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经济发展范文

时间:2023-10-25 18:25:26

实现经济发展

实现经济发展篇1

[关键词]经济发展;又好又快;发展方式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2006年,作为“十一五”的开局之年,国民经济呈现出增长速度较快、物价水平较低的良好发展态势,但是能耗指标却没有达标,环境质量进一步恶化,使得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被削弱。在这种情况下,中央将经济发展由过去的“又快又好”转变为“又好又快”。

一般来说,经济发展的“快”可以用经济增长速度或经济增长率来表示,而经济发展的“好”则指经济整体质量和效率的提高。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只有快没有好,就会出现像拉美一些国家曾经出现过的“有增长无发展”的矛盾。我国经济工作从“又快又好”转向“又好又快”,不仅仅是一个前后次序的变化,它标志着经济发展的思路将更重视发展质量和效益。

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保持了长期的高速经济增长,按照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从1978年至2006年,我国年均GDP增长达到9.7%,远远超出世界平均发展水平,成为目前全球主要经济体中最高增长纪录的创造者和保持者。从2003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速连续四年保持在10%以上,见图1。按照这样的速度,中国经济今后保持平均以7.2%的速度持续增长,就可实现到2020年GDP比2000年翻两番的目标。

根据世界银行公布的2004年GDP排名,中国以16493亿美元排在第七位。①到2005年GDP达到18.3万亿元,约为2.26万亿美元,超过英国和法国,居世界第4位。中国和这些国家的差距正在不断缩小。有人预计中国经济规模将在2010年左右超过德国,2020年左右超过日本,2040年左右超过美国(按现行汇率计算)。“超英赶美”,对中国人来说已不仅仅是一个遥远的梦想。

2001年至2005年间,我国GDP年均增长率为9.5%,比世界平均水平(3.8%)高出5.7个百分点,比发达国家平均水平(2.1%)高出7.4个百分点,比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5.8%)高出3.7个百分点,中国成为世界经济发展中长时期增长最宽的国家。据世界银行公布的数据显示,2000~2004年,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GDP的平均贡献率为14.3%,仅次于美国,排在第二位。

表1列出的是中国和日本、亚洲四小龙之间经济增长的比较。从表中可以看出,中国高速增长延续时间之长、速度之高,已经超越了战后全球经济中最受瞩目的日本、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战后的“经济起飞”,如果说存在着“东亚奇迹”的话,那么中国改革开放后的增长就是真正的“中国奇迹”。

二、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付出的代价

1、消耗了大量资源

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主要依靠生产要素的不断加大投入,尤其是生产资料的投入,消耗了大量的资源。近50年来,我国GDP增长了10多倍,而矿产资源的消耗却增长了40多倍。2002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为151797万吨标准煤,到2006年增加到245669万吨标准煤,年均增长速度达到12.8%,高出年均GDP的增长率。2006年,按现行汇率初步测算,中国GDP总量占世界的比重约为5.5%,但重要能源资源消耗占世界的比重却较高,如能源消耗24.6亿吨标准煤,占世界的15%左右;钢消费量为3.88亿吨,占世界的30%;水泥消耗12.4亿吨,占世界的54%。目前,我国已成为煤炭、钢铁、铜等重要资源的世界第一消费大国,石油和电力的世界第二消费大国(美国居首位)。多年的粗放扩张,使我国资源状况对经济增长构成严重制约,成为最突出的瓶颈。全国各地许多能源材料纷纷告急,煤、电、油、水供求矛盾日趋突出,国人接连遭遇“煤荒”、“电荒”、“油荒”、“水荒”等资源短缺的苦涩。伴随着经济高速发展,资源正在被过度过速利用,经济可持续发展面临重大挑战。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实现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上至党中央、国务院,下至普通老百姓共同关注的热门话题。

2、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经济的快速增长没有把环境污染问题放在重要的位置,而是延续了西方国家发展初期所走的道路,先发展经济,后对环境污染进行治理。工业排放废气、废渣、废水污染环境,尤其污染江河直接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例如:我国七大江河水系,有54%的断面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76%的河流受到污染。工业经济发展,大量消耗资源,导致空气中二氧化碳剧增,固体废弃物的大量排放,污染环境。

我国废弃物排放水平大大高于发达国家,每增加单位GDP的废水排放量比发达国家高4倍,单位工业产值产生的固体废弃物比发达国家高10多倍。2006年我国工业和生活废水排放总量453亿吨,其中化学需氧量排放1348万吨,居世界第一;二氧化硫排放量2120万吨,居世界第一;二氧化碳年排放量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2005年年初,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公布了最新的“环境可持续指数”评价,在全球144个国家和地区的排序中,中国位居第133位,在全世界污染最严重的20多个城市中,有16个在中国。根据中国科学院2003年的估计,我国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所造成的损失占GDP的15%。普通老百姓的直接感受是,经济发展了,环境却恶化了。

3、导致产业结构失衡

实现经济发展篇2

关键词:产业结构,低碳城市后发优势

 

在全球能源危机和气候变化加剧的今天,低碳经济已经成为许多发达国家的选择。徐州作为我国一个重要的资源和能源城市,无论是国内需求还是实现后发优势赶超发达地区,都被迫加快产业结构转型,走低碳发展之路。

一、低碳城市是我市发展的必然趋势

我市是一个典型的资源型城市、老工业基地,为江苏乃至全国的发展都做出过历史性贡献,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徐州老工业基地传统工业的优势地位逐渐丧失,原有的基础、传统的结构、固有的观念越来越不适应新的市场环境和运行机制。要扭转这一局面,发展低碳经济走产业优化升级之路乃是当务之急。低碳经济的实质是高能源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1]。低碳城市是实现低碳经济的有效途径,是指城市在经济高速排发展的前提下,保持能源消耗和排放处于较低水平,包括低碳生产和低碳消费,以及在城市内部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一个良性的可持续的能源生态体系。

二、加快产业结构转型,促进低碳徐州建设

我市产业结构层次比较低、结构失衡。工业以传统产业为主,资源依赖程度高,因此要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实现产业优化升级,大力发展低碳经济。

(1)我市产业结构面临的问题

近年来,徐州规模以上的工业企业中,工业总产值居于前几位的分别是普通机械制造业、饮料制造业、煤炭采选业,电力、蒸汽、热水生产和供应业、纺织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还有木材加工及门、藤、棕、草制造业等。这些行业对资源的依赖程度高,产业链延伸能力弱。从三次产业在江苏省和国内生产总值所占的比重来看,徐州同其他十二个城市相比,第一产业排名比较靠前,所占的比重比较大,而第二、第三产业的排名比较靠后。虽然呈现“二三一”格局,属于工业化中期,但其产业结构调整缓慢,产业升级还需要继续。除烟草加工和煤炭开采等行政性垄断和经济性垄断行业外,徐州市一般竞争性行业的产业集中度相对较低。

(2)加快产业结构的转型是建设低碳徐州的必要条件

发展低碳经济,打造低碳徐州,加快工业结构调整是重头戏。徐州产业结构中食品、原材料、机械制造、木材加工等传统行业占绝对大头,而高新技术产业的投资不足,占工业投资的 3.2%,占全省高新技术产业投资的 2.6%,对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较少[2]。徐州应抓住在金融危机中全球投资商信心缺失和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机遇,全面推进由招商引资向招商选资的转变,尽多的引进高新技术项目、先进制造业项目和对产业结构调整有重大带动、支撑作用的项目。发表论文,产业结构。投资结构优化调整要以重大项目为着力点,用高新技术改造现有企业,培育高新技术产业群,改变产品结构,加快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增长,促进工业结构发生质的变化,全面提升全市工业整体水平,加快徐州向新型工业化迈进的步伐。

(3)抓住发展低碳城市的机遇,提升我市的核心竞争力

徐州总体规划中对产业规划有明确目标,至 2020 年基本实现把徐州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社会安定、布局合理、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和融合历史精华与现代文明为一体的山水园林城市。到规划期末,城市综合实力水平居国内同类城市先进水平,其中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到 3900 亿元,在全面实现小康的基础上,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基本实现现代化。将徐州建成以工程机械、电子为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及化工、能源产业为依托的区域现代制造业基地和以现代交通枢纽为依托的区域商贸物流中心。从其产业结构规划中我们可以看出徐州政府已经认识到了产业结构调整对资源型城市的重要性,及时的转型势在必行。

三、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实现低碳徐州跨跃式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 ,徐州经济虽然增长较快 ,然而与发达地区相比 ,差距还相当明显。因此 ,徐州要充分发挥后发优势,紧抓国家发展低碳城市的历史机遇,争取实现我市跳跃式的非线性发展。

