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疗护士总结范文

时间:2023-02-28 09:18:53

化疗护士总结

化疗护士总结范文第1篇

【摘要】目的:为临床使用和接触化疗药物时提出防护的措施,加强防护意识,提高护士的健康与安全水平。方法:根据配置和使用化疗药物的流程以及临床工作中职业危害的途径和种类,提出化疗防护措施,提高护士的防护意识。结果:总结出一些可行的方法和经验。结论:以预防为主,注重安全操作,增强防护意识,提高护士健康与安全水平。

【关键词】护士;化疗药物配置;化疗药物使用;防护

长期少量接触化疗药物会对人体组织、细胞产生各种不良影响。了解化疗药物的非正常途径及其危害性可以帮助增强护士在配置化疗药物过冲中的自我保护意识。严格遵守科学的操作流程和采取行之有效的防护措施,对消除化疗药物带来的危害具有重要意义。1

1 职业危害的主要途径和种类

1.1 主要途径:化疗药物主要经呼吸道吸入、经口摄入、经皮肤及粘膜进入人体。护理人员在以下几种情况中极易受到伤害:化疗药物在运输过程中容器破裂或药液溢出;在配药过程中打开安瓿或注入溶剂时粉末散出;溶药时加压过大,拔针时易造成药液喷出;操作过程中针头脱落致使药液溢出,发生针刺伤;在加药时药液迸溅到手上、工作服上或地面上;医疗废弃物及患者排泄物造成的空气污染。2

1.2 职业危害的种类①对骨髓的抑制:化疗药物对人体最严重的毒性反应是骨髓抑制,可出现外周白细胞下降、外周血小板降低,血中粒细胞和单核细胞的调亡率明显高于无化疗药物接触史者。②对生殖系统的影响:可导致孕期流产或胎儿先天畸形,另外可导致妇女月经不调、女性不孕等。③致癌作用:经常接触化疗药物若干年后有可能产生白血病、恶性淋巴瘤等与化疗药物相关的恶性肿瘤。④过敏反应:个别高敏状态的护士,接触某些化疗药物后可能出现过敏反应。

2 配置和使用化学药物过程中的防护措施

1.1 环境 化疗药物的配置应选择在通风、人流较少处,保证空气的流通,选择病房僻静处配药,防止有毒空气流人病区内;有条件者可以选择在通风橱内配药,与普通药物分开配置。

1.2 操作时的防护 配置前洗手、穿防护服,佩戴一次性口罩、帽子,戴一次性乳胶手套。操作台应覆以一次性防护垫,减少药液污染。一旦污染或操作完毕,应及时更换。如药液不慎进入眼内或接触皮肤,立即用淡盐水彻底冲洗。

1.3 配药时做好自身防护,打开粉剂安瓶时,使用无菌纱布包裹瓶颈,将溶媒沿瓶壁注入瓶底,待药粉浸透后再混匀。抽吸瓶装溶液药物时,可以插入双针头,以排除瓶内压力,防止针栓脱出造成污染,抽吸药液不可超过注射器容量的3/4。

1.4 化疗药物污染处理防护措施,如果药液溢到桌面或地上,应用吸水纸吸干,粉剂则用湿纱布擦拭,防止药物粉尘飞扬,再用肥皂水清洗擦净。

3 配置和使用化疗药物后的处理

一切化疗污染物应放于污物专用袋中进行封闭处理,不可长时间暴露于空气中。用过的注射器戴上针帽,无需拔下针头,放入污物袋中,以免药液洒漏。化疗废弃物应放在带盖的容器中,并著名标记。操作台需用75%的乙醇擦拭其内部和操作台表面,以清除在配置过程中可能残留的化疗药物,减小随环境的污染和人体的危害。操作完毕脱去手套后用洗手液及流动水彻底洗手。打开门窗,通风换气。

4 总结

化疗药物在配置和使用过程中对护士造成的职业损伤,需要个及部门的重视,全员参与,从预防人手,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安全操作,提高医护人员身心健康水平,提高工作效益。职业危害重在防护,护士防护知识的缺乏可导致护士防护意识的淡薄。3-4护士防护意识的淡薄。同时应定期学习化疗自我防护知识、参加相关讲座及培训,不断探索防护措施及方法,增强防护意识,不断地提高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 张海霞,李欣欣,孙鸿雁. 化疗药物在配制和使用过程中对护士的危害及防护[J]吉林医学,2009,7(30):1487—1488.

[2] 邓丽,化疗药物使用中的个人防护[J]医药前沿,2012,2:290.

[3] 金力奋,何继亮,张美辨.抗肿瘤药接触对护士的遗传损伤[J].环境与健康杂志,2003,20(1):21—22.

化疗护士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护士;行为干预;输液工具

头皮钢针和静脉留置针是作为临床护理工作中常选用的静脉输液工具。而在门诊输液中,最常选用的是头皮钢针,因为门诊患者输液量大,护士的工作量大,为了快速的给予患者输液治疗,减少患者输液等候的时间,头皮钢针作为了门诊输液护士的首选。但由于头皮钢针只能一次性的使用,反复的穿刺会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同时在使用的过程中静脉液体外渗的几率也大大增加,从而导致输液患者发生静脉炎、皮下组织坏死等输液的并发症。近年来,头皮钢针“零容忍”已在我国逐步推广[1]。静脉留置针由于其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并且可随血管性状弯曲,不易脱出血管,便于肢体的活动,不仅减少了对患者的穿刺的次数,减轻了患者的痛苦,保护了患者的静脉血管,提高了疗效,而且还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效率[2]。我科将选择头皮钢针的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对于干预组进行了护理行为干预,获得了较好的效果,现作如下的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3月来门诊输液的化疗患者80例,采用一般常规询问的方式了解患者选择输液工具的方式。其中,首选静脉留置针为静脉输液工具的为30例,选择头皮钢针的为50例,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各25例进行护理行为的干预,所有患者均病情较轻,能够配合调查研究,年龄在21~69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的询问、自主选择的方式为门诊化疗患者进行输液治疗。干预组通过发放科室自制的调查表,统计患者选择头皮钢针的原因,见表1,并对患者选择头皮钢针的原因进行总结与分析,护士根据患者的学习与接受能力进行评估,同时给予静脉留置针相关知识的详细讲解,具体总结如下。

