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疗病人护理措施范文

时间:2023-11-19 04:26:50

化疗病人护理措施

化疗病人护理措施篇1

【关键词】白血病;化疗;护理

【中途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0349―02

白血病是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是一种由于在造血组织内白细胞无限制地恶性增生,并侵犯和弥散到全身组织器官的急性恶性疾病,具有起病急骤、进展快、病程短、预后差的特点。因正常造血受抑制,主要表现为贫血、出血、感染以及浸润四大症状。治疗除做骨髓移植可能完全治愈外,主要靠化疗来达到病情缓解,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随着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白血病已不再是通常认为的绝症,及时发现、正确治疗及科学的护理给了白血病患者生存的希望。现将近年来我科收治的8例白血病患者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护理措施:

1 心理护理

除了对患者进行常规入院教育外,首先让患者懂得化疗是急性白血病缓解或治愈的主要措施 因此,治疗前耐心向其讲解化疗的目的和意义,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解决措施,治疗中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杨晓敏[1]通过给予舒适护理,如安静的环境,热情的服务,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使病人有良好的心情,充分调动病人的抗病能力,化疗前针对个体情况,全面评估并掌握病人生理、心理、社会状况,与医生沟通合作,制订化疗方案,讲解化疗药物的使用方法、作用、目的、效果及注意事项等并取得家属的支持,使病人以良好的心态配合化疗。

2 化疗护理

2.1掌握给药剂量时间及方法 化疗需要在一定时限内准确给药,严格控制输液速度,正确掌握静脉注射的时间和剂量。

2.2 血管护理 先远端后近端,选择弹性好、较粗的血管,避免选择关节、神经和韧带处的血管,避免在同一部位反复穿刺。化疗药物对患者血管、组织损伤大,在静脉注射时会刺激局部血管出现静脉炎,或渗漏至皮下组织引起皮肤红肿疼痛、起泡及组织坏死。因此, 对化疗的患者要有计划选择血管,注意静脉的保护。输注时疑有或发生外渗,立即停止注入,不要拔针,由原部位抽取血液以除去一部分药液,局部注入碳酸氢钠,拔掉注射针,局部冷敷后再用硫酸镁湿敷。

3 对症护理

3.1 发热的护理 白血病化疗后,机体抵抗力下降, 极易因感染而发热。密切观察体温变化,嘱咐其卧床休息,补充热量和水分,减少损耗; 轻中度发热不做特殊处理,如有高热病人可予以物理降温或遵医嘱药物实行降温,禁用乙醇擦浴,保持皮肤衣服被褥床单清洁干燥,防止受凉。

3.2 消化道反应的护理 许多化疗药物可引起恶心呕吐纳差等反应,化疗期间饮食要清淡,少量多餐,必要时,遵医嘱在治疗前给予止吐药物,可减轻恶心呕吐反应。

3.3 贫血的护理 (1)评估贫血程度。(2)重度贫血需要绝对卧床休息,减少机体耗氧量

轻中度贫血或贫血进展速度缓慢病人可下床活动,避免劳累及骤起骤立。(3)给予高蛋白,糖类,脂肪及足够的热量。

3.4 出血的护理 化疗后由于血小板减少,常有出血症状,因此,要注意观察有无新鲜出血点、鼻出血等。注意有无剧烈头痛、呕吐伴视模糊等颅内压升高的表现。尽量避免肌内注射,若不可避免,一定要用干棉球压迫针眼3~5min,当血小板低于20×109/L或有出血症状,应遵医嘱输血小板。

3.5口腔护理 程度评估和制定护理方案,保持口腔清洁,供给营养丰富的食物,避免刺激性食物,防止口腔黏膜外伤,并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合理有效的方法,能促进溃疡早期愈合,减轻患者的痛苦[2]。

3.6骨髓抑制的护理 多数化疗药具有抑制骨髓作用,应加强预防出血和感染的护理,并根据病情给予及时对症营养支持治疗。

4 提高病患生活质量

采取黄杰等[3]一系列护理干预措施,如患者第一次化疗出院后家庭随访、电话随访,每月1次门诊复诊访谈,每月1次举办健康知识讲座等对随机抽取的白血病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家庭护理干预,让家属与患者参与整个治疗过程,自觉的采取防护措施,减轻患者心理应激反应等,从而改善病患的身心健康。白血病的护理需通过严格执行化疗计划,严密的病情观察,采取有效措施,有效地预防或减轻毒性反应,保证化疗顺利进行,进一步的提高病患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杨晓敏,50 例白血病病人舒适护理的临床分析.全科护理[J]。2009,7(4) :1035-1036.

[2] 罗细菊,白血病化疗并发口腔溃疡及口角炎的护理体会.实用临床医学[J].2011,12(4):119-120.

化疗病人护理措施篇2

一、首诊负责制度

(一)第一次接诊的医师或科室为首诊医师和首诊科室,首诊医师对患者的检查、诊断、治疗、抢救、转院和转科等工作负责。

(二)首诊医师必须详细询问病史,进行体格检查、必要的辅助检查和处理,并认真记录病历。对诊断明确的患者应积极治疗或提出处理意见;对诊断尚未明确的患者应在对症治疗的同时,应及时请上级医师或有关科室医师会诊。

(三)首诊医师下班前,应将患者移交接班医师,把患者的病情及需注意的事项交待清楚,并认真做好交接班记录。

(四)对急、危、重患者,首诊医师应采取积极措施负责实施抢救。如为非所属专业疾病或多科疾病,应组织相关科室会诊或报告医院主管部门组织会诊。危重症患者如需检查、住院或转院者,首诊医师应陪同或安排医务人员陪同护送;如接诊医院条件所限,需转院者,首诊医师应与所转医院联系安排后再予转院。

(五)首诊医师在处理患者,特别是急、危、重患者时,有组织相关人员会诊、决定患者收住科室等医疗行为的决定权,任何科室、任何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诿或拒绝。

二、三级医师查房制度

(一)医疗机构应建立三级医师治疗体系,实行主任医师(或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和住院医师三级医师查房制度。

