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购管理的职责范文

时间:2023-11-03 04:16:59

采购管理的职责

采购管理的职责篇1

目前住地: 江门 民 族: 汉族

婚姻状况: 已婚 年 龄: 34 岁

求职 意向及工作经历

人才 类型: 普通 求职

应聘职位: 经营/管理类:采购经理/总监、

工作年限: 11 职 称: 中级

求职 类型: 全职 可到职日期: 两个星期

月薪要求: 5000--8000 希望工作地区: 广东省 佛山 广州

工作经历:

公司名称: 顺德优越家具有限公司起止年月:2007-08 ~ 2010-04

公司性质: 民营企业所属行业:木材,家具

担任职务: 采购经理

工作描述: 1.负责采购制度系统建设;

2.负责采购成本控制;

3.负责供应商开发和管吾;

4.负责采购招标和管;

5.负责政策制定和落实;

6.部门内部组织作管理工作;

7负现部门预算控制和管理.

离职原因:

公司名称: 顺德新昊玮五金制品有限公司起止年月:2004-05 ~ 2007-07

公司性质: 中外合资所属行业:五金矿产,金属制品

担任职务: 采购中心经理

工作描述: 1.负责中心内所有生产物料,外购成品和外协加工的采购组织和管理工作;

2.负责采购制度编制和程序文件的编写,度组织落实;

3.负责重大项目的采购招标工作等;

离职原因:

教育背景

毕业院校: 梅州嘉应大学

最高学历: 大专 毕业日期: 1997-07-01

所学专业: 工业企业管理 第二专业:

培训经历: 起始年月 终止年月 学校(机构) 专 业 获得证书 证书编号

1995-09 1997-07 嘉应大学 工业企业管理 大专毕业证

语言能力

外 语: 英语 一般

国语水平: 优秀 粤语水平: 一般

工作能力及其他专长

1、善于公司采购制度,流程编制与修订,具有较强的实施战略采购管理模式,建立采购管理评估体系,建立采购活动的评估系统能力。

2、较擅长编制和执行年度采购计划,建立采购信息平台,优化采购成本及供应商结构。

3、具有较丰富的重大采购招标,及合同签订的审核工作经验,善于团结工作,有较好的为人处事口碑。

4、有一定的组织和管理供应市场信息的调研工作经验,并能及时掌握各品类的内部采购特点,制定和调整类别的采购策略。

5、熟悉电脑及相关办公软件操作,有多年的ERP操作管理经验。

6、具有多年的部门的内部管理,包括采购组织和团队建设、人员发展、工作流程设计与优化、开展部门与员工的绩效考核等经验。

详细个人自传

采购管理的职责篇2

自*年全面实行政府集中采购以来,我市各级政府采购监管机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政府采购货物和服务招投标管理办法》、《政府采购供应商投诉处理办法》、《集中采购机构监督考核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和规章,认真履行职责,大力改革创新,较好地发挥了监管作用,保证了政府采购工作规范有序进行。*年,市财政局被省财政厅授予“政府采购管理工作特等奖”,成为自设立该奖项以来全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单位。分析我市政府采购监管工作现状,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基本实现了管采分离。按照政府采购有关规定,*年市财政局设立政府采购管理处,具体承担对财政政府集中采购的监管职能。随后,各辖市、区也先后将政府采购部门和管理部门进行分离。目前,我市市、区两级已基本形成管采分离的政府采购运行机制。二是基本形成了多位一体的监管体系。由于我市政府采购监管工作起步早、起点高,目前已基本形成以财政部门为主,其他专业监督机构为辅,社会中介机构、供应商、新闻媒体和社会公众为补充的多位一体监督管理体系,特别是通过公告或公示政府采购法律法规和采购程序,组织政府采购当事人学习培训,推行重大项目采购事项公开报道和政府采购行风监督等,有效拓展了监督渠道,完善了监管体系。三是监管模式实现了日常监管和专项检查相结合。在日常监管方面,针对不同的监管对象,分别采取不同的监管方式。如对采购机构的监管,只要涉及重大政府采购项目,均由财政局和监察局驻场监察;对采购人的监管,主要通过编制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等手段加强源头控制。专项检查由市各有关部门根据当年实际情况,分别确定不同的检查范围和重点,单独或联合组织进行,*年以来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四是监管制度体系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完善。我市相关职能部门一方面紧紧依照国家法律法规开展政府采购监管工作,另一方面注重通过制度创新完善制度体系,提升监管实效。如《*市政府采购廉政准入规定(试行)》、《关于*市市级工程类政府采购项目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明确工程建设项目货物政府采购有关问题的通知》、《关于印发〈深化政府采购工作监督管理若干规定〉的通知》,等等。这些制度的出台为有效规范政府采购工作提供了重要补充。

二、当前政府采购监管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政府采购监管法规制度建设严重滞后于业务发展

一是监管主体法规缺失。《政府采购法》规定各级人民政府的财政部门是监督管理部门,监察、审计等部门也依法享有相应的监督管理职责,但政府采购相关法律中鲜见对上述政府采购监督主体的职责、义务作出明确的解释,致使政府采购监督权力的虚置。同时,人大依法也应享有对财政性资金使用进行监督管理的职能,《政府采购法》等法律法规对其的监管地位却没有作出明确,致使监管主体缺失。另外,相关制度之间界定模糊。比如,《政府采购法》和《招投标法》之间关于招投标的范围界定不清,工程项目政府采购管理办法不完善,从而导致工程项目政府采购多头管理。二是监管操作法规缺失。现行政府采购监管工作缺少配套的实施细则和管理办法,如非招标性采购管理办法、政府采购回避制度、供应商管理制度、集中采购目录中有特殊要求项目的自行采购审批制度、特殊情况采用公开招标以外采购方式的审批制度、采购文件保管制度、采购合同备案制度等,影响监管工作的规范化。三是责任追究法规缺失。对政府采购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缺少强有力的责任追究手段,特别是一些“违规不违法”的行为,由于没有相应的处罚标准和法律法规依据,很难严格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往往只能协商解决,简单了事。

