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的方法和途径范文

时间:2023-09-25 01:59:34

劳动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劳动教育的方法和途径篇1

关键词:实践教学;劳动;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9月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要在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培养综合能力,培养创新思维。”“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强调了学生教育是一个“劳动”和“创新”精神培养并举的过程。劳动和创新是具有内在联系的统一整体,劳动是创新的基础,创新是劳动的结果;当今时代是创新的时代,创造本身就是一种劳动,创造过程即是劳动者最大限度地发挥聪明才干的过程。实践教学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是本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实践教学的目的,一是学生通过对各种科学问题、工程问题和社会问题的亲自体验与验证,理论联系实际,加深对问题的认识与理解;二是学生通过直接参与生产劳动、科技创新和社会活动等实践,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创新意识和社会责任。因此,实践教学作为一种典型的“做中学”教学模式,是开展劳动和创新教育的有效渠道,在实践教学中开展大学生劳动和创新教育,培养大学生劳动和创新精神是实践教学的应有之意。[1-2]

1大学生劳动和创新教育内涵和途径

1.1劳动教育的内涵和途径

劳动教育是以劳动意识、劳动精神、劳动技能为主要内容的教育过程。通过对受教育者进行一定的教育引导使其树立热爱劳动、尊重劳动、劳动为荣的劳动意识,形成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劳动精神,并且生活技能得以提升,体力和智力全面发展。[3]大学实践教学正是以学生“做中学”为基本特征,劳动既是大学实践教学的手段,也是大学实践教学的内容,学生在劳动中巩固知识、提升能力。劳动教育的方式途径多种多样,如,开设劳动教育理论课程,通过劳动理论教育、劳动技术教育、劳动法律法规教育,帮助学生掌握劳动知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4]组织安排日常生活劳动,如校园服务性工作、社会公益活动、整理内务、打扫卫生、勤工助学等,引导学生自觉参加各类劳动,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将劳动教育融于专业教育特别是实践教学之中,在专业教育中赋予劳动教育内容。[5]学生通过“做中学”,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知与行的统一、掌握劳动技能和劳动本领,深度体验劳动的价值和意义。因此,实践教学不仅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和劳动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实践教学是开展劳动教育的有效途径。

1.2创新教育的内涵和途径

创新教育是一种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旨在教育中培养受教育者的创新意识、创新兴趣、创新胆量和创新决心,它是一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过程。[6,7]新知识和新技术的创造不是向壁虚构的,而是源自于艰苦的劳动,劳动创造财富,劳动创造新的思维。当然,这里的劳动并不是单一的体力劳动,它是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综合。所以,创新教育和劳动教育类似,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是其基本途径:一方面要设置创新理论类课程,使学生系统掌握创新的基本知识、原理、方法、技能,同时也要在课堂教学中引入问题式、探究式、研究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技能;另一方面要以实践教学为依托,将创新教育融入于实验教学、实习(见习)、毕业论文(设计)、学科竞赛、创新创业训练等实践活动中去,驱使学生利用创新知识和创新技能开展创新试验、创新设计和创造性劳动等。[8-9]一方面,实践教学是开展创新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径,另一方面,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也是实践教学的根本目的。

2实践教学中劳动和创新能力培养的缺失

2.1对劳动和创新教育重视不够

目前,很多高校师生的教育和受教育理念仍停留在传统应试教育模式上,对劳动和创新教育认识不足,劳动和创新教育理念和观念滞后。教师开展劳动和创新教育的意识不强、责任不明确、能力和水平不足、经验缺乏。学生过分重视知识的积累,对自身能力培养、人格修炼和个性发展意识匮乏,对劳动和创新精神在自己未来成长和发展中的意义认识不足。同时,高校劳动和创新教育管理体系不健全,引导教师和学生积极参与劳动和创新教育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未建立,实践教学中劳动和创新要素缺乏,与劳动和创新教育内容的有机融合欠缺。

2.2实践教学教师教育能力不足

随着高校教学改革与发展,实践教学课程在课程体系中比重不断增加,教学手段和形式也日趋多样化。为保障实践教学中劳动和创新教育的有效开展,一方面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另一方面更要求教师自身富有劳动和创新精神,并能够创新教学手段和方法。但因师资水平所限,部分实践教学内容,如创新训练、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学科竞赛等选题先进性、前沿性不够,有的选题脱离工程实际或背离研究趋势,降低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滋生惰性、敷衍情绪,影响培养目标的达成。另外,实习、见习等教学环节指导教师的不确定性,企业导师参与积极性不高,教师个体间工程实践和工程教育能力的不同,使基于实践教学培养大学生劳动和创新能力的质量得不到保障。

2.3学生劳动和创新意识比较淡薄

受家庭、社会的一些消极影响,相当数量的学生存在劳动观念不够端正、劳动意识比较淡薄、劳动素养不高、劳动技能不强等问题。劳动价值取向功利化,学生不愿参与如实验准备、实验设备维护、实验室卫生整理等工作,认为这是简单劳动,无助于学习成绩,实践教学项目的事前准备、事后整理工作大多是以教师为主。见习或实习走马观花,不愿参加企业生产劳动,学生感受不到劳动的辛苦和收获的快乐。劳动纪律和劳动安全意识薄弱,进入实验室不按要求穿着实验服,进入厂区不按规定佩戴安全帽。同时,应试教育为主的教育模式,导致学生关注知识积累多,关注创新能力少,习惯于循规蹈矩,创新意识淡薄,创新思维缺失,创造性劳动精神缺乏。实践教学中试验方案设计墨守成规,实践数据抄袭甚至弄虚作假。

2.4优质实践教学基地匮乏

实践教学基地是实践教学的平台,优质实践教学基地是基于实践教学培养大学生劳动和创新能力的基础。实践教学基地数量不足、质量不高是普遍问题,建设优质实践教学基地是有效开展劳动和创新教育的前提,也是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保证。当前,多数企业对承担或参与大学生实践教学的积极性不高、责任性不强,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对大学生实践教学规律和要求认识不够。部分企业即使接受了学生实践教学任务,限于安全或技术等考虑,并不能让学生真正参与生产劳动。同时,高校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中作用越来越突出,高校对实践教学基地的要求越来越高,只有技术先进、管理科学的相关行业龙头、标杆企业,或在行业中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企业,才能利用其人才、技术和设备等资源优势,服务于人才培养,在实践教学中有效开展学生的劳动和创新精神教育,提升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基于实践教学培养大学生劳动和

创新能力的策略安徽建筑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中心(以下简称为“中心”)是对本校材料类专业学生开展实践教学的主要平台,开设有课程实验教学、CDIO项目教学、创新创业训练和实习实训等实践教学项目。近年来,中心秉执实践教学与劳动和创新能力培养相结合的理念,积极探索在实践教学中培养大学生劳动和创新能力,从教师队伍、教学方法、实践基地和考核机制四个方面加强建设和改革,对学生劳动和创新能力培养目标的达成产生了积极作用。

