、竞争理论等理论对企业核心竞争力提高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结合劳动价值论分析企业核心竞争力提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价值发现,价值创造和价值实现。

一、价值发现

从马克思商品的二因素原理中得知,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且使用价值是社会使用价值,必须满足消费者的选择偏好,这样才可能顺利实现交换。价值发现即是在市场竞争中,不断把握市场的需求,通过对消费者需求的调查,发现市场需要的产品,从而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获得利润最大化。价值发现可以从细分市场开始,发现市场中潜在需求或未被充分满足的需求,慎重选择自己的目标市场,发挥自己在资源、 区位、技术等方面的优势,生产在市场竞争中保持持续优势的产品,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二、价值创造

价值创造过程即价值生产过程。根据价值规律,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企业在价值生产过程中降低商品的价值量,要以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个别劳动时间进行生产,以提高劳动生产力。在当代商品经济的市场环境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劳动生产力,从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1.良好的企业治理结构。良好的企业治理结构是保证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坚实后盾。良好的企业治理结构要求股东人,董事会,监事会,经理等共同经营,权责利清晰,具有良好的监督、激励机制和决策机制等。

2.加强企业管理。加强企业管理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建立和完善企业文化;建立和完善企业文化,可以提高员工素质。企业的员工素质,是决定一个企业兴衰的重要因素。良好的企业文化可以使员工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从而代表先进的生产力;可以提高的业务素质,使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节约生产时间,提高劳动生产力;可以有利于发挥全体员工的综合聪明才智及创造力,不仅加强了企业的凝聚力还从中得到很多有利于企业发展的方法。二是加强资金运作管理。完善企业运作管理,对于完善企业责权利相一致的责任制度,减少资金的占用和节约人力、物力、财力的消耗,降低生产过程的成本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提高了生产过程的效率,以较少的成本取得较大的产出,增强了企业核心竞争力。三是技术管理。在生产企业中,每一环节都离不开技术管理。例如材料质量管理,工序质量控制管理等。材料质量管理要求加强采购过程的管理;工序质量控制,要求在生产过程中,要定时、定量的按要求进行生产;通过企业的技术管理,使企业的业务流程可以像“接力赛”似的顺利完成,提高劳动生产效率。

3.加快科技创新。我国加入WTO后,为企业的科技创新带来了挑战和机遇。一方面面对全世界的企业竞争,我国企业不得不加快科学技术的创新;另一方面经济的全球化为企业提供了学习国外先进科技的机会。企业可以采取与国内外科研机构的产学研结合,与其他大公司合作的方式来进行新科技的研究和创造;可以建立新型的跨国公司,通过与国外企业的协作,共享科研成果等方式来实现企业的科技创新。企业通过技术创新,使企业的个别劳动生产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生产时间,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4.重视人力资本的培育。人力资本分为一般人力资本和高级人力资本。在企业中,要着重培养高级人力资本,他们的劳动具有复杂劳动的特点,包含了知识、经验和创新内容,培育企业的高级人力资本对提高企业劳动生产力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三、价值实现

根据劳动价值论中的竞争理论,这里的价值的实现过程主要是指商品形态变化中的“卖”。顺利实现“商品惊险的跳跃”,企业就可以迅速地回收资金,进入商品形态变化中的第二形态的变化――“买”,缩短资金周转时间,提高企业竞争力。

1.开拓国际市场。经济全球化为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提供了新的契机。使产品走出国门,对于宣传和推销本企业的产品有很好的作用。我国已经有一批开拓国际市场能力较强的企业,例如海尔、长虹、娃哈哈等。

2.利用先进的营销技术,建立企业营销网络。在网络经济条件下,积极发展以电子商务为核心的网络营销技术可以加快产品销售速度和资金回笼,拓宽本公司的营销网络。营销网络的建立可以提高产品在市场的占有率;提高产品在各区域市场的形象和知名度;同时可以收集各地区消费者的信息,为价值发现过程服务。营销网络一旦形成,就提高了该行业的进入壁垒,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获得高额利润。

综上所述,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提高企业劳动生产力以及顺利实现产品的交换对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有不可忽视的作用。通过长期、不断地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增强和保持竞争优势,保持长期价值最大化,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2]张维达:政治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3]姜国祥:核心竞争力[M].中国商业出版社,2004

[4]杨华辉:浅析企业核心竞争力[J].甘肃农业,2006.6

[5]张伦书: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问题与对策[J].科学社会主义,2001.3

完全竞争劳动力市场篇2

一般而言,市场对于解决效率问题更有效,政府则更便于解决公平问题,但无论哪一种手段都不是万能的。由于市场和政府两者本身固有的缺陷,其在资源配置中会出现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只有将两种手段协同使用,才能比较有效地实现资源配置的公平和效率。资源配置后也还需要辅以相应的管理手段才能最终保障资源的利用效率和公平。因此,解决我国义务教育师资配置的公平和效率问题不仅需要综合运用市场和政府两种手段,而且还须配合使用一定的管理手段。

义务教育师资配置中市场调节的可能性及其作用

市场是买者和卖者相互作用并共同决定商品和劳务的价格以及交易数量的机制,市场调节就是发挥供求、价格和竞争三个要素的作用,通过供求变化影响价格,进而引导资源配置。这种市场机制在亚当•斯密(A.Smith)的《国富论》中被称为“看不见的手”,后来被马克思称为“价值规律”。虽然“市场经济是一部复杂而精良的机器,它通过价格和市场体系来协调个人和企业的各种经济活动”[2],但是市场机制要正常发挥作用也是有条件的。只有在完全竞争时,市场机制的优点才能充分体现出来。也就是说,资源在完全竞争市场中的配置才是有效率的。当出现不完全竞争时,市场就会失灵。市场失灵的结果是价格不能反映真正的社会边际成本,从而导致资源配置的低效率和不公平。由此可知,市场机制要在我国义务教育师资配置中正常发挥作用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各学校可以自主竞价(决定本校教师待遇即教师劳务价格)。二是城乡各学校之间完全充分竞争。三是教师有完全自由流动的权利,其可以根据教师、学校之间竞争及供求关系确定的待遇标准自主地应聘教学岗位。然而,这样的教师劳动力市场不可能真正实现。首先,义务教育领域存在极强的外部性(公益性)和不完全信息等导致市场失灵的诸多因素。其次,学校之间存在不完全竞争,广大农村学校甚至会由于地域分布原因出现学校垄断当地教育服务价格的局面。这种垄断的教育服务价格既不反映教育成本,又会导致教育不公。因此,义务教育学校并不能直接通过教育服务在市场交易中去获取成本与利润,从而支付教师的劳务报酬。教师待遇即教师劳务价格自然就不可能通过学校竞争给出,而只能通过社会再分配由政府提供。政府确定的教师待遇并不是市场所定的教师劳务价格,而是一种垄断价格。这样一来,学校之间的正常竞争几乎全无。最后,即使学校间存在完全竞争,其结果必然会出现学校之间优胜劣汰、两极分化等人们无法接受的失衡局面。可见,义务教育阶段教师资源配置完全由劳动力市场调节的设想是不现实的。义务教育师资的合理配置不能由市场主导,而只能以政府为主导来完成。即便如此,我国义务教育师资配置中仍存在市场调节的可能性或现实影响作用。其一,虽然教师劳务价格是一个垄断价格,但是在我国校际差距悬殊的现实背景下,不同学校可以从公共经费和各种创收(如收取择校费)中拿出多少不等的一部分来激励教师。这部分有较大差别的教师校内福利与政府垄断定价形成的教师待遇一起发挥着调节教师劳务价格的作用———尽管它并不反映教师实际的付出和劳务价值。其二,学校间也存在一定程度的竞争,学校对资源的支配权可以通过寻租(获取更多公共经费)和各种创收(收取赞助费或择校费)等途径来获得。其三,教育领域与其他行业在吸引人才方面的竞争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教师的劳务价格与其他行业的劳务价格对比也会影响师资配置。其四,人力资本所有权的资源特征决定了教师拥有一定程度上的自由流动权。教师劳务价格差别驱动教师通过各种手段在职业内“单向上位”流动,甚至向职业外流失。综上所述,市场机制即价值规律仍然潜在地存在,并对我国义务教育师资配置起着重要的制约作用,但是这种扭曲的、畸形的市场调节并不会带来资源配置的高效率,反而加剧了资源配置的不公平性。当前,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出现的教师职业内无序流动以及职业外流失现象、城乡学校师资配置严重失衡等许多问题都是因此而引发的。这也正是政府仅靠单纯的行政干预来强制教师流动始终未见成效的根源所在。价值规律无时无刻不在起作用,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始终制约着我国义务教育师资的配置。这是不容回避的事实,也是认识和解决我国义务教育师资配置问题的关键所在。

政府在义务教育师资配置中的作用

由于垄断、外部性以及不完全信息等因素的存在,市场失灵不可避免。单纯的市场调节可能产生低效率和不公平,因此必须倚重政府干预来加以矫正。然而,由于政府本身固有的缺陷,政府的矫正行为也不是万能的,也会出现政府失灵现象。政府失灵是指政府在资源配置和管理活动中的不适当或无效的干预行为。政府会由于决策信息的不完全或智谋不足等原因而出现公共决策失效的情况。约束机制不健全和缺乏竞争等因素使得政府机构通常处于低效率运行中,而各种腐败和权力寻租行为更是加剧了政府失灵的程度。[3]政府的上述缺陷使得政府干预失灵的现象随处可见。从这一角度看,我国城乡义务教育师资配置失衡和低效率也与政府失灵有着密切关系。第一,政府在配置教育财力、物力资源的过程中错误地实施了重城市轻农村、重名校轻普通学校的政策,造成学校之间办学条件的巨大差距,影响了师资的配置。第二,政府在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的“义务教育教师工资不低于公务员工资”法律任务上失效,致使教师劳务价格整体水平不高、教师职业的外部竞争力偏低,使得大量优质师资向职业外流动。第三,政府在教师福利待遇上(如住房、保险等)实行向城市教师倾斜的政策。这些福利待遇在一定程度上发挥着教师劳务价格对师资配置的调节作用。第四,各种腐败和寻租行为破坏了教育资源配置的规则,也破坏了教师流动的规则,造成大量教师向城市学校或重点学校无序流动,而未能流动的教师为实现劳务价值与价格的平衡则选择消极怠工,从而降低了工作效率,造成师资的隐性浪费。可见,我国义务教育师资配置的现实问题既有市场原因,也有政府的责任。

