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科技企业发展现状范文

时间:2023-10-27 05:32:40

高科技企业发展现状

高科技企业发展现状篇1

一、熵思想概述

熵在物理学上指热能除以温度所得的商,标志热量转化为功的程度。亦被社会科学用以借喻人类社会某些状态的程度。熵理论已经广泛应用于经济、历史、语言、政治和社会等各个领域。熵的含义是表现一个系统的混乱程度。

1、基熵原理

事物本身有基熵,本身不会低于基熵。任何事物存在着随机状态,规律性的状态都是相对的。

2、熵增原理与最大熵原理

熵增原理指出,一个封闭系统的熵会自动增加到最大熵状态,并会稳定在最大熵状态。最大熵状态发生时,系统产生混乱无序的状态,系统的效率降低。降低系统的熵值可以提高系统的效率,使系统从混乱低效的状态转化为有序高效的状态。采取的措施有增加系统新约束,改变系统的构成要素、吸收负熵流等。

二、科技创新对现代企业生存的意义

科技创新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就已经成了企业家们的口头禅,这么多年的积累和实践,更是增加了它越来越丰富的内涵,也加重了它在整个经济过程中无与伦比的份量。它自始至终贯穿着企业的发展之路,今天,已经成为企业成功的代名词。

首先,企业自身结构优化依赖于科技创新。经历了四次科技浪潮,重大变化分别表现为: 一是产品结构提升。二是就业需求结构改变。三是企业规模结构多样化。这是由于科技进步引起的结果, 但它又影响和促进生产力迅猛地发展。例如我国春兰集团在科学管理的推动下建成了独立、完整的科技创新和技术工艺体系,探索出具有春兰特色的科技创新机制。不但掌握现有主导产品的“核心制造技术”,而且已有不少科研项目处于国内领先地位,接近或者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从根本上跳出了“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的怪圈,防止了“技术空心化”,为春兰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创立自我,以我为主,是春兰技术创新的基础,以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春兰核心技术制胜市场。经过科技创新的格力显然优化提升了企业的结构。

其次,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科技成果转化的加快。理论研究的成果发挥作用必须转化为现实的应用技术。在企业科技创新方面,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严重偏低,大约在25%左右,产业化大约在5%,发达国家转化率大约在80%。科研成果是在非常理想的环境下做出来的,要做出现实产品,就要研发工艺、设计生产线。而我国的科研人员不愿意做转化工作,致使科研成果在实验室研发,而不能试验制造。

再次,企业科技创新可提升企业管理水平。企业的管理水平可判断衡量一个企业的实力,因此企业之间的竞争主要是管理水平。企业管理模式已逐步由传统管理模式转向知识管理模式,因此企业必须重视科技进步与人才培养, 科学技术进步能够推动现代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从熵观点看我国企业科技创新现状

1、科技创新总体水平低,分布失衡

这已成为我国工业企业技术创新的最大障碍。据统计,我国每年进行科技投资数量不断增加,在发展中国家中处于领先,但R&D经费强度即R&D经费占GDP的比重却仍然只有1.34%。同时,我国大部分创新力量在科研院所,致使科技与经济的脱节,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过程不畅。

2、对企业员工进行科技创新培训不够

我国7000多万技术工人中,初级工占50%以上,高级技工为5%,中级技工占35%。而在发达国家的技术工人中,高级技工占35%,中级技工占50%,初级技工只占15%。

3、企业科技开发机制不健全

我国企业中有50%的企业没有技术开发部门,企业研发经费占销售额的1%,企业研发资金问题是企业创新最大问题。

4、企业科技创新投资单一

需要有风险投资投入企业,帮助企业技术创新得到资金支持,才能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但我国风险投资体制还未健全,不能有效吸引民间资本,企业科技创新没有资金支持, 发展缓慢。

5、企业经营者科技意识不强

许多企业没有长远发展计划,只注重当前短期效益,国企机制的决策受政绩的影响,注重短期行为,缺乏对企业长远发展的考虑, 对企业科技创新工作不够重视。

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推动企业科技创新的对策

对于企业科技创新来讲,内因是企业自身努力,而政府作为外因也是很重要的影响因素。政府必须采取有利措施对市场和企业实施必要的管理和激励,推行一切可行的熵减措施,使系统从混乱低效的状态转化为有序高效的状态,这就要求对系统增加新约束和调整系统的构成要素、降低企业熵值,使企业在管理和运行方面处于有序状态,推动内部体制创新,进而才能大力实行企业科技创新,推动企业技术进步。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要有长远规划,为企业的进步升级做好各项应对准备,要从体制、资金、人力各方面为企业科技创新创造条件,使企业从无序到有序状态,主动避免熵增原理对企业发展造成的破坏。

1、确定企业的科技创新主体地位

在推进企业科技创新活动中正确确定政府的职能,工作方式,政府与企业的职能关系,最终使企业逐步成为自主决策的经济实体。完善企业的主体地位,改革企业机制,达到产权清晰、自主经营,使企业能够成为科技创新的主体。

2、提高企业创新管理水平

科技创新应成为以市场为导向,管理创新是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科技型企业对市场敏锐的判断,适合成为创新活力的主体。重点发展科技型企业,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调整现有科技力量布局和科技资源配置。科研机构应向企业转变,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发挥民营科技企业的重要作用。

3、营造企业创新环境,实施人力资源产权化

企业内部形成创新环境,企业要有敢冒风险、把握机遇、弘扬创新的思想文化。企业要搞好技术创新的氛围,建立适应的企业制度体系、企业经营理念,营造有利于科技创新的文化氛围。人力资源产权是建立企业家和科技人员的年薪制和股票期权制,实行激励制度。

4、用法律保护企业科技创新的知识产权

知识产权保护能够激发创新活动的积极性,从事科技创新要付出智力劳动、资金、人力,还要承受失败风险。科技创新成功以后,如果没有保护,创新者没有足够回报,就没有意愿从事创新活动。

5、加强企业的科技创新基础研究

科技产业化首先需要科学研究,要按照当今知识经济发展的规律,以产业化目标为导向,开展基础研究。国家应加强引导和支持,推进科学研究实现科技产业化。

6、促进企业科技创新的中介服务机构发展

要建立科研中介服务机构,促进发展生产力等各种中介,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服务,进一步培育和健全技术市场。建立完善科技创新与服务紧密结合,合理布局的系统。

五、结语

高科技企业发展现状篇2

【关键词】科技型中小企业;银行;融资;对策

一、科技型中小企概念及现状

科技型中小企业是拥有一定数量的高学历研发人员,对其主要产品(服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每年企业通过投入相当比例的研究开发费用来获得科学技术(不包括人文、社会科学)新知识,创造性运用科学技术新知识,或实质性改进技术、产品(服务)而持续进行了研究开发活动,并提供高新技术产品(服务)的中小企业。

由于科技型中小企业自身发展不健全、外部融资环境较为严苛等原因,造成科技型中小企业在融资市场上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目前,银行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产品较少、融资渠道较窄。由于科技型中小企业其资产主要是无形资产(专利权、著作权、商标等),固定资产购置会相对偏少,而银行针对无形资产的融资产品较为匮乏,因而大大影响了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成功率。