(1)将低碳发展列入我市产业发展规划

作为淮海地区的经济中心城市,徐州目前已经具备建设低碳城市的条件。徐州要以建设国家循环经济城市和生态文明示范城市为目标,建立健全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制度,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完善促进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体制机制,探索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发展模式。根据这一要求,建议在未来的城市规划当中全面导入“低碳”理念。城市规划过程中应坚持集约化建设理念,认真借鉴新加坡、香港和欧洲一些城市实行集约化建设的范例,配合高效的城市交通运作系统,弥补城市生存空间资源的不足,有效减少对机动车的过度依赖。新城区开发建设要积极推广“低冲击”开发模式,做到城市建设不影响基本的地形构造,不影响碳汇森林容积量,不影响城市的文脉及其周边的环境等,最大限度减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2)低碳徐州需要公民、企业与政府共同协作

低碳城市不同于自由市场经济模式,而是一种政府同市场,同公众三方共同参与、相互影响的发展模式。首先,政府在低碳城市的建设中起到领导、指导、引导的作用。在考虑城市现状的基础上,政府需要制定低碳发展的目标,从而展开相应的城市规划,并同本地的企业和公众合作,同上级政府、其它城市合作,甚至同国外相关机构和政府部门建立多方合作,顺利执行并监管低碳城市的建设。其次,低碳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市场的形成和良好运行。低碳产业和与其相关的环保产业形成了低碳城市新的经济增长点。如何将现有的市场体系引导到低碳方向,完成产业节能技术的升级、减排能力的提升,形成低碳技术开发的大环境,并积极开发低碳产品,积极引导低碳的消费,在市场的运作机制中嵌入低碳因素,是建立低碳城市不可或缺的方面。第三,低碳城市的核心和可持续的动力是拥有低碳理念的城市居民。进行低碳消费引导、低碳理念教育和低碳生活宣传是提升公民低碳意识的基本手段,也是未来建立低碳决策的全民参与、以及设立低碳的全民监测体系的基础。

(3)转变经济发展模式,推动低碳经济发展

当今世界,发展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低碳经济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基本共识。从徐州来看,近年来经济环境发生重大变化,也迫切需要推动发展模式和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发表论文,产业结构。发表论文,产业结构。为此,我市宜从前瞻、长远和全局的角度,部署发展低碳经济,在产业结构调整、区域布局、技术进步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为向低碳经济转型创造条件。发表论文,产业结构。发表论文,产业结构。特别是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应将低碳战略全面融入“十二五”规划,并把低碳标准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指针和衡量尺度,加快发展第三产业,适度降低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争取在未来的几年内,将我市的第三产业比重提升到更高的水平。发表论文,产业结构。

总之,徐州应该及时地做出产业结构的调整,适应现在社会的发展,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参考文献:

[1]张复明.资源型经济及其转型研究述评[J]中国社科学,2009-6.

[2]马晓国.江苏产业结构调整的计量分析与实证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6.

 

实现经济发展篇3

残疾人是一个特别需要关心和帮助的社会弱势群体。关心残疾人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残疾人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区现有0.31万残疾人,占总人口的4%涉及全区约0.28万多个家庭。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改善残疾人状况,对于促进社会和谐,实现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党的十七大报告在“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中提出“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发展残疾人事业”。既说明改善残疾人等困难群众的生活是社会建设的重点,又体现了党中央已经把加强残疾人事业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今年3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专门召开会议,下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从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残疾人工作的重要性,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切实采取有力措施,促进残疾人事业在新的起点上加快发展。这一切对于推进残疾人事业发展,是一个历史性的机遇。为把握机遇,实现残疾人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今后一个时期我区残疾人工作总体思路是: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建立健全残疾人事业发展的长效机制,把残疾人事业纳入我区社会发展大局之中,以解决残疾人基本需求和加强基层工作为重点,进一步缩小残疾人生活状况与社会平均水平的差距,努力改善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物质条件和社会环境,弘扬人道主义精神,促进社会公平公正,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残疾人的根本利益,推动富裕、民主、文明、和谐建设。

一、奋斗目标

到20xx年:全面推进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工作,使城乡重度肢体残疾人享有无障碍设施进家庭服务,使更多的残疾人得到不同程度的康复;着力解决重度残疾、一户多残、老残一体等特殊困难家庭生活问题,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险政策,保障残疾人基本生活;改造残疾人危房40户;加大对全区残疾人的职业技能和实用技术培训,提高残疾人的就业比例;发展特殊教育,普及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使义务教育入学率提高到98%以上,继续资助大、中专新生上学;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残疾人文体活动,积极参加国家及市级组织的各类赛事;加强残疾人事业法律、法规建设和无障碍环境建设;完善残疾人组织体系,加强残联干部队伍建设,建设盟级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完善残疾人服务体系。

二、做好七项工作,全面发展残疾人事业

(一)、加强领导,建立健全残疾人事业发展的长效机制。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把握机遇,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要求,努力在我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各项社会建设中,大力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开创残疾人工作新局面,使广大残疾人得到更多的实惠。积极争取在区委、区政府的支持下,把残疾人工作列入区残联的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建立稳定的残疾人事业经费保障机制。

(二)、认真实施康复工程,推动康复工作全面开展。把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目标与“人人享有基本医疗服务”的卫生工作的总体要求相结合,将残疾人康复工作列入全区卫生工作规划,纳入村街一体化卫生服务体系,完成社区康复示范区建设和白内障无障碍建设,大力开展社区康复,推进康复进社区,服务到家庭。继续实施国家重点康复工程,着力解决农村贫困残疾人康复难的突出问题。制定和完善残疾人康复救助办法,对贫困残疾人康复给予补贴。为白内障患者实施复明手术9例,为截肢肢体残疾人装配假肢1例,为脑瘫儿童做矫形手术,为重度肢体残疾人配备轮椅及座便椅11件,为听力残疾人安装助听器20件,切实满足残疾人康复需求。

(三)、加大扶贫工作力度,扶持残疾人尽快摆脱贫困.

根据残疾人特点,扶持农村残疾人从事种植业、养殖业生产,每年扶持50-70人,辐射带动更多的残疾人脱贫致富。重点改造农村残疾人危房,做到每年改造34户以上,争取用五年时间实现所有残疾人危房改造目标。进一步将贫困残疾人纳入社会保障体系,落实社会救济和补贴政策,提高重度残疾、一户多残、老残一体等贫困残疾人家庭的保障标准,最大限度地保障其基本生活。

(四)、依法推进残疾人就业工作,稳定扩大残疾人就业。认真贯彻执行《残疾人就业条例》,依法落实残疾人就业和再就业工作,把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工作纳入劳动监察的范围。鼓励就业岗位多、市场前景好的企业兴办福利企业集中安置残疾人就业的同时积极扶持残疾人自主择业、自主创业,扩大残疾人就业面,使残疾人就业率逐年增加十个百分点以上。完善各级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机 构功能,为残疾人就业提供职业培训和指导服务,加大对残疾人进行职业技能和实用技术培训力度,使有就业需求的残疾人普遍得到职业技能和实用技术培训。建立多种形式的适合残疾人工作的公益性岗位,完善残疾人就业保护措施,实现残疾人稳定就业。

(五)、发展特殊教育,不断提高残疾人综合素质。争取建设和完善特殊教育学校各项建设工作,使其成为集特殊教育、残疾人康复、职业技能培训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教育机构,满足残疾儿童少年教育需求。积极开展残疾儿童学前教育,扶持残疾学生和残疾人接受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全面推行随班就读,在具备条件的普通中、小学校设立特教班。建立健全残疾学生就学保障机制,组织实施公益金扶残助学项目,努力提高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普及率。积极筹措资金,开展残疾学子“圆梦行动”,绝不让一名残疾学生和残疾人家庭大学生,因贫困而辍学,切实保障残疾人接受教育的权利。

(六)、加大宣传工作力度,营造更加良好的社会氛围。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做好残疾人事业宣传工作的方式和方法。加大残疾工作在各新闻媒体的宣传,全方位、多角度地对残疾人事业进行综合报道、跟踪报道、系列报道。开展残疾人事业公益宣传活动,宣传普及人道主义精神和现代文明的残疾人观,倡导助残为荣的社会公德,把开展扶弱助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营造有利于残疾人事业发展的舆论环境,促进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

