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系诊断报告范文

时间:2023-10-05 23:45:20

体系诊断报告

体系诊断报告篇1

关键词:梅毒规划;评估;报告

都匀市是贵州省南部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西南地区出海重要交通枢纽,黔中经济区五大主要城市中心之一,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首府。都匀市总面积2274平方公里,总人口为45万(2015),有布依、苗、水、瑶等33个少数民族,以布依族为主的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67.08%。市辖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5个办事处、4个镇、1个乡(水族自治乡)。城市建成区总面积为46平方公里(2014),市区人口35万(含流动人口)。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都匀市是部级性病监测点,自开展梅毒监测工作以来,梅毒病例报告呈逐渐上升趋势,2010年~2015年共报告1953例。分别为2010年175例,2011年184例,2012年255例,2013年317例,2014年498例,2015年524例。见图1。

1.2 人群分布 1953例病例中,男877例,女1076例,男女比例为1:1.2,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15~59岁年龄组,年龄1 d~94岁,职业颁布以农民为主。

1.3方法

1.3.1r间 根据《中国预防与控制梅毒规划(2010-2020年)》和《国家卫计委关于开展中国预防与控制梅毒规划(2010-2020年)中期评估工作的通知》要求,本市于2016年5月~6月对本市疾控中心和本辖区梅毒病例报告数较多的3家诊疗机构及妇幼保健院进行梅毒中期评估自查工作。

1.3.2目的 为了解贯彻落实《梅控规划》各项工作和中期(2015年底)各项指标的完成情况,科学评估梅毒防治效果,总结经验,发现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为今后进一步改进梅毒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以更好地实现《梅控规划》的终期目标。

1.3.3资料收集 利用信息系统,包括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全国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全国性病防治管理信息系统;国家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管理信息系统等,对评估指标中的相关数据进行收集和整理。对保障措施情况、不同人群(城市居民、农村居民、流动人口、暗娼和男男人群)的知晓率调查结果,由都匀市疾控中心负责收集。

1.3.4现场调查 梅毒预防和诊疗服务专业人员、孕产期保健人员对梅毒相关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性病诊疗机构主动提供梅毒咨询检测服务情况和梅毒患者接受规范诊疗情况及"孕产妇接受梅毒检测的比例"、"感染梅毒的孕产妇接受规范诊疗服务的比例"、"感染梅毒的孕产妇所生婴儿接受规范诊疗服务的比例"和"感染梅毒的孕产妇所生婴儿1年随访率"通过现场调查进行评估。

2 结果

本市根据文件要求建立了有效的梅毒防治工作机制,市卫生计生局下发了2015年艾滋病性病防治工作安排意见;市疾控中心制订了本市预防与控制梅毒规划实施方案(2010-2020年)、落实了性病责任科室,明确了兼职人员负责性病防治工作;此次调查本市疾控中心及妇幼保健院和3家医疗机构共5个单位,均具备梅毒规范诊疗能力和实验室检测能力并备有苄星青霉素必需药品的有4个单位。梅毒预防和诊疗服务专业人员相关知识和技术标准掌握情况,预防和诊疗机构参与考核疫的情管理人员12人,诊疗9人,实验室12人,考核结果均为合格,合格率为100%;助产机构参与考核的预防/疫情管理人员1人,诊疗服务人员12人,实验室检验人员3人,考核结果均为合格,合格率为100%。对都匀市广惠社区常住城市居民进行梅毒知识知晓率调查,共调查300人,知晓人数262人,知晓率为87.3%(262/300);对都匀市沙包堡镇农村居民进行梅毒知识知晓率调查,共调查300人,梅毒知晓人数233人,知晓率为77.67%(233/300);对都匀市外来务工(流动人口)进行梅毒防治知识知晓率调查,共调查400人,知晓人数为337人,知晓率为84.25%(337/400);调查都匀市VCT暗娼人群66人,知晓人数61人,知晓率为92.4%(61/66);调查都匀市VCT男男33人,知晓人数31人,知晓率为93.9%(31/33)。

