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经济学原理范文

时间:2023-12-05 09:01:49

城市经济学原理

城市经济学原理篇1

关键词:中原城市群 城市群经济性 产业集聚效应

文献综述

国内外对城市群效应的分析,观点众多,结论不一,主要结论有如下方面:

首先,城市群发展对区域经济产生溢出效应。例如,王永刚(2008)研究认为:城市群在发展过程中,会对经济发展产生诸如城市群经济规模效应、产业集聚效应、资源配置效应等多种“正溢出”,溢出值愈明显,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愈强。毕秀晶、宁越敏(2013)研究指出:大都市区是城市群的增长极核与辐射源,城市群又是其所在区域的增长中心,大都市区的溢出效应对城市群的集聚和扩散起着重要作用。Wei Y H D,Danlin Yu,X J Chen(2010)指出城市群溢出效应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作用显著。

其次,城市群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形成一种要素的集聚效应。例如,Virkanen(1998)研究结果证明芬兰南部地区工业集聚是造成波及水环境和大气环境重金属污染的主要原因。随后,Frank(2001)等研究表明欧盟200 多个城市密集区空气质量的变化与该地区产业的规模化集聚具有很高的相关性。苏雪串(2004)认为要素集聚是城市化的基本特征,城市群是城市化达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加速我国城市化进程,必须充分发挥要素集聚和城市群效应。谭啸(2012)研究指出,区域经济分工和专业化不断深入,经济要素在空间上的集聚现象日益明显,经济集聚范围越来越广,所有这些使得城市群作为集群化经济体的典型代表,对区域经济的发展产生了举足轻重的影响,要素集聚效应日显突出。

再次,城市群的出现和发展带来了明显的自然、生态环境效应。蔺雪芹、方创琳(2008;2010)研究了武汉城市群发展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结果发现伴随着工业化崛起的城市群对生态环境影响显著。

最后,城市群带来明显的集聚效应。马延吉(2010)指出:区域产业集聚是城市群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产业集聚与扩散推动城市群大中小城镇的发展。由此推断,城市群内产业集聚效应十分明显。郝俊卿(2013)通过对关中城市群产业集聚的特征、机理及集聚效应的分析,得出制造业集聚对关中城市群在空间结构、城市形态和结构演变三个方面产生了明显的集聚效应。

总之,综合国内外有关城市群效应的研究成果,主要可归纳为四个方面,即城市群的溢出效应、生产要素集聚效应、生态环境效应和产业集聚效应。纵观国内外对城市群效应的研究,也多是集中于某个或某几个城市群进行理论和实证分析,针对中原城市群效应的分析并不多见,针对城市群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推动效应的研究也较少,成熟的成果更少。

为进一步研究城市群效应,结合城市化和城市群的关系,本文绘制出城市群产业集聚效应图,如图1所示。由图可以看出,城市化推动城市群逐渐形成,而城市群的发展带来了生产要素和产业集聚,各种产业在城市群内及城市群周边的集聚,形成功能相对完善的产业链,从而进一步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经济全面发展,形成对经济增长的推动效应。本文以中原城市群为对象,对城市群产业集聚效应进行实证检验。

产业集聚效应的理论分析

产业集聚最明显的特征是大量企业在一定的地理范围内高度积聚,而企业大规模积聚可以提高城市基础设施的利用效率,降低城市基础建设资金支出。由此节省下来的资金可以有效优化投资硬件和软件环境,吸引更多的企业来此聚集。实现外部范围经济、规模经济、城市化经济、地方化经济、聚集经济,带来技术扩散效应、积聚体内学习效应、资源整合效应、产业创新效应及成本节约效应等。

产业积聚的成本效应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首先,产业积聚可以有效降低产业集聚区内公共设施建设成本,提高设施利用率。即大量企业积聚,可大幅减少分摊到单位产值的公共设施成本,而且在地理范围不变的情况下,随着产业集聚区内企业数量的增多,这一成本仍有下降空间。其次,产业集聚的形成可有效降低劳动力成本。一方面,对于集聚内企业而言,大量企业的积聚可吸引并维持相当规模的劳动力积聚,形成对劳动、技术和管理人才的“磁场效应”,充足的技术和管理人才的存在使得产业集聚区内企业招聘和搜索、雇佣、培训人才的成本大大降低。另一方面,大量类似企业的积聚,既可以为劳动者提供丰富的劳动技能培训机会,也为劳动者在聚群内寻找适合自己的工作、发挥自我能力提供了方便,可有效降低劳动者的就业成本。最后,产业集聚区内部企业的大量积聚,也带来了多变的行业信息,使得企业可以较低的价格或相对低廉的成本获取自己所需的产品和服务。先进企业的入驻,可以为产业集聚区带来前沿的生产技术、国内外先进的经营管理经验,借助“学习效应”,可有效降低相对落后企业的“搜寻成本”,增强其后发优势。

对于产业集聚的效应研究,关注核心是产业集聚内外部效应,具体如何量化这一效应,这些理论并没有给出很好的解决办法。而分析产业集聚效应,离不开量化分析,考虑到数据的可得性和实用性,本文拟引入经济学的弹性分析理论,依照弹性计算公式对产业集聚效应进行具体的量化分析。

中原城市群产业集聚效应的实证分析

产业集聚已成为一种世界经济潮流,对于建设中原经济区、加快中原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推动中原城市群经济与社会发展将起到关键性的作用。产业集聚成因多种多样,既有内部性影响因素,又有外部性动因。作为经济学的一个分支,产业积聚效应分析是一个永恒话题,是新古典经济学外部性研究的一个重要范畴,也是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因经济外部性问题引起的对产业积聚效应的分析正不断引发经济学领域的创新。通过分析中原城市群产业积聚效应,明晰产业积聚对中原城市群发展的作用和影响,意义重大。

当前,衡量产业集聚效应的分析模型很多。何景师、陈晓忠(2013)通过构建协同增长、竞争和共生模型,对物流产业集聚的溢出效应做了分析。该模型着重研究产业集聚的溢出效应,但没有说明是技术溢出或者是其他,对溢出效应的解释不明确,也未能对模型做具体的案例验证。范潇允(2013)利用Hamel(2000)所提出的经营模式理论,借助实地调研,以辽宁纺织行业产业集聚为基础,对产业集聚与企业经营模式的关联性进行了具体探讨,发现二者间关联性极强,即产业集聚可有效提升集聚内企业整体经营效益。不足之处在于,该研究主要关注的是纺织行业,其结论是否适用于其他行业,尚需进一步探讨。苗丽静、王雅莉(2007)通过构建具体的模型,对城市化经济的产业集聚效应做了具体分析,并指出:产业集聚只有扎根于城市化肥沃土壤,才能得到更深、更广泛的发展。总之,纵观国内外产业集聚效应分析成果可以发现,专门研究城市群产业集聚效应的成果尚不多见,基于此,本文以苗丽静、王雅莉所构建的模型为基础,以中原城市群为研究对象,进一步探讨城市群的发展对产业集聚效应的具体影响和作用,以推动中原城市群健康、快速发展,指导城市群产业更快、更好地积聚。

(一)模型及变量说明

西方经济学所讲的弹性理论主要指一个(因)变量变动百分比对另一个(自)变量变动百分比的比值,即因变量变动对自变量变动的反应程度。一般认为当弹性值大于1时为富有弹性,弹性值大于0小于1时为缺乏弹性。衡量城市群内部产业集聚效应的一个方法就是估算出产业集聚区内各行业总产值(产量)或集聚规模的变化对该产业集聚区所在地区(城市)劳动生产率、城市化率或其他总量指标的影响,一般可以借助弹性指数近似替代产业集聚效应指数。本文用ECit代表产业集聚效应指数,qit分别代表产业积聚城市的全员劳动生产率、城市化率等指标,TVit分别代表某产业集聚区城市一定时期内的从业人员规模、工业总产值等个量性指标,i、t分别代产业积聚城市和年份。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上式中,为分别考察产业集聚效应的动态变化,消除短期波动对计算结果的不利影响,缩小误差,提高准确性,可以采用固定基期的方法对数据加以处理。考虑到中原城市群一些产业集聚是近几年迅速发展起来的现实,本文以2006为基期,2012年为报告期,选取河南省郑州市、洛阳市、安阳市、新乡市、南阳市和漯河市等拥有部级和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中原城市群核心城市为计算对象,分别计算各个城市及对应高新技术开发区或经济技术开发区的qit 和TVit 。之所以选择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或经济技术开发区,原因之一是高新区是2000年以来全国各地市重点发展的产业园区,也是产业积聚的核心地带,产业较为集中,性质比较接近,容易形成产业集聚;原因之二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或经济技术开发区在当地经济发展过程中承担角色特殊,是地方税收的重要来源、产业积聚的支柱。具体公式如下:

