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污染专家申报材料范文

时间:2023-11-29 06:36:03

大气污染专家申报材料

大气污染专家申报材料篇1

 市环保局:

根据《xx市环境保护局关于报送2017年度土壤污染防治工作评估考核指标支撑材料的函》精神要求,现将我局有关土污染防治工作任务落实情况函报如下。

按土壤污染防治有关任务安排,我局主要工作是加快科研投入,提升防治基础。围绕该工作要求,我局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加强宣传,提升土污染防治意识。我们充分利用“xxxx之春”、“xxxx文化三下乡”等时机,积极宣传和讲解有关土污染防治知识,大力宣传和推广绿色高效农业管理等技术,引导广大群众采用高效低毒农药和生物肥料等,降低土壤污染;

二是项目引导,支持开展土污染防治技术研究。在省xxxx项目申报中,我们择优支持土污染防治和绿色无公害技术。指导xxxxxxx赛恩农业xxxx有限公司成功申报省重点农业项目“一种微生物土壤修复菌剂开发”,争取35x资金;指导潼关县洪吉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成功申报省重点社发项目“尾矿治理与综合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争取资金20x;指导xxxxxxx赛众生物xxxx有限公司成功申报“果园土壤保健及根部病害防控技术集成与示范”,争取资金50x;指导xxxxxxx德耳作物营养xxxx有限公司成功申报省重点农业项目“蚯蚓抗菌肽生物营养液系列产品开发与设施果蔬药肥减施增效技术集成”,争取资金50x;指导大荔文岭xxxx育苗有限公司成功申报“设施蔬菜新优品种引进、鉴选及集约化育苗技术集成示范”,开展设施蔬菜绿色种植,争取资金50x。在市级xxxx项目申报中,我们也将土壤污染防治和绿色无公害等技术列入申报指南,在评审立项中予以优先支持,鼓励企事业单位开展相关研究。成功支持xxxxxxx赛恩农业xxxx有限公司和xxxxxxx汤普森生物xxxx有限公司、xxxxxxx美邦农药有限公司、xxxxxxx韦尔奇作物保护有限公司、xxxxxxx标正作物科学有限公司等单位开展生物土壤修复菌剂、高效低毒农药农药研究,并给予65x市级科研项目资金支持(项目名称:土壤修复技术研究、吡唑醚菌酯·戊唑醇悬浮剂的开发、吡唑·代森联干悬浮剂产品的研究与应用、高氯氟·噻虫嗪悬浮剂的开发、新型药肥制剂的开发);

三加强奖励,表彰土污染防治创新成果。在2017年xxxx奖评审过程中,其中有3项与土壤污染防治和生态环境保护相关的成果被评为市xx奖。分别是xxxxxxx标正作物科学有限公司的“甲氧基丙烯酸酯类环境友好型水分散粒剂的研发与应用”、xxxxxxx蓝深特种树脂有限公司的“阿斯巴甜生产母液回收处理方法与系统” 被评为市xx二等奖,xx师范学院的“废弃塑料制备碳化硅纳米材料的研究”成果被评为市xx三等奖;

四是加强交流,邀请有关专家来渭开展土污染防治调研。今年年初,我们积极配合省xxxx厅邀请xxxx部社会发展xxxx司副司长邓小明、中国工程院院士张远航、环保部xxxx标准司xxxx发展处副处长陈胜、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柴发合、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王自发研究员等一行10余人,于1月9日到我市xxxxxxx渭河煤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就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进行实地考察调研,调研组就企业实施固体废弃物治理作了技术指导。我们还积极利用xxxx部日本花甲专家项目平台,结合xxxxxxx天酵集团有限公司需求,6月份成功邀请日本花甲专家佐藤敦来我市经开区开展了为期一周的园林种植管理、苗木土壤盐碱化研究指导工作。另外我们还组织xxxxxxx方圆机械有限公司等单位积极参加各类xxxx成果展,进行“建筑垃圾分选设备技术研究”等成果推荐展示,助推相关建筑垃圾分选、土污染防治技术成果推广实施。通过以上系列活动开展,较好的为土壤污染防治提供了xxxx支撑。

 

附件:1.2017年xxxxxxx省有关土壤污染防治xxxx项目立项情况

      2.2017年xx市xxxx项目申报指南

      3.2017xx市有关土壤污染防治xxxx项目立项情况

      4.2017年度xx市xxxx奖励决定

      5.有关xxxx合作交流信息

 

 

大气污染专家申报材料篇2

为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加强节能降耗工作的通知》(浙政发〔**〕35号),进一步做好我省的节能降耗和工业节水及工业污染治理工作,促进全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根据《**省节能、工业节水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浙财企字〔**〕108号,以下简称《暂行办法》)有关规定,现就申报**年度节能、工业节水专项资金和清洁生产奖励资金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请节能、工业节水专项资金

(一)申报内容

1.节能。突出抓好高耗能行业和高耗能企业的节能工作,**年节能专项资金将重点支持以下方面:

(1)工业和生活锅炉及系统更新改造。针对在役锅炉单容量小、设备陈旧老化、运行效率低的问题,采用循环流化床等高效、低污染工业锅炉替代低效落后锅炉;以及采用集中供热的方式替代工业小锅炉和生活锅炉。

(2)电力生产、输配与热力系统降耗。实施降低供电煤耗、厂用电率和电网损耗;优化发电企业机炉结构,辅机系统改造,推广背压气轮机拖动、等离子点火等节电新技术;推广热电企业集中供应压缩空气和分布式热电冷三联供等节电新技术。

(3)余热余压利用。在钢铁、建材、石化三大重点用能行业采用余热、余压利用技术等。

(4)重点用能单位能量系统优化改造,重点推动电力、纺织印染、造纸、冶金、建材、石化等高耗能行业的耗能设备、耗能工艺的节能改造等节能重大示范项目。

(5)推广应用绿色照明技术与产品等。

(6)推广应用太阳能节电技术与产品等。

2.工业节水。工业节水专项资金的扶持对象、扶持重点、扶持方式等按照《暂行办法》执行。具体内容包括:节水效果明显的工艺、技术和设备,废水重复利用技术和中水回用技术,利用雨水、污水、矿井水等;开发和利用海水等非传统水资源,替代淡水资源;开发和推广低水耗的用水产品等。

(二)选项原则

1.符合国家和我省的产业政策,符合《**省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重点领域关键技术及产品导向目录》和《暂行办法》要求。

2.紧紧围绕专项申报内容和《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突出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根据我省节能改造目标和工业节水重点方向,要求节能、节水技术先进、实用,效果明显,并达到同行业国内先进水平。

3.在全省、全国或重点行业、重点领域有示范和辐射作用,有助于提升节能和工业节水的整体技术水平,有利于促进全省节能降耗目标的完成。

4、企业综合实力较强。企业具有合理的经济规模,近2-3年经济效益较好,企业银行信用等级优良,项目资本金落实。

5.符合《**省重点用能单位管理办法》及《**省能源利用监测管理办法》有关规定,优先支持省重点用能单位申报的项目。

6.优先支持**年至**年度实施完成的项目。

7.**年已获省财政专项资金补助的企业,**年原则上不予考虑。

(三)申报材料

1.各市、县(市、萧山区、余杭区)经贸委(经委、经贸局)和财政局联合上报正式申请文件(省级单位由主管部门或集团总公司拟文并上报申请文件,萧山区、余杭区需经杭州市转报),并填报**年度**省节能、工业节水财政专项申报汇总表(见附件1)作为附件。

2.项目申请单位需上报的材料:

(1)**年**省节能、工业节水专项资金补助项目申请表(见附件2);

(2)项目实施报告。内容包括:项目承担单位的基本情况,项目的主要内容,技术先进性,项目完成情况及成效等;

(3)项目投资明细清单(见附件3),相应凭证复印件请报当地财政局和经贸部门核实并保存;

(4)经有资质的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上一年度公司财务报表及项目投资情况专项审计报告;

(5)企业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

(6)相关部门的项目审批核准、备案文件;

(7)效益评估、项目竣工验收报告、监测机构出具的监测、审计报告。

3.涉及新产品、新技术的项目还需附相关科研成果鉴定证书(复印件)或省级以上相关部门评审意见;国内外技术转让的,附相关技术合同复印件;属于专利发明的,附相关专利证书复印件。

以上申报材料中第2项中的第(6)、(7)项可作为附属材料,以供参考。其余为必报材料。

(四)申报要求及程序

1.申报材料一式两份(省经贸委和省财政厅各1份),须同时提交书面材料和电子文档,其中书面材料按A4纸张规格打印、装订成册。

2.申报材料应一次报送齐全,不得中途追加或修改。

3.申报单位应对报送材料的完整性、真实性、可靠性、规范性负责,对不符合要求的申报材料将不予受理。

4.各申请单位按财政隶属关系将项目申报材料报送当地经贸委(经委、经贸局)和财政局。

5.各市、县(市、萧山区、余杭区)经贸委(经委、经贸局)和财政局接到申报材料后,按照专项申报内容和选项原则,依据《暂行办法》有关规定,严格审查项目申报材料,并审核项目实际完成投资额,认真把好初选关,积极遴选、推荐本地区优秀项目联合行文上报省经贸委和省财政厅,各县(市)经贸局同时报市经贸委(经委)备案。

6.省级单位按上述要求直接报省经贸委和省财政厅。

7.申报名额:为集中财力扶优持强,并适当兼顾地区平衡,各地申报的节能及工业节水专项名额为:省辖市不超过5个,经济扩权县(市、区)不超过3个,其它县(市)不超过2个。超过规定上报数不予受理。省级单位不限。