实现经济发展篇4

关键词:管理创新;林业企业;发展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指出“十二五”规划科学发展的主题,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征,对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与此同时,国务院决定在2011年至2020年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二期工程。政府的一系列新的发展政策的出台给林业企业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我们应在良好的政策环境下,认识自身的不足,以创新的经济管理方式来把握这一机遇。

一、传统林业企业管理模式中存在着诸多的问题,要使之得以改进就必须创新

1.传统管理模式中习惯依靠经验进行管理。管理者在企业管理过程中往往习惯于把自己以前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理论运用的新发生的事物中,而不能认清当前的形势和时展的新要求、新需要,从而导致管理观念落后,使企业不能得到有效地发展,甚至可能出现发展停滞的状况。

2.传统的管理模式中主管者占据主导地位。在管理层次中,下级永远服从上级的领导,并且工资的多少也往往取决于职位的高低。最后的结果往往是,企业会因为主管人员的错误而使得企业陷入困境。

3.传统的管理模式不能实现在利用最少的资源的情况下创造出最多的经济效益的要求。有些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只注重自己生产的产品的多少和质量而对当时市场的供求关系等信息缺乏科学的、清晰的认知,从而导致资源的浪费。

二、林业企业管理创新的领域

管理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工程,它包括管理观念、管理理论、管理文化、管理组织、管理制度等方面。林业企业管理途径的创新不能只局限在某一个或某几个方面,而必须是从各方面进行创新的。只有这样才能使林业企业管理彻底的脱离原有的管理方法而得到有效地改进,进而实现林业企业的快速发展。

1.观念的创新才是企业管理的第一步,也可以说是企业管理创新的基石。不同的观念导致不同的管理理念从而产生不同的管理方法。因此要求我们最先在观念上实现创新。要有管理观念的创新必须具有时刻与世界经济发展、科技发展相接轨的发展眼光,同时要具备与时代的发展相适应的创新思想。

2.管理理论是实施管理的理论依据,先进的管理理论是科学管理的前提。现今的世界上还存在着比较多的管理学派,具有各自的管理理论体系。不管学派多少,他们的最终目的都是希望通过科学理论知识,来寻求一种最科学、经济的管理方法实现企业管理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3.文化的建设可以提高企业的凝聚力,并能给企业管理带来无限活力。美国管理学家特雷斯

迪尔在《企业文化――现代企业的精神支柱》一书中认为:每一个企业,事实上每一个组织都有一种文化,而文化强有力地影响着整个组织,甚至每一件事。把一个企业做成一个具有强大影响力的文化品牌是该企业获得成功的重要标志,如美国的“可口可乐”、“耐克”等。作为管理者,在完成对企业战略、组织、技术管理的同时,应把主要精力用在企业文化的塑造与培育上,把企业团结成一个全新全意为目标努力的团队。

4.科学的管理制度能为企业带来深远的影响,管理制度的创新能为企业带来持久的活力。我们所说的管理制度的创新主要指企业内部的人事制度、工资制度、财务制度、违规制度等方面的创新。制度是不可以随意改变的,因此,管理制度的创新具体表现为人事选拔的创新、制度的制定的创新和内部工作流程的创新等。合理科学的管理制度可以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行,为企业的快速发展打下基础。

5.组织的创新可以优化企业的管理模式。企业的组织包括部门设置、人员分配、权利分配等方面,它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成效。科学的组织应当是一个柔性的有机体,僵硬的组织机构是不能适应现代经济、技术的变动的。林业企业的组织建设必须坚持“合理”的原则“高效”的原则、“科学”的原则。在人员管理的方面,要建立精简,要优化资源配置结构,才可以有效地推动林业企业的迅猛发展。

三、管理创新在林业企业的作用

1.管理创新可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促进企业的快速发展。可以说,管理创新最直接的目的就是企业发展,提高企业的资源配置。管理创新一方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生产的成本提高生产的效率;另一方面可以通过优化企业内部的环境从而促进企业稳定快速的发展。

2.管理的创新的发展会在最大程度之上带动新技术的发展创新。技术创新才是企业的成长与发展的力量之源。技术创新往往会收到企业内部环境的影响,而管理的创新恰恰在这一方面为技术的创新提供了所需的土壤。企业可以在内部设立专门的机构进行技术创新以实现对企业技术的突破。

四、结语

实现经济发展篇5

[关键词] 环渤海经济圈;概念;发展;意义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2 . 20. 025

[中图分类号] F1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2)20- 0041- 03

1 环渤海经济圈概念简介

自法国学者戈特曼1957年提出“区域经济圈(带)”概念以来,区域经济圈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区域经济圈”是由一个或多个核心城市与若干相关的周边城市组成的在空间上密切联系、在功能上有机分工并相互依存的城市群体。究其实质,区域经济圈更多的是经济和文化方面的概念,而不是行政区概念,实质上就是经济、文化圈,是城镇化和市场化的共同产物。“区域经济圈”是区域经济协调合作的产物。区域内的个体在发挥自身优势的同时,互补缺陷,进而通过有机整合达到使总体效益大于局部单纯相加的效益和的目的。“区域经济圈”一般是指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心和增长极,在我国具有这种意义的经济圈主要有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经济圈。狭义上的环渤海地区主要是指环渤海区域渤海沿岸的主要城市以及相关区域构成的环渤海经济带,北京天津以及河北省的部分城市。广义上则是包括了北京、天津两大直辖市在内,河北、辽宁、山东等中部几省市所构成的广大的行政区域。

2 环渤海经济圈主要地区发展现状

2.1 北京和天津发展状况

(1)从总体发展水平来看,2007年,京津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4 215.2亿元,比上年增长18.07%,占整个京津冀的45.14%,占整个环渤海经济圈的18.78%;北京和天津的人均GDP分别达到56 443元和42 783元,是全国人均GDP的3.51倍和2.99倍。目前北京和天津的第二产业增长迅速,占GDP的比重继续提高;第三产业所占比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第一二产业所占比重低于全国水平。

(2)从产业结构看,北京从1995年开始由二三一型结构转变为三二一型结构,是我国为数不多的几个真正达到产业结构高级阶段的地区之一。目前北京和天津已建立起以能源、冶金、化学及化学制品、机电、食品饮料、纺织缝纫六大行业为支柱的,偏重型工业结构的体系。

(3)从利用外资水平看,北京和天津2007年实际利用外资额达到7 280 652万美元,占京津冀的85.95%,占整个环渤海经济圈实际利用外资额的22.47%。十五期间,北京市累计实际利用外资122.1亿美元,超过“十五”预期目标的16.5%。“十五”期间天津市实际直接利用外资达到103.35亿美元。截至2007年底,在津投资的国家和地区达到110个,世界500强企业已经有114家在津落户。

2.2 河北发展状况

(1)从总体发展水平看,2007年,河北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38 836.9亿元,占整个环渤海经济圈的23%;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3 017元,是全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1.23倍。

(2)从产业结构来看,河北省三次产业同样呈现出“二三一”特点。2007年,第一产业增加值1 370.4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4 703.4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2 763.2亿元,三次产业比重为15.6∶52.9∶31.5。

(3)从利用外资看,目前,河北省以“环渤海,环京津”为重点的全方位、多层次的开放格局已经基本形成。改革开放以来,全省累计实际利用外资达179.1亿美元,其中2007年全省实际利用外资19.80亿美元,居全国第12位。

(4)从河北和北京、天津的联系来看,在京津冀区域中,北京和天津居于梯度高端,河北居于梯度低端;从行业分布来看,北京和天津主要在技术和资金密集型产业占优势,而河北在劳动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占优势,这都为京津冀地区实现经济一体化创造了条件。

2.3 山东发展状况

(1)从总体发展水平来看,2007年山东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5 890.73亿元,占整个环渤海经济圈的40.32%;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6 925元,是全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1.6倍。其中工业增加值7 799.3亿元,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64.5%,是拉动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动力。

(2)从产业结构来看,山东省同样呈现“二三一”特点,山东GDP的结构大体上相当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基本处于工业化初期向中期过渡的前期阶段。2007年,三次产业比重为11.5∶56.3∶32.2,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显现山东正在成为中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

(3)从利用外资来看,2007年,山东省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额为866 423万美元,占整个环渤海经济圈的45.48%。到2006年底到山东省投资的国家和地区达100多个,其中投资最多的是香港和韩国。从产业分布来看,工业领域的投资项目在外商实际投资额中占主要份额。

(4)虽然山东经济整体上处于较高的水平,但在其内部也存在不平衡。山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同山东沿海地区存在相当大差距。但是这些地区之间的要素却存在着互补性,这种互补性为山东省内部经济的进一步合作提供了可能。

