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审计法范文

时间:2023-10-26 11:34:15

新版审计法

新版审计法篇1

国家审计论文参考文献:

[1]刘家义.国家审计与国家治理[J].中国审计,2011.

[2]徐湘林.转型危机与国家治理[M].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5.

[3]俞可平.国家治理评估:中国与世界[M].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11.

[4]韩乃志,王鸿.推进审计公开透明,有效服务国家治理[N].审计研究简报,2011-7-21.

[5]审计署审计科研所编.审计署2010年度优秀审计论文和研究报告评选获奖文集[M].中国

[6]时代经济出版社,2011,4.

[7]许宝强.对我国国家审计未来定位问题的探索[D],厦门大学,2005,11.

[8]张文祥.论国家审计与宏观经济管理[D],安徽大学,,2005,10.

[9]刁永伟.我国国家审计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吉林大学,2010,04.

[10]宋常,田莹莹,赵懿清.基于国家战略的国家审计与国家治理[J],中国审计,2011

[11]董大胜.对审计法院体制的新认识.中国审计[J],2011(12).

[12]郭小聪.财政改革:国家治理转型的重点[J].人民论坛,2010.

[13]胡伟.政治过程[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

[14]刘力云.政府审计与政府责任机制[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5.

[15]秦荣生.深化政府审计监督完善政府治理机制[J].审计研究,2007.

[16]石爱中.国家审计的政治思维[J].民主,2005.

[17]唐皇凤.大国治理:中国国家治理的现实基础与主要困境[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5.

[18]尹平、戚振东.国家治理视角下的中国政府审计特征研究[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0.

[19]杨肃昌.审计监督的政治学思考[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8.

[20]石爱中,胡继荣.审计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21]张金男.政府审计效能之研究———以台湾为例[D].暨南大学,2006.

[22]戚振东,吴清华.政府绩效审计:国际演进及启示[J].会计研究,2008.

国家审计论文参考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着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2]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着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3]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M].李善明,编,郭大力,译.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0.

[4]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卷)[M].郭大力,王亚南,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2.

[5]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卷)[M].郭大力,王亚南,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2.

[6]欧文·休斯.公共管理导论(第二版)[M].彭和平,周明德,金竹青,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7]李扬,张晓晶,常欣,等.中国国家资产负债表2013——理论、方法与风险评估[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

[8]马骏,张晓蓉,李治国,等.中国国家资产负债表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9]国家统计局.中国资产负债表编制方法[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

[10]尼古拉斯·亨利.公共行政与公共事务(第八版)[M].张昕,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11]戴维·奥斯本,德特·盖布勒.改革政府——企业精神如何改革着公营部门[M].周敦仁,汤国维,寿进文,徐荻洲,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

[12]莱昂·瓦尔拉斯.纯粹经济学要义[M].蔡受百,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

[13]王静.政府财政资产负债核算国际规范的比较研究——基于2001GFS和IPSAS的研究[J].统计教育,2009,12.

[14]李扬.要从资产负债表来控制资产泡沫[EB/OL].2009夏季达沃斯论坛发言.

[15]王健.政府经济管理案例(二)——国有资产管理与政府规制篇[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

[16]尤安山.拉美债务危机:原因及对策[J].拉丁美洲研究.1986(1):23-26.

[17]沈沛龙,樊欢.基于可流动性资产负债表的我国政府债务风险研究[J].经济研究,2012,2.

[18]吕伟.政府或有负债风险管理研究:理论框架与实践探索[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

[19]许宪春.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与统计问题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20]广东商学院国民经济研究中心.国民经济发展与国民经济核算[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

[21]毛太田.地方政府公共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研究[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3.

[22]HanaPolachovaBrixi,马骏.财政风险管理:新理念与国际经验[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

[23]李林林.关于国家风险与主权信用评级的研究[D].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2013.

[24]胡浩.政府资产负债管理风险对“欧洲五国”主权债务危机的影响研究[D].北京: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2.

[25]郑小娟.欧洲国家债务危机的风险传导研究[D].湖北:武汉大学,2014.

[26]顾诚浩.我国政府财务报告改革的研究[D].江苏:苏州大学,2014.

[27]刘笑霞.政府绩效评价理论框架之构建——以一级政府为中心[D].福建:厦门大学,2014.

[28]胡景涛.基于绩效管理的政府会计体系构建研究[D].辽宁:东北财经大学,2014.

[29]李敏.中国地方债务风险管理研究[D].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4.

[30]董丽.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起因、影响及启示[D].云南:云南财经大学,2011.

[31]侯杰.国家资本结构与新兴市场国家金融危机[D].北京:中国人民大学,2006.

[32]李光辉.国家综合负债研究[D].北京:中共中央党校,2001.

[33]周瑞华.“两库两公开”——资产评估监管新模式[J].当代经济,2009,7.

[34]罗和平.关于国有资产评估项目管理改革的几个问题[J].国有资产管理,2005,11.

[35]朱毛瑞.三份资产负债表传递的债务信息[N].香港经济导报,2013,1(17).

[36]陈学安.建立我国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研究[J].财政研究,2004,8.

[37]张永慧,李天祥.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初探[J].财政研究,2005,5.

[38]郭亚军,何延芳.我国1994-2001年财政支出状况的综合评价[J].财政研究,2003,9.

[39]李彦历.我国财政资金绩效管理研究[D].北京: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0.

[40]赵红梅.基于多级模糊综合评判法的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8,28.

[41]王克强,刘红梅,陈玲娣.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研究综述[J].开发研究,2006,5.

[42]崔元锋,严立冬.基于DEA的财政农业支出资金绩效评价[J].农业经济问题,2006,9.

[43]高敏雪,等.国民经济核算原理与中国实践[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44]戴维·奥斯本,彼得·普拉斯特里克.摒弃官僚制:政府再造的五项战略[M].谭功荣,刘霞,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

[45]莫里斯·戈登斯坦,菲利普·特纳.货币错配——新兴市场国家的困境与对策[M].李扬,曾刚,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46]王定云,王世雄.中西方国家新公共管理理论综述与实务分析[M].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2008.

[47]黄维民.新范式与新工具:公共管理视角下的公共政策[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48]王彦荣,等.中国政府资产管理改革[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

[49]曹荣湘,朱全涛.国家风险与主权评级[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50]财政部会计司.政府会计研究报告[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51]陈小悦,陈立齐.政府预算与会计改革——中国与西方国家模式[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2.

[52]李建发.政府会计论[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9.

