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心理学效应范文

时间:2023-09-27 18:02:29

常见的心理学效应

常见的心理学效应篇1

关键词:预见性护理;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predictive nursing effects on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complicated with cardiac arrhythmias. Methods retrospective analysis between September 2015 and September 2015 in our hospital during the period of treatment of 76 cases of clinical data of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complicated with cardiac arrhythmia. Controlgroup with routine nursing care, observation group patients give predictive nursing care, compared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clinical nursing effect. Results The observation group of patients recovery effect was better than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 Observation group of patients to disease related knowledge level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i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 Conclusion Predictive nursing can improve the recovery rate of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complicated with cardiac arrhythmia, increase patient disease-related knowledge level, further improve the prognosis of patients with effect,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and promotion.

Key words:Predictive nursing;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rrhythmia

急性心肌梗死是临床常见急性疾病,该病发病急、病死率高,严重威胁生命健康[1]。该病主要是由于过度劳动、情绪紧张、暴饮暴食等原因引起的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氧导致心肌坏死,严重时会出现胸闷、低血压、心律失常等现象。随着护理模式的不断发展,预见性护理被临床广泛应用[2]。本文作者结合2015年9月~2016年9月在我院治疗的76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R床资料,分析预见性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分析2015年9月~2016年9月在我院治疗的76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8例患者。对照组38例患者中男22例,女16例;年龄46~68岁,平均年龄(56.13±3.57)岁;室早15例,房速4例,室速6例,房颤8例.房室传导阻滞5例。观察组38例患者中男20例,女18例;年龄45~70岁,平均年龄(55.89±4.01)岁;室早16例,房速4例,室速7例,房颤6例,房室传导阻滞5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基础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预见性护理,具体预见性护理内容如下:

1.2.1重视危险时段 ①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易在5:00~16:00、9:00~12:00发生心律失常,主要与上午茶酚胺分泌量相关,茶酚胺增加会导致血压升高,从而心率上升,心脏收缩压力增加,纤溶系统功能降低[3]。②溶栓治疗24 h后心律失常发生率较高,溶栓3 h左右最高。主要是因为心肌急性缺血的直接作用、代谢产物影响、心肌再灌注损伤等原因导致心律失常,其中以室性心律失常较为常见。对于以上时间段,护理人员应警惕患者原有症状改变、加重或出现新症状。临床中心律失常患者通常会出现疲乏、胸闷、眩晕、气促症状,严重时会导致休克、低血压、呼吸困难,甚至会发生室颤而猝死,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临床应对于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应实施24 h不间断心电监护,每隔15min监测1次心率、心律、血压、血氧饱和度,并详细记录。对于发生频发性、多型性、连发性室性期前收缩以及短室性心动过速时,为心室颤动的先兆,应及时报告医师,并准备好除颤仪,随时给予患者抢救。在溶栓治疗后3 h应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直到充分再灌注为止。

1.2.2防范各种诱因 心肌缺血坏死后,交感或迷走神经会过度兴奋,代谢产物增多,儿茶酚胺增多均会诱发心律失常。临床护理中,护理人员要每天进行血清心肌酶谱CK、CKMB、凝血酶原时间、电解质、血常规检测,动态监测患者血流动力学改变,为临床的进一步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1.3疗效评定标准

1.3.1显效:临床症状消失,心电图恢复正常;有效:临床症状明显减轻,心电图异常波动减少50%以上;无效:临床症状无变化失,心电图异常波动减少低于30%[4]。

1.3.2知识掌握水平:依据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知识问卷进行评定,总分100分[5]。

1.4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使用SPSS20.0统计软件包,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χ2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相对数表示,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x为(P

2 结果

2.1临床康复效果对比 观察组患者康复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

2.2临床患者疾病知识掌握情况、护理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掌握水平、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3 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是常见的问题。临床中对于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的治疗,一定要科学、规范、合理。为了使医护人员快速了解患者的症状及病情发展,及时有效的控制病情,降低病死率。临床提出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以患者的先兆症状为基础,推断和判断患者可能出现并发症,从而给予有效地防治措施。

总而言之,预见性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具有积极的作用,可增加患者对疾病知识的掌握,提高护理满意度,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效果。今后,我们要不断结合临床经验,完善预见性护理,更好的为患者服务。

参考文献:

[1]孙茂莲.预见性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并发心律失常中的应用研究[J].齐鲁护理杂志,2013,12(3):74.

[2]张颖.预见性护理在临床工作中的应用[J].天津护理,2014,19(2):122-123.

[3]罗淑霞.预见性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3,17(3):69-70.

[4]宋杨.预见性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预后的影响[J].中国医药科学,2014,14(21):155-157.

[5]杭华.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J].护理与临床,2009,10(13):868-870.

常见的心理学效应篇2

关键词:驾驶学习 心理障碍 预防

心理是人的头脑反映客观现实的过程,人的一切活动都是在心理活动的支配下完成的,良好的心理状态有利于促进人体机能的协调,将会对人做出正确的行为反应起积极的维持作用。当人处于异常心理状态时(即出现心理障碍时),人体机能就会出现失调现象,将会对人的正确行为起阻碍作用。对于驾驶学员来说,驾驶学习时的心理素质状况,将会直接影响其培训学习中的行为表现,不仅会影响驾驶培训的安全风险,也会影响到驾驶学员对驾驶技能的学习效率及技能的巩固。因此,在学员驾驶培训学习中,如何优化和维持其良好的学习心理状态,避免产生学习心理障碍,以进一步提高培训效率和质量,降低培训安全风险,是广大汽车驾驶培训教员共同关心的课题。

一、师源性学习心理障碍产生的原因

在驾驶培训教学中,学员常见的学习心理障碍主要有过度紧张、亢奋、过度焦虑、消极归因、自卑等异常心理。导致学员产生学习心理障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且也是错综复杂的,既有生源性的,也有师源性的。生源性心理障碍是指由于学员自身认识心理偏差而引发的异常学习心理;师源性心理障碍是指由于教员的教育行为不当所导致学员产生的异常学习心理。根据大量的教育实践与研究结果表明,在教学培训中,教员对学员学习心理的形成起着主导作用,在很多情况下,教员的教育行为通过潜移默化的作用对学员的学习心理的发展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从而影响学员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效果。

