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艺术审美修养范文

时间:2023-11-18 08:27:28

大学艺术审美修养

大学艺术审美修养篇1

[关键词]艺术修养 艺术直觉 艺术形式

在现在的社会生活中,人们越来越倾向于把创造有价物质财富的能力作为个体区别于群体的级别标签,而对于艺术修养问题,多数不搞艺术的一般人早已渐渐淡化甚至默然视之。那么,对艺术修养的重视问题是不是就真的不重要了呢 ?关于艺术修养一直存在着很多误读。

一、艺术修养是可有可无的

在我们民族的历史上,很少有正规提倡艺术修养的时候。本应属于艺术范围的文辞诗作,竟长期成为科举手段,结果艺术人格不得不在利禄人格、官场人格的威慑下变得疲弱不堪。《红楼梦》中贾政带领一批文士清官视察新落成的大观园,需要应景题额,比较下来,显然是那为懒于学业、年轻稚嫩的宝玉艺术修养最高,但一路只听见贾政对他的呵斥声,这可看作是中国封建社会中艺术修养和艺术人格处境的象征。我们历来焦急地呼喊着军事修养、政治修养、经济修养,很少有呼唤艺术修养的,因为它太缺少实力了。从人类发展总体而论,军事、政治、经济等再重要,也带有手段性和局限性,惟独艺术,贯通着人类的起始和终端,也疏通着每一个个体生命的童年和老年,天赋与经验,敏感与深思,内涵与外化,在蕴籍风流中回荡着无可替代的属于人本体的伟力。

一个富于艺术修养的人,尽管他的外在境遇未必良好,他的内在精神生活一定比别人丰盈而充满活力。他永远不会真正地寂寞,但丁、莎士比亚、卡夫卡、屈原、李白、曹雪芹永远与他相伴。他永远不会枯窘,他会用贝多芬的耳朵、毕加索的眼睛去谛听和审视。于是大千世界变得那么富丽,他自己也变得富有。一般的人过得再富有再安逸也就是一个一般的人生,而他,全部人生节奏都被古往今来的艺术大师们充实过协调过了。因此,他是汇集着人类的全部尊严和骄傲活着。他的一个小小感受,很可能是穿越千年历史而来,而且还将穿越漫长的未来岁月。他往往童心未泯,真诚的用自己的真心,为越来越精明老滑的人类社会维系住一个永恒的童话世界。

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不管他担任什么工作,总会比其他人更能体谅人,更仁慈,更幽默,更易展现个性,更潇洒从容。许多军事家、政治家、企业家能以他们的辉煌业绩产生广泛的震慑力,但他们身上最具魅力的地方,却往往是那一份艺术素质。

如此说法,艺术修养也可以定义为一种生命的独特存在状态,是一种具有重大实质性意义的人格力量,而不是人生的一层可有可无的涂料。

二、艺术知识就是艺术修养

关于艺术修养还有一种误解,即把艺术知识等同于艺术修养,甚至教育机构也把艺术知识当作提高艺术修养的基本途径。结果,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人:一提起某个画家,能够滔滔不绝地讲他的几个创作时期,以及每个时期的基本特点,但一旦让他们站在这个画家的面前,却默然以对,根本没有出现审美投入;到一个风景点,能够随口背诵一首又一首吟咏此景的古诗,但他自己对风景却没有什么感受,背诵一通便匆忙走过;看一出传统戏,能够如数家珍的说出这出戏的题材来源,改编历史,种种掌故,但如果要问一句“今天的戏好看不好看”,他却难以作出明快的第一判断……这一切我们早已习以为常的怪现象,便是长期以来以艺术知识代替艺术修养所造成的。

一个有高度艺术修养的人当然会有比较丰富的艺术知识。但是,艺术修养的根基并不在艺术知识中。艺术知识是对已发生过的艺术现象的理性记录,其本身是非艺术的。这正像知道欧洲战争史常识和拿破仑生平的人未必有真正的军事修养,因为他所知道的这些知识是历史的而非军事的。艺术知识,只是艺术修养大题目下的一种后补性、扩展性的内容。

一个人在提高艺术修养过程中,不能不在古今中外的艺术作品中长期玩味留连,这就自然而然地积累了一些艺术知识。有时,为了深化对艺术作品和艺术家的领悟力,人们也会把某段艺术史系统的了解一下。但是,只要是有艺术修养的人,他在接触艺术的过程中往往不会向学习数学史一样冷静,而一定会投入自己明快的爱憎裁断,调动足够的审美联想,甚至还会引发自身创造的激情。这样,他也就把艺术史的学习艺术化了,这种学习,与严谨的学问要求距离甚大,所学到的常常是染有很大主观性的“非纯净知识”。

三、对艺术理论的熟知就是艺术修养

总体而言,艺术理论的构架理所当然地矗立在审美经验的基础之上;但从具体的社会分工和历史承传而言,艺术理论有可能成为一项独立的职业,而前代的理论成果又往往被后代直接继承,不在经过审美经验的重新过滤。这样,久而久之,必然会造就一批奇怪的人:他们的职业是用极概括的语言在理论高度上说明艺术,而实际上他们并不懂得艺术。

在有些大理论家如康德、黑格尔身上,具体的审美感受已获得提升和升华,这很容易使有的人产生误解,以为他们对美的高层次论述全是行而上学的概念推演。其实,只要真正深研过他们的理论就不难发现,他们的审美经验不仅是丰富的,而且无疑是他们全部理论阐述的基地和参照系。因此,审美经验贫乏的人是不可能读懂康德、黑格尔关于美学和艺术的论述的。反之,立足于深厚的审美经验,倒反而能较好地领会他们所说的不少道理。不幸之至,现在有些学校的教育常常脱离审美经验而条条缕析理论,把学生们折腾得非常可怜,渐渐变成贫于审美的奴隶。他们于是疲惫地忙碌于艺术家派别的区分,作品要旨的提炼和创作方法的归纳。其实正如我们要去颐和园玩,畅快地玩就是,并不是非要弄明白颐和园的准确经纬度,地质构造类型等。

尤其是很多现代人认为,艺术就是震撼的感知,就是光怪陆离的感官刺激,就是粉饰过的所谓人生哲理……其实艺术就是艺术,艺术是代表个人生存空间的另一种语言符号,是作者表露或抒发个人情感的工具,是感知交流的特殊语言,是心灵独白向外宣泄的文化载体,是人生修养境界的真实表露。艺术最大的特质就是记录,如同文字一样,记录下创作者的探索和追求、痛苦与欢乐、挣扎和解脱、绝望和重生、生离和死别。艺术两个字本身没有什么特性可言,在艺术的领域没有绝对的对与错,没有固定的美丑定律,没有永远的传统和前卫。

那么艺术修养究竟有哪些成分结构呢?分而述之,大致有以下五点:

艺术修养的基础是艺术直觉。有了艺术直觉,那么前面所说的艺术知识则全盘皆活;反之,则全盘皆死。艺术直觉主要是指一个人对美所产生的全身心的迅捷敏感。几乎不必经过思考,你就能立即对眼前的艺术作品产生激动、震颤、厌恶、舒畅、烦腻等等感应,既灵敏又强烈,一个人的这种感应未必是高水平的,但是只要有这种感应的存在,才能使艺术知识、艺术理论与每一个活体生命接通血脉。培养艺术直觉的根本途径,只能是反复而广泛地欣赏艺术作品,扩而大之,进而欣赏生活中蕴涵着种种艺术潜能的美色。这种欣赏,是人与作品之间的一种奇妙对晤,只要是自己有亲切感、愉悦感的作品,就要尽力投入,以求获得更深切的领悟。为此,切实而有高水平的欣赏指导文章,往往比大部分的理论著作更能有利于人们艺术修养的提高。

艺术直觉的对象既是艺术直觉又是艺术形式,但艺术形式的重要性需要进一步强调。艺术修养在某种意义也可看成是对艺术形式敏感度的修养。一个人对一出戏、一幅画中的现实社会产生了深深的感动,并不能说明这个人对戏、画的欣赏已有足够的修养。真正有艺术修养的人,必然会敏感于舞台造型、唱腔设计、色彩韵律、线条结构等等形式强度,并在这种强度的震波中来领受其中的蕴涵。我们的艺术欣赏常常被作品的社会内容分析完全取代,随之而来,所谓艺术修养也常常是“挖掘”作品意义和社会内容的本事。鉴于此,我要特别强调形式感在艺术修养和艺术直觉中的至高地位,认为缺乏形式感受的所谓艺术修养大多是艺术领域之外的另一种修养。

艺术修养是一种社会性的人格素质,因此,又不能因强调直觉而把它看成是一种纯个体的东西。艺术修养有一些起码公认标尺,因此,需要先把自己的个体人格首先经历一次“从众”机制的陶冶。凡属全人类公认的世界艺术名作,要强迫自己投以积极的审美态度,学会欣赏,以取得这种社会性修养的基石,然后再来伸拓强悍的个体感受。在这里,艺术修养遇到了一个从个体到群体,再到个体的三段式演进路程。从个体直觉出发,再把直觉社会化、群体化、历史化、世界化,由此才可进入第三步,即在新层次的个体闪耀。读点书,了解点艺术史,听一点艺术理论,大体上属于第二阶段上的事,既不是起点,也不是终点。

艺术修养是一种释放性情怀,一个有高度艺术修养的人,当然有他的审美重心,但又会发散出极为开阔的辐射网,使他的审美重心有宽大而繁多的侧翼。他一定会对中等水平以上的许多艺术作品都发生兴趣,而不会把自己的审美感受禁锢在一个狭小而高雅的框范里。

