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化学和高中化学范文

时间:2023-09-28 15:49:11

大学化学和高中化学

大学化学和高中化学篇1

关键词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法;生物胺类神经化学物质;氨基酸类神经化学物质;脑组织

1引言

神经递质(Neurotransmitter)在神经化学传递中是充当“信使”的特定化学物质。脑内神经递质分为4类,即生物胺类、氨基酸类、肽类和其它类。随着神经生物学的发展,陆续在神经系统中发现了大量具有神经活性的物质。生物胺类递质是最先发现的一类神经递质,包括多巴胺(DA)、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5羟色胺(5HT)。酪氨酸(Tyr)是DA、NE和E的前体,色氨酸(Try)是5HT的前体,在多种应激情况下,维持正常的生物胺类递质代谢和脑功能的发挥。5羟吲哚乙酸(5HIAA)是5HT代谢的产物,5HIAA的变化也可间接反应5HT的变化。褪黑激素(Melatonin)主要是由哺乳动物和人类的松果体产生的一种胺类激素,5HT在N乙酰基转移酶的作用下,转化成N乙酰基5羟色胺,最后合成Melatonin。生物胺类神经化学物质在人体和哺乳动物的中枢神经、心血管和内分泌等组织系统中发挥着广泛的调节作用,参与情绪、情感、应激行为和睡眠觉醒等多种生理过程[1\],含量的变化与人类多种疾病密切相关,是诊断阿尔茨海默症、唐氏综合征、抑郁症和帕金森等疾病的重要依据[2~5\]。组胺(Histamine)是一种活性胺化合物,作为身体内的一种化学传导物质,可以影响许多细胞的反应,中枢组胺能神经系统影响脑部神经传导,参与睡眠、荷尔蒙的分泌、体温调节、食欲与记忆形成等功能[6\]。乙酰胆碱(Ach)是中械碱能系统中重要的神经递质之一,其主要功能是维持意识的清醒,在学习记忆中起重要作用。被确定为神经递质的氨基酸有γ氨基丁酸(GABA)、甘氨酸(Gly)、谷氨酸(Glu)、天冬氨酸(Asp)、牛磺酸(Tau)和丝氨酸(Ser)[7\]。谷氨酰胺(Gln)作为大脑的一种能量来源,具有保护大脑的功能,能改善心情、增强智力,并有益于长期与短期记忆[8,9\]。氨基酸类神经化学物质对于调节机体生理活动具有重要作用,其含量及比例的变化与多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及发展密切相关[2~5,10\]。因此,生物样品中生物胺类及氨基酸类神经化学物质的准确测定对于某些疾病的筛查、诊断和治疗以及药物在体内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神经化学物质在生物样品中的含量很低,而生物样品本身基体复杂,内源性干扰物质较多,因此高效快速的样品前处理方法和高灵敏度的检测手段是开展神经化学物质研究的难点。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分离,再以紫外、荧光、电化学和质谱方法检测,是测定神经化学物质较常用的方法[11~21\]。由于氨基酸无紫外吸收,用液相色谱法进行检测时需对氨基酸进行柱前或柱后衍生[16~20\]。生物胺类神经化学物质为强极性化合物,在反相色谱柱上保留极弱,对荧光和质谱的响应信号较弱,可通过衍生化处理改善色谱保留行为和离子化效率[16~19,21\]。但衍生操作步骤繁琐,耗时耗力,而且衍生程度也难以保证,JP衍生反应还可能生成非目标衍生物,这些对神经化学物质的准确测定都会产生影响。目前,HPLCMS/MS兼具分离能力强和灵敏度高的优势,已逐渐发展成为复杂生物体系中痕量生物活性物质分析的强有力手段[22~26\]。

本研究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法建立了对大鼠海马和大脑皮层中生物胺类及氨基酸类共17种神经化学物质同时快速分析的方法。本方法的选择性和重现性好,灵敏度高,并且无需对样品进行衍生化和固相萃取等复杂的前处理,简化了分析步骤,提高了分析效率。对比了两种不同脑组织样品前处理方法对神经化学物质含量测定结果的影响。本方法可应用于脑组织中生物胺类及氨基酸类神经化学物质的分析测定,为临床检测提供了有效的样品前处理方法和检测手段。

2实验部分

2.1仪器与试剂

DionexUltimate3000超高效液相色谱仪TSQEndura三重四极杆质谱仪,Hypercarb色谱柱(100mm×2.1mm,5μm)(ThermoScientific公司);电子分析天平(赛多利斯科学仪器有限公司);BioGenPRO200型精密匀浆器(PROScientific公司);EppendorfAG22331Hamburg离心机(GermanyEppendorf公司)。

多巴胺(DA)、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5羟色胺(5HT)、5羟吲哚乙酸(5HIAA)、褪黑激素(Melatonin)、γ氨基丁酸(GABA)、酪氨酸(Tyr)、甘氨酸(Gly)、谷氨酸(Glu)、谷氨酰胺(Gln)、天冬氨酸(Asp)、牛磺酸(Tau)、丝氨酸(Ser)、色氨酸(Try)、乙酰胆碱(ACh)、组胺(Histamine)对照品均购于Sigma公司;甲醇和甲酸(色谱纯,Fisher公司);实验用水为MilliQ超纯水。

Wistar大鼠20只(雄性,体重180~200g),适应性喂养1周后,随机分为2组。

2.2实验方法

2.2.1色谱条件流动相A:0.1%甲酸;流动相B:甲醇;流速:0.2mL/min;柱温:25℃;进样量:2μL;梯度洗脱:0~3min,0%B;3~10min,0%~100%B;10~12min,100%~0%B。10~12min流出物切换至废液,不进入质谱检测。

2.2.2质谱条件

电喷雾离子源(ESI),采用正离子模式,多反应检测(MRM),毛细管电压为3.0kV,离子传输管温度为300℃;雾化器温度为300℃;鞘气流速35arb;辅助气流速5arb。质谱采集参数如表1所示。

2.2.3对照品溶液的配制分别准确称取DA,E,NE,5HT,5HIAA,Melatonin,GABA,Tyr,Gly,Glu,Gln,Asp,Tau,Ser,Try,ACh、Histamine对照品各5mg,以0.1%甲酸溶解,分别定容至5mL,配成浓度为1mg/mL溶液。

2.2.4供试样品的处理脑组织样品前处理方法A:取大鼠断头处死,冰台上立即取脑,放于冰冷的生理盐水中漂洗,滤纸吸干生理盐水,将脑置于冰台上迅速剥离海马体与大脑皮层,称重。冰冷的0.1%甲酸加入到脑组织中,按1KG-3∶KG-510(V/W)匀浆。4℃下,12000r/min离心20min,取上清液,经0.22μm微孔滤膜过滤,待测。

脑组织样品前处理方法B[26\]:取大鼠断头处死,立即取脑,置于80℃水浴2min后取出,用滤纸吸干水,迅速剥离海马体与大脑皮层,称重。冰冷的0.3%甲酸乙腈加入到脑组织中,按1KG-3∶KG-510(V/W)匀浆。4℃下,12000r/min离心20min,取上清液,经0.22μm微孔滤膜过滤,待测。