3.1加强实践教学教师队伍建设

针对实践教学师资力量匮乏,并且对劳动和创新教育重视不够等问题,中心在学院的支持下,全面加强实践教师队伍建设,一是充实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将一定的实践教学工作量作为专业教师的岗位职责,使每位专业教师都成为实践教师队伍一员。既能有效解决实践教学师资不足问题,更促使专业教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二是转变教学观念,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开展教学观念大讨论,使教师充分认识培养大学生劳动和创新精神是造就高素质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内在要求,是教师教书育人的职责所在。三是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适应在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劳动和创新精神的新要求。中心建立年轻教师导师制,由实践教学能力较强教师对年轻教师进行一对一指导,并派出教师到知名高校和企业学习交流,组织并参加各种国内外学术会议,同时加大对教师教学过程督导和教学效果评价的力度。四是外聘行业企业专家担任实践教学兼职教师,参与学生指导工作。

3.2改革实践教学方法

针对学生劳动和创新意识比较淡薄,创造性劳动精神缺乏等问题,中心着力改革实践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导实践教学,成为教学的主体。中心对实验室实行开放管理,推行学生轮班管理制,在实验室管理教师协助下,由进入实验室的学生轮流完成实验室的管理工作,具体包括实验室安全教育、实验项目准备、设备使用登记、卫生维护等工作。学生以使用者和管理者双重身份进入实验室,增强了学生的责任心,激发了学生劳动和创新热情。具体的实验或研究过程,如目标任务、方案拟定、试验仪器设备调试、原材料准备、试验结果分析等均由学生或独立或团队自主完成。这种任务驱动方式下,学生学习动力得以激发,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并举,完成实践学习任务的同时,学生的劳动和创新能力得到培养。

3.3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按照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实践教学与科学研究相结合、实践教学与社会服务相结合、实践教学与就业创业相结合,着力培养大学生劳动和创新能力的要求,坚持“质量第一”,建设优质实践教学基地。把满足教学要求、保证学生培养目标达成放在首位,与有条件、有能力承担高校实践教学任务的企事业单位共建高质量实践教学基地。实践教学基地深度参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教学改革,基于行业企业的发展趋势,参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设计;根据岗位任职能力要求,参与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和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按照行业企业技术标准和应用性型人才培养要求,参与专业课程开发,尤其是实训和实习等实践类课程的开发。学生在实践教学中深度参与企业生产和科技活动,在直接的生产劳动和创新实践中,体验劳动乐趣、感受创新成就,培养劳动和创新能力。以相互促进达到双赢的目标来激励实践教学基地依托单位与学校合作的积极性,学校利用基地条件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劳动和创新能力,基地则可从实习队伍中选拔优秀人才,并可借助学校的科研和师资力量开展科研项目联合攻关、技术合作、管理咨询及人才联合培养、人员技术培训等,将产、学、研结合作为主线贯穿于实践教学体系之中,将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成为产、学、研融合的平台。

3.4健全实践教学考核机制

从培养学生劳动和创新能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出发,中心对学生实践教学的考核进行了全面改革。在考核内容上,实行多角度、多方位考核:对学生的劳动参与、团队合作、自我学习、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创新意识等进行量化考察。在考核方式上,实行全过程、全环节考核:对实践前、实践中、实践后各阶段,根据具体实践教学特点设置考核节点,如实验、实习包括预习成果、过程记录和总结报告等,毕业论文、CDIO项目包括课题综述、开题报告、中期检查、论文(报告)评阅、答辩等,各阶段成果考核均将创新性作为重点。在考核组织上,实行指导教师自评、互评及实验室管理人员和基地工作人员评价综合加权,实验室和基地管理人员参与考核,对学生劳动热情和劳动纪律养成形成了有效激励。

4结语

劳动教育的方法和途径篇2

关键词:服务德育;教育服务观;服务劳动价值论;服务产品理论

中图分类号:G4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3)11-0028-05

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社会不断飞速发展,学校德育面临着各种新的问题和挑战。网络社会、现代传媒、全球化、现代化、价值多元和社会问题等成为当前德育发展不得不面对的新问题”[1]。“功利教育”致使德育遭遇冷落,“工具教育”致使德育名存实亡,理论研究的误区致使德育无所适从,教育教学的分离致使德育残缺不全,方法途径的单调致使德育功效甚微,管理体制的分治致使德育步履维艰。我国当前德育正处在一个十分尴尬的境地,已严重地影响了和谐社会的构建。为了摆脱德育的困境,党和国家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党的十提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许多专家学者也试图探索一条既切合中国文化与国情,又尊重人的本质和教育规律的德育理论与实践之路。服务德育正是这一大胆的尝试。服务德育是一种新的德育理念,也是一种德育方法。服务德育就是向学生提供“德育服务”,从而帮助和促进学生综合道德素质生成与发展的活动和过程。服务德育有着坚实的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其运行机理、实施策略与传统德育有着本质的不同,是学校德育新思维。

一、服务德育的概念与内涵

什么是服务德育?服务德育,是指教师根据学生身心不断发展的需要和一定社会的要求,在充分尊重人的本质和教育本质的前提下,采取言传、身教等多种方法,通过课程教学、实践活动、生活交往、管理工作以及环境养育等途径,为学生提供一种不断得到改进的教育服务,以帮助学生生成和发展良好品德素质的一种有意识和无意识的活动和过程。[2]首先,教师是“提供教育服务者”,是导师,是帮助者;而学生则是“教育服务的接收者”,是具有“顾客”身分的人,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教”是提供教育服务的活动和过程。

第一,服务德育的依据有二:一是学生自身发展需要,二是社会的要求。这两种需求都是持续不断发展的。这两者实际上是“个人本位”和“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观的有机结合。教育是优先满足社会还是个人需要,这一问题在师生关系上表现为教与学的关系。本人以为,在教育中学生与学生的“学”永远是核心,这是因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是学生综合素质(包括综合道德素质)的发展。

第二,服务德育还有两个前提,即“充分尊重人的本质和教育本质”。我们知道,教育是为了人的教育,因此教育的实施必须建立在充分尊重人的前提下进行,即“以人为本”。换句话说,实施“以人为本”的教育才能真正地反映教育的本意,才是真正的教育。这两点既应该是学校教育的前提,也应该是德育的理念。

第三,“采取言传、身教等多种方法”,这是服务德育的方法。服务德育方法,是指为实现德育目标、达到德育目的,教师依据德育基本原则向学生提供德育服务时所采用的方式、手段与程序的组合,以及学习者在教师的帮助下,在自我教育活动和过程中所采用的方式、手段与程序的组合。服务德育的方法是在德育原则指导之下,由“教师采用的具体德育方法”和“学生自我教育的方法”构成的德育方法体系。

第四,“通过课程教学、实践活动、生活交往、管理工作以及环境养育”,这是服务德育的途径。服务德育途径是指,教师在向学生提供德育服务与学生在接受德育服务并生成和发展综合道德素质的活动中,客观上须经历的路径或渠道。除上述途径外,服务德育的途径存在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德育往往需要通过多种途径方能奏效,要适时发掘和有效利用才是。

第五,“提供一种不断得到改进的教育服务”,这是服务德育定义的核心。在服务德育中,学校和教师所做的一切,包括教师的“教”都是一种教育服务的表现。学校和教师的中心目的就是为学生的各方面素质的健康、和谐发展提供一个健康良好的、动态适宜的条件和环境,这一条件和环境要根据学生的需求和社会的发展与变化持续不断地得到改进。服务德育最能体现当今倡导的“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第六,“帮助学生生成和发展良好品德素质”,这是服务德育的目标,也是服务德育的目的。这里使用“帮助”二字,体现了对学生“学习主体”的认可,是对人的本质的最大尊重。就教育而言,不管学校条件多么好,也不管教师的水平多么高,这些只是外在的条件,即“外因”,而学生素质的发展关键在于学生的自身,即“内因”。正如所言,“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而起作用”,为学生持续不断地提供一个健康良好的、动态适宜的条件和环境,提供这些“外因”条件,即“教育服务”,就是学校和教师的任务与职责。

