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站,张江高科

时间:2022-08-24 10:59:36

“上海市政府希望将张江打造成上海高科技产业的名片。”

“本次列车的终点站――张江高科站到了。”地铁二号线的列车车厢里的广播告诉乘客,而对于从地铁里涌出来的年轻人来说,张江高科却是一个起点,太多的创业梦想和希冀在这里被点燃。

有趣的是,张江园区的道路名称大多采用了中外知名科学家的名字来命名,如哈雷路,张衡路、蔡伦路等,从中也可以看出当地政府的深意:希望园区内的企业能够举起自主创新的大旗。

“把张江的发展空间保留好也是业绩”

“上海政府希望将张江打造成上海高科技产业的名片。”张江集团副总经理殷宏说。

浦东开发的最初几年,临近张江的金桥、外高桥、陆家嘴等区域以高速的成长性博得全上海、全中国乃至全世界的赞赏,相形之下,1992年开园的张江人有些着急了,但上级领导总是反复强调:不要着急,把张江的发展空间保留好也是业绩,作为唯一一个部级高科技产业园区,但“对于什么是高科技产业,怎么运作经营高新园区,我们当时也一头雾水”,20世纪90年代便来到“一片空地”的张江的殷宏还记得,当时园区引进了“我们认为的‘高科技产业’”――一个物流项目,但因上海市政府一位领导“这也叫高科技”的一句话,此物流项目作罢,同样被放弃的还包括一个3000多万元的包装项目。“可以说张江在成立之初,就被赋予了高端的起点,”

机遇终于光顾了已做了7年准备的张江。1999年9月21日,中国台湾省发生7.3级大地震,供电系统受损,全台湾晶园厂密度最高的新竹高科技园区的芯片生产顿时陷于停顿。大地震促使芯片产业向成本更低、市场更大的中国大陆转移,张江成为了这股大转移中的佼佼者。

而当地政府在其中更是发挥了关键作用。中芯国际是张江引进的第一家产业巨头,一期投资就高达15亿美元,是张江IC产业链的发端。而当年为争取到这一“巨无霸”项目,上至市领导,下至招商人员都被动员了起来。“我们到上海考察选址时,上海市长、主管科技的副市长全都在,当即拍板带去张江选地,并且表明说我们想要哪块土地都可以。”中芯国际一位高管对当年的情形记忆犹新。

中芯为张江带来的是芯片扎堆效应,中芯、宏力、上海贝岭、泰隆等几家芯片企业集中在方圆不到一平方公里的区域内,他们之间只有一街之隔,这样的企业密集程度和美国硅谷很有几分相似。

同样扎堆而来的是从事芯片设计、测试、封装的企业,作为芯片代工企业的上、下游,他们更希望设厂的地点离代工厂越近越好。在张江被称为SOHO楼的区域里,芯片设计公司们门对门、脸对脸分别在自己的三层小楼里办公,而到了中午的休息时间,两家公司的员工很可能会聚到楼下的空地里一起打会儿羽毛球。

当地政府还给了最初入园的企业相当优惠的吸引措施,包括低廉的租金、企业税收和研发人员个人所得税减免等。

张江成为了种种趋势的受益者――产业转移、留学人员回国创业潮、风险投资热、中国政府大力支持创新等,并最终形成了多个产业集群。据殷宏介绍,2006年人驻园区企业3606家,工业总产值2783亿元,占全市的14.2%。

“在产业集群中寻求爆发力”

产业集群经济是张江为自己找到的发展道路。从2000年起,张江开始探索产业链的搭建和集聚。据张江集团副总经理殷宏介绍,目前,张江已经形成了集成电路、生物医药、软件三大支柱产业集群,并建立了文化科技创意、金融信息服务(银行卡)、光电子和信息安全四大关联产业群。张江园区内共有200余家国内外知名集成电路企业,总产值达到111亿元,占全国半壁江山,八英寸晶圆产能占全国生产能力的70%。

