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证券市场范文

时间:2023-10-18 13:29:55

新版证券市场

新版证券市场篇1

关键词:银行信贷;房地产;证券化;金融市场

目前,我国房地产金融市场融资渠道及其单一,主要依靠商业银行发放的房地产贷款。据不完全测算,我国房地产市场上超过50%的资金都是来源于银行信贷。虽然在理论上有诸多渠道可以融资,但是上市融资、信托融资、债券融资、基金融资的作用微乎其微。发行企业债券要经过政府相关部门的严格审核,房地产企业发行企业债券更加困难。2004年基金融资随着信托融资的发展虽然有了进步,但作用仍然很小。从全世界来看,依靠银行信贷为房地产市场提供单一融资渠道只有东南亚、南亚的一些发展中国家,这种模式下一旦房地产市场发生剧烈波动,就必然导致严重的金融危机,严重的金融危机甚至导致国民经济的严重衰退。

(一)我国实施房地产证券化的可行性

1.房地产产权改革成功为房地产证券化提供了前提条件我国土地使用制度和住房制度的改革为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提供了前提条件。随着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用地单位或居民逐步拥有了房地产产权,通过承租国有土地,补交土地出让金的方式拥有了土地使用权,可以在法律范围内自行处理。例如土地入股、联营联建、转让、赠与、抵押等。我国的税收制度、会计制度也在不断进行改革,信用体系建设正在进行,国际标准的评估体制及其机构的引进、信用担保制度的建立使我国房地产证券化基本具备了建立其信用制度的条件。2.快速发展的房地产与金融市场为房地产证券化提供客观条件(1)快速发展的国民经济。从整个国家的宏观经济基础看,我国金融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经济运行状况良好,发展势头强劲。(2)繁荣的房地产市场。房地产业的发展与国民经济发展基本同步。房地产业既是资本密集、关联度高的产业,又是提供生活必需品的基础产业。我国的房地产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兴起,20世纪90年展壮大,在20多年的发展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金向收益高的行业流动是必然规律,这在房地产领域表现的尤为明显,各行各业纷纷投资房地产。(3)不完善的房地产金融市场。国家针对房地产金融领域的违规操作现象,自2001年以来连续出台了一系列房地产金融政策。3.我国已初步具备实施房地产证券化的微观基础(1)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业务基本成熟。住房抵押贷款是最容易进行证券化的优质资产之一,其原始债务人信用较高,资金流动性稳定,安全性高,各国的资产证券化无不起源于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而我国随着住房货币供给体制逐步取代住房福利供给体制以来,住房抵押贷款不断上升,已初步形成规模。(2)走向规范的资本和证券市场。以买卖发行各种债券和股票的资本市场在我国已形成基本框架,并对国民经济的运行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也因资本市场证券品种丰富而使房地产融资形式有多样化的选择。我国的证券市场已初具规模,形成了以众多证券公司组成的证券发行市场和上海、深圳两地证券交易所、STAQ系统和NET系统为代表的证券交易市场,硬件和软件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这就为房地产证券的交易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

(二)我国实施房地产证券化的必要性

1.房地产证券化的实施有利于商业银行转移金融风险推行房地产证券化,金融机构成为房地产投资者与房地产经营者之间重要的中介机构,整个金融系统就有了一种新的流动机制,银行可以较快的收回资金,扩大融资来源渠道,便于其进行负债管理,同时提高金融机构的自有资产比率,增加表外业务收入。通过证券化组合的出售和购入,商业银行的风险被分散给了其他机构投资者或广大散户,提高了金融系统的安全性,从而能够推动我国金融市场的良性、有序运行。2.房地产证券化的实施有利于我国资本市场发展房地产证券化作为房地产融资手段的一种创新,通过证券形式将房地产市场与资本市场联系起来,对于积累社会闲散资金,促进个人储蓄向房地产投资的转化具有深远的意义,同时房地产证券化为一般投资者提供了共享房地产开发与经营收益的机会,增添了一种新的投资工具,有力的推动了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

(三)总体上看我国房地产证券化的可行性与必要性及其发展障碍和对市场的理性预期

首先,我国证券市场逐步成熟,为房地产证券化的实施提供了一定的经验。证券市场的发展使得参与市场的各方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为理性投资者的培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其次,我国房地产证券化的组织体系与制度条件初具雏形。发展房地产证券化的市场基础设施及配套服务正在逐步完善,如商业银行抵押贷款商业化住房金融业务的发展,保险公司、信托投资公司提供的金融服务渐趋完善等。但是房地产证券化是一项复杂、专业化程度高、技术性较高的系统工程,这在我国还是一项新生事物,其特殊的结构设计需要各方面的制度安排。目前我国在法律、会计、税收制度及风险防范等配套环境方面还难以对房地产证券化形成良好的支持,这将是开展房地产证券化的现实障碍。所以房地产证券化在我国的发展虽不具备大规模的推广条件,却也有一些有利因素,这些有利因素为开展房地产证券化品种的试点提供了必要条件,房地产证券化的进一步试点是完全可行的,等试点成功积累了足够的经验后再大范围推广将是比较稳妥的路径选择。

参考文献:

[1]沈沛主编:《资产证券化研究》海天出版社1999年版.

[2]王开国:《资产证券化论》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3]曹建元主编:《房地产经济学通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4]吴福明:《房地产证券化探索》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5]王洪卫、马健:《不动产金融论》,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新版证券市场篇2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闻出版局:

为加强证券期货信息传播的管理,规范证券期货信息传播行为,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新闻出版署等六部委联合制定下发的《关于加强证券期货信息传播管理的若干规定》(证监〔1997〕17号),已于今年四月一日施行。依照该规定,综合类报刊开设证券期货专刊、专版,或者刊发该规定第三条所述第五项信息,即证券期货市场的分析预测,个股、期货品种及合约行情走势或投资建议,需经新闻出版署批准。为规范管理,提高效率,经研究,各地综合性报纸开设证券期货专刊专版等事项,划归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闻出版局审批管理范畴,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综合性报纸开设证券期货专刊、专版或刊载该规定第三条所述第五项信息,由各地新闻出版局审批。非综合类、非证券期货和经济类报纸一般不得开设证券期货专刊专版。报批办法由各地依据《关于加强证券期货信息传播管理的若干规定》制定。

二、加强报纸对证券期货信息传播的日常管理监督。特别是刊发内容涉及到证券期货市场的分析预测,个股、期货品种及合约行情走势或投资建议(即该规定第三条所述第五项信息)时,撰稿人必须具有中国证监会批准的从事证券期货投资咨询业务的执业资格,并署明真实单位和真实姓名。刊发该类稿件时,应要求报社对撰稿人的执业资格认真审查,撰稿人不能出具其资格证明文件时,稿件不得刊发。

三、对证券期货专业报纸与证券期货投资咨询机构的合作应加强管理,不得向任何机构和个人出租版面,不得与个人合办栏目。与机构合办的栏目,报社须严格掌握终审权,报社不得准许合作方工作人员以记者的身份从事采访活动。

新版证券市场篇3

关键词 证券市场 交易成本 监管模式

1 我国证券市场监管模式概述

目前我国证券市场实行的是集中统一的监管体系,即以政府监管为主导,集中监管和市场自律相结合的市场监管框架。

(1)监管主体。在我国证券市场发展早期,赋予中国人民银行进行证券市场监管的职能。1991年由于对证券市场的多头管理和分散管理,出现了黑市交易、操纵交易等严重社会问题,之后建立了股票市场办公室会议制度。1992年10月又成立了国务院证券管理办公室(简称证券办)和中国证监会,并分别赋予了相应的职责。这种监管体制在此后的实际中不断发展和变化,证券办职责侧重于证券市场的宏观管理和变化,证监会则侧重于微观管理,彼此之间存在职责上的重叠和交叉。在国务院机构改革中,中国人民银行依照《银行法》规定,也不再继续负责证券市场的监管,证券办现已撤消。证券监管体制上的变化导致了证监会职责的加强,使证监会成为我国证券市场集中监督管理机构。1998年《证券法》的出台,标志着中国证券监管体制由简单、分散到相对完备和集中统一,也标志着中国证券监管体制的正式确立。