二、科技型中小企业在银行融资难问题的成因

1.科技企业的科学技术具有较高的认知门槛,非专业人员较难判别其优劣

科技企业多数科技成果由专业人才所研究得出,具有较高的科学技术门槛。非行业内人员对该科研成果的产业化未来做出正确认定将非常困难事情,需要具有较强的行业知识理论基础。而银行信贷人员大多是学习文科出身,对于技术的认知,具有一定难度。银行信贷人员学习上述行业理论知识的时间成本也较高,因而限制了银行信贷人员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基本面的判断。

2.银行对科技型企业无形资产变现能力较弱,无形资产交易市场不完善

科技型企业的主要资产是其科研成果。而科研成果往往都是无形资产,一般为专利权、著作权、商标等。上述无形资产的变现也就成为银行融资授信时所必须考虑的问题。我国对于无形资产并无一个较为完善、活跃的交易市场。因而银行如接受无形资产担保,就必须承担无形资产较难变现的风险。因此,银行宁愿选择愿意提供传统房地产抵押品的企业,而不愿接受无形资产质押。

3.中小企业自身基础较差,抗风险能力较弱

科技型中小企业本身具备普通中小企业的一些特点:自身企业规模较小、经营管理不规范、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弱等。银行在审核中小企融资主体时,由于中小企业自身的不规范性,银行较难真正判断中小企业真实的经营状况,银行评审的成本及难度都较大。对于银行而言,与其将信贷资源投放至自身不规范且抗风险能力较弱的中小企中,不如将信贷资源投放至经营相对规范、抗风险能力较强的大企业身上,降低银行资金风险,提高资金的安全。

三、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对策

1.银行要培养具有专业知识的授信人员队伍

各银行机构应尽快改变传统的培训模式,选择一些高素质人才进行专业化培训,坚持“缺什么”、“补什么”,实行分类培养和个性化培养,提高授信人才队伍专业化水平。通过将人员培训制度化,固化人才培训机制,建立系统的专业人才培训体系。此外,将一些科技人才充实到授信队伍当中,提高授信队伍的综合素质,努力培养一支具有高学历、高素质、高能力的授信人才队伍。

2.完善银行授信业务制度建设,优化授信流程体系

规模较大的银行要建立科技型中小企业专职团队和专职人员,负责科技型中小企业授信业务,并制定发展规划;银行根据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整体信用状况、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设置合理的授信方案,防止过度授信;银行应不局限于传统的贷后检查手段,运用网络、大数据等高科技手段动态监控科技型中小企业经营现状,及时根据经营和财务状况调整授信总量,并把其变化的情况记录至专门的授后管理系统,实现全流程监控,防范授信风险。

3.银行应积极创新,设计出符合科技型中小企业特点的融资产品

银行现有的融资产品大多是基于普通中小企业而设计的,因此大大的影响了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的成功率。银行应该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特点,在符合自身信贷风险偏好的基础上设计出全新的中小企业授信产品,最大程度的满足科技型中小企业对资金的需求。

综上所述,我国国民经济不断发展的同时,作为国民经济推进器的科技型企业也在不断壮大,其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而科技型中小企业阶段作为科技型企业的必经阶段,应该获得我国政府、银行更多的帮助与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要发展,融资已成为其要解决的首要问题,而银行融资是中小企业融资的一个重要途径。要使得银行融资变得顺畅,必须从银行产品创新上下功夫,必须在银行、政府和科技型中小企业三者之间找到恰当的合作方式。通过政府、企业和银行的共同协作努力,更好的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为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推波助澜。

参考文献:

[1]孔令和.成长期科技中小企业融资特点及融资建议探讨.理财视点,2011,4(10)

[2]陈晓圆.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及解决途径探究.财经视线,2012,7

[3]李东艳.关于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探讨.北方经济,2008(9)

[4]张文萍.试论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发展.太原大学学报,2007(2)

[5]赵玉林,黄志刚.科技型小企业发展的生命周期及其特点分析.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0(22)

[6]天津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天津市科技型中小企业认定管理办法(津科计[2010]196号).2010-09-15

作者简介:

高科技企业发展现状篇3

关键词:科技型;小微企业;发展现状

【分类号】F276.3

一、秦皇岛市科技型小微企业发展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1、大部分企业出现资金短缺,利润下降等问题。

2、融资难是科技型小微企业面临的最大困难。而企业首选的主要融资渠道是银行贷款。但是,银行贷款十分繁琐,并且大部分银行并不情愿向小微企业贷款,导致大部分小微企业被迫选择自己筹款。

3、成本上升是科技型小微企业面临的最大压力。尤其人工成本是企业比较担心的方面。

4、大部分企业愿意进行校企合作。高校的人才与技术是非常宝贵的财富,因此,建议企业和高校建立起常年的合作关系,为公司吸收人才与技术。

5、政府部门针对科技型小微企业的扶持政策还不够完善。大部分企业表示并没有感受到政府对于自己的帮助,相反,企业认为有关部门对于他们的发展起到了阻碍的效果。

二、对小微企业自身发展提出的相关建议

1、强化自我管理,提高发展质量

(1)小微企业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融资难问题,首先自身要积极适应市场的形势变化,加强技术改造和服务创新,依法、合规经营。

(2)小微企业应加强诚信意识,树立良好的企业信用形象。每一个小微企业都要像经营自己的产品一样维护和提高自身信誉,与银行打交道要做到“讲规则、讲信誉、讲效益”,杜绝各种恶意逃废银行债务和恶意欠息的行为。

2、改变固守的经营模式

目前大多数的小微企业都属于家族式管理模式,这种模式不利于企业的发展,一定要大胆启用管理型人才,降低小微企业经营决策风险,提高企业经营上的风险控制能力,增强其融资能力。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应该强化内部管理和制度建设,建立财务、质量、技术、工艺、计量、节能、安全、用工及标准化等各项管理制度;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现企业从家族化管理向职业化管理转变。积极鼓励和引导小微企业树立开放合作、互惠共赢的发展理念。

3、注重企业产品的升级换代

小微企业应该在变中求发展,这种变主要是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建立与社会技术同步发展的生产力。同时,小微企业也要改变自身的生产和工作环境。小微企业的产品升级换代,并不意味着企业一定要做大,影响企业规模大小的因素很多,市场的需要状况、竞争状况、文化习惯、行业技术发展状况等已经行业发展的特点等,都对企业规模产生影响。

三、对政府部门帮扶小微企业发展方面提出的相关建议

1、政策扶持

(1)提供税费优惠,提高办事效率。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仅凭银行的力量还是有限的,还应积极拓宽小微企业融资渠道、协调各部门进一步落实和完善相关财税支持及服务政策,完善社会信用体系,调整税负,提高工作效率,以利于小微企业做大做强。在此过程中,对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实行减税减费、免税免费减轻企业经营负担;通过政策力量,对部分融资过程中必须产生的费用进行规范、降低。