为进一步考查产业集聚区其他指标对中原城市群的积聚效应,本文同时选取了各产业集聚区及所在城市的企业单位数、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从业人员规模、全员劳动生产率等指标做参照,采用同样的计算方法,分别计算了产业集聚区指标对城市总量指标的影响,即城市总量指标变动百分比对产业集聚区个量指标变动百分比的反映程度,以此考查产业集聚效应的量化值。指标选取范围、来源具体如表1所示。

(二)数据来源说明及计算结果

根据数据的时效性和可得性,本文选取2006年为基期,2012年为报告期。以2007年和2013年河南省及各地市统计年鉴为依据,各地各年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公报数据为补充性参考,选取中原城市群中实力比较靠前的9个重要城市及各城市所拥有的部级或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相关数据。根据上述公式分别计算各产业集聚区所在城市总量指标对积聚体个量指标变动的反应程度,即弹性值。具体计算结果见表2。

由表2可知,产业集聚效应最为明显的是郑州市,企业单位数弹性值为1.18,工业总产值弹性为1.11,工业增加值弹性为2.93,全员劳动生产率弹性值为1.02。弹性值全部大于1,可认为郑州市产业集聚效应明显且富有弹性,即郑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两大产业集聚区企业数量每变动一个百分点,将会引起郑州市企业总数变动1.18个百分点;两大产业集聚区工业总产值每变动一个百分点,将会引起整个郑州市工业总产值变动1.11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每变动一个百分点,会引起整个郑州市工业增加值变动2.93个百分点;两大产业集聚区从业人员人数每变动一个百分点,引起郑州市全员劳动生产率变动1.02个百分点。充分说明郑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郑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这两大产业集聚区对中原城市群发展的集聚效应十分显著。表中结果同时显示,产业集聚效应显著的还有新乡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南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洛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安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三门峡经济技术开发区等产业集聚区,弹性值均在1左右,比较有弹性。进一步说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是中原城市群最为重要的产业积聚地带,产业集聚效应显著。开封、许昌、濮阳等城市各个弹性值相对较小,说明这些地区在中原城市群建设过程中,所处地位略逊于前面几个城市,产业集聚效应也不如其显著。开封历史悠久,但长期以来工业落后,旅游业规模较小,交通也不如其他城市发达,工业、科技实力、承接产业转移等方面都落后于其他城市,上述原因导致开封产业集聚效应不明显,指数较小。

结论与建议

实证结果表明,城市群具有显著的产业集聚效应,然而由于城市群内部城市地位与产业定位不同,城市群内部产业集聚效应存在不均衡性,核心城市或经济地位显著的城市群产业集聚效应更为明显,进一步说明产业集聚本身具有规模效应和自我累积的动力,这种产业集聚效应进一步强化了城市群内部城市之间的联系,从而推动城市群进一步发展。

虽然中原城市群的优势产业产生了明显的产业聚集效应,但更多的是增加了空间聚集和产业规模,未能深化产业分工尤其是垂直分工,产业集聚层次不高。比如能源、矿产、食品、化工等产业,中原城市群的许多城市都作为重要产业甚至主导产业定位,各个城市之间在产业内部缺乏深入分工和错位发展。导致各城市间从要素市场到产品市场的争夺,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从而抑制了区域整体联动效应的发挥。必须在整个中原城市群区域范围内,考虑中原地区的产业分工和布局的合理化。

对于处于不同工业化层次的地区,可以通过配套性垂直分工来加强产业联系;而对于处于同一层次的地区,则可以通过地区之间的互补性水平分工来加强产业联系,逐步建立和谐融洽的区域竞合关系,保障区域经济持续协调发展。由于中原各个城市的工业化水平、要素禀赋、比较优势,优化产业的垂直和水平分工等条件各不相同,建立区域分工合作体系必须考虑优势互补、产业互动、资源共享、差别竞争和错位发展这些基本产业原则,从而实现区域内产业升级和进一步整合,提升城市群产业的整体竞争力,发挥和增强城市群产业的集聚经济效应,最终建立出若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城市群产业群落。

参考文献:

1.王永刚.中国城市群经济规模效应研究[D].辽宁大学,2008

2.毕秀晶,宁越敏.长三角大都市区空间溢出与城市群集聚扩散的空间计量分析[J].经济地理,2013,33(1)

3.Wei Y H D,Danlin Yu,X J Chen. Scale,agglomeration,and regional inequality in Provincial China[J]. Tijdschrift voor Economischeen Sociale Geografie,2011,102(4)

4.Virkanen J. Effect of Urbanization on Metal Deposition in the Bay of Southern Finland. Marine Pollution Bulletin,1998,36(9)

5.Frank A.A.M. de Leeuw, Moussiopoulos N, Sahm P,Bartonova A. Urban Air Quality in Larger Conurbations in the European Union .Environmental Modeling & Software,2001,16

6.苏雪串.城市化进程中的要素集聚、产业集群和城市群发展[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4(1)

7.谭啸.中国城市群发展的区域比较分析[D].辽宁大学博士论文,2012

8.蔺雪芹,方创琳.城市群地区产业集聚的生态环境效应研究进展[J].地理科学进展,2008,27(3)

9.蔺雪芹,方创琳.城市群工业发展的生态环境效应―以武汉城市群为例[J].地理研究,2010 (12)

10.马延吉.辽中南城市群产业集聚发展与格局[J].经济地理,2010,30(8)

11.郝俊卿.关中城市群产业集聚特征、机理及效应研究[D].西北大学博士论文,2013

12.何景师,陈晓忠.基于协同理论的物流产业集群溢出效应分析[J].物流技术, 2013,32(5)

13.范潇允.产业集群效应与企业经营模式关联性的探讨[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3(5)

城市经济学原理篇2

2014年12月30日,由上海交通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和《望东方周刊》等联合承办的“《中国城市群发展报告2014》会”在上海举行。

这份报告由上海交通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教育部《中国都市化进程年度报告》课题组主持完成,从人口、经济、社会、文化和均衡性五方面,对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山东半岛、中原经济区、成渝经济区六城市群进行综合考量和客观评价。

长三角排名第一

该报告主编、上海交通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士林透露,2014年的报告涉及城市总数达到87个。同时,新增的成渝经济区、中原经济区、山东半岛城市群分属于中西部及东部二线城市群,研究对象在空间布局上更加合理。

报告显示,中国六个城市群综合指数水平的排名依次为: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山东半岛、中原经济区、成渝经济区。其中,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在优质人口集聚、居民生活质量和文化发展水平上走在前列,位居第一阵营。

山东半岛城市群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经济基础,位居第二阵营。

中原经济区和成渝经济区经济基础薄弱,城市一体化程度较低,与东部城市群仍存在较大差距,位居第三阵营。

刘士林分析说,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城市群的综合发展水平依然具有绝对优势,山东半岛城市群的发展水平虽落后于三大城市群,但远高于中原经济区和成渝经济区。中原经济区和成渝经济区的综合指数数值均比较小,无论是发展速度还是发展质量都相对落后。

京津冀、长三角综合指数持续上升

纵向比较,从2007年到2011年,六个城市群的综合指数均呈现出上升趋势。其中,京津冀和长三角的综合指数持续上升,尤其是长三角在2011年的上升十分显著。

长三角在我国城市群中一直经济排名第一,此次以综合排名第一跃居我国城市群之首,表明其在转变城市发展方式上有所建树。这不仅对长三角,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都是一个好信号。

与之相比,珠三角在2007年到2011年的综合指数值持续波动,是其在2014年排名中退居次席的主要原因,这固然有诸多现实原因,但与珠三角自身发育不够成熟密切相关。

而新加入排名的成渝经济区和中原经济区,综合指数增长幅度较小,2011年甚至出现回落,这与中西部城市群发展基础薄弱、抗干扰性差是一致的。

山东半岛城市群的综合指数除2008年有所下降,一直保持持续增长的态势,是体量不大但在总体发展水平上却超过成渝经济区和中原经济区的主要原因。

层级分化突出

但是,六个城市群的层级分化问题都比较突出,且日趋固化。

比如,山东半岛城市群尽管在东部仅居于二线,但总体发展水平仍高于中西部的成渝和中原。

还比如,中原经济区和成渝经济区不仅经济基础薄弱,一体化程度较低,发展速度和发展质量均滞后,在发展思路与模式上也比较被动,依附并受制于东部而缺乏应有的文化自信和道路自觉。

