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科技农业发展范文

时间:2023-11-28 09:21:25

高科技农业发展

高科技农业发展篇1

摘要高科技农业具有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和可观赏性、可参与性,是一种极具开发价值和潜力的旅游资源。农科单位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充分利用其科技、人才、地缘、生态等优势,将高科技农业与旅游、教育、培训紧密结合起来,在转变观念、培训队伍、配套建设、狠抓管理、开拓市场、争取政府和行业支持等方面狠下苦功,大力发展高科技农业生态旅游。实践证明,利用农科基地办旅游是切实可行的,而且已成为投资省、风险少、见效快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可以促进经济、社会和生态三大效益同步协调发展。这种发展模式极具推广价值。

关键词农业科技园生态旅游模式

生态农业是遵循生态经济学规律进行经营和管理的集约化农业体系,其最终目标是实现社会、经济、生态三个效益的统一。旅游业作为朝阳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生态旅游正日渐成为人们追求的时尚。而将二者融于一体、富含科技含量的高科技生态旅游农业则成为人们的抢手货,大有发展前途。

一、产生的动因与背景。

珠海市农业科学研究中心,其前身为珠海县(后改市)农科所,成立于1963年,最初主要从事以水稻为主的农作物良种繁育,试验示范推广工作。建特区以后因城市发展需要,原在市区的1千多亩试验田被无偿征用,市府只在城乡结合部梅溪村划出247.9亩荒坡地,补偿10万元。珠海农科人发挥特区首创精神,积极发展以无土栽培、组织培养、转基因等生物工程为重要手段的高科技生态农业,主要从事蔬菜、禽畜、瓜果和花卉等科研、生产,开始了第二次艰苦创业。

经过数年的艰苦奋斗,基地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无土栽培的“神话”,北瓜(新疆哈密瓜等)南移的奇迹,使珠海农科中心成为农业线的一面旗帜,对外开放的窗口。外国贵宾的参观访问,中央领导的亲临视察,兄弟省市的组团考察……成为我们搞旅游的外在诱因;而珠海被评为“旅游城”后,市旅游局亦在寻找新的旅游项目开发,特别是生态旅游项目的开发,他们亦把目光瞄准了梅溪科研基地。于是双方一拍即合,珠海市无土栽培旅游基地——“农科奇观”即告诞生。我们认识到农科单位如果不进一步摆脱计划经济体制下“等、靠、要”的束缚,就没有发展前途。必须面向市场,走科研为主,多业并举,综合发展的道路。而农业高科技资源不但是生产资源,其形成的奇特的生态景观和本身具有的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和可观赏性、可参与性,实际上也是一种极具开发潜力的旅游资源。几年来成功的探索和实践亦证明了这一点。

二、发展旅游业的优势及项目的起动。

1、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珠海是座会议、会展、休闲度假的海滨旅游新城,处在珠三角城市群同时又是一国两制的交汇点,而珠海“农科奇观”位于城乡结合部,兼具城乡优势,背靠碧波荡漾的梅溪水库,环抱连绵起伏的凤凰山脉,位置适中,交通便利。

2、前景广阔的客源市场。珠海被评为“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并拥有“环保模范城”、“优秀旅游城市”的称号,最近又被联合国授予“改善人类居住环境最佳范例奖”。因此吸引了大量的港澳台和周边地区的游客。98年“农科奇观”接待的国内外游客达20余万人次。此外,还有一个巨大的学生市场,作为珠海市学生农业科学教育实践基地,仅97年3月至98年接待学生就达6万多人,有不少幼儿园也组织小朋友来进行参观活动。珠海市有中小学生十几万,澳门也有十多万,香港则有百多万,邻近的广州、中山、深圳的学生市场更为广阔。目前已与港澳及广州、中山等地的教育部门达成了学生到“农科奇观”学农实践的意向。98年接待澳门学农学生4000多人,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

3、别具一格的农业科技优势。现有各门类的科研人员70多人,建有无土栽培温室大棚65座,可种植四大类,100多个品种的瓜果、蔬菜和花卉。至今已获得35项国家、省、市科技成果,其中国家发明奖1项,国家专利2项,国家、省、市一等奖5项,特别是无土栽培项目,技术水平和生产规模都属国内先进水平。基地引种的是世界各地的名优品种主要是创造新、奇、特效果的观赏类作物,游客一年四季无论什么时候来,欣赏到的都是花的海洋、菜的世界、瓜果的天地,流连忘返。而高科技农业演示厅、传统农具展示厅、中心实验室、组织培养室、植物“克隆”工厂,都给游客带来意外的惊喜和收获。

4、独具特色的餐饮服务。游客在“农科奇观”不但可以看得入迷,玩得开心,还可以吃得惬意,满载而归。农科餐厅出品的菜肴原料都是基地自产的产品,以“回归自然、营养保健”的特色,赢得了广大游客的交口称赞,回头客大增。不少旅行社把我们的农科餐厅作为定点餐厅,慕名而来的食客更是络绎不绝。游客吃饱喝足,还可买上无污染、无公害的优质农产品带回家让亲朋好友分享。

高科技农业生态旅游项目的起动是在科研基地现有的基础上进行的。一是对基地环境进行全方位、大规模的绿化、美化、净化;二是对科研实验设施及生产大棚进行适当改造,以适应观光旅游的需要;三是增建一些为旅游服务的配套设施如旅游餐厅、农产品展销厅、农具展示厅、农业高科技演示厅、双龙山庄等;四是穿插点缀一些可参与性强的休闲娱乐设施如烧烤场、野炊园、钓鱼走廊、农家作坊及车水抓鱼、点瓜种豆、装盆栽花、组培实验等项目;五是要培训一支相应的旅游服务和管理专业队伍;六是对科研基地进行适当的形象包装并适度对外进行推介。

三、营造优美舒适的生态环境,吸引大众走上生态之旅。

农业科研基地大多地处城乡结合部,兼具城乡特点和优势,山青水秀,空气清新。既有朴实美丽的自然景观,又有高科技农业生产的奇特的动植物群落生态景观。既有科研实验、科教培训设施,又有接待服务设施。整齐的生产大棚,整洁的组培工厂,典雅的接待大楼,那成林的果树,葱笼的茶园,墨绿的蔬菜,盛开的鲜花,以及珍禽园地,青青草坪,营造了一派田园风光。所以,无论是旅游参观还是考察访问的客人都认为基地是闹市中的田园,繁华中有野趣,不是公园胜似公园的都市村庄。

农科基地内上千种、上万株植物吐泻着人体所需的新鲜氧气。这里鸟语花香,月朗风清,行云流水,安宁幽静。

先后建起的“神奇的瓜果世界”、“农科之窗”、“荷塘观鱼”、“八卦田园”、“野菜园”、“水车阵”、“垂钓走廊”、“珍禽园”、“蝴蝶兰园”、“沙漠植物园”等一批集科研、环保、生产、旅游于一体的生态园林景观,吸引了大量境内外游客。正在开发的还有“百鸟园”、“蚕桑园”、“药用植物园”、“茶文化庄园”等生态旅游项目。

农科基地不但有农大毕业的专业讲解员导游,还将所有的花草树木、农作物挂上说明牌,标明品种、属性、原产地、功能、栽培要领及注意事项,游客每来一次,便受到一次深刻的生态环境教育。基地生产的农产品亦成为人们喜爱的无公害的绿色食品。

四、加强管理与营销,促进高科技农业生态旅游的发展。

1、抓专业队伍建设。成立了旅游资源开发科,下辖导游部、餐饮部、客房部、产品展销部,并相应培训了导游接待、厨艺、服务、营销和园艺工程等旅游专业职工队伍;先后组织干部职工到国内外考察生态农业旅游的发展情况,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并组团参加了96、97、98年香港国际旅游交易会和省旅游局举办的“旅游资源开发工作会议”、“’98广东人游广东嘉年华”、“江苏、淅江旅游推介会”等学习和促销活动,提高了旅游专业管理水平,拓展了客源市场。

2、抓接待设施配套。建起了环保停车场、接待楼、卡拉OK歌舞厅、旅游餐厅、农产品展销大厅和学生绿色营地、双龙山庄别墅等,大力开展旅游基地的绿化、美化工作,建凉亭6座,铺草坪2万多平方米,建大型花坛和天台花园多处,种果树3000多棵,其他绿化树1万余株,铺设双车道水泥环园路4.5公里,在排灌河道两岸砌花岗岩石雕护栏,安装新颖别致的行人道路灯,种植高大挺拨的大王椰,形成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

3、抓科技旅游景点建设。在无土栽培65座大棚设施的基础上又相继建成了中心实验室、组培工厂、全光雾快速扦插育苗工厂、图书室、信息中心,以农业的高科技吸引游客。占地2000多亩的“农科奇观”拓展工程,也将在99年完成总体规划。

通过几年的努力,我们已初步开创了高科技农业旅游的品牌,中央、省市和港澳等地电视台、电台、报社等新闻单位竟相报道,大大地提高了基地的知名度。几年来,我们先后接待了78个国家首脑、专家的参观访问和40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接待了60多万国内外游客及8万多学农学生和各省市区兄弟单位考察团数万人。在旅游市场低迷的情况下,98年旅游收入305万元,比97年增长两倍多。现与港澳及周边城市80多家旅行社保持着良好的业务关系。我们还针对不同游客、不同需求对象适时推出“蜜瓜品赏团”、“龙眼荔枝团”、“学生套餐团”,学农欢乐一天游及二天游活动等促销措施,收效甚佳,得到了广大游客的欢迎和好评。

4、合理利用资源,狠抓节流增效。农科单位底子薄,资金有限,不可能一下子拿出几千万元去搞景点建设。只有在合理利用有限资源、提高高科技农业旅游项目开发的社会经济效益,加强内功的锻炼,实现项目的可持续发展等几方面作文章:

