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顶岗实习心得体会范文

时间:2023-11-28 22:16:29

大学生顶岗实习心得体会

大学生顶岗实习心得体会篇1

经过了两周的见习实习,我们认识了冶炼工厂及其设备,这次实习让我们零距离的接触了冶炼工厂,深入的了解了它的生产设备,这学期虽然我们在书本上也学了很多冶炼设备,也见过一些设备的模型,但那些都比较抽象的,只有真正的经历过才能够体会。

实习前我们班分好了组,全班39人分成了3组,我分到了第三组,由班长管琦带队。我们组的实习顺序是硫酸车间——焙烧车间——浸出车间——净化车间——电积车间——挥发窑。10月26号早晨,我们大家迫不及待的等待着出发。下午1点多我们来到了工厂——南方有色冶炼厂。厂方热情的接待我们,并安排好我们的食宿。27号上午上了安全教育课及简单的流程介绍。下午全厂的工艺流程参观。

28号我们开始了正式的参观学习,早晨我们由硫酸车间主任带到硫酸车间,给我们讲了一些简单的要求,然后就让师傅带我们观看设备,在看的过程中,只要我们有什么疑问,师傅总是不厌其烦的给我们讲解。硫酸车间主要是利用焙烧烟气制硫酸。制酸过程主要包括炉气的净化、气体的干燥、二氧化硫的转化和三氧化硫的吸收。采用两转两吸的工艺流程,五氧化二钒做催化剂,用98酸干吸。。原料车间的烟气量大,应控制好鼓风量。二氧化硫时常泄露,有些呛人。主要设备:电收尘器、第一洗涤塔、第二洗涤塔、第一级电除雾器、第二级电除雾器、沉淀槽、冷却器、循环槽、循环酸泵、酸槽、喷淋冷却器、干燥塔、鼓风机、过滤器、热交换器、接触器、98%硫酸吸收塔。

29号我们来到了焙烧车间实习。焙烧车间最重要的就是——沸腾炉。在师傅们的带领下我们沸腾炉的结构和才质;了解了硫化锌精矿沸腾焙烧的目的——脱硫;了解了配料前各精矿的成分和配料后混合精矿的成分,配料方法及其设备;沸腾焙烧的技术,如炉膛前室的风量和风压、沸腾层的高度,沸腾层、炉顶的温度,炉气的出口速度,出口的烟气量等等;空气从高压鼓风机送入至沸腾风斗,中间经过哪些管道设施;炉气从沸腾层出口至电收尘出口,中途要经过哪些烟道和收尘设备……总之,在师傅们的带领下我们在焙烧车间学到了很多东西。

30号我们组参观了浸出车间,浸出车间相对于焙烧车间比较潮湿,师傅们都穿着防水靴作业。浸出车间主要就是用锌电解废液将原材料(沸腾炉焙砂、烟尘、氧化锌一次中性浓缩上清液、锰矿浆等)中的有价金属进入溶液。师傅在带参观设备的过程中给我们讲解了浸出的技术条件:中性浸出和酸性浸出的温度、液固比、PH值、浸出时间等。浸出车间比较重要的过程就是氧化液的制备。

10月31号和11月1号我们自己整理实习资料。

2号又开始我们的见习实习,今天我们应该到净化车间了。师傅介绍了净化目的和方法。净化的目的是将中性浸出液中的Cu、Cd、Co、Ni、As、Sb等杂质除至电积过程的允许含量范围之内,确保电积过程的正常进行并产生出较高等级的锌片。同时,通过进化过程的富集作用,使原料中的有价伴生元素,如Cu、Cd、Co、In、Ta等得到富集,便于从净化渣中进一步回收有价金属成分。净化方法按其原理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加锌粉置换除Cu、Cd,或在有其他添加剂存在时,加锌粉置换除Cu、Cd的同时除Co、Ni;二类是加有机试剂形成难溶化合物除Co,如黄药净化法和亚硝基β-萘酚净化法。最后师傅还重点介绍了主要设备——净液槽。净液槽由槽体、加锌粉圆盘、搅拌机、下料圆筒、窥视孔、放渣口、进液口、溢流沟组成。

3号是我们组实习的具体地点是电积车间。电解车间分为两个系列进行生产。主要的过程是溶液进入电解槽—循环泵—冷却塔—浸液大溜槽(取样化验锌的含量)—熔铸锌锭。在此过程中要控制号电流密度,吐酒石/骨胶/碳酸锶的加入量,槽温、定时对溶液进行取样化验及对阴阳极板的检查,以免极板烧坏。 锌电积是用有花纹的Pb—Ag作阳极和光滑铝板作阴极。车间的环境较潮湿,酸雾又大刺鼻,若不带好劳保用品极易触电。阴阳极板的制作也有参观了,都是极为精密的,要求工人技术娴熟,效率办事。

4号是我们到现场实习的最后一天。我们的实习地点是挥发窑,上午师傅带我们从“源头”到“源尾”,下午师傅带我们到多膛炉,详细的介绍了多膛炉的构造等等。

经过参观以上6个车间,总结已经可以把锌系统的流程认识清楚了并能简述其主要过程及指标。一、也可以把以前学到的理论知识更好的与实践结合起来。可有些方面总结不太注意,不到家。有时走马观花式的学习,对自己一点好处都没有。由于自己学东西,心态不太端正,没有找到学习的支撑点,有些东西就不能摸到其重点了,学的都是皮毛。对自己不负责任,也是这次实习自己不对的地方。希望自己以后要多注意一点,要学会耐心,像汤副总说的做事做事,要先学会做人,再去做事。一个人都不好好调整自己的心态,能做什么事呢?所以这就注定我在考核的时候出洋相,总是答非所问。例如 问题:压滤机的操作要点?自己答的是压滤机的原理。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可能是学得不够认真,没有好好的温故。还是孔夫子说得好——温故而知新。

大学生顶岗实习心得体会篇2

摘要:互联网改变着人们的学习方式与生活方式,对人才培养产生了深刻影响。应用互联网思维解决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提高顶岗实习质量,是解决高职院校进入互联网时代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高职生;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互联网思维

基金项目:上海市民办教育协会2014年立项课题“民办高职院校服务类专业转型发展研究”(项目编号:SMC1412)

作者简介:陈家颐,男,上海邦德职业技术学院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职教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747(2015)02-0058-03

互联网思维,就是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对市场、对用户、对产品、对企业价值链乃至对整个商业生态的进行重新审视的思考方式。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顶岗实习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加强顶岗实习管理,提高顶岗实习质量,在互联网时代不懂互联网思维不行,不用互联网思维也不行。

一、用户思维:为学生量身定制顶岗实习方案

用户思维的核心是强调用户至上,一切为了用户,千方百计满足用户需求,这也是互联网的取胜之道、成功之道。中国电子商务平台“双十一”活动,连续不断创造销售奇迹,从2009年的0.6亿迅速增长到2014年的500多亿,靠的是互联网便捷快速,靠的是服务至上的思维定位,得客户者得天下。

(一)坚持学生为中心

顶岗实习是职业院校安排在校学生实习的一种方式。根据职业教育人才成长的特殊要求,为了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高职院校通常会在学生毕业前安排学生顶岗实习,时间有半年、也有一年。意在通过顶岗实习,让学生在真实职业环境中积累职业岗位经验,以便顶岗实习结束后可以直接进入企业就业。由于社会需求与人才培养存在的不对称性,顶岗实习的专业差异较大,有的机会多求大于供,有的机会一职难求。学校量身定制顶岗实习方案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中心,顶岗实习做到精细服务,精准服务。

(二)细化学生顶岗实习的目标

顶岗实习的总体目标是综合能力训练和就业。理想的目标是两者兼顾,但事实上往往不能兼顾。因为无论是行业还是企业对学生的就业都有门槛,学生对就业也有各自的选择。学生顶岗实习后,有的可以就业,有的不能就业,有的学生选择自主创业,学校只有对学生顶岗实习目标进行细分,才能满足量身定制的要求,提高顶岗实习目标的适切度。

(三)通过挖掘企业和学生顶岗实习的需求,合理安排顶岗实习内容、时间和模式

这不是估摸与猜测,积极探索“旺入淡出”、“岗位轮换”等不同的顶岗实习工学结合多元模式,丰富学生顶岗实习的体验。顶岗实习坚持用户至上,不仅要注重多少学生参加顶岗,进行数量统计;更要重视学生在顶岗实习中的心理体验,善于将学生实习的体验ROI变成绩效考核的KPI[1],提高学生顶岗实习环节的满意度。

二、产品思维:为企业发展提供合格人才支持

产品思维是产品制作过程中,由目标引导到产品的思维习惯。互联网产品日新月异,在虚拟空间实现真实产品赢利,离不开产品思维的影响。微信借鉴QQ发展的思路,坚持目标引领,在短短的时间内实现了用户破亿。互联网企业强调产品经理的基础要求规则是:把自己当成用户。做任何事,能够从产品的角度来思考问题,用做产品的思维来开展整个工作。顶岗实习期间高职院校向企业提供的是初级产品,最终是为了向企业输送合格的岗位人才。