(二)科主任、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或主治医师查房,应有住院医师、护士长和相关人员参加。科主任、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查房每周1-2次;主治医师查房每日1次。住院医师对所管患者实行24小时负责制,实行早晚查房。

(三)对急危重患者,住院医师应随时观察病情变化并及时处理,必要时可请主治医师、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临时检查患者。

(四)对新入院患者,住院医师应在入院8小时内查看患者,主治医师应在48小时内查看患者并提出处理意见,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应在72小时内查看患者并对患者的诊断、治疗、处理提出指导意见。

(五)查房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如病历、X光片、各项有关检查报告及所需要的检查器材等。查房时,住院医师要报告病历摘要、目前病情、检查化验结果及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上级医师可根据情况做必要的检查,提出诊治意见,并做出明确的指示。

(六)查房内容:

1.住院医师查房,要求重点巡视急危重、疑难、待诊断、新入院、手术后的患者,同时巡视一般患者;检查化验报告单,分析检查结果,提出进一步检查或治疗意见;核查当天医嘱执行情况;给予必要的临时医嘱、次晨特殊检查的医嘱;询问、检查患者饮食情况;主动征求患者对医疗、饮食等方面的意见。

2.主治医师查房,要求对所管患者进行系统查房。尤其对新入院、急危重、诊断未明及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进行重点检查与讨论;听取住院医师和护士的意见;倾听患者的陈述;检查病历;了解患者病情变化并征求对医疗、护理、饮食等的意见;核查医嘱执行情况及治疗效果。

3.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查房,要解决疑难病例及问题;审查对新入院、重危患者的诊断、诊疗计划;决定重大手术及特殊检查治疗;抽查医嘱、病历、医疗、护理质量;听取医师、护士对诊疗护理的意见;进行必要的教学工作;决定患者出院、转院等。

三、分级护理制度

(一)分级护理是指患者在住院期间,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病情和生活自理能力,确定并实施不同级别的护理。分级护理分为四个级别:特级护理、一级护理、二级护理和三级护理。

(二)医院临床护士根据患者的护理级别和医师制订的诊疗计划,为患者提供基础护理服务和护理专业技术服务。

(三)医院应当根据本指导原则,结合实际制定并落实医院分级护理的规章制度、护理规范和工作标准,保障患者安全,提高护理质量。

(四)确定患者的护理级别,应当以患者病情和生活自理能力为依据,并根据患者的情况变化进行动态调整。

具备以下情况之一的患者,可以确定为特级护理:

1.病情危重,随时可能发生病情变化需要进行抢救的患者;

2.重症监护患者;

3.各种复杂或者大手术后的患者;

4.严重创伤或大面积烧伤的患者;

5.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并需要严密监护病情的患者;

6.实施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并需要严密监护生命体征的患者;

7.其他有生命危险,需要严密监护生命体征的患者。

具备以下情况之一的患者,可以确定为一级护理:

1.病情趋向稳定的重症患者;

2.手术后或者治疗期间需要严格卧床的患者;

3.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且病情不稳定的患者;

4.生活部分自理,病情随时可能发生变化的患者。

具备以下情况之一的患者,可以确定为二级护理:

1.病情稳定,仍需卧床的患者;

2.生活部分自理的患者。

具备以下情况之一的患者,可以确定为三级护理:

1.生活完全自理且病情稳定的患者;

2.生活完全自理且处于康复期的患者。

(五)对特级护理患者的护理包括以下要点:

1.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

2.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3.根据医嘱,准确测量出入量;

4.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如口腔护理、压疮护理、气道护理及管路护理等,实施安全措施;

5.保持患者的舒适和功能体位;

6.实施床旁交接班。

(六)对一级护理患者的护理包括以下要点:

1.每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2.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

3.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4.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如口腔护理、压疮护理、气道护理及管路护理等,实施安全措施;

5.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

(七)对二级护理患者的护理包括以下要点:

1.每2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2.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

3.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4.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护理措施和安全措施;

5.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

(八)对三级护理患者的护理包括以下要点:

1.每3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2.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

3.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4.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

四、术前讨论制度

(一)对重大、疑难、致残、重要器官摘除及新开展的手术,必须进行术前讨论。

(二)术前讨论会由科主任主持,科内所有医师参加,手术医师、护士长和责任护士必须参加。

(三)讨论内容包括:诊断及其依据;手术适应证;手术方式、要点及注意事项;手术可能发生的危险、意外、并发症及其预防措施;是否履行了手术同意书签字手续(需本院主管医师负责谈话签字);医学专用方式的选择,手术室的配合要求;术后注意事项,患者思想情况与要求等;检查术前各项准备工作的完成情况。讨论情况记入病历。

(四)对于疑难、复杂、重大手术,病情复杂需相关科室配合者,应提前2-3天邀请医学专用科及有关科室人员会诊,并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

化疗病人护理措施篇3

【关键词】 上消化道出血; 心理护理; 护理质量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25.032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消化道,包括口腔、食管、胃、十二指肠或胆道病变引起的出血,以及胃空肠吻合术后的空肠病变出血,主要表现为呕血和黑便,是临床常见急症,大量出血不仅导致失血性休克而危及生命,还对患者心理产生极大影响。因此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情绪特征,做好心理护理是促进疾病康复,减少出血量和出血次数的重要措施。本科对2008年10月-2012年1月收治的63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实施了真对性的心理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63例,男52例,女11例,年龄23~82岁,平均55.6岁。入院时情况:呕血12例,黑便26例,呕血+黑便25例,伴休克41例。其中急性胃黏膜病变出血18例,消化道溃疡出血17例,肝硬化合并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22例,消化道肿瘤6例。住院最长17 d,最短5 d,平均9.8 d。

1.2 心理特点分析及护理措施

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心理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心理变化复杂,对疾病的转归不利。本组患者由于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及出血量的不同,对待自身疾病的心理状态也不尽相同。

1.2.1 惊慌恐惧心理 消化道出血患者特别是初次出血者,看到自己大量呕血或便血,直接感官刺激极易产生恐惧心理,对疾病缺乏认识,担心病情较重,预后不良,救治无望,表现为惊慌失措,恐惧不安,多疑烦躁,情绪不稳,反复询问病情[1]。护理过程中,要对患者进行耐心的病情解释和心理疏导,要保持镇静不惊慌,以和平的心态、良好的情绪去影响患者,及时清理呕吐物和排泄物,保持室内干净、整洁、有序,操作处置要稳、准、快[2],忙而不乱,创造轻松气氛,让患者放松紧张情绪,感到安全舒适。

