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污染特征范文

时间:2023-10-06 17:39:01

大气污染特征

大气污染特征篇1

【关键词】pm2.5 污染源

一、前言

郑州市作为河南省的省会,是中原城市群的中心,在全国的经济发展格局中具有承东启西、贯通南北的重要作用。郑州市是全国大气污染比较严重的城市之一,灰霾天气的经常性发生,影响到了居民的正常生活,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探讨灰霾天气的成因,分析灰霾天气下大气颗粒物PM2.5的分布特征,刻不容缓。

二、郑州市pm2.5的污染源

(一)自然源。

PM2.5的来源广泛,包括自然源和人为排放。PM2.5的自然来源包括土壤扬尘、风沙尘、火山灰、森林火灾灰,以及漂浮的海盐、花粉、真菌孢子、细菌等。郑州市是一个内陆城市,PM2.5的浓度水平不受海盐及火山灰的影响。而春季百花盛开,受花粉影响较大;春秋季节大风天气较多,受风沙尘影响较大。

(二)人为源。

颗粒物PM2.5的质量浓度与人类的正常工作生活具有密切的联系,从灰霾的发生可以看出,人类活动对于颗粒物污染水平的影响,已经越来越显著。人为源主要包括移动源、工业源、燃料燃烧等,另外,建筑施工产生扬尘、喷涂油漆染料等,也会给PM2.5的污染做出贡献。

1.交通源

郑州市是一个交通枢纽,受交通的影响较大。郑州市拥有民用车数量76.2万辆,机动车保有量庞大,车辆经常造成低速行驶和拥堵现象,这会造成汽车燃油的燃烧不充分,导致细粒子排放量的增加。细粒子PM2.5的质量浓度日变化,无论在哪个季节,都呈现出明显的双峰现象,峰值分别出现在早上5:00-8:00.晚上的18:00~22:00,最低值出现在下午13:00左右,高峰值的出现与早上和晚上的上下班高峰一致,说明双峰现象的形成主要与交通高峰有关,显见受交通流量的影响较大。

2.工业源

工业源包括火电生产和供应、水泥生产、采掘业、造纸印刷业、金属冶炼及加工、化工制品生产等。郑州市工业区PM2.5质量浓度显著高于居民区的值,甚至有的高出一倍以上,由此可以看出,工业源是郑州市PM2.5的一个重要来源。工业源主要包括燃煤电厂的运行、建筑施工等,其中电厂源对于郑州市的影响,是郑州市颗粒物浓度增加的重要来源。郑州市拥有41个火电机组,合计装机容量可达671.8万千瓦,煤炭消费总量0.14亿吨。煤炭的燃烧会排放出大量的粉尘颗粒物,对于郑州市PM2.5质量浓度水平的增加具有重要影响。

3.秸秆燃烧

PM2.5质量浓度季节变化显示,郑州市秋季的PM2.5质量浓度高于冬季,这与其他城市的结果不同,具有郑州市独有的特点。河南省是农业大省,夏、秋粮食收获的季节,由于河南省秸秆焚烧的经常性发生,使大量的细粒子进入空气中,河南省夏秋季节的颗粒物浓度有一定的提高,秸秆燃烧现象,会贡献一定量的颗粒物。郑州市市区位于处于平原地区,地形平坦,污染物的扩散不易受到阻挠。而在其西北方向的太行山山脉和西南方向的嵩山在西边将其围拢,形成了一个天然屏障,污染物不易越过高山扩散。当夏秋两节秸秆燃烧时,颗粒物不易扩散开来,积聚在郑州市,导致郑州市夏秋的颗粒物浓度提高比之河南省其他地方有所增加,呈现出郑州市特有的特点。

三、郑州市pm2.5污染特征及相关结论

(一)郑州市尘霾天气大致呈现逐年增多的趋势,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后,灰霾的发生天数已达100天以上,灰霾天气的发生呈现大幅增长,开始出现中重度霾天气,重度霾天气发生在1~3天不等。尘霾天气中,70%左右为轻微霾;灰霾的发生几率秋冬较大,夏季最小,10月到次年1月灰霾发生率较高。灰霾的发生与PM2.5污染关系紧密,PM2.5质量浓度达150^ig/m3以上时,易发生重度霾

天气。

(二)郑州市PM2.5的污染水平严重超标,大气细粒子污染严重:2010-2011年郑州市工业区PM2.5质量浓度均值为76.1pg/m3,超出二级标准日数达41.2%。 PM2.5的质量浓度呈现明显的季节变化,秋季最大,冬季次之。

(三)郑州市PM2.5与PM10的来源具有较好的一致性,80%的采样日期里,PM2.5与PM10的比值都在60%~80%之间;PM2.5污染呈现明显的双峰分布,受交通源贡献影响。

(四)郑州市基准年电厂满负荷运行时,N02、 PM2.5的日均最大浓度在某些地方有可能超过标准,特别是N02的浓度分布,年均值超标现象也较明显,必须采取控制措施才能降低污染,达到不危害环境的目的。

(五)同等的电力负荷下,分别采用能源替代、技术改革获得的环境效益不同。改进效果:天然气替代最优,其次为技术改进,最后为降低电厂负荷。采取以天然气部分代替煤的方法,能够显著地降低S02、 N02对于周围环境的影响。

大气污染特征篇2

关键词:污染特征;PM2.5;形貌研究;PM10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生活环境的质量,空气质量则是判断环境质量的一项重要标准,因而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而通过近些年多次的研究发现,空气中含有的小颗粒物会对人们的健康产生极大的影响,其危害性是粗颗粒物所不能及的。某市是我国重要的能源生产基地,承担省能源生产的重任,因此加强对该地的PM#和PM2.5污染状况分析就显得至关重要。文章重点研究了冬季大气中PM10和PM2.5的污染水平、形貌、空间分布等几个方面。

1 采样仪器与方法

1.1 采样点

以该市的具体特征为依据,在研究中安排了五个采集点,一是a地(该市某小学),采样高度在十五米左右,草坪地面,位于车辆较少的公路附近;二是b地(该市某中学),采样高度在十四米左右,水泥地面,其附近是车辆较多的集贸市场,其附近还有一个大型的热电厂;三是c地(该市某工厂)采样高度在十二米左右,水泥地面,其附近有两座煤矿,且车辆较多;四是d地(该市某大型集团),高度在九米左右,水泥地面,其附近是车流量较多的公路;五是e地(该市某理工学校),采样高度在十七米左右,草坪地面,附近有车俩繁忙的公路。

