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红楼梦结局范文

时间:2023-11-20 16:30:36

新版红楼梦结局篇1

《红楼梦》作为四大名著之首,历年来不乏对其进行的改编,无论是电影、电视剧还是戏曲,都演绎出了対《红楼梦》不同的审美。为更全面的分析影视剧改编过程中的得与失,笔者选取了影视剧改编中最经典的87版《红楼梦》和2010年的新版《红楼梦》为比较研究对象,试图从经典入手,观照当代影视剧改编中的不足,窥见名著题材影视剧值得我们反思的地方。87版《红楼梦》由中央电视台和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组织摄制,由王扶林担任导演,吸收众多红学家的思想精华,历时三年拍摄完成。在内容上,87版红楼梦仅选择以曹雪芹所著的《红楼梦》前八十回为蓝本,创作了电视剧的前29集,而后7集则是根据前八十回中曹雪芹所著的伏笔、脂砚斋的点评以及众多红学家对《红楼梦》后四十回内容的研究进行创作的。导演王扶林将主流思想及个人的创作风格与《红楼梦》的电视剧改编相融合,创作出了既符合时代要求又具有精英文化色彩的电视剧作品。在演员选定上,87版《红楼梦》更是举全国之力,创大规模海选的先河,这些经过层层筛选后的演员,在电视剧播出后,因他们深入人心的形象得到观众的一致认可。87版红楼梦凭借优秀的创作思想和演职员的共同努力及卓越的后期制作,成为观众心目中《红楼梦》的影视剧改编中不可超越的经典。

新版《红楼梦》在创作风格上沿袭了李少红导演唯美的创作风格,力求展现一种浪漫高雅的诗意景象,这也是整部电视剧最突出的特色。众所周知,小说《红楼梦》是曹雪芹先生的古典名著,全书一百二十回,学术上普遍认同的观点是,前八十回为曹雪芹先生所著,后四十回遗失,现今流传的《红楼梦》小说后四十回为高鹗所续。而高鹗所续后四十回,历年来为红学家争论的热点,虽未能尽如人意,但基本上继承前八十回的悲剧精神。并且历代续作版本层出不穷,唯高鹗所续后四十回流传至今,可见高鹗的续作同样具有艺术价值,需要进行辩证的阅读分析。所以在进行影视剧改编的过程中,版本的选择就成了首要问题。87版《红楼梦》只选用了由曹雪芹先生所著的前八十回,并且前八十回的内容也有一定的删改。突出的删改情节有甄士隐梦幻识通灵、宝玉梦游太虚幻境、颇有文采的“海棠诗社”以及与秦钟相关的章节等。

甄士隐梦幻识通灵和宝玉梦游太虚幻境内容的影视表达需要借助一定水平的特效技术,但在当时八十年代的影视剧制作条件下,电视剧制作还不具备这种先进的技术,并且这些章节的浪漫主义风格有悖于八十年代我国总体的历史环境。另外,有关秦钟的章节也被认为涉及以及封建的文化糟粕,自然为当时的社会所不能接受的。但最可惜的删改内容莫过于“海棠诗社”———“海棠诗社”的有关章节是大观园最繁盛时期的章节,也正处于林黛玉文采诗情的顶峰时期。“海棠诗社”的内容最终还是因资金和技术等因素被迫撤出了电视剧的拍摄计划。但对于87版《红楼梦》,最为观众期待和关注的还是他对《红楼梦》后四十回的解读。87版《红楼梦》抛弃高鹗所著的后四十回,采用了众多红学家的研究成果,在结局的安排上有了大幅度的调整。在高鹗所著《红楼梦》后四十中,探春远嫁镇海总制;黛玉听闻金玉成姻,焚稿断情悲痛而死;金玉成姻是贾母等人在宝玉疯癫的情况下施掉包计所致;宁府虽遭抄家流放,但最终两府却是“沐皇恩贾家延世泽”的大团圆结局;而宝玉最终是在中魁之后随僧道出世。而在87版《红楼梦》中,探春是作为北静王的义女远嫁和亲的;黛玉是梦见宝玉客死他乡伤心惊惧而死的;金玉成姻是奉元妃旨意而行的;荣宁两府最后落得满门抄家,家破人亡;宝玉在被救出铁槛寺后归于“白茫茫厚地高天”的精神放逐……这些情节都与高鹗所著后四十回有较大差距。编剧周岭先生曾说,87版《红楼梦》是“根据人物发展、情节推进的自然逻辑,根据原著前八十回正文的伏线,根据现在能看到的脂砚斋批点的版本,根据《红楼梦》学术界多年研究成果,尽可能合理地把八十回以后部分构想出来。

黛玉“焚稿断痴情”的缺失,使得87版《红楼梦》还是使观众觉得若有所思。可见,忠实于原著,不仅仅在乎他的内容,还要重视继承原著中深刻的民族文化,不能将名著的影视剧改编视作一场学术盛宴,太过追求学术研究还是会脱离群众的审美要求,得不偿失。相比之下,2010版《红楼梦》在内容上相对于87版《红楼梦》更加符合原著的内容设置,但缺少了87版《红楼梦》对原著的思考与探索。2010年《红楼梦》完整地采用了人民文学出版社第1版一百二十回《红楼梦》,为实现影视剧整体的情节紧凑与连贯,只在少数情节上略作调整。李少红也曾指出她的拍摄原则是“只有删减,没有杜撰”。2010年版《红楼梦》一经上演,被许多红学家赞为是“非常忠于原著”的影视剧改编版本。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对比87版《红楼梦》与2010版《红楼梦》的结尾之后,观众更加倾向于老版《红楼梦》对结尾的诠释,认为这其中蕴含着众多红学家的智慧,更加贴近曹雪芹先生对《红楼梦》的结尾。新版《红楼梦》这种照搬原著的方式不免使观众产生肤浅之感,并且高鹗所著后四十回中的大团圆结局确实不符合曹雪芹先生在前八十回中的描述,从这一方面来看,新版《红楼梦》对后四十回的解读确实缺乏学术上的深度思考。何为名著之“忠诚”?刘彬彬在《中国电视剧改编的历史嬗变与文化审视》中,对“忠实于原著”的内涵有具体的界定,即“忠实于改编者对原著的题旨和灵魂的正确理解,忠实于原著主要人物的精神气质和意蕴指向。对于从长篇小说到电视连续剧的改编来说,还应忠实于电视连续剧所特有的审美规律。”另外,改编还应当忠实于改编者的审美风格与创作意向,使作品在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同时,赋予其时代的生命活力,以此促使改编题材影视剧的长盛不衰。

新版红楼梦结局篇2

关键词:红楼梦;电视剧;改编

影视编剧在改编作品中起着重要作用,它是对原著的在创作,直接决定了作品的成败。对红楼梦的改编尤其困难,《红楼梦》原著有着极大的特殊性,曹雪芹只写了前八十回,并没有将故事讲完,而一部电视剧是必须有一个完整结尾的,怎样续编后面的故事就成了考验编剧的难题。

美国从事改编理论研究的杰弗里.瓦格纳认为,长篇小说改编为影视作品有三种形式:极少改动的“移植式”、合理改变并加以电影化注解的“注释式”、将原故事更改至当代环境的“近似式”。

旧版采用的是“注解式”。87版的结尾避免了程高本的“大团圆”“宝玉中举”等有违原著的地方,以贾府的彻底衰败来演绎社会大悲剧,比较仔细的从曹公笔下理出了各人物结局,虽然过程有些仓促,但结局都较为合理,胜于高鹗续作。

新版采用了“移植式”。完全按照人文社一百二十回的红楼梦进行拍色,包括高鹗续作中饱受争议的地方也保留了下来。在制作过程中,红学专家的过度参与,甚至压抑了编剧们 的创作,这种“移植式”的改编,并不适宜。它失去了影视艺术的再创造性,使其沦为了原著的傀儡。在一直以来,各种改编作品都很避讳这样做,这让作品失去了自己的灵魂,仅仅是原著的图解、注释。新红这样做足够尊重原著,但将一个文学作品几乎原封不动的搬上电视银幕,从艺术语言上讲是失败的。

(一)、新版还原了曹雪芹笔下的虚幻之境

新版开篇由空空道人途径青梗峰开始,叙述灵石补天未遂自炼成才的来历,再演跛足道人和赖头和尚被灵石打动,携它入红尘,最后由空空道人查阅石上书文引出正式开篇。对比一下老版的开篇:一个男声吟诵“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远处跛足道人和赖头和尚哼着《好了歌》飘然而去。之后引出开篇。这里新版明显弥补了旧版不足,还原了曹公笔下的奇幻之境,奠定了影片基调。

新版将宝玉等如何来到太虚幻境、如何游览环境、最后如何离开等都表现得非常细致,贴合原著描述。将故事中蕴含的“警示”“预知”等作用表现了出来。弥补了以往其它作品的不足,完整的展现了《红楼梦》的“亦真亦幻”的一面。这也是旧版最大的不足。在旧版里面,没有对太虚幻境的描述是最大的硬伤,直接导致了旧版丢失了原著中“虚幻”的作用。

所以,新版还原了曹雪芹笔下的虚幻之境,与旧版相比是一大进步。将小说中蕴含的“警示”“预知”等作用表现出来,令贾家发生的事情提升了一个层次而不是停留于事情表面,更好的还原了《红楼梦》。

(二)、新版较完整的还原了故事情节

新版35集的内容演完了原著的前八十回,情节删节极少。正因如此,新红留下了两个令人滞垢的毛病:旁白过多、镜头忽快忽慢。

从开篇至林黛玉初到贾府的情节,新版较旧版多用了10分钟左右。但它完整的交代了甄家小荣枯,交代了“娇杏”这一人物的“侥幸”,与英莲走失甄家败落形成对比。展现了甄士隐三次与赖头和尚跛足道人的接触,将甄士隐的悲剧渲染得更富感染力。然后是冷子兴演说荣国府,这段是旧版所没有的,新版则借此交代了宁荣二府的大致情形,让观众了解主要人物之间的关系。这也是原著中这段的用意。

新红这样的做法最大限度还原了原著情节,让曹公笔下每一个人物和故事都充分发挥了它的价值。但纵观全剧,其旁支情节的大量展示,令主线模糊,故事松散。原著作为小说,很适宜这种松散细腻的表现方式,但电视剧需要的是清晰明了的脉络和有张有弛的细节把握。从这点上看,新红如图解一般的照搬原著,展现出了原著的精致,却丢失了自己作为电视作品的艺术魅力。

(三)、新版在节奏、旁白上处理不当

新红每一集都包含了很多内容,但却一直给人以拖沓的感觉。比较明显的如“黛玉葬花”,一首《葬花吟》,黛玉葬花,宝玉一旁观看。就这样简单的讯息,占用了10分钟左右的时间。这钟设置既没有必要也太显拖沓。同时也直接促使了另一个问题的形成:镜头忽快忽慢。没有这些快进一般的镜头的话,按照这样的情节量,新红很难在50集内完成。

另一个旁白问题,曹公在《红楼梦》一书中所说到的远不止人物事件表面那么简单,新红在表现时不忍取舍,但就旁支事件的表现上不可能做到全部表演,只得用旁白;还有一处大量运用旁白则是对人物内心的描写,因为考虑到小演员表演不到位而选择了旁白介绍,但越是这样观众越觉得演员的表演如同演木偶。并且这样的旁白触怒了观众的一个底线,它剥夺了观众思考的权利,影响了观看情绪。

新红的台词完全沿用原著,胜于旧版。旧版因考虑到了原著古文白话文掺杂,怕观众难以理解,而将语言现代化、通俗化。虽然出发点很好,但却因此损失了原著的语言魅力,并且不古不白的语言反倒比较尴尬。新红大胆的采用原文,保留了原著的韵味。

参考文献:

[1]周雷,刘耕路,周岭.《红楼梦》改编嗻谈——从小说到电视剧本.