1.2.2 忧郁沉闷心理 多见于中年男性或反复住院治疗及经济困难的患者,因住院失去经济来源,担心医疗费用,思想压力大,沉默抑郁,少言寡语,忧心忡忡[3]。对此护理人员应详细解释每天的治疗护理措施和计费清单,告知新农合或医保优惠办法、报销比例以及也可先治疗后交费,减轻心理上的负担,同时告知不良情绪是疾病发生和加重的诱因,使患者保持舒畅愉悦情绪。

1.2.3 悲观失望心理 多见于治疗效果不佳,反复呕血或伴有肝硬化及肿瘤的患者,因其对所患疾病认识不足,感觉止血不明显,治疗效果差,缺乏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情绪低落沮丧,精神萎靡不振,悲观厌世[1]。为此护理人员要把患者急于了解的病情、检查结果、治疗方案、护理措施及预后、饮食等方面的内容告诉患者,使其对所患疾病有所认识和了解,通过症状改善事实让患者看到疾病治愈的希望,保持乐观情绪,利于配合治疗。

1.2.4 焦虑依赖心理 多见于老年患者,既担心影响到子女的工作生活和学习,又希望多得到医生护士及家人的关心照顾,想让子女陪护在其身边[4]。对此护理人员要勤巡视病房,多接触多交谈,多与患者沟通,做好基础护理,生活护理要细致周到,体贴入微,同时让家属子女陪护在身边,精心照顾,做好安慰,使患者放松心情,安心治疗。

1.2.5 轻视乐观心理 多见于平素消化道病史不详或症状不明显、出血程度不重、并能及时得到控制的患者,自感平素体健,病情不重,治疗效果好,有盲目乐观的侥幸心理,不遵医嘱,不配合治疗,不按要求进食或过早活动或急于出院。为此,护理人员要告知患者疾病发生发展规律及饮食休息对疾病转归的重要性,嘱其禁烟酒及咖啡、浓茶,忌食刺激性、粗硬食物,忌暴饮暴食,帮患者建立科学饮食和健康的生活方式[1]。

2 结果

经过治疗护理,治愈43例,好转18例,死亡2例,治愈好转率达96.83%。

3 讨论

3.1 心理护理有利于增强诊疗效果 上消化道出血由于发病急,症状变化快,病情较危重,患者突然面对疾病威胁时,会产生生理、心理、情绪等方面的变化,这些负性反应又会加重疾病的进程及病情,影响疾病的治疗[5]。在药物治疗同时给予心理疏导、护患沟通、健康宣教,使患者处于良好的心理状态,这样在抢救治疗及护理康复过程中,患者就能表现出良好的心理素质,并能主动配合治疗与护理的全过程,使病情恢复加快,病程缩短,延长了出血周期,减少了出血次数,取得满意效果。

3.2 富有同情心、加强护患沟通是关键 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身心均受到打击和痛苦,因此护理人员应富有同情心,要尊重患者的人格、尊严与隐私。对患者应态度热情、体贴,操作治疗应轻柔、精心,服务要周到、细致,沟通交流应耐心、温情,语言要和蔼、亲切,让患者全面了解所患疾病的轻重程度、治疗措施、预后转归、饮食宜忌等,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主动配合治疗。

3.3 实施心理护理应及早、主动 患者一旦发生上消化道出血病状,心理和情绪就会出现障碍及变化,直接影响疾病的发展与转归。故护理人员应及早、主动地进行心理分析,及时采取护理对策。而患者也希望在护患沟通中获得与健康相关的知识以配合治疗,从护患沟通中得到心理上的安慰[6]。因此,应及早、主动地实施心理护理,用平稳宁静的心境和良好的情绪去感染和影响患者。通过主动与患者沟通,有针对性地实施心理护理措施,可以有效缓解或消除患者的各种负性心理情绪,使患者得到心理上的满足,调动患者的积极性,使其主动配合治疗[7]。

总之,心理护理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治疗和护理过程中是不可缺少的重要措施,对患者疾病的预后及康复起着关键性作用,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全程给予心理护理,通过主动与患者交流,分析判断患者的心理特点,根据不同的心理问题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以沟通、解惑、答疑、宽容、引导等方式调整患者的心理状态,使其主动配合治疗,促进疾病的康复。

参考文献

[1] 孙娜.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心理护理[J].中国护理杂志,2006,3(12):84-85.

[2] 杨淑英.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心里护理[J].吉林医药,2010,31(28):5029.

[3] 管新兰,朱剑秋.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的不良心理反应及护理方法[J].中国民间疗法,2006,4(1):11.

[4] 禤玉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J].医学文选,2006,25(4):763.

[5] 赵丹风.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护理进展[J].护理学杂志,2001,16(11):703.

[6] 王曙红,严其明,周建辉,等.住院患者对护患沟通的需求调查[J].护理学杂志,2002,17(9):684.

[7] 刘琼.66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导报,2010,5(19):111-112.

化疗病人护理措施篇4

1.1临床资料选取我院自2005年1月-2008年12月间收治的50例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均行TURBT治疗和术后常规比柔吡星灌注治疗;均于术后得到病理证实)。所有患者对自身疾病完全知情。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实验组进行个性化护理,而对照组只进行常规护理。

1.2方法

1.2.1个性化心理护理通过观察、交谈以及客观评定法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评估,根据每个患者不同的生物、心理、社会特点,按不同年龄、不同血型、不同治疗手段、癌症发展的不同时期、不同的心理障碍、不同情绪状态等实施个体化的心理护理模式。

1.2.2依从性评价:由主管医生、主管护师及护师对患者治疗过程的依从性进行评价。具体分为:优(完全接受医生制订的治疗方案、剂量,完成配合各项护理措施);良(部分接受医生制订的治疗方案、剂量,完成大部分治疗计划,不定时治疗,对护理措施部分配合);差(偶尔或病情加重时治疗,对治疗中出现的不良反应不理解,对护理措施不配合)