[53]李金早.告别GDP崇拜[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54]程祥国,韩艺.国际新公共管理浪潮与行政改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新版审计法篇2

摘要审计工作的重要性已经提到国家治理层面,消防部队作为内部审计,在新形势下如何适应部队建设之需,笔者从“人、法、技”建设三个方面进行简要论述。

关键词消防审计监督基础建设

党的十报告中提出“建设高素质执政骨干队伍。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键在于建设一支政治坚定、能力过硬、作风优良、奋发有为的执政骨干队伍”,在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加强审计监督工作,更好地为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和消防部队中心工作的完成提供服务,关键在于加强“人、法、技”建设。

一、“人”即审计干部队伍

人是决定任何事业成败的主要因素,当然也是决定消防部队审计事业成败的主要因素。同志说过: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在新的形势下,面对消防部队队伍建设存在的新情况、新问题,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审计干部队伍建设理念,进一步强化以领导班子建设为核心的审计干部队伍建设,不断提升全体审计人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能力和素质。要从解决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入手,坚持以人为本,坚持改革创新,坚持德才兼备,以审计实践需要为出发点,以能力建设和作风建设为核心,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适当招收审计、财务、工程、管理等方面的人才,努力提高审计干部综合素质,为审计事业科学发展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全面提高审计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业务素质,全面提升审计干部的政策理论水平和依法审计能力,着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通、作风优良、勇于创新”的审计干部队伍。

一是加强政治思想建设,做到政治过硬。要坚持把政治思想建设放在首位,正视思想道德和职业道德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以“责任、忠诚、清廉、依法、独立、奉献”的审计文化理念教育为中心,以增强专兼职审计人员的政治责任感和政治敏锐性为重点,以提高专兼职审计人员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为目标,引导专兼职审计人员做到“依法审计、文明审计”,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发展意识和责任意识。

二是加强能力建设,做到业务精通。坚持以提高专兼职审计人员依法审计能力和审计工作水平为核心,着力培养一批查核问题的能手、分析研究的高手、审计信息化应用的强手和严格内部管理的行家里手,为审计事业科学发展提供可靠的人才支撑。

三是强化求真务实意识,做到作风优良。强调求真务实意识,就是要求专兼职审计人员必须树立科学的审计理念,做到不教条僵化,不脱离实际,不就事论事、不主观随意。脚踏实地的开展审计工作,实事求是地对待审计发现的问题,深入细致地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力求把事物的本来面目搞清楚,不为事物的表面现象所迷惑。在具体审计工作中,认真解决“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怎么办”的问题,在弄清事实真相的基础上,按照“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原则和有利于部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进行审计评价,作出审计结论。

二、“法”即审计法制

法是维护经济社会有序发展的基本准绳。十报告指出“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保障人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是权力正确运行的重要保证”。对消防部队专兼职审计人员来讲,就是必须始终坚持 “依法审计、服务大局、围绕中心、突出重点、求真务实”的审计工作方针,强化依法审计的意识,坚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要在坚持依法审计、客观公正的根本原则和基本要求的基础上,自觉地从维护法律法规尊严的高度,正确行使审计监督权。一是每项审计都要坚持摸清真实情况,充分揭露问题;二是必须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实事求是地进行评价,客观公正地处理问题;三是必须坚持抓住典型案例,解剖麻雀,加大分析力度,向被审计单位提出切实可行的审计意见和建议。

三、“技”即审计信息化(审计手段或技术)

“技”是实现新时期审计工作新发展的根本保证。在审计手段上, 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不断加快审计信息化建设步伐,充分利用公安部消防局开发的消防审计管理系统,科学地组织、开展好审计工作,科学地进行审计管理,逐步实现审计工作的规范化、数字化、网络化,不断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和审计结果质量。在审计方法上,必须继续遵循“全面审计、突出重点”的方针,并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审计项目计划的选择和安排上遵循“全面审计、突出重点”的方针。要围绕部队中心工作选择和安排审计项目,着力加强对重点领域、重点部门和重点资金的审计监督。二是在审计实施过程中,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要学会弹钢琴,必须坚持抓重点,抓主要矛盾,突出广大官兵关注,各级党委关心的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做到部队资金运行到哪里,审计监督就延伸到哪里。三是进一步更新思想观念,坚持以历史的、辩证的眼光进行审计定性、审计评价和审计处理,为部队建设和中心工作的顺利完成提供审计保障。

参考文献:

[1]郭影.公安审计.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8月出版.

[2]李凤鸣,时现.经济责任审计.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出版.

[3]党的十报告(单行本).人民出版社.2012年12月出版.

新版审计法篇3

[关键词]优化;出版企业;内部审计

我国国有出版单位转企改制全面完成后,几年来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事业单位到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的市场竞争主体,出版格局在不断的重塑中调整。根据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形成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体现文化企业特点的资产组织形式和经营管理模式,是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作为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内部审计在出版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作用和价值不容忽视,内部审计机构、职能、人员、工作环境亟需优化。

一、出版企业内部审计亟待改善的现状

(一)内部审计机构不尽健全

出版单位转企改制后,一步到位转制为公司制企业或之后组建为出版集团的,根据国家相关法律要求,基本设立了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没有转为公司制企业的出版单位,有的内部审计机构隶属于财务部门或不独立设置内部审计机构,由专人从事内部审计工作;也有的中小型出版社没有设立专门的内部审计岗位,主要由财务人员配合、依靠外部中介机构在年度终了时对财务收支情况及其相关经济活动情况进行事后审计。

(二)内部审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有待提升

出版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是在转企改制后逐步完善的。内部审计人员大多由原来的财务人员转岗而来,多数不具备审计师从业资格,尽管有的熟悉财务会计制度,但是对内部审计准则、风险管理、治理和控制等了解不足,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参差不齐,一定程度上影响内部审计的质量和效果,影响企业管理成效的提升。

(三)适合出版企业发展特点的内部审计思路还未完全形成

当前,出版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主要围绕本单位及所属单位(含占控股地位或者主导地位的单位)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经济活动,对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情况、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进行审计;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和有效性以及风险管理进行评审;对特定的经济管理和效益情况进行审计。这也是企业内部审计的共性职能,且多数还是事后审计。出版工作是一项流程性很强的工作,期刊、图书、电子音像出版物,无一不是流程产品。选题策划-组稿-审稿-编辑加工-发排-校对-出片印刷-成品入库-发行销售,这些出版流程中的主要环节,分属于编辑、印制、发行部门管理。当前内部审计工作与出版业流程性业务为主的企业经营特点还没有有效结合,还没有设计出适合出版企业发展特点的内部审计思路和方式方法,内部审计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作为市场经营主体,为了提高对市场的有效供给能力,获得更强大的竞争实力,出版企业的管理层往往对核心环节的工作发展更为重视,而对内部审计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一是认为多出好书、精品书增加对市场的有效供给,取得更佳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是企业经营发展的第一要务;二是认为除了领导集体决策,企业财务收支的风险控制主要还是在财务,只要财务部门管好了,内部审计就是流程性工作。

二、优化出版企业内部审计的途径

(一)健全完善出版企业的内部审计机构

出版企业建立健全内部审计机构是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的要求。《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要求,国家机关、金融机构、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以及其他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设立内部审计机构的单位,必须设立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法律、行政法规没有明确规定设立内部审计机构的单位,可以根据需要设立内部审计机构,配备内部审计人员。出版企业转企改制后,有的成为国有独资公司,有的成为国有独资企业,建立董事会的国有独资公司应当根据公司法要求建立健全完善的内部审计机构,未建立董事会的国有独资公司及国有独资企业,应当按照加强财务监督和完善内部控制机制的要求,依据国家的有关规定,加强内部审计工作的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责任,强化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做好内部审计机构与内部监察(纪检)、财务、人事等有关部门的协调工作。

