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作业设计的策略范文

时间:2023-10-28 06:28:07

分层作业设计的策略

分层作业设计的策略篇1

【关键词】作业创意;分层设计;激发潜能

数学作业是师生交流的桥梁;是学生经历数学学习过程的活动形式;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环节之一。教师通过设计有效的数学作业能帮助学生形成数学概念、掌握数学知识、获得数学方法与技能、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学习能力。同时,还能为教师和家长提供衡量学生数学学习程度的依据。所以我在具体的教学中一般都是给学生布置一些分层作业来实现这一目标,下面是我关于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设计分层作业的点滴体会。

一、学生分层,确定分层作业的对象

根据学生的智力、基础、学习态度和个人意愿等,将学生分成三个层次的学习小组:暂差生或学困生分为C组,中等水平的学生分为B组,优等生分为 A组。 这样分组的目的是可以使学生合理定位,了解自己的真实水平,同时也能获悉其他同学的基本情况,便于同学间的相互学习与交流。将学生分层之后,作业也分成三个层次:

基本练习:重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操练,如简单的计算、基本画图、熟记公式、定理等巩固练习,主要适合于C组学生。

综合练习:重在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主要适合B组学生。

开放性的练习:题型灵活多样,偏重于理解、想象、运用,一般适合于A组学生。

在具体设计分层作业时,原则上是给C组布置与教材例题类似的作业,目的是能让他们仿照例题能找出解题方法,掌握新知;给B组布置一些例题的变式练习,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学会灵活的运用,提高和巩固所学知识;给A组布置一些开放性和综合性的题目,使他们能把知识拓展延伸,提高优秀生的数学思维和综合运用能力。针对上述三个层次作业的特点和要求,可以设计出独立型分层作业和合作型分层作业。

二、独立型分层作业

1.按题目的难易程度设计分层作业

例1:教材上有一道二次根式计算的例题:

计算:(1)(√2+1)(√2-1);

(2)(√a+√2b)(√a-√2b).

在讲解学习后,我给学生布置的作业如下:

计算:(1)(√3+√2)(√3-√2);

(2)(√2a+√3)(√2a-√3)

2.按掌握知识的不同程度设计不同层次的作业(一点多题,由浅入深)

例2:学了因式分解后,可以设计这样一组作业:

A组:把下列各式因式分解:

(1)3ax2-3ay4 (2)-2xy-x2-y2 (3)3ax2+6axy+3ay2

B组:利用图形面积因式分解:

①a2+3ab+2b2 ②a2+b2+c2+2ab+2bc+2ac

C组:请你从下列各式中,任意选择两式作差,并将得到的结果因式分解:

9a2, (x+y)2, 1, 4b2

C组的学生不仅要学会课本上的例题和习题,而且要懂得借助课本内容的思想方法去编拟习题,这也是有效教学的一种表现形式。这样的作业既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巩固了课本知识,而且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发展的机会。

3.按目标的不同对同一作业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

例3:某面包店出售每个成本为5元的面包,当单价为7元时,每天可卖出160个,在此基础上,这种面包的单价每提高1元时,每天就会少卖20个,设这种面包的单价为x元,每天销售这种面包所获得的利润为y元,

(1)用含有x的代数式分别表示出每个面包的利润与卖出的面包个数;

(2)求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3)当面包单价为多少时,该零售店每天销售这种面包获得的利润最大?最大利润是多少?

要求是:C组同学至少完成(1)和(2),B组同学至少完成(2)和(3),A组同学直接做(3),并提示他们,如果在做题的过程当中遇到问题,则可以一步一步地做。具体做法是:(1)对同一道题目由易到难梯度设置不同的问题,使学生由浅入深一步一步探索,让每一位学生都能获得不同程度的成功尝试,激发学生的潜能。从教学效果的角度看,设问的梯度可以帮助学生挖掘问题的多面性,达到深层次认识问题的本质,从而培养思维的深刻性。

三、合作型分层作业

由于不同的学生的能力有所差异,有些学生有较强的思维能力,有些学生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再者新课程不仅强调学生独立思考,更强调合作交流。所以,在设计分层作业时,我还有意地安排一些合作型的作业,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例4:以本地区今年3月春季气温变化情况为课题,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数据的收集整理、研究方法的选择、研究现象的分析并展示研究结果。

(1)从哪里搜集到有关的数据?

(2)用什么样的统计图表现最鲜明具体?

(3)根据数据绘制统计图。

(4)从统计图中可以分析出哪些情况?

数学问题的解决往往可以有不同的方案,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提出自己的解题方案,都有可能获得成功的体验。同时又可以与别人共同讨论不同方案的优缺点,这对于发展学生的解题思路、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创造性思维十分有利。上述的合作型作业通过学生自主的学习活动,分享与他人交流合作的乐趣,增加了积极的数学情感体验。同时,学生在合作中学会了沟通、互助、分享,这种合作的意识和品质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分层作业设计的策略篇2

关键词:软件工程;课程体系;培养方案

软件工程教育兼属科学教育和工程教育范畴,软件工程的科学教育属性主要是引导学生对人类意识与智慧进行科学理解、增强运用软件本质特性(构造性与易演化性)和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而软件工程的工程教育属性主要是引导学生综合应用计算机科学、数学、管理等科学原理,借鉴传统工程的原则、方法,提炼和固化知识,通过创建软件来达到提高质量、降低成本的目的。然而,McKinsey Global Institute2005年10月发表的一份报告称,我国2005年毕业的60多万工程技术人才中适合在国际化公司工作的不到10%,主要原因是中国教育系统偏于理论,学生在校期间几乎没有受到Project和团队工作的实际训练,这对我国高等院校工程教育改革与创新提出了挑战,也为软件工程专业建设指明了方向。

合理的课程体系是高等院校保证培养目标和形成办学特色的重要手段。目前,我国1900多所普通高校中虽有100多所院校开设了软件工程专业,但与当前软件工程技术发展差距较大。为了培养出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应用技能的工程型实用软件人才,软件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必须进行改革。对此,本文结合CC2005、SE2004、SWEBOK、国内软件工程专业课程设置现有的研究成果,探索软件工程专业本科教学课程体系建设问题。

1 软件工程专业课程体系设计策略

计算学科本科教学常用的课程体系设计策略主要划分为:课程启动策略、课程组织策略、特色课程设置策略。课程启动策略主要包括:1)围绕算法设计展开的算法优先策略;2)自底向上展开的硬件优先策略;3)从计算机导论展开的广度优先策略:4)强调编程能力的程序设计优先策略;5)强调系统使用命令优先策略;6)从面向对象展开的对象优先策略。

课程组织策略主要有:1)基于主题的组织模式,它把知识体系中的每个知识域组织成一门或几门课程;2)基于系统的组织模式,它把每类计算机软硬件系统设置成一门或几门课程;3)混合模式,在课程设计时不考虑区分前两种方法,兼而有之。特色课程设置策略主要依据本校办学特色和研究专长来确定。

由于软件工程教育兼属科学教育和工程教育范畴,其科学属性和工程属性决定了软件工程专业本科教学课程规划,一方面要强调工程性、技术性、实用性、系统性、综合性和复合型,另一方面要强化基础软硬件知识在解决复杂软件构造和应用方面起到的关键作用。对于课程启动策略而言,传统计算机科学专业的课程启动方式并不适合于本专业,但工程优先策略似乎也不适合于没有任何计算机基础的本科生;同样,在课程组织策略上,基于主题的组织模式更多地具有科学研究属性,而基于系统的组织模式又不利于基础知识强化;此外,特色课程设置时,有时会缺乏全面综合考虑,因人设课会造成特色课程系统性差问题。因此,在软件工程专业课程体系设计策略方面,应根据软件工程学科自身属性,综合考虑以上各种策略特点,全局思考,统一规划,避免课程系统性差、教学内容重复和遗漏并存等现象。

2 软件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架构模型设计

根据软件工程专业本科教学的培养目标及规格要求,其课程体系采用“夯实基础教育、提高系统认知、强化软件开发、推进工程实训”为主线的设计思路,构建了“分层次、互动式、工程化”的课程体系架构模型(如图1所示)。该模型共分为四个层次,即基础知识教育层、系统认知教育层、工程设计开发层和工程实践训练层。各层次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逐层递进的演进关系。该模型简化了计算机科学核心课程数量,突出基于主题的组织模式,沿着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认知路径,力图实现“基础与编程一体化、编程与系统一体化、系统与工程一体化、工程与职业一体化”四位一体的工程型实用软件人才教学目标。