第七,“有意识和无意识”。在德育活动过程中,教师的施教活动多数情况下是有意识的、自觉的、有目的的,但有时也是无意识的、非自觉的和无目的的。前者主要表现在教育教学中;后者主要表现在“隐性课程”的实施中,特别是教师的举止言谈中。这正是教师榜样的特殊作用。道德观念、道德思维、道德行为等更多的是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而有意识的、自觉的、有目的的自身体味、价值澄清、价值判断等等则更多地发生在课堂之中,而且也常常是“有意”与“无意”二者参半。承认德育的“无意识性”才能最大限度地引起我们对隐性课程的重视,从而设计、开发、控制和利用好这一在德育中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又是一把“双刃剑”的隐性课程。在德育的概念中,我们迄今仍不承认德育的“无意识性”,这正是我国当前德育理论的突出问题。

第八,“一种活动和过程”。服务德育既是活动,又是过程。“活动”好理解,但“过程”与平时所说的不尽相同。“过程”是指“一组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活动”[3]。在德育中,教师既要重视对活动本身的控制,又要注意将活动和相关的资源作为过程进行管理,进而杜绝中间任何环节出现不规范行为;对学生来说,在整个德育过程中则表现为接受服务、自身体味(道德认识)、价值判断(道德判断)、价值澄清、内化接收、形成思想与品格(道德发展)、行为体现(道德行为)以及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的持续改进等活动过程。

二、服务德育的理论基础

教育服务理论,早已成为西方发达国家基本的教育观念,这从几位教育家对教师角色的界定中就足以窥见一斑,如罗杰斯认为教师是“促进者”,蒙台梭利认为教师是“指导者”,杜威认为教师是“看护者”,列奥·施特劳斯把教师比作“农夫”等等,这些实际上就是教育服务思想。WTO《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中有关教育产品的规定,正是教育服务理论的具体体现。服务德育作为一种德育理念和德育方法,有着坚实的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服务劳动价值论是教育服务理论的基础,服务产品理论是教育服务理论的支撑,西方的“学生中心论”是服务德育的思想基础,而我国的人本教育思想也处处洋溢着“以人为本”、“帮助学生自主创新性学习与自我教育”这一服务德育的基本思想。

1.服务劳动价值理论。马克思在《资本论》等著作中,研究到服务领域时,曾多次明确指出,服务是“以劳动形式存在的消费品”,“服务本身有使用价值和一定的交换价值”。如,“有些服务是训练、保持劳动能力,使劳动能力改变形态等等的,总之,是使劳动能力具有专门性,或者仅仅使劳动能力保持下去。例如,学校教师的服务(只要他是‘产业上必要的’或有用的)、医生的服务(只要他能保持健康)保持一切价值的源泉即劳动力本身——购买这些服务,也就是购买提供‘可以出卖的商品等等’,即提供劳动能力本身来代替自己的服务,这些服务应加入劳动能力的生产费用或再生产费用”[4]。学者王述英认为:“服务劳动是生产性劳动,是社会财富和价值的源泉,这是服务价值论的新概念;服务的价值创造过程有其特殊性;生产劳动和劳动价值论从物质生产领域拓展到服务经济领域,是劳动价值论的深化,是经济学的一场革命。”[5]劳动价值论的拓展使教育服务价值得到理论升华。

2.服务产品理论。服务产品理论产生于北美和欧洲等工业发达国家,于20世纪90年代趋于成熟,90年代中期传入我国。服务产品理论认为:第三产业(广义服务业)以提供非实物的服务产品(服务)为特征。它和提供实物产品的第一、二产业一样都是生产性行业,同样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这一理论把生产的范围从生产实物产品的第一、二产业扩展到生产非实物服务产品的第三产业,扩展了传统的生产观,也是对我国传统政治经济学的补充和完善。根据服务产品理论,教育作为第三产业,教师从事的劳动是生产教育服务产品的劳动。有的学者就用服务生产理论分析高校培养过程。[6]将教育看作一种“服务”,学校各项工作就构成了服务链,最终由教师将一种优质的教育服务提供给学生,供学生自主创新性学习和自我教育。“教育是一种服务”的观念在国际上早已流行,并成为一种发展趋势。运用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萨缪尔森于1954年提出的公共产品理论对教育的研究,米尔顿·弗里德曼(Friedman,M)、F.A.哈耶克(F.A.Hayek)等人的“学券”方案和主张,这些都说明在许多学者的心目中教育就是一种服务。

3.西方近代教育的“学生中心论”。近代西方教育家卢梭、裴斯泰洛齐、福禄培尔和斯宾塞是“学生中心论”的代表,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出发,阐述了教育应以学生为中心的理论。角度不同,但殊途同归。卢梭主张儿童天性的自然发展决定着德育的内容和方法;裴斯泰洛齐强调德育应以儿童的活动和经验为基础;福禄培尔注重儿童的“内心”在儿童品德发展中的作用;斯宾塞倡导儿童的自我教育。他们都认为德育必须从儿童的天性出发,儿童是德育的中心,教师处于从属地位,因此,他们的德育理论都是德育的学生中心论。

4.现代欧美教育的“学生中心论”。意大利著名教育家玛丽娅·蒙台梭利(Maria Montessori)提出了生命力自发冲动学说。她说“生长,是由于内在的生命潜力的发展”,“环境无疑在生命现象中是第二位的因素,它能……助长和抑制,但它从来不能创造”。[7]在蒙台梭利看来,传统的道德教育压抑了儿童的自发冲动,“成人通过他的不断的监督,无休止的教训和专横的态度扰乱、阻挠儿童的发展。儿童心灵深处所萌发的一切善良力量就这样地被窒息了”[8],教师“必须信任他们内心的潜在力量”。教师的主要工作应该是为儿童提供适当的环境和指导,“教师”的名称应改为“指导者”。美国著名教育家、哲学家约翰·杜威(John Dewey)反对传统教育从“上面”或“外面”对儿童施行强迫教育,使教育成了“外铄”的东西。他鲜明地提出“儿童是中心”,教师不是指挥者、向导,而只是看守者、助手。他认为把教育的中心从教师转移到儿童身上,是教育领域的“哥白尼革命”。

5.当代心理学家教育的“学生中心论”。心理学家对心理的研究,大多要涉猎道德教育。一般来说,他们都重视儿童道德能力的发展,多数是教育的学生中心论者。当代心理学家中教育的“学生中心论”者都主张德育应以学生为中心,依据儿童道德发展规律,促进其潜能的发展,反对用盲目灌输道德观念等外在的力量促进儿童的道德发展。当然,各学派也有自己的特色,成熟论强调儿童善良品德的自然成熟;存在主义注重学生的自由选择和自我教育的作用。罗杰斯把心理疗法引入教育领域,提出要充分信任和尊重学生的“非指导性”的德育方法,他认为教师只能是一个“促进者”;皮亚杰和柯尔伯格提出道德发展阶段论,强调道德认识水平的自身发展;而价值澄清学派却重视学生的道德动机和“道德冲突”对道德认识、信念和行为习惯形成的重要作用,强调发展学生的道德意识以及道德判断和选择能力。