对本辖区报告病例多的3家性病诊疗机构进行主动提供梅毒咨询检测服务比例进行调查,近3个月皮肤性病科申请梅毒实验室检测的人数为2050人,近3个月性病就诊人数119人,梅毒咨询检测报务比例为100%(性病就诊人数低于申请梅毒检测人数时视为相同)。艾滋病咨询检测点的受检者和社区药物维持治疗门诊的服药者980人,接受免费梅毒检测人数980人,检测比例为100%;首次服药人数115人,接受免费梅毒检测人数105人,检测比例为91.3%(105/115);梅毒抗体检测阳性2人,提供转诊服务2人,转诊比例为100%。对都匀市妇幼保健院孕产妇梅毒病例进行调查,2015年产妇人数4695人,接受过1次孕期或产时梅毒检测的产妇为4637人,孕产妇接受梅毒检测比例为98.76%(4637/4695),感染梅毒孕产妇43人,接受梅毒规范诊疗服务的产妇27人,接受规范诊疗服务比例为62.79%(27/43),梅毒感染产妇所娩活产婴儿34人,接受梅毒规范诊疗婴儿29人,感染梅毒的孕产妇所生婴儿接受规范诊疗服务的比例为85.29%(29/34),梅毒感染产妇所生满12月龄的婴儿5人,接受了12月龄随访服务的婴儿5人,感染梅毒的孕产妇所生婴儿12月龄(1年)随访的比例为100%。对5家预防/妇幼保健及医疗机构实际调查的梅毒治疗处方87份,调查处方中使用苄星青霉素或普鲁卡因青霉素的处方数72÷0.75(国家梅毒中期评估方案指标计算方法)为96份,梅毒患者接受规范诊疗的比例为110.34%(96/87)。3家医疗机构2015年网络报告的梅毒病例中抽查了342例,核查发现的符合梅毒诊断标准的梅毒病例数246例,梅毒病例报告准确率/诊断正确率71.93%(246/342)。

本次调查的5家预防/保健及医疗机构中有4家参加了梅毒血清学检测实验室能力验证的参与率为80%(4/5),4家验证考评成绩均为合格,合格率为100%。Ⅰ期和Ⅱ期梅毒年报告发病率增长幅度调查,2014年本市辖区总人口443235,Ⅰ期梅毒报告病例47例,报告发病率10.60/10万(47/443235);Ⅱ期梅毒32例,报告发病率7.22/10万(32/443235),2014年Ⅰ期和Ⅱ期梅毒年报告发病率为17.82(10.60+7.22)/10万。2015年辖区总人口444509,Ⅰ期梅毒报告病例46例,报告发病率10.35/10万(46/444509);Ⅱ期梅毒31例,报告发病率6.97/10万(31/444509),2015年Ⅰ期和Ⅱ期梅毒年报告发病率为17.32(10.35+6.97)/10万。Ⅰ期和Ⅱ期梅毒年报告发病率增长幅度为-2.81%[(17.32-17.82)/17.82]。2015年先天梅毒报告病例11例,本辖区医疗机构住院分娩活产数6262人,先天梅毒年报告发病率为175.66/10万(11/6262)。

3 讨论

根据评估资料来看,本市性传播疾病疫情十分严峻,特别梅毒较为明显,梅毒病例报告呈逐年上升趋势,本次调查的16个指标中有13个达到国家指标,有3个未达标,即医疗机构梅毒病例报告准确率/诊断正确率71.93%(国家指标≥90%);感染梅毒孕产妇接受规范诊疗服务比例为62.79%(国家指标≥90%);先天梅毒年报告发病率为175.66/10万(国家指标≤30/10万活产数)。

主要原因由于医务人员对梅毒分期不明确及传染病报告卡填写不规范出现错误钩选、实验室检测结果登记不完整出现单阳上报病例、Ⅰ期和Ⅱ期梅毒、Ⅲ期梅毒病例部分无临床表现等问题而至梅毒病例报告准确率低[1];感染梅毒孕产妇接受规范诊疗服务比例总体较低,由于本次调查期间妇幼保健院《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管理信息系统》现已关闭,无法进行系统统计,数据来源于手工表,登记不够完善,至接受规范诊疗比例较低;先天梅毒年报告发病率较高,由于先天梅毒诊断比较复杂,在《性病病例报告工作指南》中"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阳性,抗体滴度等于或高于母亲4倍及以上。低于该值并不排除胎传梅毒,且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阳性的病例"上报为确诊病例,所以临床医生为了防止漏报,将滴度低于母亲4倍且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阳性的病例均诊断为胎传梅毒确诊病例进行了上报,至胎传梅毒过度报告而出现高发病率现象。