2.1 基础知识教育层

基础知识教育的设计思路,强化学生的基础知识和编程意识,实现“基础扎实和编程意识强”两个目标。基础知识教育层结构具体划分为:数学基础类课程模块、外语类课程模块、软件基础类课程模块、其他公共基础类课程模块。根据各模块自身特点,全面考虑各模块之间的关联性,做好彼此之间的衔接。在课程启动策略方面,主要采取基于基础的编程优先策略。在数学基础类课程模块中确定一门衔接较好的基础课作为软件基础类课程模块的启动,软件基础类课程模块率先启用软件设计基础课程,力图达到“基础与编程一体化”的教学目标。在课程组织策略方面,采取基于主题的组织模式,有利于学生掌握基础理论知识。

2.2 系统认知教育层

系统认知教育的设计思路:强化学生的编程能力和对软件系统的认识能力,实现“编程能力强和系统级认知”两个目标。根据软件工程专业对硬件系统和系统软件的知识要求,系统认知教育层结构划分为:数据库系统类课程模块、网络系统类课程模块、操作系统类课程模块和编译系统类课程模块。在课程启动策略方面,主要采取基于编程的系统优先策略。通过软件基础类课程模块的数据结构等课程和系统认知类课程模块的数据库原理及应用等课程,进一步强化学生的编程能力,并以程序设计为主线引导学生的系统级认识能力,实现“编程与系统一体化”的教学目标。在课程组织策略方面,采取基于系统的组织模式,简化计算机科学核心课程数量,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和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2.3 工程设计开发层

工程设计开发的设计思路:以工程化方法为手段,依托项目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锻炼学生对软件系统的设计与开发能力,进一步强化学生的系统级认识,实现“更完整的系统级认识和软件系统工程化设计开发技术”两个目标。根据软件工程项目开发流程,工程设计开发层结构划分为:软件过程类课程模块、软件设计类课程模块、软件架构类课程模块、软件测试类课程模块、人机交互类课程模块、特色项目类课程模块、可扩充类课程模块。该层综合考虑核心专业课程和特色项目课程设置,基于专业方向设置若干动态可扩充课程,全面考虑课程之间的关联,强调统一设计、统一规划。学生在这个层次必修一些工程设计开发系列课程,选修可扩充类课程,达到“系统与工程一体化”的教学目标。课程启动策略采取基于系统的工程优先策略。课程组织策略采取项目的组织模式,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软件系统设计与开发能力。

2.4 工程实践训练层

工程实践训练总体设计思路:通过实验训练、专业实习、项目实训、毕业设计等教学环节,依托校内 外实习实训基地,采用校外实习实训、自主实习实训、校内实习实训和外聘软件工程师等形式,强化学生的工程能力,培养学生的职场素质,实现工程与职业一体化的教学目标。工程实践训练层结构具体划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实验与实习类课程模块,另一类是工程实训与毕业论文类课程模块。其中,实验与实习类课程模块的具体设计思路,通过基础实验、系统体验、编程能力训练三个环节,进一步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完善学生的系统级认识,强化学生的开发技能;而工程实训与毕业论文类课程模块的具体设计思路,通过“软件工程项目实训”这个载体,采取“企业+实训+论文+就业”捆绑的运作模式,与多家国内知名IT公司合作,让学生到企业进行实际项目综合训练,并完成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实现理论与实践结合、技巧与职业素质结合的教学目标,同时也为学生就业提供一个良好平台。

上述四个教育层是彼此联系和互动发展的,在课程体系设计中充分考虑衔接性、系统性和创新性。交流、沟通、讲演、写作的培养更多体现在第二课堂科技学术活动中。

3 软件工程专业核心课程设置

3.1 课程设置原则

软件工程专业课程设置遵循六个基本原则,即先进性、灵活性、复合性、工程性、创新性和模块化。1)先进性: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需反映国际上先进的软件技术发展成果和软件企业对先进技术的需求,以及相关的基础理论。2)灵活性:课程设置需具有灵活性,应根据软件技术的发展及时调整。3)复合性:课程设置需包括技能、工程、管理等方面的教学内容,使学生具有必要的综合技能和基本素质。4)工程性:课程设置面向软件工程实践,强调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使学生能够自觉运用先进的工程化方法和技术从事软件开发和项目管理,具有团队协作精神。5)创新性:课程设置应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并给予必要的指导,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自我提高能力,以及勇于开拓和善于创新能力。6)模块化:课程应按照模块化准则设计,课程模块设计可以交叉。根据软件技术最新发展、当前市场需求及专业培养方向、学生目前具备的领域知识等,灵活调整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

3.2 核心课程模块设置

1)软件基础类课程模块设有:计算机硬件基础、软件设计基础、数据结构、计算机组织原理、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算法分析与设计等课程。2)操作系统类课程模块设有:操作系统原理、LINUX系统基础、嵌入式系统基础等课程。3)网络系统类课程模块设有:计算机网络、网络规划与集成、网络安全检测与防范技术、网络协议与网络软件等课程。4)数据库系统类课程模块设有:数据库原理及应用、ORACLE数据库、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技术等课程。5)编译系统类课程模块设有:编译系统原理、编译技术等课程。6)软件过程类课程模块设有:软件工程、需求工程、软件项目管理、软件建模技术UML等课程。7)软件设计类课程模块设有:C++高级程序设计、J2EE与中间件、.NET架构技术、设计模式等课程。8)软件架构类课程模块设有:大型软件系统构造、软件体系结构等课程。9)软件测试类课程模块设有:软件测试技术、软件测试与评估等课程。10)人机交互类课程模块设有:人机交互技术等课程。11)特色项目类课程模块设有:软件工程项目案例解析、大型软件工程项目实训等课程。12)可扩充类课程模块设有:手机游戏开发、网络游戏开发、计算机图形学、嵌入式Linux网络及GUI应用开发、嵌入式Linux驱动开发、手持设备软件开发等课程。

4 软件工程专业培养方案制定与实施

软件工程专业培养方案制定是基于软件与工程的复合,将软件工程与领域应用相结合,强调计算机科学和数学基础的同时,将专业课程重点放在软件新技术和软件工程新技术方面,通过对实践类课程工程化改造,增设软件工程项目实训环节,开设部分技能课程,试图使学生的基础知识、专业技能、创新能力、工程能力和职业素质都能得到全面均衡发展。具体措施如下。

4.1 建立英语为主日语为辅的外语教学体系

根据IT市场的实际需求,软件工程专业培养方案制定,除正常开设四个学期大学英语外,增开两个学期标准目语和一个学期专业英语,坚持外语学习四年不断线,旨在为学生选择日企或对日外包企业就业提供方便。

4.2 建立工程化实践教学体系

建立“四年不断线、三个层次相呼应、两大措施为保障”的工程化实践教学体系。“四年不断线”是指实践环节四年不断线,每个学期至少有一个集中性的实践教学环节,体现“全过程”实践;“三个层次相呼应”主要是从实践教学内容设计上考虑的,包括第一层次教学实验,第二层次课程设计及专业实习,第三层次工程项目实训与毕业设计;“两大措施为保障”主要指教学计划保障和考核制度保障。

4.3 设置专门的实践课程

针对工程化软件人才应具备的个人开发能力、团队开发能力、系统研发能力和设备应用能力,以必修课和选修课形式,开设四类特色化、阶梯状工程实践学分课程,即程序设计类实践课程、软件工程类实践课程、项目管理类实践课程和网络平台类实践课程,构成了系统全面的学生实践能力训练体系。

4.4 提高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实验课时量

除个别侧重理论教学的专业课程外,80%以上的专业课程包含实验或实习环节,实验或实习成绩占总成绩的30%以上,一部分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是以上机考试和答辩作为最终考试方式。

4.5 开设部分技能课程

在技能课程中,与该领域内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企业在课件共享、教师培训和资源投入等方面展开合作,共同设计、讲授和评估课程。鼓励学生参与企业提供的专业认证考试,或参加国家相应的专业资格考试,对此,学院将计算机网络、Oracle数据库、J2EE与中间件等认证课程纳入本科教学计划中,全面体现学生的“多证多能”。

4.6 实施软件工程项目实训

分层作业设计的策略篇3

关键词:云计算;服务模式;技术架构;管理;运营

中图分类号:TP315

1 云计算资源管理服务模式

1.1 云计算资源管理体系要素

一个典型的云计算体系架构如图1所示。

从图1可以看出,云计算体系架构包括应用层、中间件和基础设施层三部分。随着应用复杂性的提高,云计算基础设施IaaS为企业的运营管理提供了便利,它可以有效地解决资源浪费的问题,随之而来的是企业IT基础设施建设管理模式的变革。IaaS以构建资源池的方式,实现企业资源的共享,信息资源可以在企业不同应用系统间互相传递、交换和流动,提升利用效率。云计算资源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其管理体系包括多个方面:(1)云计算资源,即云平台管理的对象,云平台整合所有的信息资源,对其进行统一的管理和控制,资源类别分为软件、网络、存储和计算等;(2)服务用户。即IT资源的需求方,他们是云服务平台的用户;(3)云计算服务运营人员。基于云计算平台进行资源运营;(4)云计算服务运维人员。对云计算运行的环境进行维护,落实故障处理、检查等。