(二)重视内部审计人员教育培训和技能提升

人员素质直接反映在工作质量上。内部审计工作不是照本宣科的工作,需要审计人员在拥有一定专业知识技能的基础上,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出版企业是内容生产者,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产品流水线,内部审计人员要在审计监督中提出切实有价值的意见建议,一方面,需要深入到企业的业务活动中去,了解企业现状、存在问题及变化趋势,并尽早构思改进建议或解决办法。另一方面,需要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这些知识既包括财务审计知识,更包括企业管理知识、出版业务知识等。同时,还要深入理解管理层意图,适时主动出击,不等不靠,通过日常审计工作报告,主动提交、展示审计工作成果,不断提高履职胜任能力,以实现“有为有位”。企业应当定期组织内部审计人员进行审计工作教育培训或出版业务培训,了解内部审计的前沿理论和技术方法、工作趋势,同时支持内部审计人员加强与同业出版单位的调研交流,相互学习、取长补短。

(三)探索发挥内部审计最大

价值的工作举措近日的《关于深化国有企业和国有资本审计监督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求国有企业建立健全内部审计监督机制,传统的以查错纠弊为目标,对企业财务收支及有关经济活动进行审查和评价是内部审计的基本工作,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集体决策制度的完善,内部审计如果还只是围绕传统工作内容开展审计将很难提升自身地位,而且随着企业经营业务的迅速扩张,对业务活动、内部控制、风险管理的监督检查评价成为领导层更加关心和关注的问题,内部审计工作只有在这些方面发挥更有价值的作用才能在企业赢得发展空间,进而实现价值增值,不断推动内部审计管理体制、制度和机制的完善。

(四)营造内部审计参与业务

管理的良好环境出版企业中内部审计工作介入管理、业务的程度,取决于管理层对内部审计工作的认识程度。目前,出版企业采用较多的经营模式是经营管理目标责任制,即以业务划分的形式,将经营管理权责部分下放到部门、事业部或分社,因此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如何开展,需要企业管理层有清晰的认知和明确的指示,使内部审计工作能够沿着企业既定目标开展相关工作。同时,各经营部门需要紧密配合、积极支持内部审计工作,正确认识内部审计的帮助促进作用,而不是视内部审计为“找麻烦”和“添乱”。当然,内部审计工作要在出版企业中打开局面、改善企业运营的改进建议得到管理层的认可并被委以重任并不容易,还需要从多个角度持续努力。

新版审计法篇4

关键词:大数据;审计;内部审计;连续审计;审计抽样;审计成果

中图分类号:F239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浅析大数据时代企业内审的变革

收录日期:2013年8月27日

当“物联网”、“云计算”我们还没有理解清楚时,又出了一个新的IT名词“大数据”,它会对企业内部审计产生影响吗?笔者认为,大多数的企业内部审计人员都不能说清晰。那么什么是“大数据”呢?大数据既是一个对外部数据应用环境的阶段性特征,更代表着为处理大数据而出现的所有革新技术的总称。当我们在微博上分享哈尔滨的中央大街的俄罗斯风情照片,或者在博客里评论身边各种舌尖上的美味,当我们在利用“淘宝”进行网上购物的时候,我们都在不断地以不同形态随时随地地制造数据。大数据一方面是因为广大消费者的消费、工作、休闲习惯的改变而产生的;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像智能手机这样的媒体平台和设备的增多,以及它们通过应用程序和社交平台获取的实时数据而加速了大数据的产生。据权威市场调查机构IDC预测,未来每隔18个月,整个世界的数据总量就会翻倍;到2020年,整个世界的数据总量将会增长44倍,达到 35.2ZB(1ZB=10亿TB)。“这主要是由大数据的重要组成部分——商业数据、社交数据和传感器数据的迅猛增长趋势所决定的。”“大数据”时代正在来临!

传统方式下,孤立分析数据,单纯依靠经验发现问题,片面反映个别问题的技术方法已经无法适应企业审计发展的要求。企业审计需要全面采集与企业财务活动相关的数据,既包括财务数据,也包括业务数据和管理数据,既包括企业内部的数据,也包括主管部门、研究机构等的外部数据,既有财务数据、业务数据结构化的数据,也有会议纪要、政策法规等非结构化的数据;企业审计需要整体把握一个企业的整体情况,能够更科学、全面地评价一个企业,企业审计需要更准确的确定审计重点,能够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科学确定审计重点;企业审计需要更善于把握数据的规律和趋势,在发现企业现阶段存在问题的同时,更要能够揭示企业未来发展存在的风险和隐患。传统审计方式下缺乏采集管理、科学分析海量电子数据的技术,也就无法满足企业审计发展的新要求。

