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设计优化范文

时间:2023-10-30 08:42:16

建筑工程设计优化

建筑工程设计优化篇1

关键词:建筑工程;设计方案;优化;方法

建筑工程设计方案的优化是提高工程造价管理的关键,有关调查显示科学的建筑工程设计方案优化能够有效降低工程施工成本20%左右。因此,加强建筑工程设计方案优化已经成为现代工程建筑投资方的重要工作。

1 优化设计方案的意义

1.1 避免工程质量事故

在建筑工程中,设计责任是导致工程质量事故的首要原因,占到事故总量的40.1%。某些建筑工程没有对设计方案进行优化,往往导致施工过程中对功能的设置出现不合理的状况,从而影响建筑的正常使用。因此,对设计方案进行优化就显得尤为重要。

1.2 有效控制经常性费用

设计方案的优化不仅可以对建筑工程的一次性投资产生影响,在试用阶段,还能够影响其经常性费用,如取暖、照明的能源消耗,维修、清洁以及保养产生的费用等。一般来说,经常性费用和一次性投资是反比例关系,但是通过优化设计方案,能够尽量使两者产生有效结合,达到有效控制建筑工程经常性费用的目的[1]。

2 设计方案的优化目的

建筑工程设计方案的深度和内容应符合相关规定要求,当仅以设计说明难以对设计意图作出表达时,就可用设计见图来加以表示。建筑工程投资要想得到预期的收益,要对建筑工程设计方案进行严格的审核,如果审核不严,就会在实际施工中出现问题。建筑工程设计方案如得不到足够的重视,设计方案的优化也无从谈起,最终导致工程投资超标的现象屡屡发生。针对这样的情况,建筑工程投资企业必须认识到建筑工程设计方案优化的重要性,认真审核投标方设计方案,通过对设计方案的优化达到降低工程投资、提高工程造价管理水平的目的。

3 设计方案优化要点

处于当前的建筑市场发展需求下,无论是建筑设计的目标体制、销售体制、材料选购还是设备要素都必须与工程施工的实际要求相适应,提高建筑产品的使用周期,进而形成最好的系统优化设计结构,有效避免资源浪费的同时也最大程度地缩减了企业的成本投入。当前建筑工程设计方案优化的要点应体现为:

3.1建筑工程设计方案优化水平的提高不仅仅是提高投资方对设计方案的认识,还要通过国家主管部门提高监管力度、提高设计监理推广、完善有关法规、强化综合性设计方案优化等多方面工作共同提高我国建筑工程设计方案优化水平[2]。通过建筑工程设计方案优化不能够单纯的强调节约投资,应从综合性考虑出发,注重设计的科学性、技术的先进性,以提高设计价值目标为基础、总体效益为出发点,达到建筑工程设计方案优化效果。

3.2 建筑工程设计方案的综合优化

建筑工程设计方案的优化以工程功能需求出发,以技术先进性、工程造价严谨性、财务审核规范性为重点,科学的进行设计方案优化。通过对施工技术的先进性的设计,科学的应用现代建筑施工技术,提高工程施工效率,达到降低施工成本、降低投资的目的。通过工程造价严谨性控制,达到工程造价对施工的指导目的,为施工成本控制奠定基础。通过财务审核规范性对工程造价、施工资金使用等进行控制,达到工程投资的科学使用,避免职务侵占、偷工减料等情况的发生。同时科学的建筑工程设计方案优化还需要对施工过程材料进场数量、进场时间、堆放场地与堆放方法的进行设计优化。通过科学的进场数量设计减少材料进场过多造成的场地占用、资金占用以及材料管理费用。通过科学的堆放场地设计能够有效减少施工过程二次运输费用,提高施工效率。通过科学的堆放方法设计优化能够有效的避免材料堆放不当造成的材料损失。

3.3建筑工程设计方案质量管理部分的优化

建筑工程设计方案的优化对工程施工质量也有着一定影响,因此要加强建筑工程设计方案中关于质量的设计与优化,以此提高工程施工质量。建筑工程质量设计与优化首先要对建筑施工质量管理组织架构进行优化,构建以法人为主的、专业技术人员与专家为主导地位的、基础质量管理人员为管理基础的全方位质量管理架构。

4 设计方案优化方法

4.1 利用建筑设计招标的方式来竞选优秀方案

在网络、报刊等相关传播媒体的作用下,建筑企业可通过设计招标的方式来吸引社会人员参与自身的建筑方案设计,从中筛选最优设计方案。再针对具体方案的可行性来组织专家会审,本着经济、美观和适用的基本原则对于方案的结构功能、节能环保以及空间构造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进而筛选出最佳建筑设计方案。

4.2 注重限额设计在建筑工程设计方案中的体现

在固有的投资限额下进行工程施工方案的设计,不仅是对工程施工质量的有效控制,更能处理好设计方案的肆意变更问题,是减少工程造价的重要途径。在限额设计的控制下,建筑设计预算指标能够在标准化设计方案中得以体现,协调了技术和经济之间的辩证关系,保证了设计方案的质量。实行限额设计的有效途径和重要方法是投资分解和工程量控制。限额设计是采用分解工程量得到的:上阶段审定的投资限额和工程量分解到各专业之后,再分配到各分部工程中,通过逐级限额设计,可以实现对投资限额的有效控制和管理,同时也实现了对设计标准、预算指标、工程数量等各方面的控制。在优化工程设计方案的方法中,限额设计尤为重要,它可以有效克服和控制“三超”现象,使设计单位能够统一对其技术与经济进行管理,改进因设计概算超标对工程产生的消极影响。

4.3标准化设计推广

标准化设计又称通用设计、定型设计,是工程建设标准化的重要组成。建筑工程建设的配件、构件、零部件、通用的建筑物、公用设施、构筑物,只要条件允许,均应道执行标准化设计。实施标准化设计的优势在于:相比于一般工程,其设计质量要高;促进劳动生产率提高,保证工程建设进度的顺利进行;节约建筑材料,使工程造价得到有效控制[3]。

4.4突出工程设计方案中的人为操作因素

设计方案的实施效果必须是在人为操作的过程中得以体现,突出人在整体设计方案中的主观能动作用。无论是施工人员安排的优化、施工项目管理的优化还是组织系统的统筹优化,都必须与实际的操作程序相契合。在突出人员专业素质的同时也应注重个人强项的发挥,这是提升工程设计方案的关键。通过在职学习、实践交流等方式来提高人员的综合素质,保证工程施工的质量。

5 结束语

总之,现代建筑工程中,优化设计方案非常重要,应树立全面性、全过程的施工管理理念,全方位的进行优化,提高经济效益,提升建筑使用水准。

参考文献:

[1] 杨永波,论建筑工程设计方案优化[J],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11(11)

[2]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现行建筑设计规范大全[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3] 秦雷杰,何勇.浅淡建筑工程设计方案优化的途径[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9,(07).