1.2 云计算运营管理平台服务模式

建设云计算运营管理平台的过程中,由于各个企业平台演进的历程与定位不同,所以平台服务模式各不相同,通常情况下为两种。(1)以资源服务为核心的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比较重视服务,以资源用户为中心,提供的功能包括自动供应、计量计费、请求管理、落实服务目录等,应用此管理模式企业可以资源的优化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2)以自动化管理与运维为核心的管理模式。这种模式是由ITIL传统模式演进而成,它增加了资源的动态调动功能,侧重对虚拟化资源进行管理。此模式在传统的运维单位中加入云服务理念,实现对应用基层设施、服务器、存储、网络的集成化管理,能够自动发现软件的更新和升级,让运维工作变更更加自动化,利用云计算平台的资源管理功能与日常的运维工作相结合,实现二者的无缝对接和集成。

2 云计算管理运营平台技术架构

一般情况下,一些大企业的资源量甚至会比公有云还多。在复杂的大型企业IT环境中,为了实现集成与自动化的调度,就需要认真分析和利用云计算管理运营平台的服务技术架构:驱动层、调度层、业务层、展现层。

2.1 资源利旧

大型企业模式下具有大量的信息资源,资源结构各不相同,驱动型适配器可以将企业的资源归入云计算机平台中统一进行管理。不同的应用系统存在接口不一的问题,所以需要在驱动层适配器之间建立数据通讯接口,实现不同模块间的信息交互,这些接口封装对不同类型资源的操作,然后转化成标准接口,满足业务层和调度层的调用,解决底层异构硬件具有复杂性的问题。

2.2 集成服务

将服务装配引擎引入到调度层中,通过组合不同类型的资源信息,重新编排,构建一个集成资源交付环境。在实际情况下,大型企业的资源组合非常复杂,这时候需要建立不同的资源服务模型满足不同的需求,为云计算用户提供服务。用户可以从中选择一种服务模型,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和应用环境定义好配置信息,然后提交给云平台,服务模型在接收到用户请求后,为用户创建相应的资源服务,完成客户要求的集成操作后,将服务结果交付给用户。

以下面的例子作为说明,一个典型的三层应用平台,通常包括数据库服务器、应用服务器和Web服务器,在部署时,需要先建立虚拟机,然后为其安装操作系统,同时还要创建存储卷来存放临时资源,将存储卷挂载到主机系统,最后还要划分网络环境、安装相关软件(Web服务器软件、应用服务器软件、数据库服务器软件)等。可以在资源服务模型中对需要的单元关系自由选择和组合,用户根据自己的服务请求来定义和装配相应的模块。

2.3 自动化调度

在企业应用模式下的云计算涉及到非常多的设备,运行状态也发生着快速的变化,必须实现自动化调度。在调度策略的设计上,要充分考虑应用与资源的适应性,并保障关键技术不受影响。自动化调度是通过调度管理系统引擎来实现的,这个引擎实际上就是一些调度规则的解释器,它根据不同的if-then条件触发产生各种动作。If为触发策略中的阈值和条件,then表示操作范围和资源内容。策略调度引擎有多种部件,可分为策略定义表、解析器、执行器三个部分,与驱动层相互作用,实现策略调度引擎。

策略引擎中较为重要的为策略的定义部分。根据调度的对象不同调度策略分资源运行策略和资源部署策略。资源运行策略根据应用程序的运行状态、需求、资源数量等因素来调整负载需求,决定是增加还是减少资源数量;资源部署策略根据用户的请求,为用户选择合适的资源类型和服务。

3 云计算管理运营平台演进路线

云计算管理运营平台具有一定复杂性,属于大型综合系统,业务模式的逐渐成熟需要几个阶段来完成,在循序渐进的过程中逐渐完善。将大型企业云计算管理运营平台发展演进的过程分为下面几个过程:第一,资源吸纳与监控。与传统的资源服务平台相比,云计算平台也具有对异构资源进行吸纳和监控的功能,以实现简单资源的顺利交付。第二,交付单类型资源与建构服务菜单。在没有组建好配套的云计算运营队伍以前,基于运维的资源服务具有类型相对单一、服务质量也无法保障等特点。第三,组合交付各类资源与提升服务菜单质量。在云计算资源运营模式优化的进程中,一些大型企业实现了运营和运维的分离,建立了专门的资源运营服务团队。运营人员增加了多种服务模式,提供了专业的运营管理,提升了服务质量与效率。第四,基于策略的动态调度。在云计算管理运营平台逐渐成熟以后,资源控制接口、技术人员技能、运行数据等也在逐步优化。运营人员通过分析各种云计算平台的运行情况,总结出不同的调度策略,以适应企业对资源的动态调度和管理,加强了资源在各类应用间的流动效率,增大了IT整体架构的灵活性。

4 结束语

云计算的资源管理是新兴的数据管理平台模式,正在逐步取代传统的运维服务平台模式,经过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服务需求也在不断增多,需要对云计算资源管理体系不断研究和完善。

参考文献:

[1]杨永艳,杨宁,冯鹏.大型企业云计算管理运营平台服务模式与技术架构研究[C].2013电力行业信息化年会论文集,2013.

[1]董世,丹.基于KVM的云计算管理服务平台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3.

作者简介:张延辉(1981.12-),男,内蒙古赤峰人,中级工程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

分层作业设计的策略篇4

关键词:合作办学;专业英语教学;改革策略;具体探索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具体实施为艺术设计专业英语课程的教学改革及其相关研究提供了一个广阔的教育研究背景。众所周知,教学改革既是教学实践适应教育环境变化的一种需要,也是提升教学效果,培养学生能力的一种具体举措。因此,在中外合作办学的具体实践中探讨有关艺术设计类专业英语教学改革的研究,既可以提升任课教师的执教能力,又可以在培养学生英语素养的前提下,打造高效的英语课堂。

一、中外合作办学背景下艺术设计类专业的英语教学改革的策略

(一)借鉴和参考策略

作为一项新的教学改革实践,艺术设计类专业的英语教学改革可以通过“借鉴和参考”的策略来具体实行。艺术设计专业英语教学改革的“借鉴和参考”策略可以从两个层面进行理解:

艺术设计专业的英语教学改革应该在中外合作办学的背景下,借鉴和参考国外艺术院校的英语教学实践改革自己的英语教学改革。这种教学改革的实践主要是参考国外艺术院校专业英语教学课程的设置与艺术院校其它专业课程的设置思路进行相应地改革。这包括两种专业课程所用的教学时间,两种专业课程教学的具体策略,以及两种课程的考核评价等方面。

第一,对于艺术院校课程体系中的专业课程和专业英语课程教学所用的时间安排。这两种课程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都是以通过课堂教学为手段,提升学生专业知识,培养学生专业技能为主的课程。而与之相对的是实践性课程。虽然它也以提升学生的技能为基础,也以培养学生的技能为目的,但这种实践性的课堂主要完成的是对于知识的运用,并通过知识的运用提升学生的技能。因此,为了改革国内艺术院校的课程体系,研究者应该参考国外艺术院校中专业课程设置的策略,并借鉴这个策略改革国内艺术院校的课程体系。例如,作为艺术设计类专业而言,研究者应该侧重考虑专业英语与其它专业课程各自的教学时间,应该考虑专业英语与其它专业课程所用的教材编写特点等等与教学相关的问题。

第二,对于教学策略而言,因为专业英语教学与其它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及其重点有着明显的不同,因此,它们的教学策略也一定会有所不同。无论是教学地的选择,还是教学内容的侧重点,都会体现出彼此的差异。因此,在研究教学策略的时候,研究者一定要给予特殊的注意。如果说,对于两种专业课程设置时间上的区别注意是为了使课程更加合理化,那么,从教学策略的借鉴和参考则是其从教学实践的层面上对国外艺术院校专业课程教学的关注。

第三,对于国外艺术院校的专业课程考试评价的借鉴与参考。虽然都是专业课程,但是专业英语课程与其它专业课程对于学生专业能力的成长还是具有不同影响。这既是一种教学现实,也是教学评价时研究的客观对象。即专业英语教学与其它专业课程的教学应该具有不同的评价方法。根据不同的教学评价,既可以考核出这些不同的专业课程给予学生不同的影响,又可以客观地总结出两者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为艺术类专业英语教学的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