[2]作者.电视连续剧《红楼梦》.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3]姜维枫.试论《红楼梦》影视剧改编中对黛玉性格的把握.《红楼梦学刊》,2009,5.

[4]重拍电视剧《红楼梦》的讨论.《红楼梦学刊》,2002,03.

[6]宋俊华.中国古代戏剧服饰研究.广州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7]王扶林:不敢苟同“87版红楼”是经典》 李星文 《黄金档》.

[8]《艺术评论》独家专访新《红楼梦》主创团队. 《艺术评论》,2010,10.

[9]胡适,俞平伯等.细说红楼梦:红学专家解读红楼梦.蓝天出版社,2006.

[10]要力石《红楼梦》经典释义.中国古籍出版社,2007.

[11]曹雪芹,高鹗.红楼梦(启功注释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2.

新版红楼梦结局篇3

[关键词]红楼梦;文学;影视;再创作

明清时期是我国小说繁荣时期。长篇章回小说有罗贯中的历史小说《三国演义》、施耐庵的英雄小说《水浒传》、吴承恩的神魔小说《西游记》、兰陵笑笑生的《金瓶梅》、吴敬梓的讽刺小说《儒林外史》、曹雪芹的爱情小说《红楼梦》;拟话本小说有冯梦龙的通俗小说《三言》、凌蒙初的通俗小说《二拍》;传奇笔记小说有蒲松龄的神怪小说《聊斋志异》。西方影视技术引进中国,影视界就不断将这些作品搬上银幕,成就与名著不朽的梦想。《红楼梦》是比较典型的例子。

一、影视红楼梦创作及特点

1924年香港民新影片公司拍摄京剧黑白默片《黛玉葬花》,梅兰芳演林黛玉。1927年上海复旦影片公司拍摄时装黑白默片《红楼梦》,周空空演刘姥姥。1928年上海孔雀影片公司拍摄古装黑白默片《红楼梦》。1936年上海大华影片公司拍摄古装有声歌唱片《黛玉葬花》,李雪芳演林黛玉。1939年上海新华影业公司拍摄《王熙凤大闹宁国府》,顾兰君演王熙凤。1944年上海中华联合影片公司拍摄黑白有声故事片《红楼梦》,卜万仓导演,周璇等人主演,演员阵容强大。1951年香港长城影片公司拍摄现代时装片《新红楼梦》,李萍倩导演,李丽华等人主演,是红楼梦现代版。1961年香港邵氏影业公司拍摄黄梅调电影版《红楼梦》,袁秋枫导演,是黄梅戏经典版。1962年上海海燕电影制片厂拍摄越剧电影版《红楼梦》,岑范导演,徐玉兰、王文娟主演,是越剧经典版。1975年香港无线电视台拍摄电视剧《红楼梦》,伍卫国等人主演。1976年香港丽的电视台拍摄剧《红楼梦》,林家声等人主演。1977年香港邵氏影业公司拍摄古装歌舞彩《金玉良缘红楼梦》,李翰祥导演,林青霞等人主演,是香港十佳华语电影。1977年香港思远影业公司拍摄《红楼春上春》,金鑫导演,张国荣等人主演,是。1977年香港佳艺电视台拍摄电视剧《红楼梦》,伍卫国等人主演。1978年香港今日影业公司拍摄黄梅调电影《新红楼梦》,金汉导演,李菁演等人主演,演员阵容豪华。1987年中央电视台拍摄电视剧《红楼梦》,王扶林导演,欧阳奋强、陈晓旭等人主演。是电视剧经典版,1989年北京电影制片厂拍摄电影《红楼梦》,谢铁骊导演,夏钦、刘晓庆等人主演,票房不佳。20世纪90年代台湾中华电视台拍摄73集《红楼梦》,张玉燕等人主演,收视率不高。2003年泰国正大集团、上海电视台拍摄数字高清电视舞台艺术片新版越剧《红楼梦》,钱惠丽、单仰萍主演。

本人认为:“红楼梦的多指向隐义结构决定了红楼梦主题的无正解性。红楼梦的未完成性更是促成了这个谜局的形成”。不同地区有不同的艺术偏好,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艺术见解,重拍红楼梦在理论上是成立的。综观红楼梦影视史,概括出几个特点。1 拍摄频率高,在短短80年时间里,红楼梦影视版有近20个版本。2 科技进步带动影视发展。黑白到彩色,无声到有声,长镜头到蒙太奇,红楼梦拍摄在不断进步。3 篇幅越来越长。单本剧到多本剧,红楼梦故事越来越完整。4 主题日趋复杂,从塑造人物形象,到敷演人物故事,最后是演绎全本红楼梦。5 艺术形式多样。戏剧片就有京剧、越剧、黄梅戏、粤剧之分。6 艺术风格多样。有古装、时装,有传统、现代,有高雅、低俗。7 演员多用明星。影视创作培养和成就了大批演职人员。8 横向看,成败参半;纵向看,失败居多。

二、红楼梦从文学到影视再创作风险

从红楼梦影视史角度分析,红楼梦从文学到影视的第一次创作风险较小。尊重原著,实现艺术形式转变,基本上就会成功。红楼梦影视版早期作品原创多,相对地位较高。如:京剧版、越剧版、黄梅戏版、粤剧版。

红楼梦从文学到影视的第二次创作风险相对比较大。第二次创作往往是在第一次创作成功的基础上进行的,第一次创作已经转变了艺术形式,第二次创作如果不能在内涵上有所创新,失败概率较大。新版如果要突破旧版的水平,必须从内涵的全、新、深、广的某一个角度上做文章。

三、红楼梦从文学到影视再创作程序

红楼梦从文学到影视再创作分三个步骤,包括从文学到剧本的再创作,从剧本到影视的再创作,从影视到观众的再创作。

剧本是影视的灵魂,它关系到影视的艺术定位,非常关键。有两种思路,一种是选择角度小的某个特定主题进行创作,是单本剧创作。一种是采取多角度、多主题创作,是多本剧创作。这中间主要是新版对旧版的创新问题,如:2003年新版越剧是在1962年旧版越剧基础上,只能在结构和台词上进行创新,就其艺术成就,即使不分伯仲,也是稍有逊色。新版电视剧要突破1987年央视版的高度,可以创新的是开头和结尾,而开头的神话故事是虚幻的思维性的哲理性的内容,对文学有意义,对影视则毫无意义,新版创新空间有限,唯一出路是撇开尊重原著的原则,拓宽创新空间。

剧本搭建故事框架,编写人物台词,把文学红楼梦重组为适合影视制作的影视红楼梦,但它仍然是文字。从剧本到影视的再创作,是将语言文字转化为声音和画面,这需要导演、编剧、摄影、演员、化妆、布景等通力合作。把富于想象的语言文字转化为具体可见的声画形象。影视是综合艺术,某一个环节出问题都会影响到作品质量,所以,团队建设很重要。

影视是遗憾的艺术,从影视到观众的再创作,才能最终实现它的价值。虽然影视在设置剧情时尽量考虑大多数观众的要求,但是,一部作品能完全满足观众是不现实的。观众构成情况非常复杂,他们认知水平有高低之分,感悟能力有深浅之别,艺术趣味有雅俗之异,加上受前人创作成果的影响,部分观众挑剔在所难免。在观众实现再创作的时候,优秀作品被追捧,拙劣作品被鄙夷。上帝面前没有光环,要想成功, “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四、文学红楼梦与影视红楼梦的比较

许多人以文学红楼梦为标准评价影视红楼梦,把处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两种艺术作比较,往往不会有结论。文学和影视彼此特征明显,有很大的异质性,红楼梦从文学到影视的再创作是一个质变的过程。

从创作角度分析文学红楼梦与影视红楼梦,两者在创作目的、创作主体、创作客体、创作工具四方面存在差异。小说历来都是野官稗史,曹雪芹花一生精力写小说,以致“茅椽蓬牖,瓦灶绳床”,但他发扬古人发愤著书的优良传统,用语言文字将自己的生命状态呈现在读者面前,记录真实的社会人生,诉说自己对世界的看法,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其目的不 是留名青史。红楼梦成为文学名著是历史的选择。影视选择精品题材,选择历史,选择红楼梦,有功利目的。影视发挥群体创作优势,综合利用多种艺术元素,将抽象转化为具象,将静态转化为动态,将间接转化为直接,让观众真切感受红楼梦世界,但它不能完全复原红楼梦。如果没有新点或亮点,不能出彩,成败也是变数。综观红楼梦影视史,几十部只有几部精品,想拍精品不一定就是精品。其实,1962年越剧电影《红楼梦》,如果没有越剧演员千锤百炼的唱腔身段来发挥越剧长于抒情的特点,就不可能成功。好莱坞大片模式固然好,近年从功利出发而拍摄的形式创新内容空泛的只给评委看的作品,观众是不认可的。香港影视的地位,得益于香港影视界对影视的清醒认识:速度、产量、娱乐、大众是影视的灵魂。

