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历史条件范文

时间:2023-11-30 17:37:59

新的历史条件

新的历史条件篇1

关键词:党建科学化;党建伟大工程;特征;规律

中图分类号:K82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把“科学化”的概念引入党的建设领域,从根本上说,是要求党的建设各项工作,必须充分认识其固有规律,努力按照其发展的规律办事。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首提:“推进党的建设科学化”、“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对我们党的建设提出的新任务和新目标。党的十,对这一重大问题进行了进一步的阐述和部署,也是新形势下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主题。

一、党建科学化的内涵

什么是“党的建设科学化”?“化”作为后缀词,加在名词或形容词之后,它是表示要转变成为某种性质或状态。比如现在常说的城市化、信息化,绿化、美化。所谓党建科学化,就是使党的建设符合科学的性质或状态。 笔者认为,党的建设科学化归根到底就是指党的建设必须根据现代社会中政党的阶级属性、本质特征和其自身内在发展规律来推进。具体到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就是党的建设必须着眼于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在面对当前日益复杂的国际形势以及党肩负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任务更加艰巨的严峻形势下,更加坚持理论自信、制度自信、道路自信,以科学理论为指导,以科学制度为保障,在党的建设领域始终坚持走科学道路,实现党的永续发展。

二、做到党建科学化,必须把握其时代特征

进入新世纪以来,党建科学化时代特征主要体现为理论、制度和方法上的科学化。

党建理论上的科学化主要表现为“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和方法,准确把握发展阶段,着眼于历史发展潮流所需,坚持理论与时俱进,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和小康社会等最新理论成果”;大胆借鉴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切有益经验,兼容并蓄地整合到主流核心价值体系中,体现出越来越强烈的理论自信。

党的建设日趋制度化。制度是现代国家和政党健康运行的根本保障。在党的建设历史上,由于制度的缺失使得党走了许多弯路。改革开放以来,党吸取历史教训,日益重视制度建设。目前,党内领导制度、民主与监督制度、党员日常管理制度、反腐倡廉制度日益完备。但是,有制度不依的现象在现实中依然存在,极大损害了党的形象,阻碍了党建科学化步伐。因此,要加强党的制度建设,严格界定党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使得党的领导始终在制度化轨道上进行。

党建方法策略上的科学化和时代气息越来越浓厚。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是中国共产党在自身建设上的两大法宝。进入新时期以来,不仅对长期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成功经验进行了继承和发展,还积极运用现代社会科技发展成果,努力实现党建信息化,加强党建资源共建共享,强化与社会舆论的交流互动,稳固党群关系。借鉴社会组织有益经验,扶持培育社会第三方组织,提高广大党员民主意识和参与意识,增强党组织凝聚力,不断提升新形势下党建科学化水平。

三、如何探索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的建设的规律?

推进党的建设科学化,必须把握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的建设的规律,按规律办事,才能更进一步推进党建科学化,这是由规律的必然性、普遍性和客观性三个本质特征决定的。

如何探索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建的规律呢?笔者以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第一要从矛盾和事物的特点出发。《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第一章“如何研究战争”中说:战争的规律——这是任何指导战争的人不能不研究和不能不解决的问题。革命战争的规律——这是任何指导革命战争的人不能不研究和不能不解决的问题。中国革命战争的规律——这是任何指导中国革命战争的人不能不研究和不能不解决的问题。我们现在是从事战争,我们的战争是革命战争,我们的革命战争是在中国这个半殖民地的半封建的国度里进行的。因此,我们不但要研究一般战争的规律,还要研究特殊的革命战争的规律。这就告诉我们,研究问题不但要研究矛盾的普遍性,更要研究矛盾的特殊性。

执政党建设与革命时期的有什么不同?陈云在党的七届四中讲话中说,“大家是为革命来的,还是为做官来的呢?回答这个问题也容易。起初是干革命来的,以后是革命加做官,既革命,又做官。后来官越做越大,味道也越来越大,有人就只想做官,不想革命了,把革命忘光了。在胜利了的国家里头,有电影,有照片,开会时热烈鼓掌,阅兵时可威风啦。火车站欢迎的时候,送鲜花,夹道欢呼。物质享受是很具备的,很可以腐化。从前在瑞金、延安时,想腐化也很难,现在腐化很容易。我们对于执政以后党内的状况是不能盲目乐观的。” “从前在瑞金、延安时,想腐化也很难,现在腐化很容易。”陈云一下子就抓住执政党建设的特点,一是客观环境变化了,二是党员队伍、干部队伍的成员也变化了。革命时期一是追求升官发财的少,因为有敌人端着刺刀在我们党的门口站岗,这是一道天然得屏障,把投机分子挡在门外。三是中国革命斗争异常残酷,淘汰率高,留下来多是真正具有献身精神的共产党人。而在革命成功后,我们面临执政地位和队伍成员的双重变化和双重挑战,尤其要有自我革命的勇气,坚决打破背离社会主义改革方向的利益格局。

第二要善于总结经验教训。1945年在七大上说,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就是知道拐弯。知道拐弯,就是发现不合乎实际马上纠正,我们一定要适应实践的发展,以实践来检验一切,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凡是敌人拥护的我们就要反对,凡是敌人反对的我们就要拥护。”在这种绝对化的思维方式下,过去我们不敢搞市场经济,现在不敢在国家立法、司法、行政权力之间搞制衡监督。长期以来,中国在改革与探索之中形成了自己的管理模式,这个模式既不是原来“计划经济加集权管理”的延续,也不是发达国家“市场经济加民主法治”的一般做法,而是“市场经济加权力高度集中”的嫁接模式。由于对管理主体缺乏根本性约束制度,这个模式从一开始就隐含着难以持久健康发展的风险。搞市场经济而公共权力又得不到监督和制约,权力就会进入市场交换领域,权力进入市场以后,权钱交易、权色交易、权权交换必定大量出现,腐败丛生,民怨沸腾。

第三要有问题意识。问题意识是指在人们的认识活动中,经常遇到一些难以解决的实际问题和理论问题,并由此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促使人们积极思维、认真探索、不断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问题意识是思维的动力,是创新精神的基石,也是解决问题的开始。问题意识是高度责任感和高度自觉性的统一。而没有问题,恰恰是最大的问题。我们既要全面总结党在革命、建设、改革期间的辉煌成就和宝贵经验,更要善于汲取党在重大历史问题上产生失误的深刻教训,少说点中国模式、中国经验、中国奇迹。前几年重庆开了不少所谓重庆模式、重庆经验、重庆奇迹的研讨会,事实证明吹得越高,摔得越疼。既要弘扬党的优良传统,更要警惕某些优良传统的正在削弱的倾向。既要看到长期执政形成的良好基础,更要积极应对长期执政正面临的各种严峻挑战。对于一个成熟的执政党,增强问题意识比只是歌颂辉煌更重要,更有利于长期执政。

新的历史条件篇2

关键词:房地产公司;党建工作;新的历史条件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房地产公司发展势头迅猛,对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对我国国民经济做出了巨大贡献。如果房地产公司里没有我们党的基层组织,党就会失去一块政治领导的基础,党对整个经济建设的领导就会被削弱,党的自身建设也会受到影响。因此在房地产公司里建立党组织、开展党建工作是时展的必然趋势。但另一方面,非公有制经济企业中的党建工作也遇到了一些新的难题,如党组织难以建立,或虽已建立却难以发挥作用等。党组织传统的工作方式面临着企业党组织的存在形式、活动方式、正常工作等挑战。面对这一系列的挑战,我们必须加以重视,密切关注房地产公司的党建工作。