(二)总结与反思

如何总结和反思这么多年来的英语教学改革经验,也会对现在及未来艺术设计类专业英语教学改革产生重要的影响。例如,可以结合网络技术与建构主义理论对艺术设计英语教学的影响,探讨建构主义指导下的网络课程建设;可以结合对艺术设计专业英语教学实践的总结,探讨“工作室制”与英语课程的结合问题;还可以结合艺术院校英语教学的双语教学实际,探讨ESP教学模式如何突出艺术英语教学特色的教学改革实践等等。

二、艺术设计专业英语教学改革的具体实施

中外合作办学背景下艺术设计专业英语教学改革的具体实施可以从两个大的层面进行分析,即教学理论层面的教学改革研究和教学实践层面的教学改革研究。下边就结合对这两个层面教学改革的分析,详细阐释如下:

(一)教育教学理论的借鉴

教育教学理论研究有宏观的教学理论研究和微观的教学理论研究。所谓宏观的教学理论研究就是指在宏观的层面上,从教育学的角度探讨教学改革的理论问题。例如众所熟知的教学改革理论――建构主义。所谓微观的教学理论就是指从学科教学论的角度对艺术设计专业英语教学的理论分析。如上边提到的艺术设计专业英语教学中的ESP教学模式及其相关问题的阐释。

教育教学理论的借鉴必须有两个前提:

首先,实践前提。理论来源于实践而又接受实践的检验,如果没有相关的艺术设计类专业的英语教学改革实践作为基础,理论的借鉴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因此,如建构主义理论的借鉴。如果没有在艺术设计类专业英语教学中的教学改革实践,建构主义的理论不仅不能指导相关的教学改革实践,而且也不能通过艺术设计专业英语教学改革的实践来丰富和发展建构主义理论内涵了,更不用说运用建构主义理论提升艺术设计专业英语教学的效果了。

其次,理论前提。众所周知,任何一个学科的教学改革实践都必须在相关的教育教学的理论指导下进行,否则,不仅不会促进教学实践的发展,反而会阻碍教学效果的提升。艺术设计专业的英语教学改革也是如此。但在谈及英语教学改革的理论前提时,研究者一定要注意这里所谓的理论,既要包括英语学科教学的微观理论,也要包括教育学层面的宏观理论,甚至是具体的教学改革理论。只有把这三个层面的教学理论统一在一起,才能确保教学改革的成功。

(二)教学模式问题的探讨

虽然全国各地的艺术院校都有与众不同教育环境,但是这些艺术院校的英语教学实践也具有相同的教学改革需求。特别是在教学模式的研究层面上,探讨一个适合全国艺术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英语教学改革的教学模式,既是其教学改革理论研究的需要,也是其英语教学改革实践必须面对的现实课题。因为,这样的宏观研究对所有艺术院校的英语教学改革具有普遍性的指导意义。例如,根据多模态理论对艺术设计专业英语教学实践的改革尝试。艺术设计专业学生英语学习的难点主要表现为:艺术设计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强,逻辑思维能力则相对较弱、 艺术设计类学生的文化基础相对薄弱、多数艺术设计类学生英语学习为工具型动机驱使等方面[1]。针对艺术设计专业这样的英语教学现实,可以根据语言学的多模态理论对其教学模式进行这样的教学改革尝试:利用教材中文字、图片资料,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运用网络课堂、各种视频资料等丰富教学模态,从而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效果。从另一个层面分析,这样的专业英语教学改革,既可以为自己所在学校的专业英语教学建立一个适当的教学模式,又可以为其它艺术院校的专业英语教学提供一个建立教学模式的参考。从而为全国范围内艺术设计类专业英语教学模式的建立打一下教学实践的基础。

(三)教学方法选择的分析

具体教学方法的选择是教学改革实践的关键环节。因为无论教学什么样的内容,无论面对什么样的学生,教学方法的选择都是影响具体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结合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英语学习需求,根据他们自身的英语素养,探讨一个确切可行的教学方法是众多英语任课教师最终的教学改革追求。因此,有的研究者结合艺术项目教学法来探讨艺术设计专业英语的教学问题,因此有的研究者结合PBL教学法的内涵来探讨这种教学方法对艺术设计专业英语教学效果的影响。

在教学方法选择的层面上,艺术设计类专业英语教学的研究一定要注意两个层面的问题,即教学方法选择的共性和教学方法选择的个性。艺术设计类院校的专业英语教学实践,在教学方法的层面上具有相同之处可以供彼此借鉴和参考;对于后者而言,因为各地艺术院校学生的实际不同,在因材施教的基础上,它还必须使各自的教学方法体现出个性化的特点。

专业英语教学的改革,既表现在理论的层面上,也体现在现实的教学实践里。但是各艺术院校的所面的学生具有不同的基础,各艺术院校的任课教师又具有不同的执教能力,因此,在实践的层面上,专业英语教学的改革可以借鉴和参考其艺术院校的经验,进行如校本教材的编写、微课的教学实践、反转课堂的教学改革等具体的尝试。所以,在实践的层面上,在此只有提供一个改革的思路供大家参考,其具体的教学改革实践还有待于各地、各院校的任课教师进行独自的思考并付诸于具体的实践。

三、结语

探讨中外合作办学艺术设计类专业英语教学的改革及其相关问题,既可以提升广大英语教师的执教能力,又可以培养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创新素质。因此,结合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具体实施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上详细地论述了艺术设计专业英语教学改革的具体情况。在理论的层面上,艺术设计专业英语教学改革应该集中于教学理论的借鉴、教学模式的改革、教学方法的正确选择上;在实践的层面上,各地艺术设计类专业英语的教学改革应该在借鉴和参考其它院校经验的基础上,探索适合于本校任课教师和学生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参考文献】

[1]汤丁丁.多模态视角下高职高专艺术设计专业学生英语教学模式初探[J].文教资料,2014(25).

[2]陈春风,熊田兰.艺术设计类职业英语课程开发调查报告――以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为样本[J].课程教育研究,2014(11).

[3]张云.项目教学法在高职行业英语教学中的探索――以艺术设计英语为例[J].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05).

[4]杨昊.建构主义视角下的艺术设计英语网络平台课程构建研究[J].海外英语, 2014(23).

[5]苗绘.元认知策略在艺术设计专业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2).

分层作业设计的策略篇5

【关键词】内部审计 博弈 奖惩制度

2003年中国内部审计协会的《内部审计准则》将内部审计定义为,“在组织内部的一种独立客观的监督和评价活动,它通过审查和评价经营活动及内部控制的适当性、合法性和有效性来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由此可见,内部审计的职能是否得到发挥,将会影响到组织目标的实现;而企业的环境又决定着内审机构与管理层的行为选择,从而影响内审机构职能的发挥。本文通过对比三种博弈模型下的均衡变化,揭示环境变化影响均衡结果的变化,显示了内部审计独立性与完善奖惩制度的重要性。

一、基于内部审计独立性受制约监督博弈分析

在现阶段,多数企业的内审人员由企业管理部门所聘用,他们的工资福利及人事关系均由企业管理部门所决定,他们的工作职责、工作范围也只能限于管理部门的意见,与外部审计人员相比,其独立性不可避免地要受到限制。尤其在某些决策权与执行权两权合一的企业,内审机构受到管理层的控制,内部审计独立性受到制约,审计的职能受到削弱。

(一)博弈假设

假设:(1)参与人集合:假设该博弈中只有两个参与人,即内审机构与管理层。(2)策略空间:内审机构的策略空间为监督和不监督,管理层则为违规和不违规。(3)参与人对其对手的特征、策略空间及支付函数有准确的知识。(4)只要内审机构监督,管理层违规就会被发现。(5)内审机构的支付:内审独立性受制约意味着内审机构监督权力受到限制,管理层可以对内审机构施加压力以影响其发表意见,若内审机构执行监督并揭发管理层的违规行为,可能会遭到管理层报复。因此,内审机构监督且管理层违规的支付为-a-c,其中-a为内审机构揭发管理层的违法行为遭受报复的损失;-c为监督的检查成本,即检查所耗费的时间、精力与实物等。内审机构监督而管理层不违规的支付为-c。内审机构不监督的支付为0。(6)管理层的支付:管理层违规并遭受处罚的支付为r-f1,其中r为管理层违规所获得的收益;f1为遭受的处罚。在一般情况下,由董事会决定对管理层的处罚,f1>r。但是在决策权与执行权两权合一的情况下,管理层受到的处罚力度不足,f1可能很小。管理层违规但内审机构不监督时管理层的支付为r。管理层不违规时支付为0。根据以上假设条件,内审机构与管理层的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模型(模型I)可以以矩阵表表示(表式略,编者注)。