4.1转变观念,注重开发观赏实用型科研项目。科研和旅游管理人员应加强沟通,深入市场调查研究,开发人们喜爱的既具观赏价值,又有实用价值的科研项目,让游客既可观赏,又可品尝,亦可买下带走,如玩具南瓜系列、无土栽培的盆花等。此外,应不断更换作物品种,引进新、奇、特异的品种,同时不断变换栽培方式,如无土水培改无土基质栽培,基质也不断变换,如今有砂砾、珍珠岩、椰糠、锯末、石子等等20余种,使旅游吸引力越来越大,回头客愈来愈多,有的港澳游客甚至来了五、六次还想来。今年初,我们又开发了无土立体栽培项目,可节省土地25%以上,提高产量50%以上,且植株上、中、下错落有致,色彩斑斓缤纷,令人目不暇接。

4.2培训队伍,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等多种形式进行职工培训。例如对专业讲解员采取请资深导游员现身说法,到旅游社跟团实习,参加全国导游员资格考试等方式,提高了其专业水平。又如餐饮部采取与市旅游职业学校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到餐厅实习,学校和学生找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机会,餐饮部节省了人力费用,学生又学到了新的菜式和烹饪方法,经济、社会效益明显。此外,我们还坚持干部职工每周两天义务劳动制度,要求员工个个成为多面手。基地内的园林绿化、水电工程大多数为我们自己动手建设,既有农科特色,又节省了大量工程费用。游客爆满时,其他部门员工自觉到旅游部门当导游、售货员,端茶传菜,洗碗扫地,既保持了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又节省了人工费开支。

4.3配套建设,不断推出新的旅游服务项目。我们刚开始开发旅游时,只有旅游接待部从事专业讲解导游服务,之后不断拓展新的业务领域,服务日趋配套。97年成立餐饮部,开设了农科餐厅和卡拉OK歌舞厅、烧烤场及钓鱼走廊。98年初成立产品销售部,开设了农产品商场、客房部,使基地逐步建成集吃住游乐于一体。服务配套成龙的综合性特色旅游景区。

4.4开拓市场,加快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我中心原是以珠三角及港澳团队游客为主,受东南亚金融危机影响,港澳团队客人有所下降。97年3月,我们成为珠海市学生农科教基地后,打开了学生这一个大市场。98年除拓展了澳门学生市场外,又通过学生带动了散客市场。今年上半年我们又开拓了会议团和培训班市场,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4.5狠抓管理,提高旅游环境和服务质量。首先建章立制,年初制订了2万余字的《管理制度》和岗位责任制、服务规范和质量标准,使权责利落实到人,奖罚兑现。其次是狠抓环境卫生管理,大面积绿化美化环境。以优美的环境和优质服务留住客人的心。再次是建立标准的公共信息图形标牌,建设标准的公共卫生间和凉亭、护栏、宣传栏,设立投诉电话和意见箱,让游客游得开心,玩得遂心,吃得顺心,住得舒心,购得称心,行得安心,杜绝了宰客现象,保持了生态旅游持续稳定发展。

实践证明,利用农科基地办旅游是切实可行的。它投资省,风险少,周期短,见效快,已成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但一项事业要想取得成功,离不开党的好政策,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和行业管理。我们之所以能够取得一定的成绩,是因为得到了珠海市委、市政府和市农委,特别是市旅游局和旅游协会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同时,我们也得到了国家、省旅游局、省旅游协会的肯定和支持,在98年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活动检查验收时给予高度评价,认为基地是“珠海市最具发展潜力的旅游景区之一”,并将99生态旅游年珠海开年仪式放在我中心隆重举行。所有这些都推动了我中心旅游业的发展,而旅游业的创收又为科研加大了投入,形成良性循环,促进我中心科研等各项事业和发展。

五、今后的发展设想。

生态旅游农业,已登上大雅之堂,它将成为旅游业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具有不可估量的发展潜力。传统农业生态旅游给人是自然纯朴的田园风光,而现代高科技农业生态旅游带给人们的则是不可思议的神奇世界和无可抗拒的巨大诱感力和吸引力,因而则更具发展前景。难怪有不少港澳游客来了五六次还想来。与主题公园景观相比较,高科技农业生态旅游则更富于创意与变化,一年四季均可推出新的旅游吸引物。

开展农科生态旅游可以实现社会、生态、经济三个效益的统一。通过社会各层人员的观光、旅游,可更好更广泛地普及良种良法等农业科技知识和生态环保知识,提高参观者的科技和环保意识以及发展“三高”农业的积极性。

生态农业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最佳模式,通过一系列农业高新科技,将农业生产及农产品加工以具有观赏价值的艺术风格充分体现出来。它不仅可以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丰富人们的生活内容,更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因此,结合本地实际,建立资源、生态、旅游等为支柱的生态旅游农业产业体系,不但具有巨大的市场前景和发展潜力,更可以将社会、经济、生态三大效益合理地统一起来,必将为本省乃至全国部分地区探索出一条现代农业综合协调发展的产业化道路。

高科技农业发展篇2

关键词 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生态旅游农业;青海互助

中图分类号 F30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1)12-0380-02

1 长春农博园建设实践的调查

1.1 场馆设施建设较完善,园区规模更加宏大

长春农博园于2008年建成投入使用,位于长春市净月经济开发区,与净月潭国家名胜风景区毗邻相望,区位优势明显,生态环境良好,交通十分便利。园区占地面积106.0 hm2,分展馆区和展场区两部分,其中展馆区27.0 hm2,又分为展馆、农业机械展示区、农村消防安全宣传及消防器材展示区三大板块。展场区79.0 hm2,包括13.4 hm2现代种植业展示区、6.0 hm2高新设施农业展示区、3.0 hm2休闲果树展示区、1.5 hm2君子兰种植展示区、4.2 hm2精品畜牧业展示区、2.0 hm2农村新型能源展示区、4.4 hm2美食文化展示区及12.0 hm2大型停车场。宽敞的道路、错落有致的园林式绿化、成片的绿地环抱着各个小区,把整个展场区连接成一个现代农业大观园。

1.2 现代种植业区布局合理,示范性、观赏性更强

展区在原有格局上进行调整创新,依据天然地形地貌,安排融合农业生态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农业科技的农业生态艺术景观,增强了展场区的现代农业观光休闲功能。该展区分为现代化温室区和种植区两部分。

现代化温室区主要包括5 000 m2君子兰展销厅、3 000 m2葡萄展示园、2 000 m2樱桃展示园和5 000 m2观光农业展示园。整个温室区展示、示范国内外新、奇、特蔬菜、瓜果及君子兰、葡萄、樱桃等,具有良好的科技示范、产业示范和旅游观光价值。

种植区主要以引进适宜当地的新品种为突破口,设有金皮角瓜、赤茄、黑花生、紫薯、灵芝、玉米、大豆、水稻、经济作物等15个小区,共种植优良品种3 500多个。着力提高为农民进行科技指导和示范的作用。

园区还包含纵横交错的11条共1 300 m的休闲绿化长廊,种植了极具药用价值的五味子、金银花,观赏性很强的各类葫芦及模样特异的观赏瓜等,集食用、药用和观赏功能于一体,也是游人休息、乘凉的好场所。

1.3 高新设施农业展示区进一步完善提升,打造成最为靓丽的精品之作

集国内外先进的技术设施于一体,建筑面积6 hm2的连栋智能温室,集中展示世界设施园艺的前沿品种、技术和设施。展区分成8个功能分区,分区面积6 400 m2,共种植品种百余种,逾30万株。在种植技术和种植模式上,展示了立体管道式营养液栽培模式、草莓反季节种植技术和立体栽培模式、番茄树长季节营养液栽培技术、长季节规模化无土栽培技术、滴溅式节水灌溉技术、各类叶菜立柱式基质型立体栽培模式、基质栽培模式和家庭式盆栽模式与观赏植物的搭配等。种植番茄、茄子、辣椒、黄瓜等大小、颜色、类型不同品种40个,栽培西瓜、甜瓜、苦瓜等果皮、果色、大小不同的品种20个。种植草莓的品种有清香佐贺、卡尔特一号和达思罗。200 m2的植物工厂,全面采用作物生长环境完全由计算机自动控制的世界设施园艺前沿技术,展示人工光源与自然光源相结合的条件下蔬菜工厂化育苗、生产的全过程。

1.4 园区建设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将生态赋予更高的地位

在考察学习中,了解到长春农博园把生态发展体现在园区建设的每一个细节上、每一个角落上,随时随地都能让人感受到绿色生态的气息,将绿色生态农业的理念发挥得淋漓尽致。园区内都有一个共同点,树、石、草坪、水等生态元素不是简单的堆积,而是自然地排列构成景观的精髓,温室周围的绿化、广场的绿化、各个小区的绿化、小景观的布置都力求保持自然风貌。园区的每一个关键点都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将生态赋予了更高的地位。

2 互助县农业示范园区建设与长春农博园的差距

2.1 规模

长春农博园以“科技与绿色、交流与发展”为主题,以“促进转变方式、推广应用科技成果、拓展扩大经验交流、示范引领现代农业”为宗旨,遵循“立足创新、突出特色、丰富内容、提升质量”的思路,成为展示推介全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产品贸易和农业对外合作交流、引领现代农业快速发展的重要窗口和平台[1-3]。被命名为部级农业示范园区,而且在这里举办每年一届的“中国长春国际农业·食品博览(交易)会”,至今已成功举办9届,而互助县农业园区建设才刚刚起步。