“在产业集群中寻求爆发力”。许多企业也在近距离共存中找到了发展机会。展讯首枚TD-SCDMA第三代手机芯片问世不久,厦新也以最快的速度拿出了国内首个TD-SCDMA第三代手机样机。两家公司的合作,带有相当大的“地缘”色彩,从展讯步行到厦新上海研究院,只需要几分钟。

“张江要成功,就必须产生一批有世界竞争力的企业。而这些企业,主要将来自目前自主创新的小企业。”殷宏表示。

展讯的发展便得益于浦东新区中小企业上市培育计划。这个方案计划在五年中(2007~2011),浦东新区将推动5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在国内外资本市场上市,实现100家企业的股份制改造,完成150家企业的上市培育工作。

全球的投资者也为张江的产业集群化趋势推波助澜。张江已经吸引了各类投资机构58家,直接掌控的投资基金就有近100亿元人民币,间接金额达200亿元。

张江的“人气明星”

张江高科技园区有著名的两张“地图”――“硅谷地图”和“药谷地图”。这两张地图绘制于数年前,上面标注了进驻张江园区的一些著名大企业的标志和位置。

而这其中不少脱颖而出、绚烂夺目的企业,成为张江鲜亮的名片。

展讯通信:摘下IC设计钻石

在高科技企业云集的张江,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的“展讯中心”让展讯通信有限公司(SPRD.NASDAQ)十分抢眼。而更让它夺目的则是去年登陆美国纳斯达克被戴上的“中国首只3G概念股”的帽子。

偌大的展讯中心其实大部分是出租出去的,展讯自己并没有厂房,一个小展厅就足以容纳它的核心资产。小展厅中占据最显眼位置的是有关TD-SCDMA芯片的内容,作为国内重要的3G自主知识产权标准TD-SCDMA手机核心芯片研发制造商之一,展讯几乎是联合国与国内高管到上海考察时的必到之处,

“展讯已经是几经生死了。”在上市之后,武平颇有感触地说。事实上,2000~2001年,4个在美国创立的归国创业团队中,只有展讯活了下来。过去10年中不管在欧洲还是硅谷,在这个行业中,归国创业团队唯一上市的就是展讯,

展讯的诞生最早要追溯到1999年的美国硅谷。在硅谷,从事电子通讯工作的中国人中午吃饭时常常聚在一起,谈起遥远的家乡,谈起自己的专业和中国的现状。武平、陈大同、冀晋和范任勇四位中国留学博士在一次午饭的时候,偶尔谈起了手机芯片的话题,虽然中国移动已经成为全亚洲最挣钱的公司之一,国内的移动用户总数也位列全球第一,但该领域的核心技术一直被国外大公司所掌握,手机芯片则是重中之重,“有机无芯”的现状让这几位留学生感受到了责任,同时也看到了机会,他们决定回国开创一番事业。37人的团队组成了一支有史以来最大的海归创业团队,他们有的来自世界顶尖的跨国通信公司,有的在硅谷经营着自己的公司,2001年,展讯在上海张江正式成立。

武平和他的伙伴们要解决中国核

心技术不足的问题。这个理想很宏大,需要的资金也很庞大。而创业初期,展讯注册资金仅100多万美元,只有37名员工。在专利技术和产品研发出来之前,展讯公司的营业额和销售额又几乎为零。

在公司成立刚两个月的时候,“911事件”使得风险投资者变得异常谨慎。2002年,展讯研发首颗芯片的到了设计完成、准备制造样片进入产业化的关键阶段,创业团队却遭遇到资金匮乏的难关。

于是,主要创始人和管理人员决定自我停薪或减薪,但基础员工薪水基本不动。其中,高层管理人员薪水降幅达50%,经理层降30%。武平还考虑过全面停薪,以维持研发开支。部分高管甚至想过卖自己的股票和房产来筹钱,

武平和他的创业团队开始不断地通过清华的老同学以及一切可以动用的力量,广泛地寻求投资。值得庆幸的是,降薪3个月后,1500多万美元的融资到位,展讯内部没有一个人离开公司,武平也由此受到了极大鼓舞。