(二)博弈分析

显然,在这个博弈中无论管理层选择什么策略,内审机构的最优策略都是不予监督。同时,由于管理层能够预见内审机构的策略选择,所以管理层的最优策略是违规。因此,(不监督,违规)是这个博弈中的唯一均衡,这也证明了缺乏独立性将限制内审机构的职能发挥。然而在我国部分企业中,内审机构未受到重视,其独立性未得到强化,从而无法发挥其作用,所以内审机构形同虚设。

二、基于保证内部审计独立性的监督博弈分析

内审机构的权威性主要体现在内审机构所获得的授权及审计结果的效力。内审机构必须是一个独立的、直接隶属于企业高层的监督机构。实践表明,内审机构只有隶属于最高领导,才能较好地发挥职能作用,权威性才能得以体现。此外,内审机构负责人的任免也应由董事会决定。因此,内审机构独立性获得保证的前提之一是董事会赋予其权力,并由董事会评价其绩效。内审机构的独立性获得保证,意味着内审机构不再受到管理层的牵制,其监督权力得到保障,监督行为获得支持。

(一)博弈假设

假设:(1)参与人集合:假设该博弈中只有两个参与人,即内审机构与管理层。(2)策略空间:同上。(3)参与人对其对手的特征、策略空间及支付函数有准确的认知。(4)只要内审机构监督,管理层违规就会被发现。(5)内审机构的支付:虽然内审机构的监督行为获得支持,但是内审机构只有发现了管理层的违规行为才能获得补助或奖励。相反,若内审机构执行监督但管理层未违规,内审机构不能获得补助或奖励。因此,内审机构监督且发现管理层违规行为时的支付是W1-c,且W1>c。其中,W1是内审机构获得的补助或奖励,-c为检查成本。内审机构监督但管理层不违规时,内审机构的支付为-c。内审机构不监督时的支付为0。(6)管理层的支付:内审机构的监督行为获得支持,董事会对管理层进行严厉处罚,以起到威慑作用。管理层违规并遭受处罚的支付为r-f2,且f2>r。其中r为管理层违规所获得的收益;f2为遭受的处罚。管理层违规但内审机构不监督时管理层的支付为r。管理层不违规时支付为0。(7)以上假设下不存在纯策略纳什均衡,但存在混合策略纳什均衡。假设内审机构监督的概率为θ,不监督的概率为1-θ。管理层违规的概率为γ,不违规的概率为1-γ。

(二)模型建立

根据以上假设条件,内审机构与管理层的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模型(模型Ⅱ)可表示如下:

(三)博弈分析

给定管理层违规的概率γ,内审机构选择监督(θ=1)和不监督(θ=0)的期望收益分别为:π1(1,γ)=( W1-c)γ-c(1-γ);π1(0,γ)=0。

令π1(1,γ)=π1(0,γ),解得γ*=c/W1。即:如果管理层违规的概率小于c/W1,内审机构的最优策略是不监督;如果管理层违规的概率大于c/W1,内审机构的最优策略是监督;如果管理层违规的概率等于c/W1,内审机构随机地选择监督或不监督。

给定内审机构监督的概率为θ,管理层选择违规(γ=1)和不违规(γ=0)的期望收益分别为:π2(θ,1)=θ(r-f2)+(1-θ)r;π2(θ,0)=0。

令π2(θ,1)= π2(θ,0),解得θ*=r/ f2。即:如果内审机构监督的概率小于r/f2,管理层的最优策略是违规;如果内审机构监督的概率大于r/f2,管理层的最优策略是不违规;如果内审机构监督的概率等于r/f2,管理层随机地选择违规或不违规。

因此,混合策略纳什均衡是:θ*=r/f2,r*=c/W1,即内审机构以r/f2的概率监督,管理层以c/W1的概率选择违规。

(四)比较模型I与模型II

强化内审机构的独立性,将使内审机构与管理层的博弈模型由模型I变为模型II,即在管理层违规且内审机构监督时,双方的支付发生了改变,其他情况下双方支付均未发生变化。均衡也发生了改变,由均衡(不监督,违规)转为混合策略纳什均衡(θ*=r/f2,r* =c/W1)。这表明,由于内审机构的独立性得到了强化,使得内审机构与管理层的策略选择自动向人们所期待的方向发生了改变。由此可见,强化内审机构的独立性势在必行。

(五)政策建议

1.转变机构设置,强化内审机构独立性。我国《内控规范》第十三条要求企业应当在董事会下设审计委员会,审计委员会负责监督内审机构的工作。但是,截至2012年6月27日,A股约有2 422家公司,其中董事长兼总经理有557家,占比23%。这种两权合一的现状意味着内审机构的独立性受到限制。因此,应在监事会下设审计委员会,进而监督内部审计工作。胡继荣(2009)也表达了相同的观点:内部审计应通过评价企业的经营运作过程,改进企业的管理,优化企业的目标,成为风险管理的能手和审计委员会的延伸。

2.改进内审人员的知识结构,降低监督成本。管理层以c/W1的概率选择违规,在W1一定的情况下,改进内审人员的知识结构,降低监督成本,可以降低管理层的违规概率。简言之,若内审人员具有较高的监督效率,管理层的违规概率将会降低。

3.提高对内审人员的奖励。在监督成本一定的情况下,提高对内审人员的奖励W1,可以降低管理层的违规概率。当然,提高对内审人员的奖励应遵循成本效益原则。

4.加强对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内审机构以r/f2的概率监督,由于管理层的违规收益难以控制,只有提高f2,即严惩管理层的违法违规行为,才能提高内审机构的监督概率。

三、基于完善奖惩制度的内部审计监督博弈分析

如何提高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一直是学术研究的热点,而完善内审机构的奖惩制度研究一直未得到重视。并且,在许多内部控制的研究中,关于管理层违规问题,多数学者都提出应激励内审人员与严惩违规的管理层人员,但奖励只给予那些查出管理层违规行为的内部审计人员。本文认为,应在保证内部审计独立性的条件下建立完善的奖惩制度。对于内审机构的监督行为,尤其是管理层不存在违规但内审机构实施监督的行为也应给予一定的奖励,以弥补其成本。这种奖励可以以各种形式体现,但是不可忽略。

奖惩制度的建立与执行应由董事会或监事会执行。对内审机构的奖惩,不论管理层是否存在违规(假设管理层违规均能被内审机构查出),都应对其监督行为给予补助或奖励,以弥补其检查成本;但是,对于管理层存在违规,内审机构却不检查的行为应给予处罚。这可以根据外部审计的结果来判断内审机构是否失职。

(一)博弈假设

假设:参与人集合、策略空间、参与人的知识、内审机构监督与管理层违规,这4条均同上。然后再增加下面2条:(1)内审机构的支付:完善奖惩制度的前提是内部审计独立性得到保证。因此,当管理层违规时,内审机构监督的支付为W1-c,与模型II相同;但内审机构不监督将受到处罚,其支付为-b。当管理不违规时,内审机构监督也获得补助W2,且W2>c,W1> W2,此时其支付为W2-c。内审机构不监督且管理层不违规时支付为0。(2)管理层的支付:因为奖惩制度是针对内审机构建立的,因此不会改变管理层的支付,管理层支付f与模型II相同。即当内审机构监督时,其违规的支付为r-f2;当内审机构不监督时,管理层违规的支付为r。无论内审机构监督与否,管理层不违规的支付为0。

(二)模型建立

根据以上假设条件,内审机构与管理层的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模型(模型III,其矩阵略)。

(三)博弈分析

在这个博弈模型中,内审机构的严格劣策略是不监督。因此内审机构会理性地选择监督。由于管理层能预测到内审机构的策略,因此管理层会选择不违规。于是,这个博弈的唯一均衡是(监督,不违规)。这时,内审机构的作用才能得到充分发挥。因此,完善奖惩制度是具有重大意义的。

(四)比较模型II与模型III

在保证内审机构独立性的基础上完善奖惩制度,将使内审机构与管理层的博弈模型由模型II变为模型III。管理层的支付均未发生变化,而内审机构的支付在以下两种情况下发生了改变:内审机构监督但管理层未违规时,内审机构获得补助W2;管理层违规但内审机构不监督时,内审机构遭受处罚b。因此,博弈的结果发生了改变。在模型II中,内审机构以r/f2的概率监督,管理层以c/W1的概率选择违规。而在模型III中,监督与不违规分别是内审机构与管理层的唯一理性选择。这意味着内审机构的监督职能得到了充分有效的发挥。因此,完善对内审机构的奖惩制度是具有实践意义的。

