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范文

时间:2023-11-16 12:22:28

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篇1

【关键词】房地产经济 可持续发展 对策

中图分类号:TG3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35-224-01

自2009年年初以来房地产市场快速回暖,房价飞涨。房价涨幅调控声音不绝于耳:2010年1月份出台“国十一条”、两会后又重申“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严厉打击投机性购房,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等,中央政府对房地产市场的重视可见一斑。但是,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的房价并没有应声回落,相反却呈现出加速上涨的态势。一边是调控政策的频频出台,一边是房价的持续上涨。房价的这种“愈调愈高”的态势已经将政府的调控措施置于十分尴尬的境地。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房地产市场存在的问题?我们对于房地产市场应该抱有怎样的态度?在这样的问题客观存在的条件下,又应该采取哪些宏观的调控政策呢?

1.房地产经济是我国基础性、支柱性产业之一

近年来,关于房地产的话题在各种媒体上议论不断、争论不休。

但是,必须要清醒地认识到房地产业在近十年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在扩大内需,保持国民经济健康、持续、稳定、协调发展中的重要地位。绝对不能因噎废食,否定房地产业在促进经济特别是地方经济发展、满足社会需要、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过程中的积极而重大的作用。必须要明确目前房地产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前进中的问题、发展中的问题,在未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房地产业仍然是我国基础性、支柱性产业之一。

房产业的最终产品为国民经济许多部门和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前提和场所。房屋能为商业、家具业、家用电器业、房屋装修业、园林花木业、家庭通讯业、房屋金融保险业、物业管理业、家庭特约服务业、搬家公司、房屋买卖中介业等等的发展提供前提和发展场所。如果没有房地产业为这些部门和行业的发展提供前提和场所,这些部门和行业的发展难免会受到瓶颈的制约。

房地产业作为一个龙头产业,可以带动诸多产业的发展。房地产业需要国民经济中的建材、设备、机械、冶金、陶瓷、仪表、森工、化塑、玻璃、五金、燃料动力等许多物资生产部门和服务行业的产品生产和劳务提供相配合,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拉动性十分明显。据测算,在我国当前的情况下,每投入200元的住房资金,可创造相关产业140~440元的需求;每销售200元的住宅,便可带动260~300元的其他商品销售。因此,住宅建设若增加20个百分点,可望带动国民生产总值增长2个百分点,住宅行业每吸纳200人就业,可带动相关行业300~400人就业。由此可以看出,房地产业对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2.我国房地产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房地产发展过程中资源浪费严重

长期以来,我国的房地产偏重粗放发展,表现为效益增长主要依靠土地、水、能源等资源的过度消耗; 房地产发展过程中对资源使用效率低下,并影响其他行业发展的事件屡见不鲜;其合理利用和开发更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我国由于人口众多,资源相对并不丰富,尤其是土地、空间等资源在一些地区形势非常严峻。在房地产下一步的发展中,资源的机会成本及合理利用是我们必须考虑的问题。

2.2房地产在发展过程中对于环境保护不够重视。

开发单位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致使房地产在发展中建筑密度过高,容积率过高,产生“钢筋混凝土”丛林。城市缺少绿色空间,市区污染不易向周围散发,城市空气质量差;人们居住、生活感到压抑紧张;人们远离自然,使人类与自然隔离。更有甚者,长江中游部分地市围湖造田,开发房地产,大大降低了湖泊的蓄排洪能力,对整个地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对包括房地产在内的经济造成潜在威胁。

2.3金融基础体系与房产发展有待于完善

国外发达市场经济国家住房消费信贷一般占到整个房地产信贷总额的70%左右,而我国消费信贷占房地产贷款比例最大的银行还不到10%,仅占银行全部贷款总量的1%强。我国的房地产金融经过十几年的发展,虽然已完成了基本制度建设,形成了一定规模和良好的发展态势,但有些问题如不解决,将影响房地产经济的整体发展前景。首先是房地产信贷的结构还需要进一步调整,房地产贷款长期倾向于开发贷款,住房消费信贷发展不足。同时,住房消费贷款的发放也给银行资产安全带来隐患;房地产贷款的长期资金来源问题还没有得到较好解决;贷款资产流动性不足;金融二级市场缺位。还有,住房公积金缴纳范围和比率的扩大受到宏观经济环境的制约,低进低出的运营方式使资金使用低效率和显失公平。

3.商品房空置率居高不下,没有得到有效利用

空置房地产不仅占用了大量宝贵资源,长期下去,还必将危害整个地区经济的发展。空置房地产产生的原因有很多,概括起来有两大类。第一类是由于与外部客观环境不相适应引起的空置,包括上文提到的大大超过当地人口规模的房地产,以高利润为目标,不顾市场需求的房地产等。第二类是由于内部因素造成的房地产空置,包括开发商资质较低,开发的房地产质量存在问题、销售不畅、与周围已有项目雷同,缺乏自身特点,由于没有特点,没有优势导致的空置等。 4.促进我国房地产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对策

4.1实现各种资源的有效利用须加强科学性规划

首先,要在政策上限制粗放型的房地产经济,努力使房地产经济向对资源集约利用的方向转变,尤其要提高对土地、空间资源的利用效率;其次,应作好房地产发展中的科学规划,房地产与其他行业协调发展,既要发挥房地产对国民经济的支柱作用,带动经济增长,也要避免那种过分超前,危害经济的行为。

4.2在开发建设的过程中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这就要求在建设项目决策之前充分听取城市环境和生态保护专家的意见和建议,科学规划,在进一步完善房地产物质功能,树立“以人为本”设计理念的同时,为人们提供更舒适美好的生活办公环境;要求房地产与环境因素的衔接更加自然和优美,与周围的绿化、园林、小品等和谐搭配,相得益彰。

4.3房地产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逐步完善相关的金融体系

根据我国目前的房地产金融发展现状,应重点做好房地产贷款结构的调整,增加消费贷款比重,并注意防范风险。另外,为解决房地产金融进一步发展的资金来源问题,期限错配问题,资产流动性问题,我国的房地产金融业还应着手研究并建立住房抵押贷款二级市场,实现抵押贷款的证券化,将一、二级市场作为一个整体纳入金融大循环,打通房地产市场与资本市场的联系,从根本上解决房地产可持续发展的资金来源问题。建立和发展房地产金融二级市场,还能有效分散银行贷款风险,提高房地产金融的市场化程度,促进国有商业银行向真正意义上的商业银行转轨,提高整个房地产金融的效率。 4加强市场监管与宏观调控,保障市场功能的有效发挥。

5.结语

房地产经济可持续发展离不开政府对公平、高效的外部环境的创造。一方面,政府应将制度建设作为重点,减少房地产开发过程中的政府行为。杜绝暗箱操作、严格执法、取消不合理收费。另一方面,完善现有房地产经济法律法规,包括制定各项明细的实施规则,尽量做到法律、条令、规则之间能相互配套,创造一个公平、透明的市场环境,依靠市场原则优胜劣汰,提高开发商的素质,使房地产项目与人口、源、环境相协调,与市场需求相协调,将房地产开发的短期行为和投机减至最低。

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篇2

Abstract: The rational use of water resources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supporting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e paper, sustainable economic development, management, rational utiliz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are achieved by reducing the discharge of sewage water and using protect wayand how to achieve economic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with rational utiliz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is discussed briefly.

关键词:合理利用水资源;水资源的管理;可持续发展

Key words: rational use of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of water resource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TV2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09-0166-01

1减少污水的排放,运用保护水体的方式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工业的用水量越来越多,导致了水体的严重污染。水体的污染为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阻碍,如果人类生存环境周边的水体受到了严重的污染,那么只能实施远距离取水的计划,这样给生活和生产环境都带来了很大的不便。所以,合理利用水资源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减少污水的排放。

2管理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据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提供的资料,农业用水约占用了全球淡水资源的70%。联合国预计,在未来20年内,世界需要增加17%的淡水灌溉农作物以满足人类对粮食的消费,农业节水尤为重要,应该根据不同农作物具有不同的需水量这一规律,把各种农作物进行优化配置,使产量和用水量达到最佳,从而提高灌溉用水效益,并大力推广优化技术与计算机在灌溉用水管理中的应用,提高水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同时,应重视发展高科技节水技术。

在全球水资源日趋匮乏的今天,合理用水、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成为世界各国的必然选择,而合理用水的关键在于管理。

首先是强调水资源的公共性。鉴于水具有流动性、多功能性以及地表水、地下水、大气水、海洋水之间的相互转化性等特点,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强调水资源的公共性。强调水的公有性的实质,是为了消除各种以牺牲更大的社会利益为代价,追求狭义的个人利益最大化的行为,提高水资源的配置效率,协调水资源利用上的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坚持水利共享、水害共当的原则。

其次是实行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世界各国大多都强调水资源的统一管理。据联合国亚太经社理事会第13次自然资源委员会资料,在22个成员国中,已有13个国家设立了水资源统一管理和综合管理机构,另有6个国家正在筹建这种机构。从各国实践看,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水量和水质、工农业用水和城乡用水等各个方面,并通过立法予以明确的规定。

最后是实行水权登记和用水许可制度。世界各国大多以用水许可制度和水权等级制度为切入点,规定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方向并对用水量进行管理。各国实施的水权登记和用水许可制度,通常包括下列内容:实施水权登记和用水许可的程序、范围;许可用水的条件、期限,用水权的等级及用水权丧失、废止或转让的规定,以及有关奖励和处罚的原则等。

3科学利用水资源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首先是坚持人水和谐,把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促进人水和谐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要求,也是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的核心理念。必须尊重自然、尊重科学,既要满足人类的合理需求,也要维护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要更加注重节水型社会建设,更加注重水资源开发、配置、调度中的生态问题,加强需水管理,加强水资源保护,加强生态治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要形成“人水和谐”的社会风尚,就必须站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充分、合理地利用好天上水、地表水和地下水,用地上水置换地下水。要用“量水而行”的原则指导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不能用损害水资源环境来换取经济和社会指标的增长。