2、政府采购管采模式的多样性导致监管工作缺乏标准化指导

当前政府采购管采模式呈现出多样性特征,仅苏锡常三地就有三种模式。苏州市采用完全化市场模式:政府采购中心负责建立采购平台,供应商通过资格审核后进驻,政府采购机构项目采购信息并进行程序监督,出价最低者中标。无锡市的模式是:政府采购中心设在政府办,由财政局相关处室承担监管职能。*市的模式是:政府采购监管机构与采购机构同设在财政部门内部,为两个平行部门,相对异体监督而言,这种同体监督模式的力度还略显不足。应该说,三种模式各有各的特点,各有各的优势,同时在实际操作中也不可避免会遇到各自的问题。管采模式的多样性导致没有统一的规范要求,各地实施监管各自为政、各搞一套,不利于上级机关、部门进行标准化指导。

3、监管队伍现状不适应当前政府采购监管工作要求

政府采购监管人员应该具备较高的素质要求,包括思想政治、作风操守和业务能力等各个方面,要能熟悉政府采购、财政管理等相关的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具有调查研究、文字综合、分析判断、语言表达、微机操作等能力,对一些专业性强的采购项目进行监管,还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但目前各地特别是部分辖市、区,政府采购监管机构设置普遍不健全,人员匮乏,业务素质偏低,不管采取何种政府采购模式,均无法保证监管工作取得实效。此外,按照相关规定,价值30万元以上但不在政府采购目录中的采购项目,原则上必须参照政府采购程序进行采购,这些项目的采购标的都是一些专用器材或物品,监管人员更是难以监管到位。

4、高科技手段运用程度低制约政府采购监管工作开展

当前政府采购利用现代化网络技术和数据资源的水平普遍还比较低,许多集中采购机构从政府采购预算、采购执行到资金支付等流程都还处于半手工状态,各采购部门上下级之间的纵向联网,以及集中采购机构与采购人、供应商、政府采购监管部门之间的横向联网还未实现,资源不能共享,信息沟通不及时,人工监管任务繁重,致使政府采购高效监管难以实现。

三、政府采购问责制度建设的工作进展和思路对策

我市当前对政府采购工作实施问责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政府采购监管机构对采购部门“应采未采”情况进行问责;二是政府采购监管机构对采购机构实施采购过程中存在的违纪违法行为进行问责。第一个方面主要是部分单位在政府采购活动中违反政府采购政策规定自行采购物品,政府采购监管部门依法对其进行问责,责令其停止或纠正违规采购行为,并实施相关处罚。第二个方面主要是政府采购监管部门在预算管理、价格核查、供应商资格审核等环节发现问题,责令采购机构及时整改。上述两个方面的问责,由于没有完善的制度规范,仅由政府采购监管机构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实施监管问责,方式大多采用通报批评、责令整改等较为温和的方式,目前尚未有采用组织处理或给予党政纪处分等方式的案例。鉴于此,加快政府采购问责制度建设显得很有必要,建议在制定过程中重点关注以下几方面要素:

1、问责依据

由于现行法律法规的不健全,导致我们在制定政府采购问责制度时不可避免将面临依据不足的问题。虽然可以笼统地说依据《政府采购法》等法律法规,但一些原则性的规定缺乏配套制度支持,特别是在确定政府采购问责方式和问责内容等的时候。建议国家在现行《政府采购法》等的基础上,根据财政体制改革的新要求和政府采购工作的新变化,尽快修订、完善和细化与财税体制改革和政府采购管理工作相配套的政府采购监管工作法规、制度和办法。作为省一级层面,应该借鉴安徽省的做法,制定对政府采购中违法行为进行行政处分的相关规定,进而保证对政府采购实施问责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2、问责主客体

依据《政府采购法》规定,政府采购当事人包括采购人、采购机构和供应商。我们制定问责制度,主要是一种政府部门内部的问责,因此应当将采购人和采购机构作为问责客体;同时,采购监管机构在依法履行监管职能过程中的不作为、乱作为和违纪违法行为,也应当作为问责内容。为此,可以认定各级财政部门和监察部门为问责主体,采购人、采购机构、采购监督管理机构为问责客体。为了确保问责主体有效获取信息,必须加强政府采购监管体系建设,通过全方位监督扩大问责信息来源,特别是要进一步扩大政务公开,规定凡是可以公开的政府采购信息必须向全社会公开,对达到一定规模的项目、单体达到一定数额的项目和社会影响较大的项目等,必须有人大、政协、新闻媒体和社会监督员等的参与监督,同时加快建立畅通的以供应商为主体的质疑和投诉渠道。

3、问责方式

问责作为对过错行为实施的一种警示、纠正或处罚行为,应当具备强制性和威慑性。政府采购工作是干部群众关心、各级领导关注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如果不能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保证采购质量、预防腐败发生,将会影响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因此在确定政府采购问责方式时,不光应包括批评教育、诫勉谈话等“软”的措施,还应包括进行组织处理、给予党政纪处分等“硬”的措施,对于造成经济损失的还可酌情并处罚款。

4、问责内容

总体来看,《政府采购法》等现行法律法规对政府采购中各类违纪违法行为的列举已较为全面,可直接借鉴作为问责内容。但实际工作中仍会不断出现新情况、新问题,如集中采购机构的内部相互监督、相互制约不到位,重预算安排、轻采购资金的支出管理等,这需要我们不断加强研究,在实践中对问责内容进行逐步完善。鉴于当前政府采购监管效果没有得到充分体现,我们认为在问责内容中,必须重点突出对政府采购监管机构履行监管职能的问责。因为对采购人、供应商、采购机构的监管乃至处罚,均由采购监管机构负责实施,但现实中监管机构往往不愿或不敢全面履行法律赋予的监管和处罚职责,导致采购当事人的违纪违法行为得不到严肃处理和及时纠正,从而使政府采购监管流于形式、难以深入。

采购管理的职责篇3

一、近年来我省政府采购监管工作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四川省政府采购规模逐年扩大,政府采购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断提高。,全省政府采购仅45.53亿元,达到133.44亿元。底,全省政府采购规模实际完成190亿元,节约率7.9%。与此同时,各相关职能部门进一步加大监督力度,强化制度建设,规范运作程序,推动政府采购有序进行。

健全规章制度。先后研究出台了《四川省政府采购评审委员会工作规程(暂行)》、《四川省政府采购评审专家抽取暂行办法》、《四川省政府采购评审专家库管理暂行办法》、《四川省政府采购供应商质疑处理暂行办法》等20多个规范性文件。各市州结合实际也相继出台了一些管理办法,如《成都市市级协议供货管理办法(试行)》、《广元市市级政府采购工作规程》、《巴中市市级政府采购询价采购工作规程》等。