2.2 资金投入与技术

长春农博园自建园以来,由国家农业部、吉林省人民政府、吉林省农业厅、长春市人民政府等上级部门和招商引资等方式先后投资达27亿元,而且政府每年保证500万元以上的财政支持。在技术上,主要以吉林省农业委员会、吉林省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吉林农业大学等科研单位和学校做后盾,而园区正好坐落在吉林农业大学内,技术力量比较雄厚,科研、示范、推广等项目显而易见。由于受自身财力、地域条件等因素的限制,互助县园区建设相对滞后,经营理念、规划设计等方面与长春农博园存在差距,需进一步加强。

2.3 运行机制

互助县园区规划起点低,功能定位模糊,建设的思路、体制、机制差距甚远,园区建设投融资渠道较窄,利用外资项目少、规模小[4-5]。

3 互助县农业示范园区建设策略

3.1 鼓励社会全方位融资,推动园区建设

政府应加强引导,吸引外资,加大信贷投资额度,主要通过抓项目、抓开发、抓招商等加强社会融资,以推进园区建设步伐。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做大蔬菜生产基地,并建立与之相匹配的储藏保鲜库、蔬菜批发市场和农畜产品交易市场若干。政府应积极出台有关优惠政策,鼓励大型涉农企业参与园区建设。结合当地地理优势,发展高效农业,开展以游客体验农事情趣为主体的农业旅游,努力把互助县农业示范园区建设成全国最具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示范园[1]。

3.2 走产业化发展道路

3.2.1 发挥龙头科技企业带动作用。鼓励科研成果转化成公司经营,拓宽农业发展链条。一是以“青海互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为龙头,在各乡镇,如加定、红崖子沟、巴扎等地建立油菜制繁种基地0.14万hm2,其中杂交油菜0.09万hm2,做大、做强杂交油菜制种产业。在此基础上,积极组建“互丰种业集团”,下设油菜制种、马铃薯制繁种、食用菌生产、小麦良种繁育和农产品销售等5个子公司,着力打造“互丰”品牌,统筹全县种业,统一管理,规范运作,力争到2015年,全县制种业面积达到2.67万hm2,集团销售收入达到1亿元。二是以青海霍普兰德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为龙头,在林川、台子、丹麻乡镇建立马铃薯制繁种基地1.01万hm2,做大、做强马铃薯制繁种产业。三是以“青海谷丰粮油进出口有限公司”为龙头,在塘川镇、威远镇建立优质蚕豆制繁种基地0.15万hm2,做优做特蚕豆制繁种产业。四是以青海绿革农业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为龙头,重点在林川、东和、丹麻、五十等乡镇培育食用菌产业带,做好食用菌相关项目。五是以青海杨光良种猪养殖有限公司和青海八眉猪原种育繁场为龙头,在威远、台子等乡镇发展规模养殖户700户,做优、做强高原瘦肉型生猪产业,做大、做强“互助八眉猪”品牌[2]。

3.2.2 发挥龙头加工企业带动作用。围绕5个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农牧业开发公司搞好协调服务,积极搭建园区+企业+协会+基地+农户平台,着力培育主导产业,大力发展订单农业,为企业建立较稳定的农产品加工生产基地。分别以青海汉尧农副产品加工有限公司、青海金大地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青海谷丰粮油进出口有限公司、青海介实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为龙头,分别在适宜的地理位置建立优质油菜生产基地0.53万hm2、推广马铃薯全膜双垄栽培技术0.33万hm2、建立马铃薯加工生产基地0.53万hm2、建立专用型马铃薯加工生产基地0.07万hm2、建立优质蚕豆制繁种生产基地133.33 hm2、建立特色蔬菜生产基地0.17万hm2、新建日光节能温室5 000栋。同时,按照“扶优、扶大、扶强”原则,积极培育和发展壮大农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紧紧围绕生产、加工、贮藏、销售等环节,进一步加大政策和资金扶持力度,重点扶持青海互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和青海杨光良种猪养殖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充分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3.2.3 加大科技投入比重,突出品牌优势。一是组建农业科技专家工作站,提供技术指导[6-7]。二是广泛开展技术培训。如开展“阳光工程”、“雨露计划”等技能培训项目,以完善农民技术培训体系。三是提高产业技术投入比重。四是打造品牌文化,广泛宣传,提高园区知名度。如打造高原夏菜、互助食用菌、互丰牌杂交油菜、互助马铃薯、塞纳牌蚕豆、互助八眉猪等农产品品牌,增强影响力。通过郁金香节、国际热气球赛、青洽会、环湖赛等途径,宣传农业示范园区建设成果,提升园区知名度,以进一步推动农业园区建设。

4 参考文献

[1] 徐连贡.加大科技投入 创新发展模式——加快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的思考[J].中国土族,2010(2):20-22.

[2] 袁长明.东合市仙湖现代农业示范园[J].东坡赤壁诗词,2011(1):19.

[3] 文龙娇,杨学军,李敏.农民专业合作社“三方”合作关系调查[J].农业科技管理,2011(1):54-57.

[4] 高英.钟勉副省长调研旺苍现代农业园区建设[J].四川农机,2011(1):45.

[5] ,刘向阳,王子武.创建现代农业样板——安徽省涡阳县创建高产高产“吨粮田”纪实[J].农村工作通讯,2011(3):50.

[6] 谭可菲,张树权,李德新,等.2010年甘南县兴十四村现代农业园区大豆生长中后期虫害的发生与防治[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1(2):57-58.

高科技农业发展篇3

中央财政用于农村科技的投入“十五”比“九五”期间增长了2倍,“十一五”期间又有进一步的增长,农村科技工作取得丰硕成果,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增强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等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2007年,我国粮食总产量继1999年以后再次超过5000亿公斤,单产也创下新高。科技进步正在成为农业农村发展的主要动力与标志。

首先,农业科技进步在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促进农业稳定发展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国家把农业科技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大幅度增加投入,强化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应用,成效显著,科技进步对农业的贡献率由“九五”的37%提高到“十五”的48%。“粮食丰产科技工程”的实施,集成创新了一批粮食丰产重大关键技术,至2006年累计增加粮食2043万吨。培育出了杂交水稻、杂交玉米等一大批新品种,使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5%以上。农业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水平大幅度提升,每年为国家挽回粮食损失2500多万吨。“奶业重大科技专项”的实施,为基本解决我国喝奶难的问题做出了重要贡献。“农产品加工重大科技专项”促进了农产品加工专用品种选育和技术装备研发,带动出口创汇5.02亿美元,促进农民增收累计达到54.3亿元。

其次,农业科技和农村民生科技创新取得重大成果,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技术储备。“十五”以来,我国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取得多项重大技术突破,许多技术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我国农业科技总体水平在发展中国家处于领先水平。农业生物技术在超级杂交水稻、小麦细胞工程、家蚕功能基因组等方面的研究水平居于国际领先地位。面向农村民生需求,积极推进农村城镇化科技开发,在村镇规划、农民生活环境改善、农村资源和生态保护等方面取得一批重要成果,为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提供了技术基础。

再次,多元化、社会化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取得显著进展,农村科技成果不断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加快了农村基层科技进步。近年来,农村科技创新效率大幅度提高,市场机制在科技推广服务中作用更趋明显,多元化、社会化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发展较快。科技特派员、农业专家大院、农技110、农村科技合作社等多元化农村科技服务创新机制不断涌现、发展并壮大,引导了一大批科技人员深入农村一线创新创业。例如:科技特派员工作已扩大到31个省(区、市)的1039个县,共有科技特派员4.5万名,直接服务近4万个村的900多万农民;2006年以来共向农村引入动植物新品种1.67万个,推广先进适用新技术1.41万项,实施科技开发项目1.1万项,增加收益48.4亿元。公益性农技推广体系和多元化、社会化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相互衔接、相互补充,加快了科技入户和农村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推动了农村基层科技的发展进步。

特别值得提出的是,在年初抗击雨雪冰冻灾害的斗争中,我国广大农业科技人员发挥了重大作用,科研院所科技人员放弃休假,深入调研,在短短二周内提出了几百条有关于抗灾救灾和灾后重建的科技措施,广大农业科技特派员深入一线和受灾农民共同抗灾重建,表现出高度的责任心,也显示了多年来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的积累。

我国农村发展已经进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的历史阶段,与新农村建设的要求相比,当前,农村科技发展布局还不完全适应农村快速发展的需要,如何形成新时期农村科技统筹、协调发展的新布局呢?