可见,服务德育有着坚实的理论基础。实际上,教育服务的思想在我国也有着悠久的历史。如孟子和周敦颐从性善论出发,主张道德教育要以学生为本,以个人自身的道德修养为主,教育要保存和发扬人天生的善端,因势利导,使其达到“自得境界”,成为与天合一的“君子”;春秋战国时期,道家的老子和庄子、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嵇康以及中国近代教育家蔡元培都从崇尚自然的教育思想出发,提出了德育的“人本”论。宋代的陆九渊和明代的王守仁从“心学”出发,提出了德育的“人本”论。这些理论都饱含着教育为学习服务的思想。

三、服务德育的基本特征

服务德育不是把教师与学生对立起来,把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看成一个活动的两个方面,而是把教师和学生看成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把“教”与“学”看成两个不同的问题和两个不同的活动与过程。这样,既符合教育本质及其规律,又最大限度地尊重了人的本质。服务德育是一种德育理论,它不同于所谓的“大德育”(五大内容的德育),也不是“小德育”(狭义的道德教育),其理念、目的、目标、原则、途径、方法、内容以及运行机理等都具有自己的特征。

首先,为学生提供德育服务是学校德育的本质内涵。服务德育中的“服务”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服务,而是根据组织功能学原理,把学校组织的一切教育活动都看作是向学生提供教育服务的活动和过程。把教育工作者看作“提供教育服务者”(服务者)、“导师”、“帮助者”、“促进者”,而把学生看作“教育服务的接收者”、“学习者”、“顾客”。学校德育就是教育工作者向学生提供德育服务,以帮助和促进其良好的综合道德素质的生成和发展的活动和过程。

其次,服务德育的目的是真正可测量、可实现的。“为学生综合道德素质的生成与发展提供持续改进的服务,让学生满意”是服务德育的直接目的。这一目的既可测量又可实现。“为帮助学生生成和发展社会(包括家长、用人单位、国家等)需要的某种品格服务,让社会满意”,是服务德育的间接目的。间接目的是通过学生,也只能通过学生才能实现。服务德育目标是可测量可实现的目标。“为学生提供德育服务的质量预先设定的标准或要求”,这就是学校德育的直接目标,这一目标是实实在在的,是可测量且可实现的。“学生综合道德素质的生成与发展”,“社会、国家需要的某种人才的品格生成与发展”,这是学校德育的间接目标,这一目标只能通过学生,并且由学生来直接实现。服务德育原则是牵动学校德育工作的魂,是在帮助学生生成和发展良好道德素质的活动和过程中所遵循的准则。教师应遵十大德育原则,即服务性原则、平等性原则、灵活性原则、系统性原则、过程方法原则、生活性原则、情感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一致性原则、持续改进原则。这些原则突出地强调了教育工作者的“帮助”与“促进”作用。

第三,服务德育方法是各种方法的适宜优化和有效运用。服务德育方法,是指为实现德育目标、达到德育目的,教育工作者依据德育基本原则向学生提供德育服务时所采用的方式、手段与程序的组合,以及学习者在教育工作者的帮助下,在自我教育活动和过程中所采用的方式、手段与程序的组合。服务德育的方法是在德育原则指导之下,一个由“教育工作者采用的具体德育方法”和“学生自我教育的方法”构成的德育方法体系。服务德育“有法,但无定法”,方法无对错之分,只有妥当与否之说。因此,方法要因时、因地、因情而不断调整与持续改进。服务德育途径是客观存在的,要适时发掘与有效利用。服务德育途径是指,教育工作者在采取适宜的方法向学生提供德育服务与学生在接受德育服务并生成和发展综合道德素质的活动和过程中,客观上须经历的路径或渠道。德育的途径很多,存在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德育往往需要通过多种途径方能奏效,要适时发掘和有效利用才是。

第四,服务德育内容是一切有益于学生成长的实质性媒介物。就学校和教师而言,既然学校的产品是“教育服务”,那么作为德育的内容,只要对学生的综合道德素质的生成与发展有利,只要符合《宪法》和有关法律、法规要求的内容,学校都可以提供。服务德育的内容十分丰富,由不同的内容模块构成。笔者认为,我们对实施所谓“大德育”的担忧,实际上出于一种传统教育思维的定势,即我们始终把教师摆在“主体”的位置,而把学生放在了“客体”的位置。并在此基础上对德育的概念等进行定义,做出理解。当然这样理解“大德育”就会有问题了。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把学生看成是学习的主人(学习者),把教师看成是“服务者”、“帮助者”,把学生的学看成是“在教师的帮助下的自主创新性学习和自我教育的活动和过程”,把学校的产品看成是“教育服务”而不是看成学生等等,我们就会发现对“大德育”的担忧是杞人忧天。可见,从这一意义上看,实施“大德育”还是“小德育”的争论与担忧就没有多大意义了。因为这一争论关注的是德育实施的内容,而不是德育本身。我们现在需要做的是如何冲破传统教育观的束缚,还教育以本来面目,还德育以本来面目。

总之,服务德育,是“以人为本”教育的具体体现。鲁洁教授指出:“以人为本的道德教育是一种赋予人自身以发展动力的教育,而不是使人只是受动于社会、受制于客体。”[9]因此,“教师要转变角色意识,从真理的‘权威’、道德的‘法官’中走出来,把自己当作一名倾听者、思想者、求知者、对话者”[10]。实施服务德育,才能真正把学习的权利、学习的快乐、学习的自由以及人格尊严还给学生,才能帮助和促进学生良好道德素质的生成和发展。学者陈健翔、王松涛认为:“新教育作为一种新质,作为一个新生命,与过去教育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它是通过帮助个体的学习,来促进个性的发展,而以往的教育则是直接地进行人的培养或塑造。”“我们断定,所谓新教育的本质,就在于它具有了前所未有的鲜明的服务性质,它是为学习服务、为学习者服务的。”[11]可见,服务德育就是本真的德育,它代表着未来德育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班建武.“十一五”期间德育学科发展的回顾与总结[J].教育科学研究,2011(7).

[2]何玉海.服务德育论[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1:44.

[3]中华人民共和国.质量管理体系标准GB/T19000-2000[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1:3.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26卷第1分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453.

[5]王述英.服务劳动也是生产劳动[J].经济学家,2002(1).

[6]魏法杰,覃伯平.服务生产理论及其对高校培养过程的描述框架[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3,(4).

[7]赵祥麟.外国现代教育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130.

[8]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杭州大学教育系.现代西方资产阶级教育思想流派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92.

[9]鲁洁.德育社会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37.

[10]杜时忠.论德育走向[J].教育研究,2012(2).