完善监管体系。省、市、县三级普遍建立了政府采购中心,在采购管理机构统一监督管理下具体实施政府采购事项,基本形成了“管采分离、机构分设、政事分开、相互制约”的监管体系。全省建立了纪检监察、财政、审计等部门的联合协调监督机制,通过专项检查、举报受理等方式加强了日常监管。一些地区还通过在采购过程中推行电子化监控摄像技术手段,报送《政府采购项目信息记录表》,对采购过程实行全程动态监管。

规范采购运行。正式启用“四川政府采购网”作为全省政府采购信息平台,承担全省政府采购信息的和相关政策法规的宣传,在此基础上开发了“专家管理系统”和“机构管理系统”,研发了“政府采购电子评标系统”,建立了全省政府采购评审专家库,目前全省入库专家共2200余名,基本实现了省内跨地区、跨部门政府采购资源共享。

二、当前政府采购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法规制度不够完善。由于相应法规缺少实施细则和相关配套制度,执行中还存在一些政策的空白点。比如现有法规对政府采购各参与主体的职能定位比较原则,政府采购审批管理的权限和职责不明确,容易导致多头管理、各行其是等现象发生。对于委托采购、部门集中采购等也是有原则性的规定,但对什么是部门集中采购、部门集中采购是否需要委托集中采购机构采购,缺乏明确规定,给实际监管带来难度。

采购运作不够规范。主要表现在:一是集中采购中心作为一个事业单位由谁管理,对谁负责,缺乏明确规定,一定程度存在“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现象。二是由于政府采购预算约束刚性不足,预算编制支出项目细化不够,通用性的办公用品没有集中统一配置标准,容易造成政府采购随意性较大,每次采购规模小、效率低,节约财政资金的潜力有待深化。三是评审专家库虽已初步建立,但数量少、门类不齐、总体资质水平偏低。尤其市州一级评审专家较为缺乏,有的市州进入政府采购评审专家库的仅20余人。大多数专家为兼职,一些还兼任了企业顾问,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评标的科学、合理、权威,容易导致专家倾向性评标以及专家评审采购的物品“质次价高”等现象。

监督管理不够严密。目前对政府采购的监督比较偏重于事后监督,如何及时有效地发现并解决运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待进一步加强。比如部分供应商采取陪标串标等各种手段影响评审结果,甚至与采购人串通进行“幕后交易”等。采购单位在编制采购技术参数时故意设置不合理条件限制竞争,招标文件明显倾向特定供应商,存在指定性和排他性倾向。

相关信息透明度不够高。目前政府采购中还存在信息公开不够,透明度不高,社会公众不知晓,相关当事人不明了等问题,这就可能导致采购人指定品牌、机构干预评审、评标专家受利益驱动、供应商相互勾结搞串标陪标、政府官员与企业搞权钱交易等问题的发生。

责任追究不够到位。虽然相关的法规规章明确了政府采购中的各种违法行为,但对违法行为的认定、违法的责任、处分的档次等缺乏具体实施细则,可操作性不强。依据现有的相关规定,问责对象主要是针对直接责任人,对主要负责人决策失误,领导不力,管理不到位,不正确履行职责等问题,由于缺乏相应的问责规定,因此较难实施问责。在问责方式方面,对政府采购相关机构中属于公务员的问责方式主要限于行政处分或刑事处罚,很少运用组织处理等措施。

三、进一步加强政府采购监管与问责的对策思考

从根本上解决政府采购中的问题,必须坚持制度规范与监管问责并重,建立健全有效的监管和问责机制。

建立信息化运行机制。搭建以采购管理、电子采购、决策支持三大模块为主要内容的信息化基本框架,采购程序、采购过程、采购结果都通过信息化平台向全社会公开,确保政府采购在公开、公平、公正透明的前提下实现竞争,真正做到以公开促公正、以阳光防腐败。一是推行电子化采购。建立供应商名录库和政府采购商品价格信息库,商品价格全部上网公开,协议供货和定点采购一律实行网上竞价。二是建立全国统一的专家库。整合全国范围内的专家资源,实行分级分类管理,随机抽取,管用分离,资源共享,网络互通。建立专家工作档案,实行动态管理,及时清除不合格专家。三是建立统一的政府采购信息平台。规范采购信息的程序、格式和范围,依托采购网站,在网上专家管理和抽取基础上,实现网上询价,网上招投标和网上评标。

建立精细化管理机制。逐步推行规范化标准化管理模式,减少人为操作的空间。一是严格编制政府采购预算和计划。实行政府采购预算和计划的编制与部门预算“统一编制,统一汇总,统一审查,统一批复”,由采购中心根据预算和计划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分期分批集中统一采购,以形成政府采购规模效益。二是严格实行部门采购资金集中直接支付。在支付中心设立政府采购专户,根据采购结

果通过专户将资金直接支付给供应商。三是推行技术参数格式化。在充分市场调研基础上,针对不同产品的特性和功能要求建立较为完善的设备采购参数数据库,杜绝指定性和倾向性。在规范技术参数的基础上推行统一的招标文件范本。四是推行部门办公用房装修、办公设备等公用设施标准化配置。积极引入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对通用设备建立一套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采购指标体系,通过公开招标方式,增设协议和定点供货渠道,由全省统一组织实施,实现资源共享。建立动态化监控机制。切实强化对政府采购的全程监督和动态监督。一是建立政府采购的预算———预审———执行———考评———检查的全过程管理制度。监管部门要提前介入,关口前移,对政府采购实行全方位、全过程监管。二是建立评标结果后续审查机制。不仅要监督商品和服务的价格和质量,还要把商品的售后服务和合同履行情况等纳入监督视野。三是纪检监察、财政、审计等部门要从自身职能出发找准监督着力点。财政部门主要着眼于管理制度和操作程序,审计部门重在采购资金的使用,纪检监察部门主要从工作人员执行相关工作纪律条规的角度开展监督。

建立制度化约束机制。在宏观层面,建议加快对《政府采购法实施条例》的研究修改,尽快出台对《政府采购法》的司法解释,进一步明确采购机构的法律定位。在微观层面,要针对政府采购运作中的一些重点部位和关键环节设计制度规定。一是建立采购项目责任人制度。采购机构对每个采购项目都应确定一名责任人,授权其在职责范围内全面负责该项目的采购事宜,并承担相应责任。项目责任人实行任职资格考试制度,持证上岗。二是建立政府采购机构业务考核制度。由政府采购监管部门围绕采购价格、节支效果、采购质量、采购效率以及执行政府采购法规制度情况,进行客观公正的考核,并定期公布考核结果。三是建立评审专家回避制度。明确规定专家在被抽取参加政府采购评审中,如发现或知道与采购供应商有利害关系的,有义务主动提出并实行回避。