(2)监管法规体系。1998年以前我国证券市场和监管是通过一系列的行政规定,包括全国性的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进行的。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获得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并标志着我国证券市场依法治市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证券法》和《公司法》作为我国证券市场监管的法律基础,和其他证券管理法规共同构成我国证券市场监管法规体系。

2 当前我国证券监管存在的困境

2.1 行政监管失灵,监管权力配置不合理

由于政府的全面干预,导致其“四面受敌”。多元化监管使政府监管者左右为难,所以,尽管证券立法颁布了大量的制裁性规范,但它们真正能够贯彻执行的却相当有限。于是在我国证券市场上出现监管失灵,如上市公司的恶意包装、信息披露不规范、内幕交易、报表式重组等不规范行为难计其数,庄家利用优势和上市公司串通、恶意操纵市场的行为时有发生。另一方面,监管权力配置不合理、行政监管授权不足与行政监管的范围过宽。由于对证券行政监管特点和优势认识不足,我国证券法没有授予证券行政监管机构进行主动执法所需的充分权力,使证监会应有的主动监管的功能和作用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中国证监会的工作又过多地集中在对证券市场的日常管理上,替代了许多应由自律组织独立的地位和监管的权力。尽管这种情况现在已开始改变,但是证监会功能的准确、精细的定位仍然不够明确,原因在于对行政监管的理论认识尚不到位。

2.2 自律机制欠缺,自律组织监管有名无实

从美、英监管模式的具体实施方式上,我们可以知道,成熟市场的监管要发挥政府和自律两方面的作用,而我国目前的监管则是由政府一方面进行,自律监管机制缺位和自律机构独立性明显不足。

(1)自律监管机制欠缺。由于实行行政监管为主,自律管理为辅,所以整个监管凸现的是行政机关的意志。再加上我国历史上形成的行政权宽泛,法律上设计的自律机构和机制行同虚设。没有真正注意培养市场的自律机构和机制,甚至连证券交易所也演变为政监会的下属机构。

(2)自律机构独立性明显不足。交易所和协会的任免由证监会控制,自律规章如交易所的上市规则、会员管理规则都是证监会制定。我国《证券法》第95条规定,“证券交易所的上设立和解散,由国务院决定”,第100条规定:“证券交易所设总经理一人,由国务院证券监管机构任免”。尽管《证券法》第95、97条还规定:“证券交易所是提供证券集中竞价的交易所的不以盈利为目的的法人”,“证券交易所设理事会”。然而,在实际的运作中,证券交易所的理事会作用非常有限,不能独立发挥作为证交所决策机构和治理机构应有的作用。

2.3 法律体制不完善,惩罚的力度较弱

证券监管的相关法律不完善,给依法治市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证券法》虽然已经出台并生效,但其中还存在着不完善的地方,与《证券法》相关的《公司法》也存在着可操作性不强的问题。例如,《证券法》规定禁止操纵市场、内幕交易和欺诈客户,违反者处以罚款、警告和停止资格,构成犯罪的要依法判刑,而没有对投资者造成损失进行民事赔偿的条款。虽然我国和大陆法系国家一样有民事方面的成文法即《民法通则》,其中有关于损害赔偿的一般性规定,但缺少对证券纠纷特殊性的对应性规定。而《证券法》将法律责任的重点放在了行政处罚和刑事责任上,对民事赔偿只是作了一些简略的、操作性不强的规定。事实上,在国外成熟市场里,无论上市公司披露虚假信息,或是中介机构违规违法,他们不但会遭到监管机构的处罚,而且投资者还可以控告他们要求赔偿损失。

执法方面,在我国,上市公司、中介机构违规违法后,大多只受到行政处罚,投资者的损失无法挽回,成为最大的受害者。可以说,现有的法律在保护由于被欺诈而遭受损失的投资者利益方面还相当薄弱。另外法院对证券行政监管的司法审查就很难,因为法院自己的证券司法目前还需要证券行政判决作铺垫。这在根本上反映了我国法院证券司法独立办案能力的贫弱。

2.4 媒体监管地位与作用不够重视,缺乏法律法规的有效保障

我国《证券法》没有涉及新闻媒体对证券市场监督的条款规定,中国证监会的法规对证券市场的媒体监督亦无规定。我国没有颁布《新闻法》,财经媒体对证券市场的监督权力只是源于宪法赋予公民和组织的言论自由权。由于对财经媒体监督市场参与者行为和执法机关的监管活动的权力缺乏具体的法律条文作为保障,媒体的报道和批评权得不到充分的法律保护,加上理论认识的不足,使得媒体监督在证券市场监管中的地位和作用长期以来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媒体对证券市场的监管的作用,特别是对行政监管活动的监督作用还远远不够。

3 走出监管困境的对策

3.1 准确定位行政监管的功能,建立集中统一的监管体制

证券市场的监管体系应做到监管机构监管和市场参与者自律相结合,建成一个科学、有效的证券市场监管体制。政府应设立独立的、功能单一的全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作为证券市场事务的监督管理机关,充分发挥交易所的一线监管职能,加强证券业自律组织的建设,使其发挥更大的作用。在市场监管方面,政府应促进并维护市场的公开、公平、公正性,通过建立充分的信息披露制度、惩罚违规行为,以提高投资者对市场的信心。政府还应加大力度规范证券市场的中介机构,使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资产评估机构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中介作用。

3.2 增强自律组织的独立性,发挥自律监管的作用

根据目前证券市场的现状,我国建立证券业自律管理体系应由两个方面组成,一是政府主管部门,经营证券业务的金融机构和部分个人委员会组成的证券业协会;二是交易所会员自愿组成的证券交易所协会。由以上两个协会担当起证券市场自我管理的重任,规范交易行为。建立独立、完备的证券业自律组织,理清证监会与自律组织的职责。参照国际通行的做法,强化交易所的自律作用,将应属于证券自律组织管理的事项逐步放给交易所和证券商协会,证监会将绝大部分证券市场的监管权力让渡于证券业自律组织。另一方面,政府应该采取各种措施培养自律组织,使其有能力推行自律规章,利用其完整的检查监督程序及合理的惩罚措施来确保会员等市场主体依法运作,在将来成熟的证券市场中,以其成熟的能力进行自律监管,同时政府监管部门在依赖自律组织的监管时,也要履行对自律组织的监管控制职能,对这些组织的市场运作进行严密的监视,以保证他们能有效地行使权力和履行职责,不伤害公众利益,与政府监管部门相配合,共同实现监管目标。发挥自律组织的仲裁功能,使其能高效、简便、专业地解决证券市场大量的小额纠纷。

3.3 健全法律体系,加大对违规者的惩治力度

建立健全证券市场监督法律体系。除了目前正在执行的《证券法》、《公司法》等以外,还应制定其他相关市场监管法律,完善证券市场监管法律体系。一是应抓紧制定《证券市场监管法》,弥补《证券法》在市场监管操作上的程序、方法、处罚等方面的空白,加强在监管政策制定程序、监管政策实施程序、处罚的对象和程序的规定;二是应制定《证券监管机构管理规定》,明确证券监管机关的机构设置、职能界定、人员配备、工作范围等,从法规上进一步规范各机构的权力与责任;三是应制定《证券市场监管从业人员操守规范》,对从业人员的行为进行规范;四是应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程序。