劳动教育的方法和途径篇3

[关键词]职业教育 培训 政策

荷兰是北欧的一个工业化国家,也是欧盟成员国之一,其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水平都比较高。在荷兰,职业教育,尤其是中等职业教育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视。荷兰政府把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摆在同等重要的地位,并积极地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优惠的政策支持,形成了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同时,职业教育也为荷兰培养了各种不同层次的具有专门知识和技能的人才。

一、荷兰的经济、劳动力和失业率概览

2000年以前,在欧盟范围内,荷兰的人均GDP—直是排在卢森堡、丹麦、爱尔兰、澳大利亚之后,名列第五位。但是馥郁2000年之后,GDP的增长一度受阻,增长速度比较缓慢,低于欧盟的平均水平。到 2003年的第一季度,荷兰GDP的增长率出现了负值,为-0.7%,低于欧盟1.0%的平均水平。截至2002年,荷兰的劳动力人口数量达到74.44万人,其中在 15—24岁年龄段,荷兰男女劳动力比重之高令人震惊。近几年,荷兰政府加大对失业人员的关注力度,使失业率一直不断下降。截至2003年第一季度统计,荷兰的失业率在整个欧盟25个成员国中是排在倒数第二的位置,仅为3.6%(欧盟成员国的平均男性失业率为8.2%,女性失业率为10%)。荷兰的年轻人失业率在2003年一季度的统计中也位于全欧盟最低,仅为6.8%。从2003年到2004年4月,欧盟有12个成员国的失业率上升,11个成员国的失业率下降, 2个成员国保持不变。荷兰、卢森堡、瑞典、丹麦是失业率增幅最大的几个国家。根据经济合作发展组织 2003年出版的“教育一览”中的数据显示,与其他邻国相比,荷兰20—24岁的年轻人受教育比率相对比较低。2001年统计,这个年龄段的年轻人在学校接受教育的比例仅为35%,其余大部分都进入劳动力市场就业。已经毕业的和现有直接进人劳动力市场的年轻人比例低于10%。其中这个年龄段的女性进入劳动力市场就业的比例相对较高,超过55%。荷兰劳动力失业率的起起伏伏,使其深感发展职业教育的必要性与紧迫性,也因此孕育了荷兰职业教育与培训政策的发展与成熟。

二、荷兰政府颁布的职业教育与培训政策

1.职业与成人教育法。荷兰政府早在1987年就颁布了一系列法令,改革职业技术教育。这项改革历时三年,于1991年完成,改革的重点主要涉及中等职业教育。1993年8月1日政府又颁布了业余职业教育课程培训法,为学徒制、在职人员以及特殊行业培训建立了规章制度。1996年1月1日,荷兰政府颁布了职业与成人教育法。这是首部将各类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包含在内的法案,首次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分开,目的在于加强和进一步整合初等及初等后职业教育体系的建立。在许多小规模职业学校之外,创建了少量大规模的区域培训中心,这一举措对于荷兰的职业教育体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该法案另一个积极和成功的举措就是出台了国家职业资格体系。当然,随着经济发展以及产业结构的变化,以能力为基础的新的职业资格体系目前正在:开发和建设中。从2006年开始,荷兰教育文化和科技部对成人教育的预算及财政支持,仅限于对较高层次的、以荷兰语为第二语言的课程提供资助。对于较低层次的职业培训的资助则转由移民局管理(隶属司法部)。

2.就业和薪酬法案。就业和薪酬法案(简写为 SUWI)于2001年11月29日正式实施,主要针对失业者进行职业技能培训提供一个法律保障。此法案的一个主要特征是除了要保障失业人员的基本薪酬以外,更强调就业。为此还专门组建了由雇主、雇员和市政当局人员组成的就业和薪酬委员会,负责就业和薪酬等法规的制定。改组和重建了一大批面向本地区的职业或就业中心,这些旨在为失业人员就业提供良好的保障与支持。由于荷兰政府有效的政策支持,以及相应专业机构的改组和重建,给荷兰的劳动力市场带来了新鲜活力,但政策的透明度需要进一步加强,为此政府还开发建立了质量标准体系。除此之外,作为一个专门的协调组织——雇员保险方案实施机构(简写为UWV)与求职者签订合约,实施100%的“不成功,不收费”的承诺。

三、荷兰的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

1.荷兰的教育体系。荷兰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是非常的自由和民主,这种自由包括办学的自主化,私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办学原则和指导思想建立私人学校,进行自主化管理,而公立学校则由地方政府来管理。两类学校均是由国家财政资助,并且必须符合办学的基本的标准以及必须遵循教育部颁布的相应法规。在对荷兰教育体系进行研究的同时,我们发现荷兰教育呈现出两个明显的分支,即普通教育分支和职业教育分支。荷兰的教育培训体系中,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的区分非常明显。在不同的教育阶段,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这两种教育类型。荷兰实行12年义务教育.孩子5岁开始必须接受义务教育,但绝大部分孩子从4岁开始就上小学,小学为8年,小学毕业后,根据学生个人的学习成绩、学生的兴趣愿望和小学教师的评价进行分流,分别进入中等教育阶段的大学准备教育班、普通高中教育班和职业准备教育班。第一类选择是大学前预备教育,学制6年,毕业后可以升人大学接受教育,当然也可以选择到高等职业院校接受高等职业教育。第二类是选择升人普通高级中学,学制5年,毕业后可以升入高等职业院校,也可以选择进入中等职业学校接受中等职业教育。第三类是选择升人初等职业教育学校,又称职业教育预科,学制4年,它主要是为普通中学教育的学生学习职业能力提供一个准备学习的环境。

2.荷兰的职业教育和培训。荷兰的职业教育包括初等职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三部分。(1)初等职业教育,又称职业教育预科,是职业教育的准备阶段,学制4年,面向的是12—16岁的学生。前两年的课程是基础理论课,与前面介绍的大学前预备教育和普通高级中学的课程是完全一样的,学生学完了两年基础课程后可以进行专业课程的选择。后两年则开设了相关的职业课程和训练,为将来继续接受职业教育作准备。学生毕业后可以升人中等职业学校,也可以参加各种短期的职业培训。初等职业教育为学生提供4种学习途径,即理论学习途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途径、为接受长期中等职业学校做准备以职业为导向的学习途径和为接受短期中等职业教育做准备的以职业导向的学习途径,每种途径都可以提供4个领域的学习,即技术、社会救助与福利、经贸和农业。(2)中等职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是完整意义上的职业教育,共有四级:第一,助理级,学习时间0.5—1年,学生能够进行简单的执行性任务;第二,基本职业级,学习时间2—3年,学生能够进行一般执行性任务;第三,职业级,学习时间2~4年,使学生能够完全独立完成任务;第四,中层管理级和专家级,中层管理级学习时间4年,专家级必须在完成中层管理级学业之后在实际工作岗位上再学习1—2年,也就是说,“专家级”课程是已经就业的人员才可以修的课程。荷兰政府提供56种职业资格证书的职业教育,学生拿到了“基本职业级”的职业资格证书,就能进人劳动力市场就业。中等职业教育阶段,有两种学习途径:工读结合途径和职业培训途径。第一,工读结合途径对实训的要求较高,要求至少有60%的培训是在一家公司内完成,其余部分在学校里完成。第二,职业培训途径则更侧重于理论性的学习,职业培训的实践环节的比例要求在20%—60%之间。(3)高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主要由高等职业院校实施,学制4年。毕业的学生既可以直接进入劳动力市场就业,也可以和接受普通大学教育的毕业生一样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高等职业院校既可以为学生提供全日制的学习,又可以提供业余课程。学生在高等职业院校第一年的课程是基础课,主要学习基本的文化知识。第一年结束后,有—个考试,考试通过的学生可以继续升学,第二年开始分专业,第三年为实习期,有些学生在某一公司实习后,愿意留在公司工作,则可以采用业余的方式继续完成学业,一般来说,高等职业院校的最长学制为6年。全日制高等职业教育招生主要面向普通高级中学教育、大学前教育或长期中等职业教育中获得文凭的学生。目前荷兰的高等职业院校有80多所,其中30%是公立的,70%是私立的。教育和培训共涉及7个领域:农业、技术、商业、医疗卫生、社会科学、艺术、教育学(主要是教师和培训师培训)。

[参考文献]

[1]彭四龙.比利时、荷兰职业成人教育[OL]-中国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网,2003—01—20.

