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新突破范文

时间:2023-11-01 14:56:14

科学技术新突破

科学技术新突破篇1

总体思路

要力争实现五个方面的重大突破:

――突破约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技术瓶颈。攻克一批关键共性技术,组织实施一批重大专项,带动技术创新和社会生产力的跨越。

――突破制约我国科技持续创新能力的薄弱环节。超前部署前沿技术,稳定支持基础研究,加强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夯实科技发展基础。

――突破限制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全面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形成结构合理、全面协调的体制格局。

――突破阻碍自主创新的政策束缚。制定和完善政策措施,加大实施力度,加强经济政策和科技政策的协调,形成激励自主创新的政策体系。

――突破不利于自主创新的社会文化环境制约。发展创新文化,培育全社会的创新精神,营造支持自主创新的文化氛围。加强科学技术普及,提高全民科学素养,创造有利于人才辈出的良好环境。

“十一五”科技工作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围绕需要处理好的一些重大关系,坚持“六个统筹”的基本原则:

――统筹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把加快发展科技生产力作为根本出发点,以制度创新作为推动科技创新的主要杠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创新体系。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广泛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提高全社会科技资源的利用效率。

――统筹科技创新全过程。稳定支持和超前部署基础研究,特别要注重加强应用开发研究,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推广和扩散,加速科技产业化进程。

――统筹项目、人才、基地的安排。调整科技投入结构,要从支持项目为主,逐步转向统筹项目,人才和基地,全面兼顾、突出重点,加大对人才和基地的支持力度,把人才培养和基地建设作为项目论证和考核的重要指标,实现从技术突破的单一目标向提高科技持续创新能力的综合目标转变,促进项目、人才、基地有机结合。

――统筹安排工业、农业与社会发展领域的科技创新活动。调整各领域的经费比例,重点加强农业和社会公益类研究的投入力度,体现和谐发展、科学发展的要求。

――统筹区域科技发展。把区域科技和地方科技作为国家整体科技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分类指导,重点部署,优化科技资源布局,促进中央与地方科技力量的有机结合,显著提高区域创新能力。

――统筹军民科技资源。加强军民结合,寓军于民,大力发展军民两用技术,建立健全科技资源共享、军民互动合作的协调机制。

战略目标

根据《纲要》确定的未来15年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总体目标,“十一五”期间,要基本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符合科技发展规律的国家创新体系,形成合理的科学技术发展布局,力争在若干重点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和跨越发展,R&D投入占GDP的比例达到2%,使我国成为自主创新能力较强的科技大国,为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奠定基础。

根据“十一五”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着重提升五个方面的自主创新能力

一是面向国民经济重大需求,加强能源、资源、环境领域的关键技术创新,提升解决瓶颈制约的突破能力。突破节能关键技术,为实现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的目标提供支撑,在若干重点行业和地区建立循环经济技术示范模式,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基本控制环境污染,初步遏制生态恶化的趋势。

二是以获取自主知识产权为重点,加强严业技术创新,显著提升农业、工业、服务业等重点产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增加农业科技含量,提高农业生产效益,确保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到年产5亿吨左右,掌握一批事关国家竞争力的装备制造业核心技术,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制造业增加值的比重超过18%:明显提高信息技术水平,不断增加服务业的技术含量,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

三是加强多种技术的综合集成,提升人口健康、公共安全和城镇化与城市发展等社会公益领域的科技服务能力。重点攻克重大疾病防治和新药创制的关键技术,提高人口健康水平突破重大灾害和事故的防范和应急处理技术,为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下降35%奠定技术基础,突破建筑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技术,促进城镇化和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四是适应国防现代化和应对非传统安全的新要求,提高国家安全保障能力。强化国家安全领域的关键技术创新,为提高应对非传统安全的能力提供支撑。

五是超前部署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提升科技持续创新能力。在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领域取得一批重大创新成果,国际科学论文被引用数进入世界前10位,本国人发明专利年度授权量进入世界前1 5位。建成若干世界一流的科研院所、研究型大学以及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研究开发机构,拥有一批具有世界水平的科学家和研究团队。

为实现“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中长期科技发展目标,“十一五”要奠定三方面的基础:

一是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奠定科技体制基础。以建立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为突破口,加快形成技术创新、知识创新、国防科技创新、区域创新、科技中介服务等有机结合、相互促进的国家创新体系。

二是初步建成满足科技创新需求的科技基础设施与条件平台,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奠定科技条件基础。重点建设一批世界一流的基础性、公益性和战略性科研基地,形成比较完善的共享机制和相应的技术服务体系,提高科技资源使用效率。

科学技术新突破篇2

关键词 破坏性创新 欠发达地区 多层次模型

一、引言

从我国宏观经济现实看,改革开放使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积累了必要的物质基础。但多年的粗放式发展已经告诉我们,只有通过创新驱动发展才能使经济持续增长,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从创新经济理论看,经济发展的本质在于资本、劳动力、技术等要素的投入。要素出现短缺经济发展就会受到阻碍,形成要素瓶颈,通过创新引入新产品、采用新技术,开辟新市场、控制原材料新来源、创新组织形式,就可能突破要素瓶颈。创新是在经济长期发展中解决要素短缺的根本举措。在进入经济新常态的今天,要大力倡导各行各业开展创新,因为创新驱动发展是我国经济在新常态下的必然选择。

从区域创新层面看,发达地区相比欠发达地区,有更深的技术基础,有更广泛的人才储备,发达地区市场与国际主流市场也更易接轨,因此在发达地区,更可能开展具有较高水平的原始创新,实现向世界领先水平的“赶超”。欠发达地区的创新资源与能力等创新基础条件以及市场特性与发达地区有很大差距,因此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的创新驱动类型必然有差异,欠发达地区的创新应主要考虑相对更简单、更容易商业化应用的高性价比创新类型。破坏性创新就具有这些特点。创新的主体是企业,在技术创新理论中,突破性创新与破坏性创新是最典型的对创新类型分类。无论是基于突破性技术的突破性创新,还是主要基于破坏性技术的破坏性创新,主要是从企业的微观角度进行创新研究,而如何将微观的技术与中观的制度、产业以及宏观的区域社会远景连接起来,解释微观技术如何推动产业、制度的发展,多层次模型(社会技术系统模型)提供了很有解释力的视角。为此,本文将基于多层次模型,结合破坏性创新理论,对欠发达地区创新发展机理进行

研究。

二、多层次视角下技术利基的驱动机理

多层次视角模型关注产业技术、市场、文化等要素的相互作用以及制度的变迁,适合用于产业转型分析。多层次模型将产业系统分为微观利基技术层、中观社会-技术制度层和宏观社会远景层,通过分析三个层面的互动演化过程,揭示区域产业演化发展规律。在社会远景宏观层面上,有文化的演进、人口发展趋势、宏观政策变化等,这一层面的演化最慢;中观层面包括基础建设、文化、产业网络、科学技术知识、部门政策、用户实践变化等,是增量变化过程;微观层面变化则主要由突破性技术创新引发。产业演化过程如图1所示。

图1产业发展演化过程中,首先是利基层面的突破性技术创新形成主导设计,对现有社会-技术体制产生冲击。其次,来自社会远景层面的力量对现有体制也形成一定压力,迫使区域产业发展进行转型。最后,在技术-经济和社会-制度耦合之后,新技术范式被确立下来,协调新技术的制度框架也逐步建立完善,最终形成新的社会-技术体制。