一、 当前房地产公司党建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当前房地产公司党建情况取得一定的进展,房地产公司党员发展情况逐步改观,教育阵地建设不断加强,涌现出一批房地产公司党建工作先进典型,党建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更要重视当前我国房地产公司党建存在的问题,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党组织功能定位不清

在房地产公司经济组织中党组织和企业的关系长期没有得到明确,这与党组织定位的问题直接相关,集中表现在业主对党组织地位作用的认识和党建工作的态度上。[1]一直以来,由于历史的原因和意识形态的差异我国大部分房地产公司主对党建工作的认识存在一定的误区,对房地产公司党组织的功能定位比较模糊,存在一定的疑虑,主要表现为:1.担心被监督制约;2.担心唱对台戏;3.担心影响生产经营;4.担心外界的干扰和政治连累。

(二)党组织力量比较薄弱

房地产公司党组织力量薄弱,党组织作用难以发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就房地产公司现状来看,党员数量偏少,党的工作覆盖率低,还有很大一部分房地产公司还没有设立党组织;二是党组织的组建较为困难,一些企业发展党员工作严重滞后,甚至处于停滞状态;三是企业党组织还存在着与业主沟通困难、业主不支持党组织活动、党组织和党员的先进性作用难以发挥等问题。

(三)党建政策指导性不强

近几年,各地区、各级党组织对房地产公司党建的工作力度比较大,花得精力也比较多,但对房地产公司党建工作的研究不多,政策指导相对滞后。如房地产公司中党组织的地位、作用、党员的教育管理等等一系列深层次的问题,都缺乏研究和政策指导,影响和制约了房地产公司党建工作的深入开展;在具体工作上,虽然基层党组织也规定了一些措施和制度,但不同程度上存在着理论上不明确、操作上有困难等问题,因而工作效果不显著。

二、房地产公司党建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主观因素

1.房地产公司企业主

房地产公司党建工作做得不好,与企业主的思想认识有很大关系。一些房地产公司主担心成立党组织后影响生产经营,认为企业开展党的活动,既要占用时间,又要活动经费,给企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上带来额外的负担,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进而影响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2.党务工作者

部分房地产公司党务工作者存在着诸多疑惑也是影响党建工作的另一重要原因。在房地产公司中,企业主大都是党员,绝大多数党员都是受雇于企业主的职工,做好本职工作,为企业创造利润才是他们的首要职责。企业主一般不允许员工从事与生产经营无关的活动,因此,房地产公司的党务工作者大都是兼职,党务工作是无偿的额外工作,如果把精力过多地投入到党务工作,就很难得到企业主的认同和支持,甚至有被解雇的危险。正是在这种思想认识影响下,党组织的作用难以发挥。

(二)客观因素

1.房地产公司自身的特点

房地产公司产权私有,需要企业自己养活自己,员工具有雇佣性,房地产公司主在企业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和决策权,在房地产公司设置党组织和开展党的活动对企业主依赖性比较大,党建工作的活动场所、党组织工作经费等物质基础都是房地产公司主提供并做决定。[2]同时,房地产公司自身发展的不稳定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在房地产公司开展党建工作必然要受制于市场经济规律以及企业自身发展规律的制约和影响,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房地产公司党建工作的开展。

2.政策指导跟不上,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意识不强

虽然各级党组织对房地产公司党建工作的力度比较大,但是对于房地产公司党建工作的理论研究不多,政策指导跟不上,传统的党建理论与经验不能完全解释和解决房地产公司党建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没有在实践中发展理论,也就无法用理论来指导实践,影响和制约了房地产公司党建工作的有效开展。[3]此外,“管党意识”上有差距也是不可忽视的原因之一。少数基层领导干部对新形势下加强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对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意义、作用、任务、要求认识不清,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意识不强。虽然把党建工作纳入到基层党组织的年度考核,作为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指标,但指标体系尚不够完善和科学,抓党建的责任机制落实还不到位。

三、新的历史时期房地产公司党建方法

(一)更新观念、实事求是地定位房地产公司党组织

新的历史条件篇3

 

编辑工作者应从编辑出版事业快速发展教育教学的需要出发,积极探讨新的历史条件下自身应具备的素质与能力及其提升途径。以期高效地完成日益复杂与广泛的编辑工作,更好地发挥出版物在科技文化创造、传播和积累过程中的信息载体作用。

 

编辑工作是一项既具文化属性、又有专业特性的精神产品生产活动,是社会科技文化创造、传播和积累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基础性环节。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不断开放、网络信息技术日益普及和发展的历史条件下,编辑工作者不仅要掌握传统意义上的编辑业务技能,更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加强学习和研究,深化自身知识结构的调整和更新。本文着力分析新的历史条件下编辑工作者应具备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探讨提升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有效提升途径。

 

一、新的历史条件下编辑工作者应具备的职业素质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编辑工作者不仅要有良好的政策水平、职业道德和务实作风,而且要具备与时俱进的思想观念和合理的知识结构,以良好的职业素质促进编辑工作效率的提高。

 

1.政治思想素质。编辑工作是塑造灵魂的工作,具有很强的政治性和思想性。编辑工作者政治思想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所编辑作品的质量和品格。编辑工作者应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学习系列讲话精神,提高自己的政治理论修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深入研究和掌握党的各项路线、方针和政策,将政治意识贯穿于出版物的选题、创意和编审过程,用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解决编辑工作中遇到的新问题、新矛盾;

 

树立为社会进步、为人民服务的编辑理念,建立对读者负责的职业道德,及时发现和防止政治倾向错误的内容出现在出版物中。努力使自己编辑的出版物紧跟现代主旋律,有益于人们思想和知识水平的提高,有益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2.专业素质。编辑工作者的专业素质是在编辑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一种专业素养,其突出表现是一丝不苟的求是作风。编辑工作是一项严肃的工作,容不得半点浮躁和粗枝大叶。首先,编辑工作者要加强对现代编辑理论、选题策划知识和市场经济规律的学习,学会独立思考,拒绝人云亦云和想当然,无论是选题审稿、加工整理还是读校样,都要在严格执行编辑工作纪律的基础上开动脑筋,多问几个为什么。第二,要关注社会发展,把握时代脉搏,对自己专业及相关领域的文化事件保持灵敏的嗅觉,在海量的信息中敏锐地捕捉到有用的信息,发掘符合潮流、紧跟时代、适合大众阅读品味的选题。第三,要具有坚定的人生信念,热爱编辑工作,孜孜不倦地投身于编辑实践,以诚恳平等的态度为读者服务,保证出版物在思想、文字、技术等方面的科学、标准和规范。

 

3.文化素质。编辑工作是文化工作,是创造精神产品的劳动,具备一定的文化素质和专业知识是胜任编辑工作的基础和前提。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编辑工作者常常要面对不同专业、不同层次、不同风格的作者,这就要求编辑工作者加强学习,具有广泛的阅读兴趣和科学的阅读习惯,有效拓展知识范围,做到既博又专、博中求专、以专促博,实现博与专的辩证统一。不仅表现较高的理论修养、深厚的语言功底,还应寻觅新的文化讯息、了解现代科学的有关知识、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只有成为文化知识丰富的“博学家”,才能增强自己的文化适应性,慎思社会文化结构与广大读者的文化需求;才能赢得作者和读者的青睐,成为文化创造与文化接受的核心枢纽。