其次是坚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把节约保护水资源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节约水资源是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的基本要求。必须统筹考虑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条件,从供水管理向需水管理转变,建设节水型社会,通过对水资源的合理开发、高效利用、综合治理、优化配置、全面节约、有效保护和科学管理,满足饮水安全、防洪安全、经济发展用水安全、生态用水安全要求。同时,要加大宣传力度,牢固树立起“没有充足的水资源,就没有持续发展的基础;没有充足的水资源,就没有持续发展的基础;没有充足的水资源,就不可能实现人民生活质量提高”的思想。要拿出抓经济工作的力度去抓水资源保护,把经济发展与水资源保护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要树立水资源忧患意识,绝不能以牺牲水资源、严重破坏水环境为代价,换取暂时性的经济繁荣。要以对子孙后代负责的态度,抓好管理保护,切实处理好水资源持续利用和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关系。

最后是坚持统筹兼顾,把推进水利协调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是重要的水利工作方针,也是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的根本方法。必须坚持地表水地下水统筹,水量水质共管,水体水域兼顾,开源节流保护并举,建设管理改革齐抓,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结合,实现水资源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在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中,首先要考虑本地区水的利用不能超过水资源承载能力,使其依靠自身的水资源能够支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并能维系良好的生态系统,做到量水而行、以水定产业、以水定发展。同时,在用水秩序上应以人为本,先生活后生产。通过水资源的科学、合理配置,保证工农业生产、生活用水,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

综上所述,要加快改革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发展管理体制和机制,实行水资源一体化统一管理,依法管理,科学管理,开源节流并举,节水与防污并重,建立完善用水节水保护水的责任目标体系,层层落实责任。要不断破除制约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各种障碍推进水资源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使水资源开发利用和经济发展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

参考文献:

[1]李维兆,李淑敏,李维贤.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合理利用水资源[J]. 山西建筑,2010(1).

[2]杜明.合理利用水资源、为绥化市经济发展服务[J].硅谷,2009(3).

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篇3

关键词:经济;可持续发展;权利缺失;赋权于民;权利保障

中图分类号:F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07-0001-05

中国三十多年总量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令世人瞩目。但是,中国为追求经济增长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城乡差距拉大、居民贫富差距悬殊、环境污染、资源高速度消耗、教育投资不足、长期竞争力增长缓慢等等。上述诸种问题表明,中国在总量经济上取得显著绩效的同时,又面临着结构性问题的挑战。如何通过发展理念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来应对发展的一系列难题和域外经济体的挑战,不仅关系到中国经济能否继续保持国际竞争优势,而且直接决定着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是否具有可持续性。

关于发展理念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问题,不同历史时期国内外学者的理解各不相同。概括起来,人们对发展理念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理解大致经历了一个从关注经济增长到关注经济发展以及社会、经济与生态的综合发展;从关注国民收入增长转变为“以人为本”的全面发展观;从关注经济的数量扩张转向追求经济中“质量”的提升和“结构”的优化;从关注经济增长指标到关注人文指标、资源指标、环境指标和社会发展指标。总之,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发展理念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途径的理解越来越深刻,并赋予其更多更广的含义。但是,有一个重要问题,即从权利缺失和赋权的视角探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限制条件及其有效实现途径,尚未引起学术界应有的关注和深入的研究。中国是从集权的计划体制走过来的,在职能上和体制上,政府自身的权力和行为方式依然具有无限扩张,不受法律和社会制约的特征。公民在与国家及强势利益集团的关系中缺乏足够的权利与之维持均衡,其权益往往得不到应有的保障和维护。这也许是中国经济发展中所遇到的一系列结构性难题的症结所在。因此,本文试图运用自由的理念和权力的方法,从权利缺失和权利回归的全新视角,探讨中国经济所面临结构性难题的深层次原因、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以及民主、法治建设对公民权利保障的重要作用。

一、权利视野下的经济发展

从古典学派开始,经济学界对发展的认识经历了将发展等同于经济增长的第一展观,将发展等同于经济增长与社会变革的第二展观,将发展等同于可持续发展的第三展观。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始,联合国一系列国际会议无不强调民主、人权、可持续性以及社会发展的相互依存性。以人为发展中心的第四展观成为新的发展潮流。人们开始意识到经济发展与促进个人自由和权利的内在关联性。认识到发展策略与保障民众权利的政策应当是统一的,只有它们的协作才能真正全面地改进人类生存条件,它们自身也只有在协作中才能相互促进。

从赋权的视角理解发展理念最有代表性的是阿马蒂亚・森。他在《以自由看待发展》的著作中,明确表达了实现人的自由既是发展的首要目标也是发展的主要方法。森认为,以人为中心,最高的价值标准就是自由。自由是人们享受自己所珍视的那种生活的可行能力。包括免受困苦的基本可行能力以及能够识字算术、享受政治参与等等的自由(森,2002)。森认为,自由在发展过程中居于中心地位,这源于两个原因:首先,自由是发展的首要目的,这体现了自由的建构性作用。建构性作用是关于自由对提升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性(森,2002)。就建构性而言,自由与发展是一体的,发展可以看做是扩展人们享有真实自由的一个过程,人类的各种类型的自由都具有独立价值,都是发展不可或缺的内容。发展的实现全面地取决于人们自由的主体地位。其次,自由是发展的重要手段,即自由在发展中起工具性作用,“自由的工具性作用,是关于各种权利、机会和权益是如何为扩展人类一般自由、从而为经济发展作贡献的”(森,2002)。就工具性而言,发展的手段就是增强工具性自由,每扩展一种自由都会对发展作出贡献。自由程度越高意味着发展程度越高,对进步的评判必须以人们拥有的自由是否得到增进为首要标准。

森之所以强调自由在发展中的工具性作用,是因为在他看来,自由与权力是天然联系在一起的,人要获得自由,必须具备人的基本权利,通过权利来谋求发展,以使自己免受贫穷和剥夺。因此,发展要求清除那些限制人们自由的主要因素,即贫困、暴政、社会机会的缺乏与剥夺、公共产品的忽视、政权的不宽容和过度干预。实现发展的目的,需要通过适当的制度安排作为媒介。制度设计不仅要促进经济的繁荣,还要促进民主化,增强社会透明度和社会保障力度。只有全面的制度设计才有多向度的个人自由,自由视角下的发展才成为可能。

森在把自由的内在价值和工具性价值合并到发展框架中的分析得出的结论是:发展不单纯是经济增长,它实为人类自由的各种可能性的一种全面承诺,是对人类可行能力的扩展(森,2002),即给人们以自由去做他们认为有价值的事情,此乃自由发展观的精义所在。

森的发展观所体现的自由的理念和权利的观点大为拓宽了我们对发展的内涵及本质的理解。笔者认为,森的发展理论带给我们的启示有如下三点:第一,发展不仅仅是物质层面的经济发展,其实质是人类的发展,即是人的自由和权利的扩展。在市场经济中,个人能够有所成就依赖于经济机会、政治自由以及健康保障和基本教育等,因此,公民的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权利都构成发展的方向。权利视野下的发展实为公民自由和权利的实现过程,是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的综合发展,离开了任何一个方面,发展就会偏离以人为目的的发展方向。第二,权利的扩展既是发展的目的,也是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得以实现的必要的制度条件。这是因为,发展过程的实质是市场制度取代传统制度对人、对资源、对经济活动的束缚、限制和干预(森,2002)。市场制度是一种建立在个人权利基础上的安排,市场机制的有效运行需要有坚实的法治基础来支持交易的各种权利,要有普遍遵守的行为准则来保证协议的履行。因此,实现发展的目的,需要建立并维护制度的多元化,包括市场机制、民主制度、法律机制、社会保障及信息交流机制等等。第三,发展是赋权的过程,是人的基本自由与权利充分实现的过程。权利的本质是自由,作为权利本质属性的自由通常是指权利主体可以按个人意志去行使或放弃某项权利,而不受外来的干预或胁迫。人们只有具备其基本权利,才能获得控制自身生活的机会,才有能力在正式的或非正式的制度框架内争取和维护自身的利益,以使自己免受贫穷和剥夺。

以上关于以权利谋求发展的理念,将是本文思考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的重要思想方法。

二、中国长期经济发展面临各种难题的深层次原因是公民权利的缺失

传统体制下的中国是一个行政权力支配社会的国家,政府权力几乎覆盖了所有社会经济生活领域。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的分权化改革以及20世纪90年代有限度的产权改革,都呈现出一种政府权力向民众回归的趋势,其基本特征是政府对产权的控制逐渐减少,个人得到越来越多的决策。正是公民权利结构的改变带来了20世纪80年代上中期和20世纪90年代上中期的繁荣。

但是,政府赋予个人和企业更多的自由和权利,无异于对自身权力的否定,让它自愿或被迫“退出”,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正是因为政府不愿意放弃对经济生活干预的权力。在中国当前的制度环境中,政府权力向民众的回归仅表现为“量”的退出而没有发生“质”的改变(王彤、李万峰,2007)以政府权力主导资源配置至今仍然是中国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制度基础的核心。这使多年来我们在理念上、政策上反复强调的以数量扩张为主要特征的增长模式向效益最大化增长模式的转变始终不见显著成效。中国经济总量上的显著绩效与结构上的问题丛生形成某种失衡关系,城乡二元结构反差、资源浪费、环境恶化、内需不足、公共物品供给和配置不能令人满意等一系列结构性的问题成为制约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可持续性的因素。面对经济发展的结构性挑战,学者们从促进微观经济主体的发育和演化,促使分工演化和市场扩展以形成网络经济效应等方面考虑应对之策。但笔者认为更关键的是要重新确定政府与市场、企业和社会的利益关系,改变政府权利对资源配置深层次介入的社会权利结构。事实上,中国经济发展中所遇到的结构性难题均与政府权利主导经济紧密相关。