加大对违规者的惩治力度,是保证市场健康发展的必要措施。美国安然事件后,通过了《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该法案决定成立独立的公众诈犯罪的处罚力度。中国应增加对监管部门的经费投入,增加监管部门的人员配备,以真正落实对监管对象的全程监管,加大对证券欺诈犯罪处罚力度。此外,还应建立全国连网的股票实施交易系统和监控、预警系统,通过法律形式授予证券监管部门必要的查处权力,并在证券监管、银行、法院之间建立统一的协调监管机制,加大对重大违法案件的打击力度。

3.4 建立健全的媒体监管体制,保障媒体的监管权力

在目前的情况下,如果《新闻法》不能制定颁布,那么在未来修改《证券法》时,应该考虑对媒体监督证券市场各种活动的权力,包括监督行政监管执法活动的权力给予明确规定,证监会也应制定主动接受媒体监督的规定,以增强自己执法活动的公开性和透明性,减少官员假功济私、贪脏枉法等腐败行为的发生,预防腐败造成的监管“失灵”,提高行政监管的执法效率和执法质量。从而充分发挥媒介监督的作用。

我国证券市场监管的改革和进化,应该以监管权力的合理分配为重点,通过证券法律的修订和完善,加快塑造和培养非政府的证券业自律监管组织;同时在横向上收缩行政监管权力范围,在纵向上强化行政监管案件调查权和即时强制权;加强法院的证券执法(包括案件审理与对行政执法的司法审查)能力,加强立法机关对证券执法的监督,加强媒体的监管权力。最后形成一个监管主体多元化、监管层次多级化,相互协调又制衡的有效监管结构。

参考文献

1 何杰.证券交易制度论[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1

2 吴志攀, 白建军. 证券交易制度论[M].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

3 邢天才. 中国资本市场问题研究[M].大连: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4 龙超.证券市场监管的经济学分析[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5 单飞跃,罗小勇. 从善政到善治[J].湖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校校报,2002(10)

6 叶林.证券法[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7 曾智海,周石生.中国证券市场监管体制问题探讨[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新版证券市场篇4

【关键词】 流动性过剩;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 

 

一、什么是资产证券化 

 

所谓资产证券化(asset securitization),指的是发起人(originator)将缺乏流动性但却可在未来某个时期产生可预见的稳定现金流的资产出售给特设机构(special purpose vehicle,spv),由该机构通过一系列的结构安排分离与重组资产的风险与收益,从而增强资产信用度,将资产转化为可自由流通的证券,在金融市场上交易,最终实现金融融资。作为资产证券化载体的证券化产品,具有债券的性质,并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划分许多种类:按照基础资产的类型划分,证券化的品种可以分为信贷资产证券、住房抵押贷款以及其他合成衍生证券;按照基础资产是否为抵押资产划分,证券化的品种可以分为资产担保证券(asset-backed securities,abs)和抵押支持证券(mortgage-backed securities,mbs)。 

 

二、当前流动性现状及措施 

 

面对日益严重的流动性过剩,政府手中的应对措施主要表现为货币政策,效果却非常有限。通常制约流动性过剩导致的资产泡沫,提高利率是主要手段。但中国目前的流动性相当大部分是贸易顺差和投机人民币升值的热钱引发的,升息甚至会造成套利热钱的进一步涌入。 

存款准备金率原本是中央银行手中用于收缩货币供应量的“重磅武器”,但最近一段时间的密集调整显示出这一手段的乏力与无奈。在当前存在流动性过剩情况下,投资者购买资产证券化产品的资金大部分来源于银行存款,因此发行证券化产品会减少银行体系的资产负债规模,也就是吸收流动性。 

人民币升值可以缩减中国的贸易顺差。但出口和投资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两大发动机,政府对任何有可能影响经济增长的措施都慎之又慎。目前人民币已经处于缓慢的升值通道当中,这也是政府想尽力保持的状态,以尽可能减小人民币升值对出口造成的冲击。 

金融资产价格的飙升反映了过多的货币追逐过少的金融资产,既是因为流动性过剩,也说明了金融资产供给过少。发行资产证券化股票和债券有利于控制货币创造和银行信贷规模的扩张。在资产证券化的过程中,银行出售自身的信贷资产,投资者则用银行存款来购买证券化产品,这可以看成是货币创造的逆过程。所以,实际上,资产证券化对货币供给起到一个收缩的作用。 

 

三、资产证券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 

资产证券化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主要体现在: 

1、实现信贷体系与证券市场的对接,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信贷资产证券化将缺乏流动性的信贷资产转化为证券市场上的可流通证券,实现了信贷体系与证券市场的对接。通过证券化,一方面为信贷体系引入了强化的外部市场监督机制,提高了信贷业务的透明度,促使银行加强风险管理,提升运作效率;另一方面为证券市场提供了具有稳定现金流、风险较低的固定收益类投资产品,充实了资本市场的产品结构,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多的投资选择,促进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通过信贷资产证券化可实现信贷体系和证券市场的融合,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价格发现功能和约束机制,提高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同时,也由此使银行从一个信贷提供机构转变成一个信贷服务机构,由靠借贷利差盈利的模式转变为靠贷款服务收费盈利的模式,在充分发挥银行信贷管理的专业优势的同时控制信贷风险的积累和加大,实现银行职能作用的转变。 

2、分散资本市场风险,稳定发展资本市场。之前中国经济发展形势处于高增长、低通胀的良好态势,利率水平也处在历史较低水平,但是近期金融资产价格暴涨反映了居民财富水平不断增长和金融资产供给不足的内在矛盾。如果居民的金融投资过多地集中于股票投资,其中的风险不言而喻。不仅投资者会面临集中性风险,而且由于缺乏其它投资渠道,尤其是缺乏长期稳定的收益率基准指标,也使得股市容易被操纵并出现大起大落。因此发展债券市场对扩大直接融资规模,增强资本市场稳定性有重要作用。 

3、落实“国九条”,丰富资本市场投资品种。《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4]3号)提出:“加大风险较低的固定收益类证券产品的开发力度,为投资者提供储蓄替代型证券投资品种,积极探索并开发资产证券化品种”。资产支持证券风险较低、收益稳定、期限较长,在当前中国资金市场资金供给过剩、中长期投资产品匮乏的背景下为投资者实现资产负债期限相匹配提供了一种很好的投资方式,既切合市场需求,也符合政策导向。中国目前的流动性过剩问题并不仅仅是货币供给的问题。它还反映了经济结构内部的深层次矛盾,即中国的金融市场,特别是债券市场相对于整个经济发展程度而言还不够发达。为了解决流动性过剩这个问题,中央银行在继续采用各种调控措施“堵”的同时,还需建立发达的债券市场,提供更多“疏”的渠道。 

4、拓宽银行融资渠道,优化银行资产结构。通过资产证券化可盘活存量信贷资产,提高资金的运用效率,从融资结构角度来看,资产证券化拓宽了融资渠道,提高了直接融资的比重,有利于改变我国目前间接融资比重过高的格局,优化金融市场结构。同时,随着国内房贷款规模迅速扩张,银行贷款结构也随之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由于中长期贷款拉长至20年甚至30年,而支撑这些贷款的却主要是低利率的短期存款,这种信贷结构“短存长贷”的矛盾使银行业潜伏相当大的风险。通过将中长期贷款打包、证券化后出售给投资者,可以使银行的资产结构得到优化。

四、资产证券化建设的现状和建议 

 

近年来,中国资本市场上资产证券化成为热点问题之一,各方面都密切关注这一市场,纷纷推出资产证券化方案和产品构想。各方面的努力为我国资产证券化实践创造了有利条件,但是资产证券化实践的全面展开仍然面临着无法回避的困难和问题。这些问题和困难可以归纳为法律制度和实施环境两大方面。 