1.2方法

利用专门的仪器,在六月到十二月间对各个采样点进行PM2.5及PM10收集,确保所有的滤膜都要进行二十四小时不间断的采集,将流量控制在八十升每分钟、四点五升每分钟。与采样滤膜不同的是要将供电镜分析的滤膜的采样流量控制为每分钟六升,持续时间是五个小时。同时要确保滤膜在采样前后二十四小时内温度和湿度处于一个稳定的水平,通常将温度控制在二十五摄氏度,湿度为百分之五十,然后使用精密电子天枰进行重量测量。此外要严格的对采样时间内的风力、温度等进行记录。

滤膜采样后的质量减去采样前的质量所得的结果和采样体积的比值就是空气中颗粒物的质量浓度。同时将研究置于在十千伏的电压下进行,这样可以把样品放大三千到一万两千倍,然后通过电镜对采集的样品进行分析。

2结果

2.1冬季PM10的污染水平

通过对样品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该地冬季PM10的质量浓度处于九十微克每立方米到三百八十微克每立方米之间,平均浓度是二百零微克每立方米。而一百五十微克每立方米是我国规定的二级质量标准,而二百五十微克每立方米是我国规定的三级质量标准,这就表明该地空气中PM10的含量大大超过了规定标准。这就说明,该市冬季空气质量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通过对各个采样点的样品的分析,可以得出五个采集点冬季空气中PM10的含量从高到低依次是:c地、a地、d地、e地、b地,和二级标准相比其均有一定程度的超标现象。由于c地正在进行城市建设,施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扬尘,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加空气中颗粒物的浓度,而且其附近的煤矿在生产运行过程中也会产生大量的颗粒物,冬季由于取暖而燃烧的煤炭量也相对增加,从而也会造成空气中颗粒物的浓度增大的后果。而d地的附近就是车辆川流不息的国道,其造成的扬尘现象会大大增加空气中颗粒物的含量;而e地由于其具有较好的绿化效果,而且多是休息区,因此和其他几个采样点相比,该处空气中颗粒物的含量比较少。

2.2冬季PM2.5的污染水平

通过对样品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该地冬季PM2.5的质量浓度处于五十七微克每立方米到二百三微克每立方米之间,平均浓度是一百三十三微克每立方米,超出标准值百分之八十九,中位数是一百二十六微克每立方米。现阶段,我国还没有制定严格的PM2.5指标,根据分析将六十五微克每立方米最为标准来对该地的颗粒污染情况进行观察分析。通过对二十天采集的样品的分析,其中有十八天的分析结果都超过了六十五微克每立方米最,大大超过了标准值的要求。这就说明该地空气中含有大量的PM2.5,大大降低了空气质量。PM2.5就是细粒子,其体积比较小,因此会随着人们的正常呼吸而进入到人体的呼吸道中,由于细粒子的表面积大、而且还具有很强的吸附性,其体表常伴有毒害物质,而且在空气中存在的时间也比较的长,因此其造成的危害也比较大,所以,加强对该地空气中PM2.5的治理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通过对各个采样点的样品的分析,可以得出五个采集点冬季空气中PM2.5的含量从高到低依次是:d地、b地、c地、e地、a地,和标准值相比,五个采集点均有一定程度的超标现象。根据相关的调查研究,主要是PM2.5主要是由于煤炭燃烧及机动车尾气产生的。由于d地本身就是一个化工企业,而且地处交通繁华地段,因此煤炭燃烧及汽车尾气是造成该地空气中颗粒物含量较高的主要原因。而b地附近有大量的人们居住,冬季用于取暖的煤炭燃烧量较大,而且其附近的车辆也较为密集,因此该处空气中PM2.5的含量也相对较大。

2.3微观形貌分析

由于空气中颗粒物的来源较为多样,因此有效的分析样品中所包含的单颗粒物是分析污染源的一种有效方式。通过对样品的分析可知其颗粒物主要包含四种类型,一是絮状烟尘集合体,其组成成分主要为超细颗粒物;而是圆球状,其主要特征为体表光滑;三是不规则矿物;四是包含有烟尘集合体的不规则矿物。

五个采集点采集的样品中全部都包含有浓度不同的四种类型的颗粒物。长久以来烟尘集合体都是空气中颗粒物的分析对象,针对城市而言,烟尘集合体主要是由煤炭燃烧及汽车尾气产生的。通过对样品中颗粒物的形貌研究,可以得出造成冬季空气中颗粒物含量较大的主要原因是煤炭的大量燃烧及汽车尾气的排放量过多,此外扬尘也是造成空气中颗粒物含量过大的一个重要因素。

3.结论

1)该地冬季PM10的质量浓度处于九十微克每立方米到三百八十微克每立方米之间,平均浓度是二百零微克每立方米。其含量超出标准值百分之七十一。空气质量较低。

2)该地冬季PM2.5的质量浓度处于五十七微克每立方米到二百三微克每立方米之间,平均浓度是一百三十三微克每立方米,超出标准值百分之八十九。

3)PM2.5及之间PM10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公式PM2.5=0.7993×PM10-55.984,表明他们的来源相近或相同。

4)通过对对样品中颗粒物的形貌研究,可以得出造成冬季空气中颗粒物含量较大的主要原因是煤炭的大量燃烧及机动车尾气排放量过多。

参考文献

[1]王宏;陈晓秋;隋平;余永江.PM2.5简介及福州市PM2.5污染分布特征[J].海峡科学,2012,5(8):78-81.

[2]郑志侠;吴文;汪家权.大气颗粒物中重金属污染研究进展[J].现代农业科技,2013,6(3):67-70.