8.申报日期:各市、县(市、萧山区、余杭区)经贸和财政部门于**年9月20日前,将申请材料分别报送省经贸委和省财政厅,逾期不报视为自动放弃,不再受理。

(五)为加强对省级财政专项资金项目的管理,作为**年申请专项的前置条件,请你们根据本地区、本单位**年节能(节电)、工业节水专项项目完成情况,填写**年省节能、工业节水专项资金项目完成情况表(附件4)后一并报送。

(六)联系方式

1.省经贸委资源处联系电话:0571-87056763,

联系人:屠国富、陈小惠,

地址:杭州市体育场路479号;

2.省财政厅企业处联系电话:0571-87058472,

联系人:张卉,

地址:杭州市环城西路37号。

二、申请清洁生产奖励资金

清洁生产专项资金用于奖励清洁生产先进企业。由各市经贸委(经委)、财政局按照清洁生产示范企业**年度审核评分排序和专家验收综合评审意见,推荐本地区先进企业,每个市报送名额不超过4家企业。

(一)申报条件

1.列入省计划的**年清洁生产审核验收合格企业;

2.企业通过清洁生产审核,节能、降耗、减污增效效果明显,清洁生产成果显著;

3.被评为**年“绿色企业”的企业,优先推荐。

(二)申报材料

1.**年**省清洁生产财政奖励资金申请表(见附件5);

2.企业清洁生产审核报告(只需首页复印件);

3.企业清洁生产总结报告(不超过3000字);

4.清洁生产验收意见;

5、经有资质的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上一年度公司财务报表;

6.企业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

(三)申报要求及程序

1.由各市经贸委(经委)、财政局联合正式行文上报省经贸委和省财政厅。申请材料一式两份(省经贸委和省财政厅各1份),须同时提交书面材料和电子文档,其中书面材料按A4纸张规格打印、装订。

2.申请材料应一次报送齐全,不得中途追加或修改。

3.申报单位应对报送材料的完整性、真实性、可靠性和规范性负责,不符合要求的,不予受理。

4.申报日期:各市经贸委(经委)和财政局于**年9月20日前,将申请材料分别报送省经贸委和省财政厅。逾期不报视为自动放弃,不再受理。

大气污染专家申报材料篇3

(一)、降尘控制

完成哈尔滨市环保局关于春季扬尘污染专项整治工作,有效的控制春季扬尘污染,提高大气环境质量,我局按市局方案对所管区37家企业“三堆”进行了检查,督促无覆盖单位使用绿网等覆盖。“三堆覆盖率达到期100%。建立扬尘污染防治行动专项领导小组,加大对扬尘污染的整理工作,原创:经过近半年的努力工作,现降尘控制在15.1吨/月平方公里。

(二)、完成市下达限期治理工作

1、烟尘治理工作

为改善市区空气环境质量,我局对××区五家企业下达了限期治理文件。建立完成电子档案。在实施过程中,注重加强宣传和指导,提供优质服务和技术保障,确保计划目标按时间推进。截止目前,省邮政运输局、大东汽车服务公司、农业银行正在申请集中供热之中将于第三季度底完成。哈尔滨第一村中8家餐饮大灶改为液化气,完成后年用煤量削减1200吨,年烟尘排放量削减46.6吨,年二氧化硫排放量削减6.3吨。

2、水治理工作

一是按照新的《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规定对辖区内10家医疗单位下达了整改通知。

二是加大了对餐饮单位含油废水的监督管理,限期6家餐饮单位安装油水分离装置。

三是加大对重点污染源的检查。针对农药、化工、医药、电镀、等重点污染源进行了多次联合的专项检查,对有污染安全的企业依法下达了整改与停产通知,共检查10家,现正在停产整改中。

二、环境建设

1、完成了噪声达标区的建设。开展市级安静小区、省级安静小区的建设,在大连毅腾小区已创建成为市级安静小区的基础,积极创指导其建绿色社区的工作。

2、已对区内全部(3户)工业企业进行了排污申报登记管理,排污许可证正在核发过程中。

三、环境监督管理

1、协管员队伍建设继续完善社区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并建立社区环境接待窗口。

2、三元社区建设继2005年创建糖厂示范社区后,今年已将青山和船口社区列入示范社区创建计划,创建组织材料现已准备完毕。3、业户诚信档案网上业户环保诚信档案在继续建设中,删除了3户已报停的企业,原创:现有企业41户,并建立了电子档案。

4、安静日活动根据市局要求结合××实际情况已将安静日工作有条不紊的开展,目前“两考”中的高考集中整治工作已经圆满结束。,其间对全区进行了一次集中整治,并从5月25日起对考点周遍实行监督,每3个工作日到现场检查一次。下一步将继续做好中考的整治和监督工作。

5、落实执法责任制已建立执法责任制度和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按月在网上报送行政处罚报表。

四、环境、行政处罚

(一)、环境全区到目前为止无集体访、重复访、越级访。环境案件截止到6月15日共受理23件,处理率达到100%,结案率在98%以上,并全部建立环境档案。6月13日××区成立了“环境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行动小组”.同时,针对××区内相对比较集中的油烟类案件,正在协调区政府进行治理.(二)、行政处罚行政处罚到6月15日还没有立案处法案件。

五、排污收费

1、认真贯彻国务院《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公开收费标准,政策,实现“阳光收费”,并在网上公示排污费。

2、严格执行收费征收程序,使用《排污费征收管理系统软件》进行排污申报、审核、核定和征收,利用软件出具文书。

3、严格执行《排污申报核定工作报告制度》《排污费征收工作报告制度》。

大气污染专家申报材料篇4

[关键词]石化企业;排污许可证;环境管理

2016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控制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实施方案》,为推动排污许可制度改革工作和排污单位“一证式”管理模式提供了指导性文件,明确了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排污许可制度改革的目标任务和总体规划。2016年,火电行业、造纸行业相继开展排污许可改革试点工作,作为首批开展排污许可证申请的排污单位,海南发电股份有限公司海口电厂于2017年3月申领了全国第一张具备统一编码的排污许可证,标志着排污单位“一证式”环境管理工作的开端。2021年3月,《排污许可管理条例》的实施进一步明确了排污单位排污管理要求、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要求及相应责任方的法律责任,进一步强化了排污单位的环境污染治理的主体责任。

1石化行业排污许可证技术体系

石化工业作为“两高”行业的代表性行业,具有高污染的排污特点,是推进排污许可制度改革的重要行业领域。2017年8月,原环境保护部发布《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石化工业》(HJ853-2017),与之对应,全国排污许可证管理信息平台同步开启了原油加工及石油制品制造、有机化学原料制造、化学试剂和助剂等工业类别的填报模块,以供石化企业开展线上申请与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开展线上核发工作。同时,环境管理台账及排污许可证执行报告技术规范、石油炼制工业和石油化学工业自行监测技术指南等支持性技术文件相继发布,构成了石化工业排污许可证申请、核发及证后环境管理的全周期的指导性技术体系,为石化企业排污许可证证后管理提供了管理依据。

2石化行业排污许可证主要内容

石化行业排污许可证副本载明的信息主要包括排污单位基本情况、登记事项以及许可事项三部分内容。排污单位基本信息主要包括排污单位企业法定代表人、注册地址、生产经营场所地址、主要污染物总量分配文件和主要污染物总量指标以及排污许可证的有效时间等。登记事项明确了排污单位工程建设及生产运行情况,主要包括生产装置、生产设施、原辅材料及燃料和产排污节点、污染治理措施等内容。许可事项作为排污许可证证后管理的主要依据,主要包括各排放口位置和污染物种类、排放标准和年许可排放量,排污单位自行监测、台账记录、执行报告以及信息公开等要求。

3石化企业排污许可证证后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为进一步提高环境管理效能,推进排污许可审查审批与证后监管执法相衔接,持续开展排污许可证的证后监管,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开展了一系列的排污许可证专项检查工作,根据2021年11月生态环境部公布的排污许可违法违规的典型案例,排污许可违法违规问题主要涉及无证排污、不按证排污、未按照排污许可证要求开展自行监测、未提交执行报告以及未建立台账等方面。石化企业排污许可证证后环境管理较为普遍性的存在以上问题,问题的出现主要归结于以下原因。

3.1企业的主体责任意识不强

排污许可制度构建了一种企业、政府及公众权责更加清晰的固定污染源管理及治理体系,旨在改变排污单位现有的“要我守法”的管理观念和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包揽式”的管理模式,以推进企业建立“我要守法”的自主观念。根据已通报的排污许可违法违规案例显示,部分问题企业主动开展环境治理的主体责任意识淡薄,排污许可证“一领了之”,且一定程度上成为生产运行与污染物排放的“敲门砖”,未能有效落实排污许可证的管理要求,导致排污许可证“一证式”管理模式成效不足。其中,通报案例中的某石化公司自排污许可证申领后从未开展执行报告填报工作,且经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多次提醒后,执行报告的填报仍未达到相关规范要求,反应了部分排污单位对《排污许可管理条例》的相关要求仍未足够重视,对环境治理及管理的主体责任仍未有效落实。