3结果与讨论

3.1色谱、质谱条件优化

分别取DA,E,NE,5HT,5HIAA,Melatonin,GABA,Tyr,Gly,Glu,Gln,Asp,Tau,Ser,Try,ACh,Histamine对照品的1mg/mL溶液,以0.1%甲酸溶液稀释至5μg/mL。采用直接进样方式,电喷雾离子源(ESI),优化各神经化学物质三重四极杆质谱分析条件,分别尝试正、负离子模式;毛细管电压为2.0~5.0kV;离子传输管温度为200~400℃;雾化器温度为200~400℃;鞘气流速20~50arb;辅助气流速0~10arb。并自动优化各神经化学物质在多反应检测(MRM)时所产生的碎片离子种类和丰度以及所需碰撞能量。

色谱条件优化,考虑到所分析神经化学物质的极性较强、水溶性^好和在色谱柱上的保留问题,尝试了不同类型的色谱柱(C8、C18和Hypercarb),Hypercarb色谱柱以多孔石墨化碳为固定相,对强极性化合物的保留和分离效果更好,且在不同梯度洗脱时,在100%水相条件下,保持稳定的保留和分离;考虑神经化学物质的离子化效率较低的问题,比较了纯水和不同浓度甲酸溶液作为流动相对分离、分析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0.1%甲酸为流动相时分析效果更佳。最终建立了无需衍生化、对脑组织样品中17种神经化学物质同时定量分析的UPLCMS/MS方法。

3.2方法学考察

3.2.1标准曲线及定量限采用外标法定量,各取适量按照上述方法配制的对照品溶液混合,再根据需要用0.1%甲酸溶液逐级稀释成不同浓度的系列混合对照溶液。以待测物浓度作为横坐标,定量离子对峰面积为纵坐标,得到17种待测神经化学物质的线性回归方程。以信噪比(S/N)>10确定方法的定量限(LOQ)。各神经化学物质的线性范围、相关系数及定量限结果列于表2。

3.2.2精密度配制高、中、低3个浓度水平的混合对照品溶液,平行测定6次,计算各神经化学物质峰面积的RSD,测得日内精密度(Intradayprecision)。连续测定3日,计算各神经化学物质峰面积的RSD,测得日间精密度(Interdayprecision)。测定结果如表2所示。LM

3.2.3加标回收率

取同一脑组织样品匀浆液,分别加入高、中、低3个浓度水平的混合对照品溶液,按照2.2.4节中样品处理方法A操作,平行测定6次,计算各神经化学物质的加标回收率(Recovery),结果如表2所示。

3.2.4重复性取同一脑组织样品匀浆液6份,按照2.2.4小节中样品处理方法A操作,平行测定6次,计算各神经递化学物质峰面积的RSD,测得重复性(Repeatability),结果如表2所示。

3.3脑组织样品前处理方法比较结果

大鼠大脑皮层中17种神经化学物质经UPLCMS/MS分析所得的提取离子流图如图1所示。不同前处理方法下大鼠海马和大脑皮层中17种神经化学物质的含量水平结果如表3所示。所测4组样品均检测到待测的17种神经化学物质,经方法A处理的海马和大脑皮层中5HT、Melatonin、GABA、Gln、Glu、Ser、Gly、Asp、Tyr和Try的测得含量显著高于经方法B处理的海马和大脑皮层中的测得含量;DA、E、NE、5HIAA、ACh、Histamine和Tau的测得含量在经方法A处理的海马和大脑皮层中略高于经方法B处理的海马和大脑皮层。综上所述,脑组织样品前处理方法A优于方法B。

4结论

本实验建立了UPLCMS/MS法对大鼠海马与大脑皮层中生物胺类及氨基酸类17种神经化学物质同时快速检测的方法。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联用技术的优势,分别优化液相色谱和质谱条件,选择合适的电离模式,对质谱参数进行了优化,对检测的6种生物胺类和11种氨基酸类神经化学物质分别选择一对定性离子对和定量离子对,最终实现对17种神经化学物质的分离、提取及确证,实现了它们的定量分析。此方法可在10min内完成17种神经化学物质同时分析,检测时间短、线性关系较好、方法回收率高、稳定性良好,满足分析要求。本实验对大鼠海马和大脑皮层前处理方式进行探究,对比了两种样品前处理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冷环境处理方式下测得大鼠海马与大脑皮层中神经化学物质含量较高,此方法无需衍生化、操作简单、可直接测定。

References

1(#WANGYaLi,HUANGJunShan.MedicalRecapitulate,2011,17(1):15-18

王雅丽,黄俊山.HTK医学综述,2011,17(1):15-18

2BrichtaL,GreengardP,FlajoletM.TrendsNeurosci.,2013,36:543-554

3CarlssonA,WatersN,CarlssonML.Eur.Arch.PsychiatryClin.Neurosci.,1999,249(Suppl.4):37-43

4KencheVB,ZawiszaI,MastersCL,BalW,BarnhamKJ,DrewSC.Inorg.Chem.,2013,52:4303-4318

5ZhaoL,ZhengS,SuG,LuX,YangJ,XiongZ,WuC.J.Chromatogr.B,2015,988:59-65

6LIUTianYa,HONGZongYuan,QUWeiMin,HUANGZhiLi.ActaPharmaceuticaSinica,2011,46(3):247-252

⑻煅牛洪宗元,曲卫敏,黄志力.HTK药学学报,2011,46(3):247-252

7PIZiFeng,WANGQianQian,ZHANGJing,SongFengRui,LIUZhiQiang.Chem.J.ChineseUniversities,2015,36(3):422-448

皮子凤,王倩倩,张静,宋凤瑞,刘志强.HTK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15,36(3):422-448

8JINGHongJiang,CHENGYiYong,LIShuTian,ZHANGGuangYuan.JournalofHygieneResearch,2000,29(1):40-42

景洪江,程义勇,李树田,章广远.HTK卫生研究,2000,29(1):40-42

9ZHANGWei,LIUPeng,YUANYuan,ZHANGYiBao,ZHANGShaoBo,MAJingLin,WANGJing.ChineseJournalofCerebrovascularDiseases,2000,29(1):40-42

张伟,刘鹏,袁媛,张义宝,张少博,马靖琳,汪静.HTK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16,13(4):198-203

10YANGPei,LIXueChun,TIANJingChen,LINLongFei,FUJing,ZHANGHui,NIJian.WorldScienceandTechnology/Modernization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andMateriaMedica,2014,16(10):2174-2179

杨培,李雪春,田晶辰,林龙飞,付京,张慧,倪健.HTK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4,16(10):2174-2179

11YANGXiaoTing,HUYuFei,LIGongKe.JournalofInstrumentalAnalysis,2013,32(11):1394-1400

杨晓婷,胡玉斐,李攻科.HTK分析测试学报,2013,32(11):1394-1400

12GUQun,SHIXianZhe,XUGuoWang.ChineseJournalofChromatography,2007,25(4):457-462

顾群,石先哲,许国旺.HTK色谱,2007,25(4):457-462

13BucherES,WightmanRM.Annu.Rev.Anal.Chem.,2015,8:239-261

14LIHui,LIZheXuan,ZHANGYuan,LUOWenHong.JournalofInstrumentalAnalysis,2005,24(2):89-91