例如,在政府仍掌握重要资源配置权和以GDP增长率作为考核各级政府政绩首要因素的制度安排下,地方政府的理性选择是依靠高资本投入、高能源消耗来推动工业化进程,甚至不惜引入对当地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的项目。在此过程中,谈判能力极低的部门和弱势群体的权益很容易受到损害。而在公共产品提供方面,政府往往倾向于将短平快的项目排在优先次序。这使政府力量在那些能够凸显政绩的诸如房地产、开发区、大型广场、超宽马路甚至半截子工程等“有利”的领域过度膨胀。当政绩目标与资源禀赋发生矛盾时,政府便通过限制教育、医疗保障、农业等“无利”领域的投入,靠限制和约束个人受教育、医疗保障等方面的基本权利,来保证实现政府政绩目标所需要的资源,这极大地削弱了经济长期发展的动力机制。

又如,在片面追求GDP的背景下,一些地方政府及其官员以公共利益为旗号,以开发建设为名,低价强征强占农民承包地,过度地使用对土地的“征用”权。而在这一过程中,农民处在极为弱势的地位,农地是否被征用、征用为何种用途、征用补偿标准及分配方式,农民基本上没有话语权和谈判地位,这实际上是剥夺了农民以土地要素参与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分享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成果即土地增值收益的权利。其后果不仅严重侵害了农民的土地财产权益,失地、失业农民大量出现。给农村和整个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稳定带来严重的问题。而且,因征地成本过低,人为扭曲地价,资源成本严重低估而导致低质、粗放的经济增长模式,使得人地矛盾关系的激化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实现长期经济发展的重要瓶颈。

再如,尽管中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上一律平等”,但是在有关公民的权利和义务部分却没有承诺公民自由迁徙的权利。这在宪法制度上把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就推向了一个制度上的“灰色区域”,而在实际上起作用的城乡不统一的户籍制度则限制了劳动力的自由流动,损害了公民迁徙和居住的自由和权利。从经济学的意义上讲,公民的迁徙权在于使个人通过用脚投票来促进自己的福利和约束政府的权利,进而促进地区经济的平等发展和地区之间的竞争(王小卫,2006)。而对劳动力自由流动权利的限制和侵害,不仅不利于实现人力资本的最优配置,而且造成了中央和地方、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之间的利益矛盾,强化了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反差,拉大了中国社会的贫富差距,这严重地阻碍了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的进程。

此外,由于经济增长的主要来源是城市部门,在政府主导资源配置的制度下,地方政府争相把资金优先投入城市的发展,这使中国金融体制带有系统性的城市倾向,剥夺和限制了农户和中小企业金融决策的自。首先是农村金融机构的收缩。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在县以下的机构全部撤销,农村合作基金也全部关闭,民间金融处于非法地位,农村金融机构只剩下一个信用社。其次是农村金融机构业务方向的转变。农业银行发展方向早已从农村转向城市,从农业转向工商业;农信社名义上是农村合作金融,但其官办金融色彩越来越浓厚,其经营机制盲目模仿国有商业银行,不愿经营对农户的农业贷款和小额贷款,使得其资金虽来源于农村,但其流向则是收益相对高的城镇或非农部门。再加上邮政储蓄长期以来只存不贷,其吸收的资金全部转存中央银行,直接流出了农村。因此,从整体上看,中国农村资金流失严重,大量流向城市和非农产业,这是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城乡收入差距日趋扩大的重要因素。近年来,虽说政府在三农金融服务的制度性改革方面也出台了许多新的措施,如中国农业银行以三农金融服务为主营业务的职能重新定位,邮政储蓄银行定位为社区银行,农村社区也成为其重点业务领域,允许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放宽村镇银行审批限制等等。但这些新措施因种种原因到现在尚未收到明显效果。

上述事例说明,现今中国长期经济发展面临的各种问题的深层次原因是民众权利的缺失。公民在与国家的关系中没有足够的权利与之维持均衡,弱势群体没有足够的权利与强势利益群体维持均衡,是当今各种社会问题的总根源。市场经济本质上应是自由生产、自由交易、自由契约的经济,它必须建立在公民拥有基本物权和人权的基础之上。而在政府权力主导资源配置的制度下,由于政府权力可能被用来攫取生产和贸易中的大部分收益,因而它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发展的动力和经济结构协调问题,不可能创造出一个充满活力和创造性的现代社会。

三、赋权:探索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之路的一个新视角

面对新时期中国经济发展中一系列结构性难题,政府在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的认识上与时俱进地做了调整,比如从增长发展观转向科学发展观,从片面追求规模的数量型增长模式转变为提出以效益为基础的可持续发展模式。笔者认为,从赋权的视角看,实现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最终有赖于政府权力主导资源配置方式的转变,政府权力退出市场,特别是退出要素市场,赋予民众应得的自由和基本权利,是实现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通过赋权于民,取消传统制度对人、对资源、对经济活动的束缚、限制和干预,将会极大地增强个人和企业自由发展的机会和能力。而个人和企业的活力、创造力才是国家长期繁荣的真正动因。从中国目前的情况看,实现向民众的赋权主要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一)赋予民众对涉及自身利益重大决策的知情权、参与权和表决权

知情权、参与权和表决权是现代民主制度和信息化社会建立的基础性权利。在中国,市场化改革使人们的利益关系日趋多元化的同时也加剧了人们之间的利益冲突。面对掌握重要资源的强大政府以及与政府权力中心紧密相连的具有较大政治权利和经济权利及利益刚性的强势利益集团,分散的、权利缺失的普通民众处在极为弱势的地位,其权益很容易受到损害。因此,要使所有公民的权利得到平等的保障,特别是使弱势群体的权利得到应有的保障,应赋予民众对涉及自身利益重大决策的知情权、参与权和表决权,使普通民众也有权力、有机会、有渠道充分的表达自己的意愿,从而改变现实中利益主体之间强者太强、弱者太弱的力量对比格局。为此,一是应在宪法中确认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表达权,并相应制定一系列法律法规,保障民众基本权利的实现;二是应在制度上确保政务公开,使民众能够及时掌握与之利益密切相关的政府决策信息;三是应确立民众的利益表达机制,使普通民众也有制度化的渠道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四是应建立利益协商和谈判机制,使各利益集团能够通过民主化和开放性的公共选择机制来协调和化解他们之间的利益矛盾。进而把分散的多元的利益整合为国家和社会的整体利益。

(二)完善立法赋予农民完整的土地财产权

土地是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实现土地资源的市场化配置,无法回避土地财产权的改革。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了现有土地承包关系“要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并且放宽集体用地流转的限制,允许农民通过多种方式参与集体土地用于非公益性项目的开发经营。毋庸置疑,这对保障农民的基本权益,确立土地资源市场化配置的产权基础,进而构建城乡一体化,扩大内需,实现中国长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的问题是,要真正保护农民的权益,必须通过法律制度的建设,把农民的土地财产权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赋予农民赖以生存的土地权利强有力的保障,使他们有能力抵御既得利益集团有可能引起的严重反弹。

以土地立法实现农民土地产权制度的法制化,应主要包括:第一,在法律上明确规定集体土地所有权与国家土地所有权是两个平等的民事权利,两者“同地、同价、同权”,并将其作为修改《土地管理法》的首要内容,从而在法律制度上结束因土地所有制不同而被赋予不同权利的二元结构,确保农民的土地收益权;第二,在立法上明确规定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的用益物权的性质,确认其流转的合法性;第三,制定和颁布规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包括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全国性法律法规,规定农地的流转范围、操作程序、政府监管机制以及交易收入分配,允许农民集体与用地按照市场化规则采取“随行就市”的方式协商价格,从而对农村建设用地进入市场作出有效引导和保护;第四,在法律上严格区分“公益性用地”与“商业性用地”的界限,严格控制各级地方政府对土地的征用,抑制政府通过土地换资金大搞所谓“政绩工程”、“形象工程”的行为,促进政府主导的资源配置方式向市场的转变。

(三)赋予公民自由迁徙和自由择业的权利,构建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

公民的迁徙自由是人力资源市场化配置的前提。从目前来看,构建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实现人力资源最优配置,最大的障碍就是户籍制度。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已明确提出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建立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制度的目标,这预示着现行的阻碍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的户籍制度已成为改革的方向。需要强调的是,户籍制度改革绝非仅仅是在形式上取消户籍登记上的城乡身份歧视,其实质是要废除附着在户籍制度上的不平等的社会权利和义务关系,使农民进城后能够享有与市民同等的政治经济权利。这需要政府调整城市公共财政服务的结构,加大城市各类公用设施建设的力度和各种公共服务的供给能力,扩大城市公共财政服务的范围,以保障农民工在就业服务与培训、基础教育、社会福利、医疗保险、住房等方面与市民的同等权利。若没有与户籍制度改革相配套的城市公共财政支出结构及服务范围的调整,若没有取消户籍制度所承载的各种差别待遇的实质性歧视,仅改变形式上的户籍歧视,没有实际意义。