从作品角度分析文学红楼梦与影视红楼梦,两者在作品内容、作品形式两方面存在差异。文学红楼梦具有隐性的特点,容量大,角度多,视野宽。透过文本,读者凭借思维和想象,将红楼梦的意义扩展到政治、经济、文化、家庭、伦理、道德等层面,影视红楼梦具有显性的特点,容量小,角度小,视野窄。通过镜头,观众看到的是真实生活的有限画面,流动的画面不允许观众过多的停留和思考,如:文学用“爬灰”一词交代秦可卿死因,抽象、含蓄、富有文化意味,影视则用真实画面。如:宝玉的玉,文学用模糊概念,影视则具体到20个版本各不相同。一部具有恒久影响的文学因历史产生距离而拓宽了审美空间,这是文字间接性造成的。一部具有大众娱乐特点的影视将名著意义定格在某一个特定时代,满足时尚需求,只能造成短期轰动效应。文学红楼梦与影视红楼梦的比较实际是中西方文化观念的比较,文学红楼梦符合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影视红楼梦符合西方传统美学思想。

从接受角度分析文学红楼梦与影视红楼梦,两者在接受对象、接受方式两方面存在差异。文学是精英艺术,需要读者有较高的文化修养,调动他们的思维展开想象,它的受众比较少,影视是大众艺术,对观众没有特殊要求,只要有视听能力就可以欣赏,它的受众就比较多。在这一点上,影视红楼梦对普及红楼梦做出重大贡献,但是,对于许多没有读过文学红楼梦的观众来说,影视大胆直露的镜头语言可能会造成误导甚至是伤害。在改革开放发展振兴的大背景下,影视红楼梦应该改造文学红楼梦,去除其封建糟粕,赋予其时代精神。

五、红楼梦从文学到影视再创作的建议

1 影视红楼梦的主题创新。

高鹗续书体现出20世纪反封建的时代精神,为红楼梦增添不少色彩,但是,身处2l世纪就应该重新审视这个问题,高鹗笔下的丫鬟大多奴性十足,影视创作为什么不可以稍加润色,使之更加合乎现代女性的要求呢?1987年央视版尊重原著这个缺陷,并且结尾仓促而悲观,影视创作为什么不可以在贾兰等人身上体现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使之更加符合人类成长模式呢?剧组可以先尝试单主题小容量创新,检验一下能力和效果,再进行多主题大容量创新,走在时代前列。

2 影视红楼梦的结构创新。

利用蒙太奇手法,调整文学叙事顺序,使情节衔接更自然更生活化,使画面构成更富有诗情画意,符合观众的审美习惯,1987年央视版从甄士隐开始,引出贾雨村,再引出林黛玉,结构比较好。如果当时用电脑特技制作太虚幻,宣扬一些似懂非懂的大道理,反而会以辞害义,弄巧成拙。但1987年央视版在背景处理上有许多不足,江南景色不够灵秀,北方景物不够厚重,许多镜头借助花花草菜遮遮掩掩不够大气。

3 影视红楼梦的人物创新。

影视是大众普及型艺术,最好选择全新面孔,给观众新鲜感,明星演技固然好,但受以往作品影响,观众不容易接受。选择演员应该以内在气质和外在演技为标准,优选艺术院校中的拔尖学生,挑选那些古典外形扮相鲜活的年轻演员,就能够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总之,应该从显性和隐性两个方面把握红楼梦人物形象特点。

4 影视红楼梦的语言创新。

新版红楼梦结局篇4

[关键词] 《红楼梦》 电视剧 改编

作为国学名粹,《红楼梦》已多次被改编成电影、戏曲等艺术形式,仅电视剧在大陆就有两个版本,一为1987年由王扶林导演,一为2010年由李少红导演,皆在众人引颈交盼迎出来后,有喝彩却也不乏批评。其实无论哪一版本,皆耗费较多人力、物力,可为何又常常费力不讨好?究其原因,曹雪芹历时十载、增删五次而创作的《红楼梦》,从各方面看无不达到中国叙事文学的顶峰。想要在荧屏上再现这部鸿篇巨著实属不易,改编者没有一定的功力根本难以周全。尽管难度巨大,但我们坚信《红楼梦》一定会每隔数年便重新登上荧屏,改编者应该竭尽全力认真负责地运用多种艺术手段为观众奉献上这部“我国美术史上之唯一大著述”(王国维语)。本文试从文化诠释、虚实处理、主题侧重、人物把握等方面来论述新旧两版《红楼梦》电视剧的成功与不足,希望日后编导能够有所新气象,充分展示出《红楼梦》的文化底蕴,树立起古典名著影视改编新的美学坐标。

文化诠释

上世纪八十年代,正是结束后文化复苏的时代,流行于西方与港台的歌曲与影视作品开始涌入国门,当时的知识分子强烈感觉到弘扬民族文化的使命感。1987版《红楼梦》的创作者在中央指示下,怀抱重塑经典、干预现实的雄心力图复活古典中国高贵雅致的民族意识,电视剧这种在国外属于大众文化的产品在他们看来更像是一个严肃的文化教育工程。1987版《红楼梦》即是在那个特殊的时代背景下诞生的,可谓是主流意识形态与知识分子精英文化的产物。既然是将此次拍摄定位做一次文化启蒙、经典普及,自然要竭尽全力提升普通观众的欣赏水平,编导意不在投大众所好,而是更多听从红学家的意见。当时以红学家为主的知识阶层,普遍认为曹雪芹原著在思想、艺术等多方面明显优于程伟元、高鹗续作,程、高二人续作种种硬伤多年来亦被不少学者所诟病。创作者便从学者观点出发,在红学界指导下展示了当时红学研究成果,后八集更是直接摒弃高鹗续写内容,塞给了全国观众一个崭新的结尾。这一做法在当时引来不少争议,但第一次敢于摆脱通行两百多年的程、高二人的续作,其可嘉的勇气是前无古人的。更为可贵的是,红剧的热播随后掀起一股文化热潮、学红热潮,成为了当时拥有强烈求知欲望的普通百姓与中国古典文化之间的一座桥梁。

然而时过境迁,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大众文化尘嚣日上,曾经的经典被请下了神坛,新版《红楼梦》改编者的指向亦日渐模糊。当金钱利益在起决定性作用的时候,主创方往往绞尽脑汁地打着艺术的旗号进行炒作。而海选演员、80后编剧团队也让新版《红楼梦》还未开拍竟愈看愈像青春偶像剧,引来了不少质疑。在这样的文化语境下,新版选用有着广泛普适性的程本本无可厚非,的确“兰桂齐芳、家道复初”的结局更加符合观众口味,然而令人啼笑皆非的是新版编剧黄亚洲说,用我的眼光解构《红楼梦》,其实讲的就是一个男人和两个女人的故事。[1]改编者对国学经典缺乏起码敬意的态度是可怕的,用这样的指导思想操刀下笔改编出来的《红楼梦》,非但不能使广大观众雅俗共赏,只怕会误导年轻一代,使自己愧于后人、俯残来者。这时候我们更加怀念1987版所处的那个虽然清贫却虔诚的文化环境,我们绝不能将《红楼梦》变成大众文化的消费品,因为“真正地扩大公众参与的前提条件是向民众提供社会所能给出的最高标准” [2]。我们希望编导在力求扩大《红楼梦》传播面的同时,也要保证高水平的审美观照,绝不能降低姿态,自认为是在迎合大众口味,其实是对大众审美水准的蔑视。经典的永久魅力,在于吸引古今之人如攀登高山一般孜孜不倦的追求,引用《红楼梦》中一句诗词,正是“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

主题侧重

《红楼梦》这样一部具有多重主题的小说改编成电视剧,自然会让人有“仰山而铸铜,煮海而为盐”的感觉。梅新林先生曾将以前流行的包括评点家观点在内的各种主题说概括为三种:“一曰史书说,一曰悟书说,一曰情书说。” [3]由于不同的时代与指导思想,1987版更偏重于“史书说”,新版则更偏重于“情书说”。

新版红楼梦结局篇5

关键词:王熙凤;名字;命运

王熙凤在《红楼梦》里可算一个主要角色,用当今话来讲,应该称作《红楼梦》中的女一号。纵观《红楼梦》中的人物赏评,研究凤姐的专著可谓多之甚多。虽说不是最多,但绝对是研究数量名列前茅,可谓身为研究学者及广大读者所偏爱。

风姐无疑是一名才貌双全的女强者。她的管理能力,语言特色,性格特点都具有鲜明的特色。而我今天则想从“王熙凤”的名字进行研究。

在从“王熙凤”这个名字研究之前,首先我表明,并无半点迷信色彩,因为我本身崇尚科学,也不相信鬼神之类传说,而之所以要从名字角度研究王熙凤,是因为王熙凤为书中角色,虽说写得活灵活现,但也确实不是一个真正生活着的人或者更大程度上王熙凤是曹雪芹取材于生活而塑造的角色,她的一生命运有着曹雪芹的意念的表达,所以在曹雪芹给各个人物命名的时候,必也在根据人物的性格及命运来选择适合的字去表达人物的名字,所以我认为在给王熙凤命名的时候,曹雪芹也在设想着王熙凤的命运,这也是我想去深入探讨的地方,不能说命运完全在曹雪芹设定的“王熙凤”三个字里,但是多多少少会有点曹雪芹独特的感情表达。

“名字”在自古的圣贤书中均有提及,虽不说为迷信,但多少表达出人对于中国文字自由组合的一些理解和潜意识中的想法。春秋时期的政治家管仲在《管子》“心术”一文中指出:“物固有形、形固有名”“以形务名,督言正名”意思在说人们要根据事物的外貌形状去给事物命名,与此同时,事情或人们也要相应地以自己对于此“命名”中一些内在自觉产生的意念去做相应的实践,这便是实际行动来顺行“名字”的暗语,或者就是以一种主观臆想和实践去实现名字的意义。而且在《吕氏春秋》和老子的《道德经》中均探讨过名字中所寄予着人的主观意念。鉴于古书圣贤的这些观点,我更加坚定自己要从名字上入手去追踪王熙凤在《红楼梦》中的独特。