解决我国城乡义务教育师资配置问题的基本思路

完全竞争劳动力市场篇3

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业务的经营主体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具有经营资格的企业已达1600多家,分布在建筑、石油化工、水电、交通、冶金和有色金属、铁路、煤炭、林业、航空航天等国民经济的各个行业领域和全国各省(市、自治区)。据美国《工程新闻纪录》(ENR)2002年8月份统计,进入2001年世界最大225家国际承包商行列的中国内地公司有39家,另有11家中国公司进入国际工程咨询设计公司200强。

一、行业概况

中国对外工程承包主要集中在普通房建、交通运输和电力等基础建设方面,而制造加工、环保、电子通讯、供排水等行业则相对薄弱;对外劳务合作主要分布在制造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和建筑业,而高技术行业劳务较少。

1、具有比较优势的行业

全球国际工程承包行业主要集中在普通房建、交通运输、石油化工业。中国在某些行业具备一定的竞争力。在普通房建方面,2001年225家国际承包商的营业额为300.9亿美元,占全球总额的28.3%;中国公司在该行业的营业额为23.0亿美元,占中国对外工程承包总额的33.6%,占全球该行业的7.6%.电力行业方面,2001年225家国际承包商的营业额为74.8亿美元,占全球总额的7%;中国公司在该行业的营业额为2.45亿美元,占中国对外工程承包总额的13%,占全球电力行业的3.3%.

从2001年中国新签订的上亿美元的大项目看,主要集中在电力、交通运输、和普通房建。

从近年来中国在交通运输业签订的项目分析,中国在公路桥梁、地铁项目建设上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中国的水电行业,在发展中国家有市场,竞争力比较强;石油化工业的优势处于上升阶段,石油化工业的三大公司在项目的资本运作、施工管理等方面具备了和西方大公司竞争的条件;在矿山建设、资源开发等工业项目方面,中国企业走出去较晚,但已经显示出了一定的竞争力。

2、比较薄弱的行业

从中国对外工程承包的总体情况分析,竞争优势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同发展中国家的承包商相比,我们具备一定的优势,但同欧美大型国际承包商相比,我们的劣势也非常明显。2001年,斯堪斯卡公司国际市场营业额达121.52亿美元,相当于中国39家公司国际市场营业额总和的2.26倍。从市场分布情况来看,中国企业在亚洲和非洲地区的一些国家存在比较优势,而欧美市场仍然难以开拓。

总而言之,在科技、资本密集度高的行业领域型中国企业竞争力普遍较差,这是由中国相关工业领域的国内基础和国际竞争力决定的。

首先,研发和科技创新能力差,例如,由于缺乏专利技术和专有技术,中国企业在化学工业和石油化工业对外工程承包的技术竞争中基本上处于下风。

其次,一些优势产业的资源没有得到合理配置,以至于没有形成对外竞争的拳头,如轻工业是中国的优势产业,但是在对外工程承包方面,轻工业并没有形成强大的竞争力。

第三,中国大多数行业的企业经营规模小,资本金相对短缺,融资能力不强,缺乏与国际著名承包商相抗衡的实力。目前,中国能够在境外承揽5000万美元以上项目的企业不多,在国际市场项目大型化的进程中,企业的发展受到抑制。

第四,在企业管理、科技创新、信息化建设等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不少企业没有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和完善适应市场的机制,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都不完善和健全。

第五,我们在国际工程人才的开发上,复合型、高智能人才紧缺。另外,从行业经营秩序分析,中国企业在国际上的无序竞争现象还时有发生,影响了行业的整体利益。

二、国际工程市场未来发展趋势

当前,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在世界走向多元化的大趋势下,经济全球化的特征日益明显,各国企业都在通过结构调整、跨国经营和技术创新,在全球范围内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国际市场的合作与竞争更加广泛和激烈。企业只有积极主动地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拓展经济发展空间,才会有更大的发展。

从全球范围内看:

首先,近年来,国际工程承包行业发展的一个明显趋势是全球对工业项目的投资比率减少,而对基础设施的投资比率有所增加。据2001年ENR统计,2000年普通房建项目营业额达363.5亿美元,比1999年增长4.6%;交通、电力项目也有所增长;而制造业、石油化工业等工业项目却下降了23.5%,为323.5亿美元。另据2002年ENR统计,2001年,制造业、石油化工业等工业项目又下降了5.7%,为305.1亿美元。可以预见,随着全球产业结构、技术结构、跨国公司生产基地的调整,各国为改善投资环境,吸引外资,必将加大对基础设施、基础能源的投入,这些行业的工程将会保持增长。

第二,各国竞相发展信息产业,加快了信息建设的步伐。根据2001年全球对外发包的工程情况可以看出,不管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电信工程大量涌现,其中有诺基亚、爱立信、三星电子等大公司的投资项目,还有各国政府投资的电信网络改造、新建工程。2001年,ENR首次将电信产业专门列为一类进行统计。由于世界各国都重视信息化的进程,相信未来几年,信息工程将成为国际工程承包新的增长点。

第三,由于全球性的水资源危机和各国对环境保护的重视,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供水项目和环保项目将呈增加趋势。

国际工程承包商重组及结构调整浪潮不断,使其得以集中技术、资金和管理抢占和瓜分市场,国际工程承包行业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和变革。著名的瑞典工程公司斯堪斯卡公司(Skanska)通过兼并,使其2000年国际市场营业额达86.4亿美元,一举获得全球最大国际承包商亚军;2001年该公司又荣登冠军宝座。因此可以看出,通过并购不仅可以获得超强的竞争力,还可以成功地拓展发达国家的市场。

在经济全球化和科技革命的推动下,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和综合性的项目增多,国际工程技术承包领域中,信息技术以及新材料、新工艺得到普遍应用。国际工程项目日趋大型化,传统的工程承包正逐步被工程承包、国际投资、项目融资、国际信贷、设备贸易、技术转让、BOT、BOOT等相互融合的综合性合作方式所取代,EPC等总承包方式越来越多。

技术性壁垒成为各国保护本国工程市场的重要手段,“环保工程”、“生态工程”、“人权工程”的比重上升,区域和集团保护加强,市场进入的难度加大。

据国际劳工组织(IEO)、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统计,90年代中期以来劳动力跨国流动超过3500万人。发达国家和一些新兴工业国家人口老龄化,结构失衡,对外籍劳务需求巨大;国家和地区间在经济发展阶段、结构调整、就业机会、劳动力供给和工资方面存在的差异,将进一步刺激和加速劳动力的跨国流动。但是,国际劳务市场的需求是不均衡的,专业技术人员越来越受到欢迎。随着各国重视发展信息技术,对信息技术人才的需求增加,以网络人才为代表的高技术人才普遍受到各国青睐。由于劳动力结构性短缺,包括发展中国家在内的很多国家普遍需求医护人员。可以预见,这两个行业的劳务市场将会得到较大的发展。

三、发展思路与对策建议

在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增强和中国加入WTO的情况下,实施“走出去”战略,努力在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方面有新的突破,是中国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的必然趋势。发展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将不仅是中国“十五期间”的重要发展战略,也将是较长一段时间内促进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决策。随着中国外经贸管理体制改革迈出新的步伐,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事业将迎来更大、更快的发展,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发展前景将更加广阔。

下一阶段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的发展思路拟应是重点扶持优势行业和优势企业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

中国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发展的中长期战略是巩固并扩大现有的比较优势,向“高技术、高附加值和高利润”的领域发展,在全球产业链中确立“中国”品牌。为此,需要我们深化改革,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在认真贯彻多年来所倡导的“大经贸”、“市场多元化”、“以质取胜”和“科技兴贸”战略基础上,根据世界经济结构的调整,不断优化中国产业结构,加速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推动优势行业和优势企业“走出去”,带动其他行业参与国际竞争,为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国民经济的增长作出自己的贡献。

为此,需要健全和完善两个体系,一个是服务体系,另一个是保障体系,即健全和完善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的金融、保险、信息等服务体系;健全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制度等保障体系,从而促进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针对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的发展思路,主要对策可参考如下:

1、进一步优化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的行业结构,推动有比较优势的行业扩大国际市场份额

中国对外工程承包要获得较大发展,应在进一步巩固现有优势的基础上,培养新的增长点。普通房建、交通运输和水电等行业是中国近年来发展比较成熟的产业,我们应进一步突出这些行业的优势,跨行业、跨地区对一些企业进行重组,形成更有竞争力的企业集团,在国际市场上争取更大的份额。

从产业结构调整角度来看,一些产业生产力富余,完全可以转移到国际市场,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再做贡献;同时,经过结构调整后的一些优势产业,完全可以崭新的面貌在国际舞台找到自己的位置。在产业结构的调整中,我们应当根据国际市场的发展趋势,培养新的优势产业,培育新的具有竞争力的企业。建议抓住当前世界经济结构调整的时机,尽快在信息通讯行业、环保行业、水处理行业培育有实力的企业集团,有意识地加强相关资源的配置,争取在这些新兴领域有所突破,形成后发优势。