以多层次模型对中国电子商务的发展历程能得到合理解释。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技术的突破在中国引起一波创业浪潮,其中以阿里巴巴为首的电子商务企业应运而生,电子商务一开始的消费者并非主流消费市场的消费者。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完善,互联网一代的成熟,基于网络的消费诉求已进入社会主流意识,电子商务也已成为社会生活的组成部分,改变了传统商业文化,在技术突破与社会文化变迁共同作用下,直接引发了国家层面上正式出台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的具体制度,确立电子商务主流商业形态地位。不同于突破性创新驱动产业发展,电子商务的发展是破坏性创新驱动产业发展的案例。电子商务最初进入的不是中国主流市场,而是创造了一个以非主流的年轻时尚消费群为代表的全新虚拟市场,其服务的最大卖点就是便捷与更低成本的获得消费,这正是破坏性创新的特征,所以电子商务产业发展的技术利基层,是以破坏性创新而非突破性创新驱动的。

事实上,技术的基础积累与地区文化差异,决定了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技术利基应是不同技术性质的。

三、发达地区的突破性技术利基

多层次模型来源于发达国家。在多层次模型微观技术利基层面,发达国家的产业系统演变更可能由突破性技术创新引发。具体来说,在取得突破性创新情况下,发达国家通过自下而上的技术演进并结合远景层面的压力,对体制层面演化形成推动作用。以风能为例,丹麦的产业演化模式首先是风能技术层次的突破,随后直接影响到公众对社会生态远景的预期,两方面结合推动了制度层面调整,最终形成了技术层、体制层和社会生态远景层多维度协同发展。

四、欠发达地区的破坏性技术利基

发展中国家的产业发展,更可能源自于政府的推动和技术的引进。以我国为例,由于整体突破性的技术积累不够,尤其是在重大战略性产业缺乏关键核心技术,相对难以开展突破性创新,因此,国家创新途径是引进――模仿――再引进的路径。经过几十年发展,当前我国在部分领域也有了自身核心技术,可以在这些领域形成突破性创新。但从内部区域看,我国地区之间的创新能力差异明显,发达地区自主创新能力整体上远强于欠发达地区自主创新,突破性创新的任务更应由发达地区承担。

另一方面,在欠发达地区开展破坏性创新更合适。由于学习模仿成本通常低于创新成本,因此通过技术与制度的引进、模仿、学习,欠发达地区可以不必经历发达地区每个经济发展阶段,跨越产业发展某些阶段,直接进入新的产业发展阶段。当前我国经济整体进入了新常态,在新常态下发达地区大量产业需转移升级,欠发达地区则因产业总量不足,需要通过大力承接产业,引进相关技术、经验等,形成产业发展基础。以多层次视角模型解释,在此过程中,微观层面技术利基应以破坏性技术为主。事实上,这样的事例早已发生,20世纪相当长时期内固定电话占据主流市场,基于固定电话的技术是通讯主流技术,而移动电话技术是破坏性技术。我国农村市场在固定电话尚未普及的情况下,就直接全面进入了移动电话时代。因此,破坏性创新是欠发达地区产业发展的战略技术利基。

以新兴产业为例,下面简要分析一下,多层次视角模型对产业的解释力。例如,在新兴清洁能源技术出现后,随着绿色环保生活逐渐形成社会主流意识,传统能源产业地位受到越来越大挑战,政府决策层、企业层都在展开实质行动,使传统能源产业逐渐向新兴能源产业转型。根据多层次视角模型,结合现实,包括低碳技术在内的生态技术可能成为更广泛的技术利基,区域生态发展的驱动机理如图2所示。

由图2可知在技术利基层,发达地区更可能产生突破性创新,欠发达地区更可能产生破坏性创新。从建立生态低碳社会远景来看,新兴能源产业需要由发达地区突破性创新与欠发达地区的破坏性创新共同推动。例如,相对于传统的燃煤发电技术,清洁发电技术是破坏性创新。当前在发达地区电力供应已基本解决,而在电力供应短缺尚未解决的情况下,我国部分农村地区可能成为使用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的首发地区。此外,从生态文明构建过程中,政府发挥了决定性的推动作用,以太阳能、风能为代表的中国清洁能源产业也是始于制度层面的技术推动政策,通过政策性的“幼稚产业保护性空间”等政策措施,给我国太阳能、风能产业发展提供了时间,对新能源产业的政策性补贴拉动了市场需求,使得目前我国的新能源产业在较短时间内,成为新能源使用的大国。农村地区的新兴能源应用是其中最大的一大亮点,欠发达地区电力市场有可能率先成为我国新兴能源的主力市场。

五、结语

多层次理论来源于西方发达国家。显然,东部地区与发达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更接近,西方国家的创新发展理论相对适合东部地区,而我国东西方差异极大,西部地区的发展不能完全借鉴西方成熟的理论。因此,从突破性创新与破坏性创新分类看,考虑到发达地区自主创新能力整体上远强于欠发达地区自主创新,发达国家的创新主要以突破性创新带动区域发展,突破性创新的任务更应由发达地区承担。而破坏性创新理论对后发企业的创新发展有很强解释力,在欠发达地区以破坏性创新驱动区域发展更结合实际,在欠发达地区产生的创新,破坏性创新更可能。笔者认为,我国区域整体发展,从多层次模型角度,应是发达地区的突破性创新与欠发达地区的破坏性创新协同推进的结果。以新兴能源产业为例,偏远的欠发达地区正在大面积使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这可以作为破坏性创新驱动欠发达地区创新发展的一个重要例证。

(陈涛单位为贵州师范大学;罗以洪单位为贵州省社会科学院)

[作者简介:陈涛(1969―),男,湖南人,副教授,研究方向:创新管理。罗以洪(1969―),男,重庆人,副研究员,研究方向:区域经济,茶产业发展。基金项目:本文系贵州省科技厅软科学研究项目(黔科合R字[2015]LSK2016)“贵州省茶产业转型升级研究”;贵州师范大学博士科研启动项目(社科博[2013]15)。]

参考文献

[1] Jin J,Wu S,RuanA,etal . Embracing open innovation and disruptive innovation as strategies for Chinese companies[J] . IEEE,2010:1816-1819.

[2] GEELS W F . Technological transitions as evolutionary reconfiguration processes:A multi―level perspective and a case study[J] . Research Policy,2002,31(8):1257-1274.

[3] Geels F S J . Typology of socio technical transition pathways[J] . Research Policy,2007(36):401-417.

[4] Christensen C M,Baumann H,Ruggles R,et al . Disruptive innovation for social change

[J] . Harvard business review,2006,84(12):94.

[5] 张来武.论创新驱动发展[J].中国软科学,2013(01):1-5.

[6] 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2.

[7] 克里斯腾森,安东尼,罗恩.远见:用变革理论预测产业未来[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8] 普拉哈拉德.穷人的商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9] 沈开艳,陈建华.试论西部后发地区经济跨越式发展的理论基础[J].广东社会科学,2012(6):44-52.

[10] 田红云,陈继祥,田伟.破坏性创新机理探究[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7(05):1-7.