我国资产证券化产品发行规模从2005年的171.34亿元增长到2006年的471.51亿元,增幅达到了175.20%,资产证券化产品的种类日益丰富,产品种类已由两类发展到五类,涵盖行业也日益广泛,涵盖了银行、电信、交通、电力、地产等诸多行业。产品期限从0.18年到5.34年不等,其收益率也从2.29%到5%各异。从产品占比上看,专项管理计划所占比例最大,达55.87%左右,其次是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为27.41%,准abs信托产品所占比例最低,仅为0.17%。 

从我国资产证券化实践至今的历程看,主要的实施环境障碍在以下几个方面。

1、种类和质量问题。海外资产证券化的标的资产非常广泛,包括房地产抵押贷款、银行信贷、信用卡贷款、学生贷款、汽车贷款、设备租赁、消费贷款、房屋资产贷款等资产,而我国目前资产证券化实践中有可能被证券化的资产不仅种类相对有限,而且尚不成规模。个人消费贷款、学生贷款、租赁、证券组合等,虽然有一定规模,但现金流的稳定性和剥离性都比较低,限制了在这些资产上的证券化运作。 

2、转让登记问题。资产的优先权益登记是中国资产证券化实践中遇到的一个实际问题。由于缺乏一个中央优先权益登记系统,因此无法确认和监管被转让资产上已有的优先权益。受让方没有客观的途径确知该资产以前是否曾经被转让给第三方,在以后转让中的受让人也无法知道第一次转让的情况。这样,以“真实出售”为基础的资产转让无法对资产的抵押权有客观的和法律意义上的确认,这已成为资产证券化实践中的一个重要难题。 

3、金融服务问题。金融服务机构的障碍主要是中介机构专业服务不够,尤其是信用评级专业服务的缺乏。资产证券化产品属于信用敏感(credit-sensitive)的固定收益产品,产品的信用评级是产品的重要特征之一,而且信用评级机构对产品的信用评级报告是资产证券化产品信息披露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资产本身历史记录原因和对资产信用评级标准的缺乏,信用评级服务目前不能满足资产证券化发展的要求。 

4、二级市场和流动性问题。我国资产证券化产品,主要在沪深两地交易所市场和银行间市场上发行,从产品数量和发行规模上来看,沪深两市的企业资产证券产品比银行间市场的资产支持证券略胜一筹。统计显示,今年共有28只资产支持证券在交易所市场发行,通过大宗交易系统挂牌交易。银行间市场仅4只。企业资产证券化产品一级市场比较活跃,而二级市场交易情况却并不乐观,2006年,深沪两市资产证券化产品共成交260笔,成交产品种类23只,总成交数量为63,802,600份,总成交额为62.17亿元,仅占总发行额的23.60%。 

面对资产证券化的推进大潮,我们还有许多工作要做:比如急需加强评级机制市场建设;对投资者投资资产支持证券应该规范并加强风险教育;进一步有序拓宽试点范围,鼓励创新、完善监管办法、提高监管效用等等。 

除了发展资产支持证券,更要加强市场基础建设: 

(1)完善监管体制,打通市场连接通道。在监管体制上,要消除投资股票市场、债券市场、银行间市场的人为障碍,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使资金能在各种市场上自由流动并流向效率更高的需求者;同时,要加强监管的连续性和一致性,给被监管者一个稳定的预期。 

(2)提高市场效率、打造完善市场平台。使产品能在银行间市场、场外市场(otc)自由交易,充分发挥市场的价值发现功能和风险定价机制;同时建立完善的托管体系,消除托管风险。 

(3)加强基础市场建设,完善市场评级和投资产品评级,规范市场。投资产品市场上的各种产品通过风险、收益等的综合比较,以市场行为的方式形成不同收益与风险的投资产品序列产品和结构,使投资者能够进行符合自己风险偏好的投资。 

 

五、结束语 

 

中国金融管理层最近作出了一系列的努力,为引入证券化建立完善的法律和监管框架,这一发展趋势非常令人鼓舞。资产抵押型证券(abs)是金融市场和金融工具的一项重要创新。证券化融资模型的采用将有助于推动公共部门和私营行业各机构进行融资,将向投资者提供全新系列的投资产品,并将在长远阶段内提高资本这一稀缺资源的配置效率。流动性过剩不单单是金融体系内部的问题,而是我国经济结构深层次矛盾在金融领域的具体体现。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形势处于高增长的良好态势,资本市场经过股权分置改革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势头,这正是加快建设债券市场的绝好时机。因此,我认为:面对流动性的滚滚洪流,在中央银行继续采用各种调控措施“堵”的同时,建立发达的债券市场,提供更多“疏”的渠道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所在。 

 

【参考文献】 

[1] david m.morris,”asset securitization: principles and practice”,executive enterprises,inc.1990. 

[2] 楚天舒、毛志荣:《美国、日本资产证券化市场比较及借鉴》[r].深圳证券交易所综合研究所研究报告,深证综研第0135号. 

[3] 李 矅:《资产证券化——基本理论与案例分析》[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1. 

[4] 刘向东:《资产证券化在全球的最新发展》[n].上海证券报,2006.06.05. 

[5] 潘彩虹:《我国资产证券化瓶颈问题及解决对策》[n].证券时报,2006.03.21. 

[6] 杨 涛:《中国资产证券化:任重而道远》[n].中国经济时报,2006.07.06. 

[7] 苗 嘉:《资产证券化配套制度待完善》[n].中国证券报,2006.01.10. 

[8] 张超英:《资产证券化》[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9] 沈 沛:《资产证券化的国际运作》[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10] 涂永红:《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11] 李 曜:《资产证券化-基本理论与案例分析》[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12] 宾 融:《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13] 陈四清:《商业银行风险通论》[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 

[14] 田瑞璋、李勇:《商业银行的投资银行业务》[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 

[15] 弗兰克•j•法伯兹、迈克尔•g•费里,康卫华译:《金融市场与机构通论》.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

[16] 张留禄:《我国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的问题研究》[j].《中州学刊》.2004(5). 

[17] 王文胜:《处理不良贷款的路径选择》[j]《现代商业银行》.2004(5). 

[18] 邓伟利:《资产证券化:国际经验与中国实践》[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新版证券市场篇5

    的方式:一是直接在A股市场IPO,二是发行中国存托凭证(CDR),即在境外上市公司将部分已发行上市的股票托管在当地保管银行,由中国境内的存托银行发行、在境内A股市场上市、以人民币交易结算、供境内投资者买卖的投资凭证。

    (二)我国推出国际版的背景

    1.世界各国推出国际版的背景

    纵观世界各发达经济体,有很多国家都开放了自国的证券市场,一是经济发展成熟型,主要包括美国、英国等欧美发达国家,以及亚洲的新加波、中国香港、中国台湾,都是在经济发展到很成熟,不怕外资冲击的情况下,先开放证券市场,而后开放资本项目。二是货币完全兑换型,诸如日本、巴西、芬兰、泰国等国家都是先在货币完全兑换后,才谨慎地放开证券市场。但是从国际上看,尚无国际板的成功案例。

    2.我国并不完全具备推出国际版的背景

    2011年2月23日午间消息,据外电报道,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一位董事周二在巴西圣保罗透露,上海证券交易所料将在今年下半年推出筹划已久的国际板,允许外国公司在上证所上市。据路透报道,中金公司董事总经理章肖明也表示,“我们预计,上证所国际板可能在下半年获得批准并推出,监管机构正紧锣密鼓地筹备国际板。”