二、师源性学习心理障碍的预防

1.树立为学而教、因材施教的培训理念

教员应依据培训内容、学员性格特点及认知能力的不同,科学制定培训方案,采用灵活多样的培训手段和方法,以适应和满足学员培训学习的个性化需求,避免学员出现焦虑心理,促进学员“乐学”,有效激发学员的学习内驱力,提升学习效率,从而减小学员学习心理障碍产生的概率。

2.采用“以学员为主体、教员为主导”的培训模式

教员在培训中,应科学文明施教,善于为学员理性讲解分析驾驶原理,正确示范操作技能,及时帮助学员诊断和纠正在技能训练中出现的失当操作,有效促进学员技能进步,增强学员的学习成就感,避免学员产生自卑心理,提升学习自信,并在培训指导中注重突出学员的主体地位,主动加强与学员的情感沟通,及时依据学员学习反馈及心理反应调整培训进度和策略,避免学员产生消极归因心理,有效激发学员学习能动性,促进教与学的统一。

3.应重视过程评价,善于运用激励性评价方式

教员在带训过程中,应及时对每个学员的技能状况进行客观分析和评价,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指导意见,以帮助学员改进、提高操作技能,避免学员因学习问题累积而产生焦虑、失望、自卑情结。对学员评价应注重学员自尊心理需求的满足,肯定其进步时,应“及时、鲜明”,评点其不足时,应以鼓励为主导,多运用激励性评价方式。这样,既有利于帮助学员客观认识自我技能状况,也利于呵护其自尊。

4.加强行车安全意识教育

教员在传授驾驶技能的同时,应注重日常行车安全教育,将安全意识教育始终贯穿于培训教学的全过程,经常性地通过案例教学强调安全行车的重要性。同时要善于联系学员训练中出现的不当、盲目、冒险等违规行为,并进行安全后果剖析,以增强学员对加强安全意识紧迫性的认识,强化自我责任意识,有效抑制亢奋心理和冒险行为的产生。

5.强化心理素质训练和心理干预

教员在日常的带训中应注重学员心理素质的培养,可以根据各阶段培训目标要求,采取学员技能竞赛、阶段测试、其他教员对学员进行测试等形式,有意识地开展学员心理素质训练。通过“以赛促学”、“评价促学”等载体的训练,不仅有利于培养学员良好的驾驶心理素质,也有利于促进学员学习能动性的激发,促进学员学习兴趣和效率的提升。一旦教员发现学员有学习心理异常反应时,须及时进行有效的心理干预,帮助其调整好心态,以避免心理障碍的产生,确保培训效度。

三、总结

学员在驾驶培训中的学习心理素质状况,关系到学员的技能培养效率,关系到培训的安全风险,更关系到学员驾驶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成熟。因此,在驾驶培训实践中,开展对学员心理障碍的预防和心理素质的强化训练,是驾驶培训教学不可或缺的环节,也是驾驶培训单位进行培训教学改革的着力点。如何强化驾驶学员心理素质的培养及常见心理障碍的预防是现代驾驶培训行业共同关注的现实课题,值得广大同行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探索。

常见的心理学效应篇3

关键词 :错觉 首因效应 晕轮效益 同化效应 对比效应

俗话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但在现实中,我们常常发现,眼睛也会由于其局限性而产生各种错觉。同样,在社会交往中,我们也会由于信息接收的不全面或者观察的角度不一样而产生知觉的错觉现象。错觉现象在日常生活中非常普遍,也会给我们的工作生活带来消极影响,但如果我们能加以合理利用的话,则能趋利避害,发挥出积极作用,达到较好的班级管理效果。

一、利用首因效应先入为主,建立规章制度

首因效应即人们初次见面时留下的印象非常深刻,这个深刻的印象形成后会占据着主导地位并持续影响的效应。所以,在班级管理中,辅导员要把“新官上任三把火”烧起来,利用首因效应树立辅导员个人威信与信任,建立班级规章制度,先入为主给学生留下规范、严格的印象,以便进行良好的班级管理。

例如,从新生接待开始,对他们热情、细心,并耐心地解答每个问题,让他们感觉到辅导员是值得信任的,以后碰到什么问题也愿意主动反馈给你;在第一次班会上,就把班级的规章制度、要求、行为规范等内容传递给学生,让学生对学校的管理有个先入为主的印象,能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

二、 利用晕轮效应鼓励后进,促进班级和谐

“爱屋及乌”就是典型的晕轮效应,它又称为光环效应,即在认知上以偏概全,认知到某一面就会无限放大,而忽视其他方面。在班级管理中,尤其容易发生晕轮效益,如某学生学习成绩好,就被标注为“好”,被好的光环所笼罩,所有的一切皆好;某学生学习成绩差,就被差的雾霾所笼罩,所有的一切皆差。所以在班级管理中,不仅要走出这一误区,还要利用好这一效益。这就需要辅导员挖掘后进生的闪光点,经常在班级中表扬,来形成晕轮效益。让后进生认识到自己并不是一无是处,从而树立学习的自信心,让班级同学认识到,后进生也并不是班级的后腿,也有很多闪光点值得大家学习,从而避免用异样的眼光来看待后进生,促进了班级的交流与和谐。

三、利用同化效应带动学员,提高班级学风

同化效应即个体会潜移默化地调适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以逐渐接近参照群体。俗语“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是同化效应的典型反应。所以,在班级管理中,辅导员可以通过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来带动班风学风建设。如建立班级学习小组,通过合理搭配,为不同的学员配置合适的学习伙伴,同化学习行为和习惯,来取得学习成效。

四、利用对比效应确立目标,提高学习信心

对比效应即人们在评价时往往受到参照物的影响,而产生知觉失真的现象。在日常管理中,若选择不合适的参照物,一是容易让学生丧失自信心,比上不足;二是容易满足于现状,比下有余。所以辅导员要帮助学生确定合理的目标或者比较的对象,让学生既有一定的压力又能目标清晰可见,通过努力可以实现,这样可以调动学生积极性来达到学习的目的。

总之,在班级管理中,辅导员要认识并把握好常见知觉的错觉现象,结合工作实际积极运用,趋利避害,达到班级管理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陈一远.论错觉的识别和错觉的某种运用[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1984年.