在读阅了研究红学的相关书籍,有目的地对描写王熙凤的文字作了整理,发现自古以来从“王熙凤”这个名字研究的角度,并不是新奇的想法,很多学者都有自己的看法,但是大多为一己之言,很少有苟同。早期的学者大体从谐音的角度去研究,如将“熙凤”理解为“趋奉”的话石主人,“十二钗命名,各有寓意……曰熙凤,趋奉也……”①,也有将“熙凤”理解为“希奉”的洪秋蕃,“熙,希也;凤,奉也,谓凤姐为人专以希意旨工趋奉也……”②,也有将“熙凤”理解为“稀凤”的李,“王熙凤谐音稀凤,意谓一个鲜见的具有男性阳刚之气的强硬女子”③。除了从谐音的角度去理解,还有很大一部分学者从判词中去理解。如马瑞芳老师从金陵十二钗册子中王熙凤的画和名字相结合的角度理解为:“曝晒在冰山上的雌凤”“熙凤即‘被曝晒的凤’”④,还有林冠夫则从了判词中“凡鸟”的角度去理解:“‘凡鸟’。隐‘凤’字,以指王熙凤。因为繁体字‘’,恰好是由‘凡鸟’二字构成……所以,从判词中的‘凡鸟’似乎带一点贬义。”⑤,对于为什么将王熙凤命名为男儿名,俞平伯认为“以‘凤’为女儿名并非异事”,“我认为有两种或两层的解答……凤姐不仅可以比并男子,且可能胜于男子,冷子兴所云是也。”⑥,罗书华则给予王熙凤这一角色很高的评价,将‘凤’字解释为凤凰,“凤姐,这只美丽非凡的凤凰,只可惜偏偏飞翔在这个末世的天空”⑦…….名家的见解众多,我暂且举这几个例子为代表,以上的观点均可言之有理,但信心品味,确实相差也很大,而在这几位名家为代表的观点之下,我最同意的就是林冠夫先生从“凡鸟”角度去理解,但又不是十分赞同。很据许慎的《说文解字》拆字法来看,不难把繁体的“”看做为“凡鸟”的合体,这与曹雪芹命名人物虽有寓意,但大多为潜在意义,如前面在给香菱命名,原名英莲,最先写的就是“英莲”和“娇杏”,分别是用谐音去象征“应怜”和“侥幸”的女孩们。从此处来看,寓意虽有,都是浅层的,只用谐音便可揭开,所以也就说明曹雪芹在给人物命名时不会去做太为难的设意。而曹雪芹又是一名崇尚形式多样,这从《红楼梦》中的诗歌,服饰,食物都可以看出来,所以曹雪芹不可能将人物命名的角度全部从“谐音”的角度去设计,从“拆字法”入手便可以达到形式多样,而且繁体的“”字也却为“凡鸟”的集合,正好体现了有寓意,但也为浅层的设计理念。

但如果仅仅从“鸟”字去理解“凤”字,我又不愿苟同。所以除了“拆字法”在“王熙凤”名字中的奥秘,应该还有另外一个暗示,这也正好体现王熙凤这一人物在《红楼梦》中的重要之处。而着另外一层暗示,我愿意结合王熙凤的一生去理解当时曹雪芹给她命名时的心理想法。

我们知道,“凤凰”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的吉祥的象征。雄者为“凤”,雌者为“凰”,而王熙凤作为一女子竟以“凤”来命名,虽说文章中贾雨村就曾说过:“更妙在甄家的风俗,女儿之名亦皆从男子之名命字,不似别家另外用那些春、红、香、玉等艳字的……⑧,“自幼假充男儿教养的,学名王熙凤”⑨,可见作为有特别之处的人在取名字上也不会取那些俗套的艳字,可见由此便暗示了王熙凤中胜于男子的才干,身上有着男儿的气魄,为“脂粉队里的英雄”⑩,便会取了“凤”的雄意。而“熙”字,我也愿从“拆字法”的角度去理解,“熙”字下面为火,有烤火之意,此处马瑞芳老师曾理解为“曝晒在冰山上的雌凤”,我虽与她都理解为热,但是剩余之处不愿苟同,我认为除“熙”字在此处有着烈火般的炙热,又因为“熙”字谐音为“夕”字,可解释为末路之意,这就暗含了王熙凤所处的那个时代的末路,到处一片夕阳西下之景,再结合金陵十二钗中的画册,王熙凤的画是冰山上有一只凤,而“熙”字则可以理解为是王熙凤所处的那个时代一片“夕”景,如烈火一般炙热烘烤着冰山,冰山在此可以理解为已经走为末路的贾府,在时代的末路上,是时代的炙热烘烤毁掉了这个已经冰冻了的家族,这就暗示了家族的灭亡和王熙凤的悲惨结局,王熙凤在失去家族后只能无依无靠,她虽为一只“凤”却生长在冰山的环境中,而又受着烈火的炙热烘烤。暗示王熙凤这只“凤”的结局不是在冰山的寒冷中冻死,则就是被时代烈火的炙热中烤死,纵有百般能耐也无处施展。(沈阳师范大学;辽宁;沈阳;110034)

参考文献:

[1] 《红楼梦本义约编》,《古典文学研究资料汇编•红楼梦卷》,第180~181页;《王熙凤》,杜贵晨,中华书局2006年出版,第3页

[2] 《红楼梦抉隐》(《古典文学研究资料汇编•红楼梦卷》,第240页);《王熙凤》(杜贵晨,中华书局2006年出版,第4页)

[3] 《历史文化的全息图像――论》(1995年)第86页

[4] 《马瑞芳趣话王熙凤》,上海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第15页

[5] 《“凡鸟”王熙凤》,《红楼梦纵横谈》(2004年),第293页

[6] 《凤姐》,《细说红楼梦》,蓝天出版社2006年版,第270~271页

[7] 《凤凰惜作末世舞――论凤姐兼说“一从二令三人木”》,《名家图说王熙凤》(文化艺术出版社2007年),第42页

[8] 《红楼梦》,北方文艺出版社,二十一页

[9] 《红楼梦》北方文艺出版社,二十七页

新版红楼梦结局篇6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87版《红楼梦》播出30周年的聚会,引发了无尽欷[与集体怀旧。还有什么比人在时间中的命运变迁,更值得感慨?

命运

《红楼梦》写的是一个盛极而衰的故事,那么多美好的少女,那么多热烈的梦想,还有那么精致优雅的贵族生活,然而,“盛席华筵终散场”,一个又一个接踵而至的悲剧,构成了大结局:从黛玉于宝钗大婚之夜泪尽而逝开始,疾病、浩劫、死亡、出走、离散、绝望……

《红楼梦》播出时,恰逢电视机正开始大规模进入城市家庭,全家人坐在一起看电视,是那个年代最好的也几乎是唯一的大众精神消遣,家家户户,都能听见哀怨的主题曲《枉凝眉》。这部电视剧跟《西游记》一样,反复重播,尤其在寒暑假期间,打开电视,不是嘻嘻哈哈的孙悟空,就是卿卿我我的宝玉黛玉。

但《红楼梦》跟《西游记》不一样的是,前者是悲剧,后者是喜剧。喜剧让人笑,悲剧让人哭,一群让观众流泪的角色,自然印象更深刻。

更何况,出演这部电视剧的少男少女们,在接下来的30年中,命运各异,有的人大红大紫,星光灿烂。但更多人再未能超越这部电视剧,忍受着巅峰过后走下坡路的落寞,从青涩的青年步入无奈的中年,还有的人,已经离开了这个世界……30年,不长也不短,对有些人来说,这部电视剧甚至成了似有还无的命运伏线,暗中印证他们的人生轨迹。

观众总是习惯于有意无意地将演员的命运与剧中角色关联,怎不为此黯然神伤?

古典

饰演87版林黛玉的陈晓旭,始终是一个无法绕开的人物。2007年,陈晓旭抛下事业和家人遁入空门,法号妙真,人们无比惊诧。后来得知,她患上了乳腺癌,饱尝病痛之苦,绝望于俗世的医术,决心落发为尼,以佛学来安慰心灵的苦痛,以修行等待生理的奇迹。奇迹并没有发生,剃度之后不到3个月,陈晓旭还是不幸病逝。当时人们感叹:陈晓旭走了,“世间再无林妹妹”。

是的,陈晓旭是一个符号,古典美的符号――无论外表、气质还是内心,她的柔弱与忧郁,恬静秀美之间淡淡的却化不开的惆怅。还有,她花3年时间研读红楼来深入理解林黛玉这个角色……她成为人们心目中最像或最接近黛玉形象的演员,举手投足、一颦一笑,都俨然是林黛玉的翻版,“宛如书中走出一般”。

《t楼梦》是中国古典美学的杰出代表,林黛玉又是《红楼梦》中古典美的代表,多少国人历久弥新地通过这本书、这个人获取民族审美体验。但在渐去渐远的中国古典美学中,陈晓旭几乎成为孤独的绝响。

她走后,她扮演的林黛玉形象所代表的一个时代的审美情趣与审美价值观、让人陶醉的古典美气质、中国传统文化魅力的韵味……都随之而去了。

失去了,人们才会怀念。古典美,曾经代表中国东方雅致生活的审美情趣、诗性人生,渐去渐远了。在电影电视中,在各种综艺节目中,我们能看到太多的表情夸张、疯疯癫癫的姑娘,却很难发现内心沉静、相由心生的具有古典美的女子。单一化、类型化、快餐化、商业化的娱乐文化,塑造能力太强了,就像流水线一线,生产着细腰丰臀锥子脸,习惯夸张,擅长卖萌。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认为,告别古典时代后,传统的神性至此就被世俗化。如果说古典时代作为“诗的时代”,那么现代就是“市民时代”,诗、牧歌或英雄,都是灵性飞扬的象征,是人与自然、人的个体性与社会的普遍性、人的个性与其整体和谐融洽的标志,也是直接、单纯和自由的神性普照与人性舒展完美渗透的体现,而市民时代,是平庸的,缺乏独立性、个性和完整性,“人的世俗气过分完满以致溢出人自身、甚至遮蔽了神性……”

陈晓旭绝不是一个有世俗气味的人,她带着我们关于古典美的美好回忆,永远离开了,我们只能从87版《红楼梦》中,从她的回忆录《梦里三年》中,来重温这个经典的形象,她是这样写自己对黛玉的理解的:“真水无香,白璧无瑕,爱得深,爱得苦,充满忧伤的诗人气质……”

乡愁

87版《红楼梦》对于许多中国人,是一种“文化乡愁”。假如能回到过去,站在时间那一端,如何能够想象30年后,这一端的变化?在一个急剧变化的大时代,每个人,都有一部波澜壮阔的心灵史;每个人,都是一部长篇小说。