1.2.1加强对患者的健康宣教 输化疗药物时应使用静脉留置针,①能保护血管;②大大减少了化疗药物外渗的几率。告知患者化疗药物一旦外渗对血管将造成很大的损伤。

1.2.2护士宣教形式应多样话 健康宣教的形式应该增加一些图文资料,通过视和听的感受来提高患者对输液工具的认识以及主动治疗的意识[3],尤其是对门诊特殊用药的患者。图文资料内容应该包括:各种输液工具的介绍、门诊最常用的输液工具、化疗药物外渗对血管组织的伤害等。

1.2.3加强护理人员理论水平及穿刺技能的培训 护士本身应加强理论学习,不要只停留在书面知识上,向患者宣教要讲到深入的层面,才能改变他们/她们的观念,主动选择正确的静脉输液工具[4]。同时应培训护理人员如何正确选择血管进行留置针的穿刺。

1.2.4分析与总结门诊化疗患者选择头皮钢针的原因 护士根据患者学习与接受的能力对患者进行评估,制定出有个性化的措施,对患者进行逐一的讲解,护理行为干预内容具体如下:①84%的门诊化疗患者认为静脉留置针的费用高。护士讲解静脉留置针使用的费用为22元,一般留置针可以使用3~4 d,而头皮钢针一次的收费为10元,且头皮钢针只能一次性使用,而留置针的使用可以减少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其存在的隐形价值超过了一次性地头皮钢针。②40%的门诊化疗患者认为静脉留置针的使用具有不安全性,留置针的软管部分相当于异物,长时间留在血管中对血管有一定的刺激性和损伤性,护士向患者讲解,静脉留置针其材质是生物性的,使用的安全性能很高。③16%的门诊化疗患者缺乏静脉留置针的相关知识。护理人员应向患者详细的讲解留置针的发展、留置针留置的时间、留置针留置后的个人防护等,见表1。

1.3判断标准 对照干预组与对照组前6天输液工具选择情况,根据两组患者自由选择的结果进行比较,进行判断。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所得数据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两组相比,干预组前6 d门诊输液中,大部分门诊化疗患者最终选择静脉留置针为输液工具,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结论

针对静脉留置针使用不被门诊化疗患者所接受的原因,我科总结了以下几点:①因为一次性钢针使用方便,节省了输液穿刺的时间, 能够快速的进行输液治疗。②静脉留置针的费用高,与头皮钢针相比较,患者更倾向于使用一次性的头皮钢针。③由于部分护士操作技能差,未能正确的选择血管进行穿刺,导致静脉留置针穿刺失败,造成患者反复穿刺,增加了患者痛苦。④静脉留置针产生的并发症也是引起留置针使用率低的原因之一,其常见的并发症为静脉炎、导管堵塞等,而静脉留置针穿刺后静脉炎的发生率为2%~26%[5]。

我科针对上述原因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①注重护士理论及技能知识的培训,应将静脉留置针使用的健康教育贯彻始终。②加强患者的健康宣教,让化疗的患者充分了解到头皮钢针使用的危害性和化疗药物外渗导致皮肤坏死的严重性。

综上所述,护士的行为干预对门诊化疗患者选择静脉留置针为输液工具有很大的影响作用,同时加强护理人员理论知识与技能的培训,加强护理人员的沟通技巧,针对性的与患者进行解释与沟通,能使静脉留置针的使用率大大提高,最终实现门诊化疗病人钢针“零容忍”[6]。

参考文献:

[1]母艳玲,罗洋,李捷,梁雯.护理行为干预对患者选择输液工具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5,34(9):1165.

[2]刘梅.静脉留置针穿刺265例临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17):121.

[3]郭慧芳.浅谈静脉输液的新进展[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9(增刊):177.

[4]李波,杨丽松.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分析及预防对策[J].中国实用杂志,2011,27(增刊):137-138.

[5]吕永丽.护理干预对预防留置针并发症中效果的影响[J].中华临床医护月刊,2012,9(3):1-3.

化疗护士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化疗药配置;职业防护;不良反应;规范管理

临床上为避免癌症患者术后病灶转移或复发的一种有效手段就是化疗,但是现阶段许多医院尚不具备专门的化疗科或者肿瘤科,基本上是原有科室负责患者的术后化疗[1]。在经济、设备等条件的限制下,许多医院缺少专用的层流操作台,如果护士没有经过足够防护就开始配置化疗药,很容易因为与化疗药接触而引起损害。现将我院化疗药配置的职业防护措施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4年2月~2015年2月共1206例乳腺癌患者于我院接受化疗,均与有关的诊断标准相符合,且经过病理检查确诊。在此期间,药物配置岗位共有11名工作人员,包括药师2名,护理人员5名,工勤人员4名;男性4名,女性7名;年龄29~48岁,平均(35.7±2.4)岁。所有药物配置岗位人员均按照我院的职业防护要求及规定进行职业防护,观察工作期间其是否出现不明原因呕吐、脱发等不良反应,女性是否流产、不孕等,检查其肝功能、血常规各项指标是否正常,评价其工作状态。

1.2方法

1.2.1环境与人员要求 操作时必须在专用的配置台上,将防渗透塑料薄膜和治疗巾依次铺在操作台上。将排风扇按照在配剂室内,完成集中配药后应至少开2h排风扇,以便抽出残留的药物颗粒。工作人员配药前应戴好一次性圆帽、口罩、防护眼罩和双层手套,穿长袖隔离衣(防渗透);拔除或更换输液时应戴薄膜手套(防渗透),一旦发现液体渗漏应当及时洗手,配药后认真洗脸、洗手,先洗头洗澡再下班离开病房,尽量将身上残留的药物清除[2]。

1.2.2加强人员培训 化疗药具有一定的毒性,很容易损害正常组织,所以护士长应当定期组织人员培训,讲解如何配置化疗药物、其药理作用与正确的防护措施等,使其了解化疗药的危害与毒副作用,增强防护意识,熟练掌握操作规程。只有专业培训合格的人员才能上岗,而且医院每月组织一次知识技能考核,若不合理需要继续参加培训。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组织配置护士参加学习班,不断提高其工作能力。另外对于护工和清洁工人也需要加强知识培训,其文化程度与安全意识较低,很容易发生安全事故,应告知其正确处置被体液、血液、化疗药污染的物品。