3 环渤海经济圈发展的现实意义

实现经济发展篇6

关键词:海西;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科学发展

一、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面临重要契机

自从去年海峡两岸实现三通以来,以福建省为主导的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规划骤然升温。所谓海峡西岸经济区,是一个以福建省为主体,涵盖浙江、广东、江西三省部分地区的一个优势独特的地域经济综合体。它总的目标任务是:“对外开放、协调发展、全面繁荣。”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将有力推进福建与长三角和珠三角的区域协作,促进全国区域经济布局的完善,通过加快高速公路、铁路、港口群等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形成服务中部崛起、西部开发的对外开放新的通道。

之所以要规划海西经济区,从国家层面来说,这个经济区处于东南沿海地区前沿,它的发展对于促进两岸的经贸往来,意义是不言而喻的。此外,海西开发区处在长三角和珠三角之间,有利于这几个发达地区的进一步协作。而从中部崛起角度来看,加快海西开发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建设中西部地区的对外开放新通道。就福建省自己来说,也有利于进一步发挥其区位优势,以及一些政策优势。

随着国内外经济发展格局的变化,特别是经济全球化推动了经济区域化,使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呈现出高度依存性的地缘经济。从国际上看,经济全球化不断推进,资金、人才、技术等经济资源大规模跨国流动,各国经济都被卷入史无前例的国际分工协作之中。同时,遍布全球的区域性的经济合作日益加强,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或地区均加入某一个或某几个国际区域经济合作组织,经济区域化是当今时代的主要潮流,并成为本世纪世界经济中强有力的发展趋势之一。

这两种并行不悖的时代潮流,深刻改变着世界经济发展格局。从国内发展看,跨越行政区划的区域合作发展迅速,经济区域化趋势明显,以区域经济板块为特征的经济竞争格局正在形成,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环渤海经济区发展明显加快,国家西部大开发使以重庆为核心的“西三角”正在崛起,国家振兴老工业基地使东北经济区重新焕发发展生机。外部形势的变化,在客观上要求我们必须突破原有的发展思路,适时调整福建发展战略,必须从更高的层次、更宽的视野、更大的范围来审视福建的发展和战略定位,构筑超越福建自身发展的大战略。海峡西岸经济区构想正是在这样的历史发展背景下应运而生。

二、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具有重大意义

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是大局所在、大势所趋、大任所托,它不仅明确了福建的发展方位、发展方向和发展方略,使福建在更大范围和更宽领域参与国内和国际的区域经济分工和协作,而且将有力推动我国东南沿海连片繁荣,促进中国经济发展格局和经济版图的重构;不仅在经济层面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在政治层面上对服务祖国统一大业有着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是服务祖国统一大业的客观需要

随着香港、澳门的顺利回归,已成为中国未来政治经济十分紧迫而突出的课题。自从李登辉执政后期到上台以及今年以微弱的优势连任,势力在两岸对国家认同、民族认同、历史文化认同上制造出新的矛盾和冲突,使随之出现再度紧张和危机,和平统一面临着新的变数。解决,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归根结底要靠综合实力的增强,要靠做台湾人民的工作,同时要切实加强对事斗争准备。福建面对台湾,有着一衣带水的地缘、一脉相承的文化习俗、同宗共祖的血缘,是实现祖国统一的重要功能性区域。

通过建设一个以福建为主体的海峡西岸区,可以进一步密切两岸人员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增强台湾民众对祖国的向心力,提高认同感;可以进一步密切海峡两岸的经济合作,推动台湾产业从东岸向西岸转移,使两岸经济界互联互动、优势互补,提高台湾经济对大陆的依存度,促使台湾主动寻求两岸经济合作和融合;可以通过逐步开放西岸的农产品市场,加强农业合作,提高台湾农民对大陆市场的依赖,增进海峡两岸农民的经济交流和相互了解,削弱“”分子在台湾农村特别是以农业为主的台南地区的政治基础。同时,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将为入岛宣传和配合对事斗争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在这个意义上说,实现祖国统一大业需要一个快速发展的海峡西岸,需要一个高度发达和全方位开放的海峡西岸。

(二)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是服务全国发展大局的客观要求

福建地处东北亚和东南亚经济交流的“要冲地带”、“两岸四地”的关键联接点、联接两大三角洲中间地段,在中国经济发展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

一是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将有力推动海峡经济区的形成。台湾作为祖国的一部分,尽管目前两岸还处于分治状态,但在经济发展大格局中必须从更大战略来谋划海峡两岸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经济发展区域。海峡西岸具有广阔的市场、丰富的资源和充足的劳动力,是祖国大陆与台湾距离最近的地区,必然成为大陆和台湾双向物流、人流最便捷的通道,成为承接东岸产业转移的重要区域。两岸经济的对接和融合,将进一步加快两岸经济的一体化进程,从而推动海峡经济区的形成。

二是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有利于我国东部沿海的连片繁荣。海峡西岸地处东南沿海中部,介于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的结合部,加快海峡西岸地区的经济发展,增进西岸地区与两大三角洲产业分工与合作,既可使珠三角和长三角中国两大经济板块对接、互动有了富有实力和充满活力的中间联接桥梁,也有利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联动发展和共同繁荣,更好地发挥东部地区对中西部发展的带动和辐射作用。

三是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有利于全面提升我国东部地区的综合竞争力。美国未来学家奈斯比特在《大趋势》一书中提到:从香港到上海是太平洋西岸中国东南沿海的黄金海道。在这个黄金海道,已有我国最具经济活力的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台港澳地区,沿此黄金海道建立中国黄金海道经济繁荣圈,将成为我国最具国际竞争力的经济区,是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当前海峡西岸地区是这一“黄金海道”上的最薄弱环节,这实际上已成为“黄金海道”上的一块“短板”,根据经济学的“木桶理论”,要提升这一“黄金海道”经济的整体竞争力,就必须尽快把海峡西岸这块“短板”拉长,必须加快海峡西岸经济的迅速崛起。

(三)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是加快福建发展的内在要求

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外开放从沿海向内地深入推进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外开放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呈现出国内竞争国际化和国际竞争国内化趋势,使福建原有的开放优势不断弱化。尤其是国内以板块为特征的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势头日益增强,地处福建两端的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不断吸引和集聚国内外各种生产要素,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经济的增长极。福建虽然地处我国两大经济区的中间地段,但由于受地理位置的限制,经济发展面临着空前的压力。

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就可以通过对台湾海峡西岸地区的资源重新整合和产业重构,形成依托西岸资源优势和特色的新的区域经济板块,构筑以福建为主体的中国经济新的发展板块,不仅有助于福建突破现有的发展瓶颈,促进福建在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国内经济分工中更加主动,使以福建为核心的海峡西岸经济区与毗邻的珠三角经济区和长三角经济区、与隔海相望的台湾更好地实现优势互补和产业互动,在错位式发展中拓展新的空间,更为重要的是,这一战略构想是把福建置于更大的战略背景来思考和布局,通过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来促进海峡两岸经济融合并形成海峡经济区,进而使海峡经济区与相邻的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一体化,最终推动以香港到上海“黄金海道”为轴心的“”的中国东南经济繁荣圈的形成,并成为世界经济重要的增长极,成为太平洋西岸的经济“黄金海岸”,为中国和平崛起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坚实的经济支撑。那么福建将处于这一经济总量超过日本的经济圈的中心位置,福建的作用和地位的重要性就更加突显。

三、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具有充分的理论依据和良好的现实条件

从地理位置上看,海峡西岸经济区是指以福建为主体,包括周边地区,对应台湾海峡,具有自身特点、独特优势,自然集聚,无法依存其他经济区的区域经济综合体。它是一个超越福建省域,跨行政区划的区域经济概念,区内具有地域分工明显、经济联系密切、中心城市支撑、市场体系统一、要素流动聚集等自身特点和对台的独特优势。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构想,是立足于海峡西岸区位优势和特点,符合区域经济的发展实际,既有充分的理论依据,又有良好的现实基础。

(一)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遵循的是区域经济发展规律

一是从地理位置看,福建地处海峡西岸,依山面海,具有相对独立性、特殊性和平衡性区域特点,实际上已形成一个单独的经济发展区域。二是从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看,经济增长有个极化问题,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墨汁”效应和“虹吸”现象,福建虽介于两个三角洲中间,但又远离两大三角洲,要得到两大三角洲经济区的“墨汁”效应,需要相当长的渗透时间,辐射作用也是极其微弱的,而相反由于经济发展的差距更容易产生“虹吸”现象,出现资金、技术、人才等资源要素“南下北上”问题,造成对福建经济的“挤压”。