 

4.创新素质。创新是社会进步的强大推动力,是知识经济时代竞争的核心。在李克强总理积极倡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背景下,创新已然成为全社会关注和践行的方向与趋势。编辑工作充满挑战性,是一种在创造性思维支配下的脑力劳动。创新素质是新时期对编辑工作者的必然要求,无论是确定选题、内容策划还是组织稿件、稿件加工、装帧设计,都需要编辑突破传统思维的禁锢,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把握当前行业内关注的重点、热点问题,捕捉新变化、新趋势、新动向,找准切入点和市场定位。编辑工作者更要增强对新事物的鉴别力,积极利用新理论和新技术,从多维面、多角度、多层次认识和解决编辑过程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博采众长中表现出版物别出心裁的独特风格。

 

二、新的历史条件下编辑工作者应具备的职业能力

 

编辑工作者从事具体编辑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决定于其职业能力的高低。职业能力既是编辑人员理应具备的基本能力,又是个体业务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由于编辑业务是多方面的,因此编辑工作者的职业能力也应是多方面的。

 

1.语言文字能力。语言文字能力是编辑业务需要的最基本能力。《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出版工作的决定》明确指出,“新闻媒体和出版物要为社会正确使用祖国文字做出榜样。”这就要求编辑工作者从政治高度认识提高自己语言文字能力的重要性,注意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学习和积累,把提高语言文字能力作为一项长期的追求,以贴切通俗的文字、规范严谨的表达保证出版物的语言文字应用质量。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编辑工作者的语言文字能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①语言文字的规范能力。编辑必须比一般作者掌握更多文字、语法、修辞、逻辑等方面的知识,更熟悉语言文字的运用规范,能够敏锐地发现和更正文稿中的语言文字应用差错。②语言文字的加工能力。面对作者的文稿,编辑应该在体会作者表达意图、尊重作者创作风格的前提下,进行审读和修缮,在语言文字方面锦上添花。③写作能力。尽管编辑的主业不是写作,但没有一定的写作能力就难以使编辑后的文稿文辞新锐、言简意赅,当然就不可能高质量地完成文稿的审读加工工作。

 

2.选题策划能力。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编辑出版工作新动态,具备较强的选题策划能力成为编辑工作者表现主体意识和主动精神的内在动力。编辑工作者只有潜心选题策划方面的探索与实践,才能成长为有鲜明个性风格的精神产品设计师,才能奉献出让受众耳目一新的精美“嫁衣”。要提高选题策划能力,编辑工作者首先要深入社会和生活,从中激发选题策划灵感,寻找选题策划的线索,在预测和把握选题出版趋势和方向的基础上,策划、确立既符合国家大政方针,又满足市场需求的好选题。第二,籍助互联网丰富的信息资源及其传播的即时性、立体性和交互性,分析选题的可行性与发展方向,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人特我新”,使选题作品成为精品和名品,从而把握市场竞争的主动权。第三,建立广泛的社会联系,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在机智灵活、不卑不亢、良好娴熟的社会交际中捕捉选题信息、设计选题角度、掌握读者阅读欣赏品位、发现优秀的作者和稿件、推动出版物的营销发行。

 

3.多媒介编辑能力。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网络已渗透到编辑工作的各个环节,相应地带来了编辑理念和编辑方式的历史性变革。编辑工作者应努力学习计算机知识及网络技术,迅速适应时代和技术的要求,提高自己的多媒介编辑能力。①编辑工作者应掌握办公自动化、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数字内容存储传输等新媒体技术技能,善于利用网络进行编辑信息的获取和分析以及与作者和读者的沟通交流。

 

②在选题策划阶段,通过网络查询资料、交流信息、开拓视野,从海量的信息中甄选、提炼出自己认为有价值的信息,分析总结选题。充分考虑出版物的形式多元化问题,特别要考虑所选主题是否适合多媒体数字出版。③在编辑实践中以在机编辑代替在纸编辑,利用网络组稿扩大稿源,利用电子邮件缩短稿件流程,通过网络交流抓住核心作者资源、聚集重点作者,通过网络文献检索核对参考文献,在加快稿件处理的同时保证书刊质量。

 

④关注BBS论坛、SNS社交媒体、博客、微信、飞信、播客等网络时代的信息传播方式,强化多种媒介传播的融合,努力使纸质出版物转化为互动图书、3D图书、有声图书等数字形式,适合个人电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子阅读器等数字化终端的阅读。

 

三、新的历史条件下编辑工作者提升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途径

 

职业素质与职业能力是一对共生共存的“孪生兄弟”,职业素质是内在的品格,职业能力是外在的表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有效提升编辑工作者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应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作为:首先,新闻出版机构要建立规范的学习与研讨制度,通过有计划的业务培训,引导编辑工作者学习新的编辑理论和知识,特别要学习网络技术条件下的编辑工作技能、技巧,定期就编辑工作中遇到的有代表性的问题展开研讨,加强现代编辑工作的实践操作训练。

 

第二,结合《出版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规定》,组织编辑工作者参加继续教育学习,在完成业务主管部门提出的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学习目标的同时,有针对性地进行专题研讨和交流,提高学习者的编辑业务水平。第三,为编辑工作者创造进修和深造的机会,选派有意向、有潜质的编辑到高等学校、科研机构学习、实践,促进先进编辑理念和编辑技能的普及。第四,鼓励编辑工作者开展科学研究,为编辑工作者申请课题、撰写论文、参加学术交流提供必要的经济与政策支持。

 

新的历史条件篇4

【关键词】审计;作用;职能;认识

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我国各个单位在组织和管理制度面更加趋于标准化和国际化。而对于审计管理的体制以及众对审计认知的思想方面却没有做较大的改变,也就是说于审计这一职业参与到经济抉择和管理阶层的意识没有完觉醒。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提高与审计在经营管理方面加入有着无可厚非的作用,并且在经济发展越迅速、市场争越激烈的状况下,会计参与经济生活的作用就越发重要。

一、审计工作的作用

(1)审计工作是保障被审计对象机体健康的高效手段。(2)审计工作是保障被审计对象提高效能的得力方法。审计监督的加强是保证被审计对象提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基础。被审计对象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审计监督的作用体现有两个方面,一是指被审计对象本身在社会经济活动中以身作则、尽忠职守的基本监督;另一方面是指作为被审计对象在与其他机构咋社会经济相关的活动上,是否争取旅行职责、认真工作的一个有效监督。(3)审计工作是被审计对象工作进步的重要基础。系统化的审计信息是社会经济生活中维持被审计对象系统运营生存的基本组成,从宏观上来说,国家对于整体社会各个部门的审计工作可以有效的促进各个部门廉洁自律,通过体系化、体统化、信息化的审计工作使国家得到一手准确的信息,从而有效的指定国民经济计划;从微观上来说,对于被审计个体,由于审计工作的存在,其必须将完善财务信息等制度与实行落实到细节上,对主体国家在经济效益的提高和重大目标的实现上都将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