1.2.3建立健全管理制度 护士长应当制定与化疗药配置有关的操作规程,不断完善职业防护的管理模式,包括将分散式管理模式转换为集中式管理模式。为有关的操作人员建立健康档案,要求并监督其每年参加肝功能、血常规、心电图等项目的体检,如果个别护士不愿参加体检,护士长需要积极做好监督工作,必要时可安排明确时间要求其体检。应合理排班,避免同一人员连续5d以上接触化疗药物,哺乳期和怀孕女性更不能参与药物配置。

1.2.4设备与药物管理 配备有效、安全的防护设施,将健康的工作环境提供给操作者,及时领用和补充防护用品。护士长应当确保配置化疗药时病区具有充足的物资,加强管理,防止由于物资缺乏或环境配置不佳而对护士造成损害。

2 结果

从事化疗药配置工作的11名人员均没有出现不明原因呕吐、脱发等症状,女性均未发生流产、不孕、月经紊乱等情况,体检结果显示其肝功能、血常规指标均正常,精神状态良好,始终自觉按照规程操作。

3 讨论

集中配置化疗药物并不是一定会危害配置人员的安全,如果操作者能够确保使用生物安全柜的正确性、配置药物的规范性,并增强自身的防护意识,就能够有效避免发生各种危害。药物配置人员是否能自觉采取自我防护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风险意识与专业知识[3]。所以培训防护措施和职业风险可以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度,促使其正确进行防护,使自身健康得到有效维护。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从事化疗药配置工作的11名人员采取职业防护后均没有出现不明原因呕吐、脱发等症状,女性均未发生流产、不孕、月经紊乱等情况,体检结果显示其肝功能、血常规指标均正常,精神状态良好,始终自觉按照规程操作。说明配置化疗药具有一定的风险,可能对身体造成损害,因此操作者需要加强职业防护,提高安全意识,严格遵循有关的制度及规范进行操作,避免出现各种不良反应,保障自身的生命安全。

参考文献:

[1]薛岚,武晨华,黄春红,等. 护士实施肿瘤化疗中的职业防护现状与对策[J]. 护理管理杂志,2014,(7):29-31.

[2]伍淑文,陈培雪,杨云英. 普通病房配制化疗药的职业防护管理[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17):2162-2163.

化疗护士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美乐滴;化疗;护理

时间化疗是根据人体生物节律变化选择化疗药物毒性最小时间内给药的一种方法[1-3]:收集我科自2012年8月-2013年11月,采用了法国阿奎坦技术生产的美乐滴泵时辰化疗在35例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的护理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35例患者,其中男性患者29例,女性患者4例,年龄32-60岁,所有的患者均经病理学证实为鼻咽癌的患者。治疗前均进行必要的检查如血常规,血生化,心电图,凝血功能,鼻咽部磁共振,颈部CT,全身骨扫描等检查,排除化疗禁忌给予化疗。

1.2 方法 为减轻患者的痛苦,防止化疗药物外渗,所有患者均采用美国巴德公司或法国贝朗公司生产的PICC管并行PICC置管术。

1.2.1 35例的鼻咽癌患者均采用 TPF方案:多西他赛,75mg/m2,泵注入d1;03:30AM-04:30AM, 顺铂,75mg/m2,泵注60h,10Am-10Pm,d1-5;氟尿嘧啶10Pm-10Am,d1-5,.泵注60h,化疗期间予止吐、水化、利尿、抑酸、营养支持等治疗,并给予地塞米松口服预防多西他赛过敏,21-28天/周期,共行2周期。

1.2.2 化疗前医师在电脑上编辑美乐滴泵运行程序,再将编辑好的程序导入美乐滴泵,护士根据医生医嘱将上述3种化疗药物分别注入A,B,D储液袋中,多西他赛药液注入A袋,顺铂药液注入B袋中,C袋加入5%GS作为冲管液体。D袋注入氟了嘧啶。

1.2.3 护士在应用的过程中护理要点如下:化疗前:1)加强沟通,做好心理护理减轻患者的焦虑感,消除不良因素,增加病人信心及化疗前的宣教。2)为减少化疗药物外渗的机率及减少患者的痛苦,建议患者行PICC管或深静脉置管,但在本组35例鼻咽癌患者均行PICC置管。化疗进行中:1)为避免化疗中途电量不足,在每次使用前应更新4节5号南孚电池。2)做好自我防护,化疗药物均在化配室配置,配置过程中注意无菌操作原则3)护士应熟悉上述3种化疗药物的药理作用和使用后的不良反应及抢救措施4)熟悉化疗泵的性能及功能,掌握操作流程,规程及注意事项,出现故障时的处理方法。5)对位接好A,B,C,D通道后按操作流程将空气排空。6)将泵连接好PICC管,按运行健正常运行。7)为保证PICC管通畅,化疗药物输注不受影响,化疗期间09:00,21:00定时给PICC管予0.9% NS20ml行脉冲式冲管,8)化疗泵运行期间应加强巡视,防止导管扭曲打折,保证化疗药物能顺利输注结束,如发生机器故障及导管扭曲应尽快排除故障。9)密切观察患者化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和心理变化,及时进行干预,减轻患者的恐惧心理。化疗后:及时拆除化疗装置,观察化疗后毒副反应,积极指导患者相应的应对方法。

2总结:在本组化疗中除一例因连接管发生扭曲而影响化疗药物未按时输注结束,另一例因在输注前未将少量气泡排除而发生报警外,其余33例都按程序输注结束,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毒副反应较轻,且35例患者治疗程中均未放弃治疗,病人化疗期间可耐受,同时在治疗期间可以将美乐滴泵放入特制的小书包里以方便患者自由活动,外出不受影响,能正常进行治疗,如化疗期间化疗泵发生异常或化疗药液输注结束,将有“滴,滴,滴”的报警声音,方便了病人及护士,此泵操作简单携带方便,更加体现人性化护理,提高护理质量,夯实了优质护理。

参考文献:

[1] Samuel Bernard, Branka ?ajavec Bernard,Francis Lévi.et al.Tumor Growth Rate Determines the Timing of Optimal Chronomodulated Treatment SchedulesTumor Growth Rate Determines the Timing of Optimal Chronomodulated Treatment Schedules[J]. PLoS Comput Biol,2010,6(3): e1000712.