(2)尽快完善相关立法,在此基础上建立和完善社会信用体系。政府的中小微企业局可先建立各地统一的企业信用信息中心,收集、汇总税务、海关、金融、社保、治安、司法等系统的企业信用信息,记录企业纳税情况、信贷记录、合同履约率、遵守法律等情况,供社会查询,以增加企业信用信息的透明度,为小微企业融资提供信息服务,为金融机构扩大信贷切入点提供基础支持。

(3)政府要加大对小微企业工作奖励补偿力度,推动相关机构的服务意愿,具体措施方式有:一是设立地方小微企业服务奖励资金,或者在政府对银行年度考核中增加小微企业贷款投放内容;二是设立补偿奖励资金,根据年度贷款余额给予一定比例的补偿奖励;三是地方财政性存款的存放,由财政部门联合中小企业管理部门根据银行小微企业贷款投放情况作安排,以提高银行投放小微企业贷款的积极性;四是表彰激励,根据各家银行对小微企业贷款投放额度,每年评比先进。

2、银行融资

(1)银行等金融机构应设立“小微企业专营机构”,根据小微企业的经营、生产特点,有针对性地制定一整套区别于传统产业、行业,个性化的小微企业金融扶持政策。

(2)对小微企业的信贷审核,应以企业负责人的信誉状况、水电气等费用开支正常与否、企业缴纳职工社会保险是否足额、薪酬福利发放是否及时等情况为主,转变原有单纯的偏重于抵押物作为放贷标准的状况。

(3)丰富融资品种。在融资产品上灵活创新,如:交存一定额度保证金的借款人互保联保贷款、专业担保公司担保贷款、原材料半成品等存货质押贷款、应收应付货款质押贷款、小微企业经营者个人资产抵押贷款、小微企业账户限额透支、为大中型企业配套产品的产业链贷款等。

3、服务体系健全

(1)加强服务平台建设。要整合社会资源,加大投入力度,培育服务机构,重点加强小微企业服务中心,技术市场信息平台、产品检测信息平台、人力资源服务平台、专利技术信息服务平台、融资担保服务平台、小微企业物流服务平台等“一个中心、六个平台”建设。

(2)健全小微企业服务长效机制。要建立市、镇领导干部联系小微企业制度,对科技含量较高、市场前景广阔、成长性较强的小微企业要密切走访,及时有效地为促进小微企业发展出谋划策,排忧解难。

参考文献

【1】吴江涛.科技型小微金融制度创新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09):103-106

【2】陶爱萍.科技型小微企业协同创新与战略联盟研究[J].企业经济.2014(01):95-98

高科技企业发展现状篇4

科技型中小企业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创业源,已经成为国民经济重要的组成部分和新的增长点,由于其具有高风险、高回报的特征,对其的投资必然为风险投资,而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就是资金,稳定的融资渠道是其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当前中小型企业资金供给不足、融资渠道不畅,如何实现较低的融资成本,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是中小型企业发展的重点。

【关键词】

科技型中小企业;投资;融资;风险;信用

一、前言

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不单单是靠老牌的工业企业及资历雄厚的国家企业,更多的应该转向技术型企业,我国于2006年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科技型中小企业对经济增长、科技及产业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但融资始终是其发展的瓶颈。

随着经济的发展,金融对于企业自主创新的影响越来越大,金融支持已经成为促进企业自主创新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银行的自增强,贷款决策越来越市场化,但银行在企业融资中的主导地位仍然不可动摇,为各类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提供大量资金。

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在生产经营上具有创新性、不确定性与风险性、高投入性、高收益性等特点,相应地在融资需求上要求融资市场化、多元化、组合化和社会化。科技型中小企业有着其特殊的成长发展规律,不同阶段融资特点及方案不同,所以,从科技型中小企业实际出发,研究科技型中小企业采取怎样的融资服务体系来获取战略竞争力,从而实现其主要的战略目标――换取超额利润和增加价值,十分必要。

二、现状分析

(一)企业融资现状

合肥市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主要分布在高新区,是城市经济发展中最能动、最活跃的元素,但其在初创期面临诸多困难和问题,成活率并不高。选择合适的融资服务体系,必须与合肥市高新区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相对应,分析如下:

(1)大部分中小型科技型企业的资金比较紧张,且库存商品资金占用比率呈上升趋势,加剧了资金的紧张度,资金拖欠的情况也呈上升状态。

(2)在融资过程中,四大国有银行持有的资产负债仍占很大比例,部分企业采用自筹资金模式,但所占比例较低。

(3)融资目的多样性:扩大生产、购置固定资产,从而占领市场份额。

(4)企业融资的主要来源:贷款的申请缺口较高,存在缺口的企业生产状况良好,整体发展水平高于行业平均水平,有效的资金保障利于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张。

(二)政府政策现状

合肥市科技局牵头制定了《合肥市专利权质押贷款试点实施方案》,通过将无形资产“变现”,缓解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尤其是专利权的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扶持其发展。依据《合肥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合肥市扶持产业发展“1+3+5”政策体系的通知》及《合肥市自主创新政策科技金融产品实施细则》的要求,合肥市科技局与杭州银行合肥分行、中国大地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分公司合作启动了“合肥市科技型中小企业保证保险贷款”,为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创造了新途径。

三、存在问题

(一)直接融资渠道过少

资金来源较单一,主要依赖于内源融资,在银行贷款方面又主要依靠银行短期贷款,且对政府财政拨款依赖性较强,在财力有限的情况下,很难形成规模。

(二)间接融资渠道过窄

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更新过快,产品不断升级更新换代,且产品研发受不确定性因素影响过大,现金流量不稳定,银行信贷过于集中,多集中在四大国有银行。

(三)政策性融资渠道效果不明显

政策扶持力度不足,政府的作用多为启动各方面的资金,效果不明显。且我国出台的相关政策仍不成熟,往往不能根据企业的不同类型、不同行业等采取有效的支持。

(四)融资成本较高

高风险性,融资成本较高。

四、融资体系构建

(一)市场主导与政府主导分离

市场机制是资源配置中“看不见的手”,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要依托市场需求,开辟多元化的融资渠道,减少政府对企业投融资的干预,市场机制难以解决的问题,才需政府提供手段解决,促进面向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新型银行的成长,提高融资效率,降低融资成本。

政府用更加科学的方式参与到资源配置的过程中,创造一个更有利于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融资环境。鼓励民营担保机构的成立,满足科技型中小企业旺盛的资金需求,从而壮大担保资金规模,为其提供全方位的融资担保服务。

(二)多渠道融资

互联网金融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金融模式,是运用市场机制实现要素合理配置的有效途径和方式,对缓减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五、总结

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其企业性质――高科技含量、强创新能力、高风险、高收益,但恰恰是由于这些特性,一旦科技型中小企业取得成功将会带来巨大收益,政府逐渐出台一系列的政策促进其发展,相信在未来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一定会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必然会突破发展瓶颈,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傅梅烂,秦辉,王义嘉.科技型中小企业各成长阶段的生命体特征[J].商业研究,2005