[2]陈姝娟.文化视野中错觉的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3]孙成志等编.新编组织行为学[M].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6年.

作者简介:

常见的心理学效应篇4

第一印象所产生的作用称之为首因效应。指的是在有效交往过程中,社会知觉对象给知觉者留下的第一印象对社会知觉者的影响作用。现实生活和社会心理学实验研究都证明:人在初次交往中给对方留下的印象很深刻,人们会自觉地依据第一印象去评价一个人,今后交往中的印象都被用来验证第一印象。人在交往中给对方留下的第一印象的好与坏,关系到今后人们对其评价如何,它往往决定着今后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第一印象不好,彼此以后可能就不会继续交往,也很难结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了解首因效应的意义在于能使我们自觉地利用这一社会心理效应,为我们的现实生活和实际工作服务,帮助我们顺利地进入人际交往。这一方面的意义,对于领导者和管理工作者来说,尤为重要。在领导活动和管理活动等现实人际交往活动中,给交往对象留下好的第一印象,对于工作顺利、有效开展起着不可低估的积极影响作用。开端不好,就是今后花上十倍的气力,也很难消除其消极影响。所以,在现实交往中,务必在“慎初”上下功夫,力争给人们留下好的第一印象。

近因效应

所谓近因效应,指的是在交往过程中最近一次接触给人留下的印象对社会知觉的影响作用。

首因效应一般在对陌生人的知觉中起重要作用,而近因效应则在熟悉的人之间起重要作用。在经常接触、长期共事的人之间,彼此之间往往都将对方的最后一次印象作为认识与评价的依据。并常常使彼此的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发生质和量的变化。现实生活中的友谊破裂、夫妻反目、朋友绝交等,都与近因效应有关。

近因效应使我们仅仅根据人的一时一事去评价一个人或人际关系,割裂了历史与现实、现象与本质的关系,妨碍我们客观地、历史地看待人和客观事实,常常造成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冲突,影响了我们对人和事作出客观、正确的评价和判断,对我们的实际工作和生活有着消极的影响。WWW.133229.cOM

晕轮效应

晕轮效应,亦称光环效应。它指人们看问题时,像日晕一样,由一个中心点逐步向外扩散成越来越大的圆圈,是一种在突出特征这一晕轮或光环的影响下而产生的以点代面,以偏概全的社会心理效应。

我们日常生活中对他人的知觉大多数都受着这种效应的影响。由于它使得人们仅仅根据人的某一突出特点去评价、认识和对待人,如某人一次表现好,就认为他一切皆优,犯了一次错误,就说他一贯表现差等等。所以,晕轮效应是一种把我们引入对人知觉误区的常见的社会心理效应。

在对人的外表特征的知觉中,如对人的容貌的识记,晕轮效应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为我们提供了一定的方便。晕轮效应的消极作用往往在判断一个人的道德品质或性格特征时表现得最为明显。它妨碍我们去全面地观察、评价人,使我们不能从消极品质突出的人身上发现其积极的品质和优点,也不能在积极品质突出的人身上看到其缺点和不足,对人作出“一无是处”或“完美无缺”的评价。事实上,在现实生活中,一无是处和完美无缺的人都是不存在的。所以,晕轮效应其危害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以点代面,以偏概全,容易影响对人的评价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认识和掌握这一社会心理效应,有助于我们克服看待别人的偏见,也有利于我们了解别人产生偏见的原因。这一点,对领导者和管理者尤为重要。

定型效应

所谓“定型”,是指在人们头脑中存在的,关于某一类人的固定形象。人的头脑中的定型多得数不胜数: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社会地位、不同籍贯、不同民族、不同性别的人,在人们头脑中都有一个固定形象。如知识分子是戴着眼镜、面色苍白的“白面书生”形象;农民是粗手大脚、质朴安份的形象,山东人常被认为豪爽正直且能吃苦耐劳,等等。

定型效应,亦称社会刻版印象,指的是人们在见到他人时,常常会自觉地根据人的外表行为特征,结合自己头脑中的定型,对人进行归类,以此来评价一个人,如见到一个肌肉发达、身材高大、穿着运动服的人,就很自然地认为他必定是一个运动员。

人头脑中存在的定型是人们以往经验的反映,但由于在各类人当中广泛存在着的差异性及社会发展变化的影响,同一类人的形象不可能是一样的,也不可能是固定不变的,即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期和不同的环境下也会发生语言、行为甚至性格等方面的变化,此所谓“仕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例如,摆脱贫困走上了富裕之路的农民的形象,与过去相比,就有着天壤之别。所以,以不变的固定形象为依据去认识千差万别,不断变化着的人们及其行为方式,显然会使我们的认识出现偏差,导致作出错误的判断和决策。由此可见,定型效应也是一种使人产生偏见的社会心理效应。领导者和管理工作者必须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自觉克服这一效应给我们带来的消极影响,力求历史地、全面地、正确地认识我们周围的人和事,减少判断和决策的失误。