[2] Librodo P,Buckley M, Luk M.Chronotherapeutic drug delivery[J]. J Infus Nurs,2012,35(5):329-334.

化疗护士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安全控制小组;化疗药物;外渗

【中图分类号】R4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4-0316-01

化疗药物外渗是指化疗药物在输注过程中渗出或渗漏到皮下组织中[1],轻者局部红肿,重者组织溃烂坏死,是肿瘤科最常见的安全问题之一。为保障肿瘤患者的化疗安全,2010年1月我科成立了化疗安全控制小组,该小组的建立大大降低了化疗药物外渗的发生率,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减少了护患纠纷,现将其做法与体会介绍如下:

1 做法

1.1 建立了化疗安全控制小组。护士长任组长,另有两名护师以上职称、高年资护士为组员。组内人员有明确的责任,各有侧重分工,轮流值班,以保证节假日期间至少有一名安全控制小组成员在岗带班。由于目前急诊化疗病人较少,尚未安排夜间值班。并根据需要派出组内人员短时间外出学习,带着任务和问题去学,载着收获和知识回院来教[2]。

1.2 明确化疗安全控制小组的职责

1.2.1 评估新入院患者的血管情况、选择输液器具。病人入院后首先由化疗安全控制小组人员评估患者的血管,而后再根据医嘱即病人的所用药物选择合适的输液部位(主要部位:深静脉、颈外静脉、双上肢粗直血管)和输液器具,记录于评估表内,放于病历中。值班护士根据评估表内容予以执行。

1.2.2 严格培训科内及新上岗的护士。科内护士每季度进行一次培训,对新入科的护士进行一周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培训内容有肿瘤专科护理知识、化疗药物的作用机理毒副作用、肿瘤内科护理风险的防范等,化疗药物外渗的防治作为重点。新入科的护士另加基本功训练,以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

1.2.3 化疗药物外渗的处理。化疗药物一旦外渗,对组织不可避免地产生不同程度的损伤,积极处理可有效的控制损伤程度。采取的方法主要有三种:地塞米松+普鲁卡因+生理盐水局部封闭;自制中药酒精浸泡液外敷;喜疗妥药膏外涂。安全控制小组成员根据所用药物外渗情况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轻者选择中药外敷或喜疗妥药膏外涂,重者局部封闭+中药外敷。

1.2.4 总结经验持续质量改进。化疗安全控制小组每月对化疗药物外渗防治情况进行一次统计汇总,好的经验互相交流,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认真讨论,查找原因持续质量改进。

2 结果

化疗安全控制小组的建立,提高了护士的综合素质,降低了化疗药物外渗的发生率,保障了肿瘤患者化疗的顺利进行。2010年底统计1401例肿瘤化疗患者中,药物外渗的发生数为16例,由上年的8%降至为1.13%,且无组织坏死病例。

3 体会

3.1 化疗安全控制小组规范了防治化疗药物外渗的措施,规定了静脉穿刺的部位和方法,克服了护士在选择静脉穿刺时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使静脉穿刺一次性成功率达到98%以上,有报导化疗药物外渗与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有密切关系[3]。从而降低了化疗药物外渗的发生率。

3.2 化疗安全控制小组的建立,增加了高年资护士的压力并变为动力,激发了学习积极性,把学到的新理论、新方法运用指导于临床实践。对年轻护士更是一个较大的促进,通过对护士的培训提高了业务水平,丰富了理论和实践经验,增强了责任感和事业心,综合素质显著提升。

3.3 化疗安全控制小组的建立,使部分护理工作有了一定的程序,护士工作有章可循,提高了护理质量,化疗药物外渗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发生药物外渗的患者也能及时得到治疗,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减少了护患纠纷,增加了护患感情,提高了患者对护士的满意度,也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

参考文献

[1] 陈长英,孙巧枝.肿瘤科护士应掌握化疗药物外渗防治知识.中华护理杂志,2010.45(4):353-354

[2] 马正丽,李永翠,李睿.抗肿瘤药物临床使用管理程序的应用及体会.现代医院管理,2009.(3):56-57

化疗护士总结范文第6篇

【关键词】 化疗药物 外渗 预防措施 护理

化疗药物的使用挽救和延长了无数癌症患者的生命,同时也带来了令人担忧的问题:化疗药物外渗。化疗药物外渗是指化疗药物输注过程中渗出或渗浸到皮下组织中。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引起渗漏部位红肿、疼痛、周围组织坏死,严重者需外科清创、植皮,引起医疗纠纷。护理人员需要全面了解化疗药物外渗发生的原因,掌握化疗药物外渗的有效预防和护理措施,不断学习、总结经验,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最大限度地减少患者的痛苦。

1 化疗药物外渗的预防措施

1.1 患者的宣教 (1)签署化疗同意书时,从化疗方案、化疗副作用、药物外渗的原因、外渗后的处理原则进行全面宣教,提高患者化疗期间的自护能力,且在护理病历上记录宣教的内容。(2)讲解强刺激性药物首选中心静脉途径给药的优点,取得患者配合。(3)教会患者识别药物的刺激性,化疗当天向患者交代清楚哪一瓶液体是强刺激性药物,哪一瓶是一般刺激性药物,切勿自行调节输液速度。(4)叮嘱患者在输注强刺激性药物时,尽量减少去卫生间、就餐等躯体移动,注意输液肢体的活动,避免注射针头移位,输液的肢体勿被压迫,以免影响血液回流造成药物外渗。(5)指导患者自我观察,询问患者输注化疗药物时有无疼痛、肿胀的感觉,如有立即关闭输液开关,向护士汇报,且护士、患者共同观察化疗药物输注过程中有无滴速明显减慢现象,以尽早发现化疗药物外渗[1]。