(五)完善奖惩制度

完善奖惩制度的关键在于判断标准的确立,即如何判断该“奖”或该“罚”。本文认为可以借助外部审计的审计结果作为重要的判断标准。即:对于内审机构执行监督的部分,其审计结果若与外部审计结果一致,则可作为获得奖励的重要依据。若不一致,如管理层存在违规但内审机构进行监督却没有揭发,则不能获得奖励。相反,应依照内审机构没有监督这一行为进行处罚。否则将引发内审机构与管理层串通的风险。另外,内审机构是否执行监督,可以以其工作底稿的记录作为判断依据。若使奖惩制度从理论变为实践,要将内审机构的全部审计工作划分为若干个部分,将奖惩制度的评判对象予以具体化。评判的对象不是内审机构的整体审计工作,而是具体的审计项目。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内审机构的工作质量,还可以引导内审机构将审计资源分配到更加重要或风险更高的项目。

四、启示

内审机构是企业实现自我约束的重要部门,但是其独立性弱于外部审计机构,影响其作用充分发挥。本文通过比较模型I与模型II认为,提高内审机构的独立性是必要的。通过比较模型II与模型III可知,针对内审机构建立完善的奖惩制度将使内审机构的监督职能得到进一步的发挥。因此,不仅应提高内审机构的独立性,也应重视内部审计奖惩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参考文献

[1] 刘世林.基于决策、执行、监督分离治理模式下的企业内部审计地位探讨[J].北京:会计研究,2010(2).

[2] 黄溶冰,王跃堂.公司治理视角的内部控制――基于审计委员会的分析[J].武汉: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9(1).

[3] 强群莉.会计监管博弈模型分析[J].武汉:财会通讯,2011(11).

[4] 刘银国.基于博弈分析的上市公司监事会研究[J].北京:管理世界,2004(6).

[5] 马方,赵金杰,冯建海,等.内部审计制度的优化问题研究:一个文献综述[J].哈尔滨:经济研究导刊,2012(15).

分层作业设计的策略篇6

起步阶段 冷战前期,由于在国内反军舆论的特殊背景下讳言军事问题,军事上以“少说多做”甚至“只做不说”的姿态埋头军备重建,其战略评估机制仅在顶层具有雏形,集中表现为首相私人智囊团以及内阁的国防会议(1986年改组为安全保障会议)。前者以吉田茂的政经问题智囊群和军事问题智囊群为代表,为“吉田路线”这一国家复兴战略的出台做出了重要贡献,并成为日后“有识者恳谈会”机制的先河;后者主持出台1957年版《国防基本方针》,仅有4项、10余行内容,但统领4期《防卫力量发展计划》,使军备数量迅速扩充。相比之下,以1963年“三矢研究”为代表,防卫力量自身的战略评估受到较大制约,发育较为缓慢。

发展阶段 20世纪70年代中期,随着防卫力量重建的基本完成以及在日美军事同盟中的职能扩大,日本防卫当局开始思考军备建设效率与实际运用问题。在顶层,转为以1976年版《防卫计划大纲》(按年份简称“XX大纲”)统领《中期防卫力量发展计划》(简称“中防”,包括前身《中期业务预估》)的体制,确保军备质量持续升级;在下层,防卫厅、参联会及各自卫队参谋部等,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相继出台一系列法规,其战略评估在此时取得较大发展。

升级阶段 冷战结束后,日本防卫当局正式进入运用军力谋求国家利益的新时期,对战略评估提出了更高要求。从“95大纲”开始,确立起以首相私人咨询机构(各类恳谈会)为先导、以政府职能部门(内阁安全保障会议)为主体的顶层评估机制;至“04大纲”时,所涉内容从军备计划扩展到国家安全战略层面,被赋予更高的战略定位。与此同时,防卫厅相关职能部门在大纲拟制过程中的地位也日益上升,其战略评估机制有所加强。

定型阶段 在“10大纲”和“13大纲”出台前后的最近几年中,一方面日本形成了明确的战略评估体系。2013年,日本内阁安全保障会议改组为“国家安全保障会议”,负责总揽以外交政策与军事政策为主体的国家安全战略管理,《国家安全战略》,《防卫计划大纲》回归单纯军事计划的本来面貌。至此,初步形成了由“10年国家安全战略―10年防卫计划大纲―5年中期防卫力量发展计划―年度计划”的计划体系,据此实施系统化战略管理与战略评估。另一方面,进一步强化了防卫力量自身的评估机制。2007年,通过“厅改省”实现了防务部门的升格和扩权;2009年,为防卫省设置防卫会议,其下随即开设防卫力量愿景检讨委员会,形成了与首相私人恳谈会并行的顶层评估机制;及至国家安全保障会议改组,首相恳谈会升格为针对国家安全战略建言,日本防卫当局则相应成为事实上包揽各项军事政策评估的实施主体。 现实状态

日本防卫力量战略评估机制已在国家整体以及军事的长期、中期、年度等四个层面之上,按照形势评估、政策拟制与实施、政策评估三个系列,形成“四横三纵”的基本格局。

国家总体层面,由国家安全保障会议负责拟制《国家安全战略》,由内阁情报会议以《情报评估书》等形式为其提供形势评估等支持,由首相组织的所谓“有识者恳谈会”等为其提供先行研究、政策评估等支持。

长期军事规划层面,由各自卫队参谋部以未来10~20年《长期防卫预估》、情报本部以未来5~20年《联合长期情报预估》等,为联合参谋部提供参考;由联合参谋部以未来5~20年《联合长期防卫战略》,为《防卫计划大纲》提供参考;由防卫力量检讨委员会、防卫大臣官房企划评估课以及防卫省各项政策分管课等部门,为大纲提供先行研究、政策评估等支持。

中期军事规划层面,由各自卫队参谋部未来3~8年《中期防卫预估》、情报本部未来3~8年《联合中期情报预估》等,为联合参谋部提供参考;由联合参谋部未来3~8年《联合中期防卫构想》和《联合中期能力预估》,以及各自卫队参谋部未来3~8年《中期能力预估》等,共同为“中防”提供参考;由防卫省各项政策分管课,为“中防”提供先行研究、政策评估等支持。

年度军事计划层面,由联合参谋部与各自卫队参谋部,依据“中防”分别出台《联合年度业务计划》和《各自卫队年度业务计划》;由防卫省各项政策分管课,为年度计划提供先行研究、政策评估等支持。

除上述全局性、综合性的战略评估外,自卫队在各专业领域,多以常设审议会或临时委员会的形式,履行战略评估、规划等咨询职能,分为政策研究、事态应对、事业推进、业务协调和调查审议五类。不仅如此,部分内外机构也拥有战略咨询功能,甚至设有相应职能部门,承担自行课题或委托课题的相关研究、评估工作。内部机构主要以科研院所为主,如防卫研究所、技术研究本部、防卫大学、各自卫队军官学校等,防卫研究所即设有防卫战略研究会议;外部机构则以安保领域各类研究所为主,如森野军事研究所、防卫基础建设协会等。 突出特点

框架要素比较完善。日本防卫力量的现行战略评估机制虽成型不久,但框架要素齐备。一是形成了以政府和防卫当局高层为主导、以专职职能部门为骨干、吸纳内外智力为补充的战略评估组织体系,层次较为分明,职责相对明晰;二是评估内容涵盖全局课题与局部课题、长远课题与短期课题、政策课题与技术课题,项目较为全面;三是评估周期贴合各级战略实施周期,时机相对固定;四是评估体制总体上呈现“树立国家理念,论证国家利益,设定国家安全保障目标,提出安全保障课题,拟定对策措施”的基本路径,程序相对合理。

基本保障比较完善。为确保战略评估制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日本防卫当局主要从两个方面加强保障。一是制定各种法规,以对战略评估的组织、实施等做出明确规定。如《关于情报业务实施的训令》(2006年)和《关于设置国家安全保障会议的法律》(2013年)等。二是在各层级设立相应的专职机构,负责为战略评估和规划工作提供情报支援。为确保提供客观、准确的情报支援,日本防卫力量坚持“情报与政策分离”的观念,强调情况部门依据政策部门的情报关注进行情报搜集、整理、集约、分析和成果反馈,政策部门依据情报制定和实施政策,提出新的情报关注,形成良性循环。如2008年出台的《官邸情报功能强化方针》规定,为进行适时正确的政策判断,需要由独立于政策部门之外的其他部门,以客观视角对所获情报加以评估、分析,官邸政策部门与情报部门在分工上应相互独立。

