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注意事项范文

时间:2023-10-30 05:23:42

劳动教育注意事项

劳动教育注意事项篇1

关键词:劳动教育;项目管理;专业思维

项目管理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在工作与生活中具有很强的应用价值。作为从事一线教育的老师,本人尝试把项目管理理论与大学生教育管理实践现结合,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总结成文,希望对其他教育工作者有所启发。

一、劳动教育的意义及特点

“养成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养成教育包括正确行为的指导,良好习惯的培养及优秀思维习惯的养成。优秀思维习惯是养成教育的产物,它可能源于生活中的小事,但是对我们以后的成长却有深远的影响。所以,无论对于中小学生还是大学生,养成教育在不同的年龄阶段都具有重要意义。

“劳动教育”是养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拥有正确的劳动态度,有热爱劳动之心、懂得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养成良好劳动习惯与思维习惯的教育。这也是传统劳动教育的真正目的。

“劳动教育”是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它是通过劳动这一具体的体验过程来达到教育的目的。“体验”几乎是所有人获取知识的基本手段,它来自我们的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多种感觉。所以,体验式学习的信息冗余量很大,这对学习知识本身来说好像不利,但如果我们充分地挖掘、利用了这些所谓的信息冗余,在三本院校、职业院校中劳动教育自身的价值就不仅仅是劳动了。如果我们能将劳动与学习过程中的试错、观察、思考、专业教学相结合,劳动教育将产生比劳动教育本身更大的教育价值。

二、项目管理相关理论

项目管理是把各种知识、技能、工具和技术应用于项目活动,来达到项目要求。为达到项目管理与劳动教育相结合的目标,应关注以下理念:

同时关注结果和过程。有好的过程才能产生好的结果,如果只有好的结果,没有好的过程,那么好的结果将是不可持续的。

预防胜于检查的风险意识。防患于未然的代价总是小于纠正错误的代价。应提前制定好计划来预防这些问题。

积极主动地面对问题。项目经理要积极主动的面对问题与冲突,主动和发生问题的当事人进行沟通和交流,并解决问题。

在上劳动课的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心理规律提前设计好每一个阶段要体验的项目管理知识,使其在潜移默化中掌握知识。这样可以充分发挥体验式学习中信息冗余的特点,使劳动课的开展更有意义。

三、项目管理与劳动教育相结合培养专业思维

一个好的可持续的结果背后一定有一个好的系统设计。项目管理思维之所以能在郑州成功财学院这一个三本院校的劳动教育中得以应用,并得到好的成效,得益于本校有一个好的系统的劳动教育体系设计。下面结合工程管理的专业特点,从文化、制度、管理和实施等四个层面系统地分析项目管理与劳动教育相结合的有效方法。

第一 劳动教育文化建设。劳动教育文化建设与校园文化建设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每一个学校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文化就是这个学校的传统,就如习惯一样影响着学院各项工作开展的主旋律,影响着学生每天的学习与生活,影响着劳动教育开展的成效。虽然我所实践的郑州成功财学院(以下简称“成功学院”)建校仅10年,但是却有着深厚的校园文化,因为创办人王广亚先生有着70多年的办学经验,而郑州成功财经学院的校园文化正是在70多年的实践中不断沉淀下来。“成功”精神是:“爱国爱校,宁静好学,礼让整洁”。其“礼让整洁”的“成功”精神正是本校劳动教育开展的文化背景。“成功”校园的每一处地方都一尘不染,这不是一般学校所能比的。成功学院独具特色的劳动教育也正是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展开的。从“礼让整洁”的办学精神,到校园整洁文化、宿舍整洁文化、教室整洁文化、办公区整洁文化,整洁文化覆盖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校园整洁文化通过劳动教育与保洁管理系统得到落实,从而形成优秀的劳动教育文化。而劳动教育文化最终内化成学校领导、教师、学生、其他管理人员的日常行为习惯,再一波一波向下传,最终形成校园文化传统,深入到每一个“成功”人心中。

第二 劳动教育制度建设。没有一个好的制度设计好的传统文化是很难得到继承与发扬的。成功学院的劳动教育建设也是如此。在劳动教育制度建设上,成功学院有一个闭环管理制度设计。成功学院的行事准则是“计划创新、执行彻底、考核严谨、赏罚分明”。 所以,学院的整个管理制度的建设无不体现着这16个字。劳动教育制度建设作为其中的一个分支也充分体现了这一行事准则。成功学院的劳动教育形成了学院的一个特色,教师的一项考核,学生的一门课程,院领导、系领导、教师定期深入劳动教育场地进行劳动教育示范的人人参于的制度。正是有了这种基础制度的建设,劳动教育才有可能在实施的过程不断创新,沉淀,积累。

第三 劳动教育组织管理。从管理的部门设置来看,成功学院设有“劳卫科”专门从事劳动课的组织管理工作。“劳卫科”下面设有劳动小组,组员称为“劳动小组长”,主要由大二学生组成,专门负责每一个班级劳动课的开展。“劳动小组长”每月都可以领取一份勤工俭学的工资,以此作为物质上的激励。“劳卫科”下面还设有督查组,按照结构化的要求对每一个班级的劳动区域进行打分,每周汇总评比,评比结果是辅导员的一项重要考核,各系评比的一项指标。

第四 劳动教育实施管理。有了文化的影响,制度的保障,组织管理考核的闭环管理,成功学院的劳动教育才有可能顺利开展,进而做出特色。首先,是项目管理专业术语的应用。因打扫不到位,且组长查出来再打扫的,一律称为返工。学生因打扫不到位扣分,我一律称为质量不达标。因质量不达标扣的分,每扣一分就折算成10万元的工程款。对于不易打扫的地方要重视的,一律称为做好风险控制。其次,是将项目管理理念的深入到劳动教育过程中。让学生同时关注结果与过程。有好的过程才能产生好的结果,如果光有好的结果,没有好的过程,那么好的结果将是不可持续的。所以,让学生重视打扫过程中的态度问题。预防胜于检查的风险意识。防患于未然的代价总是小于纠正错误的代价。所以,让学生一次就打扫彻底,尽可能的不进行第二次检查。积极主动地面对问题。所以,“劳动小组长”与劳动班长在班级人员管理上要学会积极主动的面对问题与冲突,主动和发生问题的当事人进行沟通和交流,并解决问题。没有简单的事情,只有简单的头脑等等一些好的项目管理理念。最后,是与专业实践相结合。学生学开设了工程制图课,我就让学生用工程绘图的方式来绘制我们的劳动区域。除了上述的一些专业特色,劳动教育所要求的耐心教育、整洁教育、珍惜他人劳动成果的教育等根据劳动的不同阶段也逐步开展。

项目管理与劳动教育的结合,只是个人在辅导员工作岗位上的一个小尝试、小收获、小创新。如果高校辅导员都能够把自己的岗位实践与自己的专业知识、视野结合起来,我相信,会有更多乐于为学生接受的活动项目被开发出来,辅导员所学专业知识的价值也会得以体现,辅导员队伍的稳定性也将大大提高。唯有不断地进行实践创新,我们才可能在辅导员工作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的道路上走的更远。

【参考文献】

[1]王广亚,成功与我[M].河南人民出版社,2009.

[2]美国项目管理协会,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指南(第五版)[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3.

[3]汪小金,项目管理方法论[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劳动教育注意事项篇2

就目前农村劳动课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有的教师在劳动实践这一教学环节上,不是按学生年龄特征、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的差异进行劳动实践教学;部分教师在处理劳动知识和劳动实践的教学关系上,不是有所侧重,而是平均用力。这就违反了新形势下劳动课教学的自身特征,也就不能很好地完成劳动课教学的任务。鉴于此,笔者认为,要上好劳动课,除了依据劳动课的自身特征和宏观把握劳动课教学的原则外,还要依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年级层次、知识水平以及对实践项目的喜好和了解程度等因材施教,这样才能使学生主动热情地参和学习和实践,达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一、低年级劳动课教学中的实践活动,应侧重于培养学生

“自我服务”的能力,对学生进行劳动喜好教育。

农村小学一二年级学生,年龄一般在7-9岁,他们知识水平低、自制能力差,因此,在劳动课的实践环节上,需要围绕“自我服务”(自我服务不只是为自己服务,还包括为自己生活的班集体服务,为家庭成员服务,为伙伴服务)这一主题进行教学活动,从学生身边的小事中选择一些他们易于感喜好的事开展活动,教育学生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以培养、锻炼学生独立生活的能力。如学习《洗手帕》(《劳动》第二册)一课,可以设计出这样一些实践项目摘要:“洗手帕比赛”、“穿一件自己动手洗的衣服”、“做一件让妈妈兴奋的事”等。活动评选的原则是多鼓励、少指责。这样一来,既进行了劳动知识的教学,又对学生提出了劳动技能的启蒙要求,还能培养学生参和劳动的喜好。

