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新闻报道范文

时间:2023-10-03 19:53:28

电视新闻报道

电视新闻报道篇1

电视新闻深度报道是中国电视节目中“大器晚成”的一种节目形式。80年代中期,随着报纸深度报道的日益繁荣,中国电视新闻界开始涉足这一崭新的领域。1980年中央电视台的《观察与思考》开播,这是中国电视新闻中较早进行深度报道的栏目。大规模的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出现应该从1993年的中央电视台新闻栏目改版算起。1993年5月1日,《东方时空》创办,其中的小栏目《焦点时刻》是一个社会焦点类栏目,对深度报道做了不少有益的尝试。1994年4月,中央电视台又推出了新闻评论性栏目《焦点访谈》,很快受到了观众的肯定和欢迎,其收视率长期稳定在30%。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队伍不断壮大,1996年5月17日,《新闻调查》正式开播,它定位于“正在发生的历史,新闻背后的新闻”,每期片长45分钟,是迄今为止中央电视台播的片长最长、最有深度的新闻栏目。

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把这些深度报道栏目的风格表述为“把编辑记者对事实本质的认识通过对事件的报道,对事物内在逻辑的揭示,达到引导观众思考判断的目的”。因此,它提倡“多报道,少评论”。如对1996年6月26日至7月7日的《焦点访谈》作的统计分析表明,从内容上看,纪录事件和人物的11条,占总数的78.6%;从访谈形式上看,“访”多于“谈”的10条,占总数的71.4%,由此可见,《焦点访谈》“以叙代议”。在《新闻调查》中也存在“重报道轻言论”的倾向,为了显示节目的公平、公正,记者和主持人时常摆出一副绝对公允的面孔。

从电视形态的发展历程来看,对评论的排斥是由纪实热曝光热的误导造成的。热衷于纪实热和曝光热的电视编导或认为电视应该忠实生活的原型(以前《东方时空》的《生活空间》栏目为代表);或认为电视还原生活是不够的,应该达到干预生活的目的(以《焦点访谈》为代表)。这两种看法都认为主题先行似的电视形态不可取,认为电视不能成为附属于思想的画面工具。有些编导甚至把电视评论与主题先行划上等号。主题先行是事先有一个结论,然后再到生活中找事实注脚(先有思想,后有事实),而电视评论是对一个新闻事件进行评价(先有事实,后有思想),是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有机组成部分。这是截然不同的两种电视形态。既然报纸有社论,有述评,为什么电视就不能有台论,不能有述评呢?电视作为新闻媒介的一种,不仅仅要传播事实,还应传播声音和观点。这也是当代受众的客观需要。

二、报道与评论相结合——当代受众的客观需要

在1999年北京地区电视观众收视情况和收视意愿的抽样调查中,显示观众期待度很高的节目类型首先是时事新闻类和热点话题访谈类节目,其次才是影视剧和现场直播。这一调查结果表明,重大的时事新闻,热点话题,是当前受众之于电视传播的“重中之重”。这两类节目也正是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重头戏”。

在信息传播全球化、多元化的环境中,一方面新闻媒介之间的竞争加剧,另一方面也同时培育、锻炼了受众的分析能力、比较能力和思考能力,使他们的独立评判意识、主观选择意识、不满足感和参与感都日渐增强。表现为受众在接受信息阅读新闻是,已经不满足于仅仅知道新闻事件本身,还有着对这一事件背后的深层“探究”:事件发生的前因后果是什么?事件的背景情况如何?其中蕴含了什么意义?对个人有什么样的影响?会波及到什么程度?电视新闻深度报道不仅能满足受众的“知晓权”,在社会变动加剧、社会转型期的现阶段,还能有效地平衡受众心理,起到心理宣泄的作用。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受众的新闻观念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变化,尤其是对新闻报道中主客观的关系有了新的认识,表现为以下三点:

1)受众逐步认识到,要求新闻事件传播的纯粹客观是不现实的。新闻的客观性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报道事件的过程本身就包括报道者对事件的发现和解释过程,主观介入不可避免。因此,受众要求电视新闻工作者一方面调动主观的能动性保证事实的客观、公正,另一方面要对客观发生的事件有主观的分析和独到的见解。

2)受众需要新闻媒介对信息进行梳理整合工作。今天面对信息传播的几何级的增长,信息量的日益扩大,生活在信息洪水中的受众对信息的吸收已经从渴求转向疲惫。受众开始对媒介有了一种新的需求。他们不仅需要纯客观的信息,还需要媒介能够对纷繁芜杂的信息进行梳理整合后,再传授给他们。所谓媒介的梳理与整合,是指对无效信息的排除,对有效信息进行分析、归纳、提炼,并包含自己的观点和声音,向受众提供更简便的选择,从而提高受众吸收信息的效率,提高信息转换的效益。

3)受众希望在了解新闻事实同时能听到社会各方对新闻事件的认识和评价。受众在声画一体的电视传播中已能体验到对新闻事件的亲历感,但是同时,他们需要倾听见解、分析、评论,需要了解报道者的主观内涵。因为他们对分析和见解已有不同的承受能力,他们不再认为媒介的意见是必然听从的“真理”,而是将它作为一种事件性的存在,也是一种客观事实。在认识了解了客观事件,又倾听了各方面的见解之后,自己作出判断才是最重要的。

由信息的被动接受到主动寻求和研究信息,进而要求对新闻事件的报道与对事件的评价和见解并行,当代受众对电视新闻深度报道提出了近一步的要求:即在保证报道事实尽可能客观公正同时,将主观见解作为另一种客观存在体现在报道中,为受众提供一个完整的认识系统,使受众在事实和见解的同步接收中,开拓自己判断的思路,增强判断的依据,提高信息的价值,同时获得一种交流和愉悦。简而言之,就是报道要与评论相结合。

那种强调客观报道事实,避免记者主观意见介入的观点已不和时宜;那种标榜客观、公正、而将事实与意见严格区分,报道就是报道,评论就是评论的做法也已不符合当代受众变化发展的客观需要。

报道和评论在不同方式和不同层面上的结合,将是电视新闻深度报道发展的一种趋势:客观报道与主观见解相互补充,客观报道不排斥主观的见解,主观的见解也不妨碍客观的展示,将思想本身作为一种客观存在融入报道中。

[page_break]

三、如何顺应电视新闻深度报道发展的新趋势?