在以后的工作中诊疗机构要加强对医务人员及防保人员学习梅毒诊断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WS273-2007)》,不断提高医生的梅毒诊断与报告能力和防保人员对梅毒病例《传染病报告卡》质量检查能力,建议医务人员在填报梅毒传染病报告卡时把实验室检测结果及临床表现填写在备注栏内,防保人员报病时可以再次复核以提高梅毒病例报告的符合率及梅毒分期的准确率。严格执行胎传梅毒的诊断分类,"确诊病例:符合下列任何一项实验室检查和随访结果:①暗视野显微镜检查,或镀银染色在早期先天梅毒皮肤/黏膜损害及组织标本中查到梅毒螺旋体,或梅毒螺旋体核酸检测阳性;②婴儿血清梅毒螺旋体IgM抗体检测阳性;③婴儿出生时非梅毒螺旋体血清学试验滴度≥母亲滴度的4倍,且梅毒螺旋体血清学试验阳性;④婴儿出生时非梅毒螺旋体血清学试验阴性或滴度虽未达到母亲滴度的4倍,但在其后随访中发现由阴转阳,或滴度上升有临床症状,且梅毒螺旋体血清学试验阳性;⑤患梅毒母亲所生婴儿随访至18个月时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试验仍持续阳性"[2]。医生必须明确胎传梅毒的诊断标准对胎传梅毒进行正确诊断,才能降低先天梅毒发病率。

疾控中心要进一步全面落实《中国预防与控制梅毒规划(2010-2020年)》,加强对医疗C构梅毒的监测管理和督导工作,加强病例报告质量监管,不断提高病例报告数据的质量,确保疫情报告数据真实可靠;同时相关部门还应该加强对广大群众特别是在流动人口梅毒等性传播疾病的宣传,使其掌握相关知识,提高防病意识及能力,从而使梅毒及其他性传播疾病得以有效控制,以实现2020年梅毒预防与控制规划终期目标。

参考文献:

[1]萧剑雄,王惠榕,张春阳.2010年福建省梅毒、淋病病例报告准确性评价[J].实用预防医学,2011,81(12);2286-2299.

体系诊断报告篇2

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在老年腹股沟疝的应用 郑光渊,王凯诚,沈海刚

腹股沟疝Lichtenstein修补法的技术要点 龚少敏,彭开勤,朱岭,陶京,张应天

利用疝囊修补腹股沟管后壁缺损(附18例报告) 汪兆军,夏光民,梁钊

错误冲洗加重肠瘘一例教训分析 许文振,赵玉亭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附40例报告) 高之阳,高瞰非,任作航