    纵观成功推出国际版的各国,我国既不属于经济发展成熟型,也不属于货币完全兑换型。况且根据我国现实情况,境内外股市估值存在较大差异,境内股票市场自身还存在制度性障碍(如B股、A-H股),资本项目尚未实现自由兑换,人民币还不是可兑换货币,人民币升值预期强烈等。因此我国现阶段并不完全具备推出国际版的背景,在这现行背景下酝酿设立国际板无疑存在更多的挑战。

    二、我国推出国际版的利弊分析

    实际上,自A股国际板动议提出以来,争议就未曾停止。一方面,国际板被视为增强境内证券市场影响力和辐射力、提升境内市场国际竞争力、推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缓解外汇储备压力和热钱冲击的重要举措;另一方面,很多专家和投资者担心国际板可能对A股造成巨大冲击,视国际板为外资“提款机”、“圈钱板”甚至“棺材板”的质疑声不绝于耳。

    (一)国际版推出的积极作用

    国际板能增强境内证券市场的影响力和辐射力,可以吸引一批国际知名的跨国公司来中国发行上市,引起国际知名的机构投资者的关注,提高境内股票市场的市值;国际板能提升中国证券市场的国际竞争力,高质量的上市公司、成熟的投资者以及完善的监管是证券市场健康运行的保证。从上市公司看,能在国际板发行上市的跨国公司在公司治理结构方面比中国公司完善,在研发方面比中国公司领先,在风险控制方面比中国公司严密;国际版能推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是我国的国家战略;国际板有助于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并且能给境内投资者提供更多选择。

    (二)国际版推出的消极作用

    推出国际版是我国的必然趋势,但如果在各种条件仍不成熟的情况下推出,将会产生很严重的消极作用。首先是A股估值溢价导致的利益输送。尽管近年来境内A股估值有不断下降的趋势,但目前仍比境外成熟市场高出很多。如果跨国公司在国际板上按境内较高的估值标准发行或交易,跨国公司就可获得A股估值溢价。其次就是人民币升值导致的无风险套利。从2005年7月汇改以来,人民币汇率一直处于升值通道中,在此背景下推出国际板,跨国公司募集了资金后即便放在境内银行账户上,也可以享受升值溢价,从而获得无风险套利的机会。再次就是国际板推出对A股市场的系统性影响。目前国内股市的估值相对于成熟市场存在较高溢价,国际板推出后,必然会给A股市场的估值带来较大压力,使A股市场估值全面下移,并且可能造成市场的系统性风险。

    三、我国国际版股东保护面临的问题

    国际版的推出是一种必然趋势,我们应完善各种制度,特别是国际版股东的保护方面。实际上,国际版的推出,最终受影响的还是我国国际版的股东。有关部门已明确,在国际板上市的公司,注册地在境外,上市地在中国。因此,适用法律为《证券法》,不适用《公司法》。但是2005年修订《证券法  》的时候,没有考虑到国际板的情况。我国国际版股东保护面临的问题主要有: (一)《证券法》对保护国际版股东权益的操作性低 2005年修订《证券法》的时候,没有考虑到国际板的情况。例如《证券法》第10条,规定了证券发行的核准制,而在国外许多国家实行的是备案制,这样就会出现境外公司来A股上市必须进行核准

    的情况,这样对于吸引境外优质上市公司资源不利。同样,《证券法》第6条,第13条、第17条等的规定都不符合国际版上市的要求。

    (二)国际版推出需要的制度建设不健全

    这主要包括监管、发行制度、融资制度、托管制度、创业板完善等等。这严重影响国际版股东的权利。特别是资金监管制度,如何监督这些公司融资后的资金使用情况?这些资金是否可以顺利地进出我国而不受法律限制?如果这些问题没解决,国际版股东的权利也会受到相应的损害。

    (三)中小股东保护机制的缺失

    现实中,所有的上市公司对外发行的流通股都只占很小的一部分,这就造成了绝大大多的中小投资者“掌握”的那部分所有权却几乎被忽略不计了:第一、进不了董事会,即使进去了,那一票半票的也不起作用;第二、进得了股东会,但几百万张流通票加起来也抵不过大股东的那一票;第三、没有充分的知情权,你知道的别人早就知道了,你不知道的别人未必就不知道;听到最多的是“无重大事项”,却总是被突如其来的变化冲击得体无完肤;因此在这个市场里最流行的是“猜猜看”,最主流的是“打听消息”;而在没有充分考虑市场承受能力、中小投资者接受能力的情况下就急于扩容、进行所谓的完善和补充是不恰当的!

    (四)缺乏司法救济制度

    当国际版股东权益受到损害,不能迅速通过有效途径获得赔偿。司法救济制度是一个必须完善的制度,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护股东的权益。

    四、我国国际版股东保护面临的问题的解决构想

    从国际上看,国际版股东保护主要有同等保护和最低保护两种类型。第一种模式是英美模式,强调的是所有股份应受到同等保护,不管股份是在境内还是境外。另一种模式是香港模式,它对在港发行股票的非港公司做一个评估,只要股东权利保护能力达到香港地区要求就可以,也就是不得低于上市地对股东权利的保护水平。

    根据上文的分析,针对我国国际版股东保护面临的问题,我们必须制定相关的解决方案:

    (一)适用“股东权利保护不能低于境内水平”标准时,关键需要考虑国际版的特殊性,在法律适用,特别是司法上、执行力上的效果,而不只是简单的法律规定

    对于是否需要以实现“股东权利保护不低于境内水平”为标准,需要衡量国内证券市场建设、规则设立、市场监管水平、证券执法、司法保护的水平是否低于境外,如果低于国家水平,特别是发达国家水平,如英国、美国、日本、香港、新加坡等证券市场投资者保护的水平,那么,就应该向这些先进水平国家学习,否则就会出现监管“洼地”。这样是会出现境外公司在A股市场上市出现“松绑”情况,这不利于国际版股东利益的保护。

    (二)建设国际板,要把严格的市场监管制度建立起来,以充分保护投资者的权益。我们能够有足够完善的法律制度来追究其中的造假公司,切实保护中国投资者的利益

    我们可以借鉴中概股在美国的遭遇,在纽约交易所上市多年的中国企业——东南融通因涉嫌财务造假被停牌,并且受到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对其会计违规行为的调查。东南融通的停牌开启了中国概念股的厄运。美国SEC和PCAOB这两个监管机构对中概股所表现出的这种“穷追猛打”,对我国正在积极建设中的国际板具有重要借鉴意义。而中国尚未开设的国际板,却对海外企业表现出了过分热情的态度。在这样一种急功近利的市场氛围之下,投资者是有理由怀疑如果国际板中出现造假公司,中国的市场监管力量是否有足够的力量和勇气,像现在美国SEO和PCAOB对中概股那样“穷追猛打”?

    (三)借鉴美国股市的“完全信息披露”制度,让上市公司秉承的信息披露理念变成“不能有遗漏,不能有错误,不能有虚假陈述”

    在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证券监管体系中,信息披露制度是首要的,也是最重要的监管制度。美国将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信息纳入强制信息披露的范围之内,内部控制信息的披露需要有注册会计师出具验证报告,并且强化了上市公司关键管理人员对财务报表的可靠性和内部控制的责任。我国在国际版制度建设过程中应借鉴美国股市的“完全信息披露”制度。

    (四)建立注重保护投资者利益的退市制度和完善我国证券市场的诉讼救济制度

    国际版的退市法律制度是指要让那些违法的公司直接退市,比如学习美国,净值连续几个月低于1美元直接退市。退市制度包括三大方向,首先就是直接退市,不再进行长时间的退市风险警示,达到暂停上市标准,其股票即停止交易,达到终止上市的条件即摘牌。第二是快速退市。第三是杜绝借壳炒作。

    并且还要完善我国证券市场的诉讼救济制度,这主要包括建立集体诉讼制度,当下,我国还没有集体诉讼制度,这就使得监管内幕交易存在着薄弱环节,更使得内幕交易的违法成本太低。对投资者而言,提出集体诉讼轻而易举,且费用非常低廉。而发行人要在集体诉讼中辩护,不仅花费极为昂贵,而且常常会对其日常业务造成极大干扰。倘若发行人败诉,可能还要支付上亿美元的赔款。或者建立投资者保护基金的制度,以其为投诉主体,在这个过程中将借鉴台湾证券市场的经验。

    参考文献:

    [1]石贝贝,陈羽.国际版上市路径待厘清.上海证券报.2009(9).