1)首先,扭转采访报道的思维定势。

在深度报道中,分析评论的严重缺乏在思维方式上具体表现为:记者在挖掘事实、揭示事实本身逻辑时显示出的报道强势;而在提炼主题,把事实上升到理性层面,揭示事实的普遍意义时显示出的报道弱势。所谓报道强势不仅仅表现为记者迷恋纪实手段,迷恋对事物本身逻辑的追求,更重要的是它使深度报道成为一盘散沙,成为相关细节的堆砌。思维弱势也不仅仅表现为记者放弃理性思维,使报道思想贫乏,更重要的是,它导致整个节目游离主题,结构混乱,思路不清,甚至得出与事实不符的结论。

扭转采访报道时的思维定势可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要提高采编人员的理性思辩力,要求采编人员在报道过程中不仅仅满足与新闻五要素的展现,更重要的是能够通过对新闻事件的多层次、立体化的透视,通过对事件横向和纵向的开拓、比较,展现记者对事实的深层次思考,并引导观众去思考。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过多迷恋形式和手段而忽视了由于节目形式变化带来的整个采访报道方式方法、思维方式的改变,也就是整个方法论的改变。

2)其次,以核心论点为中心。

任何一则电视新闻深度报道,都有一个核心论点。否则,就不能算作一则完整和真正意义上的深度报道。这一核心论点,是集中说明一个问题,或讲述一个道理,或吁请人们的重视,或反映一种现象,或预测某种趋势,是整篇报道的立意。打个比方,作深度报道如同作“论说文”,“论点”就是报道的核心。所谓“新闻背后的新闻”实际上就是核心论点的具体表现。

现在许多新闻深度报道节目强调由观众自己得出结论,淡化主持人、记者的主观意见,就容易由以论点为中心转向以事件为中心。由于过于关注事件的发展过程和不必要的细节,记者在采访报道和谋篇布局中追求揭露事实的,使整个报道呈现多头绪、多论点的状况,相当程度上弱化了深度报道的理性力量。

以核心论点为中心要求记者在一切的采访拍摄和制作活动中,都要从纷繁芜杂的材料中理清思路,牢记报道的中心目的,不至于偏离主题,在各种情况下迷失报道的方向。

再次,要有个性化的主持人和记者。

新闻深度报道要想占领更多的领地,必须要办出特色和个性。个性化的深度报道栏目少不了个性化的主持人。主持人、记者个人的学识、风度、气质、亲和力及富有个性化的语言,应该成为深度报道节目内容和形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度报道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由主持人和记者的素质来决定。

一方面,媒介自身要更有计划有意识地培养和造就独具风格的、有鲜明个性的主持人,为他们提供一个展示个人特色和个人魅力的舞台,用他们的人格魅力来塑造媒介形象;另一方面,社会对主持人和记者的个性化参与也应给予宽松的环境和氛围,鼓励他们以自己的见解和语言来发表意见,只要不违的政策、法律和全社会的利益,要允许他们有展示自己分析能力、表达能力和合乎自己个性的语言的机会。

最后,要追求主客观结合的表现过程。

新闻深度报道要追求一种主客观形式有机结合的表现过程。一方面,整个节目以新闻事实的报道为基础和先导,是深度报道真正具有客观实证的效果;另一方面,主持人和记者的主观评述和新闻化的论证方式,来加强整个报道的主观性。两者互为补充,互为支撑。主观评述失去了客观事实只能是无本之木,空穴来风;客观事实失去了主观因素的加入只能是一盘散沙,很难体现出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过分地强调“述”,导致肤浅;过分地偏重“评”,则导致空谈。

记者在采访报道中必须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既不能由于追求新闻的客观性,盲目夸大纪实的作用,陷入就事论事之中难以自拔;也不能以偏该全,引申发挥,用主观意向来代替客观倾向。要将客观新闻事实和主观分析评论有机地结合起来,达到主客观的辨证统一。

随着受众主体地位的增强,受众对新闻信息的需求也发生变化。受众在阅读收看新闻时,越来越需要参考性评论,需要适应多元化文化价值取向的个性化评论,需要有多种不同意见的人际化评论。受众需求的变化预示了电视新闻深度报道发展的趋势,在报道新闻事件同时,辅以分析和评论,形成一种有利于受众作为自己个人判断的信息体系。这是值得每一位电视新闻工作者认真研究和探讨的。

参考文献:

1.何勇:《由事物的逻辑到理性的逻辑——对电视新闻述评的思考》,《现代传播》1998年3月。

2.朱羽君:《电视新闻评论的发展趋势》,《南方电视学刊》1999年4月。

3.王晴川、海贝、黄泓一:《论电视新闻报道的几个问题》,《新闻大学》2000年秋。

4.陈旭东:《论电视深度报道在当代中国的兴起》,《新闻大学》1999年夏。

5.张静民、郑晓蕾:《〈新闻调查〉选题艺术论》,《南方电视学刊》2000年4月。

6.张锦力:《解密中国电视》,中国城市出版社,1999年。

7.喻国明:《媒介的市场定位——一个传播学者的实证研究》,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

电视新闻报道篇2

归纳整理,慎重选题

要做好深度报道,记者必须高瞻远瞩,严格按照新闻价值的标准来筛选题材。一般来说,深度报道的题材应具有这样的特点:一是具有重大影响和典型意义;二是贴近群众,是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三是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因此,记者要在采访之前将手中掌握的线索进行仔细归纳整理,从中选出符合以上三个特点的题材来,做到把好选题关这一要求。

这是因为电视新闻深层次报道相对于新闻事件的一般动态性报道而言,即是对新闻事实做深层次剖析的报道。电视新闻深层次报道是凭借画面和声音,形象地对重大的新闻事件、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有典型意义的社会现象做有背景介绍、有分析解释、有归纳预测的新闻报道形式。

有一次我们在做一期灾情报告专题报道时,为了将因内涝造成的严重灾害全面报道出来,我们没有将镜头对准灾情的表面现象,没有像往年那样只是拍一些庄稼被淹、雨水多大几个镜头完事,而是对准了深层次的东西。我们不顾大雨滂沱所带来的危险,冒着大雨、踏着泥泞来到一个受灾最严重的村子的玉米地里,看到一个年过六旬的老人站在齐腰深的涝水中,冒着大雨在地里坚持扶着刚刚长粒却快被淹死的玉米秆。当记者将镜头慢慢拉近老人苍老的面部时,老人那失望的表情、痛惜的眼泪,与他仍不放弃的坚韧劲头形成了鲜明对比……面对镜头,老人泣不成声。他向我们诉说的不是庄稼被淹的痛苦,而是无处排涝的无限伤感。老人说:“老百姓不怕老天下雨,而是痛恨这排涝渠不畅通,政府要是能下决心为老百姓解决排涝问题,那是我们最需要的啊!”老人简短的话语一下子让我们找到了内涝形成的根源所在。接着我们又把镜头对准了本该畅通而被人为堵塞的沟渠,大胆揭示了内涝形成的问题所在。这期节目播出之后,立刻引起了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当年就出台了彻底解决内涝问题的措施,并从根本上进行了治理。事后,这期节目被评为当年的“政府好新闻奖”。