刘士林介绍,在具体指标上,中西部城市群环境污染情况不容乐观,主要是东部城市群落后产业、环境污染产业转移导致,急需规避。

城市群未来竞争更激烈

从基本格局上看,三大城市群垄断前三甲的地位在短期内难以撼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的综合发展水平处于绝对优势,代表了中国城市群发展的最高形态和方向。

但同时也要看到,在新型城镇化规划的引导下,我国各大城市群都在加快发展,未来的竞争将更加激烈。六个城市群各有优势和不足,具体表现在:

京津冀城市群的文化发展指数一枝独秀,是名副其实的文化中心;

长三角城市群经济总量最大,牢牢占据着经济霸主地位,同时生活质量指数领先,是较为理想的宜居城市群;

珠三角以绿色发展见长,经济的可持续增长潜力大;

山东半岛城市群位居中位,有着巨大的赶超优势;

中原经济区和成渝经济区虽然在整体上落后,但在一些指标上也有优势。

城市群可持续发展的前景不乐观

报告显示,我国城市群目前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合理的城市层级和分工体系尚未形成,影响了区域协调和一体化发展。同时,存在较为严重的“简单均衡”或“一城独大”现象,影响了自身的发展质量和水平。

从人口发展的角度看,六个城市群的失业人口数量逐年上升,优质人口资源配置不均问题日益严重。而且,资源与环境压力逐年加大,城市群可持续发展的前景不容乐观。

城市经济学原理篇3

关键词:城市绿化建设;景观生态学;建设意义;应用原理;应用原则

景观生态学在园林绿化建设中有很重要的作用,是促进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更有原则性的关键,对园林建设中斑块-廊道-基底、景观连接度与连通性以及景观异变性等方面都有相应的原理研究,结合经济与生态的一体化发展,做出相应的建设设计规划理念。并在景观生态学中还能够充分的意识到,城市园林绿化建设需要遵循生态安全性、生态整体性、生态可持续性、人为干扰性等原则,所以景观生态学将在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中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

一、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意义

城市园林建设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体现,也是维持社会生态协调发展的重要渠道。目前,城市园林已经被定为城市进程中重要的建设内容,不仅要求园林建设规模不断扩张,同时还要求园林建设要负有一定的经济价值、社会价值以及生态价值,尤其是在人口众多的城市环境中,工业化的进程与发展使得城市环境受到了严重的影响,虽然在经济效益方面为城市发展做出贡献,但是对环境的破坏使得工业化建设不断涌出严重的负面影响,空气污染程度提高、温室效应加剧,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影响,这已经完全不能满足现代社会生态协调发展的要求。而在城市园林建设下,不仅能够有效改善生活环境的净化效果,还很大程度上能够提高物|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建设水平,是实现社会、经济、生态、人与自然共同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

二、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中景观生态学原理的应用

景观生态学应用于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中,是实现园林建设更具有规范性、合理性、科学性、经济性、生态性的重要理论知识参考依据,从景观生态学中可以掌握更多的设计技巧与设计理念,能够根据不同的地区自然环境与人文情况进行不同类型的植物设计,选择合理的优化方案对植物的结构进行设计。在城市生态园林建设中应用景观生态学的原理能够设计出更为合理的建筑方案,美化城市并为城市居民创造更好的生活工作环境。下面是对景观生态学的原理进行分析:

1、斑块-廊道-基底原理应用

从科学角度来看,景观的结构单元可以分为3种:(1)斑块:其大小、形状及边缘效应等理论为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中公园、广场的定位提供了科学依据,是景观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元。(2)廊道:可以将它认为是线性或带装的斑块,用于指导园林绿化设计中城市道路、滨河等线状地带的设计。(3)基底:它是决定景观性质的重要因素,对景观动态起指导因素。基底的组成使得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系统丰富多样,并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加强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应努力扩大城市绿地面积,促进生态园林城市的建成。

2、景观连接度与连通性原理应用

城市景观是由自然景观与人为干预综合形成,具有连接度低、连通性高的特点。景观结构的连接度在景观生态形成过程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与其功能连接度密切相关。因此,在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中,不仅要注重提高其连通性,还要提高其连接度,推进生态城市建设进一步发展。

3、景观异质性原理应用

景观异质性,指景观中对特定物种或更高级生物组织的存在起决定作用的资源在空间上的变异过程。园林景观的异质性正是由于人们对园林绿地的使用目的和方法的差异性产生,同时,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相关工作人员行为也会导致城市景观的异质性。

三、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中景观生态学原则的应用

1、生态安全性原则

生态安全原则,在我国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生态安全原则在城市园林基础设计中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同时,为生态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提供了理论支持。曾有科学家借助此理论,建立模型,并构建城市景观生态安全格局,探讨此格局的关键组成部分,为之后的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规划设计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2、生态整体性原则

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是一项综合性较高的系统工程,城市景观综合了自然景观和人为干预2方面因素,因此,在建设城市园林绿化时,必须综合考虑景观的整体性。通过全面分析,采取有利于景观结构与自然特征、经济协调发展的措施,实现生态、社会、经济的协调统一,实现景观结构与功能的整体优化。目前,我国很多旧城改造、新区建设中都应用了整体性原则,这样可以实现在保证城市历史原貌的前提下,进行园林绿化建设,实现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在研究景观整体性的同时,还要增强对景观整体性的保护意识,积极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保护景观的整体性。

3、生态可持续性原则

目前,我国正在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同时,我国城市园林绿化景观也具有可持续性,并且是以我国可持续发展道路为基础。在建设城市园林绿化时,设计师在设计规划时,必须要保证该区域内生态系统、景观的可持续性。

4、人为干扰性原则

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是由人来进行,因此,人的干扰在其规划建设中是普遍存在的。干扰对于自然景观、生态系统等生物层次的协调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干扰具有两面性,适当的干扰有利于增加景观的异质性,但干扰过度就会破坏景观结构,降低景观的异质性。设计师在进行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时,必须要充分考虑到人类活动对景观的干扰,积极倡导人们爱护自然环境和花草树木。

四、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中景观生态学的应用前景

近年来,景观生态学原理不断趋于成熟,并实现了与园林学科的有效结合,为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在城市园林建设中,综合考虑了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并重视人在城市系统中的重要作用,使生态城市建设更为系统化。在今后的园林绿化建设中,要充分考虑景观生态学原理在生态保护中的重要作用,并将这些原理更全面、合理地应用到生态城市园林建设中,在保护自然景观的基础上,综合考虑人的审美,适当进行人为干预,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建设生态城市。

结语:城市生态园林设计在现代城市建设中占据着重要位置,需要在建设过程中合理应用景观生态学,将斑块-廊道-基底原理、景观连接度与景观连通性、景观差异性原理以及生态安全原则、整体性原则、可持续性原则应用其中,从而保证城市生态园林建设得更好建成,为城市的发展以及城市居民的生产生活提供良好的环境。

参考文献:

[1] 陆志成.城市绿化应用景观生态学理论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农业科技与信息:现代园林,2014(7).

[2] 吴杨哲,刘丽.景观生态学理论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的应用分析[J].河北林业科技,2012(4).