    [2]魏雅华.谁为中国股市制造了高市盈率这杯苦酒.上海证券报.2007年.

    [3]倪俊骥.设立国际版应注意的四大问题.第一财经日报.2009年.

新版证券市场篇6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导向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计划放权、财政让利”这一创新体制(吕炜2002,p.102)的推行实施,各级地方政府获得了较大的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经济自,促进了地方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与此同时,渐进式改革中所积累和新生的各类矛盾与风险,也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日益显化,并呈加速态势。在诸多矛盾和风险中,地方政府因推进经济发展、防范与解决金融风险、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所形成的现实债务压力和潜在财政风险,及其与社会经济稳定之间的矛盾,显得尤为突出。

地方债务压力首先源于日益固化的财政缺口。改革以来,各级地方政府一直承担着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扩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补贴国企亏损的责任,加之庞大的具有刚性特征的办公和人头经费支出,地方财政支出负担沉重。而财政增收相对滞后,财政收支缺口较大。同时,为加速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的升级换代,推进经济发展,各级地方政府或直接或间接地借入内外债务,积累了相当规模的债务责任和还本付息压力,财政压力因此逐渐加大。

地方金融风险的财政化转移模式加剧了地方债务压力。1996年来,各地在化解日益积聚和暴露的地方金融风险,如城市信用社、农村基金会、信托投资公司与租赁公司等金融机构违规经营所形成的巨额不良资产,以及解决它们对社会和个人的巨额债务兑付困难时,基本上采取了财政化的风险转移模式。这一模式与波兰等经济转型国家在化解金融风险中的成功举措 (海尔,1999)不谋而合,有利于有效转移金融风险,维持地方金融和经济的稳定,但其“转嫁”性质,却使地方政府在短期内面临集中的债务承接压力。

此外,近年来各地逐渐进入外债还本付息的高峰期,而外债偿还基金等准备又严重不足,各地外债偿还压力较大。庞大的社会保障资金缺口,更加大地方债务压力。所有这些因素形成的债务压力,如不能有效缓解,将影响地方经济、社会的稳定。

减缓地方债务压力的措施,除继续保持经济增长、扩大税基、开辟税源并厉行节支外,在中期内还需寻找替代性的稳定缓和机制。依托不断发展的金融市场,发行地方政府债券,将债务债券化,建立地方财政债务资金的流转机制,不失为一种值得探讨和推行的举措之一。

二、现状的剖析:地方政府债务债券化的可行性

地方政府债券,又称地方债、市政债券,是发达市场经济国家普遍采用的债务管理方式,它具有双重创新特性:既是财政管理与债务管理制度的创新,也是金融市场与金融工具的创新。地方政府通过制度创新,逐步完善债务管理方法和债务流转机制,形成宽口径的地方财政债务管理制度,有利于规范运作地方政府债务,深化财政管理制度改革。同时,中国金融市场内在的结构缺陷是资本市场相对发达,而货币市场不发达;资本市场中,股票市场发展迅猛,而债券市场相对滞后。在发达国家作为重要金融工具的地方债,在国内尚属空白。因此,地方债务的债券化,是地方政府完善对地方经济管理与服务职能的必然要求,也是财税体制改革深化和金融市场发展的客观趋势。目前在中国进行地方债的发行与流通试点,既有必要也有可能。

首先,地方政府发债动机强烈,债券的内在品质较高,这是地方债发行的有利条件。地方政府供给地方债的动因主要有二,一是缓解迫在眉睫的债务压力。通过发行地方债实现行债务“掉期”,不失为一种现实明智的选择。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地方债偿还的长期性(最长可达20—40年)和灵活的提前赎回能力(Frank J.Fabozzi等1998,p.351),能充分缓解地方债务压力,有利于地方财政灵活安排与调度财力分配。二是基于降低成本的考虑。较之其他债务压力缓解方式,地方债务债券化的显性与隐性成本较低。以地方金融风险的财政化转移模式(即向中央银行借款)为例,中央银行再贷款年利率为3.24%(2002年2月21日调整后),而同期进出口金融债券的发行利率仅为2.11%,中长期国债利率也不到3%。地方债因风险高于国债,其发行利率可能略高于国债,但仍低于再贷款利率。因此,地方债发行成本低于中央银行借款的资金成本。地方债较高的内在品质,主要源于趋于成熟的税收担保条件。

其次,中国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的市场条件正逐渐具备。日趋市场化的多样化的国债、金融债和企业债发行制度,以及日渐规范完善的债券交易流通市场,为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和交易提供了良好的市场环境和制度基础。经过20余年的培育和初步发展,中国债券发行渠道不断拓宽,品种日益增多,除柜台和交易所发行外,银行间市场异军突起,成为债券发行的主战场;债券现货、回购等交易日益活跃,流动性增强。同时,一批熟悉国际惯例和中国国情、实力雄厚、资信良好的债券发行中介机构也迅速崛起。现有债券发行和流通市场的规范拓展,为地方债券发行和交易提供了成功“先例”和较为宽松的政策环境。

第三,地方债的市场需求巨大。这种市场需求主要来自金融机构、机构和个人投资者。目前,国内金融机构(尤其是商业银行)资金充沛,证券投资需求稳步上升。据统计,到2001年底,各商业银行的存差高达两万余亿;证券类资产(主要是国债和金融债)在总资产中的占比,已由1997年的不到4%,上升至2001年的18%。保险公司在投资渠道偏窄和存款利率降低的不利格局下,也急于为高达2000亿元的保险基金寻找证券投资途径。由于法规限制,也基于稳健经营的需要,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在谋求稳定的高收益证券投资组合中,对债券与基金情有独钟。但现有的债券、基金品种和发行规模,远不能满足其需要。其他机构投资者与个人投资者也迫切需要新的债券品种,以解决债券投资面狭窄的现状。

三、方案的设计:尝试性的分析

国内地方政府债券的制度设计,可以借鉴国际上的相关经验。地方政府债券分为一般责任债券和收入债券两大类型。前者以税收权与税收收入为担保,而后者则主要依靠债务资金项目的收益来支付债务本息,以市政公司债券(也称“岁入债券”)为典型代表(Frank J.Fabozzi等1998,pp.348—349)。本文的探究,以一般责任债券为主。

(一)地方政府债券的发行

1.发债主体、方式与中介。结合国际惯例和中国国情,国内地方政府债券的发行主体应该限定于省、自治区、直辖市一级政府。省级财政部门制定地方债的发行计划和预算方案,管理债券资金的周转和分配,掌握还本付息的总体状况;省级以下的各级政府不作为发债主体,其债务资金纳入省级财政预算进行统一管理。地方债应采取公募发行方式,以体现透明度原则,接受纳税人群体的公开监督。为方便于批量交易和托管,地方债应以记账式债券为主,以培育机构投资主体,增强市场的稳定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行面向个人的凭证式债券。

地方债的发行中介,可由人行各地大区分行组织承销团,承销团成员可以全国范围内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但以商业银行和证券公司为主比较合适,并由发债主体确定最终承销商。对发行规模较小的地方债,则可在经人民银行和证管机关许可后,由地方政府选择区域性金融中介如地方证券公司、城市商业银行等承购包销。