[2]秦军.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的金融支持体系研究[J].科研管理,2011,32(1)

[3]秦汉锋,黄国平.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探讨[J].武汉金融,2001

[4]刘旺霞.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支持的相关研究述评[J].现代商贸工业,2015

高科技企业发展现状篇5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发展现状;发展的前景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高科技领域的发展,电气自动化已经成为工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凸现了现代先进科学技术的核心,这是现代企业必须依靠电气自动化发展,才能适应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电气自动化的高新技术可以降低人工操作的劳动强度,尤其是可以提高检测的准确度,为现代企业的生产过程提供了技术保障,不但有效的避免生产安全事故,而且可以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本文主要介绍了我国电气自动化的发展现状,并对电气自动化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1.我国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现状

我国企业配电自动化的系统集成,不仅是将运行系统完成了相互的连接,而且更重要的是借用计算机管理系统。实现了信息的一体化,可以实施功能的互补,通道的共用等多种功能,这与多岛自动化信息不同,已经将配电系统的综合自动化集成变成了共享的资源。同时,由于计算机科学的高速发展,自动化技术可以利用计算机软、硬件的不同功能,使电气自动化的智能化操作成为现实。通过计算机的智能化操作,为高科技时代的电力系统的运行状况提供了智能化的监视能力和判断的功能。基于PC的人机界面的采用,可以将直观性,直观图、灵活性和易于集成等特点,变成自动化技术的优势,深受广大用户的欢迎。如今的电气自动化现场的总线技术,大都是利用专用的微处理器,通过置入传统的测量控制仪表的模式,这样做可以使它们得到具有数字计算和数字通信的能力,通过电气自动化总线把多个需要测量的控制仪表相互连接成网络,在网络条件下就可以按公开,规范的国际通信协议,把多个不同的微机化的测量控制设备相互连接,还有那些利用自动化仪表与远程监控计算机连在一起,实现了电气自动化数据传输与信息交换,形成各种电气自动化实际需要的自动控制系统。

2.高科技时代电气自动化的发展趋势

2.1高科技时代电气自动化产品创新。

高科技时代的电气自动化生产企业,必须按照国家中长期在高科技时代对电气电气自动化的要求,依据科技发展规划的纲要,以纲要提出的目标任务为中心,不断提高电气自动化产品在应用中的原始创新能力,发挥电气自动化的集成创新能力,积极利用外资引进消化吸收高新技术,努力提高再创新的能力。进一步提高我国电气自动化产品的科技含量,只有电气自动化的科技含量高了,才能生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产品,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与产品。加大自主创新的发展力度,为电气自动化产品提供了更多,更大的发展空间。

2.2高科技时代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平台。

高科技时代企业需要的电气自动化系统平台,应该是一种方便使用的、相互可以连接的,并且可以支持企业在自动化项目中关于周期的设计,并且在实施、测试,调试和开机时,要保证日常的运行及维护等不同各个阶段和环节工作,这样不仅可以使企业在系统平台成本得到降低费用,而且可以减少从设计到完成的时间,并且可以使企业的电气自动化具有统一的开发平台,既满足了广大企业用户的需要,又可以根据企业开发项目的特点和最终用户的需求,再决定是否需要将统一的运行代码下载到硬件PLC之中,基于WIN-DOWSNT的软件PLC,嵌入式NT系统还基于WINDOWSCE的控制系统中。

2.3高科技时代电气自动化系统结构。

高科技时代企业需要的电气自动化系统结构是通用性,这是决定电气自动化发展提高的关键,如果在现代企业中电气自动化不具有通用性,这对于电气自动化的广泛应用具有很大的局限性,这对于人工智能化控制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问题,这是决定电气自动化的网络结构是否可以相互连接,资源共享的基础,因此,应该保证企业的电气自动化系统,实现企业现场控制设备和计算机监督系统的通用性,使企业管理系统之间的数据共享,并保证信息通讯的畅通无阻。

2.4高科技时代电气自动化产业。

在高科技时代,企业要关注电气自动化产业的发展,并要在积极促进企业在电气自动化产业的结构方面进行优化升级,尤其是在坚持深化体制的改革,同时要加快形成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制机制的关键时期,尤其要提出电气自动化发展对企业发展、对生产力的推动,特别要注意在市场条件下,电气自动化对产业市场化的影响问题。因此,这就要求企业在电气自动化的现有基础上,集中力量加强电气自动化自身的人工智能的关键技术开发和系统集成。同时,还要有计划的开发研究与重大的技术装备必需要求实现关键性的共性创新的制造技术等,只有这样,才能逐步提高企业装备电气自动化的自主品牌的比率,这是产业市场化对电气自动化产业发展的需要,这有利于智能化发展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和发展。

2.5高科技时代操作人员的专业化。

在高科技时代,电气自动化的发展史高速的,时代要求高科技时代操作人员必须专业化,才能适应电气自动化系统设计与安装时的需要。但在实际工作中。企业有时忽略直接接触控制设备人员的培训工作,许多生产厂家直到系统安装运行之后,才开始对操作人员及维护人员进行系统培训,应该随时让将来维护和操作该设备人员了解安装过程,有利于今后的维修工作。

3.国外电气自动化发展方向

国外电气自动化主要功能不但引入了实时的读表,停电控制和远程管理,并使用户能了解自己用电的实时电价,从而能优化自己用电的管理,优化用电是根据电价制度的规定,选择自己用电设备和时间,或在不同时段停用一部分设备,ICC能使用户使用几条简单的指令控制用电,并和供电人员通信,实施用户自己的最佳用电计划。例如,西班牙和法国一起进行研发的主要目标,是家庭电能应用的优化与管理,一部分是一台咨询配置机,可以用来为用户提出最优配置的咨询建议,这台咨询机设置在电力公司的客服中心,另一部分是进行用电时的能量管理系统,并根据用户想要的舒适性要求和生活习惯,提供既优化经济又舒适满意的电器。

4.结论

高科技时代的电气自动化系统具有实时性好,自动化水平高,管理功能强的人工智能化等特点,能保证提高供电能力的可靠性和电能质量,这对于改善对用户的服务,具有显著的经济优越性和良好的社会综合效益,通过科学研究,实现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红文.我国厂用工业电气自动化的发展现状与趋势[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0年第24期

高科技企业发展现状篇6

[关键词]战略新兴企业 高校图书馆 科技查新 服务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保定市“十二五”规划中也明确指出,“形成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为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把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引领我市未来发展的先导产业,紧紧围绕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重点扶持,积极引导,抢占科技竞争制高点,打造产业发展新优势”。可以看出,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在地区经济发展中会发展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拟从信息服务的角度,在对战略新兴产业的具体单位-战略新兴企业的信息需求现状调查的基础上,结合高校图书馆科技查新,探讨面向战略新兴企业的服务问题。

1战略新兴企业信息需求现状

1.1需要的信息类型

企业所需的主要信息类型首先是市场相关信息,其次是科技信息,且对产品销售及原材料供应、市场竞争、产业发展趋势、技术跟踪等方面的信息尤为关注。对原始的一次文献最为需要,常利用的文献类型主要是专利文献、专业期刊文献和一些权威专业数据库。

