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样的民俗文化范文

时间:2023-09-20 09:56:46

多样的民俗文化

多样的民俗文化篇1

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示范基地2处,部级、省级、市级代表性传承人73人[1]。这些具有浓郁胶东民俗特色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扎根于胶东大地,承载着先辈的情感,体现了具有胶东特色的文化价值观念和审美情趣。烟台市民俗博物馆于2012年11月16日正式对外开放,民俗博物馆的建立正值全国上下弘扬地域民俗文化之时,为胶东文化的复兴与繁荣昌盛贡献了力量。烟台市民俗博物馆的馆址设在福建会馆内,福建会馆又称天后行宫,由福建船帮商贾集资而建,自1884年(清光绪十年)动工,至1906年(清光绪三十二年)建成,前后耗时二十二载,时称“鲁东第一工程”,是一座供奉海神娘娘(天后圣母)的具有典型的闽南风格的古建筑。福建会馆是一座雕刻艺术殿堂,雕刻的花、鸟、人物就有1000多幅,栩栩如生,堪称建筑艺术宝库中难得的精品。1958年,福建会馆被辟为烟台市博物馆,北门上方石匾馆名为郭沫若手书。1996年,福建会馆被国务院公布为部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烟台市民俗博物馆在此建立,福建会馆不仅仅作为传承妈祖文化之庙宇,也将作为一座民俗博物馆为向世人展开一扇展示胶东民俗之门。

二、民俗博物馆在传承地方文化中的地位与作用

民俗博物馆的建立对于传承与弘扬地方文化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民俗博物馆与传统意义上的博物馆不同,民俗文物与传统博物馆中的器物也具有本质区别,因此民俗博物馆在传统意义上的展陈文物的同时,除其所具有的展示的功能外,也兼具保护和传承地方民俗文化的功用。

(一)民俗博物馆在展示与传承地方文化方面的功能

民俗文化与已经文字化、实体化的文化样式不同,它具有活态性,与人和人的活动密切相关。因此,如高丙中所言:“文化是具有公共性的,文化是一定人群所共享的,同时,这一特指的文化具有成为共同体全体享有的倾向和可能性,恰恰是这种可能性使文化不像那些私有性的事物一样因为占有的人越多而使每个人的占有份额越少,相反,它会因为享有的人越多而越有价值,越受到尊崇。[2]”民俗博物馆的建立对于展示和弘扬地方民俗文化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这一过程中,民俗文化逐渐进入普通百姓的视野,这些平时他们司空见惯的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汇聚成传承传统的民俗文化,从而形成一股强大的作用力,影响更多的人,成为一种公共文化体系,这便是民俗博物馆在展示和传承民俗文化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以烟台民俗博物馆的“烟台近代家居陈列”为例,其分别展示了封建官僚家庭、买办家庭、文人家庭和普通百姓家庭四个代表性家居陈设。使得观众可从中领略或奢华优雅或质朴纯粹的烟台民俗文化,体味不同阶层民俗生活的丰富内涵,从各个家庭的家居生活中窥见烟台开埠后多元文化并存之民俗风貌,从民俗文化中领略老烟台的公共文化生活,感受烟台作为中国北方最早开埠的城市,在历经近现代历史的浸染后所具有的各个阶层的日常生活情景。

(二)民俗博物馆在宣传与保护地方文化方面的功能

民俗博物馆承载着地域社会内民俗文化的宣传与保护功能,民俗文化具有活态传承的特点,因此民俗博物馆中展示的民俗文化也具有其独有的特质,民俗博物馆力求将民俗文化的动态展现出来,通过丰富的展陈手法,将地域社会内百姓的日常生活与民间信仰通过再现与还原的形式展示出来,将民俗文化的活态呈现在观众的面前。通过适合民俗文化的展陈方式,民俗博物馆在宣传和保护地方文化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老百姓们对于自己生活中的民俗事项司空见惯了,而将这些民俗还原于生活,通过展览的形式集中体现出来,能够起到唤起人们对于传统文化和民风民俗的记忆,宣传和保护地方民俗文化的功能。以烟台民俗博物馆的妈祖文化陈列为例,该展览展示了北方区域中独具特色的妈祖文化,妈祖信仰作为一种民间信仰形式,在沿海地区民众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一种无形的文化财富,其承载着丰富的民众精神需求,该陈列推陈出新展出妈祖相关民俗文物十余件,并通过形象生动的展陈设计,将妈祖信仰这一民间信仰呈现给观众,从妈祖由来,湄洲神女的传说故事开始,将妈祖历朝历代受到叠奖褒封的情况以及有关妈祖的民间传说故事展现出来,通过电子翻书等高科技手段,打造了一个民俗文化视觉的盛宴。

三、民俗文化繁荣背景下的民俗博物馆发展创新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特别是2011年以我国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首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为契机,我国经历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民俗文化保护运动,国内各地民俗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运动如火如荼地进行,民俗文化进入了一个兴盛的繁荣期。在地方丰富的民俗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凸显的时代,民俗博物馆应充分挖掘文化资源,推陈出新,努力发展创新思路,紧跟时代步伐,为民俗博物馆事业的发展和公众文化推进和民俗文化的传播贡献力量。下文以烟台民俗博物馆为例,试图分析民俗博物馆在民俗文化繁荣背景之下的发展思路。首先,充分挖掘民俗文化资源。在地方文化资源掌握上,当地民俗博物馆具有独到的优势,如何充分发挥优势,积极挖掘民俗文化资源是民俗博物馆创新所要走的一条路。以烟台民俗博物馆为例,其充分发掘了烟台当地的民俗文化资源,将烟台近代开埠以来风俗各异的各个阶层的日常生活通过家居展示的方式呈现出来,将近现代烟台历史与民俗结合起来,呈现给观众生动而丰富的地方民俗文化景象。其次,强调民俗博物馆展陈多样性特质。在民俗文化繁荣的今天,民俗文化多样性已经得到了广大群体的广泛认同,与此同时,民俗博物馆多样性发展对于民俗博物馆建设具有重要的建设意义,展示多元民俗文化内涵,将有形与无形民俗文化融合起来,展现民俗文化所具有的地域性和多样性特质,是民俗博物馆未来发展之思路之一。以烟台民俗博物馆为例,其除了展示独具胶东特色的丰富民俗文化外,还将妈祖信仰文化纳入其主要陈列之中,将南方妈祖信仰的北上过程描述出来,将北方妈祖信仰民俗这独具特色的俗信文化展现出来,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再次,推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在民俗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高速发展的今天,运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思路,充分发挥民俗博物馆藏品资源,进行深入而专业的研究,在理论与实际结合中谋求现代化民俗博物馆发展的新方向是民俗博物馆发展的新思路。以烟台民俗博物馆为例,其馆址为福建会馆,这座闽南建筑所具有的独特风格,蕴含了众多传统建筑、艺术、传说故事等方面的民俗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内涵,对其进行整理和充分地挖掘,对于保护传统文化具有十分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在民俗收集、整理、分类的基础上对民俗文化的研究工作也在有条不紊的展开,必将大大促进民俗文化相关理论研究成果的积累,实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民俗博物馆发展方向。

多样的民俗文化篇2

关键词:满族、民俗文化、长白山旅游文化

一、引言

萨满信仰在很早以前就已经产生了,而且当时类似于这样的信仰文化较多,它们不同的之处就是信仰名字叫法和所进行崇尚的形式的不同。在对中国民俗文化研究的时候,萨满教是个热门话题。我国北方地区满族所分布的区域最为熟悉的就是吉林省,而长白山就是位于吉林省这个萨满文化发祥之地,所以长白山地区的民俗文化多为满族文化,但是这种传统文化慢慢地被汉化。为了我国传统文化更好地发展,在长白山景区我们需要研究怎样开发民俗文化来达到人们享受传统文化熏陶的内心需求。吉林省萨满文化博大精深,独特的气候环境使长白山生态文化别具一格,这种优美的人文环境使旅游者难以忘怀,在长白山景区开发萨满文化不但迎合了当今人们对宗教文化的传承需求,同时,又在长白山景区增添了更多的旅游品种,让一些对萨满文化感兴趣的人们更直接地体会到萨满文化的魅力。萨满文化在吉林省有着较强的发展优势,其中吉林省就是这种文化的发祥之地,萨满教文化资源在吉林省极为丰富,一些满族的文化保留较全,同时,这个地区有很多研究家对萨满文化进行专研,成果较为显著。这对民俗文化发展有很大的帮助,同时,也对这种文化在长白山景区旅游活动的发展中起到了更好的促进作用。