一是围绕新农村建设的需求,进一步加强农村民生科技,统筹农业科技和农村民生科技发展。“三农”问题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核心是农民问题,不能将农村科技作为农业科技的简单延伸,更不能简化成农业科技。实践表明,科技是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的基础性力量;科技不仅承担有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重任,也承担有推进改善民生的职责。新时期农村科技必须坚持以需求为导向,落实十七大关于改善民生的精神,在强化农业科技的同时,自觉把服务农村社会发展、改善农村民生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实现农业科技和民生科技的协调发展。加速农业科技创新和进步,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核心是要把握中国特色;要落实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农业科技创新任务,推进中国特色现代农业技术体系建设;要充分体现中国特色农业区域布局,走东中西部各具特色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要加快发展循环农业、高价值农业、合作农业关键技术,引导现代农业发展方向。加速农村民生科技创新和进步,重点是要把握农村住宅、饮水安全、农民健康等农民最迫切、最现实的需求,加快新兴产业、乡村社区和城镇化等科技开发;目前,农村民生科技已有一定基础,但总体还比较薄弱,有很大的拓展空间,需要做出更为系统的部署。

二是要推动农村科技重心下移,使农村科技更好地面向基层、服务基层,统筹研究开发和应用服务。从根本上来说,农村科技发展的成效必须通过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农民增收和农民生活质量提高体现出来。农村科技面向的群体大、范围广,各地的情况千差万别、各不相同,这是农村科技的独特性所在,也是农村科技应用服务的难点所在。国家已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促进了农村基层科技的快速发展,提高了农村科技成果转化率。但从总体上看,我国农村科技应用服务和农村基层科技发展能力还比较薄弱。突出表现在:农村一线科技人才短缺,我国平均2000多个农村劳动力中才有一名农业技术人员,人才流失趋势仍未根本扭转;科研机构、大专院校特别是县(市)农村职业学校与农村发展结合的力度、深度有待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科技发展能力和活力不足。新时期农村科技必须在加强研究开发的同时,切实推动农村科技重心下移,把满足广大农民和广大农村千差万别的技术需求作为重大战略目标,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着力推动,实现研究开发和应用服务的统筹发展。

三是在加强政府引导的同时,更充分地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统筹政府引导和市场机制。农村科技具有公益性和市场性双重特征。在以生物技术为基础的新品种培育等前沿技术研究,数字农业等重大关键技术研发,农村医疗和农民健康等关系民生的公益性技术方面,应切实保障政府投入。这是我国农业农村独特的发展情况所决定的,也是世界各国推动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普遍做法。在农村科技应用服务环节,市场机制有很大的空间。建国以来,我国政府投入建立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对改变我国农业农村面貌发挥了重要作用;实践证明,这符合当时我国农村发展的水平和规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机制正在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科技特派员等工作之所以取得显著成效,根本原因是在政府引导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调动了广大农民和科技人员两个积极性,为我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走出了一条新路子。新阶段,必须在加强政府引导的同时,加大力度,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农村科技创新服务和农村科技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近年来,中央一系列重大支农、惠农政策得到落实,形成了全社会关注、重视“三农”的大好局面。当前,如何把农村科技工作落到实处呢?

新时期,要把农业农村科技进步作为加强农业基础建设、推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促进城乡一体化的重要内容,摆在科技工作更加突出的位置。要按照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和中央一号文件的要求,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要紧紧抓住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创新型国家建设带来的重要机遇,重点突出农业科技创新、农村民生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创新、基层科技发展等四个方面,扎实推进新时期农村科技发展。

如何实现农业科技创新呢?

我认为主要有以下两点:第一,围绕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发展现代农业,大力推进农业重大关键技术研究和集成创新,加强农业高技术研究。将自主创新摆在突出位置,支持公益性农业科研机构和高等学校开展基础性、前沿性研究,加强产学研密切结合,不断增强创新能力和储备能力。从我国实际出发,瞄准世界农业高技术发展前沿,重点发展农业生物技术与分子农业、农村信息化与数字农业、环控农业和节能减排、农产品精细加工等技术。加强“粮食丰产科技工程”等的实施,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并深入探索跨区域实施重大农业科技工程的经验。加强畜禽、农产品质量安全科技开发和应用,为调整农业结构,保障农产品安全、有效供给提供支撑。整体推进农业技术研发,提高农业效益,积极发挥农业的原料、能源、生态、文化等多种功能。

第二,加强体制和机制创新,调动科技人员和农民两个积极性,建立健全多元化、社会化农村科技服务体系。把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作为当前农村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突破口。通过采用新技术和新机制,逐步实现农村科技的“零距离服务”。全面推进科技特派员工作,继续推广农业专家大院、星火110、农村科技合作组织等新型农村科技服务模式。在科技特派员等工作取得重大进展的基础上,把农村科技服务的对象从偏重个体农民向农民、农村中小企业、农民合作组织等并重拓展,把服务领域从偏重农业向农村产业、民生等并重拓展,同时积极探索农村科技服务的政策支持措施。提高农村科技服务的组织化程度,从全国、县(市)基层、农村社区等不同层面,探索发展科技综合服务平台,系统提升农村科技服务能力。加强农村科技信息资源开发,推动统一全国农村科技信息服务公益性号码,加快推进农村信息化。

当前,还有什么迫切工作需要做好呢?

第一,面向农村民生需求,加快农村民生科技进步,为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提供科技支撑。要把握农村民生改善和发展中的共性、迫切技术需求,启动实施新农村建设民生科技行动,以农民健康、农村清洁能源开发利用、农村饮水安全、农村康居工程、农村人居环境、农民就业创业为重点,加强关键技术开发和集成应用。要争取在农村住宅、小城镇建设和发展等领域实现优先突破。加强农村实用科技人才培养,重点培养一批乡土科技人才,鼓励农村实用科技人才开展科技创业,带动农民就业,促进农村劳动者素质的整体提高。继续推进科技扶贫和生态脆弱地区科技开发,探索贫困地区和生态脆弱地区依靠科技推进新农村建设的经验。

高科技农业发展篇4

农业,是历史悠久的产业,更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截至目前,农业的发展经历了刀耕火种的原始农业、传统农业、现代农业、生态农业等4个主要阶段。在现代农业阶段,人们大量投入机械化设备、大量施用化肥农药,尽管大幅度提高了农业生产力水平,却造成了生态环境的严重污染,影响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当人类面临日趋严峻的全球性生态危机时,人们开始反思现代农业的生产方式,并尝试建立旨在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保持生态稳定和持续高效的现代生态农业体系,循环农业应运而生。生态农业强调农业生产的生态效益,而循环农业在强调生态效益的同时,强调经济效益,突出资源循环利用、节约利用。生态农业、循环农业都是以农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生态农业是循环农业的基础,而循环农业则是生态农业发展的高级阶段[1]。循环农业是循环经济理论在农业领域的具体运用,发展循环农业蕴含着丰富的科技哲学价值理念:循环农业强调在农业生产、消费、流通各环节,以及农产品生命周期中,减少物质、资源、能源投入,减少废弃物、污染物的排放,实现农业生产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的“双赢”,最终实现农业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笔者综述了发展循环农业的科技哲学理念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促进我国循环农业发展的对策,旨在探索中国循环农业发展的新路径,实现我国农业的跨越式发展,实现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的转变。

1发展循环农业的科技哲学理念

脱离了正确价值观的引导,科技发展就会偏离正确的轨道,很难转化成生产力。循环农业是以现代农业科技为基础的农业生产模式,属于人类活动方式的范畴,必然体现人的观念、意志和情感。发展循环农业,不仅要考虑如何发展的问题,还要考虑为谁发展的问题,要深入思考发展循环农业的科技哲学价值。发展循环农业,体现了可持续、绿色和生态伦理的科技哲学理念。

1.1可持续理念

循环农业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农业可持续发展包括两层含义:一方面,人类在利用自然资源的过程中,要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把大自然视为人类共同的家园,实现“代内公平”;另一方面,人类在利用自然资源的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当前利益,更要考虑长远利益,农业生产不能以牺牲后代利益为代价,实现“代际公平”。可见,发展循环农业,不是简单的农业生产模式选择问题,更是一个伦理道德问题。发展循环农业,要求我们在面临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当代利益与后代利益的冲突时,兼顾社会利益、后代利益,要在充分考虑各方利益的基础上,对自身的环境行为作出理性的道德判断。循环农业强调产量、质量、环境、效益的有机结合,强调在不破坏资源环境的条件下,依托现代科技手段,不断延伸农业产业链、实现农产品价值增值、降低农业生产投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达到农业生产持续发展、物质资源高效利用、农产品供求平衡、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目的。

1.2绿色理念

人类的生存、发展和繁衍依赖于人类诞生之前的自然生态系统,这个系统一旦被破坏,将很难在短时期内完全恢复,人类也将为此付出巨大代价。循环农业要通过减量、循环和再利用来实现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的目的,强调在向人类提供绿色产品的同时,营造绿色环境[2]。绿色产品、绿色环境是人类反思现代农业生产大量使用机械、大量施用化肥农药影响食品安全、导致环境污染而提出的。绿色产品是在生产、加工、使用、回收过程中,不会(或很少)造成污染的农产品。绿色农产品在生产过程中,要求严格控制农药和化肥施用量,避免药物残留及环境污染,避免影响人类健康、摧残生态环境,构建有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绿色环境。从这个角度讲,发展循环农业,不是简单地考虑食物、食品安全,更要考虑人类共同的生存环境,承担起相应的公共义务和道德责任。

1.3生态伦理理念

农业生态系统是一个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平衡系统,循环农业遵循农业生态系统的生存法则和生态规律。人类在为破坏生态环境付出沉重代价的同时,对人与自然的关系有了更加清醒的认识,提出了循环农业的发展模式,生态伦理观也随之产生。作为循环农业发展观的具体体现,生态伦理观要求人类在开发、利用大自然时,应该有所为、有所不为:在利用现代科技设备开发大自然的同时,不能以牺牲后代利益为代价过度索取,更不能浪费资源;在利用高效农药、化肥祛除病虫害,获得农业丰收的同时,不能把道德义务和生态伦理抛诸脑后;在追求自身生存权利的同时,应认识到人类与其他生命物种一样,是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之一,人类应该尊重其他生命物种的生存权,不能无节制地剥夺其他物种的生存空间。例如,生态伦理观认为,害虫尽管有害于农业生产,用大量化学杀虫剂清除并不是理想选择,应该根据生物食物链规律,让害虫的天敌控制害虫,维护生态食物链的完整性,维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3]。

2存在的问题

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生态环境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现代农业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物质装备水平的不断改善,农业科技进步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显著提高。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农业劳动生产率还不高,农业科技水平无法完全满足支撑循环农业的需要,加上受观念意识、人才队伍建设、农技推广等因素的影响,发展循环农业仍然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