建筑工程设计优化篇2

关键词:优化设计;方案分析;质量管理

1建筑工程优化设计方案的重要性

1.1避免建筑工程质量事故。在建筑工程中,设计责任是导致工程质量事故的首要原因,占到事故总量的40.1%。某些建筑工程没有对设计方案进行优化,往往导致施工过程中对功能的设置出现不合理的状况,从而影响建筑的正常使用。因此,对设计方案进行优化就显得尤为重要。1.2设计方案直接影响投资。建筑工程建设过程包括项目决策、项目设计和项目实施三大阶段。进行投资控制的关键在于决策和设计阶段,而在项目作出投资决策后,其关键就在于设计。据研究分析,设计费一般只相当于建设工程全寿命费用的1%以下,但正是这少于1%的费用对投资的影响却高达75%以上,单项工程设计中,其建筑和结构方案的选择及建筑材料的选用对投资又有较大影响,如建筑方案中的平面布置为内廊式还是外廊式、进深与开间的确定、立面形式的选择、层高与层数的确定、基础类型选用、结构形式选择等都存在着技术经济分析问题。1.3有效控制经常性费用。设计方案的优化不仅可以对建筑工程的一次性投资产生影响,在试用阶段,还能够影响其经常性费用,如取暖、照明的能源消耗,维修、清洁以及保养产生的费用等。一般来说,经常性费用和一次性投资是反比例关系,但是通过优化设计方案,能够尽量使两者产生有效结合,达到有效控制建筑工程经常性费用的目的。

2建筑工程设计方案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的建筑工程设计方案主要是本着对投资方要求负责的理念进行,有关部门仅对图纸等进行简单的审核,这就造成对建筑工程设计方案缺乏必要的考核与评价。而且投资方没有认识到方案设计对投资的影响,仅注重投标价与标底价的差距,没有认识到设计方案的优化对投资的影响。因此导致在投标过程中方案审核不细、概算粗略、要求出图时间紧、刻意压低设计费用。种种原因导致了建筑工程设计方案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设计方案的优化也无从谈起,最终导致工程投资超标的现象屡屡发生。

3如何提高我国建筑工程设计方案优化水平

(1)建筑工程设计方案优化水平的提高不仅仅是提高投资方对设计方案的认识,还要通过国家主管部门提高监管力度、提高设计监理推广、完善有关法规、强化综合性设计方案优化等多方面工作共同提高我国建筑工程设计方案优化水平。(2)通过建筑工程设计方案优化不能够单纯的强调节约投资,应从综合性考虑出发,注重设计的科学性、技术的先进性,以提高设计价值目标为基础、总体效益为出发点,达到建筑工程设计方案优化效果。

4建筑工程设计方案优化重点

4.1对建筑工程设计方案质量管理部分的优化。建筑设计的精品需要在设计的运行等过程中通过取舍来进行优化,最终使产品达到完美。构建以法人为主的、专业技术人员与专家为主导地位的、基础质量管理人员为管理基础的全方位质量管理架构。同时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规章制度体系,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对质量管理与技术管理规程进行具体化与细化,在两者的运用过程中,设计上的构思组合并产生出一个全新的事物,不可能通过固定的一些模式来进行套用,建筑设计其实具有一定的随机性和变化性。以此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可靠性,做好质量管理工作有章可循。4.2建筑工程设计方案的质量优化与管理。建筑工程设计方案的质量优化与管理对建筑投资企业与施工企业都有着重要的作用,为了提高工程设计质量、满足设计规范要求、达到高标准工程的关键。建筑工程设计方案的质量优化是通过人员优化、项目设计管理优化以及科学的统筹安排来完成的系统工作。4.3建筑细部的优化设计。首先应对建筑内部的个别房间的尺寸、比例进行适当地调整,使得平面设计进一步完善;同时对建筑的系统结构、防火分区、无障碍设计进行适当的检查,看其设置得是否合理,以达到完善总平面设计的目的。如以住宅区户内的设计为例,对房间门、户门、窗户等设置得是否合理,主要是考虑对家具的摆放、房间内具有顺畅的流线及采光、通风等要求是否有影响,对于厨房及卫生间的布置,要考虑到相关器具的尺度规格、摆放得是否合理,且使用时是否方便,不同房间内家具摆放得是否合理、且尺寸及使用的舒适程度是否合乎要求等等。

5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建筑工程的优化设计来控制投资、控制质量是一个综合性问题,不能片面强调节约投资,要正确处理技术与经济的对立统一是控制投资的关键环节。设计中既要反对片面强调节约,忽视技术上的合理要求,使项目达不到功能的倾向,又要反对重视技术,轻经济、设计保守浪费的现象。设计人员要用价值工程的原理来进行设计方案分析,以总体效益为出发点,从而真正达到优化设计效果。

作者:周居正 单位: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生物科技产业园区规划建设和土地管理局

参考文献

[1]郭乃良.探究建筑工程设计质量评价方法研究[J].建筑工程,2011(17):118.

建筑工程设计优化篇3

1.建筑工程质量优化设计的理念

建筑设计,在某种意义上讲可等同于建筑产品,它是艺术创作与科学技术的结合体。建筑设计成果的质量评定不能用固定的标准去衡量,即使达到建筑设计规范、标准和规程。也不能称该建筑设计就是优良品或精品。建筑设计是科学与艺术双重创作的结合,是创作构思加科学计算合成的结果。在运行过程中设计构思组合产生出全新的东西,不可能有固定的模式可套用,建筑设计具有一定的随机性变化。建筑设计质量的优劣,确切地说是一个目标范围的界定,建筑规范、规程和标准是建筑设计合格的下限。建筑设计精品是在设计运行过程中优化取舍、完善完美。因此,设计质量的优化管理是十分值得重视的。建筑工程质量的优化设计管理,打破了过去静止的简单化的“结果管理”淘汰制,从而避免浪费时间和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建筑设计运行过程要自始至终,由部分到整体、由管理点到强化点,由方案到施工图,这些工作都要进行细化、优化和筛选。

2.健全建筑工程质量优化设计管理的基础

2.1建立法人挂帅的组织机构

成立监督机构,即法人亲自挂帅,专家起主导作用的全方位的有机结合体。设立质量检查小组,每个项目均设质检员。以专家为主导是为了掌握专业技术的高标准高质量,法人挂帅是保证质量管理体系顺利运行。主要目的是使这项工作经济化、制度化、责任化。