二、审计工作的职能

(1)准确信息的供给。审计存在的价值就是通过账务确认、数学计算、数据记录、果汇报等经济环节对当代经济活动的的准确性进行演算,保证经济数据的准确性、经济责任的损失最小化。(2)即时监督与纠责。监督是审计职能基本反映的延伸区域,也是审计职业规划中潜存要求和目标。经济活动既要符合国家规定的法纪法规,同时也要足企事业单位自身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通过审计所反应的经济信息可以看出被审计的企事业单位在财务制度上是否满足国家相经济法规,并对不符合的部分及时提出并有利于其纠正错误。

三、如何做好审计工作

新的历史条件篇5

从历史演绎的角度来看,历史是一种记录,记录本身就是一种哲学方法。历史还是一种脉络,它让每一个朝代都相互街接起来。历史也是一种哲学思考。思考的前提是我们如何按朝代在每一个历史阶段,导入一种哲学的思考,即让历史符号产生哲学元素。

哲学系有一句话:“历史是最好的哲学”。作者认为这里所说的历史,并不是指真实的发生在当时的事实,而是到今天为止,所有的被有选择、有立场的记录下来的特定的历史事件。也就是说,历史是经过淘汰整理后的、为统治阶级服务的、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而编写的事件薄。当然,这其中也包括一些与当时统治利益不相符的部分,但是由于其显著性等原因也被记录下来并流传后世,这一部分属于另外的情况。

唐太宗李世民曾经说过:“以史为鉴,可知兴替”。从这句话中我们就可以看出,记载历史是为了让后世的人们了解之前所发生的事实,并能从中获取经验教训,避免走弯路。从而我们就能够得出其中隐含的哲学观点:经过选择淘汰后的历史记载,是对现实生活最具指导意义的历史事件,也是最具参考和实际操作价值的处理办法。哲学是对人类精神的反思。马克思说过: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对此,人类思想的第一个前提就是哲学。

换句话来说就是,经过大浪淘沙后保留下来的历史记载,才是人类最有价值的指导哲学。也是人类进步反思的依据所在。所以我们可以这样认为,被记载下来的历史就是最好的哲学。

回归到“新闻史就是最好的新闻哲学”这个观点上,我们同样先来看新闻的定义。我们的《新闻学》教材中使用的新闻的定义,是陆定一于1943年在《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文中提出的“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也就是说新闻报道本身就是对社会客观存在和发生的事实用以观察和记录的一种传播过程。这就说明,新闻在诞生之日起,本身就带有主观性,与历史著作相比,新闻的写作过程中就掺入了更多的人文色彩。时至今日我们所看到的新闻,都是经过当时的“守门人”们精心选择把关过的事件,这也就是使新闻史相对历史来说,更有它本身存在发展的哲学原理。我们可以把这里的新闻哲学理解成为什么要发表这条新闻,该从什么角度阐释事实,阐述中我们应该站在哪方的立场上进行说明,这些可以为今后我们进行新闻工作提供非常重要的经验。

每一种事物,都起源于一个阶段的特定条件下,新闻也不例外。从这个角度看,时间给我们提供了充分呈现反思历史得失的条件,这个条件就是从梳理历史既定条件的角度,研习特定条件下的新闻历史。

新闻是什么?从概念上解释,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当新闻形成历史条件时,当时的新闻事件就是对当时的社会政策,历史背景,社会环境和特定的情景及民情风俗的一种记载。新闻史与一个社会在每一个历史阶段的具体特征紧密关联。每一个社会现象的形成,过程就是对新闻的密集关注。新闻的每一个过程和每一个环节,肯定有哲学元素的存在。

比如刘海贵所著的《中国现代新闻业务史》中第十三章的《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第一节的新闻写作概述:“大跃进”时期的新闻写作,就其积极方面来说,反映了当时广大入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状况的普遍愿望,反映了入民群众奋发自强的高度积极性。但是,愿望并不等于现实,积极性也不等于科学性,“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不创奇迹,不下火线。’,等宣传,纯粹是唯意志论……’,这就充分显示了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人们已经把统治阶级的意志和愿望作为一种政治任务来完成,而期间的新闻也就印证了前面在历史记载中我们提到的,被记载下来的历史都是有目的、有选择的,更是为当时统治者所服务的。所以,当时的新闻从业人员可能根本就心知肚明的情况下,因为各种原因,不得不写出这些让人啼笑皆非的所谓“新闻”。

在今天看来,这一切似乎不可理解,但是如果我们把自己置身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就可以充分理解类似这种的新闻是如何被创作出来。但是可以理解不代表可以接受,新闻毕竟由它本身的属性决定,我们要尽可能的还原事情真相,尽可能的摘除作者的主观看法,做到尽量客观公平的记载所发生的有价值的事件。所以之前在新闻史上所走的弯路,正是给今天的从业人员敲响的警钟。被流传下来的新闻史也是对当时社会客观情况最好的记载哲学,也是现实生活中最具价值的指导哲学。

新的历史条件篇6

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0457-6241(2016)21-0042-06

新课程实施以来,中学教师的教学理念有了很大转变,在把学生的“学”植于教学的核心地位的同时,教师们开始关注课程建设,关注课程结构,特别是微观的课程结构,在课程实施中更多地注入了个性化的思考。但是由于教师对新课程理念把握的深度不一,内化的程度不同,在实践中难免会出现一些偏颇,比如在教学中出于培养学生能力的考虑,加重对历史原因的探讨和意义影响的分析,但却过于淡化历史过程,甚至略去历史过程。本文试图对高中历史学科的微观课程结构简单梳理,对此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一、高中历史微观课程的基本构成

在当今课程改革的语境下,课程的概念已经被泛化了,其结构也日益呈现出多样化和无边界倾向,对各层次的界定则更是众说纷纭。在高中历史教学的实践中,我们接触更多的是微观课程结构层面。微观课程结构又被称为深层课程结构,存在于各科教材内部,是各科教材内部各成分、各要素按照一定比例关系组成的有机整体。(见下表)

从表中可知:学科的“教材目标”“教材内容”“学习活动方式”是平行的课程成分。廖哲勋教授更是进一步把课程要素细化为“知识”“技能”“能力”和“思想意识”四个指标,认为“在不同性质、不同类型的学科中,知识、技能、能力、思想意识诸要素所占的比重是不相同的……知识线、技能线、能力线是相互渗透、似平行、似重叠地同时向前推进的,而思想意识线则从横向穿插于上述三线之中,从而形成纵横交织的组合方式”。②但是从上表可以发现,“知识”“技能”“能力”和“思想意识”仅仅是“教材目标”这一课程成分细化后的构成要素,它们的“比例关系”和“纵横交织的组合方式”只是微观课程结构第二亚层的一个或多个方向――“若干学习活动方式的组合”是微观课程结构第二亚层的另一个方向。由此可知,上表在“第二亚层”层面先后对“教材目标”“学习活动方式”两个平行的课程成分进行了解构,却唯独忽视了对“教材内容”的解构,这也许和“教材内容”会因学科差异而难以归类的特点密切相关。本文尝试对微观课程结构第二亚层的定义进行补充,准备从高中历史学科的角度对“教材内容”――学生的“学习内容”――进行解构,进而分析高中历史学科学习内容各要素之间的比例关系和组合方式。