这种坚持最终得了丰厚回报。2002年,公司在2G、2.5G技术上实现全面突破,并很快通过了国际认证并实施产业化,从而打破了国外垄断的局面。2003年,全球首颗TD-SCDMA芯片在这里问世,2004年展讯又研发了首颗TD-SCDMA/GSM/GPRS双模手机芯片,2007年6月,纳斯达克股市向展讯张开了怀抱,标志着这家中国本土的芯片公司终于完成蝶变。但跟其他纳斯达克敲钟人相比,展讯创始人武平并没有因此暴富。根据展讯公开资料,武平所持有的股票在展讯招股前只占总股本的5%左右。

展讯的团队年轻而富有活力,平均年龄只有17岁。为了形成一种公平氛围,除了有机制保障的奖励外,展讯公司的员工在打招呼时都只呼其名,不带职称;老总办公室的门永远敞开。展讯每年都在扩充,从开始的一层办公室坐不满人,到后来2000平米的办公楼仍然拥挤,截至今天,展讯的员工已经超过500人,

武平曾说,CPU和通信芯片是“全球半导体设计行业的皇冠上最大的两颗钻石”。

最终,在张江,他成为了那个摘取钻石的幸运者。

火速网络:做网络营销的沃尔玛

刘小光为公司起名为“火速”(hotsales),然而,他的创业道路却是几经周折。

1998年,海员出身的刘小光已是“电脑发烧友”,初涉网络的他强烈地感觉到,互联网正像瓦特发明蒸汽机一样改变着世界。于是,刘小光创办了全国第一家网上电脑超市,为了能让电脑热卖,他将此命名为“hotsales”。但是由于缺乏管理经验,加之当时中国电子商务市场尚不成熟,这年的8月份,在给他的s个员工发完了最后一次薪水之后,所有的员工在一夜之间全部离开了公司。

所幸的是,刘小光并没有选错创业的大方向。2000年,互联网火爆。中国三大门户网站相继登陆纳斯达克,刘小光继续在互联网领域出击,只不过换了一种思路,从淘金者转变成卖锄头、卖水的网络营销商。

那是一个互联网疯狂的年代。2000年1月,刘小光得到了风险资金的垂青。第一笔就融进了人民币60万元。4月2日,上海火速推出辅助购物门户网站“一比多”,这是全国首家提出“辅助购物”概念的电子商务网站,在4月中旬参加上海互联网创业投资有限公司的评估会上,被评为“发展思路清晰、创意独到、域名极富寓意的有发展前景的网站。”很不巧,2000年4月开始,纳斯达克指数像破堤而出的洪水一样狂泄而去,风险投资商对IT行业失去信心。刚刚有了一个美好前景的“火速”,被风险投资商无情地抛弃。2000年7月7日,公司被清盘,刘小光再次回到零点。

一贫如洗的刘小光此时仍然执着地认为,公司出现问题不是公司业务模式的问题,主要是风险投资的使用问题。

2000年,刘小光向亲戚朋友借了2万元,与一家民营企业合租了一套两室一厅的房子,注册公司和添置设备之后,帐面上只剩下了几百块钱。

从曾经的失败经历中,刘小光总结出一个经验:不要随意接受风险投资,要看清楚这些到底是风险投资还是风险投机。因为不愿意再看到员工被无辜牵连,他还对自己说,一定要经营一个良性的企业,

从1998年创业开始,尽管公司一直不稳定,但是刘小光的诚实守信,让他与许多客户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甚至和通用电器、美标等以挑剔出名的大公司也建立了联络。因此公司一恢复营业,马上就有了业务。凭着帮助公司注册“中文域名”这一项业务,“火速”终于挖到了自己的第一桶金。