二、满族民俗文化与长白山历史渊源

长白山景点相对其他景区,并没有合理利用当地的有利资源。就民俗文化开发而言,萨满文化在当地景区除了宣传口头活动做得还可以以外,当地的旅游资源开发并没有形成对萨满文化实质性的相对开发策略,从而民俗文化长白山景区的开发是一个值得我们研究的问题。民俗文化它有着独特的个性,和其他文化大同小异,它代表了各个民族长期以来不断传承其独特的生活方式和习惯的行为方式。旅游产业的不断发展不仅可以壮大中国经济实力,还可以丰富人们生活娱乐活动的多元化。旅游经济的发展是需要消费者的有力配合,为了引进更多的消费者,就要加大对可以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突显旅游文化特色,这样旅游产品不但给大众带来经济上的效益,还能使大众享受到内心的愉悦。只有客源的增加才能促使旅游产业不断发展,让带有民俗文化特色的旅游产品不断被人们认可。所以,我们要加大对萨满文化资源的开发。长白山的环境优美、生态气息浓厚,但是环境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更加改进,要想对长白山景区环境质量进行优化,需要资金的不断加入,还要大力宣传当地的旅游产业,让当地的旅游业被大家所认知。并形成当地的旅游形象。只有这样才能引进更多的商业家进行投资融资。这样环境得到了保护以后,民俗文化才能合理被开发。在长白山地区开发民俗资源来形成当地的品牌形象需要采取一些措施,而这些措施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体现“特色”。满族文化的民俗个性之特色就是民俗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这种有“特色”的萨满文化,在满族服饰、萨满面具、建筑形式等方方面面都一一体现出来,让人在旅游时看到旅游产品就能感受到满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在长白山景区开发满族文化既继承了民俗文化,又使更多的人了解了萨满文化,还可以更加有利于形成长白山旅游品牌。长白山景区的旅游活动开发依靠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因为长白山地处环境注定它的自然资源极为丰富,春夏秋冬四个季节都可谓丰富多彩,相对于其他景区毫不逊色。比如冬季的长白山,大雪覆盖着松林,树的种类繁多,雪期较长,植被的茂盛让雪质无限的展现它的洁白无暇。美丽的风景吸引很多摄影爱好者。而夏季的长白山,大雪融化,一些植被也都开出新芽和花朵,天然的美景让人难以忘怀,从上空坐游览车来欣赏这风景更是美丽动人。长白山除了自然资源还有人文资源。长白山景区的人文资源也极其丰富,毫不逊色于这个地区的自然资源,因为历史文化根基较深,长白山地区有着萨满文化的长久积淀,满族先民曾在这生活过,一些满族人们的生活方式与生活习惯也被传承下来,不管是物质文化还是精神文化都丰富多彩,不得不说满族先民给现代长白山的人们带来了不可替代的精神财富。所以,依据现在的形式,光是自然资源很难满足长白山旅游市场的发展,必须大力发展人文资源。长白山旅游景区人文资源的开发离不开本地区的自身资源的优势利用,就是满族民俗文化的开发,在长白山景区开发关于民俗文化的产品,以及在旅游活动中体现出民俗文化。

三、民俗文化在吉林省长白山景区旅游活动中的发展

旅游这个综合性的产业包括六大方面,并且这几个方面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在体现旅游产业“购”这一方面时,旅游商品作为媒介来传达当地文化的宣传作用。在长白山景区旅游商品运用了萨满文化中剪纸、面具、服饰一些设计符号。这些满族人所遗留的民俗风情带受到了当地人们的爱戴。2016年的9月份,我去实地考察了长白山,据我的观察,当地旅游区萨满文化的开发,在旅游纪念品方面体现仅在于表面,只是停留在消费者欣赏,而并非促使旅游者去购买。所以要想促进旅游纪念品的销售量增加,就必须形成旅游品牌,合理开发萨满文化,让萨满文化在长白山形成知名的品牌,让更多的人去了解萨满文化。只有更多的人去对萨满文化产生兴趣,才会让这种文化得到认知。在长白山景区购买商品不只是仅限于商品的审美价值,还要看到商品能感受到文化气息的存在,让更多的人们认识到民俗文化的重要性。也可以在一些旅游活动中设计出一些满族先民的生活方式的再现,这样人们对民俗文化更容易了解与接受。只有这样才能更有效地传承民俗文化,让民俗文化更好地保留下来。萨满文化传承到现在,都一直受人们的欢迎,不仅对现在传统文化研究有重要意义,它还时刻让我们感受到历史文化的魅力。满族文化中,萨满文化是最有魅力的一种文化代表,同时也是历史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我们要毫不犹豫地对这种民俗文化进行保护和传承,好好利用资源,在长白山这个到处可嗅到萨满文化气息的地方发扬民俗文化,利用长白山旅游活动带动萨满文化的宣传,合理开发运用民俗文化元素,使广大人们了解认识到民族文化,感受萨满文化的重要意义。满族人们的生活习惯更值得我们去研究,我们要继承古代文化精髓部分并且传承下来。这样合理地开发这种民俗文化不仅保护了文化,还给长白山旅游景区带来了经济上的盈利。这种双收益的做法很值得我们去实施。只有这样,人文资源才会不断增加,长白山景区的旅游客源也会越来越多,对民俗文化的宣传才会更广。

四、发展吉林省民俗文化旅游活动的相应对策

(一)建立健全的法律制度与保障体系

1.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规制度国家的实力影响因素也包括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而全球化趋势时刻考验着我们,这时候我们要加强民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面对一些民俗文化被汉化和民俗文化的传承人逐渐减少等一系列问题,国家必须实施措施来解决这种问题,比如:对民俗文化每年要进行宣传,让更多的人认识到这种文化的重要性,这样也会给一些不了解民俗文化的人们一个了解认识的机会,使更多的爱好者从新认识民俗文化。健全和保护我国民俗文化离不开法律制度的制定。2.对满族文化的传承人制定保护制度和措施吉林省民协主席曾讲:制定对民俗文化传承人的保护制度,要落实到实施保护积极重要。不但这样,政府同时将出资金来给传承人,让传承人拿资金来保护有关遗留民俗文化的场地和住处。这样会让人们认为保护文化遗产和尊重民俗文化是每个人应有的责任,也会提高人们对民族文化的保护意识。只有加强了对民俗文化的保护意识,萨满文化才能被人们一代一代不断传承下来。我国满族文化多分布在东北地区,而满族的语言也要传承下来,不断研究满族文化中的精髓部分,形成较高的艺术文化特色,让更多的人去认知和了解。这样语言魅力会使民族文化的传播更广阔,但是这种语言的继承大多是满族的人们,我们要打破这个传统,不管是哪个民族,只要对满语感兴趣就可以去学习。政府可以加大有关满语学习的教育机构,让一些语言学教授去教学,这样可以让更多的爱好满语的人方便去学习,从而满语人才才能不断被挖掘出来,才能壮大满族文化。中国北方少数民族的文化就此会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让满族人们对本民族的文化更有自信地去传承,为我国的民俗文化增添了独有的地域色彩的魅力。

五、结语

萨满教的独特内涵使它在历史的进程中受到了局限,所以也很快被人们淡忘而消失在人们生活中。但是这并不影响萨满教中萨满文化仍被人们所吸引,文中讲了萨满教的历史来源中还叙述了长白山景区的环境条件,并对满族民俗文化在长白山旅游地区开发进行了研究和探讨,论述了民俗文化和长白山旅游活动之间的关系。合理利用长白山旅游资源来开发民俗文化,让满族文化在长白山得到更好的宣传和传播,让旅游消费者感受到民俗文化的博大精深,对民俗文化有进一步的了解,这样才能更好地去继承我国的民俗文化。满族文化是历史文化中最具特色、魅力的组成部分,在长白山景区,它不断被人们认知。满族民俗文化是长白山景区的旅游资源,这种人文价值的旅游资源是发展长白山旅游产业的重要来源,它的旅游价值很大,引进了大量的客源,萨满文化资源的研究与开发,在长白山景区不断创造出了具有民俗特色的旅游商品。只有这样,游客在这里才能更好地消费,并享受文化特色的熏陶,不但对旅游业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还使萨满文化得到了保护和宣传。

参考文献:

[1]喻学才.旅游文化[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2:1

[2]张顺,李国柱,杨荣臻.长白山旅游资源综合开发研究[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3