劳动教育的方法和途径篇4

论文关键词:中职;文化建设

学校文化是学校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形成的具有独特凝聚力的学校精神、价值观念和师生员工所认同的道德规范和行为方式等,影响和制约学校全体成员的活动方式、思维方式、精神面貌与文化素养。它是一所学校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是学校发展的动力。职业学校的主要任务是为生产、服务第一线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实用人才,因此,职业学校应加强学校文化建设,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择业观,提高学生的修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为学生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后做好本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中职学校文化建设的现状分析

目前,很多中职学校过分注重招生规模而将大量的精力投入招生宣传中,学校在专业设置、课程开发、培养目标及常规治理等方面往往随大流。学校领导和教职工也缺乏对学校文化的本质特征、功能作用、表现形式及方法途径等的全面了解,将学校文化仅局限于一般意义上的文体娱乐活动。加之学校文化建设无法在短期内见效,所以从实用功利的角度来看,学校不会太重视文化建设。长此以往,必然使中职学校陷入办学困难,学生质量下降的困境。笔者反观目前那些发展较快、教育质量高、社会影响力大的学校,都是非常注重学校文化建设,善于将学校各方面都纳入整体文化构建体系。

二、深化学校文化建设的途径

1.加强制度建设,推行制度治校。制度建设是中职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稳定持续发展的机制保障。wwW.133229.cOm把学校制度文化内化成全校师生的行为规范和习惯,对提高中职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和促进学生成才有重大的影响。因此,任何教育教学活动都应做到有章可循,执章到位,使学生在良好的制度文化教育中得到纯化、净化和美化,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

2.适应新形式,深化社会实践活动。中职学校主要是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操作能力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因此,产教结合是实现培养目标的必由之路。学校必须进一步加强和企业的联系,且在教学中,突出专业性,加强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实现教育与生产劳动的结合,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劳动观念、劳动技能和创造能力。这既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社会生产力,也能为国家培养出爱岗敬业、脑体结合以及协调发展的一代新人。

3.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健康人格。学校必须致力于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健康人格,营造一个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使学生获得更为广阔的文化背景和更为丰富的文化储备,进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劳动观和就业观。组织好思想性、文化性、科学性、趣味性、学术性并举的文体、科普、劳动技能竞赛等活动,把学校文化建设落实到实处。

三、中职学校文化建设中应注意的问题

第一,学校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实践过程,要常抓不懈。第二,推进学校文化建设的关键是更新学校的办学理念。学校的管理者必须与时俱进,更新观念,不失时机地提出正确的办学思想和办学目标。学校文化建设的主体是全体师生员工,他们是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的动力和源泉。学生是受教育者,是学习主体;教师是教育者,是主导。学校文化建设离不开学生,因此,在制定学校文化建设目标时必须考虑学生这方面的因素。目前,许多学校实行多层次办学,这要求学校在教学和学生管理上必须处理好共性和个性的关系。第三,学校文化建设要创造一种和谐的气氛。校园和谐的文化氛围不仅体现了学校的治理个性,还决定了学校的办学效能。学校要从尊重、信任、理解和爱护出发,.让师生自主参与教育教学管理;要尊重人才,充分发挥各类人才的作用;要与群众建立沟通渠道,健全思想交流的方式。

劳动教育的方法和途径篇5

关键词:高职学生 国际化 就业途径

一、高职学生国际化就业背景

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推进,大学生国际化就业已渐渐走进大众视野。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发展促使国际化就业需求产生了多种形式、多重岗位的多面性要求,这也决定了国际化就业人群由原来的高精尖人才扩展到为全面性、多层次的复合人才。随之对高职毕业生的需求也日益增大,高职院校应抓住这一机遇,深挖国际化就业渠道途径以提高高职学生的就业质量和就业层次。

二、高职高专国际化就业的方式和途径分析

就目前大学生国际化就业现状来看,国际就业市场上的就业对象仍以高学历、技术研究型人才为主,但也明显出现了向一线应用型技术人才的倾斜。高水平的科技要求使得原来简单粗放型的工作方式渐被淘汰,也就决定了原来不受知识能力所限的劳动要求势必转化为对有一定文化知识和技术能力水平的劳动力的需求。结合现有大学生国际化就业途径及高职高专学生特点,高职学生国际化就业有以下几种方式和途径:

1.境内外企单位就业。境内外企单位指在我国境内建立运行的外商独资、中外合资或中外合作等多种形式的企业,这种就业形式在国际化就业范围内最为常见,也是学生们最容易接受和较受欢迎的就业形式之一。

2.境外中外企业实习、就业。多通过学校或相关中介介绍,以劳务输出形式于国外的企业内实习,通过考核后就业。相对而言境外就业出现较大困难和阻碍。主观上,受社会家长及学生传统思想束缚;学生身心素质有待提高。客观上,语言关、费用关、能力技术关等都成为束缚高职学生境外就业的层层关卡。

3.境外深造就业。境外深造就业是学生通过到国外继续深造学习,上学期间半工半读或通过做实习生、义工等形式毕业后自主择业,留在国外企业或被由国外企业外派回国内分支企业工作。这种模式是多数学生认为比较理想的就业形式,但对于前期费用及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需求、技能水平、综合能力均有较高要求。

4.自主创业,从事国际化贸易。高职学生可通过前期学校安实习学习,以及学校提供的就业创业信息,结合自身情况,充分发挥主创性,进行国际化高薪创业。

三、深挖高职学生国际化就业途径对策分析

国际化大背景下高职高专毕业生走上国际化就业道路已成为未来趋势之一,国际化就业相比较有着较高的薪酬待遇和一定的发展空间。高职院校应抓住这一发展契机,积极构建高职学生国际化就业能力培养体系,深挖学生国际化就业途径。具体措施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

1.深化高职院校国际化办学。

高职院校发展除了依赖国内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深化改革之外,还应适应全球一体化发展大背景,结合自身情况,通过探索实践,摆脱传统理念束缚,通过内因外革的形式,学习吸收国外先进教育理念,深化国际化办学。

1.1国际化课程设置。高职院校课程设置应在突显职业技能特色的基础上,以扎实务实的专业技能课程为主,加设多样化、实用性与国际接轨的选修课程,如:外国语言、国际素养、国外文化等,此外还可多举办具有国际氛围的学生活动,如价值观差异辩论、中外对比学习演讲等,以营造国际化校园氛围,丰富学生生活,提高学生素养和视野。

1.2引入国际化证书体系。各种各样的技能证书已成为大学生就业竞争的硬性条件之一。学生获得国际性职业认证证书,有利于提高学生国际化就业竞争力,有利于推动学校与国际化接轨的深化改革。

1.3加强国际办学合作,提供继续学习机会。中外合作办学旨在引进国外先进教育理论和优质资源,通过国际化的教学管理和办学模式,培养出具有国际交往能力,符合国际就业要求,了解他国文化、风俗、法律的复合型人才。就高职学生而言,国际化办学是其继续学习深造,开阔眼界,广泛择业的又一选择。