2.2健全可操作的规章制度

健全可操作的规章制度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规章制度的制订要结合实际情况,一定要具体化、细化、量化,特别是要具有可操作性,以保证其运用的经常性和可检查性。以其达到预定目标;2)规章制度要量化,做到可以制成表格分门别类填写打分;3)设计人员行为要规范,原则性要强,只有我们自己有效地规范了行为,才能使我们的服务对象满意;4)跟踪服务、反馈信息及时更正与处理;5)事前计划要具体,事中控制有措施,事后总结有效果。

2.3建筑工程质量优化设计管理的运作

建筑设计质量优化,不仅是为了设计产品合格,满足设计规范的要求,更是为了高标准的追求。在设计优化管理运行的前后,从计划到分工、从人员到产品、从部分到整体等都是为了筛选出最优的方法和手段,产出最佳产品。

3.建筑工程质量优化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3.1政府主管部门对优化设计监控不力

长期以来,形成了一种设计对业主负责,设计质量由设计单位自行把关的观念,主管部门对设计成果缺乏必要的考核与评价,有的仅靠图纸会审来发现一些简单问题,只有等出现了大的技术问题才来追究责任,而方案的经济性则问及更少。另外,对设计市场管理不够,越级、无证、挂靠设计时有发生,从而导致设计质量下降,加之由于设计工作的特殊性.不同的项目有各自的特点,所以针对不同项目优化设计的成果缺乏明确的定性考核指标。

3.2业主要求优化设计的意识不强

目前,业主往往把投资的控制重心放在施工环节上。而对设计环节重视不够。究其原因:1)对设计对投资影响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只看到搞施工招标,投标价要低于标底价、施工单位要让利等,殊不知设计方案的优化会带来更大的节约;2)无法很好地选择设计单位,因为在设计前业主不知道谁能优化到什么程度,有些项目设计虽通过招投标,但此时方案不细,概算粗略,很难来综合评定;3)业主由于专业知识上的限制,对设计方案难以从优化设计的角度提出要求或异议;4)有些业主经济实力雄厚扰,项目建设赶时髦,求新颖,根本不提优化设计要求;5)有些业主自身对工程应具备的功能要求及应达到的目标不明确,随意性大,要求出图时间紧,又压低设计收费,从而也影响了优化设计的开展。

3.3优化设计的开展缺乏必要的压力和动力

由于目前的设计经营往往凭的是关系,缺乏公平竞争.所以设计单位的重心不在技术水平的提高上,设计只要保证不出大的质量问题,方案的好坏、造价的高低,关系不大,使优化设计失去压力。由于现在的设计收费是按面积或按造价的比例计取,几乎跟投资的节约和设计质量的优劣无关,导致对设计方案不认真进行经济分析,而是追求高标准,或为保险起见.随意加大安全系数,造成投资浪费。相反,设计单位即使花费了较多的人力、物力,优化了设计方案,给业主节约了投资,但也不能得到应有的报酬,有时设计费反而变少了,从而挫伤了优化设计的积极性。

3.4优化设计运行的机制不够完善

优化设计的运行需有良好的机制作为保证。而目前的状况。一是缺乏公平的设计市场竞争机制,设计招标未能得到推广和深化,地方、行业、部门保护严重;二是价格机制扭曲,优化不能优价;三是法律法规机制薄弱。

4.搞好优化设计的建议

4.1主管部门应加强对优化设计工作的监控

第一,为保证优化设计工作的进行,开始可由政府主管部门来强制执行,通过对设计成果进行全面审查后方可实施。作为《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的配套文件之一的《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暂行办法》已由建设部建设[2000]41号文颁布施行,它的实施将对控制设计质量提供重要保证。但《办法》规定的审查主要是针对设计单位的资质、设计收费、建设手续、规范的执行情况、新材料新工艺的推广应用等方面的内容,缺乏对方案的经济性及功能的合理性方面的审查要求,所以建设主管部门在执行《办法》的同时,应增加人员配备和审查力度,对设计成果进行全面审查。第二,应加强对设计市场的管理力度,严格通过资质管理、人员注册、设计招标、图纸审查等环节来规范设计市场。减少黑市设计。第三,利用主管部门的职能,总结推广标准规范、建设项目投资控制是每个投资者所关心的重要内容之一。就工程项目建设而言,投资控制贯穿于项目建设的全过程。

4.2加快设计监理工作的推广

优化设计工作的推行,仅靠政府监控还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要求,设计监理已成形势所迫、业主所需。通过设计监理可打破设计单位自己控制自己的单一局面。因此,主管部门应在搞好政府监理的同时,一方面应尽快建立设计监理单位资质的审批条件,加强设计监理人才的培训考核和注册,制定设计监理工作的责职、收费标准等;另一方面通过行政手段来保证设计监理的广度,为设计监理的社会化的提供条件。

4.3建立必要的设计竞争机制

为保证设计市场的公平竞争,设计经营也应采用招标投标,虽然早在1984年,当时国家计委和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就印发《工程设计招标投标暂行办法》,1995年建设部230号文印发了《城市建筑方案设计竞选管理办法》,新颁布的《招标投标法》中也规定符合条件的项目的勘察设计必须招标,但实际招标项目的量一直很少,只占总项目的10%左右(不同的地区其比例可能有所不同),即使采用招标的项目,其招标体系不完善评标方法不健全,缺乏公平竞争性,因此应完善设计招投标的相关环节。第一,应成立合法的设计招标机构;第二,各地方主管部门应建立相应的规定,符合条件的项目必须招标;第三。业主对拟建项目应有明确的功能及投资要求,有编制完整的招标文件;第四,招标时应对投标单位的资质信誉等方面进行必要的资格审查;第五,应设立健全的评标机构合理的建设评标方法,以保证设计单位公平竞争,并限制业主在项目上的随意性。

设计单位为提高竞争能力,在内部管理上应把设计质量同个人效益挂钩,促使设计人员加强经济观念,把技术与经济统一起来,改变以前设计过程中不算账,设计完了概算见分晓的现象,由“画了算”变为“算着画”,并通过室主任、总工程师与造价工程师层层把关,共同控制设计过程。

4.4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

优化设计的推广还应有一定的法律法规作为保证。目前已有《合同法》、《建筑法》、《招投标法》、《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在规范项目建设工作,但这些都是从项目建设的总体出发,对设计方面的规范不够具体,因此为更好地监督管理设计工作,还应建立和完善相应法律法规,如设计监理、设计招投标、设计市场及价格管理等。江苏省人民政府于2000年3月31日颁布的《江苏省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办法》便是该省加强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规范工程勘察设计行为的法规。