3.2企业环境管理技术水平不足

石化工业排污单位涉及的生产装置及工艺流程复杂,生产设施数量较大,产排污环节及污染物众多,一个大型石化企业的排污节点甚至可能达到上千个,VOCs核算过程中涉及的动静密封点数量数以万计,一个排放口的污染物种类可能达到数十种,以上行业特点对石化企业排污许可证填报及证后环境管理人员的专业技术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石化工业排污许可规范虽然对排污单位提出了配备专职环境管理人员的要求,但是部分中小型石化企业仍存在未设置专职环境管理人员的现象,且存在环境管理人员专业技术能力欠佳,对排污许可技术规范及排污许可平台填报规律理解不够深入,导致在排污许可申请环节不能达到排污许可相关规范要求,核发的排污许可证副本载明的内容与实际情况不一致的现象,进一步导致自行监测、执行报告等证后环境管理工作无法正常开展[1]。大型石化企业虽然配备了专职的环境管理人员,但由于石化工业环境管理工作的复杂与繁重,存在环境管理人员数量不足和技术水平欠佳导致无法严格按照排污许可证要求落实证后环境管理工作的现象,是导致违法违规现象频发的主要原因。

4石化企业持证管理的工作要点

排污许可证是企业证后环境管理工作开展的重要依据,也是监管部门对排污单位进行排污许可事后监管的“执法手册”,排污许可证制度的有效落实进一步推进了“按证排污、按证监管”目标的实现。其中,《排污许可管理条例》对于排污单位“按证排污”的主要管理要求如图1所示,石化企业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落实条例中关于排污管理的要求,开展证后环境管理工作。

4.1提升环境管理能力,建立环境管理制度

随着排污许可制度的有效推进,石化企业作为工艺复杂、污染物排放量大和环境管理工作专业性强的排污单位,需提高环境管理意识,根据自身需要配备足够的环境专业管理人员,提升环境管理能力,推进企业环保管理的精细化、专业化,推进排污许可证相关要求的有效落实。同时,石化企业要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设置环境管理机构,建立环境管理制度,明确从企业管理、环境管理到运行岗位等各级岗位的环保责任,促使环境管理与生产管理过程的全过程的有效融合。

4.2规范设置污染物排放口

排污口规范化是开展自行监测,达到科学化、定量化环境管理以及排污总量控制的基础性工作,也是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强化对污染源排放合规性检查的重要监管手段。开展排放口规范化自查自检工作是石化工业排污许可证申请过程的重要步骤之一,排污口规范化证明材料也是排污许可证审批的重要附件之一。在排污许可违法违规通报案例中,存在较多企业排放口设置不规范,与排污许可证中承诺的情况不一致的现象,排污口的不规范设置导致了自行监测数据的有效性可疑,从而导致证后管理的源头性违规现象。作为排污许可证证后监管的重要内容,排污口规范化的检查内容主要包括是否设置合规的采样口、环境保护标识牌,是否按要求设置在线监测设备等。排污单位要根据《排污口规范化整治技术要求(试行)》开展自检自查工作,确保排放口设置的规范化,为开展自行监测、总量核算等工作提供有力支撑。

4.3依法开展自行监测

自行监测工作是排污单位履行的排污许可证证后管理的责任之一,是污染物达标排放的重要依据,也是主要污染物总量及环保税核算的重要数据支撑[3-5]。排污单位存在的自行监测方面的违法违规情况主要包括未制定自行监测方案、自行监测方案不规范、未按照排污许可证要求开展自行监测和监测过程质控措施不达标等现象。2021年1月,云南省生态环境厅对某化工有限公司进行排污许可证证后现场检查时,发现该公司未按照排污许可证要求开展自行监测,且未保存原始监测记录,监测过程无质量控制过程证明记录,因此,对以上违法违规行为处以一定的行政处罚。为避免出现以上违法违规现象,石化企业首先要在排污许可申请过程中根据HJ947-2018《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石油化学工业》、HJ880-2017《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石油炼制工业》的要求制定自行监测方案。大型石化企业可通过建立具备自主监测能力的满足质量保证与控制的监测力量和自行监测质量体系,以保证自行监测数据的有效性。对于不具备自主监测能力的企业,建议委托具备CMA资质的第三方监测单位开展污染源监测,切忌在未经过监测资质认证的情况下开展污染源监测工作。同时,石化企业可将自行监测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纳入企业环境管理制度中,严格按照自行监测方案开展污染源监测工作,并依规开展监测数据记录、保存及公开工作,作为自证守法的一个重要“证据”。

4.4建立环境管理台账记录制度

环境管理台账是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开展证后监管的重要依据,是排污单位从生产装置、原辅料、污染治理设施及污染源监测结果等从产污、治污到排放的全过程记录过程。石化企业要根据企业生产运营情况、排污许可证载明内容及环境管理台账技术规范要求制定全过程环境管理台账,石化行业环境管理台账主要包括生产装置运行情况,工艺加热炉、焚烧炉等产污设施运行情况,储罐及有机液体装载设施运行情况,原辅材料及燃料的消耗情况,主要产品的生产情况,污染治理措施的运行情况及自行监测数据的记录等内容。排污单位要按照频次要求开展台账记录工作,并保证台账记录内容的真实性,杜绝台账内容弄虚作假现象,且环境管理台账要实现电子台账与纸质台账两种方式的归档保存,保存期限不小于五年。

4.5按时提交排污许可证执行报告

根据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公布的排污许可违法违规案例的归纳统计,未提交、未按时提交执行报告的案例占有较大比例。按照执行报告填报频次要求分类,石化企业执行报告主要分为年度、季度和月度执行报告,其中年度执行报告中要求填报的内容最为全面,主要包括生产情况、原辅材料的消耗情况污染治理设施运行情况、自行监测情况、实际排放情况等内容。石化企业要定期在全国排污许可证管理信息平台“许可证执行记录-执行报告”模块下开展执行报告填报工作。其中,在执行报告填报过程中的实际排放情况及合规判定分析环节主要包括对执行周期内的污染源的手工监测数据、自动监测数据进行达标性分析及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的符合性分析,值得关注的一点为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总量达标判定过程中,需满足挥发性有机液体装载、动静密封点及储存废气分别不超过其年许可排放量的要求,此点为企业总量达标判定过程中容易忽略的一点。

4.6自觉开展污染物排放信息公开

排污单位污染物排放信息公开制度可有效促使企业规范环境行为和环境管理工作,对排污单位依规开展生产经营、促进企业环保技术升级改造有重要的督促引导作用。石化工业作为重点排污行业,各企业必须加强对排放信息公开主体责任的认识,履行环境信息依法披露的义务及责任,依据《企业环境信息依法披露管理办法》、《企业环境信息依法披露格式准则》要求建立健全环境信息依法披露管理制度,按时公布污染治理设施运行情况及污染源源监测数据等信息,并确保披露的环境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客观性。

5结语

至此,石化工业现已建立了包括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自行监测方案制定及环境管理台账记录等从排污许可证申请、核发到证后环境管理的全过程的排污许可管理体系,为石化企业的排污许可证后环境管理提供了工作依据。《排污许可管理条例》的发布与实施明确了排污许可证的证后监督检查要求,为石化企业的证后环境管理提出了新的管理要求,石化企业的环境管理面临新的压力。在此形势下,石化企业要主动落实污染治理主体责任,提升环境管理专业能力,完善环境管理内部控制制度,并在以上基础上强化按证排污能力,按照排污许可证管理要求开展自行监测、环境管理台账记录、执行报告填报及污染物排放信息公开等关键工作,不断提高自身环保管理水平,推动企业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高中伟,赵静,徐文世.石化企业环境保护工作精细化管理的探讨[J].石油化工安全环保技术,2021,3(4):13-15.

[2]陈欣维.石化行业排污许可证管理要点探讨[J].油气田环境保护,2021,31(3):8-10.

[3]张志旭,毛亚鹏,吕玉新.关于督导排污单位开展自行监测的思考[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21(05):142-143.

[4]饶未欣.石油化工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新形势和新要求[J].化工环保,2019,39(1):101-105.

[5]吴敏敏.新形势下石油化工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要求[J].现代物业:中旬刊,2020,8:161.

大气污染专家申报材料篇5

今年我市污染减排任务是: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比上年削减4.5%,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比上年削减4.6%。面对艰巨繁重的减排任务,我市坚持监建并举、治旧控新的原则,狠抓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和重点工程的污染减排工作。经初步核算,完成化学需氧量减排量234.8吨、削减率为5.4%,二氧化硫项目减排量为731.3吨,综合全社会煤炭消耗增长带来的增量,削减率为8.4%。

一是建立健全污染减排工作机制。市政府专门成立了由市长亲自担任组长的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并设立污染减排办公室;制定了“十一五”期间主要染污物减排工作方案,已经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市政府召开全市节能减排工作会议,市长傅根友、常务副市长王水亮对扎实推进节能减排工作进行动员部署,并与有关职能部门、重点企业签订了减排责任书。会议提出要“排除一切阻力和困难,下铁的决心,用铁的措施,真正把节能减排工作抓实、抓好、抓到位,确保全面完成减排任务”的要求。环保部门迅速行动,狠抓落实,抓住污染环境的源头,大力推进污染减排工作。将16家重点污染源企业列为重点监管和整治对象,按省、市局要求建立规范化“三量”台帐及排污总量动态管理信息系统,对73家主要排污企业建立健全了污染源“一企一档”。