面对大数据时代的来临,面对“大数据”所带来的新技术、新思维的变革,企业内部审计需要应时而变来适应商业模式、思维模式及数据处理模式的变化,从而影响了审计方式、审计抽样方法、审计评价模式、审计重点等。而内部审计人员不仅要能了解数据的变化以及数据处理技术的变革,更要能处理数据、分析数据、驾驭数据,要能够充分、及时地从大量复杂的数据中,辨认出对内部审计的意义与价值,并进而协助内部审计人员做出最佳的决策。“大数据”对企业内部审计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审计方式由传统审计的事后审计、周期审计向连续审计转变。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快速发展,审计方法和模式也在与时俱进。传统审计中,审计人员只是在完成财务报告或经过特定的周期或离职等情况的时候才进行审计,而且审计中并不是检查所有的信息,只是抽样分析。这种有限的检查对复杂的商业系统来说很难起到监督作用,而且传统审计的测试程序主要采用常规的方法关注被审计单位活动,包括数据、授权和执行等。企业如仍然采用这种审计方式,对于确认迅速发展的商务活动的真实价值或合法性显得过于迟缓;另外,从内部控制的角度来讲,我国目前的内部审计实务多是针对财务、会计事项,对经营活动、内部控制、管理事项的监督、评价极为有限,审计活动理念也多为“监督导向”型,而非“服务导向”型,公司部门间的不同流程缺乏衔接都使审计工作难以为经济活动提供全面的监控和服务。随着企业经济业务日趋复杂,信息技术迅速发展,企业电子商务和信息化建设逐渐成熟,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连续审计的重要性,而大数据技术及大数据基础使连续审计成为可能。连续审计可以降低传统审计过程中的浪费和时滞问题,降低审计错误和风险,促进企业发展。连续审计是信息技术与审计学科较好交叉融合的产物,是信息化条件下审计科学发展的必然,尤其对内部风险控制“实时性”要求极高的特定行业,如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和债务契约等行业中,实施连续审计监督迫在眉睫。某财产保险公司内部审计部门,已经在新开发的审计系统中固化了连续审计模块,该模块可以实现在线的风险预警,并安排专人进行日常数据式连续审计,将发现的风险数据、超预警值指标及问题登记为疑点,并建立审计底稿,按照重要程度进行远程审计、核实或下发给现场审计人员进行现场核实。该模块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二)审计抽样开始系统化、模块化、智能化,并开始具有预测功能,而样本最终将扩展至数据全体。目前,常规审计工作已广泛采用随机抽查法,其意义用较小的投入来获得审计结论,提高审计效率;但利用抽查法所得出的审计结论存在着发生重大错误的可能性,其可能性的大小就意味着审计风险的大小。然而,数据量的爆炸式增长使审计人员意识到现行的抽样审计方法只是凭借审计人员的主观判断和实际经验对财务报表中的重大事项进行审查,而忽视了大量的业务活动,无法发现和揭示企业内部发生的、对财务报表真实性有重大影响的舞弊行为和技术性错误,难以对企业财务报表及经营管理做出准确的判断和评价。但是,庞大的企业规模和繁多的业务活动,致使审计工作难以回到详细审计方式,只能在抽样审计方法本身寻求改进。审计抽样开始向以下几个方向发展:一是审计抽样系统化。通过抽样系统增加审计抽样的实用性和效率性,为审计人员从大量的审计数据中抽取有用信息,为审计的预测分析提供依据,这样的抽样采用人工方式在海量数据的情况下是无法进行的;二是审计抽样模块化。通过模块化设计,审计抽样系统将得到最大的灵活性,以便抽样时采用各种模型组合便抽样更有效率;三是审计抽样的智能化。审计抽样系统将积极吸收审计、统计、计算机、人工智能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抽样模型及时得到更新,抽样经验在知识库中得到积累,审计抽样系统开始“学习”、“推理”,不断朝着智能化方向发展。将海量的数据经分析、预测等“加工”后,以知识的形式呈现给审计人员,为审计人员发现审计问题提供深度支持;四是审计抽样系统开始具有预测功能。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的运算能力和处理速度不断提高。审计抽样系统会强大到处理复杂的运算,并利用大数据技术改进后的审计抽样算法来对这些审计数据进行分析并进行数据挖掘,找出特征数据,缩小抽取样本的数量,降低审计成本、提高审计效率;利用关联规则,预测被审计单位经营风险的高低,帮助审计人员确定审计重点,提高审计效率。通过审计信息系统所提供的庞大数据库可以实现对被审计单位的信息进行数据挖掘和综合分析,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及经营状况进行预测分析,为被审计单位提供决策依据。目前,某财产保险公司的审计系统,应用了大数据技术进行风险数据的提取,并应用PPS抽样、随机抽样、系统抽样、模型抽样、组合抽样等进一步提高审计效率。而在抽样模型中应用了汽修厂与驾驶员、报案人、定损员、收款人等的关联程度模型,伤者、驾驶员、报案人、联系人、领款人等的出险频繁度模型,人伤重复出险伤者、标的车多次与同一三者车碰撞出险等高风险模型,承保、理赔、财务系统非同一档案中上传相同照片等以“大数据”技术为基础的模型,收到良好的效果。

然而,在不久的将来,伴随着以真实性、服务性为基础的各项企业内部审计的深化,随着数据信息化的深入以用大数据技术发展应用的深入,企业内部审计逐渐开始能够从大量的、杂乱无章的海量数据中发现潜在的有用的信息,能够从这些大量的数据中发现被审计单位运作的基本规律及特征;预测出被审计单位发展的趋势,从宏观上把握被审计单位科学地发展。审计也不仅仅局限于抽样审计,而是对企业所有财务、业务等经营数据的数字式连续审计。

(三)促进审计成果的转化与应用。目前,内部审计成果应用主要是针对屡查屡犯的问题重点进行检查、督促整改,部分企业已经将审计成果应用闭环管理的手段对整改过程进行管理以达到良好的审计成果运用效果。大数据技术的出现,促进了审计成果的进一步应用。一是促进对以往审计中获取的大量信息资料和相关情况资料的汇总、归纳,从中找出财务、业务和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内在规律、共性问题和发展趋向,通过汇总归纳宏观性和综合性较强的审计信息,以及运用审计成果,为各级领导提供数据证明、关联分析和决策建议,从而促进完善制度、机制、决策和执行,促进企业管理水平更上一层楼;二是促进问题的全面发现,即应用大数据技术可以将同一问题归入不同的类型使用,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整合提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需求。同时,通过对带有共性、普遍性、倾向性的问题进行挖掘,提炼出问题与数据中的关联性,可以将所有问题通过IT手段检查出来;三是应用大数据技术进行连续式审计有利于问题的整改监督;四是将审计成果进行知识化留存,通过大数据技术,将问题规则化并固化到系统中,以便于计算或判断问题发展趋势、对问题进行预警等;五是将审计人员与审计成果、被审计单位与审计问题进行关联,并进行信息化备案,在进行下次检查时,可以根据审计方案中的重点,有侧重地选取有相应检查经验的审计人员组成审计组,并按审计目标抽取相应被审计单位进行重点审计检查等。

总之,大数据并非被过度渲染的产业题材,大数据对企业内部审计的影响,既是应对企业数据集中模式、数据爆炸式增长趋势而进行的实时处理超量数据的技术升级,又是将方方面面的数据进行电子化、信息化,并将信息规则化、知识化,最终使各种应用网络化、智能化的过程;大数据更是一次从分散到集成、从共享到协同、从封闭到开放、从离线孤立到持久在线云服务、从专享到普适的挑战。

主要参考文献:

[1]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肯尼思·库克耶.大数据时代中译本.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

[2]Bill Franks.驾驭大数据中译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3.

[3]陈丹萍.数据挖掘模式下的审计风险决策研究[M].中国社会出版社,2007.

[4]陈福军.计算机辅助审计应用教程[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5]《企业审计制度方法和技术建设》课题组.信息化环境下企业审计的技术方法[M].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11.

[6]中国会计学会.企业内部控制自我评价与审计[M].大连出版社,2010.

[7]陈倩雯.深圳审计研究成果论文选编:2010~2011[M].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12.

[8]浙江省注册会计师协会.国际高级审计业务文集[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0.

[9]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M].经济科学出版社,2012.

[10]乔鹏,李湘蓉.会计信息系统与审计[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新版审计法篇5

网上审计是指审计单位依托与被审计单位建立的可靠网络连接, 实时采集和分析被审计单位财务、 业务和管理数据,实现对其财政财务收支真实、 合法、 效益的实时监督, 做到动态审计与静态审计、 事中审计与事后审计、现场审计与非现场审计相结合,为被审计单位加强经营管理、提高效益及时提供审计服务的审计行为。

网上审计并不是一种新的审计方式,而是计算机审计方式下作业模式之一,是一种非现场的计算机审计。网上审计的审计目标、审计内容和分析方法并没有突破计算机审计的范畴。因此,按照网上审计模式组织的网上审计项目也应当遵循有关计算机审计项目组织和管理方面的要求。当然,由于网上审计项目与常规的现场审计项目相比,又有其自身的一些特点,因此在网上审计项目的组织和管理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网上审计项目的组织方式 网上审计项目采取日常监督、专项审计和系统维护相结合的工作模式,由现场审计项目对被审计单位的事后监督转变为一种对被审计单位的实时监督。因此审计单位应整合审计资源,组建网上审计中心负责网上审计项目的具体实施,由网上审计中心根据网上审计项目的进展情况和实际需要,适当调配审计力量,组成日常监督组、专项审计组和系统维护组来分别完成上述工作内容。(1)日常监督组在日常监督过程中应随时注意或采取其他适当方法及时掌握被审计单位在信息系统、财务核算、经营管理、国家相关法规和产业政策等方面的变化与调整情况。(2)专项审计组应按照法定审计程序组织实施专项审计,核实日常监督中发现的以及通过其他渠道发现的重大问题线索,并进行审计取证。(3)系统维护组负责在审计目标、审计范围、审计内容以及被审计单位的业务或财务信息系统发生重大变动时,根据日常监督组提出的需求,重新验证审计中间表规则定义和审计分析模型、风险预警模型的适用性,对不适用的审计中间表和模型进行更新完善,对网上审计信息系统进行维护与升级。