皮格马利翁效应

1968年,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贾可布森做了个实验:他们来到一所小学,随意从每班抽3名学生共18人写在一张表格上,极为认真地告诉校长、老师,并透露给这些学生说,这些名单上的学生被鉴定为“新近开的花朵”,具有在不久将来产生“学业冲刺”的潜力。其实,这份学生名单是随意拟定的,根本没有依据智能测验的结果。但八个月后再次进行智能测验时出现了奇迹:凡被列入此名单的学生,不但成绩提高很快,而且性格开朗,求知欲望强烈,与教师的感情也特别深厚。再后来这18人全都在不同的岗位上干出了非凡的成绩。罗森塔尔和贾可布森借用希腊神话中一王子的名字,将这个实验命名为“皮格马利翁效应”。传说皮格马利翁爱上了一座少女塑像,在他热诚的期望下,塑像变成活人,并与之结为夫妻。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奇迹呢?由于罗森塔尔和贾可布森都是著名心理学家,教师对他们提供的名单深信不疑,于是在教育过程中就会产生一种积极的情感,即对名单上的学生特别厚爱。教师们掩饰不住的深情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语言、笑貌、眼神等表现出来。在这种深情厚爱的滋润下,学生自会产生一种自尊、自爱、自信、自强的心理,在这种心理的推动下,他们有了显著进步。这一效应就是期望心理中的共鸣现象。运用到管理工作中,就要求领导对下属要投入感情、希望和特别的诱导,使下属得以发挥自身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皮格马利翁效应”告诉我们在管理工作和人际交往中,一旦好意知觉对方,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寄以期望,对方会产生出相应于这种期望的特性,如领导在交办某一项任务时,不妨对下属说:“我相信你一定能办好”、“你是会有办法的”、“我想早点听到你们成功的消息”等等,这样,下属就会朝你期望的方向发展,人才也就在期待中得以产生。

马太效应

在《新约·马太福音》中有这么几句话:“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1973年,美国科学史研究者默顿用这几句话来概括一种社会心理现象:“对已有相当声誉的科学家做出的科学贡献给予的荣誉越来越多,而对那些未出名的科学家则不承认他们的成绩。”默顿将这种社会心理现象命名为“马太效应”。社会心理学家认为,“马太效应”是个既有消极作用又有积极作用的社会心理现象。其消极作用是:名人与无名者干出同样的成绩,前者往往上级表扬,记者采访,求教者和访问者接踵而至,各种桂冠也一顶接一顶地飘来,结果往往使其中一些人因没有清醒的自我认识和没有理智态度和居功自傲,在人生的道路上跌跟斗;而后者则无人问津,甚至还会遭受非难和妒忌。其积极作用和启示是:其一,要根据每个人的实际能力,委以相应的工作,授以相应的职务;其二,可以防止社会过早地承认那些还不成熟的成果或过早地接受貌似正确的成果;其三,“马太效应”所产生的“荣誉追加”和“荣誉终身”等现象,有利于运用目标激励机制,奖勤罚懒,优胜劣汰,对无名者有巨大的吸引力,促使无名者去超越名人过去的成果才能获得向往的荣誉。从这个意义上讲,社会的进步和科学上的突破还真与“马太效应”有点关系。

鲶鱼效应

挪威人在海上捕得沙丁鱼后,如果能让它活着抵达港口,卖价就会比死鱼高出好几倍。但多年来只有一只渔船能成功地带着活鱼回港。该船船长一直长期严守成功秘密,直到他死后,人们在打开他的鱼槽时,才发现鱼槽里只不过是多了一条鲶鱼。原来当鲶鱼装入鱼槽后,由于环境陌生,就会四处游动,而沙丁鱼发现这一异己分子后,也会因受到威胁而紧张起来,加速游动,如此一来,沙丁鱼便活着回到了港口。这就是所谓的“鲶鱼效应”。运用这一效应,通过个体的“中途介入”,对群体起到威胁和竞争作用,它符合现代管理的原则。这种方法能够使人产生紧迫感和危机感,从而更好地工作。

霍布森选择效应

1631年,英国剑桥商人霍布森贩马时,把马匹放出来供顾客挑选,但附加一个条件即只许挑选最靠近门边的那匹马。显然,加上这个条件实际上就等于不让挑选。对这种没有选择余地的所谓“选择”,后人讥讽为“霍布森选择效应”。社会心理学家指出:谁如果陷入“霍布森选择效应”的困境,就不可能进行创造性的学习、生活和工作。道理很简单:好与坏、优与劣,都是在对比选择中产生的,只有拟定出一定数量和质量的方案供对比选择、判断,才有可能做到合理。如果一种判断只需要说“是”或“非”的话,这能算是判断吗?只有在许多可供对比选择的方案中进行研究,并能够在对其了解的基础上判断,才算得上判断。因此,没有选择余地的“选择”,就等于无法判断,就等于扼杀创造。

霍桑效应

在美国芝加哥市郊外的霍桑工厂是一个制造电话交换机的工厂,具有较完善的娱乐设施、医疗制度和养老金制度等,但工人们仍愤愤不平,生产状况也很不理想。为探求原因,1924年11月,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组织了一个由心理学家等多方面专家参加的研究小组,在该工厂开展一系列试验研究。这一系列试验研究的中心课题是生产效率与工作物质条件之间的相互关系。这一系列试验研究中有个“谈话试验”,即用两年多的时间,专家们找工人个别谈话两万余人次,规定在谈话过程中,要耐心倾听工人对厂方的各种意见和不满,并做详细记录;对工人的不满意见不准反驳和训斥。这一“谈话试验”收到了意想不到的结果:霍桑工厂的产量大幅度提高。这是由于工人长期以来对工厂的各种管理制度和方法有诸多不满,无处发泄,“谈话试验”使他们这些不满都发泄出来,从而感到心情舒畅,干劲倍增。社会心理学家将这种奇妙的现象称为“霍桑效应”。

常见的心理学效应篇5

第一印象所产生的作用称之为首因效应。指的是在有效交往过程中,社会知觉对象给知觉者留下的第一印象对社会知觉者的影响作用。现实生活和社会心理学实验研究都证明:人在初次交往中给对方留下的印象很深刻,人们会自觉地依据第一印象去评价一个人,今后交往中的印象都被用来验证第一印象。人在交往中给对方留下的第一印象的好与坏,关系到今后人们对其评价如何,它往往决定着今后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第一印象不好,彼此以后可能就不会继续交往,也很难结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了解首因效应的意义在于能使我们自觉地利用这一社会心理效应,为我们的现实生活和实际工作服务,帮助我们顺利地进入人际交往。这一方面的意义,对于领导者和管理工作者来说,尤为重要。在领导活动和管理活动等现实人际交往活动中,给交往对象留下好的第一印象,对于工作顺利、有效开展起着不可低估的积极影响作用。开端不好,就是今后花上十倍的气力,也很难消除其消极影响。所以,在现实交往中,务必在“慎初”上下功夫,力争给人们留下好的第一印象。