腹横筋膜重叠缝合治疗腹股沟斜疝96例体会 李培讯,石锡庆

右斜疝腹腔内嵌顿一例报告 章涛,陈述政,吴益夫

白线疝的诊断和治疗(附24例报告) 丁春元,徐杰,陶然,方敦学

食道癌于回盲部种植转移一例报告 江勇,孟迟,李忠

胃癌根治术中及术后早期腹腔热低渗灌注化疗32例报告 严轶群

节育器腹腔内异位导致绞窄性肠梗阻一例 阙存光

Dieulafoy氏病(附三例报告) 肖元初,何祖平

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三例报告 陆显峰

44例单纯性小肠损伤回顾性分析 刘建萍,耿海涛,蔡新华,林国和

辅助检查在小肠出血性疾病诊断中的价值 高鹏,王强,乔森

术中胆道造影的临床应用和评价 曹浩强,费建国,倪全法,孔凡创,汤志灵

肝内胆管结石手术后复发的研究 周泽民,李朝龙,喻讷勇,廖彩仙

脾门破裂原位保脾手术32例 温世冰,苑树兴,马西强

脐膨出二例报告 孙碧文,毛伟民,牛明

胆道术中心跳骤停的治疗体会 夏飞,王昌青,桑卫东

家族内白线疝三例报告 钱伟峰,宋惠娟,蒋泽生

管状吻合器在中低直肠癌保肛术中的应用 费福林

胃癌保胰D3淋巴结清除术避免胰腺坏死的方法 杨爱国

碳纤维网在腹股沟疝中的应用(附22例报告) 孙民昌,侯新丽,王继成

急性肠系膜血管供血不全术前误诊分析 徐兆训,陈咸增

乙状结肠系膜多发性囊肿伴脂膜炎误诊一例报告 廖圣芳,张诚华,凌小明

成人肠套叠误诊分析(附四例报告) 朱旭斌,邹志军,周房娣

胃空肠Roux-en-Y术吻合口溃疡八例体会 王根权,朱少波,刘建平,李民

小切口腹膜外翻阑尾切除468例分析 黄侣新

肝外胆道血管解剖变异与手术防范 李荣祥,周颖,李金龙

结肠癌并发穿孔术式选择的体会 黄其根,苏庆宝

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早期手术治疗体会 吕西良

结直肠出血的原因及处理 席亚鸣,徐以浩

腹壁游离骨片一例报告 廖江华

下消化道出血 宁德成,陈纪伟

二例Meckel氏憩室误诊报告 辜寸义

荷瘤机体脾脏肿大的实验及临床研究 程学斌

阑尾炎术后回盲部恶性淋巴瘤一例 侯家奎,李毕法,王学信

结合法保留吻合术治疗低位直肠癌 郝瑞安,龙开明,景爱平,田洪春

腹膜后功能性副神经节瘤一例 任多林

胃癌根治术中严重并发症6例教训分析 宋文君,蔡萍,皮卫明,崔子介

胰腺损伤的诊治体会(附24例分析) 成崇新

T管滑落的处理体会 吴本华,徐世明

早期手术取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龚时文,黄擎雄,冯平

奥曲肽对重症胰腺炎的治疗效果探讨 冯大作,赵华

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手术治疗体会 刘瑞华

自制负压引流管在腹腔手术中的应用 李新本

我国门脉高压症外科的展望 戴植本

腹膜间位肠管后壁挫裂伤手术漏诊二例教训 黄建军

胆道出血的原因和处理(附12例报告) 曹利平,彭淑牖,虞志刚

Landzert隐窝疝一例报告 谢樟永

慢性消化道出血的早期诊断 陆维祺,黄德骧

Dieulafoy病的诊治探讨 周文波,彭炜,孙自伦,袁房均,戴宗睛

急性胃粘膜病变出血的外科治疗 任培土

老年人上消化道大出血的临床特征与治疗体会(附11 6例报告) 吴祖光,陈正煊

低位十二指肠穿透溃疡大出血治疗体会(附25例报告) 黄爱飞

上消化道破裂12小时裂口愈合一例 卢安礼

肝癌介入治疗并发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救治分析 陈恩碧,吴光兴

原因不明下消化道出血介入性诊断与治疗 周小牛,吴沛宏,黄金华,崔随平

少见原因的下消化道大出血的诊治 罗东林,刘宝华,张连阳,张渝

老年人消化性溃疡穿孔(附62例临床分析) 王斌,王晓安

脾脓肿破裂一例报告 肖耀广

闭合性腹部创伤的诊断与治疗 刘开俊

胆囊胃内瘘一例报告 岳词义

高雪氏病的诊治(附二例报告) 陈海军

胃贲门窦部重复癌一例报告 苏荣军,杨永利

少见阑尾病的诊治(附21例分析) 王辉

肝脏假性囊肿穿破胃壁一例报告 鲁葆春

胆囊扭转的诊断与治疗 岳洪义,任日军

育龄期妇女急性阑尾炎与月经周期关系的初步分析 王海波,周艾琳,祝荣坤

原发性小肠恶性肿瘤的诊治体会(附28例临床分析) 陆锋,徐军,严财娟

直肠粘液腺癌的特点及治疗探讨(附308例报告) 阮俊钢,杨文成,张锡斌,赵敏健,余召师,李志红

直肠癌根治术后复发31例临床分析 袁和祥,赵志青

大网膜扭转梗死二例报告 杨复元,王建国

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七例报告 穆如颖,王悦明

游走脾并脾海绵状血管瘤一例报告 余益民,戴攀,赵红卫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致假性胆囊动脉瘤的诊治体会 黄辉,宋根达,张纯俊,刘斌