国际工程承包是服务贸易、货物贸易和技术贸易的综合载体,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是多方位的。建议重点支持对社会综合贡献率大的行业,进一步扶持能够带动国产设备材料出口的行业。对于石油化工、水电、铁路、化学工业、冶金、矿山建设等行业,不但能够大量带动国产设备材料出口,还可以带动管理、技术、劳务的出口,国家应从资金、进出口等各方面给予便利和优惠,推动这些行业开展国际工程承包业务。

大力发展中国对外工程设计咨询业,推动更多企业进入国际市场。建议“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给予相应的资助。

在对外劳务合作方面,中国农业、建筑业、纺织服装业的劳务具有比较优势,在巩固传统市场的同时,我们应当通过中国入世后的便利条件,加强多双边谈判为中国的对外劳务合作争取更有利的环境,扩大市场份额。对于国际市场上劳务比较缺乏的医疗、计算机等行业,可有重点地加强培训。另外,要加强对外派劳务人员的管理,不断提高中国外派劳务人员的素质。

2、优化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的整体环境

在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作为与“走出去”相配套的外经贸体制改革、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和金融制度改革也应该加快步伐,优化中国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的整体环境。如,建立有效的对外工程承包的融资、担保体系,完善金融和外汇监管制度,建立和完善对外劳务合作人员的保险制度等。各部门之间组成有效的联合战线,全方位积极贯彻实施“走出去”的战略。政府和有关管理服务部门,需要根据发展的新形势,通过指导监督和政策支持,强化服务和协调,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提高国际竞争力。外经贸、财政、外交、公安、金融、保险等部门,要联合行动,积极帮助企业解决对外经营中所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诸如人员和设备出国手续简化问题、保险承诺及保费问题等等。要研究制定推进联合与合作的具体政策支持与指导鼓励措施,充分利用外交、多双边经贸谈判工作为中国企业争取发展机会。

3、行业市场的选择和推动

大力推动市场多元化战略,合理调整市场布局。充分利用加入WTO后的机遇和条件,在巩固和深度开发亚洲、非洲和中东等传统市场的同时,加大开拓拉美市场的力度,在开拓欧美等发达国家市场方面要取得重大突破,使拉美和欧美发达国家市场成为对外承包工程新的增长点。

各行业要依据自身实力,有重点地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市场。

4、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一是要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深化体制改革。现代管理理论认为,企业的发展和壮大,最重要的是取决于企业自身的制度是否适应于环境,是否适用于市场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潮流。深化改革,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形成一个与企业发展目标相适应,并与国际接轨的良好的管理体制和经营运行机制,使员工素质、经营管理、技术水平和业务运行适应国际工程承包的需要是新形势的要求。

二是要加强发展战略的研究和管理。企业要发展必须跟上形势的发展和适应环境的变化,并结合各行业的实际情况,进行发展战略的规划设计和强化动态管理。各行业企业应当认真研究国际建筑市场和国际劳务合作市场的特点,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明确企业定位,制订相应的市场开发战略和经营方针。国际上竞争实力强的大型企业,不仅十分重视企业发展战略的研究和全面管理,而且战略取向都很高,这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

三是强化技术优势,培育核心竞争力。围绕企业发展重点,以市场为导向,适时加大科技投入,逐步提高科技投入比重,在不断完善企业核心技术的基础上,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技术,提高工程承包的高技术含量,全面增强技术优势。要在复杂多变的市场和激烈的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关键是要培育有别于竞争对手的核心竞争能力,国际大型承包商如福斯特惠勒公司等其多元化的经营主要体现在依托主业而开展的经营,其发展依托的仍然是核心竞争力。加强技术开发,吸收和推广国际先进技术,改善和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强化参与市场竞争的技术优势。特别是石油化工、通信、电力等行业,能够大量带动国产设备材料的出口,应当加强这些行业的技术投入。

四是加强合作,发挥整体优势。各企业之间要加强合作,以增强和发挥整体优势,有效提高国际竞争力。当前,国际工程承包市场竞争激烈的形势,国际承包商都普遍重视联合与合作,既可分散风险,减少竞争对手,又可增强竞争力,提高获胜机率。

首先,要搞好集团内部的联合与合作,有效配置公司资源,形成集团的整体优势。其次,根据企业的现状和实际,要重视与国际知名承包商的联合。特别是进入发达国家市场,有国际知名承包商带领较容易进入。条件成熟的。可选择一至两个国际著名工程公司建立战略联盟,稳定合作关系,共同开拓国际市场。

推动银企结合和银企贸结合,缓解对外工程承包的资金短缺和融资能力差的问题、解决实物还贷和产品返销的困难问题。

五是加强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从事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的各经营公司都要根据本行业发展的要求,加快实施人才培训工程,充实和建设好与企业发展目标相适应的专业技术与管理人员队伍。培养和引进高水平的技术和管理高级人才,形成自己的专家队伍。强化外语和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的培训,培养外向型和复合型的经营管理人才。

建立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和新型的弹性用人机制,完善业绩考核制度,坚持“以人为本”,吸引人才、用好人才、留住人才,全面加强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管理,争取用较短时间基本解决人才不足和素质偏低的矛盾。

5、充分发挥行业商会的作用

完全竞争劳动力市场篇4

一般来说国外企业相对于国内企业来讲具有相当大的优势。尽管在各个行业、各个企业之间这种优势不一样,但总体来说,我们可以把国外企业的主要优势归结为三类:雄厚的资本实力、强大的研发能力、先进的管理经验。

国外企业的这些优势使它们可以在全球范围内配置生产资源,使成本降到最低。而国内企业长期以来面对较为封闭的国内市场,观念落后、管理水平低下、生产成本高,并且缺乏在全球市场中搏击的经验和能力。特别是一些过去依靠国家高关税保护和政府补贴的企业,在入世后将会经受更大的考验。如何在既无资金也无技术和管理优势的条件下同外资企业竞争呢?许多国内企业对此无所适从。我们认为,除了常规的应对措施外,国内企业要特别重视利用和发挥本土优势。

一、本土优势

本土优势是指一国国内企业相对于国外企业所特有的优势,即国内企业所拥有的而国外企业无法拥有或短期内难以拥有的。本土优势不是特指一种优势,而是几种优势的总和。每个国家的企业都有其本土优势,国家不同,本土优势也不尽相同。具体到我国,本土优势不仅包括三种相对优势,即劳动力的优势、熟悉国内市场的优势、后发优势,还包括熟悉国内制度的优势。

1.劳动力的优势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劳动力数量也是世界第一位。改革开放后,人口总量不断增长,劳动参与率提高,劳动力总量呈逐步上升趋势。

比较优势理论指出,尽管一国在所有产品上劳动生产率都比较低,但仍可以通过生产具有相对优势的产品而获利。资源禀赋理论进一步认为,由于各国所拥有的资源是不同的,各国生产相对密集地使用其较充裕的生产要素的产品时具有比较优势,可以获得比较利益。按照上述理论,虽然在许多行业国内企业的劳动生产率不高,但仍应该在劳动密集型产品或劳动密集型环节上积极地利用丰富而廉价的劳动力。

利用劳动力成本的优势不等于盲目扩大使用劳动力数量。在现代化生产中,企业内部的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之间存在一个最优比例,当超过这个比例时,过多的劳动力只会造成人力资本的闲置,反而降低劳动生产率。在我国某些企业,由于种种原因,工资的涨幅超过了劳动生产率的涨幅,这严重影响了企业赚取利润、积累资本从而扩大生产规模的能力。此外,在不少国内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中,劳动力结构不尽合理,某些岗位有大量冗员,而另一些岗位人员严重不足。因此,许多国内企业在充分发挥劳动力优势上仍有很大潜力。

2.熟悉国内市场的优势

国内企业与国外企业相比在了解国内市场上占有许多天然的优势,如地理位置上的毗邻、共同的语言、共同的文化传统和习惯。国外公司即使在中国设有分支机构或工厂,甚至雇用了很多国内的管理人员,但由于最高管理层和决策层都来自国外,很难完全、深入地了解国内市场。自开放以来,国外产品的确在许多领域占据了相当的市场份额,但我们不难发现,国外产品所占据的市场大多是国内企业所忽略的或由于技术、工艺落后而难以满足的细分市场。长期以来由于国内市场的巨大规模,国内企业通常只注意主要的市场而忽略了那些容量不大的细分市场。为了应对未来的竞争,国内企业必须依靠熟悉国内市场的优势深入挖掘、开发以前忽略的细分市场,并预测国内市场的变化,抢先占领市场。

3.后发优势

这里的后发优势是从企业角度而言的,是指由于有发达国家企业成功经验的“示范作用”和这些企业所积累的科学技术、生产工艺、生产设备、组织结构、管理经验及各类人才等现代化成果可供借鉴,所以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可以少走弯路,直接吸收、消化、使用这些文明成果,其发展速度会大大快于发达国家的企业,后发而取得竞争优势。我国的企业可以直接利用来自于发达国家的技术和资本,发挥后发优势,以更快的速度和较低的成本完成现代化的进程。

经济史学家格申克龙是比较早研究后发型现代化的,他认为后发国家具有“后发优势”。根据这种理论,一国越落后,它通过模仿发达国家迅速增长的余地就越大;越晚实现工业化,其工业化的速度可能会越快。日本和亚洲“四小龙”是后发式现代化中比较典型的例子,它们用二三十年完成了现代化,其发展速度令发达国家望尘莫及。