近因效应

所谓近因效应,指的是在交往过程中最近一次接触给人留下的印象对社会知觉的影响作用。

首因效应一般在对陌生人的知觉中起重要作用,而近因效应则在熟悉的人之间起重要作用。在经常接触、长期共事的人之间,彼此之间往往都将对方的最后一次印象作为认识与评价的依据。并常常使彼此的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发生质和量的变化。现实生活中的友谊破裂、夫妻反目、朋友绝交等,都与近因效应有关。

近因效应使我们仅仅根据人的一时一事去评价一个人或人际关系,割裂了历史与现实、现象与本质的关系,妨碍我们客观地、历史地看待人和客观事实,常常造成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冲突,影响了我们对人和事作出客观、正确的评价和判断,对我们的实际工作和生活有着消极的影响。

晕轮效应

晕轮效应,亦称光环效应。它指人们看问题时,像日晕一样,由一个中心点逐步向外扩散成越来越大的圆圈,是一种在突出特征这一晕轮或光环的影响下而产生的以点代面,以偏概全的社会心理效应。

我们日常生活中对他人的知觉大多数都受着这种效应的影响。由于它使得人们仅仅根据人的某一突出特点去评价、认识和对待人,如某人一次表现好,就认为他一切皆优,犯了一次错误,就说他一贯表现差等等。所以,晕轮效应是一种把我们引入对人知觉误区的常见的社会心理效应。

在对人的外表特征的知觉中,如对人的容貌的识记,晕轮效应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为我们提供了一定的方便。晕轮效应的消极作用往往在判断一个人的道德品质或性格特征时表现得最为明显。它妨碍我们去全面地观察、评价人,使我们不能从消极品质突出的人身上发现其积极的品质和优点,也不能在积极品质突出的人身上看到其缺点和不足,对人作出“一无是处”或“完美无缺”的评价。事实上,在现实生活中,一无是处和完美无缺的人都是不存在的。所以,晕轮效应其危害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以点代面,以偏概全,容易影响对人的评价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认识和掌握这一社会心理效应,有助于我们克服看待别人的偏见,也有利于我们了解别人产生偏见的原因。这一点,对领导者和管理者尤为重要。

定型效应

所谓“定型”,是指在人们头脑中存在的,关于某一类人的固定形象。人的头脑中的定型多得数不胜数: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社会地位、不同籍贯、不同民族、不同性别的人,在人们头脑中都有一个固定形象。如知识分子是戴着眼镜、面色苍白的“白面书生”形象;农民是粗手大脚、质朴安份的形象,山东人常被认为豪爽正直且能吃苦耐劳,等等。

定型效应,亦称社会刻版印象,指的是人们在见到他人时,常常会自觉地根据人的外表行为特征,结合自己头脑中的定型,对人进行归类,以此来评价一个人,如见到一个肌肉发达、身材高大、穿着运动服的人,就很自然地认为他必定是一个运动员。

人头脑中存在的定型是人们以往经验的反映,但由于在各类人当中广泛存在着的差异性及社会发展变化的影响,同一类人的形象不可能是一样的,也不可能是固定不变的,即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期和不同的环境下也会发生语言、行为甚至性格等方面的变化,此所谓“仕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例如,摆脱贫困走上了富裕之路的农民的形象,与过去相比,就有着天壤之别。所以,以不变的固定形象为依据去认识千差万别,不断变化着的人们及其行为方式,显然会使我们的认识出现偏差,导致作出错误的判断和决策。由此可见,定型效应也是一种使人产生偏见的社会心理效应。领导者和管理工作者必须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自觉克服这一效应给我们带来的消极影响,力求历史地、全面地、正确地认识我们周围的人和事,减少判断和决策的失误。

皮格马利翁效应

1968年,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贾可布森做了个实验:他们来到一所小学,随意从每班抽3名学生共18人写在一张表格上,极为认真地告诉校长、老师,并透露给这些学生说,这些名单上的学生被鉴定为“新近开的花朵”,具有在不久将来产生“学业冲刺”的潜力。其实,这份学生名单是随意拟定的,根本没有依据智能测验的结果。但八个月后再次进行智能测验时出现了奇迹:凡被列入此名单的学生,不但成绩提高很快,而且性格开朗,求知欲望强烈,与教师的感情也特别深厚。再后来这18人全都在不同的岗位上干出了非凡的成绩。罗森塔尔和贾可布森借用希腊神话中一王子的名字,将这个实验命名为“皮格马利翁效应”。传说皮格马利翁爱上了一座少女塑像,在他热诚的期望下,塑像变成活人,并与之结为夫妻。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奇迹呢?由于罗森塔尔和贾可布森都是著名心理学家,教师对他们提供的名单深信不疑,于是在教育过程中就会产生一种积极的情感,即对名单上的学生特别厚爱。教师们掩饰不住的深情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语言、笑貌、眼神等表现出来。在这种深情厚爱的滋润下,学生自会产生一种自尊、自爱、自信、自强的心理,在这种心理的推动下,他们有了显著进步。这一效应就是期望心理中的共鸣现象。运用到管理工作中,就要求领导对下属要投入感情、希望和特别的诱导,使下属得以发挥自身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皮格马利翁效应”告诉我们在管理工作和人际交往中,一旦好意知觉对方,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寄以期望,对方会产生出相应于这种期望的特性,如领导在交办某一项任务时,不妨对下属说:“我相信你一定能办好”、“你是会有办法的”、“我想早点听到你们成功的消息”等等,这样,下属就会朝你期望的方向发展,人才也就在期待中得以产生。

