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新的谋划 实现新的突破

时间:2022-03-23 09:45:32

立春后的京城,阳光中带着丝丝暖意。

走进办公室,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司长郑富芝一边爽朗地笑着,一边说道:“2012年是二司工作不平凡的一年,我们克服了许多困难,打了几个大仗、硬仗。2012年也是各项工作全面丰收的一年,几年来的辛勤耕耘,在2012年结出了丰硕成果,展现了新的亮点,取得了新的突破,闯过了大的难关。”

2013年,基础教育二司将有怎样的谋划和思考?

“2013年具有特别的意义,它是党的十召开后贯彻落实十精神的开局之年。我们所有工作都要放在十的背景之下来思考,来谋划。”郑富芝司长充满激情,在他的描述中,一幅改革图景缓缓向我们展现开来。

2012年三个关键词:亮点・突破・难关

记者:郑司长,听您刚才的介绍,我们感觉刚刚过去的2012年是一个任务繁重但成效显著的一年。岁末年初总结成绩,是为了在新的平台上更好地工作,您能详细地为我们再谈一谈吗?

郑富芝:对2012年工作,我们用三个关键词来总结,即亮点、突破和难关。

新的亮点有两个。一是制订颁布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标志着我们国家科学保教工作第一次有了国家标准,填补了一大空白。近几年,我们着力扩大学前教育资源,但同时我们也在思考如何防止和纠正幼儿教育“小学化”,提高保教质量的问题,《指南》的颁布正是源于这个现实的需求。

《指南》颁布后,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强烈反响,媒体进行了大量报道。很多人讲,教育部又为我们老百姓办了一件大好事。许多专家和学者都认为,《指南》文风非常清新,不是官样文章,不是政府行政命令的口气,是在为广大老百姓提供具体的帮助、指导和服务。

记者:去年幼儿教育的一些现象发人深省,如幼儿园给孩子举办集体婚礼等,真实地说明了科学保教的重要性。

郑富芝:是的,家长和幼儿园都希望孩子健康地生活、快乐地成长,但实践中却常常不知道该如何操作。像所谓的“幼儿集体婚礼”是成年人设计的,也是做给成年人看的。孩子那么小,他并不理解“结婚”的概念,一旦游戏形式不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那任何游戏都没有价值和意义。反倒可能给孩子造成危害。我们应该让儿童自己去游戏,而不是去游戏儿童。《指南》就是要解决这些问题,告诉大家如何科学保教。因此,网络才会评价《指南》的颁布是雪中送炭,适时而出。

记者:这确实是2012年工作的一个最大亮点了。请问第二个亮点是什么呢?

郑富芝:第二个亮点是成功举办首届“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应用展演”活动。通过这个活动,我们把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和高新技术企业聚集在一起,让校长、老师和局长亲眼看到信息技术如何与教学应用深度融合。

展演的效果出乎意料。短短两天半的时间,近6万人次观摩了展演!这说明大家对信息技术教学应用有着很大的需求。现在的普遍情况是,很多学校设备挺先进,但不会用,或是用了效果却很差,甚至把计算机当打字机来使。我们搞这次展演,目的就是让信息技术和课程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深度融合,从理念上澄清它们之间的关系,特别是让大家了解在推进教育现代化的过程中,教育信息化到底扮演着什么角色。

应该说,展演活动标志着我们在促进中小学信息技术应用方面,开始创建品牌、搭建载体。刘延东国务委员在展演活动举办后的报告上做出重要批示,给予充分肯定。

记者:2012年的两大亮点回应了教育界和广大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指南》彰显了“育人为本”的理念,展演直指教育现代化的实现,两者将在基础教育未来发展中起到应有的作用。请问郑司长,2012年第二个关键词“突破”表现在哪些方面?