[3]肖妮.探析长白山旅游资源的体验式开发[J].城市旅游规划,2014:9

[4]常艺.萨满文化在吉林省现代旅游活动中的传承与发展.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5

[5]李德山.试论长白山文化的特点[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3

[6]郭淑云.萨满文化研究[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7:7

多样的民俗文化篇3

(一)教材对民俗文化渗入的限制

首先,当前教材中的民俗文化内容过于空泛,缺乏适用内容。当前的中国民俗教材有《中国民俗概观》(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民俗》(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中国的节日与民俗》(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中国民俗文化》(暨南大学出版社)等。这些教材除了个别版本附有多媒体教学光碟外,多数都只是书面讲解,不足以表达民俗文化的勃勃生机和魅力。体例也和语言教材相近,分章节介绍的形式较适用于环环相扣的层层递进式教学,而民俗文化教学,则应多以专题形式出现,才会让学生们保持新鲜感,活学易用。其次,教材中对民俗文化元素关注不够。除了高校教材外,近年来通俗教材主要有《文化中国:中国文化阅读教程I》(北京大学出版社)、《东方韵味:中国文化泛读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说汉语·谈文化》(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等,但这些教材都是对于文化讲阳春白雪居多,很少涉及民俗,深入民生的内容很少见。作为文化教材,对民俗文化的关注远远不够。第三,教材没有体现民俗深层教学意图。当前教材全部是从拜访、礼俗、禁忌、饮食、节日、见面、送别等民俗事项入手,忽略了实际效果的反馈,忽视了内在的民俗文化知识的深层次立体介绍,难以让学生完全理解民俗文化的真正含义,甚至让学习者对学习原本十分有趣的民俗内容感到索然无味。

(二)教师专业素养对民俗文化渗透的影响

教师对于民俗文化教学不够重视,文化素养有待提升。很多汉语国际教育院校都将民俗文化课随便安排,几乎没有专业的民俗学教师。不少人认为民俗属于生活,无外乎就是衣食住行、婚丧嫁娶等细微小事。觉得从小到大生活在其中,随便一说就能说出个子丑寅卯来。而实际上中国的情况是民族众多、地域广阔,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并非了解得那么深刻。民俗课程背后有深厚的精神内涵和历史渊源,闲聊的时候可以随意,但上课则必须深入浅出、有理有据。民俗教学是一门严肃认真的课程,需要理论指导和框架支撑,绝非一时兴起就决定讲课内容或者心血来潮便能办讲座的。汉语国际教育工作者,应努力将较为枯燥的汉语知识和生动的民俗文化内容相结合,提升自己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对外国文化的感悟能力,这样方能让异域学生感受到同异质的文化,让学生对民俗文化和汉语知识更感兴趣。要时刻多了解本民族的丰富民俗文化,否则将出现被学生问倒的尴尬窘境。广博的异域文化知识必不可少,知己知彼有利于教师妥善处理文化冲突,也容易让学生产生文化认同感。

二、对外汉语教学中应渗入的民俗文化内容

(一)俗语中的民俗文化

俗语是汉语语汇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使用俗语可以更生动形象地传递自己的思想,因此,它在中国人的日常语言表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汉语中,能够反映民俗语义的词汇有很多,包括成语、歇后语、谚语、俚语、惯用语等,能反映民俗的数不胜数。例如:“二百五”“东郭先生”“马大哈”“炒鱿鱼”“铁公鸡”“绿帽子”“黑吃黑”等。还包括问候语、祝福语、道谢语、禁忌语、委婉语等,如:“请吃糖”“敲竹杠”“托福”“吹牛皮”“跑龙套”等。由此说明,民俗词汇的生动形象是很适合对外汉语教学的。向学生讲解词汇的深层民俗含义,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民俗词汇本身的意思,更能增强其语言感悟力。俗语中包含民族色彩。例如:汉族人“结婚”时常常说“请吃糖”,这里就体现了发喜糖的风俗习惯;近邻日本人却说成“请吃馒头”;韩国人则说成“请吃面”……不同民族用的民俗词汇完全不同,但表达了同一种含义。又如汉族过的“清明节”,即“二十四节气”之一,要在这几天里扫墓和踏青。其他还有“春联”“冬至”“端午”“闹新房”“做寿”等等。

(二)古典文学中的民俗文化

民俗与文学的关系密不可分。学习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时,常需要通过民俗心理、时代背景的深层挖掘才能使学习者正确理解语义,准确使用。例如:在中国古典文学中,有夸父逐日的勇敢坚韧,有精卫填海的悲壮举动,更有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自我牺牲;有凤凰非梧桐不栖、大鹏展翅九万里的远大抱负;有梁山伯与祝英台不畏权势金钱的生死恋情等等。在学习这些文学作品的过程中,掌握民俗文化对于理解汉语起到了关键作用。古典文学作品中最常见的就是以物喻人,用动植物意象来体现人的美好品格。这一点,同属儒家文化圈的韩日学生相对比较好理解,例如韩国也同样喜欢以兰花来比喻人的高风亮节,所以教师在讲解“梅兰竹菊”这四君子以及“松竹梅”这岁寒三友的时候就会相对容易。但是对于不同文化圈的欧洲、美洲、非洲的学生来说,很难理解以物喻人的方法,更有甚者会对其产生误会。此类民俗内容的教学,对外汉语教师应适当加以注意。

(三)风俗习惯

中华民俗文化博大精深、内容庞杂。外国友人与中国朋友初次见面时,常会被问起年龄、工作单位、收入、家庭情况、是否结婚、有没有孩子等等个人信息问题,甚至有些人还主动为没有男、女朋友的年轻人介绍异性,这些在西方国家是属于隐私的范围,属于不礼貌的行为,而在中国却很正常,甚至是一种普遍的表达关心、显示亲近的方式。所以在准备教学内容时,不仅应该透彻了解本民族的民俗习惯,更应该多多涉猎“异域风情”,与外国民俗文化多作比较,找出共性与差别,才能较好地理解外国人的民族心理,并据此来调整自己的授课内容,让学生通过了解风俗习惯进而了解民俗词汇,最后轻松愉快地学会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

三、民俗文化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一)民俗文化教学与渗透的常用方法

俗语对于教学中民俗文化渗透而言既是内容,又是方式。有些俗语的意义比较好理解,像“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等;有些则需要在课堂中有目的地介绍一些涉及俗语或民俗词语的历史名人及其事迹,以此使学生了解民俗词语或俗语的本意。可以用归类法介绍与人名有关的成语、熟语、俗语、谚语、歇后语等。如关于诸葛亮的:“诸葛亮皱眉头——计上心来”“诸葛亮吊孝——装模作样”“既生瑜、何生亮”等。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对三国时期的历史产生兴趣,进而去读《三国演义》,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又如同义词归类。像“老婆”“屋里的”“孩子他妈”“太太”“夫人”“贱内”“拙荆”等一系列汉语中表达“女性配偶”一义的词,我们可将其归为一类,通过形成要素、地域等分类标准将一些俗语归为一类,集中教学。又如谐音类的民俗,我们常常在年画中会看到蝙蝠、鱼等动物图案,分别语义“福气临门”和“年年有余”;很多人家在结婚的时候会准备红枣、花生、桂圆、瓜子,这四样东西的头一个字连在一起意思就是“早生贵子”,花生又有寓意为“花插着生”即儿女双全的意思;还有就是在吃梨的时候,不能两个人分吃一个,因为谐音“分离”;送别人礼物不可以送雨伞、时钟,送男士礼物尤其不可以送乌龟或者是带有乌龟图案的东西或者是绿色的帽子等。