2.选择优质合作伙伴,加强合作培养。

2.1结合专业特色联系境内外企,进行订单式人才培养。订单式人才培养已经是国内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培养适应企业需求,学生对口就业的较为成熟的职教模式。高职院校应在已有合作企业基础上,大胆扩展,结合学校情况、专业特色、学生需求主动联系境内外商独资、中外合资或中外合作等多种形式的外资企业。按照市场需求,企业岗位要求,校企双方签订用人及人才培养协议。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中外合作办学的途径,争取海外人才培养订单。

2.2选择优质中介,提供海外实习、就业机会。相较于就业于境内外企单位,向学生提供海外实习、就业机会相对有一定困难。学院可以通过选择高效优质的中介公司作为合作伙伴,最大程度上为学生境外实习就业机会。

2.3建立国际劳务输出合作基地。境外就业渠道除选择优质中介外,高职院校还可自己筹建国际劳务输出合作基地。全球范围内的老龄化现象已使得欧美等先进国家劳动力资源出现明显紧缺,高职院校建立国际劳务输出合作基地,可绕过中介公司这一中间环节,为学生就业提供最新最及时最安全可靠的就业信息,为学生提供高收入、高技能学习就业平台。

3.加强国际化就业服务体系建立。

3.1构建国内外就业服务信息体系。高校就业服务信息体系应该充分利用传统信息和网络信息手段相结合,广泛收集国内外实习就业信息,及时更新公布。同时加大就业指导信息化建设力度,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为学生提供交流平台,实现就业信息共享,为毕业生提供及时高效的就业服务。

3.2提供国际化就业服务及指导。高职院校的就业服务指导除提供常规实习就业信息外,应将职业生涯规划、职业技能发展等相关的知识和服务融合到就业指导工作中去。针对国际化就业,学校可开设相关政策、国际法律法规、国际文化、国际礼仪、面试技巧等相关课程讲座,建立就业咨询室,结合院校、专业、学生的特点,实行分类分阶段有选择性地指导,鼓励学生打破传统就业思维模式,开阔就业视野,勇于走入国际就业市场,锻造成为高层次国际化技术人才。

在经济人才全球一体化的国际化大背景下,人才国际化流动已成为必然趋势。高职学生国际化就业既是挑战,更是机遇。高职院校更应抓住这教育发展改革契机,树立国际化教育理念,构建国际化就业平台,深挖学生国际化就业途径,培养出具有国际视野、专业技术技能、国际竞争力的综合性技术人才。

作者简介:

劳动教育的方法和途径篇6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德育;途径;方法

中等职业教育作为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任务是为国家建设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有社会主义觉悟的、具有相当于高中文化程度,并具有一定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劳动后背力量。这一任务,便决定了职业学校的工作,除抓好教学工作外,还必须认真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那么,根据德育的任务和职业学校的特点,采取有效的途径和方法来开展这项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途径

德育工作的途径,是指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基本途径有以下几种:

1、通过教学工作,寓德育于智育之中

教学时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要途径,因为职业学校的全部工作是坚持以教学为主,学生的主要活动是学习,教学所占的时间也最多。同时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这是不依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在各类学校中,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思想性是统一的,无论是文化课,还是专业课的教材内容都含有思想品德教育的因素。通过教学工作可以使学生明白道理,提高认识,从而使世界观和道德品质形成,建立在政治和道德知识的科学基础之上。所以,职业学校要通过各种教学对学生进行教育。

2、通过班主任,寓德育于班主任工作之中

学校对学生进行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实训以及集体活动的组织,主要是通过班主任在班级中进行的。班主任的主要任务是使其所领导的班级成为一个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积极向上、勤奋好学、艰苦奋斗、团结友爱的坚强集体。同时,班主任要全面关怀每个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和体质的增强,从而把每个学生都培养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一定技术水平的人才。

3、通过学生组织,寓德育于各种组织活动的工作之中

学生自己的组织主要是共青团和学生会。学生的许多集体生活和活动,是通过共青团和学生会的组织进行的。所以,这些组织的活动是进行德育的重要途径。职业学校的各项教育工作,只有通过学生中的各项组织的工作,并且得到他们的拥护、支持和配合,才能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

4、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寓德育于各种活动之中

职业学校的学生一般是十七、十八岁左右的青年人,正处于青年期。青年期是人生的黄金时代,他们精力充沛、活泼好动、思想敏锐、热情洋溢、勤于思考、不盲从,喜欢参加各种有教育意义的活动。学校应该针对他们的特点,组织他们参加富有教育意义的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使他们在参加活动中,陶冶情操、锻炼意志、热爱专业、受到教育,把他们旺盛的经历引导到正确的轨道上来,从而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培养他们的良好道德品质。

5、通过实训,寓德育于实训之中

人们的思想品德和世界观的形成,是以实践为基础的。职业学校的学生主要是通过参加实训,把实训和思想教育结合起来。在实训中,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培养学生的劳动观点,体验工厂的劳动生活和环境,懂得劳动创造价值的真理。

6、通过良好的校风、班风和作风,寓德育于良好的风气之中

培养良好的校风、班风和作风,是依靠集体力量教育学生的重要途径。校风问题是职业学校极为重要的问题。一所学校一定要有一个良好的校风,从校容、校貌整洁幽静,到学生刻苦读书、尊师爱生、团结互助、助人为乐等等。一个班级也要有一个良好的班风,从领导、教师、职工,到每个学生都要有一个好的作风,这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必须狠抓校风、班风的建设,把德育寓于良好的风气之中,使学生受到良好的感染、熏陶和教育。

二、职业学校德育工作方法

德育工作的方法,是指完成任务的手段。德育的任务和途径确定之后,就要根据德育的原则,选择恰当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根据德育任务的要求和当前学生的思想实际,职业学校在德育工作应有以下几种方法:

1、说服教育,以理服人

说服教育是一种摆事实、讲道理、循序善诱、启发自觉、以理服人、进行全面教育,提高学生思想认识的基本方法。说服教育,以理服人,它不是照本宣科那些干瘪无味,杂乱无章的讯条,而是采用讲述、讲解、谈话、讨论、阅读、参观、访问、调查等多种多样的方式,使学生自觉自愿地接受说服的内容,从中受到教育。

2、寓情于理,情理交融

现在,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往往有一种隔膜,有的甚至有对立情绪。情通理顺方能奏效,温暖、信任、关心、尊重,往往能给学生以向上的巨大力量。即使对后进生,也不要采取排斥的态度,在思想上不排斥他们,在情感上不厌弃他们,在态度上不粗暴,而要信任他们,尊重他们,耐心细致的教育他们。

3、榜样熏陶,形象感染

榜样就是以运用模范和典型的思想行为,对受教育者进行影响的一种方法。以崇高的思想品德和完美鲜明的形象,对学生的精神面貌产生深刻而强烈地影响,促进学生形成优良的思想品德。

4、掌握脉搏,因势利导

社会的不断发展,必然会引起学生的思想变化。对学生进行教育,不能老停留在一个水平上,不能一成不变。必须掌握他们在各个不同时期的思想脉搏,从实际出发进行疏导。

5、区别对象,注意差异

同一年龄阶段的学生,除具有其相同的特点外,由于每个人的经历不同,所处的环境不同,其兴趣、性格、气质和能力也不相同,存在着个别差异。这就要求教育者在对他们进行德育时,需要做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根据不同的人,不同的特点,进行教育,做到有的放失,区别对待,因人而教。只有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6、关心利益,解决困难