建设以福建为主体的海峡西岸经济区,可以有效地增强海峡西岸地区经济的极化作用,促进西岸资源的重新整合,吸引更宽地域的技术、人才、资本等要素向海峡西岸“区域极”流动和集聚,从而推动资源要素的合理配置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形成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势地区,进而使海峡西岸成为区域经济的“辐射中心”和“集聚中心”。三是从经济发展的梯度理论看,产业转移是随着经济发展水平梯度依次推进,福建的发展不可能寄托于等待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需要构建具有区域竞争优势的产业体系,主动参与国内外经济的分工和协作。根据上述分析,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不仅理论上是可行的,而且也是现实发展的需要。

(二)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符合发展实际,具有良好的现实条件

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福建基础设施得到了很大完善,产业发展已达到一定水平,经济市场化、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投资环境有了明显改善,经济增长后劲显著增强。一是已经具备了较为完善的区域基础条件。沿海地区形成了功能较为清晰的港口群,厦门、福州两个港口已进入全国十大港口行列,成为我国重要的枢纽港,特别是厦门港集装箱吞吐量越居世界第29位;陆路已相继打通了北承长三角、南联珠三角的高速公路南北大动脉,十条出省公路也已全面改造升级,温福铁路和福厦铁路已将相继动工,运达便捷的区域交通大格局正在形成,同时我省拥有厦门、福州两个干线机场和泉州、武夷山、连城三个支线机场,基本形成了较为完备的海、陆、空立体交通网络,特别是随着电力、水利、交通等一批重点项目竣工投产,我省基础设施体系将由初步适应型向适应型转变,为海峡西岸经济区提供了有力的基础支撑。二是已经具备了加快发展的经济实力。

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达到12.5%,2003年实现生产总值5241.73亿元,经济总量居全国第十一位,人均生产总值居全国第七位,经济实力的不断提升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发展基础。三是已经基本形成了区域主导产业。近年来,我省经济结构调整取得了明显成效,产业结构逐趋合理,以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生物工程、新材料等为代表的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化发展快速,已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产业集群和产业链,在全国的比较优势和竞争力已经逐步显现。特别是电子信息、机械制造、石化三大主导产业的作用进一步凸显,2003年三大主导产业占全省规模以上的工业产值的47.4%,主导产业的壮大带动了要素资源向优势产业集聚,提升了区域竞争力,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提供了重要的产业支撑。四是已经形成了良好的社会发展基础。近年来,通过强化农村教育、扩大高校招生、加强科研基础设施建设、构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等一系列措施,使我省科教文卫等社会事业与经济得到了同步发展。所有这些,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三)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是立足区位特点,具有明显的独特优势

一是对台优势,这是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最大优势。海峡西岸是台商投资大陆的最密集地区之一,台湾也是福建最大的境外投资来源地之一。目前东西两岸之间已初步形成了以汽车产业、石化产业、电子信息产业、现代农业、生物技术产业等产业集群,两岸之间产业经济要素整合效应、技术波及效应、产业关联效应已初步显现,二是开放优势。福建是全国最早的对外开放的省份之一,经过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我省已呈现出从沿海向山区延伸,从生产领域向服务领域推进,从单向“引进来”向“引进来”和“走出去”双向拓展的开放态势,初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外向拉动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这为海峡西岸经济区更好地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三是体制优势。

福建是全国综合改革实验区,在国有企业、基础设施投融资、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审批制度改革等方面走在全国前列,经济市场化程度名列全国前茅,民营经济占居经济的“半壁江山”,建立起了较为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为海峡西岸经济区与世界经济接轨、参与国际经济分工和合作奠定了良好的体制环境。四是人文优势。爱拼敢赢体现了福建人敢闯敢试、勇于开拓进取的精神风貌,也是福建文化的独特风格。福建是全国著名的侨乡,有1088万闽籍华人、华侨,他们始终不忘家乡,为福建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历史上福建英才辈出,涌现出林则徐、严复、陈嘉庚、冰心等许多在中国历史上有影响的杰出人物;如今有许许多多福建籍专家的研究成果在海内外享有盛誉,仅两院院士就有100多位是福建籍。这种独特而悠久的福建文化,既为海峡西岸经济区提供了文化认同的基础,也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注入发展的活力。此外,福建还有众多优良的港湾、辽阔的海域、良好的生态环境、丰富的水资源、特色的旅游景观、多姿的民俗文化等资源优势。这些独特的区域资源优势,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创造了有利条件。

十七大报告中强调,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之一是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是我们党适应时展要求提出的重大战略。对于海西来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把资源优势真正转化为经济优势的迫切要求,是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也是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

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海西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

(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

海西资源富集,州域主体柴达木盆地素有“聚宝盆”的美称。资源的开发利用促进了海西的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但过度的开发利用会影响海西的可持续发展。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及工业化和城市化步伐的加快,资源需求量将持续增长,由此所带来的资源供需矛盾和环境压力将越来越大。目前,海西资源开发仍存在着高消耗、低效益,高排放、低循环,高产值、低技术,高速度、低效益等问题。这种粗放式的资源开发模式造成资源浪费严重、生态环境受到破坏,人们的生产生活环境恶化。一切自然资源都是有限的,资源的不可再生性与加快发展的矛盾,客观上要求我们必须大力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提高资源综合开发能力,保护脆弱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的有机统一。

(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迫切需要

近年来,我们坚持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大力实施科教兴州、人才强州战略,泉州各项社会事业也得到较快发展。但相对于快速发展的经济来说,社会事业发展还显得远远不够,存在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难以满足人民群众对公共服务的巨大需求。解决这个问题,需要采取综合措施,根本出路就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可以不断降低经济发展对投资拉动的过度依赖,腾出更多的财力、引导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入到社会事业发展中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还可以从根本上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增加有效财力和社会财富,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为经济社会事业的协调发展提供雄厚的物质保障,有效促进社会事业的发展和人的全面进步。

(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当前海西面临着资源消耗量大、单位资源利用率低、污染严重的问题,只有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维持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只有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顺利实现到2020年人均GDP比2000年翻两番的目标,从而为社会全面进步和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五、现阶段海西经济发展方式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拉动

海西经济增长主要依靠资本高投入的情况没有得到改变。根据有关分析,近年来,海西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高,消费率特别是居民消费率的贡献率持续降低,经济增长依靠投资拉动的特征显著。2007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6.32亿元,增长21.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44亿元,增长14%,同比提高0.9个百分点,投资增长依然较快。这里的问题是,投资增长过快,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越来越高,从而使投资与消费出现不协调,发展到一定程度将制约经济健康发展。

(二)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

目前,海西三次产业结构尽管实现了由二一三向二三一的转变,但还不够合理。2007年,全地区实现生产总值201.67亿元,增长17.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71亿元,占GDP总量的2.8%;第二产业增加值155.48亿元,占GDP总量的77.1%;第三产业增加值40.48亿元,占GDP总量的20.1%。从数据看,集中表现为: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当年的比重偏低;第三产业比重不够高,经济增长主要靠第二产业带动,同时在三次产业内部也存在着层次低、加工链条短和附加值低等突出问题。产业结构不合理的状况,不仅加大了资源环境的压力,影响经济整体素质和效益的提高,也不利于缓解就业压力,影响经济的稳定性。

(三)经济增长中科技贡献不大

目前,海西科技的总体水平同先进水平相比仍有很大差距,同海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主要是:关键技术自给率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特别是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科技水平还比较低,高新技术产业在整个经济中所占的比例还不高,产业技术的一些关键领域存在着较大的对外技术依赖;科学研究实力不强,优秀拔尖人才比较匮乏;科技投入不足,体制机制还存在不少弊端。无论从科技竞争加剧的趋势看,还是从海西经济发展的实际看,已经到了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阶段。因此必须依靠科技,全面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逐步形成以科技进步和创新为基础的新竞争优势。

六、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必须重点把握好的几个问题

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各个领域,当前要重点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调整经济发展思路

处理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关系,核心问题是要克服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的倾向,切实把发展的重点放在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上。当前,必须贯彻落实好中央关于加强宏观调控特别是调控固定资产投资过快增长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严格控制固定资产投资的无序增长,抑制各地不顾条件片面追求和攀比经济增长速度的冲动。对那些盲目追求经济增长而不顾环境保护,造成资源配置重大浪费和损失的行为,不仅要形成比较严厉的行政和法律追究制度,而且要形成严格的法律制裁和公开的舆论监督。