(四)建立开放性的农村金融体系,实施农村金融自由化,赋予农户和企业金融决策的自

资金是最重要的生产要素,投融资决策是公民最基本的发展权。但长期以来,由于政策限制和体制上的缺陷,正规金融在农村缺位,农村资金短缺问题突出,在此情况下,非正规的民间金融应运而生,并艰难支撑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应当看到,民间金融作为一种民间信用方式,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部分中小企业和农民的资金困难,为地方经济特别是民营经济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其始终不具有合法地位,一直充当“地下金融”的角色,这潜藏了较大的金融风险。目前农村存在的高利贷现象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这一问题。因此,解决农村经济发展的资金瓶颈,必须开放农村金融市场,实施农村金融自由化,保障农户和企业金融决策的自。这方面可考虑以下主要措施:一是承认民间金融的合法地位,放开对民间金融组织的行业准入限制,把其纳入国家金融体系之内,依靠法律法规监督和引导其经营行为,促使其不断发展壮大并走向规范,从根本上缓解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瓶颈”。 二是按照市场化原则,发展以不吸收公众存款的私营、股份、合作制的小额信贷组织和互助合作金融组织,以解决贫困村、贫困户生产发展资金缺乏、贷款难的问题,提高他们自我积累、互助共济和持续发展的能力。三是推进农信社以商业化、合作化和股份制为方向的改革,促进其法人治理结构的建立及经营机制的转变,扭转其贷款的城市化倾向,使其立足于农村,服务于农民,真正成为服务农村发展的社区性金融机构。

四、公民权益的制度保障

中国的体制转型是政府主导下的强制性制度变迁过程。在体制转型的过程中,政府作为一个转型中的关键变量,发挥了积极的、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但是也要看到,因受到自身利益和强势利益集团的影响,政府在经济发展和体制转轨中履行其职能时,在行为方式及目标上有可能损害基于民众利益的个人权利,从而在经济运行层面体现出政府作用的消极影响。政府经济作用双重性质的实质是“政府悖论”的存在。它使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自身角色陷入所谓的“本质两难”(Weingast and Figueiredo,1998)。即一方面我们需要一个强大的、具有足够强制力的政府来界定和保护个人权利和节省交易费用;另一方面又担心政府过于强大,权力过分集中,以致它可以不受约束,滥用自己的强制力,在履行保护个人财产权利和义务的同时,自己却在任意侵蚀个人权利。现实中的政府规模扩张,政府成本上升和往往是与不受约束的政府权力相伴随的“体制病”。

因此,为了实现市场机制的有效运行,必须建立适当的权力约束机制,使政府在发挥其经济发展中积极作用的同时,能够预防和阻碍政府作用的消极影响。如何设置最佳的制度空间,使政府在积极有效地发挥它应有作用的同时而不滥用权力呢?目前人类社会行之有效的约束政府的机制是民主和法治。即通过建设民主和法治的社会来形成对政府的约束,把政府的权利限制在必要的范围内,进而使政府自身的目标与个人、社会和市场对政府服务的需求达到一致。

从中国的实际情况看,通过加强民主和法治的制度建设限制和约束政府权力应主要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发挥社会力量对权力的监督作用。任何社会除了有政治体系与司法体系这些以权力监督、制约权力的手段之外,还应该充分利用舆论、媒体、非政府组织、宗教文化等社会力量来监督权力,约束政府,进而遏制权力腐败。市场经济是一个建立在利益多元化基础上的多元社会体系,而多元组织的存在,有利于解决多数人与少数人在偏好不同时发生的利益冲突,也可以防止少数统治者对社会的全面控制,因为不同的竞争性利益的存在,是民主的均衡和公共政策顺利发展的基础。二是用法治约束权力。在约束政府的制度安排上,法治通常被认为是最好的制度安排。“法治”不等同于“法制”。法治是经济人和政府都置于法律的框架下,都受到法律的约束。“法治”下的政府是有限的政府。“法制”则是政府以法律为工具来管制经济人,政府自己则在法律之上,不受法律约束。“法制”下的政府本质上是无限政府。因此,法治是建设好的政府,好的市场经济的制度保障(钱颖一,2005)。在中国的法治建设中,以法治约束政府应是最为重要的任务。这与中国的历史和现状有关。中国的历史是从计划经济走过来的。从现状上看,政府职能行使习惯的是无所不包,也没有政府行为要受到约束的概念。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我们也很重视法律制度的建设,但在很大程度上,颁布的法律法规大多成为政府行政管理的手段,甚至成为政府部门权力扩张的工具,而限制政府任意权力的法律远远不够,法律维护公民权利的作用相当弱化。应当看到,法治建设不仅仅是立法和现有法律的修改,法治的本质是政府和个人、企业都受到法律的约束。如果法律都是约束他人的,政府可以不受法律约束,这样的法律越多,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越困难,法律就会成为约束、窒息经济发展的制度。这是中国法制建设中应当警惕的倾向。

参考文献:

[1] 阿玛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任赜,于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3-62.

[2] 王彤,李万峰.中国体制转轨中的政府权力悖论[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1):15-20.

[3] 王小卫.经济学――探索市场经济的游戏规则[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6:136-137.

[4] Weingast Barry and Figueiredo Rui de,Self-enforcing Federalism:Solving the Two Fundamental Dilemmas.1998,Stanford University

Working Paper.

[5] 钱颖一.现代经济学与中国经济改革[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46-47.

Thoughts on Achieving Sustainable Growth of the Chinese Economy from a Civil Rights Perspective

ZHANG Ya-li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Trade,Guangdong Polytechnic Normal University,Guangzhou 510260,China)

Abstract:The insufficiency of civil and political rights is a deep and profound reason for a variety of structural defects that affect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e long run.To change the government-centered way of resource allocation,to give people the right to know,participate in and vote about matters of their vital interests,to give farmers the complete right of land property,to give citizens the right of free migration and job selection,and to give farmers and enterprises the freedom of financing,is the only way to achieve China’s sustainable growth of economy.Basically,promoting democracy and the rule of law is the key to secure that those rights return to the people.

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篇4

[关键词]产业技术 县域经济 发展壮大

[中图分类号]F0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8-0143-01

我国的县域经济是将城镇作为中心,将农村经济的发展作为根本,各类经济相互结合,是一种块状经济、区域经济,将县域作为基本单位配置资源,是各类经济的结合体,是统筹城乡发展的一个良好平台。县域经济的良好发展能够加快我国小康社会的发展步伐。

一、我国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不利因素

(一)受到自然条件的约束

大力发展县域经济,不仅能够调动起人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还能够使地方政府注重地方利益的保护。发达地区始终对县域经济的发展起到带头作用,而落后地区难以跨越恶性循环的障碍,从而彼此之间展开激烈的竞争。进行重复建设,浪费各种资源,导致贫富差距越来越大,两极分化更加严重,不能够合理配置资源。

(二)不平衡的发展状态

实现改革开放以及发展市场经济,使经济增长模式出现颠覆性的变化,开始将投资方向面向经济效益好以及发展速度快的地方,将其发展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充分调动起来,不断促进我国县域经济的快速增长,从而使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最大化。另外,发展空间出现比例严重失调的情况,导致县域发展的天平失衡。贫困地区经济更加落后,资金更加缺乏,严重影响到可持续发展,并且有部分地区陷入恶性循环当中。

(三)缺乏较高的主动性

我国中央政府不能够认真落实和贯彻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从而出现较大的地区差异。另外,县域经济钻法律的空子为自身谋利益,从而使可持续发展战略不能够得到有效的实施,使其失去效力或者是严重扭曲。

(四)两极分化更加严重

国家在给予地方权力时,不能够建立有效机制进行约束,从而导致地方过于追求自己的利益,引发一系列的问题。例如,出现激烈的原材料竞争事件,导致地方难以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策略研究

(一)加强自主创新能力

加强县域经济进行自主创新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将加强创新能力作为其经济发展的主要策略,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实现产业技术体系的变革和创新,有利于企业实现自身发展的意义和价值,有利于企业环保意识的加强以及环保能力的提高。在这个基础上,应该将保护环境和经济发展相结合,实现自主创新,变革产业结构,提高产业竞争力和凝聚力,确保县域经济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二)建立生态产业园区

要想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必须通过建立生态产业园区来实现,特别是为实现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大量研究结果显示,建设生态园区是进行县域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法和途径,能够不断提高县域经济的竞争力,使其在激烈的竞争环境当中占有一席之地。所以,县域经济的大力发展离不开生态产业区的建设。这样能够实现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带动城市经济的发展,使其发展空间不断扩大,促进产业结构的转型,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三)大力发展科学技术

我国的科技水平正在不断提高,并且很多高科技已经贯彻和落实到实际的生产活动当中,使企业的生产力在很大程度上有所提高,科学技术已经逐渐成为生产力发展的一个主导因素。另外,创新是科技不断发展进步的重要推动力。县域经济出现的竞争,其本质就是科技水平的较量,同时也是创新能力的比较。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科学技术的创新能够创造出更有价值的高科技产品,促进竞争力的不断提高,同时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必要途径。

(四)优化和升级产业结构

我们可以通过高新技术来实现传统县域经济的转型,将环境保护和工业化的实施相互结合,扩大和改造传统产业的规模,大力发展其支柱产业。首先要注重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不断促进其经济增长。再就是通过高新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提升和改造。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拥有独立的知识产权,能够让县域经济拥有良好的发展模式,形成良性循环。将经济效益过低或者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的产业进行改革或者淘汰,改变传统的生产经营模式,实行新的生产模式,从而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在原有产业基础上,通过高新技术实现产业结构的多层次,加强自己的品牌竞争力,降低能源的消耗,加大对环境保护的力度,从而实现企业的成功转型。

三、结语

发展县域经济是我国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现阶段的县域经济整体发展水平较低,因此我们必须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与此同时,县域经济的发展面临很多问题需要我们解决。我们应该科学、合理地发展县域经济,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参考文献】

[1]谈进堂.浅谈农村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J].财经界,2011(18).

[2]钟培林.浅谈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问题[J].地方政府管理,2011(2).