这20万元的进帐让刘小光坚信,网络实名是一个可以给网络客户带来价值的产品。他开始积极地和3721洽谈合作事宜。2002年3月,火速成为了3721的区域总。在经过几个月的推广发展过渡期之后,“火速”的业绩开始翻番。2001年,销售额150万元;2002年900多万元,2003年2700多万元;2004年5000万元,2006年,公司的总营收已近1亿元人民币。火速已成为网络营销界响当当的排头兵。除了3721的网络实名上海注册中心以外,新浪、网易、搜狐、雅虎、谷歌等搜索引擎的广告业务都已经出现在了火速的名单上,甚至还包括微软金牌解决方案供应商的身份。

在绿草如茵的张江浦东软件园内,火速公司已从刚搬进来时占地500平方米,扩充到现在的2500平方米,但“空间已经有些局促了”。

“喜欢具有挑战的活动”的刘小光显然并不甘于只是做他人的。将“火速”打造成网络营销中的沃尔玛,是刘小光为自己定下的目标。

张江的潜力股

实际上,在“硅谷地图”和“药谷地图”背后,更多的还处于创业期或成长期的中小企业正在张江园区内,等待着有朝一日的“破茧而出”。这是目前张江园区里最主要的活力所在。

鼎芯通讯(上海)有限公司

这家IC设计公司尽管仍处于耕耘阶段,但它坚信已经胜利在望。

鼎芯公司总裁陈凯是一位归国留学人士。创业初始,他曾经考察过上海、北京等大都市以及西安这样的西部城市,但最终他选择了上海张江,“这里的国际化程度更高,对于从西方回国的人来说,休闲时想找个地方喝咖啡要比其他城市容易得多。”当然,最终让陈凯动心的还是张江的产业环境,“集成电路产业在这里已经有相当的基础,相关的资源、人才更容易寻觅。”

2002年8月,鼎芯在上海张江宣布诞生。它也是中国第一家射频集成电路芯片设计公司。

2004年8月,鼎芯成功开发出了中国第一颗射频芯片,《华尔街日报》甚至将其称为“中国芯片产业白手起家”的样板。这款芯片主要应用在了小灵通手机上,但后来小灵通产业的迅速衰落使得公司提前实现盈利的目标落空,在投入了大量资金之后。盈利问题成了悬念。

TD-SCDMA将是鼎芯实现跳跃的关键。2007年年初。首颗国产TD-SCDMA射频芯片在鼎芯宣告问世,陈凯称,公司在TD-SCDMA方面已经做好了充分的技术准备,只等待相关政策的出台了。据介绍,几乎所有本地做芯片测试的企业都曾经找上门来,寻求合作的机会。更可喜的是,鼎芯已经具备了相当的自身造血能力,从2007年10月份开始,公司首次实现了收支平衡。在解决了资金、技术、经营方面的问题之后,鼎芯已经有了壮大的潜质。

上海浦东软件平台有限公司

从提供软件平台服务到发展嵌入式系统,这家公司的转型值得深究。

从外表上看,这家坐落在浦东软件园的软件公司同其他企业并没有什么不同,但是细看它的成立背景,就可以了解到当地政府的深意:2002年12月,由浦东科技投资有限公司、上海浦东软件园和上海数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共同投资5000万元,成立的上海浦东软件平台有限公司,业务范围从宽带上网、企业建站、数据中心、应用软件开发,到软件测试和培训等,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服务张江地区的中小企业,帮助他们以信息化的手段来提升运营素质。

因此,从诞生之日起,赢利开非这家公司的首要任务。为了鼓励本地中小企业实施信息化改造,浦东政府甚至出台了一项措施,凡是由浦东软件平台有限公司承建信息化项目的本地企业,予以30%的费用补贴,这意味着园区已经从提供优惠地价这样的简单措施,向提供更优质的技术支持服务转型。

在完成了扶植中小企业这个最初的历史使命之后,浦东软件平台公司也开始考虑自身的盈利问题。公司将未来的战略方向定为嵌入式系统,在梳理了公司内部各种业务之后,正准备大干一场。

上海安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安普的几位华人科学家,同时也是安普的创始人,带着21世纪最顶尖级的利器――生物技术,开始了对古老的中草药领域的挖掘和开拓。