反馈调控比较完善。日本防卫当局强调,战略评估乃至整个战略管理工作均须密切跟踪客观形势,依据形势变化做出适时、妥当调整。从顶层看,属于长远规划的《国家安全战略》和《防卫计划大纲》均在文末规定,实施过程中定期进行体系化评估,根据形势变化适时加以修订。从下层看,属于短期计划的各自卫队《年度业务计划》也规定,由各自卫队监理部门首长和具体计划主管、责任人等,以年度计划中对力量建设和维持有重大影响的主要业务事项、预计目标达成困难的事项、实绩显著偏离目标的事项和业务整体共通问题事项等,随时进行分析检讨;如有必要,计划实施过程中可随时调整,以更有效地促进目标达成;分析检讨的结果应区分为“业绩”与“问题事项分析检讨”两个部分,及时逐级上报。

信息比较完善。由于战后日本国内反战、反军思潮高涨这一历史背景,防卫力量自重建以来在军事政策评估方面始终重视对民众信息。进入新世纪,除传统的宣传窗口外,还强调充分利用互联网等手段,加强政策评估结果及其对政策反馈情况等的信息。在顶层,各种恳谈会、委员会除发表中期报告、最终报告外,还及时公布历次会议研讨纪要、参考资料等;在下层,防卫省企划评估课对于历年主要事业、业务的各类评估情况,均在互联网上及时公布。其目的:一是制造力量体制公开透明的印象;二是为防卫政策赢得合法性地位;三是引导舆论走向;四是在形式上为政府决策与国民共识之间保留一个互动渠道。 存在问题

自主空间十分有限。日本在防卫战略上对美附庸,这对其战略评估成效形成了根本制约。战后,日本作为战败国早已沦为美国军事殖民地,虽然通过日美同盟貌似实现了和平与发展,但事实上是以牺牲民族独立、国政自主和长远发展为代价的,这也是日本被视为“非正常国家”的真正根源。正因如此,日本防卫战略决策从根本上丧失了独立自主的决策空间,必须也只能服从和服务于美方战略利益,其战略评估不可能为战略规划提供真正有效的依据,突出表现为日本拱手将自己有限的军事资源献给美军享用,形成军备成果“所有权归日方、使用权归美方”的局面。如驻日美军享受“东道国支援预算”(关怀预算),比例高达75%,在所有东道国中位列第一,较美国本土驻军还省钱。 恳谈会是日本战略评估的重要一环

顶层规制十分有限。体制机制不健全,事实上造成日本防卫当局顶层战略评估空洞化。二战前,日军战略管理体制的封建专制色彩浓厚,决策不外乎出自天皇、首相等高层核心政治家的所谓“圣裁”“英断”,因决策圈子过小而很容易缺乏专业性、科学性,不可能实施真正意义上的战略评估。二战后,日本防卫当局吸取教训,逐步形成了借重首相私人咨询机构(各类专家恳谈会)实现战略评估和规划的机制,收到一定实效,较之战前有所进步。然而,此类恳谈会机制本身的不足,正在日益削弱战略评估的作用。首先,恳谈会并无法律依据,既非政府机构,也非执政党派,只是首相私人咨询机构,存在“不合法”的硬伤;其次,恳谈会机制虽然有利于在较短时间内高效而广泛地汇集专家及各方意见,但未必能确保形成科学的最终结论,特别是受通常不足1年的会期限制,其研讨往往欠缺深度、精度和长远性;再次,随着近年日本政治右倾化加剧,根据政治领导人个人意愿组成的恳谈会日益沦为已有“预设结论”的政策工具,战略评估和规划机制在总体上有从“科学决策”模式向二战前那种先拍板、后论证的“决策科学”模式回归的迹象。

运作能力十分有限。由于战略评估机制形成较晚,因而持续实施可靠战略评估的能力十分有限。一是评估力量尚不充分。因为负责整体调整的政治领导力偏弱,造成战略评估和规划的总体功能存在缺陷,在跨领域政策事项中尤其如此。虽有各类审议会、委员会之类的机制,但由防卫省内主管综合政策或分管具体政策的课履行其“事务局”职能,事实上承担评估和规划实务。而这些部门中的职员通常以事务型为主,情报分析或政策研究的专职力量较为薄弱。二是情报分析体制尚有不足。受资源投入等因素限制,评估所需的情报分析仍停留在统计情报图表化和简单的案例介绍阶段,对外调查机构实施的委托调查,往往只能以问卷、采访等方式为主进行。三是指标体系尚不完善。除涉及军事技术等有明确技术指标可循的领域外,总体上尚未形成指标体系。如只有力量建设的总体规模设想,并无与各项军事功能相对应的专项规模设想,因而在行动想定、力量规模、轮战计划等方面欠缺具体性,这与美军的四年防务评估有明显不同,不可同日而语。

分层作业设计的策略篇7

作为初创企业来说,总是会从最基本的人、财、物来设计组织架构,比如行政部、财务部、人力资源部等,再根据业务发展的需要成立若干个业务部门。为保证初创企业的顺利运作,须通过市场化招聘的方式完成各主要职能人员的配备,合理地进行人员配置及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组织架构上一般会采用职能制的形式来设置。

因是初创企业,一般都要会处理相当多的外联关系,所以一把手经常会身处业务一线,开疆辟土,到处忙着“救火”,而公司内各管理层则是按照决策层的指示,开展跟进各项工作。此种架构的设计,必然会导致信息传递当中的失真,内部员工感觉不到一线工作的紧急性和迫切性,工作效率低下,只做任务不做结果。时间一长,员工就会形成如下的意识形态:“自己随便作决策,错了要自己负责,领导作出的决策,即使错了,也有领导顶着,不会怪罪自己,自己只要干好份内的工作,做好一个执行者,无过便是功的心态才是生存之本。”

因是职能制的设计,就会导致每个部门都只负责自己职责范围内的事,没有对流程负责的最终责任人。反而使许多工作即使做了很多,但又都被搁置起来,没有任何结果。试图通过绩效管理的形式来确定职责,也会徒劳。因为每件事情的完成,不代表整体会出现预想的结果。再加上初创期,各工作基本上是阶段性的,也会造成忙闲不均,为此,本文将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解析:

组织架构设计的观点

组织架构设计是指正式的责任体系,这种责任体系界定了组织中的关键职位,并且正式授予了确立目标、接收信息和影响其他人工作的权利。

公司战略

如上文描述,初创公司的战略意图很明显,就是确保项目能尽快步入正轨。

而根据战略的四个相关要素(图1)分析,这种设计责任体系是缺失的,管理层被动接受指示、只做任务不做结果就是明证;而且没有通过合适的考核标准将责任锁定,就出现了考核很难衡量的情况。这样的组织架构没有反映战略的需要,也就不可能保证筹备项目的运转实效。

组织架构设计杠杆

控制跨度:“我控制着什么资源去完成我的工作?”

责任跨度:“将使用什么评价指标来评价我的工作绩效?”

影响跨度:“我必须与谁互动以及影响谁以便实现我所负责的目标?”

支持跨度:“当我伸手向其他人求助时,我能得到多少支持?”

组织设计的最终目标是所有个人的关注跨度一致,以便使他们的工作有效地专注于战略的执行。而且对于每一个人和单位来说,对组织资源的供给和需求必须是平衡的,即:

再来分析如上组织架构的各项因素,由于各部门间的业务彼此是独立的,所以他们可以控制的资源是有限的、影响跨度也是较窄的。既然控制的资源有限,因而评价的指标也是有限,只能负责既定范围内工作的阶段成果(责任指标较少)。由于整个公司的组织氛围是开放的,各层级都愿意分享自己的经验,并且引入了部分市场化的专才,而且赋予了培养后备人才的使命,所以支持跨度是比较宽的。据此描述,可以绘制以上组织架构图中管理层的跨度:

将原有的管理层都成为了执行层,他们必须亲临一线体会外界环境的变化,与各相关外联机构互动,原决策层也成了他们可以动用的资源(控制跨度、影响跨度加宽)。对他们的考核是最终的工作成果(责任跨度加宽),而不像原先只是阶段性的成果,从而将责任锁定了在他们自己身上。而员工则可以根据自己的发展特长,选择不同的适合自己的各类项目。通过压缩管理层级及加大管理幅度,使组织的运营效率得以提高,使组织从拉动型转变为推动型组织。

锁定责任的根本,就是责任下移,让制造结果的人对结果负责。作为决策者,永远接受的是制造结果人提出的多种备选方案即选择题,而不是自己指示该如何做即主观题,这样才能夯实组织架构设计的责任基础。执行层的跨度也达到了供需平衡。