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篇5

关键词:煤炭资源;产业结构;可持续发展;循环式发展;资本运营;绿色经济

中图分类号:F416.21 文献标识码:A

1 我国煤炭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技术装备落后,科技水平较低,采掘技术人员短缺,回采率低

我国煤炭经济技术落后,多数煤矿只生产和销售原煤,未经洗选和洁净加工就直接进入市场,煤炭产业的利润主要集中在其下游产品中,由于煤炭精加工、深加工不够,凝结在煤炭里的大部分利润都难以实现。由于技术的限制,一次回采率比较低,但二次回采成本相对较高,同时人们对煤炭的节能意识也比较差,所以导致煤炭资源的严重浪费与破坏。每年因采煤损失的煤层气和共生、伴生资源也被不同程度地浪费,水资源也正在遭受严重的破坏。同时煤炭专业技术人员短缺,据调查显示,煤炭生产第一线技术人员的数量不足安全生产最低要求的半数,其中采掘区的技术人员更为短缺。

1.2 经营管理者环境意识较差,受短期利益影响大

多数煤炭企业受眼前利益驱使,不能够对煤炭开采生产与经营进行合理规划,乱挖乱采现象严重,低水平的生产与掠夺性经营造成煤炭资源的严重浪费。同时煤炭经营管理者专业素质低下,环境意识较差,使得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成为了高利生产回报的代价,致使煤炭经济可持续发展受到生态环境的制约。

我国《煤炭法》第23 条规定:矿长经依法培训合格,取得矿长资格证书;特种作业人员经依法培训合格,取得操作资格证书;安全监督部门应依法鉴察,并对无证上岗的企业和相关人员进行处罚。但多数煤矿经营管理者不仅相关法律意识较差,而且专业技术知识及基本的安全生产管理技术缺乏,综合文化素质有待提高。

1.3 经营管理者法律意识淡薄,不注重生产安全

有些矿山经营管理者综合素质低下,不注重生产安全问题,漠视生命。据国家安监局煤矿事故统计显示,我国煤矿产量约占全世界的35%,但煤矿事故的死亡人数却占了全球的近80%。有些矿主没有把职工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不但没有加强对职工的安全教育,而且煤矿规模较小,生产方式落后,不能保障设备、设施的本质安全,导致事故不断发生。2005 年全国21.1 亿吨煤炭产量中,约有7 亿吨安全生产保障条件不足,乡镇煤矿原煤产量仅占全国煤矿的38%,而事故死亡人数和特大事故起数所占比例均超过了70%。当前多数小型煤矿建设资金投入不足,安全状况不达标已成为安全生产面临的主要问题。另外,煤矿工人是社会的弱势群体,艰难的就业形势和生存压力致使他们对于矿主不择手段地追求最大利润的行为敢怒而不敢言,为了生活他们不得不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下坚持工作。面对频频发生的矿难,矿工普遍缺乏维护自身权益的手段。甚至在国有企业,代表工人利益的工会也形同虚设。《煤矿安全规程》第5条和第46 条规定:“从业人员有权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当工作地点出现险情时,有权立即停止作业,撤到安全地点”。但面对生活及就业的压力,矿工只有不顾生命危险,下井一搏。

1.4 煤矿分散,规模偏小,生产聚集度低,同时产品单一,产业链短

中国目前多数乡镇煤矿存在规模较小、服务年限短的问题。为了降低开采成本,煤矿主仍然利用原始落后的炮采、畜运的生产方式,同时这些煤矿的专业技术人员也严重匮乏,不仅浪费了国家的煤炭资源,给国家造成极大的经济与能源损失,同时也造成了安全隐患,落后的采掘技术及安全设备将会导致更多煤矿事故的发生。这些小型煤矿承包者只注重自身效益,对资源、环境问题及国家政策漠不关心。承包者在承包期内唯一的目的是多出煤,对回采率、资源利用率根本不予关注。同时,煤炭专业技术人员从就业与地域环境方面来讲,也很少会在乡镇的小型煤矿工作,这样更加不利于小型煤矿的管理与发展。另外,我国绝大多数的煤炭企业产品结构单一,基本上是清一色的煤炭开采。尽管有些企业努力拓宽相关产业链,但是其经营规模小、经济效益低、转移能力差,还没有形成有效的产业链条,不能有效地促进煤炭资源的高效利用,更不能实现资源的良性循环。

2 实现我国煤炭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及方法

2.1 大力推进技术创新,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

目前,面对大规模的浅层煤开采,许多地方的煤炭资源已经开始枯竭,一些“靠煤吃饭”的地区由于资源已经枯竭或即将枯竭而不得不重新寻找“生存之路”。加大技术的投资力度,提高技术装备水平,采用新型设备及新型开采、生产工艺是节约煤炭资源的主要办法之一。改进煤矿开采技术及生产工艺,就是要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数字化、信息化,以此来提高资源利用率、回采率,加大煤气层、天然焦煤等伴生资源的开发利用。工艺的改进和装备的提升不仅可以大大提高煤炭资源的回收率,增加难采煤层的产量,而且还可以延长矿井的服务年限。针对我国煤炭资源匮乏及煤矿安全等问题,国家及一些重要的产煤大省联合设立科技专项资金,以大型煤矿企业为主体,加大科技攻关力度,调动多方面的科技资源,迅速提高我国煤矿安全领域的科技研发水平和装备水平,提高煤炭资源的利用率,同时提高生产的集约化程度,减少煤矿事故发生的风险。

要实现生产集约化,实现煤炭的高产高效利用,必须建设一批高产高效的大中型现代化矿井,增加煤炭储量、集中生产、简化工艺、减少环节、优化设备、科学管理,实现大中型矿井企业的煤炭生产、管理现代化。同时,对小型煤矿也要进行合理规划、正规开采、保障安全、依法监督,通过开采技术和回采工艺的改进来提高小型煤矿的开采率。另外,要加强小型煤矿的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生产,要加大对矿井通风、安全监测、矿井防灭火、防尘等煤矿安全技术装备的技术改造。要建设企业信息系统,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实现营销、运输等方式的变革,以此来降低采购成本和销售费用。

2.2 加强人才培养和职工培训,提高人员整体素质,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力度

在大力推进技术创新的同时,我们还要全方位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提高煤炭从业人员的素质。目前,在煤炭生产一线多数是农民工,在直接上岗前没有进行过专业的技术与安全培训,不仅对煤炭的利用有一定的影响,同时也产生了一定的安全隐患。政府、企业应采用多种形式的激励机制来吸引优秀人才,调动煤炭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同时,应该注重现有科技人员的知识更新和培训,以大的煤炭企业为主体来进行继续教育,对煤炭企业管理工作人员和科技人员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的培训,包括强制安全生产培训。同时应当充分发挥高等院校的作用,培养适合煤炭工业发展的技术人才和高级管理人才,全面提高煤炭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

2.3 重视运用法律手段,用法律法规引导煤炭企业的发展

在当今这个民主法制的社会里,我们不仅应该学会用法律手段来维护自己的权利,而且应该通过完善的法律监督体系,打击违法违规活动,加强煤炭企业的生产安全管理。要加强法制建设,同时强化监管部门的责任,将长效管理机制和专项治理有机结合,构建全方位的安全生产防治体系。另外,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健全和完善群众监督和举报体系,监管者要进行有效的监管,严防各种形式的。要坚决维护煤矿职工的合法权益,鼓励矿工对煤炭企业的违法经营活动进行监督举报,使违法行为和非法违规煤矿无藏身之地。

2.4 科学规范煤炭开采制度,推进煤炭资源整合

培养大型煤炭企业集团是保证安全生产、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治本之策。应大力推进煤矿资源整合,淘汰生产能力低下的小煤矿,优化矿井布局,扩大现代化的大型煤矿,提高煤炭产业集中度,提高安全保障程度和整体开发水平。促进煤炭安全、高效的生产秩序,鼓励大型煤炭企业兼并、收购、整合小型煤矿资源,重点支持具备条件的地方煤矿采用先进技术、装备对矿井进行改造,提高煤矿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依法关闭非法开采的矿井,对高度污染、严重亏损的矿井应及时关闭或进行合理改革。要实现生产要素优化重组和资源合理配置,支撑国家的煤炭产业经济,需组建大型煤炭企业集团,参与国际市场分工,增强国际竞争力,实现跨越式发展。

2.5 优化产业结构,使煤炭产业实现循环式发展

煤炭企业应该高度重视企业发展战略,积极探索煤炭生产、加工、资源综合利用的道路,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从循环经济的角度构建煤炭产业的循环产业链,促进煤炭资源的高效利用,增加煤炭产品的附加值,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良性循环,保护煤炭资源。在做强做大煤炭主业的同时,积极开发相关产业,促进上下游企业的发展,放开搞活其他行业,努力延长和拓宽产业链。例如,可以将洗选过程中产生的中煤、煤泥等作为电厂燃料,将粉煤灰、炉渣等作为水泥厂的生产原料,同时可以通过污水处理厂对矿井水进行处理,重复利用。煤层气不仅是一种宝贵的洁净能源,而且还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洁净煤技术体系开发拥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高科技含量,应加大技术开发力度,加强国内外的技术合作,逐步形成水煤浆和煤炭气化、液化等洁净煤技术的产品、工艺、装置、设备及信息服务等。通过这种方式,对煤炭生产伴生的矿产品、煤层气、矿井水等多种资源进行综合开发和加工利用,变害为利、变废为宝,既可节约能源又减少了环境污染,同时又可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应鼓励国有大型煤炭企业整合地方煤矿,鼓励电力、冶金、化工等相关企业与煤炭企业开展合作。

2.6 资本运营是实现我国煤炭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资本运营是以企业资产为经营对象,通过资产重组、企业并购和股票上市等手段,改善资产组合方式,盘活有形无形资产,提高资产运作效率,实现资产最大限度的保值增值的经营方式。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快和我国煤炭工业“建设大基地、发展大煤炭”构想的实施,通过资本运营实现企业做强做大,资本运营是大型煤炭企业集团的重要战略途径,是实现我国煤炭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2.7 实施绿色发展战略