郑富芝:突破主要是在对教辅材料散滥局面的治理上,我们创新了管理方式。对教辅材料散滥的问题,2001年,新闻出版总署和教育部就开始治理,但是10年过去了,教辅材料散滥问题愈演愈烈,各界反响强烈。

在此背景下,我们深入调研、反复协调,顶着巨大压力,会同新闻出版总署、国家发改委、国务院纠风办,于2012年2月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教辅材料使用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确了标本兼治、疏堵结合、分类管理的新思路。制订了评议推荐、一科一辅、自愿购买、无偿代购的新措施。构建了一个新的治理机制。

2012年《通知》发下去后,各地开始落实,已经有了初步效果。

为什么说是“突破”呢?这是因为教辅材料散滥涉及到各方面利益,久治不愈。为了推动治理工作的顺利进行,我曾在一次会上发言说过,教育部的立场旗帜是非常鲜明的。当2亿学生和家长的合法权益、正当要求受到伤害的时候。我们一定要维护他们的利益。教育部没有自身的利益。我们旗帜鲜明、坚定不移地治理教辅材料散滥局面,得到了有关方面的高度肯定。

记者:对于老问题,新时期找到了新机制,确实是一个新的突破。请问,2012年闯过的难关又有哪些?

郑富芝:闻过的难关主要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和教材修订工作。基础教育课程改革10年后,第一次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于2011年底正式印发,义务教育教材修订工作也随之全面展开,修订后的课标和教材在2012年开始实施,接受全社会检验,社会反响到底怎么样?在日益多元化的网络时代,说实话还是有点担心的。我们为此做了精心准备,制定了专门工作预案。修订后的义务教育课标和教材最后获得了较好的反响。

一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宣传解读工作取得预期效果。社会各界对修订后的课标高度肯定。我们采取答记者问、编发课标解读专刊、组织专栏文章等方式,全面深入宣传和解读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各地组织开展学习培训工作和教学研究,帮助广大教师全面、深入领会修订后课标的精神实质和主要变化,取得良好成效。人民日报等300余家网站对该文进行了全文转载或摘录主要观点,中央电视台等进行了报道。社会各界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总体持肯定态度,特别是对在加强德育、与时俱进、减轻课业负担、回归优良传统等方面的变化表示充分肯定,给予高度评价。

二是义务教育教材修订审查进展顺利,教材质量和特色进一步提升。我们组织70多家出版社、2000多位教材编写者,围绕“突出教材的适宜性、风格与特色”这一修订重点,对义务教育教材开展全面修订工作。通过网络评审、会议评审和会议复核等环节,对12个学科167套送审教材进行了审查。

修订后的义务教育教材已于2012年秋季学期开始,在各地义务教育学校起始年级顺利使用,获得了较好的社会反响。普遍认为,修订后的教材质量得到全面提升,难度和容量更加适当,特色更加鲜明,体系更加完善,学科间、学段间内容的衔接更加合理。

记者:听完郑司长的介绍,我们深深感到,各项任务正一步步落到实处,为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奠定着坚实的基础。基础教育,必将大有作为。

2013年工作思路:着力在“办好”、“支持”和“综合改革”上下功夫

记者:郑司长,在请您谈2013年基础教育二司的工作思路之前,不可避免地我们要谈到党的十。因为2013年正是贯彻落实十精神的开局之年。

郑富芝:2013年的工作必须放到十的背景下来思考。从基础教育二司的工作职责来看,党的十报告关于基础教育方面,至少有三项任务需要我们认真深刻领会,切实贯彻落实。一是办好学前教育,二是支持特殊教育,三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其中,学前教育由十七大的“重视”变为“办好”。特殊教育由十七大的“关心”变为“支持”,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则突出强调了深化教育综合改革。

我的理解,这不是简单的提法的改变。这既是对各级教育发展阶段性特征的科学判断。也是对发展各级教育的科学布局。还是对教育改革创新的科学谋划。我们必须按照十报告的要求,着力在“办好”、“支持”和“综合改革”上下功夫,努力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加方便、更加公平、更加优质的基础教育。

记者:面对十报告提出的新目标、新要求,是否需要新的思路和策略呢?