俞强,安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裁,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生物学界的第一批留美学生。在波士顿大学度过了10年的研究生涯后,2003年他联合几位细胞生物学或分子生物学科学家,创办了安普公司。这些科学家手里掌握着生物医药的方向,他们看到了别人几年、甚至十几年以后才看得到的技术前景。

“在张江高科我们依靠无形资产可以占35%的股份,在其他地方想达到这一比例很难被批准,”加之“浦东新区政府和张江的管理人员脑子比较活,能够有魄力做一些事情,”俞强选择了落户张江。

他们要弥补的空白是,中国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款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药能打入国际市场。出于科学家的敏感,他们选择从中草药人手。因为周期长和对资金要求比较大,安普现在只能做整个产业链的一部分。

“从资金和时间上来讲,制药行业因为消耗大,有不利的一面,但是这也保证了它的优势,进入门槛比较高,一个企业一旦成功后,它的竞争要相对少些。”俞强对此非常乐观。事实上,近年,传统药物(主要是指中草药)已被许多国家认为是朝阳产业并加快发展,国际上中草药的年消费已超过150亿美元,并且仍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

今日动画公司

上海广中西路多媒体谷一幢不起眼的小楼里。一间30平方米左右的办公室。20余名年轻人在灯下聚精会神地画画。其中一位20岁出头的女孩子正在白纸上用铅笔仔细描绘着一位古装少年形象。

这位戴着眼镜的中国少年,虽身着古装却明显带有现代气质。就是这个叫唐小龙的形象,以他为主角的动漫片《中华小子》样片曾在2003年秋季法国戛纳电视节上出尽风头,在参展的738部片子中浏览率排名第五。虽然投资高达4000万元,但尚未开拍就已经凭借样片将销售目标的75%预售给国际买家,在国内数百家动漫公司中,今日动画这样的成绩令很多同行羡慕。

1998年,旅法动画艺术家张天晓与上影集团旗下的子公司合作成立了上影今日动画公司――国内第一家拥有拍摄、制作和发行资质的动画民营企业。成立初时,几乎完全靠给欧洲动漫公司做代工,从中赚取制作费用,而时至今日,它已经与法国、比利时等合作伙伴平起平坐,共同合作拍摄动漫片,甚至从比利时买人了有近70年历史的欧洲漫画《斯皮鲁》来改编拍摄。

“作为中国的动画企业,我们希望不仅将中国传统的东西展示给世界,也希望将国际上优秀的动漫带人中国,”张天晓如此表示,至此,今日动画顺利完成了从代加工者到国际化原创者的转型。

张江难题

“看电影必须到陆家嘴,整个张江几乎看不到像样的超市”。漫步在张江宽阔的马路上,时间久了就会意识到这个问题,路边连个卖饮料的小亭都没有,饭店和咖啡馆也是难觅踪迹。

从园区里的中兴通讯公司走到张江地铁站只需3~5分钟,在地铁站附近的某家餐厅经常会出现这样一幕:坐在餐厅一角的员工是中兴人,坐在另一角的同样也是中兴人。“因为比较近,很多同事想改善伙食的时候就会去地铁站附近的餐厅。遇到公司有招待活动的时候,也总是那几家,园区内可选择的地方实在太少,”中兴通讯一位员工说,“这里还不太适宜生活。”

麻烦还不止于此。

随着张江高科技园区在海内外声名鹊起,这里的办公成本也水涨船高,目前,园区内的写字楼租金水平已经和市中心的繁华地带相差无几。“目前在上海开一家公司的成本快要赶上台北了。”展讯总裁武平对此也颇为头疼。

一家芯片设计公司的高管还提出了一个不足:在张江,同一产业集群内的企业,上下游的合作相对常见,但平行合作还很少,这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集群效应的最大化。

对于张江来说,这些问题都是未来的难题。

上一篇:浦东市民中心的一天 下一篇:儿子的“消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