大气污染特征篇3

关健词:特殊气象条件;环境空气质量;影响分析:

中图分类号 :X824 文献标识码:A

前言

丹东地处黄海之滨,鸭绿江畔,位于辽宁省东南部,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隔江相望,是一个以工业、商贸、物流、旅游为主的沿江沿海沿边城市。近年来丹东市环境空气质量一直处于良好状态

1 丹东市区环境空气质量现状及污染特征

1.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

2010~2012年,丹东市区环境空气质量持续保持良好,各年度PM10、SO2和NO2年均值均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空气污染指数API达标天数均保持在350d以上,其中Ⅰ(优)级天数稳定在120d左右,首要污染物以PM10为主。

1.2总体污染特征

1.2.1季节变化特征

空气质量随季节变化差异较大,总体冬季污染最重,夏季污染最轻。PM10冬、春两季污染明显重于春、秋两季;SO2和NO2冬季污染最重,春、夏、秋季节差异较小。

1.2.2功能区污染特征

各功能区中交通区污染最重。SO2和NO2交通区污染最重,工业区和居民区次之,清洁区最轻;PM10交通区污染最重,清洁区较重,工业区次之,居民区最轻。

1.2.3受气象条件影响

环境空气质量受特殊气象条件影响明显。当污染源排放量没有大的变化情况下,气象条件直接影响空气质量的好坏,使空气污染指数会有很大的差别。2010~2012年,丹东市区环境空气质量共有32天超标,其中有30d是由特殊气象条件影响,占超标天数的93.8%。3a间,春季受内蒙古中部地区沙尘天气影响,出现7d超标,占超标天数的21.9%;冬季受雾、雾霾及逆温等天气影响,出现23d超标,占超标天数的71.9%,详见表1。

2雾、雾霾及逆温气象条件下颗粒物和气态污染物的污染特征

2.1颗粒物污染特征

将2010至2013年丹东市区由雾、雾霾及逆温等气象条件导致空气污染指数API超标情况下的各功能区监测点位PM10日均值及全市日均值进行统计,详见表2。由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在雾、雾霾及逆温等气象条件下市区PM10污染呈现以下时空分布特征:

与API的关系:3a间,由雾、雾霾及逆温等气象条件导致的API超标的23d中,PM10全市日均值全部超标,并且均为首要污染物。

2.2气态污染物污染特征

2010~2013年,由雾、雾霾及逆温等气象条件导致空气污染指数API超标情况下各功能区监测点位SO2、NO2日均值及全市日均值统计见表3,月统计见表4。由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在雾、雾霾及逆温等气象条件下SO2、和NO2污染呈现出以下特征:

2.2.1与API的关系 3a间,由雾、雾霾及逆温等气象条件导致的API超标的23d中,全市SO2日均值有2d超标但不是首要污染物,NO2全市日均值全部达标,详见表3。

3 浮尘天气条件下空气中颗粒物和气态污染物的污染特征

2010~2013年,有7d空气污染指数API超标是由浮尘天气导致,全部出现在春季,其中3月和4月分别出现3次,5月出现1次。由浮尘导致API超标情况下PM10 、SO2、NO2数据统计详见表5。

3.1颗粒物污染特征

3.2 气态污染物污染特征

4 结论

丹东市区空气质量随季节变化差异较大,冬季污染最重。各功能区中,交通区污染最重。当污染源排放量没有大的变化情况下,丹东市区空气质量受特殊气象条件影响明显,2010~2013年有93.8%的单日API超标是由雾和沙尘等特殊气象条件导致,并且首要污染物均为PM10。冬季,尤其是12月、1月和2月,丹东市常会出现雾、雾霾及逆温天气,直接影响大气污染物的扩散,导致空气污染。雾、雾霾及逆温等气象条件对PM10影响最大,此时PM10呈现出与丹东市总体情况不同的污染特征,即清洁区污染最重。雾、雾霾及逆温等气象条件对SO2、NO2也有不同程度影响,此时SO2、NO2日均值均高于正常气象下的浓度水平。春季受内蒙古中部地区沙尘影响,丹东市会出现浮尘天气。在浮尘天气条件下,PM10监测值明显升高,PM10超标直接导致空气污染指数API超标,而浮尘天气对SO2和NO2无明显影响。

参考文献

[1]丹东市环境质量报告书[C].2010、2011、2012.

[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Z]. GB3095-1996.

[3]空气质量日报技术规定[Z].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综字〔2002〕026号.

大气污染特征篇4

为了防治大气污染,保护和改善环境空气质量,保障公众健康,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近日环境保护部起草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修订草案送审稿)》,报请国务院审议。国务院法制办公室经征求有关方面的意见,修改形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为进一步增强立法的公开性和透明度,提高立法质量,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征求意见稿的相关要求

征求意见稿提出,我国将建立重污染天气监测预警体系,实施排污许可制度,同时突出燃煤、机动车、扬尘等重点领域以及重点区域的大气污染防治。根据征求意见稿,我国将建立重污染天气监测预警体系。可能发生严重雾霾等重污染天气时,省级人民政府须适时发出预警,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将依据重污染天气预警启动应急响应,采取责令有关企业停产限产、限制部分机动车行驶等应对措施。

征求意见稿还要求实行排污许可管理制度,对重点大气污染物排放实行总量控制。省级人民政府应按照国务院的规定削减和控制本行政区域的重点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超过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地区,将暂停新增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审批。

在重点领域大气污染防治方面,征求意见稿提出,国家将进行煤炭消费总量控制,优化煤炭使用方式,减少煤炭生产、使用、转化过程中的大气污染物排放;在机动车船污染防治方面,国家鼓励发展公共交通,合理控制机动车保有量,推广应用节能环保型机动车和新能源机动车。

征求意见稿还特别指出,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本行政区域大气污染防治的需要和机动车排放污染状况,划定高污染车辆禁行区。

征求意见稿还强化了对有关政府和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的追责机制及违法排污行为的处罚力度,对有关违法行为规定了没收违法所得、处以罚款、吊销许可证、责令停产整治以及责令停业、关闭等行政处罚。

征求意见稿的总体思路和原则

征求意见稿立足于我国当前大气污染防治的实际情况和经济技术条件,以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为依据,全面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提出的各项制度措施,主要遵循4条原则:

源头治理,协同管控。坚持规划先行、明确标准,强化对建设项目的环保要求和对排污单位的排放管理,加强大气污染的源头管控;从单一污染物控制向多污染物协同控制转变,从大气污染治理的属地管理向区域联防联控转变。

综合施策,突出重点。综合采用经济、法律、技术和必要的行政手段防治大气污染,并结合当前实际,突出燃煤、机动车、扬尘等重点领域以及重点区域的大气污染防治。

强化责任,从严管理。强化政府和企业的环保责任,明确公民的环保义务。同时,严格法律责任,加大对污染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提高违法成本,使排污者不敢违法。

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积极回应社会关切,针对当前雾霾等重污染天气频发的形势,建立重污染天气预警和应对机制。同时,通过法治方式引导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提高产品质量,淘汰落后工艺、设备,建立健全大气污染防治的长效机制。

征求意见稿的主要内容

征求意见稿一共八章,分别为总则、大气污染防治的标准和规划、大气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大气污染防治措施、重点区域大气污染联合防治、重污染天气应对、法律责任和附则,共计102条。主要相关内容如下:

明确政府的环保责任

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将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加大财政投入,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的环境空气质量负责,实行以环境空气质量改善为核心的大气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对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及其负责人完成大气环境保护目标的情况进行考核,考核结果向社会公开 (第三条、第四条) 。

完善排放总量控制和排污许可制度

规定省级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国务院的规定削减和控制本行政区域的重点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并将重点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分解落实到市、县,再由市、县人民政府分解落实到排污单位。排污单位要同时执行国家和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和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要求。对超过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地区,暂停新增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审批。同时,明确排污许可证发放的范围、要求及发证机关。新的排污许可证制度在整合现有排污申报制度的基础上,将环境影响评价、“三同时”、总量控制、达标排放等一系列制度衔接起来 (第十四条、第十五条)。

加强重点领域大气污染防治

针对燃煤、机动车、工业、扬尘等重点领域进一步强化防治措施,如燃煤大气污染防治方面,增加了煤炭消费总量控制、绿色电力调度等内容;机动车船污染防治方面,增加了鼓励发展公共交通、新生产机动车排放达标评估、油品质量监管、环保召回等制度,并授权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划定高污染车辆禁行区。同时,增加了工业大气污染防治和扬尘污染防治两节。

突出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

增加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一章,经国务院批准划定的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要统一规划、统一标准;明确协同控制目标,提出重点防治任务和措施;进一步提高重点区域的环保标准;实行煤炭消费的等量或者减量替代;在规划环评会商、联动执法、信息共享等方面建立起区域协作机制(第五章)。

建立重污染天气监测预警体系

增加重污染天气应对一章,可能发生严重雾霾等重污染天气时,省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本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与气象部门的会商结果,确定预警等级并适时发出预警。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依据重污染天气预警,及时启动应急响应,采取责令有关企业停产限产、限制部分机动车行驶等应对措施(第六章)。

完善法律责任,加大处罚力度

为保证防治大气污染的各项措施得到落实,征求意见稿强化了对有关政府和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的追责机制,加大对违法排污行为的处罚力度,对有关违法行为规定了没收违法所得、处以罚款、吊销许可证、责令停产整治以及责令停业、关闭等行政处罚。对受到罚款处罚、拒不改正的违法行为实行按日计罚。同时还规定了相应的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第七章)。

研究小结

大气污染特征篇5

关键词:雾霾;汉中市区;演变特征

中图分类号:X82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6)12013303

1引言

雾霾天气指雾和霾同时存在,且区域性能见度低于10 km的空气普遍浑浊现象,是秋冬季常见的天气现象。雾霾的出现会直接影响大气能见度,导致能见度的降低,空气中污染物的增加,也将导致空气质量下降。雾霾不仅影响景观、旅游、交通,而且会对人体健康产生负面效应。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及气候的变化,雾霾在城市中也出现了一些变化,包括其出现的频率、范围、强度,以及相应出现不同的变化特征。因此,研究雾霾的气候变化特征以及气象因素对雾霾天气的影响,初步得出雾霾天气的天气成因和污染成因,有利于环境空气质量管理,为提出雾霾的治理方案,提高城市大气能见度,改善城市环境质量提供科技支撑。为此,通过对汉中市区气象建站多年以来的雾霾气候变化数据进行分析,同时选取典型雾霾事件,进行雾霾出现前后气象资料对比分析,得出雾霾日气象要素特征规律。弄清随着城市进程和气候变化汉中市区雾霾的变化特征及地面气象要素响应特征规律,为进一步开展汉中市雾霾防治打下基础。

2资料及方法

所用资料为汉中市汉台区1980~2014年35年逐日历史气象资料中能见度、相对湿度的四次定时观测资料和天气现象资料。2015年1月2~5日逐时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和PM2.5浓度资料。

雾和霾虽同为视程障碍物,但二者之间却有很大差别,对雾霾的特征研究分析已有很多[1~3]。雾是空气中的水汽凝结现象,是自然的天气现象,与人为污染没有必然联系;霾是排放到空气中的尘粒、烟粒或盐粒等气溶胶的集合体,是大气污染所导致。雾和霾在一天之中可以变换角色,也可能在同一区域内有些地方是霾有些地方为雾。两者可从空气湿度上作出大致判断,通常在相对湿度大于90 %时称之为雾,小于80 %时称之为霾,80 %~90 %之间则为雾霾混合物[1]。为此设立以下雾霾日判定标准:把能见度小于等于10 km作为基本判别,把08时相对湿度小于90 %,且当日无降水定义为一个霾日,08时相对湿度大于等于90 %且当日无降水定义为一个雾日[2]进行统计。本文从对雾霾日进行年际和月际变化分析,得出特征和规律,同时选取2015年1月2~5日典型雾霾事件,进行雾霾出现前后气象资料对比分析,得出雾霾日气象要素特征规律。

3雾霾日数气候变化特征

3.1年际变化特征

图1~2给出了1980~2014年汉中平均雾日和霾日的时间变化序列。可以看出,汉中年平均雾日和霾日变化趋势基本相同。雾日变化幅度没有霾日大,均在20世纪80年代处于低值区,90年代后增加较明显,其中雾日和霾日1990年之前日数较少,小幅波动为主,1991年后雾日和霾日出现跳跃式的增加,雾日在1993年达到极值73 d,霾日在1999年年达到极值26 d,后又回落,2014年出现反复雾日44 d,霾日31 d。1992~2014年间平均每年雾霾日数是96 d,远远超过前期(1980~1991年)平均年雾霾日31d,这反映出1991年后的雾霾天气要比之前雾霾天气发生频繁,说明雾霾天气整体有所增加。分析原因,雾霾日的增加与城市工业化进程,生态环境遭到破花,植被减少等因素都有必然的联系。

3.2月际变化特征

图3给出了1980~2014年汉中各月雾日的逐月累计分布,可以看出,每年深秋到冬季,10~12,1~2月雾日较多,与冬季气温较低,晴朗日数较多,风速较小,大气环流形势稳定,盆地地形水汽较高有关。图4位各月霾日的逐月累计分布。可以看出,每年的1~2月、12月霾日较多,说明冬季是汉中霾天气多发的季节,造成原因主要是人为生产生活的排放,而这种排放又受到季风及天气系统的影响,因为污染源在大气环流形势比较稳定时,有利于污染物在地面的堆积,所以冬季霾日较多;而3~4月处在冬夏环流形势转换的季节,冷空气的频繁南下使得污染物不容易堆积,霾日数相对较少,每年的5~6月,由于夏收夏种阶段秸秆燃烧的影响,空气中污染颗粒物增多,直接导致汉中地区5~6月霾天气增多。7~11月由于处于雨季,降雨可以湿清除污染物,故雾霾天气出现较少。