二是以城市污水处理厂工程为重点,全面实施污染减排重点工程。我市近年来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规模最大,总投资15942万元,设计污水处理能力为8万吨/日,其中一期工程为4万吨/日,于6月21日顺利建成并投入试运行,开始发挥治污减排作用。下半年环保部门加大措施,集中精力,开展了以重点水污染企业、二氧化硫、金属表面处理废水、锅炉黑烟、农村畜禽养殖、工业固废、城区噪声、饮用水源保护区、工业园区等10项污染专项整治行动,解决了一批突出的环境污染问题,有力地促进了污染减排。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完成盛汇化工(强制性)、威尔化工(强制性)和伦宝钢管、新锦竹木制品等4家企业的清洁生产审核,并通过阶段性验收。

三是严格执行环保审批制度,严把项目审批关。在建设项目环保审批过程中,严格执行国务院《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和《浙江省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办法》的规定,无违法审批和越权审批的情况发生,全年共审批项目252个,有45个项目因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或选址和污染严重而未予审批。为认真执行污染物总量控制,实行污染物总量区域平衡,制定了《*市重大项目环保审批专家咨询和内部集体会审制度》以及《*市环境保护局建设项目环境保护“三同时”管理办法》,对新批建设项目新增的污染物排放量全部由监管科备案登记,实施区域污染物替代平衡。委托浙江大学环评研究室、浙江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对*港流域进行区域环评,对经济开发区生态化改造进行方案进行论证。加大了对新、扩、改建项目“三同时”执行情况的监管,提高“三同时”执行率,共验收建设项目42个,三同时执行率达100%,验收合格率达95%。完成行政许可和非行政许可项目清理工作。

二、生态市建设有序推进。

20*年是我市生态市创建深入推进的重要一年,市委、市政府领导高度重视,5月15日召开了“创建生态市暨环境污染整治工作会议”,市委书记、市长、常务副市长分别作了重要讲话,全面部署了生态市建设和环境污染整治工作,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目标,市政府与14个相关部门单位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加强对目标责任制的考核。市生态办积极发挥参谋和协调作用,加强与各成员单位的沟通联系,认真对创建生态市的目标任务进行细化分解,落实到各责任部门和乡镇、街道。清湖、峡口2个镇、新塘边镇日月村开展了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和国家级生态村创建,其中峡口镇已被省环保局推荐到国家环保总局审批;新塘边、凤林、塘源口、张村、长台、保安6个乡镇开展了省级生态乡镇创建工作,其中新塘边、长台两个镇被命名为省级生态镇;虎山街道安泰社区被命名为第三批省级绿色社区;峡口镇周仁乾、民声社区段新清两个家庭被省妇联、省环保局评为省级绿色家庭;市人民医院通过省级绿色医院评审;《*市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按要求完成编制,于8月25日通过省级专家论证,并报省环保局审批同意。开展了《*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修编工作,拟定了《*市水环境功能区调整方案》,该方案已经衢州市政府同意上报省政府审批。淤头、贺村创建合格饮用水源保护区10月15日通过衢州市环保局验收。结合新农村建设,积极推进以农村生活污水集中处理为重点的“五整治一提高”工程,基本完成了峡口上西坑村、大陈乡早田坂村、双塔街道何家村、长台三村、上余陶村等五个村的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工程。

三、“811”行动取得阶段性成果。

我市按照全省“811”环境污染整治行动的统一部署,在20*年制定了《*市环境污染整治三年行动方案》,以实施“碧水、蓝天、清新、宁静”四大工程为抓手,以重污染行业(建材、化工、制革、畜禽养殖和食品加工等)污染治理和城乡居民生活污染源治理为主要内容,全面开展环境污染综合整治。通过全市上下三年的不懈努力,整治方案安排的60个整治项目全面完成整治任务,经初步核查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排放量与整治前相比,在剔除新建项目带来新增污染物的前提下有大幅度削减,一些重点污染企业的废水废气达标率明显提高,*港出境水水质保持较高的达标率,各水环境功能区水质均达到相关功能区要求,城区空气质量保持在良好水平,酸雨发生率减少,污染物排放总量明显下降,城乡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

一是狠抓了一批工业污染源防治。督促江化、恒昌、双氧水、华盛纸业等重污染企业污染进行整治,对污水处理设施进行全面改造,减少了废气、废水无组织排放,效果比较明显。开展奥仕化学、新华涂料、盛汇化工、永吉化工等10多家化工企业废水和机电行业金属表面处理废水集中整治。加强了热电企业的环境管理,开展热电企业二氧化硫污染专项整治,使城区酸雨发生率明显下降,企业周边二氧化硫污染损害明显减轻;开展了贺村竹木园区和经济开发区江东区锅炉烟尘污染整治,消灭了20多条“黑龙”。对家宝纸业、美洁纸厂等3家小造纸企业及富达化工公司等5家企业进行挂牌督办,下发了限期治理通知书,相关企业按规定及时开展治理工作,经验收基本达到治理要求。

二是完成了“三窑”整治工作,加快淘汰落后产能。累计拆除水泥机立窑22条,水泥生产基本实现新型干法回转窑生产;关停和拆除53座石灰土窑和106个灰棚、7家粘土实心砖瓦窑;治理1709个竹料腌塘,关停竹造纸企业4家。

三是积极开展畜禽养殖污染整治。在去年完成32家规模养殖场污染治理任务的基础上,今年又完成了261家列入省“811”环境治理计划的规模养殖场污染治理任务。

四、环境执法和监管力度不断加大。

一是积极开展环保专项行动。根据国务院电视电话会议和国家环保总局等7部委联合文件精神,深入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以饮用水源保护区、工业园区、农村畜禽养殖污染和化工、热电、造纸、制革等重点行业、重点区域的环保专项执法检查为重点,严厉打击违法排污行为。今年来相继开展了“绿剑”、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红五月”、绿色护考“宁静工程”、飞行监测等环保专项执法行动,共出动执法人员2000多人次,检查企业1800多家次,对59起违法排污行为进行立案查处,罚款157.77万元(实际到位143.17万元);关停了8家废塑料粒子加工厂、1家石材加工点、1家木材加工厂、1家水晶加工厂、1家废旧轮胎炼油厂等15家污染企业。在二次飞行监测行动中共抽查企业9家,其中8家企业达标,达标率为88.89%。我局还主动邀请省、市环保局对异味气体污染进行执法检查监测,首次对7家异味气体超标排放的印花浆企业进行了立案查处;为促进我市黑烟囱污染整治工作,11月份衢州市环保局与我局市县联动开展江贺公路沿线的黑烟囱污染进行集中执法检查,对16家烟尘浓度超标的企业进行了行政处罚。

二是加强固体废物和辐射环境管理工作。根据浙环办函[2006]234号和衢环辐[20*]13号文件要求,完成危险废物综合利用单位清理整顿工作,编制了《*市固体废物污染防治规划》,按时完成化工、医药行业的申报登记试点、各类报表上报;完成二恶英类POPs的重点排放行业与重点排放源调查工作。建立健全放射源管理制度,上半年我局与卫生局、公安局下发了(江环辐射[20*]1号)《关于开展全市辐射安全监管联合执法专项行动的通知》,联合开展辐射安全监管专项行动。全市现有5家涉源单位(龙安消防设备厂、虎王水泥有限公司、虎球水泥有限公司、浙江虎山集团、何家山水泥有限公司),正常使用的有15个Ⅳ类放射源,辐射安全许可证持证率达100%;射线装置使用单位29家(3家企业、26家医疗机构),共有47枚射线,持证率100%,换领许可证环评率100%;收贮废放射源16枚,废源收贮率达100%。完成电磁辐射设施(设备)申报调查,组织无证的涉源单位和7家医疗机构补办了辐射环评审批手续,配备1名兼职辐射监管员,参加了省环保局举办的辐射环境监督员上岗培训。

三是规范排污申报和收费工作。严格按照《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规定,结合省局“排污申报与收费软件”进行申报和收费工作,排污费的征收严格按照软件中申报、审核、核定、公示、收缴的程序进行,严格按照规定时限按月、按季征收排污费,实行排污单位分类定时定点自行缴费,做到收费有计划、有制度、有落实。不断拓宽收费面,新开征了对木材深加工、石材加工、天蓬公司、绿业公司等规模较大畜禽养殖的的排污申报收费工作,完成排污费征收634.2767万元,超额完成了排污收费任务。

四是加强对重点排污企业的“六个一”建设(即完善一批环保设施、设立一个环保机构、制订一个工作计划、建立一套管理制度、健全一个应急预案、绘制一批环保宣传标语),促使企业加强自身的环保管理。有9家企业制订了应急管理制度,编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重点企业还建造了事故应急池,建立了应急物资储备制度,并按照生产特点储备了黄沙、酸碱等消除污染的常用物资,在罐区设置围堰,实施清污分流,并在清下水口安装了应急阀门防止废水未经处理直接外排,应急措施得到较好落实。7月25日,江化公司还结合消防安全工作开展了一次环境事故应急演练。

五是认真做好环保投诉的调处工作。根据省、衢州市环保局《关于开展环境污染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的通知》精神和建设“平安*”的要求,我局积极开展环境安全隐患排查,认真开展环境污染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9至10月开展了“集中化解矛盾切实夯实基层基础”落实月活动,健全了重大项目稳定风险评估制度,在源头上控制污染项目。化解了江化公司、荷花墩电子厂、张慧良猪场、万购商场等4起重大环境纠纷,较好地处理了两起省际污染纠纷,避免了的发生。认真办理落实人大、政协议案、提案12件,满意率100%;及时处理各类环保投诉903件,办结率为100%,其中对话平台533件,来信79件(省转22件,市局转14件,市政府、市局转17件),来电184件,来访1*人次,未出现集体访、过激访等问题。