网上审计中心在日常监督和专项审计中发现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和经营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应及时提出纠正意见和整改建议,经审计机关批准后向被审计单位出具管理建议书。网上审计中心按年度汇总日常监督记录和专项审计结果,撰写年度网上审计报告。

(二)网上审计项目的沟通机制 在网上审计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当审计人员需要与被审计单位的相关人员进行非现场沟通时,可以采取以下方法:(1)通过网络视屏,听取被审计单位的相关人员的解释,并检查相关原始证据;(2)通过电子邮件传送审计人员的问询清单和被审计单位的书面解释;(3)其他方式,如电话询问、传真或电话录音等。

采用非现场沟通方式时,网络视屏涉及审计证据有关的应当予以录像保存;电子邮件传送的文件与审计证据有关的应当予以保存;采取电话询问的应当对电话沟通内容进行记录保存;传真文件应当符合档案的基本要求;电话录音应当及时整理和存档。

(三)网上审计项目的保密与安全 审计机关的网上审计专用网络应当与其他网络物理隔离,采取的安全措施等级应等同于或高于被审计单位网络系统的安全措施等级。网上审计中心应加强对网上审计信息系统和电子数据的管理,严格遵守相关的保密规定,严格控制网上审计信息系统使用权限,保障系统的正常运转和数据的安全。网上审计的所有数据和资料均应保存在网上审计信息系统中。审计人员下载、拷贝到个人计算机上的原始数据、审计中间表、数据分析报告等数据和文件,应当使用完毕后报告审计组长,由审计组长责成专人监督销毁。审计人员不得直接修改底层数据库数据。

二、建立计算机审计项目后评估制度

计算机审计项目实施完成后应及时对项目进行总结和评估,提炼出好的做法和经验并进行交流,将审计人员的智慧结晶显性化,而对于项目的不足之处也要及时予以总结和分析。项目后评估内容具体包括开展项目讲评、撰写专家经验、提炼情景案例等。

(一)开展项目讲评 项目讲评是对计算机审计项目实施过程及结果的回顾和评价。项目讲评的内容至少应当包括:审计项目计划进度的合理性、审计中间表的总体质量、审计分析模型的合理性、数据分析报告对项目开展的指导性、审计实施方案落实的效果、审计质量控制措施落实情况、审计项目实现程度、审计成本控制情况等。

参加项目讲评的人不仅应当包括具体实施审计项目的人员,还应当包括计算机处、法制处、办公室等相关综合部门及其他业务处室的相关人员。

(二)撰写专家经验 专家经验是指审计人员在审计实践中形成和积累,并已被证明有效的审计知识、技能、方法等,是对计算机审计项目中某一个具体的违法、违规问题进行核查的思路、方法和模型。这个模型应该具有通用性,如果下一个审计项目中遇到类似的问题可以直接或经过修改后运行该模型。专家经验按照财政审计、金融审计、企业审计等类别进行分类,主要内容包括经验描述、审计步骤、类SQL描述、适用法规、典型案例、资料参数等。

专家经验一方面可以帮助审计人员学习和提高审计技能,另一方面通过将一些具体问题的经验模型化,使得审计人员可以直接利用相应经验开展现场审计核查、进行网上审计预警,从而可以对被审计单位的部分问题进行自动检索,降低审计人员的劳动强度和审计风险,提高工作效率,规范审计作业。

(三)提炼情景案例 总结案例用案例进行培训,是提高计算机审计水平的重要途径。计算机审计的情景案例,是针对在审计实务中遇到的一个个具体问题,再现具体情景,介绍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和经验的案例,读来如身临其境,所以称为情景案例。情景案例应该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有针对性。情景案例中提出的问题,应该是在审计实践中遇到过、解决过,而且在今后开展计算机审计过程中还会多次碰到的问题,应该是有的放矢的。(2)有指导性。从数据审计到信息系统审计,从创建审计中间表到构建系统、类别、个体分析模型,从把握总体到重点突破,情景案例应该涵盖计算机审计的全部流程或侧重流程的某一个方面,富有借鉴性和启发性,对读者学习计算机审计有很强的指导性。(3)立意较高。情景案例不能简单地就技术谈技术、就方法谈方法,而是应该站在主动应对信息化迅速发展对审计工作提出的严峻挑战的角度,从实例出发,用实实在在的成果说话,阐述审计方式创新、加大计算机审计推广力度的重要性、必要性,力争读后使人豁然开朗。

每个计算机审计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和结束后,都要有提炼撰写情景案例,并进行交流和培训。用案例培训、在实践中出新的案例、用新的案例再进行培训、在实践中再出更新的案例,是被事实证明的能提高审计人员业务水平对策行之有效的方法。

参考文献:

[1]张庆龙:《内部审计理论与方法》,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5年版。

[2]董大胜:《审计技术方法》,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4年版。

新版审计法篇6

内容提要: 一、保护股东的知情权,是全面保护股东权益的首要环节,也可有效遏制和及时发现和公司内的职务违法和犯罪行为。股东知情权的核心是股东的财务信息知情权。二、新《公司法》第34条在实现股东知情权的问题上陷入一个两难境地,于是采取回避问题的保守做法:不明确查阅账簿是否包括原始凭证。三、因股东知情权产生纠纷时,司法审计是实现股东知情权同时又兼顾公司利益,限制股东滥用或恶意行使知情权的最佳选择。四、在制定《公司章程》时,可对股东行使司法审计请求权的具体程序作出规定并给予适当限制,使公司利益与股东知情权取得平衡。 

 

 

      佛山大兴工程有限公司(化名)原系某行政部门属下的集体 企业 ,1999年6月底转制后,原职员邓某和吴某等14人成为股东。《公司章程》第9条第(四)项规定股东有权对公司的业务、经营和财务管理工作进行监督,提出建议或质询。邓某为最大股东,持股从19%增至49%,并一直任执行董事兼法定代表人。原告吴某一直持8%的股权。

 

根据《公司章程》第20条的规定,执行董事兼法定代表人,享有原《公司法》第46条、第50条规定的职权。但邓某并未全面履行其职责,其既不制定公司的年度财务预决算方案和利润分配方案,也不按公司章程定期召开股东大会,公司管理混乱,在邓某的操控下,被告自1999年7月完成转制以来,一直未对公司的财务 会计 账簿、财务会计凭证委托独立的具有法定资质的审计机构进行全面审计,以至部分股东无从知道公司真实的资产状况,公司不管盈亏,到年终时随意提一笔款作红利分配了事,严重侵害了股东的知情权和公司盈余分配权。而邓某等则利用职务之便,随意用各种借口耗用公司的资产,报销名目繁多的费用,成为最大的获利者。