胆石性肠梗阻误诊原因分析 计国建,董荣旋,王涛

全胃切除后消化道重建术P-SS吻合法 谌金树,黄凯,黄国荣,王德进

慢性胰腺炎误诊为胰头癌术后并发症一例教训分析 李加起,张兴瑞

生长抑素对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外周血TNFα水平的影响 肖雪明,邹声泉

腹部手术后钾代谢的临床研究及早期补钾对胃肠功能的影响 刘磊,王成荣,鲁艳

腹腔镜下经行大肠息肉切除术 王明俊,黄其根,顾立兰,李同

胃肠道类癌七例报告 寇怀刚,冉鹤,潘福斌,王霞光

胃十二指肠胰腺异位症一例报告 钱铭

胃平滑肌肿瘤误诊分析 鲁葆春,任培土

大网膜疝入阴囊误诊为鞘膜积液二例教训 韦福良,韦福新

胃平滑肌瘤24例诊治分析 吴国柱,韦志强,王家仓

子宫坏疽穿孔三例误诊分析 赵传印,陈志恒

五例胃平滑肌肉瘤误诊分析 陆寿良,周建华,陈岩菊,胡荣,路开玉

胃神经鞘瘤四例诊治体会 刘金炎,许国平

异位肾上腺囊肿一例报告 张江海,吕鹏飞,张海静

LC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因素及临床意义 刘安重,陈孝平,卢绮萍,蔡逊,孟春城,邵俊伟

残胃癌切除、空肠"9"字袢代胃术12例报告 朱瑞昌,宋聚民,孟凡青,王晓丰

腹内假疝致绞窄性肠梗阻一例报告 周兆文

胃癌局部复发再手术治疗适应证的探讨(附25例报告) 叶明

胆总管、胰管开口于十二指肠憩室一例报告 黄儒兴,何子华

十二指肠急诊手术后并发肠瘘的原因分析 张俊杰,马风玲,郭明琴

常规拔T管致胆汁性腹膜炎五例报告 肖渝清,胡先典,黄江涛

保脾术治疗小儿脾破裂 黄先和,谷佃宝

老年患者胆囊手术治疗探讨 邱幼东,黄俊

体系诊断报告篇3

关键词:医院;门诊检查单;管理;策略

社会在不断进步与发展,医疗水平也在不断发展与完善,门诊既是直接接受病人进行诊断、治疗、预防保健和康复服务的场所,也是进行医学教育和临床科研,以提高医院科学技术水平和医务人员业务能力的重要阵地。更多的高科技应用在医院的检查中,门诊检查单作为临床上诊断的重要依据,必须需要加强管理。如果检查单在管理中出现了问题,患者不能及时获取检查单就会影响诊断的效率,同时也会造成不必要的医疗纠纷事件。坚持以患者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以效益为根本的医院工作指导思想,首先要加强对门诊这一重要窗口的管理,提高门诊工作质量 ,这是提高医院科学管理水平的重要方面。

1门诊检查单规范管理的意义

对门诊检查进行规范化的管理,可以减少不必要的医疗纠纷事件的发生,相关的管理人员在工作当中会更加的有责任意识,在具体工作中制定详细规范的管理制定,对检查单按照不同类别进行归纳整理;同时会减少报告单未领取现行,在执行过程中以患者为中心,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与交流,及时解答患者的疑问,重视保护患者隐私,及时主动联系患者,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提高患者的服务满意度。

2医院门诊检查单管理存在的问题

在医院门诊检查单中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是,在诊疗的高峰时期容易出现混乱,①医生填写报告单不规范,有些医生的字迹潦草,使患者看不清楚,这样在提取检查单时就会造成一定影响,不能及时找到相应检查单;②秩序的混乱,大多数患者由于紧张、焦虑的心情都想要及时获取自己的检查报告单,再加上缺乏护理人员的维持与管理,导致患者自行随意翻拿报告,这样容易出现错拿、把报告弄丢的现象;③医护人员对设备机器操作技术水平不高,一旦打印报告单的仪器出现了问题时,不能及时打印报告单,从而影响临床医生正常的诊疗工作;④由于诊疗高峰期医护人员工作较多,在工作时为了提高效率而忽略质量,在患者取报告单时告知不明确,这样容易致使患者漏拿自己的检查单;最后,由于医院的检查项目较多在管理上增加了难度,如果再缺乏科学的管理方式,更容易造成管理的混乱[1]。

3提高医院门诊检查单管理措施

3.1规范检查单填写内容 由于一些医生为了简单方便只是按照自己的思路填写,并没有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填写,这样就会导致患者不容易理解报告单的内容,在管理中必须要加强规范报告单填写的标准。同时也需要注意规范书写字体工整,不能太潦草。比如在CR检查中的报告,医生需要逐项填写,一般项目,X线CT片号,检查日期、报告日期,这些内容必须要填写清楚,最后检查医生需要签全名以及工号。