4一次雾霾污染事件分析

2015年1月2~5日汉中市区出现了一次持续性雾霾天气,过程持续时间较长,影响范围广、空气污染严重,对市区人民生产生活和健康造成了诸多不利影响。

4.1地面要素特征

图5为2015年1月2~5日汉中市AQI指数值和汉台区国家基本站地面自动站能见度、相对湿度、风速、温度平均值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可以看出,汉中市上空污染物峰值出现于晚上20时到凌晨3时左右,地表温、湿、风与能见度变化紧密配合。AQI指数随着相对湿度增大、风速变小和近地面层温度降低逐渐增大,相对湿度大于90 %以上时,AQI指数逐渐降低;能见度随着雾霾的产生逐渐降低。说明有效辐射较强,散热迅速,大气层结稳定,有利于汉中雾霾的生成,当雾霾完全转化为雾时,空气污染程度降低。

4.2影响因素分析

为了进一步定量的分析本次雾霾过程的主要影响因素,选取能见度、相对湿度、风速、温度平均值与AQI指数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能见度与AQI指数相关系数最大为-0.684,其次为相对湿度为0.545,风速和温度平均值与AQI指数相关程度较小,可以忽略不计。可以看出雾霾天气空气相对湿度增加,对大气能见度下降和AQI指数升高起到主要作用。而在北方冷空气的入侵之后,相对湿度和AQI指数都迅速减小,雾霾污染过程也随之迅速消散。由于此次过程风速较小、温度变化不明显,AQI指数受两者影响较小。

5结语

(1)汉中雾霾天气,雾日都要远远高于霾日,说明雾天气比霾天气对汉中影响较大,但霾日影响身体健康,不容忽视。汉中雾日和霾日变化趋势基本相同,20世纪80年代前处于低值区,90年代增加较明显,出现跳跃式的增加,1999年后又回落,2014年出现反复,又呈增长趋势。

(2)从月际变化上看,雾日集中在深秋和冬季,霾日多出现于冬季;全年雾日和霾日均有出现,雾日夏季、霾日盛夏和秋季出现概率较小。

(3)2015年1月2~5日是一次持续性时间较长,影响范围广、空气污染严重的雾霾天气过程,本次过程显示有效辐射较强,散热迅速,大气层结稳定,有利于汉中雾霾的生成,当雾霾完全转化为雾时,空气污染程度降低。能见度、相对湿度对AQI指数影响明显,风速及温度平均值相关程度较小。

参考文献:

[1]

尹承美, 于丽娟, 张永婧,等.济南市雾霾特征分析[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S3):68~70.

[2]钱峻屏, 黄菲, 杜鹃, 等. 广东省雾霾天气能见度的时空特征分析Ⅰ:季节变化[J]. 生态环境,2006,15(6):1324~1330.

[3]胡周颖.杭州市的雾霾特征分析[J].科技风,2016(1):69~69.

[4] 赵娜, 尹志聪, 吴方. 北京一次持续性雾霾的特征及成因分析[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4, 30(5):15~20.

大气污染特征篇6

【关键词】PM2.5 污染特征 污染源

1 PM2.5简介

所谓的PM2.5;就是指空气中直径小于2.5微米的颗粒物,因此我们又将PM2.5称之为细颗粒物。这种类型的颗粒物可以长时间悬浮在空气中,影响空气的质量。PM2.5值代表了细颗粒物在空气中的含量,通常来说细颗粒物在空气中含量越高,说明空气污染的程度越大。相比于其它的颗粒物,细颗粒物在地球大气中的含量是比较少的,但它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却是比较大的,它不仅会影响到能见度,同时还会威胁人类的健康。PM2.5直径比较小,可以在空气中长时间的停留,而且还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可以吸收一些有毒物质,这样人在吸入它们时也会将有毒物质一同吸入,从而影响人类的健康。PM2.5中包含多种化学成分,例如,有机碳、硫酸盐、钠盐等均可能出现在PM2.5中,但PM2.5成分并不是固定,需要依据PM2.5的来源来判断PM2.5中所包含的成分。按照PM2.5的来源可以将其分成两种类型,一种是自然源。所谓的自然源就是指自然存在的或者是由自然事件导致的。例如,土壤扬尘、植物花粉等属于自然存在的PM2.5,而火山爆发等自然灾害向空气中排放的火山灰则属于由自然事件导致的PM2.5;另一种是人为源。相比于自然源来说,人为源对空气质量的影响比较大,造成的危害也比较大。人为源按照PM2.5的形式还可以分成固定源和流动源两种。其中,固定源就是指由一些固定不动的生产过程所导致的PM2.5,例如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PM2.5。而流动源则主要是指由交通工具所导致的PM2.5。现在,主要根据24小时 PM2.5的平均值来判断空气质量等级,不同的PM2.5值所对应的空气质量等级不同。

2 PM2.5污染特征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入手,介绍PM2.5污染特征。

首先,介绍PM2.5的区域特征。现在,我国还没有关于PM2.5的系统化研究,虽然关于PM2.5的研究比较多,但大多数只是针对一些空气污染比较严重的城市,没有以全国范围为研究对象。但无论如何,相比于其它发达国家来说,我国PM2.5污染的情况还是比较严重的。我国PM2.5区域特征主要表现如下:第一,沿海地区的PM2.5值比较低,这不代表沿海地区没有PM2.5污染源,很有可能是和其所处的地理位置有关。例如,厦门、香港、青岛等地的PM2.5污染情况并不严重。而内陆地区的PM2.5值则是比较高的,甚至有一些地区的PM2.5值已经达到了重度污染的标准。例如,北京、南京、天津等地的PM2.5污染情况就比较严重;第二,我国在进行PM2.5监测的过程中也表现出来明显的区域特征。我国的PM2.5监测点主要布置在东部和东南部地区一些比较大的城市中,例如北方地区的北京市、天津市,东部地区的上海市等。在东北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布置的监测点则比较少;第三,不同的地区采用的PM2.5监测方法是不同的,从而难以对全国的PM2.5污染情况进行判断。这主要是因为不同的PM2.5监测方法得出的结果是不同的,从而难以用同一个标准对不同地区的PM2.5值进行比较。