国家的后发优势是通过其微观经济单位——企业来实现的,只有企业发挥了后发优势,整个国家才能真正实现现代化。我国企业的后发优势是由其落后地位所拥有的特殊优势,不是国外企业所同样能拥有的,它是与企业在技术、管理上的落后性共生的。企业后发优势的潜在可能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国外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积累的管理经验,可以为国内企业参照与借鉴;国内企业可以引进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和设备,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改变技术落后的局面;国内企业可以吸引大量的国外闲置资金,以弥补企业所需资金的不足;对经济落后和寻求工业化发展的强烈的社会意识更容易形成强大的现代化推动力,促进落后国家和企业重视对创新能力的培育,并进而推动企业后发而取得竞争优势。

4.熟悉国内制度的优势

这里的制度特指与公司、企业的经营运作相关的制度,如会计制度、税收制度、土地管理制度、公司法等。按照新制度经济学的观点,交易是有成本的。交易成本和其他成本一起构成了企业的产品或服务的总成本。交易成本越高,总成本就越高,企业就越缺乏竞争力。

在经营过程中,公司企业不可避免地需要同各种管理机构打交道。按照康芒斯的理解,这也是一种交易,即管理的交易,在这种交易中,交易双方不是平等的关系,而是上下级之间的关系,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关系。在这样的交易中同样也存在交易成本。在长期的经营过程中,在同各种管理机构不断打交道的过程中,国内企业积累了大量的经验,从而可以不断降低这种交易成本。而国外企业或在我国的分支机构由于进入中国市场的时间短和文化、习惯上的差别,在短期内难以避免这种较高的交易成本。

二、本土优势的动态分析

从动态角度看,本土优势不是静止的,它将随着时间的发展不断变化。

1.劳动力的优势

虽然利用廉价劳动力可以使国内企业获得比较利益,但从长期来看,仅仅依靠这个优势,企业只能陷入“比较优势陷阱”,无法长期占据竞争优势。首先,仅仅建立在廉价劳动力基础上的行业进入壁垒低。在其他发展中国家及不发达国家中同样拥有丰裕、廉价的劳动力,这些国家的企业很容易进入这样的行业,从我国企业手中夺走利润。其次,国外公司甚至可以简单地在我国建厂,直接雇用当地的劳动力来削弱这种优势。再次,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劳动力成本必定呈不断上升的态势,这将使企业很难再利用廉价劳动力的优势。日本的汽车业最初依靠廉价的高素质劳动力生产价格便宜的低档轿车打入北美市场,但当韩国汽车厂凭借更低廉的劳动力时(在国际市场上,韩国汽车的价格比日本的要低10%左右),日本汽车厂的劳动力优势就无法延续。同样,国内企业的劳动力优势也难以长期维持。

2.熟悉国内市场的优势

长期来看,该优势很难保持下去。一方面,即使起初国外企业不能像国内企业那样充分地了解国内市场,但是,经过长期的经营运作以及高层管理人员的逐步本地化,外国企业会逐渐了解国内的市场和需求;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全球化进程,各国的经济将会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各种文化不断交融过程中,国外企业将会越来越了解国内需求的特点,对需求的预测将会变得更加准确。因此,国内公司熟悉国内市场的优势会逐渐淡化。

3.熟悉国内制度的优势

经过较长时间在中国生产、销售,国外企业在不断与各种管理机构打交道的过程中,将会逐渐地熟悉各种规章制度。国外公司还通常采用与国内企业建立合资企业的方法利用国内企业在这方面的优势。而且,国内企业熟悉制度的优势往往是通过个别的管理人员实现的,所以,国外企业也常常用较高的薪酬来吸引、挖掘国内企业这方面的人才,甚至直接吸纳政府管理机构中的现职人员为其服务。所以长期来看,国内企业在这方面的优势也将逐渐削弱。

4.后发优势

尽管在理论上落后的企业有可能具有后发优势,但在现实中,国内的企业却鲜有能够充分发挥后发优势的。从企业角度来看,要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必须具备以下基本技术条件。

(1)企业具有吸收、消化先进技术的能力。这一点对企业能否充分利用先进技术并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后发优势至关重要。技术的转移并不是任意的,必须具备一定的技术基础,才能充分吸收转移过来的先进技术,必须拥有具有专门技能并受过良好训练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才能充分掌握先进技术。而国内的许多企业,在不具备基本技术基础的情况下,盲目引进外国的先进设备,导致许多设备无法充分利用,甚至被闲置,造成大量浪费。

(2)企业必须具有自主开发的能力。在封闭条件下,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设备,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但在开放条件下,国外企业已经具备或很容易引进同样的技术、设备,因此国内企业很难通过这种方式在国际竞争中获得优势。所以,企业必须在引进技术的基础上开发自己的专有技术,只有这样企业才有可能在长期中获得竞争优势。

(3)企业能够预测技术变化及其对市场的影响。在现代社会中,新技术、新发明不断涌现。企.业必须能够准确预测哪种新技术、发明可以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领导市场需求。只有在此基础上,企业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员引进、开发这种新技术才能后发占领市场,成为新的行业领导者或与原领导者相抗衡。

日本精工公司在制表业上的成功就是一个充分发挥后发优势的例子。20世纪60年代,精工的机械表无论从质量上,还是技术含量上都无法同瑞士手表竞争。当瑞士厂家与精工同时开发出石英手表的展示品时,瑞士厂家没有注意到石英表的潜力,仅把它看成市场有限的高档手表。相反,精工准确地预见到石英表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首先开发出模拟式石英手表,并于1973年利用美国科学家的成果自主开发出液晶显示的数码式手表,然后迅速地将产品从机械表转换为石英表。80年代精工凭借石英表占据了大量的市场份额,而瑞士手表只有不到10%的份额。

因此,要想充分发挥后发优势,企业必须具有一定的技术条件。但目前,国内企业长期在封闭的缺乏竞争的市场环境中运行,缺乏技术创新的能力,大多数并不具备这些条件。这也可以解释为何在我国难以看到成功地发挥后发优势的例子。但我们同时也应该注意到,在发达国家,企业在市场机制中的运行已有几百年的历史了,而在我国只有短短的几年。所以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机制的完善,国内企业的成熟,具备后发优势所需的这些条件是有可能的。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本土优势是动态的。短期中,本土优势中劳动力的优势,熟悉国内市场和国内制度的优势是主要的,后发优势很难起作用,但在长期中,只有发挥后发优势才能使国内企业建立持久的竞争优势,而其他的优势将会逐渐弱化。因此,在目前阶段,国内企业应积极、主动地利用劳动力的优势,熟悉国内市场和制度的优势,积累资本和管理经验,有意识、有目的地培育自身的技术实力、自主开发能力和预测技术变化的能力,争取发挥后发优势,形成自身的竞争优势。

三、发挥本土优势的制度条件

1.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现代企业制度可以用“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这16个字简单概括。其核心就是在产权明晰的前提之下,通过法人治理结构,降低管理费用,提高企业的效率。其具体内容包括两个方面,即产权制度和法人治理结构。产权制度要求明确界定产权的归属,确定企业获得利益和蒙受损失方面有明确的出资人对应关系。产权制度由于明确界定了产权,可以合理地决定成本和报酬在企业参与者之间的分配,降低公司所有者和高层经营者之间的成本,避免机会主义行为,增加企业的经营效率。而法人治理结构制度包括法人财产制度和法人责任制度两方面的内容,要求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因此,只有建立在产权清晰基础上的法人治理结构才能使企业成为真正的市场竞争主体,才可以按照自身的特点有意识地将本土优势逐渐转化为长期的竞争优势。

2.完善市场机制,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企业的外部运行环境对企业竞争能力的发挥起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我国一直致力于建立和完善市场机制,试图通过有效的资源配置来提高企业和国家的竞争力,但在一些方面仍存在问题。

首先,在劳动力市场,劳动力不能充分自由地流动。国有企业之间以及从非国有单位到国有单位之间的劳动力流动渠道不畅通,大量剩余劳动力受户籍制度等的限制在向城市流动的过程中也面临着许多障碍。只有当劳动力能自由流动时,才能建立起竞争性的劳动力市场,我国劳动力的优势才能够真正地发挥。

其次,在产品市场上,尽管改革开发以来越来越多的领域向非国有企业开放,但是在许多领域仍然是国有企业居于垄断地位。由于国有企业经营目标的多重性,有效配置资源往往难以实现。而且,由于缺乏竞争,大多数国有企业满足于维持这种垄断地位,缺乏动力和积极性去加强研发、加强管理、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难以形成持久的竞争优势。要使这些国有企业加强管理、提高竞争力,必须从外部对这些企业施以竞争的压力,以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迫使国有企业转换经营方式,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因此,我们必须建立一个竞争性的产品市场。

完全竞争劳动力市场篇5

一般来说国外企业相对于国内企业来讲具有相当大的优势。尽管在各个行业、各个企业之间这种优势不一样,但总体来说,我们可以把国外企业的主要优势归结为三类:雄厚的资本实力、强大的研发能力、先进的管理经验。

国外企业的这些优势使它们可以在全球范围内配置生产资源,使成本降到最低。而国内企业长期以来面对较为封闭的国内市场,观念落后、管理水平低下、生产成本高,并且缺乏在全球市场中搏击的经验和能力。特别是一些过去依靠国家高关税保护和政府补贴的企业,在入世后将会经受更大的考验。如何在既无资金也无技术和管理优势的条件下同外资企业竞争呢?许多国内企业对此无所适从。我们认为,除了常规的应对措施外,国内企业要特别重视利用和发挥本土优势。

一、本土优势

本土优势是指一国国内企业相对于国外企业所特有的优势,即国内企业所拥有的而国外企业无法拥有或短期内难以拥有的。本土优势不是特指一种优势,而是几种优势的总和。每个国家的企业都有其本土优势,国家不同,本土优势也不尽相同。具体到我国,本土优势不仅包括三种相对优势,即劳动力的优势、熟悉国内市场的优势、后发优势,还包括熟悉国内制度的优势。