城市经济学原理篇4

本次会议了由中国城市经济学会、中国民(私)营经济研究会和中国企业报社主办的首届“中国城市民营经济活力调研活动”报告。报告公布了“中国民营经济最具活力城市”、“中国民营经济最具影响力城市”等名单。具体如下:

中国民营经济最具影响力城市

温州市台州市(同时获得中国民营经济最具活力城市)

中国民营经济最具活力城市

南通市广州市绍兴市杭州市泉州市烟台市

中山市呼和浩特市西安市锦州市

中国民营经济最具活力县(市、区)

常州市武进区义乌市太仓市邹平县海门市余姚市

武安市金坛市淄博市张店区成都市锦江区

中国民营经济首选投资城市

台州市南通市西安市

中国民营经济首选投资县(市、区)

常州市武进区成都市锦江区肇源县金坛市章丘市

中国民营经济最具潜力县(市、区)

孝义市武城县丹阳市温岭市巩义市富阳市鹿邑县

虞城县海城市汶上县海盐县长沙县无锡市惠山区安吉县

新昌县扬州市邗江区长乐市潞城市西峡县汝州市

中国民营经济最佳投资县(市、区)

龙岩市新罗区华亭县孝义市鹿邑县郎溪县虞城县

徽县托克托县钦州市钦南区淮安市淮阴区辽阳市弓长岭区

宜都市灌云县

此外,此次会议还颁发了《中国城市经济》百期特别荣誉论文奖,《中国城市经济》百期优秀论文奖,以及《中国城市经济》新增理事单位,分别是安徽明光酒业集团,玖玖义缘(北京)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深圳市巨鹏酒业有限公司等。

城市经济学原理篇5

【关键词】中原城市群 城乡统筹 试验区 路径选择

一、城市群内实现城乡统筹的理论依据

在对区域经济增长的研究中,存在两种推论相反的理论观点:区域趋同论与区域趋异论。区域趋同论认为区际经济非均衡状态是经济体系运行中的一个暂时现象,此状态的出现是由于市场尚不完善,以及存在着妨碍要素自由流动的制度性瓶颈。随着市场体系的完善和经济的一体化,市场力量会自动地消除区际城乡差距,从而实现均衡增长。二战后,工业化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差距日益扩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持续贫困,使区域趋同论受到多方质疑,区域趋异论应运而生。区域趋异论认为市场力量的作用倾向于扩大而不是缩小区域城乡间的发展差距,因此,为了把这种差距控制在社会可接受的范围内,政府的干预是不可少的。区域趋异论也是城市群内实现城乡统筹的理论基础。

趋异论最具代表性的理论有循环累积因果关系理论、增长极理论、新增长理论和核心――理论。循环累积因果关系理论由缪尔达尔提出,卡尔多、迪克逊和瑟尔沃尔等人对之进行了深化、完善。1957年,缪尔达尔在《经济理论与不发达地区》、《富裕国家和贫穷国家》等著作中阐明了累积因果关系理论,他认为经济发展过程在空间上并不是同时产生和均匀扩散的,而是从一些条件较好的地区开始的,这些区域由于初始优势而比其他区域超前发展,从而进一步强化和加剧区域间的不平衡,导致增长区域和之后区域之间发生空间相互作用,由此产生引致效应。这种引致效应有两种:一是回流效应,表现为各生产要素从不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流动,使区域经济差异不断扩大;二是扩散效应,表现为各生产要素从发达地区向不发达地区流动,使区域发展差异得以缩小。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回流效应远大于扩散效应,即发达区域更发达,落后区域更落后。强大的回波效应和弱小的扩散效应是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重要原因。因此,缪尔达尔认为区域增长是一个不均衡的增长过程。

增长极理论把缪尔达尔的循环累积因果关系理论放进了空间环境中。而佛朗索瓦・佩鲁空间相互作用的“空间是力量”的观点是多数增长极理论的基础。佩鲁认为“空间是一种受力场,经济空间不同于一般的地理空间,它是存在于经济要素之间的关系,增长并非同时出现在所有的地方,它以不同的强度首先出现于一些点或增长极上,然后通过不同的渠道向外扩散,并对整个经济产生不同的终极影响”。到20世纪60年代,布代维尔将佩鲁增长极概念的内涵从产业转向地理空间,赋予经济空间以区域地理意义。他把增长极定义为通过与区域中其他企业的联系来促进区域持续增长的推进型企业与产业。推进型企业与产业可以对区域经济产生两种类型的增长效应:一是乘数效应,二是极化与扩散效应。其中极化效应与扩散效应均随距离拉长而衰减。如果极化效应强于扩散效应,就对落后地区不利;反之,则对落后地区有利。这说明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比分散有利于经济增长。

新增长理论从一般均衡出发,修改了新古典增长模型的一些假定,把技术进步和创新内生化,得出了区域趋异的预测。该理论论证了区域增长的根本动力来自于内生因素的作用,强调知识溢出是经济增长的引擎,得到了许多经验事实的支持,为理解国家和区域经济增长过程提供了一个较好的范式。同时,它还认识到政府对长期增长率的影响,为政府介入国家和区域经济增长提供了理论依据。

核心――理论又称为极化发展的一般理论,弗里德曼在20世纪60年代将核心――理论的概念引入区域经济学。该理论的主要内容如下:在考虑区际不平衡长期的演变趋势基础上,将经济系统空间结构划分为核心和两个子空间系统,两者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二元空间结构。资源、市场、技术和环境等的区域分布是客观存在的。当某些区域的空间聚集形成累积性发展之势时,就会获得比起地区强大得多的经济竞争优势,形成区域经济体系中的中心。中心区发展条件优越,经济效益高,处于支配地位,而区发展条件差,经济效益低,处于被支配地位。经济发展必然伴随着各生产要素从区向中心区的净转移。

由上述对区域趋异论的分析可以看出,区域经济的不平衡增长,是一定时期区域经济空间地域结构的形成基础。在非均衡作用下,区域经济空间就形成了由处于支配地位的核心和处于受核心支配的区所组成的二元地域结构。城市群的形成就是核心区与区相互作用的结果。城市群内的区域差异,主要是由于聚集与扩散的非均衡发展,造成城市群内的城乡失衡,也就是核心区(城市、发达地区)与区(农村、落后地区)的差异。城市群要打破这种核心――二元结构,缩小城乡差异,就需要在城市群内采取有力措施,建立有效的调控机制,实行城市群内的城乡统筹。

二、中原城市群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有利条件与制约因素

中原城市群以省会郑州为中心,包括洛阳、开封、新乡、焦作、许昌、平顶山、漯河、济源在内共9个省辖(管)市,下辖14个县级市,34个县,土地面积5.87万平方公里,人口3992万,分别占河南省土地面积和总人口的35.1%和40.2%。近年来,中原城市群发展迅速,为中原城市群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基础,但也存在着一定的制约因素。

1、中原城市群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有利条件

中原城市群位于北京、武汉、济南、西安之间,是半径500公里区域内城市群体规模最大、人口最密集、经济实力较强、工业化进程较快、城镇化水平较高、交通区位优势突出的城市群。近年来,中原城市群发展迅速,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社会水平明显提升,集聚效应不断显现,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作用不断增强,为统筹城乡发展提供了可能。同时,郑汴一体化发展的综合效益初步显现。郑开大道建成通车,以及郑开公交的开通为中原城市群城际公共交通网络建设起到了先导效应;郑州、开封两市通过建立健全协调机制,积极推进郑汴一体化,成效明显;郑汴一体化的顺利推进,使得两市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特别开封的战略地位显著提升,这都为中原城市群统筹城乡发展积累了实践经验,发挥了示范和带动作用。

2、制约中原城市群城乡统筹发展的主要因素

作为传统的农业大省和全国第一人口大省,河南省城镇化、工业化水平较低,整体经济实力较为薄弱。受此影响,中原城市群综合实力也不强,要建立起城乡统筹的制度体系,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任务异常艰巨。首先,支撑统筹城乡发展的经济能力较弱。从总体上看,中原城市群经济发展水平落后,经济实力不强,地方财力不足,统筹城乡发展面临着较大的制约。与我国东部三大城市群(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相比存在较大差距。2008年,中原城市群地区生产总值仅有1.06万亿元,分别为三大城市群的16.2%、35.7%和35.6%,占全国GDP的比重仅为3.5%。其次,城乡差距明显。由于长期受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中原城市群的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平衡,城乡差距明显,严重制约着中原城市群城乡统筹发展。2008年,中原城市群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43倍。再次,城镇化发展滞后。2008年,中原城市群城镇化水平达到43.9%,低出全国平均水平1.8个百分点,也低于中部地区的湖北与山西。最后,统筹城乡发展的配套制度滞后。长期以来,我国实行的是城市偏向的政策,影响了城乡的整体发展。在城乡制度安排上,延续多年的户籍制度、就业制度、土地制度、社会保障制度、财政制度、金融制度、行政管理制度、农业税收制度、农业经营制度等仍然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障碍。在中原城市群地区同样存在着严重的城乡二元结构,统筹城乡发展的相关配套制度也较落后。

三、中原城市群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路径选择

中原城市群作为河南省经济发展的核心区,设立城乡统筹改革发展试验区,有利于探索通过产业集聚区建设带动产业、人口集聚的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有利于探索城市协调发展的新模式、新体制、新机制;有利于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整合区域资源,实现优势互补,促进集约节约发展,为全省统筹城乡发展提供典范。因此,设立中原城市群城乡统筹改革发展试验区,是中原城市群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有效路径。要以郑汴一体化为核心,依托城际轨道交通,在中原城市群“半小时经济圈”范围内,以城乡统筹、协调发展为中心内容,重点在城乡规划、产业合作链接、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一体化等方面进行探索试验,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置、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构建起城乡统筹发展的体制,推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融合,使中原城市群成为创造就业和人口居住的城镇密集区、产业发展集中区、参与区域经济竞争的核心区。