说到底,艺术修养是一种在审美范畴内感悟生命的能力。历代艺术家汇聚着自己时代的人们的生命信息,通过一代又一代有艺术修养的接受,构成了生命的强力传递。屈原、李白、曹雪芹、歌德、肖邦、罗丹……靠着人们的艺术修养活到今天,而今天的人,则又靠着艺术修养汲取着前代大师们的生命能量。因此,人们对于艺术形式的直觉,实际上也是对生命形式的惊喜。在这个意义上,艺术修养与生命意识、人生感悟直接有关。

诚然,意识博大精深,包罗万象,但艺术修养的提高方法并非虚无和无路可循。不妨在举世公认的名作中,选一些最合自己心意的作品反复品位玩赏,所谓“书读万遍,其意自见”,艺术作品赏析亦如出一理。然后慢慢扩大品赏范围,在扩大过程中自然而然增加一点艺术史知识。对各种艺术形式进行了切实分析的文章和有关艺术家的传记也可读一些,力求设身处地,体察艺术家的心情和情感。读的多了,自然也会有比较和批判。凡是自己在艺术欣赏过程中真正产生了强烈感受的,都应思考一下原因,寻找自己生命与艺术生命之间的对应关系。

以上是培养艺术修养的基础,在此之后,各人可以根据不同情况进一步拓展,也可接近康德,也可许身现代派,也可沉潜文物古迹。很多人常常在没有打基础的情况下纷乱进入后期,造成“无根基推进”的悲剧,始终未能与艺术真正结缘。

不要把自己定位于艺术领域的番邦夷人,在假日或某个机会偶尔到精神家园小憩一番定会使平日的行政烦器、人事喧嚷、滔滔名利、尔虞我诈立时净化。倾听自己最纯的心跳,不久,就会走进一种清空的启悟之中,流连忘返。这决不是空乏的安慰和精力的耗散,而是秉承文明基础上真正的现代生活。逐层渐高的艺术修养必将使你的生命别具深刻与厚度。

参考文献

[1]王宏建.艺术概论[M].文化艺术出版社,2000.

[2]罗丹.罗丹艺术论[M].人民美术出版社,1978.

[3]大卫,马梅.导演功课[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4]马原.阅读大师[M].作家出版社,2002.

大学艺术审美修养篇2

关键词:艺术教育;审美能力;高职;美术;实践

艺术教育是一种培养人感知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审美教育。人们通过艺术鉴赏活动可以获得审美认知,加深对自然、社会、历史、人生的认识;通过艺术鉴赏,可以获得审美教育,得到真、善、美的熏陶和心灵上的启迪;通过艺术欣赏与创作活动,可以获得精神享受和审美愉悦。艺术教育的本质就是审美。社会发展给学生的审美观带来了极大的冲击,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技能之外,审美能力的培养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而艺术教育恰是培养学生审美素养的一个重要的途径。在这里,以高职学院美术教育实践研究为例,谈谈当前大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1 高职院校开展审美教育的重要性

随着教育规模的扩大,近年来,高职教育得到了快速的发展。高职学院的学生以专业技能学习为主,强调实践性与应用性,而审美能力的培养是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补充。学生渴求艺术知识,但面对就业压力,学历的偏见等让学生的学习重心几乎都在专业知识上面,不知不觉中忽视了对艺术审美的教育,再加上外在的诸多因素影响着学生们的审美观。所以,通过艺术教育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审美观,已成为高职院校素质教育面临的重要任铡

高职学院的发展时间并不长,对于培养专业技能型人才的高职学院应该有自己的艺术审美教育特色和适应性。并且社会的快速发展,科技文化的繁荣,当代大学生的审美观也在发生改变,对高职学院的大学生艺术审美教育功能的时代性,艺术教育手段的先进性,艺术审美教育的生活实践性,以及艺术课程设置的规范性等这些方面都需要与时俱进。

2 公共艺术教育是审美能力提高的重要途径

目前,大学生艺术审美教育的途径主要来自于公共艺术课程教育、社团活动、讲座、网络教育、艺术活动、展览等多方面。公共艺术课程教育是学生提升审美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

2.1 公共艺术课程内容的丰富与完善

2006年,教育部印发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公共艺术课程成为提高审美素养,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个指导方案也成为许多专科院校与高职院校的公共艺术课程的参考,各院校根据自己学校的教学软硬环境和特色开设了各门类的艺术选修课程。我院具有二级美术美院,学校充分利用了美术教学资源这一优势开设了丰富多样的艺术选修课程。比如陶艺课、装饰画、书法、漆饰、广告鉴赏、舞蹈艺术鉴赏与基本练习、食全食美、欧洲文化鉴赏、卡通泥塑、茶艺品制作与烧制、健与美、瑜伽、形象设计、国标舞、西方文化鉴赏、摄影、西方民俗文化鉴赏等,充分发挥了具有艺术类专业的综合院校的优势。学生根据教师上报的选修课程名单,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与需求自主选课。

时代在发展,美术作品的材料与形式也在不断发展。公共艺术选修课程的内容也在与时俱进。相比传统的美术史论欣赏类课程,在公共艺术课程的选择上学生们更愿意选择沙画、陶艺、衍纸艺术等有创新、有挑战的新的艺术形式。教学方式上,学生们也更喜欢老师互动式的教学而非灌输式的教学。这也对教学内容和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也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不断丰富和完善公共艺术课程教学内容,实现学生对美的感知,实现鉴赏和创造能力的更好培养。

2.2 公共艺术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

高职学院学生的培养主要以技能型人才培养为主,但学生的审美品位、艺术修养会不仅是个人素养的体现,也会促进其专业的发展。如我院食品专业,制作的作品中也存在视觉美的艺术,对美术中色彩、造型的理解有助于培养学生专业产品制作中创造出美的作品来。这也就要求学生在选修艺术课程的时候结合专业去选择,促进其专业的发展。

2.3 公共艺术课程的建设与创新

科技的发展,教学的发展,对艺术教育的广泛普及,艺术审美教育资源与教学条件、手段都在发生变化,艺术审美教育的深入与持续应与时俱进。因此,对艺术审美教育课程的研究要结合时展,无论从课程设置、教学内容还是教育手段方法上都应具有创新意识。

学校主要以艺术选修课的形式完成艺术审美教育。公共艺术课程的建设要结合学校自身的硬件与软件建设情况,科学合理地设置课程,最大力度地推进艺术审美教育课程的发展与改革。

积极创建校内校外实践活动。做到课堂教学与组织参观当地博物馆、美术作品展览等艺术活动相结合,与组织文艺活动、美术大赛等活动结合。支持建设各种艺术社团,支持社团组织艺术活动,提升学生审美能力,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另外,网络发达的今天,也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实现艺术交流与教学探讨。

3 美术教学中的实践性研究与审美能力培养

艺术审美教育的本质不仅仅是在课程教育中使学生获得艺术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审美实践活动将正确的审美观和行为规范传递给学生,使其健康的发展。

3.1 艺术审美能力的培养

艺术教育是提高审美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通过艺术教育提高对美的认识与感受,提升学生们的艺术鉴赏力,并达到具有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绘画、雕塑、工艺和各种建筑艺术的欣赏课程都可以帮助我们开阔眼界,丰富知识,提高审美感受能力。欣赏者从建筑《流水别墅》中感受建筑与环境的相互交融的视觉美感;从中国画《清明上河图》让了解了北宋时期的城市生活的面貌,统一而富于变化的画面与高度的艺术概括力;从雕塑《大卫》中看到了大卫形象的崇高优美与智慧;从油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中看到了列宾对下层劳动人民的苦难生活的同情;在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等美术作品欣赏中,增加对美术作品材料的感知以及对美术作品表现形式的理解,不断获取审美感知经验,提升对美的感受和鉴赏能力。在艺术作品欣赏中感受美与丑、善与恶,获得视觉的美感和心灵的净化,这一切来自于审美色感受能力。

通过对艺术作品的欣赏,加深对艺术作品的表现语言的理解,逐渐形成正确的审美标准,得到美的熏陶。审美能力的提高也包含了审美的表现力和创造力。在对美术课程的学习中,掌握其艺术特征,深刻理解艺术的美,并将这种认识提升到审美的表现与创造能力。也就是在生活中(下转第页)(上接第页)学习中,能够具有按照美的规律表现美、创造美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能力,这是审美能力培养的最高阶段。

3.2 美术实践性研究

这里美术实践性主要包含两个方面:

一是在美术实践中掌握艺术规律提升审美修养。美术教育包含审美鉴赏类如中国画鉴赏、服饰鉴赏、中外美术史欣赏、西方建筑赏析等;艺术理论如美术史论、美学概论等;技能实践类如陶艺制作、沙画艺术、装饰画表现等。通过美术实践教学,让学生们更深刻地理解美术表现技巧与形式美感,在实践体验中加强对美的认识与体会。

二是审美能力对实践生活的指导。这里包含着教育观念的认识改进。艺术审美教育不单单是知识技能的传授,更能使学生通过学习运用艺术思维进行生活实践。艺术审美教育既能够赋予学生精神给养,又要做到与生活实践相结合。美术一些艺术课程与生活实践息息相关,如服饰文化、家居文化等。艺术审美教育也担负着认识与创造美的任务。通过艺术教育的学习,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并将学到的一些审美方面的感知与能力运用到生活中,指导生活实践,同实际生活相联系,践行日常生活的审美化。比如服装设计鉴赏,不仅提高了对服装设计的鉴赏能力,更重要的是在生活中学会衣着搭配,提升形象美感。

4 结语

加强高职院校的艺术审美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审美能力,是当前高职学院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另外,在艺术教学过程中还需不断研究教学内容与教学规律,切实为培养出具有良好审美素养并且懂专业技术的当代技能型人才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席勒(德).审美教育书简[M].上海:上海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 李泽厚.美的历程[M].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

[3] 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Z]. 2006.