1.劳动力的优势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劳动力数量也是世界第一位。改革开放后,人口总量不断增长,劳动参与率提高,劳动力总量呈逐步上升趋势。

比较优势理论指出,尽管一国在所有产品上劳动生产率都比较低,但仍可以通过生产具有相对优势的产品而获利。资源禀赋理论进一步认为,由于各国所拥有的资源是不同的,各国生产相对密集地使用其较充裕的生产要素的产品时具有比较优势,可以获得比较利益。按照上述理论,虽然在许多行业国内企业的劳动生产率不高,但仍应该在劳动密集型产品或劳动密集型环节上积极地利用丰富而廉价的劳动力。

利用劳动力成本的优势不等于盲目扩大使用劳动力数量。在现代化生产中,企业内部的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之间存在一个最优比例,当超过这个比例时,过多的劳动力只会造成人力资本的闲置,反而降低劳动生产率。在我国某些企业,由于种种原因,工资的涨幅超过了劳动生产率的涨幅,这严重影响了企业赚取利润、积累资本从而扩大生产规模的能力。此外,在不少国内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中,劳动力结构不尽合理,某些岗位有大量冗员,而另一些岗位人员严重不足。因此,许多国内企业在充分发挥劳动力优势上仍有很大潜力。

2.熟悉国内市场的优势

国内企业与国外企业相比在了解国内市场上占有许多天然的优势,如地理位置上的毗邻、共同的语言、共同的文化传统和习惯。国外公司即使在中国设有分支机构或工厂,甚至雇用了很多国内的管理人员,但由于最高管理层和决策层都来自国外,很难完全、深入地了解国内市场。自开放以来,国外产品的确在许多领域占据了相当的市场份额,但我们不难发现,国外产品所占据的市场大多是国内企业所忽略的或由于技术、工艺落后而难以满足的细分市场。长期以来由于国内市场的巨大规模,国内企业通常只注意主要的市场而忽略了那些容量不大的细分市场。为了应对未来的竞争,国内企业必须依靠熟悉国内市场的优势深入挖掘、开发以前忽略的细分市场,并预测国内市场的变化,抢先占领市场。

3.后发优势

这里的后发优势是从企业角度而言的,是指由于有发达国家企业成功经验的“示范作用”和这些企业所积累的科学技术、生产工艺、生产设备、组织结构、管理经验及各类人才等现代化成果可供借鉴,所以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可以少走弯路,直接吸收、消化、使用这些文明成果,其发展速度会大大快于发达国家的企业,后发而取得竞争优势。我国的企业可以直接利用来自于发达国家的技术和资本,发挥后发优势,以更快的速度和较低的成本完成现代化的进程。

经济史学家格申克龙是比较早研究后发型现代化的,他认为后发国家具有“后发优势”。根据这种理论,一国越落后,它通过模仿发达国家迅速增长的余地就越大;越晚实现工业化,其工业化的速度可能会越快。日本和亚洲“四小龙”是后发式现代化中比较典型的例子,它们用二三十年完成了现代化,其发展速度令发达国家望尘莫及。

国家的后发优势是通过其微观经济单位——企业来实现的,只有企业发挥了后发优势,整个国家才能真正实现现代化。我国企业的后发优势是由其落后地位所拥有的特殊优势,不是国外企业所同样能拥有的,它是与企业在技术、管理上的落后性共生的。企业后发优势的潜在可能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国外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积累的管理经验,可以为国内企业参照与借鉴;国内企业可以引进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和设备,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改变技术落后的局面;国内企业可以吸引大量的国外闲置资金,以弥补企业所需资金的不足;对经济落后和寻求工业化发展的强烈的社会意识更容易形成强大的现代化推动力,促进落后国家和企业重视对创新能力的培育,并进而推动企业后发而取得竞争优势。

4.熟悉国内制度的优势

这里的制度特指与公司、企业的经营运作相关的制度,如会计制度、税收制度、土地管理制度、公司法等。按照新制度经济学的观点,交易是有成本的。交易成本和其他成本一起构成了企业的产品或服务的总成本。交易成本越高,总成本就越高,企业就越缺乏竞争力。

在经营过程中,公司企业不可避免地需要同各种管理机构打交道。按照康芒斯的理解,这也是一种交易,即管理的交易,在这种交易中,交易双方不是平等的关系,而是上下级之间的关系,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关系。在这样的交易中同样也存在交易成本。在长期的经营过程中,在同各种管理机构不断打交道的过程中,国内企业积累了大量的经验,从而可以不断降低这种交易成本。而国外企业或在我国的分支机构由于进入中国市场的时间短和文化、习惯上的差别,在短期内难以避免这种较高的交易成本。

二、本土优势的动态分析

从动态角度看,本土优势不是静止的,它将随着时间的发展不断变化。

1.劳动力的优势

虽然利用廉价劳动力可以使国内企业获得比较利益,但从长期来看,仅仅依靠这个优势,企业只能陷入“比较优势陷阱”,无法长期占据竞争优势。首先,仅仅建立在廉价劳动力基础上的行业进入壁垒低。在其他发展中国家及不发达国家中同样拥有丰裕、廉价的劳动力,这些国家的企业很容易进入这样的行业,从我国企业手中夺走利润。其次,国外公司甚至可以简单地在我国建厂,直接雇用当地的劳动力来削弱这种优势。再次,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劳动力成本必定呈不断上升的态势,这将使企业很难再利用廉价劳动力的优势。日本的汽车业最初依靠廉价的高素质劳动力生产价格便宜的低档轿车打入北美市场,但当韩国汽车厂凭借更低廉的劳动力时(在国际市场上,韩国汽车的价格比日本的要低10%左右),日本汽车厂的劳动力优势就无法延续。同样,国内企业的劳动力优势也难以长期维持。

2.熟悉国内市场的优势

长期来看,该优势很难保持下去。一方面,即使起初国外企业不能像国内企业那样充分地了解国内市场,但是,经过长期的经营运作以及高层管理人员的逐步本地化,外国企业会逐渐了解国内的市场和需求;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全球化进程,各国的经济将会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各种文化不断交融过程中,国外企业将会越来越了解国内需求的特点,对需求的预测将会变得更加准确。因此,国内公司熟悉国内市场的优势会逐渐淡化。

3.熟悉国内制度的优势

经过较长时间在中国生产、销售,国外企业在不断与各种管理机构打交道的过程中,将会逐渐地熟悉各种规章制度。国外公司还通常采用与国内企业建立合资企业的方法利用国内企业在这方面的优势。而且,国内企业熟悉制度的优势往往是通过个别的管理人员实现的,所以,国外企业也常常用较高的薪酬来吸引、挖掘国内企业这方面的人才,甚至直接吸纳政府管理机构中的现职人员为其服务。所以长期来看,国内企业在这方面的优势也将逐渐削弱。

4.后发优势

尽管在理论上落后的企业有可能具有后发优势,但在现实中,国内的企业却鲜有能够充分发挥后发优势的。从企业角度来看,要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必须具备以下基本技术条件。

(1)企业具有吸收、消化先进技术的能力。这一点对企业能否充分利用先进技术并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后发优势至关重要。技术的转移并不是任意的,必须具备一定的技术基础,才能充分吸收转移过来的先进技术,必须拥有具有专门技能并受过良好训练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才能充分掌握先进技术。而国内的许多企业,在不具备基本技术基础的情况下,盲目引进外国的先进设备,导致许多设备无法充分利用,甚至被闲置,造成大量浪费。

(2)企业必须具有自主开发的能力。在封闭条件下,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设备,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但在开放条件下,国外企业已经具备或很容易引进同样的技术、设备,因此国内企业很难通过这种方式在国际竞争中获得优势。所以,企业必须在引进技术的基础上开发自己的专有技术,只有这样企业才有可能在长期中获得竞争优势。

(3)企业能够预测技术变化及其对市场的影响。在现代社会中,新技术、新发明不断涌现。企.业必须能够准确预测哪种新技术、发明可以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领导市场需求。只有在此基础上,企业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员引进、开发这种新技术才能后发占领市场,成为新的行业领导者或与原领导者相抗衡。

日本精工公司在制表业上的成功就是一个充分发挥后发优势的例子。20世纪60年代,精工的机械表无论从质量上,还是技术含量上都无法同瑞士手表竞争。当瑞士厂家与精工同时开发出石英手表的展示品时,瑞士厂家没有注意到石英表的潜力,仅把它看成市场有限的高档手表。相反,精工准确地预见到石英表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首先开发出模拟式石英手表,并于1973年利用美国科学家的成果自主开发出液晶显示的数码式手表,然后迅速地将产品从机械表转换为石英表。80年代精工凭借石英表占据了大量的市场份额,而瑞士手表只有不到10%的份额。

因此,要想充分发挥后发优势,企业必须具有一定的技术条件。但目前,国内企业长期在封闭的缺乏竞争的市场环境中运行,缺乏技术创新的能力,大多数并不具备这些条件。这也可以解释为何在我国难以看到成功地发挥后发优势的例子。但我们同时也应该注意到,在发达国家,企业在市场机制中的运行已有几百年的历史了,而在我国只有短短的几年。所以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机制的完善,国内企业的成熟,具备后发优势所需的这些条件是有可能的。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本土优势是动态的。短期中,本土优势中劳动力的优势,熟悉国内市场和国内制度的优势是主要的,后发优势很难起作用,但在长期中,只有发挥后发优势才能使国内企业建立持久的竞争优势,而其他的优势将会逐渐弱化。因此,在目前阶段,国内企业应积极、主动地利用劳动力的优势,熟悉国内市场和制度的优势,积累资本和管理经验,有意识、有目的地培育自身的技术实力、自主开发能力和预测技术变化的能力,争取发挥后发优势,形成自身的竞争优势。