(一)确立合格人才培养与使用的代价意识

学校通过压缩校内学习时间增加企业顶岗实习是一种代价,企业为得到合格员工付出对学生指导也是一种代价。只有付出代价,才能得到回报。如果学校仅仅将学生视为廉价劳动力,甚至以此作为激发企业提供岗位的动力,只会与制定的人才培养目标相背离。如果企业将学生顶岗实习只是当作廉价劳动力,让学生从事简单劳动,只会使学生对实习失去兴趣,影响学生对本职业的正确认知。不仅不利于合格的人才培养,而且会加剧员工的流失,影响企业的持续发展。确立合格人才培养与使用的代价意识,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将企业的需要与学生发展的需要结合起来,提高学生发展与企业发展的同步。

(二)加强实习生管理,提高学生自我成长的能力

有效的顶岗实习是学校带教老师、企业指导师傅和实习生共同努力的结果。顶岗实习管理要遵循顶岗实习的规律,带教老师要定期检查,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实习中的困难,尤其重视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2]企业师傅要根据真实生产的规范与要求,指导学生实施安全生产、规范生产、有效生产。顶岗实习生要按照实习要求,努力工作,及时总结,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

(三)合理评定顶岗实习质量

企业生产与人才培养有相通之处,但两者之间对人才质量评价客观存在差异。企业所需要的合格员工仅靠学校的培养是不够的,在顶岗实习过程中,企业对学生所提出的要求有时是模糊的,对学生的评价是建立在一种对学生质量的体验上,企业对学生只能给出的答案是“好、不好或者一个分数”。很少能够告诉学校,学生哪里不好,哪里教育出了问题,更不可能告诉学校用什么的方法改。因为,学生经过顶岗实习的训练,毕业后对职业还有各自不同的选择,企业对顶岗实习生的体验好不代表学生成长的无限生机。所以,合理评定顶岗实习生的质量,学校需要征求企业的反馈意见,还要确立提高学生培养质量的主体意识。[3]

三、极致思维:为顶岗实习学生做好指导

极致思维是将互联网产品做得最好的思维,互联网企业对极致的理解是“只有第一,没有第二”,是“把自己逼疯,把别人逼死”,是“不疯魔,不成佛”。本质是为用户做得最好。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的服务怎样将做到极致,体现出专业态度与专业精神。

(一)加强顶岗实习生职业态度和职业精神的指导,激发学生对职业的热爱,提高他们职业的理解度和忠诚度

顶岗实习生从学校环境走到企业环境,有诸多的不适应。企业反馈学生的不适应,往往是职业理解和人际沟通问题大于技术问题。学生存在岗位认识理想化、人际沟通简单化倾向,对岗位要求不理解,导致顶岗不安心,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将顶岗实习中的职业认识教育做到极致,帮助学生树立明确的职业定位,是做好顶岗实习的基础。

(二)重视顶岗实习网络指导

一个专业学生往往是分散在不同的单位和地点顶岗,老师要做好个别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还必须善于通过互联网与顶岗实习的学生保持沟通。比如,运用微信、QQ等社交平台,组织顶岗实习的学生及时分享经验,共商解决困难的办法,丰富学生的实习体验,增强学生的适应能力。

(三)充分发挥校内指导教师的作用

顶岗实习生的时间主要在企业,指导工作往往容易依赖企业指导教师完成,校内指导教师的作用发挥不足。事实上,顶岗实习期间,无论是学生还是企业都期望校内指导发挥更大的作用。由于校内教师与学生接触时间长,对学生更了解,对学生实习的目标和要求更明确,比企业指导的协调能力更强,校内教师要主动介入顶岗实习,主动想实习生和企业所想,做实习生和企业所做,并且要主动发现,解决企业指导所不能发现的矛盾和问题。

四、迭代思维:快速改进,提高顶岗实习质量

迭代是快速改进,是产品不断进步和发展的过程。任何一个成功的互联网产品都经过一个怀疑、接受、追捧的快速迭代的过程。顶岗实习模式在职业院校推进同样经历不理解到理解、试点到全面推广的过程。顶岗实习环节要更好地发挥人才培养的作用,必须借鉴互联网迭代思维方式,快速改进诸多方面的不足,但快速改进不是方向的变化,而是细节不断完善。

(一)不要错过每个工作改善的机会

顶岗实习是学校的人才培养重要环节,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需要,代表着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方向。改善顶岗实习首先要改善工作方案。在现有校企合作背景下,顶岗实习方案刚开始不能有完美主义情节,或是将方案做到100分才让学生去顶岗。尤其是受专业岗位人才需求的影响,专业学生的顶岗实习机会不等,统一的顶岗实习质量标准,也不完全能适应所有顶岗实习生的质量要求。所以,学校要制订统一的要求,对顶岗实习生有基本的要求,又要对不同顶岗实习的学生有个性化的质量要求,包括顶岗中轮岗的标准,克服重顶岗实习生集中单位学生的指导和质量考核,轻人数分散的学生的顶岗实习指导和质量考核;重首岗顶岗质量标准考核,轻转岗顶岗的质量标准考核,以确保学生顶岗实习的有效性。

(二)丰富学生顶岗实习改进工作的参与感

顶岗实习改进的目的是提高学生实习质量,学生是顶岗实习质量的体验者,也是质量的最终评价者。学生参与工作改进体验的前提是参与,学校在顶岗实习前的方案制订、方案实施、实习结果的考核和反馈等各个环节让学生参与。顶岗实习是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他们通常会将学校所学和实际岗位所需进行比照,顶岗实习过程中他们对在校学习效果有最直接的感受。学校除了实习前要详细介绍校内外实习的差异,让学生有一定的思想准备,用足够的热情,与学生一道解决顶岗实习过程中问题,丰富学生顶岗实习工作改进的参与感。

(三)提高顶岗实习迭代的创新度

迭代要求创新,要从顶岗实习的专业需求出发,针对专业岗位能力的差异,切忌标准雷同模仿。创新需要做减法,顶岗实习重点做到不复杂,一目了然。专业的重点在什么情况下,是学生对专业顶岗实习要求需要花一段时间才能了解时,就必须减少,让学生在顶岗实习的每个环节都能知道应当做什么。做减法是简约,简约不是简单。简约的背后是技术与模式创新,是“少一分太少,多一分太多”。创新需要做细节,只有将每个细节都处理得恰到好处,顶岗实习才是完整。互联网时代的模仿和抄袭,难以避免。顶岗实习方案可以借鉴模仿,但做好每个细节,并且具有完整性,就不惧别人抄袭模仿,最终必将形成独具特色的模式,必定会培养出独具一格的人才。

互联网时代是一个开放、合作、共享的时代,应用互联网思维改进高职院校的顶岗实习工作,提高顶岗实习质量,需要合理定位、以人为本,强化指导,快速改进,不断完善顶岗实习的制度,加强学校、企业和实习生的合作,形成人才培养的合力,使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真正进入互联网时代。

参考文献:

[1]郝静.结合职业技能大赛的高职毕业设计创新模式探究[J].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12(1):32-35.

[2]曹晓兰.论校企合作中的毕业生顶岗实习[J].保险职业学院学报,2012(2):90-92.

[3]王金岗,李玉香.高职顶岗实习有效教学评价的研究与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10(23):57-60.

大学生顶岗实习心得体会篇3

关键词:辅助器具;顶岗实习;问卷调查;对策

顶岗实习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有效方式,这在职业教育界已形成共识。但是,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在顶岗实习实施过程中,学生、企业、学校都遇到了一些难题,影响了顶岗实习的效果。康复辅助器具应用与服务专业(以下简称康复辅具专业)是我国最新设立的专业,主要是培养为老年人、残疾人提供辅助器具服务的专业人才。该专业顶岗实习也刚刚运行两届,仍需要更多实践的检验。因此,作者跟踪调查研究了该专业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分析影响顶岗实习效果的因素,提出了提高顶岗实习质量的对策。

一、康复辅具专业顶岗实习调查数据及分析

笔者对我国仅有的康复辅具专业2009级、2010级进行过顶岗实习的学生进行了匿名问卷调查,最后得到162名同学提交的150份有效问卷,通过整理、分析和统计,得到如下相关数据:

1.学生及家长对“2+1”人才培养模式的认同

康复辅具专业采取“2+1”人才培养模式,赞成该模式的学生占比86.67%,有9.33%的学生表示无所谓,但也有4%的学生表示没必要。对于实习时间,51.67%的学生接受目前采取的大三第一和第二学期进行顶岗实习政策,26.67%的学生认为可以采取不同学期交替进行的方式。有42.67%的学生表示家长非常支持,有41.33%的学生表示家长支持,而有16%学生认为家长的态度一般。

2.实习单位的选择

有近74%的学生通过学校提供的单位信息落实了顶岗实习,也有24%的学生是通过家人、亲戚、朋友的帮助而获得实习岗位。在实习单位类型选择上,49.33%的学生重在获得经验而不在意类型,41.33%的学生选择了国企和事业单位,而选择外企和私企的比例分别为6.67%和2.67%。在这些实习单位中,只有68%的学生认为所实习的内容与所学专业相符合,另外的32%的学生选择了不相符。在整个实习期内,有近50%学生换过至少一次实习单位。