4.5注意优化设计工作的综合性

通过优化设计来控制投资是―个综合性问题,不能片面强调节约投资,要正确处理技术与经济的对立统一是控制投资的关键环节。设计中既要反对片面强调节约,忽视技术上的合理要求,使项目达不到功能的倾向,又要反对重视技术,轻经济、设计保守浪费的现象。设计人员要用价值工程的原理来进行设计方案分析,要以提建设项目投资控制是每个投资者所关心的重要内容之一。就工程项目建设而言,投资控制贯穿于项目建设的全过程。

建筑工程设计优化篇4

关键字:建筑;给排水工程;设计优化

Abstract: there is no doubt, any building will be equipped with corresponding to the drainage system. Building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condition directly determines the overall effect of buildings. Water smooth drainage, reliable to the drainage system is the most basic performance guarantee must be. In view of the building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engineering, research departments to make further optimization design.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building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engineering. This paper gives the design and optimization of drainage engineering is analysed and discussed.

Keywords: building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engineering; design optimization

中图分类号:TL35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科学技术在不断地更新和发展,各行各业也相应的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建筑越来越多的同时,也变得越来越高。这就要求建筑在各方面都能够最优化。给排水工程就是其中的一大方面,需要相关部门在该工程上能够多投入一些关注。建筑是城市的重要标志,做好其给排水的设计优化至关重要。

给排水工程由很多因素组成,主要包括了消防系统、排水系统、给水系统以及热水系统。一般建筑在室内具有很多的排水设备和管线种类。现如今,我国在实际的施工当中,就技术规范而言具有极强的主观性与随意性,很多指标都难以统一。所以,如果想要保证工程能够顺利完成,并能很快地投入使用,还必须做好实际环节的把关工作。比如设备选材的环节、现场的施工环节以及理论计算的环节等。

虽然当下的给排水技术逐渐变得成熟,可是在具体的施工当中仍然还是显现出了一系列的问题。比如在提升控制技术和安全技术方面或者是在排水设备的要求方面等等。针对高层建筑来说,十五层以内的建筑在给排水工程的建设上会稍微简单一些,而十五层到三十层的建筑,其建设难度会相对高一些。现代化的宾馆或者写字楼非常多,其给排水系统应做深入的研究。三十层以上的建筑具有极为复杂的给排水系统,相关建设部门应该投入足够的力度。

建筑给排水的特点

建筑的楼层越高,其潜在的火点也就越多,引发火灾的几率也就越高。高层建筑一旦发生火灾,其火势具有相当快的蔓延速度,而且火灾难以进行及时地消防扑救工作,这无疑极大的威胁到了人们的财产和生命安全。也正是因为这一点才让高层建筑在安全性上低于中低层的建筑。所以在高层建筑的给排水工程施工中,应该严格控制施工的标准,保证逃生通道具有极强的密封性,同时在选择防火材料时也应该谨慎。高层建筑具有非常大的排水量,排水管道很长,而且数量多,管中的波动性很高,而且还具有压力大的特点。给排水能力的提升可以通过两种方式来实现。第一种是进行通气管系统的设置,另一种便是利用单立管系统。这两种方式还能让管道中的压力得以稳定。在选择管道的材料时,所选用的材料必须有柔性接口和极大的机械强度。另外,一般消防系统的静水压力较大,如果只对一个区进行供水,其配件和管道很容易就会被破坏。如果是竖向进行分区,那么静水的压力会有所降低,从而保证系统能够顺利地运行。通常情况下,高层建筑在动力设备上都会出现污染源的情况,比如噪声和振动的污染源等。针对这一问题,需要提升管道防噪声和防振动技术,为当地居民提供一个优越的居住环境。

建筑给排水的方式

利用高位水箱来给水

高位水箱重在依靠水箱和水泵来供水,同时此种方式又能分为以下几种。减

压阀、减压水箱、串联和并联供水式。离心水泵会提供高位水箱所需的水,高位水箱设置在泵房之内。和气压罐的给水方式进行比较,高位水箱在水泵的启动次数上会相对较少,且内部的出水量会相对较多,供水能够保证其连续性和稳定性,所以它的运营费用和设备费用会相对较低。有优势当然也有劣势,其水质特别容易受污染。另外,水箱还需要很大的占地面积,这使得建筑在结构上更加复杂,在投资的费用上更高。

利用气压罐来给水

该方式重在依靠气压罐和离心泵。气压罐内的空气具有可压缩性,它可以利

用此特点来调节和存储水量。该种方式不需要水塔和水箱,很容易进行统一的管理,可以自行的控制,而且罐内的水荷载小,不容易受到污染,特别适用于处在地震带上的建筑。可是其供水压力常常会有波动,储水量非常有限,需要频繁的开启水泵,这无疑大大提升了设备在运行时的费用,设备的使用期限也将大大降低。在此方面,和高位水箱还有一定的差距。

给排水的设计优化

从经验中看出,在给水系统之中,通过水池的分建以及吸水管的共用,能够大大提升地下建筑的利用率,减少投资的成本。若想要从根本上来解决水污染的问题,需要单独设置消防储水池和生活储水池。通过这样的方式,消防泵的排水能进入消防储水池之中,水池中所储存的水可以帮助消耗能量,从而节约开销。和此情况比较相类似的是,将雨水和生活污水分流排除,针对一些污染严重的废水可以在收集处理之后再进行排放。在具体的施工中,为了能够保证地下车库就足够的车位,设备房一般都处在不太规则的地段。

就铺设的管道而言,排水管道应该尽量不变形,用最短的距离把污水排出室内。在进行管道的铺设时,每个管道之间应该保留特定的距离,管道和墙之间的距离也应该如此。排出管端和排水立管之间的连接采用两个四十五度的弯头。另外,排水系统还应该设置通气管来平衡气压。

设计是施工的前提和基础。在具体的施工中,因为还要铺设管线和厨具,其铺设的路径很容易发生冲突,多层建筑中,相关的施工方会依据具体的状况进行协调处理。高层建筑在实际的施工前,需要进行严格的设计。包括给排水的管道和管道路线间距等等。

厨具的摆放也需要提前进行确定,如果在施工时在凿洞很可能会影响到整个工程的进度。在淋浴器、洗脸盆以及厨房的水嘴都应该利用一种充气式的水嘴,因为它既能够节水,还不会降低水柱的直径。所谓真空节水技术就是利用空气来替代水,从而达到排污、节水的效果。所以,应该提倡节水型的生活器具。

结束语

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建筑行业越来越繁荣,高层建筑对于给排水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只有不断地革新技术才能满足建筑业发展的需要,也才能为人们带来一个更舒适更优越的居住环境。

参考文献

[1]石鑫留.高层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设计研究[J].山西建筑,2009(8).