马太效应

在《新约·马太福音》中有这么几句话:“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1973年,美国科学史研究者默顿用这几句话来概括一种社会心理现象:“对已有相当声誉的科学家做出的科学贡献给予的荣誉越来越多,而对那些未出名的科学家则不承认他们的成绩。”默顿将这种社会心理现象命名为“马太效应”。社会心理学家认为,“马太效应”是个既有消极作用又有积极作用的社会心理现象。其消极作用是:名人与无名者干出同样的成绩,前者往往上级表扬,记者采访,求教者和访问者接踵而至,各种桂冠也一顶接一顶地飘来,结果往往使其中一些人因没有清醒的自我认识和没有理智态度和居功自傲,在人生的道路上跌跟斗;而后者则无人问津,甚至还会遭受非难和妒忌。其积极作用和启示是:其一,要根据每个人的实际能力,委以相应的工作,授以相应的职务;其二,可以防止社会过早地承认那些还不成熟的成果或过早地接受貌似正确的成果;其三,“马太效应”所产生的“荣誉追加”和“荣誉终身”等现象,有利于运用目标激励机制,奖勤罚懒,优胜劣汰,对无名者有巨大的吸引力,促使无名者去超越名人过去的成果才能获得向往的荣誉。从这个意义上讲,社会的进步和科学上的突破还真与“马太效应”有点关系。

鲶鱼效应

挪威人在海上捕得沙丁鱼后,如果能让它活着抵达港口,卖价就会比死鱼高出好几倍。但多年来只有一只渔船能成功地带着活鱼回港。该船船长一直长期严守成功秘密,直到他死后,人们在打开他的鱼槽时,才发现鱼槽里只不过是多了一条鲶鱼。原来当鲶鱼装入鱼槽后,由于环境陌生,就会四处游动,而沙丁鱼发现这一异己分子后,也会因受到威胁而紧张起来,加速游动,如此一来,沙丁鱼便活着回到了港口。这就是所谓的“鲶鱼效应”。运用这一效应,通过个体的“中途介入”,对群体起到威胁和竞争作用,它符合现代管理的原则。这种方法能够使人产生紧迫感和危机感,从而更好地工作。

霍布森选择效应

1631年,英国剑桥商人霍布森贩马时,把马匹放出来供顾客挑选,但附加一个条件即只许挑选最靠近门边的那匹马。显然,加上这个条件实际上就等于不让挑选。对这种没有选择余地的所谓“选择”,后人讥讽为“霍布森选择效应”。社会心理学家指出:谁如果陷入“霍布森选择效应”的困境,就不可能进行创造性的学习、生活和工作。道理很简单:好与坏、优与劣,都是在对比选择中产生的,只有拟定出一定数量和质量的方案供对比选择、判断,才有可能做到合理。如果一种判断只需要说“是”或“非”的话,这能算是判断吗?只有在许多可供对比选择的方案中进行研究,并能够在对其了解的基础上判断,才算得上判断。因此,没有选择余地的“选择”,就等于无法判断,就等于扼杀创造。

霍桑效应

在美国芝加哥市郊外的霍桑工厂是一个制造电话交换机的工厂,具有较完善的娱乐设施、医疗制度和养老金制度等,但工人们仍愤愤不平,生产状况也很不理想。为探求原因,1924年11月,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组织了一个由心理学家等多方面专家参加的研究小组,在该工厂开展一系列试验研究。这一系列试验研究的中心课题是生产效率与工作物质条件之间的相互关系。这一系列试验研究中有个“谈话试验”,即用两年多的时间,专家们找工人个别谈话两万余人次,规定在谈话过程中,要耐心倾听工人对厂方的各种意见和不满,并做详细记录;对工人的不满意见不准反驳和训斥。这一“谈话试验”收到了意想不到的结果:霍桑工厂的产量大幅度提高。这是由于工人长期以来对工厂的各种管理制度和方法有诸多不满,无处发泄,“谈话试验”使他们这些不满都发泄出来,从而感到心情舒畅,干劲倍增。社会心理学家将这种奇妙的现象称为“霍桑效应”。

常见的心理学效应篇6

[关键词]急诊;胺碘酮;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

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具有发病率高的特点,在平日里较为常见。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在一定程度上,会直接影响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而且容易引起心功能不全,导致心力衰竭等一系列并发症。严重时,可能危及患者的生命[1]。因此,一旦确诊为该病,我们急诊科应该立即采取方法进行对症治疗。本文选择200例患者且分成两组进行研究,旨在评价观察急诊应用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的疗效。现在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2018年2月~2019年7月为时间段,选择本院急诊科收治的200例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患者,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各组100例。所有患者确诊为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年龄40~80岁,男女不限,自愿参与本研究并且签署有同意书,本研究经医院的伦理会批准同意。排除不愿参与这次研究的患者,年龄>80岁或者年龄<40岁的患者排除,另外排除肝肾功能障碍、甲低或甲亢患者,药物禁忌证、过敏患者也排除。对照组,59例男,41例女,年龄42~78岁,平均年龄(67.22±4.28)岁。研究组,55例男,45例女,年龄41~80岁,平均年龄(66.34±4.91)岁。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方法

研究组患者通过胺碘酮进行救治,静脉注射150mg胺碘酮,10分钟内注射,随后,按照1.0mg/min的速度,进行静脉滴注给药,静脉滴注6小时后,评估患者症状改善情况,调整剂量0.5mg/min。在此期间,间隔20~30分钟,根据实际情况,追加150mg。其中,胺碘酮的总用量每天在2000mg左右。对照组患者通过普罗帕酮进行救治,静脉推注70mg普罗帕酮,10分钟内推注,随后,按照0.5mg/min的速度,静脉滴注给药。随后,根据病情改善状况,再次推注70mg。复律成功之后,改用口服方式用药,150mg/次。救治期间,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血压以及心电图等情况变化,一旦发现异常,立即对症处理,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