1.2.3统计学方法:所有资料均采用SPSS13.0软件处理,应用2-independentSamplesTests进行分析。P<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P<0.01认为有高度统计学意义。

2结果

3讨论

无论任何人患上癌症都面临生死的严峻考验,因此家属常要求医护人员对患者实行保护性医疗[1]。但在现今的医疗法规中明确规定医护人员对患者有告知义务、病人有知情同意权。但是患者一旦证实自己患癌症,常由于对癌症的恐惧感产生一系列心理变化,如不给予正确引导则会严重影响患者治疗的依从性,进而对患者的生存期限与生活质量产生巨大的影响。所以制定客观的癌症患者知情同意后个性化心理护理新措施,保障患者知情恐惧变为主动配合治疗是十分必要的。

依从性是指患者行为(如服药、饮食、或者改变其生活方式等)与医嘱的一致性,依从性不佳不但影响患者正常康复,甚至严重干扰医护工作的进行[2]。进行手术治疗的癌症患者依从性对于患者术后康复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如本次研究中的膀胱癌患者手术前后对留置导尿的依从性情况直接影响到术后排尿,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对术后灌注治疗,进而影响到患者的术后康复。调查中发现,经过个性化心理护理的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水平有显著增高,分析其原因,可能是由于患者心理状态的改变,使其更容易接受各种治疗方案及治疗结果,以使自己更好的配合治疗。

随着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模式转化,掌握癌症患者的心理护理知识,实施个性化护理已成为不可缺少的护理措施。癌症患者的心理护理已经引起了临床护理人员的重视,个性化心理护理正逐渐成为护理措施中重要的一部分[3]。特别是在新的医护人员对患者有告知义务、病人有知情同意权的时代,掌握癌症患者的心理护理知识,实施个性化护理,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

个性化护理是指针对每个患者不同的生物、心理、社会特点提供个体化的护理模式[4]。癌症病人的心理反应往往是多样性,不同年龄、性别、职业、文化水平、不同的家庭经济状况、社会地位、不同家庭的病人对癌症的认识和态度是不尽相同的。患者的心理状态因个体差异和疾病的严重程度不同而不同。医学心理学表明,癌症病人的治疗效果与病人的心理反应类型密切相关。目前临床护理实践要求对不同患者进行分类,实施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

为施行个性化心理护理,首先要对患者进行心理评估,常用方法为观察、交谈以及客观评定法[5]。从而正确判断癌症病人的心理反应类型。此外需要家属及病人的密切配合,才能使病人面对现实,告知自己的躯体症状和心理感受,从而制定个性化心理护理提供最真实、最原始的个性心理资料,以便正确判断患者的心理类型及目前的心理状态,制定最佳个性化心理护理方案。本研究采用了常用的心理评估法,得到结果可靠满意,能够准确的判断患者的心理类型和心理状态,保证了个性化心理护理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黄雪薇、王利.癌症患者的信息需求—应否与如何告知癌症诊断[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2,15(4):264.

[2]闫改菊.癌症患者知情程度对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现代医药卫生,2008,24(7):994-995.

[3]HellbornM,BrandbergY,KurlanJ,etal.Assessment,andtreatmentofpsychosocialproblemsincancerpatients:anexploratorystudyofacoursefornurse[J].PatientEducCourse,2001,45(2):101-106.

[4]王宝慧.癌症患者心理护理[J].职业与健康,2003,19(8):156.

化疗病人护理措施篇5

辽宁省丹东市结核病防治所预防科,辽宁丹东 118000

[摘要] 目的 针对结核患者的个性化护理措施探究肺结核知晓率的影响。 方法 选取该院于2012年8月—2014年8月期间收治的肺结核患者190例,随机进行分组,即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95例,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之行以护理干预,对照组则采用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对个性化护理措施产生的不同影响。 结果 对数据处理,得到实验组知晓率为86.32%,对照组知晓率为55.79%,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采用个性化护理能够提高患者肺结核知晓率,值得推广应用。

http://

关键词 个性化护理;结核患者;肺结核知晓率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5)02(a)-0137-03

[作者简介] 蒋亚男(1976-),女,山东人,本科,主管护师,研究方向:结核病的护理研究。

结核病作为一种由结核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呼吸道传染性疾病,治疗需要达到半年至8个月的专业疗程,多种药物共同作用才能使结核病彻底痊愈,在治疗的过程中,患者如果因为感觉恢复良好或者有其他原因停止用药会使身体产生抗药性。因此,使结核病患者了解结核病的相关知识能够使患者正确的对待疾病,采用有效的治疗方式进行结核病的治疗[1]。个性化护理措施是指将患者的性格、年龄、心理特征与社会因素考虑到治疗的方法中去,区别患者的年龄、性别、患病阶段、文化程度和家庭特征等,最大程度的满足患者的期望值,使患者心情保持愉悦,从而进行针对性的结核病治疗[2],选取该院于2012年8月—2014年8月期间收治的肺结核患者190例,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肺结核患者190例,随机进行分组,即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95例,观察组男性50例,女性45例,年龄在18~60岁之间,平均年龄(38.5±5.2)岁;小学学历20例,初中学历42例,高中学历22例,大专及以上学历21例;实验组男性51例,女性44例,年龄在18~62岁之间,平均年龄(39.5±5.2)岁;小学学历20例,初中学历39例,高中学历23例,大专及以上学历13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以及学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做好肺结核患者的消毒与隔离,在进展期要保证病人的充足休息时间,需要限制活动量,通过身体的恢复适当增加活动量,但是要避免劳累,在患病期间,病人在饮食上要注意增加营养,增强体质,使免疫系统得到增强。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之个性化护理。具体方法为:将结核病患者的临床特点记录并加以总结,了解患者在此之前是否有家族病史等,制定相对的符合患者特点的个性化护理措施[3];对肺结核患者的心理变化进行观察,结核病作为一项传染性疾病,需要隔离,并且需要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治疗,患者在固定的空间中难免会产生焦虑不安,对社会产生怀疑态度,心理护理人员要对肺结核患者进行心理疏导,用积极的心态面对肺结核疾病的治疗,投入到对结核病知识的学习当中[4];发放关于结核病的宣传资料,在宣传册上附有一些相关疾病的治愈新闻,帮助患者缓解压力,增强结核病的治愈信心,在医院的走廊和候诊室等醒目位置张贴关于肺结核疾病的传染方式、感染途径等,使患者能够在没有时间阅读文字的时候也能将结核病的信息了解到,提供给患者方便的途径来了解结核病的基本知识;在尊重患者的基础上,充分了解患者的经济情况和生活条件,对收入条件不好的结核病患者采取社会帮助进行适当的补助,参考国家对患者的补助条件,减轻患者在治疗时面对的经济压力,使结核病患者能够顺利治疗;在护理的同时对患者进行结核病相关知识的宣传,积极鼓励患者在治疗期间不要改变居住环境,做好隔离措施,保证医护人员能够找到患者并对其顺利的救治。将应该注意的结核知识及事项告知结核病患者及其家属,预防疾病的恶性发展,组织相互传染现象的发生。