比如采血人员在采血前先要核对患者的姓名、年龄等进行核对,在打印化验单时也需要认真仔细核对,不能出现任何失误。

3.2对门诊检查单实行科学发放的方式 在门诊检查单发放过程中管理人员需要需要进行分类、集中式发放。首先需要护理人员根据不同的检查项目进行归纳整理,一般按照日期的前后依次放入文件夹内;其次,在发放时需要经过患者核对后,如果没有任何问题时就把相应的检查单交给患者[2]。如果是在门诊诊疗的高峰时期,需要在检查室增设导诊岗位,来维护现场检查秩序,必要时可以给患者讲解有关宣教的知识,适当的缓解患者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减少错拿、漏拿等现象,为患者的检查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

护理人员在执行的过程中需要明确自身职责,规范操作,管理工作人员在具体工作中需要不断的学习与进步, 明确自己工作内容与职责,认真做好检查单分类管理的工作。同时在工作中需要需要树立良好的服务品格,在工作中要有耐心以及同理心,为患者提供优良的服务。因此,在工作中必须要规范护理人员的管理措施,患者在提取检查单时要进行实名登记,避免重复提取现象,如果发生医疗纠纷事件就有据可查。

门诊检查单管理工作人员需要加强对检查单的管理,避免检查单丢失,在下班后无人值班的情况下需要把检查单放在比较安全的地方,并且需要加锁保管,避免丢失,造成不必要的严重后果。

3.3设计科学合理的检查单页面 在医院门诊检查单上需要增设一些项目,首先,需要患者详细填写自己的出生年月日,这样做的目的是避免同姓同名的患者由于出生年月日表述不详造成错拿的现象。其次,需要在检查单上增设患者的联系方式,这样如果出现任何问题就可以及时联系患者[3]。

3.4采用报告单提取 为了方便患者提取自己的报告单,可以利用提取单进行提取,报告单上有患者姓名、取单具体时间、地点、检查项目、检查单数目、送检科室登封,这样做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取单质量,患者在规定的时间来取单,即节约了患者的时间,也提高了医院的服务质量[4]。

3.5与患者进行沟通 门诊医生在开设检查单时需要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了解患者的详细信息。同时检查单管理人员也需要与取报告的患者进行沟通,患者如果出现不懂的地方就会询问管理人员,在这时管理人员需要用很专业的态度为患者解惑答疑,这就需要护理人员在平时工作要不断的学习和进步,掌握自己科室中的一些基本指数和治疗方案,医院的科室可以开展一些学术讲座,鼓励护理人员参加,了解各类新知识以及学术信息,更好的为规范医院门诊检查单服务[5]。

3.6加强与检验科室的联系 门诊检查单管理的工作人员需要与检验科建立严格的交接手续,以免造成检查单丢失[6]。如果在管理过程中发现任何问题,应该及时与检验科取得联系,把问题及时解决,避免给患者带来不良后果。

4讨论

对医院门诊检查单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措施,不仅能够提高医院的服务质量,同时使患者对医院的满意度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检查单遗漏的现象。在服务的过程中以患者为中心,在管理工作中尽职尽责,真正做到方便患者,避免患者由于区报告单在各个科室之间奔走,节约了患者的体力和时间。总之,为了提高医院服务的整体水平,对门诊检查单的管理措施必须要重视起来,节省患者就诊时间,为临床医生及时提供诊断依据,为我国医疗事业作出相应贡献。医院的各级行政管理部门需要建立健全的考核制度,以此来约束门诊部门检查工作,需要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各部门相互监督,相互配合把管理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减少检查单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胡绍群.门诊检验、检查报告单规范化管理探讨[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4,04(25):549-550.

[2]阮春燕,陈峰敏,沈辉.集中分时预约在门诊检查管理中的应用[J].医院管理论坛,2014,06(31):34-35.

[3]张士红,焦仲苗,赵明贵.门诊医生管理[J].中国社区医师,2014,30(30):166,168.

[4]方孝梅,蒋飞,杨婷,等.精益管理在门诊流程改善中的应用[J].西南国防医药,2012,01(22):77-78.

[5]姚峥,王香平,张育,等.大型医院门诊候诊环节管理的实践探讨[J].中国医院,2012,06(16):63-65.