苦练功夫,扎实采访

深层次报道的题材,多是事实比较复杂、问题成因多的新闻事件,因此,记者必须通过细致入微的采访,进行大量的新闻调查,从而把握新闻事实。记者不能偏听偏信,不能以偏赅全。记者不但要善于动口动笔,更要善于动腿动脑,要对新闻事件进行理性的分析、多侧面地现场展示,引发观众连绵的反思和情感的追随,把观众从具体事件引向广阔的社会空间,因此,采访有深浅之分、有高低之分,不同素养的记者要注重练采访基本功,做到扎实、深入、理性地进行采访。只有这样,才能做好新闻的深度报道。记者要多用镜头语言来完成自己的深层次报道,要做到这一点,记者必须具备扎实的摄影功底和良好的镜头意识,才能拍摄出具有视觉冲击力和表现性的镜头,才能更好地让电视新闻表情达意、传递信息。记者不仅要精心捕捉那些以少胜多,具有典型价值的各种视觉和听觉细节,以凸显主题,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使该条新闻在观众记忆中历久弥新,还要巧妙地把那些不宜在屏幕上表现的东西运用各种拍摄技巧把它们规避掉,把能反映真、善、美、假、恶、丑的事物留下来。

理性思维,深度辨析

拍摄电视新闻和做理论文章有异曲同工之处,记者对选题、报道思路、拍摄角度都要做好理性思维,深度辨析。所以说,具有较强的理论思辨色彩是深度报道的又一显著特征。深度报道的生命在于通过构思严密的逻辑力量,以精心的选材配以理性的思索,让观众从中悟出道理。深度报道的思辨色彩可以表现在对于生活各个方面的理性思考中。既有政治的,也有经济的;既有道德的,也有理论的。关键之处在于思辨出事实表面之下隐含的本质以及对本质的感悟和认识,以一种反思的态度进行积极的思考。从而实现感染人、教育人、启发人的社会功效,彰显新闻力量。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新闻调查》等栏目之所以备受观众喜爱,就是因为这些栏目的采、编、播人员在做每一期节目时,都要进行理性思维,深度辨析,对每一个选题,他们事先明确报道思路,制定采访计划,获取相关背景,追踪新闻线索,归纳分析资料,仔细验证信息,做到对新闻事件,采访目的、拍摄重点、景物、角度及拍摄方式心中有数后,才实施采访。

表现手法,形式多样

深度报道在内容上对事物作多层次的主体化的展示和理性思考,但在表现形式上应是不拘一格因事而异的。既可做成纪实性的、解释性的,也可做成透视性的、评论性的;既可做成连续性的、系列性的,也可做成类属性结合式、互补性组合式的。不管哪种形式,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增强深度报道的传播效果。同时,我们还应注意到,电视是多种表现手段的综合艺术。记者编辑要善于将像、声(同期声、效果声、音乐)字幕等多种电视手段有机结合、科学运用,从而达到最佳的表现效果。采访拍摄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每一个环节都不能放过,不然就会造成“一着不慎,满盘皆输”的后果,对于电视摄像记者来说,错过了拍摄时机,是无法弥补的。

(作者单位:范县广播电视局)

电视新闻报道篇3

【关键词】生态学;电视新闻;深度报道

随着电视新闻节目的日益丰富和逐渐成熟,电视新闻的深度报道因其具备深入报道事实本质、揭示事实之间联系、还原事实本来面目等鲜明特点而成为继客观报道之后的一种受到广泛关注的新的报道形式。它能够增强新闻的报道效果,有效地行使社会监督权力、从而更好地彰显新闻媒介的舆论地位。而电视生态环境与新闻的深度报道之间有着密切联系。

一、生态学与电视新闻深度报道

生态学在广义上是指人类的生存环境,而新闻媒介上所谈的生态学多是指人与媒介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相互之间所形成的一种和谐的关系。

电视新闻的深度报道指的是针对社会上的某些重大社会问题、社会现象或者新闻事件进行跟踪并加以深度剖析的报道,以长篇报道或者组合报道为主要形式,对事件的本质和影响进行深入挖掘,并对其进行预测和评价。

电视新闻深度报道作为电视传播媒介的一种新衍生出的节目形态,在社会和媒介都急剧变革的时代,尤其要处理好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以便从大环境下去把握电视传播的本质,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变化以后,及时调整报道的目标和内容,才能更好地满足观众的需求。

二、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生态环境

媒介的发展史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着一个社会的发展史,同样,从一种新闻媒介的发展历程上就可以看到它所处的社会环境发生的种种变化。

(一)经济环境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因此,具有一定意识形态特质的新闻深度报道是由经济环境决定的。社会经济环境主要包括一个国家的经济水平、经济体制、经济结构、经济政策等多种因素。其中,经济体制和经济发展水平是经济环境中制约深度报道发展的主要因素。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和国际地位稳步上升,人民的生活水平和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为电视新闻的深度报道提供了发展的温床。

(二)政治环境

政治环境指的是包括政治制度等相关的外部因素。新闻媒介表面上是传播客观事实的舆论工具,但实际上,它具有很强的政治色彩,甚至可以说,新闻媒介是国家对社会意识形态进行控制的有效手段,尤其是电视新闻,它不仅具有广泛的受众,而且传播效果及时并且色彩感强烈,能够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更好地达到传播的效果。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我国的社会转型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在这种关键时期,人民更要当家作主,更好地行使民利。这就为新闻舆论的发展提供了有利契机,让它能够更好地发挥好自己的本职作用,做好民主监督的工作,这种背景给我国的电视新闻深度报道提供了宽松的政治环境。