(二)风俗习惯教学

民俗学的解释:中国婚俗为图喜庆、吉利,多为红色,加上吹吹打打声势极大,如此显眼,很多妖魔鬼怪等“不干净”的东西很容易盯上新人。为了防止“脏东西”骚扰,就在井盖上铺上红纸意图平安;原本红纸上没有东西,但是一旦有风红纸即被吹开,难保平安,因此最初便在红纸上摆上苹果(苹果,平果,取其平安之意),后期演变为红色砖头代替。对外汉语教学本身就是一种跨文化交际的行为,必然出现文化碰撞和文化比较。而学习者的目的多样,有的真心仰慕中华文化,希望能够多学习,完全融入当今中国社会,也有的只是学汉语,将民俗文化仅作为提升汉语水平的手段和方法。我们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理解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习惯,至于如何选择,决定权在他们。作为引导者,我们应充分尊重他们的态度和选择。不同文化之间的互相尊重是跨文化交际中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比如称呼语的使用,在中国的北方,很多人习惯用亲属的称谓来称呼朋友、同事,以示亲近,但外国人很不理解很难接受。反过来想,若他们真的称呼我们二叔、大伯,我们听起来也不自然。又如中国人的送礼方式。在讲解的时候应让学生全方位地了解送礼和收礼。比如我们常说“一点小意思”、“意思意思”和“你这是什么意思”,其中这三个“意思”是否一致?又该如何理解和运用?让学生觉得感兴趣而主动提出这样的问题,有利于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中国文化。再如过年的时候贴春联,上联是贴左边还是右边、春联上下联的平仄、春联内容与自己身份的配合、福字要倒着贴等等,都应提醒学生注意,逐一进行了解和掌握。

(三)从文化精神出发展开民俗文化的渗透

有的学生仅仅是为了喜欢看中国的功夫片或者是对中医十分感兴趣,就开始学习汉语,了解中国文化。他们经常将自己看到的民俗文化现象同本国的文化内容相对比,甚至有时要将两种文化一分高下。这不仅要求对外汉语教师要对两种文化的内涵都有必要的了解,更要求教师拥有一颗平常心,在学生的思想出现一定问题的时候,用和谐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断不可用“天朝文明”的眼光来看待文化中的诸多差异。

我们不能一味地推崇孔子的儒家思想,因为儒家思想毕竟尚未能够成为让世界各国都认可的普世价值观。具体的民俗现象极富民族特色,差异让我们的世界多姿多彩,使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彼此好奇、惊异,而相同使人类得以沟通。我们习惯将差异性当作重点,常忽略同一性与相同点,这是不可取的,二者协调并重才能收到好的效果。比如在接受客人的礼物时,西方人习惯当面打开礼物并赞美一番,而在中国这样做会显得主人贪婪、无礼。在中国人家里吃饭时,不应把饭菜吃得精光,否则会有失礼节等等,诸如此类。

针对不同地域的施教要因人制宜。朝、韩、日等亚洲国家的学生,他们的生活环境与中国很相似,都深受儒家文化影响,除了语言不通(日语尚存在很多汉字,韩语、朝鲜语中百分之八十都是汉字词,很多词汇的发音甚至语法都和粤语很相似),待人接物的法则差别相对较小,可以使用成语、歇后语、典故等具有深层次引述作用的民俗文化概念。教师可以相应地多讲一些打招呼、做客、送礼、请客等关乎生活礼节方面的内容。这样的内容既是学生关心的,也是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运用的。

欧、美、非等学生对于汉文化的认识和现实基础不同,他们不属于儒家文化圈,既不会像亚洲学生那样易于接受,也难在儒家文化圈中找到归属感与认同感。教师应多从教授处于文化底层的物质文化开始,逐渐养成其中华文化思维。欧、美、非等国家的文化受个人主义观念影响比较大,与中国文化差别较大,这就需要全面而又连续地将民俗学知识加以传授,将民俗文化融入实际教学活动之中,才能让他们准确地理解汉语,学好汉语,同时也了解并欣赏中华的民俗文化。

多样的民俗文化篇4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境内 56 个民族,都有各自悠久的历史文化。在长期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又互相交流,构成了灿烂的中华文明。在民俗上,各民族也形成了一些大体稳定的共享文化,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一国民俗学的基本内容。就拿民间故事来说,它在这方面的情形,更加显著、突出,因此,中国人所熟悉的许多类型的故事,都有在各民族间相互流通、享用的现象,有的还与岁时节日、社会风俗等粘合在一起,表现为一般民族的、民间的文化。②

在强调了民俗在“一国”文化格局中具有的某种共同基础后,钟老进而指出,“大家知道,中国地域广大,各民族的居住比较分散,加上社会历史、生态环境、民族迁徙等原因,各民族文化的发展并不平衡……注意各民族民俗的差异点,说明不同民族的文化创造和实践活动都具有怎样的文化意义,这不仅有利于各民族间的彼此尊重、加强团结,有利于认识中国民族民俗文化的丰富性,同时,也有利于提高民俗学研究的质量”①。中国民俗文化内部有差异,也有共同性,这两方面的前提条件决定了中国的民俗文化,具有“整体形态”。钟敬出如下表述:“中国的社会结构,决定了中华民族民俗的整体形态,决定了我们必须以一国多民族民俗为研究对象。也可以说,中国的民俗学,由于社会结构的关系,规定了它的性格、它的特点,就是多民族的一国民俗学。同世界上的很多单民族的一国民俗学相比,这是我们的一大特点。”②中国社会的结构特点,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呢?钟敬文认为,这有深厚的历史原因,从历史上看,至少从新石器时代以来,汉族就融合了很多民族的文化,才发展成今天的样子。总之“,中国文化的内涵是博大的,多民族人民共同建设了中华民族的民俗文化,但到现在,还有一些民族相对保存了自己民族的民俗文化……我们加入把中国的多民族一国民俗学建设好,就是对世界文化史宝库的一种丰富。”③述及钟敬文关切少数民族民俗传统的文章不少,这里只择有代表性的稍加引申。长期研究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的日本学者西胁隆夫,在《故乡的歌谣和少数民族歌谣》里,注意到钟敬文对少数民族歌谣的关注,进而认为钟敬文的工作“具有先驱性的意义”:

他在介绍疍民的文章开头这样论述道“:中国本部境内,除了我们汉族以外,尚有许多山居水泛的开化较迟的民族。如云南、贵州一带的倮亻罗,两广、湖南一带的瑶民,广西境内的僮人、西南各省的苗民、东南沿海的疍户,这都是彰明昭著的。我们谁都知道:一个民族文化的高下,与他们的文学(民族心声的歌谣)是很有关连的。”这里从汉族的角度进一步把眼界放到多民族的口承文学,强调了发掘它们的意义。“记得清人李雨村,曾编辑过一部《粤风》,里面除去了一部分粤人的歌谣外,其余都是那瑶僮俍各民族的心声。近来‘歌谣新运动’中,也有人注意的采集了一些云南倮亻罗和广西僮人的歌谣,发表了出来。这些都是很有价值的工作。”④

专文讨论“多民族的一国民俗学”思想的,是目前旅居日本的学者周星。他在《“多民族的一国民俗学”及其它》⑤中总结说,钟敬文提出“多民族的一国民俗学”的主张是“顺理成章,十分自然”的,因为这一理念,“一定程度上,这也是我国许多民俗学家长期以来所思考和在他们的学术实践中不断接近于形成的观点。”⑥周星提及,就民俗学学术队伍的构成和其中少数民族学者的立场而言,这个理念接受起来并不困难,容易得到认同:

在中国民俗学会的大约 1500 名会员中,约有近 400 名左右的少数民族会员,约占会员总数的 26.6%,分属 39 个民族成分,这个比例在一些多民族的省区,实际还要更高。这些少数民族会员,尤其对当地各少数民族的民俗文化很有研究,也出版了大量的有关著述,应该说,它们都是中国民俗学成果中值得我们重视的组成部分。我想,这些同志们对于“多民族的一国民俗学”的学术理念是深有同感,也是很能认同的。①