3.顶岗实习指导

有35.67%的学生反映学校教师与其联系频繁或非常频繁,61.67%的学生回答是偶尔联系。在师生联系时,38.66%的学生认为老师会频繁的给予专业指导,56%的学生认为只是偶尔指导一下,还有5.33%的学生觉得老师根本没有对其进行过指导。

对于学校教师的指导需求,有69.33%的学生希望定期每月或每季度至少1次,17.33%的学生希望随时得到指导,而希望在实习结束前1个月需要指导的学生占比12%,在实习刚开始1个月内希望得到指导的仅占比1.33%。学生认为最有效的指导方式中,QQ、飞信等网络指导方式以42.67%居首,电话指导方式占比32%,现场指导方式占比17.33%和邮件指导方式占比8%位居后两位。

相对于校内指导教师,校外指导教师的指导更为频繁,60%的学生认为能够得到频繁的指导,但也有34.67%的学生认为只是得到偶尔的指导,甚至5.33%的学生选择根本没有任何的指导。

4.学生对顶岗实习的认知

在学生最关注顶岗实习哪方面的回答中,61.33%的学生关注未来发展空间,18.67%的学生关注技能提升,10.67%的学生关注就业,也有8%的学生选择了实习待遇。

在实习过程中,同学们最顾虑的前三项内容是担心发展空间小(74.67%的同学选择);担心实习走过场,学不到东西(64%的同学选择);担心操作技能欠缺,不能胜任工作(45.33%的同学选择)。

关于就业问题,57.34%的学生愿意或非常愿意留在实习单位工作,有26.67%的会纠结犹豫,同时有10.67%的学生明确表示根本不会留在实习单位就业,其余学生则表示无所谓。

对于实习对口问题,44%的学生认为实习内容对口很重要,能够锻炼自己的专业能力,而41.33%的学生表示无所谓,只要学到东西就好,另外的14.67%则认为只要实习单位与专业对口即可。

5.顶岗实习的收获

顶岗实习从事的工作岗位中,辅助器具销售、适配、库管等服务人员占比44%,办公室职员占比30%,管理人员占比4%,其他占比21.33%。

对于顶岗实习的总体评价,37.67%的学生锻炼了社会适应能力,22.6%学生收获了专业知识技能,4.11%的学生承认受老员工挤兑,心情不畅。相比较实习前,53.67%的学生认为职业技能提高明显或非常明显,40%认为提高一般,仅有5.33%的学生认为没有提高。对于就业的促进,62.67%的学生认为增强了就业的信心,而有18.67%的学生觉得受到一些打击。

二、康复辅具专业顶岗实习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顶岗实习的顺利实施离不开学校、企业、学生这三个主体的参与,那么,在落实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必然与这三方面有关。

1.学生方面

学生缺乏足够的心理和思想准备,面对真实的工作环境后,发现和期望中的生活环境、工作条件有明显差别,从而产生较大的心理落差。尤其与同班其他同学比较后,发现自己的待遇、交通、住宿、工作强度等处处不如他人,更觉自己“吃了亏”,好高骛远之下,或工作消极,或擅自离岗。有的学生独立能力差,心理素质差,难以应对出现的人际问题,加上自我调节能力不强,遇到矛盾时很容易会出现顶撞、争吵。一些学生不沟通、玩失踪,和学校、家长躲猫猫;另一些学生则不断地向家人哭诉、抱怨;部分娇惯学生的家长甚至会主动要求学生中途退出实习,导致负面影响在学生中蔓延。这些半途而废的实习,对于校企合作也产生了不良的影响。

2.学校方面

虽然在顶岗实习工作的要求中,规定指导教师要经常对所负责的学生进行访谈和交流,及时解决学生在实习中所遭遇到的问题。但顶岗实习学生人数比较多,且实习单位分散到各个省市,由于学校的师资与教学经费不足,学校既没有足够的教师可以派到企业对实习学生进行跟踪管理,也没有足够的经费支撑全过程管理的庞大开支,对顶岗实习的学生无法实施有效的全程管理。

此外,学校管理和考核制度还不完善,对顶岗实习学生很难实施客观准确的考核,缺乏对顶岗实习学生有效的考核方式,更缺乏有效的执行力度,导致部分学生不在意实习期间的表现。

学校与企业合作不深,难以保证实习效果和长期合作。很多实习单位是靠学校领导、教师的私人关系建立起来的,一部分是学生自己找的,这种校企关系很微妙,学校合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较高,但能为企业提供的技术支持能力有限,一旦一方出现问题,将很难继续合作,必然影响学生的实习质量。

3.实习单位方面

一些企业往往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通常把顶岗实习学生当作企业正式员工使用,对学生期望值过高,忽略了他们顶岗实习的学生身份,没有给学生足够的岗位培训和循序渐进的适应期,也没有提供同工同酬的待遇。在学生出现一些小的问题时,企业缺乏足够的耐心和教育,往往草率地辞退学生。更有企业严重违反劳动法,强制要求学生长时间加班,学生难以承受,选择离岗也就成为必然。

企业中层、老员工的言行举止也对实习学生产生很大的影响。有些老员工挤兑挖苦学生,甚至为了达成私利指使利用社会经验少的学生;一些企业的人员流动性较大,经常会有新任的主管在业务技术上还不如实习的学生,但又不信任学生的能力,听不进去建议和意见,甚或出现打压学生的现象。

当然,企业从学校获得的技术、合作等支持的不足,也导致企业在对实习学生的管理、培养上的积极性不高,管理方式粗放也在所难免。

三、完善康复辅具专业顶岗实习的对策

1.加强对学生顶岗实习的动员和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认识

实习之前的在校期间,做好充分的准备和安排,召开专题会议动员和引导学生端正专业思想和实习态度,树立正确的实习动机;指导学生正确处理各种人际关系,正确对待付出与待遇的关系;帮助学生调整好实习心态,以求职、就业的态度对待实习,认真扮演好新的社会角色,在实习中培养吃苦耐劳精神和敬业精神;使学生认识到顶岗实习阶段是从学习阶段走向工作岗位、适应社会的必由之路的重要途径。

2.加强校企间的沟通交流,建立稳定高效的实习基地

在安排顶岗实习的前期阶段,校企双方应签订协议,明确双方的管理责任,在实习时间、实习人数、实习要求、实习考核、实习部门、生活条件、工作报酬等各个方面以正式约定的方式予以规定。同时,校企合作共同完善顶岗实习制度和管理文件,建立顶岗实习管理平台,从顶岗实习学生确定实习单位,到实习过程监管、成绩评定、指导教师管理、学生实习档案管理等的全过程管理。

3.建立专兼结合的实习指导教师队伍,实现学生双向管理

一方面,建立专任的顶岗实习指导与巡回检查队伍,鼓励专任的双师型教师到企业指导和巡回检查顶岗实习,营造专业教师参与顶岗实习指导与管理的良好环境。另一方面,建立在现场指导学生顶岗实习的行业企业兼职教师队伍,学校要与企业合作制定兼职教师聘任与管理办法及顶岗实习耗损补贴办法,保证兼职教师指导学生实习的合法化,取得相应的指导费用,确保顶岗实习效果。

4.深化校企合作,建立科学评价体系

评价体系包括对学生、实习单位及实习指导教师进行评价。学生评价着重于顶岗实习效果评价,由校企共同设计考核指标体系,校企分工考核,综合评价。学校联合相关行业协会合作制定顶岗实习单位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定期考核实习单位,优化顶岗实习基地,保证顶岗实习有充足的企业、岗位和项目。校企合作制定实习指导教师考核评价体系,定期开展考核评价工作,为指导教师确定等级,并作为支付薪酬的重要依据,不断优化指导教师队伍。

顶岗实习是康复辅具专业培养合格辅助器具服务专业人员的重要途径,也是学院大力推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形式。目前,在这个全新专业的建设中,推行顶岗实习难免会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但只要深入分析问题及其原因,不断总结经验,通过加强学校、学生和企业三方之间的沟通与合作,细化管理体制和评价体系,就一定能提升顶岗实习效果,实现学生满意、校企共赢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周晓彬.高职学生顶岗实习的调查与对策研究[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118(10):151-152.

[2]孙百鸣,徐进,张明明.高职学生顶岗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1,20(02):32-34.

[3]邵政.高职院校学生实习预就业阶段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职教通讯,2011,(14):72-74.

[4]刘茂福,韩慧仙,薛涛.学生顶岗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机械职业教育,2010,(11):44-48.

[5]逯铮,张海波.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9,(06):48-50.

大学生顶岗实习心得体会篇4

Abstract: During the establishment of a national demonstrating college, Sichuan Electric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initiate the "Three Three One Five" Mode to develop the college post-secondary apprenticeship program. The first "Three" are three targets which aims at generic ability, professional ability and comprehensive ability. The second "Three" are three kinds of post-secondary apprenticeship which are apprenticeship for experience, apprenticeship for applicable skill and apprenticeship for employment. The "one" is the ISO9001 quality control system. The "Five" are five ways to implement the program to realize a win-win situation for all the students, college, employer and the whole society. The first way is signing contract with company for post-secondary apprenticeship. The second way is supplying post-secondary apprenticeship at a profession position of major. The third way is supplying training of special professional skill. The forth way is supplying practical training basement in school. The fifth way is establishing an open education system.