1.3 临床观察指标

对个性化护理前后的患者对肺结核的知晓率进行观察,与此同时通过患者及其家属的满意度调查对个性化护理措施进行评定。设定专门人员对记录进行整理,总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100%。

1.4 统计方法

将记录的数据采用专业的spss21.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护理前后患者对肺结核知识知晓率情况比较

对护理前后患者及其家人对肺结核的知晓率情况进行分析,实验组肺结核患者及其家属通过个性化护理措施后肺结核知识的知晓率为86.32%,对照组常规护理后肺结核知晓率为55.79%,实验组个性化护理后肺结核知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的满意程度比较

对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及其家属的满意度情况进行分析,实验组的满意度为88.42%,对照组的满意度为68.42%,实验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改变人们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和日常行为,对健康的核心问题进行改变,能够帮助结核病患者早日痊愈,控制结核菌在人群中传播。对患者最好的治疗措施就是对患者进行正规的、持续性的化疗,这是治疗结核病的前提[5]。由于患病人群不了解结核病,在治疗的过程中容易治疗中断,极大的影响了治疗的效果,作为结核病防治的医护人员要对结核病患者及其家属进行疾病的督促,引导患者进行积极将抗的治疗方法[6]。

结核病是一种慢性传染病,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以肺部感染最为常见,排菌者是其重要的传染源,进行结核杆菌的传播,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在感染结核杆菌后不一定会发病,人体的抵御能力降低的情况下,会引起临床发病,但是通过及时的确诊,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经过一段时间是可以临床痊愈的。结核杆菌极易形成耐药性[7],所以在治疗的时候一定要遵医嘱,配合治疗,保证疗程的完整性,使结核病完全治愈,避免产生抗药性而影响对再发病的治疗。

该院该次就个性化护理对结核病知晓率的影响这项研究的结果与孙学智、吕伟、曾洁三人所著的《住院肺结核患者结核病知识知晓率状况》结果相同[8]。该院进行的这项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通过对结核病患者进行个性化护理措施,使患者对结核病的性质、原则及治疗方法、护理方法有了一定的认识,传授了基本知识和技能,使结核病患者积极的参与到治疗和护理过程中来,注重自己的护理意识,对照组的患者对结核病的知晓率在护理前为30.53%,采用常规护理知晓率为55.79%;实验组的患者对结核病的知晓率在护理前为33.68%,经过个性化护理之后知晓率达到了86.32%,增长幅度较大。使结核病患者及其家属的结核病知晓率从55.79%升至86.32%,增长了30.53%。说明通过对结核病患者进行基本知识的宣传能够提高患者对病症的认识程度,经过比较了解,实验组的知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时,对照组总满意度为68.42%,而实验组的总满意度为88.42%。在经过个性化护理的患者,对整体护理过程满意度较高,比对照组的常规护理增加的20%。由此可见,个性化护理措施的应用能够针对特定人群加强宣传结核病基本知识,宣传教育内容通俗易懂,能够有效保证患者能够明确的了解知识,提高结核病患者对结核病知识的知晓率,提高患者治愈结核病的信心,促进治疗向效果好的方向发展。

在对结核病的治疗时配合以个性化护理措施能够使结核病的治疗效果增强。大多数结核病患者具有流动性大的特点,在流动性人口中,经济水平较较低是其一大特点,对这类人群检查和治疗更加困难,治疗程度也达不到要求,极易容易使身体产生抗药性,影响结核病的治疗[9]。

通过得出的调查结果,该院对个性化护理的专业人员要进行专门的培训,同时,护理人员也应注意多加学习护理方面的知识,对症护理,对结核病患者进行细分,针对患者的不同特点进行有重点的宣传与护理,使患者能够进行更加有效、及时的治疗[10]。个性化护理措施是一种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改进的护理方式,专门针对结核病患者发展而来的一种体现了该院护理人员的人文关怀、道德素养的一种新模式,因此,护理人员应提高其个人修养及素质,对患者的适应能力进行健康教育的新途径,能够有效提高结核病患者及其家属对结核病知识的知晓率。

4 结语

对肺结核病患者进行个性化护理,使患者对结核病的基本知识有了相对充分的认识,使患者家属能够掌握有效的方法进行结核病的防治。明显的提高了对结核病知识宣传的实际效果,使患者及其家属对肺结核的知晓率增加,增强了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信心,这种个性化护理措施值得临床上的推广和使用。

http://

参考文献

[1] 连永娥,高翠南,高燕波,等.个性化护理对结核患者肺结核知识知晓率的影响[J].广东医学,2010,31(15):1939-1940.

[2] 李红花.护理干预对肺结核患者治疗依从性的效果分析[J].实用临床医学,2011,12(4):120-121.

[3] 迟雨苗,孙方平.加强结核患者肺结核知识知晓率的有效护理干预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2,8(7):75.

[4] Fan Lanzhen,Zhou Feng,Lu Lihong.Application of clinical nursing path for health education of hospitalized patients with pulmonary tuberculosis[J].Journal of nursing in the elderly,2012,18(34):134-135.

[5] 朱丽,周甜.临床护理路径在住院肺结核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J].当代护士,2013,1(2):118-120.