二、中年级劳动课教学中的实践活动,应侧重于培养学生

“自主”、“自制”的能力,加强对学生的劳动情感教育。

小学中年级学生由于已经接受了两年的学校教育,具备了一定的文化知识和自制能力,依靠性减少,许多事情都想“自己做”,这应该说是由低年级劳动教育培养成的“劳动喜好”向中年级阶段形成“劳动情感”的一个平稳过渡。因此,我们应抓住这一良好契机,在指导劳动实践活动时加强劳动情感教育,寓情感教育于劳动中。但是,学生在由“自我服务”向“自主”、“自制”的转化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独立自主能力,应该说还是比较脆弱的。在这种情况下,对学生的劳动实践活动不能包办代替,不能束缚他们的劳动积极性和自主性,而应当大胆放手,真正发挥学生在劳动实践中自我教育的功能。为此,教师在指导学生的实践活动时,应侧重于引导摘要:①教师应注重低、中年级层次的衔接,有的放矢地开展一些活动,让学生由“自我服务”劳动及时转到以“自主”、“自制”为实践主题的劳动制作上来。如开展“小小巧手赛”、“今天我当家”等主题活动,以此来提高学生自立的信心,进而培养学生自主、自制的能力。②教师的指导一定要留有余地,把握好尺度,尽可能多一些“悬念”,这样才能既给学生更多动脑、动手的机会,又避免“扶而不放”、“越俎代庖”的现象。③注重发挥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多鼓励学生动脑、动手,对一些哪怕是最粗糙的作品,教师也应给予肯定,决不答应用刺激性语言伤害学生制作的积极性。和此同时,教师还应注重通过劳动教育和实践教学开发学生的智力,使每个学生的各种能力都得到锻炼,进而达到全面发展的目标。

三、高年级劳动课教学中的实践活动,应侧重于培养学生

的“自强”、“创新”能力,对学生进行劳动责任感教育。

小学高年级学生已有了自己的独立的思想,在低、中年级段获得的各种能力正促使他们朝着“自强”的方面发展,他们已不愿听教师“多余”的“唠叨”,对教师过多的“指手划脚”表示厌烦。在劳动实践活动中,一些学生在操作、设计能力方面常表现出超越教师想象的可喜情景。为此,教师应给每一位学生充分展现自己能力的机会,给他们创造一个竞争的环境。在指导思想上,应本着培养学生“自强”、“创新”能力的原则,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进取精神。同时,指导教师要注重做到摘要:①充分做好后进生的促进、转化工作,给他们以充分的信任和尊重,对他们身上表现出来的“闪光点”,哪怕是一点点,也要迅速捕捉,给予肯定,并使之发扬光大。②指导实践要因人制宜,因材施教,即使是同一年级进行同一个活动主题的劳动实践,也要避免“一刀切”的标准。各人的能力有大小,智力有差别,其性格、喜好、喜好等都不尽相同,因此,在活动的主题确定后,要围绕着活动的主题进行分类施教。只要使学生在相应的年级段里受到应有的教育,把握需要把握的劳动技能,便算是达到了教学目标,切不可求全责备。在这方面,我们做了一点较为成功的尝试。如,为了配合小学高年级的劳动课教学,我们结合学校少先队工作,在“六·一”前夕,设计了一个以四、五年级学生为主体的“争创勤巧队员”的劳动实践活动,让学生各自发挥一技之长,规定在一个星期天内每人拿出代表自己最高水平的一件小制作,向“六·一”献礼。在所有参展作品中,可以说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的男同学精心制作出搓洗板,有的女同学巧手织出柳编工艺品;有“高才生”改制的气补塑料枪,也有一般学生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完成的粗糙的刀刻木制品。展览桌上,每一件小制作都凝聚了学生们的心血,令人喜爱,学生们也从中获得了成功的乐趣。这次实践活动出现了人人动手、个个参和的喜人场面,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在小学高年级段对学生进行劳动责任感教育时,必须注重正确的导向,即处理好劳动课和升学的关系,特别是劳动实践和文化课学习的关系。有些家长片面认为,劳动会耽误学生的学习时间,影响升重点中学,他们不是积极地支持、鼓励学生参加一些适当的劳动,而是过分地溺爱、包办,把孩子“供”起来、“囚”起来,致使学生养成懒惰、依靠、娇气等不良心惯。这样,学生的综合能力不但得不到发展,而且会使他们失去在劳动中发展智力、运用知识的机会。我国现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摘要:“人有两件宝,双手和大脑。双手能做工,大脑能思索。”通过劳动实践中的细心观察、动脑思索和动手操作,会使学生的想象力和操作能力得到自然的发展,这对学生学习和巩固书本知识,无疑将起到促进功能。

劳动教育注意事项篇3

关键词:劳技育人;实践;思考

【中图分类号】G62

劳动技术学科是中小学生的必修课,它与一般的文化知识课程有着显著的不同,在于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劳技教育就更加显示出其重要意义,它对学生的思想素质、操作技能、认知(知道、领会)和情意(接受、养成)及个性素质的全面发展都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如何在劳技课教学中更好的体现出教育改革的思想,更好的发挥劳技课的教育、教学功能,我在教学实践中作了一些积极的探索和思考。

劳技教学贯穿思想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让学生经常进行劳动,“这件事在道德教育上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劳技教学有着自己特殊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方法,发挥出特殊的教育功能。这门学科的特殊性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念,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重视作品质量的习惯,认识劳动的意义和珍惜劳动成果等。除此之外,还具有实践性。劳技教学过程主要以操作技能为主,并体现出寓意于做,做中受育。以工艺“小蓬船”制作为例,先要在一定尺寸的小木块上进行测量、划线,画出船甲板、船侧板图的线条,再进行正确的锯割、锉削整形,使船体呈上宽下窄状,然后在船体的适当位置装上船舵、风帆、五星红旗等附件和设备。还注意介绍发明家的事迹,爱迪生、包起帆等中外发明家的事迹,介绍我国的一些高新技术产业,给学生以巨大的鼓舞。使学生感到课堂学习与高架桥、地铁、汽车产业、计算机产业等息息相关,激发起学生强烈的动手和创造欲望。因此,劳技教学中的情意目标得到落实,德育功能得到充分发挥。

营造育人环境也相当重要,劳技室也应该有与之相适应的育人环境。我在教学过程中,发现有的学生学习目的性不明确,认为劳技课是付课,不重视动手操作和学习。在这种情况下,我想营造一个育人环境至关重要。要让这些学生也认识到提高劳动素质的重要性,建立行之有效的劳技室规则,条款中有爱护工具、环境卫生、操作技能和创新能力的实践和培养等,形成管理制度,师生共同遵守,才能更好地进行劳技课教学。因为劳技课教学涉及到工具的使用、材料的加工、室内环境卫生和操作安全等诸多因素。通过在教室里布置名人论劳动的名言,让名人来说话,更具有说服力。“成功等于艰苦的劳动加正确的方法加少说空话”——爱因斯坦。“我们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都是由劳动,由人的聪明的手创造出来的”——高尔基。多么响亮的话语,催人奋进。这些名人名言所产生的教育力量是显而易见的。

劳技教学融合美育

美育,是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点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工艺制作是劳技教学和美育的有机结合体,体现在劳技内容的工艺性和劳动过程的情感性。

工艺作品具有实用性、欣赏性,它强调在制作过程中,要注意作品艺术性,包括整体结构的合理、美观等,这些本身就包含了美的因素,如上工艺“牙签贴画”制作课时,

通过创设情景,通过多媒体和实物作品欣赏,扩大学生的视野,了解牙签贴画工艺的人文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导入新课。鼓励学生构思设计作品

启发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进行牙签贴画作品的构思设计,并用草图表达。

组织学生交流设计,利用实物投影仪展示设计图案,并用语言表达设计构思。教师及时点拨,启迪学生的设计思路,引导学生修正、完善设计。同时注重分层教学,允许部分学生模仿范例设计。用设计图稿放在黑卡纸上,进行图案描印,并提示印稿技巧。学生设计出《相思》、《翠竹》等作品,充分体现出作品的艺术性。

劳技教学注重动手技能

劳动技术课属于技术性课程,根据劳技课的知识性、教育性、实践性、可操作性的原则,我认为,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强化学生动手能力。学生的认知结构中,要有适当的“基础知识”,还要有“基本技能”的训练,这是因为扎实的基础知识是学生不断发展的阶梯和培养“问题意识”的前提,而基本技能的训练是学生扎实掌握知识和发展“问题意识”的一条有效途径。

我在“笔筒的设计与制作”教学中,把识图、划线、锯割、打磨、胶结等各个知识点和技能分成几个课时进行教学。上课时要能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使教学目标得到有效的落实。十分注重观察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各种表现,及时抓住学生的闪光点,作出正确、恰当的评价。

要求学生除了完成规定的笔筒尺寸等要求外,多动脑、勤动手,在笔筒上贴上祥云图等附件或者在笔筒的面上进行镂空等操作。很多同学在学习中肯动脑筋,所做的作品也比较有新意。制作的笔筒不但尺寸精确,而且装饰精美。在参加“CAXA杯”上海市中学生劳动技术竞赛中,我校同学在2009年至2012年期间,多次获工艺木工项目竞赛二等奖和三等奖。在每次的制作课上,我都要求学生想一想、试一试,在原来的作品的基础上有所创新。这样,学生不仅学到了技能,也开发了创新意识,增强了动手能力。