科学技术新突破篇3

论文关键词:创新 突破性创新 增量创新 技术创新

论文摘要: 企业对其生产的产品进行的技术创新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突破性创新;另一种是增量创新。二者在不同的企业内外部环境下有着不同的作用。前者强调对新技术的探索,后者强调对已有技术的消化和吸收。对于不同的企业而言,所需要的技术创新方式也是不一样的。

一、关于创新

熊彼得是将创新引入经济领域的第一人,他认为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把一种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而创新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得利润。国内学者研究认为企业技术创新战略的模式可以分为进攻型战略、防卫型战略和模仿型战略三种。进攻型战略多为领域中革命性的或根本性的重大创新,而企业的研究开发部门起着决定性作用;防卫型战略则避免风险,紧随第一个创新者的脚步;而模仿型战略则只用很少的投入在技术方面,而将更多的精力放在模仿成功者的产品上。

从这种观念来看,进攻型战略是偏向于产品技术的突破性创新,而防卫型和模仿型战略则偏向于产品技术的增量创新。一般来讲,产品技术的增量创新是企业不断累计各种小的技术创新,从而带动产品性能和外观等的变化,以满足顾客的多元化要求。而产品技术的突破性是使产品具有前所未有的功能和其他特征,或者直接创造出一种新的产品,与之相伴的是成本也会有极大的提高。

对于产品技术的这两种创新方式,前者是聚少成多型的,通过不断的量变累积带来产品的最终质变,成本低、奉献小,为大多数企业所青睐;后者可以称之为“破坏性创新”,它摧毁过去,创造新事物,它的实施需要高成本,伴随着高风险,同时也能带来高利润。

二、产品技术的突破性创新

产品技术的突破性创新通常需要有雄厚的资金、充足的时间以及相应的专业人才来进行。突破性创新的过程长,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对于我国小型企业来说很难进行,一般由大型企业进行,而我国进行产品技术的突破性创新的企业一般具有以下三个特征:

1.具有一个强有力的研发部门

强大而有力的研究和开发部门是产生大量创新的基础,拥有本企业所独有的创新技术能为企业带来核心竞争力,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而专业技术人员更是研发部门的核心,一般来说,研究和开发能力主要有3个承载者:企业、大学和其他非官方研究机构、政府实验室。如在美国,擅长进行突破性创新的企业往往位于大学附近,和其周边技术基础设施有着紧密的联系。

2.对新技术研发的资金投入量大

美国研究和开发的投入是世界上最高的,而且美国企业将研发资金的三分之二用于提高产品技术、即进行产品创新,三分之一的研发资金用于进行过程创新。这种资金投入方式让美国企业在突破性技术创新方面非常有优势,也是值得国内学习的。

3.政府部门的支持

政府能够在组织外部推动技术创新,政府干预和大量的公共补贴,为企业突破性创新提供良好的外援。

突破性创新是为技术创新提供直接量变的创新方式,某种程度上说,是用暴力的方式推翻以前的技术和产品,从而将新的技术和产品带给公众。正是不断的突破性创新推动了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方式的不断改变。

三、产品技术的增量创新

增量创新指持续发生的小的量变性的创新,主要包括生产工具、制造设备和固定资产的更新、生产工艺的改善等等。与突破性创新相比,增量创新来得更为缓慢,给大众的接受时间也较长,而且成本更低,需要的时间和精力更少。在我国,增量技术创新具有以下特征:

1.研发资金主要用于商业化研究

以增量创新为主导的技术创新主要将精力放于技术的商业化研究,而不是基础研究,偏重于根据顾客需求进行不断的小规模的的产品技术改进。这样的资金使用方式使得研发资金的使用风险更小,能带来比较明显的经济效益。日本企业就偏向于这种风险性小、回报期短的增量技术创新模式。

2.追求秩序和和谐的集体主义文化氛围

企业文化对技术创新具有重大影响,追求秩序和和谐的集体主义文化氛围使得企业将经营重心放于大规模生产和全面质量管理。集体主义的文化氛围削弱了企业的突破性技术创新精神,而是偏向于风险性小的增量技术创新。同时渐进式的增量技术创新模式也不会带来组织的巨大变革,而其带来的效益却是相对显著的,对于管理层和企业其他员工来说都更容易接受。具有这样的企业文化氛围的企业更倾向于渐进的、增量性的而不是激进的、突破性的创新。

3.持续改进的管理模式

持续改进的管理思维是增量技术创新方式的思想精髓。渐进的、持续的、增量的技术改善,是企业制度和企业文化所坚持和倡导的,这就要求上层管理者在进行技术管理的时候必须尊重和强调这种持续改进方式。

与技术的突破性创新相比,增量创新的难度更小,是通过渐进式的小规模量变来带来技术的质变。对于研发资金并不充裕,研发力量有限的企业而言,这种方式无疑更能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

四、总结

在技术创新过程中,突破性创新和增量创新的方式各不相同,但最终目标都是为了使得企业获得持久的发展。对于我国企业而言:一方面要积聚人才,积累突破性技术创新的人力和财力资本;另一方面,更要注重增量性的技术创新。增量创新强调的是对已有技术的吸收利用,更符合我国企业有技术但利用不高的国情。相信在充分发挥了突破性创新和增量创新在我国企业技术创新中的作用后,我国企业定将取得更大的进步。

参考文献

[1]秦辉傅梅烂:渐进性创新与突破性创新: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选择策略[J].软科学,2005(1)

[2]秦静王柏轩:我国激进式创新现状及其加速发展对策研究[J].科技和产业,2007(2)

[3]周珊珊:企业渐进性创新动力持续改进[J].商业时代,2007(9)

科学技术新突破篇4

布局“第六次科技革命”

争取掌握先机

历史经验表明,全球性经济危机往往催生重大科技创新与突破。而当今,新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初现端倪,世界正处于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拂晓”。

记 者:您在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上提到,人类发展史上发生了五次科技革命。能否从您的角度梳理一下这几次技术革命与国家命运之间的关系?

白春礼:100多年来,一个国家的命运与兴衰,与其历次科技革命中扮演了什么角色,息息相关。18世纪中后期,蒸汽机、纺织机的发明带动了第二次科技革命,这也是世界第一次产业革命,蒸汽机的广泛使用推动了英国的工业革命与现代化;第三次科技革命发生在19世纪中后期,其标志是内燃机、电机和电讯技术的出现,这带动了包括钢铁、石化、汽车、飞机等行业的发展;19世纪中后期至20世纪中叶,以进化论、相对论、量子论等为代表的科学突破引领了第四次科技革命,其主体部分涉及物理学,并扩展到天文学、遗传学、地学、计算机科学等;20世纪中后期,电子计算、信息网络的出现,带来了第五次科技革命。

英国引领了第一次、第二次和第四次的科技革命,抓住机遇成为世界强国;德国在英国之后,引领了第三次和第四次的科技革命,曾经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美国引领了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科技革命,是当代最强的国家;日本抓住了第三次、第四次和第五次科技革命,升级为发达国家;芬兰和爱尔兰也一样抓住了机遇,成为发达国家。科技革命让“有准备”的国家受益良多。

中国错失了前四次科技革命的机遇。第五次科技革命中,中国也只是一个跟踪者,而且是一个没有取得优良成绩的跟踪者,即将到来的新科技革命涉及科学和技术的深刻变革,为我国科技发展提供了难得机遇。中国再不能与其失之交臂。

记 者:国务院第对中科院组织实施“创新2020”曾提出具体要求,能否介绍一下“创新2020”规划的主要内容?

白春礼:“创新2020”旨在解决关系国家长远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并引领带动中国科技跨越发展。总体目标是:经过10年努力,有效解决一批事关我国现代化全局的战略性科技问题,在一些重要领域进入世界前列,培养凝聚一支高水平科技创新队伍,形成一批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与成果转化基地,在我国科技事业发展中发挥服务全局、骨干引领和示范带动作用,成为在世界上有重要影响的一流研究机构。

具体实施分为三个阶段:目前为启动阶段,目标是组织实施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建设三类中心(基础前沿科学中心、战略高技术研发中心和重大公益性科技综合研究中心),建设区域创新集群,择优支持研究所启动实施“创新2020”等重要举措取得突破进展;2012年至2015年为重点跨越阶段,目标是在事关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必争领域实现重点跨越;2016年至2020年为整体跨越阶段,其目标是实现中科院科技创新整体跨越,创新能力实现质的跃升,总体实现“创新2020”的战略目标和发展图景。

“创新2020”提出了一系列重大目标和改革举措,将触及现行管理体制的一些深层次问题,既是中科院实现跨越发展的关键,又对我国科技体制改革具有探索和示范意义。

从“追随者”向“引领者”转变

作为国家的战略科技力量,中科院就是要在纷繁变化的国际环境中抢抓机遇,前瞻布局,未雨绸缪,当然应该充分发挥科技国家队‘火车头’的作用。

记 者:能感觉到世界又将面临新一轮科技革命,我们是否已经提前做好布局呢?您认为新技术会在哪些方面取得突破性发展?