大学艺术审美修养篇3

关键词:高师素描教学 教学目的 审美能力 造型能力 材料技法

印象派大师德加曾经说过:“绘画拒绝素描的体验,就意味着它拒绝开始”。素描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素描教学是高等师范院校美术专业的重要课程,也是美术专业的重要基础课。在美术专业学习中,素描的训练具有重要的地位。素描也是艺术家对自身艺术的探索和艺术修养的培养的开始。从美术史上看,任何一位大师,其艺术语言风格的确立,最早都是从素描开始的。 建国以后,中国的美术教育基础教学大体因袭前苏联学院艺术的教育模式,素描教学主要是参照契斯恰柯夫教学体系;契斯恰柯夫教学体系作为一种素描教育教学模式,有其自身的完整性,系统性和科学性,但是,契式的教学体系在中国的高等师范院校美术专业的推广有着特定的历史背景。从艺术形式的多样化特点来看,这种素描教学体系势导致了我们现在的教学环节流于惯性,最终导致审美主体对客观对象的认知和表现趋向概念化、简单化、单一化。长此以往,主体的审美情趣将会迟钝、萎缩。这种片面追求绘画技巧训练,更多的把绘画技能的高低作为衡量教学质量的标准,忽略学生艺术素质的培养。长期以来,我们在教学中,十分注重对学生造型能力的训练,各个美术院校和师范院校美术专业都把素描作为基础重点课程。然而,在当今高师素描教学中,素描的学习一直停留在习作训练的阶段,从教师到学生,仅仅把素描教学作为习作来训练,简单的训练学生造型的能力为教学目的,单纯的日复一日的练习造型、线条、调子, 从而导致了学生对艺术的理解和认识不清,没有任何个人的艺术观念和艺术认识,艺术审美和艺术素养无法提高,艺术思维的训练无法完全展开。任何美术专业训练的结果都是以作品创作的形式出现,而这样的素描教学是无法训练学生的创作思维的,学生的素描训练与创作严重脱节,学生没有任何创作能力。整个美术专业教育结果只是培养了一批会画画的“手”而已。

在当今高师素描教学的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对高师素描教学的模式重新调整和改革,我们就应该明确的是高师素描的教学目的。我们必须改变以往以造型能力的提高作为目的的单一教学模式,首先,我们必须以提高学生艺术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为核心,这样才能改变学生“学技术”而不是“学艺术”的客观现状。 围绕这个核心,才是提高学生的造型能力和对材料技法的熟练掌握使用。

素描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既然它是造型艺术的基础,他必然是以审美的训练为主要目的的。造型艺术是以作品的形式出现在观众面前的,作品打动观众,最重要的是打动观众的心灵,这就需要艺术家具有很高的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而不是仅仅依靠精湛的技术。艺术家实际在观众面前展示的是他的艺术精神,体现的是他的艺术修养。在文艺复兴时期,有很多具有精湛绘画技术的画家,特别是样式主义画家,各个造型精准、动态生动,技法精湛,可是又有谁达到了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菲尔的艺术修养和艺术高度呢?又如:20世纪的卢梭,凡•高,都没进行过美术院校专业的基础训练,就凭他对艺术的热情,和对生活的深入体会,通过自身对美与艺术的独特认识,创造出了卢梭艺术的“天真”和凡高艺术的“热情”,对后世的绘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由此可见,造型艺术的基础不是简单的只有技术,不是日复一日的单纯训练造型训练就有了造型艺术基础。造型能力和技法的训练是素描教学中重要的一个方面,但决不是素描教学的最终目的。

作为造型艺术的基础是包括很多方面的,除了我们经常说的技法、造型,还有对美的认识,世界观的认识,情感的审美等。我们经常说艺术来源与生活,高于生活,那么造型艺术的基础应该有生活的认识因素在里面。所以,作为造型艺术基础的素描,就应该包括以上的种种因素。只有素描教学的目的核心是提高学生艺术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这样,学生才会在生活中发现美,去捕捉生活中的种种艺术的元素,才会找到高于生活的艺术表现形式,才会在今后的作品中表达自身对美与艺术的独特认识。我们不会相信,一个天天就会在画室画模特习作的学生能对艺术有多大的认知,顶多是个高超技术的画匠而已。没有思想的画画,具有再高的技巧也只是个机器。我们培养了四年的美术专业学生,创作如何搞、创作画什么都不知道,这不得不说是个悲哀!产生这个现象的根本原因就是在基础教学特别是素描教学中,忽视对学生艺术审美能力训练和艺术修养的培养。

素描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 同时,从文艺复兴绘画大师丢勒的素描开始,素描已经成为独立的画种,有很多优秀的素描作品传世至今。作为独立的画种,素描的目的和其它画种没有区别,都是画家内心深处情感的表达。这时的素描不仅仅是为了训练造型能力和技法了,在教学中,应该鼓励学生从传统的习作素描中走出来,回到素描作为艺术的本质上来,在习作中,渐渐的融入自己独特的审美,寻求自己个性化的素描语言,这样有助于学生形成独立的艺术观、审美情趣。 在这一核心目的下,造型能力的训练和材料技法的训练就有的放矢了,学生才能真正去研究学习绘画艺术语言的本体。

造型能力的训练和材料技法的训练是作为提高学生艺术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的具体实施方式来出现的,在这一问题上,我们现在的素描教学中反而本末倒置了,只是漫无目的训练造型能力和技法,不去研究绘画中最本质的内在审美和艺术精神。造型能力的鉴别在当代美术的发展中已经走向多元化,有古典造型、写实造型、具象表现造型、抽象主义造型等等,学生没有一定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如何去训练造型能力,这种没有目的的训练只会越画越糟,这种所谓的造型能力的训练也只能是空谈。高师的素描教学中,在造型能力的训练上,首当其冲要训练学生对客观事物造型的观察能力、形体结构的表现能力、构图能力。其次就要训练学生对客观事物的再创造能力,通过对客观事物的再创造,发现客观事物的审美构成因素,再通过形式语言将其表现出来。例如:素描中线的训练,不能仅仅满足于用线画出形体结构关系,还要引导学生研究线条本身,如何发挥出线条本身的审美特质。对于材料技法更是当前素描教学中的薄弱之处,一个班学生画素描,全是白纸铅笔,全是一种方法步骤,这哪里是美术教学,整个是“美术技工培训班”。材料技法其本身就是素描语言的组成部分,起本质就具备很强的独立审美特质,在当代绘画中,材料甚至从“工具”“手段”中解放出来,自立为直接表达内容的基本艺术语言。研究材料技法本身就是研究审美,其训练的本质就是提高学生艺术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在教学中,我们应该通过提高学生造型能力和训练学生熟练使用各种材料技法,达到提高学生艺术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的目的。

综观整个高师美术专业的素描教学,长期以来教学的重点一直是训练学生的造型能力和材料技法,一直忽视对学生的艺术思维和艺术审美的训练,造成这一问题的关键就是对高师美术专业的素描教学的教学目的认识不清,对训练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培养学生的艺术素质一直忽视。当下的高师美术专业的素描教学必须以提高学生艺术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为核心,围绕在这一核心,展开对造型能力的训练和对材料技法的训练。这样高师美术专业的素描教学才是目的明确,整个素描教学才趋于合理,才有利于学生专业学习的良性发展,有利于引导学生形成具有个人特点的艺术观,具有个性化的风格语言。这样才能充分达到高师美术专业的素描教学的教学要求。

参考文献:

[1]靳尚谊、周至禹、谭 平:《现代西方素描鉴赏与研究》,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2]王大根:《美术教学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3]王宏建、袁宝林:《美术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4]贡布里希:《艺术发展史》,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5]吴宪生:《素描教学新论》,安徽美术出版社。

大学艺术审美修养篇4

关键词: 艺术 历史 大学生 健全人格

中国是个极富艺术韵味的的国度,在中国古代绘画中无论是萧瑟的秋景、丛山中的苦旅,还是春光中的飞鸟、危崖上的雏鹰,只要大千世界中,都会包藏着深厚的人生意识。在中国古代的建筑中,亭台楼阁,池馆水榭,映在青松翠柏之中,花坛盆景,藤萝翠竹,点缀期间。置身此地,静听着流泉拨清韵、古槐弄清风,这也是人生一美的享受。

中国艺术所承载的知识面也非常广泛包括公共艺术、宗教、心理、民族风情等多个领域。

一 公共艺术是民族的时代代言人

有的学者认为中国是缺乏公共艺术的的国度,其理由主要是中国自秦统一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中国一直是中央集权制的政体,即"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其实是家天下的时代,没有真正的民主思想产生,这样的社会哪来的什么公共艺术?

这样的说法似乎有点以偏概全,公共艺术包括历史、民俗、心理、宗教、 政治文化等多个领域。据记载,秦始皇三十五年,开始修建阿房宫,有三分之二个故宫那么大,工程之大可想而知,直到秦始皇死的时候也没有建完。除此之外他死后准备了豪华的陵墓,这就是骊山墓。这座陵墓高五十于丈,周围五里多,内筑各式宫殿,陈列着各式奇珍异宝、石质铠甲。用明珠做成日月星辰,用水银做成江河湖海。阿房宫以及骊山墓都是那个时代的文明代言人,代表那个时候的风情与艺术、历史与政治文化,怎么能说中国是个缺少公共艺术的国家呢?

除此之外,还有信徒参拜顶礼的庙宇,还有宗法集团的宗祠家庙,还有为烈士先贤建立的陵寝,有一定私密性但是又是开放的,都是让公众参与的,而且又是那个时代最具代表性的表现形式,这其中的山川之空寂幽静与建筑之庄严肃穆达到了和谐相生、几近完美统一,那么又怎能说中国历史上缺乏公共艺术?

源于中国传统文化《礼记・大学》对人的教育准则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要治理好国家的人,就得先整顿好自己的家,要整顿好家的人,要先进行自我修养......