劳技教学培养创新能力

兴趣爱好是人们从事任何一种活动的原始驱动力,是对认识对象的一种积极态度。作为劳技课延伸的课外科技活动,我根据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让学生自己动脑设计,动手制作,使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得到充分施展,促使学生将创造性思维转化为创造性成果。我在科技教育中,指导学生多次获市、区少科站组织的小发明方案设计、小发明作品,“三模”等比赛奖项。我指导的学生在2009年上海市动手做大赛上,人工岛创意模型荣获一等奖,创新作品“船舶超载简易预警装置”,获25届英特尔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发明二等奖。实践证明,新颖、有趣、富有吸引力的内容与活动形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使个性得以和谐地发展。让学生自己动脑设计,动手制作,使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得到充分施展,促使学生将创造性思维转化为创造性成果。通过成立科技活动小组,引导学生查阅资料,组织讨论和优化设计等,使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得到了很好的提升,参与探究的气氛更浓,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在培养学生劳动技能,重视情意发展和思想教育的同时,培养动手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是当前提高劳动技术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苏霍姆林斯基特别强调创造性劳动。他说:“双手的工作跟有意义的创造紧密地结合,思考和双手的联系越紧密,劳动就越加深刻的进入学生的精神生活,成为他心爱的事情。劳动中的创造是发展智力的最强有力的刺激之一。”

思想教育是学好劳技课的动力,掌握技术知识是学好劳技课前提,操作实践是落实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必不可少的途径和手段,还在于它能够真正地把学生置于主体地位,让他们在动手动脑中充分体验劳动的艰辛与乐趣,实现技术与能力的提高,品尝到作品完成所带来的欢乐。

参考文献:

1.《基础教育》杂志华东师范大学主办2009年3月

2.刘秋平著:《劳动技术教育学》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年1月

劳动教育注意事项篇4

开学安全教育教案1

教学目标:

1、充分认识安全工作的重要意义。

2、在学习和生活中注意人身安全,饮食安全,交通安全等。

3、进行预防灾害,防肺结核的教育。

教学过程:

一、导入:列举出生活中的安全事例。

二、安全工作的重要性

1、芦南公路上的交通事故时有发生,是因为安全意识不强。

2、班级举例

学校发生的事故及后果。

3、国家、政府狠抓安全教育工作。

4、目前学校抓的几项工作。

三、小学生应注意安全的地方:

1、学生讨论。

2、集体归纳。

(1)人身安全,在校园内或公路上不追逐打闹,不爬围墙,不爬树,不接近有电等危险地点,劳动时,注意安全,不与社会上不三不四的人交往,特别是吸毒者,课外不玩火,不玩火。

(2)交通安全,在公路上不追逐打闹,自觉遵守交通规则,交叉路口要注意行人车辆,骑自行车宁慢勿快,上、下坡要下车,通过公路要做到一停二看三通过。

(3)财产安全,保管好自己的物品、钱财,如有遗失或遇偷盗、敲诈等应向老师及时反映或报警。

(4)饮食安全,不饮生水,不吃不卫生的食品,不吃有病的鸡肉、猪肉等,饭前便后要洗手,不吃霉变或过期食品。

四、学生自查哪些方面未做好,今后要加强注意。

五、安全教育总结

新学期开学以来,为提高四年级一班全体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护自救能力,预防和杜绝各类事故的发生,我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认真上好新学期第一堂安全课:在开学第一天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安全教育内容紧扣学生实际,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展开教育:

一是教育学生时刻注意交通安全,平时外出严格遵守交通规则,不乘坐无安全保障的黑车、病车等。

二是教育学生谨防发生在身边的伤害事故,用血淋淋的事例教育学生平时严格遵守《守则》《规范》,远离学生伤害事故。

三是教育学生做好个人卫生,严防水痘、腮腺炎等春季传染病的发生,若有发烧症状的及时自觉就医等。

同时,给学生上的安全第一课,坚持安全第一,落实安全措施的原则,着重进行防水、防电、防火、防毒、防骗、防病等知识的宣传及交通法规、卫生知识、安全常规等知识教育,切实提高了孩子们的安全意识和安全防范的能力,为全学期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开学安全教育教案2

教学目标:

1、充分认识安全工作的重要意义;

2、引导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注意人身安全,饮食安全,交通安全等;

3、进行预防灾害,预防突发事情的教育;

4、引导学生珍爱生命、做遵规守纪的好少年。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学会预防灾害,预防突发事情;

2、帮助学生树立珍爱生命的理念,激励学生做遵规守纪的好少年。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注意人身安全,饮食安全,交通安全等;树立珍爱生命的理念。教学准备:搜集资料、图片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列举出生活中的安全事例,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安全工作的重要意义。

二、探究新知。

1、帮助学生认识安全工作的重要性。

a、公路上、公共场所的安全事故时有发生,是因为有的人安全意识不强。b、班级举例:学校发生的事故及后果。

c、国家、政府狠抓安全教育工作。

d、目前学校抓的几项工作。

2、目前,中小学生应注意安全的地方:

(1)学生讨论。

(2)集体交流后归纳:

a、人身安全:在校园内或公路上不追逐打闹,不爬围墙,不爬树,不接近有电的危险地点,劳动时,注意安全,不与社会上不三不四的人交往,课外不玩火,不玩水。

b、交通安全:在公路上不追逐打闹,自觉遵守交通规则,交叉路口要注意行人车辆,骑自行车宁慢勿快,切勿双手撒把。上、下坡要下车,通过公路要做到一停二看三通过。

c、财产安全:保管好自己的物品、钱财,如有遗失或遇偷盗、敲诈等应向老师及时反映或报警。

d、饮食安全:不饮生水,不吃不卫生的食品,不吃有病的鸡肉、猪肉等,饭前便后要洗手,不吃霉变或过期食品。

三、学生自查:哪些方面未做好,今后要加强注意。

四、教师总结:今天是新学期开学后的第一天,同学们又长高了许多,也更懂事了,为了今后能更好地学习、生活,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些安全知识。人们常说:“安全工作重于泰山。“同学们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平安是吉祥,健康是幸福,良好的身体才是学习、工作、生活的本钱。我们要牢固树立安全意识,珍爱生命,珍惜幸福的学生生活。

我们一定要牢记以下几点:

第一、做好课间活动的安全。楼梯口是我们的重点安全防范部位,不少学校都发生过楼梯拥挤造成的安全事故。在课间休息时,教室里、走廊上、楼梯间到处都是走动或者站着的同学,如果追赶打闹,一是可能由于跑的速度过快而使自己扭伤手、脚、腰或跌得头破血流;二是可能撞倒其他同学,造成意外事故,或引起同学间的矛盾纠纷。

第二,做好劳动活动时的安全。学校或班级都要组织一些公益劳动和打扫卫生的劳动,这是十分必要的。但在劳动中,也极有可能出现一些危险,同学们要注意了解劳动场地的特点,做好安全防范;注意劳逸结合,累了就休息一会再劳动;不要在高空和有危险的地方劳动;不要在劳动时间打闹嬉戏。

第三,注意交通安全。马路不是游戏场所,不能在道路上玩耍;不仅自己要遵守交通规则,还要互相提醒,相互监督,相互照应,当一名维护交通安全的“宣传员“;不坐“三无“车辆;过马路时做到一停、二看、三通过,靠右行;在城市里还要注意走斑马线,走人行道。

第四,提高食品卫生安全和自我防范意识。不在路边小摊点、无证无照的商店买东西,不买“三无“过期变质食品,不暴饮暴食。在校外不能随意的相信别人,碰到有人问路时我们只能指路不能带路,不能和不熟悉的人一起玩,遇到坏人时应及时告诉家长和老师。

第五,要遵纪守法,遵守社会公德,遵守学校各种规章制度。不迟到早退旷课,不违纪,按时作息;严禁购买、收藏、携带管制刀具;爱护学校财产,不损坏公物;配合门卫人员的管理工作,保证校园的安全。

第六,注意增强“防火防盗“意识,随时做好防火防盗工作,要保管好自己的钱物,防止各种事故的发生。如果发生安全隐患要及时报告老师。新的学期,让我们共同努力,为我们的学习创造一个更好更优良的环境。

开学安全教育教案3

一、教学内容:校园安全、人身安全,饮食安全,交通安全等

二、教学目标:

1、充分认识安全工作的重要意义。

2、对学生进行校园安全、人身安全、饮食安全和交通安全等教育。

3、让学生了解常遇到的安全问题及注意事项,在学习和生活中注意校园安全、人身安全,饮食安全,交通安全等,并出现危险的情况下保护自己。

三、教学过程:

小学生应注意安全的地方:

1、学生讨论。

作为小学生,我们应从哪些方面注意安全?