学生的思想状况如何,往往同他们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因此,在德育中,要把思想工作同学生的切身利益结合起来,实实在在地为他们做些事,关心他们的痛痒,使他们具体感受到党团组织和老师的温暖。

7、表扬为主,批评为辅

表扬,是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给予肯定、好评和奖赏。它是肯定、发扬和巩固学生的优点,明确努力方向,鼓励学生上进的一种方法。批评,是对学生不良的思想品质和行为所作的指责,用以克服和改正他们的错误思想行为的方法,二者相辅相成。

8、言传身教,以身示范

当代青年学生他们对教育者不仅听其言,更要观其行。职业学校的领导、老师如果能够言行一致,以身作则,对学生的感染力就会更强。反之,语言上的夸大但不行动,道理讲得再好,也是没有力量的。因此,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教育者必须自己先做到,身体力行,率先垂范。这样,才能得到学生的信任。

9、实际锻炼,知行统一

实际锻炼是在老师的组织下,让学生按照一定的要求,参与各种实际活动,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和行为习惯的方法。在德育过程中,为了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组织学生进行实际锻炼是不可缺少的。没有实际锻炼,学生虽然懂得许多道理,但却会出现理论脱离实际的情况。所以,在德育过程中,即应重视说服,以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也要重视实际锻炼,在实践中对学生观其言,察其行,做到知行统一,以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10、操行评定,公正合理

评定学生的操行,也是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方法。通过操行评定,可以使学生了解自己的优缺点,有利于学生巩固和发扬优点,克服缺点,明确进一步努力的方向。在操行评定中,有的只写评语,不写等级;有的既写评语,也按优、良、中、差四个等级给以评定;也有的写分数。无论采用哪种,但必须实事求是,公正合理,评语要具体、明确,科学地反映每个学生的特点,使学生能够全面地了解自己。

综上所述,在我国现有的市场经济大环境下,中等职业学校应该把德育作为一项长期的、重要的任务来抓,德育是一项复杂细致的工作,因为工作对象是活着的人,往往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情况,由于地点不同、时间不同、任务不同、对象不同、专业不同,所采用的方法也应不同。中职生正处在“半成人”的时期,品德发展可塑性大,出现独立性和依赖性、成熟和幼稚、知与不知错综复杂而又矛盾的动荡性。德育教育工作需要学校、社会、家庭结合起来,加强管理。作为德育教育工作者,需要有辩证思维,要有联系的观点、变化发展的观点、对立统一的观点去看待学生。学生德育教育是长期的、反复的、艰巨的过程,不可能一劳永逸,要不断的做下去,持之以恒。

【参考文献】

[1]谭睿.中等职业教育德育目标的新思考[J].职业教育研究,2005(10).

[2]何名林.浅谈中等职业学校教育工作[J].当代教育教学杂志,2010(2).

[3]于钦波.中国德育思想史.吉林教育出版社,1993.

[4]叶澜等.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5]班华主编.现代德育论.安徽人民出版社,1996.

[6]威万学,杜时忠.现代德育论.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

劳动教育的方法和途径篇7

经过一学年的德育渗透,我班的孩子已形成了初步的道德观,能判断日常事件的对与错,说话有礼貌,会使用礼貌用语,知道正确地处理问题的方法,懂得谦让和尊重劳动者等等。这一切,都归功于我们班安排的系列活动和我们平时的点点滴滴随机的品德行为的培养。

一、精心设计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幼儿优良的品德行为。

我们设计、组织的活动,注重综合运用各种教育手段,从而发挥教育的整体效益,寓教于乐,让幼儿在玩乐中,在轻松愉快的活动气氛中,懂得道理,受到熏陶,达到教育过程的最优化。

(1) 节日活动:

一年四季,有不少节日,我国在欢庆节日的同时,利用节日,开展系列教育活动。如“三·八”节进行爱妈妈教育;“五·一”节进行劳动教育;“十·一”节进行爱国教育等等。

(2) 参观活动

组织幼儿参观小区风光,认识各种花草。让幼儿了解珍惜人们的劳动,激发幼儿爱护花草树木、爱护公共设施的情感。

(3)娱乐活动

幼儿喜欢看表演,也喜欢参加表演,因此,在娱乐活动中对幼儿进行德育渗透,也是一种有效的途径, (4)体育活动

幼儿园体育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这就为德育渗透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如在各类竞赛性游戏中,教育幼儿团结一致,激发上进心和胜不骄、败不馁的品德;

(5)“大带小”活动

由大班哥哥姐姐为主角的每周一的升旗仪式,我们班的孩子最感兴趣了。看着大哥哥姐姐们精神地升旗、敬礼,让孩子感受到国旗的庄严和神圣。通过这种活动,培养了幼儿相互关心、相互照顾、团结友爱、和善交往、办事有责任感等优良品质。

二、把德育渗透到幼儿家庭教育中去。

幼儿园和家庭,是两个背景极不相同的群体,幼儿进入幼儿园后,一方面受到幼儿园的教育,一方面继续受到家庭教育的影响。俗话说,“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家长的品德个性、习惯、爱好特长,为人处世的态度及对子女的教育方法,对幼儿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具有特殊的潜移默化的作用。根据这些情况,我们努力做好幼儿家长工作,如家访、、电访、定期召开家长会、家长开放日,接待家长来访等,及时了解家长对子女教育的情况,向幼儿家长宣传和普及教育幼儿的知识和方法,帮助他们端正教育观点,促使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协调一致。

劳动教育的方法和途径篇8

一、 培养目标:

培养学生具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的思想感情和良好品德;遵守社会公德的意识和文明行为习惯;良好的意志品格和活泼开朗的性格;自己管理自己,帮助别人,为集体服务和辨别是非的能力,为使他们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祖国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打下良好的思想道德基础。

二、 基本内容和要求:

班级德育工作主要是向学生进行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为基本内容的社会公德教育和有关的社会常识教育,着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习惯,教育学生心中有他人,心中有集体,心中有人民,心中有祖国。

基本内容有:热爱祖国的教育;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教育;热爱人民的教育;热爱集体的教育;热爱劳动,艰苦奋斗的教育;努力学习,热爱科学的教育;文明礼貌,遵守纪律的教育;民主与法制观念的教育;良好的意志、品格教育;辨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

三、 实施途径:

班级实施德育必须充分发挥校内、校外各教育途径的作用互相配合,形成合力,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共同完成德育任务。主要途径如下:各科教育;校级、班级教育和各种教育活动;共青团教育活动;家庭教育和校外教育活动。

四、 教育原则:

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学生,了解学生;加强针对性;坚持正面教育;提高道德认识和行为训练相结合;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言传身教,为人师表;保持教育的连续性和一致性。

五、 具体措施:

1、 进行以《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内容的规范教育,以落实学校常规为切入点,逐步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 以落实学生个人量化积分为主线,以德育系列化活动和“班级十最”等评比表彰机制为动力,扎扎实实地搞好德育工作。

3、 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组织开展读书演讲比赛、歌咏比赛、知识比赛等,陶冶学生情操,激励广大学生奋发向上。

六、学生品德评定:

上一篇:短期理财方法范文 下一篇:中医学的主要特点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