1.2 护士的专业培训 (1)掌握化疗药物的相关知识:①化疗药物刺激性的分类,区分强刺激性与一般刺激性药物;②化疗药物外渗的相关因素;③化疗药物外渗的预防及处理方法。(2)掌握化疗给药的注意事项:①负责化疗输注的护士必须经过专业训练,未取得护士执照的,不能进行化疗操作。输注强刺 激性化疗药物由高年资护士操作,输注期间密切观察有无回血、疼痛等情况;②不能用有化疗药液的针头直接穿刺血管或拔针,应先输入等渗溶液,确认有回血再输注化疗药物,输注完毕后用等渗溶液冲洗,使输液管中的残余药液全部输入;③联合用药时,先输入一般刺激性药物,再输入强刺激性发泡性药物,如均为发泡性、刺激性药物,应先输入低浓度,两种化疗药物之间用等渗液快速冲洗;④在外用血管输注发泡性、刺激性药物时可用三通输液装置,一路输入发泡性、刺激性药物,一路快速输入等渗液;⑤化疗药物推注时浓度不宜过高,速度不宜过快,20ml药液至少3min以上或用5ml/min的速度注入,每注射3~4ml应回抽1次,检查有无回血,避免血管在短时间内受强刺激而出现损害。(3)增强观察力度,每15~30min巡视患者1次,检查注射部位有无回血及外渗现象。对于发泡性药物要专人床边守护,密切观察至用药完毕。(4)严格床头交接班,每班交接内容包括:化疗药物名称、注射部位、输注时间、药物余量、输液通畅情况等。(5)合理使用静脉血管,制订静脉使用计划,左右臂交替使用,使穿刺的静脉得以修复。对强刺激药物宜选用前臂静脉,忌在手背及腕部注药,以免药物渗漏造成肌腱、韧带的损伤。因下肢静脉远离心脏且易于栓塞,所以除上腔静脉压迫者外,不宜采用下肢静脉给药,乳癌患者应健侧给药[2]。

2 化疗药物外渗后的护理

药物外渗一旦发生,要保持镇静,立即停止输注,保留注射针头,回抽残留药物以3~5ml为宜,还要沿血管走行观察和了解血管情况,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消除组织水肿和药物对细胞的毒性作用。(1)立即行局部封闭。常用封闭药物为0.5%的利多卡因5~10ml加氟美松5mg环形封闭或150u/ml的透明质酸酶环形封闭,局部涂肤轻松软膏或者50%的硫酸镁湿敷或冰敷(24h内),长春新碱和vp16不主张冰敷,宜用热敷。抬高患肢,24h后改位热敷。如疼痛不止可用氯乙烷表面麻醉止痛,并及时报告医生,详细纪录渗漏情况。(2)皮下注射解毒药物。丝裂霉素、争光霉素可用10%的硫代硫酸钠4ml皮下注射,它可使药物迅速碱化,也可用维生素C 500mg/ml皮下注射解毒,它可缓解药物与DNA的结合;阿霉素、长春新碱可用8.4%碳酸氢钠5ml皮下注射,它能起化学沉淀失活的作用,并加用氟美松4mg/ml以消炎[2]。(3)密切观察局部皮肤等情况的变化,冷敷或热敷防止冻伤或烫伤。冷敷时将冰块装入冰袋至容积的50%,排气后扎紧袋口,擦干冰袋外壁的水迹,倒提冰袋,检查无漏水后装入布套内,将冰袋放至所需部位。注意冰敷时间为6~8h;护理人员需经常观察局部皮肤有无紫绀、麻木和冻伤;检查冰块融化情况,及时更换与添加。热敷时水温不宜过高,以不超过50~60℃为宜。(4)局部疼痛、红肿可用中药消炎散、如意金黄散外涂,如坏死形成溃疡时,可用京万红烫伤药膏涂敷患处,每日换药一次[3]。

【参考文献】

1 丁荣霜,鞠桂芳.肿瘤康复护理300问.济南:山东文化音像出版社,2004,129.

2 毕丽云.整体护理健康教育手册.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00,355.

化疗护士总结范文第7篇

1 肿瘤科护士对化疗药物外渗防治知识掌握的情况

随机抽取自贡市5所医院肿瘤科护士进行了有关化疗药物外渗防治知识掌握情况的调查。结果,肿瘤科护士对化疗药物外渗防治知识掌握现状不乐观。本调查显示,肿瘤科护士对化疗药物外渗防治平均分(107.1±24.1)分,中等率占50.5%,整体处于中等水平。与李武平[6]调查有50%的护士没有意识到化疗药物外渗后果严重性的结果相似。可见肿瘤拉护士和护士对化疗药物外渗防治知识掌握程度普遍较低。

2 影响肿瘤科护士对化疗药物外渗防治知识掌握程度的因素分析

2.1现有大、中专的护理教材中缺乏系统的化疗药物外渗防治知识。有调查显示,临床实习前护生对化疗药物外渗造成最严重后果,回答正确者仅有19.6%[7],提示临床实习前的护士对化疗药物外渗防治知识知之较少。

2.2随着制药行业的迅猛发展,抗肿瘤药品更新换代快,抗肿瘤新药在临床的应用极其广泛,对肿瘤科护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据调查有69.35%的护士急需新知识、新技能的培训[8]。

2.3缺乏针对性的继续教育。此次调查发现,85%以上的护士未参加过系统、全面的有关化疗药物外渗防治知识的培训。目前我国护理继续教育主要问题是在培训前缺乏对受教育者进行学习需求分析,教育内容缺乏针对性[9]。

2.4对肿瘤专科护士培养重视不够,国内做得比较好的护理专科有糖尿病、iuc、造口等专科,而针对肿瘤专科护士培训刚起步。本次调查的210名肿瘤科护士均未参加专科资格认证培训,可见加强肿瘤专科护士培训非常重要。

3 对策

3.1 肿瘤科护士在校学习、岗前培训、在职继续教育内容中较少涉及化疗药物外渗相关方面的知识。本次被调查的210名肿瘤科护士有关化疗药物外渗防治知识主要来源于临床实践、工作经验的总结,与verity[10]等调查发现英国伦敦地区只有27%的护士接受了应用化疗药物管理相关知识的岗前培训,67%护士的化疗药物管理相关知识来自于临床实践的结果相似。必须加强有关化疗药物外渗防治知识的弱项知识的学习,提高全体肿瘤科护士的综合素质,满足日常的工作需要。