2、集体归纳:

人身安全、饮食安全、交通安全……

3、下面就请同学们分别说一说我们应该怎样做才叫注意安全。

交流安全注意事项

(一)人身安全

在校安全问题

1、按时到校离校

学生上午上学时间是7:40,中午是1:50,不得提早到校,进校时应衣着整洁,穿好校服,佩戴好红领巾,背好书包。

放学及时回家不耽搁,不得随意在学校逗留。

上课不迟到,不早退。

因病、因事做好请假手续,不随便、无故缺课,不旷课。

2、课间纪律

课间在班内或楼道内不做危险游戏;上下楼梯靠右行;上厕所或者打水做到文明有序。

3、不去危险场所,专用教室未经允许不得进入。

4、上学不带危险用具,手工劳动如需带剪刀类用品,必须严格按照要求使用。

5、劳动时,不挥舞劳动工具,以免误伤他人;

6、不与社会上不三不四的人交往,特别是吸毒者;

7、课外不玩火,不随意动学校插销和电器……

校外安全问题

1、放学直接回家,不在校外逗留,有事延迟回家必须和家长打招呼。

2、不去危险场所游玩。

3、不去网吧等未成年人禁止入内的场所。

4、不与陌生人来往,遇到主动搭讪的陌生人要提高警惕,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

(二)食品安全教育

1、不饮生水,不吃不卫生的食品,不吃有病的鸡肉、猪肉等。

2、饭前便后要洗手,不吃霉变或过期食品。

3、早餐尽量在家里吃饭,尽量不买校外食品,除水果外,不得将零食带到学校。

(三)交通安全

1、行走时应怎样注意交通安全,并联系实际当前学生行走时存在问题。

①在道路上行走,要走人行道,没有人行道,靠路右边走。

②集体外出时,要有组织有秩序列队行走。

③穿越马路,要走斑马线。

④遇到“红灯”要停止,做到“红停绿过”。

要学会避让机动车辆。

⑥不能在马路上逗留,玩耍、打闹、追逐。

2、骑自行车安全常识,并指出学生骑自行车存在的问题。

①不在人行道上骑车,应在非机动车道上靠右行驶。

②横穿马路减速、观察或下车推车过路。

③转弯时减速,观察并打手势。

④不要双手离把,不要并肩行驶。

⑤骑车不打闹,不追逐。

⑥骑车不要攀扶机动车辆。

列举一两个重大交通事故案例,教育学生重视交通安全,遵守交通规则。

(四)防火自护、自救安全教育

谈话导入:

同学们生活在幸福、温暖的家庭里,受到父母和佳人的关心、爱护、似乎并不存在什么危险。

但是,家庭生活中仍然有许多意外事情需要备加注意和小心对待,否则,很容易发生危险,酿成事故。下面就谈谈家庭火灾要注意什么:(师生共同)

1、用电安全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中用电的地方越来越多了。

因此,我们有必要掌握一些基本的用电常识。

(1)认识了解电源总开关,学会在紧急情况下关断电源。

(2)不用湿手触摸电器,不用湿布擦找电器。

(3)电器使用完毕后应拔掉电源插头。

我们的做法:

A、特别是平常我们看完电视之后,只用遥控器关电视其实此时的电视仍处于待机状态.这种做法是错误的,一定要亲手把电视机关上.并拔掉插头。

B、电火箱用完后,一定要把插头拔掉,不要让它处于保温状态不管,这是最容易发生火灾的。

本班毛同学就是这种情况造成的。

C、提醒老人,因年老易忘事,一定要他们仔细检查,并把我们今天学的告诉他们。

(4)使用中发现电器有冒烟,冒火花,发出焦糊的异味等情况,应立即关掉电源开关,停止使用。

(5)雷电时,应关闭正在使用的个种电器.特别是电视机。

(6)发现有人触电时要设法及时关闭电源,或者用干燥的木棍等物将触电者与带电的电器分开,不要用手直接救人。

(7)发现有老化爆皮的电线应及时向家长反映.并要求他们换掉。

劳动教育注意事项篇5

关键词: 耐久跑 体育教学 教学方法

耐久跑是指中、长距离的跑,它是初中体育教学大纲中的主要田径教材之一,具有很高的锻炼价值。练习耐久跑能够提高学生的内脏器官功能,发展耐力素质,提高健康水平,锻炼顽强意志,培养吃苦耐劳和勇于克服困难的优良品质。但是,由于耐久跑练习时间长,体能消耗大,再加上教师教法简单,练习方式单一,学生就容易产生害怕与厌倦相互交织的复杂心理,严重影响耐久跑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首先要了解学生对耐久跑的兴趣、爱好程度,分析原因。教师根据具体情况因材施教,对症下药。其次,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把耐久跑与游戏等相结合进行,使学生体会到其中的乐趣,增强参与意识,培养集体主义观念。对此,笔者根据教学实践,谈谈体会。

一、在耐久跑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注意的问题。

1.认真贯彻“健康第一”的新教学理念。

在耐久跑的教学中,我们必须坚持新课程标准的“健康第一”的理念,让学生明确耐久跑是一项很好的、有效的身体锻炼项目,同时也是终身体育中简单实用的锻炼手段。跑的最终目的是健身,耐久跑的教学就必须同各种群体活动相结合,课内结合,达到教学、锻炼、群体活动的一体化。

2.切实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师生关系的融洽程度,对教学过程、教学效果有很大影响。教师在耐久跑的教学过程中,应当将“言、意、行、情”贯穿于教学全过程中,注意多关心学生。加强交流是一种教学反馈,教师根据具体的情况对教学方式、练习要求等进行及时的调整,可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培养学生的兴趣,是耐久跑教学取得成功的关键。

兴趣是指一个人认识和掌握某种事物、参与某项活动,并且有积极情绪的倾向,是人们积极探索某事物获得某种活动的内在动力。耐久跑是一项长时间的单调重复的练习,非常容易使学生厌烦,甚至使一些身体条件较差、意志力不强的学生产生恐惧心理。培养和激发学生对耐久跑的兴趣,对提高耐久跑教学质量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当学生对某种事物、运动产生兴趣时,就会积极主动地学习,同时延迟疲劳的产生,减轻疲劳的程度,即使是练习中有了困难,也能积极主动地克服。因此,培养学生对耐久跑的兴趣是体育教师要注意和探讨的问题。

1.学生明确锻炼的作用,端正学习态度。

(1)明确目的,了解意义。在教学开始时,教师首先应当向学生讲清耐久跑的锻炼价值,使学生明白,耐久跑的练习同增强体质,提高身体素质,提高学习效率是紧密联系的,能够提高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的功能,为将来的社会活动打下好的基础,从而提高学生的锻炼兴趣。

(2)理论先导,知而不惧。在耐久跑的练习中,许多学生都害怕“极点”出现时的感觉,错误地认为“极点”就是“极限”。跑时不敢主动克服。针对学生的这种情况,在练习前,教师应加强理论引导,使学生懂得“极点”是内脏器官机能的惰性所产生的一种暂时不适应现象,使学生做好思想上的准备。同时,向学生介绍克服“极点”的方法,使学生在练习中出现“极点”时就会正确对待,主动克服,顺利地渡过难关。比如说我在教学中向学生介绍的克服“极点”的方法有:首先,当“极点”出现时,让学生尽量睁大双眼,增加脑的供血量,维护脑的功能。其次,让学生加大吸气深度,降低呼气频率,使摄氧量增加。同时让学生适当减慢跑的速度,加大摆臂力量,缓解“极点”出现时的生理反应。这样,有助于降低生理“极点”的副作用。当学生通过这样的方法自己克服了“极点”后,体会到了成功的快乐,练习的积极性就提高了。

2.教师选择正确的教学方法,注意练习方法和训练方法的科学性、趣味性。

(1)选择正确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我的做法是:初一时,通过学习原地摆臂,体会摆臂与呼吸的结合,先练习小步跑,再由小步跑转入中速跑。注意跑与呼吸的正确结合。适当增加一些高抬腿跑、连续的单脚跳等辅助练习。初二时,在初一的基础上开始进行弯道跑教学,弯道跑教学要与耐久跑结合进行。同时,开始出现变速跑,要求快、慢交替进行练习,发展速度耐力。初三时,安排越野跑,但距离、强度要有不同安排,注意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在运动负荷上,应当以小强度练习为主,强度控制在30%~50%。练时间在20分钟左右,练习与休息可按1∶1的比例安排。

(2)创造新的环境,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和学生的新鲜感。耐久跑教学形式单调、枯燥,是影响学生练习的主要因素。因此,教学形式要丰富多彩。同时,练习环境的改变,会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所以我在教学中利用比赛、测验、定时和定量结合、走跑交替等形式调节学生情绪。利用越野跑、障碍跑、定向运动跑等练习方法;利用校园、校外地形、山坡等自然环境发展学生的有氧耐力和耐久跑专项素质。这样,由于外部环境的改变,新鲜事物的刺激,常常使学生忘记疲劳,在活动的快乐气氛中完成教学任务。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活动的兴趣,而且提高了教学效率与质量。当然,在教学中要组织好,确保教学的安全,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在教学中,我就借鉴采用过一种趣味耐久跑练习方法,简化场地设计,改变传统练习方法,以一块篮球场为基础,学生在耐久跑练习中,不断改变跑的方向,分散注意力,这样就能激发学生练习的兴趣,使学生有比较轻松的心情,不易疲劳。同时,利用分层教学方法,根据每个学生的能力大小,利用得分调整每个学生跑的距离。

3.在教学上注意项目的搭配和同伴的鼓励。

耐久跑是经过数年的劳动实践,创造和发展起来的一项独特的、卓越的锻炼人们身心的体育运动,很受中小学生喜爱。在耐久跑教学中,教师应选择一些学生比较喜欢的运动项目与之搭配。同时,对耐久跑练习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规定按质按量完成者,可选择自己喜爱的项目,自己决定练习的方式。这样,对学生就有较强的吸引力,从而使耐久跑的练习质量得到提高。另外,教师在计时跑和考核时,将那些平时“合得来”的学生分在不同的小组内,布置互相鼓励、相互带跑的任务。这样,学生在平时结下的友情就变成了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鼓励同伴取得更好的成绩。

参考文献:

[1]程烽.怎样帮助学生练耐久跑[J].南方论刊,2004.5.