白春礼:我预感第六次科技革命很可能是在生命科学、物质科学以及它们交叉的领域出现。因为人类对生命和健康愈加关注,有很多问题需要探索,很多新的理论需要建立。这会使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存质量有很大改善,甚至会带动新产业的发生。

比如在物质科学领域。对暗物质和暗能量,我们知之甚少,如果理论上有新突破,就可能改变我们的世界观,同时也可能使我们发明新的技术利用现在还未知的东西,带来新的科技革命。从科技发展的角度来说,很多突破介于学科交叉点,所以在物质科学和生命科学这两个有待深入探索的新领域,以及在交叉的领域最有可能产生新突破。在这方面应该作更多研究,使我们能够预测未来的方向,从而及早布局,抓住新科技革命的机遇,使我们不再失之交臂。

在生命科学领域,相信经过不懈努力,我们会为抓住该领域的新突破奠定更好的知识基础和人才基础。在物质科学领域,对暗物质和暗能量的研究,科学院已经作了一些布局,在未来十年的发展计划中已包括这方面的内容,例如我们准备发射一颗科学卫星,在空间探测暗物质是否存在,在地面亦可进行暗物质、暗能量的一些探测研究,中科院目前已经建好和正在建造的大科学实验装置,为这方面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手段和工具。

记 者:我国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弱,缺乏自主知识产权,我国关键技术的对外依存度高达50%以上,我们如何才能从关键技术、核心技术的“追随者”变为“引领者”?

白春礼:中科院已根据国家战略需求和世界科技前沿的发展趋势,凝练、提出了“十二五”中科院层面上的重大产出和重要方向。

我们的目标是通过5-10年的努力,大幅提升我国自主创新的能力,实现科技创新整体跨越,使我国科技在某些领域由目前的“跟踪者”“追随者”成为“领头羊”“引领者”。

在基础研究领域,力争在铁基超导、量子科学、拓扑绝缘体、数学与交叉科学、分子科学与可持续化学,纳米生物医学、新粒子发现和河内巡天等方面取得重大科学原创,形成新的领域和学科前沿。在先进核能、半导体照明、高端诊疗设备、绿色高效化工、石油精细化开采与输送等方面,提供若干重大变革性技术和产业化示范,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在战略高技术领域,力争在空间科学、面向感知中国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低阶煤清洁高效梯级利用解决方案、载人航天工程、月球与深空探测工程、高性能碳纤维及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低成本先进医疗仪器设备、先进机器人技术、电动车核心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基于多能互补的分布式能源系统、高温结构材料、绿色化学合成与应用等方面,实现关键核心技术和系统集成重大突破。

在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领域,力争在器官发育与调控,重大疾病机理与诊疗,动植物超级品种设计与培育,合成生物学与生物制造,特色基因组学与先进测序技术,神经、脑、认知与心理,重要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研究,新药创制,生物多样性起源与维持机制,重要生物资源的系统评价和定向发掘等方面,取得原创性成果。如通过实施干细胞与再生医学先导专项,力争干细胞命运调控机制等方面取得重大理论突破,获得可用于临床治疗的神经、肝脏功能性细胞,实现肝硬化等重症疾病的干细胞临床转化应用。

在资源环境科学与技术领域,力争在克拉通破坏过程与机制、青藏高原古高度与相关效应、环境与健康、早期生命起源与环境、人类起源等方面,取得原创性重大产出。如在深部资源探测研发方面,开展核心技术研究和装备、软件研发及勘探应用示范,实现2000米探矿目标,再经过五年持续攻关,达到4000米探矿目标,为国家矿产资源“攻深找盲”提供科技支撑。前瞻部署深海动力环境与资源探测、大气灰霾追因与控制、土壤-微生物-根系相互作用等重要方向。在国防科技创新领域,积极建议、承担国防科技创新任务,实现关键核心技术和系统集成重大突破,前瞻部署若干重要方向。

中科院的新使命

记 者:您认为,目前制约中科院跨越发展的“深层次问题”主要是哪些方面?

白春礼:中科院“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把这些问题明确归结为6个方面:一是围绕国家重大需求提炼问题和战略策划的能力有待加强,重大科技创新活动的组织机制尚需进一步完善;二是研究方向缺乏长期和系统性,新兴交叉前沿方向和对技术前沿探索布局仍显薄弱;三是全院主要从事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重大科技创新的战略定位未能在政策、机制上得到有效保证;四有效的研究机构组织结构和区域布局调整机制尚需建立;五是领军人才和青年科研骨干仍显不足,一些领域队伍结构不尽合理,专业技术支撑队伍不足;六是有效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机制和渠道仍不够完善和顺畅。

我们的重大原创性成果、核心技术突破有减少趋势,系统性的科学认知能力、重大系统集成创新能力还较弱,与创新体系的合作还需进一步加强,资源配置缺乏有效、科学的动态调控手段,民主科学的决策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等。

记 者:科技人才既是科学知识创新与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也是科学知识与技能的载体,科技创新的过程也必然是科技人才的培养和成长过程。您对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是如何理解的?

白春礼:人才是第一资源。要想吸引和稳定优秀科技人才,首先就要真正解放思想,以人为本,为人才成长营造良好的“创新生态系统”;要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变领导相马为赛场选马,营造风清气正的选人用人环境。

2008年,国家启动实施了旨在“围绕国家发展战略目标,引进并有重点地支持一批能够突破关键技术、发展高新产业、带动新兴学科的战略科学家和领军人才回国(来华)创新创业”人才计划――“千人计划”,加大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工作力度。截至到目前,已引进创新人才122人。

科学技术新突破篇5

科技是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我们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把握世界科技发展的大势,抓住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瓶颈问题,立足对我国长远发展起关键与先导作用的重要科技领域,进一步明晰科技发展的着力点。

建立可持续发展的能源体系。综合分析世界及我国化石能源可开采储量以及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对能源的需求和环境承受能力,我国能源消耗必须向大幅度节能减排方向发展,大幅度降低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度。比较理想的是,到2050年,单位GDP能耗相当于届时发达国家的中等水平,化石能源消耗量同*年相比增加不超过0.5倍,先进可再生能源达到25%-30%,水电和核能达到20%-25%。近期应重点发展节能和清洁能源技术,提高能源效率,力争突破新一代零排放和二氧化碳大规模捕捉、储存与利用的关键技术,积极发展安全清洁核能技术和先进可再生能源技术,前瞻部署非传统化石能源技术。中长期应重点推动核能和可再生能源向主流能源发展,突破快中子堆技术、太阳能高效转化技术、高效生物质能源技术、智能网格和能源储存技术,重点发展可再生能源技术规模化应用和商业化,力争突破核聚变能应用技术,建成我国可持续能源体系。

有效突破水问题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式制约。我国是全球人均水资源贫乏的国家之一,正面临最严峻的水问题挑战。解决我国水问题,从科技角度看,近期要加快开发水污染综合治理技术、水污染物减排与清洁生产技术、饮用水安全保证技术等,重点发展节水和循环利用技术、高效低成本海水利用和淡化技术等,前瞻部署和发展水生态系统相关科技问题,初步建成节水减排型社会的技术支撑体系。中长期建成行业性节水和循环利用技术体系,开展重点行业和重点城市、区域的技术体系示范,开展湖泊、流域水体生态系统修复工程,使我国主要水体污染得到根本治理,研究全球变暖和气候变化条件下的水资源和水生态系统变化的适应技术并进行示范。