二 艺术修养是有助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大学生和艺术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大学生与艺术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艺术需要大学生地继承和发扬。现代大学生普遍存在着人格破碎、心里障碍等严重片面发展的现象,而帮助大学生消除这种异化现象以及塑造完美人格的最有效的途径。

对其进行艺术教育,艺术修养可以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使他们可以发现大自然的植物、动物以及形形的人群,会发现许多新奇而又极其美丽的形和色。使他们心灵就开阔、增长科学知识,大大的培养了探索大自然的兴趣。我们要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学着去感知和领会大自然中的一切,学着在心灵深处去感受美、发现美、创造美。生活本身就是艺术,我们应该充分感受生活、热爱生活、创造生活,在生活中汲取艺术的营养,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得到更高尚的艺术享受,从而增强对生活的感情。

大学生要做一个博学而又有内涵的人,高品质和好气质又是一个"完全人"的外在表现。一个大学生也许不知道自己明天的道路是什么,更不会料到将来会发生什么样的事,但无论怎样,应该学会做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不论他处在什么样的环境中,都能潇洒从容地面对。

综上所述,艺术修养可以定义为一种生命中独特的人格魅力,是一种具有高尚品质的内在修养,而不是人生可有可无的一部分,艺术源于生活中,是一种在审美范畴内感悟生命的能力,从而提高思想道德修养。

三 古代的孔子、董仲舒,近代的王国维和蔡元培的艺术教育观

中国古代最关心和重视艺术教育的是孔子。最能体现孔子的艺术教育思想的,是他的"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他把诗、礼、乐作为人生修养的三个相互关联和依赖的方面。

汉代的董仲舒大力推崇上古教育,大力倡导以社会为场所的乐教,他认为音乐与诗歌都是先王之道的显现,也是用来作为教化百姓的工具,用"乐教"来化民,是一种最直接与最易行的途径。

近代,美学大师王国维最早提出"美育"的概念来改造国民精神。他说,"教育之宗旨"在于培养"完全之人物",即各种能力得到调合的"全面发展"的人物。完全之人物不可不备真善美之三德,欲达此理想,于是教育之事起。教育之事亦分三部:智育、德育(即意志)、美育(即情育)是也。"强调审美和艺术的独立地位,将美育与智育、体育、德育并列。 被人们誉为"美育之父"的蔡元培,在王国维建立的艺术教育基本架构下来进一步发展。美的普遍性、共通性是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的理论基石。他还认为,审美的无利害特征是消除人与人之间的等级偏见和利己自私的利器。

综上所述种种美学观点的追述中,我们总结为:不论是古代的,还是现代的,都有一个共同的认识:强调通过文化修养和艺术教育,提高审美能力,培养审美趣味,塑造完美人格;不仅生存于现实,还要超越现实,才能有高尚的精神生活,才能觉得人生有价值,才能达到高度自由的人生境界,获得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

艺术在审美过程中参与了社会各各方面,并且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发挥。艺术是将认知、情感和意志相互作用的有机统一。艺术是在意志的调节下,以理性思维去深刻地探究其内在光芒,有意识、有目的地开放自己的思维意识和视野,体会艺术中深刻的审美内涵,使艺术的审美认知得到更深一步的发展。"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以高明的见识抑止偏见,吸收真善美,拒斥假恶丑。

艺术教育是使人类消除异化的有效途径,是实现完美人格行之有效的方法。因此,在学校开展艺术教育,是消除学生片面发展、人格破碎等异化现象的必要的、有效的途径,它对学生完美人格的塑造,将其培养成为全面、健康的优秀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苏珊・郎格著.艺术问题[M].伦敦1957年版.转参照朱狄著,当代西方美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2]彭代明;;羌族民间艺术的认同及审美变异[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2期

[3]高蔚;;天地元声:诗的原初生命形态[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4]谢健;冯建国;;李煜词中的女性审美意象和艺术自叙性[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大学艺术审美修养篇5

【关键词】普通高校 公共音乐教育 审美 育人

【基金项目】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课题(SK2012A102);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2011HGXJ1517)。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1-0218-02

引言

音乐教育是高等学校进行美育的一门基础性学科,它以音乐为媒介,培养大学生正确的审美观,提高他们的音乐审美能力,把他们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开展音乐审美教育的研究,是对音乐教育本质性能最准确的把握和体现。正如柏拉图所言:“音乐教育除了非常重视道德和社会目的以外,必须把美的东西作为自己的目的来探究,把人教育成美和善的。”[1]随着高等学校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素质教育关注程度的日益提高,在普通高校中开展音乐教育已渐成共识,并确立了“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思想,音乐审美教育的育人功用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这里笔者根据公共艺术课的特点,结合教育的原理,提出在普通高校音乐审美教育中需要注意处理好几组关系。

一、音乐审美教育中教师、学生的关系

音乐审美教育,大体涉及三个方面,即音乐作品(审美对象)、教师(施教者)和学生(受教者),它们共同组成动态的审美网络结构,缺一不可。这个网络结构以音乐审美对象为中介,施教者和受教者主体心理活动的共同参与,使音乐审美信息得到进一步发掘,审美体验的深度不断加强。

音乐教师是音乐文化传承和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他们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审美教育的质量,在具备一定的音乐素养的前提下,“求真、务善、尚美、创新”的心理品质和个性特征,是音乐教师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教师要以崇高的审美思想、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趣味,先进的教学理念、娴熟的专业技能,引导学生通过健全的音乐心理活动接受审美教育,在教育过程中要善于与学生沟通,相互学习,教学相长,不断提升自己的审美水平。

就审美主体的学生来说,他们是接受音乐审美教育的对象,教育的成效从他们身上可以体现出来,因而他们就成为音乐审美效应的最终落实者和体现者。一般来说,大学阶段是青年学子人生观和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他们的社会生活日益丰富,自我意识逐渐成熟;情感两极性比较突出,对生活充满激情;对事物的认识不断深化,逻辑思维能力急剧增强。在音乐审美教育中,要针对青年人这些心理发展特点,怀着满腔热情和积极的态度,激活或唤起他们的参与意识,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及情感。

提高音乐审美教育质量是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的。教师在音乐教育的全过程中,应坚持以审美教育为核心,要充分重视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因人施教,因需施教,根据学生不同的情况和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努力培养和提高学生鉴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让学生在愉快的音乐实践活动中,主动地去发现音乐、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并在一定基础上创造音乐。

二、音乐作品思想内容与艺术水平的关系

音乐作品思想性与艺术性的关系,既是艺术创作中的一个主要问题,也是音乐教育中的一个重要问题。音乐作为审美媒介,在审美教育中,传递着美感信息,是审美效应赖以形成的客观物质依据。《荀子・乐论》云:“乐之入人也深,其化人也速”。值得我们注意的是:音乐是一种极为强大而在道德方面却处于游移状态的力量。它的所有功能都可以用作积极的或消极的目的。

美育是我国高校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毋庸置疑必须首先保证美育内容思想性要高。但是,美育的主要特点又是通过一定的艺术形式来表现和实现的,因而“缺乏艺术性的艺术品,无论政治上怎么进步,也是没有力量的。”[2]音乐具有使人素质得以全面提高之作用,是指那些被大众普遍公认的优秀音乐作品,而绝非是不加选择的任意一首音乐作品都有此功效。否则,不仅素质得不到提高,且身心都可能受到不良影响。我们要求的是思想内容好、艺术水平高的艺术作品,即高度的思想性与完美的艺术性的统一。思想性、艺术性都好的作品,应该是进行音乐教育的主要教材;对政治上无害,艺术性有可取之处的,也可适当选用;有的作品艺术性虽较强,思想内容腐朽的作品,教学中绝对不能选用。因为只有那些高尚的、优秀的、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时代精神风貌的音乐作品,才能起到净化心灵、升华境界的育人作用,才能使人身心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如歌曲《国际歌》、《义勇军进行曲》、《黄河大合唱》、民歌《茉莉花》;及贝多芬、莫扎特等国外著名音乐大师的一些杰出交响乐、协奏曲,无不堪称是各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这些渗透着人类文化精髓的艺术瑰宝,是音乐家丰富的社会生活、崇高的民族情感、独特的艺术风格与高超创作技巧的完美体现。它形象地表达了一个民族的欢乐与悲伤,气质与理想,展现了一个民族的聪明才智和其光辉灿烂的艺术文化,才应成为音乐教育和音乐欣赏的主要内容。因为这些音乐作品是最容易引起青年学生情感上共鸣的作品。当这种情感上的共鸣融入音乐中后,就会产生巨大的民族凝聚力,就会激发起人们强烈的爱国热情。

重视音乐作品的选择,关系到教育的成败,只有优秀的作品才能使大学生在感受音乐美的精神愉悦过程中,情感得到升华,进而产生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

三、情感体验与知识技能学习的关系

培养学生音乐的情感体验能力是审美教育的重要环节。美的表现存在于音乐艺术形象之中,美育的特点之一就是以美感人,以情动人,具有情感性。音乐教育是以情感体验为中心的感性教育。情感是艺术的血液,情感是艺术的生命。艺术家通过作品表现的情感,也代表着人类共同的情感,因而才有可能在情感上感染接受者。音乐是情感艺术, 情感的表达是音乐艺术最基本的表现功能,是音乐的灵魂。离开了情感的体验与抒发, 感知与表现也就不是音乐了。

情感体验又必须以审美认识为基础。音乐与其他姊妹艺术相比,它的无语义性,不具形性决定了音乐的情感不是任何人都能准确、深刻感受到的,只有对审美对象充分感受、有所理解,才能产生和加深对情感的体验。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说明理论修养对解读音乐作品的重要。如果不具备音乐基本知识与技能就谈不上音乐审美修养,难以提高修养层次。对非艺术类大学生来说,音乐理论知识的掌握不能像对待艺术专业学生那样作过多过高要求,大学生可根据自身情况掌握音乐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因此,在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过程中,传授一定的音乐审美知识是必要的,但不是唯一的。