[2]曹承武.耐久跑教学案例[J].新课程(中学),2010.10.

[3]高金星.如何训练学生进行耐久跑[J].内蒙古教育,2011.6.

[4]张士华.克服学生心理障碍 提高耐久跑教学效果[J].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10.5.

[5]罗红秀.提高学生耐久跑学习兴趣的思考[J].考试周刊,2011.44.

[6]林爱萍.中学耐久跑教学问题的探究[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6,06.

[7]何四彩.培养初中生耐久跑兴趣初探[J].江西教育,2009,Z6.

[8]吕亮.浅谈中考体育耐久跑教学的一些体会[J].科技风,2009,07.

劳动教育注意事项篇6

关键词:劳务工、安全管理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建筑行业业务激增,大量的劳务工进入各个工程的施工现场,由于这些劳务工上岗前未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和安全技能培训,加之劳务工管理机构对劳务工的管理相对松散,安全交底执行不严格,班前安全活动等班组安全活动缺失,造成劳务人员安全知识缺乏,安全意识淡薄,劳务工成为事故高发群和频发群。因此如何做好劳务工的安全管理,是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重要课题。

1、抓好劳务工的准入关,奠定劳务工安全管理基础

公司就劳务合作方面有着一系列的管理规定和制度,制度的重点是对劳务队伍的资质把关。有了制度关键在落实,因此在实际实施中,不随意降低劳务队伍资质,不使用无资质队伍,通过制度体系选择劳务队伍是关键。要通过对劳务队伍的考核、考评,建立劳务队伍名录,优胜劣汰,优中选优,对信誉好,资质全,管理好的劳务队伍优先选用。

对新申请加入合作方的劳务队伍要严格审核、考察,通过真实业绩的访查,确定其资质、能力是否属实,是否具备相应的合作实力。

通过对劳务队伍的准入关的严格把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确保选择到管理规范,机构健全,制度健全,实际施工能力强,业绩突出,熟练劳务工多的外协劳务队伍,为施工安全管理打好基础。

规范的外协劳务合作队伍,其具备有规定的安全生产许可资质,可以建立起相应的安全管理体系,便于项目和公司理顺安全管理体系,顺利开展各项安全管理活动。

2、抓好劳务工安全教育培训,夯实劳务工安全管理基础

安全生产保证体系的成功实施,有赖于施工现场全体人员的参与,需要他们具有良好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知识。保证他们得到适当的教育和培训,是实现施工现场安全保证体系有效运行,达到安全生产目标的重要环节。施工现场应在项目安全保证计划中确定对员工进行教育和培训的需求,指定安全教育和培训的责任部门或责任人,并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2.1坚持全面全过程的教育培训原则

安全教育和培训要体现全面、全员、全过程的原则,覆盖施工现场的所有人员(包括分包单位人员),贯穿于从施工准备、工程施工到竣工交付的各个阶段和方面,通过动态控制,确保只有经过安全教育的人员才能上岗。

2.2坚持落实新进场劳务工“三级”安全教育及其他各种形式的教育培训,务求达成教育培训实效

作为具体实施项目管理的项目部落实好新进现场劳务工入场教育、班组教育、项目部教育十分重要,通过逐层逐级式的教育,使处于每一层次和职能的人员都认识到:遵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和工作程序,以及符合安全生产保证体系要求的重要性;与他们工作有关的重大安全风险,包括可能发生的影响,以及其个人工作的改进可能带来的安全因素;他们在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和工作程序,以及实现安全生产保证体系要求方面的作用与职责,包括在应急准备方面的作用与职责;偏离规定的工作程序可能带来的后果。

对变换工种的劳务工要及时开展工种变化教育培训,对特殊工种要加强操作规程和技能的安全教育培训,节假日、季节性的安全教育培训也要结合实际积极开展,除此之外,还要结合工程进展情况,适时的不定期的开展经常性安全教育培训。

安全教育培训的内容主要有规章制度和遵章守纪教育;本工种岗位安全操作及班组安全制度、纪律教育,安全生产须知等内容。安全教育培训人员要认真备课,教育培训要有针对性的实际内容,必要时可聘请安监局或安全技术服务公司的人员进行教育培训。

2.3要坚持安全教育培训满学时,有记录,有考核

对所有参建员工和劳务工的教育培训学时,要满足《建筑业企业职工安全培训教育暂行规定》的要求。新进施工现场的各类施工人员必须进行进场安全教育,建立《职工劳动保护教育卡》,并将教育内容记录入卡。变换工种安全教育内容必须记入《变换工种安全教育内容栏》。员工工例次安全考核成绩记入《安全考核成绩记录》栏内并附上考试卷。

要做到有教育培训就有教育培训记录,有教育培训必有考核考试,做到教育记录齐全、真实、有效,被教育者和施教育者均签字认可,确保被教育者通过接受教育培训,掌握应知应会,具备应有的安全知识和安全操作技能,确保教育培训实效。

3、抓好班组安全活动,实现安全生产常态化。

劳务工作业班组是施工过程中的具体操作层和作业层,所有的施工过程均需班组去落实和实施。班组即是施工的战斗堡垒,也是安全生产的堡垒。班组安全则施工生产安全,班组不安全则施工生产的安全也无从谈起。

施工现场每一个施工班组必须建立每天班前安全活动的制度,由班长交底,今天施工作业中应注意的安全事项,检查个人劳动防护用品使用是否正确,员工身体健康状况和思想情绪,并以天为单位做好记录;班组周安全讲评活动是坚持每周一次的安全活动日,利用上班前、上班后一小时,小结一周来班组在施工活动中安全生产、先进事例及主要经验教训,针对不安全因素,发动本组人员提出改进措施,从中吸取教训,举一反三,做到警钟长鸣,并做好安全活动周讲评记录。

班组班前安全活动与周讲评记录以活页形式分发给各施工班组,由班长组织班前安全活动和周讲评,并做好记录,每月将活页记录汇总到安全管理部,以便掌握安全动态,工程完工归并入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台帐存档。

4、坚持做好劳务工安全技术交底和检查落实,确保安全作业。

由于劳务工安全技术基础比较差,违章作业、违章指挥、盲目施工多的特点,要认真做好安全技术交底,分工种、分岗位、分专业,特别是特殊工种,比如登高作业、机械设备操作、电气电焊、电动工具的操作以及各种安全防护设施的操作使用,各工种的安全操作规程、规范等进行交底。技术交底要交到每个劳务工,做到每个被交底者都签字确认。

作业过程中,项目部管理人员及安全员要加强监督检查,确保作业人员依照安全技术交底实施作业,并及时发现和解决作业过程中存在和发生的各项问题、隐患,及时整改处理,确保安全技术交底的各项内容落到实处,并结合现场作业动态调控和监督管理,有效指导施工作业,确保安全生产。

5、抓好劳务工队伍的动态考评,培养素质过硬,施工能力强的劳务队伍,为企业保持安全发展夯实基础

把好了劳务队伍的准入关,还要注意培养和管理好在用的劳务队伍。通过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项目部对劳务队伍的考核、考评,建立起动态的考核机制,实行安全一票否决制,违章、违纪、违规作业的劳务工坚决不用,不服从管理,不重视安全管理,安全生产频出事故的劳务队伍坚决不用。通过优胜劣汰优中选优的激励机制,逐步提升劳务队伍的素质和水平,使劳务队伍重视安全生产,不断提高自身安全管理水平,强化对其劳务工的安全教育培训,夯实劳务工的安全生产意识,为安全作业安全生产奠定强有力的人力资源基础。

劳动教育注意事项篇7

记得苏霍姆林斯基曾经举过一个提水的例子:“一个孩子提了5桶就筋疲力尽了,而另一个孩子却能提来20桶。如果你强迫一个身体虚弱的孩子一定要提够20桶,那么这就会损害他的力气,他到明天就什么也干不成了,说不定还会躺到医院里去……”虽然他是用此例来类比儿童从事脑力劳动所需的力量是不相同的,在这里不妨回归其本来的意义,劳动教育的意义亦是在于让学生适度发展,使每一个儿童的力量和可能性发挥出来,使他享受到劳动中成功的乐趣。教师所需要做的,就是了解并确定这个度,找到合适的路径帮助孩子找到劳动中的乐趣和成就。