从基本遏制生态环境恶化趋势逐步过渡到有效修复生态环境。全球环境变化是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我国已呈现大范围生态退化和复合性环境污染的严峻局面,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近期要坚持和完善源头治理战略,重点开发生态和环境监测与预警技术、重污染行业清洁生产集成技术、废弃物减量化和资源化利用技术、温室气体减排技术,开展环境污染综合治理、典型生态功能退化区综合整治的技术集成与示范。中长期要深刻认识自然系统的演化规律和人类活动对自然系统的影响,系统认识我国生态环境的现状和变化趋势,建立生态、环境、气候综合监测与预警系统和生态补偿机制,开展退化生态重建转型、区域污染综合治理、环境健康监控防治、循环经济研发示范、全球环境变化适应与减缓、环保产业技术和设备研究,形成环境污染控制和生态建设的科技创新体系。

实现由“世界工厂”向“创造强国”的跨越。要从根本上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和产业结构,必须抓住信息科技更新换代和我国即将成为世界第一大网络通讯和计算机市场的难得机遇,大力发展以知识和创新为基础的现代服务业,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先进材料产业,发展工业生物经济,力争突破一批关键技术,掌握一批重大自主知识产权,大幅度提升我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近期要重点发展低成本、高能效的硬件、系统软件、互联网服务技术,突破CPU芯片、高性能宽带信息网、分布式操作系统等关键技术;提升重大装备的自主设计和制造能力,推进制造业信息化技术向支持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发展;研发高性能复合材料、轻质高强结构材料、高性能工程塑料等基础材料及应用技术,发展新一代信息功能材料及器件、能源材料和环境友好材料等新材料;发展微生物代谢工程与生物基产品开发等工业生物技术。中长期要突破服务科学和网络化、智能化、可持续的服务技术,初步建成我国信息科技软件和服务工业体系;推进制造技术与电子、信息、生物、纳米、新材料、新能源等相互融合,发展新的制造技术,根本改变产品的设计和制造过程;突破现代材料设计、评价、表征与先进制备加工技术,发展纳米材料与器件;加强生物科技在相关领域的应用,把生物科技作为未来高技术产业迎头赶上的重点。

使全体人民生活得更健康。近期要重点发展针对我国多发病、常见病的低成本预防和治疗技术,加强环境因子、生活方式、心理与行为对人口健康的影响研究,发展基于现代科学基础的健康生活模式,力争突破肿瘤、心脑血管疾病、代谢性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等重要慢性病的发病机制和防治机理,建立监测和防御重大与新生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生物安全网络,发展新一代人口控制技术以及生殖健康检测与干预技术,开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药物。中长期要推动医学模式由疾病治疗为主向预防、预测和个体干预为主的战略性转变,发展针对重要慢性病的营养干预技术,开发个体化诊断和治疗疾病的新方法和新技术,建立针对各种重要慢性病的全民防御体系,基本实现中医中药现代化。

科学技术新突破篇6

我国自解放以来一直用“ 科技 ”一词来涵盖科学与技术两个方面,包括在国务院下属部门中专管科学与技术的“科技部”以及许多单位中的“科技处”等等。毫无疑问,自然科学与技术有非常密切的关系;但是,也必须指出科学与技术虽然关系密切却又区别明显,在许多 问题 上还真不能混为一谈。几乎在所有情况下使用“科技”一词把科学和技术合二为一,也许是我国的创造。邹承鲁在1999年应《science》编辑部邀请而写的“scienceinchina”一文中,谈到了我国当前有把科学与技术混为一谈的倾向,而“科技”一词就是混同科学与技术所创造的专用术语。李醒民同志在“科学无禁区”一文中(见《科学时报》2002年7月19日b3版)提到,这个词是有“

科学 与技术的本质差异 

虽然科学和技术如此密切相关,但二者毕竟有所不同,而且有本质的差异。科学以认识 自然 、探索未知为目的。虽然自然科学的 发展 有其内在的 规律 ,但是却有它的不可预见性。具体的发展途径,哪一项突破在什么时间在哪个实验室出现,一般来说是不可预见的。科学发展史上的许多重大突破,以百年来的诺贝尔奖获得者为例,相当大的一部分是获奖者从本人的兴趣出发而进行工作的,有的甚至是工作中偶然的发现,是原先完全没有预料的事情。而按照预定的计划,组织安排而最终获得突破的反而只是极少数。好像还没有哪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是通过有目的的预先组织,精心安排、刻意培养而产生的。而技术是以对自然界的认识为根据,利用得到的认识来改造自然为人类服务。由于它有了科学的根据,就可以树立目标,因此总体来说是可预见的,也是可以根据人们的需要和现实的可能,包括人力、资金和技术条件进行规划的。 

建国初期所进行的“科学规划”(实际上是否应该说是“技术规划”)得到了巨大的成功。原子弹爆炸了,火箭上天了,半导体 工业 建立起来了。但是这些技术成就,毕竟都是国际上已经实现了的,因此也是可以规划的,可以指日实现的。然而当时在科学方面的学科规划呢,由于不像技术方面那样有硬指标可供检查,就有些说不清楚了。当然我国的科学在解放以后取得了巨大的进展,但是国际上的科学家也不是在原地踏步,与建国初期相比,我们现在和国际上科学先进国家的差距是缩小了,还是扩大了,这可能是一个见仁见智的 问题 了。 

这一事实至少从一个方面说明了科学是难以进行规划的。20世纪50年代的学科规划只不过是规划了应该在哪些方面进行工作。回想半个世纪以来科学发展的现实,有许多重要发展是当时没有预见到的,例如这几十年来出现了许多新兴的分支学科。如果我们不注意这些新发展而完全按照当时的学科规划进行工作,我们就会蒙受很大的损失,就不会有今天的局面。1978年dna双螺旋结构建立25周年之际,英国《自然》杂志记者采访克里克教授,要他预测到20世纪末生物学可能取得的成就。克里克回答说科学发展是不可预测的,过去的预言家大多是以失败而告终。他只是说,“我们现在见到的生物学问题,到20世纪末都可以解决,但是那时又会有新的问题出现。”现在看来他的预言也没有完全实现,例如癌症问题,当时在美国还是属于有一定程度组织安排并限期解决的问题,到现在仍然没有解决。克里克教授也是一位失败的预言家。 

技术上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预见的,也完全是可以规划的。特别是国际上已经实现的技术,我们做一个具体的规划,安排一定的力量,经过努力在一定时间内完成是可以做到的。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所制定的科学规划中有关技术部分,都属于这种情况。80年代在四位院士倡议下制定的发展高技术规划,也属于同样性质,在总体上也同样顺利实现了。但是要实现国际上还从未实现过的技术,特别是那些包含科学上尚未解决的问题的技术,就很难预见何时可以实现了,例如核聚变能量利用问题。虽然时见全世界媒体的炒作,迄今也无法断言何时可以实现。 

在这个意义上说,科学发展难以预见,因此也难以规划。我们可以做的也无非是和半个世纪以前一样,勾划出各个学科中的主攻方向而已。但是如前所说,科学发展有一定的不可预见性,我们现在看见的主攻方向是根据当前的科学发展态势所认定的重要方向,若干年后整个科学发生变化,重要方向也会随之变化。如果我们硬性规定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就必然失去机会。我们认定的主攻方向也必须随时修正以适应形势的变化。试想20世纪90年代初,人类基因组全序列的测定还没有提上日程时,我们如果在当时制定规划,在生物学领域内我们能够预见到蛋白质组学,能够预见到生物信息学吗? 