[6] 杜惠芳,沈翠琴.健康教育对肺结核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J].中华现代内科学杂志,2010,32(2):93-94.

[7] 李雪,姜世闻.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健康教育现况分析[J].中国防痨杂志,2010,32(2):93-94.

[8] 孙学智,吕伟,曾洁.住院肺结核患者结核病知识知晓率状况[J].临床肺科杂志,2011,16(10):1548-1549.

[9] Xu Zhiqin.Analysis of the effect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medication compliance of pulmonary tuberculosis patients[J].China medical record,2013,14(10):76-77.

[10] 赵颖,罗兴能,李廷荣,等.城市与农村肺结核患者就医行为和治疗依从性调查.重庆医学,2013,42(5):529-535.

化疗病人护理措施篇6

【关键词】卵巢囊肿;护理干预;术前术后

卵巢囊肿属于妇科疾病中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1]。患者一旦患有该种病症就会引发内分泌失调,严重的情况下还会造成患者的不孕,严重影响女性患者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卵巢囊肿在临床上并无明显的特征。患者来院就诊时多属于晚期,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手术治疗的难度,增加术后并发症的产生的概率[2]。因此,在患者治疗期间,给予患者及时有效的护理措施具有重要的影响。不仅可以提高治愈的效率,还能减少患者并发症的产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随机抽取我院2011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卵巢囊肿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研究探讨卵巢囊肿手术治疗前后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我院2011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卵巢囊肿患者60例。患者年龄均为25-60岁,平均年龄为40.1岁。患者病程有半年至5年不等。所有患者中已婚55例,未婚5例。其中,卵巢浆液性囊肿患者11例、巧克力囊肿患者48例、卵巢畸胎瘤患者1例。所有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接受手术的方法进行治疗。

1.2方法

在所有患者接受手术治疗期间,均对其实施全面性的护理措施。其主要包括了手术前的护理措施和手术后的护理措施。

1.2.1手术前的护理

(1)入院时的护理

患者在入院时,护理人员应热情接待病患,询问病患病情,协助患者做好各项检查。在护理工作过程中,始终保持认真负责的态度,热情亲切,以此能够提升病患对护理人员的信任感。在询问病患期间,应始终运用通俗易懂的话语与病患进行交流。根据病患的文化程度、年龄特征、社会背景和心理需求对病患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根据病患的病理特征向病患介绍相关的术前护理知识。同时向病患及其家属说明该护理措施的必要性。

(2)心理护理

由于卵巢囊肿这一疾病具有其特殊性,女性患者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的心情。因此,女性患者在手术期间具有极大的心理压力,消极情绪的产生对手术的成功率具有严重的影响。因而,在治疗初期,护理人员应当有意识的对病患进行心理方面的疏导,对患者讲解基本情况,消除病患不安的情绪。鼓励病患积极乐观的对待治疗,在病患出现好转的情况时,及时向患者提及手术操作的带来的好转情况,增强病患对治疗的信心。护理人员在对病患进行护理时,应从细节中观察病患的需要,认真倾听病患的意见,及时为病患解决疑难问题。微笑面对病患,将乐观情绪感染病患,影响病患的心情,使得病患能够积极地面对治疗。

(3)术前准备护理

护理人员应告知患者接受手术前晚应保证充足的睡眠。病房环境应干净整洁,光线良好,病房周围应保持安静,针对术前特别紧张的病患在遵医嘱的前提下可以对其注射镇定剂。对患者进行常规的术前检查。同时,主治医生应简单介绍手术的流程,手术的方式及名称,病患积极配合手术能够产生的良好效果,在手术前期,应最大限度减少病患对手术的紧张感。手术前半小时使用镇静剂,并告知病患手术是在充分麻醉的条件下操作,消除病患手术中的紧张情绪。

1.2.2手术之后的护理

(1)一般护理

在患者手术之后应及时监测患者心电和血氧饱和的情况。让患者保持畅通呼吸,指导患者采取平卧、头向一侧偏,避免患者吸入呕吐物。同时,护理人员还应当注意给予患者低流量的氧气吸入治疗,在提高氧分压的情况下,促进二氧化碳的排出。在患者平卧6h后引导患者翻身,尽早下床活动,促进肠蠕动的恢复。

(2)伤口与疼痛护理

护理人员应当在患者手术的当天让患者卧床休息,尽量减少活动量。严密观察患者伤口渗血的情况。在患者伤口出现流脓和红肿的情况时,应及时告知医生。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注意保持伤口的干燥和清洁。在患者伤口愈合之后进行洗澡。术后患者也应严密观察伤口的变化,避免感染和发炎的现象出现。患者在术后伤口出现疼痛时,通常情况下不予特殊的治疗。护理人员在此期间应与患者多进行沟通,转移患者的注意力,必要情况下按照医生的嘱咐给予镇静剂进行止痛。

2.结果

本次治疗结果现实,卵巢囊肿患者在手术前后实施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所有患者均已痊愈出院,治愈率达到100%。

3.讨论

针对卵巢囊肿疾病,手术治疗是当前临床医学中最为常见的治疗方法[3]。由于卵巢周围有肠管、输尿管、子宫以及膀胱等。为保证手术取得效果,在手术前后实施护理措施具有重要的影响。通过对卵巢囊肿手术患者实施护理措施,不仅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率,还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针对卵巢囊肿患者,在其接受手术治疗期间,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不仅可以消除患者的负面情绪,还能够减轻患者手术期间的疼痛感,提高手术治疗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陈妙钿,许映娜,林瑞瑶.182例卵巢肿瘤腹腔镜下剥除术的手术室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l,8(14):144-146.

[2]夏玲.舒适护理在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3(28):300-301.