审美认识是情感体验的前提,情感体验又是对审美认识的深化。要把知识的学习与情感体验有机结合起来,统一起来。摒弃把音乐知识和技能作为课程首要目标的做法,重视情感体验,通过音乐教育开发审美主体的创造潜能,寓教于乐,寓理于乐,寓乐于教,以情动人,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在音乐体验中获得真、善、美,培养全面、和谐、充分发展的个体。

四、艺术素质与文化修养的关系

音乐的美不仅表现在它的外在形式中,还表现在它所蕴含的丰富文化内涵之中。只有深入地了解了音乐作品所蕴含的文化内涵,才可能真正地理解好一个作品。同样欣赏一首作品,有人听了感慨万千,心灵深处受到强烈的震憾;而有的人却缺少这种感受,甚至充耳不闻。这些不同的反应体现了人们不同的文化修养、生活阅历以及对音乐艺术的不同层次的感受能力和欣赏水平。马克思说过,你要欣赏艺术,那么你应当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

提高大学生艺术素质,是普通音乐教育的基本目标。所谓艺术素质,是指人们依照美的规律进行艺术欣赏和创造的基本心理素质,以及相关的知识技巧和技能。艺术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受教育者对作品的接受程度和艺术表现水平。音乐教育应当在具体可感的审美实践中,使学生的艺术素质逐渐发育和成熟起来。

提高文化修养是普通音乐教育的较高目标。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音乐是每个文化人的必修课,目的是在于修身养性,培养自己的情操,提高自身的素养,使生命过程更加乐美好。音乐是社会的文化现象和人类的精神财富, 她的光辉使人类文化更加璀璨更加丰富多彩。音乐作品是人类精神文化的结晶,领会其中蕴藏的文化内涵,对于人文精神的培养和文化修养的提高至关重要。

艺术素质与文化修养既有区别,又有联系。音乐教育就是使学生在音乐世界里了解艺术知识,接受美的熏陶的同时,受到良好的文化教育。知识积累得越多,社会经验和阅历越丰富,对于提高自身思想品德修养、人生价值观、文化艺术修养,有着重要的意义。文化、艺术修养的共同提高,才是音乐教育培养大学生人文精神的一个重要目的。

五、教学内容规范性与自主性的关系

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对于大纲规定的内容教学,通过教师的讲解、示范注重加强对学生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也可通过小组间的互动、互补,使学生各尽所长,各显其能。除教学大纲规定内容外,可适当放宽让学生自主地选择相关的音乐作品。音乐作品的形式和种类很多,古典的和现代的,中国的和外国的 ,高雅的和通俗的等等,其审美价值虽然基本一致,但由于受到性别、阅历和性格的影响,学生对音乐作品的兴趣和爱好也不尽相同。在音乐教育过程中要承认差异,尊重个性,从关心个体发展入手,努力营造宽松、自由的教学环境,让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有所侧重和选择。

教师要科学设计教学方案,普通高校音乐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设计上就不能机械地套用专业音乐课的教学模式,而要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符合当代青年学生的特点和审美需求。在现实情况下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是应该侧重于听赏,应尽可能多方面、多角度地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音乐作品和音乐实践活动,拓展学生的音乐视野,以音乐欣赏为主体、讨论讲解为辅, 努力培养大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内容的教学模式。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开设偏重于不同内容,体现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多元化内容的音乐选修课程。如我校开设了《交响音乐赏析》、《民族民间音乐》、《流行音乐鉴赏》、《音乐基础知识》、《电影音乐赏析》、《音乐美学》、《合唱与指挥》等课程,便于学生们选择。

有选择性地把教材里的一部分音乐,与师生共同自选的一部分具有前沿流行音乐元素的音乐,结合在一起,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欣赏和表现能力,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运用直观教学手段,实现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既能让学生学到书本上一些对他们来说很枯燥的音乐,又能让他们学习到自己喜爱的音乐,并能了解更多流行前沿的音乐元素,这就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热爱音乐课的激情,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新知识的欲望。

结语

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是一种以普及性为主的艺术教育,它的教育对象是全体在校学生,处理好以上几组关系,有利于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和兴趣,使学生把音乐作为自己的生活需要,提高受教育者的艺术素质和文化修养,促进大学生人格走向完善。音乐是人类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音乐以其特有的方式发挥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今天,它不仅成为人们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劳动中必不可少的精神食粮,而且也是整个社会文化建设及其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3]无论是社会进步、民族振兴,还是学校全面发展教育,音乐教育的价值都不可低估。如果说,一个没有音乐的社会和民族是不可想象的话,那么,一个没有音乐的人生和没有音乐教育的学校,同样是不可想象的。

参考文献:

[1]何乾三.西方哲学家文学家音乐家论音乐[M].人民音乐出版社1986,10页

[2]《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871页

[3]廖家骅.音乐审美教育[M].人民音乐出版社,1993,第1页

作者简介:

大学艺术审美修养篇6

[关键词] 欣赏 艺术修养 审美能力

艺术欣赏、艺术创造和艺术批评都是人们进行艺术实践的活动。通过欣赏优秀的艺术作品,可以给人带来美的享受,培养艺术精神,了解相关的艺术知识,从而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水平。

一、审美能力的提高

艺术欣赏不同于科学认识,“它是一种审美活动,是在审美需要驱动下、审美意识调控下,调动审美感知、想象、情感、理解等多种心理功能,对艺术作品进行观照、体验和悟解活动,遵循的也是一种情感逻辑,是更突出情感和理解。”审美能力是艺术修养的组成因素之一,通过艺术欣赏来提高审美能力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欣赏优秀的艺术作品,体会作品中的艺术美,二是通过欣赏艺术作品,通感艺术家的审美情趣。

审美能力的提高和艺术作品格调的高低有很大的联系。审美情趣在于对艺术欣赏的格调,高雅的艺术作品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而低俗的作品则会给人带来不良的影响。因此在欣赏时,除了要多听多看多比较之外,还需注意质量,也就是要欣赏优秀的艺术作品。歌德认为,鉴赏力不是靠欣赏中等作品,而是要靠欣赏最好作品才能培育成的。如果整天沉浸在普通的流行歌曲中,欣赏水平是很难提高的,更谈不上艺术修养的提高了。在艺术作品中包含的客观因素,已不同于自然形态的生活原型,它集中了生活形象中的精粹,愈是优秀的作品其艺术形象的审美特征愈鲜明。因此欣赏优秀的艺术作品有助于审美能力的快速提高。例如影片《音乐之声》中有很多优秀的音乐作品值得欣赏,如《雪绒花》、《哆来咪》和《孤独的牧羊人》等。作曲家理查德罗杰斯善于在复杂的节奏中寻求一种惊人的和谐,旋律自然、流畅而简洁,但简洁中又显示出高度的技巧,让凡是看过这部影片的观众,无不沉浸在优美动听的乐曲之中。

艺术欣赏是对艺术作品的观照和体验,艺术作品是艺术家由对社会生活的观察、体验和感受而形成的审美意识及审美情感的物化形态。艺术作品中饱含着艺术家的审美理想和思想感情。在欣赏时,就会感受到艺术家独特的审美情趣。但是如何感受呢?这就涉及到艺术欣赏中的共鸣问题。所谓共鸣,本来是物理学上的一个名词,两种振动的频率相同的物体,其中一种振动,也会带着靠近它的另外一种振动起来。这种现象就是共鸣。艺术欣赏的共鸣是指欣赏者在欣赏艺术作品时受到感染而激发出的情感变化。创作者和鉴赏者的思想感情借助于艺术作品相共鸣,创作者的心底最深处的一种震动,一直传达到鉴赏者的心底最深处。欣赏者通过艺术作品与创作者建立心灵沟通,通感创作者的思想情绪,从而触动欣赏者的情绪、思想、精神、情调。读者得通过了作品,而体验作者心里的内容,唤起读者“心中的琴弦”的反响,即读者对于作品发生情绪、思想、精神、情调的活动,而体验作者的审美情趣。比如中国“第五代导演”张艺谋的代表作《红高梁》便是采用纯红色作为全片主色调,大片大片的红色在画面闪耀流淌,给观众以强烈的视觉刺激和心灵震撼,体现了色彩的造型美和抒情写意功能。

二、培养艺术精神

艺术精神是艺术修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指某种艺术理想、气质、态度、追求等人文精神。从艺术作品对于人生的影响来看,它影响于人生的力很大,欣赏高尚的艺术作品能把人心潜移默化,养成健全的人格。愈是优秀的艺术作品,它的艺术描写愈生动愈深刻,艺术形象愈鲜明愈典型,愈能引起人们的欣赏兴趣。

时代在不断地变迁,但人本身所具有的对“美”的,对“真”的追求却并没有改变。艺术是真实的,艺术的发展贯穿整个人类的发展史,那些真正反映人性本身问题的作品,那些直击人类心灵的作品,是“历史性的作品”,是伟大的作品。欣赏这些作品,会净化我们的心灵,培养崇高的理想。例如影片《辛德勒的名单》中有这样一段情节黑白的影片中突然出现了一抹鲜红色,那是一位长得非常可爱、穿着红裙子的小女孩。街上有法西斯在抓犹太人,那个小女孩快步走进临街的一所房子,然后便躲了起来。好多犹太人都被抓了起来,没见到其中有那抹红颜色。之后影片又回归黑白世界,直到影片放映法西斯清理犹太人的尸体那一镜头时,突然在卸下的死尸堆里,又出现了那一抹红色,那令人惊诧、令人扼腕的红色。很快地,那抹红色被黑白色湮没了。目睹这一切的辛德勒也同样经历着剧烈的心理变革。这个过程是情节中至关重要的转接。影片最终揭示了一个主题——人类的良知在任何恶劣的境况中都不会完全地泯灭。该片具有极高的艺术性,它的思想的严肃性和非凡的艺术表现力都达到了几乎令人难以超越的深度。任何一个有血有肉、热爱生命、热爱人生的人都不会对这样的艺术作品无动于衷的,这就是优秀的艺术作品、伟大的艺术作品。在其它的艺术门类中也有这样的不朽之作,例如罗伯特·怀斯的经典影片《音乐之声》、罗丹的传世名作《思想者》及曹雪芹的文学巨著《红楼梦》等等,还有很多前人留下的瑰宝值得我们去学习、去欣赏。欣赏这些优秀的艺术作品,能够净化心灵,培养人们对崇高理想的追求。