那么,历史教材(或称微观的历史课程)内部都包含哪些要素呢?这首先应该从历史学科的构成要素谈起。《历史哲学导论》的作者W.H.沃尔什认为:“我们都知道,为了理解某一段历史的涵义,就需要去发现各个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展示一个行动或事件是怎样导致另一个行动或事件的,多半还要进一步展示某些力量或因素在如何连续发生作用……我们知道,一个历史学家如果只能确定发生了什么事件,却不能说明那些事件何以会如此这般地发生,那就绝没有完成他的任务。”①在此,沃尔什认为“理解历史”应该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事件本身(“确定发生了什么事件”),二是事件的原因(“何以会如此这般地发生”),三是事件的影响(“是怎样导致另一个行动或事件的”――从逻辑的延展方向来看,它也可以是后续事件的“原因”)。以张岂之、陈祖武等为代表的《史学概论》的认识与此相若:“史学的任务……是在广泛收集、占有、鉴别史料的基础上,揭示历史的真相,以便科学地总结历史经验比较准确地阐释历史矛盾运动的本质和规律。……历史研究不仅要回答‘是什么’,更要在此基础上,回答‘为什么’,即从历史的感性认识到历史的理性认识。”②其中,“历史的真相”“是什么”即“事件本身”,“为什么”即“事件的原因”,而“历史经验”“本质”和“规律”则与“事件的影响”一样,同属于“评价与规律”层面的分析。这三个要素合成了历史学科的学习内容。

之外,还可以根据课程标准来分析高中历史课程的构成要素。将《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③中的学习要点分类整合,即可分解出高中历史微观课程的基本要素。该文本中出现的高频词汇及其频次分别是:“史实”44次,“内容”35次,“意义”和“影响”各29次,“作用”25次,“过程(历程、概貌、概况)”23次,“特点(特征)”21次,“背景”13次,“原因(因素)”11次,“教训”8次,“经验”5次――“经验”“教训”同时出现的,共计3次――“实践”3次。笔者将它们整合为三大类:Ⅰ.“史实”“过程(历程、概貌、概况)”“内容”和“实践”类;Ⅱ.“特点(特征)”“影响”“作用”“意义”和“经验教训”类;Ⅲ.“原因(因素)”“背景”类。而课程标准中未出现这些高频词汇的句子,也尽可以被归入这三类,如历史(Ⅱ)模块第8(1)条之“认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与在“形成”之后写出“过程”一词已经没有任何区别;历史(Ⅱ)模块第5(2)条之“认识殖民扩张与掠夺是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实际上就是“认识殖民扩张与掠夺对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作用”。根据这种分类方法,高中历史学科课程标准中的学习要点分布如下:

在高中教学实践中,历史学科的课程设计及实施也大多以此分类为依据。北京三十一中刘佳老师的《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一课即分为三个部分:“温故知新――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概况”“深入剖析――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的原因”“拓展提升――民族资本主义的地位和作用”。④

根据历史学科构成要素的分类情况、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中知识点的分类情况和教学实践的既有经验,高中历史课程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三部分:1.原因与条件(背景、原因、条件、目的、动机等);2.史实与发展(过程、经过、活动、实践、情况、史实、内容、概念等);3.评价与规律(性质、特征、评价、影响、作用、意义、经验、教训、规律等)。基于此,本文中的(高中历史)“微观课程结构”强调的是:在高中历史学科的教学实践中,“原因与条件”“史实与发展”“评价与规律”诸要素的比例关系,以及它们纵横交织的组合方式。

二、历史微观课程结构的失调现状

李惠军老师在一次评审工作中发现:相当部分的选评作品,“相关的核心内容缺失了、关键人物缺位了、故事情节忽略了、历史内涵缺损了。在特定的课题下却虚化了主旨和重点,在具体的事件中却淡化了事由和事态”。①也就是说,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历史学科的微观课程结构出现了失调状况。比如《开辟新航路》一课,课程标准要求,“概述迪亚士、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史实,认识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其重点应该落在“史实与发展”“评价与规律”两要素上,但是很多老师却喜欢在教学设计中将“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及“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定为重点,明显有失偏颇。

由此可知,部分高中历史教学实践偏离了课程标准的预期,这必然加剧实践中微观课程结构的失调。笔者在河南省第八届中学历史优质课大赛(高中组)中选取了10个典型课例进行比对:

注:①濮阳市华龙区高中闫骏:《新文化运动――中国人的近代化努力》;

②商丘一高沈莉:《中国龙,日本刀――近代日本博弈》;

③陕县第二高中兀冬梅:《一国两制和祖国统一大业》;

④禹州市二高李英:《美国独立战争》;

⑤新乡铁路高中张尚:《一国两制和祖国统一大业》;

⑥焦作十一中刘来英:《欧洲的联合》;

⑦济源一中倪文良:《世界经济的发展》;

⑧新安县一高尹明攀:《小世界,大中国――世界经济的全球化与中国》;

⑨浚县一中黄建太:《天平此时向西方倾斜――15至18世纪的中国与西方》;

⑩开封市二十五中张洁:《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中国工业现代化》。

这些课例中,课例②④⑤⑥中“原因与条件”要素所占比例明显过大;课例①③中“史实与发展”要素则显著偏重;课例⑦⑧⑨⑩中“评价与规律”要素所占的比重也有失平衡。就这10个课例的总体而言,“史实与发展”要素是偏轻的,课例②⑥⑦⑧⑨⑩中“史实与发展”要素所占的比重均不到30%。

在当前的高中历史教学中,本着重视学生能力培养的良好愿望,对“原因与条件”“评价与规律”两要素的重视程度显著提高,这本是新课程对传统教学的有益改良,但却出现了对“史实与发展”要素过于忽视甚至省略的严重情况。教师们在教学设计中采用多种教学手段简化“史实与发展”内容的学习。比如在设计《抗日战争》一课的时候,一个“表格填空”就基本可以将本课的“知识”一网打尽。

但这种对“史实与发展”要素的处理,在教育上基本是低效的。首先,缺失或弱化“史实与发展”要素,学生无法对“抗日战争”形成一个直观的认知,艰苦卓绝、波澜壮阔的斗争历程成了表格中一个个孤立的点,长此下去,“抗日战争”将只是一个“知识的集合体”,而不是一场“战争”。其次,缺少了丰富史实的历史也必然使“原因与条件”“评价与规律”的分析变得干涩和苍白。比如对“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分析,不了解“中国远征军”“飞虎队”等生动史实,分析得来的“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对中国的支持”的结论是否很苍白?不了解“太原会战”和“平型关战役”的关系,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推动抗战胜利”的理解能否深刻?第三,即使能将这个知识表倒背如流,学生们也很难从中体会出“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这需要对抗日战争的整体认知,更需要谢晋元率领“四百壮士”在淞沪会战中死守“四行仓库”、狼牙山五壮士这样鲜活的例证。因此,“史实与发展”要素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失重,将严重影响到学生对历史演进的认知,也将使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等分析能力的良好愿望成为空中楼阁,更使学生态度情感价值观的培养流于形式,因为“情感价值观不是靠‘单独’培养而形成的,离开具体史实,很难真实稳固”。①

