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炎的预防方法范文

时间:2023-11-28 10:04:05

支气管炎的预防方法

支气管炎的预防方法篇1

[关键词] 慢性支气管炎;护理干预;幸福感;生活质量

[中图分类号] R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3)15-0095-03

慢性支气管炎是由多种病因所致的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受凉、吸烟及感冒常诱发或加重本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慢性咳嗽、咳痰、反复感染或伴有喘息。慢性支气管炎的症状常年存在,并在一些诱因的情况下急性加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医学的发展已经从以往的“生物模式”转向“生物-心理-社会”模式,对疾病的疗效不仅仅体现在生理层面,逐渐关注患者心理和生活质量等层面[2]。护理工作作为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能够促进疾病的康复,另一方面也能够改善慢性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对10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分别给予不同的护理,观察患者的主观幸福感以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1年9月~ 2012年4月在我科进行治疗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63例,女37例,年龄54~75岁,平均(65.3±13.7)岁。所有患者均有慢性支气管炎病史,均符合慢性支气管炎的诊断标准,均未合并其他系统严重的疾病。按照入院顺序将其分为护理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0例。护理干预组男31例,女19例,平均年龄(54.9±14.1)岁;对照组男32例,女18例,平均年龄(65.8±15.3)岁。两组的性别 、平均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入院后所有患者均给予慢性支气管炎的常规治疗,包括抗炎、解痉、止咳等治疗。

1.2.1对照组 给予常规护理。注意保暖,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嘱进高热量、高蛋白、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多饮水。注意翻身拍背。

1.2.2 干预组 除了上述的常规护理外,给予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心理护理、指导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指导康复等[3]。①心理护理 长期慢性疾病,患者多有不良的心理情绪,或悲观或焦虑抑郁,这些不良情绪均不利于疾病的控制。在患者入院的时候通过对话以及向家属了解情况,对患者的心理状况做一个全面的评估,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心理干预措施,使患者保持积极的心态、乐观的情绪接受治疗。②健康教育 除了常规的入院须知、医院环境、主管医生护士等常规健康教育外,还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如慢性支气管炎发病的相关知识、发病机制、急性发作的诱因、加重的可能诱因、治疗护理安排等,并积极热心解答患者的疑问。通过健康教育,一方面让患者对医院环境了解,缓解陌生环境的紧张感,一方面使患者对疾病有一个整体的认识,积极配合治疗。③指导患者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作息表。告知患者吸烟的危害,避免主动或者被动吸烟。让患者了解烟雾、花粉、灰尘和化学气体等对气管的刺激以及危害,避免接触这些有害物质。室内经常通风换气,厨房安装抽油烟机等。进行有规律的有氧运动,如步行、慢跑、太极拳等,以逐渐锻炼肺功能。进行腹式呼吸锻炼。规律的运动锻炼能够促进肺部的气体交换,有利于肺功能的改善。④指导康复 在慢性迁延期要坚持锻炼,还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适当增加锻炼的强度。注意保暖,预防感冒。缓解期的患者也要注意功能锻炼,可以用中药增强免疫力,预防病情反复。

1.3 效果判定

1.3.1主观幸福感 分别于入院时和6个月后随访评价患者的主观幸福感,采用主观幸福感指数量表[4]对患者进行调查,包括生活满意度和情感指数。情感指数共8个条目,每个条目1~7级评分。生活满意度从十分满意到十分不满意评价患者的幸福感。总分的计算为两者按照权重相加。分值区间为2.1~14.7分,分数越高越不幸福。

1.3.2生活质量评价 分别于入院时和6个月后随访评价患者的生活质量,采用生活质量调查问卷[5]进行评估,包括日常生活能力(13项)、社会活动能力(7项)、抑郁心理状态(8项)、焦虑心理状态(7项)。1分为最好,2分为好,3分为差,4分为最差。分数越高则生活质量越差。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主观幸福感比较

见表1。入院时两组的主观幸福感比较差异不明显(P > 0.05)。出院后6个月随访,对照组主观幸福感指数(9.2±1.9)分,低于入院时(P < 0.01)。护理干预组6个月随访主观幸福感指数(4.3±1.1)分,显著低于入院时(P < 0.01),也低于对照组6个月的随访结果(P < 0.01)。

2.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

见表2。 对照组日常生活能力、社会活动能力、抑郁心理状态、焦虑心理状态、总分在入院时和出院后6个月随访比较,有所下降(P < 0.01),但下降幅度不如护理干预组。护理干预组以上各指标均较入院时显著下降(P < 0.01),并且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 < 0.01)。

3 讨论

慢性支气管炎是指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是多种因素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其病理改变主要是上皮细胞空泡样变性、坏死、增生,鳞状上皮化生、纤毛粘连、脱失,黏膜和黏膜下充血水肿,杯状细胞和黏液腺肥大,多种炎症细胞浸润,纤维组织增生[6,7]。根据病情的不同分为急性加重期、慢性迁延期、临床缓解期。病程长的患者病变可向周围组织扩散。扩散至黏膜下层的肌层,可导致平滑肌束萎缩、断裂。周围纤维组织的增生可导致管腔塌陷以及管腔僵硬。病变扩散至肺泡壁,导致肺泡组织结构破坏、纤维组织增生,最终发展为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和间质纤维化[8]。因此,临床上预防疾病急性发作、预防疾病加重、缓解症状、延长缓解期的时间对改善患者肺功能、预防疾病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慢性支气管炎是一个长期慢性过程,加上在多种因素下会出现急性加重,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较大。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评价疾病的治疗效果不再仅仅局限于生物层面,患者的主观幸福感以及生活质量越来越得到重视。幸福感涉及心理学、伦理学、社会学、哲学等学科。主观幸福感是个体对自我幸福的评价,具有主观性、整体性、相对稳定性等特点[9]。

有研究证明,吸烟与慢性支气管炎的发生具有密切的关系,吸烟时间越长、吸烟量越大、患病率越高。而戒烟可以使症状减轻或者消失,病情缓解,甚至痊愈。本文的研究中,护理干预组在进行健康教育及康复指导的时候,均告知患者吸烟的危害,并鼓励患者戒烟。其他如刺激性烟雾、粉尘、大气污染物等慢性刺激也是慢性支气管炎的常见发病诱因。因此嘱托患者室内经常通风、避免接触有害气体等对促使患者康复、预防患者急性发作具有重要的意义[10]。

感染是慢性支气管炎发展的重要因素,主要是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证据证明感染是慢性支气管炎的首发病因,一般认为是慢性支气管炎继发感染和加剧病变发展的重要因素。在本文中,嘱咐护理干预组的患者注意保暖,预防感冒,从而减少感染诱发的病情加重。慢性支气管炎的急性加重期多在寒冷的季节,气候的骤然变化常常是导致继发感染、病情加重的诱因。这是因为冷空气降低了呼吸道黏膜的防御功能,同时能够反射性引起支气管平滑肌的收缩。呼吸道局部的防御功能下降以及免疫功能降低也是导致支气管炎发病的重要原因[11]。老年患者多存在呼吸道免疫功能下降、免疫球蛋白减少、呼吸道防御功能下降、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功能下降,因此发病率比较高。嘱咐护理干预组的患者根据自身情况,进行必要的锻炼,从而提高自身的免疫能力,预防复发。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是导致慢性支气管炎的内因之一。呼吸道的副交感神经反应性增高,在微弱的刺激下就能引起支气管痉挛,分泌物增加,导致咳嗽咳痰、气喘等症状。