李慧,林哲绚,张原,罗文鸿.HTK分析测试学报,2005,24(2):89-91

15SUFengLi,WANGFeng,ZHURongHua,HUANGAiLing,LIHuanDe.Chin.J.Pharm.Anal.,2008,28(8):1238-1243

苏芬丽,王峰,朱荣华,黄爱玲,李焕德.HTK药物分析杂志,2008,28(8):1238-1243

16WeiB,LiQ,FanR,SuD,ChenX,JiaY,BiK.J.Pharm.Biomed.Anal.,2014,88:416-422

17CaiHL,ZhuRH,LiHD,ZhangJ,LiLF.J.Chromatogr.B,2011,879:1993-1999

18ZhaoXE,SuoYR.Talanta,2008,76:690-697

19CaiHL,ZhuRH,LiHD.Anal.Biochem.,2010,396:103-111LM

20ZHAOXianEn,YOUJinMao,LIUHongZhen,SUOYouRui.ChineseJ.Anal.Chem.,2007,35(7):938-944

赵先恩,尤进茂,刘洪珍,索有瑞.HTK分析化学,2007,35(7):938-944

21ZHAOXianEn,SUOYouRui.ChineseJ.Anal.Chem.,2008,36(1):12-18

赵先恩,索有瑞.HTK分析化学,2008,36(1):12-18

22YangZL,LiH,WangB,LiuSY.J.Chromatogr.B,2016,10121013:79-88

23LIXue,PIZiFeng,XINGJunPeng,LINNa,LIUZhiQiang,SONGFengRui.ChineseJ.Anal.Chem.,2014,42(11):1646-1650

李雪,皮子P,邢俊鹏,林娜,刘志强,宋凤瑞.HTK分析化学,2014,42(11):1646-1650

24WANGQianQian,ZHANGJing,PIZiFeng,LIUShu,SONGFengRui,LIUZhiQiang.ChineseJ.Anal.Chem.,2014,42(7):997-1001

王倩倩,张静,皮子凤,刘舒,宋凤瑞,刘志强.HTK分析化学,2014,42(7):997-1001

25ANZuoLing,SHIChen,ZHAORui,LIPengFei,LIULiHong.ChineseJ.Anal.Chem.,2015,43(9):1408-1414

安卓玲,史忱,赵瑞,飞,刘丽宏.HTK分析化学,2015,43(9):1408-1414

26FalascaS,PetruzzielloF,KretzR,RainerG,ZhangXZ.J.Chromatogr.A,2012,1241:46-51)

AbstractAnultraperformanceliquidchromatographytandemmass(UPLCMS/MS)spectrometrymethodwasestablishedfordeterminationofthecontentsofbioamineandaminoacidneurochemicalsinhippocampusandcerebralcortexofrat.Hypercarbcolumn(100mm×2.1mm,5μm)wasusedforthesampleseparationwith0.1%formicacidmethanolasthemobilephaseundergradientelution.TheneurochemicalsweredetectedbyMS/MSusingESIionsourceunderpositiveionizationmodewithMRMscan.Bothquantificationandconfirmationionswerechosenforeach6bioamineand11aminoacidneurochemicals.Theinfluenceoftwodifferentprocessingmethodsonthecontentsofneurochemicalsinbraintissueswascompared.Total17neurochemicalsweresimultaneouslydetectedin10min.Thecalibrationcurvewaswithagoodlinearrelationship.Theintradayandinterdayprecision,averagerecoveryandrepeatabilitycouldmeettheanalysisrequirement.ThisUPLCMS/MSmethodshowsexcellentselectivity,accuracy,highsensitivity,specificityandgoodrepeatability,andissuitablefortheseparationandquantizationofbioamineandaminoacidneurochemicalsinbraintissue.

KeywordsUltraperformanceliquidchromatographytandemmassspectrometry;Bioamineneurochemicals;Aminoacidsneurochemicals;Braintissue

大学化学和高中化学篇2

【关键词】高中化学高效课堂实践活动体会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5-0184-02

在高中教学的过程中,化学是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也是和生活联系最大的一门学科,因此,要想提高化学课堂的效率,必须加强课堂的实践活动,才能切实的吸引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积极性,能更好的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

一、高中化学课堂实践活动的重要性

化学与生活紧密结合,只有加强化学教学中的实践活动,才能在根本上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才能使学生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感受到生活,又能在生活中掌握更多的化学知识,能让学生更加准确的掌握和理解化学知识。使学生感受到化学就在身边,能最大程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不断的在生活中进行探索,能不断的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增强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对化学知识充满好奇心,因此,可以不断的进行探索和学习,从而,提高化学学习效率。

二、高中化学高效课堂的实践活动体会

1.使学生更容易接纳知识

学生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学习的内容越生活化,学生就越容易理解和掌握知识,因此,教师应该不断的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加强实践活动体会,促进学生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下进行学习和探索,更加容易的去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能不断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比如说拿生活中的例子进行分析,让学生亲自去理解、去体会,加深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更好地进行化学学习。

2.能更好的活跃课堂气氛

高中的化学在高中的课程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和地位,因此,必须加强课堂的有效率。而高中课堂上通常是严肃而枯燥的,这就使课堂氛围变得单调起来,不能切实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学生的听课效率。而化学这样一门与生活紧密相联的学科,如果按照传统的方式进行教学,很难使学生掌握和理解知识的内容,在很大程度上就阻碍了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因此,必须加强化学课堂上的实践活动,增加教师和学生的互动的机会,能够在很大的程度上,通过实践活动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学生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下,能更好地进行学习和发展。

3.能激发学生的探索的欲望

在高中化学课堂上,增强实践活动的体会,在很大程度上会促使学生提高学习兴趣。传统的授课过程,化学的原理、物质等枯燥的知识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的积极性,单纯的讲解,甚至会让学生产生厌倦的心理,从而减低了化学的学习效率。而不断的在化学的课堂中加强实践活动,就能促进学生不断的进行学习和探索,能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有趣而生动的化学实践,产生不断学习和探索的欲望,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投入到学习中去,从而提高了高中化学的教学效果。

4.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传统的化学教学方式,是单纯由教师进行讲解,不能使学生真正的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不能进一步的进行学习和探索,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的化学学习。而在化学课堂上增强实践活动的体会,就会大大的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能通过实践活动,切实的感受化学,能够充分的理解化学知识。能在不断的发现和探索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自主学习能力,能不断的对生活中的化学现象进行研究和探索,能不断的提高学生在生活中的主动研究、探索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学生化学的学习,提高化学的学习效率。

5.促进学生对化学知识的了解和掌握

在化学课堂中,教师对教材知识点进行讲解,再通过实践活动进行辅助,在很大程度上会促进学生对教材知识的掌握和理解,有因为是与生活相关的,更能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通过对实践活动的参与,在很大程度上,会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印象,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消化和理解,能够真正提高教师的化学教学水平。

6.增强学生创新精神

高中化学课程是最贴近生活的课程,在化学课中增强实践活动的开展,在很大程度上能行会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能够使学生在实践中,能不断的进行探索、富有创新精神,使学生能够更深入的理解化学的知识和进行学习。