(二)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科学发展需要各部门、各个产业的协调发展,产生整体效益。要把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线,牢固坚持“强二、优一、兴三”的发展思路,巩固优化第一产业,做大做强第二产业,加速发展第三产业,以三次产业的协调带动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一是要继续巩固加强农牧业基础地位,积极推进新农村新牧区建设,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二是必须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积极发展循环经济,着力推进海西新型工业化进程,切实增强海西工业经济实力和后续发展能力。三是要把加快发展服务业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着力点,以加快交通运输、商贸物流、餐饮、娱乐和其他生产生活性的服务业以及旅游业为重点,逐步形成与一、二产业相互协调、布局合理、支撑能力较强的现代服务业体系,切实提高服务业所占比重。

(三)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从海西州来看,无论是工业、农牧业还是服务业都处于低端发展阶段,必须加快科技成果的引进、推广和应用,实现工业节能降耗、农牧业优质高效、产业提质进档。坚持科技自主开发、委托开发和引进创新并重,以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和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为重点,推动科技创新。重点加强盐湖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石油天然气开发、发展循环经济、推进产业融合等关键控制性技术研发力度,积极开发、引进和应用新技术、新工艺,促进煤炭、建材、金属等行业的技术改造,优化产业、产品结构,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实现传统产业与新技术的对接。要加大科技投入,尽快形成“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全社会投入为补充”的多元化科技投入机制;要加快建立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支持重点企业建立研发机构,推进产学研联合,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部门协同、产学研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

(四)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要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突破口,建设好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要“以节能降耗,减污增效”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资源节约、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为重点,通过调整结构、技术进步和加强管理等措施,努力实现节能降耗、污染减排和保护环境的约束性目标。一是要把节能降耗工作纳入政府工作政绩考核,全面落实GDP能耗目标责任制和考核制、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制,抓好节能监督体系的建立完善。二是提高资源综合循环利用效率。要积极开发和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加快高耗能行业和企业的技术改造,促进能源资源的合理开发、节约使用。要加大投入研发施行节电、节水、节材等能源利用、废弃物综合循环利用、“零”排放等技术,提高废渣、废水、废气、废旧金属等资源的综合利用率。三是强化环境污染治理和生态建设,减少污染排放。要严把环保门槛,对新上项目严把技术水平关、资源消耗关和环境保护关,坚决杜绝高能耗高污染、浪费资源的企业落户海西,进一步完善政府环保责任考核和追究制度。加大污染治理力度,重点加强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环保法律法规的生产企业坚决依法治理。

(五)提高劳动者素质,加大人力资源开发力度

要树立开发人力资源也是发展生产力,培养人才也是生产性投入的理念,大力营造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社会氛围。抓好培养、吸引和用好人才三个环节,创新人才开发利用体制和机制,建立和完善以能力、业绩为导向的评价体系以及平等、竞争、择优的人才任用机制,做到人尽其才。依托州内外教育资源,加快人才培养,提高各类人才的整体素质和能力。要继续积极发展各类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充分利用各种途径加大劳动者专业技术培训,提高劳动者的整体素质。要指导企业完善职工培训制度,建立健全培训、考核、使用相结合并与待遇相联系的激励机制。要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农村实用技术培训、职业培训和劳动力转移培训,发展农村基础教育,提高农牧民素质,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讲文明、守法制的新型农牧民,为新农村新牧区建设提供高素质的劳动者。要立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大力加强以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为主体的人才队伍建设,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海西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参考文献

[1]曾祥辉.发挥优势找准定位展示作为[J].福建理论学习,2008(2)

[2]罗生祥.实施“心各”工程构建和谐海西[J].柴达木开发研究,2007(3)

[3]姚钦华.海兴则海西兴——全国政协“发展海洋经济,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专题调研侧记[J].政协天地,2009(6)

[4]吕雅琴.刘妍,李亚绒.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收入分配政策选择[J].西安社会科学,2009(4)

[5]林福志.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J].福建金融,2009(12)

[6]曾宏.海西建设必须重视发展循环经济[J].引进与咨询,2006(1)

[7]王书华.海峡西岸经济区科技支撑现状与战略思考[J],《中国科技论坛》2009年(12)

[8]张志南.抓住海西建设机遇促进福建经济金融快速发展[J],《新金融》2009年(10)

实现经济发展篇7

关键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制度变迁;制度制约;制度安排

中图分类号:F06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972(2010)03-0005-06

新制度经济学揭示了制度与经济发展的内在联系,有效率的制度能促进经济增长和发展,无效率的制度却会抑制甚至阻碍经济增长和发展,因而成为研究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制度安排的理论基础。党的十七大报告正式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来,国内学术界围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科学内涵、重要意义、对策措施等方面进行了富有成效的理论研究,其中包括从制度创新的角度对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对策措施进行了探讨。但总体来看,对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制度安排的研究相对薄弱。同时,我国为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进行了不懈的实践和探索,但从现实效果看至今并未达到预期目标,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制度安排缺失。鉴于此,本文试图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基本理论,阐明制度变迁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作用机理,分析现行制度安排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制约,从而提出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制度安排,旨在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理论支持。

一、制度变迁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作用机理

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不仅是经济发展方式本身遵循一定的规律自发转变的过程,而且是各种外部因素不断推动的过程,更是各种内在动力机制和外在推动机制相互配合、共同发挥作用的过程。制度变迁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作用机理是构建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制度安排的前提和基础。

1.制度变迁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制度变迁主要是指制度的替代、转换和交易过程。作为一种“公共物品”,制度同其他物品一样,其替代、转换和交易活动也存在种种技术的和社会的约束条件。一定意义上讲,制度变迁可以理解为一种更高效的制度(即所谓“目标模式”)

对另一种制度(即所谓“起点模式”)的替代过程。新制度经济学以制度变迁的主体差异为依据,把制度变迁划分为诱导性制度变迁和强制性制度变迁两类典型模式。诱导性制度变迁是指现行制度的变更和替代,由一个团体或一群人在响应获利机会时自发倡导、组织和实行,其主体是一个团体或一群人。强制性制度变迁由政府命令或法律引入和实行,其主体是国家。制度变迁的根本原因在于在某一制度的不均衡,即制度供给和需求失衡所导致的利益格局的改变。制度在均衡一非均衡一均衡的不断循环过程中推动经济发展。经济发展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制度变迁的过程。制度变迁具有相对稳定性和连续性。一般而言,制度变迁是连续渐进的变迁,在特殊情况下是非连续的变迁。连续变迁是经济发展中的常态,而非连续变迁是经济发展中的非常态。因此,制度变迁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和机制是以渐进连续为主。

2.制度变迁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生因素

马克思在生产力一生产关系的分析中对制度与经济发展关系。马克思认为,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标志是生产力的发展,而生产关系是在一定的生产力水平之下人们在生产过程中所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当一种新的生产力出现后,它要求对原有的生产关系进行变革,以适应其发展。由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变动往往不是同步的,导致旧的生产关系阻碍新的生产力发展或超前的生产关系阻碍现有生产力发展的情况出现,从而造成经济停滞、社会动荡的局面。在这里,制度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体现在生产关系能否和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保持一致上,只有二者保持一致,才能促进经济发展。在生产力一生产关系的分析中,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变化的进程、方向和内容,是经济变迁中的重要力量;生产关系影响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状况,从而也对经济变迁产生影响。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良好的制度安排是经济发展的首要保证。只有在制度安排使得生产性努力有利可图时,才会出现经济增长。在制度安排中,最重要的是财产权的确定。虽然影响经济发展的因素很多,制度却是决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甚至是最根本性的因素。制度经济学学者已经证明了制度是经济发展的内生因素。格莱尔德・斯库利的研究发现,“制度结构的选择对经济效率和增长有深远的影响。法律条件、个人财产、资源配置与市场相结合的开放社会,与那些自由被限制和剥夺的社会相比,其增长率是后者的3倍,其效率是后者的2.5倍。”诺斯的研究证实在1600年至1850年的250年间,海洋运输技术并没有发生多大的变化,而运输成本却下降了50%,原因就在于有关海运制度发生了变化。前苏联的经验表明,传统集权体制下,封闭、僵化、等级制和官僚化的科研体制,抑制了科学家和科技人员创造性的发挥,集中计划经济体制又扼杀了企业自主创新的积极性,从而缺乏经济体制改革的动力机制和制度保障。因而,也就难以从根本上遏制和扭转效率低下的粗放型增长趋势。对于中国这样一个从计划经济转变而来的国家,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根本出路,在于消除体制机制障碍,构建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制度安排,否则就会出现“前苏联现象”。总之,制度与制度变迁作为经济发展的内生变量之一已经为人们所接受。