 

2004年8月前后,邓某等人提出对公司资产和股东进行二次重组并收购原告吴某和其他部分股东的股份。吴某对公司的内部经营管理提出疑问并根据《公司章程》的规定,要求对公司自转制以来至2004年8月的资产和账目委托独立审计机构进行全面审计后才能谈股权转让的事,但遭到断然拒绝。

 

2004年10月,原告吴某根据《公司法》及《公司章程》的有关规定,以股东知情权受侵害为由,状告大兴公司,请求法院委托独立审计机构对被告自1999年7月1日起至2004年9月31日止的全部财务会计账簿、凭证进行的审计。

 

2005年5月,法院以原告吴某没有证据证明其曾正当地提出查阅账簿之要求且被公司无理拒绝,而是直接请求法院在诉讼过程中委托审计中介机构对公司的财务状况进行审计,该项请求违背了权利用尽原则,且不属于待诉讼终了时裁决的实体权利主张,于法于理无据为由,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

 

一、股东知情权的法理与 法律 依据

 

什么是股东的知情权?简言之就是股东享有知悉公司的真实情况的权利。《公司法》对此问题没有作正面的规定。这或许是常识问题,尽人皆知,用不着再作正面的规定,或许是涉及的问题太多太深太宽,难以从正面给出统一的规定。对股东知情权,原《公司法》第4条第一款只是就资产受益、重大决策、选择管理者,及第32条、第110条、第175条、第176条就查阅会议记录和财务会计报告等两方面作了规定。修订后的《公司法》第4条、第34条、第97条、第98条、第165条、第166条和第171条也从这两方面作了规定。

 

“商场如战场”是市场 经济 条件下竞争惨烈的生动写照。

新《公司法》在165条和171条对公司的财务审计作了规定,但未规定公司违反该两条规定时的审计救济程序,则是一大漏洞。

 

五、司法审计请求权在民事诉讼中的具体处理

 

司法审计请求权如何提出?在法院的裁判文书中如何进行处理?这是诉讼程序上的实务问题,是具体操作中必须解决的问题。在吴某诉佛山大兴工程有限公司股东知情权纠纷一案中,即遇到这一问题。笔者对法院的观点不敢苟同。我们不妨从诉的角度对这一问题略作分析。

 

民事诉讼中的诉,是当事人的请求,既包括可以在实体判决中处理的请求,也包括可以在程序上进行处理的请求。

 

财产保全、证据保全属于纯程序上的请求。当诉讼过程中某一方面的事实需要借助特定的专业技术来查明或确定时,也会产生程序上的请求,即请求法院允许或委托专门的机构来查明或确定,比如各种各样的鉴定、评估和审计。还有程序与实体相结合的请求,如先予执行、督促程序、公示催告、破产还债等请求。

 

当一项程序性请求可以与实体性请求完全分离时,那么这项程序性请求就可以在诉讼请求之外用申请书的形式来单独提出。当一项程序性请求无法与实体性请求完全分离时,就宜在诉状中以诉讼请求的形式提出。两种形式并无优劣之分,全由 法律 定之。在目前《民事诉讼法》对此未作规定的情况下,如果股东单就知情权受侵害而请求司法审计,就宜在诉状中以诉讼请求的形式提出。如果股东同时就知情权与决议权、盈余分配权或其他股东权益受侵害而起诉时,既可在诉状中的诉讼请求里一并提出司法审计,也可以在诉状之外另用申请书的形式提出。

 

对司法审计请求权可以用三种方式进行处理:

 

其一是设定一个类似民事诉讼中的督促程序的申请司法审计令程序。股东在申请书中申明司法审计的理由,法院经审查后向公司发出审计令,公司在异议期内未提出异议的,审计令生效。公司在异议期内提出异议的,审计令程序终止,股东可另行提起司法审计之诉。也有司法人士建议,设定一个申请调查令程序。公司在异议期内未提出异议的,调查令生效,股东即可查阅公司的 会计 账簿⑿。申请调查令程序由股东自行查阅账簿和凭证,其不足之处如上述,不如进一步设计为申请司法审计令程序。

 

第二种是以裁定书的方式,裁定对被告公司某一期间的财务会计账簿、财务会计凭证进行审计,并由法院委托会计师事务所具体进行⒀。

 

第三种方式是判决对被告某一期间的的会计凭证和账簿进行审计。判决生效后,如股东与公司之间无就如何履行判决达成一致意见的,可由原告向法院申请执行,由法院委托审计机构进行审计。

 

司法审计的大致操作步骤可如下设计:

 

1、如双方可商定审计机构的,由双方商定。如不能商定的,由法院在数个有合法资质的审计机构中公开抽签决定;

 

2、将需要审计的会计账簿和原始凭证全部交给审计机构,审计机构出具清单和保守商业秘密的保证函。会计账簿和原始凭证等由审计机构保管,股东不可单方取走;

 

3、审计地点在审计机构办公室;

 

4、公司和股东得接受审计机构的询问。股东对可疑单据可提出质询,公司必须予以解释,公司不作解释或不到场的,视为公司放弃解释权。必要时可由法院主持质询会;

 

5、以双方认可的单据作为审计的依据。对符合法律规定但股东不认可的单据,由审计机构单列,是否采信由法院决定。对不符合法律规定且股东不认可的单据,不予采纳;

 

6、审计的期限从1个月至6个月,根据审计工作量决定,因客观原因可依法延长;

 

7、审计中发现公司有人涉嫌职务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可根据情况决定是否中止审计;

 

8、审计完毕,编制审计报告送达各方。账簿凭证全部交还公司;

 

9、对审计结果有异议的,可申请复查或补充鉴定,或者由另外的具有更高资质的审计机构重新审计。一案的审计以两次为限。由法院认定最终的审计结果。

 

结束语:修订后的《公司法》规定了有限责任公司股东的会计账簿查阅权及救济途径,保护了股东一方的利益但对公司的利益却造成潜在的威胁,失之偏颇。对不上市的股份有限公司股东的会计账簿查阅权却未作规定。对这两类公司的股东查阅原始会计凭证的请求,司法实践中如不予支持,这对股东行使知情权非常不利。如支持,则“可能损害公司合法权益,影响公司的正常经营”。新《公司法》第34条第二款并不能有效地落实股东的知情权。相比之下,通过司法审计来解决股东与公司之间的知情权纠纷不失为一种更好的方法,可以兼顾股东与公司的利益。从这点来讲,在落实股东知情权的问题上,司法审计制度比账簿凭证查阅制度周全,比检查人选任制度可行,更为适合 中国 目前的国情和社会现实。

 

因《公司法》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对股东行使司法审计请求权未设置限制,为防止股东滥用此权,公司在制定《公司章程》时,可对股东行使司法审计请求权的具体程序作出规定并给予适当限制,以弥补立法上的不足。

 