1、统筹城乡规划,科学引领中原城市群城乡发展

统筹城乡发展是中原城市群当前发展的一个重大战略和必然选择。要坚持用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城乡规划,把城乡作为有机整体进行开发,协调城乡空间布局,通过科学规划引导城乡协调发展,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和农村对城市的促进作用,形成以城带乡、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格局。首先,创新规划工作理念。坚持以人为本,突出保护生态,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相处的理念,建立城乡规划建设与发展、生态系统保护与建立相统一的机制;树立城乡和谐发展理念,有效控制和加强近郊农村城镇化的对接,形成城乡协调和谐发展和城郊互动发展的良性格局。其次,严格城乡规划监管。严格规划管理,充分发挥法律监督、体制监督和民主监督的作用;严格规划审批,强化规划的集中统一管理;加强规划执法队伍建设,严格规划执法。再次,建立城乡规划信息综合平台,统筹管理规划成果,保证数据的一致性,确保城乡规划信息的实时性和实用性。

2、以城镇化为载体和依托,推进“三化”互动协调发展

实现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是中原城市群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途径。要更好地统筹“三化”进程,以工业化为契机,为城镇化提供动力,为农业现代化提供助力;抓好城镇化载体,为工业化提供平台,为推进农业现代化创造条件;抓牢农业现代化基础,为工业化、城镇化夯实根基。而以城镇化为载体和依托,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对于中原城市群城乡统筹发展显得尤为重要。一是大力实施中心城市带动战略,进一步强化核心城市的地位和作用。积极推动郑汴新区建设,与开封一体化发展,拓展郑州城市发展空间,推进中原城市群的核心增长极从单个城市牵引向大都市区牵引转变。二是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加大交通、能源、通讯、能源供应、供排水等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完善城市功能,增强城市的凝聚力和吸引力,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三是重视技术创新和生态环境保护,提高城镇化结构升级效应。加强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正确处理生态建设、环境保护、资源节约与城镇化发展的关系,使城市和农村生态环境不断改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四是加快制度创新,完善推进城镇化的制度和政策保障机制。从户籍、就业、社会保障、城市管理等方面进行创新,全面构建推进城镇化进程的制度体系。

3、合理布局产业体系,促进城乡产业协调发展

合理布局产业体系,统筹城乡产业发展,是中原城市群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方面。首先,加快构筑现代产业体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优化要素资源配置,推行集约化发展模式,着力构建以产业集聚区为载体,现代农业、工业主导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相互支撑、互动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要进一步加快发展食品、有色、化工、机械装备、商贸物流等战略支撑产业;积极培育新能源、电动汽车、生物医药、新材料、节能环保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生产业,积极发展现代生活业,推进河南服务业的转型升级;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发展农村服务业和乡镇企业,加大农村基础建设,引导城市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生产要素向农村流动。其次,大力发展产业集聚区。加快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和结构调整项目建设,提升对产业、人口、环境的承载功能,推动企业向园区集中、园区向城镇集中、劳动力向城镇转移,逐步形成集聚促进就业、就业创造消费、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良性发展机制。依托产业集聚区建设,完善县域公共基础设施,优化产业布局,确立并培育主导产业,促进县域产业集约集群发展,提升县域经济发展质量和水平。

4、构建现代城镇体系,为统筹城乡发展提供承载平台

构建科学的现代城镇体系,可以通过区域之间城市集聚和扩散效应发挥作用来缩小城市的信息和资源的差距,也可以通过不同等级、不同职能的城镇之间人流、物流、资金流、技术流的流通来缩小城乡的差距。因此,中原城市群要统筹城乡发展,必须遵循点―轴―网络化的发展模式,通过交通优先发展,构建“一极、两核、三层”的现代城镇体系,促进形成城乡统筹发展新格局。即“郑汴新区”作为核心增长极;以郑州、洛阳两个综合性中心城市为主要支撑点,推进郑州―洛阳区域网络式发展,打造城市群双核心;依托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城际轻轨和民航机场,打造以郑州综合交通枢纽为中心的“半小时交通圈”和“一小时交通圈”,形成“三层”:郑汴一体化区域作为核心层,位于“半小时交通圈”内的中原城市群其他7个省辖市区域作为紧密层,位于“一小时交通圈”内的中原城市群外9个省辖市市区作为辐射层,从而保证中原城市群实现城乡、区域协调统筹的科学发展。

5、以完善制度为突破口,努力缩小城乡差距

只有打破城乡分割体制,建立城乡统一的制度,才能形成城乡协调发展的局面。中原城市群要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必须要以完善制度为突破口,努力缩小城乡差距。为此,要通过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从经济、社会、空间布局等方面融合城乡发展,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在政策上的平等、产业发展上的互补、国民待遇上的一致,使城乡共享现代文明,促进城乡市场统一开放,生产要素有序流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一要着力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建立公共财政向“三农”倾斜的长效机制,提高一般性转移支付的规模和比例,逐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二要充分发挥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将市场机制和政府调控机制相结合,促进城市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要素向农村流动,促进城市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形成城乡互促、共同繁荣的良好局面。三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重点探索建立城乡统筹、包容性强、可流转、可持续的社保体系。四要统筹发展各级各类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城乡教育公平,进一步推进公共教育资源向农村和薄弱学校倾斜,重点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的质量,让农村孩子享受公平教育待遇。

(注:本文系河南省社科规划项目《中原城市群城乡统筹改革发展试验区体制构建及对策研究》(批准号2009CJJ025)与河南省社会科学院院级课题《中原城市群城乡统筹改革发展试验区研究》(09B06)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 李彦军、叶裕民、倪稞:城市群内城乡统筹的理论基础与现实依据[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5).

[2] 宁军明:区域经济增长的趋同与趋异理论述评[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

[3] 刘丹、刘阳、李睿:中国区域经济发展趋势的理论分析[J]. 经济问题探索,2005(11).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09中国统计年鉴[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

城市经济学原理篇6

[关键词] 熵值法;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作者简介]杜国强(1992—),男,江西财经大学经济学院10国民经济管理班;杨佳伟(1992—),男,江西财经大学信息与管理学院10管理科学班;胡艳华(1992—),女,江西财经大学信息与管理学院10信息与管理1班。(江西南昌 330013)

在城市化过程中,城市发展带来了诸多社会、经济、环境问题,诸如经济发展结构不协调,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通过构建科学的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可以有效地评价城市发展现状,衡量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水平,合理地指导城市可持续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江西各地工业化程度不断提高。江西省分为十一个地级市,各个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资源环境受到的约束不尽相同,可持续发展能力存在巨大的差异,因此,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来评价和指导江西省各个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江西省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一)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思路与原则

城市可持续发展是“经济-社会-环境”三维复合的协调发展,因而城市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应是一个多因素组成的多层次的复杂系统。为了全面、客观、真实地评价江西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水平,应遵循以下建立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

1.科学性原则:指标体系要能够客观地反映城市各方面的发展现状和变化情况;每个指标的概念、数据收集、衡量范围、计算方法都必须要有科学依据,指标的选择也要以可持续发展理论、生态理论、经济理论、社会理论、环境理论以及统计理论为依据。

2.可持续发展性原则:指标体系的建立必须反映两个方面的要求:第一是经济增长的要求,因为贫困问题最终需要靠发展经济来解决;第二是持续发展的要求,即要从长期战略[光来把握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尽可能选取能够体现城市发展潜力和发展素质的指标。

3.目标性原则:建立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目的,在于用来监测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实现的全过程,同时有助于将社会公众的注意力集中到战略目标的实现和关键问题的解决上。

4.简明性原则:可持续发展涉及的内容非常多,如果方方面面都要选择指标的话,那么需要选择的指标就有几百上千个。为此,在实际工作中要学会选择关键性指标,尽量采用综合性指标,减少指标的数量。

5.可操作性原则:可持续发展指标的统计口径和分类方法必须一致,统计数据要有通用性、权威性,计算方法要简捷,所需数据要容易统计并便于计算。同时,定量指标必须能够定量测度,定性指标也尽可能要通过一定的量化手段进行处理。