三、发挥本土优势的制度条件

1.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现代企业制度可以用“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这16个字简单概括。其核心就是在产权明晰的前提之下,通过法人治理结构,降低管理费用,提高企业的效率。其具体内容包括两个方面,即产权制度和法人治理结构。产权制度要求明确界定产权的归属,确定企业获得利益和蒙受损失方面有明确的出资人对应关系。产权制度由于明确界定了产权,可以合理地决定成本和报酬在企业参与者之间的分配,降低公司所有者和高层经营者之间的成本,避免机会主义行为,增加企业的经营效率。而法人治理结构制度包括法人财产制度和法人责任制度两方面的内容,要求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因此,只有建立在产权清晰基础上的法人治理结构才能使企业成为真正的市场竞争主体,才可以按照自身的特点有意识地将本土优势逐渐转化为长期的竞争优势。

2.完善市场机制,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企业的外部运行环境对企业竞争能力的发挥起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我国一直致力于建立和完善市场机制,试图通过有效的资源配置来提高企业和国家的竞争力,但在一些方面仍存在问题。

首先,在劳动力市场,劳动力不能充分自由地流动。国有企业之间以及从非国有单位到国有单位之间的劳动力流动渠道不畅通,大量剩余劳动力受户籍制度等的限制在向城市流动的过程中也面临着许多障碍。只有当劳动力能自由流动时,才能建立起竞争性的劳动力市场,我国劳动力的优势才能够真正地发挥。

其次,在产品市场上,尽管改革开发以来越来越多的领域向非国有企业开放,但是在许多领域仍然是国有企业居于垄断地位。由于国有企业经营目标的多重性,有效配置资源往往难以实现。而且,由于缺乏竞争,大多数国有企业满足于维持这种垄断地位,缺乏动力和积极性去加强研发、加强管理、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难以形成持久的竞争优势。要使这些国有企业加强管理、提高竞争力,必须从外部对这些企业施以竞争的压力,以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迫使国有企业转换经营方式,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因此,我们必须建立一个竞争性的产品市场。

完全竞争劳动力市场篇6

    2006年对于中国的对外贸易而言是不平静的一年。一方面对外贸易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但同时也伴随着与贸易伙伴国越来越频繁的贸易摩擦,其中最令人瞩目的就是持续了近半年的中美、中欧纺织品贸易争端。据世贸组织统计,中国已连续11年成为全球遭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另一方面,至2006年12月11日,中国入世5年保护期宣布结束,这意味着金融、汽车、农业、电信四大行业将降低关税乃至完全放开市场。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双重压力对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战略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我国传统的比较优势发展战略遭遇困境

    长久以来,为自由贸易学说提供理论依据的就是比较优势学说。不论是大卫?李嘉图的古典比较优势学说,还是赫克歇尔-俄林的新古典贸易理论,都强调了只要发挥本国的比较优势进行生产进而交换,就能通过国际贸易获利。在自由贸易的前提下,这些理论证明,基于比较优势进行国际贸易,发展中国家能得到更多的好处。很多经济学家也认为各发展中国家应当将比较优势理论作为其贸易战略的理论基础。“一个发展中国家如果选择了违背比较优势的战略,经济发展的绩效就会很差,将不能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相反,发展中国家如果选择了遵循比较优势的战略,经济就会得到更快的发展,将有助于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我们拥有丰富且廉价的劳动力资源。根据比较优势理论,长期以来我国基本上是以劳动要素和资源禀赋差异形成的比较优势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也即出口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具体来说,这一优势主要体现在由低劳动力成本带来的低价优势以及粗放型增长所带来的规模优势。凭借这种“比较优势”,中国的产品得以极强的价格优势迅速占领国际市场,中国的制造业也得到快速的发展。有关资料表明,“中国制造”的产品已渗透到世界各个角落,仅2006年前三个季度,中国出口商品额达6912.2亿美元,其中90%以上属于工业制造品。

    然而,从长期和动态的角度来看,这种比较优势是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消失的。尤其是在当前经济全球化以及国内市场国际化步伐不断加快的新形势下,我国这种以劳动力比较优势为基础的对外贸易发展战略正在遭遇瓶颈。主要表现为:

    (一)劳动密集型产品市场竞争激烈,贸易条件日趋恶化

    首先,随着社会消费结构的升级和生产结构的升级,人们对于劳动密集型产品的需求比重逐渐下降,而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的需求比重不断上升,所以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市场空间正在被不断压缩。其次,由于劳动力资源禀赋优势也都为发展中国家所有,而且劳动密集型产业一般进入门槛不高,因此,同类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竞争日趋激烈,各国间贸易摩擦不断增多。再加上我国国内各厂商之间“割喉”式的价格战,更是严重影响了相关产业的正常发展,导致我国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品的贸易条件趋于恶化。

    (二)我国人口结构的变化和发达国家贸易保护主义的加强使得我国的劳动力比较优势难以长期维持

    我国一直被认为是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国家,但是随着计划生育政策实施成效的逐步显现,以及老龄化的不断加快,我国劳动力的供给在逐渐减少。另外,由于我国国内劳动生产率增长缓慢,单位产品的工资成本正在不断上升。同时由于劳动力再生产成本的提高,劳动者对工资水平、福利待遇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些因素导致企业将面临劳动力成本不断增加的压力。另外,由于各发达国家都认为,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中国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已经在不同程度上侵害了其产业和劳工福利,因此都在采取各种贸易壁垒(如SA8000 社会责任标准)来保护其国内产业及利益相关者,令我们的低劳动力成本比较优势难以继续。

    (三)过分强调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抑制了我国出口产品结构的提高

    一直以来,我国制造业的发展一直都是强调数量增长为主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在产量规模快速扩大的同时也占用了大量资源,从而限制了其他产业的要素投入,不利于其他产业的提高。在世界制造生产链中,我们往往也只能参与到其中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的加工环节,居于对应价值链的末端。就企业来讲,主要体现为利润率低,对特定市场的上下游环节依存度较高,抗风险能力低。因此,在这个所谓“中国制造”的游戏中,我们得到的仅仅是一部分劳动力就业及极为可怜的利润份额,这样的发展显然不利于中国纺织业的产品升级和长期国际竞争力的提升。

    (四)要素替代进程的加快,致使劳动力密集型产品失去其比较优势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资源自由流动,技术进步及人力资本投资的增加,推动了资本对劳动力的替代,新材料对资源的替代以及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对数量不足的弥补,使得大部分发展中国家所具有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的比较优势正在逐渐丧失。

    二、拓展比较优势空间,化比较优势为竞争优势

    (一)继续发挥比较优势,拓展外贸出口增长空间

    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言,我国在资金、技术方面相对稀缺,成本较高,而劳动力则相对充裕,成本也相应较低,这一状况在当前乃至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仍会存在。因此,低劳动力成本优势仍然是当前我国的比较优势所在。另外,就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而言,现阶段我国在国际市场上有价格竞争力的也仍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所以我们应当把传统的比较优势和劳动密集型产品的价格优势尽可能充分地发挥出来。这一方面可以解决我国当前面临的失业问题,另一方面也能不断地积累资金和技术,提升资源禀赋结构,为产业的逐步升级打好基础。为此,我们可以通过提升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技术含量,或者发展资金、技术密集型和高技术产业中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来继续发挥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拓展外贸出口增长空间。另外,虽然当前我们在货物贸易方面摩擦加大,但服务贸易遭遇到的摩擦很小,而且可以获得相当的回报,因此,我们可以利用丰富劳动力资源和低价劳动力成本的优势来发展我国的对外服务贸易,这也符合当前国际贸易发展的趋势。

    当前制约我国劳动力比较优势发挥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劳动力整体素质偏低,劳动生产率增长缓慢。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可以通过加大对劳动者素质的培训,使我国大量的非技术性劳动力向技术性劳动力转化,提高劳动者的劳动技能,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先进的劳动密集型转变,将单一的低劳动力成本优势通过提高生产率转化相对成本(生产率/劳动成本)优势,从而为今后充分发挥我国经济比较优势,提升劳动密集型产业技术含量,促进产业升级提供条件。

    (二)通过资源合理配置和产业结构的改善,将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

    根据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一个国家或其特定产业的竞争优势主要体现为基于比较优势而形成的一国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但是单纯的比较优势不能形成竞争优势,在国际竞争中几种具有竞争优势的是具有垄断性的资源和技术,创新能力是竞争优势的关键。但现在总体上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还没有根本转变,自主创新的能力还比较低,国际竞争力还主要体现在由低人力资源成本主导的劳动密集性进出口产品上。因此,面对保护期之后多元而白热化的国际竞争市场,我们应当在发挥原有比较优势的基础上,通过创新来提升竞争优势,优化产业结构,将潜在的比较优势转化为国际市场的竞争优势,才能真正实现自身国际竞争力的提升,更好地应对当前的新形势。

    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指出,在一国的国际竞争力形成过程中,一国的要素禀赋、需求状况、相关产业或辅助产业、公司的策略、结构和竞争等四大因素对一国竞争优势的形成具有促进或阻碍的作用。因此,一国竞争优势的取得最终落实到其资源合理配置和产业结构的改善之上,所以我们可以从我国的产业布局整体来把握竞争优势。