三、积累艺术知识

艺术知识是艺术修养的基本构成因素之一。欣赏艺术作品可以增长欣赏知识,如关于共鸣、什么是真正的鉴赏等等还能丰富艺术史、艺术流派和艺术风格等相关知识,如巴赫的《三部创意曲》,该曲运用了复调手法,富有巴罗克艺术的风格,其特点是文艺复兴盛期的严肃、含蓄、平衡。通过欣赏这部作品,能对前期古典乐派的艺术风格有所了解。

总之,通过欣赏艺术作品和创作者产生心理共鸣,来体验其人生观,社会观,自然观或宗教观等等,使自己的心灵得到净化,从而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

大学艺术审美修养篇7

关键词: 孟子; 新儒学; 生态美学

Abstract: With the interpretation of Moncius's conception of cultivating moral character, Du Weiming intended to continue Xu Fuguan's investigation in his “Chinese Spirit of Art” to exploit the concern of ecological aesthetics, hence introducing a new subject and means of aesthetic study, that is, ecological aesthetics. Du's new understanding deserves a close concern from scholars of ecological aesthetics.

Key Words: Moncius; cultivating moral character; coincidence; art of hearing; ecological aesthetics

20世纪80年代以来,现代新儒学日渐成为“显学”。它作为中国较早地进行中西、古今文化融会思考的学派,不仅其价值得到肯定,更成为如今学者探索如何建构中国本土的现代文论、美学、哲学等的典型个案。新儒家学者以儒统庄,以儒统佛,以儒家精神会通西方思想,完成传统文论、美学、哲学某种程度的转型,形成不同于其他学者、学派的阐释。就在这种阐释的重建过程中,有一个值得当下美学界关注的现象,那就是三代新儒家学者已经自然而且必然地完成的“新儒家人文主义的生态转向”:这种转向最早体现在熊十力先生提出的发人深省的自然活力论,还有梁漱溟强调以调和折中的态度对待自然。再就是后来,台湾、香港、大陆的三位领衔的新儒学思想家钱穆、唐君毅和冯友兰不约而同地得出结论说,儒家传统为全人类做出的最有意义的贡献是“天人合一”的观念。[注: 参见杜维明《新儒家人文主义的生态转向:对中国和世界的启发》,载《中国哲学史》2002年第2期。]这一结论似乎并不是什么全新的发现,但从他们对于此观念所作的阐释来看,这种发现也不是在复述传统的智慧。事实上,他们不仅是在回归那个他们钟爱的传统,也是为了当下的需要来重新理解这个传统。如果说新儒学的生态转向在一开始还不是有意识的,那么到了杜维明这里,则已完全成为一面明确的旗帜。他接着第一、二代新儒学往下讲,不仅完成了所谓“生态转向”,并且还将这一转向带进对中国美学的全新思考。

一、 中国艺术精神里的人格修养

在现代新儒家三代学者中,第二代台港新儒家的徐复观对艺术和美学探讨较多,并且有着自己较为系统的美学思想,这集中体现在其《中国艺术精神》一书。他认为,在中国哲学和历史上,《庄子》集中体现了审美主体性在中国的诞生,而儒家思想中所确立起来的道德主体性,同样充满着深刻的美学内容。徐氏主要探讨了庄子与孔子的美学思想,但却很少提及孟子。杜维明先生正是看到了孟子在中国美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因而特撰文接着徐复观往下讲,为《中国艺术精神》补充了一个“续篇”。

杜维明先生在《孟子思想中的人的观念:中国美学探讨》一文中集中考察孟子的修身观念是如何同中国艺术理论相关联的。他开篇即说道:“徐复观先生在他的《中国艺术精神》一书中指出,儒家和道家都确信自我修养是艺术创造活动的基础,这与艺术的根本目的是帮助人们去完善道德和精神的品格的陈旧观点恰恰相反。它提出了一条解答艺术本身是什么,而不是解答艺术的功能应当是什么的思路。在这个意义上,艺术不仅成了需要把握的技巧,而且成了深化的主体性的展现。”[1]280他正是顺着徐先生的这一思路去进一步阐发孟子的修身观念的。

欲了解杜维明的美学思考,先应明确徐复观是如何阐释“修养”与中国美学的关系的。徐复观所说的“修养”,乃是一种“人格修养”,是指“意识地,以某种思想转化、提升一个人的生命,使抽象的思想,形成具体的人格”[2]362。中国只有儒道两家思想,由现实生活的体悟和反省,迫近于主宰具体生命的心或性,由心性潜德的显发转化生命中的夹杂,而将其提升、纯化,转而又落实于现实生活之上,以端正它的方向,奠定人生价值的基础。所以,徐氏认为,只有儒道两家思想,才有人格修养的意义。

徐复观强调,人格修养常落实于生活之上,并不一定发而为文章,甚至也不能直接发而为文章。因为就创作动机来说,人格修养并不能直接形成创作的动机;就创作的能力来讲,在人格修养外还另有工夫。同时文学与艺术创作,并非一定有待于人格修养。但人格修养所及于创作时的影响,不像一般所谓思想影响,常是片断的、缘机而发的,它是全面的、由根而发的影响。而当文学艺术修养深厚而趋于成熟时,也便进而为人格修养。另外,作品的价值与人格修养有密切关系。徐复观指出:“决定作品价值的最基本准绳是作者发现的能力。作者要具备卓异的发现能力,便必须有卓越的精神;要有卓越的精神,便必须有卓越的人格修养。中国较西方,早一千六百年左右,把握到作品与人的不可分的关系,则由提高作品的要求进而提高人自身的要求,因之提出人格修养在文学艺术创造中的重大意义,乃系自然的发展。”[2]363一言以蔽之,人格修养与艺术在最高境界上有其自然的结合,具有共生性。儒道两家所成就的人格修养,不止于文学艺术的根基,但也可以成为文学艺术的根基,一旦发而为艺术精神的主体因素,便对中国艺术产生决定性的影响,进而主导着中国艺术发展的总体方向。在中国,作为一个伟大的艺术家,必以人格的修养、精神的解放为技巧的根本,为境界的根本,正所谓“外师造化,中得心源”[3]卷10。因此,徐复观在对传统艺术活动的考察中所发现的人格修养与艺术的这种微妙的关联,乃是中国艺术精神的特质所在。

综观中国古典美学,自孔子始,审美一直与修养有着根本的联系。中国美学讲境界,艺术以境界为最上。正如王国维所说:“(词)有境界则自成高格。”[4](不惟词如此,中国其他艺术皆如此)而修养的归宿即是境界。由修养而达境界,此一境界,既是人生境界,亦是审美境界。在中国古人那里,人生境界与审美境界何以相通?在现代人的生存境域中,世俗的人生何以成为审美的人生?杜维明先生有进一步的挖掘。

二、 孟子修身观念的生态美学精神

徐复观告诉我们,要想真正了解中国艺术精神,必须从修养的工夫透进,方能得其三昧。杜维明显然认同这一结论,因而才顺着这种美学研究的方向,去挖掘孟子修身观念中所蕴涵的现代美学精神。那么,杜维明进一步阐发“修身”的出发点是什么,他是如何理解“修身”的,他对“修身”作了怎样的引申,引申的意图何在呢?

首先,他澄清,自己的真正目的并不在于探究与道家美学所不同的,或是作为道家美学之补充的儒家美学存在的可能性,而是想尽量开发这两种传统学说所共有的象征符号资源。他明确指出:“把徐先生的分析推进一步,我认为,把修身作为一种思维模式,比起人们试图系统地将传统分梳为道家和儒家来说,也许出现得更早些”,[1]296“儒家强调的人文主义,也许初看起来与道家的自然主义相冲突。但是,按照他们对自我修养的共同关注,我们不能说儒家坚持社会参与和文化传承与道家追求个人自由不相容。道家批评儒家的礼仪,儒家批评道家的避世,都体现一种对话式的交互作用,它反映出两家之间存在着更深沉的一致”[1]198。可见,杜维明并不是要论证孟子同中国美学有着什么特殊的关系,而是要借孟子思想生发出中国美学整体的特性。再者,他的直接目的是想通过诠释的重建去发现隐含在孟子思想里的艺术理论,进而指出某种衔接传统与现代的美学研究的方向和方法。

杜维明所用的“修身”这个概念,并不是仅仅对于人的形体而言。修身的内容实则比形体的转化要丰富得多。“身”只是一个含意有限的形象说法,非英文“body"可以代替,它其实象征了整个自我,乃儒家文化中极其丰富和庄严的符号。所谓修身,即修己,包含了自我转化、自我提升、自我超越的全过程。比之徐复观所说的“人格修养”,“修身”有着更为广阔的涵义。“人格修养”容易被人们作为纯粹的道德操练来理解。自孔孟以降,后世的一些儒者确有此一倾向。事实是,人们一直用一种不太恰当的“手段”与“目的”的用语来描述艺术与人格(修养)之间的关系,而这种表述却模糊了二者的共生关系。但是,如果我们将人格修养扩展为杜维明所说的“修身”来理解,那么它与中国艺术的特殊关联就会变得更加明朗,甚至可以说,“修身”就是中国艺术精神的根本。艺术也由此可以理解为“深化的主体性的展现”,这是传统中国所特有的一种“大艺术观”。