3.2 增加专科学习时间

结果显示,每周专科学习时间1h以下者,与2-3h者对化疗药物外渗防治知识相差无几,而专科学习时间在4h以上者的得分明显高于2-3h者、1h者以下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刘希平[11]指出学习时间分配,直接影响学习主体的记忆过程。保证一定的学习时间是提高肿瘤科护士对化疗药物外渗防治知识掌握程度的前提条件,学习时间不足已经成为制约肿瘤科护士学习专科理论知识的主要影响因素。

3.3 关注知识弱项、拓展专业理论深度

调查显示,肿瘤科护士对如何合理选择穿刺血管的掌握程度最好,这与我省一直以来不断强化护理操作培训密切相关。对化疗药物皮肤毒性分度标准的掌握最差,这可能与专科性强,肿瘤科护士在校学习、岗前培训、在职继续教育内容中较少涉及化疗药物外渗相关方面的知识有关。根据木桶理论认为通过“补短”,以提高整体水平,必须加强有关化疗药物外渗防治知识的弱项知识的学习,提高全体肿瘤科护士的综合素质,满足日常的工作需要。张惠芹[3]等报道6例患者化疗药物外渗后,由于未得到及时或适当处理,导致渗漏损伤更加严重,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因此,肿瘤科护士具备有效防治化疗外渗的知识与方法显得尤为重要,强化肿瘤科护士有关化疗药物外渗防治知识的弱项专科培训刻不容缓。

3.4 开展肿瘤专科护士培训,积极参加针对性的继续医学教育,可根据肿瘤科护士自身特点,采取多种在职学习方式,有计划、分阶段、分层次地讲授肿瘤药物外渗防治知识的新理论、新技术,使专科性、实用性和先进性相结合,提高肿瘤科护士对化疗药物外渗防治知识的掌握,培养具有丰富专业知识的肿瘤专科护士,提高肿瘤专科的护理质量。

参 考 文 献

[1]罗金凤,熊斌.我国肿瘤专科护士培养现状与培养模式思考[j].家庭护士,2007,5(10):67—68.

[2]刘红丽,叶志华,职志威,等.肿瘤科护士在患者安全中的作用[j].医药论坛杂志,2009,30(6):117—118.

[3]张惠芹,邹本燕,袁秀红,等.化疗药物渗漏后溃疡阶段的伤口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7,22(12):1143—1144.

[4]张敏,李武平.抗肿瘤药物外渗性损伤的防护研究进展[j].护理杂志,2004.21(4):45—47.

[5]langstein hn,duman h,seelig d,et al.retrospective gtudy of themanagement of chemotherapeutic extravasation injury[j]. plastic surgery,2002,49(4):369—374.

[6]李武平,张敏,钱皎月.护士对化疗药物外渗知识掌握程度的调查分析[j].护理杂志,2004.21(6):27—29.

[7]张敏,李武平,钱皎月.对临床实习前护生化疗知识掌握和需求情况的调查[j].护理研究,2003.17(12):1373—1374.

[8]郭秀静,王玉琼.医院护理人员继续教育问题分析和对策[j].护理研究,2006,20(9):2335—2336.

[9]魏红蕾,王华芳.我国护士院内继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j].护理研究,2005,19(2):195—196.

[10] lin mc,chen ch.an investigation on the nursing competence of sourthennurses who have passed n3 case report accreditation[j]. j nurs res, 2004.12(3):203—211.

化疗护士总结范文第8篇

关键词化疗药物;外渗;处理;预防

静脉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化疗药物大多具有较强的刺激和腐蚀作用,输液过程中如发生药物渗漏,治疗不及时或处理不当,可引起局部肿胀、疼痛、组织坏死,甚至造成肌腱、关节功能障碍给患者增加痛苦。我科2006年9月至2009年3月静脉化疗的患者460例次,其中5例发生药物外渗,现将处理措施和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资料

460例次化疗,应用静脉留置针给药,主要化疗药物为阿霉素、柔红霉素、卡培他滨,其中发生化疗药物外渗5例,2例前臂,2例手背,1例踝关节。

1.2处理方法

一旦发生化疗药物外渗,要保持镇静,立即进行处理。①立即停止化疗药物的注入,保留针头强力回抽外渗的药物和残留在针头内的药物。②局部封闭:用2%普鲁卡因一支加地塞米松一支加0、9%生理盐水一支围绕红肿范围进行包围多点式注射,注射范围略大与红肿部位。③局部冰袋冰敷12~24小时局限受损区域,可降低局部组织代谢和减少组织坏死,冰敷时注意局部皮肤颜色的变化防冻伤。④给予患肢抬高,减轻因药液外渗而引起的组织肿胀。⑤肿胀局部予33%--50%硫酸镁持续湿敷。⑥局部外涂氢化可的松软膏,能起到清热、消肿、止痛、活血化淤的作用。

2结果

化疗药物外渗的5例患者经积极处理,5天内肿胀及疼痛完全消失。

3讨论

当前化疗方法是恶性肿瘤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但在输液过程中,偶发生药物外渗,渗漏的原因主要有:①护士责任心不强。②血管因素:癌症患者长期大剂量的化疗对血管内膜损伤,增加药物外渗。③药物本身因素:与药物本身的刺激性、渗透压、酸碱度、浓度有关。当药物在很短时间内大量或快速进入血管内,使血管通透性增加,超过了血管本身应激能力,或在血管受损处堆积,而对血管内膜产生不良刺激造成局部组织损伤。④做好穿刺后患者化疗时活动过度。由于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或者患者进食、大小便,增加了患者活动的机会,针头容易滑出血管,引起药物外渗,或者患者没有按正确的方法移动输液的肢体,而引起的药液外渗。

根据以上因素,给予的措施有:①加强护士的责任心。②制定静脉使用计划,选择弹性好、管经粗、走向直、易固定的血管。上腔静脉综合征患者,禁止在上肢输入化疗药,因上腔静脉受压血液淤滞,静脉压升高,血管通透性增高易造成渗漏。乳腺癌患者禁止在患肢输入化疗药,因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静脉回流受阻,静脉压升高,血液淤滞,易造成渗漏。③静脉输注化疗药物的患者应做好健康宣教,消除其恐惧,护士应加强巡视,严密观察局部反应,输液过程中注意患者的主诉,对于化疗药物外渗,有时会忽视少量药物向深部组织渗漏的可能。注射部位疼痛或有异常感觉及时告知护士,即使没有外渗的征象,也应立即停止用药,按渗漏处理。④加强全科工作人员化疗药物外渗的应急处理能力,并掌握化疗给药的注意事项:负责化疗输注的护士必须经过专业训练,未取得护士执照,不能进行化疗操作;输注强刺激性化疗药物由高年资护士操作,输注期间密切观察有无回血;不能用化疗药物的针头直接穿刺血管或拔针,应先输入等渗溶液,确认有回血再输注化疗药物,输注完毕后用等渗溶液冲洗,以便输液管中的残余药液全部输入。