关键词:顶岗实习;“三三一五”模式;四方共赢

Key words: post-secondary apprenticeship program;"Three Three One Five" mode;win-win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36-0298-02

0引言

顶岗实习指按照专业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安排,组织学生到生产、管理、服务等岗位参加生产性实习或顶岗实习,通过学校和合作企业双向介入,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教育环境和资源,将学校的理论学习、基本技能训练与企业实际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以培养学生的全面职业素质、技术应用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主线,为生产、服务一线培养后备人才的一种教育培养模式。

近两年来,在创、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过程中,四川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将顶岗实习作为践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环节,对顶岗实习方案设计、过程管理、评价标准进行了整体的构思,充分利用学校、企业差异化的教育环境和资源,坚持“适度够用”的理论学习,配以基本技能训练,在高职专业教育全过程融入“顶岗实习”实践性教学,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知识与技能,学会做人与做事,学会学习与创新,达到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整体要求,逐步实现了学生、学院、企业和社会的四方共赢。

1确立目标导向,系统设计人才培养方案

认知规律认为教学过程应体现出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个别到一般,由感性到理性的人类学习规律。因此,我们将顶岗实习能力目标划分为通用能力、行业专门技能、综合能力三个层次。通用能力目的是提供职业入门教育,让学生学习本职业(专业)的基本工作内容,了解职业轮廓,完成从职业选择向职业工作世界过渡并初步建立认同感;行业专门技能目的是提供职业关联性教育,让学生对工作系统、综合性任务和复杂设备建立整体性的认识,掌握与职业相关联的知识,了解生产流程和设备运作,思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技术与劳动组织之间的关系,获取初步的工作经验并开始建立责任感;综合能力目的是提供职业功能性的教育,让学生掌握与复杂工作任务相对应的功能性知识,完成非规律性的学习任务(如故障诊断),并促进合作能力的进一步发展,成长为初步的专业人员并形成较高的职业责任感。

我院保留3年6学期学制,为使学生达到此三项能力,我们将顶岗实习分为三阶段,第一阶段:体验式顶岗实习,主要培养学生的通用能力,具体安排在第一、二学期,在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和企业,通过参观、访问、讲练结合、项目课程等方式,帮助学生了解本职业的基本概念、标准化要求和典型工作过程;第二阶段:技能应用型顶岗实习,主要培养学生的行业专门技能,安排在第三、四学期,在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和企业,通过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教学,使学生在职业情景中完成有一定难度的专业任务,利用专业规律系统化地解决问题,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合作能力,养成反思的习惯,在此期间要求学生参加工种考试考取职业资格上岗证;第三阶段:准就业顶岗实习,安排在第五学期的后六周和第六学期,学生必须带任务、集案例,到企业具体岗位针对真实的岗位完成毕业设计,此阶段在前两阶段能力目标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课本之外的拓展知识,并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按照自己确定的标准、流程和进度独立地或合作完成学习、工作任务,具备一定的质量及效益意识。在顶岗实习实施和管理过程中,强化“5S(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职业管理培训的各项要素引导学生以良好的心态适应社会,以健康的心理投入顶岗实习,提高学生对企业和岗位规范的认知。

同时学院充分利用“电力三下乡青春光明行”社会实践服务队,积极鼓励学生参加暑期综合素质社会实践顶岗实习,强化学生的职业精神和责任意识,尽快完成在校大学生向合格劳动者角色的过渡。

2导入ISO9001,强化过程管理

为了达到人才培养质量与行业企业、岗位职业要求“无缝对接”,与生产一线的实际情境相融合,加强学生顶岗实习管理,确保顶岗实习的质量和效果,我们积极推进管理机制创新,构建了支撑目前顶岗实习有效运行的管理体系。

2.1 建立校企协作管理机构顶岗实习过程中,学生身兼两种身份,即“高职学生”和“企业准员工”,校企双方均负有教育与管理的职责。学院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工作实行院、系(部)二级负责制即学院学生顶岗实习工作领导小组和系(部)学生顶岗实习工作管理小组。校企双方通过定期走访座谈、现场随查等方式进行双向交流,与实习学生进行现场沟通与指导,认真查找问题,统计分析各类情况,切实改进和调整学院学生顶岗实习工作方案,共同制定和完善顶岗实习管理制度,对顶岗实习工作进行检查、评价,通过有效的制度规范和管理模式保障顶岗实习过程管理的实效性。

2.2 强化过程监控导入ISO9001的PDCA循环(计划、实施、检查、处理)使顶岗实习的各个环节得到有效监控,从运行模式设计到规章制度建设,从实习基地的遴选到顶岗实习的安排,从校外实习指导到学生教育管理和安全风险控制,初步形成了具有四川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特色的学生顶岗实习闭环管理系统。ISO9001质量管理文件由三级文件构成:第一级纲要文件,确定了顶岗实习工作整体纲要及各部门职责,它对学生顶岗实习任务开始到结束进行全过程监控,明确了教务处、学生工作处、招生就业处、系(部)职责和任务,规范了顶岗实习各个环节的操作程序,使顶岗实习每个环节都有章可循,也为各个部门之间的协调合作提供了依据和保障。第二级操作文件(19个),针对纲要文件规定的顶岗实习工作各个环节制定具体操作细节。操作层面的文件分类两大类:教学管理制度和学生管理制度,教学管理制度制定了《学生顶岗实习成绩考核实施办法》等10项制度,对合理布局和安排学生顶岗实习单位间各专业学生分布等结构性问题,各专业顶岗实习教学计划,执行计划并检查计划落实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参与校外实习基地建设,负责对全院学生顶岗实习进行过程监控与检查,切实保证了学生顶岗实习的质量。学生管理制度制定了《顶岗实习学生管理办法》等9项制度,对学生人身及财产安全、突发事件管理方面都进行了详细的规定,有效保障了顶岗期间学生的合理合法权益,维护了企业的员工管理,保证了顶岗实习的顺利开展。第三级记录文件(128个),包括顶岗实习中学生、教师,学校、企业等所有需提交的文案、数据、格式等资料,作为顶岗实习过程监控和评价的依据。

2.3 企业、学院、学生三元评价学生的顶岗实习成绩由企业、学院、学生共同评价完成。一般情况下,企业对学生在岗工作的劳动纪律、职业道德、团队协作、工作能力等综合职业素养进行全面考察,在顶岗实习结束时给出考核成绩及评议,占顶岗实习成绩的50%;学院成绩包括顶岗实习情况(实习日志、周记及撰写顶岗实结报告等)考核和遵守顶岗管理纪律情况的考核,占顶岗实习整体成绩的40%。学生自我评价占整体成绩的10%,是顶岗结束后,由学生撰写顶岗实结报告,并对自己进行综合评议。其中,企业鉴定成绩具有一票否决效力,即该项成绩不合格者顶岗实习成绩直接作不及格处理,不再进行成绩总评。

3拓展顶岗范围,构筑开放式教学体系

通过到签约单位顶岗实习、专业对口企业顶岗实习、特种专业技能顶岗培训、校内实训基地顶岗实习、“电力三下乡 青春光明行”复合型人才培养顶岗实习等五种灵活多样的顶岗实习途径,学院保证学生毕业前进行半年以上与所学专业及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相吻合的顶岗实习,实现人才培养质量与行业企业生产一线的工作实景相融合,与岗位技术要求“无缝对接”。

3.1 签约企业顶岗,角色定位实习安排已经与用人单位签订《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的毕业生进入签约单位实际工作岗位顶岗实习,这种与专业及工作岗位紧密结合在一起,有明确角色定位、强调岗位适应性的实习不仅使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受益匪浅,也使企业与新进员工有更充分的相互了解,缩短磨合期。据统计,学院2010届毕业生中有812名(约占毕业生总数的56%),在最后一学期到签约单位或自主联系的实习单位参加顶岗实习,他们的优秀表现博得了用人单位的广泛好评。

3.2 专业对口企业顶岗,预就业实习学院紧盯人力资源市场,把未落实就业单位的学生或未到签约单位顶岗实习的学生安排到专业对口的校外实习基地顶岗实习。学生到企业顶岗,分担实习单位大量的实际工作,因为操作技能强、综合素质高而被顶岗实习单位留用的同学很多。如学院水利水电与建筑工程系2009届50名在中国水电建设集团乐山沙湾电站施工项目部进行顶岗实习的学生中,就有35名学生因顶岗实习成绩突出,被单位留用,其余的同学也因出色的表现而被其它相关单位聘用。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将关口前移,主动与学院联系,共同研究、制定具有明显“校企合作”特点的人才培养方案,并愿意为学院提供学生校外实习场所、顶岗实习岗位及教师到生产一线挂职锻炼的岗位,大大地扩充了学院的教学设施设备,又进一步促进了学院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实现了企业、学院双赢。