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因疾病反复,常常会出现负性情绪。护理干预组在入院时即根据患者情况,给予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使患者以积极的心态接受治疗。向患者讲解疾病发生发展的机制,使患者对疾病有进一步的了解,一方面能够有效积极配合治疗,另一方面能够了解合理的措施以预防疾病的急性加重以及病情进一步的发展。合理科学的锻炼一方面能够提高患者的免疫力,预防疾病的急性加重,也能舒畅患者的心情。

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还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出院后随访6个月,调查两组的主观幸福感以及生活质量,结果显示,入院时两组的主观幸福感指数以及生活质量各项目评分差异均不显著,出院后随访6个月,护理干预组的主观幸福感指数和生活质量各项目评分以及总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说明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够使患者更好地了解病情,调整心态,科学地进行锻炼、预防疾病的进一步发展以及预防急性加重,全方位提高患者的主观幸福感以及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慢性支气管炎是一个慢性过程,合理的康复指导能够预防疾病的进一步发展。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够预防疾病的反复和进一步恶化,从总体上提高患者的主观幸福感和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周纯. 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J].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32):61-62.

[2] 王玉玲,古力巴尔・托留夫,汪忠诚. 急诊患者全程护理中应用现代和传统医学模式进行心理干预的临床护理疗效对照研究[CD].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2,12(3):50-52.

[3] 蔡燕. 社区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J]. 护理研究:下旬版, 2012,26(10):2863-2864.

[4] Kenneth D. What predicts well-bing: a consistent self- concept of a desirable self- concept[J]. Journal of Social and Clicical Psychology, 2006,25(2): 228-247.

[5] Kartha G,Calle JC,Marchini GS,et al. Impact of stone disease: chronic kidney disease and quality of life[J]. Urol Clin North Am,2013, 40(1):135-147.

[6] 杨海明. 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体会[J]. 中国蒙医药(蒙),2012,7(10):730.

[7] 李玉娟. 沐舒坦雾化吸入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临床观察[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32):62-64.

[8] 刘二云. 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临床疗效观察[J].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25):3304-3305.

[9] 刘仁刚,龚耀先. 老年人主观幸福感概述[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8,6(3):191-194.

[10] 刘东杰,刘春晖,邢淑慧. 浅谈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护理体会与健康教育[J]. 黑龙江医学, 2010,34(12): 958-959.

[11] 魏红丽. 社区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护理干预[J]. 当代医学,2012,18(23):110.

支气管炎的预防方法篇2

兴安盟人民医院呼吸内一科

摘    要:

目的 探讨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急性发作期采取预防控制策略的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慢性支气管炎老年患者共计80例,根据实施急性发作期预防控制技术前后划分对照组、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临床干预后的急性发作次数以及静脉抗生素的使用次数。结果 通过研究对比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急性发作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干预后,对照组患者的静脉抗生素使用次数高于观察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急性期采取应急处理措施可以显著降低患者的病情风险,减少发作次数并提升预后表现,建议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

慢性支气管炎患者 急性发作 措施 预防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了院内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共计80例,其中观察组患者男21例,女19,对照组患者男22例,女18例,分别对比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不显著,具有良好的可比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抗感染治疗,观察组则在原基础上添加胸腺肽注射治疗,具体治疗方法为每次1.6 mg,每日一次,行皮下注射,连续四周用药。针对观察组患者采取盐酸氨溴酸进行急性发作期前的预防,遇到急性发作阶段,则针对性的进行对症处理,避免患者出现病情加重的问题。

1.3 检测标准

在完成区分治疗后,对两组患者进行发作的次数进行随访统计,每4周进行一次统计,就急性发作的次数以及患者后期抗生素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对比。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工作,过程中计量材料采取t进行检验,以P<0.05视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急性发作次数

对比患者干预前后急性发作次数,干预前差异很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次数较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急性发作次数(x¯±s)

2.2 两组患者静脉抗生素使用次数

对比两组患者静脉抗生素使用次数,治疗干预前两组患者差异不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占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静脉抗生素使用次数(x¯±s)

3 讨 论

随着我国工业化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大气污染逐渐成为引发各种呼吸道疾病的主要原因。可吸入颗粒物中,PM2.5作为对人体健康影响较大的颗粒物,通过长期吸入的方式会导致呼吸系统损伤,诱发组织内部出现脂质过氧化酶的小号,长此以往,会导致患者出现肺组织损伤。出现损伤后,免疫功能细胞会痛金属颗粒物接触,进而激发活性,促进炎性因子的释放,进一步导致肺部组织损伤加重,对于一些老年病症患者而言,容易出现纤毛变短、脱落的问题,对于外界物质的清除能力进一步下降,导致痰液内部的炎性物质不断释放,急性发作时病情加重,危及患者的生命。

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临床常见症状为喘息、咳嗽,咳痰等等。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普遍存在病程长、合并并发症种类多等问题,同时一部分患者长期患病,久治不愈,容易出现身体内部肺水肿问题,引发粘液栓塞等情况导致气道堵塞。一旦护理不到位,很容易出现意外感染,此时会出现慢性支气管炎的急性发作,危及患者的生命健康。日常治疗中多采用抗感染治疗的技术手段来进行针对性的治疗,主要以保守治疗、缓解病症的方式来进行医治,效果不稳定。传统治疗方式不但无法满足患者的客观治疗要求,同时病情的反复也会导致患者厌烦治疗,甚至出现抗拒治疗的情况,丧失对于治疗的热情与信心,导致病情加重,严重阻碍患者的康复。另外,采取常规治疗模式治疗周期较长,患者也需要支付更多的费用,给家庭带来影响和负担。

在进行支气管炎治疗过程中,采用盐酸氨溴酸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气道环境,从而促进分泌细胞的工作效率,最终达到黏液分泌调节的效果。由于痰液被加速稀释,使得排出的效率更高,所以患者也不容易出现呼吸困难的症状,提升了睡眠的效率,避免睡眠障碍的发生。