首先,教师要亲身参与到孩子们这项活动之中,既要有教师的视野,将整个集体劳动的整个过程收纳于心,就像一台可以随时移动、不时调整焦点的摄像机,将其中一幅幅生动的画面、愉快的细节、不足的地方等如实地记录下来;同时,也要有孩子的视角,对这项活动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成为他们其中的一员,与孩子们一起体验劳动过程中的辛劳和汗水,在整个过程中还要不间断地与孩子们保持轻松愉快的谈话。

其次,我始终认为,劳动中绝对的公平是不存在的,而我们所追求的公平性,其评判的尺度也并非掌握在教师手中,而是在孩子们的心中。如果教师盲目相信自己的权威,“确信”自己可以公平地分派劳动任务,甚至不惜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威来代替集体做决定,那这种霸道和专权是不符合教育原则的,是不利于孩子的个性发展的。因此,劳动任务的分配应该是由孩子们决定的、愿意接受的,并乐于承担其结果的。教师所要做的就是告知孩子们这项拔草任务的必要内容,比如规定的时间、除草范围、所需工具,以及其他注意事项等等,然后由孩子们推选劳动小组的负责人,让负责人再去与组员协商分解任务,将任务分到每个人身上。教师在小组分工过程中做好倾听,除非某项分工的确不够合理,否则尽量少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想法。

最后,孩子们分好小组、确定好每个人的任务之后,教师适时出现,根据本班孩子的兴趣爱好用游戏的方式来编排这项劳动,可以编一个童话故事,让藏身于地上和砖缝的小草变成小朋友需要去保护的精灵或者要被消灭的妖怪,充分启发儿童的想象力,让这样一场劳动变得更富有诗意;或者可以用孩子们喜欢玩的网络游戏,比如摩尔庄园等,让拔草变成他们团队需要完成的一项游戏任务,还可以让小组之间公平对决,进行较量,这样就促进了孩子们之间的团结、协作,并激发了他们的竞争意识。当然,在劳动任务全部结束之后的评价环节中,教师要将之前的童话故事或者游戏任务代入其中,弱化那种硬性的量化评价结果――哪一组完成得又快又好,而是让孩子们将故事或者游戏进行到底,为我们共同的故事或共同的游戏设计美好的结局,再总结收获,将故事的激励或者游戏的快乐持续下去。

总之,教师要在劳动教育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掌握好自己的分寸,既要做不随意指挥、不轻易发表意见的“隐形人”,又要做一个融入孩子间共同经历劳动的“小矮人”,更要做一个富于爱心和幻想、充满智慧的“设计师”。劳动教育要基于儿童的天性,正如著名教育家阿莫纳什维利所说的那样,“儿童是易受冲动的人,他们的全部兴趣都在今天的快乐和满足上”。在劳动中,让学生得到与教师、与其他同学交往的快乐,共同劳动,共同享受休息,共同体会劳动成就。我想,这样一种以共同体验、集体主义来取代强迫命令的教育方式,也许更为符合我们对于公平性的追求吧!

劳动教育注意事项篇8

在依法治国背景下,公民诉诸法律维护权利的观念和实践日益增强。体育职业化发展过程中,产生了诸多教练员与俱乐部围绕各自切身利益的劳资纠纷,其解决的途径、依据、方式、方法及最终结果是影响职业体育能否持续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尤其是,与综合实力相对强大的体育俱乐部相比,处于弱势地位的教练员权利如何保障,直接影响着作为职业教练员这一从业者比赛训练的积极性,最终将对职业体育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目前关于运动员权利保障问题的研究蔚为可观,涉及到工资待遇、退役后的安置、教育文化学习、参赛资格、兴奋剂检测、商标注册、肖像权利等诸多方面[1],然而对于教练员权利保障问题却鲜有关注,所提及的也仅限于关于教练员业务能力提升方面的论述。争论多年的《体育法》修改问题也少有关于增加教练员权利的保障条款,建立体育行业协会内部纠纷解决机制的呼声中也缺少对教练员权利保障的关注。笔者试图通过对教练员权利的保障问题进行分析和论述,以期能够构建一个较为清晰的制度化的教练员权利诉求保障机制,依法保障教练员合法权利,促进竞技体育的持续健康发展。

1教练员权利

1.1教练员权利的特征按照《中国大百科全书.法学》的释义,权利指的是,法律对法律关系主体能够作出或不作出一定行为,以及其要求他人相应作出或不作出一定行为的许可与保障,是自由、民主与平等价值的宪法体现[2]。《劳动法》依据《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在第3、7、8条规定了劳动者的基本劳动权利,表明了劳动权利不可剥夺的“基本性”,教练员作为劳动者基本法律地位的确立,表明教练员权利的一般性特征:一是依法享有法律保障的作为劳动者的一切明确具体的权利,即教练员权利的明确具体性;二是教练员权利是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不断动态变化中逐步完善的,即教练员权利的发展完善性;三是教练员权利的实现必须建立在履行一定义务的基础上,没有绝对的权利,即教练员权利的绝对与相对的辩证统一性。教练员工作对象主要是运动员,工作内容主要是竞技体育训练,教练员工作的目的任务在于提高运动员(队)竞技水平,取得比赛胜利。工作环境主要包括运动训练场地器材设施,与训练竞赛密切相关的现代科技支持等方面的物质环境;包括奖惩机制、训练团队配备、主管部门的支持认可、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制度环境;工作态度、兴趣爱好等方面的精神环境。教练员工作的物质、制度、精神环境决定了教练员权利具有物质、制度与精神特征。体育运动的职业化、商业化发展,提升了教练员的职业地位、工资奖金待遇,竞技体育激烈的竞争性使得教练员的流动性增强,经济利益纠纷增多,教练员权利的物质利益特征突出。与以充分发挥市场功效机制调解为主的职业体育发达国家竞技体育管理模式相比,以举国体制为基础,职业、专业、业余三种模式共存的中国竞技体育制度环境,其管理模式相对独立封闭、权力高度集中,比赛成绩是教练员价值评定指标体系的核心,体现教练员制度权利特征的职业压力及体现精神权利特征的价值追求不同于职业体育发达国家教练员[3]。以夺标、创造优异运动成绩为最高目的的竞技体育教练员承受巨大的比赛训练压力,俱乐部、体育主管部门侵犯教练员的工资奖金权利、劳动权利、媒体的侵犯肖像名誉权利等现象偶有发生,竞技体育运动员出身的教练员,法律知识缺乏,自身社会地位、经济实力决定了其不可能像职业俱乐部那样拥有专业的法律律师顾问团队,也不可能像体育主管部门那样拥有丰富的社会行政管理资源,教练员职业特征也决定了其在面对不公侵权行为也不可能孤注一掷,采取像“舍身讨薪”那样的“过激”行为。面对侵犯自身劳动权利的政府部门、职业俱乐部,被无端下课、转岗、克扣工资奖金时,不平等地位决定了吃亏和解、不了了之将成为多数教练员的首选,体现了教练员权利的特殊性与弱势特征。现阶段教练员权利处于普遍性特征被广泛认同,特殊性特征缺少关注,弱势特征缺少针对性的法律条文保障。2014年李昕与稠州银行女篮的一起劳动合同纠纷,成为我国发展职业体育20多年来的首例教练员将俱乐部告上法庭,在全国网络媒体引起一时轩然大波。无可讳言,其影响将远远超出事件本身,在体育行业协会难以真正有效自治、仲裁机制无法全面实现、相关法律法规没有出台之前的很长一段时期内,事件的解决都将对教练员与俱乐部合同的签定和类似纠纷的解决产生深远影响。也会很大程度上阻碍或鼓舞教练员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利,从而避免俱乐部在与教练员发生纠纷时以强者自居,有恃无恐,任意处决的做法。

1.2教练员权利的表现形式教练员拥有宪法所规定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等领域综合广泛的基本权利以及来源于民法、行政法、诉讼法、商法、刑法、劳动和社会保障法、体育法等法律法规所赋予的具体权利。教练员作为一种有法律明确界定的社会职业,依法享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规定的劳动者在劳动关系中的平等就业、选择职业、取得劳动报酬、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休息、职业培训、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等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物质、制度、利益、自由、主张、正当、应得、权力、意志等是教练员权利的构成要素,自由与利益是教练员权利要素最重要的表现形式[4]。教练员与运动员密不可分性及其从事体育工作的特殊性,使得运动员的权利一定程度上表现了教练员的权利,教练员权利实现与运动员、运动成绩、竞赛规则、技术环境密不可分,教练员以对运动员进行选材、训练、竞赛、管理为劳动工作内容,制度环境影响下的教练员工作成效决定了教练员权利的利益要素的具体内容。教练员利益诉求表达与认可跟其工作对象——运动员(队)竞赛成绩密切相关,很多教练员往往因为比赛成绩的不理想而被俱乐部中途更换、辞退,如2014—2015赛季新疆男篮的中途换帅,四川男篮邱大宗的下课,这种与成绩挂钩,习以为常,合理性被广泛认同的更换教练员方式,职业俱乐部掌握着绝对的主动权,也都在看似平静和谐气氛下完成,双方所签劳动合同中有明确竞赛成绩条款规定,自然令人无可厚非。2014年李昕与稠州银行女篮俱乐部所签合同细节成为双方争论焦点,一方归因于俱乐部违约,另一方则归因于教练员自身行为而难以和解。教练员作为竞技体育不可或缺的特殊劳动者,权利内容表现为组织管理队伍、自由制定训练计划、选择训练方法手段、制定比赛战术、安排参赛队员、指导训练竞赛、公平竞赛、评定队员表现、获得报酬、奖金分配、荣誉权、受教育权、包括训练理念、方法手段等方面的体育知识产权,与个人生活相关的人身权商品化效能、隐私权限制、名誉权保障等权利表现。