以认识自然为目标的科学 研究 特别是基础研究由于探索性强,结果一般难以事先预见,原创性强的技术研究也是如此。因此除可以明确总体研究方向外,常常难以事先设定具体的研究目标,难以事先规定进度,或强求完成的日期。毋庸置疑,自然科学史中众多重大突破都是自由探索的结果。从物 理学 上牛顿力学的建立,电的发现和电学基本定律的建立;化学上门捷列夫周期律的建立;生物学上细胞的发现,孟得尔遗传定律的建立等,都是自由探索的结果,这些都已经在实际 应用 中产生了众所周知的巨大 影响 。类似的例子实在是举不胜举。在20世纪内所有诺贝尔奖获奖人中绝大部分都是由于在基础研究领域中的自由探索而获奖的。20世纪一百项重大事件中名列前茅的,像青霉素、半导体和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曾分别获1945年、1956年和1962年诺贝尔奖,这些也都是少数科学家自由探索的结果。而它们在实际应用上的巨大影响已经深入到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中。近年来获诺贝尔奖的基础研究成果,如超导现象和新高温超导体的发现,胆固醇代谢调节,癌基因的发现等,仍然是少数科学家自由探索的结果,这些发现必将对21世纪人类文明产生巨大影响。 

科学与技术的不可预见性 

我们不是完全否定规划的重要性,而只是指出科学和部分含有原始性创新的技术都有相当程度的不可预见性。我们在制定规划时务必充分认识这一特征,规划可以一方面指出方向,而在另一方面也必须同时鼓励自由探索,不要在科学上设立禁区,并且在规划中留有充分的余地,以便在形势发展时可以随时修订。 

当前在我国科学界流行的追赶国际科学发展热点,体现在对设定项目的高强度支持,这对我国科学努力追踪和赶上世界发展潮流是重要的。但同时也必须看到,设定热点项目的多数已经是全世界科学家辛勤工作了多年,有的项目年发表论文数已在万篇以上,超过我国全年发表全部sci论文总数,要在这些国际上已经充分开放的领域中有所突破的可能性就微乎其微了。当然这决不是说我们不应该进入热点领域,热点领域的研究往往对科学发展有重要作用,进入热点领域,在热点领域内进行工作以积蓄力量,对发展我国科学还是有重要作用的,我只是想强调在热点领域内取得突破的艰巨性可能更大一些。我还想强调的是我们必须看到自然科学的发展有一定的不可预见性,因此既要重视热点领域,又要鼓励在那些 目前 虽还不是热点却有广阔发展前景的基础研究领域中去进行自由探索,对自由探索中已经取得有意义进展的项目,不仅不能予以限制,还要给以鼓励和支持。二者的关键都在于有自己创新的学术思想,这样才能在根本上有所创新和取得重大突破。没有自己原创性的学术思想,不仅进行自由探索寸步难行,进入热点领域也只能永远模仿或重复前人的工作,最多也不过为前人成果锦上添花而已。 

科学和原创性技术的发展需要长期积累。自然科学的发展经常是波浪式前进的。在一段平稳发展的时期之后,会出现一件重大突破性贡献而给有关领域带来一个飞速发展的时期,引起大量在有关领域工作者的密切关注,并涌入这一领域工作,造成一哄而起的局面,形成科学中的热点,这在国际上也是常有的事。当然我们应该看到,一些热点领域对于科学长远发展有其内在的重要性。因此,对于一个国家的科学发展而言,从全面布局考虑,安排适当力量去追踪热点是必要的。但是我们又必须认识到,在一件突破性贡献发表之后,一些较为重要的后继性工作,往往已经在同一研究集体,或有密切关系的研究集体中酝酿已久或者已经在积极进行,并且在一个不太长的时期内就会陆续发表。外来者,即使急起紧跟,也已经落后了一个位相,在多数情况下,只能拾取一些残羹剩饭而已。 

在另一方面,我们也必须看到,突破性进展常常不是一个偶然事件,而是经过长期艰苦努力,大量工作积累的结果。不用说佩鲁兹和肯特鲁关于蛋白质晶体结构 分析 的工作是经过长期努力才开花结果的,就是沃森和克里克关于dna双螺旋结构的重大突破,看似突然,实际上如果没有剑桥关于x-射线衍射研究几十年的积累和威尔金森等人长期关于dna衍射数据的收集,这一突破也不可能从天而降。 

我们都读过阿基米德在洗澡时发现阿基米德原理和牛顿在苹果树下的故事,即使这些故事是真实的, 现代 科学也已经不是阿基米德和牛顿的 时代 了,不是靠灵机一动就能取得重大突破的时代了。现代科学的每一个重大进展都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需要长期工作的积累,有时是个人工作的积累,有时甚至是一个研究集体或几个研究集体几代人长期工作的积累,这就是诺贝尔奖为什么经常出现在世界上为数不多的一些实验室的原因。 

科学技术新突破篇7

与“请进来”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知识创造和技术创新的速度加快,以新技术突破为基础的产业变革蓄势待发,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与此同时,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资源和要素在世界范围内加快流动,各国的经济、科技联系更加紧密,加强科技开放合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开展全球科技合作是中关村20多年快速发展的成功经验,也是始终秉承的发展理念。面向未来,中关村在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征程中,将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并重,大力支持各类企业、科研机构和科学家参与国际科技合作,积极吸引跨国公司、国际学术机构和优秀的科技人员来京发展、创新、创业,努力在全球科技创新网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国际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至今,全球经济正在艰难恢复,世界各国面临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深度压力。但是,危机中也蕴藏着机遇,世界正在步入科技发展取得革命性突破和新产业变革的重要时期,各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都加大了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和支持,全球进入空前的创新密集和产业变革时代。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研发国际化趋势迅速拓展,任何国家在解决科技创新问题上都不能离开国际合作。消除技术限制和壁垒,促进知识和技术交流,在气候变化、粮食安全、能源紧缺等全球性问题上携手合作、互利共赢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普遍共识。今年7月,科技部召开了全国的国家高新区会议,万刚部长在会上指出,国家高新区的发展进入了创新驱动、战略提升的新阶段,中关村作为中国的第一个也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发展水平最高的高新区,在体制机制、发展创业产业集群、促进科技金融结合、汇聚高端人才等方面起着重要的引领和示范作用。我们相信,在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进程中,中关村也将通过拓宽国际化发展渠道,深化国际交流与合作,充分整合利用国际创新资源,成为中国最重要的开展国际高端科技交流与合作的代表,成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做出大贡献的基地。

第六次科技革命的前夜

我的报告分为几部分,第一部分,关于世界科技发展新趋势新特点。我们有一个总体的判断,认为当前正处在第六次科技革命的前夜,我们回顾近现代以来人类现代化发展的历史,可以清晰地看到,历次科技革命的发生主要源于两个方面的驱动,一是现代化进程强大需求的驱动,二是知识与技术体系内在矛盾的驱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已经导致了世界经济格局进行一些调整和变革,这必将加快新科技革命的到来。第六次科技革命很有可能发生在物质科学、生命科学等学科及其交叉领域,尤其是以绿色、智能和可持续发展作为主要的特征。我们知道,在十六世纪中叶和十七世纪末,以伽利略、哥白尼、牛顿等为代表的科学家,在天文学、物理学等领域带来了世界的第一次科技革命。在18世纪中后期,以蒸汽机的发明与应用及机器作业代替手工劳动为主要标志的第二次科技革命,也是世界第一次产业革命。19世纪中后期,以电力技术和内燃机的发明为主要的标志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带动了钢铁、石化、汽车、飞机等行业的发展。始于20世纪初,以进化论、相对论、量子论等为代表的科学突破引发了第四次科技革命,促进自然科学理论的根本变革。20世纪中后期,电子、计算、信息网络的出现带来了第五次科技革命,目前余波还在。

世界各个国家如果抓住了科技的机遇就会迅速发展壮大,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经过200年的工业化进程,世界只能使不到10亿人口实现了现代化,却已使自然资源和化石能源面临资源枯竭的威胁,使自然环境遭受巨大的破坏。如果按照目前发达国家传统的发展方式,将给自然资源供给能力和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带来更大的挑战,难以为继。因此,迫切需要开发新的资源来源,创新发展模式和发展途径。所以,世界现代化进程迫切需要一场新的科技革命或者产业革命。