高中历史教学实践中,微观课程结构的失调还表现为课程各构成要素之间的孤立,它们之间不能相互渗透,就难以使课程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以《文学的繁荣》一课为例,在学习“浪漫主义文学”部分时,可以从“浪漫主义文学产生的背景”(史实与发展)中分析“浪漫主义文学的特征”(评价与规律),也可以采用倒叙的手法,立足“浪漫主义文学的特征”分析“浪漫主义文学产生的背景”,从而将“原因与条件”“评价与规律”两要素进行逻辑关联。这两种方法在教学实践中都是可行的,但是却孤立了“史实与发展”要素,极大弱化了本课的整体性。而且,从上文《抗日战争》一课分析可知,建构“史实与发展”和“原因与条件”“评价与规律”要素之间的逻辑关联,恰恰是一节课成为整体的关键所在。

因此笔者认为,优化高中历史学科的微观课程结构,不仅要科学调配“原因与条件”“史实与发展”和“评价与规律”等构成要素的量的比例关系,更要使它们互相渗透,形成严密的整体结构。

三、优化历史微观课程结构的探索

如何让微观课程各构成要素之间达到量的均衡?这首先要求每一节课的“原因与条件”“史实与发展”“评价与规律”诸要素所占的比重不至于严重失衡。上述课例的③⑥,适当减少“史实与发展”要素,同时适当增加“评价与规律”要素,就可使它们各构成要素在量上达到物理平衡。但是这种平衡――甚至可以用“均衡”来描述――绝非标准的“三三制”状态,也不需要“固定的”比例结构,不同的课程自然有不同的比例分配结构,只需不“近乎畸形”就好。对于优化高中历史学科微观课程结构更为重要的是,课程构成要素之间的渗透应该更为深入更加科学,而且这种渗透的核心点应立足于“史实与发展”部分。

强化“原因与条件”“事实与发展”两要素之间的逻辑关联,主要是在“史实与发展”要素中孕育“原因与条件”要素。“原因与条件”“史实与发展”之间的关系实际上是一种因果关系,从逻辑发展上来看,应该是先有“因”而后有“果”;但是从历史知识的生成逻辑来看,则是先有“果”而后有“因”,即先发现了历史存在本身,才会去思考和探讨历史存在的产生原因,先要回答“是什么”,然后回答“为什么”,这是“从历史的感性认识到历史的理性认识”的逻辑发展过程。

那么,如何在“史实与发展”要素中孕育“原因与条件”要素?笔者认为可以分两步走:一是在学生学习“史实与发展”的过程中,引发对“原因与条件”的思考,这是从“史实与发展”要素向“原因与条件”要素过渡的契机;二是在进行“原因与条件”分析时,论据必须来自于“事实与发展”部分,这样可以强化“论从史出”的学习理念,更能使“事实与发展”要素成为“原因与条件”要素的基础。如何才能走好第一步?这对教学中问题的生成与引导的要求颇高,其关键是在“史实与发展”中找到“原因与条件”的契合点。在《辉煌灿烂的文学》一课中给出材料:

游国恩等主编的《中国文学史》记载:唐代遗留下来的诗歌,比自西周到南北朝一千六七百年中遗留下来的诗篇数目多出两三倍以上。独具风格的著名诗人约有五六十个,也大大超过战国到南北朝著名诗人的总和。

这很容易引发学生对“唐诗繁盛的原因”的思考。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一课中给出――也可以让学生根据史料加工而成,这样更有助于提升学生处理史料、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以下资料:

在教师的“引导”和他们既有知识的影响下,学生较容易对“1895年”这个“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的起点”感兴趣,从而引发“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的原因”的分析。这种做法就是把课程之中的“原因与条件”“史实与发展”两要素进行逻辑关联的前提,在此基础上,可以引发学生对“原因与条件”的思考。至于以“史实与发展”要素为论据推进“原因与条件”要素的分析,符合思维的生成过程。《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一课中,“外争,内除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等口号,对“爆发的背景和原因”的支撑作用是非常明显的。在该教学环节中,“原因与条件”的分析必以“史实与发展”为依据,强调“论从史出”,虽有方法但不唯方法,这是将“原因与条件”和“史实与发展”两要素进行逻辑关联的实践。

将课程的“史实与发展”“评价与规律”两要素进行逻辑关联,也与前述大体相若:先是找到“史实与发展”“评价与规律”两要素的契合点,进而以“史实与发展”为据对“评价与规律”进行分析和论证。以《辉煌灿烂的文学》为例,也可以探索如何在“史实与发展”中引发“评价与规律”的思考:从“宋词的发展概况”引出“对宋词的评价”。

师:收录在《全宋词》中的词人共1300多家,词作共19900余首。作家之众,作品之多……

生:讲“唐诗”的时候,我们说《全宋诗》共收录11万多诗人、20多万首诗作。可是《全宋词》中的词人只有一千多家,词作才不到两万。那为什么不叫“宋诗”而要叫“宋词”呢?诗在宋朝的地位不是更高吗?为什么要用词做代表?

师:(向其他学生)你们也这么认为?

生:(讨论后)我认为:相比较诗来说,词在宋朝的地位更高。它更符合宋朝的时代特征,更代表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方向。

师:换成我们常用的问题文法:相比较宋诗来说,我们更应该分析宋词的……

生:地位、作用。

生:还要分析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趋势。

之后,即可以“史实与发展”为依据,来完成“评价与规律”的分析了。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一课为例,当发展到“工人罢工”阶段的时候,就与之前学生学过的“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等有了明显区别,当然事件结果的差别也甚大――“取得初步胜利”,这些材料足以给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地位下定义了:“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而《罗斯福新政》一课中,材料“为了解决农业危机,提高农产品价格,罗斯福政府只得采取大规模毁灭农产品的办法。1933年,在西部和西南部共毁掉1000万英亩的棉田,屠宰了二十多万头大猪和六百多万头小猪”,①本身就是“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的典型论据。

如何将“背景与原因”“评价与规律”两要素逻辑关联在一起?《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一课中,民族资本主义“短暂的春天”之“原因与条件”部分的“掀起抵制日货、提倡国货的群众运动”内容,逻辑上密切关乎“短暂的春天”之“评价与规律”部分的“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内容。因此,只要刻意去寻找某一历史事件“原因与条件”“评价与规律”两要素之间的契合点,即可在他们之间建构起密切的逻辑关联。

同时,学生通过“史实与发展”部分的学习而形成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已经被自觉内化了的,它必将贯穿于“原因与条件”“评价与规律”的学习中。比如在《抗日战争》一课中,学生通过对抗日战争中的一些生动战例(“史实与发展”)――如“台儿庄战役”――的学习,会生成“珍爱和平,勇于抗争”的价值观,在此引领下,对“不抵抗政策”(“原因与条件”)的认知会非常深刻,对“增强了全国人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评价与规律”)的分析也将水到渠成。如此,“原因与条件”“史实与发展”“评价与规律”诸要素在一课中就实现了更加深层的融合。

当然,笔者的探索不一定成功,也不能被简单复制到所有课例之中。但是,这些探索还是带来了一些有益的经验:一是每节课中的“原因与条件”“史实与发展”“评价与规律”诸要素的比重不能过于失衡,二是这三个微观课程构成要素之间要相互渗透,尤其是要以“史实与发展”为核心,与“原因与条件”“评价与规律”互相渗透,这样可以将它们融为一个有机整体,使课程活起来,促进学生历史学科素养的自然培育。