有多少人欢呼、迎接这变化,又有多少人,抗拒、恐惧这变化,还有多少人,迷失在这变化之中?胸中皆有郁结,87版《红楼梦》,就是浇这块垒之醇酒,年头越长,这酒越醇。人们说起这部电视剧,充满感情与感慨,固然是因为它的艺术成就,因为那一茬演员的真诚与朴实,也因为它跟当年慢悠悠的中国的联系,人们每晚看完两集,安详地睡下,等待明天新的两集,但更多是一种精神寄托,一种不可能再回来的感觉,一种依稀的亲切,一种想起能够内心一暖的乡愁。

当我们今天重温87版《红楼梦》,了解当年筹备拍摄的精心:1984年,在北京圆明园先后举办了两期演员学习班,从全国各地数万名候选人中,遴选出一百多名演员在此研究原著,分析角色,学习才艺,反复比较,才确定各自角色。当我们今天读了陈晓旭在《梦里三年》中写到的“1984年4月的圆明园,盛开的桃花,蜿蜒的小路,和为了得到理想角色或笑或哭的女孩们……”我们又怎么不会被触动内心某处,产生一些微妙的情感,思考与叹息。

在商业化浪潮中涌现的各种选秀,又怎么会重复30年前那群聚集在圆明园的少男少女们的纯真?这不仅仅是物理空间的距离,更是精神上的遥远距离。

重构

87版《红楼梦》与新版《红楼梦》两个“黛玉”的区别:一个是陈晓旭演绎的黛玉,“两弯似蹙非蹙I烟眉,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一个是梳着铜钱头一身现代感的黛玉。正因为有对比,人们才更怀念87版《红楼梦》,那是中国的,古典的,温暖的,美好的。

“重构”不是“复古”,就像我们喜爱87版《红楼梦》,并非羡慕其钟鼎玉食、仆役如云的排场,而是其根植于传统文化的审美体验、生活态度与思想体系。这是中国人的根,有根才有自信,无根则是随波逐流的浮萍。著名学者梁漱溟曾说过:“历史上与中国文化若后若先之古代文化,或已夭折,或已转易,或失其独立自主之民族生命。惟中国能以其自创之文化永其独立之民族生命,至于今日岿然独存。”

中国思想曾经深刻影响世界,为人类文明做出重大贡献,日本学者吉川幸次郎专门写过一本书,名为《对中国文化的乡愁》,他写下了这样的话:“不管怎么说,中国的思想都是人类的故乡之一,一到某种时刻,有意无意地,就在讲述着对它的乡愁。”

今天,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那么,接下来,中国向世界贡献的,应该是中国思想、中国智慧和深蕴中国文化底蕴、审美情趣和精神追求的中国品牌,东方式的雅致生活。

东方式的雅致生活要有琴、棋、书、画、诗、茶、玉、丝、瓷……但又不仅仅局限于这些器物,更重要的是寄存、融汇于器物之上的生活态度与思维方式。

新版红楼梦结局篇7

关键词:《红楼梦》;《石头记》;出典释义;概括性

中图分类号:I207.4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03-0130-03

《红楼梦》一书有五个不同的异名,分别是:《石头记》、《情僧录》、《红楼梦》、《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有这么多异名,鲁迅认为并没有实际意义,只是“多立异名,摇曳见态”[1]罢了。

在这些书名中,影响最小的要数《情僧录》,可见空空道人命的这个书名没有得到人们的认同。虽然大多数红学家认为《风月宝鉴》是《红楼梦》的“旧稿”,但因其中风月笔墨太多,曹雪芹对于“风月笔墨”反感,大加删芟,主题变了,书名也重新考虑了,因而弃之[2]。《金陵十二钗》这个书名,虽然是曹雪芹亲自命的名,并对它情有独钟,令人遗憾的是,《金陵十二钗》完稿不久,由于脂砚采用《石头记》之称,而失去了流传的机会,所以至今没有发现题作《金陵十二钗》的《红楼梦》旧稿。《石头记》这个名字,被认为是《红楼梦》的本名[3],并且早期的抄本也都题作《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在红学家那里也得到了重视,可是在大众中间并不非常流行。唯有《红楼梦》这个名字能够流传至今,叫得最响,深受人们的青睐,这是为什么呢?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本文就从《红楼梦》这一书名的来历、出典释义等几个方面来讨论这个问题。

一、《红楼梦》这一书名来历

《石头记》作为正式定名是曹雪芹和他的合作者一致同意的,为什么《红楼梦》被采用正式的书名,并且它的势头越来越来大,最终取《石头记》的地位而代之?这必须首先弄清楚《红楼梦》一名究竟始于何时,如何来的?

《红楼梦》作为书名,其实在程、高刻本出现之前就开始流传,在脂砚斋的批注中又多次出现。据邓遂夫统计,甲戌本有两条,庚辰本有五条[4],其他的如己卯本也有。如:

(1)“妙!设言世人以应如此法看此《红楼梦》一书,更不必追究其隐寓。”(甲戌本第五回眉批)

(2)“一部《红楼梦》,淫邪之处恰在焦大口中揭明。”(甲戌本第七回眉批)

(3)“有客题《红楼梦》一样,失其姓氏,唯见其诗意骇警,故录于斯:

‘自执金矛又执戈,自相戕戮自张罗。

茜纱公子情无限,脂砚先生恨几多。

是幻是真空历遍,闲风闲月枉吟哦。

情机转得晴天破,情不情兮奈我何。

凡是书题者,不可(不以)此为绝调。诗句警拔,且深知拟书底里。惜乎失石[名]矣。“(庚辰本第二十一回回前总评)

(4)“问的却极是,但未必心应。若能如此,将来泪尽夭亡,已化乌有,世间亦无此一部《红楼梦》矣。”(《庚辰本第二十二回夹批》)

(5)“《红楼梦》写梦,章法总不雷同,此梦更写得新奇,不见后文,不知是梦。”(庚辰本第二十四会会后总评)

(6)“一部大书,起是梦,宝玉情是梦,贾瑞淫是梦,秦之家计长策又是梦,今作诗也是梦,已并风月鉴已从梦中所有,故《红缕[楼]梦》也。余今批评,亦在梦中。特为梦中之人特作此一大梦也。脂砚斋。”(庚辰本第四十八回双夹批)

(7)“反说可笑,妙甚!若必以此梦为凶兆。则思反[返]落套,非《红楼》之梦矣。”(庚辰本第七十二回双夹批)

(8)“《红楼梦》第三十回终。”(己卯本第三十四回回末)

可以说,所有的这些称书名为《红楼梦》的批语,都揭示出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当初确实存在过一部书名为《红楼梦》的早期稿本。尤其例(1)和例(4),批书人十分自然的把所批之书称为“一部《红楼梦》”。此外,据资料记载,郑振铎藏本书名作《石头记》,但其缝标作《红楼梦》,以及现流散到苏联的一个脂评本,每回前面都有《石头记》的题名,唯第十回回首题为“《红楼梦》第十回”,同时第六十三回、六十四回、七十二回末,标有“《红楼梦》卷”、“回终”字样。这都说明,在采用《石头记》作为定名之后,《红楼梦》这个书名已经被使用过,不过势力较弱罢了。

甲戌本出现之后,《石头记》作为定名的局面开始动摇,社会上开始出现直接标有《红楼梦》的抄本。如今存梦觉主人序本和舒元炜序本,就都标有书名为《红楼梦》,并且梦觉主人对《红楼梦》这一书名作了解释,虽然未必精当,但是最早的。又如曹雪芹的同宗室诗人永忠、明义也用过《红楼梦》的名称。永忠《延芬室集》收有题为《因墨香得观红楼梦小说吊雪芹》诗3首;明义的《绿烟琐窗集》收有20首专门的《题红楼梦》诗,并自注道:“曹子雪芹所出所撰《红楼梦》一部……”据周汝昌先生考证,这20首诗大约作于乾隆三十五年至四十年(一七七零至一七七五)[5]。可以看出,此时,《红楼梦》一名的影响渐渐占上风了。

我们今天看到的最早的把书名正是标称为《红楼梦》的抄本,是解放后在山西发现的梦觉主人序本,这个本子与甲戌本属同一个系统[6]。周春在《阅红楼梦随笔》记载:

“乾隆庚戌,有人告诉他看见过两种《红楼梦》抄本,‘一为《石头记》,八十回,一为《红楼梦》,一百二十回’。”

这说明,程、高本出现之前,有以《红楼梦》为正式标名了。程、高本出现后,《红楼梦》作为正式书名便取代《石头记》了[7]。

由此我们可知,《红楼梦》作为书名历史已久,为读者所接受和习用,也就十分自然了。

二、“红楼梦”三字出典释义

查“红楼”一词的出典,唐代时人们就开始使用,不过含义不同。它的本意是指“朱色之楼台”。但在李白的《陌上赠美人》中“美人一笑钱珠箔,遥指红楼是妾家”,白居易的《秦中吟》中“红楼富家女”,韦庄的《长安春诗》云“长安春色本无主,故来尽属红楼女”,李商隐的《春雨》诗“红楼隔雨相望冷, 珠箔飘灯独自归”,“红楼”二字的用法是相同的,指富贵人家所居之华丽楼宇,后成为富家闺阁的代称。陈寅恪先生的《元白诗笺证稿》中记载了“红楼”的又一用法。再如元稹《梦游春十七韵》:“……秋月照潘郎,空山怀谢傅。红楼嗟坏壁,金谷迷荒戍,石压破阑门,门摧旧。虽云梦觉殊,同时终难驻。”白居易的《和梦游春诗一百韵并序》:“……因寻常浦水,渐入桃花谷。到一红楼家,爱之看不足……”元稹诗中“红楼”与“金谷”对用,并不是专指女子居处,而是指家族衰败而导致园林的残破。白居易和诗中“红楼家”着重指铺陈庭园的宏大。可见他们这里所用的“红楼”显然是富贵人家庭园的代称。而《红楼梦》一书所描写的正是贾府这样一个富贵之家由全盛到衰败的具体过程,那宏大富丽的大观园,就是这个家族兴衰的象征,这和元诗所写韦门的角度很有相通之处。笔者觉得说“红楼”一词取义于此,是很有道理的。

至于“梦”字,如前面所引,脂砚斋在庚辰本四十八回末有一长批。这些例证虽然琐细了些,但宝玉神游太虚境和秦可卿托梦的确是书中的大关节处。又如甲戌本第一回石头与僧道对话的一段文字中的有这样四句:

“那红尘中有却有些乐事,但不能永远依恃。况又有美中不足,好事多磨八个字紧相连属,瞬息间则又乐极悲生,人非物换,究竟是到头一梦,万世归空。”

又如脂砚斋在第四十八回中评香菱梦中说梦话所批:

“一部大书起是梦,宝玉情是梦,贾瑞淫又是梦,秦之家计长策又是梦,今作诗也是梦,已并风月鉴亦从梦中所有,故红楼梦也。”

脂砚斋批“四句乃一部之总纲”。这石头与僧道的对话,结尾应验了。这些思想,与李后主词“往事已成空,犹如一梦中”(《子夜歌》),苏轼词“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是梦”(《西江月・平山堂》)很相似。梦是这一书的灵魂与主旨,红楼之中时时有梦,处处有梦,并且全书以梦开始,又以梦作结。从《红楼梦》内容来看,作者一开始的自叙以及与他的家世生平相结合,慨叹兴亡,追思往事的味道是很浓的,所以说小说本身就是作者“曾经历一番梦幻之后”所作。但曹雪芹追忆并非惋惜和留恋,更多的是指责和鞭挞,这就超越了个人兴衰际遇的狭小范围,成为对整个时代和社会的控诉书了。这是曹雪芹的可贵之处。

刘梦溪先生在《〈红楼梦〉新论》中指出:“《红楼梦》起初仅仅是指十二支曲子或第五回,并不足概括全书。”但是,他在《论〈红楼梦〉前五回在全书结构上的意义》中说:“第五回是全书的一个关键。”十二钗簿册是“全书的写作的提纲和阅读的提纲”,既然如此,题名由此概括而来,也应该可以想象了。实际上,从第五回终十二钗簿册及“红楼梦”曲子所反映的思想来说,也绝不是对红颜薄命的悲叹,而是通过对书中主要人物命运的预设和构想,来反映了贾府整个家族的衰败。如《恨无常》:“喜荣华正好,恨无常又到”;《分骨肉》:“自古穷通皆有定,离合岂无怨”;《虚花悟》:“这的是昨贫今富人劳碌,春荣秋谢花折磨”;《聪明累》:“家富人宁,终有个家亡人散各奔腾”等等。特别是《收尾》的《食尽鸟投林》,描绘的“落了一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凄凉场面,远远不是儿女私情、风花雪月所能包揽尽的。这些内容又和僧道对话、《好了歌》及注中表现的思想情绪是一致的。所以,即使把第五回“红楼梦”曲子的名称扩大概括为全书的书名,也是在情理之中的。

三、《红楼梦》一名最具有概括性

我们知道《金陵十二钗》这一书名是因书中有12女主角,这却忽略了男主人公贾宝玉,没能用上,合情合理。可《石头记》是本名,并且脂砚斋在抄阅、重评时仍用,那后来《红楼梦》一名为什么成为压倒一切的“总名”,笔者觉得“红楼梦”这一书名更具概括性,能更好地涵盖全书的主旨。

其一,曹雪芹同时代的人明义所见“曹子雪芹所处所撰”的稿本,却明明白白地标以《红楼梦》的,永忠“因墨香得观”的那部小说,也明明的标作《红楼梦》。这就是说曹雪芹确实用《红楼梦》作为“总其全书之名”的,这是因为从《风月宝鉴》的以“戒淫”为主旨的风月故事转移到以描写“儿女真情”――宝黛爱情悲剧和大观园女儿的悲剧上来。曹雪芹在《太虚幻境》的判词及《红楼梦》曲子里,早已预示了宝黛及大观园儿女们的命运都是不幸的,均不可能有更好的出路,只能“万艳同杯(悲)”、“千红一窟(哭)”、“怀金悼玉”。雪芹将自己的住处命名为“悼红轩”,因“红楼”一梦成空,故“悼”之。“悼红”的含义与《红楼梦》的含义是相通的,这两个书名号中的一个“红”字是共通的,“梦”与“悼”又相通。所以《红楼梦》的书名既关合“轩”,又切合《金陵十二钗》的所有女子的悲惨结局。书名的词感又鲜明艳丽,为其他各名所不及,故能压倒一切而成为“正名”。“《红楼梦》是新名,《石头记》是旧名”[8]。也可以说《红楼梦》为“新”稿名,《石头记》为“旧”稿名,即“石头”所“记”者盖“红楼一梦”也。故《红楼梦》有压倒《石头记》而成为“总其全书之名”。

其二,从文义来看,《红楼梦》这一书名最佳,其他四个皆有瑕疵。《金陵十二钗》指的是书中的12个女主人公,可是曹雪芹呕心沥血创作的文学巨著,难道仅仅是为了纪念几个女子吗?男主角贾宝玉又该置于何处?故用《金陵十二钗》根本说不过去。《石头记》固然浑朴自然,不加雕饰,可惜男人味太浓了,无法体贴照应书中众多的女性形象。《凡例》说它是“自譬石头说记之事”,就是把石头当作摄像机之类的东西,本身不具人形,亦无个性可言。可是“楔子”里却明明写着石头是要下凡到那“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去“受享受享”的。那么《石头记》就应当释义为石头的自传才是。霍克斯(David Hawkes)英译本取名为The Story of the Stone,取的是第二义。若取第一义,似乎应译为The witness of the Stone[9],书名存在歧义,不是最好的。至于《情僧录》这一书名,禅气过重,不够“含蓄蕴籍”。从表面上看,《石头记》和《情僧录》的性质相近,均有“实录其事”的意思,侧重于形式。《风月宝鉴》有“戒妄动风月之情”的意思,侧重于内容。它们合起来的意思是“石头”所“记”或“情僧”所“录”的都是风月故事,寓劝诫于其中,教人《风月宝鉴》要看“反面”,莫看“正面”。显然这些名字都有以偏概全之嫌,名不副实。当然这四个书名分别从不同侧面点题,毕竟并不离谱。但是,最好用一个名称能涵盖四义,合为总名,这样就非《红楼梦》莫属了。“红楼”不仅照应十二钗和怡红公子贾宝玉,而且“梦”字,则是本书主旨“到头一梦,万境皆空”之所在,亦寓禅机,真可说“味外有旨,天趣盎然”[10]。

其三,《红楼梦》一名最能体现曹雪芹的本义。我们翻开《红楼梦》一书就可以见到,曹雪芹对书中大大小小的各种命名都非常讲究,不落俗套。特别是在十七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中,通过贾宝玉较系统地表达了自己的见解,总结一下有三点:首先,要“新雅”。如进园时见到桥亭建筑,贾政要题为“泻”。宝玉说“粗陋不雅”,主张“莫若沁芳二字,岂不新雅”。其次,要“含蓄蕴籍”。如在蓼汀花溆,诸清客题为“武陵源”或“秦人旧舍”,宝玉认为:“这越发过露了,秦人旧舍说避乱之意,如何使得。”不愿带上批评政治的明显色彩,也可见曹雪芹未必会给全书题名带上“石能言”这样明显的典故。最后,要“概括无余,两全奇妙”。如在怡红院有人题为“崇光泛彩”,宝玉批评说:“此处蕉棠两植,其意暗蓄红绿二字在内,若只说蕉则棠无着落,若只说棠则蕉亦无着落,故有蕉无棠不可,有棠无蕉更不可。”“依我题红香绿玉四字,方不两全奇妙?”由此观之,《石头记》之名比较平庸又侧重于结构,而《红楼梦》则十分新雅醒目,既照顾到全书结构,又隐括了全书内容,而且余味无穷,而《石头记》则要略逊一筹了。

总之,“红楼梦”一名能够流传至今,并受到人们的青睐,这主要是因为这一书名具有其他书名所不具有的优势。

――――――――――

参考文献:

〔1〕鲁迅.中国小说史略[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240.

〔2〕周绍良.红楼梦学刊(第一辑).雪芹旧有《风月宝鉴》之书.

〔3〕刘梦溪.《红楼梦》新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11.

〔4〕邓遂夫.红学论稿[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7.266.

〔5〕周汝昌.红楼梦新证(下)[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6.1072.

〔6〕〔7〕刘梦溪.《红楼梦》新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186.

〔8〕俞平伯.影印《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十六回后记.

〔9〕沈治钧.石头・神瑛侍者・贾宝玉.红楼梦成书研究(第二章的第三节)[M].北京:中国书店,2004.

新版红楼梦结局篇8

[关键词] 新版《红楼梦》 李少红

新版《红楼梦》开拍不过半年,已经被网络上批得千疮百孔。

翻拍《红楼梦》是非同寻常的大事。虽然立项有多年,可直到去年才提上拍摄日程:之前长达一年的选秀以两败俱伤收场,导演棒也由胡玫转到了李少红。同为女性导演中的佼佼者,唯美、哀怨、带有悲剧情愫的李少红取代冷峻、坚韧且热衷于历史政治的胡玫似是众望所归,何况还有老搭挡、曾获奥斯卡大奖的叶锦添大师担纲美术设计,强强联手,拍出一部令国人震惊、世人刮目的《红楼梦》似乎顺理成章。

期望越大失望越大。先期展示的几张场景效果图被指妖气太重,不似《红楼梦》却仿佛《西游记》而接下来公布的人物造型则让人几陷崩溃:大观园中的女儿(或者女人)无论老幼。头上一律贴满片子,就象在戏台上:说戏装又不是,并没有满头珠翠,也不至满脸油彩,看去实在不伦不类。叶锦添说“我拉了昆曲的皮来筑红楼”,观众还未明白其中深意,已经被异样的妆扮惊得不知所措:有支持者撰文说,此谓额妆,非戏曲所独有,而是历史上真实存在。并列举古代佛妆以及所谓“巧额”来证明:可翻遍古代服饰资料,依旧找不到相似的装束。岂止额妆不可理喻,剧中人服装同样让人找不到北:从面料到款式,时间由秦汉跨越至晚清,只怕还要穿越当今:虽然《红楼梦》没有交代具体的时代背景,但原著中对于人物衣着的详尽描写比比皆是,从中可以明显感受到明清之际社会生活的真实场景,李少红她们竟然无视。据悉,新版《红楼梦》自开拍时就确定舍弃写实风格,因为在李少红她们眼中。《红楼梦》本身就是如梦似幻的,拍得太写实就无“梦”可言。姑且不论这样的理解是否到位,至少“额妆更符合历史真实”之说乃是自打耳光。