采购管理的职责篇4

1.操作平台、监管框架不变,但管办不分离。

这种管理模式为:在政府设立政府采购领导小组,在财政局设立政府采购管理办公室,而作为政府采购执行机构的政府采购中心一般都是财政局下属事业机构。这种模式与政府采购法规定的“管采分离”原则不符,大大限制了采购监管部门的监管能力。

2.操作平台、监管框架不变,管办分离。

这种模式与上述模式一致,只是真正做到了“管办分离”,政府采购中心不再隶属于财政局,而是彻底与财政局脱离出来,成为政府直属的事业单位。这种模式是对之前管办不分离模式的一种改进,增强了政府采购办对采购中心的监督力度,也有利于采购中心独立运作。

3.操作平台统一、监管框架不变。

这种模式的特点是:将政府采购中心与其他交易中心如建设工程交易中心、产权交易中心、国土资源交易中心进行整合,形成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将上述各中心业务全部纳入此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统一平台,实施具体的交易活动;而监督管理职能仍分由政府采购、建设工程交易、国土资源交易及产权交易相关职能部门负责。

4.操作平台、监管框架统一。

这种模式和第三种模式一样,都通过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将各类资源交易进行整合,实现统一的操作平台,不同之处在于,监督管理权也进行了统一,不再由各所属职能部门分别监管。

5.操作平台市场化。

这种模式的特点为:不与其他公共资源统一配置,也不设立政府采购中心,而是引入社会中介机构,由社会中介机构实施纳入政府采购项目的采购活动。而其监管主要由政府采购办进行。综观以上几种现行的运行模式,前两种是目前大部分政府采购所普遍采取的管理模式,而第二种更符合“管办分离”原则,避免了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的不公配置。但总体而言,这种分散的管理模式不利于公共资源的统筹管理和优化配置,易造成公共资源的浪费。2013年3月14日,国务院正式《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重点提出要“整合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土地使用权和矿业权出让、国有产权交易、政府采购等平台,建立统一规范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它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需要,是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必然要求。”可见,建设公共资源交易市场意义重大,是未来政府采购模式的发展方向。一时间,全国各地都在积极推进公共资源交易市场的建设,于是第三种、第四种模式孕育而生。目前全国已建立统一规范的公共资源交易市场1000多个,整合了各类公共资源统一进场,规范了辖区内的市场交易秩序,同时在反腐倡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效,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值得西咸新区学习和借荐。

二、具体引入模式

目前,西咸新区组织管理架构为:西咸新区管委会下设空港、秦汉、沣东、沣西和泾河五大新城,每个新城均成立新城管委会。作为新成立的国家级新区,政府采购体制的建立要立足于现有的组织管理架构,在借鉴其他地区政府采购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顺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寻求摸索出适合新区实际的政府采购管理模式。建议参照以上第三种模式,引入公共资源交易市场。目前陕西省、西安市还未正式成立公共资源交易平台,西咸新区白纸作画,率先建立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在省内具有极大的示范意义。西咸新区公共资源交易、管理、监督等组织架构,其中政府采购管理模式融合于整个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中,具体如下:

1.西咸新区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委员会。

西咸新区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委员会是西咸新区公共资源交易市场建设管理的决策机构,负责落实“政府主导、管办分离”,负责新区公共资源交易如政府采购工作中重大事项的研究、决策和协调。由西咸新区管委会主要负责人担任主任,各新城主要负责人担任副主任。

2.西咸新区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办公室。

西咸新区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落实“部门监管、行政监察”。由新区管委会办公室牵头,财政局、建设环保局、国土资源局、监察审计局及各新城相关职能部门为成员单位。其中,新区五个新城及西咸管委会财政局下设的政府采购管理办公室是新区内政府采购工作的监督管理机构,分别监督管理各所属区域的政府采购工作,具体职能包括:

(1)审核、下达政府采购预算。各新城财政局业务部门及政府采购办公室对其所属预算单位报送的政府采购预算进行审核,批准后下发预算单位。

(2)审核、下达政府采购计划。各财政局业务主管部门对采购人、政府采购资金来源、项目情况等进行审核并签署意见。各政府采购办公室根据本年度《政府采购目录及限额标准》及有关规定,对采购项目进行审核,并确定政府采购组织形式和采购方式;审核批准后向采购人及其委托的采购机构下达《政府采购计划》。

(3)负责资金结算及接收政府采购相关资料并备案等。其中,西咸管委会财政局政府采购办公室除履行以上职能外,还负责以下内容:确定西咸新区政府采购目录和采购限额标准;负责政府采购评审专家库的建立和维护;制定西咸新区政府采购配套政策和规章制度;管理、监督政府采购活动;收集、统计并各新城政府采购办公室上报的政府采购信息,并上报政府采购管理委员会;组织政府采购人员的培训。

3.西咸新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

西咸新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是西咸管委会授权的新区唯一能够实施政府集中采购的管理服务机构,实施范围包括区内五个新城、西咸管委会所辖部门及各所属预算单位实施纳入政府集中采购范围的采购活动,其主要履行的职责有:执行政府采购法律、法规、政策及相关规定;组织实施纳入区内集中采购目录的政府集中采购项目;负责按照下达的政府采购计划,提供政府采购交易活动场所,见证政府采购过程;协助办理资金结算;办理政府采购的其他事宜,包括政府采购资料的管理、向西咸财政局报送有关资料、接受采购人和供应商的咨询等。

三、保障措施

1.政府采购相关制度体系建设。

新区政府采购监管部门及执行机构要及时研究并制订出适合新区实际的政府采购相关制度,如《西咸新区政府采购目录和采购限额标准》、《政府采购预算制度》、《供应商资格审查制度》、《评委库制度》、《政府采购具体操作细则》等,建立起完善的政府采购制度体系,为新区政府采购体制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政策支持。

2.电子信息化平台建设。

目前需要做的是:搭建西咸新区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开辟政府采购通道,设置政府采购“政策法规”、“采购目录”、“采购信息公告”等窗口,并与陕西电子化政府采购平通,各交易方可通过登录平台操作以实现新区范围内政府采购计划的网上申报、审核及审批。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作为采购执行机构,可通过登录系统获取审批通过的采购任务,从而实施具体的采购活动。