(三)技术环境

现代技术的发展为媒介的更新换代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和发展的基础,每一次新技术的突破都是媒介发展历程上的新的里程碑。先进的科学技术对于电视媒体来说不仅是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更是决定其发展的高度和广度的关键因素,对新闻深度报道的内容和质量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在当前媒介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可以说,谁掌握了先进的技术,谁就能拥有强大的实力在这场竞争中获得主动权并赢得最后的胜利。当今社会,卫星电视、数字电视、网络电视等电视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表现形式越来越多样化,也在不断地推动着这种节目形态持续更新、一直进步。

(四)受众群体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互联网技术的普及,电视新闻的受众群体也开始发生变化。据调查显示,近年来,在收视群体中,青少年这个年龄段的收视比例在整个收视市场中呈下降趋势,而中年收视人群则一直上升,已经成为了我国电视收视总人口比例最大的人群。与此同时,受众群体的学历也发生了变化,高素质高学历的人员逐渐增多。受众群体的这种分化趋势正好符合了电视新闻深度报道对受众的要求,更贴近受众的心理特征。因此,电视新闻深度报道在收视率上就占有更大优势。

三、电视新闻深度报道在生态环境变化中的发展对策

(一)深度报道,策划为先

随着通讯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信息传播速度越来越快,各类新闻媒体都能在新闻事件发生后的第一时间内赶到现场,想要争取独家新闻的难度就越来越大。因此,电视台只能对隐藏在事件背后的相关现象进行新闻策划,形成针对相关新闻事件的深度报道,这样才能增强电视媒体的影响力,更加有效地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效应。

(二)深度报道,纪实结合

随着电视新闻深度报道收到的反馈越来越好,观众对于电视深度报道的期望也越来越强,希望通过深度报道更多地了解发生的事实、现象等背后更深层次的东西。这就需要丰富的画面以及同期声等纪实手段来充实整个新闻深度报道的内容,尤其是纪录片中的长镜头、同期声以及精彩的解说等。

(三)深度报道,政舆联合

新闻媒体需要政府为其舆论监督功能提供权力保障,而政府也需要新闻媒体成为其宣传政策的有力工具,因此,两者之间就需要进行合作,创办新闻栏目进行深度报道。政府能为电视台提供更多的新闻线索及背景资料,使深度报道的内容更加全面、生动,更好地发挥舆论监督的功能,而电视台的宣传也能有利于在公众面前塑造政府职能部门的良好形象,同时解决一些依靠法律和行政手段难以完成的工作。

四、结论

综上所述,电视新闻深度报道就是能让观众通过报道,看到新闻事件背后所隐含的深层次的关系和实质。想要做好深度报道,就需要掌握其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并且能够在新的时代里根据生态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发展对策,才能做出更好的新闻深度报道,更好地发挥新闻媒介的舆论功用。

参考文献:

[1]邵培仁.论媒介生态系统的构成、规划与管理 [J].新闻与信息传播研究,2008(01).

[2]方汉奇.新闻史是历史的科学 [C].深圳:汕头大学出版社,2004.

[3]何婕.深度报道——电视新闻报道的新思维[J].新闻大学,1998(06).

电视新闻报道篇4

关键词  新媒体;传统媒体;电视;新闻报道;策略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6)03-0051-02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新媒体快速、便捷的传播方式得到了大众的普遍认可。新媒体的发展是时代进步的体现,但也给传统媒体的运营带来了威胁。传统的电视媒体只有找准定位,不断创新才能更好地应对新媒体带来的挑战。 

1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现状 

传统媒体产生时间较长,已经拥有特定的用户,很多用户已经习惯了几十年来准时收看电视节目。电视新闻媒体工作者接受过专业的培训,积累了大量的经验,所报道的新闻事件具有一定的权威性。但是,传统的电视媒体报道形式单一,传播速度慢,民众无法参与互动及时反馈,也势必会流失一些 

用户。 

新媒体覆盖的资讯内容广泛,传播速度快,民众可以及时评价反馈,具有很强的时效性。但是,新媒体报道涉及的内容众多,管理复杂,也会使得一些资讯并不确切,大众信服度低[1]。 

可见,新媒体和传统电视媒体各有千秋,只有取长补短,才能适应时展,满足用户需求。 

2  电视新闻报道的困境 

2.1  收看电视需要特定的接收环境 

电视观众接收信息,需要特定的环境,除了要拥有一台电视机外,还需要固定的接收场所、机顶盒,人工开通安装设备。只有在特定的接收环境下,才可收看电视[2]。在这种情况下,很多人会更倾向于手机上网,利用网络信号,随时随地查阅感兴趣的热点新闻资讯,这些优势是电视媒体新闻报道无法比拟的。 

2.2  无法与民众及时交流,用户互动性差 

电视媒体虽然拥有庞大的用户体系,却无法与用户及时交流,互动性差。传统的电视媒体是单向性的传播,媒体工作者负责把新闻资讯传达给观众,却不能听到观众的声音,不能及时接收民众对事态的反馈信息。这一点新媒体拥有绝对的优势,可以随时利用网络平台,及时听取民众意见,不断改革传播方式,满足用户需求。 

2.3  新闻资讯更新速度慢 

新闻资讯传播最大的特点是快和新,民众需要在第一时间了解新闻事态的发展。而事实上,传统的电视媒体新闻的需要一系列的过程,很多事件发生很久才可以在电视媒体上看到,这就满足不了大众追求新、快的需求。新媒体总能在第一时间给予热点事件的报道,普通大众只要打开网络,就可以收看到最新最快的新闻资讯。 

由此可见,电视新闻报道虽具有一定的权威性,但传播速度慢、互动性差、接收方式也受到制约,这就使得在新媒体快速发展的环境下电视新闻报道的工作陷入了困境。 

3  电视新闻报道的改革策略 

3.1  加强与新媒体的合作,实现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双赢 

新媒体和电视媒体之间各有优势,可以互相合作,取长补短。电视报道传播速度较慢,网络媒体传播时间快,电视可以与之进行合作,增强信息传播的即时性。电视媒体起步早,但却一直未能与普通大众互动,听取大众的意见。在这种形势下,电视媒体可以利用网络的平台,接受民众的监督,及时听取信息反馈。此外,网络媒体也可利用电视媒体的权威性,各种准确信息,增强民众的信服度,实现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双赢。 

3.2  提升新闻的传播速度,提高传播的时效性 

网络媒体最大的特点就是快和新,这点值得传统电视媒体学习。电视新闻的报道需要特定的采集、编辑、机制和相当大的制作费用,这必然会耽误新闻传播的速度。很多时候人们更愿意去网络获取第一手信息,而不愿等慢半拍的电视新闻。电视媒体工作者要不断改革传统的新闻传播机制,节省资源,有效整合新闻资讯的利用率,提高新闻传播的时效性[3]。 