绿色经济是以经济与发展环境相和谐为目的发展起来的新的经济形势,是以维护人类生存环境,有效保护资源,有利于人的健康和发展为特征的经济。金融危机背景下的绿色经济发展已开始受到了全球各国的重视。煤炭资源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不以牺牲子孙后代的利益和生存为代价,对于山西省而言,是典型的的煤炭资源型省份,因此,必须要把绿色经济发展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实现煤炭资源型省份经济持续发展与自然生态想统一。为此,无论是资源型省份,还是煤炭资源型企业都要把绿色发展作为一个战略,贯彻始终。

3 结语

煤炭资源属不可再生资源,不合理的开采方式及粗放的生产方式,不仅导致资源的严重浪费,使资源耗竭速度过快,而且产生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其过度消耗必将影响后代人对能源的需求,不利于煤炭产业和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应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开展对煤炭资源的综合利用,实现煤炭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篇6

关键词:新时期;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途径

目前,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自然环境受到破坏,由于农业生产方面问题的发生,食品安全问题屡次出现,危及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农业生产水平的提升,从某种层面来说,有利于自然环境的保护以及食品安全问题的解决。因此,以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为依据,从本质上把握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义,并将其用于实际的操作当中,有利于实现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加速了我国农业经济的现代化进程。

1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概念、目标和价值

1.1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所谓的可持续发展,其实就是在满足人们基本生活需求的基础上,实现资源可持续再生,从而为人类今后发展提供保障。在我国“可持续发展”基本战略中,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被提出。而从农业经济发展角度解读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则能解释为利用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加强现有农业生产资源利用,从而在保证农业经济持续展的同时,不破坏农业基本生态环境。所以,推动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将能推动我国农业生产向“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绿色农业”等方向转型,从而促进世界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2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推动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还要明确发展的目标。从发展操作的角度来讲,需要建立科学技术与生态环境相结合的基础,以可持续发展为理论核心,推动经济和生态环境建设的同步发展,以达到双赢的目标。由此可见,推动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要始终坚持实现环境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需要借助先进科学技术达成建设可再生农业经济体系的目标,从而在改善现有农业生产环境的同时,完成国家经济建设任务。

1.3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价值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推动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显然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通过建立可持续发展农业生产体系,能够使农产品得到稳定供应,使人类的物质需求得到满足。而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农产品提出了高质量的要求。生产绿色农产品,显然能够长久满足人们需求。推动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够使农产品收益不断提高,农民则能从中获得更多收益,得到生活水平的保障。此外,使农业经济与生态环境保持和谐发展,才能从整个人类世界发展角度思考社会实践问题,进而为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2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途径分析

2.1加强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意识

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做到农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统一。加强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意识,有利于获取长期的农业经济效益。乡镇政府部门应该认识到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自觉履行相应的责任和义务。加强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意识,结合实际,实现生态环境发展的可持续性。应该大力宣传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意识,以加强农民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在实现农业经济增长的过程中,注重环境保护工作的有效开展。以绿色的农业发展理念为指导,实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尽量做到农业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和谐统一。

2.2注重农业经济发展转型

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注重农业经济发展转型。农业经济发展的转型,可以通过增加农作物种类种植等方式来实现。合理安排种植多种农作物,有利于实现空间的有效利用,增加了农业的生产值。充分挖掘农作物的潜在价值,采用先进的技术设备,有利于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促进了经济效益的提高。合理分配农业种植,适当增加林牧业种植,有利于促进农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共同发展,实现了农业经济发展转型,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3利用现代化的信息资源

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利用现代化的信息资源。现代化的信息资源,包括农业资金、人力、物力等方面,利用这些资源,有效地提高了农业的整体发展水平,增加了农民的整体收人,促进了农业经济的现代化发展。农业资金的投入,为农民提供了先进的技术设备。专业化的培训,提高了农民的整体素质水平,促进了先进农业技术设备的广泛使用,从而适应了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需求。转变农业发展理念,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发展,有效地推动了我国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结语

我国是农业大国,需要实施有效的举措,以解决农业在发展过程出现的问题,进而促进了我国社会的和谐发展。现阶段,我国仍需重视农业经济的发展,深入解决农民的实际问题,以实现我国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申俊玲.推动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分析[J].中外企业家,2016(2):32-33.

[2]匡敏.推动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分析[J].福建质量管理,2016(4):87.

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篇7

一、可持续发展与“整体本位论”

可持续发展的提法始于本世纪70年代。这一概念从提出发展到今天,其涵义已远远超出了原有的内容。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思想是强调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科技协调发展,永续不断。可持续发展要求把发展的负面效应和代价降低到最低程度,使地球的资源和环境免遭或少遭破坏,既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保持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危及后代子孙安居乐业,继续发展,从而实现代内公平与代际公平的统一。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发展观、哲学观具有整体性、系统性、综合性、长期性、协调性、反波动性等特征。(注:王全兴,樊启荣。可持续发展立法初探[j]。法商研究,199 8(3)。)笔者认为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经济法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首先,可持续发展的整体性强调经济、人口、社会、科技、环境、资源的协调一致,共同发展。从空间上看,可持续发展是各地区、全国乃至全球作为一个整体的发展,是全社会范围内,各阶层、各集团、各单位都增进利益的共同发展。“整体本位论”作为经济法的哲学基础,以社会整体为其出发点和归宿,以社会整体的共同利益为最高利益,个体利益为次,客观地反映市场经济的社会性要求,其目的也在于实现社会整体控制与协调发展。

按照可持续发展理论,经济法的调控、规制是国家从社会整体利益出发,在总体上对国民经济运行协调和控制,以及在具体方面对经济活动进行规范、限制和引导的统一过程。

民法以个人权利为本位,而个人权利本位以自然权利理论为其哲学基础,它有利于保证个人利益的最大化实现,以调动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每个个体得到充分发展,在民法看来,个人利益是社会利益的基础,并组成社会利益。只有充分保证个人利益的最大实现,才可以促成社会利益的最大化。(注:陈云生。权利本位价值模式的历史命运[j]。政法论坛,199 7(3)。)

同民法着眼保护利益最大化的个体利益本位思想相反,经济法以社会整体利益为本位,着重以社会整体利益为导向,协调个人利益的矛盾与冲突,实现利益均衡,促进社会共同价值目标。在经济法看来,社会利益是个体利益的整合,不是个体利益的简单相加,社会利益决定个体利益,只有站在共同利益之上,才能协调各层次利益关系,而个体利益至上,必然破坏利益均衡与和谐。所以,经济法所坚持的利益原则是整体利益至上原则,利益均衡原则,保护并限制个人利益原则,保护社会弱者利益原则。(注:何文龙。经济法理念简论[j]。法商研究,1998(3)。)

其次,按照可持续发展理论,经济、人口、社会、环境的发展,不仅要全面协调发展,而且要稳定、永续发展。经济法与民法促进个体(私人)经济安全不同,经济法应着眼于国民经济全社会整体安全。这种整体安全首先是指国民经济的稳定、健康和持续发展的协调状态。协调是关于发展过程和系统总体状态的规则,是指一系统存在多重因素关系和多种相互作用条件下,把不同质的因素和不同类型的相互作用统一起来,满足指定功能的过程,表现了系统结构与功能关系的客观规定性同人与社会发展目标的主观规定的统一。(注:王宏波。论社会发展的协调范畴及其意义[j]。中国社会科学,1994(1)。)国民经济发展协调状态是一种理想状态。一方面,在总体上,它表现为社会需要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一种适应与满足的关系;另一方面,在具体上它表现为经济系统中的多种因素和多种力量的多重促进、多元互补的合理配合关系。

可持续发展的无波动性还要求通过经济立法抑制经济系统中不协调因素与力量,防止经济疲软、过热和动荡以及通货膨胀、经济危机等消极状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法对促进消极意义上的经济安全具有更大的重要性。(注:积极意义上的经济安全是指国民经济的稳定、健康持续发展协调状态。)

再次,经济法还致力于促进整体效益。(注:欧阳明程。整体效益: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法的主导价值取向[j]。法商研究,1997(1)。)效益作为一种法律价值,导入法学领域始于60—70年代法律经济学的兴起。作为社会经济生活的调节器,民法和经济法都必然把促进效益作为其重要的价值目标,但其具体精神并不相同。民法的私人经济生活本位和个体利益决定了它追求的效益首先是个别的、微观的,然后以此去最终促进社会整体效益,所以,它难以解决个别效益与整体效益,微观经济效益与宏观经济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矛盾。只有经济法能摆好这些矛盾之间的关系。(1)经济法以促进社会整体效益为目标。发展经济效益以提高和不损害社会整体效益为导向,把经济效益纳入社会整体效益中评价。(2)协调个别、微观的经济效益以取得国民经济整体效益最优。把微观经济效益纳入宏观经济效益中评价。(3 )经济活动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把宏观、微观经济行为纳入经济效益中评价。(4)提高经济效益,须以促进社会资源的最优配置和环境、人口、社会的协调发展为目标。可见,可持续发展理念和经济法的哲学观、价值目标是一致的。

二、可持续发展与宏观调控法

按照可持续发展理论,人口、经济和环境是可持续发展中最重要的因素,人口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总体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人口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总体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在全部可持续发展诸要素中,人口是可持续发展的中心,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要实现人口、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注:陈银娥,杨艳琳。可持续发展需要宏观调控[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8( 4)。)。而经济法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它通过计划法、投资法、价格法、信贷法、税法等保障实现国民经济的总体目标,这种保障作用主要体现在:

第一,通过宏观调控法,协调可持续发展中各种比例关系。社会化大生产客观上要求国民经济各部门、各地区、各企业和再生产各环节之间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而这些比例关系又受到人口、经济、社会、环境、资源等因素的影响。如人口再生产与物质资料再生产的协调关系受到经济增长、人口增长的影响,企业的再生产受到资源配置方式的制约,经济增长和人口增长又会破坏生态环境,造成资源的浪费,而资源短缺又会制约经济发展,收入分配不公会扩大社会的贫富差距,从而影响社会稳定与经济的持续发展。因此,通过宏观调控法如:资源法、环境法、计划生育法等,运用政府的“有形之手”才能保持这种比例关系,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

第二,通过宏观调控法弥补经济发展中市场机制的缺陷。尽管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着基础作用,在调节经济运行、管理经济活动中起着其他调节手段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由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进行自发调节,存在“市场失灵”问题。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必然出现周期性的经济波动和经济危机,影响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并会导致资源浪费,带来环境恶化,同时也会产生地区发展不平衡,造成社会贫富两极分化等。如生态环境是公共产品,应通过法律手段,而不是市场手段来实施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如征收资源税和环境污染税,由此,企业将资源税和环境污染税也作为成本的构成而计入生产成本。在我国现阶段还未形成环境成本的概念,只对一些造成环境污染的企业征收环境保护费。但是,事实上,一些在生产过程中未造成直接污染的企业,对环境也可能间接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如摩托车在其生产过程中也许对环境污染的影响不大,可是其在消费过程中带来的环境问题却非常严重。因而,从宏观经济过程观察,经济增长中环境成本是很大的,付出的代价是很高昂的。日本学者枇杷木在《论可持续发展的宏观经济理论结构》一文中提出“增值价值环境税”的理论主张不仅对每个生产阶段的增值价值要征收环境税,而且要“对商品的服务和生产不加以区别的对其‘增值价值’进行课税”,这是有一定道理的。另外,我国目前的自来水收费,既不是资源费,也不是污水处理费,而是制造自来水的费用。如果按照综合成本理论,应当加收资源税或污水处理税,那自来水的价格就要高得多。因此,要克服市场在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中的弱点和消极方面,必须发挥政府“看得见的手”的作用,完善资源法、环境法和税法,通过开征资源税促进资源的合理利用与节约。开征环境税、防治污染税,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第三,通过宏观调控法,协调好可持续发展中的各种经济利益关系。国民经济的发展是建立在各种经济利益关系协调的基础之上的,宏观调控法就是要协调各种经济利益之间的关系,以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从而为社会经济总体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主要经济利益关系有:社会整体利益、长远利益与局部利益、眼前利益的关系,国家、企业、个人三者利益之间的关系,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各地区之间的关系,等等。通过产业调整法、预算法、投资法、税法、银行法等法律协调好社会经济发展中各方面的经济利益关系,才能充分调动各类市场主体的积极性,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如果宏观调控不到位或不能有效地协调好各种经济利益关系,那么,宏观经济就很难获得持续、稳定和协调的发展,从而也就不可能有社会总体的可持续发展。

第四,宏观调控法有助于保障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宏观调控目标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基本上是一致的。宏观调控的基本目标是保持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平衡,主要目标是实现经济适度增长、充分就业、资源优化配置、国际收支平衡以及社会收入公平分配,实现财政、信贷、外汇与物资的综合平衡。经济发展的双重目标是稳定与增长,经济保持相对稳定是经济增长的前提条件,如果经济稳定受到严重破坏,要实现经济的高速增长是不可能的。作为宏观调控手段之一的法律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实现宏观调控的目的就是为了促进经济发展,而经济发展必须有宏观调控来引导。也就是说宏观调控是手段,经济发展是目的,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由于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宏观调控法能保证经济发展,从而为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因而,宏观调控法的目的就是要保障经济增长、充分就业、币值稳定、资源优化配置、社会收入分配公平等目标的实现,有助于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

从宏观调控法和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看,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宏观调控,更离不开宏观调控法律保障。建国以来,之所以出现“有增长而无发展,有发展而不能持续”的情况,是因为缺乏政府有效的宏观调控,更缺乏完善的宏观调控法。可持续发展思想理论成果的出现,必将进一步丰富宏观调控法的理论和体系,进而促进经济法的发展。同时,完善的宏观调控法也保障了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三、可持续发展与市场规制法

市场规制法和宏观调控法作为经济法体系的两大基本亚体系,一是反映国家干预市场的市场规制法律体系,二是反映政府参与经济活动,从全局出发,调控社会总产品和总需求平衡关系,保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宏观经济调控法律体系。二者在整个经济法体系中是不可或缺的,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注:王继军,李建人。经济法是市场规制法与宏观调控法的有机结合[j]。法律科学,1999(1)。)

有学者认为,市场规制法的调整原则是效率优先。宏观调控法的调整原则是公平至上。(注:莫俊。论现代经济法的价值取向[j]。山东法学,1998(4)。)笔者认为公平原则不仅体现在宏观调控法体系,而且也体现在市场规制法体系。公平和效率作为经济法的两大价值目标在经济法里应得到完美的统一。一般认为,公平既包括机会公平,也包括结果公平。机会公平,意味着制度规则公正。经济运行机制公正合理,是实现效率,进而实现社会整体效益的逻辑前提。经济法对机会公平的维护突出地体现在市场规制法方面,如反垄断法。反垄断法打破垄断,禁止少数大企业凭借其经济优势限制、支配他人的经营活动,使中小企业的地位和利益得到恢复,获得在市场上进行竞争的机会,从而在垄断者与弱小企业间实现了机会公平。基于社会福利和人道主义的观念,经济法还将追求结果公平引入自己的价值取向中。经济法要求国家对不平等的收入和财产实行直接干预,在一定程度上实现结果公平,强调的是社会财富的再分配和对社会上处于弱势地位的人予以一定的补偿或救济。这主要体现在税法和社会保障法中。如税法规定累进所得税、累进财产税、遗产税、利息税等,收入越高的人纳税的比率越高,收入低于法定纳税水平的,则不纳税。从而通过对高收入者的一种直接“剥夺”,实现结果的公平。

但是,现行经济法的公平观念只是当代人的公平。公平是可持续发展的本性和条件之一,发展失去公平性也就失去可持续性,在一定意义上,可持续发展的精髓是资源和利益,在当代人群之间以及代际人群之间的公平合理的分配。具体而言,可持续发展所追求的公平,包括两层涵义:一是当代公平即同代人之间的横向公平。要求满足全体社会成员的基本要求和较好的生活愿望,赋予每个公民和法人公平的发展权,把消灭贫困作为特别优先的问题来考虑。二是代际公平既世代人之间的纵向公平。它要求本代人不能因自己的发展和需求而损害人类世世代代满足需求的根本——自然资源和环境,要求给世世代代以公平利用自然资源的权利。总之,可持续发展所追求的公平理念是本代公平与代际公平的有机结合。因此,按照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未来各代人应与当代人有同样的权利提出对资源与环境的需求。可持续发展就是要求当代人在考虑自己需求与消费的同时,也对未来隔代人的需求与消费负起历史的和道义的责任。因为同后代人相比较,在资源开发和利用方面处于类似于垄断的无竞争的主宰地位,代际公平则要求任何一代人都不能处于独占地位,即各代人都有同样多的选择发展的机会和权利。这就要通过经济法合理配置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的权利与义务,重新清理和消除导致当代人不公平和代际不公平的制度与立法因素,如历史发展的不公平因素,地域发展上的不公平因素,制度上的不公平与法律政策制定与实施的不公平因素,并进行超前性技术开发和研究,当代财富分配中为后代预留财富等,实现代际代内的公平,并不断丰富市场规制法公平理念的内涵,促进市场规制法的不断完善。

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篇8

(一)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及定义

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提出,起源于人们对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中资源是否可以永续性取得,财富是否可无限地增长等问题的讨论以及人们对日益严重的环境破坏问题的忧虑。其在20世纪50至70年代得到重大关注。

1962年,美国女生物学家莱切尔·卡逊(rachel carson)发表了一部引起世界轰动的环境科普著作《寂静的春天》,作者描绘了一幅由于农药污染所导致的可怕景象,惊呼人们将会失去"春光明媚的春天",从而在世界范围内引发了人类对发展观念的争论。10年后,两位著名学者者巴巴拉·沃德(barbara ward)和雷内·杜博斯(rene dubos)的《只有一个地球》问世,把人类生存与环境的认识推向一个新的境界,即可持续发展的境地。同年,一个非正式国际著名学术团体--罗马俱乐部发表了有名的研究报告《增长的极限》,明确提出"持续增长"和"合理的持久的均衡发展"概念。1987年,以前挪威首相布伦特兰为主席的联合国世界与环境发展委员会发表了《我们共同的未来》,正式提出可持续发展概念,并以此为主题对人类共同关心的环境与发展问题进行了全面论述,受到世界各国政府组织和舆论的极大重视,在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可持续发展概念得到与会者的共识与承认。

1987年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在她任主席的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把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并在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取得共识。我国有的学者对这一定义作了如下补充:可持续发展是"不断提高人群生活质量和环境承载能力的、满足当代人需求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能力的、满足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的人群需求又不损害别的地区或国家人群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

(二)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特点

1、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国际社会将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人类有追求幸福美好生活的权利,可持续发展要求满足全体人民的基本生活需要和给全体人民以机会去追求较好生活;第二,当代人在创造与追求自己的发展时,应承认并努力做到使自己机会和后代人的机会平等;第三,为了今世和后代的利益,环境必须成为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可持续的发展不应危害支持地球生命的自然系统,环境与发展同样重要。