其次,介绍PM2.5的时间变化特征。虽然目前还没有以全国为研究对象进行过PM2.5值统计分析,但通过对城市PM2.5污染情况的研究不难发现,PM2.5污染具有时间变化特征。通常来说,在上午和晚上比较容易出现PM2.5最高值,同时在上午和晚上也比较容易出现PM2.5污染比较严重的情况。通过对这一现象的分析,有关专家认为这和人们的活动以及气象条件有很大的关系。此外,还有一些专家进行了季节性研究,分析季节变化对PM2.5污染情况的影响。例如,王丽京等人以北京为研究对象,分析在不同的季节内PM2.5污染的情况。通过分析发现,秋季PM2.5值比较低,而夏季PM2.5值比较高。还有人对其它的城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季节变化的确会影响PM2.5值的高低,但是不同城市PM2.5污染情况随季节变化的规律是不同的。

3 PM2.5来源解析

目前,关于PM2.5来源的分析大多是以定性的方式进行的,定量的分析是比较少的。陈宗良采用定性和定量结合的方式对PM2.5的来源进行了研究,最终的研究结果显示北京地区的PM2.5主要来源于机动车尾气以及燃煤尘。后来,张晶又对北京地区PM2.5的来源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研究结果发现虽然机动车尾气和燃煤尘是PM2.5的主要来源,但在不同的功能区中PM2.5的来源是有所不同的。刘咸德等人对青岛市PM2.5的来源进行了研究,最终结果显示,青岛市的PM2.5主要来源于燃煤废气和土壤扬尘。通过上述的介绍不难发现,不同的地区PM2.5来源是不同的,这和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情况有很大的关系。但从我国整体情况来看,PM2.5的来源不外乎三种,一种是机动车尾气导致的PM2.5,一种是由于工业生产导致的PM2.5,最后一种则是因自然环境导致的PM2.5。

4 结语

总之,目前我国PM2.5污染情况较为严重,已经影响到人们的正常生活,因此必须要采取合理的治理措施。在治理PM2.5污染的过程中,必须要掌握PM2.5污染的特征以及来源,这样才能做到对症下药,才能保证治理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陈媛,岑况,S.Norra,N.Schleicher,于扬.北京市区大气气溶胶PM_(2.5)污染特征及颗粒物溯源与追踪分析[J].现代地质,2010,02:345-354.

[2]吴虹,张彩艳,王静,宣肇菲,楚翠娟,冯银厂,徐虹.青岛环境空气PM_(10)和PM_(2.5)污染特征与来源比较[J].环境科学研究,2013,06:583-589.

大气污染特征篇7

关键词:重庆;大气环境;污染;变化特征;能源结构

Abstract: air pollution is one of the most concerned environmental problems around the world,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y and accelerating urbanization process, urban air pollution problem more and more get people's attention. Chongqing launched in 2005 "blue sky" action, within the scope of control dust pollution in the urban area, such as coal powder and dust pollution, motor vehicle pollution thousands of pollution sources. Makes the protection measures of atmospheric environment in chongqing has changed constantly, it is necessary to chang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tmospheric pollution in chongqing in recent years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were studied,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scientific atmosphere pollution control policies.

Key words: chongqing; Atmospheric environment; Pollution;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s; The energy structure

中图分类号:[R12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重庆大气环境的主要污染物及来源

(一)重庆大气环境的主要污染物

重庆市主城区共设置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点11个,监测的项目有SO2、NOX、PM10、O3 等。2003~2008年,空气污染指数API>100(轻度污染以上,以下简称污染天气)的天数中PM10占98.7%,为首要污染物。根据重庆环境监测中心2006年春季PM10源解析结果表明,重庆主城区PM10的主要来源是道路扬尘(37.4%)、机动车尾气(19.2%)、二次离子(17.4%,主要是硫酸盐和硝酸盐,其中硫酸盐占绝大部分,而硫酸根离子主要来源于燃煤设施排放二氧化硫的转换,有重庆主城大气流域内形成的,也有远距离输送来的)、建筑尘(10.8%)、煤烟尘(5.2%)、钢铁尘(4.4%)和其它(5.6%)。

(二)重庆大气环境主要污染物的来源

1、二氧化硫

大气中的二氧化硫主要来源于各类工业排放气体,在工厂比较集中的地区,二氧化硫的浓度往往较高。排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硫在适当的气候条件下(如逆温、微风、日照等)极容易形成硫酸雾和酸雨,从而对人体健康(尤其是损害呼吸系统和皮肤等)和农作物等造成很大的危害。

2、氮氧化物

大气中的氮氧化物主要来源于汽车尾气和煤的燃烧。在交通繁忙的重庆市区,氮氧化物的浓度往往超标。值得注意的是,近些年来,由于机动车数量的增加,城市空气中的氮氧化物呈明显增长趋势。

作为大气主要污染物并对人体健康有严重损害的主要是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这两种氮氧化物在大气中的寿命都不长(一般不超过一周)。从危害人体健康的角度来看,氮氧化物污染的最大的问题是二氧化物,它是形成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光化烟雾的罪魁祸首。

一氧化碳

煤的不完全燃烧和汽车尾气是大气中一氧化碳的主要来源,在一般城市的中心区域,一氧化碳几乎全部都是汽车尾气排出的。大气中的一氧化碳能迅速进入人体的肺部而被血所吸收并与血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由于后者会大大降低血液的载氧能力,从而导致血管疾病的发生。可见,我们决不能忽视大气中的一氧化碳污染,那些已有心脏疾病、贫血等症的患者以及孕妇等尽量少在一氧化碳浓度较高的地区停留。

臭氧

臭氧主要集中在大气的高层,尽管其含量很少,但它能吸收对人体有害的太阳紫外辐射从而被称为地球上生命及至整个生态环境的保护伞。近些年来人们谈论较多的大气臭氧层变薄也是指高层大气中臭氧量的减少。人体受到臭氧危害的主要症状是眼睛痛、头痛、记忆力明显衰退、肺功能损害等。

重庆大气环境污染的现状特征

(一)重庆空气污染的季节特征

从季节上看(图1),重庆主城区的主要污染期为秋末到初春(11~4月),每月平均污染日数在9d以上,占全年污染日数的74.2%,尤其以12月最严重,平均污染日数超过15d。5~9月份污染天数比例较小,其中7、8月份最少,平均只有1d左右,一般很难出现污染天气。根据文献,我国部分北方重污染城市(兰州、太原等)的主要污染季节也是冬季,北方城市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是冬季燃煤采暖造成污染源的显著增强,而重庆与其它北方城市不同,冬季一般不需要燃煤采暖,因此,从总体情况看重庆主城首要污染物PM10的来源在一年四季中变化趋势不大,那么这种冬季污染加重的趋势就应该主要与气象条件有关了。