五、环境监控系统建设取得新突破。

环境监测监控网络建设是列入省政府年度目标责任书考核一类指标的重点工作之一。环境监控网络建设工作主要包括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建设和环境监控中心建设两项内容。从年初开始,我局按照责任书要求,分解工作目标、落实分管领导和责任科室,按照省局部署及时制定和调整工作进度,确保两项工作的圆满完成。

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主要由企业投资建设,按照浙环办函[20*]65号文件以及后续的调整方案,我市列入国控和省控重点污染源的有12家企业共13个重点污染源(恒昌、江化、双氧水、华盛4家企业的污水排放点源,虎球、虎山、何家山水泥、红光电力、虎山电力、*虎电力、虎霸、江化8家企业的水泥炉窑及锅炉烟气排放源)。12家企业共投入建设资金300多万元,按省局要求新建或改造污染源在线监测监控系统13套(其中新建6套),到11月底全部完成在线监测监控装置安装建设任务,并实现了省、市、县三级监控中心联网,联网成功率达到100%。

按照《浙江省环境监控中心建设技术方案》要求,我市环境监控中心按县一级标准设计建设,项目选址在环保局五楼大会议室,投入资金140万元。整个项目包括多媒体展示系统、视频会议系统、视频监控平台、数据处理存储备份系统、数据传输网络系统、建筑装修部分等。我局积极向市领导和财政部门争取建设资金,于10月19日完成招投标工作,由浙江弘申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中标负责项目总实施,到12月19日基本建成进入试运行阶段。目前,我市已有的13家重点污染源的实时监测数据和视频图象可通过电信的全球眼平台,传到监控中心,通过矩阵系统、大屏幕显示系统等在电视墙上显示。监控中心通过在线监测专网,还将实时数据和视频传到省局,基本达到了预期的建设目的,已经能够提供较好的应用服务。

六、环保监测工作进一步加强。

全年共获得各类监测数据10357个,较好地完成地表水、饮用水源、碗窑和白水坑水库等重点区域和8家重点水污染企业的监督监测工作。地表水共获监测数据632个,饮用水共获监测数据480个,碗窑、白水坑二大水库共获数据302个,降水共采集降水样品88个,降尘共采12个样品,声环境质量共得噪声常规监测数据3600个。完成了20乡镇20村140个点的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现场采样工作。

全市环境质量保持良好水平。地表水水质达标率为97.6%;饮用水水质达标率为99.4%;碗窑、白水坑水库水质达标率为98.0%,水质标准为Ⅱ类;城区大气质量实际监测357天,根据空气自动站监测数据,Ⅰ类天数为56天、Ⅱ类285天,Ⅲ类16天,全年空气质量优良率为95.5%;酸雨发生率为77.3%,全年总降水量为1246.3毫米,其中酸雨量为910.5毫米,占总雨量的73.1%,平均酸度为4.83,属较重酸雨区;降尘平均值为7.25t/㎞2.30d;城区环境噪声均值符合相应功能区要求,全市区域噪声平均值符合城考56.0分贝的要求;出境水水质达到三类标准。

全面开展计量认证换版工作,进一步完善质量保证体系,对各项管理制度进行补充和修订,确保监测报告发放的严肃性、科学性,使监测工作更加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在衢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组织的年度监督检查中得到专家的好评。加强对二个空气自动站的运维管理,定期向社会公布城区空气质量情况。

七、基层环保建设上了新台阶。

为加强基层环保机构建设,经市编委批准,我市在衢州市率先设立了贺村、城北2个环保所,21个乡镇、街道生态环境监管站,配备乡镇、街道生态环境监管员64名,举办了一期乡镇、街道生态环境监管站人员业务培训班,为促进基层生态环保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今年我局新录用了4名事业单位职工(监察大队、环保站和贺村、城北环保所各1名),因污染源普查工作需要公开招聘了5名编外工作人员。有9名监察人员参加省级监察执法培训,15人参加了衢州市环保局组织的执法人员培训。环保队伍和监察能力建设进一步加强,环境监察机构标准化建设通过了衢州市局二级标准复检。

八、积极开展“两年”活动,促进党风廉政建设。

我局在开展机关作风建设年和投资发展环境提升年及民主评议基层站所(办事窗口)活动中,以“树立新形象,创造新业绩”、创建群众满意基层站所为主题,组织严密、形式多样、人人参与、效果良好。局里专门成立了由局长任组长的“两年”活动领导小组,制定了实施方案,开展动员,明确要求。活动中局领导深入企业、农村,认真调研,撰记,积极帮助江化公司DMAC新项目、国光啤酒搬迁、江郎山国债项目包装、清漾历史文化村建设和宁波中鑫毛纺项目整体转移我市等环保审批工作。及时化解了凤林镇荷花墩电镀厂污染事件等11个基层环境矛盾纠纷,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制定完善了公务接待、车辆管理、值班、政务公开、市行政服务中心环保窗口运作机制等规定制度。重新聘请了9名环保行风监督员,开展了“家庭助廉”活动,组织党员干部开展向联系村、贫困户捐款、捐书活动。通过“两年”活动,我局的党风廉政建设、机关作风建设、机关效能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服务意识和办事效率进一步提高。我局获得了全省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编制工作先进集体、依法行政先进单位、法制工作先进集体,*市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先进集体、机关效能110(对话平台)工作先进单位、*市第一批园林式单位、卫生先进单位;王伟同志被评为全省环保系统优秀共产党员、王向亮同志被评为全省环保系统“811”环境污染整治工作先进个人、姜小玉同志被评为浙江省环境监察先进个人和*市级工作先进个人、徐李琦同志被评为全省环保系统基层站所(办事窗口)行风建设先进个人、叶正善同志被评为全市纪检监察工作先进个人、王永光同志被评为*市行风建设先进个人。

九、首次开展环保诚信企业评选活动。

为了增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和环境诚信意识,推进节能减排工作,从5月中旬开始,市委、市政府开展了“首批环保诚信企业”评选活动,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下发了《关于开展“环保诚信企业”评选活动的通知》(市委办[20*]101号),明确了评选工作组织领导、目的意义、评选范围、评选标准、评选办法及相关要求。经社会各界的公投评选,浙江*虎球水泥有限公司等10家企业被评为“*市首批环保诚信企业”,受到市委、市政府的表彰。我局高度重视环保信息宣传工作,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信息宣传活动,制定了信息宣传工作考核制度,加强信息员队伍建设和业务培训,每个科室单位都有一名重点信息员,全局35周岁以下的干部职工全部列入信息员队伍。以纪念“六·五”世界环境日为主要载体,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积极开展生态环保宣传教育活动,先后在电台、电视、报纸、网络等新闻媒体开辟宣传专栏,广泛深入地开展生态市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做到电台有声音、电视有图像、报纸有文字、网络有画面,收到较好效果。一年来分别与新闻单位和市科协联办了6次专题宣传和摄影比赛、征文活动,被各级新闻媒体和内部刊物使用的环保信息50多篇,其中衢州市级以上20多篇。

十、第一次污染源普查工作有序开展。

污染源普查是一项重大的国情调查,是了解污染源数据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也是环境保护的基础工作。为切实做好第一次污染源普查工作,市政府成立了由常务副市长任组长,12个部门领导为成员的普查工作领导小组,并在市环保局设立办公室,负责普查工作的组织和实施。同时,还成立市农业污染源普查工作组,具体牵头负责农业源的普查工作。各乡镇、街道、*经济开发区也建立了相应的工作机构,按照《全国污染源普查条例》和《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的通知》精神,市政府专门制定并印发了普查工作方案,确定了污染源普查的对象、范围、内容和实施方法。12月26日市政府专门召开了全市第一次污染源普查工作动员大会,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王水亮在会上进行了动员部署,要求做到宣传发动、组织机构、普查力量、摸底清查、工作进度“五个到位”。扎实做好污染源普查的准备工作。

大气污染专家申报材料篇6

一、研究专题和期限

专题一:通用性用能系统综合节能技术研究与应用

方向1、电机及其系统综合节能技术研究与应用

研究目标:针对目前电机系统中普遍存在的负载特性不匹配等问题,从电动机、被拖动装置、传动装置系统及管网负荷,进行系统节能优化设计,探索“合同能源管理”机制,完成3家以上节能改造工程,实现节电15-20%,并制定相关标准。

研究内容:电机系统能耗诊断、评估方法研究;专用电机群能耗综合分析软件的开发;电机及其系统节能集成技术研究;电机及其系统群节能工程化实施技术的研究。

研究期限:2*年9月30日前完成研究任务

方向2、燃煤工业锅炉综合节能技术研究与应用

研究目标:针对量大面广的燃煤工业锅炉存在煤耗高、污染重的问题,开发燃烧与控制系统集成节能技术,探索“合同能源管理”机制,在蒸发量4t/h、10t/h、20t/h典型燃煤工业锅炉上,完成5台以上的综合节能技术应用示范,达到节煤10%以上,制定锅炉运行能效标准,并研制大型无烟煤链条锅炉新产品。

研究内容:现有燃煤工业锅炉节能技术评估与经济性分析;链条锅炉燃烧数值模拟及无烟煤燃烧技术的开发;锅炉及蒸汽系统的优化配置设计;锅炉优化运行管理指导系统及远程监测平台的研制。