3.专业化人才队伍建设。

作为新区政府采购监管部门,有必要设立专门的政府采购制度研究小组,配置专业研究人员,立足西咸新区实际,研究制订出适合新区组织架构的政府采购配套制度;同时,作为采购执行机构,更需要建设一支专业素质过硬、知识结构全面、满足职业化要求的高素质队伍,以满足新区政府采购活动的顺利实施和有效运行。

采购管理的职责篇5

关键词:存货 ;采购; 制度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公路建设企业企业在抓好商品生产、营销工作的同时,越来越重视从内部节约挖潜,但大多数只重点于节约空间相对较小的人工支出、管理费用等方面,而对材料采购成本的控制重视不够。据权威资料统计,在典型的企业成本构成中,采购成本一般大于60%,人工支出(工资、福利费等)占20%,管理费用占15%,利润占5%。由此可见,采购成本构成了企业生产成本的主体,也是企业成本控制中最富有价值的部分。降低采购成本能为企业带来杠杆效应,可直接增加销售利润,有利于增强企业在同行业中的竞争优势。因此,企业应优化采购成本的管理并作为成本控制的重点。

一、优化采购流程管理,严格操作规范

企业在采购之初,必须建立科学合理的采购业务流程。

(一)岗位职责的划分存货采购环节中的主要业务有提交请购单、签订采购合同、订货、收货和入账等,根据不相容职务不能混岗的原则,应注意以下环节:

第一,在请购单中,对需要采购的物资品种、数量由生产或销售部门、保管部门根据需要和现有库存量共同制定,然后交采购部门公开询价。

第二,成立专门的供应中心负责全公司的物资采购,供应中心职能只是调研市场与物资采购。

第三,成立价格委员会或由一独立的部门根据采购部门的市场调研报告及自己的核实情况,由生产部门、采购部门、销售部门、财务部门共同参与选择供应商,并签订合同。

第四,成立单独的仓储部门,仓库保管的人员由仓储部门来管理,并对这些仓库保管人员进行定期的轮换以减少串通舞弊行为。物资的采购人员不能同时负责存货的验收保管。

第五,质检科成为一个中立部门,并赋予相应明确的权责,如无质检报告,仓储部门不能收货入库,财务不能开票、付款。

第六,物资的采购人员、保管人员、使用人员不能同时负责会计记录;采购人员应与负责付款审批的人员、付款人员相分离;记录应付账款的人员与出纳人员相分离。

第七,对于主管经理人员的职责,应根据不相容职务不能混岗的原则做出调整,以达到相互制约的目的。仓储部门、质检科、供应中心、价格委员会应当归属于不同的主管经理领导。对于许多国有企业来说,按照业务职能进行各主管经理的分工是一种十分常见的模式,比如,生产物资的采购、仓储、质检、生产属于生产经理负责;包装物的采购、仓储、质检、运输、营销属于销售经理负责;财务经理和人事经理则不参与销售、生产方面的事。这种模式虽可便于企业进行生产、销售等方面的协调,但是这种模式没有做到不相容职务不能混岗,达不到相互制约的目的。相互制约的应该是采购的各个环节,而不应该按采购品种进行分工,在这种情况下内控方面可能出现极大缺陷。我们认为,对于采购的内部控制还应该明确采购的不同环节应由不同部门执行,这些部门由不同的经理负责,以形成不同部门(经理)之间的相互制约和牵制,减少采购过程中通常所存在的“猫腻”。

〖HTK〗(二)采购内控环节的完善(建立完善的采购内部控制制度)〖HTSS〗

1、建立采购申请制度

采购部门确认的目的在于两个方面:一是防止已经采购的存货又重复执行;二是咨询现行市场价格,对所需采购资金进行估算。采购部门签署同意采购的意见并将估算的资金需要、付款时间说明交资金管理部门,由资金管理部门根据企业的经营目标、资金预算范围和企业的现有资金状况进行综合审查后批准。存货采购的请购单由资金管理部门签署同意执行的意见后,再交采购部门,由采购部门将请购单报主管领导批准后存档备案并办理招标订货手续。在对企业采购内控的设计方案中,将采购环节中的一些控制职能如价格审议由另一部门负责,重新对企业部门之间的职能进行划分。这样既可完善内控,也可达到优化业务流程、减员增效的目的。我们认为,在设计内部控制的过程中不应将内控设计只看成内控的事,而应和企业管理的其他方面的改革结合起来。

2、建立订货控制制度

(1)市场经济下,各种经济成分并存,价格机制调节作用日益加强,采购业务也应根据实际情况引入市场调研和招标投标这一控制点。这样可以通过对供应商的信用、规模、质量、价格等方面的了解,避免上当受骗,如期履行合同;可以买到物美价廉的物资;还可以杜绝不正之风。在进行市场调研报告时应附供应商的价格表、质量等级、供应量、电话、地址,并需经企管部门审核其真实性和全面性。企管部门应建立供应商档案,内容包括:地址、电话、价格、质量指标、折扣和付款条件、以往采购数量、价格等,以便及时核对与查找。每年还应引入一定的新供应商,以增强供应商之间的竞争意识。

(2)将经审核后的市场调研报告交给某一机构或专门成立的招投标委员会(可由采购、企管、使用、财务等部门参加),通过招投标委员会来选择供应商,对大宗材料进行招标采购。批复供应商和价格时,不能由采购部门单独决定。采购部门凭被批准执行的请购单以及审核批复后的供应商、报价单办理订货手续,与供应商进行谈判。根据谈判结果签订订货合同及订货单,并将订货单及时传送给生产、销售、保管和会计等有关部门,以备合理安排生产销售、收货和付款。在订货制度中,核心点是对购货询价、签订合同和订货单的控制。

3、货物验收控制制度

验收货物时,由使用部门、采购部门、质检科及指定技术人员到场,按计划单、合同书验收,所收货物的检验包括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如一项不合格则不予接受。验收时采购人员回避,但验收结果应通知采购人员,以便及时解决问题。货物验收控制制度的核心是保证所购货物符合预定的品名、数量和质量标准,明确保管部门和有关人员的经济责任。

4、建立采购审计制度,加强对企业物资采购环节全过程、全方位的监督管理

企业内部要设置专业的审计监督机构,从供货厂家的选择到购货合同的签订、物资入库的验收、质检、采购价格的确定以及购货款的支付等环节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审计监督,严格堵住物资采购环节的管理漏洞。