3.制度变迁比技术变迁更为重要

上述分析表明,制度变迁对经济发展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不仅如此,制度变迁比技术变迁更为优先、更为根本。诺斯和托马斯在《西方世界的兴起》一书中将更为集约的耕作制度(如二田制对三田制的替代)视为一种制度对相对要素价格变化(而不是技术变迁)的回应。进而强调一个市场经济的扩张即便在没有发生技术变迁时,也能为人均收入的提高做出贡献。制度的比较优势比其他要素的优势更重要。一些发展中国家宁愿耗费巨资从发达国家引进技术、设备,却不愿意在制度创新方面进行投资。这是因为前者往往看得见、摸得着,并且能立竿见影;而后者一般看不见、摸不着,并且制度的创新本身和制度创新成效的显现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发展中国家从发达国家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但这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并未发挥应有的作用,根本原因在于这些发展中国家缺乏相应的制度安排。钱德勒的相关研究证明,企业组织结构性创新所导致的制度效益的收益,又创造了一种传导技术创新的环境。在他看来,美国工业中的规模经济更多的是制度创新的产物,而不是技术变迁的结果。历史与现实中很多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差异的根源可以用制度变量去解释。诺斯在《西方世界的兴起》一书中,通过法国和西班牙的衰落、荷兰

和英国的经济增长的历史案例,以制度差异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作了生动的比较。人们多数认为法国和西班牙的衰落、荷兰和英国的强盛是技术变革和资产阶级革命的结果。而诺斯和托马斯从制度差异的角度分析,认为这是四个国家的所有权结构差异造成的。法国和西班牙的衰落是因为它们没有创建一套提高经济效率的所有权制度,而荷兰和英国却发展了有效的经济组织。“在法国和西班牙,君主制逐渐夺取了代议制机构的权利,发展了一套税收制度和标准,这套税收制度提高了地方性和地区性的垄断,抑制了创新和要素的流动性,导致生产性经济活动在法国相对下降和西班牙的绝对下降。”荷兰在这期间更新了所有权结构,较明确地确认了排他性的个体所有权受到社会的承认和法律的保护。此外,有利于资本所有权的制度也被创新出来。18世纪的产业革命发生在英国是由于当时英国的所有权结构远远比以前或其它地方更有利于发明的产生和发明成果的大规模推广,所有权的法律结构是这次革命的真正原因。

总体来看,制度变迁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作用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通过利益机制,如产权制度、分配体制等,引导人们的经济活动和经济资源的配置,在客观上促进或阻碍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二是通过生产要素的社会结合,影响生产资料与劳动者的结合方式,影响生产要素的社会流动,影响产业结构和社会经济结构的调整变化,进而影响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三是通过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其他手段作用于经济活动,影响经济发展及其方式的转变。

二、现行制度安排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制约

长期以来,我国将更多的努力放在改进技术、优化产业结构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等方面,这是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必要措施。但是,仅仅依靠这些措施而忽视制度因素则难以从根本上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正如詹姆士・A・道与史迪夫・H・汉科指出的那样:“许多发展‘专家’们忽视了现实,忽略了产权和市场价格在发展进程中的作用。恰当的经济推理被社会工程化和过于简单的模式所替代,这种模式强调了资本积累和外援是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但没把对资本有效利用和动态贸易收益等至关重要的制度体系考虑进去。”

1.行政性资源配置方式的制约

资源配置方式落后是影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初始性制度因素。资源配置方式落后主要表现为行政性资源配置方式特别是过多的行政性投资决策。长期以来,政府主导的建设投资过多,即使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投资体制的高度行政性特征仍未得到根本改善。据专家估计,目前我国政府投资参与较多的电力、燃气、供水、交通运输、水利、环境等基础设施,以及教育、卫生、文化等方面投资大约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40%-50%。据有关方面估算,目前我国约68%的大中型政府项目无效益或者亏损。主要依靠行政手段安排项目,抑制和破坏了市场有效配置资源的功能作用,其结果必然是权责相悖、成本与风险收益不对称,客观上导致资源配置的低效和不经济,造成严重的市场扭曲,抑制进行技术创新的内在动力。市场经济国家基本上通过市场机制配置资源,基本上不存在经济结构问题,这恰好说明行政性资源配置方式正是造成经济结构失调的初始性、根本性原因。因而,靠行政手段解决结构问题是徒劳无益的。

2.政绩考核制度扭曲

政绩考核制度严重扭曲是影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导向性制度因素。多年来,GDP作为衡量各地和全国经济发展的唯一综合性指标,漠视消耗、环境与增长质量,造成“无发展”的增长成为必然。一些地方官员相互攀比,为了尽快“树形象、出政绩”,地方政府往往选择见效快的项目,热衷于铺新摊子。一些地方官员盲目追求GDP甚至是以生命为代价的“带血的GDP”。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院长刘铁民通过对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工伤事故死亡人数,与同期国民经济增长率等数据研究后得出结论,工伤事故死亡指数与GDP同步增长。并得出了“死亡弹性系数”:当我国GDP增长率大于5%时,每增加一个百分点,死亡人数指数随之增加2.2%;当GDP增长率超过7%,这种同步增长的趋势更为明显。他认为,决定工伤死亡数字的不是GDP的静态总量,而是它的动态增长变化,更确切地说,是由于GDP及其增长方式影响的能耗需求的动态变化而引起。“带血的GDP”、“带血的煤”……严重危及劳动者的身心健康甚至生命,严重影响经济发展的质量,有悖于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本质。

3.现代企业制度滞后

国企改革和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滞后是影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基础性制度因素。造成我国当前出现的资源浪费、环境污染,以及企业低效益运行等情况,根本原因在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载体――国有企业的改革相对滞后。国有企业目前还尚未真正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其中垄断行业过多、垄断程度过高使情况雪上加霜。实际上,目前已经实行改制的企业不少是翻牌公司,产权多元化和企业制度建设并不到位。已上市的不少企业通常表现出“一股独大、内部人控制”现象,不仅缺乏追求科技进步、提高效益的内在动力,而且对市场信号和政府调控缺乏应有的敏锐性,个别企业甚至严重缺乏最基本的诚信和道德底线。同时,针对无形资产在整个经济资产中比重不断提高、作用日趋重要这一现代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许多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只懂得有形资产管理,不知道无形资产为何物,无形资产管理不善,无形资产管理制度尚未建立。制度建设滞后是我国企业成为经济学意义上的“非理性人”的根本原因,使得节能降耗、利润最大化失去了制度基础。

4.科技体制有待完善

科技体制不完善是影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动力性制度因素。不同的体制在推动创新中产生不同的影响,将追求效率作为优先目标的体制必然推动创新活动的巨大发展。在分析跨国公司向亚洲国家转移产业和高新技术时,克利斯・佛里曼认为,在进行这些转移和投资时,如果不能像有些亚洲国家所做的那样,同时实施各种体制的变革,从而有计划地增强这些国家的自主技术能力,那么上述转移和投资所取得的成功将是十分有限的。这说明,创新较为欠缺的国家要想实现创新活动的突破,就要率先进行体制的更新。在我国,科研体制偏重行政化运作和行政化管理,抑制了自主创新的活力,影响自主创新的效果,使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缺乏原始动力。据统计,国内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的企业仅占大约万分之三,99%的企业没有申请专利,60%的企业没有自己的商标。现行的用人机制,不利于调动企业经营者创新的积极性,一些企业经营者不愿“我这一届投入自主研发,下一届甚至再下一届取得收获”。创新的市场化取向不强,存在着严重的计划经济痕迹。科技和经济的“两张皮”现象使科研力量游离于企业和市场之外,对成果转化不甚关心,降低了自主创新对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我国科技进步对经济的贡献率只有30%,低于发达国家60%-70%的水平,在全世界近50个主

要国家中,我国科技创新能力仅位居第24位。

5.财税制度尚不完善

财税制度尚不完善是影响经济发展方式的诱导性制度因素。有人认为,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是阻碍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主要因素,原因是地方政府承担的事权越来越多,需要靠GDP增长来增加财政收入。这种提法缺乏理论依据和实践支撑。国际上凡是经济增长质量好的国家基本上都实施分级分税的财政体制,而且这些国家中央集中全国大部分财政收入,中央财政收入占比远远高于我国。总体上看,分税制财政体制基本适应我国现阶段市场体制的要求,但也有不尽完善之处。从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角度看,一方面,税收制度存在缺陷。如资源税偏低且计征方式不科学,不利于发挥税收的调节作用。另一方面,省以下财政管理体制有待完善。如我国政府层级过多,在仅有21个税种的情况下,省、市两级政府集中财力比重过高,导致基层政权无税可分。另外,基层政府财政紧张与职能过宽的矛盾,在一定程度上有倒逼地方政府盲目迫求经济增长而不顾后果的问题。