化疗病人护理措施篇7

关键词:冠心病;康复;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526(2012)04-0182-02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全球流行广泛的疾病,我国近年来冠心病发病率和死亡率有升高趋势。据统计,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已跃居首位,而冠心病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病之一[1]。冠心病由于其发病率高,死亡率高,从而被称作是“人类的第一杀手”。近年来,许多研究者对冠心病康复护理进行探讨,提出了一系列康复护理措施,本文就这方面的研究状况进行了综述。

1 冠心病康复护理的概念及内容

康复护理是指在康复过程中,根据总的康复医疗计划,围绕全面康复目标,在发病初期紧密配合康复医师进行完整的康复护理工作,包括一般基础护理和各种专业护理技术[2]。冠心病病人康复护理的目标是改善心脏功能,减少再次心肌梗死和心脏骤停的发生,提高病人生活质量,包括:①从冠心病病人有临床表现时开始采取康复措施;②康复服务的范围包括生理、心理、社会康复,并维持良好的适应性;③对潜在的疾病过程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推迟其发展,具体内容包括:控制危险因素,增加病人相关知识,减少心理焦虑和抑郁,进行医院、家庭和社区3个阶段的康复治疗,提高病人的生活自理能力[3]。

2 康复护理的具体措施

康复护理措施以医疗康复训练为主,针对各种易患因素实施康复教育、饮食调理、高压氧、体外反搏[4]及必要的药物治疗等综合性措施,针对不同的个体实施心理护理,并且对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加以控制。

2.1 冠心病的康复治疗与护理:冠心病康复治疗过程一般分为3个阶段[4]:住院阶段、家庭自行康复阶段、返院复评阶段。住院早期的康复治疗常在监护病房进行,其主要内容包括:早期活动、个人生活(如洗脸等)、床上进餐、床边大小便、简单的上下肢被动和主动练习等。注意事项:活动强度不宜过大,以心率不低于50次/分或不高于120次/分,无不适症状为宜。有研究证明,住院早期的康复治疗与护理可降低病死率,预防并发症,促进病人早期康复,提高其生活质量[5~6]。对急性心肌梗死无并发症病人进行早期的康复护理,可使平均住院时间由传统治疗护理的48天下降至20天[7]。病人对康复方案的依从性仍然是影响康复效果的一个显著问题, Baird在研究中发现,让病人执行自我护理的康复措施和提高对危险因素的意识能够增强其对康复方案的依从性[8]。家庭自行康复阶段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主要针对出院早期病人,在家自行康复锻炼60~90天,通过随访进行指导;另一部分是出院后持续康复锻炼6~9个月,主要目的是使病人在生活方式改变后逐步恢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护士应根据每位病人的病情及个人特点制定家庭康复护理措施,帮助他们合理安排生活日程及合适的运动程序,如:①散步,2次/天, 30 分/次;②看书或看电视2次/天, 30 分/次;③降压舒心操,保健按摩2次/天;④缓慢上下楼3层2次/天,运动时注意掌握运动量,以靶心率=180-年龄为宜[9]。返院复评阶段,主要进行康复指标评价,根据每位病人的恢复情况及时修正运动处方,继续康复治疗;还可让病人在康复中心接受为期8~12周的运动治疗,如二阶梯负荷康复治疗方法。此阶段护理人员的主要任务是记录病人康复治疗的具体执行情况,评价并提高康复效果,帮助病人修订运动方案,教会病人自我健康维护的方法等。

2.2 康复训练与护理:康复训练的内容包括:有氧训练、力量训练、呼吸训练、室内外步行训练、放松训练等[10~11]。如:①有氧训练。常用方式:步行、踏车、游泳、慢节奏的交谊舞等,强度一般为50%~70%最大心率或40%~60%最大吸氧量。②循环抗阻运动。做大肌群的抗阻收缩(肱二头肌、腰背肌、胸大肌等),在10~30 分钟内重复8~15次收缩为一组运动,各组间休息15~30 分钟, 10~15组为1个循环。③放松训练。入静(气功):中国传统气功的入静训练包括动功和静功两大类。通过调心(意念集中)、调身(姿势或动作)、调息(呼吸)来改善全身功能。降压舒心操:中国民族形式的拳操、太极拳。其他:放松性按摩或穴位按摩、音乐疗法等。有研究发现,如果在康复运动时播放适宜的音乐,可提高运动的效果[12]。

急性心肌梗死经救治生存者的运动训练可增加病人的体力活动量、改善精神及社会功能、减轻症状、促进康复,并能降低由于再次栓塞所致继发死亡的危险性[13]。庞妙玲等对173例老年冠心病病人实施康复护理后指出,适当的运动训练可改善身体活动功能,改善血脂代谢,减轻体重,可使血糖下降[11]。

2.3 心理治疗的康复护理:心理护理是冠心病康复护理的关键措施之一。冠心病病人的行为特点是:动机强烈,争强好胜,时间紧迫感强,常表现为不耐烦。有些病人担心康复训练使病情加重,且一些康复训练需持之以恒,要求病人有坚强的毅力[14~15]。病人由于性别、年龄、病情程度等不同,其心理状态也不同。逢锦波、逄晓在研究中大致将冠心病病人的心理状态分为两类:①紧张型,病人表现为恐惧心理、焦虑不安、情绪急躁、精神高度紧张;②松弛型,多见于对疾病缺乏认识而较年轻者,病人表现为无所谓、不在乎的心理,甚至否认或缩小自己的病态感觉或体验。对于前者,在安慰、鼓励的同时向病人强调大多数情况下冠心病是可以控制的,以使病人得到心理支持;对于松弛型病人的教育提高警惕,重视预防和治疗,指导、加速病人角色的适应[16]。男、女心脏病病人的真正应激源不同,护士应找出这些应激源,采取有效的措施使其减轻或清除[1];庞妙玲等采用说理疗法、放松静默疗法、疏泄疗法、移情疗法对冠心病病人进行心理指导,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1]。

2.4 饮食的康复护理: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加之个人饮食的偏好,病人多数在饮食方面不加以节制,冠心病病人的饮食与其他病人有所区别。临床上对冠心病病人的饮食坚持以低盐低脂为原则。心功能差的病人饮食中摄入食盐量不超过2 g/天,告知病人摄盐过多会加重心脏和肾脏的负担,由于摄盐过多易导致病人多饮水,加重代谢负担,大量水潴留易引起水肿,不利于疾病的康复。对于心力衰竭的病人,脂肪摄入不应超过3 g/天,摄入脂肪过多,可加重动脉粥样硬化。