孟子的修身观念包含两个方面的深意:一方面,“大体”与“小体”的和谐发展。在孟子看来,心为“大体”,身体只是“小体”。修身就是要使“大体”而不只是“小体”得到发展。一个向学生传授六艺的儒学大师,必定要认识到六艺既是需要操习的动作,又是应从精神上去掌握的科目。因此他主要关心的是一个学生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在转化过程中的身心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在人的身、心结构中,存在着将自我发展为与天地合一的真正潜能。修身更重要的是为了体验人与自然之间的内在共鸣。“大体”可以“上下与天地同流”[5]《孟子·尽心上》,但它归根结底只不过是本真的人性。修身就是要将本真的人性显发出来,而美的实现则需要这种修身的工夫。所以,儒家的修身方法不仅具有社会学的意义,也具有美学的意义。古人通过修身所实现的人生境界,自然就有审美境界的生成。

进一步引申,修身所体现出的实质上是一种生态美学精神。生态美学本是一个现代范畴。在21世纪初的中国美学界,引起最多关注和争论的就是这个范畴。它作为美学的一种新理论或者方法,更多地凸显出传统与现代衔接和转化的可能性。因此,强调修身体现生态美学精神,其实就是对修身作一种新的现代的理解和转换。生态美学研究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自身处于生态平衡的审美状态,提倡绿色的人生,审美的人生。而孟子的修身观念则明确表示,人首先要实现自身的和谐,才能与天地合流。生态美学强调整体性,而孟子在关注整体性的同时,还看到了“整体”中的“根本”,那就是人自身的生态和谐。事实上,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生态平衡确实依赖于人本身对待外物的态度和方式,此一态度和方式则根源于人的认识和精神境界。人必须从自身做起,修身是一种重要途径,它不仅导向生态平衡,也直指审美的和谐人生。它作为自我转化、自我提升、自我超越的全过程,不仅是孟子所倡导的,也是道家所追求的。《大学》有云: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如果我们用现代话语来解读中国传统之“修身”理念,其实它就是“精神生态”。由此,它将给予中国当代的生态美学研究以重要的启示。

三、 杜维明给予生态美学研究的启示

在孟子那里,与修身一样,美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由于将修身作为理解美的观念的参照点,因而“美”很难成为一个完全客观化的静态范畴,它与善、与真一样,都是人不断成长中出现的品质,它们作为一种激励人心的鹄的而存在。“充实之谓美”。“当美塑造着我们的充实感时,不是作为一种固定的原则,而是作为正在体验生命的自我,和所感知的实体对象之间的一种动态的相互影响而起作用的。我们在事物当中看到了美。在描述美的过程中,我们的注意力从外在的物质形体转向内在的生命力,最后达到无所不包的精神境界”。[1]297修身包含着主体的自我转化,而这种自我转化无论在美的创造或欣赏中,都是美的真正基础。在主体的自我转化这一环节上,杜维明拈出两个重要概念:“相遇”和“听的艺术”。这更加表明他在有意识地以生态美学的眼光来解读和发现古典。

相遇。杜维明说:“我们欣赏的对象可能是一棵树、一条河流、一座大山或一块石头,但是,我们感受到它们的美,使我们觉得它们并不是毫无生气的对象,而是一种和我们活生生的相遇。确切地说,是一种‘神会’”。[1]297杜维明用“相遇”来指称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之间的关系,来形象地表征古典美学里物我的神会,正是为了说明,中国传统美学里并没有主客二分,古人不会把自己的人格强加于外在世界,《孟子》关于人的思想并不是一种人类中心论,就其终极意义而言,它旨在表明人的自我转化首先体现为一种态度的转变,而人的自我实现则取决于人与自然的互动。正像徐复观先生所说的:欲“成己”必需“成物”,而不是“宰物”、“役物”。

20世纪著名的犹太宗教哲学家马丁·布伯认为,人生与世界具有二重性:一是“为我们所用的世界”,一是“我们与之相遇的世界”,可以用“我—它”公式称谓前者,用“我—你”公式称谓后者。布伯所谓“我—它”的范畴,实指一种把世界万物(包括人在内)当作使用对象,当作与我相对立的客体的态度;所谓“我—你”,实指一种把他人他物看做具有与自己同样独立自由的主体性的态度,此时,在者于我不复为与我相分离的对象。[注: 参见马丁·布伯《我与你》,陈维纲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6年版,第17-21页。]人置身于二重世界中,即人为了生存不得不筑居于“它”之世界,但人也栖身于“你”之世界。人对“你”的炽热渴念又使人意欲反抗“它”、超越“它”,正是这种反抗造就了人的精神、道德与艺术。布伯说:“人无‘它’不可生存,但仅靠‘它’则生存者不复为人。”[6]布伯的学说直接针对西方思想史上两种居于支配地位的价值观。虽然他的目的在于阐释宗教哲学的核心概念“超越”的本真涵义,以及澄清基督教文化的根本精神——爱心,但他对人生态度的两种概括在某种意义上说是具有普遍性的。

生态美学批评现代人类的实用主义和功利性,痛斥他们将“我—它”关系加以绝对化和极端化,着眼于“我—你”关系的和谐建构和扩展,因为只有后者才体现了人与自然的亲和无间,人与社会的和谐融洽。如果我们把人与世界的关系概括为主要的三种形态:认知的、实践的和审美的,那么大家就会发现,前两者所体现的其实就是布伯所称的“我—它”关系,而审美所呈现的则应该是“我—你”关系。我与你相遇,“你”便是世界,便是生命,无须有待于他物,我当以我的整个存在,全部生命和本真人性来接近“你”。最终“我”与“你”都升华了自己,超越了自己。这便是杜维明先生所说的“神会”,亦是孟子修身观念的真谛所在。因此,“我”与“你”的相遇,是审美的相遇,亦是生态精神的呈现。正如杜维明先生在《存有的连续性:中国人的自然观》一文中所指出的:人心“对自然的审美欣赏,既不是主体对客体的占有,也不是主体强加于客体,而是通过转化与参与,把自我融入扩展着的实有”。[1]235“我”在展开审美体验时,渐渐忘记了“我”的存在,完全“化”入“你”的体内,以“你”的存在为自己的存在,逍遥游于“我—你”共同的精神世界,这即是审美化境,是生态美学在中国传统美学中所发现的生态特征。物我合一的境界真正是中国艺术精神的体现。杜维明还指出,对于人与自然的这种互通性和亲切性的审美体验,往往是坚持不懈地进行自我修养的结果,“返回自然的过程不仅包含着记忆,而且也包括‘绝学’和遗忘。我们能参与自然界生命力内部共鸣的前提,是我们自己的内在转化"。[1]236这种观点与徐复观先生对“心斋”的修养工夫的解释是一致的。可以这样说,中国古典美学是一种以修养为基础和工夫的“相遇”美学,此一“相遇”,则真正体现了深刻的生态美学精神。

听的艺术。艺术感动并影响着我们,古人们相信,它来自人与天地万物共有的灵感之源。讲到听的艺术,很多人马上会想到音乐。这当然是没错的。但除此之外,它在这里更蕴涵深一层的隐喻。“听”具有生态层面的重要意义。

听觉的感知作用在先秦儒学中占重要地位。杜维明相信:“如果我们将眼光盯着外部世界,那么,儒家之道是不可得见的;如果仅仅依靠视觉形象化这种对象化活动,是不能把握宇宙大化的微妙表现的。诚然,像舜这样的圣王,能够通过对自然之微妙征兆的探索来洞察宇宙活动的初几。但是,我们却是通过听的艺术,才学会参与天地万物之节律的。‘耳德’或‘听德’,使我们能够以不是咄咄逼人的,而是欣赏的、相互赞许的方式去领悟自然的过程。”[1]298生态美学一直在做的一项工作,就是抛弃西方的二分法思维模式,在中国传统生态智慧中发掘这种主体对待自然的审美的态度。因为此一审美的态度真正消融了主客二分,体现了物我的平等、和谐、共融。杜维明先生认为先秦儒家是经过身心的修养将自己开放给所置身于其中的世界,通过拓展和深化自己的非判断性的接受能力,而不是将自己有限的视野投射到事物秩序上,才得以成为宇宙的共同创造者。

听的艺术除了可以表明态度以外,还联系着特殊的感受和表达方式。“听的艺术”里所说的“听觉”,并不是指人的生理听力,而是指人的感受能力。正如马克思曾经说的,要理解音乐,必须具有“音乐的耳朵”。那么,要听懂自然,就必须具有亲和自然、体悟自然的能力。聆听与倾诉相对,自然之中自有天籁,天籁即是自然生命的倾诉。面对自然的私语,我们只能闭目倾听,用听来交流,用耳来感受。正如佛祖释迦牟尼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众皆默然,惟迦叶破颜微笑一样,听的艺术正是这种无需言语的心灵默会。所以,庄子也用“听”来描述他的“心斋”:“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7]《庄子·人间世》。此乃庄子的修身之法。在听的过程中,我们不再是外在于自然的主体,而成为各种生命力内部共鸣的息息相关的一部分。在听的过程中,我们成为各种生命力内部共鸣的息息相关的一部分。不仅庄子重视“听”,孔子更是以音乐这种听觉艺术来实现他的人生境界。所以孟子才会选择音乐作为隐喻讨论孔子之圣性:“孔子,圣之时者也。孔子之谓集大成。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金声也者,始条理也;玉振之也者,终条理也……”[5]《孟子·万章下》而代表人格发展至高峰的“圣”字之古体“圣”,即以耳为根。可以这样说,听,体现了生态学的关系原则,“听德”其实是中国艺术共有的特点,因而中国艺术是体现着生态精神的伟大艺术。