图1重庆主城区空气污染(API>100)月平均日数

(二)大气污染年际变化

空气质量满足二级天数的比例是一个城市空气质量好坏的重要标准,下表给出了2002~2007年每一年各个空气质量标准所占的天数,表中明显反映出了2002~2007年间API指数超标(二级以上)的天数呈减少趋势,从占全年天数的39.5%下降到21.1%,而达标天数显著增加,空气质量满足二级天数的比例从2002年的60.5%稳步提高至2007年的78.9%。基本达到了“蓝天行动”的预定目标(80%)。

表 2002~2007年重庆市各空气质量标准天数分布

(三)主要污染物的日变化特征

重庆主城区空气中主要污染物为PM10,从PM10逐时浓度值(2003~2005年3年平均值)(图2)可以明显看出,PM10浓度的日变化特征呈明显的“双峰双谷”特征。PM10浓度峰值期主要出现在中午(11~12h)前后和午夜(23h)前后。午夜后PM10高浓度逐渐下降,在6~7h达到全天的第一个低值区,之后随着白天人类活动增加,道路扬尘、汽车尾气、工厂排放等使得PM10污染源增强,从而在11~12h达到第一个峰值,随后随着气温的升高大气湍流增强,混合层高度增高,大气环境对污染物扩散能力增强,PM10浓度又逐渐下降,在17~18h达到全天的第二个低值区,傍晚以后由于大气湍流减弱,混合层降低导致PM10逐渐堆积,在22~23h达到全天的第二峰值区,之后又因污染源减弱,PM10浓度再次下降。如此循环,PM10浓度日变化便形成了“双峰双谷”特征。

图2主城区主要空气污染物PM10浓度逐时变化

重庆大气环境污染的防治对策

(一)全面规划,合理布局

大气污染综合防治,必须从协调地区经济发展和保护环境之间的关系出发,对该地区各污染源所排放的各类污染物质的种类、数量、时空分布作全面的调查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制定控制污染的最佳方案。工业生产区应设在城市主导风向的下风向。

在工厂区与城市生活区之间,要有一定间隔距离,并植树造林、绿化,减轻污染危害。对已有污染重,资源浪费,治理无望的企业要实行关、停、并、转、迁等措施。

(二)控制交通污染源和生活污染源

目前重庆为保证公交、出租的供气量,限制了私家车等社会车辆“油改气”。所以因尽快改善天然气供应紧张的局面,早日将限制社会车辆“油改气”解禁,以减轻汽车尾气的石油型污染。强化机动车排气的监督管理,加强尾气排放治理,提高进城机动车尾气排放标准。

控制生活污染源有一定困难,但如果措施得力,办法可行,仍然能取得比较理想的效果。像北方城市的取暖问题。应采取全市集中供热的办法,不准私建锅炉,同时国家应大力发展电力事业,降低电费,引导城市居民进行厨房革命,以减轻生活煤灶对大气污染。

(三)促使企业进行工艺改造,加大环保投资

要加大执法力度,对那些耗能大、污染重、效益差的企业,依据环保法规及行政的、经济的调控手段,坚决实行关、停、转,对污染大户要强制执行环保处理措施,促使其达到国家规定级别的排放标准。工业企业也应站在保护人类生命之源的高度积极进行工艺改造,加大环保投资力度,对废气的排放进行综合利用,杜绝或减少滴、冒、跑、漏,能进行密封生产的要进行密封生产。最大限度地降低污染物的排放量和毒害程度。

(四)改善能源结构,提高能源有效利用率

重庆当前的能源结构中以煤炭为主,煤炭占商品能源消费总量的73%,在煤炭燃烧过程中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以及悬浮颗粒等污染物。因此,如从根本上解决大气污染问题,首先必须从改善能源结构入手,例如使用天然气及二次能源,如煤气、液化石油气、电等,还应重视太阳能、风能、地热等所谓清洁能源的利用。重庆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在短时间内不会有根本性的改变。对此,当前应首先推广型煤及洗选煤的生产和使用,以降低烟尘和二氧化硫的排放量。

(五)植树造林、绿化环境

1、植物对大气环境的作用

绿化造林是大气污染防治的一种经济有效的措施。植物有吸收各种有毒有害气体和净化空气的功能。植物是空气的天然过滤器。茂密的丛林能够降低风速,使气流挟带的大颗粒灰尘下降。树叶表面粗糙不平,多绒毛,某些树种的树叶还分泌粘液,能吸附大量飘尘。蒙尘的树叶经雨水淋洗后,又能够恢复吸附、阻拦尘埃的作用,使空气得到净化。

植物的光合作用放出氧气,吸收二氧化碳,因而树林有调节空气成分的功能,一般1公顷的阔叶林,在生长季节,每天能够消耗约1t的二氧化碳,释放出0.75t的氧气。以成年人考虑,每天需吸入0.75kg的氧气,排出0.9kg的二氧化碳,这样,每人平均有10m2面积的森林,就能够得到充足的氧气。

2、保证绿地

目前,重庆市占用、侵占绿地现象比较严重,或者虽留有绿地,但没有充分利用,成为荒地。为此必须立即制止对绿化的侵占;新建项目时,在留足绿地面积的同时,必须留足绿化资金。绿色植物是天然的空调器,义务卫生防护员。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法规,搞好城市绿化工作。

结语

综上,政府部门应尽快制定符合重庆市企业发展和清洁生产的各项措施和规则,跳出“重开发、轻环保;先污染、后治理”的思维模式。加强企业业主的环保法律观念和环境道德水平,防范不当的开发和利用。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和环境素养,营造保护环境的良好社会氛围,以便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唐燕秋,陈佳,熊强,张可.重庆市多年空气污染指数分析及大气污染控制对策[J].四川环境,2005.24.

[2]叶堤,蒋昌潭,等.重庆市春季大气中有机碳、元素碳浓度水平及污染特征分析[J].中国环境监测,2007.23.

[3]袁东.我国大气污染现状、危害与防治对策[J].商品与质量,2011.12.