2.1发展循环农业的意识淡薄

发展循环农业需要政府、科研院所、农业企业和农户等各方力量的支持。首先,作为发展循环农业的推动者和主导者,政府不仅要加强循环农业理念的宣传,更需要用法律制度和财税政策来规范和引导循环农业的发展[4];其次,发展循环农业需要相应的科技支撑,作为农业科技成果的创造者,科研院所和科研工作者要根据循环农业发展战略,总结经验、探索发现,为推动循环农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更实用的科技支撑;再次,与农户相比,作为发展循环农业的主体和践行者,农业企业市场意识更强、应用现代科技成果的积极性更高,在推动循环农业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最后,在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农户仍然是农业生产者主体的情况下,农民的支持和参与是我国循环农业发展的基础[5]。为了充分发动政府、科研院所、农业企业、农户等各方力量,需要加强宣传,改变发展循环农业意识淡薄的现实困境。#p#分页标题#e#

2.2农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

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科技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据统计,2000―2009年间,我国受到部级及以上奖励的科技成果多达12 000多项。多项重大科技成果的诞生,在产生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收到了较好的社会效益,推进了循环农业的发展。但总体来讲,我国农业科技成果的原创性不强,农业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的自给率不高,多数高科技装备依靠进口,农业科技研究以跟踪和模仿为主,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科技进步的贡献率亟待提高,农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

2.3农业科技人才队伍不强

人才是科技创新的关键和科技发展的基础。目前,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尽管农业科技队伍规模庞大,但真正的顶级人才、领军人才不多,在国际社会有影响力的科技人才更少。多数农业科技工作者科研能力不强,工作业绩平淡,不利于农业关键技术的攻克;另一方面,农业科技传统学科人才多、新兴学科人才少,人才学缘结构、学科结构、专业结构、行业结构单一,跨学科、跨专业、跨行业的复合型人才少。农业科技人才队伍结构、学构结构方面存在的上述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农业科技进步、限制循环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2.4农业科技推广效率低

农业科技成果经过推广并应用于生产实践,才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存在3方面的问题:首先,农业科技队伍规模庞大、但相对比例低。截至2010年初,全国已有1 400多个农业科研机构、16万职工、18.5万个农业技术推广站和150多万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庞大农业科技队伍,但与巨大的农业劳动力人数相比,我国农业科技人数比例偏低。以农业科技推广队伍为例,与美国平均每400名农业劳动力中有1名农业科技推广者相比,我国农业劳动力与农技推广人数比为2 000∶1;其次,由于农业科技推广经费紧张、工作条件差、工作待遇低,农业科技推广队伍人才流失严重、稳定性差,多数农技推广人员是兼职人员;再次,农技推广的最终接受者———农民的文化素质偏低,对农业新技术的接受能力差,影响了农业技术推广效果和循环农业的发展。

3对策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发展状况事关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大局。积极倡导、宣传循环农业理念,加强基础研究与技术创新,强化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和农业科技推广力度,是发展我国循环农业的必然选择。

3.1创新体制机制,倡导循环农业理念

制度和观念因素是推动循环农业发展的持续动力和重要保障。推进农业科技体制机制创新,主要是完善循环农业发展的政策法律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具体来讲,一是明确农户、企业、行业协会、政府部门的相关职责及违法责任,建立、完善法律法规体系,构建有利于循环农业发展的法律环境[6];二是强化标准体系建设,主要是建立绿色GDP考核制度、鼓励绿色消费,制定更加严格的节能标准、排放标准、清洁生产标准等;三是积极宣传循环农业发展理念,构建社会公众、新闻媒体、执法机构共同参与的全面监督机制,在全社会范围内倡导建立循环农业生产观、消费观、发展观、价值观,使循环农业理念深入人心。

3.2加强基础研究与技术创新力度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科技竞争力是国家科技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包括了农业基础研究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两个方面。提高农业科技竞争力,首先,要加大农业基础科学研究,提高农业科技原始创新能力。农业科技原始创新,是对农业基础研究成果的新突破,是农业科技发展的基础。我国农业基础科学研究要立足于发展循环农业的技术约束,在加强国际合作的基础上,力争在生物基因、生物信息、重大畜禽疫病控制、重大灾害防控、农业集约化生产、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等基础研究领域实现重大突破[7]。其次,要强化农业技术创新研究。农业技术创新研究要以市场需求及生产需要为导向,不断提高科技成果的实用性,促进农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当务之急,要围绕病虫害防治技术、新能源开发技术、节能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等关键技术展开深入研究,推进循环农业向纵深发展。

3.3加强科技人才和农民素质建设

发展循环农业,不仅需要先进科技支撑,还需要农民的支持配合。一方面,要加强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首先,要在调整收入分配制度、人才评价标准的基础上,完善农业科技人才激励机制,吸引更多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加入农业科技队伍[8];其次,要依托农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机构,加大农业科技人才培养力度,更要依托国家重大科研项目、技术研发基地等,培养、造就一批具有国际前沿水平的农业科技领军人才;再次,要通过国际科研联合攻关等途径,强化农业科技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为青年科技人才创造良好的成长、成才环境。另一方面,要强化农民文化科技素质培养。作为循环农业的参与者和农业科技推广的接受者,农民科技素质的高低,决定了农业科技创新、推广的成败。强化农民文化科技素质培养,主要是培养农民接受、掌握现代农业技术的能力。首先,要根据农民需要和农业生产活动特征,通过技术培训、现场指导、专业培训等方式,开展形式多样、易学易懂的技能培训,推进农业科技进村入户;其次,要在加大对农民教育培训财政支持的同时,整合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推广机构等各类教育、培训机构的资源和力量,鼓励企业、行业协会等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构建一个师资力量强大、教学设施良好、培训内容实用性强、农民欢迎的农业科技培训体系。

3.4强化农业科技推广力度

首先,要优化农业科研机构布局。主要是改变过去按城市建制设置农业科研机构的方式,按农业生产、生态特征重新布局农业科研机构,便于按区域农业生产特征提供专业化、高质量的科技服务,及时解决农业生产中的技术难题;其次,要根据农业科研机构的公益性特征,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做法,在加大政府财政投入的同时,立法保障农业科技研发的稳定发展,倡导建立农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农业企业、行业协会、农民组织、国际机构合作与交流的长效机制;再次,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农业科技研发、推广过程中的导向功能,充分调动企业参与农业科技研发、推广的积极性,提高农业科技研究、推广的实用性,促进农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最后,要强化农业科技推广人才培养。一方面,要在改善农业科技推广人员工作环境、提高工作待遇的基础上,建立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农业科技推广人才任用机制;另一方面,要改革农业科技推广工作方式,农业技术推广不仅仅是送资料、送设备,更要送知识、送技能。要根据授之以渔的逻辑,强化对农民的知识教育和技能培养,使农业科技推广真正落到实处,取得效果。#p#分页标题#e#

4小结

高科技农业发展篇5

1建国以来我国农业科技政策的发展历程

新中国的成立,使我国科学技术发展掀开了新的一页。建国60年来,我国农业科技取得了辉煌成就,这与农业科技政策的作用是分不开的。建国以来,我国农业科技政策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作如下划分。

1.1曲折发展时期(1949—1976年)

(1)农业科技发展得到新生人民政权的重视。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隆重召开,颁布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共同纲领》。明确规定,要努力发展自然科学,以服务于农业建设。其第三十四条规定,在一切已彻底实现的地区,人民政府应组织农民及一切可以从事农业的劳动力,以发展农业生产及其副业为中心任务,并应引导农民逐步地按照自愿和互利的原则,组织各种形式的劳动互助和生产合作。在新解放区,工作的每一步骤均应与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相结合。人民政府应根据国家计划和人民生活的需要,争取于短时期内恢复并超过战前粮食、工业原料和外销物资的生产水平。应注意兴修水利,防洪防旱;恢复和发展畜力,增加肥料并改良农具和种子,防止病虫害,救济灾荒,并有计划地移民开垦;保护森林,并有计划地发展林业;保护沿海渔场,发展水产业;保护和发展畜牧业,防止兽疫。这成为建国初期我国农业科技工作的指针,农业科技发展的帷幕由此拉开。

(2)农业科技发展纳入科技发展规划。1956年,国务院组织全国600名科学家制定出我国第一个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即《1956—1967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在该规划制定的57项任务中,选出12个重点,其中第10个重点是农业的化学化、机械化、电气化的重大科学问题,因为它关系到5亿人口生产和全国人民生活的问题。在耕作制度、农业机械选型、农村动力来源和小型发电设备、地方电力网的建立、化学肥料、防治病虫药剂、灭草剂的生产等方面都有大量的科学问题。1960年通过《1956———1967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对改善农业科学研究工作和技术指导工作专门提出了明确要求:根据需要和可能条件,建立和改进农业科学研究工作和技术指导工作的机构;农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指导,必须同农民群众的生产实践密切地结合起来;从具有相当生产经验和一定文化程度的农民中间,为农业合作社培养初级和中级的技术人才等。20世纪60年代中苏关系突变,要求我国必须独立解决经济问题和国防尖端科技问题,以及重大基础科学问题,并向世界科技水平迈进。此时制定了《1963—1972年科学技术规划纲要》(简称《十年科学规划》),规划要求“全面安排,充实基础,重抓两头”,其中“两头”是指“农业和有关解决吃穿用问题的科学技术问题,以及尖端技术”。《十年科学规划》共有10章,其中第4章是农业科学技术,指出:十年全国农业科学技术工作的任务就是要多快好省地为农业技术改革提供确切的科学技术依据和研究成果,要加强农业研究,促进农业发展,规划了农业科学基础理论的研究和新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