科技革命也来源于另外一个驱动力,就是关于知识和技术体系一些内在矛盾的驱动。比如说21世纪初发生的第二次科学革命的标志性成果是:量子力学、相对论、宇宙大爆炸、DNA双螺旋、板块构造理论、计算机科学。但20世纪下半叶以来,未能出现可以与上述六大成就相提并论的理论突破或重大发现。“科学的沉寂”已达60余年。同时,科学技术知识体系的内在矛盾凸显。比如说现在我们对于宇宙学的研究,我们面临一些新的挑战和机遇,我们需要不断发现、不断探索,需要有超出现有理论框架的新的物理学。当今世界的科技革命的发展呈现出一种多点群发突破的态势,在某些领域如果有些突破就会引发群发性、系统性突破,从而产生一批重大理论和技术创新,涌现出一批新兴的交叉前沿方向和领域,带动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

新一轮工业革命到底会发生在什么地方,有人认为会发生在信息技术、新能源和智能化方面。我们知道能源已成为制约全球经济发展的关键瓶颈,必须在能源生产和消费方式上实现重大变革,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对物质的需求。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正在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云计算、大数据、虚拟现实、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的突破,会对信息技术应用模式带来一场深刻的变革。

创新是达到企业愿景的手段

我想站在一个企业家的角度,谈谈我自己对科技创新,特别是技术创新的一些看法。技术创新是企业的灵魂,是企业活力的源泉,怎么说都不为过。但同时,企业本身是有愿景的,它有一个长远的目标,同时有到达这些愿景的各个中期目标,需要一个一个地去完成。创新本身应该是实现到达中心目标和愿景的手段。在一个企业的运作中有很多环节,拿制造业来说,研发、采购、生产、销售、市场运行、服务等等,再加上有资金管理系统、人力资源系统、战略制定系统等等,这整个是系统设计。对企业来说,对于创新成果我们不太在乎水平多高,更在乎的是创新成果最后怎么能转化成为钱,转化成为产品,转化成为回报,回报率有多高,我们对这个应该是格外地看重。必须把整个运作体系设计好、控制好,创新的成果才有可能变成回报。

科学技术新突破篇8

关键词:主流顾客导向;新兴顾客导向;突破性创新;家具行业

一、引言

突破性创新对于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如何促进企业的突破性创新是摆在企业面前的首要问题也是学术界的研究热点。意识到我国在顾客导向和突破性创新相关性方面研究的空白和国外研究的不足,为进一步推动我国家具行业的发展,我们对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文献进行了分析和归纳。本文对主流顾客导向和新兴顾客导向进行了区分和内涵的明确,并对突破性创新的特质进行了阐释。初步分析了不同顾客导向和突破性创新之间的关系。希望本文的相关理论阐释对于我国家具行业乃至整个制造业顾客导向和突破性创新相关性的研究有所帮助。

二、顾客导向的类型与内涵

1.主流顾客导向

主流顾客导向指的是公司最关注现有的顾客,通过开发满足他们当前和未来需要产品以提供其最满意的服务。因此只要以现有客户群为目标,主流客户导向便可以帮助企业开发创新的产品。

以主流顾客为导向的企业,往往已经拥有大量的客户信息和经验,在开展顾客需求的调查时只需要关注主流顾客集中的邻近区域,财力和人力资源的分配变得相对容易。然而,这类只以主流顾客为导向的公司通常仅针对那些与公司有重要交易的顾客,因此会限制他们调查客户环境的范围,结果导致对创新机会的调查也只限于公司当前的领域。

由于对处理主流顾客业务具有丰富的服务经验,企业能够一直利用这一优势去协调这些顾客的问题以及更进一步开发满足他们的需求。公司主流客户群的牵引力是牢固的,关于它的需求信号是清晰的,这为产品的开发提供了强有力的动力。

根据前文所述,如果从信息获取难易程度、服务经验及创新风险三个角度分析,学术界都认为主流顾客导向有助于企业更好把握顾客的需求,短期内更快实现创新。但主流顾客导向有其局限性,会导致企业丧失了创新的灵感和把握不住未来产品的发展趋势。

2.新兴顾客导向

新兴顾客导向反映了企业对小范围但新兴的客户群体的兴趣。它要求企业加深对那些需求难以识别和获取的客户的了解,识别新兴客户及其人际关系、沟通渠道的信息,以及了解新兴顾客对产品的评价,从而慎重地从新类型的顾客中寻求投入的机会。

新兴客户导向需要接收来自的微信号,这个被称作“组织远景的边缘地带”。它指导企业大胆质疑那些可能成为公司顾客的假设,而不是理所当然地认为应该去定位企业现有的主流顾客。

新兴顾客导向弥补了主流顾客导向忽视未来市场需求的缺点。当然,它意味着顾客需求定位难和创新风险大。新兴顾客导向是否能更好帮助企业实现技术或产品创新的问题缺乏深入的研究,这将是新兴顾客导向研究走向实践可行性的必由之路。

三、突破性创新的特质

自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J.A.Schumpeter)提出创新理论以来,国内外学者根据不同的标准对技术创新进行了分类。按照创新强度的不同,可分为渐进性创新(Incremental innovation)与突破性创新(Disruptive innovation)。20世纪90年代以前,企业的技术创新大都以渐进性技术创新为主。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企业的技术创新由以渐进性创新为主转变为以突破性创新为主。

纵观国内外对突破性技术创新的研究,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给出了其定义。Dess和Beard把突破性技术创新定义为:建立在一整套不同的工程和科学原理之上,它常常能开启新的市场和潜在的应用,突破性创新经常会给现存的企业带来巨大的难题,但它却常常是新企业成功进入市场的基础,并有可能导致整个产业的重新洗牌。浙江大学的陈劲教授认为,突破性技术创新是指基于突破性技术的创新,是那些在并不是按照公司主流用户的需求性能改进轨道上进行改进的创新,也可能是暂时还不能满足公司主流用户需求的创新。

尽管上述对突破性技术创新定义的表述方法有所差异,但我们不难发现这几种定义的共性:突破性技术创新是相对于渐进性技术创新而言的,它常常能改变现有的技术和经济规则,给现存的企业带来巨大的灾难,甚至导致整个产业的消亡。较为准确地理解突破性技术创新,必须把握如下几方面的特征:

1.破坏性大。在渐进性技术创新模式下,一项新技术的出现对现有主流技术只不过是技术互补或者技术拓展,产业间的竞争仍表现为成本领先或产品差异化。而突破性技术创新建立在一整套不同的科学技术原理之上,它对现有市场的主导技术不仅仅是简单的替代,而是一种跨越。技术跨越发生在一个产业的发展进程中,表现为产业的核心技术轨道出现了拐点或者出现了新的核心技术,标志着全新产品、服务或工艺的出现,这常常意味着一批企业的消亡,另一批企业的诞生。例如,在世界钟表业发展史上,日本的电子表替代瑞士的机械表。

2.风险性高。突破性技术创新是建立在一整套不同的科学技术原理之上进行的一种“破坏性”的创新,它企图对原有的技术发展轨道的突破,从而开辟新的技术发展方向(如下图所示)。对于这类技术创新,已有的技术标准不可能支持它,新的技术标准又没有建立,而且突破性技术创新成功的标准难以设定,因而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一般来说,当一项重大产品创新首次出现时,性能指标通常比较模糊,而主流用户对主流技术性能改进更感兴趣,因此,很容易被市场拒绝,市场开发非常困难。