我国国务院也在1994年3月25日通过的《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中,确立了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并将其核心内容概括如下:一是以经济发展为核心,通过完善市场机制,发展科学技术,加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建设,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二是通过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质量,发展教育,改善卫生和健康状况,改善社会福利制度,消除贫困等,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三是通过对自然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和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实现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从以上的相关理论中,我们可以看出可持续发展具有以下几种内涵:

(1)公平性

"人类需求和欲望的满足是发展的主要目标",但在现实中,人类需求方面还存在许多不公平因素,这种公平广义上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是当代人的公平,可持续发展要求满足全体人民的基本生活需要和给全体人民以机会去追求较好生活,要给世界以公平的分配和公平的发展权,首先要把消除贫困作为可持续发展进程重要的问题来考虑。二是代际间的公平。当代人在创造与追求自己的发展时,应承认并努力做到使自己机会和后代人的机会平等,在满足自身需要时,不应该损害下代人的利益。

(2)持续性

这里所谓的持续性因素是指在发展时不应该损害支持全球生命的自然系统:大气、水、土能超越自然与环境的承载能力。

(3)共同性

可持续发展作为全球世界发展的总目标,所体现的公平性原则、持续性原则都是共同的,同时,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采取全球共同的联合行动。

(4)系统性

从我国对可持续发展的理解中,强调经济与社会?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另一方面要求维护代际公平,实现永续发展。作为一项系统工程,一种发展战略,其必然要具备系统性的要求,从而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2、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1)可持续发展鼓励经济增长,只有经济增长才能体现出国家实力和社会财富。可持续发展强调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其不但重视增长数量,还要求提高质量、提高效益、节约能源、减少废物、改变传统的生产和消费模式实施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

(2)可持续发展要以保护自然为基础,使发展与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相协调。从而,发展时必须要保护环境,主要有以下几种:控制环境污染、改善环境质量、保护生命支持系统、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持地球生态的完整性、保证以持续的方式使用可再生资源,使人类的发展保持在地球承载能力之内。

(3)可持续发展要以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与社会进步相适应。正如可持续发展内涵所揭示的,其要包括改善人类生活质量、提高人类生活水平、并创造出一个保障人们享有平等、自由、教育、人权和免受暴力的社会环境。

3、可持续发展的特征

简言之,可持续具备以下3个特征:生态持续、经济持续和社会持续,三者之间不可分离。孤立追求经济持续必然导致经济崩溃;孤立追求生态持续达不到实现全球环境的美化。生态持续是持续、经济持续是条件、社会持续是目的,人类共同追求的是自然系统和社会符合系统的持续、稳定以及健康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模式与传统的发展模式的根本区别在于:可持续发展的模式不是简单的开发自然资源以满足当代人类发展的需要,而是在开发资源的同时保持自然资源的潜在能力,以满足未来人类发展的需要;可持续发展的模式不是只顾发展不顾环境,而是尽力使发展与环境协调,防止、减少并治理人类活动对环境的破坏,使维持生命所必需的自然生态系统处于良好的状态。因此,可持续发展是可以持续不断的,不是会在有朝一日被限制或中断的发展,它既能满足当今的需要,又不致危及人类未来的发展。

二、经济法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经济法与可持续发展之间具有内在的、天然的联系。经济法是调整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法律保障,可持续发展对经济法的价值也具有指导作用。此外,经济法产生的目的也决定了它与可持续发展的天然密切联系。可持续发展作为国家的战略,是国家总体战略的调整,它是以国家为主导推行的,经济法是国家管理和协调国民经济活动的基本法制形式,国家发展战略及其发展模式的调整必然必须借助经济法功能和调整机制。从而,二者结合是发展的必然。

(一)产生背景和目的的相同性②

经济法是20世纪出现的一个新兴法律部门,是20世纪中外法制史上最突出的成就之一。当日趋激烈的竞争导致自由竞争的秩序被扭曲,需要对竞争秩序进行规制;生产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需要高度的社会协调;市场自发调节的缺陷逐渐暴露,需要国家对经济生活进行干预时,国家因素介入经济活动,经济法即应运而生。它是基于社会公共利益介入经济活动的产物,经济法是现代法,它和现代社会发展的各种危机联系在一起,体现了危机应对法。现代社会的各种危机,如当前的金融危机、人口危机、就业危机、贫困危机、环境危机等,有共同的社会、政治、经济根源,正是这些根源造成发展的障碍和不可持续,在面对此种危机时,人们就需要选择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可持续发展是对传统模式反思后的产物,是对传统模式的变革。

关于经济法的概念和定性虽然一直存在争论,但就其使命而言,中外早已形成共识,即国家(政府)依法管理和协调国民经济运行,弥补市场机制的不足,消除由市场经济自发性所带来的负效应,引导整体经济持续、稳定和健康运行。③这和可持续发展的使命是一致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目标是公平地满足今世后代在发展与环境方面的需要和权利,从而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兼顾和包容了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和稳定发展的几种不同目标取向。经济法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产生的时代背景和历史使命的一致性,使它们可以天然地融合在一起。

(二)价值理念和价值取相向的相融性

经济法的价值理念与可持续发展理念存在共通性。经济法以社会为本位,追求社会公平与正义,维护社会整体的利益和效益。可持续发展也要求维护和实现全人类的社会整体利益的协调发展,虽然具有更高的层次,但在理念本质和价值取向上仍与经济法具有相融性。经济法中体现了公平的价值理念,利用市场规制法排除市场中的垄断?限制竞争或不正当竞争现象,在垄断者与弱小企业间实现了机会公平,同时凭借社会保障法?利用税收杠杆,通过国家的干预,实现结果的公平。可持续发展同样追求公平的理念,所不同的是更强调代际公平,要求当代人在进行满足自己需求的消费和活动时,也对后代人的需求承担起历史的和道义上的责任,维护代际人之间的利益平衡,实现经济?社会和资源的永续发展。经济法与可持续发展的融合也是历史的必然。④

(三)范围内容的一致性

可持续发展涉及社会生产、资源开发利用、生态发展等社会生活领域的许多方面。经济法的内容范围,如宏观调控法的制定与实施、市场秩序及规则、资源开发利用的合理配置等都与社会经济整体发展密切相关,既有宏观的社会整体要求,又注重保护微观个体利益,并求得整体均衡与和谐发展,从而为可持续发展构建相对稳定的秩序环境。⑤

三、经济法学界对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研究

可持续发展战略确定之后,法学界就预测到其对法学研究和建设将带来重大的影响和冲击,从立法到司法,从理论到实践等都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其研究成果大多见于环境资源法、法理学等领域,经济法学界对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区域:⑥

1、关于可持续发展与经济法价值的探究

顾功耘主编的《经济法教程》(2002年)认为,效益是一切经济生产活动的最高价值目标,所以,经济法基于其固有的目的与使命,把效益作为自己最高的价值目标也就变得合乎逻辑了。但是仅以效益定义经济法的价值显然过于笼统,无法与其他法律部门所追求的效益区分开来。经济法关注的效益是更高层次的宏观上的效益,即"社会整体效益"。但是这还不够,我们可需要发展,从而将其表述为 "社会整体效益最大化",其更体现出现代经济法的动态化效应,也更能体现和适应现代经济发展。因为它不仅追求效益的简单循环实现,而且追求效益的不断复合增生。"社会整体效益最大化"提法的引入的主要意义在于顺理成章地导出"可持续发展",其内涵实际上涵盖了"发展"与"效益"的提法。可持续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兼顾和平衡了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几种不同目标取向,因此,经济法的价值可以最终表述为"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整体效益",这一提法至少包含以下三层含义:体现了市场个体之间的协调;体现了人与环境资源之间的协调;体现部门、地区经济结构与资源宏观配置的合理化。

2、关于可持续发展与经济法基本原则的探究

杨紫煊在《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法律体系与《经济法纲要》的制定》一文提出:经济法的基本原则有遵循客观规律协调本国经济运行的原则;坚持经济效率优先、兼公平的原则;坚持国家整体经济利益、兼顾各方经济利益的原则;坚持经济可持续发展、兼顾当前发展的原则。提出了将坚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确立在经济法之中的观点。

陈乃新在《经济法可持续发展原则刍议》一文中也主张这一观点,并认为是指人们在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和动态平衡的基础上追求经济、社会、人口、环境、科技相互协调永续发展,追求当展公平与代际发展公平相统一时所应遵循的基本准则。

3、关于可持续发展与经济法的体系的探究

李昌麒和鲁篱的《中国经济法现代化的若干思考》一文提出,中国现代化的经济法体系主要应当由以下几部分构建:市场主体规制法;市场秩序规制法;宏观经济调控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保障法律制度;社会分配法律制度。之所以将宏观调控法与可持续发展法合并构成二级法,理由有二:一是基于生态失衡已成为社会的一个严重问题,联合国已将之纳入《21世纪议程》的重要事项,因而国家必须对此予以关注和干预;二是考虑到文明不断进步与生态恶化构成了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矛盾,必须依赖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及其法律措施才能予以解决,因此,将宏观经济调控与可持续发展合并构成二级经济法,其主旨在于树立宏观经济调控与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联系机制。

应该来说,经济法学界对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研究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是极其有限的,还需对其进一步完善,是经济法能与可持续发展战略进行融合,从而促进我国发展。

注释:

①齐建辉:《可持续发展理论与经济法的基本理念考辨析》,载《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第87-88页。

②李挚萍:《论经济法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融合》,载《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第101-102页。

③程信和、李挚萍:《可持续发展--经济法的理念和制度创新》,载《学术研究》2001年第2期,第68页。

④胡宁、董世华:《可持续发展--经济法的变革与创新》,载《财经界》(下半月刊)2006年3月,第21页。

⑤袁文全:《经济法回应可持续发展的进路探析》,载《社会科学家》2005年9月第5期,第93页。

上一篇:公共管理现象范文 下一篇:大学生对经济发展的认识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