[2]范敏,郁琥.我国高层建筑给水排水工程建设存在的几个问题和对策[J].工程建设与管理,2008(4).

[3]杨木兴.高层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的设计探讨[J].工程建设与管理,2009(4).

[4]张志刚.给水排水工程专业设计[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建筑工程设计优化篇5

关键词: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优化

高层建筑高度不断增加的同时,增大了高层建筑侧向的位移,所以,在对高层建筑进行设计时,不但具有一定的强度,而且结构刚度适宜,使其在结构上的自振频率等一些动力特性更加合理,从而控制水平作用力下的层位移在一定空间。此外,为了防止高层建筑在大型地震下出现倒塌的情况,一定要以必要强度为前提,在清晰的概念设计以及科学的构造措施基础上,将全部结构、尤其是薄弱层面的变形能力提高上来,确保结构的延性。所以,在结构设计中,这些因素是不容忽视的,设计合理,具有相当强度的结构、刚度适宜、延性良好。

1、 有关建筑结构的分析

1.1结构材料的分析

在假定线弹性对建筑结构的位移、内力时,通常假设成构件与结构处在弹性工作情况跟下,以弹性理论为根据进行研究,但连梁及框架梁等一些构件则要求由局部塑性变形产生的内力重分布做出研究。将计算地震环境下建筑结构易变形的薄弱层选择弹塑性方面分析其方法。

1.2刚性楼板的分析

在对高层建筑的位移与内力进行计算的过程中,一般假定楼板在本身的平面内是无限的刚性,由于平面外刚度极小所以将其排除在计算之外,在假定为刚性楼板情况下,在进行结构设计时就要使用一些措施以保楼板平面内整体刚度。

1.3计算图形的分析

在高层建筑结构的体系中,进行全面分析所使用的计算图形分为:一维以及二维协同分析和三维空间分析。

1.4小变形分析

在所有方法中是经常运用的基本假定。但专家们在研究非线性问题(P―Δ效应)后得出了新的结论,通常在顶点水平位移Δ与建筑物高度H的比值Δ/H>1/500时,就应该将P―Δ效应考虑在计算内。

2、优化建筑工程结构设计的方法

2.1优化基础拉梁设计

在多层框架房屋的基础埋深值较大的情况下,为了将计算小底层柱的长度以及底层的位移减小,在±0.000之内合理位置进行基础拉梁的设置,但在设计时按构造要求进行设置是不合理的,应该按框架梁设计,根据相关规定对箍筋加密区进行设置。从抗震方面来讲,基础方案应采用短柱。通常情况下,在独立基础埋置较浅时,因为不良的地基或因柱子荷载落差较大时,根据抗震的需要,可顺着两个主轴的方向进行构造基础拉梁的设置。基础拉梁的截面宽度可取柱中心距1/20~1/30,高度取柱中心距1/10~1/15。对于构造基础拉梁截面应在上述限值范围以下,纵向受力钢筋要取在所连接柱子最大的轴力设计值的10%为压力或拉力来计算,作为构造配筋时,应符合最小配筋率的要求。基础拉梁顶标高通常与基础顶标高一致,在框架底层的层高出现不足或者基础埋置较浅的情况时,有时要设计较大的基础拉梁,便于通过拉梁来平衡柱底的弯矩。此时,拉梁钢筋要进行通长设计。拉梁的正负弯矩钢筋包括于在框架柱之内的拉梁箍筋、锚固的加密以及有关于抗震构造的需要应与上部框架梁全部一致。

2.2优化独立基础设计的荷载取值

采用钢筋混凝土进行多层框架设计时,房屋一般使用柱下独立基础的方法,当地基的关键受力层的范围之内没有软弱的粘性土层时,小于8层且高度不超过25m的普通民用框架房屋或者荷载一定的多层的框架厂房,可以不进行验算地基以及基础的抗震承载能力。但这些房屋在进行基础设计时要将风荷载对其造成的的影响考虑在内。所以,在进行整体计算分析钢筋混凝土多层框架房屋时,务必将风荷载输入,不能由于地震区的高层建筑之外的普通建筑风荷载没有起控制作用就将其忽视;另一方面,在独立基础设计的时候,在基础上面的外荷载柱的脚内力设计值,仅取弯矩设计值以及轴力设计值,不取剪力设计值,甚至也不取弯矩设计值。以上两方面会最终会使基础设计的配筋偏少,尺寸偏小,对于基础及上部结构的安全造成了威胁。

2.3优化柱箍筋与框架梁的间距

针对抗震等级不同的框架梁,要明确规定柱箍筋加密区箍筋直径的最小值以及最大箍筋的间距。按照这些规定,一般情况下,工程经常取柱、梁在箍筋加密区间距最大值为100mm,在非加密区箍筋间距的最大值为200mm。在电算程序全部信息中一般内定的柱、梁箍筋加密区为100mm的间距,并以此为凭证从而计算出加密区箍筋的面积,因此设计人员应按照规范明确箍筋直径以及其肢数。然而,在内定程序的情况下,在框架梁的跨中位置有次梁或者有过大的其他集中荷载作用而箍筋却仅为两肢箍时,可合理的加密箍筋间距或增加箍筋直径。在框架内定柱的加密区箍筋在100mm的间距时,在一般时候,框架柱或许由于非加密区的箍筋采用200mm的间距而导致配箍不足。所以,我们应合理的强化箍筋直径以及加密箍筋的间距。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在验算柱、梁箍筋非加密区的配箍时可以忽略强剪弱弯的规定,即以加密区终点处为剪力设计值,并且不计算剪力增大系数。

2.4优化框架计算简图

对于没有地下室采用钢筋混凝土的多层框架房屋来讲,独立基础的埋置过深,大约在-0.30m无基础拉梁的情况下,应输入基础拉梁按层Ⅰ考虑。如:某项目是3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属丙类建筑,其建筑场地是Ⅱ类; 3.2m层高,1.0m的基础埋深,基础高度为0.7m,室内外高差为0.30m。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该工程的框架结构抗震等级为三级。设计者在计算时应以3层框架房屋计算,首层层高为3.5m,即假定框架房屋嵌固于-0.30m基础拉梁的顶面;配筋与截面按构造设计;以中心受压计算其基础。明显看出,用此种计算简图并不恰当。在设拉梁层的时候,通常来说,要比较底层柱的配筋是由基础顶面处的截面控制还是由基础拉梁处的截面控制。由于地基土具有约束性的计算简图,在进行电算时,基础拉梁要按层1输入,输入基础拉梁墙荷,设计配筋时按电算结果为准。