研究期限:2*年9月30日前完成研究任务

方向3、余热高效利用技术及能效评估方法的研究与应用

研究目标:为充分利用冶金等高能耗行业的大量余热,采用分级回收、梯级利用的方法,将完整的余热利用系统与分散的区域性热能供应相结合,并建成相应的示范工程,节能效率超过10%,同时开发出高能耗行业能效管理评估软件。

研究内容:1)中低温余热分级回收与梯级利用的能级分析方法,及其系统集成关键技术的研究;2)低温烟气余热利用的移动方式热能供能技术的研究;3)高能耗行业能效管理评估方法的研究。

研究期限:2*年3月31日前完成研究任务

方向4、分布式供能系统优化及关键技术应用

研究目标:针对*的气候特点和典型用能场所的能流分析,以及作为电网黑启动的电源点,提出分布式供能系统的优化配置,形成相应的技术规范,并建成2个以上带补燃余热锅炉的分布式供能系统应用示范,燃气轮机发电机组单机容量达到250kW。

研究内容:补燃余热锅炉及系统的优化设计技术研究;适合*用能特点的典型分布式供能系统的优化;用于电网黑启动的分布式电源点优化布局方案的研究。

研究期限:2*年9月30日前完成研究任务

专题二:重点耗能领域节能减排关键技术研究与综合应用示范

方向1、清洁高效发电关键技术综合应用示范

研究目标:针对*燃煤电厂为主的现状,为降低煤耗、控制污染物排放,以外高桥发电基地为重点,建成运行效率世界领先的百万千瓦级燃煤机组;在125MW、300MW、600MW和900MW典型燃煤机组上,实施能耗及NOx排放的在线监测与运行管理指导系统,实现机组发电煤耗下降3g/kw•h以上,NOx排放下降50~80mg/Nm3;建成2-3条脱硫废渣建材产品示范生产线,并完成1万平方米以上的应用示范。

研究内容:1)百万千瓦级燃煤机组系统节能关键技术的研究;2)燃煤电厂清洁高效运行优化技术的研究;3)燃煤电厂脱硫废渣预处理技术和综合利用成套技术的研究;4)发电厂凝汽器物理阻垢缓蚀关键技术的研究。

研究期限:2*年3月31日前完成研究任务

方向2、电网安全与电力系统节能技术的研究与示范

研究目标:在发电侧的电站布局和单机容量调整后,合理规划中心城市用电和大机组供电之间的资源配置,以保障电网安全运行和降低能耗,并建设相当20MW以上的“能效电厂”。

研究内容:1)电网节能调度的研究,电力系统节能及安全技术的研究;2)用于“能效电厂”建设的节电技术的研究,“能效电厂”发展模式的研究。

研究期限:2*年9月30日前完成研究任务

方向3、大型煤化工生产园区节能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

研究目标:针对吴泾传统化工基地,形成以公用工程为主线、集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为一体的园区综合节能示范,开发大型煤化工生产园区节能集成技术,实现化工园区万元产值能耗下降10%以上。

研究内容:1)化工园区公用工程的优化与集成设计、化工装置能源梯级利用技术、园区公用工程信息集成技术与优化调度技术的研究;2)煤化工装置及高炉尾气制氢技术的研究。

研究期限:2*年3月31日前完成研究任务

方向4、典型企业通用性能源系统节能技术集成应用示范

研究目标:在张江高科技园区内,以典型的制药企业通用性能源系统为综合节能对象,形成以蒸汽系统、中央空调系统、压缩空气系统、电机拖动系统和中水回用系统集成优化的示范工程,以及优化运行集中监测平台,实现节能15%以上。

研究内容:通用性能源系统节能集成技术优化应用;关键设备的能耗在线监测与运行优化管理指导系统;通用性能源系统优化运行集中监测平台的研制。

研究期限:2*年9月30日前完成研究任务

方向5、临港新城大型住宅小区新型供热系统研究与应用示范

研究目标:为满足临港新城对居民住宅区建设的规划要求,结合临港新城住宅区所处地理位置的特点,开发太阳能热水系统和空气能热泵热水系统综合应用技术,进行系统集成与产品研发,建立住宅小区应用示范,并编制相关的技术标准和应用图集。

研究内容:屋面太阳能集热器与建筑外观一体化整合设计研究;供热系统优化与控制关键技术研究;供热系统的节能特性与指标分析;供热系统在大型住宅小区中应用的示范推广模式研究。

研究期限:2*年9月30日前完成研究任务

方向6、大型公共建筑综合节能技术研究与示范

研究目标:针对大型公共建筑,建立一套适合*气候特点的实用节能技术集成体系,形成相应的设计及施工导则,并建成节能指标达到65%的大型公共建筑应用示范。

研究内容:节能65%的公共建筑设计方法的研究;大型公共建筑节能设计及施工标准的研究;建筑的能源监控与保障体系的研究。

研究期限:2*年9月30日前完成研究任务

方向7、港口电能技术研究与示范

研究目标:通过采用港口集装箱场地起重机油改电技术,达到节能20-30%;采用储能技术,节油20%,减少油烟排放50%以上;实现靠港船舶采用岸上供电。

研究内容:大跨度高架滑触线供电技术和跨箱区移动技术研究;用于起重机能量回收的储能技术研究;电源变频转换技术研究。

研究期限:2*年3月31日前完成研究任务

方向8、青草沙水库运行节能和新能源应用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研究目标:针对青草沙水库供水量大,运行能耗大的问题,通过对泵站泵组选型,进出口水流道的优化,高压大功率变频器等先进技术的应用,提高特大型泵站的运行效率和系统整体运行效率;利用当地丰富的风力资源,探索水源水库与风电场的有机结合。

研究内容:1)大型原水工程输水系统及水泵装置运行节能技术研究;2)滩涂及岸线风电场设计的关键技术研究。

研究期限:2*年3月31日前完成研究任务

方向9、老港卫生填埋场沼气发电集成技术与示范

研究目标:针对污泥在填埋处理后,稳定化过程时间长,产生的大量沼气未资源化利用的问题,通过采用污泥与矿化垃圾混合填埋的方法,开发污泥填埋场沼气管道设计及气体收集技术,并在老港填埋场建成2万立方米以上的沼气发电示范工程。

研究内容:填埋场导气系统研究;污泥或改性污泥模拟填埋场稳定化过程研究;填埋场沼气性质及产量与填埋时间关系研究;填埋场沼气净化系统与发电系统研究。

研究期限:2*年9月30日前完成研究任务

方向10、乘用车回收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

研究目标:为加强汽车制造业的资源循环利用,针对*汽车行业的实际特点,从产品设计、制造、报废、再制造等环节,进行乘用车回收利用体系的系统化研究,并建成产业化示范,其可回收利用率达到90%,同时研制出用于零部件拆解再利用的一系列测试、生产设备,并提出相应的方法和标准。

研究内容:乘用车绿色设计关键共性技术研究;乘用车零部件再制造关键共性技术研究;零部件再制造产品体系规划与基于生命周期评价的决策支持研究。

研究期限:2*年9月30日前完成研究任务

专题三:淀山湖蓝藻水华控制与预警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

研究目标:结合国家太湖流域污染防治规划,围绕淀山湖蓝藻水华预警、控制、湿地恢复及对策,开发蓝藻控制应急处理处置成套技术,建立预警预报示范平台,形成相关技术体系,提升淀山湖水环境管理能力。

研究内容:(1)开展淀山湖蓝藻水华预警预报技术研究,初步建立淀山湖蓝藻水华预测预报示范平台;(2)开展淀山湖蓝藻水华控制研究,建立湖区生态修复、内源控制等综合示范工程;(3)研发淀山湖湖滨带污染控制与生态恢复技术,建立湖滨带水陆联合污染控制生态恢复技术体系,开展湿地修复技术集成和工程示范;(4)研究建立跨省市生态补偿、协调机制和联合水污染控制对策;建立淀山湖蓝藻水华预警和控制技术评估体系和平台。

研究期限:2*年9月30日前完成研究任务

二、申请方式

1、本指南公开。凡符合课题制要求、有意承担研究任务的在*注册的法人、自然人均可以从“*科技”网站进入“在线受理科研计划项目课题可行性方案”及下载相关表格《*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研计划项目课题可行性方案(*版)》,按照要求认真如实填写。

2、申报单位应具备较强技术实力和基础,具备实施项目研究必备条件,具有实施项目必需的研究开发设施及匹配资金(企业牵头申报的匹配资金不能少于1:1);鼓励以产学研联合方式申请,多家单位联合申请时,应在申请材料中明确各自承担的工作和职责,并附上合作协议或合同。

3、课题责任人年龄不限。鼓励通过课题培养优秀中青年学术骨干。作为课题责任人和主要科研人员,同期参与承担的863、973、国家科技攻关和*市重大、重点科研项目数不得超过三项。

4、本专项课题的申请起始日期*年6月20日,截止日期为*年7月11日。课题申报时需提交书面可行性方案及其附件一式4份,并通过“*科技”网站提交可行性方案和其他所有表格。书面可行性方案集中受理时间为*年7月7日至7月11日,每个工作日上午9:00—下午4:30。所有书面文件请采用A4纸双面印刷,普通纸质材料作为封面,不采用胶圈、文件夹等带有突出棱边的装订方式。

5、已申报今年市科委其它类别项目者应主动予以申明,未申明者按重复申报不予受理。

6、网上填报备注:

1)点击连接可进入《科研计划项目课题可行性方案》申报页面;

2)首次登录必须选择“初次填写”转入申报指南页面,点击"专题名称"开始申报;