1.3教练员权利的实现途径权利只有在法治的背景下才能得以充分实现,法治是权利的保障,保障权利是法治的核心内容所在,也是公正价值理念向现实转化的衔接点。在我国目前的法律体系中,对教练员权利的保护,只能依靠《宪法》、《民法》、《刑法》、《行政法》、《社会法》、程序性法律(《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刑事诉讼法》及《仲裁法》)等普遍适用的法律。在专门性法律法规方面,我国目前除了少量具有计划经济色彩的地方性部门规章或政策文件涉及到了教练员工资制度、职称评定奖励措施等权利外,还没有专门针对教练员权利保护的正规法规条款,仅在2004年国家体育总局会同人事部、财政部、卫生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联合颁发了《关于给予老运动员、老教练员医疗照顾的通知》。在竞技体育职业剧烈变化的现实中很难对现役教练员权利保障发挥作用,而在《体育法》中也无对教练员权利的原则性规定,更无落到实处并在现实中能够发挥作用的法规。根据中国篮球协会关于俱乐部、运动队、运动员和教练员注册管理暂行办法(2014年)第103条,俱乐部、运动队与教练员和运动员之间发生合同争议或注册、转会等争议时,当事各方应努力协商解决,若经协商仍无法解决可向中国篮协申请调解或裁决。而在面对李昕事件,中国篮协却以俱乐部和教练员双方“扯皮”为借口,以无法律授权处理为依据,报以无能为力的心态。2014年底,中国足协针对俱乐部欠薪,通过在对俱乐部批准注册,参赛资格确认上严密把关,进行协会内部有效解决,坚决杜绝恶意欠薪事件发生。足球字(2014)594号文件充分表明中国足协在对待俱乐部欠薪、股权转让上的坚决态度,充分利用了仲裁权,保障了劳方权利,树立了协会形象。中国足协历时半年多对刘健与青岛中能、广州恒大转会纠纷作出的最终裁决,虽时间漫长,却为处理今后类似纠纷提供了借鉴。依据《宪法》第33条第2款规定:“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职业教练员作为普通公民,在职业劳动方面除享有宪法和法律所规定的权利外,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作为劳动者的义务。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4条:“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和履行劳动义务。”俱乐部在保障教练员权利方面应在制度订立上有所作为,对处理解决突发事件有所预案和依据,避免无章可循无法可依导致的遇事一人说了算的变相侵权行为,教练员一方面则应严格履行作为劳动者应尽的义务,以便享有法律赋予的权利。教练员应具有过硬的专业素质,高尚的职业道德规范与操守,主观上热爱本职工作,勤于奋斗,虚心好学,勇于创新。在训练、比赛、日常生活中处处关爱队员、凡事能够头脑清醒,用心去做,对金钱与利益取之有道用之有理,避免师徒反目,日常琐事所困。教练员必须始终对运动员身心健康、运动前途负责,带好队,打好比赛,处理好训练比赛及日常生活中师徒关系,关注队员成长与球队发展,职业教练员能够真正成为俱乐部发展过程中专业技术领域的掌舵人,全身心融入到俱乐部大家庭中去,履行好自己作为职业教练员应尽的义务。避免教练员在经济利益、社会地位荣誉等驱使下,对运动员进行的严重违背科学,不顾青少年运动员身心发育特点而采取“拔苗助长”、“杀鸡取卵”等摧残运动员身心健康乃至葬送运动前途的训练管理方式,以及在传统“师道尊严”观念影响下,对“严师出高徒”的片面理解,导致过激威严行为下正常师徒关系决裂。“邹春兰事件”、“王德显事件”应为广大教练员敲响警钟[5]。郭修金(2011)从社会共生理论的视角,提出了从伦理、平等、互利、业缘几个方面构建优化教练员与运动员的社会共生关系,树立自由平等和谐共生关系下的共同远大目标,促进竞技体育职业化的健康和谐发展[6]。各级政府、体育主管部门、俱乐部能够提供保障教练员工作顺利实施的物质环境;教练员能够在身心愉悦情绪体验中不懈奋斗、甘于奉献的精神环境;相关政策法规、奖惩制度保障激励教练员全身心投入到运动员选材、训练比赛、体育科研的制度环境;三者的完美结合,保障教练员权利实现。物质是基础、精神是动力、法律制度是保障教练员权利实现的必须条件。教练员权利的保护在适用一般劳动者权利保护法律条款的基础上,应通过特别体育行业立法将其权利法律化,突出教练员职业特殊性特征,培养教练员的自我权利保护意识,保证实现教练员权利的渠道畅通,更好实现教练员以经济利益为主的个人权利。避免行业协会内部无法解决,诉诸法律又困难重重,使得身单力孤的教练员因不堪承受精神与物质的各方压力而不得不选择息事宁人吃哑巴亏,损害自身权利。

2教练员权利的保障问题

2.1教练员权利的保障机制“万事皆归于一,百度皆准于法”,现代意义上的法治内涵以公民权利的保护为圭臬,包括了权利立法、维权执法以及权利的司法和准司法救济一系列的制度运作。权利是法律赋予权利人的一种法律上之力,权利人凭其可以实现法律允许的目的。保障权利是法律的重要价值原则,无保障即无权利[4]。教练员权利的实现必须从物质、制度层面完善教练员职业保障体系,对劳资双方以经济为主的诸多纠纷能够有法可依,执法高效,从精神、心理层面关心教练员的成长,缓解教练员职业压力。

2.2教练员权利的保障问题教练员权利的保障问题主要存在两方面,一方面,因为教练员自身的弱势地位使得权利受侵难以保障,我国多数职业教练员虽受聘任职于俱乐部,因自身人事编所属的人事机构与地方政府、俱乐部之间的千丝万缕联系,当自身利益受到侵害时,往往因考虑到各方面利害关系和身受多方束缚,只能求助于项目协会,而多数项目协会由于不具有仲裁职能,内部妥善有效解决纠纷能力不足,在调解难以满足当事人合理要求的情况下,独自为战、不言而喻弱势地位的教练员往往出于自身今后发展考虑,害怕事情闹大,而难以真正拿起法律武器来维护自身权利,被迫忍气吞声,选择吃亏和解。另一方面,我国现有的体育立法和行政管理体制缺乏对教练员权利的保障条款规定,保障教练员权利的法规机制不够完善,相应法律的空白,使教练员在与俱乐部鉴定合同时,不能够完全参照职业体育发达国家的合同范本。没有严格依法鉴定的无效合同、阴阳合同也容易导致纠纷无法可依,难以有效保障教练员权利。李昕虽然与稠州银行女篮俱乐部鉴定了三年固定期限貌似国外的全保障合同,遗憾的是因国内教练员与俱乐部鉴定的劳动合同仅适用中国法律,在中国的劳动合同法中无“全保障性合同”之说。因李昕与浙江女篮签订的“全保障性合同”在我国缺乏相应的法律依据,司法机构难以认可,也就类似于无效合同,而国际球员在与国内的俱乐部签约时都会将具有全保障合同规定的FAT(国际篮联仲裁庭)条款加上,球员与俱乐部发生争议时,提交给FAT进行裁决[7]。依据《劳动法》第97条,由于用人单位的原因订立的无效合同,对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李昕与稠州银行鉴定的三年全保障合同,其无效的“全保障”订立的原因归属问题将引起争议。我国教练员与球队鉴定的合同没有统一标准,以何种方式解约取决于合同条款细节,合同关键条款用词的模糊性导致争议纠纷。对于李昕与稠州银行女篮事件,俱乐部与李昕就训练中打骂球员、罢训、联赛战术失误、尽全力还是必须夺取冠军、请假真实性、是否违反劳动纪律等问题围绕双方所签订的劳动合同各持己见。中国足协在解聘卡马乔后,因足协当时所签合同缺陷,没有制定具体的成绩指标,无法量化及实现合同目的,以至于在足协无法容忍对方的比赛成绩、训练理念、个人职业态度等多方面因素而将其解聘后,其向国际足联提出仲裁申请,要求足协按合同全额赔付其剩余款项。2012年6月,JR-史密斯向国际篮联(FIBA)浙江稠州男篮拖欠其106万美元工资,最终因其合同中明确说明了无故缺席球队训练,要按比例扣其工资而败诉。合同细节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法律对教练员权利保障的范围。在国外因职业俱乐部与教练员难以继续合作下去而提前解约的情况多有发生,有通过双方友好协商达成一致的,如双方难以协商,也有教练员全额领取合同内工资的。NBA2012—2013赛季,麦克•布朗虽仅执教湖人队5场比赛即被解聘,却拿到了合同规定的之后两个赛季高达1100万美元的薪水与补偿金。尼克斯队一个赛季后单方面解除了和拉里•布朗2005年鉴定的5年5500万美元的合同,并拒付剩余4000万美元合同,拉里•布朗根据合同条款,请时任NBA总裁大卫•斯特恩进行仲裁而获得1850万美元。项目协会对俱乐部监督管理权利的弱化与浪费,不利于对教练员权利的保障。李昕就稠州女篮违约向中国篮协进行申诉后,篮协无法依据行业自治原则有效解决纠纷,在篮协调解无果又无权进行裁决的情况下,李昕只得依据双方的劳动合同交由劳动仲裁。而根据劳动仲裁法规定,需要45—60天的仲裁期限,如调解双方难以和解,只能向法院提出申诉。过长的申诉期必将影响教练员生活及就业选择,球队情况的复杂性与合同标准的不一致性,增大了纠纷解决的困难性。暴露了项目协会在维护行业内部健康发展、保障教练员权利中的尴尬地位,通过体育系统内部机制的自我完善,加强内部自治,协调外部监督,建立职业体育行业内部有效的协调监管机制,尽早出台相应法律法规,通过制度化的机制建构来切实保障有关教练员的权利,已经成为职业体育市场健康持续发展的问题。