(二)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我们的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由4个层次,37个指标构成。目标层(U)是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最终结果,是衡量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度?鸦 准则层包括“经济系统”、“社会系统”、“资源和环境子系统” 3大子系统?鸦一级指标是将各子系统按城市的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分类的,有总量指标也有相对指标,共9个指标:经济规模、经济速度、经济结构、人口、基础设施、文化教育自然能源资源、资源利用效率和环境保护?鸦二级指标则是各子系统最有代表性的37个指标。

二、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评价模型

(一)熵值法

熵值法是利用指定指标的信息熵值来判断该指标的有效性和价值。熵表示的是系统状态不确定性量,应用熵可以度量评价指标体系中指标数据所蕴含的信息量,并依次确定各指标的权重。

在本文中,应用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的步骤如下:

1.数据标准化处理。在针对江西省城市进行指标体系构建时,有37个指标,11个城市样本.由于37个指标的内容、量纲及标准都不同,在赋权时必须将各指标值转化为统一的尺度,因此在计算之前需要将各个指标数据标准化。

数据标准化方法根据指标的特性分为三种,正向指标、逆向指标和适度性指标。本文构建的37个指标中有32个正指标,5个逆指标。

正向指标:指标数据越大越好。其标准化公式为:

xij= (1)

逆向指标:指标数据越小越好。其标准化公式为:

xij= (2)

其中yij表示原始数据,xij表示经过标准化处理后的数据。

由原始数据得到标准化矩阵:

X=[Xij]37×11 (3)

2.熵值和熵权的计算。根据数据化标准化结果分别计算各个指标的信息熵,计算公式如下:

ui=-K∑pijlnpij (4)

其中,pij=xij/∑xij,K= ,同时,假设若pij=0,

则pijlnpij=0

从而,评价指标熵权wi的计算公式如下:

wi= (5)

在确定37个指标权重后,即可对江西省11个城市进行综合评分,从而进行比较分析。综合评价计算公式如下:

F=X×W=(f1,f2,…f11) (6)

(二)江西省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结果分析

本文选取江西省2009年和2010年两年数据,37个二级指标数据来源《江西省统计年鉴》、《江西省教育统计年鉴》等。其中,部分指标数据通过年鉴中对应指标进行简单计算得到。在收集完整数据之后,对2009年和2010年两年的数据进行算术平均作为计算指标权重的原始样本数据。

根据原始样本数据,利用熵值法计算各指标的熵值向量w为(0.04470,0.04127,0.0309,0.02611,0.01429,0.01401,0.00842,0.03117,0.01404,0.01511,0.03715,0.04463,0.02679,0.00965,0.01663,0.02348,0.0197,0.01547,0.01959,0.01738,0.01928,0.11999,0.0168,0.09365,0.04755,0.01663,0.01407,0.03123,0.01903,0.01614,0.01262,0.01195,0.01212,0.01561,0.03582,0.03294,0.01411)。利用指标权重进行分类加总,便可以分别测算准则层和系统层对于目标层的权重,其结果如表一。

由表一可见,在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中,社会系统指标占最高权重,经济系统指标次之,环境系统指标权重最低。其中,社会系统中文化教育与科技类指标对可持续发展贡献度最高,尤其人均科研经费支出这一指标权重最高。“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教事业不仅对生产力发展有着卓越的贡献,同时对可持续发展能力也有着重要的贡献度。经济系统指标中,经济规模和经济结构类指标对城市可持续发展度亦有明显的贡献作用。可持续发展最基本的要求是发展,发展不仅要体现出经济规模的发展,更应追求经济发展结构的完善,追求又好又快的发展。在环境系统类指标中,环境类指标占有重要比重,可持续发展要求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环境得到逐步的改善。同时,城市可持续发展是全面的发展,其他相关指标的重要性也需要得到重视。

根据表一的评价体系,可以测度江西省各个城市准则层相关指标的评分以及综合得分,具体结果如表二。

由表二分析可知:江西省11个城市可持续发展度的排名:南昌、新余、景德镇、鹰潭、九江、萍乡、抚州、吉安、赣州、上饶、宜春。排名前3位的南昌、新余、景德镇在综合得分上明显高于其他城市。南昌在经济规模、经济结构以及文化教育的排名靠前,这与南昌作为江西省中心发展地区的关系有关,但自然能源资源、资源利用效率、环境保护方面指标得分较低,这说明南昌城市下一步发展的关键在于环境系统方面。新余、景德镇在自然能源资源、环境保护方面得分较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好,存在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同时,得分最低3位为赣州、上饶、宜春。赣州在经济规模、经济结构等指标方面得分低,这与赣州以农业为主的现状分不开,因此,赣州必须大力发展第二产业和服务业,改善经济发展结构,增强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能力,需要指出的是,赣州地域辽阔,自然资源丰富存在发展潜力。上饶和宜春在经济系统、文化教育和环境保护方面的指标得分都低,这是导致排名靠后原因。大力发展经济是走出不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增加科教投入,保护环境,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江西城市可持续可持续发展总体规划战略

(一)增加科技和教育投入,提高人口文化素质

江西省人口素质整体偏低,这与江西省各城市对科技和教育投入不足有着重要的关系。为了提高城市人口素质,各地必须加大对科技和教育的投入,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创新,离不开科学技术知识的创新和应用。因此,要改革现行的教育和科技管理体制,更新观念,不断优化育人、选人、用人的社会环境,建立全民学习、终生学习的学习型城市。

(二)调整经济结构,大力发展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

经济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和基本要求。为了增强江西省经济发展的可持续能力,必须进一步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积极推进现代化工业的快速发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发展生物技术、环保技术的高新技术产业,提高第二产业在三大产业结构中的比重。大力发展旅游、贸易、金融等服务行业,提高信息产业在第三产业中的比重,使三大产业的比例结构更趋于合理。与此同时,不能忽略农业的重要地位,全面发展城郊型农业和绿色农业,提高农产品中科技含量,增强城市的绿色外向服务功能。

(三)加强城市环境的综合治理,减轻环境污染

江西省各城市需要在评价环境质量和制定合理的环境质量标准基础上,采取预防和治理相结合的办法,使环境项目发挥最佳效益。在治理环境污染方面,要综合运用技术、经济、法律等手段,制定最优的污染防治方案,有效地治理各地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保持良好的城市生态环境。

(四)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增强政府对可持续发展的宏观调控力度

针对可持续发展的法律建设是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建立科学的决策机制和运用合理的调控手段,才能营造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江西省各城市应该逐步完善可持续发展的法规体系,建立健全执法监督机制。

[参考文献]

城市经济学原理篇7

关键词:中原城市群 协调发展 经济法规范 平衡协调

从城市群特点看经济法适用情形

所谓城市群是在特定的区域范围内云集相当数量的不同性质、类型和等级规模的城市,以一个或两个特大城市为中心,依托一定的自然环境和交通条件,城市之间的内在联系不断加强,共同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城市“集合体”。城市群不是空间上相邻的若干个城市简单的聚集,而是通过物理网络(公路、铁路等)和信息网络紧密联系的一个整体。我国将形成十大城市群,即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山东半岛、辽中南、中原、长江中游、海峡西岸、川渝和关中城市群。

从内在联系看,城市群具备发达核心组织能力、较完整的城镇结构体系、快速便捷的交通运输体系以及较发达的区域经济。城市和区域经济存在相互作用,城市群是区域经济发展和城镇结构演化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区域经济从发展到成熟,其空间结构演变就表现为由点到轴、由面到网的城市化过程,此即城市群或都市圈形成的过程。因此,城市群是区域经济发展成熟的标志和城市化的高级形式,其立法也必然寻找高级法形式即经济法。从区域经济的发展阶段分析,城市群是区域城市化、工业化、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规范其活动和行为的现代法杰出代表——经济法与之正好相互匹配。从其组成观察,城市群集合了核心城市和城市,各个城市之间有交通走廊相连,社会经济关系复杂密切,纵横交错,但其一体化程度远高于城市群外的城乡,其法律规范也应当因其更加公私法兼容而呈现经济法的特点。

聚集与扩散是城市经济区域形成和发展的内在机制,它们之间具有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扩散必须以一定程度的聚集为基础,聚集到一定程度必然产生扩散,而扩散又扩大了对新的经济活动的吸聚力,从而创造了新的聚集条件,新的聚集又为新的扩散创造条件,由此推动经济法律关系的动态发展。聚集过程导致集中型城市化,扩散过程引起扩散型城市化。城市群就是在聚集——扩散——再聚集——再扩散的链式过程中不断得到强化和升级。经济法的特殊魅力恰恰在于产业经济法等相关部门法能很好地为其导航、护航,并不断巩固其发展成果。