3)有关操作可参阅在线帮助。

三、联系方式

大气污染专家申报材料篇7

第二条凡在本市行政区域内产生危险废物的单位以及从事危险废物收集、运输、贮存、利用和处置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均应当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市环境保护局是本市危险废物污染防治工作的行政主管部门。区、县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按照规定的职责对本辖区内危险废物的污染防治工作实施监督管理。

经委、卫生、药监、公安、市容、交通、物价、工商行政等部门,应当按照各自的职责,协同做好危险废物的污染防治工作。

第四条防治危险废物环境污染,应当实行减少危险废物的产生、充分合理利用危险废物和无害化处置危险废物的原则。

支持与鼓励危险废物污染环境防治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综合利用危险废物资源。

第五条产生、贮存、利用、处置危险废物的建设项目,应当进行环境影响评价,防治危险废物污染的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危险废物焚烧处置设施必须符合《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的要求。

第六条凡产生危险废物的单位,应当按规定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进行排污申报登记,并申领排放污染物许可证。当所产生的危险废物种类、数量及去向发生变化时,应当及时向原申报登记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办理变更登记手续。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收到申请之日起十五个工作日内给予答复。对符合条件的,颁发排放污染物许可证;对不符合条件的,不予发证,并告之理由。

第七条产生危险废物的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对危险废物进行处置;不处置的,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处置或者处置不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指定有资质的单位按照国家规定代为处置,处置费用由产生危险废物的单位承担。

第八条收集、运输、贮存危险废物,必须按危险废物特性选择安全的包装材料进行分类包装。危险废物包装容器以及收集、贮存、运输、处置危险废物的设施、场所,必须设置危险废物识别标志。

运输危险废物的,还应当遵守公安、交通部门的有关规定。

第九条收集、运输、贮存、利用和处置危险废物的场所、设施、容器、包装物或其他物品转作他用或停止使用时,必须经过消除污染的处理。

第十条发生危险废物污染事故或其他突发性事件时,有关单位和个人必须立即采取应急措施,消除或减轻污染危害,及时通知可能受到危害的单位和居民,并应于十二小时内向市及所在区、县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报告,接受调查处理。

第十一条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依法对危险废物的产生、收集、贮存、利用和处置活动进行现场检查。被检查单位应当如实反映情况,接受检查。检查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应当为被检查单位保守技术秘密和业务秘密。

第十二条医院临床废物的分类、收集、运输、处置应当符合有关规定,医院临床废物应当集中焚烧处置,不得混入生活垃圾进行收集处置。

禁止被污染的一次性医疗器具和敷料的回收利用。具体办法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卫生部门和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另行制定。

第十三条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废电池的安全贮存及处置;城市居民生活中产生的废电池,由市容管理部门负责组织收集并运送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认定的贮存地点。

可以进行回收利用的废铅酸电池,其收集、运输环节应当纳入危险废物管理。

在本市销售电动自行车的单位,应当与电动自行车废旧电池专业处置单位签定委托处置废旧电池的协议。

第十四条可以焚烧的危险废物及生活垃圾应当集中焚烧,所产生的残渣及飞灰应当单独收集,不得与生活垃圾及其他危险废物混合。

第十五条下列危险废物应当埋入危险废物安全填埋场进行安全填埋处置:

(一)不能回收利用的危险废物;

(二)危险废物回收利用处理后产生的残渣;

(三)危险废物集中焚烧后产生的残渣;

(四)生活垃圾集中焚烧后产生的飞灰;

(五)其他应当进行安全填埋的危险废物。

危险废物安全填埋场应当按照规定接收危险废物,对不符合安全填埋要求的危险废物,必须进行预处理后再行填埋。

第十六条从事收集、贮存、利用、处置危险废物经营活动的单位,应当按规定向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领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

第十七条申领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营业执照副本;

(二)排污申报表;

(三)排污许可证;

(四)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其他材料。

新建收集、贮存、利用、处置危险废物设施的,还应当提交新建设施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及新建设施的污染防治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的材料。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收到申请之日起二十个工作日内给予答复。对符合条件的,颁发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对不符合条件的,不予发证,并告之理由。

第十八条凡从事危险废物交换、转移活动的单位应当按下列规定向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

(一)在本市范围内进行危险废物交换、转移的,由产生危险废物的单位分别向移出地、接受地区、县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经初核后报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二)从事跨省或省内跨市危险废物交换、转移的,由产生危险废物的单位分别向移出地、接受地区、县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经初核后报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复核,然后报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收到申请之日起十个工作日内给予答复。对符合条件的,准予办理交换、转移手续或者上报上一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对不符合条件的,告知理由。

第十九条危险废物交换、转移的申请被批准后,申请单位应当按规定向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请领取并填报《危险废物转移联单》。

第二十条接受危险废物转移的单位,应当对所接受危险废物的名称、数量、特性、形态、包装方式与联单填写的内容进行核对,发现与内容不符的,不得接受,并及时向接受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第二十一条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处一万元以下罚款:

(一)未按规定向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报登记危险废物,或者在申报登记时弄虚作假的;

(二)危险废物集中焚烧以及生活垃圾集中焚烧产生的飞灰未进行安全填埋处置的;

(三)回收利用被污染的一次性医疗器具和敷料的;

(四)拒绝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现场检查,或者在被检查时弄虚作假的。

第二十二条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并处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

(一)危险废物混入非危险废物中贮存的;

(二)包装容器以及收集、贮存、运输、处置危险废物的设施、场所,未按规定设置危险废物识别标志的;

(三)危险废物产生者不处置其产生的危险废物或者不承担依法应当承担的处置费用的;

(四)未经消除污染的处理,将收集、贮存、运输、处置危险废物的场所、设施、设备和容器、包装物及其他物品转作他用的;

(五)擅自关闭、闲置或者拆除危险废物污染环境防治设施及场所的;

(六)将危险废物提供或者委托给无经营许可证的单位收集、贮存、利用、处置的;

(七)转移危险废物,未填报或者未按照有关规定填写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的;或者未经移出地和接受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擅自转移危险废物的。

第二十三条无经营许可证或者未按照经营许可证规定从事收集、贮存、利用、处置危险废物经营活动的,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下的罚款。

未按照经营许可证规定从事前款活动的或将经营许可证转让他人的,发证机关应当吊销其经营许可证。

第二十四条建设项目中需要配套建设的危险废物污染环境的防治设施,未建成或者未经验收合格即投入生产或使用的,由审批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生产或者使用,可以并处十万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五条违反本办法规定,造成危险废物污染环境事故的,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处以十万元以下罚款;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按照直接损失的百分之三十处以罚款,但最高不得超过五十万元。

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六条拒绝、阻碍执法人员执行公务,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七条危险废物监督管理部门及相关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八条当事人对危险废物管理部门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可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向人民法院提讼。

第二十九条违反本办法其他规定,应当由公安、交通、市容、卫生、药监等部门处罚的,由上述部门依法处罚。

第三十条本办法所称的危险废物是指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危险特性的废物。

大气污染专家申报材料篇8

 

上半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局紧贴“一城五创”目标任务,结合环保业务工作,不断加强领导,创新举措,狠抓落实,各项工作有条不紊按时推进,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现就上半年创建工作总结如下。

一、夯实责任,健全机制。

为进一步推进我市“一城五创”工作,切实把市委、市政府的决策和安排落实到位,我局成立了由局长任组长,分管副局长任副组长,各机关科室、单位及各县区环保局负责人为成员的创建领导小组,下设了办公室。同时,制定了《榆林市环保局2018年创建工作实施方案》,进一步分解了任务、落实了责任,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创建工作新机制。

    二、强化措施,突出重点。

按照市委、市政府下达的《榆林市2018年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任务的通知》、《榆林市2018年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工作任务通知》、《榆林市2018年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工作任务的通知》、《榆林市2018年创建中国宜居城市工作任务的通知》、《榆林市2018年创建国家节水型城市工作任务的通知》要求,我局对承担的各类创建指标任务进行了梳理,通过比较法摸清了各项创建之间的共同点和差异点,找准了各项创建工作间相辅相成的关系,有效的把各项创建工作结合起来,统筹推进,互促共建。

涉及我局的工作任务分别为“国卫”19项(含10项常规任务)、“国模”41项、“园林”12项、“宜居”17项、“节水”6项(详见附件),具体表现再以下九个方面。

(一)污染物减排方面。2018年,省上下达我市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五项指标年度减排任务分别为较2015年削减:6.0%、9.0%、 13.80%、13.80%、4.5%。按照省厅下达年度减排任务指标,结合我市实际,我局拟定了《榆林市2018年度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实施方案》,全年共安排重点减排项目41个,其中,污水处理厂减排项目12个,电力行业超低排放改造项目27个,电力结构关停项目2个,挥发性有机物减排项目9个,燃煤锅炉拆改项目38个。省重点减排项目11个,分别是陕西有色榆林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2#、4#机组超低排放改造项目,陕西清水川发电有限公司2#机组超低排放改造项目,陕西德源府谷能源有限公司1#机组超低排放改造项目,陕西新元洁能有限公司1#机组超低排放改造项目,中电国华神木发电公司1#、2#机组关停项目,大柳塔生活污水处理厂新建工程,沙峁镇生活污水处理厂新建工程和横山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

同时,按照中省要求,根据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分类管理名录,分批分步骤推进排污许可证管理,累计完成了火电、水泥、炼焦、等行业101家企业排污许可证核发工作。积极组织各县市区有序开展行业摸底调查、筛选、梳理工作,确保辖区内相关行业企业排污许可证“应发尽发”,避免出现错发、漏发等情形。