慢性支气管炎病症反复发作会导致大量的抗体消耗,导致患者的机体免疫力大幅度下降。一旦免疫系统出现疲惫状态,T细胞的杀伤能力相应减弱,进而导致患者更容易进入到急性发作期。根据该基础原理进行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急性期的预防控制可以很好的提升预防控制效果。胸腺法新作为一种人工合成的活性多肽结构,能够有效刺激T淋巴细胞分化,从而实现细胞前体数量的发展,达到免疫保护的效果。作为临床常见呼吸道疾病,慢性支气管炎主要以老年患者最为常见。由于老年患者普遍存在病情较长的特征,所以容易出现病情反复加重的问题。慢性支气管炎急性期是指急性发作的过程,这个过程中如果预防控制不及时,患者会出现严重的肺心病,危及患者生命。本次研究中采用了新型预防措施控制技术针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进行治疗,效果显著。在本次研究中,针对观察组患者采取了胸腺法新作为预防病症的专用药物,能够有效降低患者急性发病次数,对比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的发病次数可以证明这一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对比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在临床治疗干预后的静脉抗生素使用次数,观察组同样具有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利用新型预防控制技术,可以有效降低静脉抗生素的使用数量,从而降低患者机体耐药性,不但缓解了患者的病情,提升了生活质量,对于其预后也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该技术本身也具有使用成本低、无不良反应等特征,临床应用也十分便捷,配合氨溴索作为急性发作期的药物来进行预防治疗,可以显著降低患者的生活压力与患病负担,提升整体的治疗效果,满足患者的生活质量与健康需求,建议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周海燕.沐舒坦雾化吸入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临床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3,15(09):59-60.

支气管炎的预防方法篇3

[关键词] 糖皮质激素;毛细支气管炎;哮喘

[中图分类号] R725.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210(2010)10(a)-035-02

毛细支气管炎是婴幼儿常见的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多数由RSV感染所致,临床治愈后仍有不同程度的气道高反应,表现为反复喘息,部分患儿发展为哮喘。因此,怎样能够有效干预毛细支气管炎发展为哮喘,是值得探讨的问题。吸入糖皮质激素在治疗哮喘中已取得确切疗效,但能否预防毛细支气管炎后哮喘的发生尚缺乏足够的临床资料。笔者对2004年12月~2006年12月于我科住院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临床治愈后给予吸入不同疗程的糖皮质激素,停止治疗后随访2年,观察哮喘的发生率。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4年12月~2006年12月于我院儿科住院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276例,诊断标准符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7版)[1]。其中,男152例,女124例;年龄2~16个月,平均(8.3±2.9)个月。均为第一次喘息发作,除外支气管异物、粟粒性结核、气管支气管软化症等其他疾病。

1.2 方法

入院时记录个人史、家族史、过敏史、哮喘史、父母吸烟史,入院后常规给予抗感染、抗病毒对症等综合治疗,临床治愈后随机分为三组,①1组即吸入糖皮质激素6个月组,给予吸入丙酸氟替卡松+筒式吸舒6个月。②2组即吸入糖皮质激素3个月组,给予吸入丙酸氟替卡松+筒式吸舒3个月。③对照组不给予任何治疗。哮喘的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制订的《儿童支气管哮喘防治常规》(试行)[2]。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0.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1 毛细支气管炎后2年内三组哮喘发生率比较

见表1。由表1可知,吸入糖皮质激素3个月与6个月时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17.360,P

表1 三组患儿哮喘发生率比较

2.2 毛细支气管炎后2年内吸入糖皮质激素3、6个月两组哮喘发生率比较

见表2。由表2可知,吸入糖皮质激素3、6个月两组哮喘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68,P>0.05)。

表2 吸入糖皮质激素3、6个月两组哮喘发生率比较

3 讨论

毛细支气管炎是由多种病原体感染引起的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其中以RSV最常见,临床以喘憋为特征,治愈后易反复发作进展为哮喘。毛细支气管炎病变主要在直径为75~300 mm细支气管内,RSV感染可致细支气管上皮细胞坏死、脱落,细支气管周围淋巴细胞浸润,黏膜下充血、水肿、腺体增生、黏液分泌增多,堵塞管腔,导致肺不张、肺气肿。RSV感染致毛细支气管上皮损伤,常常需要数月才能完全修复,在此期间反复或持续感染易致呼吸道高反应和哮喘发生[3],还能引起TH1/TH2免疫应答失衡。杨春霞等[4]研究发现,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存在TH1低下和TH2功能亢进的免疫功能失调现象,TH1/TH2功能失调的原因可能与抗原呈递细胞(树突状细胞)分泌IL-12和IL-18不足有关,指出可能有IgE介导的I型变态反应参与其发病。

近年来研究发现毛细支气管炎发病机制与哮喘一致,是感染变态反应性炎症[5],且易发生于有特应性体质的个体,吸入糖皮质激素为治疗儿童哮喘的首选药物,能有效抑制气道中免疫细胞活性,减少炎症物质分泌,有明确抗感染、抗过敏的作用,并能修复气道,降低气道高反应性。辅舒酮是近几年来应用于临床的第3代吸入型糖皮质激素,每次喷药可释放出一定量的丙酸氟替卡松,经过大量临床应用证实防治哮喘确有疗效,使用安全。辅舒酮吸入能发挥气道抗感染作用,阻止多种炎症细胞,尤其是嗜酸粒细胞聚集于气道,阻止多种炎症介质的释放,从而可阻止毛细支气管炎后哮喘气道慢性变应性炎症和气道高反应的形成[6]。本组资料显示在毛细支气管炎临床治愈后,给予不同疗程吸入糖皮质激素干预治疗,结果显示哮喘发生率为10.14%(28/276),吸入糖皮质激素6个月组哮喘发生率为3.16%(3/95),吸入糖皮质激素3个月哮喘发生率为6.74%(6/89)。对照组哮喘发生率为20.65%(19/92),两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说明吸入糖皮质激素能有效预防毛细支气管炎发展为哮喘的几率,降低了哮喘的发病率,但并非所有的患儿均需要吸入治疗。本组资料随访中发现具有湿疹、荨麻疹哮喘家族史、父母吸烟史的患儿哮喘的发病率较高。临床工作中应对具有哮喘高危因素的患儿早期干预,另外激素应用的时限及剂量仍缺乏大样本资料。本文中吸入糖皮质激素3个月和6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吸入糖皮质激素时限并非是毛细支气管炎发展为哮喘的决定因素。因此,对于有特应性体质,哮喘高危因素的患儿应当延长吸入糖皮质激素的时限,以达到干预的目地,对于无哮喘高危因素的患儿尽量不给予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以减少糖皮质激素的副作用,也降低了患者的医疗负担。

[参考文献]

[1]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162-1164.

[2]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儿童支气管哮喘防治常规(试行)[J].中华儿科杂志,2004,42(2):100-106.

[3]田曼,赵德育,陈荣华.呼吸道合胞病毒与儿童哮喘[J].中华儿科杂志,2005,43(6):425-428.

[4]杨春霞,侯要存,吕芳.毛细支气管炎TH1/TH2的改变[J].全国儿科临床杂志,2007,22(9):683-684.

[5]黄宁,胡小红,徐世侠,等.毛细支气管炎的发病机制的初步探讨[J].中国医师杂志,2004,(z1):89-90.

[6]宋文辉,江文胜,黄旭升.辅舒酮预防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后哮喘的疗效观察[J].医学研究杂志,2008,37(7):80-81.