5、会计稽核与对帐制度

它一方面要求无论是货款的支付还是应付帐款发生的记录,对进货业务涉及的所有原始凭证、记帐凭证都必须经过稽核人员或会计主管审核方能记帐;另一方面要求,对进货业务发生的应付帐款必须及时、定期的与客户对帐,防止债务虚列及由此造成业务人员舞弊行为的发生。

采购管理的职责篇6

半年来,在**党委的正确领导下,采购部严格按照与**党委一岗双责的责任制要求进行责任落实,在实际工作中认真履行“一岗双责”,树立**部良好形象。积极做好**保障、设备采购、设备管理等工作。现将采购部履行岗位职责和党风廉政建设情况汇报如下:

一、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情况

(一)高度重视,强化责任。把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贯彻落实当作每天的“必修课”,摆上每天的日程安排,积极传达贯彻上级和**党委关于党风廉政建设的部署和要求。结合采购部工作实际,在设备采购、设备管理和对外服务等方面,认真履行**党委制订的廉政管理办法,每个人都是责任主体,同时相互监督。做到每一笔采购的方案符合程序、采购内容透明、采购程序合法。

(二)以防为主,重在落实。**部作为全**主要设备采购维修部门,合法合规采购是履行党风廉政责任重要职责。日常工作中要积极配合政府采购部门、纪检监察部门、审计部门、**党办、**财务部等主管单位及本**相关部室的工作,认真履行采购程序和设备管理,做到日清月结、物账相符、爱护公物。认真落实设备采购规矩和设备管理程序,在实际工作中落实责任。

(三)加强学习,提高素质。认真执行党的政治纪律,模范遵守《准则》和《条例》及相关规定,是全面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保障,也是正确行使权力、履行职责的重要基础。在平时工作中,**部干部职工比较注意学习《采购法》等相关知识,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面,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政治素养和业务能力。

二、个人履行“一岗双责”情况

(一)坚持服从**党委的领导,为广播电视事业发展负责。服从党委领导这是一个党员干部基本要求,做好本职工作,做好表率作用,这是个人工作修养。在日常工作中,能坚持做到公道正派、讲大局、讲党性,在大是大非问题面前立场坚定,观点鲜明。

(二)讲规矩,全面落实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认真学习《准则》和《条例》,讲大局,守规矩,保底线。增强廉洁办事和自觉接受监督的意识,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始终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艰苦奋斗的作风,自觉过紧日子、自觉抵制和反对各种腐败浪费现象,在事业建设和设备采购活动中坚持安全优质、经济实用、合理合法的原则,替**党委负责、替事业负责、替自己负责、替历史负责,严格遵守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

(三)严于律己,率先垂范。认真履行党风廉政建设第一责任人制度,工作中规范自己的行为,以身作则,严格按照规定和制度办事,始终按照工作权限和工作程序履行职责,凡是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率先做到,顾全大局,令行禁止。

三、自身不足及产生的原因

在学习和工作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一是理论学习不够,对廉洁从政反腐倡廉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工作中有时降低了搞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主动性,还不能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变成自觉行为。二是平时重事务、轻学习。认为自身工作主要是抓好落实,不要求有多高的理论水平,缺乏学习的压力感和紧迫感。从客观上总是强调工作忙、任务重,没有处理好工作与学习之间的关系。三是采购规矩和设备管理落实不够。对于日常小额设备和维修配件没有做好采购预算,随要随买,不符合政府采购规范。

四、整改措施及努力方向

采购管理的职责篇7

[关键词]预算单位;政府采购;内控建设

[DOI]10.13939/ki.zgsc.2016.23.044

政府采购法是国家为规范政府采购活动,确保采购活动能够在“公开、公平、公正、诚信”原则下实施的国家级制度。它不仅包括对各种采购方式的界定和规范,也包括对整个采购过程核算、审核、分析及报告的程序与步骤。由于政府采购涉及的范围广、资金大,特别是2014年,财政部对“财政资金”的概念做了重新的定义后,2015年1月,《政府采购法实施条例》的出台,政府采购的范围进一步扩大,涉及面也更广。因此,及时梳理预算单位政府采购执行过程中的各个关键环节和部门职责,建立完善的政府采购内部控制制度,及时发现和解决政府采购执行过程中的问题已迫在眉睫。

1目前政府采购执行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自2003年颁布实施政府采购法以来,由于认识不够充分,对操作流程也不熟悉,在执行政府采购过程中,普遍存在着采购预算执行效率低、偏差大、采购成本没有得到有效控制、采购质量也无法得到保证等问题。究其原因,还是执行单位普遍存在因政府采购内部控制制度尚未建立或不够完善,相关职能部门职责不够明确,政府采购工作流程不清晰导致的政府采购预算不全面、不细化,或计划与预算脱节、执行与预算有偏差、采购监督不到位等情况,因而,难以有效规范政府采购活动。存在问题具体分析如下:

(1)由于内控制度缺乏操作性,内控制度无法起到相应的作用,同时还可能对采购活动的实施产生阻碍,导致采购活动无法顺畅执行或存在较大风险。

(2)由于没有将政府采购内控制度细化到具体的部门和责任人,在采购执行过程中,由于责任难以划分多会出现互相推诿的现象。

(3)由于政府采购内控制度的不健全,可能导致对政府采购政策性的理解不到位,采购活动计划性不强、行为不规范,未经政府采购管理部门审批的临时采购、化整为零等规避政府采购行为现象大量存在,给政府采购执行带来风险,难以发挥政府采购的规模效益。

(4)政府采购预算编制过粗,或与实际脱离,缺乏可操作性,导致政府采购预算执行困难。

(5)政府采购预算执行不够严谨,采购带有主观随意性,执行偏差较大。

2以建立健全政府采购内控为切入口,加强对各关键点的控制,规范政府采购行为综合运用内部控制方法,实施相应组织规划控制、授权批准控制、文件记录控制、全面预算控制、实物保全控制、风险防范控制、内部报告控制、内部审计控制,可使政府采购活动得到进一步完善。

2.1建立职责明晰的组织机构及岗位职责

职责明晰的内部控制制度,可以明确采购执行过程中,各部门的工作内容及职责,利于工作的开展,并能有效提高工作效率。为了保证政府采购工作的有效开展,内部控制制度应首先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分工,建立采管分离、用购分离,管理与操作相分离的,各有关部门紧密配合的管理和运作模式,严格职责划分和不相容岗位的分离:采购、付款、验收三权分离;招标人、使用人与定标人相互分离;采购、合同签订、验收人相互分离。