新的历史条件篇7

    关于历史发展动力问题的讨论中涉及的问题很多,其中一个基本问题是:阶级斗争与生产力两者之中究竟哪一个对历史发展起决定性的作用。这个问题是如何正确理解阶级斗争和生产斗争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关系的问题。为了探讨这个问题,首先必须弄清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些基本概念。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着作中,对于诸如生产力发展(即经济变革)与阶级斗争(即政治变革)在历史中的作用、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经济和政治的关系都有过反复的论述,在理论上是最早讲得很明确的。这方面最早的经典式的理论概括,见于马克思在1859年写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这是大家所熟知的。此后,马克思和恩格斯始终坚持《序言》中阐述的观点,不断加以丰富、发展和补充。他们在后来发表的有关这一问题的论述,是恩格斯晚年有关历史唯物主义的通信。这些通信大多是为解答当时人们对历史唯物主义提出的疑问而写的,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鲜明性,议论周密,思想深刻,例如,在谈到只摘引有关经济条件与政治斗争的关系时,恩格斯在1890年致约?布洛赫的一封通信中写道:“……根据唯物史观,历史过程中的决定因素归根到底是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无论马克思或我都从来没有肯定过比这更多的东西。如果有人在这里加以歪曲,说经济因素是唯一决定性的因素,那么他就是把这个命题变成毫无内容的、抽象的、荒诞无稽的空话。经济状况是基础,但对历史斗争的进程发生影响并且在许多情况下主要是决定着这一斗争的形式的,还有上层建筑的各种因素:阶级斗争的各种政治形式和这个斗争的成果———由胜利了的阶级在获胜以后建立的宪法等等,各种法权形式以及所有这些实际斗争在参加者头脑中的反映。……这里表现出这一切因素间的交互作用,而在这种交互作用中归根到底是经济运动作为必然的东西通过无穷无尽的偶然事件向前发展……”我们自己创造着我们的历史,但是第一,我们是在十分确定的前提和条件下进行创造的。其中经济的前提和条件归根结底是决定性的。但是政治等等的前提和条件,甚至那些存在人们头脑中的传统,也起着一定的作用,虽然不是决定性的作用。在另一封信中,恩格斯写道:“我们认为,经济条件归根到底制约着历史的发展。……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的发展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但是,它们又都互相影响并对经济基础发生影响。并不是只有经济状况才是原因,才是积极的,而其余一切都不过是消极的结果。这是在归根到底不断为自己开辟道路的经济必然性的基础上的互相作用。”以上这些论述讲得非常清楚: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谈到世界历史进程中经济因素和政治因素两者作用的关系时,始终坚持经济的前提和条件归根到底是起决定性作用的,上层建筑包括阶级斗争的各种形式也要起不同的作用。但是不管它们所起的作用在一定时期有多么大,都是实现经济利益的手段,而且是在特定的经济基础上起作用,因而归根到底受经济条件的制约。在讨论历史发展的动力问题时,绝不能离开这个基本观点。既然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变动是历史发展进程中归根到底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为什么马克思主义又强调阶级斗争推动历史前进的伟大作用,并且把阶级斗争称之为历史发展的“伟大动力”、“直接动力”、“真正动力”呢?在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中,“决定作用”和“推动作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对于历史进程所起的作用也是不同的。在马克思恩格斯的着作中,我们发现他们谈到历史发展的问题时,不仅讲到“动力”,而且讲到“动因”。在《德意志意识形态》这部早期着作中,他们就开始提出历史的动力问题。在1859年恩格斯向德国读者介绍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提出的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着名原理时,使用了“动因”一词,提到历史上的每次行动“从直接的物质动因产生”。在后期的着作中,对历史发展的“动力”和“动因”加以分别论列,似乎更为常见。例如在《反杜林论》中写道:“唯物主义历史观从下述原理出发:生产以及随生产而来的产品交换是一切社会制度的基础;在每个历史地出现的社会中,产品分配以及和它相伴随的社会之划分为阶级或等级,是由生产什么、怎样生产以及怎样交换产品来决定的。所以,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不应当在人们的头脑中,在人们对永恒的真理和正义的日益增进的认识中去寻找,而应当在生产方式的变更中去寻找……”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书中,恩格斯写道:“旧唯物主义在历史领域内自己背叛了自己,因为它认为在历史领域中起作用的精神的动力是最终原因,而不去研究隐藏在动力后面的是什么,这些动力的动力是什么。不彻底的地方并不在于承认精神的动力,而在于不从这些动力进一步追溯到它的动因。”后来在1892年写的《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英文版导言中,恩格斯在阐释历史唯物主义一词的科学含义时,将“伟大动力”和“终极原因”两者并列提出来:“用历史唯物主义这个名词来表达一种关于历史过程的观点,这种观点认为一切重要历史事件的终极原因和伟大动力是社会的经济发展、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改变,由此产生的社会之划分为不同的阶级,以及这些阶级彼此之间的斗争……”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经济条件是历史发展的动因,这是说,它们是历史发展的根本条件,是本原,是第一性的东西,所谓经济的决定性作用,就是指此而言,正如存在决定意识一样。这种决定作用具体表现在:生产力的发展是阶级产生的物质基础;是决定社会各阶级的状况及社会生产关系的物质基础;是社会从一种经济形态演变为另一种经济形态的物质条件;生产关系要适合生产力的性质状况的规律是历史发展的内在运动规律。但是,不管生产力或经济条件具有多么大的决定性作用,它只能不自觉地、不自主地对历史进程发生作用。马克思主义始终认为历史的真正创造者是人们自己,历史的发展要靠社会的人的实践改造活动。从进入阶级社会以来,历史的运动总是通过不断提出和追求自己的目的的阶级的人来实现的。这样,阶级斗争就不能不成为实现社会变革和经济改造的巨大杠杆,所以我们说它是阶级社会中历史发展的直接动力。众所周知,作为革命家的马克思和恩格斯虽然十分冷静地客观地估计了经济的最后决定作用,但却从来都不是经济自发论的崇拜者,相反,他们极其重视阶级斗争、革命暴力在历史中的伟大作用。马克思有一句名言:“暴力是每一个孕育着新社会的旧社会的助产婆,暴力本身就是一种经济力。”把暴力比之为历史发展的助产婆,包含着深刻的历史辩证法。这句名言启示我们,新社会孕育于旧社会的母体之中,如果在旧社会的母体中根本没有孕育有新社会的婴儿,那么,不管多么高明的助产婆,也不可能催成一个新社会来。这个形象的比喻,划分了历史唯物主义的革命暴力论和历史唯心主义的革命暴力论的界限;划分了马克思主义的暴力论同杜林的暴力论的界限。社会从一种社会经济形态发展到另一种社会经济形态,从一种生产方式过渡到另一种生产方式,都必须有一定的社会经济前提和物质基础。新的经济因素是社会物质生产的经济规律起作用的产物,不是单纯的暴力的产物。如果在旧社会的母体中没有代表先进生产方式的新的社会经济因素出现并趋于成熟,单纯的革命暴力只能引起改朝换代,而不能造成真正的社会革命。这句名言也告诉我们,新社会尽管孕育在旧社会之中,但是它却难以自发地诞生,而要有暴力这个助产婆来帮助催生,以缩短新社会诞生的时间。新阶级一旦通过革命掌握了政权,可以利用上层建筑反过来对生产力和经济基础以巨大推动。以上两个方面,表明了“终极原因”和“伟大动力”两者的辩证关系。