1.2经常使用的服务内容

战略新兴企业经常使用的服务内容主要包括文献检索、原文提供与科技查新服务。大部分能较熟练通过检索找到自己所需文献,对没有全文链接的通过付费索取。对科技查新了解的需求迫切。

1.3利用信息的主要渠道

战略新兴企业利用信息的主要渠道是行业信息网站和搜索引擎,对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范围知晓度不高。

2科技查新对战略新兴企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2.1科技查新为科研立项提供客观依据

立项查新就是指科研工作者为申请课题, 确保课题的质量, 避免重复而向查新单位提出的一种课题查新。立项前不仅了解本项目的发展历史、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还要了解国内外同行研究已达到的水平,同时还要了解和借鉴相关交叉学科的研究经验,以保证创新项目的新颖性。

2.2为科技成果鉴定、评估、转化和奖励提供客观依据

科技成果鉴定是评价科技成果质量和水平的方法之一,它可以鼓励科技成果通过市场竞争,以及学术上的百家争鸣等多种方式得到评价和认可,从而推动科技成果的进步、推广和转化。在科技查新过程中,以检索出的文献为依据,通过将检索到的相关文献与课题查新要点对比分析, 写出查新报告, 为科研成果评估提供客观事实依据,保证科技成果鉴定、评估、转化与奖励的科学性和权威性。

2.3 为企业提供技术信息服务

科技查新是围绕课题进行检索的文献分析活动。通过科技查新,可以了解所查项目在国内外发展动态,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开展企业创新活动。同时,科技查新人员通过对各种不同的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为企业提供不同类型的文献,包括期刊文献、专利文献和科技成果,提高企业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

3利用科技查新为战略新兴企业提供信息服务

3.1竞争情报服务

市场竞争愈演愈烈,情报对企业的前途和命运越来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而迫使企业必须关注周围的竞争环境,全面掌握市场和竞争对手的各种情报。努力发现自身的不足和缺点,不断地向竞争对手或者行业内外的一流企业学习以确保自己在市场竞争中的有利地位,赢得并保持自己的竞争优势。通过科技查新, 企业可以从总体上掌握自身产品所处的优势与劣势,可以帮助企业创新新产品研发和市场推广。通过科技查新,企业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同行竞争对手在国内外市场上所占的市场份额、核心技术竞争力、战略意图以及技术发展动态, 有利于企业寻找技术创新的合作者。

3.2知识产权与专利咨询服务

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 专利信息已成为企业生存发展极其重要的竞争资源, 它覆盖了全世界90%以上的最新科学成就和技术动态信息,企业可以通过专利信息了解所属领域的技术发展动态和趋势。 专利信息为企业的技术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 是企业获得科技信息和提高竞争实力的有效途径。在查新过程中, 查新员不仅可以主动向申请人提供知识产权等方面的相关咨询, 还可以帮助企业在申请专利时选取合理的项目和着眼点, 在消化学习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增加自己项目的创新含量, 合理避开对方发明点,避免侵权行为的发生, 使企业免遭经济损失。

3.3商业策划服务

商业策划书, 也称作商业计划书, 是指企业为一个商业发展计划而做的书面文件,由于很多战略新兴企业很多并没有自己独立的信息机构,导致有很多企业对商业策划书的撰写没有完全掌握,做出的商业策划书既无条理性又欠规范化, 还不能真实地反映企业和项目的现状和未来发展潜力, 因此最终并不能得到投资方的认可, 从而使企业白白失去竞争机会。而由于查新工作的特殊性,查新机构拥有大批较高文化素质的查新人员, 他们具有扎实的专业查新技能, 掌握包括情报学、专利基础知识在内的多学科知识。如果有了他们的指导和帮助, 企业定能顺利完成商业策划书的撰写。

4结论

在我国大力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背景下,选择一种科学与完善的战略性新兴产企业的信息提供与服务模式尤为重要。通过充分发挥高校图书馆科技查新机构的信息资源优势,它既可为企业提供科技查新服务,还可为企业提供其他多种信息服务,这既提高了战略新兴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科技研究水平,同时也加强了科技查新机构与企业间的联系,促进了科技查新机构的新发展。

参考文献:

[1]邓龙安,刘文军.产业技术范式转移下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自适应创新管理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11,29(2):7-11.

[2]李谦.关于保定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报告[N].保定日报,2011-02-22(A01).

[3]钟丽萍.论高校查新机构对企业科技创新及经济发展的作用[J].商场现代化,2007,(2):375-376.

[4]王欣.提高科技查新工作影响力及公信力的途径研究[J].现代情报, 2011,31(3): 163- 166.

[5]唐芳.利用科技查新提高企业科技竞争力[J].现代情报,2012,32(5):127-129.

高科技企业发展现状篇7

关键词:科技型中小企业;信息透明;融资渠道

当今世界,全球经济格局由于国际金融危机所引发的持续低迷而发生了巨大变革,在变革中孕育着重大的发展机遇,通过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来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以摆脱危机并推动经济持续繁荣已成为中国乃至全世界的共同选择。因而,对企业的研发与创新行为加以激励以实实在在的加大企业研发力度,也就成为了助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产业结构升级转型的重要战略性措施之一。国家科技部于2015年1月15日了《科技部关于进一步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了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意义,阐明了扶持推动该类企业创新发展的一揽子政策措施,并在最后着重指出推动该类企业的不断前进与进步一方面对创新型国家的建设有很大的帮助,另一方面也体现出了我们国家对于更高层次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需求,而且,作为一种有效的手段,可以有效的促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

一、科技型中小企业界定

科技型中小企业即研发高新技术成果,管理并生产高技术产品,采用独立会计核算或相对独立会计核算的企业。

中国目前拥有约12万家技术型中小企业。从经济和运行的角度来看,企业应该有适当的限制。 根据科技部,财政部“中小企业科技技术创新基金暂行规定”和国家统计局的有关规定,中小企业标准,应符合下列条件:

一、企业以科技人才为主体的高新技术企业。企业必须独立运营,控股公司或政策垄断或公共事业,如电力,电信,邮政服务,银行,供水等不符合资格参加竞选。

二、去年销售收入1000万元以下;或年末员工人数2000人以下;或年末总资产不超过4亿元。

三、企业应主要从事高科技产品开发,开发,生a和服务业务,除了一个简单的商品销售企业。

四、企业研发高新技术产品,年度资金不低于销售额的5%,直接从事科技人员的研发应占员工总数的10%以上。

二、科技型中小企业现状分析

(一)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优势

第一,科技型中小企业具有良好的增长潜力和巨大的发展潜力,可以在带动形成新的增长点同时保持经济的稳定。

今天,中国的经济发展已经进入缓增的阶段。 其主要业绩是经济增长点开始下降,2015年GDP增长率为7%以下。 到2020年进入小康社会,为了完成既定目标,我国政府既要确保经济增长和质量保证任务。 因此,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已成为当务之急。目前,科技的飞速发展,谷歌,苹果和小米公司都处于非常短的时间内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加快发展中小型科技型企业,不仅可以形成新的市场需求,而且可以促进经济增长,使我国经济发生变化。