中原城市群聚少散多的特点与经济法的作用发挥

中原城市群通常是指以郑州为核心,以洛阳、开封、新乡、焦作、许昌、济源、平顶山、漯河在内共9个省辖(管)市构成的城市群体。其中,特大城市2个,大城市4个,中等城市2个,小城市15个,县城34个,建制镇374个。

首先,中原城市群城镇布局呈明显的交通聚集束,这就使经济法的社会法作用能够得到更好的发挥。中原城市群相对集中于京广、陇海、焦枝线上,其中京广线上有4个(新乡、郑州、许昌、漯河);除郑州市以外,陇海线上有2个(洛阳、开封);焦枝线上有1个(焦作)。中原城市群的8大城市中有7座都位于中央铁路线上,比例达87. 5 %。其余15 座小城市中位居上述三条中央铁路线上的有8座,占小城市比例的53. 3 %。由此可见中原城市群呈明显的交通聚集束状态。这一情况虽有利于物资的快速调配,但也容易滋长计划经济的惯性思维和做法。因此,要多用市场规制法进行调整,该让市场去做的绝不要有政府包办代替,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的管理只在“市场越位”时进行弱干预,比如反垄断和加强市场监管等。

其次,中原城市群在空间布局上具有明显的分散性,应充分发挥经济法的政府强干预作用。中原城市群的特大城市间的空间直线距离平均为D = 125.4 km ,这一数字远远高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京津唐地区,也高于周边的关中和武汉地区。可见,中原城市群的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分散性特点。由此可以看出,这里将需要更多行政手段的运用,具体以适用经济法的宏观调控法为宜。

依法平衡协调中原城市群的城市格局

中原城市群的型构集中反映了河南这一中部省区经济发展的空间特征,然而,这种聚集——分散型的空间布局对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来讲是弊大于利的。一般来说,分散的型构是区域开发到高级阶段、城市体系成长到成熟阶段后常见的空间布局。中原地区目前正处于区域开发的初、中级阶段,城市体系还不够成熟,需要城市布局有较强的聚集性。可是,中原城市群区内城市空间联系松散,这就必将导致城市功能难以更好地发挥,从而不利于使中原城市群做到强基固本。

中原城市群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局面,首要的原因是中原城市群缺乏规模较大的首位城市。首先,郑州虽说是首位城市,但由于城市规模不大,首位度只有1.43 ,不能发挥核心城市的聚集和辐射能力。中原城市群除了郑州核心区外,还有豫北新乡、焦作核心区,豫西洛阳核心区,豫中南平顶山——许昌——漯河三角核心区,豫东开封——商丘核心区。这些核心区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大作用,同时也削弱了郑州作为首位城市对这些地区的辅射作用。这一格局造成了该城市群的特殊样态。其次,郑州距离周边特大城市太近,东临徐州、济南,南临武汉、广州,西临西安,北临北京,东南与南京、上海相临。这些城市的中心强度远远超过郑州。郑州位居这些特大城市的中间低谷地带,从而很难形成全国性或世界性的中心城市。也就是说,中原地区已被周边更高一级的中心所分割。

正确的做法是,依法平衡协调中原城市群的城市格局。所以,中原城市群的发展应加强以郑州为中心的周围城市间的横向联系,形成一个强大的大中城市核心区,以“群”的力量开展对外交流,以“群”的力量带动全省发展。具体来说,可采取 “一个中心、一个次中心、一条工业走廊、三条轴线”的发展格局。一个中心是指郑州中心,次中心指洛阳,一条工业走廊指郑洛工业走廊,三条轴线指京广、陇海、焦枝三条轴线。当然,这种格局并不仅仅是为了突出物理网络的现实意义,而是要突出各种发展要素在网络之间的高效合理流动,强调经济法平衡协调理念的切实贯彻和责权利效原则的真正坚持。

依法推进中原城市群的区域产业发展

城市群的综合经济实力是建立在雄厚的产业基础之上的。目前,中原城市群在国民经济中的影响还不大,中原城市群的GDP 相当于长江三角洲的1/ 6 和珠江三角洲的1/ 3 。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首先在于产业基础不够深厚。虽然中原城市群的煤炭、石化、机械、食品、有色冶金、电气等工业有较好的基础和一定的规模,但并没有形成在全国有突出效应的产业集群,经济结构不尽合理,技术水平相对落后,经济效益差。可以说,产业构成仍是以传统产业为主,高新技术产业比重很小,劳动密集型产业仍占据绝大多数比例。另外,中原城市群的不少城市在主导产业选择上,也突出存在着重复投资、产业雷同的问题。各城市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大而全”、“小而全”的布局倾向。有些城市之间只是存在经济规模的差异,在产业结构上并非能够形成互补。由于城市间缺乏合理的垂直分工和水平分工,从而制约了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抑制了城市群整体联动效应的发挥, 导致各城市从原材料到产品市场的争夺战,造成财力、物力和人力的浪费和效率损失。

要使中原城市群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益,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必须在加强宏观调控的基础上,积极探索以构建中原城市群产业生态链为目标的产业发展机制,按照“优势互补、互惠互利、联合发展、共同繁荣”的原则,在产业布局上做到整体布局、区域分工、优势互补、适度竞争。在这一过程中,每个城市在突出和壮大主导产业的基础上,都应在产业链聚集和延伸上下功夫,构筑完整的产业链条,提升产业聚集度。特别是在招商引资上,各个城市应突出产业链招商而不是单个项目的引进,并在产业链配套上多做文章,发挥竞争法(经济法的核心法)和产业经济法(经济法的一个重要部门法)对产业布局和产业促进的重要作用。

中原地区产业发展的现实情况主要有以下内容:纺织工业要大幅度增加出口配额;机械工业虽具有一定的出口能力,但需要提高国际竞争力;建材工业中,玻璃产品居全国第一,水泥年产量居全国第六,发展势头较好;化学医药产品结构不合理,面临国际市场竞争,应大力发展中成药;电子工业在全国同行业中排名靠前;冶金、能源工业中有色金属工业十分关键,要提高技术水平,其中能源工业中电力工业被冲击不大,煤炭工业受到的影响较大。考虑到中原城市群产业结构调整的治理对策,经济法发挥作用的重点应当是:巩固基础产业,努力开发优势资源,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改造传统产业,大力扶持第三产业。重点应放在发展高新技术、高效益产业上,工业布局要向更深层次开发与加工转化。

依法调整中原城市群的区域经济关系

目前,中原城市群协调发展的重要障碍是制度因素所造成的行政区分割,行政区分割导致不同行政区域政策和制度之间的相互冲突与矛盾,形成了各自为政的诸侯经济。由于产业之间的利润率差别较大, 每个地区都不愿放弃高收益产业,因而重复建设屡禁不止,城市间产业的合理分工难以形成。毫无疑问,城市间利益的协调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采取经济法综合调整的方法加以解决。联手共建区域性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体系,充分发挥市场在区域利益调节中的主导作用,弱化区域利益调节中的行政干预手段。构建中原城市群产权交易共同市场,通过资产纽带联系, 实现企业之间和城市之间的资产重组和利益整合。逐步打破地方利益主体、经济主体和管理主体“三位一体”的传统格局,进一步完善市场机制,规范地方政府的宏观调控行为。在制订政策时应综合考虑该地区的综合因素,加强政策的整体性, 注意政策的纵向协调和横向协调。进一步强化一体化管理体制的建设, 以市场手段为主,行政手段为辅,成立政府层面的协调机构,如郑东新区管委会等。现阶段政府在中原城市群发展尤其是大型基础设施和重点城市建设中所发挥的主导作用是一个优势,从而促成了政府可以通过相应的政策措施和财政手段有效地调控城市群各城市的发展。政府应重点发展各中心城市,以强化产业整合、提升产业功能为手段推进城城一体化,并以此带动城乡一体化,建立权威、高效的城市群协调机制,全面推进城市群一体化进程。注重民间高科技企业协调机构的建设,开展技术协作、经济协商,制定生产标准,交流信息,畅通市场渠道,避免出现技术垄断和技术的恶性竞争。

城市群是密切社会沟通与联系的多维的开放经济空间系统。城市群经济中的产业不仅在内部而且在外部都存在广泛的联系,这种联系将更好地利用城市群经济资源,达成协作与分工的合理化,提高产业素质和经济效益。在现代市场经济高度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城市群必须在开放中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对外开放的程度越大、速度越快,城市群发展的水平和质量就越高。客观地讲,目前中原城市群对外开放的程度是很低的,虽然中原城市群的领导和建设者对外开放的愿望是真诚而又迫切的,也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努力,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效果并不明显。郑州在全国城市竞争力评价中,环境竞争力、制度竞争力等排名仍处于末位,因此,应该深刻检讨以往的政策和实践,明确政府的定位,转换政府职能,完善政策,改进工作,尽快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