三、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制度安排

实现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必须转变观念、多管齐下、全面推进。其中,构建符合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自身规律和我国现实经济发展状况的制度安排意义重大。

1.树立以人为本观念

放弃“以物为本”的发展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强化非强制性的制度安排,这是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首要制度安排。制度提供的规则由正式规则、非正式规则和实施机制构成。意识形态在非正式规则中处于核心地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既包含了经济增长从粗放型转向集约型,还要求从注重数量、速度转向注重数量增加和质量提高、速度加快和效益增长相结合,从一次性和单一性利用资源转向循环利用和综合利用资源,从偏重经济发展转向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从“物质化”发展转向“人本化”发展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实质是研究如何围绕以人为本这个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衡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指标是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全方位的指标体系。

2.切实转变政府职能

我国目前经济发展呈现出政府主导型的突出特点,主要表现为各级政府对资源配置干预过多,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土地、自然资源等生产要素的配置方向和用途,这是政府越位的突出表现,也是我国资源配置效率低下、经济增长方式粗放的重要原因之一。现行的经济管理体制是地方政府追求投资高增长的原始动力。由于地方政府在土地、矿产等资源配置中的权力过大,加之我国资源管理不完善,使得土地违法、矿产资源滥采成为一种普遍现象。资料显示,1990年至2003年,政府卖地收入累计达10500亿元,成为地方政府的“第二财政”。近年来,“地王”频现,让一些城市的卖地收入大幅飙升。在疯狂拿地、推高地价房价的背后,总能看到一些地方政府的影子。把出让土地作为地方的主要财源,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一荣俱损”的短期行为。因此,必须切实转变政府职能,优化政府行为,使政府从直接干预经济运行转移到宏观调控、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建立健全严厉的用地约束制度,严厉打击地方政府的违法用地行为,建议实施地方政府违法用地“一票否决制”,有效遏制地方政府违法用地之风。

3.完善政绩考核制度

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建立健全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制度,有效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完善干部政绩考核制度,必须实现“七个转变”:从过分强调经济指标向全面考核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和和谐社会转变;从领导评价为主向领导评价和群众评价相结合转变;从定性考核为主向定量考核为主转变;从定期考核为主向定期考核与平时考核并重转变;从重视结果型考核向过程型考核与结果型考核并重转变;从参考考核结果任用干部向依据考核结果任用干部转变;从组织人事部门作为考核主体向专业中介机构作为考核主体转变。在考核的内容上,要全面考核反映科学发展的各项指标。反映科学发展的指标有三大类:首先是综合经济发展指标,包括人均GDP、人均工资和收入、消费能力、生活质量、农民收入和农民负担、农村城市化、招商引资、扩大内需等;其次是社会综合发展指标,包括就业和失业、人口增长、收入分配平等程度、教育投入和文化发展、综合道德水准、社会养老、医疗保障、贫困救助以及危机应急能力等;最后是自然与环境指标,如环保、绿化面积、空气和水的质量、可持续发展能力等等。在具体的经济指标设置上,既要重视反映经济增长的指标,又要重视反映经济发展质量和结构的指标,特别是要把能够反映低能耗、低污染、高效益、高科技的循环经济要求的工作成效,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开发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培育自主品牌等具体工作成效的相关指标纳入考核体系。

4.健全现代企业制度

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打造出合格的、理性的市场主体,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载体。除继续做好企业改制、分离企业办社会职能、推进兼并破产等战略性重组以及深化产权制度改革外,要加快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改革,规范国家与国有企业的分配关系,体现政府的所有者权益,使国有企业真正成为合格的市场主体。这不仅是提高投资效益的基本前提,也有利于形成节能降耗、科技进步的内在动力和约束机制。同时,要建立健全国有企业无形资产管理制度。无形资产管理制度是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内容,缺少无形资产管理制度的现代企业制度是残缺不全的现代企业制度。我们应该站在应对经济全球化、知识化和低碳化的高度,充分认识建立健全无形资产管理制度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当前要着重致力于建立健全企业的无形资产综合性制度、教育培训制度、交易制度、日常管理制度、财务制度、审计制度、诉讼制度、发展战略制度等。

5.推动科技体制创新

诺斯认为,改进技术的持续努力只有通过一个能持续激励人们创新的产权制度以提高人们的收益时才出现。也就是说技术进步的水平及其对经济发展的持续贡献取决于相应的制度安排。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促进科技要素和其他生产要素的有机结合,努力拓宽融资渠道,建立政府财政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金融机构贷款为补充,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的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社会多元化投融资体系。要建立和完善多层次的科技创新机制,必须加快科技创新模式由政府主导型向企业和市场主导型转变,全面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以高校和科研单位为主体的科技体系,以中介组织为主体的科技服务体系。通过完善股份制、产权多元化分割部分产权给经营者和研发人员,激励自主创新的关键人物创新的主动性和持续性。通过市场价格机制诱导企业的技术创新,减少技术创新的不确定性因素,引入市场竞争机制鞭策企业

的技术创新,培育企业的竞争优势。加快完善符合各类人才特点、与人才贡献相适应的激励机制,积极探索按知分配、按技分配的有效形式,将技术人才的贡献和其收益充分结合,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力军作用。

6.规范要素配置机制

要素市场化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和基本条件。经过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一般商品与服务的市场化程度已达90%以上,但要素的市场化进程还远远不够,行政性管制与定价已成为阻碍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机制性根源。针对目前土地、水、空气、矿产等自然资源价格的市场化程度较低,尚不能对自然资源生产和消费行为形成有效的约束和调节作用的现状,加快自然资源市场化的改革进程,彻底理顺资源价格,逐步建立能够体现自然资源稀缺程度和市场供求关系的价格形成机制。真正将资源纳入市场体系,使外部效应内部化,从根本上解决资源滥用和资源浪费的问题,促进资源的高效使用。

7.深化财税制度改革

实现经济发展篇8

截至2009年底,全国县级行政区内人口总数达9.31亿,占全国总人口的70.10%;地区生产总值达15.05万亿元,占全国GDP的50.05%;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6592亿元,占全国的23.01%。由此可知,区县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关系到国家的繁荣和稳定,即“郡县治则天下安”。同时,区县经济也存在若干问题,例如区域发展极不平衡、发展要素供应不足、经济发展低效盲目、城乡差距依然较大、地方保护现象严重等,发展与问题并存,令人喜忧参半。

特色是区县经济的灵魂所在,发展良好的区县经济必然是全面调动核心资源,寻找到契台自身情况的发展道路。

当前,应以推进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作为区县经济发展的两大主题,促进城乡和谐发展,同时围绕“扩权强县”和农业产业化积极进行体制改革。应从管理体制上对区县经济“松绑”,以“扩权强县”改革为契机,通过扁平化放权式改革把区县经济做强,具体包括财政体制改革、金融体制改革、土地流转制度改革等。

区县经济要实现跨越式发展需要关注四大方面的战略对策:

一是找准定位,促进协同发展。准确定位是区县经济发展的第一步,也是区县经济发展战略最重要的一环。在区域统筹发展中,虽然大城市、区域巨头的作用至关重要,但核心还是对于中小城市的合理定位。应通过大城市与周边区县的产业互补、错位竞争、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等,实现区域经济的共同发展。

二是立足实际,突出特色经济。区县经济发展必须基于区县实际,以市场为导向,以本地资源优势为依托,以经济效益为核心,选择农业服务牵引型、工业催生型、城市辐射型、旅游开发型、矿产资源型、农产品加工型、外资推动型等特色发展模式。同时,要加强规划,合理布局,促进产业集聚。通过建立开发区、创业园,吸引企业集聚,发展专业化、规模化的产业集群,提高区县经济的集约化程度。对于技术水平比较高。发展基础比较好的现代加工型乡镇工业和服务面广的第三产业要向县城集中。

三是抢抓机遇,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十二五”期间将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突飞猛进的发展时期,各区县应以此为契机,抢抓机遇,着力培育具有地方优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县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应首先立足于自身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在国家和地区产业背景下选准契合当地比较优势的细分产业,“小而精”地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同时也应量力而行,避免一哄而上造成新一轮的结构性产能过剩。

上一篇:经济发展状况分析范文 下一篇: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