3.3 校企合作顶岗,特种、高危岗位实习为了解决输配电线路施工、运行与检修等特种岗位、高危工种“顶岗实习高风险、技能培养动手难”的现实问题,实现学生与岗位零距离对接。企业与学院共同编制“顶岗培训计划”,完全按照行业岗位培训标准和技能考核标准,抽调企业内训师,实施现场培训,着重培养学生的岗位技能,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训结束考评合格获得行业技能鉴定中级工证书,实现双证融通。如四川省电力公司与学院开展的“特种岗位培训,高危技能实习”。2010届270名毕业生参加了此项实习,通过16周的顶岗实习,学生积累了生产现场经验,全部都达到国家职业技能鉴定中级工要求,合格率为100%。

3.4 校内实训基地顶岗,特色就业实习学院集四川省电力公司技术技能培训中心、应急培训中心、焊接技术培训中心于一身,配备了极强的专业技能培训师资和大批生产性设施设备,拥有一座装机3×1250kW的生产性教学电厂,并按企业生产要求建设、管理实训场所,能支撑学生从职业岗位认知实习、基本技能训练、综合技能训练到岗位适应性训练的实践性教学。以输配电线路专业为例,高压与超高压输电线路室外实训场地不仅满足输电专业每届200名左右学生的生产性实训及送电线路工、配电线路工、送电线路架设工等行业工种中级工~高级技师职业技能鉴定要求,还满足电力行业技能培训考核、技能大赛的要求。

3.5 社会服务顶岗,综合能力实习学院建立“电力三下乡青春光明行”社会实践服务队,将暑期社会实践与学生顶岗实习相结合,开创了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顶岗实习的新路子。2008年,完成了“512地震”重灾区崇州怀远镇西山九年制学校,11幢共1520平方米教学板房、53间教室的通电工程;2009年、2010年,在“灾后重建顶岗锻炼”和“灾区重建感恩行”活动中,志愿者服务队分别赴资阳、什邡、德阳电力电力公司各个部门顶岗锻炼,极大地缓解了灾区电业部门重建任务繁重、人力资源不足的局面。社会实践服务使学生在感恩社会中得到与他未来工作岗位相一致的实践机会,走进生产一线,亲身体验电力生产员工的甘苦,把学院培养与社会、企业实际需要结合起来,实现“零距离”上岗。

4顶出好口碑,树立优品牌

努力超越,追求卓越!顶岗实习顶出了学生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爱岗敬业精神;顶出了学生脚踏实地、吃苦耐劳的催人奋进的斗志。我院学生在顶岗实习中展现出来的职业技能、职业道德、人文素养,为学院赢得了良好的声誉。近几年用人单位从专业技能、学习能力、创新精神、团队意识、爱岗敬业、责任意识、阳光心态等9个方面对学院毕业生质量进行反馈,综合满意率保持在95%以上,实现了学生、学院、企业、社会四方共赢。

注释:

①川电院[2009]127号.四川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培训中心)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办法[Z].

②赵志群.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南[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37-38.

参考文献:

[1]姚和芳.探索顶岗实习管理模式 构筑开放教学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09,(6).

[2]裴智民.“2+1”工学结合工作站管理顶岗实习“1”的模式初探――以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2+1”工学结合为例[J].经济研究导刊,2009,(19).

[3]川电院〔2009〕127号.四川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培训中心)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办法[Z].

[4]赵志群.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南[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37-38.

大学生顶岗实习心得体会篇5

【关键词】高职院校“2+1”人才培养模式顶岗实习 教育管理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5C-0178-02

顶岗实习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职业素质能力的重要途径,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顶岗实习以其工作岗位的真实性,实现了学生与岗位的零距离接触。本文通过分析高职院校“2+1”人才培养模式下顶岗实习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提出做好“2+1”人才培养模式下顶岗实习学生教育与管理工作的若干对策。

一、高职院校“2+1”人才培养模式下顶岗实习内涵及意义

高职院校“2+1”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学生入学后,前两年在校接受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实训学习,第三年到校外实训基地进行顶岗实习,从事具体工作岗位,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和职业素质能力。

顶岗实习实际上是一种“开放式”的教学模式,它通过有效地利用合作企业资源,校企双方共同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和职业综合素质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其意义在于:第一,通过顶岗实习,让学生以“准员工”的身份进入企业,参与企业生产、管理、服务等实践活动,在真实的企业环境下参加生产劳动,接受企业文化的熏陶,获得真实的职业体验,实现学生向员工身份转变,有利于学生职业素质的全面提升。第二,通过顶岗实习,促使学生将所学专业理论知识与具体工作实践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激发学习的兴趣,丰富工作经验,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第三,通过顶岗实习,既能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品质、敬业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又可使学生学会宽容与忍让,提高服务态度和人际交往能力,有利于学生更早、更快地接触并融入企业和社会,提高就业生存能力。

二、“2+1”人才培养模式下顶岗实习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

在顶岗实习过程中,由于学生人数众多,实习地点分散等诸多原因,顶岗实习期间学生的教育与管理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顶岗实习期间学生管理难度大。由于各高职院顶岗实习单位、岗位众多,实习地点分散,而且有些实习岗位流动性很大,学生往往得不到及时、有效、全面的管理,管理难度较大。主要原因在于:一是多数高职院校重视程度不够,实习任务不明确,管理松散,也没有建立完善的顶岗实习管理办法、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制度和考评体系;二是在实习过程中,企业只是把学生当做实习生或学生来看待,没有按照企业正式员工来管理;三是多数高职院校没有建立专兼结合的顶岗实习指导教师队伍,很难满足顶岗实习指导要求。

(二)职业素质较低,适应能力差。通过走访调查广西南宁几所高职院校,结果显示学生顶岗实习稳定率低,职业素质较低,难以适应企业工作环境。主要原因在于:一是部分学生认为参加顶岗实习只是为了获取学分,致使不能快速融入企业生产中去,同时,高职学院是为一线培养技能型人才,学生难以承受一线工作和锻炼,缺乏爱岗敬业精神和吃苦耐劳精神,服务态度出现偏差。二是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流于形式。三是学生到企业实习,难以适应企业严格的规章制度,不能坚持正常工作,出现离岗现象。

(三)思想认识不高,难以调整好实习心态。学生刚刚步出校园,面对社会的形形,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难免会受到影响,加上社会竞争激烈,竞争中金钱至上以及享乐主义思想对学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尤其表现在工作环境、条件、工资待遇上的攀比上。同时,学生在新的工作岗位上实习一段时间,面对具体的实习生产环境,发现顶岗实习与自己所想象的有很大的偏差,逐渐失去了实习的兴趣,对实习厌烦的情绪会逐渐滋生,造成学生不能够正确认识自己,难以调整实习心态。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在于学生思想上没有正确认识顶岗实习的意义目的,没有充分调整好顶岗实习心态。

(四)出现心理问题。在顶岗实习过程中,一些学生表现出不安、焦虑、烦躁心态,缺乏处理问题的信息,出现自卑、消极、失落、懒惰心理。其主要原因在于:一是大多是学生是“90后”、独生子女,自我独立性差,一味依赖家庭,产生惰性心理;二是在校所学知识不能立刻应用到实践中来,造就一部分学生感觉理想和现实相距太大,产生失落心理;三是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差别,工作任务繁重,导致学生难以适应企业生产运作环境,致使部分学生产生失落心理;四是顶岗实习期间人际关系复杂,学生既要处理好同事之间人际关系,又要处理好上下级之间的人际关系,导致学生压力大,出现不安、焦虑心理。

(五)存在安全隐患。学生的安全问题主要有两种:一是学生顶岗操作期间发生的安全事故;二是学生在工作岗位意外发生的安全事故。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实习地点分散,实习岗位各不相同,有的学生从事与电、机械有关工作;有的学生纪律性差,工作经验不足,在工作中容易出现安全事故;有的学生住宿与工作单位距离较远,上下班交通过程中的安全问题;有些学生时常上夜班或加班,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有些学生思想比较单纯,自我保护和防范意识薄弱等。

三、对策

“2+1”人才培养模式下顶岗实习期间学生教育与管理涉及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共同参与,为保证顶岗实习期间学生的教育与管理顺利有序的运行,可以采用如下策略:

(一)建立健全管理机制和管理机构。成立顶岗实习领导小组和管理机构,由学院主管领导、各实习点企业负责领导、教务处处长、学工处处长、系主任组成,统筹和指导顶岗实习工作。构建规范的顶岗实习管理体系、制定完善顶岗实习相关制度、明确职责。实行企业指导教师,校内指导教师、班主任、辅导员“四位一体”的管理模式,企业指导教师负责学生的专业实践技能、职业素质的培养;校内指导教师负责学生专业理论知识、毕业论文的指导工作;班主任、辅导员负责学生的思想教育和生活管理工作。

大学生顶岗实习心得体会篇6

关键词:高职院校;顶岗实习;实习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51-0007-03

目前,高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的关键是顶岗实习,大多数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中都设置了学生顶岗实习这一实践教学环节。顶岗实习既是我院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学生走向社会的前奏曲。其目的是为了完成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学校与社会的沟通,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技能、职业意识和岗位意识,尤其是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实际工作能力。顶岗实习一方面使学生了解了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体会到自己的优势与缺陷,进一步明确了专业方向、端正了学习态度和正确定位就业;另一方面对参加顶岗实习的学生如何进行科学、规范、有效的管理,进一步提高这一实践教学环节的成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院近几年来对高职学生顶岗实习工作进行了积极探索。