    首先,整合资源,走集约化发展道路。中国的持续高速增长,基本上还是一种外延粗放以规模取向的简单增长方式,与国际竞争力提倡的以效率、质量、环保取向的内涵集约式增长有很大的不同。因此,我们应该通过整合资源,避免低水平的重复建设,使经济在高效率水平上运行。并鼓励有实力的企业“走出去”,到国际市场上去“抢蛋糕”,在竞争中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其次,着眼区域经济,走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将那些产品关联性强,价值链长的产业通过整合,形成区域性产业集群。通过集群内部技术外溢、资源共享达到成本降低,并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最后,积极引导,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在国际贸易中,虽然存在有技术外溢和“干中学”(Learn by Doing)的效应,但是我们仍然要强调高新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的开发,而这正是我国当前国际竞争力缺乏的主要原因。我们可以通过政府的政策引导和高校、科研机构的成果产业化,来发展自己国家在未来具有竞争能力的战略性产业。

    (三)采取必要的贸易保护政策,维护我国国家及相关产业的竞争优势

    目前各国在发挥比较优势时,并没有完全放弃贸易保护,我国总体仍缺国际竞争优势,WTO保护期满之后,市场准入门槛降低,国内市场市场化程度提高,外汇体制更加开放,因此当前我国在宏观上实行适度的贸易保护仍极其必要。但是,在相关产业的选择上,我们应当运用战略性的眼光,选择那些具有战略意义、产业链长的产业,尤其是某些涉及国家安全和经济命脉以及高技术的战略性产业。另外,在政策手段也应有所选择,不是一般性的保护幼稚产业甚至保护落后产业,而更应注重其在核心技术方面的自主开发能力上。同时,我们还应认识到,就总体和长远而言,自由竞争和市场配置资源才是经济发展的动力,因此,我们的政策导向还应始终致力于营造一个有效竞争的市场环境上。

    三、结语

完全竞争劳动力市场篇7

1.现代先进的管理科学理论也要求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必须进行创新。

进行施工管理创新,其实质就是要促使人们的素质不断地提高以便能在进行项目施工管理过程中,自觉应用上日趋完善的现代管理科学理论,这可让建筑施工企业及时把科学技术向生产力进行转化,从而极大地把企业竞争力提高起来。

2.不断发展和逐步在完善的建筑市场也要求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要不断进行创新。

在工程进行投标过程中,建筑施工企业往往存在着很多不尽合理的现象,诸如相互压价、过度竞争以及出现低价中标等等;当前,国有建筑施工企业、个体企业以及集体企业,这三者之间的相互竞争,还有些不尽合理、不正当的地方,例如,还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地区保护以及行业保护现象,又如,一些人为壁垒还存在于建筑市场行业之间,所有这些,都对建筑市场的健康发展起着极大的阻碍和影响;此外,相关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和健全,致使很多人为因素、相关政策、政府行为以至灰色交易等等,都对建筑工程的正常招标推进产生着极大的不利影响。

二、关于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进行创新所应遵循的原则分析

1.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进行创新一定要与生产力的发展需求相适应。

不同发展水平的生产力,也就具有不同要求的工程项目施工管理模式。进行管理创新与生产力的发展,这二者之间的关系极为密切,它们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促进,实践表明,要最大充分发挥生产力的潜力,就必须把这三者——即劳动工具、劳动对象以及劳动者进行有机结合;面对当前这种市场经济,要想成功地获得劳动对象,必须通过市场竞争才能实现;若在相互竞争的市场中处于不利地位,往往很难获得所需的劳动对象,致使无法有效地对生产力各个因素进行组合,自然就无法把生产力的最大潜力进行有效转化和发挥,这对于企业的持续快速发展是极为不利的;在生产力三要素当中,由于要成功地把劳动对象获得,必须依靠劳动者,此外,对劳动工具的掌握和使用,也要通过劳动者来完成,故劳动者是构成生产力三要素的灵魂。

2.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进行创新一定要与市场的发展需求相适应。

所谓项目,通常是指业主与建筑施工企业相互之间所签订的合同项目所制定的范围;故基于市场,必须把施工项目向市场进行延伸,也就是施工项目必须在市场中予以得到,并在市场之中进行施工项目的执行,在这一执行过程中把其竞争力予以进一步加强,在此基础上再进行新一批市场竞争的参与。由此可见,进行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创新,就是要让施工项目的内涵能够前后延伸,以此来对管理项目进行更好更完善的建设,在此基础上再把管理项目于企业之间的关系处理好,从而让企业能对市场的竞争能力进行更好地适应。

三、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进行创新的主要途径

1.与时俱进,转变观念。

建筑企业一定要把企业所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不断地向广大职工进行深入的宣传和教育,促使广大职工把有关市场竞争意识及生产效益观念树立起来。从而最大限度地把广大职工的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进行充分调动,以促使集体创新思维的最充分发挥。以此为契机,对企业机构设置及机构职能进行深入改革,并基于市场经济发展规律来对负责项目管理的经营机构进行转换,以达到促使企业犯法焕发崭新生机的效果。

2.进行企业组织机构的创新。

众所周知,建筑工程往往具有比较大的项目规模,不管是单相工程、还是分项工程,其数量均较多,故带来难度较大的合同管理及施工管理。在对主体进行精干的基础上,建筑企业对于生产关系还必须予以进一步进行简化,以促使管理层次的进一步的减少,从而以扁平式管理来替代原本的金字塔式管理。对于工程项目管理而言,其管理要素是多方面的,故工程项目不同,其管理重点也就不同;但项目管理的核心内容始终为项目成本核算制以及项目管理责任制。

3.进行技术创新。

所谓技术创新,即把具有创新的知识及新技术等应用于企业,并以全新生产和管理模式来经营企业,以促使产品技术含量及市场竞争力的大幅度提高,从而能够把市场进行占领,最终实现其市场价值。实践表明,要顺利实施项目施工管理,一定要有创新技术的支持,这样才能确保施工的进度及施工质量,让企业获得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所以,建筑企业必须进行技术创新,才能在竞争如此激烈的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五、结束语总之,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是一项综合性强、而且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把这项工作做好,建筑企业一定要对自身特点进行认真分析,以使自身优势能得到最充分利用;故在生产实践中,深入分析和加强研究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创新,这对于促使建筑施工管理水平的提高、促进我国建筑业的持续快速发展均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完全竞争劳动力市场篇8

关键词 劳动力市场建设 现状 原因 对策

一、引言

劳动力市场也称为“人才市场”,指的是劳工供求的市场,是在国家宏观调控下,由市场来配置劳动力资源和调节劳动力供求关系的运行机制。劳动力市场在整个市场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我国的劳动力市场体系已基本发育成型,并呈现良性运转的态势。但是,从总体上看我国的劳动力市场仍然有许多方面还不够完善,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劳动力总量供大于求,而且素质不高,劳动力市场依然存在制度性分隔,社会保险和保障制度尚不完善,劳动就业的法律法规尚不健全等。这些问题给我国和谐劳动关系的建立造成了阻碍。

二、中国劳动力市场现状

我国是世界上劳动力资源最丰富的国家,根据国家的人口统计,我国有13亿人口,其中15~65岁的适龄劳动人口就占70%。2014年末,中国大陆总人口(包括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中国人民现役军人,不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以及海外华侨人数)13678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710万人。从城乡结构看,城镇常住人口7491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805万人,乡村常住人口61866万人,减少1095万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为54.77%。全国居住地和户口登记地不在同一个乡镇街道且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人口(即人户分离人口)2.98亿人,比上年末增加944万人,其中流动人口为2.53亿人,比上年末增加800万人。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7253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76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3931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070万人。

通过调查,可以总结一些我国劳动力市场的特点:

第一,我国的劳动数量多,劳动参与率大。

第二,我国劳动力总体素质低下,劳动平均素质低。

第三,产业结构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劳动力由农村向城镇转移。

第四,人才地域还是呈现东强西弱的趋势。

第五,非公有制的就业人员急剧增加。

第六,人员流动幅度较大。

第七,我国劳动力市场不健全、不完善、不统一。

第八,就业率增长很快。

第九,农村劳动剩余量多。

第十,新生劳动力增长快,供大于求矛盾突出。

第十一,劳动力使用成本偏低。

第十二,技能型人才总量严重不足。

中国的就业问题不仅仅在于如何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还在于如何形成完善的劳动力市场,提高劳动效率,以便在国际上具有劳务竞争优势。然而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的现状远没有达到完善的程度,仍处于初级阶段,迫切需要政府对劳动力市场进行整顿、调整和完善。正视现有问题,提高我国对劳动力市场的有效建设,对建立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中国劳动力市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劳动力市场劳动力数量庞大,劳动参与率高,但是总体素质低下,交易成本过高,劳动交易不方便,市场供求信息不及时不充分不对称,并且劳资双方地位不均等,这些都是劳动力市场不完善的表现。另外,我国劳动力市场管理机制不健全,宏观管理和监督力不够,中介服务机构发展不完善,劳动力市场还不够规范,还没有进入法制化和规范化。总之,劳动力市场发展滞后于其整体规划,仍然处于初级阶段。

(一)劳动力市场价格信号机制不完善导致市场工资率差别过大

提供真实、相对准确的劳动力市场价格信息――相关劳动力的市场通行工资率水平,帮助劳动力供需双方进行明智的市场决策,是劳动力市场的一种重要功能。但中国目前劳动力市场这种功能表现却并不令人满意。这一方面是由于劳动力市场的隔离导致劳动力流动不十分通畅,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劳动力市场的信息传递不顺畅,对劳动力市场信息进行搜集以及的专业机构太少。尽管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机构已经开始正式劳动力市场价位的指导数字,但由于这些调查往往不系统、操作也不是很科学,因而无法成为企业薪酬决策的重要依据,结果导致同种劳动力的市场价格信号往往差别很大。