四、主流顾客导向、新兴顾客导向与突破性创新的关系

1.顾客导向与突破性创新的关系

顾客导向是指反映企业营销观念的一系列流程、信念和价值观,企业的所有决策都以顾客为起点,最大程度地理解顾客的需求和行为,比竞争对手更好地满足顾客来实现更高的顾客价值。

国外学者Bennett和Copper认为,顾客导向和产品创新之间呈负向关系,因为过于以顾客导向为主的企业会倾向于从事模仿产品的开发而非从事真正原创产品的创新。Christensen认为,许多原本居于领导地位的企业失去市场是因为它们只关注主要顾客的墨守成规和短视近利,这严重抑制了企业的创新能力及企业家精神,而使企业渐渐失去领导地位。

国内对顾客导向与创新关系的研究起于20世纪90年代末。任峰和李垣从组织文化观和行为观两个角度分析了顾客市场导向对创新的影响,认为,顾客导向有利于提高创新成果的市场接受程度以及改善短期绩效,但是,由于过度关注于满足顾客的当前需求,抑制了根本性的创新,从而不利于企业长期竞争优势的培育。史江涛等利用组织学习的中介作用,构建了顾客导向与技术创新的理论模型。其认为顾客导向会导致渐进性技术创新,也会引致突破性技术创新,这与产品的类型和目标顾客有关。孙爱英和周竺则认为,顾客导向有利于企业进行渐进性技术创新而不利于企业进行突破性技术创新。

总的来说,如果把顾客导向当成一个整体来分析其与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时,研究结论较为一致,即以顾客导向为主的企业会较为倾向于渐进性创新。但现有的研究没有对顾客导向进行主流和新兴顾客的细分(Jaworski & Kumar, 1993; Narver & Slater,1990; Zhou, Yim & Tse, 2005)。目前大多数的研究将顾客导向的概念限定太窄,对顾客导向的衡量出现了问题。大多数人把顾客导向仅仅理解为“主流顾客导向”(Mainstream customer orientation)。Narver et al.指出,顾客导向从本质上包括两套行为模式。第一套行为模式是“主流顾客导向”;第二套行为模式是“新兴顾客导向”(Emerging customer orientation)。可见,如果将顾客导向分成不同的类型来研究,顾客导向与突破性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就出现了不一致的研究结论。因此在接下来的部分,本文沿用Narver et al.的观点,希望能从主流顾客导向和新兴顾客导向这两个维度,更进一步回顾学者关于顾客导向与技术创新模式之间存在的对应关系的研究。

2.主流顾客导向与突破性创新的关系

关于主流顾客导向与突破性创新的关系目前已有较多的学者进行实证研究。学术界传统的观点认为主流顾客导向会限制企业进行创新的可能性。比如,Danneels发现有能力进行突破性创新的企业必定需要是关注顾客的潜在需求而不是现有需求。

然而,另一派学者认为,主流客户导向与突破性创新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以主流客户为导向的公司专注于识别和定位他们主要客户的需求。这种致力于深度了解客户的行为使得不仅发现了现有和新兴的需求,而且了解到新技术如何满足他们的需求(Slater & Narver, 1998)。

由此可见,主流顾客导向与突破性创新的关系没有形成一致的定论。本文认为,造成结论截然相反的原因在于创新主体的技术或产品特性并不一致,也就是说,主流顾客导向与突破性创新的关系受创新主体的产品用途、面向的顾客群体特性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从而会产生完全不同却并不矛盾的结论。

3.新兴顾客导向与突破性创新的关系

对满足顾客潜在需求的理论研究不多,关于新兴顾客导向与突破性创新的关系研究,学术界尚未达成统一的定论。

国外学者Hamel和Prahalad用“服务市场的暴行”来形容 “仅为现有顾客服务”的消极影响,他们指出虽然满足了现有顾客所需很重要,但是关注不在我们服务范围内的顾客更加重要。Praveen和Danneels则认为新兴客户导向与突破性创新无关。按照定义,突破性创新涉及新技术(Chandy & Tellis,1998),而新技术不仅需要很大的投资,而且面临着不确定的回报风险。也有学者通过案例性分析的方法,表明突破性的技术可能会满足新兴顾客的需求,正如Christensen和Christensen & Bower所阐明,工作原理不同但不是十分高端的技术就可以满足小范围的新兴磁盘驱动器顾客群的需求。即便如此,管理者们认为向突破性技术投资来满足新兴客户的需求比满足主流客户的需求更有风险。原因有:(1)新兴客户群需求的本质是在演变的,也是不确定的;(2)新兴客户群的规模较小;(3)对主流客户的需求了解更清晰些。

综上所述,新兴顾客导向理论上可以促进突破性创新,但考虑风险的因素,新兴顾客导向在企业实践上能否促进突破性创新缺乏充分的证明。本文认为,新兴顾客导向的本质是一种引导顾客的企业文化,与突破性创新有正向关系。此外,主流顾客导向与新兴顾客导向并不矛盾,在企业内部可以同时采用,只要根据企业不同的经营单位或项目的要求来相应匹配,就可以取得相应的效果。

五、结论与展望

回顾不同的顾客导向与突破性创新关系的研究,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较少。国外学者更早地意识到顾客导向对企业的技术和发展战略起关键的作用。但不同的顾客导向与突破性创新的关系在不同的研究样本中却产生相反的效果,因此企业究竟以主流顾客为导向还是以新兴顾客为导向还有所争论。并且,国外关于顾客导向与突破性创新关系的实证研究对象主要倾向于消费者的非耐久品、轻工制造业、重制造业、药品、技术和电信行业,不仅缺乏对原材料加工制造业大量的实证研究,无法为中国的制造行业提供直接性的理论指导,而且由于国外的顾客需求状况与中国的本土特征有重大的差异,因此国外的研究结论也不适于直接移植到本国。以中国的本土企业为案例,研究顾客导向与突破性创新的关系将会是国内学者一个重大的研究趋势。

作为原材料制造产业的重要行业,目前中国家具行业整体技术水平低,促进企业和产业的双重升级成为中国家具行业实现“全球化战略”的首要任务。中国家具企业日益关注突破性创新,体现在产品研发、工艺改进、材料应用上,并取得一定的专利成果,如智能抽屉系统、亮光木纹美纳米板技术等。而目前推动家具行业进行突破性创新主要来源于进口地对家具环保健康的要求,即是政策制度的作用,而非顾客的导向。目前国外经济不景气导致大量外贸型家具转向内销,新产品是否适应新市场需求主要靠市场来识别,因此对顾客需求的准确把握是家具行业进行有效的突破性创新的首要基础。主流顾客导向还是新兴顾客导向对家具行业的突破性创新有积极性的作用是未来研究发展的方向。

为帮助中国家具行业更好地通过目标群体的定位以做出更优的技术战略选择,我们认为,将顾客导向与突破性创新的关系的研究引向中国的家具行业的案例,关注主流顾客和新兴顾客特征的界定、两种顾客导向与家具行业突破性创新的关系以及探索促进家具行业突破性创新的新方法,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参考文献:

[1]Danneels, E. 2002. The dynamics of product innovation and firm competencies.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3 (12): 1095–121.

[2]Danneels, E. 2003. Tight-loose coupling with customers: The enactment of customer orientation.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4 (6): 559–76.

[3]Christensen, C. M. 1997.The innovator’s dilemma. Boston: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4]Chandy, R., and G. J. Tellis. 1998. Organizing for radical innovation: The overlooked role of willingness to cannibalize.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35 (4): 474–87.

[5]Bennett, R. C., and R. G. Cooper. 1981. The misuse of marketing: An American tragedy. Business Horizons 24 (6): 51–61.

[6]任 峰 孙爱英:市场导向与技术创新的关系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3(6):87-91.

[7]史江涛:市场导向对技术创新的影响机理研究[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7,19(2):56-62.

上一篇:医药行业信息化范文 下一篇:债务危机的原因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