支气管炎的预防方法篇4

【关键词】社区易感支气管肺炎患者;健康教育;影响

【中图分类号】R6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3-0313-01

支气管肺炎是由各种病原体进其他因素所引起的肺炎[1]。在冬春季节患病较多,尤以气候骤变,室内居住拥挤、通风不良、空气污浊,致病微生物增多时易发[2]。为了提高社区易感支气管肺炎患者的抵抗力,减少发病率。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社区易感支气管肺炎患者的家庭采用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根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住院病历的资料,随机选取2009年3月-2009年12月支气管肺炎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年龄2-7岁,平均年龄4岁左右,男34例,女26例。入选患者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支气管肺炎诊断标准。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男15例,女15例,平均年龄4岁左右。对照组男19例,女11例,2组在性别、年龄、病情方面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仅在主动寻医问诊时给予常规的健康教育,而实验组在此健康教育的基础上,通过家庭防视对支气管肺炎患者和患者的父母或爷爷奶奶等其他家庭成员给予个体化家庭教育。(1)对象。健康教育对象包括支气管肺炎患者及其患者的父母或爷爷奶奶等1人以上其他主要家庭成员。(2)形式。以患者家庭为单位,指定选择患者的父母或爷爷奶奶作为实施家庭干预的责任人,主要形式有:①家庭防视时,要求支气管肺炎患者及其家庭干预人均在场进行口头讲解。②家庭防视后发放支气管肺炎防治知识的相关材料及宣传册子,供支气管肺炎患者及其家庭主要成员自学。(3)健康教育内容。①用浅而易懂的语言向支气管肺炎患者及其家庭干预人讲解支气管肺炎的基本知识,告知支气管肺炎的病因、临床症状及易感因素等相关知识。②室内空气新鲜、洁净,每天开窗通风至少2小时以上[3]。③养成良好的饮食及卫生习惯,饮食要粗细搭配,多吃水果,每天饮水不少于500ml④及时增减衣服,感冒季节少去公共场所。⑤适当补钙,阳光充足时可户外晒晒太阳,每天户外运动不少于2-3小时⑥根据个人身体素质,因人而易进行个体化训练⑦如有轻微感冒可家庭治疗,多休息,多饮水,服用普通感冒药,让其自行恢复。(4)时间。每2-3周进行1次家庭健康教育,每次家庭访视时间为20-40分钟。(5)健康教育宣传员。宣传员为经系统培训过的社区责任护士。于健康教育后进行一年的观察。

2 结果

经过一年的观察,对照组身体素质无变化,仍像以前一样易感冒、发烧,住院频繁。实验组经过半年的个体化健康教育,身体素质有明显提高,感冒、发烧次数减少,由于天气变化引发的支气管肺炎次数减少,住院间隔时间长,以前一个月要住二次医院的现在可以延长到二个月一次。

3 讨论

目前许多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家长过于溺爱,孩子一旦感冒就予以吃药,冬天衣服还里三件外三件穿着厚厚的。孰不知这往往会降低孩子的抵抗力。本研究通过对易感支气管患者的个体化教育,纠正了家长的错误观念,提高了易患者的身体素质,这可能与以下几个方面因素有关。①家庭访视的形式能让家长和患者易于接受。通过家庭访视家长能正确对待支气管肺炎是可预防的,良好的生活习惯,合理的营养,个体化的体育锻炼,能减少支气管肺炎的发病次数。②对孩子及其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家属可以获得更多有关支气管肺炎的信息,并针对个体的身体变化进行不同的身体锻练。通过家属在生活上的关注,有利于易感患者新生活习惯的建立和督促,有利于提醒和提高易感患者新生活习惯的建立和支持。通过健康教育宣传员的鼓励和督促,有利于提醒和提高家属和易感患者对个体化训练的执行。③每2-3周分阶段的家庭健康教育可提高易感患者及其家属的满意度,充分调动家属和患儿的参与意识,良好的家庭支持系统能促进各项护理措施落实到位,从而取得很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杨锡强, 易著文,儿科学,万方医学网,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2] 李秋玉,渠秀娟,小儿支气管肺炎临床探讨,中国现代药物应用吧,2009年3卷23期

[3] 赵云芬,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体会,万方医学网,中外医学研究,2010年第24期

支气管炎的预防方法篇5

[关键词]康复护理;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

[中图分类号]R47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721(2009)05(b)-099-02

慢性支气管炎是指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临床上以长期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及反复发作为特征的常见病。浙江省临海市东洋中心卫生院2007年6月~2008年10月收治了100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经积极治疗与精心康复护理,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07年6月-2008年10月我科收治慢性支气管炎200例患者,其中男105例,女95例;发病年龄30~78岁,平均51.5岁;病程最长29年,最短2年。咳嗽伴有白色痰液者108例,伴有黄色黏痰者78例,伴喘息者44例;所有患者每年至少有3个月出现咳嗽、咳痰,少数患者伴微喘等症状,均符合慢性支气管炎的诊断标准,痰检排除结核病。患者中男性均有吸烟史,女性多伴有烟雾接触史。将上述20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及并发症等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

1.2康复护理方法

全部患者在入院后均接受呼吸内科常规治疗,包括抗炎、对症、吸氧等方法。干预组在责任护士根据患者的生理、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实施如下康复护理,让患者了解慢性支气管炎进一步发展的严重性、危害性,使患者认识早期干预措施的重要意义。

1.2.1心理护理

由于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病情反复发作,病程长,容易出现烦躁等情绪,护理人员要及时观察病情和情绪变化,耐心进行健康护理讲解,使患者了解治疗的必要性,从心理上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1.2.2保持舒适环境每日专人负责开窗通风3次,室内温度维持在18~20℃,湿度50%~60%,温度过低冷空气可以使呼吸道局部小血管痉挛,纤毛运动障碍,呼吸道的防御功能降低。不利于呼吸道发挥自净功能。湿度过低使患者呼吸道黏膜干燥,痰液易粘贴在气道上,不利于咳出。

1.2.3鼓励患者饮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急性期均伴有不同程度的咳嗽、喘息,易引起呼吸道黏膜干燥,而使痰的黏稠度增加,故应保证足够的饮水量使痰液的黏稠度降低,咳痰比较容易。

1.2.4保证充足的营养长期咳嗽、咳痰者,蛋白质消耗较多,病变组织和创伤的修复能力降低,机体的免疫力下降。故宜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饮食宜偏温,忌食生冷、油腻、辛辣、海腥之物,忌食奶制品,禁油烟与刺激性气体。防止痰液黏稠而难以排出,加重感染。

1.2.5加强运动锻炼体育锻炼能增强人的体质。根据自身特点可选择步行、慢跑等,另外腹式呼吸锻炼与呼吸健肺操较重要,经常进行锻炼可使胸部牵拉、挤压,促进气体交换,提高肺功能。

1.2.6健康教育通过改善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大幅度减少发病诱因的存在,可预防和减轻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在健康教育中,护士应该提高自身修养,丰富知识面,通过护患沟通,激发患者对健康的关注,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