服饰的争议尚在继续,演员的遴选又让人大为不满了,众多配角很少令人满意的。而三大主角(宝玉、黛玉、宝钗)的扮演者让人彻底陷于失语:丰满圆润的林黛玉和瘦削单薄的薛宝钗已经构成了对原著人物的巨大颠覆,而贾宝玉和薛林两位姐妹站在一起则更加滑稽,“宝玉”年龄分明比“黛玉”小许多(无论实际年龄还是剧中扮相),即便不似母子说是姐弟或者叔嫂都绰绰有余。在剧中“林妹妹”“宝哥哥”该如何演绎。想都不敢去想。

新版《红楼梦》拍摄近半。已经投入上亿资金,虽然招来巨大非议,但要想推倒重来是不可能了。李少红导演是个有定力的人。只要认定的事就会坚持下去,绝不会困遭遇阻力就改弦更张。电视剧尚在拍摄之中,现在下什么结论都为时尚早。我们宁愿相信。李少红他们对新《红楼梦》有完整的设计,服装、道具,包括演员不过是作品的构成元素。单独元素拿出来看着碍眼,可众多元素组合在一起就能构成整体统一的效果。无论如何,新版《红楼梦》和当年的87版是全然不同的,时隔20多年,《红楼梦》难得重拍一次。如果拍出来和老版大同小异,就不会带来新鲜感,重拍也失去了意义。问题是,新《红楼梦》不仅和87版电视剧严格区别,比之89电影版甚至各色戏曲版都另类异样。戏曲是写意的,表演夸张且程式化:影视总体倾向写实,表演应力求生活化。可这新《红楼梦》看去比戏剧还显夸张,无法理解导演整体意图怎么样。

想对新版《红楼梦》有所理解,还需回顾一下李少红多年来艺术创作轨迹:

虽然身为第五代导演中的一员,但李少红当年毫不突出。说到第五代,就会想到激情飞扬的年代,张艺谋、陈凯歌、张军钊、田壮壮、吴子牛、黄建新……每一个响亮的名字后面都跟着一串闪闪发光的电影,但,李少红不在其中。当年的《血色清晨》、《四十不惑》、《红西服》等几乎无人记得,内容、形式看不出任何新意。很难想象导演有什么过人的才华。

然而。时隔十余年,情况却发生了改变:当曾经叱咤风云的一群走过了艺术的黄金年代,逐步趋于岑寂时,李少红,这位昔日毫不起眼的小女子却成绩斐然。进入90年代后,电影滑坡,电视剧成为观众宠儿,李少红也将目光瞄准荧屏:前期执导的《雷雨》并不看好。取材于曹禺名剧,却因对原著改动过大而饱受诟病,该剧很快被遗忘,但接下来的《大明宫词》、《桔子红了》却令李少红大获成功。并奠定了她国内首席导演的地位。

就剧情而言,两部戏并无多大新意,《大明宫词》以文艺视角描绘历史人物――太平公主的传奇生涯,《桔子红了》则重在表现旧时代大家族的伦理与人天性的冲突:李少红不象某些严肃导演那样过分拘泥历史,也不同于当今热衷娱乐的年轻导演一味哗众取宠,而是借助过去时代的人和事揭示人心灵深处的隐痛:优美的画面、幽暗的氛围、舒缓的节奏,充满感伤的情节都深深打动着观众。虽然有批评《大明宫词》过于现代且西化的台词显得不伦不类,《桔子红了》对陈腐伦理缺少批判反而流露较多同情,甚而认为李少红审美上有病态的嗜好:但作品掀起收视热潮进而引起行内热切关注乃至争议,已经标志李少红的成功。

李少红可不是一个躺在荣誉簿上睡觉的人。她在电视剧取得巨大成功的同时。始终不忘电影艺术的探索,毕竟电影更有助于张扬个性,有限的篇幅不必过多地编织情节,却能将形式语言发挥得淋漓尽致:只是,重返影坛,李少红变化之大,着实让人感到陌生:新近的惊悚片《门》尚未公映,已经遭致恶评;按说“惊悚”本是一大卖点,但该片过干诡异的情境表达却未能留住观众,评论几乎一律负面,以至难见庐山真面目:不过,几年前那部《恋爱中的宝贝》已经足够另类:一个无聊的已婚男子和一个迷幻的痴情少女的荒唐恋情,看似俗套的剧情被演绎的眼花缭乱,夸张、变形、震颤,人物置于虚设的环境中,反逻辑的情节穿插更迭,影象切换频繁,各色道具漫天飞舞,更有刺耳的声响充斥其间……人的视听被推到了饱和状态。影片放完,观众几乎记不住情节,离奇的画面却如万花筒般在眼前旋转,久久不会散去。《恋爱中的宝贝》着实出人意料,人们无法将它同昔日中规中矩的李少红做同日而语:作为第五代导演中的后行者,她的视线已非同代人所能梦见。让年轻的第六代导演都望尘莫及。

《恋爱中的宝贝》属于“看不懂”的影片,一同归入“看不懂”类的还有出自第六代导演的《花眼》、《紫蝴蝶》等。之所以看不懂,因为影片叙事混乱,而所谓混乱乃是有意设计,原本单纯的情节中介入不少干扰成分。连贯的线索变得支离破碎。第六代导演的影 片共有特点是碎片化的影像风格。“碎片化”并不难理解,在年轻一辈人眼中,生活本身就是杂乱无章的,而所谓逻辑却是人为设置。失去了本真:他们是在借助影像还原生活的原初面貌。第六代电影大多极其写实,比我们以往的认知更加贴近真实,并不见得晦涩艰深,象《花眼》、《紫蝴蝶》等只是其中为数不多的另类,不显示第六代的共性。李少红是第五代导演成员,她对生活的感知跟第六代应该不同:虽然都是碎片化的影像,但《恋爱中的宝贝》的设置意图与《花眼》截然不同。后者属于自然流露,前者却是刻意为之。

近些年李少红把主要精力放在电视剧上,电影上的“华丽转身”。是否预示着电视剧创作的“全新亮相”?接手《红楼梦》之前。李少红一直在筹备电视剧《青龙偃月刀》。无疑。该剧是讲关公的,不管怎么拍,肯定跟“历史”有关:一向专注于悲情的李少红什么时候也关心起了战争?近年,国内的大腕级导演都开始热衷于“历史巨片”,冯小刚拍摄了《夜宴》,张艺谋则推出《满城尽带黄金甲》,还有之前陈凯歌的《无极》,可惜每部片子皆恶评如潮,大导演声誉都受到损害:香港导演吴宇森抬《赤壁》,几番周折,历时数载,投资数亿,可拍出来的片子依旧难差强人意。女导演李少红会把《青龙偃月刀》拍成什么样子呢?据说该剧是爱情主题,剧情围绕一个女人展开:主人公(关羽)由金城武扮演。要命!三国中不近女色的关云长竟变身为纯情小生,没有什么比这更崩溃的了!

《青龙偃月刀》还未开拍,时值《红楼梦》遭遇选秀风波,导演胡玫与选秀方不合愤而辞职,于是人们心中,李少红成为执导《红楼梦》的最佳人选:李少红原本无意染指《红楼梦》,是在众人大力举荐下,推辞不掉才接手的,为此还不得不将筹备已久的《青龙偃月刀》暂时搁置:说实在代价够大的,谁让《红楼梦》有那么巨大的魅力呢?圣经一般的巨作,谁能够执导将终生无憾。李少红可不是个循规蹈矩的人。什么事情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得不同凡响:新版《红楼梦》为什么会让人感到匪夷所思,这就不难理解了。

李少红坦言接手《红楼梦》“遭遇的压力远远超出先前的想象”,无疑,从筹备至今,李少红等人是做足了功课:只是,她们所做的功课,和当年王扶林的功课大相径庭。20多年前,王扶林拍摄《红楼梦》时,请来国内众多权威红学家深入分析原著,探求原著精髓:同时邀请诸多民俗学家以及服饰、建筑方面专家还原真实场景:演员遴选尽最大可能与书中描写相吻合,演员培训也是极其严格,要求演员完全进入角色:所有工作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全面完整地以可视形象再现《红楼梦》这部伟大文学巨著。而李少红的主要目的则是,要拍摄一部全新的、不同于之前任何版本的《红楼梦》。虽然前面的工作也做了一些,但那已不是主要课题;为彰显个性,李少红在剧本编撰、情节节奏、人物定位、氛围营造、画面更迭等方面都有大胆的设计,当然一切离不开老搭档叶锦添的合作。叶锦添是个特立独行的人,个性鲜明且风格多变:他将参与《红楼梦》视为一次“大胆的尝试”,他捐弃以往所有方案,独出心裁地设计出惊世骇俗的形象。另类的《红楼梦》,自然“独树一帜”,没有仿效前人,身后恐怕也无追随:不过,那是李少红、叶锦添心中的“红楼”,至于距离观众有多远。估计都不是他们关注的事情。

新版《红楼梦》可以看成李少红等人的一次艺术实验。不能不佩服李少红导演的勇气,中国古典文学的巅峰之作。众人只能顶礼摩拜而她却敢做另类演绎;然而,如此大胆的创意。其成功的几率有多大,着实让人心存忧虑。《红楼梦》不同与金庸小说,可以不断翻拍。也可以多种方式演绎:《红楼梦》是数十年不可能重拍的,每拍一次,都标示相应时代人们对《红楼梦》的全新解读,一定程度上也反映红学研究的进展状况。既然采用了《红楼梦》为片名,就要将观众眼中的电视剧与读者心目中的巨著相互对应:倘若我们面对的是一部全然陌生的《红楼梦》,与绝大多数人的认知南辕北辙,你再说它“胆识非凡”、“创意独具”,也只是自欺欺人的谎话。

不否认李少红在艺术语言上的探索,问题是这样的探索是否真正具有创新意义。改编古典文学名著,如果不在原著精神层面进行深入发掘,片面关注表面形式的“花样翻新”,结果只能以失败告终。在此又提及尚未出笼的《青龙偃月刀》,这恐怕会是影视史上的一个怪胎:关羽的名字家喻户晓,小说和民间传奇将他奉上神坛,成为国人心中神勇、忠义的化身:历史上的关羽与演义出入较大,可惜由于史料的简略,我们都无法描画一个完整的形象。通过文学想象能否塑造出一个比《三国演义》中更加真实可信的关羽呢?答案也许不确定:但毫无疑问,李少红在《青龙偃月刀》中把关羽处理成爱情戏的主角乃大谬。其实李少红根本不打算还原历史真实,否则她也不会定此剧名,因为历史上的关羽未使青龙偃月刀(据考证当年无此兵器)。很明显,《青龙偃月刀》是一部解构历史、解构名著的作品。如此“解构”是否有意义,让人心里打个大大的问号。

解构最离谱的莫过于《吕布与貂蝉》,这怕是有史以来最烂的电视剧:然而,“极品垃圾”竟出自天才导演的陈凯歌之手,让人感到不可思议。素以精英文化自诩,专与商业电影叫板的陈大导演怎会拍出如此拙劣的作品?或许多年坚守“精英”领地也深感寂寞,此次是想换一下口味,尝试一把无厘头,可惜画虎不成反类犬。《吕布与貂蝉》无论艺术上还是商业上都是彻底失败,这次失败给陈导留下的阴影可能永远挥之不去。同为第五代导演,李少红比之陈凯歌如何?可以预料,倘若《青龙偃月刀》拍摄完成,其命运不会比《吕布与貂蝉》好到哪里去。

所幸,《青龙偃月刀》未赶上兑现《红楼梦》却找到了她,李少红导演真该感谢上天的眷顾。李少红是个爱惜羽毛的人,她绝不敢任意解构《红楼梦》,那样只能使她声誉扫地。拍摄《红楼梦》,似乎可供选择的自由度相当小,因为原著太了不起,任何改动都是对原著的损害。而任何损害都将招致批判。可是,既然是翻拍,就应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怎样才能与之前不同呢?