4结论

静脉化疗的患者严防发生化疗药物渗漏,如一但发生外渗应立即给予积极处理防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1008,中华医护杂志,2007年第4卷第11期,化疗药物外渗的处理。

化疗护士总结范文第9篇

肿瘤患者经常要长期静脉输注化疗药物及高浓度、高营养物质,因此,建立一条好的静脉通道不仅可减少患者因反复静脉穿刺造成的痛苦更重要的是可避免化疗药物对外周静脉的损伤和局部组织的刺激,保护外周血管。锁骨下静脉因其管径大,血流量较多,化疗药物随时可被稀释减少了对血管壁的刺激,因此,被广泛用于临床成为肿瘤化疗途径,但如果使用不当,容易出现堵塞外渗、脱落等现象。河南省西峡县人民医院于2010年7月发生1例锁骨下静脉外渗,立即采取积极有效的救治措施,结果患者愈合良好,现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39岁,右乳癌根治术后,于2010年7月31日第五次化疗,锁骨下静脉外带,护士检查回血通畅,在输液5%GS+吡喃阿霉素时,发现敷贴下导管进皮肤点处有粉红色液体渗出,护士立即停止输液,快速静脉滴注生理盐水,并拆除敷贴,以冲洗导管在在皮下走行的路径中残留的化疗药物,使局部药液随生理盐水外漏,护士在无菌操作下清除渗出液,直至冲洗液澄清后立即拔除锁穿管,检查导管是否有裂痕。

2 药物外渗应急处理

2.1 立即用地塞米松5 mg,生理盐水10 ml,利多卡因2 ml注射部位以环形封闭;

2.2 局部冰敷30 min连续3 d;

2.3 局部用99%二甲亚砜涂敷于外渗部位1次/6 h连续14 d;

2.4 加强交接班制度,密切观察记录皮肤颜色与皮温。五d后诉疼痛,查皮肤散在小水泡,破溃损伤范围为3 cm×4 cm,给予络合碘外涂三次/d,并涂本科自备紫草油1次/2 h。

跟踪:连续15 d后小水泡结痂,疼痛减轻,但皮肤暗红,皮温较高,连续外涂紫草油至患者出院,跟踪一月,良好。

3 体会

3.1 心理护理,取得配合。虽然用药前已对患者详细讲解化疗药物的作用,不良反应及可能出现的意外,使其有思想准备,患者在药物外渗后非常担心后果,产生紧张情绪。对此,护理人员经常深入病房陪伴患者,为其讲解目前治疗护理措施的意义,让患者体会到医护人员积极努力的态度和所给予的心理支持,从而安心地接受治疗。

3.2 加强护士巡视,密切观察局部反应。按照化疗输液巡视制度,责任护士应每15 min巡视一次并记录,内容包括:回血情况,局部有无红肿、疼痛,如疑外渗立即停止用药,按外渗处理。

3.3 加强护理人员培训 护理人员是静脉化疗输液执行者,加强护理人员培训,提高护理能力是防范化疗药物外渗的关键,护士需掌握预防化疗药物外渗的相关知识和技术。

3.4 导管固定 中心静脉导管保留时间长,加上人体皮肤对异物的排斥作用,使缝线易断裂,导管易滑脱。因此在每次巡视病员和化疗前后都需检查缝线是否牢固,并妥善固定导管。

化疗护士总结范文第10篇

【摘要】 本文总结及探讨预防化疗药物外渗的原因及各种预防措施,提出了通过加强对患者的宣教和护士的专业培训,使护患双方掌握预防化疗药物外渗的相关知识,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化疗药物外渗发生的机会;一旦发生,护理人员能够迅速采取正确的护理措施,减少外渗化疗药物的危害,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护理质量。

【关键词】 化疗药物 外渗原因 预防措施 护理

近年来,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随着医学的发展联合化疗仍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一个重要手段,但同时也带来了令人担忧的问题:化疗药物外渗。化疗药物外渗是指化疗药物输注过程中渗出或渗浸到皮下组织中。化疗药物外渗临床表现为局部皮下或深部组织红肿起泡,烧灼剧痛甚至坏死、溃疡经久不愈,注入静脉可引起化学性静脉炎,表现为沿静脉走向的条索状红线,血管压痛,后期血管变硬,色素沉着。护理人员需要全面了解化疗药物外渗的原因,掌握化疗药物外渗的有效预防和护理措施,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最大限度地减少患者的痛苦,保证化疗顺利完成。

1 化疗药物外渗的原因

1.1 药物因素 化疗药物多为化学制剂或生物制剂,作用于细胞代谢周期的各阶段,影响蛋白质和dna的合成使细胞坏死。化疗药物因其化学性,酸碱性及高浓度等原因引起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易使药物外渗,还与药物的ph值、渗透压、药物浓度、药物对细胞代谢功能的影响有关。如异长春新碱属碱性药物,可使血管内的二氧化碳蓄积,血管内压力升高,血管的通透性增大,药物渗漏皮下。

1.2 血管因素 肿瘤患者由于肿瘤自身的高代谢消耗和化疗药物副作用的影响,使机体抵抗力下降,对静脉壁损伤的修复能力下降,经手背及前臂静脉化疗时,局部疼痛及静脉炎发生率高达60%~70%[1],经外周静脉给药者,化疗药物外渗发生率达5%~6%[2]。经常较慢注射或采集血标本,使血管脆性增大,弹性下降,血管变细、变硬,当注射药物浓度增高时,使管腔内压力增大,血管难以承受压力,导致药液外渗。