(3)农业科技发展遭受10年停滞。在“”中,、反革命集团篡夺了党和国家的最高权力,他们高举“阶级斗争”的大旗,将“抓革命”放在首要地位,广大知识分子变成了“臭老九”和反动学术权威。建国后建设起来的农业科技队伍处于崩溃的边缘,农业科研院所、农业高等院校被撤消或停办,农业科技遭受了巨大灾难。1975年四届人大一次会议,总理在报告中提出“要全国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使我国国民经济走在世界前列”。邓小平在主持国务院日常工作时,对“”中的混乱局面实行全面整顿。但“”给我国农业科技事业造成的损失是无法估量的,这将成为中华民族永久的教训。

1.2恢复调整时期(1976—1985年)

(1)拨乱反正,重新认识农业科技的重要地位和作用。1976年,“”结束。1978年3月18日,被誉为“科学春天”的全国科学大会召开。大会通过了《1978—1985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要求集中力量,在农业等8个影响全局的综合性科学技术领域、重大新兴技术领域和带头学科,作出突出成绩。其中,对农业科学技术的主要要求如下:发展与机械化相适应的耕作制度和栽培技术;解决南水北调工程及有关的科学技术问题;全面提高良种的高产、优质和抗逆性能;实行科学施肥,研究生物和化学模拟固氮;尽快解决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加强林、牧、渔各业的科学研究,研制各种高质量高效率的农业械具;建立农业现代化综合科学实验基地等。重点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有7项,其中农业方面有17个方面,涉及到的政府部门有一机部、六机部、农林部、国家农垦总局、国家林业总局、国家水产局、中国科学院、水电部、化工部、教育部、商业部、轻工部、国家地质总局等。

(2)重心转移,将农村经济发展视为农业科技工作的重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全党工作重心转移,这成为新时期我国科技发展战略重心转移的客观基础。1980年全国科技工作会议召开,邓小平指出“必须把经济、社会发展与科技发展结合起来,克服它们相互脱节的毛病”。1981年我国科技发展方针确定为“发展国民经济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为发展国民经济服务”。1983年编制了《1986—2000年中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此规划对农业科技的指导意义,一是强调了农业科技与农村经济的结合;二是促进了农业科技成果迅速广泛地应用于农业生产;三是出台了面向农村的“星火计划”等科技计划,为国家管理农业科技活动、配置农业科技资源等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1.3改革创新时期(1985年至今)

(1)推进农业科技体制改革。1985年的《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要求改革农业科学技术体制,使之有利于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推动农村经济向专业化、商品化、现代化转变。各级政府对于重大的农业技术开发项目或区域开发项目,应打破部门、地区的局限,实行公开招标,择优委托。各地要围绕农林牧副渔的商品生产基地的建设,积极会同各方面的科学技术力量,发展多种形式的联合。省以上农业科研机构和农业高等学校要加强合作,用较大的力量进行超前一步的研究和开发工作,并且建立科学技术成果综合运用的示范基地。要鼓励和推动城市各行各业的科学技术人员和科学技术机构向农村提供各种技术成果、信息和技术服务。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应同研究机构、高等学校密切合作,加强同乡镇企业、各种合作组织以及专业户、技术示范户、能工巧匠的结合,以点带面,积极做好供、产、储、运和加工等各方面的技术服务以及新技术的推广工作。要推行联系经济效益计算报酬的技术责任制或收取技术服务费的办法,使技术推广机构和科学技术人员的收入随着农民收入的增长而逐步有所增加。技术推广机构和研究机构可以举办企业型的经营实体。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和研究机构的事业费,仍可由国家拨给,实行包干制。应当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单位逐步做到事业费自给。1992年,国务院《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纲领》,要求进一步深化农村科技体制改革。要保证农业科技经费的稳定增长与农业科研队伍的持续发展。国家和地方要支持和引导县及县以下农业科技机构逐步发展成为独立核算的、综合性的技术开发、推广、服务经营实体,实行有偿服务,以增强农业科技推广工作的活力。用先进适用的工业技术装备新型的农村企业,对农户进行商品生产全程服务,推动其产品进入国内外市场。对农民进行经常性的技术教育和培训,培养新型农民。

(2)加强农业科技立法。1986年,我国第一次发表科技白皮书《科学技术政策指南》。随后,《科学技术进步法》、《专利法》、《技术合同法》、《科学技术普及法》等颁布施行。同时,一些农业法律法规相继出台,如《农业技术推广法》于1993年通过;《农业法》于1993年通过,2002年修订,自2003年3月1日起施行;《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于1997年10月1日起施行;《种子法》于2000年通过,2004年修正等。

(3)重视农业科技发展规划。《科学技术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纲要(1991-2000)》规定了今后10年农业科学技术发展目标,大力开发、推广科技成果和先进适用的生产技术;主要农业领域的科学技术水平达到80年代初的世界先进水平,一些优势领域继续保持世界领先地位;全面提高乡镇企业和国营农场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形成比较完整的农业科技研究、发展与推广的组织结构、工作体系、服务体系。《全国科技发展“九五”计划和到2010年长期规划纲要》,规定农业是国民经济最重要的基础产业,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科技进步。“九五”期间农业发展的重点是:确保到本世纪末为主要农副产品的稳定供给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为下世纪前10年主要农副产品的有效供给、提高农民收入和改善生态环境提供技术储备,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促进农村经济全面持续发展等。《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纲领》指出,必须贯彻“科技兴农”的方针。应以科学技术和现代工业为强大支柱,建立现化的农业生产技术体系,大幅度提高土地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和产品商品率,把传统农业转变到以现代科学技术为基础的现代集约农业上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科技教育发展专项规划》指出,“十五”期间农业科技发展的重点任务是:加强农业的基础研究工作;重点实施生态农业、高效设施农业、信息化农业等重大项目;提高信息、生物等高新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水平;建立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积极开展农业标准化工作;培育农业技术市场;建设优质高效农产品示范基地。2004年完成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确定了农业等11个重点领域,确定了“种质资源发掘、保存和创新与新品种定向培育”等9个农业优先发展主题。为实施《纲要》,国家制定了《“十一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要求加快农业技术全面升级,持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规划》确立了“开发新型肥料研制与高效施用技术,加强农业优质高产高效安全技术研究”等12个主题,要求组织实施“农林生物质工程”等8个重大项目。同时,为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农业技术的研发及推广、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农业科技型龙头企业培育等进行了规划。

2建国以来我国农业科技政策的特点

2.1党中央历来高度重视农业科技发展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在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我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始终高度重视、认真对待、着力解决“三农”问题。截止2008年底,开过的71次中共中央全会中有12次通过了关于农业问题的专项决议,占中共中央全会总次数的17%。建国以来,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党把重视农业科技发展当作全党的重要工作。1995年,在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闭幕式上,同志阐述了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12个关系,其中之一便是各产业之间的关系。发展农业,要稳定和完善党在农村的各项基本政策,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多方增加农业投入,引导二、三产业加强对农业的支持,发挥科技兴农作用。1998年,党十五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要求把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作为整个农村工作的中心不动摇,要加大科教兴农力度等。2005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作出《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要求大力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和转化能力。深化农业科研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基地和区域性农业科研中心;鼓励企业建立农业科技研发中心;改善农业技术创新的投资环境;加强农业高技术研究,继续实施现代农业高技术产业化项目;提高农业科技在国家科技投入中的比重;加快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和建设;深入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做好农技推广服务等。2008年,党的第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科技进步。顺应世界科技发展潮流,着眼于建设现代农业,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不断促进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生产经营信息化。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加强农业技术研发和集成;推进农业信息服务技术发展;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和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加强农业技术推广普及;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继续办好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等。从1982—2009年,党中央、国务院了11个以“三农”问题为主题的“一号文件”(1982—1986年连续5年,2004—2009年连续6年“一号文件”),集中凝聚了全党和全国人民关于农业科技的智慧,保障了农业科技政策实施的强制性与合法性。

2.2农业科技注重面向农村经济建设主战场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社会发展与科技发展相结合。1982年,党的十二大报告别强调科学技术对促进经济发展的巨大作用,在党史上第一次把科学技术列为国家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我国的科技发展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时期。农业科技政策也与农村经济紧密结合。《全国科技发展“九五”计划和到2010年长期规划纲要》,规定农业是国民经济最重要的基础产业,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科技进步。“九五”期间农业发展的重点之一是,促进农村经济全面持续发展,为农民奔小康、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8000万农民脱贫致富提供科技支撑。研究农林副产品综合加工技术和装备技术,使农林产品附加值提高30%左右;努力提高乡镇企业的技术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规模效益和生态效益;加速中西部地区、贫困地区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加快农村第三产业发展并提供技术支撑,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纲领(2000—2020)》提出,要深化农村科技体制改革,保证农业科技经费的稳定增长与农业科研队伍的持续发展;要引导与鼓励各级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和科技人员,配合地方政府共同进行区域经济技术的研究和开发;要增强县及县以下农业科技机构的活力。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我国农业发展必须坚定不移地走科技兴农的道路。《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提出,要重点研究开发生态型林产经济可持续经营技术、经济型农林动力机械等,把科技进步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一项根本措施,发展农业经济,从而为发展国民经济奠定坚实基础。