第二,科技型中小企业与传统企业相比对自然资源的需求量小,对环境的污染程度低,能够促进经济的和谐发展。

在进一步提升环境资源约束的情况下,我们应该清醒的认识到传统产业已经失去了曾有的种种优势已经不复存在,哪怕采取一系列措施也很难扭转。为此,要改变工业模式,大力发展中小企业是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相对于传统的“重资产”型第一工业企业,建立中小型技术型企业是“轻资产”,办公楼可以有几十个或更多的中小科技企业,这类企业自然环境少,但效率高。技术密集型,高科技含量,是中小企业生产的基于技术的产品或所提供服务的特点,周围的自然环境没有任何破坏性。因此,科技型中小企业在加快发展的同时考虑到环境,是解决环境与发展之间的矛盾最好的方式。

第三,科技型中小企业既能够带动科技进步,不断推陈出新,又能够创造机会和岗位,带动就业,维持社会和谐与稳定。

技术型中小企业具有一定的技术和知识要求,从事高科技产品开发,科技成果转化为商品,生产和销售,也提供技术服务和咨询。此外,在当前创业要求之初始条件不高,可以说有一些人或少数人的知识只要一台电脑,少量钱就可以启动,职位。建立信息电子商务的企业,如在线电子交易平台,游戏开发,网上商店等的建设。现在,对科技中小企业的大力,就能够用来解决大学生就业。同时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创新技术平台的建设,创造企业家的载体。

近年来,国家及地方政府无不大力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截止2016年,在国家计划相关企业库中已收录有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科技服务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企业四类共计9937家各类型科技型中小企业,在政策上加以扶持引导。

(二)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第一,在管理方面尚需完善。该类企业大多建立较晚,而管理和业务经验大多数情况下是在企业运营中获得的,这恰恰是其最缺乏的部分,由此体现出的管理思想上落后,且目前职业经理人的普遍缺乏现状,使企业的经营活动极容易陷人困境。在管理制度方面,大多科技型中小企业存在产权不清、相关制度不健全现象。相当一部分科技型中小企业中缺失专门的财务人员,这一系列的不规范行为与不规范现象导致其混乱的经营管理状况,且这一状态如果一旦成为常态,必将严重阻碍其发展壮大。

第二,缺乏资金及融资渠道。科技型中小型企业,资金不足,科研能力相对较弱,本来更加需要获得各个方面的资金扶持,事实上只有很小一部分能够成功取得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形我们也从而能够认识到,由于融资渠道受到阻碍,使融资的渠道变窄,因此融资结构这一方面存在诸多尚待完善的情况,科技型中小企业之前进与发展受到了很大的困扰,对其经营绩效及科技创新能力的利用也有一定的不良影响。形成这种融资渠道变窄、受阻情况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科技型中小企业以技术为主,相较于其他企业可供抵押的实物资产有限,从银行获取相应贷款较为困难。二是由于大多数科技型中小企业建立较晚,管理方面尤其在财务方面还较欠缺,从而使这一行业的数据在全面性上有一定的缺失,可比性也不强,易遭成投资者与其之间产生信息不对称。由于投资者对企业的信息无法全面了解,所以投资者不愿投资一个自己不能看明白的行业,同时导致企业也很难找到有效的方式来获得资金,融资举步维艰。

第三,创新性尚显不足。有相当部分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始终裹足不前,丧失了发展壮大的大好机会,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之一是与大型企业存在的固有差异,但更重要的是处于这一时期的企业还停留在起初发展的思路和设想上,缺乏与时俱进管理制度和创新思想。目前大多数企业主要依赖直接向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购买技术成果,然后再开发。这样企业的创新性逐渐磨灭,自主研发越来越少。现在在很多企业中技术创新费用较低,往往达不到经营收入10%,资金的缺乏也搁浅了企业创新性的发展。

三、相关建议

对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存在的问题提出几个相关建议:

第一,完善企业自身管理,加强信息的透明度,减少信息不对称的影响,使企业获得更多的外部资金支持。

随着信息技术方面的不断创新,科技型中小企业在完善管理同时,也应当运用自身的特长,联合建立统一的信息平台,将相关数据压缩和存储到平台里,方便投资者、发展机构、政府部门更好地索引、查询企业的数据,提供相对有效的信息流。当投资者、发展机构、政府获得了准确的以及必需的基本数据时,对企业的信任度也会随着增加。

随着信息透明度的加强,投资者对企业信任度也会增强,发展C构如银行对企业的信用程度就可加以评定,判断贷款给企业的投资回报,从而可以使企业获得外部资金。外部资金一般会形成企业的负负债,从长远发展的角度考虑,建议科技型中小企业应该更偏好长期负债,避免短期负债的集中,随时关注二者间的构成关系,谨防现金流的短缺。

第二,从内部融资着手,建立完善的内部融资制度

虽然观察目前情况,可以看到内源融资比重较低不具有有效的影响力,但是从理论上来说内源融资应作为企业发展的基础资源,在无数实践当中也证明内源融资仍是最有利于企业发展的融资方式。有鉴于此,科技型中小企业应坚持提高内部积累,以期能够提供更多的内源融资来推动自身的发展。比如可以使用合理的固定资产的折旧政策措施,使折旧所能够引起的融资效应达到最大,在来源上拓宽企业的内源性融资。

第三,加大政府的财政投入

政府能够为推进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壮大提供重要的帮助这一点毋庸置疑,本文建议政府在政策上保持对其发展的鼓励与关注,在财政上加大对其扶持帮助的投入。

第四,发挥风险投资的作用

在各行各业,风险投资均起到了推动各项经济事业发展的作用,这一投资能为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提供新的资金来源,使得想法、创意、技术创新等由纸面走向现实并不断得到发展壮大。通过建立统一的信息平台,筛选出真正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企业,增强风险投资机构及个人对有关科技型中小企业投资的信心,从而促使更多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能够获得风险投资机构提供的资金支持。

参考文献:

[1]Hart.Financial System,Corporate Finance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Chicago University Press,2008,10-23.

[2]富兰克林・艾伦,格伦・雅戈.金融创新力[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2,150-155.

[3]姚凤阁.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及对策思考[J].对外经贸,2012,3,113-114.

[4]沈澈.企业资本结构与企业绩效的实证研究―基于中小企业数据[J].统计与实践,2013,5,42-44.

[5]胡文玉,柴晴.湖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J].时代经贸,2014,5,38-42.