(二)劳动力市场城乡分隔严重导致竞争有失公平

我国劳动力市场存在城市和农村两个市场,城市劳动力市场又分为不完全竞争和完全竞争两个市场。城市不完全竞争劳动力市场是城镇就业岗位中不向农民工开放的那部分市场,属于主要劳动力市场。城市完全竞争劳动力市场是城镇工作岗位中向农民工开放的那部分市场,属于次要劳动力市场。农村劳动力市场则是完全竞争的。农村劳动力进城后难以在主要劳动力市场求职而只能转入次要劳动力市场,失去了与城镇劳动力公平竞争的机会。大量农村劳动力涌入次要劳动力市场,就业竞争更加激烈,导致劳动力交易价格不断压低。当劳动力价格长期低于劳动力价值时,劳动力必然会退出该行业或地区,因而导致了区域性结构性的民工匮乏。

(三)劳动力市场建设缺乏有效的宏观管理导致市场秩序混乱

市场建设缺乏有效的宏观管理,以致引起市场秩序混乱。近几年,随着我国劳动力市场的迅速发展,涌现出各种职业介绍机构,为了尽早地占领市场,各种职业介绍机构各自为营,彼此之间沟通很少,有的甚至为了获得经济利益而搞不正当竞争。而对于那些非法的职业介绍机构就更不用说了,私招滥招、收取高额中介费等。目前我国起步不久的劳动力市场建设正是由于缺乏有效的宏观管理,才使得市场秩序混乱。

(四)劳动力市场法律系统不健全导致劳动者的权益屡屡受到侵害

中国现处于市场经济初期,整个社会在剧烈变革中,就业矛盾非常突出,劳动者在劳动力市场上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少数企业仍然无视《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法规。有些不良雇主为了实现自己的利益,恶意拖欠工资、提供恶劣的工作条件等,其原因首先在于我国劳动法立法时间不长,劳动法律体系不完善,难免会存在各种漏洞和不足,其次各级政府的职能转变滞后于市场的发展,对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保护还未上升到政府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的时候,劳动执法部门的执行权力显然是无法得到保证的。

(五)劳动力市场保障体系和宏观监督机制不够健全

现有社会保障制度呈现二元结构。城市基本建立起了社会保险、最低生活保障的社会保障体系,农村尽管建立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但由于经济水平低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提高。城镇社会保障也存在部门和人群差异。首先,国企、较规范的私企和外企等正规企业一般都建立了社保制度,其他的非正规企业则没有完全建立。其次,在正规企业的就业者与用人单位劳动关系较稳定,劳动侵权现象较少;而在非正规企业的就业者,劳动用工不规范,劳动者权益受侵害现象很普遍。此外,在农民与企业的关系上,反映最强烈的是工资拖欠问题,虽然劳动部门每年都有追缴拖欠款、整顿劳动力市场的行动,但并不能彻底解决问题。要彻底解决这些问题,关键是要建立保护劳动者权益的长效机制,健全劳动力市场保障体系和宏观监督机制,加大执行力度。

四、中国劳动力市场建设滞后的原因

(一)机制不健全,基础建设落后

从城乡劳动力市场发展的现状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体要求看,发挥市场机制在城镇劳动力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显得更为紧迫。我国现行劳动力市场总体上呈现出基础设施落后、现代化程度低的状态。市场的信息化程度和服务手段不健全,致使市场辐射范围窄、信息迟滞,严重影响着劳动力就业市场的服务功能。受经济发展水平和地域经济的影响,各地劳动力市场发展也不平衡。

(二)市场分隔影响了市场效率

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是劳动力资源配置高效率的重要保证。这不仅使劳动力就业范围得到扩大,而且使劳动力就业质量得到提高。劳动力市场的城乡分隔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最根本的原因还在于城乡二元经济及由此产生的一些制度性分隔。在以传统的国有经济部门为代表的体制内劳动力市场,工资体制仍带有低工资、高福利的特点。而在同一经济部门的体制外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对工资的影响较大,工资对劳动力市场的调节也较为有效。由于市场上劳动力严重供大于求的态势,工资水平低,体制内工人能享受的高福利,体制外的工人却无法享受。这样一来,就工资和福利而言,体制内外的劳动者存在着事实上的不平等。这种不平等阻碍了企业产权重组、就业重组、减员增效的改革。

(三)企业改革滞后,农业生产比较利益下降

企业制度改革滞后,不仅使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不能真正成为劳动力市场中的需求主体,而且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劳动力的供给。完善劳动力市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可以使企业由原来行政机构的附属物,转变为市场竞争主体和劳动用工主体。虽然我国近些年来企业制度和经营机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远没有达到使企业真正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和劳动用工主体的地步。此外,农业生产比较利益下降加剧了农村劳动力市场供过于求的矛盾。劳动力供过于求是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基本特点,而农村劳动力供求的矛盾更为突出。

(四)缺乏整体规划及必要的宏观调控

劳动力市场的宏观调控体系是国家保证劳动力市场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劳动力市场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是调控劳动力供需总量,调控劳动力的流向和流量,克服市场机制的弱点和消极作用,引导劳动力市场的健康有序运行。然而目前我国对劳动力市场的宏观调控体系很不健全,宏观调控乏力,从总体上看,还没有找到调控和引导劳动力市场健康运行的调控方式。

五、完善中国劳动力市场建设的对策

(一)大力提高人民素质

人民素质与其现代化和城市化水平是密切相关的。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民素质越高,它的现代化和城市化水平就越高。提高人民素质,最根本的是要增加人力资本投资。现在中国的各级政府、企业及不少家庭已认识到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性,人力资本投资数量连年较快增长。同时,要不断扩大教育的规模,积极发展各种教育形式,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使劳动者素质不断提高。

(二)进一步完善工资机制

完善工资机制,使工资由劳动力市场供求决定。确保劳动力市场上的劳动力“价格信号”正常发挥作用。利用劳动力市场上“工资率”的调节功能,对劳动力市场上的劳动力供需进行灵活的调节,是解决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低下问题的关键所在。改革工资制度,主要改革劳动工资形成机制,克服平均主义,贯彻按劳分配原则,着力于机制创新和制度建设,完善国家的法律法规,使工资制机制在劳动力资源配置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三)打破劳动力市场分隔,促进劳动力自由流动

有关“农民工”劳动关系问题的根源是劳动力的市场分隔。所以,要想彻底解决有关“农民工”劳动关系问题,就要彻底打破劳动力的市场分隔。劳动力流动是劳动力供求双方相互作用的结果,也是市场价格信号引导劳动力资源合理配置的重要方式。劳动力的流动不仅有助于减少摩擦性失业,而且有利于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目前我国劳动力流动的最大障碍可能还是户籍制度,为了促进劳动力在全国范围的自由流动,真正体现劳动者和企业作为劳动力市场的主体地位,政府必须加大力度改革户籍管理制度,促进劳动力自由流动。

(四)建立完善的失业保险制度,提高再就业资金的使用效率

一是扩大失业保险金的覆盖范围和功能。将失业保险范围由国有企业扩大到城镇多种所有制的全部职工,将失业保险的功能由目前以救助为主,逐步扩大到对失业人员的救助与就业和再就业服务两种功能。二是改革失业保险金的筹集渠道和方法,尽快落实国家已确定的保险金收缴比例和办法。三是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规范各种收费行为。把目前单独设立的各项有关的基金同失业保险金捆起来统一使用,使其与职业介绍、专业训练和生产自救等促进就业和再就业的服务措施更好地结合起来。资金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纳入财政预算,并接受财政审计监督。

(五)规范劳动力市场秩序

通过加强劳动力市场立法、严格劳动力市场执法以完善劳动力市场秩序,保护劳动者和企业双方的合法权益,使侵权行为得到应有的惩处,可以促进劳动关系的建立、运行和处理规范化。通过劳动管理机构和群众自我维护权利两方面的力量,切实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政府要切实承担起维护市场秩序的责任。加强劳动力市场立法、执法方面的管理。

(六)调整产业结构,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研究产业结构时,我们应吸收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国家的先进经验。他们的经验告诉我们,产业结构的变化过程的阶段性调整是需要较长的过程的。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农业所占的比重由相对下降到绝对下降。伴随着农业进一步下降的发展过程,为第三产业创造机会。第三产业的发展应以第一、第二产业的发展为基础,实现一、二、三产业结构上协调合理,这对于实现总量平衡、扩大就业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六、结语

中国的劳动力市场体系有了初步发展,但还很不完善,尚处于起步阶段。劳动力市场运行缺乏有效的宏观调控,诸多问题影响着中国劳动力市场的和谐发展,劳动力市场的完善迫在眉睫,需要政府采取各种措施来加强劳动力市场建设,进一步完善工资机制,打破劳动力市场分隔,消除劳动力流动障碍,加强劳动力市场法制建设,规范市场运行秩序,建立完善的失业保险制度等。努力建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劳动力市场,从而进一步规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中国的经济有条不紊地健康迅速的发展。

(作者单位为内蒙古大唐国际海勃湾水利枢纽开发有限公司)

[作者简介:郭增光(1981―),男,河北保定人,本科,2004年6月毕业于华北电力大学电子专业,工程师,高级人力资源师,主要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 曾湘泉.劳动经济学[M].复旦大学出版

社,2010.

[2] 胡学勤,李肖夫.劳动经济学[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

[3] 孙志毅.我国劳动力市场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J].中国软科学,2003(07):158-160.

[4] 孟海涛.中国劳动力市场的发展状况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6.

[5] 郝一光.中国统一劳动力市场的建立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

[6] 张车伟.失业定义的国际比较及中国城镇失业率[J].世界经济,2003(5).

[7] 李建民.中国劳动力市场多重分隔及其对劳动力供求的影响[J] .中国人口科学,2002.

[8] 胡家勇.转型、发展与政府[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9] 宋晓梧.中国保障体制改革与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上一篇:企业信息安全防护方案范文 下一篇:企业财务风险的分析与防范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