3.3  丰富新闻报道的内容,增强新闻的可看性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普通大众获取信息的渠道逐渐增多,使得传统媒体失去了一定的用户群。传统电视媒体的新闻报道多是照本宣科,朗读背诵准备好的稿件,长此以往,人民大众开始不再倾向于电视媒体单一、说教性的方式,而是更趋向于选择新媒体获取资讯。面对这种情况,电视媒体要不断创新,改革过去单一的方式,丰富新闻报道的内容,广泛吸收经济、社会、文化各方面的新闻资讯,对其加以筛选整合,摆脱过去说教的形式,以全新的面貌面对人民大众。 

此外,要增加电视媒体新闻报道的版块,对民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多多研究整合。同时,电视媒体工作者要认识到新媒体的优势,认真参考网络微博、论坛的评论,收集民众的意见,寻找大众感兴趣的事件,在整合之后把大量综合的资讯呈现给电视 

用户[4]。 

由此可见,电视媒体只有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加强与新媒体的合作,提升新闻传播的速度,改变单一的传播方式,丰富新闻报道的内容,提高新闻报道的趣味性,才能实现更好的发展。 

4  结束语 

信息时代的到来,给电视新闻报道带来了一定挑战,电视媒体只有不断改革创新才能解决发展受限的难题。新媒体语境下对电视新闻报道工作也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传统电视媒体工作者要加强与新媒体的合作,反思自己的不足,学习新媒体报道的优势,才能得到更加长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林晓凤.新媒体语境下电视新闻报道策略的变化[J].新闻研究导刊,2015(6). 

[2]赵京梅.新媒体语境下电视新闻深度报道探析[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5(8):164-165. 

[3]高志成.电视新闻报道在新媒体语境下的策略探讨[J].新媒体研究,2015(10):7-8. 

[4]刘博微.电视新闻报道在新媒体语境下的策略探讨[J].电子商务,2015(2):31. 

[5]周勇.路径与抉择:主流电视媒体网络视听信息发展策略[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3. 

[6]黎斌.电视融合变革:新媒体时代传统电视的转型之路[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11. 

电视新闻报道篇5

【关键词】地方新闻联播 “三农”报道 节目创新

一、地方新闻联播“三农”报道目前存在的问题

1、侧重宣传成就,服务性不强

地方新闻联播是农民获取政策、市场、技术等信息的重要渠道,但随着媒体竞争的白热化,尤其是网络、移动新媒体的兴起,地方新闻联播时政报道、成就报道偏多的状况,一定程度上使得节目的服务性不强,很多农村观众普遍感觉到这些信息对自己的生产、生活帮助不大。

2、面孔刻板生硬,生动性不足

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时期,媒体报道的着眼重点在都市生活、城市建设和大工业项目上,对“三农”报道的重视程度不够,加上“三农”报道普遍面临着路途长、住宿差、时间紧的客观情况,很多年轻记者也没有农村生活经历,造成了部分“三农”报道出现了采访不深入、内容不生动等问题。

3、新闻主题陈旧,鲜活性不够

不同历史时期,“三农”问题显示出不同的时代特点,这就要求“三农”报道的内容、形式必须紧跟时展。当前地方新闻联播“三农”报道中,部分报道主题比较单调、陈旧,但随着现代农业发展和城镇化建设,农民、农村、农业都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主题单调陈旧、选点不新鲜、捕捉热点能力差等,也成为部分“三农”报道不好看的原因之一。

二、地方新闻联播“三农”报道如何创新

地方主流媒体如何发挥掌握政策信息的政治优势,让“三农”报道更加具有服务性、更加生动好看、更加与“三农”现实联动,成为各地“新闻部”必须面对的问题,这就需要电视媒体人在前期策划、采访制作两方面进行创新。

1、从组织策划着手,推进“三农”报道创新

新闻的竞争越来越体现为策划的竞争,好的新闻报道策划,能抢占先机实现独家报道。农口报道中很大一部分是重大的非事件新闻,这就更需要我们提高策划水平。

2、提高对“三农”工作认识,提升“三农”报道的策划质量

作为关注社会舆情和正确引导社会舆论的主流媒体,地方新闻联播应该对“三农”工作在全党全国工作中的重要性有着充分认识,在“三农”的宣传报道上,不仅要加大力度和密度,还要提升档次和水平。

在组织策划新闻报道中,使“三农”报道与工业报道、科技报道、民生报道之间实现有机平衡。同时充分发挥电视新闻的特性,采取动态消息、头条报道、政策解读、农事快报、系列报道、组合报道、连续报道等多种体裁和形式,提升报道质量,让报道更鲜活、更真实、更新颖、更深刻。

3、精心策划重点系列报道,形成深度持续的传播效果

电视新闻系列报道是围绕同一主题,从不同视角、不同侧面做出的连续性报道,是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方式之一。相比平时的动态新闻和单条重点报道,能突出展现主题思想,起到深度、持续的传播效果,也最考验电视新闻从业者的素质和能力。

成功的系列报道需要有好的策划。主题确定后,可以抽调业务精湛的一线记者和策划部门一起组成策划组,大家一起集思广益做策划,各个分主题确立后,记者根据分到的主题进行联系和采访,这种“既统又分”的策划方式,避免了过去策划部门拍脑门、闭门造车的方式,同时也让熟悉行业特点的记者参与到策划的全过程中。比如今年“十”提出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的倍增计划后,天津电视台《天津新闻》栏目就及时跟进这一热点,策划了《农民收入倍增计划》系列报道,通过选点新鲜、数据支撑的一系列报道,及时反映了各地在实现农民收入倍增方面的新举措,播出后赢得了观众的好评。

4、改变传统的报道观念,增强“三农”报道的服务性

信息传播是新闻媒体最主要的功能,随着新媒体的壮大,媒体竞争进入新的白热化状态。地方新闻联播在发挥权威性优势、做好政策信息服务的同时,也要为农民提供市场信息、科技信息、生活服务信息等多种信息服务。

媒体采访应该改变过去“报喜不报忧”的传统思维方式,通过敏锐的眼光,及时发现“三农”面临的难题,把这些难题及时、准确传递给全社会,以引起政府决策者和社会公众的关注,进而促进相关问题及时妥善地得到解决。比如在2011年央视《新闻联播》播出的“内蒙土豆大丰收 销路遇难题”连续报道,不仅引起了国家相关部门和全社会公众的关注,央视甚至在节目中还播出了当地的电话,帮助农户推销起了土豆。地方新闻联播也可以采取这种连续追踪报道的方式,充分发挥地方新闻联播靠近基层的优势,把新闻报道与为农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提高节目的服务性。