高科技企业发展现状篇8

[摘要]中央企业是公有制经济的命脉,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中央企业的安全状况,代表了国家形象,代表了我国现阶段安全生产所能够达到的最好水平。中央企业具有资金雄厚、设备先进的优势,并拥有强大的技术力量和高素质的人才,在人、财、物、技术及管理等各方面具有极为有利的优越条件,最具安全技术创新的基础和实力。中央企业率先提高安全技术创新能力在推动安全生产科技进步、提高企业本质安全水平方面,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对于我国的安全生产工作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笔者首先分析了中央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现状,指出目前中央企业安全技术创新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列举中石油、中石化、杜邦等世界500强企业安全技术创新的成功经验;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中央企业提高安全技术创新能力的4点建议。

[关键词]中央企业;安全技术;科技创新;安全生产

1引言

在我国能源、冶金、石油、石化、机械制造、军工、航运、海运等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性行业和领域,中央企业历来占据着主体地位,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中央企业原油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97.5%,民航运输总周转量占全国的82.9%,水运货物周转量占全国的86.3%,发电量占全国的40.8%,汽车产量占全国的30.2%,钢产量占全国的20.4%。

近年来,中央企业根据市场需求,不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开发、研究和生产出了不少具有国际、国内先进水平的新技术和新产品。据不完全统计,2004年上半年,16户中央科研企业申请专利215项,授权专利111项,中央企业的科研创新取得重大成果。

在安全生产工作的总体布局中,在实现全国安全生产状况稳定好转的历史进程中,中央企业同样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在推动安全生产科技进步、提高企业本质安全水平上,中央企业也具有示范作用。如何提高中央企业的安全技术创新能力,是一项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2中央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现状

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的转型期,受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从业人员素质等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安全生产基础薄弱,安全生产投入不足,安全生产科技水平相对落后。中央企业安全生产状况总体上好于国内企业的一般水平,但是,近年来随着中央企业管理体制的改革创新,在安全生产工作上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

在进入市场、参与竞争的过程中,一些单位不能正确处理安全与生产、安全生产与改革发展的关系,强调了效益优先,忽略了安全生产;在企业兼并重组、优化结构和改制、改革过程中,一些单位削减了安全工作力量,甚至撤销了内部安全机构;在企业不断做大做强,子公司、分公司越来越多的情况下,一些单位安全管理出现了“高位截瘫、层层衰减”现象,越到基层安全工作越薄弱。

中央企业生产集中度高,设备功率大,生产经营活动涉及面宽,一旦发生事故,往往损失惨重。根据国家局调度数据,2003年中央企业发生伤亡事故303起,死亡535人,受伤162人。2004年上半年发生各类伤亡事故168起,死亡142人,受伤93人。近年来,中央企业相继发生了一些重特大矿山事故、油田井喷事故、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交通运输事故等等,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带来巨大损失。2001年以来在国内外影响严重的3起一次死亡百人以上事故,全部发生在大型、特大型企业,其中两起发生在中央企业。此外,因各种人为因素造成的停产、停运、停供等事故相当频繁,经济损失巨大。

分析中央企业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其深层次原因正是由于中央企业缺乏安全科技创新能力。《安全生产法》明确提出:“国家鼓励和支持安全生产科学技术研究和安全生产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安全生产水平。”国务院《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中强调:“要加大政府投入,扶持大中型企业进行安全生产技术改造;要推动安全生产科技进步,加快先进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和自主创新。”

中央企业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总体思路中,提出“依靠科技进步,实现本质安全,建立预防为主、持续改进的企业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全面提升中央企业安全生产和职业安全健康水平。”中央企业在安全工作制度中,也提出“安全生产与企业改革发展‘三同步’制度,强调要把安全生产纳入企业发展战略和规划的整体布局,做到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安全投人和‘三同时’制度,企业要保障安全投人,安全设施要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中央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要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的作用,提高安全技术创新能力,走“科技兴安”之路。

3中央企业安全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高新技术及其产业的迅猛发展,加快建立企业技术创新机制,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已成为企业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而解决好这一问题,对于中央企业加快现代化、国际化的进程尤为重要。安全科技创新属于科技创新的一部分,安全科技创新能力必然依赖于企业的整体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目前,中央企业进行安全科技创新仍存在一定的问题。

3.1企业安全技术创新的环境不够完善

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来源于对经济利益的追求和外部市场的竞争压力,由于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转轨期,市场经济体系不够完善,部分企业尤其是部分国有企业依赖政府的思想依然存在,技术创新的意识不强。安全技术创考新则更缺乏动力。从企业内部环境看,企业还没有有效的技术创新机制,尤其是研发激励机制和研发经费。目前,在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中,有研究与试验发展活动的企业仅占30%,有技术开发机构的企业仅占25%。大部分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仍处于一种松散状态,缺少必要的积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很难提高。

3.2企业安全技术创新投入明显不足

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投入是衡量企业技术创新投入的重要指标。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为0.75%,仅相当于发达国家平均1.5%水平的1/2,而发达国家大企业一般在3%以上。与之相比,我国存在明显的差距。而安全技术创新的投入则更是微乎其微。虽然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但忽视安全生产、忽略安全投入的现象仍十分严重。中央企业具有资金雄厚、设备先进的优势,并拥有强大的技术力量和高素质的人才,最具安全技术创新的基础和实力。中央企业能否率先提高安全技术创新能力,对于我国的安全生产工作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4国内外优秀企业技术创新经验借鉴

目内外优秀企业,以世界500强最具代表性。世界500强大致可分为两类企业:

一是高新技术企业,这类企业通常改变了行业游戏规则,甚至创造了一个新兴行业;

另一类是在传统行业里不断开拓创新,使传统产业脱胎换骨,并保持企业的竞争优势。

世界500强企业产值的70%—80%是科技和文化创造的(而我国这一指标仅为30%左右)。世界500强企业始终不断地在现代技术领域投入大量的资金,以实现设施的现代化,使用最先进的设备和质量上乘的操作系统,保证最快的加工过程,生产最好的产品,掌握最新的最先进的通信手段等等。它们往往拿出企业资金的6%—7%或更多,用于外出调研、设备和系统的更新及发展新产品。安全技术的创新则紧密融合于企业的登体技术创新工作之中。

4.1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把科技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中油股份公司勘探与生产分公司“转变观念搞勘探,解放思想求发现”,以“创新管理和问题管理”为管理切人点,总结了“勘探开发一体化”、“岩性油气藏精细勘探”等19项创新成果,取得勘探开发一系列重大突破,仅2003年就新发现5个亿吨级油气田和12个5000万吨级油气区块,石油控制和预测储量创近年来新高,确保了国内原油产量稳中有升。在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西气东输工程建设中,依靠科技进步,弘扬铁人精神,把西气东输工程建设成为高科技工程、绿色工程、优质工程、阳光工程。

4.2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积极治理隐患,努力创造安全文明的生产环境

中国石化对已建成的装置、设施和公用工程开展风险评价,积极进行隐患治理,按照分级管理、分步实施的原则,从隐患的检查评估、制定方案、立项审批直到竣工验收的全过程,实施规范化、程序化管理。2003年隐患治理项目557项,投资10亿元,一批隐患得到治理,有力地保证了装置的安全生产。

重点加强对关键生产装置、要害生产部位的安全监督管理,有针对性地制定重大事故防范措施及应急救援预案,并组织开展事故预案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故的能力。