上世纪80年代,第一部以全本展现《红楼梦》的长篇电视剧问世,引发万人空巷的观剧盛况:20多年来,该剧无数次重播,每次重播均掀起收视热潮;在大多数观众心中,陈晓旭欧阳奋强张莉邓婕已然同书中林黛玉贾宝玉薛宝钗王熙凤划上了等号:每每读到金陵12钗的判词,耳边即响起王立平的曲子而非单纯文字。无疑,87版是相当成功的,但。就《红楼梦》而言,电视剧还远远达不到原著的高度。由于时代原因。当年主流红学界对《红楼梦》的理解还有不少偏差,人物定位也有相当的片面性:再则。由于技术条件的局限,87版《红楼梦》未能充分再现原著的恢宏、瑰丽场景。尤其是书中梦幻般的奇异景象《红楼梦》是亦真亦幻的,87版过于拘泥写实而给人只有“红楼”没有“梦”的感觉。就演 员而言,87版也有不少遗憾,虽然主角相当出色,但配角多令人失望《红楼梦》描绘的是众多青春少女群象,而87版过于苍白的配角形象让该剧大为减色:不仅次要角色无光彩可言,即使象史湘云、探春这样仅次于主人公的重要角色都不尽人意,这不能不说是一大遗憾。就剧情来说,87版《红楼梦》首次舍弃程高本120回,借助脂批留存的零星线索编撰80回后的情节:虽然大胆的尝试受到赞扬,可事实上。由于对原著全局把握尚有欠缺,加之对相应历史背景理解有限,该剧后6集处理仓促而简单,成为87版最大的败笔。

87版《红楼梦》经典不假,然而却有着极大缺陷:因此,时隔20余年,我们才会重拍《红楼梦》(当然,无论怎么拍,对于这部伟大作品而言,永远不可能尽善尽美)。现今的技术条件,是20年前所不能比拟的:87版耗资800万,这已是当年可能达到的最大数字,可如今拍电视剧,动辄上千万;新《红楼梦》已经投资过亿,且还要追加:无疑,道具、环境、场景各方面新版比之87版有巨大优势。李少红、叶锦添合作,将画面处理得美伦美奂应该没问题:发达的数码影像技术,可以创造传统摄像无法完成的各种奇异景观,新版正可借此再现原著中太虚幻境奇观及其它梦幻场景,弥补87版技术不到的遗憾。87版《红楼梦》共计36集,这是当年所能达到的最大篇幅了,不过要说完整再现原著精神,显然远远不够:如今的电视剧动辄百十集,新《红楼梦》计划拍摄50集,不算很长;如果不是大量注水。此篇幅内,可以较舒缓地编排书中情节,丰富剧中人物性格,塑造众多鲜活人物而不止强化主人公:如此可以相对充分地诠释原著的多重主题。避免87版主题单一的缺憾。

87版《红楼梦》配角大多并不成功,《红楼梦》刻画了众女儿群象,可现实中难以寻找诸多美丽纯净少女演绎众裙钗――当年的海选规模不够大:新版《红楼梦》剧组庞大,数百号演员,其中不少是“红楼梦中人”海选中脱颖而出的选手,还有李少红导演亲点的人,应该说个个优秀:总体来看,新版演员阵容胜过了87版,众多配角的精彩演绎定能弥补87版的不足:但是。四大主角(宝玉、黛玉、宝钗、王熙凤),新版可能超越87版吗?87版的成功很大程度在于主要演员的正确选择。演员与角色的高度锲合使电视剧光彩夺目,20多年间不断重播,剧中主要角色已经在观众心中牢牢扎下根。新版要想在主角上超过或取代老版。确实是非常之难。不过,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并非只有固定解读,正所谓“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若是编导对书中人物有深入独到的见解,能够发现演员身上特有的潜质。找到演员与角色之间的交汇点,合理安排演员:演员能够认真研读原著,反复揣摩所饰演的角色,表演融入角色内心深处,那就能塑造出血肉丰满的人物:不必刻意超越或取代87版,只要赢得观众的认可,就证明其成功。

20多年了,人们期望一部更加完美的《红楼梦》取代87版的经典位置,如今这期望怕要落空。新《红楼梦》仍在拍摄中,虽然剧组采取封闭式拍摄,外人很难获知具体进度,但就目前公布的情况,已经令人大失所望。观众最不满的自然是女人头上贴片即所谓额妆:称“巧额”也好。“对镜贴花黄”也罢,从古代绘画及考古资料中根本找不到如此妆扮:李少红称借鉴了清代孙温的《红楼梦》画册,可翻看孙温画册及之前改琦绘制的《红楼梦人物》。依旧见不到如此发型。其实这“额牧”出处只有一个,即是叶锦添“拉了昆曲的一层皮”,迷恋昆曲哪有这样子的。不得精髓只拉一层“皮”成何体统?昆曲之美是多种元素共同组合而成,单独拿出一项元素,既不符合生活常规,也无美感可言。我们也相信,戏曲造型不是凭空产生的,应该有其生活原型,额妆也如此:但戏曲毕竟与生活是有相当距离的,将戏曲形象放到日常生活中肯定不伦不类:正如古代男人大都蓄须,而戏曲老生戴髯口,髯口代表胡须。但生活中的男人胡须不可能长成那样。比额妆更加让人意外的还有羽毛妆:晴雯头上插羽毛,说是显示该人物活泼俏皮的个性:如此彰显个性怕也太肤浅了,简直跟京剧画脸谱差不多!

新版《红楼梦》的演员选择同样混乱不堪。李少红想引87版为戒,避免同一演员一演到底,体现不出年龄变化,而采用前后更换演员的方式。主人公贾宝玉分别由三人演绎童年、少年和青年段,薛宝钗也是前后分大小:做这样本是好事,可以通过时间推移见证角色的成长与心智成熟:不过我们看到扮演同一角色不同年龄段的演员形象、气质差异甚大,不知在剧中如何衔接自然:更蹊跷的是,多数角色都有大小演员分饰,可林黛玉的扮演者目前只有一位,年龄偏大却称“小黛玉”,不知哪来的“大黛玉”:难以想象林黛玉初进贾府时,13岁的“宝玉”称19岁的“黛玉”为“林妹妹”时会是什么情景!红楼众多女儿,林黛玉、薛宝钗自是其中核心,两人分别代表曹雪芹女性审美的两个极致,林黛玉轻灵纤弱如飞燕,薛宝钗丰盈艳丽似杨妃,所谓“环肥燕瘦,各有千秋”。书中描写十分明确,可李少红为何偏要反其道而行之,难道是要一鸣惊人吗?新《红楼梦》中,“胖黛玉”“瘦宝钗”几乎是在挑战人的心理极限。

目前我们看到的就这些,剧情尚不知晓,人物造型已经彻底颠覆了我们往昔对《红楼梦》的认知:不仅迥异于之前的任何红楼影视剧,古今所有“红楼梦”题材绘画中也无蓝本可寻,与原著中的形象描写也是大相径庭,让人怀疑这一版《红楼梦》真是解构主义风格。李少红着实出人意料,年过半百却如青年人一般富于挑战,她近年的影视创作不断呈现“前卫”特征。此次接拍《红楼梦》,她舍弃先前剧本,另请8位80后美女作家共同编剧,主题据说是关于“青春残酷”的故事。剧本未公开不好妄加指责,《红楼梦》本身就是多元主题。其中自然包含青春残酷。但愿我们的年轻编剧能够摆脱身外浮华干扰,沉下心思钻研原著,把握核心精神。如今,我们更关注新《红楼梦》的影像处理,豪华、绚丽、幽暗、凄迷,是李少红的影像特色,《大明宫词》、《桔子红了》当中的纯熟运用。让人对她执掌《红楼梦》抱有极大期待:可人们也担心:李少红近年电影语言上的探索会不会对她电视剧创作带来影响?《恋爱中的宝贝》、《门》等影片的诡异影像也会带进《红楼梦》里么?新《红楼梦》场景会如《夜宴》、《黄金甲》一般眩华浮躁么?如果这样,可就真的砸锅了!如今一些“前卫”影片。几乎没有贯穿始终的情节,看到的只是变幻莫测的影像,有说当今的电影无关剧情,纯粹是“视觉艺术”;别人的电影不敢说,李少红近年的电影绝对名副其实:近些年电影滑坡,上座率低迷呈不可逆转之势,可就导演而言。只要创意独具,哪怕票房惨败,依然敢称“曲高和寡”。但电视连续剧万万不可如此,数十集的篇幅,必须有曲折繁复的剧情,观众才可能被吸引;叙事线索必须清晰流畅,绝不能以他人“看不懂”而自矜:电视剧想留住观众,就要给人真实情境,场景必须生活化,影像也不能过多刺激视神经:如果电视剧中出现大量违反生活常规、悖离情节逻辑的影像或镜头,观众就很难连续收看下去。

上一篇:幼儿园家长工作心得范文 下一篇:童年的朋友课件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