业务部门作为政府采购的起点,应该本着超前谋划的思想,根据单位和部门的发展规划和实际业务需要,提出采购需求,同时提供拟采购物资的详细配置标准、技术指标、服务要求和需求时间等基础资料,参与采购计划的执行及验收,并对该采购事项的真实性、合规性和价款的公允性负责。

作为政府采购的主要管理部门,资产管理部门除了负责对各业务部门提出的采购需求进行汇总,根据各部门现有资产存量状况、使用效率、配置情况,对拟采购资产的配置、数量等相关数据进行评估、审核,出具采购意见,还要主持整个采购计划的执行、政府采购预算的编报、管理、编制并上报政府采购执行进度报表,进口采购申报,参与验收、并将所有记录整理归档。

作为政府采购的主要执行部门,采购供应部门负责根据资产管理部门出具的采购意见,对拟采购物资的市场供应情况,以及市场行情进行调研,对于需要进口或需要执行特殊采购方式的物资应做出特别说明并附相关依据,执行采购并参与验收。

作为经费和预算的管理部门,财务预算部门负责编制初步项目预算,并严格按照政府细化采购预算的要求,上报政府采购预算。对政府采购资金的来源、付款条件、方式负责,政府采购执行过程中,财务部门应严格按照合同列明条款办理付款,并在合同登记表上进行登记。同时,定期向合同执行部门反馈预算、合同执行情况和金额等负有审查责任。

审计部门对整个政府采购行为的程序的合法性、签订合同的有效性和合法性以及内控的有效性负有监督职责。

2.2加强各关键点的授权管理,规范政府采购流程

政府采购业务的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必须针对政府采购业务政策性强、工作量大、环节较多、涉及金额较大、容易产生管理漏洞等特点,在内部控制制度中明确对各关键点的控制,将内部控制工作落实到决策、执行、监督、反馈等各个环节,设计出规范整个业务流程和每个关键控制点的规定、方法、措施,并规范内控的执行,严格监督,认真考核,使采购业务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

2.2.1加强和提高政府采购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科学编制政府采购预算,是有效实施政府采购的前提和基础。政府采购预算须由财务预算部门、资产管理部门、采购供应部门和业务部门共同参与编制,实现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的双向结合。同时也使物资需求的业务部门从预算申报环节即参与到所需物资的采购过程,以保证“所购即所需”,使资金的使用能够最大限度地达到预期效果。

各业务部门应根据资产管理部门的初审意见,以及采购供应部门的市场调研情况,结合单位项目库规划,按照需求的紧迫程度,提出项目库调整建议及采购预算。政府采购预算经单位年度预算会审核通过后,即可由财务预算部门汇总并上报部门预算及政府采购预算,申请资金安排。同时,由资产管理部门对确定需要报批的项目以及需要进口的物资及时组织报批,给采购的实施留有足够的时间。

预算的编报应特别注意切合实际,不能为了争取资金而盲目扩大预算,在预算执行压力不断加大的情况下,造成不必要的资金积压,或因赶进度而 “不得不”违规采购的情况发生,给预算执行带来困难和风险。

2.2.2严格按照政府采购预算及流程执行采购计划

政府采购预算一旦下达,资产管理部门应根据批复及时向采购供应部门下达采购计划,并协同采购供应部门编制实施计划和控制依据,并按照政府采购相关政策法规、制度执行采购。资产管理部门及时跟踪政府采购预算执行情况。物资到达后,由业务部门、采购供应部门和资产管理部门共同参与验收,资产必须落实到具体使用、保管人,资产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分别作卡片和入账管理。

2.2.3加强政府采购合同的管理

作为执行政府采购的重要依据,必须重视和规范政府采购合同的管理。建立合同签订之前的律师把关制和联合审签制,使用通用合同模板,既提高了合同编制和审核的效率,也减少了因合同条款失误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2.2.4建立指标评价体系,完善预警机制

建立政府采购评价制度和评价体系,促进政府采购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政治效益的全面提高。主要从采购是否必要,总额是否适度;采购方式是否适当,成本和效益之间的投入产出之比是否实现最大化等几方面对政府采购的效益评价。采购必须严格控制采购标准,配备能满足适当的物资、服务等,避免浪费;注重政府采购的成本分析,既重视其显性成本,又不忽视隐性成本。

2.3加强内控监督体系建设,实施有效监督

有效的内控监督机制是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政府采购制度的重要保证。由财务、审计监察、纪检等部门共同参与成立的政府采购监督机构,应全程参与项目的立项、政府采购预算和计划的编制、信息的公告情况、招标评标情况、合同签订、货物验收、款项支付等各个重要环节。对采购活动是否有预算、是否按计划实施、实施是否有记录、有验收,采购范围、采购方式、采购程序以及款项支付是否符合相关规定进行审核、监督检查。由资产、财务、审计通过对政府采购预算的编制、采购申报、采购执行、履约验收和资金支付等活动进行控制,将内部控制融入具体的采购活动。

2.4应完善政府采购的内部审计

内部审计通过检查内部政府采购活动中,相关政策、制度和标准是否得到有效执行,资源是否得到合理利用以及采购目标是否实现,来完善单位政府采购内部控制,并对整个政府采购活动进行独立评价。对内部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政府采购相关部门应该认真加以分析,找出原因,并作出相应处理,杜绝类似问题的再次出现。

2.5加强对政府采购的风险评估和防范

依据政府采购法,通过内部控制制度,规范各种采购方式下的采购程序,注重信息的来源、反馈以及各部门之间的沟通,提高政府采购的透明度;资产管理部门和财务预算部门应及时掌握和反映政府采购物资的实物运动和价值运动,及时发现风险并针对存在的风险和问题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以提高采购效率;建立风险分析程序,完善政府采购风险管理技术。

2.6对政府采购内控制度执行情况采取必要的绩效考核

为了充分调动各项目参与部门及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建立有效的政府采购内控执行考评机制,把政府采购内控执行纳入对部门及员工的绩效考评,以此督促各项目参与部门及人员提高认识,努力按计划完成工作任务,保障项目预算的最终执行。

通过建立健全合理的内部控制制度,我们能够正确引导、规范采购人员的行为,优化操作流程,使政府采购得到规范化、程序化、法制化的保证。同时,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实施,可以实现采购成本最优化、采购过程透明化、采购结果合理化,是确保政府采购预算的执行,促进政府采购目标的实现的根本保证。

参考文献:

[1]李志荣.政府采购内部控制制度探讨[J].中国政府采购,2010(5).