在今后修改《公司法》和《民事诉讼法》的时候,或在制定有关的司法解释时,应进一步确立公司的司法审计制度,对股东的司法审计请求权及其行使程序作出更具体明确的规定,使公司利益与股东知情权取得平衡。

  【 参考 文献 】

 

  ①吕伯涛主编:《涉外商事案例精选精析》,法律出版社2004年7月第1版,第226-232页。

  ②王信芳主编:《公司纠纷案例精选》,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4月第1版,第202-205页。

  ③吴红霞:《试论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会计账簿查阅权》,刘兰芳主编《公司法前沿理论与实践》,法律出版社2009年5月第1版,第349页。

  ④刘俊海:《股份有限公司股东权的保护》,法律出版社2004年1月第2版,第362页。

  ⑤同上,第365页。

  ⑥同上,第367页。

  ⑦蔡黎:《论新〈公司法〉有限责任公司股东的会计账簿查阅权》,刘兰芳主编《公司法前沿理论与实践》,法律出版社2009年5月第1版,第356页。

新版审计法篇7

关键词 统筹方法;策划编辑;工作效率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6)172-0025-01

我们经常会听到人们谈论如何提高工作效率。工作效率是什么?工作效率是指工作中的产出与投入的比值,就是在做某项工作时,人们取得的成绩与所用时间、精力等的比值。如果产出大于投入,就是正效率;如果产出小于投入,就是负效率。

如何提高工作效率呢?很多书籍和文章都提到,要制定合理的工作计划并执行到位、要集中精力、合理利用时间等。具体到编辑工作中,如何提高工作效率呢?作为在出版社工作了十几年的策划编辑,笔者感触最深的就是,要想提高工作效率,就必须学会统筹方法。

笔者记得上小学时就学习过华罗庚先生的统筹方法。统筹方法是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数学方法。它的使用范围极广泛,在企业管理和基本建设,以及关系复杂的科研项目的组织与管理中,都可以应用。一项简单的工作任务,很容易完成。但是,工作任务多了,成百上千,甚至有好几万项时,错综复杂、千头万绪,往往会出现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的情况。在工厂里,由于一两个零件没完成,耽误了一台复杂机器的出厂时间。或往往因为抓的不是关键,连夜加班,急急忙忙,完成这一环节之后,还得等待下一个环节才能装配。这样就浪费了时间和精力,还有金钱。我们要合理安排工序,要进一步缩短工时、合并次要环节。看起来是小题大做,但在工作环节太多的时候,这样做就非常必要了。

统筹方法同样可以应用到策划编辑的工作中,作为策划编辑,组稿、审稿、营销等各个环节的工作缺一不可。因为从选题立项到作者交稿,这段时间的长短,不同选题、不同作者有所不同。在此重点分析一下从作者交稿到出书营销这段时间策划编辑对于统筹方法的应用。

笔者工作这十几年来,平均一年出版20本书。主要负责高职高专电子类、通信类、自动化类教材策划出版,书稿中有很多的电路图、公式,图形符号、文字符号很多,审稿难度很大。其中,编辑要做的工作包括收稿(策划编辑)、初审(有专门的加工编辑)、复审(策划编辑)、终审(有专门的终审人员,策划编辑要修改终审意见)、总编审核、申请书号、设计封面、核对清样、清样退作者、处理校对问题、质检后审核、出胶片、印刷、宣传营销。一般一本书从交稿到正式出书需要6个月的时间。如果真是一本书正式出版后再收第二本新稿,那一年也就出版两本书,这对于一个策划编辑来说,是绝不可能的。因而,我们要掌握合理的统筹方法,才能提高工作效率,增加出书品种,提供工作业绩。

1 确定书稿数量、进度、出书要求

作为策划编辑,前一年的年底就要做好下一年的选题规划和出书规划,要根据市场调研,确定第二年需要做的选题方向和种类。同时,对于已经立项的选题,要提前和作者联系好,明确交稿时间,避免前半年没有稿、后半年扎堆交稿的情况。另外,已经进入出版流程的书稿,要明确每一本书稿的进度,所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我十几年坚持每年做个Excel表,列上当年每一本书的书名、作者、选题号、书号、进度、出书要求等。进度要随时更新,每一本稿子到了哪一步流程,要随时修改进度,以便查询时可以看到最新进展。现在各出版社都倡导并执行科技化、自动化办公,书稿的进度一般也都可以在出版社内网查询。

这里要重点说一下出书要求。出书要求主要指作者要求的出版时间。一般来说,出版周期是6个月,这也是在申报选题时就和作者说明的。但是,如果作者确实因为各种原因推迟交稿,但又急需用书,出版周期往往要缩短,那就要提前备注,并向出版社主管领导申请加急,提前联系。毕竟一本书的出版要牵扯到出版社的各个部门,只有大家相互配合,才会事半功倍。

2 确定优先级,根据紧急程度逐级完成

制定好出书计划后,就要根据每本书的着急程度,确定优先级,避免胡子眉毛一般抓的情况。也不能每本稿子都着急,那样就整体都推进不下去了。在这个环节里,统筹方法尤其重要,

举个例子,有的编辑习惯等书稿正文出了胶片,准备下印时,再让美编设计封面,这样一般会浪费两个星期的时间。

笔者的做法是,拿到书号后,就请美编设计封面。而封面上的宣传语是在交稿时,就让作者根据书稿特色写完发给我。笔者以前也尝试过自己写宣传语或是让营销人员来写,后来意识到,作者不仅更了解自己书的特色,而且,一般作者都是任课教师,他们更能把握其他任课老师的选书心理,因此让作者撰写本书特色更合适。同时,让作者提供适合的图片,放在封面上,最好是作者自己画的图、拍的照片,这样不涉及版权问题,缩短美编设计封面的时间,也会使封面与内容更加贴切。

在美编设计封面的过程中,书稿可以拿到排版厂画图、排版、校对,封面设计好后,发给作者审核,根据作者意见进行修改,等改好后,正文也排好版了,可以把清样快递给作者审核了。

美编设计封面、排版厂排版期间,策划编辑可以复审其他书稿、对清样、申报选题等。笔者认为,进度在前面的书稿要求先处理,比如要先修改校对提出的问题的稿子,而不是先去复审其他稿子。要尽量保证出版流程中各个环节都有书稿,而不是在某一个环节堆一堆,无法整体推进。

3 专心工作,不能浪费时间和精力

统筹方法,从宏观上要统筹,从微观上同样要统筹。具体到每一天,要专心工作,不能浪费时间和精力在无谓的事情上。笔者习惯每天早上到单位,先处理一本校样或是一本终审稿子,先做完一件事,心里有成就感,然后再登录我们出版社的内网,查询调拨数据,看看出的书的调拨、库存情况,考虑是否重印,根据销量,考虑改版和约新选题。接着,一般到上午10点左右再看邮箱、回复作者发来的QQ信息。下午复审书稿或是联系新选题,快下班时再看一次邮箱。一天的工作时间并不长,不能用于网上购物或是浏览无关的新闻,耗费的不仅仅是时间,还有精力。