周星强调说,诚然,各民族地区的民俗活动,具有族别特点,但又往往超越族群边界,大量民俗事象长期相互影响,形成了许多跨族际的民俗事象。此外,还有一个“地域的视角”。如果把族别和地域的视角联系起来,情况就会更为复杂。应对这种更为复杂的局面,需要一个更为“整体的观念”来统摄和把握局部“,因为中国各民族共享的社会和历史统一性进程以及共同创造的民俗文化财富,使得我们有可能发展出建立在地域和族群文化之多样性基础上的‘一国民俗学’。”②周星对钟敬文多民族一国民俗学思想的阐发,对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该命题,提供了有价值的参照。尤其是他从自身学术训练和背景出发,对民俗的“地域”和“族别”属性的特殊强调,令人印象深刻。依照笔者的理解,钟敬文先生作为文化研究的大师,对中国文化的整体面貌和历史进程有全面的把握,这是他“多民族的一国民俗学”思想的宏阔背景。这种对全局的把握,与费孝通关于中华民族是“多元一体”的论断,在深层次上是十分契合的。中国各民族漫长的共同发展进步的历史轨辙,构成了今天文化上多元的灿烂局面。所以说,钟敬文的命题是有历史高度的,是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对多元文化现象的理解和阐释,长期以来就是精辟见地与糊涂观念并存,有的观点不仅不科学,而且有害。例如有人错误地认为,文化上的差异,就是人类文明进步过程中“先进”和“落后”的差别,应当尽快消除“落后”,尽快臻达“先进”、“发达”的境地,这与殖民主义理念如出一辙。有人用简单的两分法看待复杂的事物,用二元对立的方法处理文化问题。在他们的观念体系中,所谓先进代表了人类的发展方向,与后工业的、高科技的、书面的、雅致的、逻辑的、合乎人性的等概念联系在一起;而所谓的落后,往往与前工业的、低技术的、口传的、粗鄙的、前逻辑的、违反人性的等概念联系在一起。这样一来,似乎善恶高下立见。抛弃“陈规陋习”“、野蛮”和“原始”,就成了人类文明和进步的不二法门。还有人发展出更为精巧的理论,试图“隐晦地”证明某些文化比另外一些文化更高级,更合于人性和人道,而另外一些文化需要改弦更张,或大幅度更改,乃至毫不留情地弃之如敝屣。在人类历史上多次上演的文化殖民操演,其背后的理念,就是这种特定文化的优越论在发生作用。今天,在联合国组织的有关文件中,还可以看到对这一类谬论的高度警觉和立场坚定、旗帜鲜明的批判。例如,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2004 年人类发展报告》中,就指明以下应当警惕和批驳的谬论:“某些文化比别的文化更有可能促进发展”、“文化多样性不可避免地导致价值的冲突”,以及“文化多样性是发展的障碍”①。在这份由众多专家合作撰写的报告中,在关于文化多样性的现实基础、发展前景等方面的讨论中,处处体现了反对强势文化的文化统治、反对强迫的文化同化政策等主张。钟敬文关于多民族的一国民俗学观念,可以说,与晚近发展起来的多元文化主义的社会思潮,是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的。由此也可以看出,钟敬文的民俗学思想,具有很高的人类伦理基点。这样说并非夸大之词,因为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框架下,文化多样性的恪守,是人类基本权利的组成部分,其重要性需要从我们自身和子孙后代的利益加以考量,而且文化多样性政策的坚守,对于人类长期、安全、可持续发展而言,具有难以估量的重要作用。一些东方和西方的民族虚无主义论者或民族沙文主义论者,以这样那样的方式,或宣称所谓民族共同体乃是为了特殊利益人为建构的结果,应予取缔,或宣称某个民族比其他民族“更文明”和“更先进”,因而先天合法地具有统御其他民族的法权。这种无视历史、无视客观情况的论调,早就遭到有良知和科学精神的思想家们的严厉挞伐。与人类在其发展进程中出现民族集团的现象相对应的,是在生物多样性与文化多样性之间,具有高度耦合对应关系:“虽然人类是一个物种,但是基因突变给了他们学习知识和把知识代代相传的能力,这种突变,解释了人类成功地扩散到地球各处的历史”②。应当引起高度关注的是这样一个事实:在植物和脊椎动物物种最多的 27 个国家中,有 19 个国家的报告说,他们的国民使用超过 50 种以上的口语。③可见,与语言差异相对应的族群的产生和发展,其语言和文化的特异性现象,都往往与特定生态环境有密切关联。可见,民族从来不是人为建构的、可以随时宣布取消的现象。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如果说这些谬见已销声匿迹,还为时尚早。在中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经过打扮和伪装的民族虚无主义或民族沙文主义思想也没有完全绝迹。从另外一个方面说,某些带有极端民族主义观念的思想,也没有彻底退出历史舞台。在某些用狭隘的情绪代替科学的精神的学术表述中,我们还能够看到这种观念的踪影。好在就总体情况和大局而言,此类谬见,在民俗学领域没有多大的市场。原因之一,笔者认为与民俗学学科有钟敬文先生这样的大师,始终坚持符合实际的、符合历史唯物主义的民俗观有很大关系。钟老不仅在学理上提倡之,在学术实践中也践行之。从创立中国民俗学会之初,到组织教材编写、人才培养、学术团队建设,到民俗学在国家学术格局中的布局,钟老都考虑到了多民族的学科特质,及在长久的学术建设中应如何体现多民族的维度这一思想。钟老长期倡导招收各少数民族的学生,培养他们在民俗学方向上的学术兴趣和专业知识,引导他们建构本民族的民俗学体系。钟老在这方面的胸襟和眼光,远远地超过了许多同代和稍后的民俗学学者。在钟老的胸中,有全国学科发展的整体格局,也有如何引导一国学术发展的思路。一个学科的统领者往往具有这样的素养,他不仅胸中装着自己的学术经营,还装着机构发展的蓝图和构想,乃至装着一个国度学科发展的整体思路。仅就统领学科的胸襟和气度而言,钟老也是无可替代的。多民族一国民俗学思想提出后,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并为广泛接受。此后,在这个重要命题上,没有出现人言言殊的情况,在指导思想上和具体研究中也没有出现混乱不清、乃至针锋相对的提法。中国民俗学的学科版图,就向着多元的、多通道和多进路的方式发展。今天有如大海般的各民族民俗活动和民俗事象,原本就是各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彼此学习和相互影响的结果,对于某个民俗事象的解释和说明,往往需要利用其他民族集团的材料,进行对比和类比研究。光是形成一个民俗学概论的著作,就需要引入大量各民族的民俗材料。近些年来,不断有人尝试编写以多民族的民俗传统为经纬的教材,就是明证。不过,钟老的多民族的一国民俗学思想,除了强调在一个国度之内,应当发展多民族的民俗学的理念,其实深究起来,还包含了两层含义:各个民族的民俗事象,都应当成为研究的对象;研究者队伍,也应当具有多民族的构成。他在教学实践中,很好地践行了这个主张。他还多次表述过:来自特定民族的民俗学者在解读和阐释他们民族文化传统时所具有的优长,往往是其他民族的学者轻易不能替代的。其次,发展多民族的民俗学,还有一个方便与国际东方学对话的便利。我们都知道,长期以来,西方的东方学研究诸多领域,起步比我们早,专业人员比我们多,在学术发表的阵地数量和已经产生的影响上,比我们有优势。关于《格萨尔》的研究,两位学人(大卫•尼尔Alexandra David-Neel,1868~1969 和石泰安 R. A. Stein 1911~ ) 的法文著述产生的影响,是今天国内任何一个《格萨尔》专家所不能比肩的。这种状况当然是历史造成的,不过今后不应当长期延续下去。笔者在另外的场合谈论民俗学的少数民族维度时,讲过几条意见,觉得拿来在这里支持钟老的说法也合适:

第一,按照中国民俗学的学科创立和发展传统看,它从勃兴之初,就没有将少数民族及其文化排除在研究对象之外。歌谣学的最初实践活动区域,就有来自少数民族聚居区的歌谣展示。这个传统,今天就更没有理由不坚守了。第二,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其中的每一个民族成分,都是这个大家庭不可分割的成员。各少数民族群体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血肉联系,它们在参与建构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历史地位和作用,都令有关各少数民族的知识和遗产,合理合法地、无可争辩地成为国家学术的一部分。在中国的民俗学学科建设和发展中,大力发展少数民族的民俗学,是与大力发展中国民俗学的总的目标相一致的。第三,中国境内的各个少数民族,分属于几大语系———汉藏、阿尔泰、印欧、南岛和南亚等。他们各自所长期居住的自然环境、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生产生活方式和产生于其基础上的知识体系和信仰体系、社会组织方式和其他活动等,彼此间差别相当明显。它们是民俗学生长、发展和获得丰收的肥沃土壤。对少数民族民俗活动的深入研究,不仅具有阐释特定文化传统的意义,也有提供观照文化范例并提炼和抽象出文化活动通则的范式意义。第四,中国少数民族民俗的有关研究,已经有可观的发展历史,形成了自己的某些特色,积累了宝贵的学科经验,如蒙古族,在百多年前就产生了自己的民俗学著作。今天,在内蒙古地区,一些民俗学理论和方法的课程,也还是用蒙古语讲授的。这是中国民俗学学科特色的一个显著方面,是我国民俗学学科建设的难点所在,挑战所在,也是机遇和光辉前景的所在。第五,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社会,尤其是在国际人文学界的大力倡导下,人类社会越来越意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人类知识和经验的重要一翼,与作为另一翼的人类有形文化遗产一道,为人类的文明和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方方面面,恰恰是民俗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民俗学在人类今后的发展和进步中,在总结人类宝贵经验和教训方面,都将发挥更大的作用。在当代系统化教育的知识教授体系中,民俗学不仅应当拥有一席地位,还应当拥有发展优先权,享受优先扶持的地位。当前对该领域人才的需求,国家文化建设战略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研究等环节工作的全面铺开,都对民俗学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比较而言,少数民族的民俗学人才更为缺乏,这方面的需要也就更为紧迫。①