作者简介:

大气污染特征篇8

关键词:环境;污染;遥感技术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日益严重,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也时有发生。环境监测作为环境管理和污染控制的主要手段之一,正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遥感技术是获取环境信息的有力手段,是实现这一目的的极有效的技术。运用遥感技术监测环境污染及生态环境状况,正确评价环境质量,寻求改善生态环境的途径和措施,具有重要的意义。

1遥感技术概述

1.1基本概念

遥感技术是从卫星、飞机或其他飞行器上收集地物目标的电磁辐射信息,判认地球环境和资源的技术。它是60年代在航空摄影和判读的基础上随航天技术和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而逐渐形成的综合性感测技术。任何物体都有不同的电磁波反射或辐射特征。航空航天遥感就是利用安装在飞行器上的遥感器感测地物目标的电磁辐射特征,并将特征记录下来,供识别和判断。

1.2特点

遥感技术具有监测范围广、速度快、成本低、质量高,便于进行长期动态监测等优势,还能发现用常规方法往往难以揭示的污染源及其扩散的状态,因此遥感技术正广泛地应用于监测水污染、大气污染等方面.其最重要的作用是不需要采样而直接可以进行区域性的跟踪测量,快速进行污染源的定点定位、污染范围的核定、大气生态效应、污染物在水体、大气中的分布、扩散等变化,从而获得全面的综合信息。

2环境污染遥感监测技术

遥感技术是一种利用物体反射或辐射电磁波的固有特性,远距离不直接接触物体而识别、测量并分析目标物性质的技术,根据所利用的波段,遥感监测技术主要分为可见光、反射红外遥感技术、热红外遥感技术、微波遥感技术三种类型.当前,遥感的应用已深入到农业、林业、渔业、地理、地质、海洋、水文、气象、环境监测、地球资源勘探、城乡规划、土地管理和军事侦察等诸多领域。

3环境污染遥感监测技术的应用

3.1水环境污染遥感监测

对水体的遥感监测是以污染水与清洁水的反射光谱特征研究为基础的,可以采用以水体光谱特性和水色为指标的遥感技术。遥感监测视野开阔,对大范围内发生的水体扩散过程容易通览全貌观察出污染物的排放源、扩散方向、影响范围及与清洁水混合稀释的特点.从而查明污染物的来龙去脉。

3.1.1泥沙污染及水体浑浊度分析

水体中泥沙含量增加使水反射率提高.随着水中悬浮泥沙浓度的增加及悬粒径增加,水体反射量逐渐增加,反射峰亦随之向长波方向移动,即红移.又由于水体在0.93~1.13μm附近对红外线吸收多,不适宜作悬浮泥沙浓度的判定波段.定量判读悬浮泥沙浓度的最佳波段应在0.65~0.85μm之间。

3.1.2城市污水监测

城市大量排放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中带有大量有机物,它们分解时耗去大量氧气,使污水发黑发臭,当有机物严重污染时呈漆黑色,使水体的反射率显著降低,在黑白像片上呈灰黑或黑调的条带.使用红外传感器,能根据水中含有的染料、氢氧化合物、酸类等物质的红外辐射光谱弄清楚水污染的状况.水体污染状况在彩红外像片上有很好的显示,不仅可以直接观察到污染物运移的情况,而且凭借水中泥沙悬浮物和浮游植物作为判读指示物,可追踪出污染源。

3.1.3废水污染和水体热污染调查

废水由于水色与悬浮物性状千差万别,特征曲线上的反射峰位置和强度也不大一样。废水污染一般用多光谱合成图像进行监测,有的根据温度的差异也可用热红外方法测定.热污染使用红外传感器,能根据热效应的差异有效地探测出热污染排放源,热红外扫描图像主要反映目标的信息,无论白天、黑夜,在热红外像片上排热水口的位置、排放热水的分布范围和扩散状态都十分明显,水温的差异在像片上也能识别出来.利用光学技术或计算机对热图像作密度分割,根据少量同步实测水温,可正确地绘出水体的等温线.因此热红外图像能基本上反映热污染区温度的特征,达到定量解译的目的。

3.2大气污染遥感监测

大气遥感是利用遥感器监测大气结构、状态及变化。对于水汽、二氧化碳、臭氧、甲烷等微量气体成分具有各自分子所固有的辐射和吸收光谱,可以通过测量大气的吸收及辐射的光谱而从其结果中推算出来。

3.2.1有害气体的监测

人为或自然条件下产生的SO2、氟化物等对生物肌体有毒害的气体,通常采用间接解译标志进行.植被受污染后对红外线的反射能力下降,其颜色、纹理及动态标志都不同于正常的植被,如在彩红外图象上颜色发暗、树木郁闭度下降、植被个体物候异常等,利用这些特点就可以间接分析污染情况.对于地面污染,例如农田遭受污染之后,作物的生长将起特殊变化,地下水的污染也会引起地面植被的变化,与正常生长区的作物有不同的光谱表现.多光谱成像仪能监测这些变化,从而圈定地面污染分布范围,进一步对地面污染预防规划。

3.2.2臭氧层监测由于臭氧对0.3μm以下紫外区的电磁波吸收严重,因此可以用紫外波段来测定臭氧层臭氧含量的变化.在2.74μm处有个吸收带,可以用频率为11083MHz的地面微波或用望远镜来测定臭氧在大气中的垂直分布.又由于大气中臭氧含量高则温度高,又可以用红外波段来探测。

4发展趋势

遥感影像获取技术方面,随着高性能新型传感器的研制开发水平的提高以及环境资源遥感对高精度遥感数据要求的提高,高空间和高光谱分辨率已是卫星遥感影像获取技术的总发展趋势。雷达遥感技术具有全天候全天时影像的获取能力以及对一些地物的穿透能力,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以地球为研究对象的综合对地观测数据获取系统必将是当前及今后遥感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遥感信息模型的发展方面,遥感信息机理模型的发展和拓宽,特别是不确定性遥感信息模型与人工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的开发与综合应用也将是一个重要研究和应用方向。将环境污染遥感监测技术(RS)与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PS)、专家系统(Expert System,ES)技术集成,利用环境污染遥感监测集成系统,可以大大提高环境监测的科学性,合理性及智能化程度,从而大扩展环境监测的应用范围,开发集GPS、RS、GIS、ES于一体、适合环境保护领域应用的综合多功能型的遥感信息技术,也将是今后环境遥感技术的发展趋势。

5结束语

当前,我国环境污染遥感监测技术应依托我国的对地观测技术和对地观测系统的发展计划,同时充分利用国际上资源环境卫星系统,开展广泛的国际合作和交流,大力发展我国的环境污染遥感监测技术,并充分利用现有的环境监测网点和常规监测方法,采用遥感技术与地面监测相结合的方法,建立我国的环境污染遥感监测系统。

参考文献

[1]李晓雪.基于遥感技术的环境监测应用分析[J].自动化与仪器仪表,2015(04)

作者简介:

上一篇:小学语文教学环境范文 下一篇:装配式建筑设计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