依法实现城乡协调互动、统筹发展

实现城乡一体化是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的主要目标,也是城市群发展的应有之意。城乡的协调发展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是密不可分的。例如,基础设施的建设提供了区域要素流动的便捷通道,在客观上可以缩小城乡之间、各个城市之间的差距。据统计,中原城市群的城市化水平为36%,高出全省城市化平均水平约12个百分点。但就城乡一体化而言,城乡差别一直在扩大,都市区与郊县农村在经济发展水平、基础设施完备程度、居民生活质量等方面的差距在不断的增大。从产业发展上看,郊县的发展跟不上中心城市的发展速度,在调整产业结构的时候,过大的城乡悬殊使得郊县不具备产业的接收条件,这就直接制约了城市竞争力的整体提升。因此,要使中原城市群得到大的发展,必须缩小城乡差距,使城乡经济协调发展。

具体来说,一是城乡发展要统一规划,统一布局,打破城乡二元化的格局,实施城乡一体化新体制;二是产业发展要统筹考虑,如一些高能耗、高污染、劳动密集型的项目可远离大城市,城市郊区不再以种植粮食为主,而以发展果蔬业、园林业等高效农业为主并兼顾其他;三是基础设施和公益类事业建设要统筹安排,发展电力、交通、教育、环保、卫生、文化等事业,充分考虑到周边县镇和农村的需要;四是要提高公共财政投向“三农”的比例,以“反哺农业”带动整个产业的发展;五是城乡管理体制和制度要统筹协调,建立城乡统一的户籍制度、社保制度、医疗制度、教育制度和就业制度等。总之,通过发展中原城市群将带动广大县域经济的发展,县域经济又必将促进中原城市群的崛起。

参考文献

1.潘静成,刘文华.经济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2.马志强.论我国城市群的发展趋势及存在的问题.商业经济与管理,2003

3.景哲.关中城市群发展的“SWOT”分析.区域行业经济,2003

城市经济学原理篇8

关键词:生态城市;人与自然和谐;生态安全

随着人类城市化的进程,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并日益引起人类的关注,如环境污染、资源短缺、居民生存状况日益恶劣等等。由此有人提出了建设生态城市的概念,并且这一概念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提倡,从而被许多城市视为发展的目标和方向。本文从生态城市及人类发展的角度,以生态城市的伦理思考为基准,在分析中国目前生态城市建设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从伦理关怀角度提出生态城市建设的路径优选。

1生态城市的内涵

197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计划首次提出了生态城市概念,提倡运用生态学方法研究城市生态系统,在全世界范围内推动生态城市的规划和建设。目前生态城市的建设尚处于摸索阶段,学界对于生态城市这一概念还没有形成统一。虽然关于生态城市的定义有很多,其内涵一直处于不断的演变和发展之中,包括社会、经济、文化和自然和谐发展的复合生态系统,具有实现物质循环再生、能量充分利用、信息反馈调节、经济效益最佳、人与自然协同共生的机能等等。[1]生态城市的建设主要是实现城市-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整体协调从而使其达到一种稳定有序状态。通过强调社会、经济、自然的协调发展,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共生共荣。

2生态城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我国传统的道家精神强调“崇俭抑奢,知足守遭”的消费思想及“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的人生理想等等,倡导人们过简朴自然的生活,而不是向大自然过多的索取。一些地方甚至以生态之名,行反生态之实。在我国的生态城市建设过程中,不少地方政府盲目的追求形象工程,扩大政绩,加宽马路,搞大规模建筑群而将原先的建筑格局破坏殆尽,而恰恰忽视了城市与环境的原先的息息相关的联系。自然已经创造了一种合宜的生态,既对人、又对所有居住于该区域的生物合宜,人为的塑造有时只能是一种破坏。

(2)由于生态城市建设中的实践经验与理论的不完善,导致出现生态城市就是山水园林城市的建设误区。很多地方政府认为,生态城市就是城市绿化面积大,空气质量好,生态环境良好的城市。于是出现大规模的用于生态环境建设的措施,如盲目追求绿化面积而挤占农田,造成了农地的无序开发从而损害了城郊农业的发展。又如打破了原先的城市格局,无视自然本身的美,破坏或浪费城市珍贵有限的土地、森林等资源,大兴土木制造人工景观等等。我们在建设生态城市的过程中,不仅要勘察和摸清所在地域的自然环境情况,更应该注意其中的生态变动规律,然后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规划和设计。如在不适宜建设人工湖的地区建湖,本身就是对土地资源的浪费,加上后期缺乏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更是对原先环境的一种破坏。片面追求生态环境建设,忽视了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只追求短期指标,缺乏生态建设的长期性。

(3)交通建设与城市的生态建设有一定的矛盾。许多地方在发展生态城市的同时也在积极拓宽城市道路以改善城市拥堵程度。但是拓宽的道路也为更多的车辆的出现提供了可能,从而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如汽车尾气排放量的增加、噪音污染、公共交通安全隐患加剧等等。

3生态城市建设的路径优选

3.1生态恢复和修复

由于生态城市的建设目前还处于摸索阶段,尚没有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本着因地制宜及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制定出更加适合自己所在地的生态城市规划与设计,我们不妨在自身城市原先的发展基础上,对城市曾经经历过的生态变动进行比较研究,从中找出其曾出现的不符合城市生态化过程的措施原因及教训。并且积极分析其与城市生态化之间的差距,利用一切可能的手段和条件尽量弥补这种差距。开展各种生态及环境污染的监测及修复技术,加大生态修复能力[2]。

3.2发展循环经济,加速产业生产模式生态化

生态城市是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物质、能量、信息高效利用的人类聚居地,是一个社会和谐进步、经济高效运行、生态良性循环的城市。生态城市建设的核心就是经济发展,经济的快速健康持续发展是生态城市的不竭动力。发展循环经济是对传统经济模式的变革,抛弃了原先经济发展与环境不相容的模式,尽可能将经济活动是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以可持续发展为理念,从而保证人类社会的健康延续。循环经济不仅仅只是人类生存的需要,同时也符合市场竞争及优秀劣汰的原则。所以说发展循环经济是保证市场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

3.3加强公共交通建设

生态城市建设必须解决好与交通之间的关系。首先,城市居民对于交通工具具有很强的依赖性,其与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息息相关。其次,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各类汽车的增加量一直位居世界前列,汽车的增加又带来了一系列与环境不协调的问题。因此,在道路改造的同时应本着生态的原则,积极建立健全公共交通系统,加大公民出行公共交通的可选择性,倡导绿色交通。从而逐步改善交通给生态建设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3.4健全政府管理体制,积极引导群众参与

城市是人类居住的主要形式,生态城市的建设自然离不开群众的参与。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拓宽广大公众参与生态城市建设的渠道,不断提高公众的生态环保意识,倡导切实可行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如出行方式的改变,提高公共交通的选择力度;拒绝一次性用品的使用;提倡垃圾分类等等。政府的积极引导开展生态理念的学习,搞好生态文化教育,从儿童抓起培养符合生态城市建设的行为方式。

3.5健全生态补偿机制

加快生态城市的发展有多方面的原因,其中最根本的原因是保持城市的生态安全。我国生态资源短缺以及生态资源供给的无序性直接构成了对生态城市建设的威胁。在生态城市建设中考虑经济建设的因素过多,从而忽略了对于生态资源的培植。传统城市的发展缺乏远景规划,从而给现代生态城市的打造留下了许多困难。如森林的乱砍乱伐,海洋河流的污染等其他生态资源的破坏等,从而使今天对于生态资源的再造需要付出更高的代价。因此,在保证原先城市生态安全的基础上,应健全生态补偿机制。

4结束语

作为世界范围内经济社会谈论的热点,生态城市建设的研究也日益构建了其理论和实践体系。本文从伦理学角度深入的探讨生态城市建设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道德问题,分析其成因及提出解决措施,对于促进我国生态城市建设道路的良性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及现实意义。

作者:邵园园 单位:滁州城市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高文盛.科技时代人与自然二重化关系的理性思辨[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4);98-100.

上一篇:企业信息化的好处范文 下一篇:公路工程信息化建设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