1.3观察指标

根据临床表现,拟定疗效标准:①显效,经治疗,心律恢复正常,或者是偶尔发生心律失常;②有效,经治疗,与治疗前相比较,患者心律失常发作减少超过50%;③无效,经治疗,心律失常情况并无明显改善,甚至加重,或者是病情恶化、死亡等[2]。统计观察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分析软件处理两组数据。x2检验计数资料,P<0.05用来评定组间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临床疗效

经数据分析发现,研究组的总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高,二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详见表1。

2.2不良反应

统计发现,研究组100例患者共有5例出现不良反应,其中2例低血压,3例心动过缓,发生率5%(5/100);对照组100例患者中共有14例出现不良反应,9例低血压,5例心动过缓,发生率14%(14/100)。二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

3讨论

常见的心理学效应篇7

【关键字】农村普通高中;学生现状 ;教学策略

一、农村普通高中的学生有以下几个特点应该特别关注

(一)农村普高的学生基础比较薄弱

因各种各样的原因的影响,我们普通高中的学生在初中起就对化学知识掌握得并不全面。甚至于一些最基本的如化学用语元素名称、符号、化学式、化合价等知识都没有掌握, 因此对于高中化学的学习形成较大的障碍。

(二)学生畏难情绪比较严重

受基础薄弱的影响,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比较多,因中学生心智远未成熟,故学习兴趣、情绪会受到非常大的影响,对学习产生了抵触情绪,常以基础差、太难了等作借口来逃避学习。

(三)学生缺乏有效的学习方法

农村普通高中的学生并不是受智力因素的影响而致学习成绩不理想。相反很多学生都是很聪明的孩子,可是成绩依然不理想,究其原因,应该是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有效的学习方法所至。例如,对化学概念原理等知识的记忆,很多学生都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当然就记不牢,结果又对学习情绪造成较大的影响。

二、针对农村普通高中学生的现状,我们化学教师在教学需要采取的有效教学措施有以下几点

(一)教师要调动学生参与到教学中

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不只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应该关重学生的学习过程,注重知识形成过程的教学。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参与到对知识的再创造、再理解、再加工的过程中来,让学生对知识形成足够的感性认识,促进其对知识的感知。

比如在进行氯气教学的过程中,首先呈现一张氯气泄露现场图片:黄绿色雾和拿水枪抢救的消防队员。然后让学生思考:根据这张图能说明氯气有哪些性质?再设计实验来检验其性质。学生很快就想到了可以确定颜色、能溶于水等,再通过教师现场制取氯气,观察其水溶性实验证明其猜测。马上又来一张氯气泄露现场路边油菜、玉米被漂白的图片,让学生思考为什么?学生都想到氯气有漂白性。马上做干燥氯气不能使有色布条褪色的事实其假设。接着学生猜测可能是氯气与水反应了生成有漂白作用的物质,再动手实验氯气使潮湿有色布条褪色的事实证明其猜测。马上设疑:氯水中有些什么物质?是哪种物质使布条褪色了?学生先分组讨论,接着动手实验探究。最后学生得出结论:氯水中有H2O、Cl2、HClO、H+、CL-等微粒,而且动手实验检验了H+、Cl-的存在,还做了盐酸不能使有色布条褪色的实验,最后认为能漂白的物质是HClO……最后以一个问题:如果说你当时在事故的现场,如何自救及如何救人?学生总结出逆风跑、往高处跑、用湿布掩鼻等方法,最后教师简单的小结评论结束教学。在这节课中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始终处于主动位置,参与到了整个知识的构建过程中。过程比结论更有意义,它能唤起探索与创造的欢乐,激发认知的兴趣的学习动机,能展现思路和方法,同时能教会学生怎样学习。

(二)教师要善于应用积极的心理效应于教学中

在进行复习有关量不同导致反应不同的化学反应的总结这节课,我先引入 “蝴蝶效应”:“当我们窗外的那只蝴蝶轻轻的扇动翅膀翩翩起舞时,它所引发的连锁效应可能导致千里之外的一场巨大的飓风” 这是气象学家洛伦兹1963年提出来的,其原因在于:蝴蝶翅膀的运动,导致其身边的空气系统发生变化,并引起微弱气流的产生,而微弱气流的产生又会引起它四周空气或其他系统产生相应的变化,由此引起连锁反应,最终导致其他系统的极大变化。这与化学上量变引起质变有异曲同工之妙,而且这么巨大的变化常常给学生无与伦比的震撼,还可以顺便鼓励学生:我们每天所做的一点有益的改变都将带来意想不到的结果。

另外,还需进行分层教学。对于基础不好的学生采用两手抓:一抓基础知识的补习。二抓化学知识的记忆。另外,我还教学生一种方法:“一见钟情,二见倾心,三见刻骨铭心”这其实是一种心理暗示。第一次学到新知识告诉学生以它们“一见钟情”,再次碰到提醒“二见倾心”并告之下次要“刻骨铭心”了。学生一听这几个词就感兴趣,对教师强调的知识印象就深刻多了。而且积极的心理暗示对于学生的畏难逃避思想有莫大的帮助,心理学研究表明:暗示可以发掘人的记忆潜力。

心理效应是社会生活当中较常见的心理现象和规律,是某种人物或事物的行为或作用,引起其他人物或事物产生相应变化的因果反应或连锁反应。教师正确的认识、了解、掌握并利用心理效应,在平常有意识的应用于我们的教学工作中,常常能发挥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教师要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向学生呈现复杂的化学原理

农村普高的学生在理解化学基本原理上常常遇到困难,如何帮助他们理解好这些原理是教学成功的关键。那么我想的就是将复杂的原理简化、设置通俗易懂的情景、模式来帮助学生理解。比如氧化还原反应的教学,我们教学生时一般都会以一句话来概括:“失升氧化还原剂,降得还原氧化剂”很简单很好记。但是教学中可以发现,许多学生会将这句话记得很深刻,但是应用中还是无法熟练的应用。为了帮助学生更容易理解记忆,我在教学中设置了一个故事情景:有两兄弟爬山,老大“氧化剂”、小弟“还原剂”,老大“化合价高”即爬得高,小弟“化合价低”即爬得低,小弟要老大拉一把,老大说:不能白拉,得拿“电子”来。结果小弟“失去电子”爬得高一些,老大“得到电子”掉下来一些。这故事在以后遇到氧化还原反应的问题时,找氧化剂、还原剂变得更容易更简单了。通过这种有趣的故事的设计,让我们的课堂充满了笑声,既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还能提高学生记忆的效率。