2 结果

两组患者均进行了抗感染、对症、吸氧、卧床休息等方法。但干预组通过采取护理等综合干预措施后,治愈41例(临床症状与体征全部消除,并随访6个月未见复发);显效24例(临床症状消失,但有时复发);好转25例(症状缓解,复发减少);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90.0%;而对照组治愈24例:显效35例;好转14例;无效27例,总有效率为73.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经6个月的随访,干预组9例(9.O%)复发,对照组27(27.0%)例复发,接受干预措施的慢支患者群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说明护理干预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康复具有良好的效果。

3 讨论

支气管炎的预防方法篇6

肺炎和支气管炎疾病,是北京市常见的季节流行性疾病。它的发病与蔓延与环境气象条件密切相关[1-5]。根据北京市东直门中医院十年的肺炎和支气管炎疾病的历史病例和同期天气气候资料,研究肺炎和支气管炎疾病与天气气候的相关关系,建立医疗气象预报模型,通过大众传媒媒体,可逐日滚动地提供未来一周天气气候与肺炎和支气管炎疾病发生、发展与蔓延趋势的预报与风险水平评估,有利于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可在很大程度上为疾控部门和百姓提供肺炎和支气管炎疾病可能流行的气候背景,积极地指导广大城乡居民养生保健、防病治病,保障居民身体健康[6-10];也是公共气象服务的重要尝试。

2  资料搜集与因子相关分析

2.1 资料来源

肺炎和支气管炎疾病逐日发病病例,取自北京市东直门中医院的住院病历档案。自1998-01-01~2007-12-31,搜集到各类病例样本 3652个,无缺测。为了使东直门中医院的住院病历档案中的肺炎和支气管炎疾病在北京地区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试用统计单位病床住院率(逐日住院人数÷当年病床总数)的方法,既去除了肺炎和支气管炎疾病的年际间因床位不同引起的差异,又能使预报研究成果在首都具有一定的推广和预防的作用。同步原始气象因子(Raw)由北京市观象台提供,包括逐日地面基本气象要素9个(含1.日平均气温2.日极端最高气温3.日极端最低气温4.日平均相对湿度5.日最小相对湿度 6.日平均水汽压7.日降水量8.日平均风速9.日平均海平面气压)。因子样本数 9*3652个,没有缺测。

2.2 肺炎和支气管炎疾病发病的统计学特征

肺炎和支气管炎疾病,一年四季都有发生,但以冬半年冷季较高,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11-12 ]。详见图1。横坐标为一年366天(含闰年),纵坐标为肺炎和支气管炎疾病逐日的平均住院率直方图。图(1)中的曲线,为逐日发病率的谐波外廓线。肺炎和支气管炎疾病发病的统计参数值见表1。从表1所列数据不难看出,肺炎和支气管炎疾病的平均值均大于中位数,概率分布应属于下限为零的左偏类型。经检验(按正态、对数正态、韦伯、伽玛等概率分布,分组计算理论频数与经验频数、构造统计量:χ2=(经验频数-理论频数)2/理论频数),进行统计检验得到的初步印象是,以呼吸道疾病为例的概率分布接近于对数正态分布[13]。其概率密度函数为:391643。对数正态分布,是一种描述非负随机变量、低端数据出现频率高于高端数据的左偏型概率分布模型。经检验,另外二病的概率分布也基本属于此种分布,此不赘述。

2.3 肺炎和支气管炎疾病发病与环境气象因子的相关分析

2.3.1 自定义环境气象因子

所谓环境气象因子,是指根据原始(Raw)9个地面基本气象要素,按一定方法加工派生而成。比如,采用预报模式启报日之前,一个指定时段内的原始要素预处理数值。即气象因子:⑴.∑T≥5℃,指5度以上活动积温、⑵.∑T≥10℃,指10℃以上活动积温、⑶.Tmax-Tmin,气温日较差、⑷.Tmean,平均气温、⑸.T,气温变化斜率、⑹.H(%),平均相对湿度、⑺.Hmin(%),最小相对湿度、⑻.Vp,平均水汽压、⑼.Pre,降水量、⑽.Wind,平均风速、⑾.Ap,平均海平面气压、⑿.Diff,大气扩散参数。其中气象因子⑴、⑵,是从1月1日按正值累积。因子⑶、⑷、⑹、⑺、⑻、⑼、⑽、⑾是因子源值(指定时段内的,下同)等权或半衰权重的平均值。因子⑸的计算方法是:因子源值先用直线方程拟和一条直线 Y=b0+b1*X,得到线性相关系数r、直线斜率b1,将解得的斜率值再乘以方程相关系数的绝对值。即:T=Abs(r)*b1,当T>0表示升温,当T<0表示降温。因子⑿,由(2)式计算所得,即:( )( )Pr101000100min(%)+ =eApWindHDiff(2)

2.3.2 呼吸道疾病发病与气象因子的单相关与偏相关分析

以呼吸道疾病(简称疾病,编码0,下同)为代表,计算它与上述12个环境气象因子的单相关矩阵R(I, J)(,I,J = 0,1,2, ,12)由于单相关系数矩阵对称,仅打印上三角区域元素即可,标识为:0~ 11行,1~ 12列。矩阵列中,0行的12个单相关系数,代表疾病与上述(同步编码的)12个环境气象因子的单相关。黑色字体为绝对值≥0.0(5相关显著)的因子。1~11行,2~12列,表示气象因子之间的单相关矩阵;比如,元素r(1,2) = 0.9987,即5度积温与10度积温间存在极高度相关,余可类推。仿此,也将所有气象因子相关显著的区域用黑体字表示,可以看到,气象因子之间很不独立,存在明显相关是不可忽视的。为了挑选尽可能独立、贡献大的气象因子建模,分别计算了疾病与12个气象因子的偏相关,令原单相关矩阵R为初始零步矩阵,按照下面递推算法变换[14],可以获得全部偏相关系数,即通常,偏相关标识为:Part(I,J . 1,2, P),表示扣除因子 K = 1,2, P 的影响之后,当家因子I与J之间的偏相关系数。比如,表2中的 Part(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表示扣除气象因子 2 3 4 5 6 7 89 10 11 12 之后,疾病0与气象因子1的偏相关系数,余可类推。从表中数据可以直观地看出,呼吸道疾病发病与气温及气温日较差关系最为密切[15-16]。当强冷空气影响北京地区之后,24小时或48小时的降温幅度≥5℃,平均气温会持续偏低,表2中第2列的偏相关系数可以证明,气温与发病率呈反相关,既气温越低,呼吸道疾病发病率越高,也表明连续日平均气温对未来一周的呼吸道疾病发病的贡献是明显的。同理,强冷空气刚侵袭北京时(典型的连续3天左右的降温大风天气),时常是风力较大,或连续降水天气,此时段的气温日较差(日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之差)较小,当冷空气过境之后,气温日较差增大,日平均风速减小,从气象要素的方差贡献中体现了日较差和日平均风速的较大贡献;呼吸道疾病与日较差呈正偏相关(日较差越大、呼吸道疾病发病率越高);而呼吸道疾病与平均风速呈反偏相关(日平均风速越小、呼吸道疾病发病率越高)。从气象要素对呼吸道疾病发病的贡献的事实证明,由于强冷空气过境的影响,呼吸道疾病将致后5~7天发病;如此,当天气有明显的剧烈变化时,是可以对未来一周左右的呼吸道疾病进行预报的。从理论上讲,偏相关就是因子的偏回归贡献。为了验证经过多轮迭代递推后的偏相关计算的精准性,我们还计算了环境气象因子的Xi的方差贡献值PVi,即因子的偏回归平方和,它也是因子重要性的度量方法之一,见表(4)。理为百分比,也列于表2。比较表2的偏相关系和方差贡献的对应数值,不难看出,偏相关系数与方差贡献的排序是基本一致的。但前者的计算,要简单方便。至于肺炎和支气管炎疾病,与此分析结果类似,不再赘述。