一、顶岗实习过程的实施

在我院的人才培养方案中,以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为例,在第五和第六学期分别安排了企业顶岗实习和毕业实习工作,企业顶岗实习单位必须是与我院正式签订过校企合作协议的企事业单位,而且这些单位提供的相关实习岗位必须与该专业培养目标相一致,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和岗位适应性,通过一年的企业顶岗实习和毕业实习,有助于学生提前就业。

1.建立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校外实训基地是高职院校进行实践教学的载体,有助于学生实现学校到岗位之间零距离适应,从而帮助学生能够顺利就业。因此在顶岗实习实施过程中,首先需要学院相关部门和专业相关教师协作,利用各自的人脉关系等积极建立该专业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为了保证顶岗实习工作的顺利开展,在校外实训基地建设过程中,学院制订了一系列校外实训基地的遴选标准及管理办法,在制度上保证了校企双方可以形成一种长期稳定的“合作”机制。依据互惠、共赢发展原则,学生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可以帮助企业在短期劳动力调剂、相关应用性课题研究、为企业储备技能型人才方面提供便利;另一方面学校可以充分利用企业的人力和物力资源,强化技能训练,达到学生顶岗实习的目的。

以我院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为例,签订相关校企合作协议的顶岗实习单位有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余杭农产品检测中心、海通食品有限公司、浙江省农科院质量标准研究所、杭茶院、杭州乐乐食品厂、杭州诺加特健康科技有限公司等,其中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余杭农产品检测中心、浙江省农科院质量标准研究所、杭茶院等为浙江省内权威检测机构,承担着省内食品企业生产的产品的检验任务。学生在实习单位老师的指导与培训下,亲身体验了现代食品检测技能和检验制度,通过顶岗实习期间的工作锻炼,与单位员工的互相交流,相互帮助,共同提高,学生的工作表现和动手能力得到了实习单位的充分认可,同时提高了自身的人际交往能力,明白了谦逊严谨的处事风格在工作中的重要性。在为人做事方面,学生也懂得了遇到问题时就要多向身边的人请教、学习,虚心听取领导的教诲,大小事情严格按照工厂流程办理,培养了学生踏实、严谨的工作作风。

2.根据学生的就业需求,合理安排顶岗实习岗位。为了确保学生能实现真正意义的顶岗,食品专业一是根据专业学生所具备的职业资格证书安排相对应的岗位,与相关企业协商,提供充足的实习岗位,保证学生顶岗和轮岗的需求,切实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另一方面对于有少部分学生已经有了较明确的就业单位,希望提前到该单位进行顶岗实习和毕业实习,在满足实习单位与专业有较紧密相关度的前提下,签订相关自主顶岗实习协议,同意学生进行自主顶岗实习。以食品2013届毕业生为例,这部分学生最终都在顶岗实习单位实现了顺利就业。因此根据学生的就业需求,合理安排顶岗实习岗位,有助于学生提前就业。

二、顶岗实习的组织与管理

为了提高学生实习的质量,让学生能通过顶岗实习真正提高职业技能,从而实现零距离就业。学院对顶岗实习的精细化组织、管理和考核办法进行了积极探索,以期达到实习的预期效果,把学生培养成为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1.统筹安排顶岗实习的准备阶段。顶岗实习是由学校、企业和学生共同参与完成的一项系统工程。学生是顶岗实习活动的主体,学校是顶岗实习的组织者,企业是学生顶岗实习的直接管理者。为保证顶岗实习工作的顺利开展,学院设立了三级管理机构——顶岗实习领导小组、顶岗实习指导小组和顶岗实习学生小组,实行“分级负责,企业协助”的管理机制。

在顶岗实习组织过程中,首先由专业负责人组织召开学生顶岗实习动员大会,让学生深入了解顶岗实习有关管理制度,包括《学生顶岗实习考核管理办法》、《专业顶岗实习工作安排》、《顶岗实习鉴定手册》等,向学生提供校企合作企业的相关顶岗实习岗位,让学生自己选择顶岗实习的单位和岗位,如果某个实习单位学生报名人数太多,专业再进行协调和沟通,尽可能满足学生的需求,这对后期学生顶岗实习的管理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在学生出现思想问题时有助于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保证实习工作的顺利进行。

学生在认真学习顶岗实习的有关规定基础上,签订《学生顶岗实习承诺书》,并以具体某一实习单位为顶岗实习学生小组,确定小组长和专业指导老师,保证在实习期间遵守学校和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不得擅自离岗,有事及时向单位和学校指导老师请假,不做有损实习单位形象和学院声誉的事情。

2.人性化管理顶岗实习的实施阶段。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期间接受企业和学校的双重管理和指导,在顶岗实习期间有校外实习指导老师和校内实习指导老师,其中校外实习指导老师由顶岗实习单位指定,具体负责学生在实习单位的职业技能指导;校内实习指导老师由专业安排,具体负责学生实习期间的组织管理工作,可以通过学院顶岗实习网上管理系统、QQ、E-mail、电话、短信等多种方式。学校要求学生每周在顶岗实习网上管理系统上传周记一次,把一个星期的实习工作进行总结,校内指导教师在网上管理系统上每周批改一次,通过这种形式,可以实现远程指导,了解学生的思想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帮助学生克服实习中遇到的困难,从而解决相关问题。如果有些问题解决需要现场指导,校内指导老师会尽可能克服时间和交通等因素的限制去企业看望学生,具体解决某些问题。

虽然各个专业在实施顶岗实习教学环节前,组织学生进行了“岗前”教育培训工作,明确告知学生进入企业后要改变自己的角色定位,了解企业运行的基本规律、工作人员的基本心态、企业管理的原则等,以企业的“员工”身份进行实习,自觉服从实习单位的工作安排,在更广的层面熟悉企业,增强适应能力。但在顶岗实习的第一个月,绝大多数学生还是会出现较为严重的“不适应”企业工作环境的问题,他们还是没有改变自己学生的角色,觉得企业的管理比学校管理严格,甚至有的学生觉得“苛刻”,因此校内实习指导老师需要不断做好学生、企业相关人员的沟通工作。对学生实习过程中碰到的实际问题,如:实习期间的住宿问题、生活设施的改善、学生每天的工作时间问题、网络周记的上传等方面及时与企业相关部门沟通解决,做好企业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桥梁工作,保证学生顶岗实习工作的顺利开展。在此过程中,对由于身体原因不能胜任企业工作岗位的同学及时进行岗位调准,同时通过学生顶岗实习开始一个月的学生周记及时批改,对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出现的思想变化及时劝解,把问题及时解决,以此保证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以一种积极的心态去工作,切实提高自身的实践技能。通过这种人性化的管理,在企业、学校和学生三方的沟通和协调下,学生会很快转变自身一些不正确的观念和想法,对顶岗实习有了一个统的认识,这在实习初期的管理中显得尤为重要,能使学生尽快适应企业的工作环境,培养实际工作能力。

3.客观评价学生顶岗实习的总结考核阶段。在顶岗实习的考核方面,企业指导老师最具发言权,因此为了客观评价学生顶岗实习,校企双方必须共同参与,将企业考核和学校考核有机结合,两者各占一定比例。企业指导老师结合学生在企业期间的职业道德、劳动纪律和工作能力等各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实习结束后在学生实习鉴定表的最后一页上进行填写,并对学生的总体表现给出优、良、及格等成绩,企业指导老师签字确认后加盖单位公章有效。

学校考核主要由校内指导老师的评价为主,校内指导老师主要依据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各环节的实习任务完成情况。一是学生在实习期间是否每周都按时上传周记、周记的完成质量等;二是校内指导老师会按专业要求对各个实习点进行现场指导,认证听取企业员工对学生工作表现的反馈,并结合学生每天要求填写的日常工作记录等;三是顶岗实习结束后,专业组织一次顶岗实习交流工作,各个实习单位推荐一位学生对整个小组在实习单位的工作进行总结并以PPT形式汇报,同时邀请下一届本专业的学生参与,让下一届学生通过与高年级学生面对面的交流,以学生真实的企业顶岗实习经历为案例,对顶岗实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提前做好思想准备。最终校内指导老师综合三方面的内容给予考核评定。

顶岗实习教学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为有效推进“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为社会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面向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岗位需要的高技能人才,应加强校企双方深层次的合作,依托于本地行业背景的特殊优势,按市场要求重构人才培养标准,建立一个校企合作共赢的“双赢”机制,各方应共同努力,携手共进,从而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高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罗冲.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探索,2011,(9):88-89.

[2]黄晓林,唐全,张毅,等.药学专业高专学生顶岗实习效果评价[J].重庆医学,2013,42(6):710-711.

[3]卢飞跃,渠川钰.高职学生校外顶岗实习的探索与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08,(17):51-52.

[4]徐耀生.高职生顶岗实习精细化管理的探索与实践[J].职教论坛,2013,(11):45-47.