(二)大气污染治理方面。按照省政府铁腕治霾工作组办公室要求,我局研究制定了《榆林市铁腕治霾(尘)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方案(2018-2020年)》、《榆林市中心城区空气质量提升专项行动方案(2018-2020年)》等文件,并由市政府印发实施。

年初以来,市环保局先后组织榆阳区、横山区、高新区管委会及市建规、住建等部门单位,多次召开建筑扬尘视频监控安装工作协调部署会,要求中心城区所有新建筑施工地必须全部按要求安装扬尘视频监控实施。截止目前,纳入扬尘监控管理平台的施工地有55家,其他施工地正在陆续安装中;对违规行为交办3起,均已全部整改落实。

对中心城区禁烧烟煤和锅炉拆改工作进行了统一安排部署。3月份榆阳区政府印发了《榆阳区燃煤锅炉拆改专项行动方案》,明确提出10月底前全部完成23台燃煤锅炉。另外,高新区2台目前正在改造中;空港生态区2台已经完成改造。

全面启动了中心城区全面启动了餐饮业油烟综合整治工作。中心城区餐饮单位2834户,目前已安装油烟净化设施单位895户,关停681化。今年安装了489户,总体安装率42%。

(三)水环境污染防治方面。开展重点河流断面污染源排查,对黄河碛塄、无定河庙畔、窟野河温家川、清涧河河流断面水质下降问题,进行现场查看,排查污染源,分析污染原因。

督促相关县区和部门开展污染整治。因水质下降问题,督办榆阳、神木、府谷、绥德、子洲、清涧等相关县市区和市住建局,因鱼河断面水质问题对榆阳区政府和市住建局进行约谈督促。同时及时组织现场督查,督促水污染问题整改。绥德、子洲县因2017年7.26洪灾污水处理厂和管网冲毁问题,多次检查、督办、协调督促两县加快修复重建,目前子洲县修复重建工作基本完成,污水处理厂运行基本正常;绥德县污水管网还在建设中,完善的部分管线已投用,正在建设管线的区域污水经罐车拉运至绥德县污水处理厂处理。

制定《无定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已纳入《榆林市人大常委会2017年立法计划》,2017年4月,市政府召开了2017年度第3次常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该条例的立法起草工作方案。目前,已通过了市人大的初审,二审、三审工作正在有序推进。预计年底前可正式出台。

今年上半年,全市水环境质量较去年同期有所提升,15个国、省控断面中除窟野河温家川断面和无定河辛店断面外,其余断面水质全部达标,达标率为86.7%。15个断面的氨氮、化学需氧量、总磷平均浓度较去年同期分别下降了33.3%、10.8%和37.5%。

(四)城市环境噪声方面。完成了城区7个功能区噪声每季度监测一次,共监测2次,获得有效监测数据3024个。

一类区昼间季均值51.4dB(A), 夜间45.3dB(A),昼间达标,夜间超标0.3dB。二类区昼间年均值55.3dB(A), 夜间年均值50.7dB(A),二类区昼间达标,夜间超标0.7dB。三类区昼间年均值50.4dB(A), 夜间年均值41.0dB(A),三类区昼间、夜间均达标。4a类区昼间年均值62.5dB(A), 夜间年均值46.1dB(A), 昼夜间超标, 4b类区昼间年均值60.9dB(A), 夜间56.8dB(A), 昼夜间达标。区域噪声和交通道路噪声下半年监测(每年监测一次)。

(五)环境监察执法方面。上半年来我局紧紧围绕年初确定的目标任务和工作进度安排,将环保专项行动作为这里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全面打响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标志性工程,主要开展了6个环保专项行动。一是开展油气开发区钻井泥浆“三统一”专项行动。二是开展水源地专项执法检查。三是开展涉兰煤化工企业环保专项执法检查。四是开展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治理专项执法。五是开展危险废物环境管理专项整治。六是开展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专项检查。

(六)环评“三同时”管理方面。上半年,我局积极相应市委市政府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号召,按照“三集中、三到位”的改革要求,成立了行政审批服务科,将“建设项目环评审批”、“辐射安全许可证审批”等9项行政审批事项并入行政审批服务科,并进驻政务服务大厅。

    上半年行政审批服务科共审批建设项目19个,其中报告书8个,报告表11个。

(七)固体(危险)废物管理方面。按照省厅《关于开展2018年度危险废物及工业固体废物申报登记工作的通知》(陕环固函〔2017〕291号)文件安排,我中心认真制定了申报登记工作方案,积极组织县区管理员和企业参加业务培训,严格核定申报企业名单,确定了484家重点产废企业和13家危险废物处置经营单位进行申报登记,同时,强化申报登记现场核查指导,确保申报登记数据准确、有效,进一步规范了固体废物管理制度,完善了全市固体废物信息系统,如期完成了全市2017年度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信息发布工作。

经初步统计,2017年全市共产生工业固体废物2567.3万吨,利用614.8万吨,处置1156.1万吨,贮存796.3万吨;工业危险废物产生26.9万吨,利用处置率为87.7%。其中:利用14.7万吨,处置8.8万吨,贮存3.3万吨。

全市医疗废物产生总量1968.71吨,处置率为100%。 

(八)环境信访投诉方面。2018年上半年我市12369环境举报平台共接到环境举报件603起,其中大气污染265起,水污染143起,固体废物99起,噪声污染63起,其他33起。

对收到的投诉信息,我们立接立办,根据群众反映情况严重程度和举报次数,部分案件由支队直接查处,部分转办县区环保局责成限期查处并上报处理结果,做到环境投诉案件有调查、有结果、有回音,办结率达到100%。

(九)其他工作任务情况。为了摸清全市生物多样性情况,2015年完成了全市生物多样性调查与评价研究的专题报告的编制工作,为了更好的将我市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落到实处,我局组织编制了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目前已完成编制工作,并评审通过。

为了摸清全市生态环境现状,按照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工作要求,下一步工作中,将积极配合市创建办开展全市生态环境现状评估。 

按照创建要求,我局负责包抓金苑社区40号网络创建工作,金苑社区位于东沙金沙路东南角,管辖金苑和金沙两个小区,共有居民3416户,14560人,面积是35万平方米,隶属于金沙路街道办事处。我局2014年包抓以来,领导高度重视,并先后调研、督查9次,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移交创建办处理。2016年以前,小区东墙未修缮,垃圾遍野,我局先后雇用装载机垃圾车清理垃圾26次,直至2016年8月东墙修缮完毕。修整两个小区破烂墙体800多米,治理小区乱堆乱放垃圾死角53处。做健康教育宣传牌12块。2017年,我局组织青年志愿者进社区,同社区工作人员对小区卫生进行清理及清楚野广告等。协调解决沿街商户油烟治理、占道经营等问题。投入9万余元治理小区环境卫生等一系列问题,并取得小区居民一致好评。

 三、存在的不足。

近年来,我局坚持贯彻落实“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部署,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核心,以各项创建工作为主要抓手,通过环境保护与治理,局部地区环境质量逐步得到改善,区域环境质量恶化的趋势基本得到控制,但于与各项创建指标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具体表现在:

(一)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进度缓慢。一是重视不够,有的部门单位对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认识不到位,工作停留在表面,压力层层递减。二是合力不强,齐抓共管的局面尚未真正形成,区域联防联控的工作局面还未打开,部门工作还存在推诿扯皮的现象。三是客观原因仍然存在,产业结构不优,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非清洁能源依存度依然较高;

(二)软件资料收集与整理不够规范。我局各项创工作的软件资料都能够安排专人按年度按指标分别收集整体,但资料的收集仍然存在完整性不够,部分政策性文件、支撑数据资料及影像资料收集不完整、分类不规范。

(三)环境宣传教育氛围不够浓厚。对中省环境保护方面政策法规宣传教育的方式方法较单一,开展环保知识讲座少、覆盖面不够广,未形成人人参与环保工作的浓厚氛围。  

四、下一步工作

(一)加强领导聚合力。我局承担着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工作中环境保护组组长单位任务、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业务办公室职能、中国宜居城市“环境优美度”牵头部门职责,同时也是其他创建工作的主创部门。深感责任重大,我局将继续加强局创建领导小组和创建办公室,进一步深化认识、细化任务,强化措施,确保各项创建工作落实到位;进一步健全投入机制、工作机制及督查考核机制,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工作新局面。

(二)突出重点促全面。在“一城五创”具体工作中,我局将继续以环境质量改善为核心,以问题为导向,紧抓主要矛盾,全面实施以中心城区燃煤锅炉改造为重点的蓝天工程;以无定河流域水污染防治为重点的碧水工程;以促进危险废物和医疗废弃物安全处置的洁净工程;以建筑工地噪声污染防治为重点的宁静工程;以全防全控的环境风险防范体系建立为重点的城市生态安全工程;以污染物减排工作为重点的环境优化经济增长工程;以强化环境监测、执法能力为重点的环境监管服务水平工程;以深化全面环境教育为重点的宣传教育工程,务求榆林“一城五创”工作取得实效,加快实现天蓝、水清、地净的美丽榆林。

(三)健全软件显成绩。根据各项创建工作的软件收集规范和要求,继续做好软件资料收集整理工作,定专人分年度按类别,做到材料齐全、查看方便,并及时给市创建办提供所需的资料及调度信息。

上一篇:医疗器械申报材料范文 下一篇:高速公路先进单位申报材料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