采用国际上先进的安全评价方法,对在役装置的安全性进行评价,及时发现并消除生产装置存在的缺陷和隐患,确保安全生产。

中国石化注重节能、降耗、节水、减污技术的开发与应用,积极推行清洁生产。2003年中国石化对系统内首批4家清洁生产示范企业进行了评估、审核和验收,示范企业通过开展清洁生产,建立了开展清洁生产的正常秩序,其总体环境状况、环保管理水平、资源利用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在清洁生产过程中,评定了4项具有推广价值的清洁生产实用技术。加强工业用水工作的管理,强化用水考核,注重水的回用和串级使用,在生产负荷大幅度提高的情况下,2003年工业用新鲜水量比上年下降了1%。

为向社会提供更加清洁的燃料,中国石化相继开发了降低汽油烯烃的催化剂、助剂和汽油清净剂及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等多项技术。中国石化于2003年7月1日起,全面执行新的汽油国家标准,向社会提供清洁产品。

4.3杜邦以“零”为目标

200多年前,杜邦公司仅是一家生产黑色火药的制造作坊,而今发展成为世界上历史最悠久、多元化的跨国科技企业之一。杜邦是全球工业安全的标准,其他公司均以杜邦为参照衡量自己;同时,杜邦在全世界也以环保著称。杜邦安全成就的取得,应归功于它所坚持的十大安全信念:1)凡是工业意外均可避免;

(2)管理层必须对发生的意外负责;

(3)尽一切所能控制容易引起危险的工序;

(4)保持安全的工作环境,杜邦员工人人有责;

(5)员工必须接受严格的工业安全训练;

(6)管理层必须时常检查安全设施及系统;

(7)发现任何疏漏,必须立即纠正;

(8)员工无论在工作时还是在下班后都要注意安全;

(9)安全动作产生经营效益;

(10)安全系统以人为本。

此外,永远从“零”开始是杜邦的信条。

4.4产品技术的转化需要高额投入,但也会带来丰厚的利润

荷兰菲利浦电器公司过去几年技术老化,产品更新缓慢,经营失去活力,一度出现高额亏损。近几年来,该公司制定和贯彻技术革命方针,依靠开发高新技术产品,不仅改变了高达20多亿元内亏的状态,而且使公司在未来5—10年内可实现250亿美元的巨额利润,从而使该公司成为西欧最富竞争力、也最有发展前途的大公司之一。

4.5加快新技术转化

发达国家之所以走在世界的前列,除了注重研究开发新技术外,还在于能够及时推行技术转化,使新技术很快转化成生产力,从而促进企业的技术进步。先进的技术固然是竞争的资本,但在一定的条件下,抓住时间和效率比利用技术本身更重要。时间的缩短,为企业争得了更多的市场机遇,取得了更多的经济效益,获得更大的安全保障。

西门子公司的管理专家曾做过精确计算:产品开发的时间每缩短一天,便可增加0.3%的商业利润,缩短5天可增加1.6%,缩短10天便可增加3.5%。据说,西门子公司仅缩短产品开发时间一项,每年便可获取近6亿美元纯利润。而这种

利润却不花费任何代价,只是时间利用得比别人更充分。

企业安全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有赖于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总体提高。向技术要利润、向技术要安全已成为现代企业的共识。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中央企业的经济效益已得到明显改观,使得中央企业在人、财、物、技术及管理等方面具备了安全技术创新的有利条件。

另外,做好中央企业的安全技术创新工作,也是企业生存发展、参与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竞争的需要。目前世界500强企业已有400多户进人中国,187户中央企业驻外机构和境外企业已多达2278个。中央企业要跻身于全球大企业之林,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生存和发展,必须提高安全技术创新能力。在当前经济结构调整和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要首先培育一批技术创新能力强、市场效益好的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以提高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

的不断加快和高新技术及其产业的迅猛发展,加快建立安全技术创新机制,提高企业安全技术创新能力是中央企业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

5提高中央企业安全技术创新能力的建议

我国的安全科学技术发展目标为:到2010年,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安全科技发展运行机制,初步形成安全生产理论体系,建成安全生产科技支撑平台,提高安全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安全科技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为实现我国安全科学技术发展的目标,必须率先提高中央企业的安全技术创新能力。

5.1安全科技创新与企业改革发展同步进行

实现安全生产工作与企业的各项工作总体推进,把安全生产纳入企业改革发展的总体布局,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使安全科技创新工作融人企业的整体技术创新工作之中。增强技术创新意识,努力为企业技术创新创造宽松的

环境。针对目前我国中央企业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政府应加大对企业技术创新的财税优惠力度,制定相应的信贷政策,鼓励并引导企业自主增加技术创新投入,建立和完善风险投资机制,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

5.2加大安全投入,推动安全生产科技进步

近年来,国家采取一系列措施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包括中央企业在内的国有企业经济运行和效益状况,普遍得到改善。应进一步加大安全费用提取和投入力度,完善安全基础设施和基础条件,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强化企业技术开发的主体地位,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落实国家有关的优惠政策,建立并完善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激励机制,鼓励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加快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

5.3中央企业应发挥安全生产科技进步的示范作用

建立中央企业的自主创新机制,培育一批技术创新能力强、效益好的大企业。在当前经济结构调整和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确立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投资主体、利益主体、风险主体、研究开发主体和决策主体,逐步建立起“企业主动、政府推动、科技服务体系联动”的技术创新运行机制,形成一批自主技术创新能力强、市场效益好的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中央企业应及时淘汰危及安全的落后设备和落后工艺,率先采用安全性能可靠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以大公司、大集团为依托,探索建立产、研、学一体的安全生产科技创新基地。

5.4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以企业为主体

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积极进行科技成果推广我国围绕着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进行了积极探索,已经制定出台了安全费用提取、安全技术改造等政策措施,为提高中央企业的安全技术创新能力提供了政策支持。据第二次全国基本单位普查,在我国1万余家科研行业单位中,有3000家为企业单位,占33%,企业比重不高。表明除国家办基础性和公益性研究单位外,还有部分科技机构游离于市场之外。

笔者认为,必须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在确保基础研究得到加强的同时,促使更多的科研机构进入企业或与企业联合。对于一些产业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国家应统一引进,然后组织产、学、研进行联合消化吸收,最后再转移到企业。

实现中央企业安全工作思想观念、体制和机制、方法途径、科学技术和安全文化“五个创新”。开展重要工业领域安全生产中亟待解决的共性、关键性、公益性技术难题的科学研究,促进重大安全科技成果转化,建立安全科技示范工程。对于能够明显改善安全生产状况、经济和社会效益较大的科技成果,采用召开推广会、成果展览、科技成果信息等多种形式进行重点推广。

6结束语

笔者通过对中央企业的安全生产现状及安全科技创新能力的分析和研究,特别强调,中央企业是公有制经济的命脉,

(1)有利于发展生产力,是工业文明的需要;

(2)体现了珍惜生命、以人为本的时代要求;

(3)世界500强的成功经验,企业生存发展之道;

(4)是适应工业现代化思想、观念、技术创新、高效、发展的需求;

上一篇:集体经济企业范文 下一篇:公司设立方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