7.不断的进行创造

化学是与生活紧密相联的一门重要的学科,因此,必须加强指引学生参与到实践活动中去,不断的培养学生进行实践活动的研究,切实的保证学生的学习质量,能让学生不断的对生活中进行化学知识的学习,真正的使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时感悟生活,在生活中掌握化学的知识。能切实的关注生活中的和新闻中的有关化学知识的问题,让学生不断的根据了解进行化学知识的创造。在生活中不断的进行创造,才能在根本上促进学生在课堂中对化学知识的学习。学生通过对化学的学习和了解,能与生活中的事件紧密相连,在很大程度上会增加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关心,使学生真正的学以致用,不断的进行探索,不断的在生活中发掘蕴含的巨大的化学的知识资源,能使学生真正的进行创造,能从根本上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真正的提高化学教学的有效性。

素质教育的全面实行,使得传统的教学方法不能真正的满足学生的需要。高中化学是一门与生活紧密相连的学科,传统的教学,单纯依靠教师对教材的讲解,不能使学生真正的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不能从根本上产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因此,必须加强高中化学课堂中的实践活动,能让学生通过实践,了解生活中的化学知识,能真正的对化学的学习产生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在一个宽松自由的环境中进行学习和创造,更能激发学生的潜在的潜能。加强化学课堂中的实践活动,真正的让化学和生活联系到一起,能让学生不断的在生活中进行探索和创造,真正的提高了学生的化学学习效率,从根本上提高了教师的教学的成果。

参考文献:

[1]郑毓字.化学教学生活化策略[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1(12).

[2]李晓文,王莹.教学策略[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8.

[3]黄旭花.构建生活化教学活动,实现高效课堂教学[J].高中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2.6.

[4]郑晓宇.化学教学生活化策略[J].中学生数理化,2011.12.

大学化学和高中化学篇3

关键词:英语教学;跨文化交际;大学生;民族文化

跨文化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提高学生交际能力,是广大学者的重点研究课程,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然而对我国当前的教学现状分析可以看出,跨文化英语教学对本民族文化的重视度不够,缺乏中国文化输入,大学生无法通过外语表达我国传统特色文化,导致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跨文化交际能力障碍。因此研究跨文化英语教学对提高大学生民族文化自豪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有利于中国特色民族文化的传播,更好的指导实践教学,为相关的研究提供参考意见。

1 高校大学生民族文化缺失的现状

同其他学科存在明显的不同,跨文化英语教学因其特殊性,要求学生在掌握外语沟通能力和扎实英语基础的同时,更要通过外语语言这种交流手段,使母语文化得到传承和发扬。根据高校英语教学大纲的规定,传承和发扬我国的民族文化是一项关键的内容,而传统的教学模式根本达不到培养大学生文化素质的目标,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过分的强调对西方文化的理解,从而导致我国本土民族文化逐渐缺失。

作为传播中国特色文化,培养高文化素质人才的主要场所,各大高校肩负着重要的职责。但在外语教学时,受传统教学理念和模式的影响,教学方向主要为西方文化、道德观、价值取向及审美等知识,本土民族文化输入程度远远不够,影响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致使多数大学生无法通过外语实现中国特色民族文化的表述[1]。除此之外,由于高校没有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跨文化交流氛围,学生不能进行实践应用,影响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锻炼和提升。而从教学内容和资源方面来看,高校教学资源不足,学生即使想在英语教学中获取同我国本土民族文化相关的知识,也无法提供相应的书籍和材料,知识获取途径较少,教学资源配置程度低,拥有民族文化知识的跨文化英语教师较少,大学生的跨文化意识薄弱。

2 跨文化英语教学对提高大学生民族文化自豪感的影响

2.1 培养大学生的文化传承能力,利于民族本土文化的积累

跨文化英语教学要求必须要对本民族文化有较深的了解,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分析我国特色文化同西方文化的差异和相似点,并深化中西方文化的研究。跨文化英语教学处在经济文化一体化的环境下,强调的是差异和相似并存的理念,在追求文化一体化的同时,保留不同国家和民族在文化上的特性,使得文化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2]。在这种交流环境中,高校大学生的跨文化外语应采取平等的模式进行教学,在交流时为了延伸对话,要进行有效的倾听引导,在平等的条件下,增强自身的文化意识,寻求一种文化共存的基点。而摒弃自身民族文化而进行的跨文化交流根本不存在文化认同感,也达不到文化层面上的双向互动。

高校开展跨文化英语教学时,应丰富和充实教学内容,让学生充分的吸收本民族文化的内涵,并将其同西方文化进行对比分析,循序渐进的提升大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借助优秀的民族文化,培养大学生的民族精神,加强学生对民族文化和情感的归属感[3]。在学习过程中使得民族本土文化得到积累,激发对民族文化的自豪感,构建平等的中国民族文化输入和文化输出交流格局。

2.2 增强大学生的文化意识,提升中华民族文化认同感

要想实现跨文化交流,关键就是必须要对自身有充分的了解,能够透彻的掌握民族文化,拥有强烈的本文化认同感,目前高校跨文化英语教学中存在的民族文化缺失问题,正体现了本民族文化意识形成的重要性。通过实施高质量的跨文化英语教学,转变教学模式和手段,可以有效的加深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重视,意识到中国特色民族文化所蕴含的价值和意义,明确英语教学同民族文化传播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作用。跨文化英语教学使学生在拥有民族文化意识的基础上,合理的确定自身在多元文化社会中的位置,树立良好的跨文化交流形象,站在整体的角度,客观的看待中国特色民族文化的历史纵向深度。

在跨文化英语教学中,可以将有关本民族文化的知识合理的渗透到教学内容中,弥补学生对民族文化认识的缺失,帮助学生产生民族文化认同感。通过创设跨文化英语教学第二课堂的形式,重点讲述民族文化的缘由、发展、意义和作用,让大学生意识到自身承担的重任,实现文化、英语语言教学的整合[4]。在培养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同时,加大本民族文化对外传播力度,提升大学生的中华民族文化认同感。

2.3 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迎合本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需求

大学生在拥有中国民族文化意识、情感后,跨文化英语教学就需要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将认知转化为实际行动,通过不断的交流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使大学生形成跨文化意识,高效的整合英语学习、民族文化。还要创设良好的跨文化交流情境,巩固学生的交际能力,为地区经济文化发展做贡献[5]。

采取英语语言、中西方文化及本民族文化的不同层次教学架构,跨文化英语教学效果得到明显的提升,有利于学生结合当地的实际发展状况,从课堂学习走入实践应用中,获取真实的民族文化知识,积累跨文化英语学习经验,进而传承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文化,探索出一条同我国民族文化相适应的跨文化发展道路。

3 结语

作为文化的载体,语言是传播文化的重要途径,但需要以一定的文化背景为基础。跨文化英语教学不仅需要培养学生的语言沟通和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深化中西方文化的融合,还要提高对中国特色民族文化的传播,是当前英语教学的重中之重,受到教育界学者的广泛重视。面对跨文化英语教学过程中存在的本民族文化缺失的问题,高校在进行英语教学的过程中,要结合实际教学情况,将培养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跨文化意识的形成摆在重要的位置上。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跨文化英语教学的作用,培养大学生的文化传承能力,强化民族本土文化的积累,增强大学生的文化意识及创设跨文化交际能力,提升中华民族文化认同感,迎合本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需求,最终达到提高大学生民族自豪感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陈晓靖.跨文化交际中文化传输的双向性―谈“中国文化失语现象”[J].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10(04)