大学生顶岗实习心得体会篇7

(湖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 湖南 长沙 410131)

摘要:构建职业院校学生顶岗实习标准是为了科学检验学校的教学质量和毕业生的职业能力。职业院校要依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充分发挥职业教育集团的平台作用和行业优势,通过校企合作,联合构建顶岗实习的内容和考核两个实习标准,在顶岗实习的内容上细分岗位、明确流程,在顶岗实习的过程中分类指导、分段实施、整体推进,在顶岗实习的评价中引入实习基地第三方机制,达到规范学生实习活动的管理与指导,促进学生专业技能提高,帮助学生创造就业“零适应期”的目的。

关键词 :职业院校;顶岗实习标准;刑事执行专业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4)12-0111-04

作为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最后一个综合性环节,顶岗实习是学校组织、帮助学生将校内所学理论知识与企(行)业工作实践有机结合的重要载体,也是学校与企(行)业合作培养人才的有效方式,其目的就是让学生在完成全部课程并考核合格后进入企(行)业一线参与实际岗位工作,进行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的综合强化训练,形成较强的职业意识和独立胜任岗位工作的职业能力。因此,有必要按照专业与企(行)业岗位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或职业内容对接、教学过程与企(行)业生产过程对接的要求,研究构建学生顶岗实习目标与任务、内容与要求、考核与评价等标准。

构建职业院校学生顶岗实习标准的作用与意义

学生顶岗实习作为职业教育从理论到实践的关键教学环节,是把抽象的知识转变为具体操作的重要途径,是培养合格专业技能型人才不可或缺的内容。构建职业院校学生顶岗实习标准有着重要的作用与意义。

(一)是加强职业院校学生顶岗实习管理的需要

顶岗实习管理体系应该包括顶岗实习的目标确定、内容优化、过程管理、质量考核以及基地建设等内容。顶岗实习标准是贯穿于顶岗实习管理体系所有内容中的红线,能将整个顶岗实习管理体系通过量化的形式体现出来而便于操作。标准是指为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针对实际的或潜在的问题而制定的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

2011年9月19日,教育部在北京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实习管理工作视频会议”。有关领导明确指出:职业院校要结合本企(行)业实际岗位要求,加快研究制定学生实习标准和监督检查政策措施,逐步建立和完善国家、地方、学校三级实习标准,探索建立实习标准动态更新机制。

2014年5月2日通过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要求:职业教育要“适应经济发展、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需要,建立专业教学标准和职业标准联动开发机制。推进专业设置、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相衔接,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专业设置、教学过程等方面的衔接”。

缺乏顶岗实习标准不仅使学生无法明确实习目标,也使得职业院校和实习基地在实习过程监管中责任不明,更对学生实习的结果考核无据可循,实习也就很难达到预期目标。职业院校要落实教育部加强职业院校学生顶岗实习管理有关文件精神,提升对学生顶岗实习标准的重要作用与意义的认识,构建格式规范、结构清晰、内容明确的学生顶岗实习标准。

(二)是提升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需要

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包括育人模式、教学模式和就业模式等三个方面,但人才培养的效果最终都要体现在毕业生的能力与素质能不能符合新形势下企(行)业发展的要求。以刑事执行专业为例,毕业生在就业后能不能“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打得赢”,就是看能不能做到“四强八会”——即政治素质强、适应能力强、体能素质强、格斗防卫能力强,会管理、会办案、会教育、会矫治、会应急处置、会调解纠纷、会做群众工作、会文书制作。“四强八会”职业能力既是刑事执行岗位工作能力要求的具体内容,也是司法警官类职业院校刑事执行专业人才培养的具体目标。对刑事执行专业而言,就是要通过在刑事执行工作岗位的顶岗实习来培养学生“四强八会”能力,也最终以对其“四强八会”能力的掌握情况来检测顶岗实习环节甚至是整个人才培养过程的实际效果。因此,制定职业院校学生顶岗实习标准,既是完善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内容,更是构建学生顶岗实习方向性指针、切实保障顶岗实习质量的需要。

(三)是帮助职业院校毕业生实现就业“零距离”的需要

职业院校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应以企(行)业工作岗位核心技能指标为基点,以“实际、实用、实操”为质量标准,使学生正式进入企(行)业岗位工作后“来之能用,用之能成”。因此,除了在校内理论教学环节要引入真实案例作为教学载体,引入真实项目组织教学内容,引入真实流程改革教学方式,营造职业岗位环境和氛围,推动岗位核心技能教学情景化、模拟化和实操化,实现课堂与岗位的紧密对接外,在校外顶岗实习环节要以“岗位—职责—任务—能力—内容”主线为路径,按照统筹布局、多方参与、分类指导、分段实施、整体推进的形式,引入第三方评价机制,充分发挥职业教育集团的平台作用和行业优势,以“校企合作”为主要形式,共同制定、实施包括顶岗实习项目内容标准体系和考核评价标准体系在内的职业院校学生顶岗实习标准,帮助学生明确顶岗实习的主要任务、基本环节和考核标准等,规范他们的实习活动管理与指导,促进他们专业技能的提高,帮助他们创造就业零适应期。

职业院校学生顶岗实习标准体系的主要内容

职业院校学生顶岗实习标准体系主要应该包括顶岗实习的内容体系标准和考核评价体系标准两个部分。前者解决学生实习的目标问题,后者解决学生实习的成效问题。

(一)立足企(行)业工作岗位,制定职业院校学生顶岗实习的内容体系标准

首先,梳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所确定的就业岗位(群),将其确定为学生实习的目标岗位(群)。例如,刑事执行专业实习的目标岗位(群)统一为监狱基层一线民警。

其次,解构企(行)业相关工作岗位的职责,分析各个工作岗位所承担的具体工作任务。如监狱一线基层民警岗位应完成的典型工作任务有:新犯收监,罪犯学习、劳动和生活“三大现场”管理,罪犯思想、文化、技术“三课”教育,监管安全防范与应急事件的处理、安置帮教、释放等。

再次,在明确企(行)业相关岗位职责和应完成的典型工作任务的基础上,分析其所需的核心职业素养,再对应构建学生顶岗实习的职业能力模块。学生核心职业素养包含思想政治素质、文化素质、身心素质和职业素质等四个方面。以刑事执行专业为例,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对应的顶岗实习职业能力模块是具有一定的政治理论水平和忠诚、勇敢、坚韧、奉献的警察职业道德,公平公正、依法行刑的执法理念;学生文化素质对应的顶岗实习职业能力模块标准是具有较强的表达、沟通、交流能力,能有效开展罪犯教育和矫治工作,能较好地制作执法文书;学生身心素质对应的顶岗实习职业能力模块标准是具有良好的自我心理调节能力、工作适应能力和较强的警务技能;学生职业素质对应的顶岗实习职业能力模块标准是具有较强的刑务处理、现场管理、罪犯教育矫正及安全防范等业务能力,具有一定的管理水平等。

(二)遴选典型工作任务,设计顶岗实习项目,形成顶岗实习的内容标准体系,要求学生逐项完成有关项目训练

以刑事执行专业为例。监狱基层一线民警职业能力模块中“现场管理”的基本工作任务与实习项目对应情况如表1所示。

(三)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制定学生顶岗实习考核评价体系标准

首先,将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按不同的实习阶段和实习工作岗位分解为学生具体的实习任务标准,同时相应地确定每个实习阶段和岗位指导教师的工作标准。如刑事执行专业学生顶岗实习时间为7个月,分成特警队、入监监区、常规监区、出监监区、教育科、狱政科、刑罚执行科等七个阶段,每个阶段为一个实习岗位,各为期约一个月。

其次,确定各实习阶段考评内容的关键指标、考评实施方案与标准、考评人员结构等。按不同的实习阶段递进实施,完成一项,考核一项,逐项达标。不达标的不能进行下一阶段的实习。以刑事执行专业为例,学生顶岗实习第一阶段的岗位、任务标准及指导教师工作标准对应情况如表2所示。

再次,建立以职业关键能力为核心,最终反映人才培养素质的综合考核评价指标体系、专业综合技能考试题库及测试办法。学生顶岗实习考核与评价按百分制进行计分。其中,顶岗实习成绩由四个部分构成:(1)顶岗实习态度(包括遵守实习单位纪律、工作表现、出勤等方面)占总成绩的20%,由基地指导教师评定;(2)顶岗实习表现(包括顶岗实习中的学习态度、实习日志记录、实习内容掌握程度等方面)占总成绩的30%,由基地指导教师评定;(3)综合技能测试占总成绩的30%,由学校教师和行业专家评定;(4)顶岗实习报告占总成绩的20%,由学校专业教师评定。而顶岗实习成绩按四级分制确定,即优秀(90分以上)、良好(80~89分)、合格(60~79分)、不合格(60分以下),且学生顶岗实习成绩评定原则上应呈正态分布,优秀的比例不超过20%。学生在结束顶岗实习结束之前的最后一个环节就是参加专业综合技能测试。学校应会同实习基地,以学生顶岗实习的主要内容为模块建立专业综合技能测试题库,每个模块应包括100个以上真实案例或情景模拟测试题。如刑事执行专业综合技能测试题库包括警务技能、罪犯集体讲评教育、罪犯个别谈话、监管安全与防范、法律文书制作等模块。测试方法应当包括测试内容、测试流程、评分标准、等级评定等。刑事执行专业实习学生“罪犯集体讲评教育” 综合技能考试题库及测试办法如表3所示。