2.发债审批与评级。国内地方债的发行审批工作应由财政部、中国证监会和中国人民银行三个部门共同管理:证监会制定全国统一的地方债管理办法,授权各地证管办进行具体的监督管理;财政部负责债券的发行规模和各地的指标分配,监督各地财政部门对债务资金的管理;中国人民银行则负责地方债的发行组织工作。鉴于地方政府债券可采用区域化发行,人总行可授权各大区分行进行发行的操作,对于竞价发行的地方债,人民银行还需组织招投标工作,负责招标的全程管理与监督。

同其他债券一样,地方债也是建立在信用基础之上,因而存在信用等级差异以及信用风险。国内地方债的评级,可以参照国际成功经验,从地方政府的地方经济的发展水平、财政收支水平和结构、地方财政管理和行政效率、地方财政负债水平等五个方面,进行量化分析与定性界定;由证监会依照评级结果,给予审核,批准符合信用等级的地方债发行。

(二)地方债的流通与市场监管

发达、活跃的流通市场是债券发行市场的有利条件之一。要实现地方债有序的流通交易,就必须建立严格的债券登记结算管理制度。根据现在的制度规范和已有的市场条件,可以将该类债券纳入中央债券统一登记结算管理系统,由中央国债登记结算公司管理。同时,建立、完善地方债的二级托管制度,由信用度高,经营管理规范,债券交易与管理经验丰富的商业银行担当二级托管人,提供地方债的托管服务和债券清算业务,为债券流通提供基础条件。地方债的流通,可以借助于多种形式的交易方式。目前可以商业银行的柜台交易为主,面向个人与机构,发展柜台市场。对资质好、信用等级高的记账式地方债,应允许其在沪、深证券交易所上市流通,也可在银行间债券市场进行现券与回购交易。

西方国家对地方债的市场监管,主要从地方债的信息披露制度、市场参与主体行为等方面进行。未来中国地方债的潜在风险,可能主要源于两个方面:地方政府的风险控制能力较弱,以及地方性债券市场的管理缺陷。后者属于技术性问题,通过完善信息技术条件、规范发行秩序、增强监管经验和手段等途径,比较容易克服;而前者则会在债券发行与清偿、债务资金预决算与执行等环节削弱风险自控能力。因此,需要建立财政部对债券资金预决算的管理制度,证管部门和人民银行对其发行和偿付行为的监督制度,以及面向社会公众和投资者的债券信息披露制度。在地方政府的债券资金预决算管理上,可供考虑的思路如下:首先由地方财政在年度财政预算中安排年度内偿债资金,然后由中央财政等部门核定各地债券存量的上限,供地方政府确定年度内债券存量余额水平,以确定年度内债券规模和债务收入的增量;在财政年度决算时,总结、调整当期债券资金预算的执行情况,在年度财政收支节余较多时,可将上一年度的财政节余资金,适当地进入下一年度的债务偿还预算。

参考文献:

1.吕炜:《经济转轨的过程与效率问题》,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2.汉斯耶尔格·海尔:《转型国家金融体制存在的问题和改革的可能性》,《当代财经》1999年第11期

3.Frank J.Fabozzi等:《金融市场与机构通论》(第二版),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4.周骏、朱新蓉、李念斋:《中国金融市场发展报告》,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新版证券市场篇7

关键词:证券公司 核心竞争力 启示

证券公司核心竞争力的涵义

核心竞争力(Core Competence)这一术语首次出现在1990年,由美国经济学家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在《哈佛商业评论》上提出的。证券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是证券公司所具备的一种或几种使其在顾客提供价值过程中长期领先于其他竞争对手的能力,一个证券公司拥有的核心竞争力应该是企业独一无二的,其它证券公司难以模仿。

世界上著名的证券公司建立核心竞争力一般需要10年左右,一般证券公司所需的时间更长。核心竞争力已经成为当今证券公司市场竞争成败的关键因素,更是证券公司能否控制未来、掌握未来市场竞争主动权的根本。

我国证券公司核心竞争力现状及问题分析

资金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弱

目前,我国证券公司数量已达130多家,营业部近3000家,注册资本金总额过1000亿元。从整体来看,我国投资银行资本普遍很低,20亿元以上的仅10多家,所有证券公司的总资产不到7000亿元,而西方主要投资银行总资产额都在千亿美元以上。

业务领域狭窄市场竞争低效无序

作为证券市场发达国家的证券公司重要业务内容的购并重组、金融顾问、资产证券化等,国内证券公司尚未屏蔽开展;证券公司的经营业务比较单一,以传统的经纪、承销和自营业务为主,大小证券公司之间缺乏业务分工,引发证券公司之间的恶性竞争。

经营水平较差过分依赖行情

大部分证券公司的收入来源构成中,经纪业务和自营业务收入占到总收入的80%左右。这两项业务基本上依赖证券市场的繁荣,一旦市场长期低迷,证券公司就会陷入困境。根据兴业证券的研究报告,其中,2002年全国证券行业按利润总额计算亏损近26亿元,全国亏损公司家数高达51家,行业亏损面近50%。

资产质量较差

截止到2002年5月底,我国98家证券公司的资产总额达到6413亿元,净资产达到916亿元,净资本达到456亿元,不良资产率平均为50%,达460亿人民币。对证券公司来说,普遍的现象是资产质量差、代客融资、代客理财、历史问题尚未处理、存在重大诉讼及担保、若干事项无合理解释。

依法经营观念淡薄

在国外成熟市场上,证券公司出局时常发生。据深交所提供的数据,1961年至2001年,美国共有299家证券公司破产,平均每年6家,仅2001年就达12家。总体上看,国内证券公司自觉守法经营的意识还比较弱,经营行为仍然不够规范,缺乏有效的内控制度和风险管理制度。

美国三大证券公司核心竞争力分析

美国三大证券公司美林、摩根斯坦利、高盛,核心竞争力主要表现为高超的经营管理和调整能力及多元化和特色经营能力以及金融创新能力。

高超的经营管理和调整能力

2001年美国证券业面临严峻的考验:全球并购业务量下降了49.6%,首次公开发行额(IPO)下降56.4%,标准普尔股价指数下跌了13%,Nasdaq综合指数下降了21%,全美证券交易量减少25%。“9.11”事件进一步恶化了世界市场环境,证券业的三大巨头,美林、摩根斯坦利、高盛,收益水平大幅下降。

三大国际证券公司在弱市中表现出了一流的经营管理能力和调整能力。在2001年中,摩根斯坦利在全球购并市场中排名第二,IPO市场排名第二;美林则在购并市场中排名第三,在证券承销综合排名上名列第一,资产管理业务排名第一;高盛公司则在购并与全球IPO市场两项业务上独占鳌头,均列世界第一,2001年最大的10起购并交易中,高盛作为财务顾问成功参与了其中8起业务。

转贴于

多元化经营和金融创新

三大国际证券公司的收入主要来自于投资银行、资产管理、主要交易以及净利息收入等主要业务。其主要业务收入见表1。

美国、日本证券公司对我国的启示

加强经营管理能力和调整能力

当前我国证券公司的业务主要是承销、经纪、自营等传统业务,收入来源主要依靠经纪和自营业务,受市场交投的影响较大,证券公司的佣金收入一直保持在50%以上。国际证券公司在业务多元化和特色化经营方面已远远走在我们的前面,提供高附加值的创新金融产品,提供优质服务,为客户创造最大价值并从中获利是国际证券业发展的主导方向。