[2]彭清.民族地区地方院校英语教育本土文化输入[J]. 河北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1)

[3]杨丽萍.从文化认知、文化自信到民族认同的转化与整合―壮族认同教育新论[J].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12(06)

[4]许力生.跨文化的交际能力问题探讨[J].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0(07)

大学化学和高中化学篇4

关键词:初高中教学衔接 衔接与盲点 学习方法 学生心理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5)11-0254-01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好的开头等于成功了一半",而作为高一新生的教师,这关重要的就是第一节课,这节课将关系到今后老师在学生中的地位。而偏偏高一化学按大纲要求就是连续九课时的去复习初中所学到的知识,就学生的角度来说,开学的第一节课都很好奇,希望可以尽快学习到不久前刚发下的自己已"看"过好几遍的的新课本,这时课程大纲却让他们去复习初中所学过的知识,就会打压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其中一部分老师也觉得很有压力,主要是因为高中的老师不清楚初中化学的教学流程,甚至一部分教师会产生"何苦呢"的思想,有的教师认为花九节课复习,太浪费时间,到具体章节用到初中知识时稍加点拨即可,花这么多时间"炒旧饭"不值。

初高中衔接复习是非常必要的。主要的原因,是因为初中的化学主要强调的是定性分析,学生只要记住化学现象与结论就可以,而高中的的化学要较抽象些,不仅要进行定性分析,还要结合定量分析,且明确高中除了记住"是什么"外,还要求弄清"为什么"和"是什么"和"是多少",初中化学要求形象思维,通常从熟悉、具体、直观的自然现象或示范实验,建立化学概念和规律,而高中化学除了加强形象思维,还通过抽象、理想化的模式建立化学概念和规律,这需要给学生一个学前教育的提醒。提高初中阶段的记忆知识,许多学生的学习方法是不合理的,学习只靠教师,不独立思考,不会总结知识学习,最终养成被动接受知识的习惯;到了高中阶段,要求学生有一个强大的理解、记忆和学习知识的能力,从一个例子,又一个例子中深刻理解化学。如果我们还是死记硬背的方式来学习高中的化学,会提高学习的效率。故利用复习时间灌输高中化学学习思想和学习方法应是最佳时机。除了要逐渐适应高中化学学习的要求,还要适应高中教师的教学方法和高中化学的学习方法。与初中的教学,高中教学过程能力的大、进展快、知识点的全面性、教学性强的课堂教学。高中老师的要求也与初中相异,注重方法的点拨而"稍轻视"不断地反复多次。利用学前复习时间来适应学生的新要求,对教师的教学方式和适应教师的教学习惯,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影响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经过调查研究笔者发现,西北地区的化学教学衔接问题成因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一、初高中化学教学目标及知识体系的差别

1.教学目标的差别

初中化学是属于启蒙学科,同时也是属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素质教育。就其教科书以及教学实际中都明显比高中化学简单,其只要求学生去掌握一些基本的、简单的化学知识与实验技能,其涉及到的方程式、计算公式也比较简单,主要的知识层次大多是以要求学生“知其然”为主。

而高中所学的化学,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实施的较高层次的基础教育,化学知识也开始向系统化、理论化逐渐靠近,这就要求学生对化学知识要进一步的去认识,不仅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此外,学生还要运用所学到的化学知识去解决具体的问题,最好是能发挥自身的创新精神。

2.知识体系的差别

从上述初中化学与高中化学在教学目标可以清楚地认识到:他们的知识体系存在很大的不同。准确掌握初中化学知识体系与高中化学知识体系,这有利于对高中化学学科的研究。初中化学主要是对生产和生活实践中,遇到的一些化学现象的学习和探索;其中化学实验是学生学习的化学基础手段,因此,初中的化学知识系统不是很完善的系统。教材主要着重于从感性认识到总结归纳到理性认识这一条构建初中化学知识体系。

而高中的化学主要以试验为主,结合基础化学知识,来构建全新的化学知识体系,继而去探究高中化学中的基本规律与方法,这样就可以强化对化学知识的学习。教材着重于从“生活实际化学实验化学原理问题探究方法化学规律”来构建高中化学知识体系。

我研究初高中化学教材发现:高中化学对初中化学知识进行了合理的延伸与拓展,对初中化学教材许多之处进行很好的衔接,但是也发现存在一些盲点区。

二、初、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科书内容的编排上的差异

初中的化学主要注重基础,学生是在初中的学习中逐渐开始认识化学、了解化学与生活的联系,通过对化学常识与基本概念的掌握,然后慢慢去运用它们。所以,应对初中化学提出主要的五个主题:科学探究、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的化学变化、化学与社会发展。新课改下的初中化学教学内容与物理生物等一起编排在《自然科学》中,它没有以独立的学科形式出现,更没有以高中或大学化学专业教育的预备教育为目标来选取教学内容。教学的知识内容大都贴近学生日常生活实际,遵循从感性熟悉上升到理性熟悉的规律,轻易理解、接受和把握。教材语言比较通俗,直观性、趣味性强。

我们需要熟悉初、高中教材的体系和内容。明确哪些知识点与高中化学紧密相关,要特别关注与学生的继续学习相关的知识内容的教学;哪些知识点在初三教材中出现但新的教学标准已降低要求或不做要求,在高中教材中没有出现但作要求的内容;哪些知识点初三教程中已删去,但高中化学要求但又无专门章节介绍的内容。

大学化学和高中化学篇5

关键词:高一化学教学;探究与反思;现状;解决对策;认识和理解;学习兴趣

受“高考指挥棒”的影响,高中化学教学活动中普遍以“教师灌输,学生接受”为主要的教学模式,学生的主体地位始终得不到足够的重视,这就导致很多学生在此过程中逐渐失去了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学习效果也不甚理想。

高一化学既是对中学化学的深化和升级,更是高二、高三化学知识的学习基础,在学生整个化学教育过程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那么,作为一名高一的化学教师,又当如何改进自身的教学模式和教育方法,使之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化学知识的学习,为学生日后的学习和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呢?我对此进行了钻研和探索。

一、高一化学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学生一般都是在初三才开始接触化学这门学科,但是迫于中考的压力,很多教师选择放弃“质量”转而追求教学进度,课堂教学活动中往往将学生当做“录音机”或者储存知识的“容器”,简单、粗暴地将教材知识点强加于学生,根本就不理会学生是否已经对化学这门学科有了足够的认识和了解,更谈不上培养学生的化学思维和实际运用能力了。

学生在中学时没有打牢学好化学的基础和地基,作为连接初中与高中化学有效桥梁的高一化学教育本应该履行起其教学职责,为学生日后更好地进行化学知识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但是,现实却不然:高一化学既然是对初中化学的深化和升华,无论是从难度上还是深度上自然都要远远超出初三的化学水平,但是在学生本身没有学好初中化学知识的状况下,仍然有不少老师选择在教学过程中忽视对初三化学知识的有效衔接,这就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普遍感觉存在很大的困难和挑战,导致学生学习成绩始终提不上去。