三、抓住“三农”报道的特性,创新采访和制作技巧

1、坚持“走转改”活动,使其长效化、动态化

地方新闻联播如何摆脱“生硬面孔”,以一种更为亲和清新的形式,让观众接受和喜欢,这是电视界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从2011年全国新闻战线组织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以来,各地地方新闻联播的节目也开始出现新的变化,纷纷开辟走基层专栏,创作出了一大批清新活泼、言之有物的新闻节目。

“三农”领域更是因为它的基层特性,成为了各大媒体“走转改”活动的首站。如何把这一活动长效化、动态化的开展下去,需要各地新闻部门逐渐摸索建立业务考核、奖励激励等制度保障,使这一活动能够长效化、动态化,避免沦为“一阵风”。

2、掌握“三农”报道的采访技巧,善于听取农民的心里话

农民朋友具有朴实、羞涩的特点,面对镜头往往紧张,难以将最真实的状态呈现在镜头前面,这就需要记者掌握与农民朋友沟通的技巧。因此,记者在采访中,要做到与农民朋友平等的沟通,取得他们的信任。在采访中,记者可以先与农民朋友唠家常,再逐步引导他们对采访问题进行回答,这种过程容易拉近双方的心理距离,也能达到心贴心的沟通效果。

同时,记者也要善于从聊家常中发现新闻细节。农民朋友说话都比较朴实,但正是这些朴实的话语,蕴藏着新闻报道里生动的细节,因此,记者要善于发现并放大这些细节为报道增彩。

3、调动电视特技手段,对“三农”报道进行特色包装

新媒体的不断涌现让新闻竞争更加激烈,改进传统的特技模式,引进最新电视特技手段进行包装制作,根据“三农”报道的特点进行特色化包装,已经势在必行。

由于“三农”报道涉及很多的政策和数字,如何让城乡观众记得住这些生涩枯燥的政策和数字?最近很多地方新闻联播节目中,开始大量的尝试应用三维动画特技和卡通剪贴画。这些三维画面动感十足,而卡通剪贴画则生动形象,通过这些特技效果,让画面、新闻、数字能够灵动起来,也让电视新闻更加轻松、易懂。电视新闻报道是一个融合多种工序的工种,后期制作人员只有理解新闻的主题,才能更好的发挥创造性,才能设计出更加简明清新、灵动活泼的特技。而这些优秀的的包装创意,也将为“三农”新闻报道增添色彩。

(作者单位:天津电视台)

电视新闻报道篇6

2006年,宁波市决定在对口帮扶贵州十周年之际,举办“甬黔携手 万人助学”活动,发动全体市民广泛参与认助贵州贫困学子的活动。在活动举办之前,我作为一线记者,于7月份赶赴贵州进行了前期实地采访。在10天的时间里,我和同事辗转于黔东南和黔西南的6个县之间。由于7月份学生都已经放假,我们每去一个采访点,往往都要坐上一两个小时的汽车,再背上背包,拎起摄像机、三角架、电池等设备,沿着山间小路,爬上一两个小时的山路,才能找到要采访学生的家。

也许有人会问,这是创新吗?这不就是很平常的新闻报道吗?没错!我认为这就是创新,创新是脚踏实地一步步走出来的,创新是用一个个镜头积累起来的,创新是一次次超越自我的挑战。

在“甬黔携手 万人助学”活动正式启动前,宁波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就敏锐地意识到这是一个重大新闻主题,拥有深厚的新闻背景。因为这项活动体现了“政府积极引导,全民自觉参与”的特性,活动的开展对促进东西部合作,建设和谐社会都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拥有这样的新闻背景,一定能够为采制好作品创造条件。基于这样的前期心理准备,新闻综合频道下定决心,调集精兵强将,实施两个小时的新闻直播,目标锁定中国新闻奖。为实现预期目标,频道组织了两项活动,一是观摩历年中国新闻奖作品,要求全体采编人员集体观摩和讨论,加深大家对好新闻作品的把握和了解。二是开展现场好新闻大奖赛。优秀的电视新闻作品需要用镜头说话,没有现场生动的画面,再好的题材也不能在竞争中取胜。19日当天,新闻综合频道以大练兵为出发点,组织40名记者、编辑开展了同一题材的电视新闻大赛。在荣誉和责任面前,所有参与大赛的人事先都进行了精心策划。实践证明,这些前期工作的准备,为最后新闻作品获得大奖创造了充分的条件。

为一个新闻事件设计一个大赛,让参赛人员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我想,这本身就是一种创新。在万人助学的现场,有成千上万的宁波市民参与活动。只要有不同的人,就会有不同的经历,也就会有不同的思想,更会有不同的行动,因此也就会有成百上千的线索供你采访。这其中每一个人每一种角度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

在现场,我们这一组记者选择了“争抢”这一角度,即看宁波市民如何争“抢”贵州贫困学子的视角。主题确定以后,在随后的采访中,我们精心抓拍“抢”学生的镜头,因为现场有其无法取代的真实感,只有把握住现场,才能引导观众走进现场,而要把观众带到新闻发生的现场,就要让观众看到画面,听到声音,感受到气氛。这就要求记者把最精彩的场面、最典型的细节“呈现”给观众。在上午活动结束以后,我们迅速采写了新闻作品《宁波万余市民争“抢”贵州贫困学子》,计划安排在当晚的《宁波新闻》中播出。但是到下午审片时,发现片中存在两个致命缺点,一是新闻主题为“抢”,而镜头体现“抢”的画面还不够丰富,这样的新闻报道缺乏说服力。二是作为主题新闻,背景交代不够深入。如果只单纯报道事实,不交待背景,其价值和意义很难得到充分体现。事实上,“甬黔携手 万人助学”活动有着深厚的背景,如果仅仅报道现场就缺少了深度。在接受修改意见以后,我们迅速调阅了所有参与大赛记者拍摄的镜头,补充了大量“抢”学生的新闻画面,同时在编辑的帮助下,大量的新闻背景素材也被补充进来。正是依靠集体的智慧和辛勤的付出,《宁波万余市民争“抢”贵州贫困学子》在当晚中央台《新闻联播》的显著位置播出。2007年《宁波万余市民争“抢”贵州贫困学子》获得了第十七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实现了宁波广播电视历史上零的突破。可以这么说,就是创新的思路、创新的举动成就了这个中国新闻奖。