多样的民俗文化篇5

关键词 民俗体育文化 传承 转换

民俗体育,不管其定义的表述如何不同,民俗体育的本质就在于它的文化性及区域族群性。一项民俗体育的产生和发展,都包含着该族群或区域丰富的文化内涵,所以大多数学者都选择以民俗的基本概念为立足点。《体育科学词典》将民俗体育定为“在民间民俗文化及民间生活方式中流传的体育形式,是顺应和满足人们多种需要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文化形态”,而樊正治将民俗体育定义为“用于祭祀、庆生、教育、养生、医疗、休闲活动等并以达成身体健康,促进团结意识、发挥精神力量的教育目标,余万予界定民俗体育内涵是“在民俗体育活动中产生,依托民俗节发展,并在一定时空范围内流传的与健身、娱乐、竞技、表演有关的活动形式”。涂传飞和余万予在《对民俗体育特征的研究》认为民俗体育存在于广大民众之中,民众既是民俗体育的创造者、享用者和传承者,又是民俗体育的载体。其次,民俗体育是被广大民众所传承的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它在时间上是可以世代延续的,在空间上也是可以传播和分布的。

综合上述各位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笔者采用的民俗体育的概念是在民间风俗和民间生活中为顺应和满足人们的需求而发展起来的一种特殊的文化活动,其具有一定的区域性、文化性、风俗性,并以物质的、非官方的方式传承,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和传承意义的体育活动。民族体育既是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也是群众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省乃至我国的文化整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全民健身也具有实质性的意义。随着社会的变迁和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影响,使得江苏省许多优秀的民俗体育项目出现参与人员身份变异、宗族崇拜功能弱化、活动指向功利化等问题,使其维持和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危机,民俗体育亟需正确的理论指导来冲破这些发展的瓶颈和制约因素,促进催生我省民俗体育发展的新领域。民俗体育文化承载着不同民族的历史文化“民族心理”风俗习惯和社会生活等功能,是先辈们在漫长的历史中创造和积淀下来的传统文化之一,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国家体育局出台了《中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推广管理办法》,民俗体育文化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这一系列的举措为民俗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奠定了基础指明了方向。但是,在生活方式现代化城镇化进程加快文化不断西化经济全球化和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今天,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组成部分的民俗体育文化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国内学者在民俗体育文化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民俗体育文化的资源开发、未来发展趋势、相关概念辨析等方面或通过不同视角对不同区域民俗体育文化进行研究。本研究旨在填补江苏省民俗体育文化理论研究的不足,深入挖掘江苏省民俗体育文化在传承与发展中所面临的困境,提出民俗体育文化的可持续生态发展策略。通过依托国家政策支持,动员社会力量,充分利用地域特色和旅游资源优势,实现民族传统文化与河北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

民俗体育与民俗体育文化:文化一词源于古拉丁文,起初意蕴耕耘和挖掘土地,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变迁,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又被赋予不同的含义。民俗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是先辈们为了适应和利用不同的生态环境而形成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是社会文化的一个重要分支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俗体育是民俗学和体育学交叉融合而衍生的学科,是与各种民俗文化民间风俗和人们生产生活关系密切的各种各样的运动和游戏的总称,是满足人们多种需要的特殊文化形态,它承载着健身娱乐、竞技和传承民族文化等功能,反映了各个民族发展的历史文化、民族心理和社会生活等,具有很强的群众性和基层性,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宝库中的一块瑰宝。然而在文化不断西化、经济利益化、生活方式现代化、价值观念多元化和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背景下,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民俗体育文化,面临着非常严峻的困境。如何抢救与保护、挖掘与整理、传承与发展民俗体育文化的原有属性和内核价值,实现其可持续的生态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

基金项目: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编号:12TYD008)

参考文献:

[1] 盛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1.

[2] 徐金尧.民族传统体育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3] 秦椿林.代中国群众体育管理[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6

[4] 王娟.民俗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多样的民俗文化篇6

关键字:民俗;造型艺术;建筑装饰;特征

中图分类号:J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0)16-0076-02

民俗是依附于人民的生活、习惯、情感与信仰而产生的一种文化现象。它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国文化增添多样色彩,并独具特征。民俗体现着民众的审美心理,在实践过程中孕育而生,由于民俗文化产生的特定环境背景与其中蕴含的特殊审美需求使得民俗具有鲜明的特征。民俗造型艺术作为民俗事项在实践中的产物,真实的阐述着民俗文化。因而,从民俗的特征之中可以清晰的看到民俗造型艺术的鲜明特征。本文将从古典园林建筑装饰图案方面具体浅析民俗造型艺术所具有的特征。

一、我国民俗及其相关特征

民俗是指融入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的习俗,各种民间习俗的形成发展与社会类型、社会生产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我国属农业生产型社会,民俗的形成依赖于土地和气候的现实因素。古时候的先民靠天地吃饭,从而导致人们形成了天、地、神、人共存的观念,对天、地、神异常的敬畏与崇拜,使天地观念成了中国自然崇拜观念的核心内容,并因此创作出很多的神话故事。这一核心因素不仅决定了我国民俗事项的种类,并且赋予民俗表现形式鲜明的特征。一些民俗学者对其具有的特征做了如下概括:民俗具有地域性与多样性的特征,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使得民俗有着百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韵特点。地域的文化积淀、习俗风情、地貌环境必然给这个地区的民众意识、情调、志趣、喜好等提供营养和土壤,并留下一定的烙印,这是人们主观情感与外界事物同形同构的关系所致,是外界事物的情感化、意识化,即“自然人化”的结果,加之农耕生活在中国古代百姓生活中占主导地位,漫长的封建统治,使得各地区之间长期的隔绝与封闭,造成各地民俗形成过程中的差异性。民俗的实用性与神秘性特征,实用性是中国民俗最本质的特点,民俗服务于人们的生产与生活,人们依赖民俗事项开展生产,繁衍后代,寻求精神愉快。而民俗中的一部分民俗事项具有神秘的色彩,民间传承着大量古老风习。“神”、“灵”的原始观念依然浓烈,民俗事项大多蒙上了神秘色彩。佛、道二教对民俗生活的介入,更使得中国传统民俗的神秘色彩更为浓厚。民俗具有稳定性与变异性,民俗事项被代代传承下来,大部分民俗事项具有稳定的特征,但是一小部分民俗在传承过程中出现变异,民俗内容形式发生着变化,同类民俗在不同时代、不同地区都会有各自的特点。

了解民俗的本质与特征对我们深入的探讨民俗造型艺术具有重要意义。民俗造型艺术是在民俗具体事项中产生,并充分的表达着民俗事项。

二、民俗文化中的造型艺术

民俗造型艺术作为艺术形态之一,指用一定的材料和手段创造的可视静态空间形象的艺术。民俗造型艺术是由劳动人民直接创造,并形象的体现着人们现实生活与审美理想的一门艺术,它在社会下层广为流传。民俗造型艺术品是民俗文化的“活化石”。当我们触摸到这些艺术品时,会深深的感受到前人的智慧与创造力。民俗造型艺术是一种充满了情感和生命的意象,它是劳动人民在民俗事项活动中自主的审美创造。民俗造型艺术的形成是个复杂的过程,杂糅着历史与现实两方面的因素,被个体意识与社会意识交互影响。

民俗造型艺术题材多样、内容宽泛,大概包含着建筑的格局与装饰图案、区域服饰、节礼用品、多样的题材年画以及饮食礼节等等,在风格上更是多姿多彩。以剪纸的风格来看,北方以粗犷豪放、造型简练为主;南方构图繁茂、精巧秀美。多彩的民俗造型艺术使得民俗文化更趋于完善。它是民族文化艺术中的一块瑰宝,社会和个人有责任和义务做好民俗造型艺术的保护与传承。