最后,制定其他考评制度标准体系。包括《顶岗实习单位标准和考核办法》、《顶岗实习指导教师工作标准和考核办法》、《顶岗实习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和《顶岗实习学生考核办法》等。

职业院校学生顶岗实习标准构建的基本原则

(一)依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学生顶岗实习标准

人才培养方案是学校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所制定的实施人才培养活动的具体方案,是对专业人才培养的逻辑起点、培养目标与规格、内容与方法、条件与保障等培养过程和方式的描述和设计。构建学生顶岗实习标准,就要依据人才培养方案,重点突出能力目标、知识目标和素质目标。

(二)细分岗位、明确流程构建顶岗实习标准

职业院校在对整个顶岗毕业的内容体系和考核体系进行系统设计时,要按照企(行)业相应的主要岗位,以及在不同的岗位上主要工作内容,明确出学生在每个实习岗位、每个工作流程中所要达到的目标,使得实习的内容和考核标准定量化、精细化,尽可能让学校专业教师、基地指导老师和学生对实习目标都一目了然,并且可实现、可操作。

需要指出的是,考评应与各个实习岗位和实习工作流程紧密结合,实习一环、指导一环、考核一环。此外,还应将过程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既从各个环节把握顶岗实习的质量,又总体上把握学生顶岗实习的成效及其职业技能的提升情况,使整个评价结果更趋客观公正。

(三)校局联盟、校狱(所)合作构建顶岗实习标准

职业教育的发展离不开企(行)业的参与和支持。对任何专业而言,实习基地应该既是实习岗位的提供者,又是学生的主要就业接收单位。实习基地对专业人员的需求量,对工作岗位所需的知识要求、能力要求、素质要求、工作内容等都比学校要更加明晰。以刑事执行专业为例,学校构建本专业学生顶岗实习标准,先要取得省司法厅和省监狱管理局的支持,按“校狱合作”的理念,牵头组建并充分发挥好司法行政职业教育集团平台作用,形成由学校牵头,司法厅领导,监狱管理局、各监狱参与的“双主体”共同育人格局,探索多方参与、共同建设、互利共嬴、多元评价的长效运行机制,增强办学活力。校狱合作构建、执行学生顶岗实习标准,就可以按照监狱基层一线民警的职业要求培养学生,又能使学校和基地共同评定学生顶岗实习的过程表现,共同约束学生,是一举两得的举措。

实践证明,职业院校结合企(行)业工作岗位和人才培养目标,构建逻辑严谨、内容科学、结构清晰、覆盖面广、操作性强的学生顶岗实习标准,是对学校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集中检验,不仅可以规范学生顶岗实习活动的管理与指导,而且对综合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及其较强的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职业精神和独立胜任岗位工作的职业能力的形成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有力地推进了学校、学生和企(行)业单位“三赢”良好局面的形成。

参考文献:

[1]覃曼卿,龚江南.高职文科专业顶岗实习标准的制定研究[J].当代职业教育,2013(7):62.

[2]包世萍.高职顶岗实习教学评价体系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7):152.

[3]龚江南.高职分散型顶岗实习考核评价体系的构建[J].职教通讯,2012(1):50.

[4]姚恺帆.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硕士论文,2012:39.

大学生顶岗实习心得体会篇8

Lv Pinpin

(Department of Information and Engineering , Zibo Vocational of Institute, Zibo 255000, China)

Abstract: The post practice must improve management and operation mechanism as an important way to cultivate students professional capacity and job skill. It is the necessary factor in practice teaching system and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course of talents educating. This article analyses the status quo for post practice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puts forward suggestions.

Keywords: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Combination of Working and Learning;Post Practice

顶岗实习是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方式,是培养和提升学生就业能力、就业技巧及增强岗位体验的一项重要教学环节和社会实践活动。顶岗实习是实现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生产、实践相结合的有效途径,学生通过一定时间的岗位锻炼,有利于增强其岗位适应性,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许多学生正是在顶岗实习期间完成了就业。顶岗实习有利于校企对接,有效实现学校与企业的“零距离接触”。同时也是帮助学生,特别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习的重要途径。

2010年2月,淄博职业学院信息工程系与烟台富士康科技工业园签订了“顶岗实习”合作协议。自3月至7月,共有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08级100名学生前往企业进行为期四个月的顶岗实习。笔者作为带队指导老师,与学生一起深入企业,见证了此次实习取得的成效及暴露出来的问题。本文就这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今后学生的“顶岗实习”提出具有指导意义的建议。

一、顶岗实习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企业工作岗位与学生所学专业相关性不强

近些年,随着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饱和度越来越高,企业对该专业人才的需求也随之减少。一般规模的相关专业企业很难一次提供百人的顶岗实习岗位。而目前国家还缺少鼓励企业和社会各界支持学生顶岗实习和社会实践的政策及法规,政府有关部门缺乏相关的政策支持。特别是在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情况下,大学生就业已经很难,高职学生顶岗实习难度就可想而知。这就导致学生实习岗位数量不够,直接影响顶岗实习顺利进行。另外,即使企业为学生提供顶岗实习岗位,如我系此次实习签约的烟台富士康科技工业园,也会受到商业机密限制等因素,提供的岗位也大部分停留在低技术含量的简单重复劳动上,很少有能从事专业技术较强的岗位,顶岗实习的功能被变相扭曲,无法达到顶岗实习的目的。于是造成了学生接触的一般都是边缘辅助岗位,也就有了学不到东西的感觉。

2、企业为学生提供的实习岗位单一

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追求利润最大化是其天性,因此企业需要的是能熟练工作的员工,它不愿意也不可能频繁调动一个人的岗位,这就使得学生很可能总是在同一个部门、同一个岗位或同一道工序上实习,而这与“工学结合” 人才培养模式所提出的目标是不一致的。

3、顶岗实习环节学校承担的风险较大

在此环节,学生的实习是在校外完成,即学生直接进入企业或社会顶岗工作。学生实习地点分散,师生之间信息互通比较困难。顶岗实习相对在校期间,个人空间自由度大,而且我们的学生大多缺乏社会经验,这些因素注定存在着重大安全隐患,给学校和教师的管理增加了难度。而学生因工致伤或休息时间内的受伤以及其他难以预料的受损事件均难以避免,一旦学生伤害事件发生,学校需要承担一定责任。

4、学生认识不足,适应能力差

由于学生初涉社会,很多学生难以接受从学校到企业的管理模式,在实习最初的一到两个星期,80%左右的学生都表现出了身体、心理等方面的不适。虽然随着时间的推移,多数学生逐渐适应了企业的工作环境和节奏,但仍有部分学生以身体不适等原由申请离职,接受学校另行安排实习单位或自行联系实习企业。在整个顶岗实习期间,学生暴露出了缺乏自信心,缺乏主动性和吃苦耐劳精神,自主能力差,适应期长,进入角色慢等状况。这一问题反应出很多学生对自己定位不准,部分学生对实习的岗位期望过高,导致理想与现实差距较大,产生严重的逆反心理。

二、针对今后顶岗实习环节的几点建议

1、正确认识和处理专业对口问题。在学生三年制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顶岗实习”环节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能力,而且根据企业现状,一味要求实习岗位与所学专业完全对口既不现实也无必要。因此,作为“顶岗实习”的参与者,应在专业对口问题上达成一个共识:即大专业对口,具体岗位多样化。事实上,如果学校、家长与学生过分强调专业对口,会使本来就紧缺的工作岗位的选择更受限制,到企业“顶岗实习”的道路也将越来越窄。

2、重视校内外实习基地的建设,强化实践教学活动。一方面,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增加实践性教学经费投入。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学校加大投入建设规模适度具有真实职业氛围的校内生产型实训基地,建立良好的产教结合运行机制,用生产带动实训,定位职业岗位,使教育教学更贴近市场。另一方面,高度重视校外顶岗实习基地的建设,拓宽实习岗位渠道,有计划地加强与专业相关的、有一定规模、生产技术较先进、管理严格、经营规范和社会声誉好的企业进行联系,将其作为重点合作对象。

3、加强对高职学生的就业指导,规划各专业的职业发展方向。在学生刚入学时就应开展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专题讲座,教育指导学生明确自己将来要做什么,目前能够做什么,达到目标还要完成哪些必备工作。在顶岗实习时,让学生明确顶岗实习的意义,明确个人的特点和职业发展方向,鼓励学生在实习中不断学习、不断进步。

4、做足学生顶岗实习前的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心态。一是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岗前指导,特别是顶岗实习的宣传动员,使学生摆正心态,对企业、对社会的要求有一定的认识,对实习期间可能遇到的生活、工作以及心理、精神方面的困难和挫折有一定的思想准备,并掌握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 应该让学生认识到,到企业顶岗最重要的是感知真实的工作环境,为毕业后的工作做好心理准备,摆正未来工作的“心理预期”。重视顶岗实习前的教育和学习。二是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和诚信教育。围绕爱岗敬业、团队协作精神和吃苦耐劳精神为主题。三是加强学生安全法纪教育。对生产安全、人身安全和法纪作为重点内容,反复强调和提醒,预防突发性事件的发生,及时掌握学生身体和心理动态,排查各种隐患,确保顶岗实习学生安全和稳定。

上一篇:刑事科学技术专业课程范文 下一篇:税收征管制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