总之,新形势下农村普通高中化学教学既是一次挑战又是一次机遇,作为教师只有知己知彼,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努力转变传统教育观念,积极实践,钻研探究,教学中既考虑讲什么知识,又考虑如何让学生对这些知识有热情。让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兴趣,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从而有效的提高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蝴蝶效应,百度百科,百度搜索

[2]林崇德、杨治良、黄希庭等,《心理学大辞典》,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常见的心理学效应篇8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7)04(a)-0166-03

Experience of Application of Comfort Nursing in Patients with Acute Upper Respiration Infection

DONG Yu-rong

Yubei District People’s Hospital, Chongqing, 40112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comfort nursing in patients with acute upper respiration infection. Methods 12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acute upper respiration infection from July 2014 to July 2016 were convenient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with 60 cases in each, both groups were given the routine treatment, and the control group adopted the routine nursing, 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adopted the comfort nursing intervention, and the nursing effect and nursing satisfactory degree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total nursing effective rat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93.3% vs 70.0%),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Key words] Comfort nursing; Acute upper respiration infection; Application experience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常?的呼吸系统疾病,指鼻腔、咽喉部的炎性的总称,患者以发热、咳嗽、流涕等为主要临床表现,一般在冬季和春季的发病率较高[1-3]。发病多是病毒感染所致,以溶血性链球菌最为常见,严重时会并发脑膜炎等并发症,严重危害患者的健康,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其工作学习[4]。临床中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采取对因,对症的综合治疗手段,但是治疗同时合理的护理干预对临床疗效有重要的作用[5-6]。该研究方便选取120例于2014年7月―2016年7月该院收治的应用舒适护理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患者为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方便选取120例于2014年7月―2016年7月于该院就诊的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患者,患者表现为发热、咳嗽、鼻塞流涕,咽喉不适等症状,经血常规与病原学检查诊断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排除严重的心脏,肝肾功能异常,有其他严重感染性疾病的病人。所有患者知情别并支持该次研究。设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中男患者27例,女患者33例,年龄为24~54岁,平均(28.9±2.3)岁,高中文化23例,大学及以上文化37例。观察组中男患者为30例,女患者30例,年龄为25~53岁,平均(29.6±1.4)岁,高中文化21例,大学及以上文化39例。两组患者在各方面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所有患者都进行普通正常的呼吸道感染治疗。对照组在进行常规治疗后在进行常规的护理,嘱咐患者按时用药,多饮水多休息,并定期检查室内的卫生环境,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观察组应用舒适护理干预[7]。①在环境护理中,保证环境的温度与湿度适宜,室内干净整洁,令患者感觉舒适适宜。②在心理护理中,与患者多交流,充分了解患者的顾虑和担忧,为患者介绍疾病相关知识,关心患者,适当转移患者的紧张的情绪,令患者可以保持平静的心态,减少情绪波动,并尽量以乐观积极的心态接受治疗。③在饮食护理中,为患者制定简单的食谱,告知患者多饮水,进食清淡,增加蛋白的摄入,保证身体的热量需要,增加易消化食物的进食,禁止使用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多食用蔬菜和水果。④在用药和个体症状的护理中,观察患者在输液中的反应,注意控制输液的速度,出现不适及时处置,有不良反应出现及时告知主治的医生处置。针对出现高热的患者可应用酒精棉球进行擦拭护理,也可应用毛巾进行湿敷,进行药物与物理降温结合的方式处置,防止出现高热并发症。患者存在一定的咽喉部不适可采用润喉片,气道分泌多进行必要的清理,保持呼吸通畅。⑤在并发症的护理中,患者有皮疹等症状出现时,应告知家属保持皮肤的干燥,并防止患者抓破,经常的更换衣物等。两组患者在治疗护理后,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和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8-9]。

1.3 评价标准

显效:患者的体温正常,临床症状不见。有效:患者的体温有所好转,临床症状有好转迹象[10]。无效:患者的体温和临床症状无好转迹象。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的评价应用该院内的满意度调查问卷的评分评价[11-12],满意度调查满分为100分,满意为得分81~100分,基本满意为得分61~80分,不满意为小于60分(满意+基本满意=满意度)。

1.4 统计方法

数据处理应用软件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采取校验数据对比,用[n(%)]表示计数的资料,行χ2检验,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数据,用t检验组间比较,以P

2 结果

2.1 两组的护理效果比较

两组的护理效果见表1,在护理总的有效率方面比较,对照组(70.0%)低于?^察组(93.3%),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

两组的其他评价指标见表2,由结果可见,观察组患者的平均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

2.2 两组的护理满意度比较

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护理满意度的调查,具体的结果见表3,由结果可见,在护理的满意度方面比较,对照组(63.6%)低于观察组(96.7%),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

3 讨论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俗称感冒,临床中的发病率较高[13-15]。患者以感冒的典型症状,发热,咳嗽,鼻塞流涕等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影响患者的正常的生活学习和工作,降低其生活质量。因此,在临床中需要及时有效的治疗,防止严重的并发症的发生,给治疗带来困难。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属于一种自限性的疾病,在治疗时需对症对因综合治疗,但是治疗中患者的依从性等对治疗效果的影响较大,因此,治疗同时,需要给予必要的护理干预,临床中常规的护理干预没有针对性,护理的效果并不显著。舒适护理是一种新的护理形式,可使患者在治疗中保持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治疗的配合度较高,并有效的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具有良好的效果。

该研究将选入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患者随机分成常规护理的对照组与观察组的舒适护理,在护理总的有效率方面比较,对照组(70.0%)低于观察组(93.3%),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

上一篇:儿童心理学效应范文 下一篇:对服务礼仪的理解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