联系近些年的新闻实践,创新无处不在。要创新就意味着要不断地否定自己,否定以往的程序和懒惰的思想,就要付出更多的努力,腿勤、手勤、脑勤,绝不能成为无腿、无手、无脑的“三无”记者。新闻界的同事可能会有这种体会,工作的时间长了,总会摸索出一些经验和技巧,运用这些经验和技巧,往往很管用,既省时又省力。但是,长此以往,也会养成一种习惯,这种固定的模式往往会束缚住人们的手脚,甚至左右人的思维,于是似曾相识的稿件就会不断的出现。这种观念和习惯如同框框,把人们的思维局限在一定的范围内,墨守成规,安于现状,阻碍人们去突破、创新、开拓,从而使人丧失创新的意识和锐气。所以,经验应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

电视新闻报道篇7

[关键词]电视新闻;深度报道;挑战

进入融媒体时代,传统媒体的转型压力越来越大,电视新闻深度报道面临的挑战也越来越严峻。应对电视新闻深度报道所面临的挑战和发展现状进行了解,制定科学的措施来应对各种挑战,紧跟融媒体时代的发展步伐,促进电视新闻深度报道。融媒体时代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特点电视新闻深度报道是选择电视媒体作为传播信息的载体,深入、全面报道有重大影响的社会现象或问题、重大新闻事件等,不仅包括了记者采访,还包括背景介绍、解释、归纳分析等。正常情况下是围绕同一主题,在调查性以及事实性的前提下,整合资源、传播新闻,让新闻报道不仅具有比较鲜明的主体,而且表现形式丰富,具有较大的包容量。电视新闻深度报道是利用新闻事实,从感性向理性转变,从调查向研究转变,理性思辨是主要特点之一。通过现象来深入分析本质,让厚度与深度充分融合,对思想进行广泛传播,对精神进行弘扬,让受众思考,得到启发。新闻事实内部存在较大的新闻价值,而且相互关系比较复杂,所以应选择多维思考模式,围绕同一观点或中心,对新闻要素进行立体组织,让新闻内涵得到全面、系统的展开。成功运作和策划电视新闻深度报道,能对受众眼球进行有效吸引,让收视率明显提高,让媒体的个性化和风格化得以充分体现。和信息类的新闻报道相比较,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特点主要表现为:具有较高的品牌效应和指导意义、多维思考、具有较强的理性思辨彩色。

融媒体时代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意义

1.能对新闻事件进行深刻剖析对于传统媒体来讲,新闻深度报道会直接影响其生存情况,而且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媒体的融合转型。在进入到新媒体时代后,90%的人所看的优质内容是由10%的人所生产的,这一规律并未改变,依然存在优质内容、专业生产的价值。上述分析发现,深度报道的主要价值就是为受众呈现事实,让其判断力增强。从价值方面分析,深度报道的角色主要为社群组织者、心态调控者、内容建设者、话语引领者。深度报道是分析调查和深入挖掘新闻事件,向受众反馈有深度、有意义的结果,不但是新闻媒体行业的发展导向,而且也是舆论指导的主要方式,对于新闻媒体的有序发展非常重要。

2.满足受众阅读需求深度报道的特点之一就是真实、客观,普通新闻报道只是停留在表层,并没有详细、全面阐述新闻的起因、经过以及结果。在融媒体时代背景下,信息快速传播,停留时间较短,有些受众才了解到新闻,就已进入到了过去式,受众无法深入了解新闻事件,深度新闻报道则能让受众的阅读习惯和好奇心得以充分满足。3.促进新闻报道正向发展对于权威媒体来讲,要想指引舆论导向、树立行业威信,新闻深度报道是非常重要的手段之一。新闻深度报道是对热门事件和话题的深层起因进行挖掘,向受众清晰展示时间的因果关系和来龙去脉,所以对于深度报道媒体来讲,就应权威报道,坚持客观的基本原则,向受众公布真相,让正面新闻的舆论影响力明显扩大,进而让新闻报道向着正向发展。

融媒体时代电视新闻深度报道面临的挑战

1.新闻采编的形式和内容缺乏创新电视新闻深度报道主要为批评类报道,较为常见的为舆论类报道,这是其常见的误区之一。在进行新闻报道时,为了能更好吸引观众的注意,对负面新闻进行挖掘,希望能获得爆炸性的效果,并对新闻事件尺度进行准确把握,事件真相并没有得到准确还原,建设性观点比较缺乏。导致电视新闻深度报道仅仅表现在形式上面,在内容以及形式方面均缺少深意、心意。

2.单一的接收方式,导致受众不能参与其中电视新闻是采用线性的传播方式,在播出频道以及时段方面都是保持相对固定不变的。除此之外,因为电视新闻是采用单向传播的方式,所以受众无法积极参与其中。在进入到融媒体时代后,受众对新闻信息也具有更高的需求,对掌握新闻话语权、保持参与度、与媒体互动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3.时效性差,信息更新不及时在融媒体时代,新媒体的传播路径越来越广泛,信息接收不会受时间、空间的影响。手机电视以及网站、手机广播、手机报等,能对新闻进行随时,能对新闻信息进行及时更新。传统电视新闻的传播周期相对较长,信息接收需要通过电视机来完成。在开展电视新闻深度报道时,不仅需要探讨新闻事件的内涵,而且还需要进行策划、采访和拍摄,后期还需要进行制作等,周期长,而且工作人员的能力会直接影响报道的广度、深度。

应对挑战的对策

1.不断提高综合素质新闻工作者在开展电视新闻深度报道时,其综合素养应较高。新闻工作者的专业技术水平不仅要高,而且还应具备良好的判断力、超前思维以及大局意识,这样才能对新闻线索进行及时发现,而且能从整体方面来宏观判断新闻事件及发展趋势。通过自身良好的综合能力,科学和合理的前期策划,选择正确的新闻采访方式,并对尺度进行合理把握,有效协调和统一采访者主观性与新闻客观性,报道方式中巧妙运用采编技巧等,最终让制作出的深度报道更具影响力。

2.合理选题,并认真做好策划要想做好电视新闻深度报道,新闻题材首先应合理。对受众所关注的问题进行分析,保证新闻题材符合受众的需求,层层深入,对新闻事件进行揭示,让受众能得到一定启发,引起受众的共鸣。提前策划的作用非常关键,对现阶段的难点和热点、政策和方针进行准确把握,分析和策划将来某一时间点可能导致受众反响的新闻事件。提前策划,对新闻事件发展趋势进行准确预测,准确安排和布置报道方式,让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影响力明显提高。