二、针对高一化学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的应对措施

1.教师应当对高一化学形成正确的认识和理解

作为一名高一化学教师,要想教好这门课,首先必须从思想和理念上对其学科特点形成正确的认识和理解。前文已经提到,高一化学既是对中学化学的深化和升级,更是高二、高三化学知识的学习基础,在学生整个化学教育过程中起着过渡和衔接的重要作用。我们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对于这一点必须予以足够的重视。比如可以采用课堂小测验的方式,对学生的实际化学水平形成大概的了解和掌握,然后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复习初中化学知识的基础上,展开高一化学教材知识点的讲解,相信这样的话,不但可以实现初中化学知识与高中化学知识的有效衔接,更重要的是为学生更好地进行高二、高三化学知识的学习提供最佳质量保障。

2.转变教学方式和观念,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兴趣

化学作为一门应用性学科,更加偏重于发散学生的理性思维,

这就决定了其包含大量专业名词和专业术语的学科特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普遍会感觉困难,从而直接导致缺乏的浓厚的学习兴趣。比如,针对学生喜欢动手实验的学习特点,可在教学活动中适当增加化学实验的比例和时间,这样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可在实验中帮助学生加深对教材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对于培养学生的实验动手操作能力、独立思考能力以及实践运用能力等都有着很大的帮助;再比如,可组织学生走出课堂,让学生在实际情景中感受到高一化学知识对于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作用和影响,促使学生摒弃以往“化学只是一门需要应付的考试科目”等不良想法,为学生在化学学习过程中更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学好化学知识奠定良好的基础。

高一化学是连接初中与高中化学的有效桥梁,作为一名高一化学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进行探索和总结,并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采用最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力求帮助学生在巩固初中化学知识的基础上,更好地进行高中化学知识的学习。

参考文献:

[1]毕华林.化学新教材开发与使用.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崔允.教学目标:不该被遗忘的教学起点.人民教育,2004.

[3]钟启泉,崔允,张华.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大学化学和高中化学篇6

当今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中国的改革开放的进程也在不断地加快。这场改革浪潮的掀起对中国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产生的影响是持续性和多元性的,而致使大学生思想发生改变的重要原因就是大学里的校园文化。从改革开放至今,尤其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各个高校也都在积极的建设高校的校园文化,组织各种校园文化活动,已经取得了十分可观的成效:各大高校的文化环境优美;各种文化活动琳琅满目;校园文化的管理也日渐完善;学者对校园文化的研究工作也进行的如火如荼。但是现阶段校园文化的建设工作与实际的需要相比存在着极大的偏差,忽略了校园文化建设的真实意义,只是从功利化的角度来理解和实施校园文化的建设工作。笔者觉得有必要研究现阶段高校校园文化发展的情况,找出阻碍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原因,为以后校园文化的建设提供建设性的意见。

1文化的历史内涵和现实意义

1.1文化的概述

辞海一书中把“文化”一词定义为:文化从广义上来讲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上来讲,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与组织机构。

1.2校园文化的概念

最早提及“校园文化”这一词汇最早出现在美国的一位学者华勒在《教育社会学》一书中,他认为学校文化是一所学校在办学历史上逐渐形成的一种稳定的、被广大师生所认同的、具有学校特色的文化价值观念、办学理念、学校精神和学生文化的总和。随着研究工作的不断开展,对校园文化一词也有了更加准确的定义:校园文化是学校生活的存在方式的总和,它以生活在校园内的教师、大学生和干部为主要群体,它是在物质财富、精神产品和氛围以及活动方式上具有一定独特性的文化类型。

1.3高校校园文化的延伸

高校校园文化是校园文化的延伸,从字面意思上我们不难理解高校校园文化主要是指高校的全体教师和学生在长期的教学、学习、交流、接触的过程中逐渐形式的具有独特性的价值取向、校风、学风以及传统等。高校校园文化是连接教师和学生的生命主线,是教师和学生之间共同的信念以及一所大学的办学精髓的集中体现。

2高校校园文化发展现状和问题

2.1高校校园文化发展现状分析

2.1.1高效校园文化环境日渐优美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家也来越重视对人才的培养,同时加大了对高校的资金投入力度。各个大学不再单单只重视教师对学生知识的传授,深刻体会到校园环境对大学生的影响作用是不容忽视的。高校在校园的格局,图书馆、教学楼、寝室楼的建设上都力求完美,努力将建筑物和校园绿化完美的结合在一起。使每个走在校园里的学生都能感受到一草一木、一石一砖中所独有的文化美。

2.1.2高校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多样高校校园文化最直接的表现形式就是借助于各种各样的文化活动。现阶段我国各高校的校园文化发展达到鼎盛时期,各式各样的文化活动充盈着整个大学校园。从学生入学的第一天起就被层出不穷的各种协会邀请加入其中。于此同时,学校也会定期举办各种比赛、晚会、音乐会、运动会。这一系列的文化活动活跃了大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也展现了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风貌。

2.1.3高校校园文化的理论研究更加深入加强对校园文化的理论的研究才能更好的促进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有关于校园文化的研究工作已经开展了几十年,如今对高校校园文化的定义更加的精确化、对校园文化的功能、意义等方面的了解也更加的深入、对更好的开展校园文化的方法的研究也越来越成熟,有关于校园文化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可观的研究绩效。随着各大高校对校园文化的重视程度的加深,校园文化的理论研究活动也更加的活跃,研究成果以课题、丛书以及论文的形式相继呈现,高校的校园文化的理论研究工作已经相当成熟。

2.2高校校园文化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2.2.1不良网络文化对校园文化的侵蚀如今社会科技发展十分迅速,我国成为了信息化大国。互联网的优势作用被广大师生所认可,并主动在课堂教学中运用互联网进行教学。互联网深受大学生的喜爱,已经深深的影响了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微信、微博以及其他移动社交软件时刻影响着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等的形成。然而现阶段的高校学生对信息的分辨能力还不高,网络上传播的各种各样的信息以及思想观点会对高校的德育工作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同时网络上存在的一些不健康的东西也会影响着大学生的行为方式,比如网络上的暴力事件、凶杀以及不良视频等。这类不健康的网络文化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校园网络文化的健康发展,制约着校园文化教育功能的发挥。

2.2.2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发展不协调现如今高校把校园文化建设的重点放在对校园物质文化的建设上,着重对校园环境、校园布局以及各种教学设施的建设。我们不容忽视的是精神文化才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忽视了精神文化的建设必然会导致校园文化建设出现偏差。精神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所在,然而现阶段的高校校园中的商业化的气息很严重,高校的教育中带有一定程度的功利化的色彩,在教学活动中仍然采用应试教育,忽视了学生体、音、美的全面发展,校园精神文化的建设远远没有达到校园文化发展的需要。

2.2.3高校文化管理体制落后现阶段我国高校文化的管理还没有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体制,虽然现有的高校管理体制改革也取得了十分可观的效果,但是总体而言还是与时代的要求还是相差很大的。现代校园文化的发展太过随意,各种校园文化活动充斥着校园,但是这些文化活动大部分都太过盲目和杂乱,根本没有形成一种有序的开展形式。归根结底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高校文化管理体制太过落后,管理水平达不到发展的需要。