3 医疗气象预报建模与肺炎、支气管炎和呼吸道疾病发病风险水平的评估

肺炎、支气管炎和呼吸道疾病医疗气象预报与发病风险水平评估采用5档分级的方法。不同的级别,对应不同的疾病发病率及发病风险水平。为此,通过下面两个步骤来完成。

3.1 组建逐日发病率滚动预报的多元回归模式

本文采用膨化的经典回归技术建立预报模型。该模式可写为下式,即:按照表2偏相关系数大小的排序,挑选绝对值较大的前5个因子X(ii=3、4、8、10、12)建模。令n = 5,为了尽量使用5因子提供的有用信息,将5个因子的平方项与交叉项(XuXv),u,v=1,2, 5; 作为新的因子加入建模。这样,因子总数膨化为:m=n+n(n+1)/2=20个。为了检验模式的建模回归效果,本文预留建模总样本的约1/8不参与建模,预留样本序号,在10年总建模样本序列中,随机(由Rand函数)抓取、可以做到不同季节均匀分布。预报模型(5)的建模效果简介如下。以预报未来一周逐日发病率的模式(模式编码:Raw5-7_8)为例,该模式建模样本个数: 3205,预留检验样本个数: 433。该模式,预报未来一周肺炎、支气管炎和呼吸道疾病的平均复相关系数分别为:0.1630、0.2173和0.2144。预报模式的F值,分别为:19.3、28.0 和 34.6。为进一步检验未来一周曲线上7节点预报值i与实况值j的相似程度,本文采用相似系数法(夹角余弦)Sim来衡量[17],即( )∑ ∑∑=22ikjkikjkSQRXXXXSim(6)(6)式中,i,j =1,2, ,3205;k=1,2, ,7)。若向量i与向量j 完全相似,则Sim=1;完全不相似,则Sim =-1。根据计算,上述的3205个建模样本,预报未来一周逐日肺炎、支气管炎和呼吸道疾病率曲线与实况发病率曲线的相似系数,分别可达0.9904、0.9742和0.9925。肺炎、支气管炎和呼吸道疾病预报值的走势与原始值极为相似。建模的所有统计参数,均通过了相应的相关显著的统计学检验。

3.2  肺炎、支气管炎和呼吸道疾病预报分级与发病风险水平的评估

评估肺炎、支气管炎和呼吸道疾病发病风险水平与预报结果的气象分级,同步进行。评估与分级,本文采用概率积分的方法。该方法的要点是:首先,按照评估肺炎、支气管炎和呼吸道疾病发病风险水平(或气象分级)的实际需要,确定不同的分级数目及相应概率标准。比如,预报结果分为5级,事先期望各级所占概率分别为P1、P2、P3、P4和P5。注意,∑Pi=1(。i=1,2, ,5)这将意味着,(5)式的预报结论中,将有Pi*100%的预报结果可以期望降落到第i级。其次,如何判断(5)式预报结果Yi的级别归属?如果仍将概率标准定为5级,在样本的连续域上,为了分级,须有4个分点即g4、g3、g2和g1。当Yi<g1预报1级。发病人数很少,发病风险水平很小当Yi>g1and Yi≤g2预报2级。发病人数较少,发病风险水平较小当Yi>g2and Yi≤g3预报3级。发病人数偏多,发病风险水平中等当Yi>g3and Yi≤g4预报4级。发病人数较多,发病风险水平较大当Yi>g4预报5级。发病人数很多,发病风险水平很大分界指标g1、g2、g和g4的获取,可以根据指定的概率密度标准P1、P2、P3、P4,对(1)式作概率积分,当曲边梯形的面积,分别达到∑Pi时,所记录的4个分点位置gi(i=1,2,3,4),即为5级的分界指标。余可类推,不再赘述。本文选择如下概率标准Yi(0.32 、0.43 、0.10 、0.09 、0.06),作为预报分级标准。按照该标准,找到gi对建模样本回代结果进行预报分级,结果见表3。

4  所建模型对肺炎、支气管炎和呼吸道疾病预留样品的回代检验

针对433个预留的肺炎、支气管炎和呼吸道疾病检验样本。使用未参与建模的预报因子,代入(5)式,得出肺炎、支气管炎和呼吸道疾病的预报值,计算其与实况值的相关系数,统计结果表明,未来一周肺炎、支气管炎和呼吸道疾病的平均相关系数分别为: 0.1402、0.2624 和0.2366。预报未来一周逐日肺炎、支气管炎和呼吸道疾病的发病率曲线与实况发病率曲线的相似系数,分别可达: 0.9907、0.9769 和 0.9925。预报的肺炎、支气管炎和呼吸道疾病走势与原始值极为相似。所有统计参数,也均通过了相关的统计学检验。首先,对预留历史样本实况进行同步分级。再用同期气象因子值,调用未来一周逐日肺炎、支气管炎和呼吸道疾病率的模式(5),计算所有预留样本的拟和值及预报分级。其分级结果比较如下,详见表4。从表4数据可以看出,如果以预报结果与实况相差≤±1级统计为正确,不同时效的拟和正确率,平均可达72%以上。预报级别与实况完全一致的,约占33%~37%。该模式,建模与预留预报的检验,无明显差异,基本均可以达到预报3次命中2次的准确率,可以在值班平台检验试用。

5 结语

支气管炎的预防方法篇7

 

关键词: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护理

    一 病因与发病机制

    .病因  肺炎的病因有多种,目前大体上可分为三类。其中最常见的病因为感染,包括细菌、病毒、真菌、支原体、衣原体及寄生虫所致的肺炎;其次为理化因素,包括毒气、化学物质、药物、放射线、水、食物或呕吐物的吸入等引起的肺炎;另外,免疫和变态反应方面的因素也是引起肺炎的常见病因,包括过敏性、风湿性疾病以及 HIV等疾病引起的相关性肺炎。

    .发病机制  肺炎的病原体因宿主年龄、伴随疾病与免疫状态、获得方式可有较大差异。因此,针对病原学肺炎的病因来说,感染性疾病中细菌性肺炎占成人各类病原体肺炎的%。其发病机制也针对细菌性肺炎而言。