3教练员权利的保障对策

保障教练员权利首先应由政府、体育行政主管部门在法律制度与机构职能建设上构建教练员权利保障机制,充分发挥体育项目协会内部自治功能及其在纠纷解决上较仲裁、司法具有的高效、便捷、快速、专业性强的时效优势,对俱乐部在教练员权利保障上加强监管,建立教练员工会,建立健全保障教练员权利的法规及法律援助体系,提升教练员捍卫自身权利的自觉性。

3.1建立健全法律法规,规范明细劳动合同依据我国法律,鉴定明确的、细节的专业化条款合同来有效维护教练员合法权利,制定详尽细致专业化的合同范本,避免当双方发生纠纷时只能各抒己见,难以调解事件发生。在鉴定合同时要经过公正,有法律顾问提供帮助,对诸如无法得到我国法律支持的保障合同应进行特殊说明,避免教练员法律意识弱,合同本身存在问题及明显的强弱势力差距导致的侵犯教练员权利的“阴阳合同”出现。合同签订的期限、成绩要求、如何辞退,要有明确的赔偿规定。针对全保障合同,考虑到竞技体育运动成绩的多重决定因素,不是仅凭教练员个人力量能够左右,最后成绩好坏,责任全部由教练员承担有失公平,法律理论和司法实践应该考虑承认保障性合同的效力,不但可以改变教练员的弱势地位,降低教练员职业的风险,还将有利于教练员大胆引用改进训练方法手段,促进竞技体育运动水平的提高。

3.2建立教练员法律援助机构,培养体育经纪人,规范职业体育市场教练员从事体育工作所致争议的特殊专业性特征决定了一般法律援助机构在协助处理相关问题的难度,应通过制定全国性的体育法律援助发展规划,筹措体育法律援助基金,协调好体育系统内外部关系,培养体育法律援助专业人员,在体育系统内部建立能够平衡双方利益诉求,代表所有职业教练员利益且独立于体育行政主管部门与俱乐部管理之外,保障教练员权利的体育法律援助机构,明确体育法律援助机构的争议范围,保障教练员权利。应从立法、管理组织、监督、信息上建立具有政府组织和社会组织性质,且具有高度复合的多学科知识结构的体育经纪人及其团队管理体系。建立科学的体育经纪人考核、培训制度,提高业务能力,培养知法、懂法、能够充分利用法律保障教练员权利的体育经纪人。在鉴定合同时,能够为教练员提供专业的经纪人团队,全面预测整个合同过程中有可能发生的各种事件,保障教练员权利。建立完善职业体育市场准入、运营监管和退出机制,从竞技水平、后备队伍培养、管理经营、产权财务、经营标准等方面对俱乐部的准入资质进行严格全面审核,规范优化职业体育市场环境,使教练员与俱乐部的劳资关系能够得到物质与制度上的保障。协调好教练员与以减少资金投入、提高项目水平、增加政绩为目的的体育行政主管部门和以盈利为目的的体育俱乐部三者之间关系,使体育行政主管部门与俱乐部在追求各自利益的基础上能够兼顾教练员权利的保障。

3.3加强教练员所属体育主管部门、项目协会对教练员权利的保障权利之所以能够享有、自由行使与实现,是因为其背后有国家强制力的支撑[4]。国家的积极干预将更有利于权利的实现。作为体育主管部门与管理单项赛事的体育项目协会应为教练员权利保障制定内部政策法规,关注教练员权利与成长,避免因管理者的妥协纵容、置身事外导致的对侵犯教练员权利现象制约和监管权利的弱化,因无仲裁权导致的调解功能丧失。通过体育行政主管部门推进《体育法》的修改,从我国体育实际出发,本着国家法制统一、接轨国际体育惯例、操作过程科学等原则,建立程序多元化,具有高效、专业、技术性特征的体育仲裁制度[10]。去体育项目协会行政化的公共管理职能,强化协会作为项目自治组织的性质,健全规范与体育仲裁制度相衔接的项目协会内部自治制度,建立系统、便捷高效的专业性体育纠纷解决机制,改变部分项目协会只能调解无权仲裁的尴尬境地,在纠纷处理上明确体育组织内部解决的便捷高效、体育仲裁解决的专业技术性强、司法解决权威性强而时效性差的特征,依据竞技体育纠纷内部解决有限自制的原则,对司法介入体育纠纷加以明确,建立一个机制规则清晰、责任义务与责权利益明确的职业体育实体,将有效促进教练员权利保障。

3.4建立教练员工会,转变教练员弱势群体地位教练员个人面对的侵害自身利益的被告方多是处于强势地位的政府机构、社会企事业团体、媒体等,非平等主体的弱式地位明显。工会作为劳动者自愿组成的非行政机关的社会团体,虽无立法、执法与行政处罚权,却能够依据保护劳动者基本权利的政策法规,独立自主开展活动,代表教练员进行交涉,维护教练员合法权利。教练员可以通过组织工会、集体协商等方式增强在与主管部门、俱乐部交易中的实力和地位,为自身争取合法劳动权利。职业化高度发展的美国职业篮球联盟早在1976年就成立了教练员工会,对于协调联盟俱乐部与教练员之间的关系,提高联盟职业教练员的业务能力,为教练员获得更好就业机会与退休保障发挥了重要的职能作用。在教练员权利受到损害时,教练员工会能够以集体的名义与联盟、球队积极协调,很大程度上避免了教练员单兵作战的弱势地位。然而,由于我国目前的工会不具有真正意义上的完全独立性,与用人单位有着千丝万缕联系且经济上具有很大依附性,受多方限制,仅以行使一般的建议性要求为主,对违背劳动政策法规的行为所能够做的就是代表会员依法进行交涉、请求和诉讼。所能起的最大作用也仅是引起国家社会的更广泛关注,处境软弱的状态弱化了工会自主调节劳资关系的作用,限制了维权职责的发挥,难以实现维护职工合法利益的诉讼权利,最终对于劳动者权利保护还是要靠政府行为对相关法规的执行。所以,加强保障工会法定权利真正实现的同时,还要依靠国家以社会公正与利益代表者的身份制定合理切实可行的调解劳资关系的法律制度和政策规范,有效保障劳动者权利。

4结语

十八届四中全会将完善职业保障体系作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一个重要方面,体育运动的职业化发展,急需设立和完善权威、公正、且便于实施的相应配套立法。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依法加强对体育职业市场的监管,加强教练员职业保护立法,保障处于弱势地位教练员的权利,事关整个体育职业化的健康发展。可以预期,类似“李昕事件”的纠纷在体育职业化的进程中将会时有发生,在现有法律法规的基础上,确立具有细则条款的合同范本,协助教练员完成合同签订,防患于未然是根本;发挥体育项目协会有效调解、仲裁功能,关注教练员成长将是众望所归;诉诸法律,对质公堂虽是不得已而为之,也应依法加强对教练员进行法律援助,有效转变教练员相对弱势地位,从而能够同与自己发生纠纷的强大俱乐部、体育行政主管部门站在同一平台上公平公正、合理有效解决问题。法律是保障,处罚是手段,在促进体育职业化的健康发展过程中实现各方利益代表者的双赢将是一切工作的目的与出发点。最后,要注意的是,除了在制度层面加强对教练员权利的保障之外,还需要在社会心理层面关心教练员的成长,有效缓解教练员职业压力,避免教练员对自身前途发展丧失信心,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惰性心理影响下的职业倦怠行为。

上一篇:投资方案的财务可行性范文 下一篇:智能化工程项目管理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