更进一步讲,“听”在古人那里也是一种表达方式。听者无言,无言与有言相对,因此也是表达方式之一种。无言甚至更胜于有言,只有无言才不会咄咄逼人,才会以欣赏的姿态和审美的眼睛“倾听”自然。有言则容易陷入主观,破坏物我的相融、天人的合一。所以才有“此时无声胜有声”之说。所以才有“此时无声胜有声”之说。因为无言就是没有明确的语意,于是也就具有感受的无限可能性。有言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对艺术的限制,言是表达的媒介和形式,有媒介和形式便是有隔,便是有限,否则便是不隔,便是无限。

无言和听的艺术都是一致的,它们象征着精神的自由和无限,表达了“我”对“你”的尊重,体现了平等和共存。因此,“听”开启了生态学意义上的关系原则,听的艺术则呈现了生态美学的精神。

综上,我们通过对杜维明先生关于孟子思想的诠释的分析,可以较显明地看到杜先生通过诠释所要指出的美学研究方法。首先,正如徐复观对人格修养的关注一样,杜先生进一步整理、阐发了先秦儒学、特别是孟子的修身观念,并进而得出结论:从修身、修养来理解中国古典美学,更容易触到中国艺术的本质,此处儒、道艺术精神之分则不显;再者,正如道家学说里存在着丰富的生态思想一样,先秦儒学、尤其是孟子关于人的思想同样开启了一种现代意义上的生态精神。修身这一观念本身所包含的人自身、人与自然以及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正是生态美学所追求的理想的生存状态。这足以表明,生态学的视野和方法必定为中国美学带来更大的言说空间。

在中国大陆学界,生态美学自2000年以来逐渐成为美学研究领域的新热点,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美学研究的视野。然而众多生态美学的提倡者们却未曾注意到,杜维明这个海外学者早在90年代就已经提出将生态的方法运用到美学研究中来并表达了自己独到的见解。本文将杜氏观点进行整理和生发,一方面是想引起生态美学研究者们的注意,另一方面也是自己对生态美学研究的一种探索。

[ 参 考 文 献 ]

[1] 杜维明.儒家思想——以创造转化为自我认同[M]∥郭齐勇,郑文龙.杜维明文集:第3卷.武汉:武汉出版社,2002.

[2] 徐复观.儒道两家思想在文学中的人格修养问题[M]∥李维武.徐复观文集:第2卷.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

[3] 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图画见闻志[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

[4] 王国维.人间词话[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28.

[5] 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60.

[6] 马丁·布伯.我与你[M].陈维纲,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6:51.

[7] 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M].北京:中华书局,1983.

大学艺术审美修养篇8

关于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的开设自1999年以来处于发展阶段,相关的文献研究也举起而上,据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等网络资源的数据显示,有涉猎“艺术教育”、“公共艺术课程”这样关键词的文章过万篇,可见,对于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这一领域的研究已经处于上升阶段。基于从艺术修养、艺术修养教育以及音乐课程三者的关系出发,带着对音乐课程的教学疑惑,通过对近五年关于高校公共艺术课程音乐教学研究现状的分析,得到了一些启示,大致涉猎有这样几个层面的内容:

1.高校公共艺术课程音乐教学存在问题分析

笔者选取几位学者的实际案例调研分析,在公共艺术课程音乐教学中反映出了以下问题:孟展《从洛阳工业高等专科学校艺术教育课程现状透析河南普通高职高专院校公共音乐教育》,文中提到:高职高专公共音乐课程普遍的两种授课模式,一是过于专业的教学;二是音像资料堆积的欣赏。在公共音乐课程体制从存在不完善的情况,例如课程开设单一、没有固定教材、授课内容随意、缺乏标准的指导性纲要。曾姝《高校公共音乐课探究》,通过数据调研得出:目前我国高校尚有56%-57%的学校未开设公共音乐课程。授课多按照普通本科院校和师范音乐专业的教材和教学内容上课,授课形式基本是先声乐后器乐、先国内后国外、先小型后大型曲目。同时,高校音乐课程评价体系的缺乏,没有评价标准可依,无法判断是否符合音乐教育规律,导致授课随意,教学模式的单一,只重视技能知识的学习,造成了美育的缺失。裴洪胜《素质教育视阈下高校的艺术教育研究》提到:部分高校只重视专业建设与发展,忽视了艺术教育的作用,在课程设置上得不到领导老师的重视,设置内容随意,在学校培养方案的设计中没有恰当加入艺术教育的份额。王玲莉《湖南高校学生音乐素质教育研究》一文认为:音乐教师本身对高校音乐素质教育的认识不足,在音乐教学方式上缺乏创新理念和意识,采用原始的直接传授音乐知识这种灌输性质的授课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压抑了学生的自主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素质的培养。高衡《浅谈高校综合艺术修养》提到:教学内容不应该单纯的讲解音乐知识。

2.高校公共艺术课程音乐教学改革建议

孟展提出要进一步确立公共音乐教育在高校中应有的地位,同时,完善艺术教育课程建设,分别在大一、大二、大三开设基础性课程、拓展性课程、兴趣培养课程,以达到对基础知识的了解,培养了审美情趣,提高了学生艺术素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的目的。曾姝提出改革公共音乐课程教学模式,要有创新,改变填鸭式教学,并结合各自专业的授课模式。以学生为主,老师为次,积极引导、培养学生的兴趣与爱好,适当融入通俗音乐,建立科学的音乐教育评价标准。裴洪胜提出应重视团委与学生会的作用,多开展校园艺术节,增加校园文化艺术氛围,使学生得到良好的艺术熏陶。胥佳《高校音乐欣赏课教学探析》认为:要转变教师教学观念,树立全面教育思想;改革教学模式及方法,发掘学生的音乐智能;充分发挥教育技术优势,对学生进行多元式教学;加强教材建设,构建特色教材。3.高校公共艺术课程音乐教学硬件、软件问题在教学当中,除了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还有一些相关性的硬件与软件问题,如音乐师资队伍与教学设施的缺乏,科学的管理体制,学生自身素质与岗位需求不协调,学生音乐常识欠缺、音乐素质普遍偏低等。这些问题不是单一性,而是相互映射的。

二、高校公共艺术课程音乐教学思考

基于高校公共艺术课程音乐教学的现状分析,要充分体现艺术修养的作用,是进一步吸纳公共音乐课程的改革建议?还是有所创新的加入新的教学内容、方法?笔者认为,只借鉴音乐欣赏作为载体还是有些单一,还应涉及美育的问题。美育(aestheticeducation),培养学生认识美、发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也称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通过艺术进行的美育就是艺术教育。寓教于乐是美育的一个重要特点。美育的愉悦性,就是要使人在情感上感到自由、舒畅,既能给人以快乐,又能给人以教育,有吸引力。其任务在于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提高人的审美能力、培养创造美的能力。这便与本文一开始提到彭先生认为的艺术修养内涵不谋而合。美育成为了提高人们艺术修养、审美修养、文化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样看来,高校公共音乐课程是必须要涉及美育的问题。音乐欣赏(musicappreciation)以具体音乐作品为对象,通过聆听的方式及其他辅助手段,如阅读分析乐谱和介绍有关背景材料等来领悟音乐的真谛,从而得到精神愉悦的一种审美活动。音乐欣赏是对鉴赏能力的培养与提高,这就必然离不开对音乐各个门类基本知识、规律、历史文化知识的了解和对优秀作品的艺术鉴赏实践操作,涉及音乐美学、音乐技术理论、音乐史、音乐心理学、音乐社会学等方面。提高艺术修养的重要途径就是提高鉴赏力,美育和音乐欣赏在培养和提高艺术鉴赏力方面都具有特别的意义和作用。如果说美育作为理论的意识形态带给学生一种感性认知,那么音乐欣赏完成了美育的理性认知,让学生以实际的感性进入美的体验。通过具体的音乐欣赏,完成审美活动,反映美育的寓教于乐的特点,体现艺术修养教育的作用,达到提高艺术修养的目的。在实际音乐教学中,如何将美育、音乐欣赏溶于其中而得以实现?笔者认为,应该基于当下音乐欣赏课程的研究现状,吸取可借鉴理论,并结合美育思想,形成比较规范的教学标准。具体可以从以下层面进行:1.美育理论与音乐概论:美育理论涉及美育的性质、意义,美的内容与形式,审美意识,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等内容,是传递给学生对于美的理性认知。音乐概论完成对于音乐基本理论的概述,是让学生对林林总总的音乐世界一个整体的把握。2.音乐门类的有效结合:可以从传统音乐、新兴音乐、与各专业结合的音乐、地方音乐四个层面出发,让学生了解到音乐的种类,欣赏经典的音乐作品,认识与自身专业有关系的音乐。3.以音乐历史发展作为线索,讲述音乐背后的文化、内涵、精神,体现音乐与文化历史的关系,是提高学生文化素养的基础性知识。4.音乐资源的利用:利用音乐讲座、选修课的形式,将网络资源、历史文献等信息传递给学生,增长见识,体现科学与人文的结合,是现代教学手段的充分体现。5.音乐操作体验:可以让学生参与到合唱、乐器演奏的艺术团体中,亲身体验,不仅使学生了解到音乐技术理论,包括乐理、和声、复调、曲式、配器,也是将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最好证明,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培养艺术细胞。

三、结语

音乐作为一种时间与空间的艺术,在具体音乐教学操作中,还在于教师的自身感悟,在提高自身素养的同时,面对大学生这样的教学对象下,高校音乐教师的历史使命任重而道远。音乐课程作为近年来高校公共艺术课程,其标准的指导纲要以及教学内容是需要完善的,笔者基于音乐教学中的困惑,诚惶诚恐,写于本篇。在对高校音乐教学的现状研究下,借鉴并吸纳前辈学者的教学经验,提出应在美育前提下实现音乐欣赏教育的教学思考,并提出具体的操作方案,完成音乐课程的教学目标。

上一篇:多元化经营战略的分类范文 下一篇:商业银行的发展的现状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