3高校校园文化发展的向度归因

3.1高校校园文化发展向度的行为归因

高校教职工和学生在日常的工作、学习以及生活的过程中的各种行为方式和活动方式被统称为高校的行为文化。高校校园文化的发展离不开行为文化的发挥的作用。高校行为文化主要有学术文化、课堂文化、社团文化、宿舍文化四部分。其中学术文化主要指教师在教学工作过程中钻研教材,总结经验,对前沿的理论知识进行认真钻研的文化,一个学校教学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校教师学术水平的高低。课堂文化是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采取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活动方式等方面的总和。好的课堂文化可以帮助学生系统的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社团文化是指学生在课堂学习之外通在参与行色各异的社团活动中所形成的一种文化,在这种社团文化氛围中学生可以了解、接触到一些与社会相关的经验和知识,为学生以后走向社会提供帮助。宿舍文化主要是指学生在宿舍的生活中所形成的生活方式以及生活习惯的一种文化,涵盖了学生寝室内务、卫生、环境建设等诸多方面。

3.2高校校园文化发展向度的制度归因

高校制度文化一所大学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的最基础的保障,制度文化是在管理教职工以及学生的过程中所形成一种文化。高校制度文化不仅包括用以规范师生的日常行为的各种规章制度,还包括那些贯彻执行各种规章制度的组织管理机构和管理队伍。在高校校园里制度文化作为一种外在的力量始终规范着广大师生的行为,是学校的教学工作能够有效进行的基础保障。

3.3高校校园文化发展向度的精神归因

21世纪的中国十分重视精神文明建设,众所周知大学校园就是一个“小社会”,大学校园文化的发展离不开对校园精神文化的建设,这是如今社会对高校办学的最基本的要求。高校精神文化主要是指学校教职工和学生在工作和学习中形成的观念以及思维方式的总和。校园精神文化在整个校园文化中占据着核心的地位,其主要体现在一个学校的校史、校风、校训、教风、学风等方面。学校精神是校园精神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学校精神是学校的教职工以及学生在长期的接触与交流的过程中逐渐沉淀形成的一种稳定的理想、情操和信仰等。每所学校日积月累逐渐形成的学校精神是各具特色的,学校精神一旦形成就会影响和波及到校园的各个角落,同时又会反过来对教师以及学生的道德、情感情操等方面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激励着教师和学生的不断进步。

4高校校园文化未来发展向度的多维分析

4.1高校校园文化未来发展的群体行为向度

高校在未来的发展上要努力提高全校教职工、学生和校领导等人建设校园文化的意识,要明白建设高校校园文化不是某一个部门的职责,也不是单单只依靠学生的力量和思想教育部门的努力就能够建设好的。一个学校如果拥有和谐的校园文化得益的会是学校的全体成员,因此,建设和谐的校园文化的责任就应该由校园里全体成员共同努力。

4.2高校校园文化未来发展的时代精神向度

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部分,因此未来高校校园文化的发展要把工作的重心放在对精神文化的建设上。如今对高校精神文化建设的目标十分模糊,精神文化的建设工作做的也很不到位,仍然处于比较低的层次。在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已经发展的相当成熟的今天,亟需加大发展精神文化才能保证我国高校校园文化在高等教育中的育人作用。

4.3高校校园文化未来发展的人文环境向度

现阶段的高校大学生的人文精神方面的缺失现象很严重,导致这种现象产生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国的高等教育出现了问题。高校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主要场所,理应承担起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教育义务。通过高校的校园文化来熏陶学生对事物的认识和判断能力;对美的辨别和鉴赏能力,对文化的吸收和感悟能力。所以,未来高校校园文化的发展要重视对人文环境的建设。

5结论

高校校园文化是连接教师和学生的生命主线,是教师和学生之间共同的信念以及一所大学的办学精髓的集中体现。如何从全面系统化的视角分析校园文化发展的理论方向和现实路径,是当前乃至今后大学文化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从高校校园文化发展的向度进行理论体系的架构,目的就是结合文化内涵所囊括的时代性、社会性和群体行为性等,创新理论探究的路径渠道,对高校校园文化存在问题进行有限的梳理分析,找出普遍存在的不足和缺失。结合传统文化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合理规避不良网络文化对校园文化的侵蚀,避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发展不协调形式出现,改善高校校园文化管理体相对落后的现状,最后实现高校校园文化的繁荣稳定的科学化和系统化发展。

大学化学和高中化学篇7

关键词:英语教学;跨文化交际;大学生;民族文化

跨文化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提高学生交际能力,是广大学者的重点研究课程,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然而对我国当前的教学现状分析可以看出,跨文化英语教学对本民族文化的重视度不够,缺乏中国文化输入,大学生无法通过外语表达我国传统特色文化,导致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跨文化交际能力障碍。因此研究跨文化英语教学对提高大学生民族文化自豪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有利于中国特色民族文化的传播,更好的指导实践教学,为相关的研究提供参考意见。

1 高校大学生民族文化缺失的现状

同其他学科存在明显的不同,跨文化英语教学因其特殊性,要求学生在掌握外语沟通能力和扎实英语基础的同时,更要通过外语语言这种交流手段,使母语文化得到传承和发扬。根据高校英语教学大纲的规定,传承和发扬我国的民族文化是一项关键的内容,而传统的教学模式根本达不到培养大学生文化素质的目标,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过分的强调对西方文化的理解,从而导致我国本土民族文化逐渐缺失。

作为传播中国特色文化,培养高文化素质人才的主要场所,各大高校肩负着重要的职责。但在外语教学时,受传统教学理念和模式的影响,教学方向主要为西方文化、道德观、价值取向及审美等知识,本土民族文化输入程度远远不够,影响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致使多数大学生无法通过外语实现中国特色民族文化的表述[1]。除此之外,由于高校没有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跨文化交流氛围,学生不能进行实践应用,影响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锻炼和提升。而从教学内容和资源方面来看,高校教学资源不足,学生即使想在英语教学中获取同我国本土民族文化相关的知识,也无法提供相应的书籍和材料,知识获取途径较少,教学资源配置程度低,拥有民族文化知识的跨文化英语教师较少,大学生的跨文化意识薄弱。

2 跨文化英语教学对提高大学生民族文化自豪感的影响

2.1 培养大学生的文化传承能力,利于民族本土文化的积累

跨文化英语教学要求必须要对本民族文化有较深的了解,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分析我国特色文化同西方文化的差异和相似点,并深化中西方文化的研究。跨文化英语教学处在经济文化一体化的环境下,强调的是差异和相似并存的理念,在追求文化一体化的同时,保留不同国家和民族在文化上的特性,使得文化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2]。在这种交流环境中,高校大学生的跨文化外语应采取平等的模式进行教学,在交流时为了延伸对话,要进行有效的倾听引导,在平等的条件下,增强自身的文化意识,寻求一种文化共存的基点。而摒弃自身民族文化而进行的跨文化交流根本不存在文化认同感,也达不到文化层面上的双向互动。

高校开展跨文化英语教学时,应丰富和充实教学内容,让学生充分的吸收本民族文化的内涵,并将其同西方文化进行对比分析,循序渐进的提升大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借助优秀的民族文化,培养大学生的民族精神,加强学生对民族文化和情感的归属感[3]。在学习过程中使得民族本土文化得到积累,激发对民族文化的自豪感,构建平等的中国民族文化输入和文化输出交流格局。