    二、从资产阶级革命看阶级斗争和经济变革的相互关系

    终极原因和伟大动力之间的内在联系,实质上反映了人类社会的物质生产活动和阶级斗争两者之间的内在的联系:生产力的发展,经济的发展,总是处在一定的生产关系之中,在阶级社会里则是处在一定的阶级关系之中;同样,阶级斗争的发展,政治斗争的进行,也总是处在一定的生产力水平和经济条件之中;发展经济的斗争总是具有一定的政治形式,而阶级斗争归根到底总是围绕着经济解放进行的。下面我们以近代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进程为例,粗疏地来探索一下阶级斗争和经济变革之间的某些内在联系。1.历史上典型的资产阶级革命,如英国革命和法国革命,都是在资本主义经济因素已经在封建母体内基本成熟的条件下发生的,这是一般的规律。但不是所有的资产阶级革命只有在相同的经济条件下才可能发生。在资本主义因素在封建母体内不够成熟的条件下,由于国际条件的具备,例如整个时代潮流的变化和国际援助的存在,有些国家也可以按照自己的方式进行资产阶级革命,也可能提前爆发革命。但新的经济条件成熟的程度,归根到底决定革命暴力对旧的社会经济阶构和旧阶级打击到什么程度,以及新阶级所建立的新国家机器和各种制度适应新社会到底需要到什么程度。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社会经济条件比17世纪中叶英国革命的社会经济条件要成熟得多,从而也决定了法国大革命的社会经济条件比17世纪中叶英国革命的社会经济条件要成熟得多,从而也决定了法国大革命在政治上比英国革命彻底得多。在法国大革命的政治影响和工业革命的推动下,欧洲在19世纪中出现了一个资产阶级世界革命的高潮,拉丁美洲也被卷入革命洪流。由于这个地区的资本主义经济因素要薄弱得多,尽管独立运动打上了资产阶级革命的印记,却显示出很大的不彻底性,独立以后长期不能走上资本主义正常发展的道路。这表明在一定的条件下,依靠暴力可以摧垮旧制度,但仅仅依靠暴力却不能建立起新制度。2.革命暴力加速历史进程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巨大反作用。资产阶级通过暴力夺取政权,主要在于用疾风暴雨的方式打碎封建旧基础,消除封建旧垃圾,以解放生产力。在法国大革命中,7月14日、9月2日这些光辉的战斗日,是推动革命向前发展的里程碑,没有这些战斗日就不可能迅速摧垮旧制度,不可能把废除一切封建义务的斗争进行得这样彻底。3.资产阶级要在政治上取得完全的统治地位,并不是单靠政治革命的完成,还必须有待于经济革命的完成。把资产阶级革命描绘成似乎是一次打击完成的,以为革命以后资产阶级就牢固地掌握了政权,经济的高涨就会立即到来,是不符合历史实际的。历史告诉我们,革命只是资产阶级夺取政权的开始。英国资产阶级在17世纪反对斯图亚特王朝的革命结束之后,长期同新贵族分享政权,而且处于次要地位。只有18世纪后期英国发生工业革命之后,才出现了英国工业生产和贸易面貌的巨大变化。工业革命的胜利使资本主义社会的整个基础革命化。工业革命又作用于政治生活,带来了19世纪中期英国的议会改革和谷物法的废除,从而才保证了新兴的工业资产阶级对土地贵族的最后胜利。只有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条件下,各国的前资本主义残余才逐步全部消灭。

    三、农民战争的历史作用

新的历史条件篇8

【关键词】历史教学 思维方法 培养策略

《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对学生知识与能力的要求上,明确指出:“要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让学生在历史教学中进一步认识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大历史问题。”包括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及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实践中,应如何通过历史知识的传授培养学生的思维方法。

一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历史唯物史观

要培养学生历史分析的思维方式,教师就要在教学过程中,把历史人物、制度、思想等置于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并坚持不懈的运用,可以让学生以公正地、辩证地思维方式,评价不同时期的不同事件、人物等的历史地位及作用。

以历史人物为例,在进行中国近现代史“洋务运动”一节的教学时,教师可有意识地运用历史分析的方法,引导学生把曾国藩放到特定的历史背景中去评价,使学生们认识到他有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消极一面,也有办洋务的积极一面。理由是由于洋务运中引进了一些西方近代的科学技术,培养了一批科技人员,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西方经济扩张起到了一些抵制作用。经过这样的分析,使同学们对曾国藩这一历史人物有一个辩证的立体认识。善于把事件和人物放在具体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和评价的思维习惯。每个具体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都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因此,对事件或人物在历史上所起的作用进行评价时,一定不要用今天的标准去评价古人,而要看到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这些人是否顺应了历史潮流,是否比他们的前人提供了新的、有进步意义的东西;评价以往历史事件,看它是推动了还是阻碍了历史的进步,这是评阶历史人物的功过、历史事件是非的唯物史观,也是良好的历史思维品质。

二 在历史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前后联系的思维方法

历史上的一切现象和事件本来就是彼此联系、互相制约的。

所以我们在看待这些历史现象和事件的时候,应当具体地、全面地、综合的分析与之相联系的诸多方面,以便准确地加以把握和分析。例如,在分析“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和平解决西安事变”,这一问题时,教师可引导学生综合分析当时的国内、国际形势,即亲英派和亲日派的利益,张学良、杨虎城的处境,中国共产党和共产国际在这个问题上的主张等。通过融会贯通地分析,让同学们对“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有了全面的了解,从而培养了学生能够触类旁通,有机地联系思维方法来分析所遇到的历史问题。

三 培养学生分析综合法的思维能力

“分析”和“综合”是认识历史现象和形成科学概念的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分析的目的是为了综合,综合必须以分析为基础。例如,在进行《南京条约》的讲解和分析南京条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时,可以先引导学生把中英《南京条约》分析为“割地”、“赔款”、“开商埠”、“协定关税”等项目,再将分析出的各项逐条认识后加以综合地观察理解,得出结论:中英《南京条约》及其附件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端。

四 比较分析法的思维能力,是历史教学中要培养的能力

运用这种方法,对客观事物既能看到它的正面,也能看到它的反面;既看到它的主体,也看到与它相联系的外部条件;既分析现象,也能透过现象看到它的本质;既能认识它的现状,也能比较准确地预见它的未来。比较分析法是一种具体的、实用性的复习方法,在时间安排上没有明确规定,可以与及时复习法、小结复习法、总结复习法交叉使用,形成立体复习网络。

比较分析法是在确定事物之间同异关系的一种思维方法,是矛盾的统一性与对立性的直观运用,比较的思维过程就是根据一定的标准以确定事物的异同。分析的思维过程就是把事物的整体分解为若干部分,然后再把事物整体的个别特征或个别属性分解出来的思维过程。具体地讲,比较分析法就是通过对历史教材中的教学内容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进行对比,通过对客观历史事物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能够比较客观、全面、深刻地认识事物的思维过程和方法。通过比较,可以揭示出事物的本质。当然比较并不要求面面俱到,而要根据不同的内容选取不同的角度加以比较。比如,“”与日本明治维新进行比较,可以从中国和日本两个国家变革历史背景的不同角度,去分析成败的原因,说明失败、明治维新成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上一篇:经济学概述范文 下一篇:分析宏观经济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