2.3农业科技政策的制定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

20世纪最后10年,环境生态问题尤为突出,世界各国把目光转到“可持续发展”上,而要实现可持续发展,根本手段在于依靠科学技术,我国农业科技政策的制定与实施也始终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生产持续增长是国民经济长期稳定、协调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兴衰。由于我国人口逐年增加,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农业资源日趋紧缺,生态环境继续恶化,发展我国的农业若仍采用粗放的方式已无出路,必须坚定不移地走科技兴农之路。《科学技术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纲要(1991-2000)》规定:要合理开发利用农业自然资源,控制对农业自然资源和农业生态环境的破坏,切实加强对耕地、草场、山林、滩涂、水域的监测评价,提出合理开发和综合利用的优化方案。《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纲领(2000—2020)》规定农业科学技术的重点是,有效保护和充分利用现有耕地,面向整个国土资源,有计划地改造大片中低产田。大力发展干旱、半干旱农业技术和节水灌溉技术。开发利用尚有很大潜力的丘陵山区、草原、水面和大片滩涂,注重兴修水利,防止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建立合理的农林牧副渔复合生态体系。《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提出,生态与环境状况依然严峻,严重制约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食物安全、生态安全问题突出。重点研究开发清洁生态型加工技术与设备、生态环境信息数字化采集技术、农林生态系统监测技术及虚拟农业技术,发展农林生态安全与现代林业,环保型肥料、农药创制和生态农业等,促进农业新兴产业发展,提高农林生态环境质量。《全国科技发展“九五”计划和到2010年长期规划纲要》所确定的农业发展的重点之一是为改善生态环境提供技术储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科技教育发展专项规划》要求“十五”期间,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速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确保新阶段农业持续发展。重点实施生态农业、高效设施农业技术等重大项目,开展农用资源高效利用和生态环境重建等方面的重大基础科学研究。《国家“十一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要求围绕农业领域的战略需求,重点部署农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基础科学研究。加快农业技术全面升级,持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重点研究农林生态安全保障技术以及高效发展技术,开发生态农业技术与模式等。

3对未来我国农业科技政策的思考

3.1继续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

经过20多年的努力,科技体制改革已取得一定成绩,但要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增强国家整体的竞争力,提高国际地位,才能使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落到实处[1]。要继续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对重点科研单位给予重点支持,把一般性的科研单位转向服务领域。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和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加强对公益性农业科研机构和农业院校的支持。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产学研、农科教结合,支持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同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农户开展多种形式技术合作等。应结合国家科技体制改革,从公益性的角度出发,面向中国广大农村和农民的科技需求,科学设置各级农业科技机构,尤其是要大力发展县级、乡镇农业科技机构,明确它们的工作定位和工作职责,稳定基层一线的农业科技人员[2]。

3.2构建以支持农民生计改善为导向的农业科技政策

目前,我国农业政策、法规对解决农业发展问题正起着积极的作用。但就农业科技工作来说,它是农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工作的自身特点,以及它在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特殊作用,决不能把它等同于一般的农业资源来看待,而应该建立和完善农业科技自身发展的政策和法律保障体系。现行的农业科技政策的特点是宏观有余而微观不足,原则性有余而操作性不足。民生导向、人才培养、投入保障、产业发展是农业科技保障体系的重点内容。我国主体农业研究与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仍然由政府所控制,并依靠其传导农业科技政策。而农业科技政策的真正落实点又在于农民。因此,政府的政策制定目标与农民的技术选择目标容易出现异位,由政府与农民双重决策所带来的资源浪费与科技体系的低效运行便在所难免。政府实行的农业科技政策基本上以保证粮食安全为目标,在此基础上侧重于追赶先进的农业科技水平、占领农业科技的国际制高点;而农民选择技术的目标则是其生计的改善。在粮食紧缺时期,两者保持了很好的协调性。然而,随着短缺约束的逐步放松,旧有的增产目标以及为实现此目标而设置的科技体系便无力支撑微观上农户生计进一步改善的要求。要使农业科技政策服务于农户生计的改善,就必须要建立起用户导向型的农业科技开发与推广机制,让农民参与到这个机制之中,让农民真正成为发展主体,充分表达其利益诉求,而不是在政府技术选择之后进行二次选择。为此,需着重做好两件事: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下移各项资源的重心[3]。

3.3加强农业科技人才培养

邓小平在1985年的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指出:“改革经济体制,最重要的我最关心的,是人才。改革科技体制,我最关心的,还是人才。”加强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应着重做好以下工作:为促进农业科技的发展,需要依托重大农业科研项目、重点学科、科研基地,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培育农业科技高层次人才特别是领军人才;为促进农业科技产业化,需要培养学科知识丰富、能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农业科技推广队伍和农民经纪人;为发展农业科技企业,需要培养一支懂经营、善管理的企业家队伍;为提升农业生产水平,需要加强农业技术推广普及,培养现代农民;为依法治农,需要培养一支素质高、勤政廉洁的执法队伍和公务员队伍;办好农业院校,培养现代农业科技急需的后备人才。

3.4提高农业科技产业化水平

要从制度上促进农业高技术发展并提高产业化程度,加强与国外农业科技的交流与合作,利用国外力量加快发展我国农业高技术及其产业;适时加大农业高科技资金的投入力度,同时进行必要的社会融资[4]。必须重视相关基础研究,这是提高农业技术的关键平台。以市场为导向,加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3.5增加农业科技投入

要研究制定增加农业科技投入的务实性政策和方法。转变支农观念,进一步优化财政支持农业科技发展支出结构,增加对农民技能培训的支出,加大农业科技推广支出,重点支持关键的技术创新项目;理顺各级则政科技支农体制,建立农业科技支出基金,加大对乡镇农业科技支出的转移支付力度[5]。此外,还要健全农业科技投入保障制度,保证各级财政对农业投入增长幅度高于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提升农业科技的原始创新能力;引导相关企业增加农业科技投入,使之真正成为农业科技投入的主体;鼓励、扶持农业科研单位进入市场,向企业转制,并享受国家给予的科研单位的各项优惠政策;充分发挥市场作用,健全农产品价格保护制度和农业生态环境补偿制度;拓宽农业投入来源渠道,整合投资项目,建立以风险投资为核心的多元化农业科技投资体系,同时加强投资监管,提高资金使用效益[4,6-7]。

高科技农业发展篇6

[关键词]农业经济 发展要点 策略

[中图分类号]F0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8-0144-01

当前,我国正处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国农村建设和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阶段。随着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农业经济平稳发展,呈现出经济主体多元化,经济关系市场化,农业经济持续增长,逐渐形成复合型的经济结构的发展特点。但是我国农业经济仍然存在科技水平比较低,农业投入不足,利用市场信息能力不足等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因此,针对存在问题,研究当前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要点,对于促进农业经济持续发展,加快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经济要取得发展,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就要不断进行农业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首先,要进行多元化的农业生产。整合优化各种农业资源,并且投入到农业生产过程中,增加农产品的产出。例如,要根据市场、季节、地域的差异性,对生物资源进行开发,发展生态农业和特色农业;种植业发展要向集中化规模化的产区进行转移和发展。其次,以市场为导向,根据市场的需求进行相关产业的发展,生产市场需要的高品质的农产品,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促进农业经济发展。

二、促进农业信息化发展

农业信息化是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农业信息化建设可以为农业发展提供信息咨询服务。通过建立信息监测系统与速报系统,可以对水旱灾害、生态环境以及农业资源等进行及时监测与预报;建立信息数据库,为农业经济发展提供各种信息和技术资源;利用多媒体与网络技术建立农业技术的推广体系,可以推广实用的农业科学技术和普及农业科学知识。农业信息化发展可以促进农业生产结构的不断进步,逐渐采用高效低耗的生产方式,促进农业自动化发展;并且可以加快农产品的流通和销售,改变传统的农业服务体系;农业信息化可以改变劳动力就业结构,从事知识劳动的劳动者增多,促使农业增长向知识密集型的增长模式转化,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效益,增加经济效益。

三、继续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农业的产业化发展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方式和途径。农业的产业化经营将产品的生产,供应和销售结合于一体,并且把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农业生产技术应用、农产品的加工、运输以及销售等各个环节完全统一起来,有效的延长了农业产业链,能够促进农业的产业化经营。农业产业化发展可以将散落的资源进行集中并优化配置,增强了市场竞争力,拓展了农业发展的市场空间。农业产业化发展以市场需要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作为发展的中心。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可以抵抗市场的风险给农产品带来的冲击,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农业产业化可以有效推广和应用农业科学新技术,提高农产品的技术含量,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增加农民收入。

四、坚持科技兴农策略,并重视农业科技创新,提高科技转化能力

(一)增加对农业经济发展的科技投入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家逐渐加强对农业经济发展的科技投入,但是,与世界上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对农业科技的投资仍然很低。因此,必须增加用于农业科学技术推广的投资。只有增加对农业经济发展的科技投入,才能逐步提高农业经济发展的条件。

(二)促进农村教育发展,提高农村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

提高农村人口科学文化素质是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也是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必须重视农村教育的发展,不断提高农村人口的素质。只有这样,才能使科学技术得到很好的推广和应用,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现代化和产业化,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三)建立完善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完善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一般包括技术研究开发、科技管理、技术服务以及科技企业等。重组农业的科学技术机构,加强对农业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建立科技服务体系,组建稳定的农业科技推广队伍。

五、结语

农业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经济的发展对于经济整体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在当前形势下,要结合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继续调整和优化农村经济发展结构,促进农业的信息化和产业化发展,坚持科技兴农,建立完善的科技创新体系,提高科技转化能力,增加资金投入,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促进整个社会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

【参考文献】

[1]孙皆.试论制约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因素及建议[J].农业经济,2013(1).