4 随时核查、总结

策划编辑就是个杂家,工作内容繁多,工作量大,要随时随地见缝插针,合理利用时间。以上的统筹方法要随时核查修正、随时总结,不合理就要及时调整,每月做个小的总结,每年做个大的总结。每天睡觉前可以想想今天完成了哪些工作,明天可以如何改进,总结出适合自己的方式方法。

新版审计法篇8

关键词:网页艺术设计;审美视角;研究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各行业领域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网页设计作为信息技术的产物,目前已无法满足现代人的审美标准,因此,突出设计的艺术性,是设计者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例如,坚持网页艺术设计的原则和特点,积极探讨网页艺术设计的设计技巧,以符合现代审美的艺术型网页,进而提高网页浏览量,达到网页信息传播的目的。

1网页艺术设计的原则

1.1突出设计主题

“突出主题”是网页艺术设计的根本原则和核心宗旨,无论设计师如何创新页面色彩、布局、文字等,都必须以突出主题为原则,以保障网页传播信息的目的。首先,确定网页主题,当有了明确的主题后,一切的设计都应围绕主题展开,在此基础上进行网页视觉的创新。其次,页面艺术创造要有度,切不可夸张的采用所谓的“后现代”色彩,保障网页符合大众审美,而不是为了迎合某一部分非主流网民,应以高端大气的艺术设计强调网页的视觉冲击,进而使主题突出。总之,在保障页面清晰、美观、艺术、简练的视觉效果之外,也要突出页面或栏目的重点、热点信息和主题。

1.2统一设计风格

网页设计的风格决定着网页内容、布局、色彩的运用,不仅是设计师设计水平及设计理念的重要体现,同时不同风格的网页设计也会给网民不一样的视觉审美效果。与书籍、杂志的版面设计类似,网页艺术设计同样忌讳同一页面运用多种不同设计风格,这会使网民在浏览网页时感觉到眼花缭乱,根本无法掌握页面主题,也与网页艺术设计中“突出主题”的原则相背离。一般同一页面设计风格不超过三种,而且这三种风格需设计者严格把控,以保障页面的审美效果以及主题突出。

1.3丰富网页色彩

网页色彩影响着网民对网页的第一感觉,若设计时将网页的色调统一设计,虽给人以舒服、流畅的感觉,但若长时间浏览单一网页时,统一的色调又会给人乏味之感,降低浏览质量。因此,把握网页设计时的色彩对设计者的设计功底具有很大挑战。设计时,不仅要综合考虑页面的整体色彩布局对内容的影响,也要求设计者在创新页面色彩时,保障主题突出的初始原则,同时也要注重多数网民的主观感受,保障网民浏览视觉美好,达到网页艺术设计审美效果。

2网页艺术设计的特点

2.1即时性

网页艺术设计的即时性特点与传统纸质媒体最大的不同就是可以随着热点话题或事件的进程实时更新。作为网页艺术设计最突出的特点,其在网络端口更新、推送时要求设计师根据当前网页浏览实际数量进行微调整或修改,以保障网页信息的即时性,吸引更多浏览量。其次,网页艺术设计时的互动性是最大的优势,设计师可将网页反馈的信息作为再设计的基础或参考,更新网页信息时体现网页的互动性、亲民性,进而体现网页的影响力。

2.2交互性

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全球网络化发展迅速,使人们的交流沟通更加顺畅,尤其是以手机为代表的移动终端的应用。现代网络平台交互方式多种多样,如:视频、语音、文字等,且近年来随着各直播平台的推出,使人们获取信息、信息的渠道再上一个台阶。网页新闻受到严重冲击,因此,如何创新网页艺术设计、保持或增加网页浏览量是各大网站面临的重大发展问题,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积极探索网页设计时多媒体式的交互性。

2.3不可操控性

设计的不可操控性主要体现在网页版式方面,即在规定的页面内应用不同的视觉或听觉技术将页面元素进行构建,以体现设计师的设计风格和设计理念,并注重以视觉倾向表达视觉效果。虽然网页版式在网页设计中只占据一部分,但其是网页表达审美的直接体现。与传统平面设计不同,网页设计脱离固定的设计尺寸,完全由网民自行调整网页尺寸,这就使网页在设计时要兼顾不同尺寸的页面显示。其网页版式的不可操控性,对设计师的设计精准度是一项极大的考验,也是网页艺术设计独特之处。

2.4融合性

网页艺术设计有网页和艺术两个基础。其中网页考验的是设计师的网络技术水平,也是设计的客观因素;艺术考验的是设计师的艺术创造能力和审美能力,也是设计的主观因素。因此,成功的网页艺术设计必须同时融合设计师的主客观两方面的思维,利用现代化的网络技能结合自身的设计理念和设计主题,完美地设计出符合大众审美意识和取向的优秀作品。

3网页艺术设计的设计技巧

3.1文字的设计技巧

文字是网页艺术设计的灵魂,也是设计的主体。文字的大小、颜色要遵循易看、易认、易读、易懂的设计原则,其技巧主要为:(1)合理安排字体,同一页面字体样式不可多于三种,否则繁杂的字体只会使网民产生杂乱感,没有任何网页审美视觉,同时也要避免使用对于某些显示器无法显示的字体。字体选择时应以易看、易认为原则。(2)确保文字的可读性,也就是文字的易读、易懂原则。设计网页文字时切不可过多的文字装饰,保持文字清晰可辩,给网民创造良好的视觉印象。(3)科学利用字号差,即大标题配小内文,但这个差异一定要控制好,以突出网页艺术设计的主题。

3.2图片的设计技巧

网页艺术设计时,图片的位置、数量、尺寸、形式等都直接影响着网页的视觉传达效果。在设计时网页图片应遵循的设计技巧为:(1)图片精准定位,突出网页设计主题,符合主题要求和约定。(2)图片设计的独特性作为网页的一部分,创造性图片更能吸引眼球,带动网页浏览量。设计师在创造图片时,应打破传统思想壁垒,以全新的视角设计出具有强烈视觉冲击的图片。(3)坚持图片审美标准,在网页艺术设计方面,图片被赋予特殊的情感表达。不同图片的视觉效果可以直抵人的内心情感世界,这也是图片最大的魅力所在。因此,图片不仅给人视觉上的享受,更要表达更深层的情感。

3.3版式的设计技巧

目前,常用的网页版式设计图形软件是Photoshop和Fireworks,其可以将网页在有限的空间内将各种多媒体元素(如:视频、文字、图片等)根据现代人审美标准进行重构。网页版式设计应遵循均衡、对比、统一的版式形式,但网页版式设计同样也注重创新,需要根据不同的热点新闻重构网页版式,以适应信息更新的速度及满足网民的视觉享受。网页版式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1)骨骼型。类似于报刊版式,是比较规范、理性的设计版式。一般分为竖向通栏、双栏、三栏或横向通栏、双栏、三栏等,以竖向分栏居多,具有和谐美、理性美、活泼、弹性等特点。(2)满版型。以图片填充整个版式,将文字浮于图片上。这样强烈的视觉冲击可以很快抓住人们的眼球,突出网页主题性。

上一篇:城市管理处罚条例范文 下一篇:智能技术时代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