[2]姚美琴.内部控制理论研究综述及启示[J].会计师,2011(11).

采购管理的职责篇8

设置合理的组织机构是物资管理活动顺利进行的保证,为了保证物资管理有效开展,必须进行科学岗位分工,严格按着授权审批权限进行业务活动。企业通过完善的组织机构设置和岗位分工体系,不断提高物资管理活动质量,才能实现本业务循环的控制目标。企业应设置使用部门、计划审批部门、采购部门、验收部门、仓库管理部门、财务部门。上述组织机构间的关系非常密切,各个部门的业务活动形成衔接和配合关系,组织机构责任和权限明确、岗位适当分离和有效的制衡。

一、计划的编制和申请

使用部门是形成采购需求的主要动因,也是接受物资的使用部门,根据企业内部制度和程序,编制采购计划,提出申请和对采购物资的要求。使用部门主要职责:考擦本部门的物资需求;及时向计划部门上报;按规定的格式编制计划单,计划单包括年计划、月计划、日计划;并经过审批程序报送有关部门;评价供应商物资质量和服务等信息;参与验收,监督物资采购实施过程。

民营企业主要存在问题:一是物资需求量报不准;二是使用时间不固定;三是所需物资规格型号不准确。造成了物资积压,供不及时,调换频繁。主要原因是使用部门人员专业水平不够,人员不稳定,业务不熟练。解决的主要办法是聘用专业人员,加强内部培训,岗位轮换不要太频繁。

二、计划审批

计划部门是计划审批的职能部门,属于事前控制。计划部门的任务是编制、汇总、实施和监控企业的物资采购和资金支付计划。主要的控制内容包括:按着年度、季度、月、日等会计期间编制采购计划,并按规定进行审批;当采购活动实际情况与采购计划出现差异时,负责办理采购计划的调整手续;监督采购计划的执行情况,对偏离计划的差异进行分析,查明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对日常活动进行管理。

民营企业的优点:权利集中,决策果断,行为快捷。

民营企业主要存在问题:没有专职的计划人员,计划负责人都是兼职,只是对数量的审批,没有精力询价和确认供应商;采购监督力度差,没有采购跟踪,市场调研,总结分析;主要原因是民营企业人员少,一人多岗,工资成本低,没有比较人工成本与材料成本谁低,不能通观全局;解决的方法是设专职计划人员,定期走访客户,建立供应商档案,询价人员与选择供应商职责分离,建立货比三家,比质、比价、比服务。

三、采购实施

采购部门主要负责建立、实施本企业和供应商、市场主体的采购契约关系,编制和处理请购单,签署采购订单或合同,并执行企业的采购流程,保证资金的合理有效使用,主管人员或审核授权人员还要负责审核采购发票的内容是否完整、合法,最后采购部门对采购全过程进行控制和监督。

民营企业主要优点:灵活、机动,效率高。

民营企业存在问题:供应商不固定,资质差,产品质量低;供应商一般纳税人少,开发票经常出差,小规模发票多;合同签订不规范,预付款较多,公司法律纠纷多,经营风险大。主要原因是民营企业是家族企业,采购员都是近亲,监督力度差;没有固定供应商,询价和选择供应商都由采购员决定;采购员法律意识淡薄,没有责任追究制度。解决办法建立责任追究制度,让没有关联方的人采购,询价与选择供应商权利分离。

四、物资验收

验收环节也是采购活动过程中重要的控制措施,验收部门要按着合同标准,负责对购进物资的数量、规格、质量等属性进行检查。具体的控制内容包括:根据购进物资的验收结果,评价供应商的产品质量,协助采购部门的选择决策;制定验收程序和验收标准,并将信息传达给采购部门;制定验收人员管理制度,对购进的物资进行实际验收。

民营企业主要优点:验收可观、及时,能协助计划、采购人员工作。主要原因验收岗位不受重视,由非家族企业人员承担,为了不失去工作能按制度验收。

民营企业存在问题:验收人员不专业,没有专职验收人员。解决办法是按制度验收,验收时请专业人员和使用部门参加。

五、物资保管

采购的商品入库后,仓库管理工作一直伴随着商品的使用过程。仓库管理部门主要负责采购商品的接受、储存和保管,实现商品在仓库内安全。主要控制内容包括:负责制定仓库管理制度,对接近商品的人员进行控制,出入库登记;根据库存商品的数量,负责审核使用部门的请购单;仓库自身需要物资的请购;按着企业要求妥善保管物资。

民营企业的优点:控制严格,跑、冒、滴、漏较少。

民营企业存在问题:出入库登记是流水账,没有规范的保管账,出入库查找困难。主要原因管理层重视实物流程,不注重账务管理,保管员工作量大,没有时间和精力登记入账。解决办法减少保管员工作量,建立登记入账制度,建立保管账。

六、物资出库与废旧物资回收

物资出库是成本控制的主要环节,由使用部门提出申请,部门领导审核,公司分管物资领导审批,才能出库;合理制定出库制度是成本控制和提高企业效率的关键点;出库与责任成本相结合,才能提高企业效益。

民营企业出库优点:出库灵活。

民营企业存在问题:手续时而简单,时而复杂,不稳定。过简失去控制易丢失,过复杂效率低。主要原因没有完善的管理制度,缺少懂管理的人才。解决办法引进人才,加强内部培训,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 物资回收:建立完善的废旧物资管理制度,以旧换新,及时处理废旧物资,盘活企业资产。按一定比例对废旧物资管理人员奖励。

七、材料核算

会计部门负责对采购付款活动的资金运动过程进行控制,并确认、计量采购业务活动的会计信息,以及进行采购资金的结算和使用控制。会计部门主要控制内容包括:负责制定采购资金预算和使用规范;传递采购资金运动的结算单据和凭证;设置专门管理采购业务的会计岗位;对采购经济业务进行核算。

民营企业材料核算的特点:国家审计部门检查少。

民营企业材料核算存在问题:出库成本不准确;使用范围不明确,预付款科目使用和明细准确。主要原因财务人员业务素质低,采购员备用金较大。解决办法建立完善的财务核算制度,减少预付款,减少现金支付,降低采购员的备用金额度。

总之,物资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环节,只有加强物资管理,才能降低企业成本,提高企业效益,规范物资管理行为,降低企业经营风险。

上一篇:统计学意义范文 下一篇:统计学研究方法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