电视新闻报道篇8

[关键词]新闻背景材料背景报道运用电视宣传水平

所谓新闻背景,就是与新闻人物、新闻事件有密切联系的条件和环境。新闻背景报道是新闻报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从新闻人物看,可能会涉及他的成长经历和社会关系;从新闻事件看,可能有它的前因后果与来龙去脉。任何事物都有值得报道的背景材料。

但在一些重大题材的报道中,有些新闻背景报道的配合还显得不够及时,观众得不到与新闻事件密切相关的有关背景信息,不能够对新闻事件有一个立体的、全面的、整体性的了解;有的新闻报道是内容过于平面化、存在报道形式单一等问题,这说明我们的新闻背景报道还比较薄弱,往往就会影响宣传的效果。

新闻背景材料是提高新闻含量的重要元素,它的运用可以达到新闻报道的最高境界。由此,笔者认为我们必须加强新闻背景报道意识,提高新闻报道整体水平。

一、认真研究分析背景材料

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作为一名编辑、记者,研究分析背景材料是调整自身知识结构,增加才智,提高业务素质的需要,也是运用好新闻背景的前提。研究分析背景是采访的入手点,是为采访而进行的采访。其作用在于提高认识,增强洞察力,发现线索,吸收使用;同时进一步开掘报道的深度,避免停留在一般性了解水平上做报道。很多有丰富经验的编辑和记者十分重视研究背景材料,并将这一工作作为采访的开端。运城电视台《运城新闻》栏目一位记者,在今年的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热爱运城,共谋发展”演讲比赛采访报道中,发现其中一个贫困县在全球经济危机风暴中,逆势而上使县域经济稳步增长的线索。由于记者善于研究分析,报道及时,使得本是一次常规性的新闻报道,挖掘出了更有价值的深度报道线索,给在经济危机困境中艰难前行的企业和部门提供了发展思路,提高了新闻舆论的引导能力,有效地发挥了新闻媒体的积极作用。这样有效运用新闻背景材料的的新闻报道就不失为一条有价值的深度报道。

深度报道离不开历史知识、时代背景、科学知识等等材料的运用。许多对比性报道、分析性报道、解释性报道、调查性报道,正是由于背景材料运用贴切,才使报道具有无可争辩的说服力和可信度。新闻背景的运用还涉及到背景材料的选择问题,这样才能将背景材料达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实践证明,新闻背景的选择大致有以下五个方面:紧扣主题选择典型背景材料;根据交待清楚新闻事实的需要,选择背景材料;根据受众的需求选择背景材料;为新闻增色添辉,选择背景材料;根据新闻内容、表现形式,选择背景材料。

所以综合分析新闻背景材料,既可使编辑、记者获得判断事物的可靠依据,也可使编辑、记者挖掘出更好的新闻报道线索,提升新闻报道的水平。

二、准确灵活运用背景材料

目前,在电视新闻中,新闻背景材料的运用大体有两种方式。

1.叙述式背景材料的运用。主要是指记者在新闻事件现场的表述、被采访者对记者提问的解答,或者记者直接转述有关文章、史料和有关文件中引出的与新闻事件有关联的资料,或者通过解说道明与新闻事实相关的环境、条件等,像这种记者出现场解释、现场提问采访、配音解说等表现方式都具有较强引证性与说服力。叙述式背景材料在运城电视台时政新闻报道中经常用到,在电视新闻的结构中可以在开头、结尾、中间穿插等灵活的方式出现,达到突出主题的效果。

2.插入式背景材料的运用。是指电视新闻节目制作进入后期编辑阶段时,所插入的与新闻事件有关的电影、电视、图片、绘画、图表、音乐、文字等具有直观性的影像资料。插入式背景材料的显著特点是形象,它能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有很强的感染力。运城电视台某专题栏目中,有一期节目是关于某县科技示范园区的采访报道,当被采访对象接受记者采访,说到该县西瓜大面积种植成功时,插入了县政府组织敲锣打鼓游街庆祝西瓜种植丰收的宏大场面的画面资料,画面语言的说服力就很强。

在运用背景材料时,一定要注意紧扣主题,使背景材料和新闻主题配合恰当。背景材料要灵活穿插,要点到为止,恰到好处。

三、加强新闻背景材料的积累和管理

新闻背景材料的积累和管理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的工作。当前我国很多地方电视台的新闻运作方式一定程度上不利于新闻背景材料的管理。比如,电视节目的制作需要分工合作,但是记者出去采访一般是单打一,既没有前期策划,也没有后期资料的补充,记者的精力主要用来应付现场的采访和拍摄,根本无暇顾及背景资料的准备;再比如,电视传播最具有开放的特点,但是电视新闻的制作过程却是以部门和栏目为单位,相互封闭,缺乏沟通,有时在同一事件采访现场出现来自同一家电视台不同栏目的好几组记者,采访的角度也是雷同的,这种情况,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资源共享的实现,加大了电视记者获取背景资料的难度,使新闻资源的利用率很低。不过,这样的管理弊端正在被各级地方电视台所认识,并且正在逐步改革这样的管理模式。运城电视台在总编室设置了专门的资料管理部门,指定由专人管理全台的播出节目资料带,这种做法初步实现了全台的资源共享。实践证明,合理的分工、有效的合作,加上开放的胸怀,实现新闻资源共享,才会提高新闻宣传的整体水平。

四、做好新闻背景材料的开发利用

“今天的新闻就是明天的历史”,也可以说“今天的新闻就是明天的新闻背景”,不仅如此,文艺类、专题类等各类节目,包括其他媒体、其他记者采制的新闻节目和电视作品都有可能成为电视新闻中难得的背景资料。影视文献资料,特别是许多纪实性的东西,就是活动的、形象的、最生动的、最有说服力的历史,它在很多方面具有文字资料无法比拟的优势。所以要想提高电视新闻背景报道水平,必须做好影视文献资料的开发与管理工作,否则,背景报道将成为无米之饮。同时这又是一项基础性工程,它不仅能为电视新闻工作者提高背景报道水平创造广阔的空间,而且也将对整个电视事业的发展起到铺路搭桥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电视研究.

[2]电视文摘.

上一篇:语文中考重点范文 下一篇:德育的重要途径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