组织架构设计步骤(图2)

组织架构的设计(图2)是从公司的价值链着手,通过价值链的生成机制来满足客户的价值,而满足客户价值又需要通过流程的运作来实现,流程的载体恰恰是各业务动作的细分。

对各个业务动作归口到各部门汇总,参考组织架构设计模型,进而形成组织架构。这样设计思路,可以确保不出现职责真空与交叉,因为组织架构中每个职位都是由纵向的部门责权和横向的业务流程交叉构成,而且还可以打破原有的部门本位思想,形成最终的工作成果。调整后组织架构的设计就体现了流程设计的思想。

组织架构设计模型(图3)

战略高层:负责确保组织高效地实现其使命,并为那些控制着组织或对组织享有权力的人效劳,提供其所需的服务;

运营核心:包括那些从事与产品生产和服务提供直接相关的基本工作的人员,也就是操作者;

中间线:战略高层和运营核心之间,依靠中间线上的管理链条,通过正式权力互相链接;

技术结构:直接专注于组织架构的设计和运作,负责组织内部标准化的控制分析者;

支持人员:专门提供支持的专门单位。

任何公司从成立之初,到成熟运作,都会包含如上的几个模块,只不过每个模块的权重有所区别,而且每个模块都存在着一种使自身得以强化的拉力,根据各模块的力量大小,可以演变出如下五个模型,即以直接监督为基础的简单结构,以工作流程的标准为基础的机械式结构,以员工技能的标准化为基础的专业式结构,以工作输出的标准化为基础的事业部结构和以相互调节为基础的变形虫结构。

根据行业特点及公司定位,建议采用以工作流程标准化为基础的组织架构设计模型,待成熟运作后可以转为其他结构,从而体现规划的前瞻性,为后续战略深化奠定基础。

组织梳理

如何消除冗员,甄别每个人的工作量,本文提出如下方法(图4)供参考:

根据每个岗位的主要工作,逐步细分到每项具体工作,再根据每项具体工作的责任人,按层级进行一一对应,看匹配的人员数量及管理层级是否符公司的标准,从而评估出工作量是否饱和。

总结

分层作业设计的策略篇8

【关键词】输变电设备;检修;方式;研究

1.输变电设备检修概述

正常运行的设备可能会发生故障,要求对设备进行检修,所谓检修就是要确保设备保持实现其设计功能的状态。日本工业标准Jls对检修作了如下定义:“所谓检修,是指把产品保持在使用及运用状态以及为排除故障和缺陷所进行的一切处置及活动”。检修的目的是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至少延长两次检修之间的时间间隔。有效的检修应该能够降低设备故障的频率,减小设备故障的影响,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按照检修计划安排的时间顺序,可以把整个检修体系分成3层:检修策略层、检修安排层和检修具体实施层,检修策略层是在设备层面上,它利用设备信息和网络拓扑信息等,为每一个或每一种设备选择一种合理的检修方式;检修策略层在设备确定了检修方式后,对系统中所有设备的检修安排进行统筹考虑和检修优化,这是在整个系统层面上对计划进行安排,目前这方面的文献相对比较多。

(1)检修策略层。研究内容是:设备是否检修、何时检修、检修什么、如何检修、如何进行检修保障、如何进行停电风险防控、如何评估检修效果等这些检修管理层最为关心的问题。

(2)检修安排层。检修技术发展至今,出现了多种检修方式,对应于四次产业革命,将它们分成事后检修、预防检修、经济检修和状态检修四类,此外,还有其他多种不同的分类方式。检修安排层主要针对某一种具体检修方式(CBM或PM),研究如何具体执行,确定设备的检修周期及检修内容、根据检修内容制定检修计划及根据检修进度对计划加以调整的问题。每一种检修方式都有其优缺点和适用范围,对此问题作了具体的研究。

(3)检修具体实施层。检修具体实施层,也可称作检修管理层。研究检修过程的具体安排,包括人员分配、设备可靠性管理、数据的综合管理、备品备件的管理、具体实施过程的管理、作业过程风险管控、专业人员的培训等。

2.检修策略

检修策略的目标是寻找一种最优的检修方式,避免不必要的检修,延长检修的间隔。现阶段我国电力企业普遍对所有设备采用固定的检修间隔,这大大增加了检修的工作时间和费用,频繁的检修不但影响设备的可用系数,也直接影响着设备使用寿命。这种基于固定检修间隔的定期检修模式,存在以下三个缺点,第一:“一刀切”,没有考虑设备的实际情况,学学浪费人力物力。第二,近年来电网规模发展迅速,设备数量急剧增加,定检工作量剧增。第三:电网设备制造质量提升,早期的定检周期已不能适应设备管理水平的进步。

2.1与检修优化的关系

检修策略本身也是一个多目标的动态优化过程,但笔者提出的检修策略优化过程与以往文献中的检修优化含义是不同的。以减少设备重复停电和保障设备安全为目标,使设备偏离检修周期最少。在保证系统安全可靠运行的前提下,以减少停电损失和检修费用为目标。

检修策略主要研究的不是一个设备何时安排检修,而是对这个设备采取何种检修方式,是计划检修、事后检修还是状态检修。因此,检修策略模型和检修优化模型是不同的。

检修策略模型的目标函数可以是可靠性指标、费用指标或可用性指标等:也可以是这些指标的组合。按照检修策略所采取的目标函数不同,将检修策略分为5个基本类型:基于故障的检修、基子计划的检修、基于应用的检修、基于检测的检修、基于状态的检修。也有以经济性为目标的,对于设备检修计划问题,研究结果发现它并不是一个有效的目标函数,生产费用最大和最小的不同检修计划,其生产费用期望值之差仅为0.08%。对于输变电系统用经济性作为目标函数是否有效,还有待研究。

2.2检修模式的演变和发展历程

近年来,随着我国电力工业步入大电网、大机组、大容量、特高压、交直流混合、远距离输电、智能电网的阶段,电力系统的复杂性明显增加,电网的安全稳定问题日渐突出,各个时期的设备管理与检修方式有很大的变化,通常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事后维修,也称故障维修。事后维修(Corrective Maintenance)是当设备发生故障或其它失效时进行的非计划性维修。因为故障的出现具有随机性,所以检修工作难以事先计划。事后维修是通过对设备是否出现功能性故障为判断依据,只有在设备发生故障并且不能继续运行时才对其进行维修。这种检修方式最适用于简单、价格较低且故障后影响不大的设备,其优点是检修比较方便,维修成本相对较低,并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设备,减少因不必要的检修工作而造成的浪费。但是事后维修也存在很多缺点,会影响设备和人身安全,有可能会对系统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

第二阶段是预防性计划检修。计划检修(Preventive Maintenance)是通过设备的运行时间找出一个较合适的周期对设备进行维修,或者按事先规定好的操作次数对设备进行修理,维修的目的主要是预防设备发生故障。计划检修是根据设备以往的运行记录,统计出一定的规律,然后按照这个规律确定设备的检修类别、检修周期、检修工作内容、检修配件及材料等的检修方式。在设备维修中,人们逐步认识到有一些设备故障后的后果较为严重,故障不仅影响到设备自身的运行,还影响到了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因此不能再采用事后维修的方式对其进行维修,而应该采取预防性检修。该检修阶段对待故障的基本思想是以预防为主,着重考虑维护设备的安全性,减少故障的发生,很少考虑维修活动的经济效益。

第三阶段是以设备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为基础的状态检修,即基于设备状态的检修。状态检修(Condition-based Maintenance)或预知维修(Perdietive Maintenance)是从预防性检修发展而来的更高层次的检修体制,是一种以设备状态为基础、以预测设备状态发展趋势为依据的检修方式。它根据对设备的日常检查、定期重点检查、在线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所提供的信息、经过分析处理,判断设备的健康和性能劣化状况及其发展趋势,并在设备故障发生或性能降低到不允许极限前有计划地安排检修。这种检修方式能及时地、有针对性地对设备进行检修,不仅可以提高设备的可用率,还能有效降低检修费用。它与预防检修相比较,带有很强烈的主动色彩。

3.结语

通过不断探索、优化和实践,认为状态检修是融主动检修、定期检修和故障抢修于一体,将各种检修方式进行优化的组合。近年来通过开展状态检修,取得良好成效,有效地控制了设备停运次数和停役时间,各项电网运行指标取得了大幅度的提升,同步提高了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邱仕义.电力设备可靠性维修[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4.

上一篇:中医药基础笔记范文 下一篇:最新的节能技术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