2.5优化结构周期的折减系数

框架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及剪力墙结构等,由于存在填充墙,结构实际的刚度要比计算刚度要大,计算周期要比实际周期大,所以,地震剪力的结果偏小,结构就处于不安全的状态下,因而一定要折减结构计算的周期,因此不折减高层建筑结构的计算周期或者折减系数取值过大的做法都不正确。从框架结构方面来讲,使用砌体对墙体进行填充时,自振周期的折减系数在0.6~0.7之间;在砌体填充墙过少或者使用轻质砌块的时候,取值在0.7~0.8之间;采用的完全是轻质墙体板的时候,取值在0.9。不折减计算周期的情况要以无墙的纯框架为前提。

2.6优化地下室的层数输入

多层框架结构房屋也有设置地下室的。由于隔墙少,常采用筏板式基础。在电算时,应将地下室层数和上部结构一起输入,并在总信息中按实际的地下室层数填写。这样,计算地基和基础底板的竖向荷载可以一次形成,并且在抗震计算时,程序会自动对框架底层柱底截面的弯矩设计值乘以增大系数。同时通过对层间侧移刚度比的分析比较,还可以正确判断和调整房屋的嵌固位置,并采取相应的抗震构造措施,保证楼板有必要的厚度和最小配筋率等。当结构表现为竖向不规则时,不仅要验算薄弱层,而且还要对薄弱层的地震剪力乘以1.15的增大系数。如果在结构总体计算中,总信息中填写的地下室层数少于实际输入的层数,弯矩设计值增大系数将会乘错位置,从而在发生地震时,会使极易发生震害的底层柱底部位因抗震能力降低而破坏。

3、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高层建筑不断发展,在高层建筑的材料、形式、力学分析的模型上日益复杂化且多样化。通过优化建筑工程结构而进行设计处理,以达到整体优化建筑结构设计的最终目标,从而在设计要求上更具有科学性、经济性及合理性。

参考文献:

[1]徐银夫.关于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研究[J].科技经济市场,2006(02).

[2]陈雷.建筑工程结构设计总说明中的问题[J].工程建设与档案,2003(4)

建筑工程设计优化篇6

【关键词】建筑工程;外墙保温;优化设计;意义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大量的能源消耗,使得我国自然资源呈现短缺现象,其中,建筑能耗在能源消耗问题中占有重要的比重。建筑能耗是困扰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尤其在冬季用电高峰期,空调等取暖设备的大量应用,增加了供电部门供电压力,同时也造成了较为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因此,建筑节能工作成为了我国建筑行业的重要研究课题。

1 建筑外墙保温优化设计的意义

建筑节能优化设计,就是利用先进的保温隔热技术,减少建筑外墙的温度扩散,从而有效保证室内温度的稳定,减少用户对取暖设备的应用频率。建筑节能优化设计目前已经在部分工程施工项目中得到实践,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一) 有利于保持良好的室内温度

利用建筑外墙保温技术,能够有效根据外界环境进行室内温度的调节,是室内温度达到最佳的平衡,从而提高用户居住环境和办公环境的舒适度。良好的外墙保温技术,同其他节能技术相比,不会存在“热桥”、“冷桥”现象,保证良好室内环境的同时,也有效的起到节能作用。在冬天,外墙保温技术能够将室内热量隔绝,减少热量的扩散,保持室内温度,并存储一部分而外热量。当室内温度降低时,外墙所存储热量就会释放出来,确保室内温度的平衡;夏季,外墙保温技术能够有效阻挡太阳辐射,避免外界环境热量侵入室内,保证室内温度平衡,真正达到“冬暖夏凉”。

(二) 有利于延长建筑使用寿命

建筑外墙在建筑中起到了承重的作用,如果建筑外墙出现损坏,就会严重影响建筑使用寿命,甚至会造成严重的安全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财产的损失。建筑外墙在在长时间的温度改变过程中,会因为热胀冷缩的原理出现墙体裂缝,从而大大缩短了建筑的使用寿命。利用外墙保温技术,能够有效减少外界温度对墙体的影响,降低热胀冷缩现象对墙体的破坏,并有效避免射线长时间对墙体的破坏,从而大大提高建筑外墙的使用效果,提升建筑使用寿命,提高建筑整体性能。

(三) 有利于降低能源的消耗

利用外墙保温技术,在冬季,能够有效保持室内温度,减少室内热量的扩散,在炎热的夏季能够有效防止外界热量对室内环境的侵入,阻挡太阳辐射对室内环境的影响,这样,就能够有效减少空调、电热器等家用电器的使用,降低用户对温度调节设备的依赖,从而有效减少能源的消耗,缓解我国能源短缺的现状。

(四) 有利于缓解环境污染问题

建筑能源消耗,主要以电力能源消耗为主。目前,我国电力能源供给企业以火力发电厂为主,随着建筑能源的不断提高,火力发电厂的规模不断扩大,直接导致了环境污染问题的逐渐恶化。而外墙保温技术的有效利用,能够减少用户对电器的依赖,降低电器的使用频率,从而缓解建筑能耗问题,相应的也会缓解电力部门供电压力,减少供电部门对环境的污染问题,对于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实施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2 建筑外墙保温优化设计措施

由于外墙保温技术对于节约建筑能耗,提升建筑使用效果都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因此,我们要大力推广外墙保温技术,促进我国工程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由于外墙保温技术目前仍处于发展阶段,因此,我们应该针对于外墙保温技术中的问题和不足,提出合理的优化措施,提高外墙保温技术的整体效果。以下,是笔者结合多年工作经验所提出的几点有效措施:

(一) 做好优效保温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外墙保温技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是外挂式外墙保温技术和保温浆保温技术。外挂式外墙保温技术就是利用粘合砂浆或者专用的固定材料将保温材料贴、挂在外墙上,以起到保持室内温度的作用,这一技术在我国北方地区应用较为广泛。外挂式外墙保温技术的主要应用材料岩棉、玻璃棉毡等,保温材料造价较高,安装费用较高,施工难度大,且在应用于高层建筑时,使用危险系数较高,因此,外挂式外墙保温技术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保温浆保温技术,就是将能够起到保温效果的保温浆材料涂抹于建筑外墙上,从而起到阻挡太阳辐射、保持室内温度的作用。常见的保温浆材料有聚苯乙烯、聚氨酯等等,保温效果较好,且施工方便,具有极高的可操作性,且造价相对较低,是较为理想的外墙保温技术,因此,我们应该加强保温浆外墙保温技术的推广,促进建筑生态技术的发展。