2.2 增强大学生的文化意识,提升中华民族文化认同感

要想实现跨文化交流,关键就是必须要对自身有充分的了解,能够透彻的掌握民族文化,拥有强烈的本文化认同感,目前高校跨文化英语教学中存在的民族文化缺失问题,正体现了本民族文化意识形成的重要性。通过实施高质量的跨文化英语教学,转变教学模式和手段,可以有效的加深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重视,意识到中国特色民族文化所蕴含的价值和意义,明确英语教学同民族文化传播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作用。跨文化英语教学使学生在拥有民族文化意识的基础上,合理的确定自身在多元文化社会中的位置,树立良好的跨文化交流形象,站在整体的角度,客观的看待中国特色民族文化的历史纵向深度。

在跨文化英语教学中,可以将有关本民族文化的知识合理的渗透到教学内容中,弥补学生对民族文化认识的缺失,帮助学生产生民族文化认同感。通过创设跨文化英语教学第二课堂的形式,重点讲述民族文化的缘由、发展、意义和作用,让大学生意识到自身承担的重任,实现文化、英语语言教学的整合[4]。在培养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同时,加大本民族文化对外传播力度,提升大学生的中华民族文化认同感。

2.3 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迎合本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需求

大学生在拥有中国民族文化意识、情感后,跨文化英语教学就需要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将认知转化为实际行动,通过不断的交流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使大学生形成跨文化意识,高效的整合英语学习、民族文化。还要创设良好的跨文化交流情境,巩固学生的交际能力,为地区经济文化发展做贡献[5]。

采取英语语言、中西方文化及本民族文化的不同层次教学架构,跨文化英语教学效果得到明显的提升,有利于学生结合当地的实际发展状况,从课堂学习走入实践应用中,获取真实的民族文化知识,积累跨文化英语学习经验,进而传承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文化,探索出一条同我国民族文化相适应的跨文化发展道路。

3 结语

大学化学和高中化学篇8

一、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创新性分析的重要意义

1.有利于改变传统的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方式

传统的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方式比较单一、枯燥,通常是由化学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各种化学实验,然后让学生根据实验过程书写实验总结。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的主体性得不到重视,只会机械性地按照教师的具体要求进行相关操作,完成教学任务是实验的主要目的,学生根本不能在实验中认识和了解实验现象,掌握化学知识,更不用说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但对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创新性进行分析,可以对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不断进行完善,有利于改变传统的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方式,充分尊重和发挥学生在实验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实验教学的主要目标从完成教学任务转变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对高中化学实验教学进行创新性分析,可以让学生在相对比较开放的课堂环境中自由发言和提问,不至于像在传统的实验教学中那么拘谨,也不必担心因为回答不好而被其他同学嘲笑。同时,学生的自由发挥空间将会变大,在这样大的空间内学生可以进行更有效的信息传递、意象沟通和情感交流,形成一个比较自由、和谐的化学实验教学环境,学生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提出各种问题,而且无论问题有多么稀奇古怪都不会遭到其他同学和教师的嘲笑,相反会得到及时的讨论。化学教师通过鼓励学生提出各种问题和主动学习、探究,学生慢慢会学会运用自己所学的化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各种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二、如何对高中化学实验教学进行创新性分析

1.积极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广泛应用,以及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高中教学中一种不可替代的重要教学方法,在提高高中教学质量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化学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重要学科,实验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能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探究实验过程,更好地掌握化学知识,而在化学实验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具有的巨大优势是其他教学方法不可比拟的,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利用多媒体进行化学实验教学,化学教师可以对实验进程随时进行控制,大大提高化学实验效果,使学生通过化学实验更好地认识和了解实验现象,掌握化学知识。第二,利用多媒体进行化学实验教学,有利于丰富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环境,促进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环境的不断创新。我们知道,很大一部分高中化学实验只有进行定格,才能看清楚其中的各种现象,但常规的化学实验教学方法根本无法实现,而利用多媒体进行化学实验教学则可以轻松地将一些不易被发现的现象进行定格,使这些化学现象更加直观地、形象地、生动地呈现在师生面前,方便师生进行认真的观察,可以对实际操作中的一些缺陷进行有效的弥补。第三,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有一些相对比较复杂的实验学校是不能进行的,但这些实验又非常重要,对学生的学习影响比较大,所以必须要进行实验。这时候,化学教师就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多媒体链接的方式向学生展示整个实验过程,让学生即使没有进行具体的实验,也可以对实验过程进行详细的了解,进而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可以看出,通过积极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可以使高中化学教学知识量大大增加,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积极开发课本实验资源

高中化学进行实验教学主要是以课本实验资源为基础,因此,化学教师要积极开发课本实验资源,加强对课本实验资源的有效利用。具体来讲,主要从以下两方面进行:一是对实验趣味性充分利用。众多的教学实践证明,学生只有具备较强的化学习兴趣,才能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趣味性越强的化学实验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越浓,取得的教学效果就越好。但目前,由于高中实验教学题目相对来说比较单调,而实验次数却在不断增多,造成学生对化学实验兴趣整体不高,而且有越来越淡的趋势。因此,每一位高中化学教师都应该认识到这一严重的问题,积极开发课本实验资源,在备课时尽量选取一些比较有趣的化学实验,如“水中火花”、“滴水着火”和“神蜡自燃”等,不断激发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化学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是重视并体现化学实验的生活化。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无论哪一种知识的学习都是为现实生活服务的,最终都要运用到现实生活当中,如各种化学变化、化学现象和化学物质就渗透在个人和社会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因此,化学教师在进行实验教学的时候可以通过具体的实验让学生认识到化学知识的重要作用,让学生通过对化学知识的学习解决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一些问题,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自信心。如毒物的测定实验中,化学教师就可以利用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的香烟进行毒物测定,让学生明白香烟毒物是如何产生的,并通过实验告诫学生一定要远离香烟,鼓励学生通过自己所学的这些化学知识帮助父亲或身边的亲戚、朋友们戒烟。也就是说,对高中化学实验教学进行创新,必须在化学实验教学重视并体现实验的生活化。

3.重视并加强化学实验探究过程

在我国传统的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化学教师往往对化学实验结果比较重视,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同样重要的化学实验过程。而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化学教师如果想让学生比较清楚地认识和了解实验中出现的各种化学现象,掌握实验中蕴藏的各种化学知识,就必须引导学生对化学实验过程进行认真的观察、独立的思考,并积极进行探究,进而使观察能力不断得到提高,通过实验中的各种化学现象更好地学习和掌握化学知识。但目前高中化学教材中编排的实验内容,由于实验设备不足、实验设备落后和安全性等各种原因很难一一进行演示,因此,在具体的高中实验教学中,化学教师要对化学实验进行严格的筛选,尽量选取一些操作相对不太复杂、安全性较高的实验进行演示,在进行实际演示时,化学教师还要注意积极引导和启发学生重视并关注实验过程,观察实验中出现的各种现象,并思考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而不是单纯地识记实验结果。如在测定香烟毒物的实验中,化学教师就要积极引导学生注意观察香烟毒物是通过何种方式、如何产生的,让学生对香烟毒物的产生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认识到这种毒物对人体的危害性,加深对香烟毒物和危害性的认识,自觉主动地远离香烟,这比仅仅让学生掌握香烟有毒这一结果更有效果。因此,我们可以说,化学教师只有让学生对化学实验进行认真观察,学生才能真正掌握化学知识;只有让学生对化学实验过程进行探究,才能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

上一篇:农机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范文 下一篇:工程项目管理教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