    ()机体防御功能受损  在健康人群中,发生肺炎多与病人的全身及呼吸道防御功能受损有关,如上呼吸道感染、受凉、淋雨、劳累、糖尿病、醉酒或全身麻醉时,常可导致呼吸道局部屏障和清除机制、肺泡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以及机体正常免疫功能低下或受损;另外,各种肺炎的易患因素,如吸烟、酗酒、年老体弱、长期卧床、意识不清、吞咽和咳嗽反射障碍、各种慢性病或重症病人(如COPD、肺水肿、尿毒症、癌症、ARDS等)、大手术后、应用激素或化疗药物等情况下均易引起本病。

    ()病原菌的侵袭  当机体防疫机制受损或低下时,病原微生物可以沿下列途径侵入下呼吸道,其中包括:吸入口及咽部的分泌物;直接吸入周围空气中的细菌;菌血症;相邻部位感染直接蔓延到肺等。正常情况下,上呼吸道可寄生有多种菌群,如链球菌、葡萄球菌、嗜血杆菌、革兰阴性杆菌(如绿脓杆菌、肺炎杆菌或大肠杆菌),这些正常菌群上呼吸道分泌物增加到一定浓度时即可发生肺炎。

    ()分类与病因关系  除按肺炎的病因分类外,还可按解剖学部位和发生肺炎时机体的免疫状态分类。按肺炎累及的解剖学部位可将其分为三类。①大叶性肺炎或肺泡性肺炎:即病变累及整个肺叶称为大叶性肺炎,累及到肺段称肺段性肺炎,多为细菌感染所致。②小叶性肺炎或支气管肺炎:指炎症累及细支气管、终末支气管及其远端的肺泡,可由细菌、病毒和支原体等引起。③、间质性炎症:指病变累及支气管壁、支气管周围组织和肺泡壁,为肺间质性炎症,可由细菌、病毒、理化因素引起。按发生肺炎机体免疫状态分为社区获得性肺炎(院外感染肺炎)和医院获得性肺炎(院内感染肺炎),前者多在健康人中间,免疫力多正常时感染,而后者多发生在机体有各种疾病、大量应用各种药物(抗生素、激素、免疫抑制剂等),或进行侵入性操作(如大手术后),或在老年人、体质弱者中发生。此种情况下发生的肺炎,大多预后较差,病死率高达%~%。

    二 护理

    .护理评估

    ()病因评估  肺炎病因较多,不同病因导致的肺炎类型有所不同。如细菌性肺炎、真菌性肺炎、病毒性肺炎等均为不同病原体引起的,其治疗方法大不相同。另外,疾病相关性肺炎,如HIV相关性肺炎、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肺炎等,症状体征也有差异。对此护士应重点评估相关致病因素。

    ()病情评估  肺炎发病的不同阶段,症状程度有所不同,要掌握病人病情进展程度,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如发热、胸痛、咳嗽、呼吸困难、肌肉痛、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尤其当发热病人出现血压下降、呼吸增快及末梢循环障碍时,要格外重视生命体征的评估,以防休克的发生。 

    ()健康行为与心理状态评估  评估病人对疾病相关知识的需求,了解病人预防疾病知识掌握程度,如预防感冒、加强营养和有利于肺部扩张的体位要求等。肺炎病人可产生焦虑、烦躁、紧张或忧部等心理问题,需重点判断重症肺炎出现休克时的精神症状与因病情引起的心理问题,应区别对待,以防延误病情的诊治与抢救。

    .护理诊断  针对病人问题可提出如下常见护理诊断。

  

    ()清理呼吸道无效  与痰液黏稠分泌物过多有关。

    ()气体交换受损  与肺泡、毛细血管膜的炎症有关。

    ()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摄入量减少有关。

    ()其他护理诊断  如睡眠形态紊乱、疲倦、体温过高等,应根据病人的病情而定

  .护理目标

    ()维持呼吸道通畅。

    ()促进身心的休息。

    ()维持足够的营养和体液。

    ()预防传染。

    .护理措施

    ()维持呼吸道通畅 ①体位:患侧卧位、卧床时双手上举,置于床垫上,以利于胸部扩张。尽量避免仰卧位,以防痰液误吸。②协助除去肺部分泌物:蒸汽吸入法、雾化吸入法、叩背法、体位引流、吸痰法。无论采取哪种方法均需注意根据病人的病情适量而行,防止病人不能耐受。③氧疗:老年人吸氧时要防止二氧化碳潴留,根据血气分析结果调整吸氧浓度。PCO>.kPa(mmHg)时,采取低流量吸氧。

    ()促进病人休息  急性期卧床休息,必要时给予止痛剂。休息环境要舒适,护理人员要尽量使各种处置集中进行,并减少噪声。被子不宜过重,以免影响呼吸。限制探视,保持情绪稳定。

    ()保持病人舒适  大量出汗时,及时更换内衣和被褥,定时擦浴,并注意预防感冒。

    及时清洁口腔,做好口腔护理,根据口腔状态选择漱口液,如发现口腔黏膜改变及时检查咽试子,做细菌培养。

    ()补给营养及液体 ①给予高热量、高蛋白、清淡可口饮食,增加多种维生素的摄入。②每天摄入液体量~ml,注意出入量保持平衡,防止高热后大汗液体丢失过多。对老年人补充液体要观察尿量的变化,以防影响心功能。③对于进食困难或有吞咽功能障碍者,应尽早给予鼻饲,进食时注意防止发生吸入性肺炎。

   ()高热护理 ①寒战时及时加盖被褥,一般寒战可持续半小时左右,此期禁止物理降温。②使用热水瓶时防止烫伤,热水袋温度以不烫手背(<%)为宜。③超过℃的高热时,应给予物理降温,或%酒精擦浴,或冰袋、冰帽,如体温<℃应多饮水。物理降温的同时要注意保暖,如足底部置热水袋保温。④要卧床休息,以减轻头痛、乏力、肌肉酸痛症状。⑤高热伴烦躁不安者,应注意安全护理,防止摔伤,必要时,应用束缚带。⑥持续高热时,要密切观察病人意识、血压等变化,以防中毒性肺炎发生。

    ()动态观察病情变化 ①对于老年病人,如有精神症状、体温不升或体温过高者,心率>/min,白细胞计数>×个/L或<×个/L者,或血压逐步下降者,应警惕休克性肺炎的发生。②如为肺炎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革兰阴性杆菌引起的感染,要特别注意最初~h的病情变化,如血压迅速降至./.kPa(/mmHg)以下时,进入休克状态。要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参 考 文 献

  王玲;老年患者发生吸入性肺炎的原因及护理[J]. 中国民康医学 年期 

  赵淑慧;潘秀贞.老年坠积性肺炎临床观察[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邱为民;支气管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中华现代临床护理学杂志,,():

支气管炎的预防方法篇8

肺炎是指发生在终末气道、肺泡和间质的炎症,为呼吸系统的一种常见病,20世纪初,肺炎是人类主要致死原因,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对各种病原菌引起的肺炎诊治水平明显提高,使肺炎的预后显著改善。