郑富芝:当前,推进工作的新思路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深化综合改革,把综合改革的思路和方法贯穿于基础教育的各个阶段、各个方面。

如何深化综合改革?结合基础教育二司的工作,我认为要把握好三个坚持。一要坚持规律性。将三大规律,即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教育教学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综合考虑。既要注重面向全体,又要尊重个性差异;既要全面发展,又要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避免揠苗助长、急功近利,为孩子终身发展打好基础。

二要坚持系统性。教育的各个阶段要系统设计,系统设计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和特殊教育的发展,使各阶段有效衔接,更加协调。教育的各个环节要系统设计,系统设计、协同推进课程、教材、教学、评价和考试改革,让素质教育长链条的每一个环节都动起来,互相配合,形成强大合力。

三要坚持时代性。在推进改革时,要充分考虑到各方面的认可程度、理解程度、感受程度,把握好改革的节奏和力度。在制定政策的过程中,要更加尊重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更加开放透明,扩大共识。在政策实施的效果上,要努力惠及最广大的人民群众,使大家共享改革的成果,形成支持改革的良好氛围。

记者:您所讲的新的工作思路太重要了。对各地来说,具体工作可以因地制宜,但大的思路、原则和指导思想要清楚,要统一。这是教育改革能够有效推进的重要前提。

2013年工作重点:打好新基础,做好新谋划,取得新突破

记者:请问郑司长,在新的背景和新的阶段下,2013年基础教育二司的工作重点是什么?

郑富芝:我想用三句话来概括,即打好新的基础,做好新的谋划,取得新的突破。

打好什么新的基础?现在,基础教育发展进入了新阶段。4%实现之后,办学条件、经费方面有了基本的机制保障,下一步系统内外、社会各界对基础教育的关注点是什么?可能更多的是内涵和质量,具体讲就是课程、教材、教学这些环节。这个新的发展阶段,意味着全民对基础教育诉求的转型,要求我们在管理方面把工作的基础打得非常扎实、非常牢靠。

我最近一直在思考,能否对课程和教材做长期的跟踪研究?我们不能到快修订的时候,才去研究课程和教材。目前,我们还没有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教材研究基地,是一件很遗憾的事情。为什么不建立专门的课程教材研究基地呢?基地主要有两个任务,一是对国内现状长期跟踪研究,二是进行国际比较研究,国外孩子学什么、学多少,学到什么程度,要研究清楚。我们的课程和教材不能落后,也不能太超前,要保证我们整个教育理念、教育思想,包括学习内容都在世界的第一梯队里面。只要这个有保证。物质条件落后就是暂时的。但如果一代代国民学的理念、思想和内容是落后的,那我们孩子总有一天会挨打。我之所以举这个例子,就是想说明基础教育下一步的重点是关注质量和内涵,就要把质量和内涵的基础打好,要有这方面的长期跟踪研究。

更重要的是,党的十以后,更加关注立德树人,更加关注让每个孩子都成为有用之才。为此,基础教育要抓课程教材,抓教育教学改革,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强化研究基础、专业支撑,打好新的基础。

记者:新的基础为实现基础教育科学发展起着开好局、起好步的重要作用,值得每一位基础教育工作者好好思考。请问,2013年基础教育二司将做哪些新的谋划?

郑富芝:新的谋划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特殊教育方面。党的十报告提出要“支持特殊教育”。“支持”需要具体的、过硬的措施。因此我们做了一个谋划,正在研究制订《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攻坚计划(2013-2015年)》(征求意见稿),争取2013年能布置下去。计划通过多种形式,到2015年,使全国未入学的8万名适龄残疾儿童少年能够接受义务教育,实现基本普及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的目标。这是我们落实党的十要求“支持特殊教育”的突破口和新的载体。

二是普通高中发展。我们要站在国家新的历史发展时期,站在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全局,对整个高中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进行系统设计和谋划。主要有三个方面:

上一篇:关于高校酒店服务的细节问题研究 下一篇:基于消费者的经济型酒店品牌延伸绩效评价及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