(二) 保温施工技术的优化

在保温浆外墙保温技术施工过程中,一定要避免保温浆开裂温度的发生,从而确保外墙保温技术的使用效果。一般来说,在保温浆保温技术施工过程中,由于保温浆涂抹厚度不运距以及连续面积过大、保温伸缩缝未设置或设置不合理时,都容易造成保温浆结构接触开裂,从而影响到保温效果。因此,我们必须要开展优化施工技术,减少相关问题的发生。首先,要保证保温浆涂抹厚度,严格施工要求,做好施工质量的监督工作,避免收缩裂纹现象的发生;其次,我们一定要保证保温浆结构的有效间隔,按照施工要求进行工程施工,避免面积过大而出现裂缝问题;同时,在外墙保温工程施工过程中,一定要保温浆的混合比例,减少杂质的混入,以及保温浆的比例协调,并充分保持保温浆内的含水量,以避免保温浆施工完毕后受外界因素影响而发生不良反应,导致保温浆结构鼓胀或发生开裂,从而导致保温效果受到严重影响,墙体美观性大大降低。

(三) 新型保温施工技术的应用

TH无机保温技术是目前较为先进的保温浆外墙保温技术,以TH无机高性能保温材料为主要工程施工材料,具有保温效果好、结构稳定等优点,能够取代聚苯乙烯、聚氨酯等材料开展良好的温度调控工作,从而确保室内温度的平衡性。在TH无机保温技术施工过程中,首先要做好外墙墙面的清理工作,如砂浆、污垢、灰尘等物质,都不能残留在外墙墙体上,并且保证墙体不能存在明水,保证墙体的干燥。TH无机保温浆涂抹时,要严格按照相关技术说明,分层进行保温浆的涂抹,且每层厚度保持在10mm左右,并保证保温浆的厚度均匀,在保证每层保温浆坚实且均匀的情况下,在做好相应的检查工作之后,方能进行下一遍保温浆施工。

3 总结

外墙保温技术,对于我国建筑工程行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是生态建筑工程的重要体现,良好的外墙保温技术不但能够有效保持室内温度,还能够减少建筑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问题,促进我国可持续战略的实施。因此,我们一定要加强外墙保温技术的应用和研究,不断提高外墙保温效果,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跃峰,吴新伟,鞠泽青.住宅建筑外保温墙体裂缝原因与控制分析[J].中国住宅设施,2012,(02)

[2]张小尊.建筑节能与外墙外保温[J].科技资讯,2012,(02)

[3]浅析我国外墙外保温市场现状[J].建材发展导向,2011,(01)

建筑工程设计优化篇7

关键词:工程造价 工程项目 投资效益

一、工程造价的控制

建设工程项目的全过程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可行性研究阶段、初步设计阶段、施工图设计阶段和施工阶段,相对应四个阶段的投资控制值可称为:可行性研究阶段的估算、初步设计阶段的概算、施工图设计阶段预算和施工阶段决算。这四个阶段对工程造价都有直接的影响,必须进行全过程的控制。

据西方一些国家分析,设计费一般只相当于建设工程全寿命费用的百分之一以下,但正是这少于百分之一的费用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度占到百分之七十五以上。由此可见,设计质量对整个工程建设的效益是至关重要的,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对提高设计质量,促进施工质量的提高,加快进度,高质优效地把工程建设好,降低工程成本也是大有益处的。

现在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建设项目中的投资方讲究投资效益,业主(建设单位)、承包方(施工单位)、设计单位也都有各自的经济利益。因此,市场经济的建立,为造价控制在大的环境方面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虽然在设计阶段控制造价比在施工阶段的效果好得多,但它并不是无条件的,设计阶段控制造价依然需要主客观条件。没有条件就根本谈不上控制造价。设计阶段控制造价的主观条件是:业主(建设单位)非常真诚而且迫切需要控制造价,设计单位不但有水平非常高的设计师而且还有非常精通造价业务的造价师。设计阶段控制造价的客观条件是:国家(包括中央和地方的各级政府)要有相应的、明确的政策法规。只有在主客观条件都具备的情况下,设计阶段控制造价才能实现,也才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造价控制。

二、建设项目的优化设计:

优化设计控制投资是一个综合性问题,不能片面强调节约投资,要正确处理技术与经济的对立统一是控制投资的关键环节。设计中既要反对片面强调节约,忽视技术上的合理要求,使项目达不到功能的倾向,又要反对重视技术,轻经济、设计保守浪费的现象。设计人员要用价值工程的原理来进行设计方案分析,要以提高价值为目标,以功能分析为核心,以系统观念为指针,以总体效益为出发点,从而真正达到优化设计效果。

(一)设计方案的优化:

单项工程设计中,其建筑和结构方案的选择及建筑材料的选用对投资都有较大影响。

1、建筑方案的选择:

建筑方案设计是一个创造性的过程,集工程性、艺术性和经济性于一体,只有技术上先进可靠,经济上合理可行的建筑产品才能被社会所接受。但由于建筑设计工作的特点,更多的设计者主要从事的是建筑设计工作中创造性劳动部分,同时受计划经济时代的影响,经济意识薄弱,缺乏将经济意识贯穿于设计过程中。

一个优秀的建筑设计方案,之所以能在众多方案中脱颖而出,应该集中了众家之长,不仅在设计中有独特的构思,而且在经济分析上也占有优势。然而在目前的方案设计过程中更多的是考虑了建筑的新颖,外形的美观,功能的完善等等,而对于经济分析这一块即便有所考虑,也是花费的功夫甚少。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一环套一环,始终围绕着方案设计进行。初步设计概算不能超过方案设计阶段的投资估算,施工图预算不能超过初步设计概算。所以,方案设计阶段的投资估算是重中之重,方案设计阶段的经济分析显得尤为重要。

2、建筑材料的选用:

例如框架结构的非承后墙体种类选择对工程造价有着较大的影响。传统的做法是粘土空心砖,自重大,保温性能也差。现在有许多轻质、隔音、隔热且价格较经济的新型建材可供选用。如加气砼、砼空心砌块、水泥玻璃纤维板、石膏条板、膨胀珍珠岩空心条板等。

3、结构方案的选择:

基础的经济技术指标对高层建筑的总造价有很大的影响,基础的工程造价在整个工程造价中所占的比例较高,尤其是在地质状况比较复杂的情况下,更是如此。因此现以基础方案的选择来说明结构方案的优化。

10%,甚至可达10%~20%。

所以,方案设计阶段的经济分析做得好,才能真正从源头上控制工程造价,对设计人员和造价管理人员都应该重视起来,使工程造价控制真正落到实处。

4、结构设计的优化:

目前承建方对建筑结构施工图设计的控制:现在包括房地产公司在内的承建方已经不同层次的认识到结构设计对工程造价的影响,设立专门的人员控制结构设计。由于认识的不同,只是一味的控制含钢量,混凝土用量等等低级的方法。结构施工图设计不能给房地产公司创造价值,但是好的结构设计绝对可以给房地产公司降低工程成本,真正的在设计过程的各个环节控制,保证工程结构设计的质量,降低工程成本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面及配筋。

5减少设计变更:

加强设计变更管理,实行限额动态控制。一般来说,设计变更是不可避免的,但不同阶段的变更,其损失费用也不相同。变更发生得越早,损失越小;反之,损失就越大。如果在设计阶段变更,则只需修改图纸,其它费用尚未发生,损失有限;如果在采购阶段变更,不仅需要修改图纸,而且设备、材料还须重新采购;若在施工阶段变更,除上述费用外,已施工的工程还须拆除,势必造成重大变更损失。为此,必须加强设计变更管理,堵塞由于不合理的修改变更而提高造价,尽可能把设计变更控制在设计阶段初期,尤其对影响工程造价的重大设计变更,更要用先算账后变更的办法解决,使工程造价得到有效控制。

6、适当采用标准设计:

经国家或省、市、自治区批准的建筑、结构和构件等整套标准技术文件图纸,称为标准设计。标准的工程设计,来源于工程建设实践经验和科研成果,是已被实践证明了的优秀设计,它适应我国的自然条件和技术发展水平,能合理地利用能源、资源、材料和设备,体现施工、生产、使用和维修的要求。因此采用标准设计一般都能使工程造价低于非标准设计,但对于特殊的工程例外。同时,采用标准设计还能节约设计费用,缩短设计周期,能较好地执行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它是在设计阶段有效控制和降低工程造价的重要方法。

7、各专业之间的协调配合

在实际中经常发生凿洞拆墙现象,造成人力财力的浪费。各专业应相互配合,及时协调各有关问题,把隐患消灭在设计中。只要加强设计阶段管理,选用节约方案可以达到经济适用的目的。

建筑工程设计优化篇8

【关键词】:超限,高层建筑,优化,工程实例

中图分类号: TU9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引言

在实际工程上,超限建筑并不是特定的指某一类建筑,而是对于建筑中某一部分或者某几部分超过标准的限值的建筑的统称。在高层建筑的建设过程中,影响建筑使用性能最重要的两部分是建筑整体荷载的分布以及承重结构对整体结构载荷作用,因此,在超限高层建筑设计过程中要着重分析和计算建筑的各种荷载,以此为高层建筑设计提供合理的参数。

2 超限高层建筑优化设计的基本内容分析

2.1 高层建筑超限的问题分析

高层建筑超限问题并不是单一的,因此,进行建筑优化之前的超限问题分析时必须的。在实际的建筑设计中,超限问题一般存在于:设计内部过于复杂,导致使用空间较低;内部结构过大引起的烈度较大;结构设计过程中,由于计算结果不准确而导致其剪应力等大小超过标准等。

2.2 高层建筑超限问题优化设计分析

经过对超限高层建筑的超限问题分析之后,最终会找到超限根源所在,针对超限问题的原因和对象进行结构以及功能的优化是优化设计的具体工作。在设计的优化过程中,要遵循三方面的原则。首先,安全性的问题优化最为重要;其次,尽可能的方便施工;第三,保证超限问题的完整解决。

2.3 高层建筑超限问题优化设计的任务

通过超限问题的优化设计,无论在技术上还是施工上都要达到预期的目标,具体来说,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提供整体优化方案;其次,提供合理的整改参数;第三,设计优化符合标准。

3 超限高层建筑优化工程实例分析

3.1 工程背景

杭州市某高高层建筑,计划建筑面积100000m2,建筑由8层附楼与60层塔楼组成,其建筑平面图如图1所示。建筑地下二层作为地下仓库施工,按照规范要求,进行嵌固构造处理,使其作为上部的嵌固端,该结构平面布置规则、对称,竖向抗侧力构件上下连续贯通、无刚度突变。

图1 建筑平面结构

该工程在进行地下部分以及附楼筏板基础建成后由于工程抗震性以及剪力超标等问题被迫停工,为了尽快的进行恢复施工,需要对各方面的问题进行优化,消除超限问题。通过对实际工程的分析和考察,进行了合理的规划和超限优化。

3.2整体工程设计改进

通过对工程设计的分析和实际工程施工的考察,认为必须对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整体的改进。

(1)减少框架柱数量,增大建筑空间

经过分析,认为八根框架柱对于整体建筑而言过多,占用过大面积。因此,优化设计时将框架柱减少到5根,其截面面积增加为1800mm×1800mm、1700mm×1700mm,并且上部各层柱分段减小,以满足轴压比的要求。同时为了保证建筑结构的抗侧刚度,在在塔楼四角区设置“L”型桁架,内部设置剪力墙核心筒,形成框撑-核心筒体系。

(2)减小核心筒内墙墙体厚度

通过对心筒内墙承受竖向载荷计算,将原始的800、400、350、250mm,优化设计后改为400、250、200mm,同时将原设计中芯筒外墙厚度也减少100mm。通过这种优化保证了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并且节省了大量的建筑空间,有效的改进了设计。

3.3具体施工参数的确定

(1)基本参数的确定

本工程设计的基准期确定为50年,使用年限100年,安全等级为一级,地基设计等级为甲级。根据工程场地特点,按照6度的烈度标准进行抗震构造建设。在原始设计中,对于风压的选取进行了订正,按照工程所处地区的实际情况,认为其基本风压在0.45kN/m2,泵成地面粗糙为C类,按照《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的规定,认为实际的设计风压应该为基本风压的1.2倍,所以按照0.54kN/m2取用。

(2)建筑结构及材料参数的确定

工程之所以没有尽快的施工,建筑结构及材料参数的混乱是非常重要的原因,特别是对于一些重要结构,例如核心筒的厚度,框架柱的尺寸等。针对这些情况,给定了以下具体参数。

表1 核心筒剪应力墙尺寸

表2框架柱截面尺寸

3.4 优化结果分析

通过设计的改进和优化,控制和优化了结构的整体抗震性,并且剪力墙的剪力大小由原来设计的超过标准30%,下降到标准范围内的75%,完全达到了施工要求,可以进行施工。

参考文献

[1] 吕西林,李学平. 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计中的若干问题[J]. 建筑结构学报,2002(2) .

上一篇:城乡建设的措施和建议范文 下一篇:国际贸易秩序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