三、苏州古典园林中建筑装饰艺术

建筑作为百姓的居住场所与人们的生活关系密切,民俗事项自然充斥其中。先民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之中,逐渐产生了在建筑装饰中运用吉祥图案能“祈福避祸”并能求得福寿与天齐的思想观念。以至无论从建筑的布局、装饰、颜色等方面的都巧妙的蕴含着深刻的民俗寓意。其中以预示吉祥如意与福寿禄的文化观念最为普遍。

苏卅l古典园林建筑在装饰上多运用的是吉祥语与吉祥图案的完美结合,多以人物、走兽、花鸟、日月星辰、神话传说、民间谚语等作为装饰的主题,并通过借喻、比拟、双关、谐音、象征等表现手法。如多运用“莲”与“连”同音、“鱼”与“余”同音、“荷”与“合”同音;鹿用其谐音“禄”、蝙蝠用其谐音“遍福”、在禄星的东西两侧放置仙鹤和梅花鹿,寓意为“六合同春”等等,也正是由于以上物品在读音上的特殊寓意,使得这些物品在园林之中随处可见。

古典园林之中不仅在装饰图案上蕴含深刻的寓意,在园林中栽植的植物中也存在着很大的讲究。园林中多栽种具有深刻寓意的植物,如梅、兰、竹、菊等等。就拿栽种的来说,是中国的传统名花,不仅有飘逸的清雅、幽幽袭人的香气,而且具有“擢颖凌寒飙”、“秋霜不改条”的内质,其风姿神采,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向往,也成为陶渊明精神的象征。陶渊明嗜菊,曾写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千古名句,自此开创了山水式园林的样式。在沧浪亭门墙的中下枋的两侧雕刻长寿和富贵牡丹,其周围装饰着盘长、叠胜、如意等吉祥图案,寓意长寿、富贵、平安、吉祥,再如在留园的裙板木雕上就出现了陶渊明手持一支,身旁是盆景,小童在一旁兴致勃勃地赏菊。

在古典园林之中,以神话故事表达福、禄、寿寓意的题材雕刻图案也很普遍,如“八仙过海”、“八仙庆寿”、“暗八仙”“东方朔偷桃”等等,八仙惩恶扬善,抑富济贫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人们常常把自己的愿望寄托在他们身上。狮子林大厅的屋顶的正中就塑有八仙过海的造型,八仙各持法器,脚踏祥云。还有一个被普遍运用的题材是东方朔偷桃。东方朔本来只是一个历史人物,与长寿并不沾边,但因为他偷吃了三千年才开花结果的西王母的仙桃,而且偷吃了三次,这样算起来他可以称得上是老寿星了,因此东方朔便成为了中国人心目中的长寿之祖。

从园林中建筑装饰图案来看,园主人普遍有着“祈福避祸”、求得福寿与天齐的愿望,从中能映射出先民们的普遍愿望。因此,建筑上的吉祥题材造型艺术被世世代代的延传下来,形成了人人认可的吉祥样式,慢慢便形成了大一统的建筑装饰吉祥纹样,但其故事内容、表现手法与组合方式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风格与特征。通过对建筑装饰内容的具体分析,可以明显的看出民俗造型艺术具有的一些特征。

四、民俗造型艺术的相关特征

(一)传承性与变异性的特征

民俗的形成总是历代相承,积久而成。民俗造型艺术的形 成也往往也是数十年、数百年、乃至更长的时间积累而成。因而,民俗造型艺术具有传承性。一代又一代的传承才使得民俗造型艺术大放异彩,成为民族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国人的骄傲。但在传承的过程中,我们也需要看到民俗造型艺术的另一个重要特征变异性。民俗受到社会文化与创作者个人思想的影响,因而在不同的社会与文化的影响下,民俗造型艺术在内容与形式上出现了差异性。就拿古典园林建筑装饰中八仙吉祥图案来说,它在不同的时期就有着不同的造型与形式。

(二)主观性与随意枉、依赖性与独立性的特征

民俗造型艺术出自民间艺人之手,这些艺人处于社会的大众层面并受到特定社会文化与社会伦理道德的影响,与此同时他们具有朴实的性格,在民俗艺术的创作中自由的表达着自己的思想意识与审美感受,创造完全是从自己的理想、爱好和兴趣出发。这些便是民俗造型艺术形成的背景环境,也正是这一特定的背景环境使得民俗造型艺术具有主观性、随意性与集体性的造型特征。此外,从民俗造型艺术形成的过程之中也可以清楚的看到民俗造型艺术具有依附性与独立性的造型特征。它的形成依附于社会环境的大背景、依附于人们的实用需求,社会文化与实用需求深深地影响着民俗造型艺术的内容与形式。但是它又同时具有独立性的特性,即美的特性。它在满足实用功能的同时以直感的美的形象呈现于人们的视野之中,色彩的运用更是贴切、直观。

(三)道德伦理性与实用性的特征

不难看出民俗造型艺术呈现出强烈的伦理道德色彩。在社会发展的进程当中,在社会文化意识与个人思想意识的相互碰撞与融合之中,先民逐渐形成了具有民族特征的鲜明的伦理道德观念。这种道德观念具有强大的力量,它约束着人们的行为,影响着整个社会的风气与个人意识,更是成为人们评判是非、区分美丑、审视善恶的准则。因而,由民众创造的民俗造型艺术也被深深烙上道德伦理的烙印。至今在一些地区建筑的门楼、牌匾、门楣上仍不难看到道德伦理与传统文化的痕迹。

从建筑装饰的造型艺术来看,大多造型装饰融吉庆与安乐的思想于其中,推而广之可以得知民俗造型艺术多产生于祈福的大环境之中。在建筑装饰中经由民间艺人创造的艺术品普遍带有吉祥含义,并具有一定避祸功能,同时可以看出民俗造型艺术大多具有一个母题,相关造型装饰围绕母题而展开。由此可见,民俗造型艺术是门实用性的艺术。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民俗造型艺术受到社会经济、个体与社会审美的影响,它是混合着社会意识、个人意识、社会审美需求与个人审美需求的一门民间艺术。

也正是由于民俗造型艺术的以上特征,民众的生活才离不开这门艺术,它被一代又一代的传承。

五、总结

多样的民俗文化篇7

关键词:语文教学与实践;民俗文化;渗透

一、现阶段青少年对传统和地方民俗文化的漠视原因分析。

(一)崇尚洋节日

当今的中小学生对于传统或地方的民俗文化知之甚少,而相反对于外国节日却有着不可抵挡的趋势。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历史悠久,凝聚了中国56个民族的文化,体现了各民族劳动人民的审美意识,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然而,中华儿女对待自己的的传统节日只有麻木和冷漠。这将是我们文化危机的所在,身至于此的我们又应该如何对待?学校是主要的教育机构,既然提倡素质教育,那么中国的传统民俗应当引起重视。

中学生对于传统节日的看法如何呢?为了了解中学生对此的态度,我们以发问卷的方式进行调查,经过我们整理发现,90%左右的学生都有过洋节的经历,对中国传统节日持降温态度的有40%,而通过调查发现,他们认为外国节更有节日气氛,更热闹,更适合他们这个群体,而中国传统节日太素,只能和家人在一起,缺乏激情和闹腾的场面。

(二)网络的冲斥,生活水平的提高。

当代的中小学生,网络是他们与同学朋友交流的一个主要平台,网络游戏是他们美好的时光的挥霍品,那游戏中的厮杀场面已成为充斥他们大脑的图像。笔者曾在农村老家过年,子侄辈们早早吃好饭就守到电脑前,纹丝不动。炫目的烟花、精彩的春节联欢晚会丝毫引不起他们的兴趣。过年的压岁钱成为他们理所当然的充点卡的资金。而农村孩子大年初一早早起来拜年的习俗已不复存在,哥哥准备的几十张崭新十元钞票发不出去。问其原因,是现在农村家庭的孩子已不缺那几个钱,父母们还生怕孩子去拜年丢脸,怕别人笑话。也不曾灌输这样的习俗给孩子。

纵观目前的现状来看,传统节日和地方民俗已被孩子们渐渐淡忘,我们如果长此以往的话,那些承载美好祈愿的节日终有一天会从人们的印象中抹去。而我们作为教育者,深感责任的重大。