一 病因与发病机制

1.病因 肺炎的病因有多种,目前大体上可分为三类。其中最常见的病因为感染,包括细菌、病毒、真菌、支原体、衣原体及寄生虫所致的肺炎;其次为理化因素,包括毒气、化学物质、药物、放射线、水、食物或呕吐物的吸入等引起的肺炎;另外,免疫和变态反应方面的因素也是引起肺炎的常见病因,包括过敏性、风湿性疾病以及 HIV等疾病引起的相关性肺炎。

2.发病机制 肺炎的病原体因宿主年龄、伴随疾病与免疫状态、获得方式可有较大差异。因此,针对病原学肺炎的病因来说,感染性疾病中细菌性肺炎占成人各类病原体肺炎的80%。其发病机制也针对细菌性肺炎而言。

(1)机体防御功能受损 在健康人群中,发生肺炎多与病人的全身及呼吸道防御功能受损有关,如上呼吸道感染、受凉、淋雨、劳累、糖尿病、醉酒或全身麻醉时,常可导致呼吸道局部屏障和清除机制、肺泡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以及机体正常免疫功能低下或受损;另外,各种肺炎的易患因素,如吸烟、酗酒、年老体弱、长期卧床、意识不清、吞咽和咳嗽反射障碍、各种慢性病或重症病人(如COPD、肺水肿、尿毒症、癌症、ARDS等)、大手术后、应用激素或化疗药物等情况下均易引起本病。

(2)病原菌的侵袭 当机体防疫机制受损或低下时,病原微生物可以沿下列途径侵入下呼吸道,其中包括:吸入口及咽部的分泌物;直接吸入周围空气中的细菌;菌血症;相邻部位感染直接蔓延到肺等。正常情况下,上呼吸道可寄生有多种菌群,如链球菌、葡萄球菌、嗜血杆菌、革兰阴性杆菌(如绿脓杆菌、肺炎杆菌或大肠杆菌),这些正常菌群上呼吸道分泌物增加到一定浓度时即可发生肺炎。

(3)分类与病因关系 除按肺炎的病因分类外,还可按解剖学部位和发生肺炎时机体的免疫状态分类。按肺炎累及的解剖学部位可将其分为三类。①大叶性肺炎或肺泡性肺炎:即病变累及整个肺叶称为大叶性肺炎,累及到肺段称肺段性肺炎,多为细菌感染所致。②小叶性肺炎或支气管肺炎:指炎症累及细支气管、终末支气管及其远端的肺泡,可由细菌、病毒和支原体等引起。③、间质性炎症:指病变累及支气管壁、支气管周围组织和肺泡壁,为肺间质性炎症,可由细菌、病毒、理化因素引起。按发生肺炎机体免疫状态分为社区获得性肺炎(院外感染肺炎)和医院获得性肺炎(院内感染肺炎),前者多在健康人中间,免疫力多正常时感染,而后者多发生在机体有各种疾病、大量应用各种药物(抗生素、激素、免疫抑制剂等),或进行侵入性操作(如大手术后),或在老年人、体质弱者中发生。此种情况下发生的肺炎,大多预后较差,病死率高达30%~50%。

二 护理

1.护理评估

(1)病因评估 肺炎病因较多,不同病因导致的肺炎类型有所不同。如细菌性肺炎、真菌性肺炎、病毒性肺炎等均为不同病原体引起的,其治疗方法大不相同。另外,疾病相关性肺炎,如HIV相关性肺炎、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肺炎等,症状体征也有差异。对此护士应重点评估相关致病因素。

(2)病情评估 肺炎发病的不同阶段,症状程度有所不同,要掌握病人病情进展程度,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如发热、胸痛、咳嗽、呼吸困难、肌肉痛、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尤其当发热病人出现血压下降、呼吸增快及末梢循环障碍时,要格外重视生命体征的评估,以防休克的发生。

(3)健康行为与心理状态评估 评估病人对疾病相关知识的需求,了解病人预防疾病知识掌握程度,如预防感冒、加强营养和有利于肺部扩张的体位要求等。肺炎病人可产生焦虑、烦躁、紧张或忧部等心理问题,需重点判断重症肺炎出现休克时的精神症状与因病情引起的心理问题,应区别对待,以防延误病情的诊治与抢救。

2.护理诊断 针对病人问题可提出如下常见护理诊断。

(1)清理呼吸道无效 与痰液黏稠分泌物过多有关。

(2)气体交换受损 与肺泡、毛细血管膜的炎症有关。

(3)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摄入量减少有关。

(4)其他护理诊断 如睡眠形态紊乱、疲倦、体温过高等,应根据病人的病情而定。 3.护理目标

(1)维持呼吸道通畅。

(2)促进身心的休息。

(3)维持足够的营养和体液。

(4)预防传染。

4.护理措施

(1)维持呼吸道通畅 ①体位:患侧卧位、卧床时双手上举,置于床垫上,以利于胸部扩张。尽量避免仰卧位,以防痰液误吸。②协助除去肺部分泌物:蒸汽吸入法、雾化吸入法、叩背法、体位引流、吸痰法。无论采取哪种方法均需注意根据病人的病情适量而行,防止病人不能耐受。③氧疗:老年人吸氧时要防止二氧化碳潴留,根据血气分析结果调整吸氧浓度。PCO2>6.65kPa(50mmHg)时,采取低流量吸氧。

(2)促进病人休息 急性期卧床休息,必要时给予止痛剂。休息环境要舒适,护理人员要尽量使各种处置集中进行,并减少噪声。被子不宜过重,以免影响呼吸。限制探视,保持情绪稳定。

(3)保持病人舒适 大量出汗时,及时更换内衣和被褥,定时擦浴,并注意预防感冒。

及时清洁口腔,做好口腔护理,根据口腔状态选择漱口液,如发现口腔黏膜改变及时检查咽试子,做细菌培养。

(4)补给营养及液体 ①给予高热量、高蛋白、清淡可口饮食,增加多种维生素的摄入。②每天摄入液体量3000~4000ml,注意出入量保持平衡,防止高热后大汗液体丢失过多。对老年人补充液体要观察尿量的变化,以防影响心功能。③对于进食困难或有吞咽功能障碍者,应尽早给予鼻饲,进食时注意防止发生吸入性肺炎。

(5)高热护理 ①寒战时及时加盖被褥,一般寒战可持续半小时左右,此期禁止物理降温。②使用热水瓶时防止烫伤,热水袋温度以不烫手背(

(6)动态观察病情变化 ①对于老年病人,如有精神症状、体温不升或体温过高者,心率>140/min,白细胞计数>3×109个/L或

参 考 文 献

[1] 王玲;老年患者发生吸入性肺炎的原因及护理[J]. 中国民康医学 2010年22期

[2] 赵淑慧;潘秀贞.老年坠积性肺炎临床观察[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5,2(91):19.

上一篇:初中教师个人述职范文 下一篇:公司经济纠纷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