提供多样化的金融创新服务

国际证券公司的金融创新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在金融服务手段创新方面,利用IT技术,普遍引入网络增值服务,实现证券业务与高新技术的高度融合;在业务创新方面,具备强大的新产品开发能力,对金融衍生产品及金融工程的运用非常成熟,可以根据客户的需求提供完整的金融创新服务。由于体制和政策的限制和证券公司缺乏创新能力,我国证券公司在金融创新方面几乎是无所作为。

降低成本费用提高管理效率

2002年,日本股票市场下跌惨重。日本三大证券公司底野村、大和、日兴证券公司虽收入下降,但净利润却实现增长。2002年中期,这些证券公司费用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野村证券总收入下降44.4%,但利息费用和免息费用分别下降了53%和58.4%,公司税前利润由亏损转为盈利。 费用成本的降低主要归功于管理效率的提高。

提高公司核心竞争能力

日本三大证券公司的经营宗旨都明确表明,要将管理资源集中于证券及相关业务。野村证券自2001年将业务部门整合为国内零售、全球批发以及资产管理三大部门,根据服务对象进行业务整合,提高经营效率。日兴证券将商业银行及抵押贷款等非核心业务出售,虽然造成60亿日元的营业外损失,但提高了集团的资源配置效率,增强了核心业务的竞争力。

加强公司治理结构建设

2002年,日本各大证券公司加强公司治理结构的建设,增强管理的透明度,提高管理效率。如野村证券聘请了2名外部董事,并设立了有外部董事参加的薪酬委员会和审计委员会,用以提升公司治理的透明度。设立了战略管理委员会及其咨询委员会,统一负责集团的战略制订和管理。

参考文献:

1.林丹明.网络经济时代的证券市场透视.中国金融出版社,2002

2.RON SEWELL著,姜法奎等译.核心竞争力.华夏出版社,2003

3.焦瑾璞.WTO与中国金融业未来.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

4.周海炜.核心竞争力:知识管理战略与实践.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

新版证券市场篇8

关键词:证券市场 对外开放 现状 未来发展

一、证券市场对外开放现状

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虽已取得显著成绩,但在即将加入世贸组织的形势下,要看到中国证券市场对外开放目前还存在以下四大不利因素:证券市场是在资本项目下不可自由兑换条件下运行的;相关法律、会计准则还没有完全与国际惯例接轨;缺乏能够参与国际竞争的一流投资银行和其他中介机构;监管水平还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中国证券市必须加快对外开放,近期首先要做的是:第一,加入世贸组织后,将允许外国证券机构通过证券交易所设立特别席位直接交易B股,允许设立中外合资的证券管理公司和基金管理公司;第二,一如既往地鼓励更多的中国优质企业到境外发行上市;第三,随着各方面条件的成熟,逐步允许符合标准的外资企业来中国发行股票并上市;第四,积极创造条件,允许符合境内和境外两地法定条件的内地证券公司到境外设立分支机构;第五,在适当时机,允许外资有控制、有步骤地进入中国证券市场。

二、证券市场开放对企业融资结构调整有积极的作用

第一,推动外资企业进一步融入中国市场

开放证券市场后,外资企业将通过资产重组、参股甚至控股上市公司的方式来华投资,达到间接上市的目的。外资企业在国内上市表明外资企业的发展已融入中国经济的大熔炉。外资企业国内上市首先是融资方式的变化,这种融资方式的变化将使外资企业股权结构发生质的改变。按照外经贸部的通知要求,申请上市的外商投资股份公司应为按规定和程序设立或改制的企业。这就决定了一些外资企业在上市之前其股本结构就要发生变化,上市之后其股本结构将进一步改变。其中国内投资者股份将在其股权结构中呈上升趋势。

第二,为国内企业引进外资创造新的条件

我国证券市场开放遵循渐进的原则,比较重视其融资的职能,采取逐步由向融资者开放到向投资者开放的次序,上市公司投资范围拓展和投资渠道改善将带来更多的融资便利。国内的上市公司吸引外资也获得了更多的政策支持,证券市场的开放能够带动B股市场的活跃,直接提高了企业筹集外资的能力;A股上市公司也能够通过增资扩股同外资企业开展合作,引进战略投资者和行业内的领先者,增强自身的核心能力,另外,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在境外实现上市。

第三,利用外资的重点向鼓励并购型投资转变国际上

一般将FDI一分为二:新投资和并购型投资,据联合国2000年的投资报告分析,目前全球有近一半的FDI是采取M&A型的,而部分发展中国家几乎整个外来投资都是购并型投资。过去我国吸引外资的优势主要在于廉价的劳动力、自然资源和政府的优惠政策,在这种情况下,“绿地投资”方式成为外资的主要选择,但这些原有的优势因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竞争已不断弱化。近几年,我国在通过跨国并购吸引外资方面已经做出了一些尝试,跨国并购逐渐成为我国利用外资的重要形式。中国的外资战略已经到了某个转折点,直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企业购并尚属于偶发事件,跨国企业购并更是罕见现象,而目前跨国公司在中国大规模的企业购并已经变得常见了。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开放为他们提供了一个极好的股权投资渠道,今后外商投资应该更多地考虑运用资本经营的方式,将股权投资作为利用外资的重点,通过购并加快投资的速度,不必兴建厂房、添置设备等都一切自己从头做起,。股权投资更多的是追求一种控制权,这种控制权具体体现在要求对公司的决策有一定的影响力上。这点从我国资本市场发生的并购交易中就可以看得出来,绝大部分并购行为都属股权投资。股权投资应成为我国下阶段利用外资的重点,我们应从政策法规角度多予引导。近来国内发生了不少外资企业增资的现象,同样也属于股权投资的范围。

三、我国证券市场对外开放的立法取向

本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纷纷放弃“金融抑制”战略,对证券经营、证券投资、证券发行交易、证券市场结构等方面放松了法律管制和行政干预,从而推动了各国证券市场的国际化,增强了各国证券业的国际竞争力。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受危机直接冲击的日韩和东南亚各国不仅没有加强对证券市场的管制,反而更大限度地对证券市场放松了法律管制。因此,当前我国应顺应国际证券市场自由化、国际化的潮流,适当放松对证券市场的法律管制,逐步从金融抑制走向金融深化,以推动整个国民经济更稳健地融入到世界经济体系中去。

1.放松外汇管制,积极促进资本项目的开放。各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的第一个重要步骤就是放松甚至取消外汇管制,提高本币的自由兑换程度。我国对人民币资本项目实行严格的管制。而资本项目自由化是今后国际经济发展的大势所趋。因此,我国应在完善资本项目管理和监控的同时,通过放松外汇法律管制,积极稳妥地推进资本项目的自由化。

2.放宽外国投资者投资我国证券市场的法律限制,逐步实现A、B股市场的并轨。我国严格实行A、B股分离制度,但从长远和国际惯例来看,A、B股的长期分割不利于我国证券市场的国际化。因此,我们应通过放宽法律限制,逐步实现A、B股的统一。

3.放宽对银行、证券公司业务经营的法律限制,逐步实现银行业与证券业的融合。目前我国实行的是银行业与证券业的分业管理。而世界处于证券业与银行业相互融合共同发展的重要时期,原来严格实行分业经营管理的美日两国也分别在1997年和1998年通过立法或颁布行政命令实行了银证合业经营。我国证券市场必须适应历史潮流,逐步实现银证合一。

世界经济已经跨越了国际化时代,进入了全球化时代,全球化时代经济的特征在于经济运行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整合和一体化,各国利用外资的政策法规日益趋同。调整经营策略,抓住开放证券市场所带来的机遇,抵御住开放带来的压力和风险,这是中国市场上的投资银行都需要认真面对的。

参考文献:

[1]中国证券业协会.证券投资分析.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吴晓求.证券投资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中国证券业协会.证券投资基金.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上一篇:关于索赔的法律法规范文 下一篇:财务公司审计报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