二、中学语文教学中民俗文化渗透的可行性。

1.中学生的特点为民族文化教育的实施提供了可行性

中学生在学习掌握新知识的时候,他们的求知欲、好奇心、新鲜感都很强,他们往往更喜欢学习趣味性的知识,更喜欢多姿多彩的课堂,对教师照本宣科的讲解和枯燥无味的知识传授不感兴趣。而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学和民俗文化知识就能够丰富课堂,这些知识在课堂教学中往往能满足学生更多的需要。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如果能用一些有趣的谚语或一些古老的民间传说故事作为新课的导入,就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中学语文课程特点有利于民俗文化在教学中的渗透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对教材的编写提出了新的建议,提到教材编写“应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理解和尊重多元文化”“开阔学生视野”。中学语文教材的这些特点也具体体现在它包含的民俗文化方面。如《社戏》《故乡》《云南的歌会》《端午的鸭蛋》《看云识天气》《大自然的语言》等等。中学生在学习这些课文时,既提高了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又受到了民俗文化的熏陶。

三、在中学语文教学和实践中渗透民俗文化的途径和方法。

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民俗文化渗透并不属于常规的语文教学内容,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民俗文化的讲解和渗透时需要结合具体的实际和授课内容,寻找有效的途径和具体的方法进行分析渗透。

1、利用节假日,让学生进行民俗民风的采风,举办摄影展或画展。

我们黔东南可谓是“歌舞之乡”“百节之乡”,淳朴的民风民俗早就已经响彻九洲,让很多中外游客慕名而来,这样丰富的文化资源我们作为本土人却不知道,实在是一大笑话。所以,教师可分配学生以组为单位利用节假日到民间去采风,利用手中的手机或家中的摄像机或数码相机把看到的民风民俗拍摄下来(有画画能力的就用手中的画笔把家乡的淳朴民风描绘出来),再配上文字说明,也许拍摄效果不好,但毕竟是人生的第一次体验。然后在班上甚至在学校举办一年一度的以“热爱家乡”为主题的民风民俗摄影展。也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图片,以“走进黔东南”为主题,搞一次把家乡推向世界解说词的综合性学习。这样一来,学生的兴趣被激发起来,不仅锻炼了口语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我们的传统民俗文化又得到了传承,更加深了学生对这片土地的热爱。

2、通过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写作训练来进行民俗渗透。

民俗经过历史的积淀,蕴含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如祭祖扫墓的清明节,包粽子祭屈原的端午节,亲人团聚的中秋节等等,都表达出美好的民族情感。而除了这些传统节日外,我们家乡还有很多节日都有其美丽的传说和特殊的含义,如架桥节,姊妹节,鬼节,荷花节,斗牛节,芦笙节,丰收节等等,这些节日都是勤劳善良的黔东南人民经过岁月的洗礼,感谢上苍对这片土地的恩赐而形成的。

3、通过文本分析渗透民俗文化

语文学科可谓博大精深,涉及的知识面丰富多彩,其中很多篇目都与民俗有关。如在教学《社戏》时,可结合我们黔东南的芦笙节来进行教学,教师在讲解时,可以让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谈自己家乡的芦笙节是在什么时候过,有哪些节目,场面怎么样。让城里的学生更多的了解农村的民风民俗。而《看云识天气》《大自然的语言》中的谚语更是体现中华民族的勤劳和智慧,在此基础上收集一些家乡的谚语进行补充,就会使学生的知识得到了拓展。在教学《云南的歌会》时,可预先搜集当地的民歌进行赏析,可以讲讲黔东南歌舞之乡的由来以及少数民族对歌的场面。

四、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民俗文化渗透应当把握的原则

中学语文教材中涉及到的民俗内容很多,但并非课文中只要牵涉到民俗内容或民俗描写就去讲解,在讲解时也不可牵强附会或喧宾夺主地去无限制地挖掘教材,而是应该根据课文的具体内容和教学目标,在把握全局的基础上,进行恰到好处地渗透。

多样的民俗文化篇8

关键词:民俗文化;周秦文化;景观设计

1 关中地域景观与传统文化的结合

近年来,全国各地都开始建造具有当地特色的民俗景观,宝鸡市作为关中地区具有民俗代表性的地区,在眉县、扶风、凤翔等县也出现了各式各样的民俗风情园、民俗旅游园等。关中民俗景观无论是在建筑主体,还是在景观设计方面,都要体现出当地的地域特色,与当地传统民俗文化相结合,通过对民俗旅游开发的整体分析布局,结合形式美法则进行统一部署设计。通过走访调查扶风关中风情园的实地分析,并查阅了许多文献资料,总结出关中民俗风情园的一些景观设计手法:

1.1 传统元素与现代手法相结合

通过调研能发现,关中民俗风情园中的民俗景观设计表达手法,注重将传统的元素通过现代材料或设计手法表现出来。植物品种选用关中地区比较有特色的海棠、紫薇等,拴马桩作为一种传统物件,原来是用来拴马绳用的,现在却以现代构成的设计手法散落在草丛里,看上去既有秩序感,又有历史感。

1.2 突显地域文化

关中民俗风情园园中规划与设计要想标新立异,应注重体现当地地域特色。游客既可以感受到关中纯朴与粗犷的民风,同时也能近距离感触园林小品的设施;既可以拉近景观元素与游客之间距离,又可以使游客体会民俗景观的质感、沧桑和淳朴,以达到触景生情的效果,显现“原生态风景”的内心感受,冲击视觉记忆。此外,关中民俗中最基本的农业生活用具被作为陈列的展品呈现给游客,让游客怀念农耕文化,寄思乡愁。

2 周秦文化理念的体现与民俗生活的再现

关中宝鸡地这作为周秦文化的发祥地,在景观设计方面应使用现代的手法再现周秦文化,如将青铜器经过抽象、变形、再造以后,作为景观雕塑、景观座椅、景观灯具,甚至是景观地面来使用。宝鸡市部分地段已经摆放了许多仿造的原始青铜器以体现周秦文化影子,但仅停留于简单的形式摆放,没有把这种器皿结合现代手法加以运用,进行二次创新。关中民俗风情园可以引入传统元素的再生设计手法,以更好地体现周秦文化与现代文明。

其次,结合农村集镇里面的生活场景,以原始又新颖的方式运用于民俗风情园。如扶风县开发打造出了“以扶风为轴线”,再现关中民事民情的旅游项目――关中风情园,它是明清建筑的博物馆,也是关中民风民俗的缩影。其中把关中的民房建筑、特色小吃、手工艺作坊和农家风情集于一体,各种小吃加工坊、织布坊、民间工艺品展坊、各色花卉、农家蔬菜园、多种名优果园等云集,其真实地展示了关中地区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劳动生活景象,当中收存和保护了大量的石器文物,如形态各异、惟妙惟肖的拴马桩、石羊等,既保留了民族的传统风格,又具有时代气息,让生活在大都市的人们能亲身感受体验到关中民风、民情的淳朴厚道。

3 关中民俗风情主题公园的应用前景

民俗文化是传统文化精髓的象征,是民族之根源、力量之源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录入与保护,表明了民俗文化自身具有文化艺术性与历史传承性。随着现代社会生活的飞速发展,很多民俗文化被吞噬并逐渐消失,民俗文化的传承甚是堪忧,必须采取措施使其健康发展并传承下去。关中西部地区作为蕴积历史文化聚集之地,有着优越的民俗文化,因此,造就了关中西部民俗旅游业的繁荣兴盛。这里民俗旅游业形式多样,其民俗内容多姿多彩、丰富多样,为民俗文化的传承奠定了基础。关中民俗风情公园的主题定位,采用多种设计手法展示和呈现关中民俗主题,紧跟主题形象,对景观空间进行合理的空间组合和分区布局,积极挖掘多种关中民俗主题公园展现模式。通过不同的展现技法表现出民俗“活”的文化,使游客亲身体验民俗文化,深刻感受浓郁的风土人情,同时,完成再现民俗主题公园教育和传承的使命。因此,其具有传播传统民俗文化和教育后人的作用,其应用前景不可估量。同时,民俗主题公园也可以与乡村旅游相结合,将整个乡村民居、乡村田园绿地、乡村果木基地等作为民俗主题公园景观规划的一部分,或者主题公园与周边乡村游相结合,形成一条旅游线路,可以带动当地乡村旅游和乡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由此可见,关中民俗风情主题公园的作用不容小觑,其景观规划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公园独特性的展示和当地乡村旅游的发展,继而影响到乡村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因此,景观设计应立足当地、回归传统、回归自然,为人们营造一种生态、可持续的,具有地域特色和历史感召的景观环境。

参考文献

1 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9

上一篇:外贸行业调查报告范文 下一篇:社区实践调查报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