高科技农业发展篇7

【关键词】科技成果转化;科研成果;科研管理

一、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特点

(一)地域性明显。我国地理面积位居世界前列,跨越三个温度带,所以各地区的地理环境以及季风气候等自然条件都存在很大的差异,农业的耕种模式及种植物业各不相同,农业生产规律更是各有千秋,所以使得中国的农业经济发展及发展模式存在很大的差异,也就孕育出了富有地域性差异的农业科技成果,每个农业科技成果的适用的地理范围有限,所以比对工业或者是第三产业,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农业生产的地域性特征十分明显,导致农业科技成果转换率低以及市场交易活跃性高,需要因地制宜。(二)基础性与公益服务特征。我国既是工业发展大国也是农业生产大国,“三农”是我国农业生产的最基本保障,从21世纪发展以来我国不断强调“三农”问题以提高农业生产在我国的基础性地位,国家也是接连出台各项农业政策扶持农业生产。不过农业始终不同于工业发展,由于周期长、影响因素多等等原因,目前我国经济社会是以工业反哺农业,以确保农业生产的社会效益,所以近年来农业的支持是具有基础性及公益性服务,也因此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也具有基础性和公益性服务的特点。相对的农业生产也受到多方面的影响,我国如今大力推广机械化水平,农业耕种以及耕种制度的优化、生产方式以及自然条件、政策因素以及市场因素共同作用于农业生产、农业科技创新以及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三)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主要模式简介。目前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主要有四种模式,一是政府主导型模式,政府作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主体,为农业科技成果提供资金和政策优势;二是企业主导型模式,是以市场化导向以利润作为目标,科技解决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的信息不对称以及供求关系不均匀问题;三是农业科研院及农业高校主导型模式,借助农业科研院及农业高校在研发中的优势,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四是协同转化模式,将政府引导作为基础,借助农业研究机构和农业大学的研发优势,以企业市场化作为生产开发,以农业高科技园为推广中心,实现四位一体的转化模式。

二、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存在的问题

(一)农业技术人员严重短缺。目前我国基层农业科技人员严重紧缺,加之农业技术服务机构不完善,导致农业新技术的科普、推广以及技术指导严重受到限制,一方面影响了科技成果在市场中的关注,另一方面也导致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现阶段的农业科技人员工作任务十分繁重,不仅要承担一般的农业科研工作,还要负责相应的数据普查以及项目管理,仅仅依靠现有的基层技术力量难以确保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效果,致使目前很多农业新科技的科普与推广仅仅流于表象,无法形成科学、完整、规范的服务体系,导致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难度愈来愈大。(二)农业科技成果质量不高。虽然我国农民数量较多,但是受教育程度差异明显,对农业新技术和新方法的接受能力也各不相同,对于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及普及影响很大,但更受影响的是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由于从业人员创新能力以及成果转化能力无法有效发挥,导致现在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低于30%,科研投入总量难以和基础性地位相符,很多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与应用环节是分来的,所以无法满足需求方的了解,加之农业科研项目管理复杂,难以统一协调,导致现阶段项目的研究效率低,连续性差。

三、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发展对策

(一)选择合适的农业成果转化模式,确保农业科研的投入稳定增加。要促进农业科研发展提高科技产值,就需要提高农业科研的投入量,提高农业科研的发展朔评,以农业科研的公益性、基础性以及社会性作为发展地位,提高农业科研人员的收入,进而解决目前农业基层技术人员的缺失,构建农业相关部门的联席会议制度,提高科技研发的激励机制,提高我国农业科研发展的政策条例的规范性及完善内容,确保农业科研机构和农业大学的科研项目的正常运转,完善经费预算以及使用制度。确保科研稳定性之后,就是要选择合适的农业成果转化模式,选择适宜的模式确保科技成果转化的稳定性及转化效率,以政府引导为主的科研项目、企业为主的科研项目、农业机构或是大学为主的科研项目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都要以市场发展及科技推广为着眼点,才能够提高成果的转化及市场交易的活跃性,所以协同转化模式应该得到重视,采用四位一体的转化模式,以提高转化质量及效率。(二)构建农民农业激励制度,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积极性。激发农民、农业、企业对科技创新成果的使用意愿,才能够提高市场对农业科技成果的关注,提高市场交易以及转化成果,针对这一点政府应该制定相应的激励制度,一是加强资源整合,通过农民培训以及长效机制的建立,加大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的应用覆盖面以及市场资源挖掘,提高农民对科技创新成果的使用效果;二是完善农业基层成果推广机构,通过农业信息化平台的构建,鼓励农民和私营企业多参与农业科技推广以及咨询服务;三是大力推广农业科技中介机构建设,完善农业中介队伍人员整体素质,提高基层农业科技的资格认证制度以及信誉评价体系建设,不断增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效率。

四、结语

总而言之,基于目前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特点及问题,应该加强对农业发展扶持,拓展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的应用市场,提高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的应用范围,从而提高市场交易活跃程度以及发展进程。

高科技农业发展篇8

 

我国是农业大国,我们以占世界6%的淡水和9%的耕地资源,解决了占世界20%左右人口的温饱问题,这是非常了不起的巨大成就。农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积极实施科技兴农、推进农业科技创新,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对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农业科技创新对农业生产的意义

 

1.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先导力量。农业科技创新可以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有利于用丰富的资源代替稀缺能源,节约生产成本,增加农民收入,实现资源配置的优化。同时,农业科技创新也有助于降低农业的自然风险。自然中存在着许多不可抗拒的力量,如干旱、冰雹等自然灾害的出现都会造成农业的减产,而通过农业科技创新,不仅能推出抗旱品种,用以降低危害,同时气象预报也可以使我们提前做出防护,以减少损失。农业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不断应用和发展,给农业生产的发展带来质的飞跃,为农业生产率提高提供了强劲动力。只有十分关切农业科技创新,加快以现代科技武装农业,才能使现代农业建设步伐更快更实,动力更加持久、更加有效。

 

2.农业科技创新是推动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不竭资源。科技创新更是农业经济发展的不竭资源,它通过对生产力诸要素的物化,使生产力发生质的变化。科技转化为劳动者的技能,提高了劳动者在农业生产中的能动性;科技物化为劳动资料、创新的生产工具,使劳动手段更加现代化;科技发展使劳动对象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提高了农业劳动对象的效能和效用;科技创新的生产工艺使农业生产工艺流程更先进;科技进步优化了生产要素组合,使农业生产过程的组织形式更加科学合理;科技创新提高了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水平,使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方法更加科学化,手段更加现代化。

 

3.农业科技创新是未来我国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科技”。只有依靠科技进步,通过农业科技的突破性成果和新技术的有效推广应用,才能实现中国农业的持续发展,最终早日实现中国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当前,制约我国农业及经济发展的因素很多,如水土流失不断加剧、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生态破坏愈演愈烈等。如何从根本上解决中国农业发展基本问题,使农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经济协调起来,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关键靠技术,靠创新的可持续农业技术才能彻底摆脱农业的“不可持续”局面。农业新技术的应用,可以合理开发和利用土地、水等自然资源,提高资源的产出效率;农业新技术应用,可以拓宽资源的范围,实现资源的有效替代,有效缓解现有资源的约束;农业新技术的应用,还为科学控制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开展科技减灾提供了基本手段。

 

二、大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的措施

 

1.加大对农业企业科技研发的支持力度。纵观农业发达的国家,无不具有若干实力超强的农业企业,它们往往是农业科技创新的主体。由于工作环境、待遇等方面的原因,我国的农业企业科技人才相对匮乏,研发投入不足。据统计,我国农业企业科研投资占销售额的比重不足2%。多数企业不具备与产业发展相匹配的自主研发能力,有些企业甚至放弃研发,只从事生产。同时,一些农业企业采用的依然是传统的农场机制,行政色彩浓厚,研发的积极性不高。改变我国农业企业研发积极性不高、能力偏弱的局面,需要加大对农业企业进行科技研发的支持力度。目前,农业企业经营税法规定免税的产品可以免交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但这种税收减免政策并没有给农业企业带来科技研发的强劲动力。因此,可以考虑用研发费用冲抵其他税费,或直接进行研发补贴,进一步提高农业企业科技研发的积极性,推动农业企业成为科技创新的主力。

 

2.推进农业集约化经营。目前在我国大部分地区,个体农业生产仍然是占主体地位的农业生产方式。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农业生产方式由于生产规模小,运输成本、检验成本、培训成本等都很高,生产出的产品难以标准化,品质难以得到市场认可。这就使很多具有市场价值和发展潜力的农产品,如无公害和绿色农产品,因成本等问题难以推广。另外,在农民素质不高的情况下,农业技术和设施建设很难推广普及,运用效果大打折扣。农业集约化经营不仅有利于推进农业科技创新,而且在农产品加工、运输、生产资料采购和产品价格谈判以及在开展农业科技教育和生产协作等方面都有巨大优势。因此,应大力推进农业集约化经营,促使农民联合起来,从而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促进农业向规模化发展之路迈进。我国在2007年施行了《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以立法的方式规范农民合作组织的成立与运作,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人制度得以确立。但目前合作社法人治理结构仍然不够明晰,合作社内部制度仍然不够完善,同时存在组织规模不大、辐射带动能力不强、信贷资金匮乏、引进新品种和发展新项目资金不足以及信用缺失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制约了合作社的发展壮大和作用的发挥。因此,应进一步完善农民专业合作社制度,教育和引导更多农民加入合作社,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扶持力度;完善监督机制,确保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的有序推进。

 

3.加强对农民的科技教育培训。农业科技创新不仅涉及农业科技的研发,而且涉及农业科研成果推广以及对农民的教育和培训。农业科研成果不能推广使用,便无法实现价值,势必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没有对农业科技成果应用者的教育和培训,新农业科技的大范围推广便不可能顺利完成。农民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实施主体,农业科技成果的成效如何,最终取决于农民,而农民的文化程度和科技水平的高低,决定了农业科技成果能否被农民接受和应用的程度。因而,必须加强农民的科技文化教育,加大农村教育的投入,加强农民科技培训,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和科技水平,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解决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源动力。

 

三、结语

 

总之,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业农村工作的内在要求,是科学发展观在农业农村工作中的具体运用和落实,是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必然选择。我们要充分认识加快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农业科技创新事业摆在“三农”工作的重要位置,努力把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上一篇:因材施教的教学策略范文 下一篇:统计学读书笔记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