1.3 操作因素 各种穿刺的损伤是导致血管渗漏的直接原因。如针头刺破血管或针头斜面未完全进入血管、针头固定不牢等。

1.4 使用时间 长期应用化疗药物,加上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如恶心、呕吐、骨髓抑制、肝肾功能损害,反复多次的静脉穿刺将会严重损伤血管,直接造成机械性静脉炎,使患者静脉血管内膜发生一定程度的损伤,静脉内膜炎使血管通透性加大,导致化疗药物在静脉内膜炎薄弱处外渗。

2 化疗药物外渗的预防措施

2.1 患者的宣教 (1)签署化疗同意书,从化疗方案、化疗副作用、药物外渗的原因、外渗后的处理原则进行全面宣教,提高患者化疗期间的自护能力,且杂护理病历上记录宣教的内容。(2)讲解强刺激性药物首选中心静脉途径给药的优点,取得患者配合(3)教会患者识别药物的刺激性,化疗当天向患者交代清楚哪一瓶液体是强刺激性药物,切勿自行调节输液速度。(4)叮嘱患者在输注强刺激性药物时,尽量减少去卫生间、就餐等躯体移动,注意输液肢体的活动,避免注射针头移位,输液的肢体切勿被压迫,以免影响血液回流造成药物外渗。(5)指导患者自我观察,询问患者输注化疗药物时有无疼痛、肿胀的感觉,如有立即关闭输注开关,向护士汇报,且护士、患者共同观察化疗药物输注过程有无滴速明显减慢现象,以尽早发现化疗药物外渗[3]。

2.2护士的专业培训 (1)掌握化疗药物的相关知识:①化疗药物刺激性的分类,区分强刺激性与一般刺激性药物;②以适量稀释液稀释药物,以免药物浓度过高;③化疗药物外渗的预防及处理方法。(2)掌握化疗给药的注意事项:①负责化疗输注的护士必须经过专业训练,未取得护士执照的,不能进行化疗操作。输注强刺激性化疗药物由高年资护士操作,输注期间密切观察有无回血、疼痛等情况;②不能用有化疗药液的针头直接穿刺血管或拔针,应先输入等渗溶液,确认有回血再输注化疗药物,输注完毕后用等渗溶液冲洗,使输液管中的残余药液全部输入;③联合用药时,先输入一般刺激性药物,再输入强刺激性发泡性药物,如均为发泡性、刺激性药物,应先输入低浓度,两种化疗药物之间用生理盐水或葡萄糖等渗溶液快速冲洗;④在外用血管输注发泡性、刺激性药物时可用三通输液装置,一路输入发泡性、刺激性药物,一路快速输入等渗溶液;⑤化疗药物推注时浓度不宜过高,速度不宜过快,20ml药液至少3min以上或用5ml/min的速度注入,每注射3~4ml应回抽1次,检查有无回血,避免血管在短时间内受强刺激而出现损害。(3)增强观察力度,每15~30min巡视患者1次,检查注射部位有无回血及外渗现象。对于发泡性药物要专人床边守护,密切观察至用药完毕。(4)严格床头交接班,每班交接内容包括:化疗药物名称、注射部位、输注时间、药物余量、输液通畅情况等。(5)合理使用静脉血管,制订静脉使用计划,左右臂交替使用,使穿刺的静脉得以修复。对强刺激药物宜选用前臂静脉,忌在手背及腕部注药,以免药物渗漏造成肌腱、韧带的损伤。因下肢静脉远离心脏且易于栓塞,所以除上腔静脉压迫者外,不宜采用下肢静脉给药,乳癌患者应健侧给药[4]。(6)建议使用外周静脉留置针或picc,减少药物外渗。

3 化疗药物外渗后的处理

如果疑有药物外渗,要保持镇静,立即停止输注,按以下程序处理:

3.1保留注射针头,用3~5ml的注射器回抽残留在皮管或枕头内的药物;

3.2抬高患肢,注射部位宜用冷敷,一般冷敷时间为24小时左右。

3.3立即行局部封闭,一般化疗药物用2%的利多卡因4ml+生理盐水6ml+地地塞米松5mg环形封闭或150u/mi的透明质酸酶环形封闭,局部涂肤轻松软膏或者50%的硫酸镁湿敷或冰敷(24小时内),长春新碱和vp16不主张冰敷,宜用热敷,奥沙利铂不宜冰敷。

3.4抬高患肢,24h后改为热敷[5]。如疼痛不止可用氯乙烷表面麻醉止痛,并及时报告医生,详细记录渗漏情况。皮下注射解毒药物。丝裂霉素、争光霉素可用10%的硫代硫酸钠4ml皮下注射,它可使药物迅速碱化,也可用维生素c500mg/ml皮下注射解毒,它可缓解药物与dna的结合;阿霉素、长春新碱可用8.4%碳酸氢钠5ml披下注射,它能起化学沉淀失活的作用,并加用氟美松4mg/ml以消炎[2]。

3.5对注射部位应观察5-7天并做好记录,包括发生时间、静脉进针部位和针头大小、估算药物外渗量、处理外渗的方法、病人的主诉及局部体征等。

3.6强刺激性药物(长春瑞宾、多柔比星等)外渗建议局部封闭每8小时1次,持续3天,一般药物局部封闭1次;

3.7若局部肿胀可用硫酸镁、50%葡萄糖溶液+维生素b12+低塞米松或芦荟湿敷,也可使用水胶体敷料;

3.8局部疼痛、红肿可用中药消炎散、如意金黄散外涂,如坏死形成溃疡时,可用京万红烫伤药膏涂敷患处,每日换药一次[6]。

4 结论

化疗药物外渗不仅对患者造成心理、生理上的痛苦,如处理不当还可引起医疗纠纷,因此护士应掌握引起化疗药物外渗的原因、预防和互利措施,不断学习,总结经验,保证化疗顺利进行。

参 考 文 献

[1]张晓云,李亚珍.去甲长春花碱不同给药方式局部反应的观察与护理[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1999,6(1):70.

[2]李立新.化疗药物渗漏性损伤治疗方法和实验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5):2-3.

[3]丁荣霜,鞠桂芳.肿瘤康复护理300问.济南:山东文化音像出版社,2004,129.

[4]毕丽华.整体护理健康教育手册.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00,355.

[5]湛永毅.马双莲.肿瘤科手册.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127.

上一篇:护士工作规划范文 下一篇:普外科护士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