化疗病人护理措施篇8

关键词:骨伤医院;ICU;潜在风险;防控措施

中图分类号:R197.3 文献标识码:A

骨伤医院危重症监护(IntensiveCareUnit,ICU)病房存在着诸多医疗风险,提高风险管理水平、强化医护人员和患者的风险意识可以有效减少医疗差错的发生。骨伤医院的ICU病房由于患者、护理人员和病区布局等方面的因素,往往导致各类安全事故发生[1],故加强对ICU病房的风险管理,分析存在的风险因素,提出切实有效的管理对策,从患者、医护人员、病区布局等方面做好风险防范,将有助于规避医疗风险。本文对此进行相关研究,探讨防控措施在临床应用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2013年4月~2014年3月浙江省舟山市中医骨伤联合医院危重症监护(ICU)病房收治的90例患者为对照组,男47例,女43例;年龄22~76岁,平均(48.3±3.2)岁。以2014年4月实施风险管理后收治的90例患者为观察组,男48例,女42例;年龄23~78岁,平均(48.6±3.1)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情比较,没有明显差异(P>0.05),研究具有可行性。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为患者做好日常各项生命指标的检查,做好患者的巡视工作。对患者护理过程中存在的医疗风险进行分析,制定防控措施。观察组加强风险管理,做好各项风险防护准备;同时,加强对医护人员的培训,提高其对风险的预见能力;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提高其自我保护意识;优化病区环境,减少各类安全隐患的发生。

1.3评价方法

比较两组医疗差错发生情况和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自行设计满意度调查问卷,内容包括护理是否及时、健康教育是否到位、护理是否周到等。对两组患者分别采用统一指导语,待填写完毕后当场回收,无法自行完成问卷者在护理人员的协助下完成。共发放问卷180份,全部收回,均有效。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分析统计数据,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医疗差错发生情况比较结果显示,对照组发生护理差错6起,发生率6.67%。观察组发生护理差错1起,发生率1.11%。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2.2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讨论

3.1骨科

ICU病房医疗风险分析3.1.1缺少与患者的沟通和交流骨伤医院ICU病房的患者精神状态十分不佳,不仅承受着身体上的疼痛,而且还承受着心理上的压力。患者对自己的病情不了解,胡乱猜疑。这种情况如果得不到及时解决,极易导致患者做出意想不到的事情。医护人员在临床实践中如果缺乏与患者的交流,对患者的疑惑和困扰不能够在第一时间内为其解决,对医疗费用未及时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沟通,在需交大量医疗费用时则易发生争执[2]。患者及家属往往对治疗的期望值较高,一旦达不到预期效果容易产生不满而导致医疗纠纷。3.1.2医护人员业务能力不够强,临床经验不足医护人员是对患者实施各项治疗和护理的主要参与者与执行者,其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患者住院期间的安全。由于部分医护人员临床经验不足,对突况处理能力较差,对巡视中发现的不良反应不能及时给予准确判断,对患者病情了解不够深入,导致漏诊和误诊等[3],加之对患者实施治疗和护理时,各项操作不够规范,这些均易导致医疗纠纷或事故的发生。3.1.3对患者的病情变化预见能力较低医护人员专业技能不过硬,在临床中对患者病情的预见能力较低。在对患者进行生命体征等检查时,不能够根据患者的检查结果分析其病情变化情况;对于潜在的医疗风险不能及时发现和制定方案予以解决;对患者出现的各种不良反应洞察不够,这些均易引发医疗纠纷。3.1.4患者自身因素通过对以往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发现,许多医疗差错与患者自身因素有关。可以说,患者本身也是潜在医疗风险的影响因素。患者患病期间情绪较为波动,对医护人员的安排配合性较差、依从性较弱。尤其是文化水平较低、年龄较低的患者,自我防护知识欠缺,对住院期间的各种注意事项认识不足[4],不注重自我防护,故易引发风险事故。

3.2防控措施

3.2.1加强与患者的交流和沟通患者住院期间医护人员要加强与患者的交流和沟通,营造良好氛围。交流过程中要注意方式方法,要态度和蔼,耐心听取患者心声,对患者存在的困惑及时予以排解,尽可能满足患者的合理要求,为患者营造良好的住院环境。加强对医护人员进行沟通技能的培训,注重医护人员职业素质的培养。对治疗中可能出现的突况及危险,要提前告知患者及家属,取得患者及家属的理解和支持。患者住院期间会产生焦躁等不良情绪,要理解患者,尊重患者,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关系。3.2.2加强医护人员的培训,提高其业务能力和专业素质骨伤医院ICU病房收治的患者病情复杂,变化较快。医院应加大对医护人员的培训力度,定期组织相关培训[5],逐步提高医护人员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保证各项医护工作能够正常、有序开展。要做好各项医疗风险的排查工作,以减少医护过程中的风险隐患。医院应加大对医护人员综合能力的培养,提高医护人员的责任意识和风险意识,及时发现潜在的医疗风险,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决。加强对医护人员进行病情变化预见能力的培养,以便提前做好各项应对准备。3.2.3加大对患者的健康宣教力度,提高患者的自我防护意识患者自身也是医疗风险的重要影响因素,应切实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通过宣教,告知患者住院期间的各种注意事项、相关的安全防护知识,使患者对疾病防控及住院相关事项能够高度重视。对患者进行宣教时,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实际情况,根据患者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制定针对性较强的个性化健康宣教方案。定期组织安全防护主题讲座,让患者及时了解各种潜在的安全隐患,并懂得如何进行自我防护。

参考文献

[1]孙文艳.试论风险管理在骨科护理管理中的运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10):232-233.

[2]石荣光,李冬梅,牛雅君,等.骨伤医院危重症监护病房现存医疗风险分析及防控对策[J].山西医药杂志,2013,42(12):1437-1438.

[3]孙纽云,许苹,董丹丹.我国骨科医疗风险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2,19(4):57-60.

[4]尤明兰,任震晴.浅谈创伤骨科护理风险管理[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1,15(14):96-98.

[5]张东伟.全面质量管理在骨科创新管理中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3,21(9):975-976.

上一篇:市域社会治理规划范文 下一篇:交通工程标准化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