体系诊断报告篇4

急诊检验作为检验科的一个重要部门和窗口,提供快速及时的服务至关重要。国内的检验科普遍存在对急诊检验的重视程度不够,投入不足,急诊检验开放时间短,服务项目少,且往往分布在不同的实验室中,从而影响了医院急诊诊疗工作的效率。由于检验工作的对象是患者标本而非患者本人,检验人员一般无法掌握患者病情资料,导致急诊服务意识不足,效率不高。因此,改革目前的急诊检验模式,对服务理念、科室组织、人员设备、质量管理等各方面进行完善,使之适应临床需要,成为提高科室管理水平的关键。

1 急诊服务意识的建立

由于检验报告仅对本次检验的样本负责,检验人员对患者病情的轻重缓急无从了解,因而无法对处理的标本的重要性进行判断。因此,检验人员必须对所有标本采取一视同仁的态度,从接收到标本的那一刻起,迅速行动,规范操作,仔细核对,第一时间发出检验报告,对标注“急”或事先联系需尽快报告的样本优先检测。急诊检验作为检验科的窗口,更从日常工作中展现了检验人员的高超技术和优质服务。

2 急诊检验服务范围

急诊检验不仅为急诊室服务,还为医院门诊和病房急诊服务。从这一立足点出发,凡可以在2h内发出报告的检验项目均可列入急诊检验,包括血凝、心肌酶谱、干式生化、电解质等项目,使急诊检验在夜间和双休日能满足基本的临床需求,见表1。急诊检验服务实行24h开放,节假日照常,帮助临床做到早期诊断和病情连续监测。因此,应将相关设备集中设置在急诊实验室中,标本在急诊实验室采集和接收,检验人员即刻检验,一般项目20min~1h内报告,所有项目2h内发出检验报告(部分异常结果需与临床联系的除外)。并通过网络报告(同时打印书面报告),尽量缩短检验中和检验后的周转时间[1]。

除此以外,急诊检验还在采血室关闭时承担血液标本采集工作,在夜间和双休日,承担血库配血和血制品发放登记工作,并作为上海市公安局尿液毒品检测点,协助完成相关检测。

3 质量和行政管理体系

快速检测不以检验质量下降为代价,仍应贯彻质量保证体系的各项规定,每日进行室内质控,发生质量失控应查找原因,纠正后方能发出检验报告,检测同一项目(如血常规)的不同仪器应定期进行比对(如急诊和门诊、急诊和生化)以保持一致。定期参加室间质评,保持地区内检验结果一致性。实验室设立主管1名,对本实验室整体质量负责,并向科主任报告。下属工作人员按照标准操作规程进行工作,同时做好相应登记记录,配合主管保证质量体系正常运转。鉴于急诊检验工作的重要性和对人员素质的较高要求,科室分配向急诊倾斜,虽然科室工作繁忙,加班加点已成惯例,但原则上急诊不要求加班,以保证值班人员的正常休息。表1 急诊检验项目表

4 危急值报告制度

危急值报告制度是检验和临床沟通的重要途径,对上海市临床检验中心规定的血气分析、电解质、血凝和血糖等项目,应严格执行,并做好登记工作。对部分临床上重要,需要提醒临床医师注意的结果,如血常规中白细胞过高或过低,血小板低下,心梗快速诊断阳性者,应及时直接或电话报告申请医师,以及时处理。

5 临床服务

鉴于急诊服务时间紧迫,为尽量缩短从医师申请到发出报告的时间,可采取请急诊护士采血同时送检的方法,对危重紧急的患者进行床旁采血,并提醒及时领取检验报告,必要时通过电话报告或直接将报告送至医师手中,笔者采用检验电子申请和标本条形码管理的检验信息系统(LIS),并采用网络报告的方式,使申请医师第一时间得知结果[2]。检验人员还应专业和耐心地解答临床疑问,对部分临床反馈与病情不符的结果,应仔细查找原因,必要时重新采集标本检测。

经过2年多的运行,急诊检验由以往的夜间和双休日开放扩展至24h开放,与急诊室工作实现无缝连接,服务项目由以往三大常规和部分干式生化项目扩大到血气分析、血凝、干式生化全套、心梗早期检测等大量项目,为临床提供了全面周到的服务,得到了临床各科尤其是急诊室的欢迎,业务量也由以往每月10余万元增加到40余万元,实现了管理、业务和服务上的全面飞跃。

参考文献

1 王惠琴,周云仙. 急诊科辅助检查的周转时间分析.中华护理杂志,2007,42(6):531-533.

体系诊断报告篇5

F在的X线和CT/MR检查,能在检查完后瞬间产生图像,在鼠标点拨间就可以打印全部照片。然而,有了图像并不一定就可以做出正确诊断。影像科医师还需要对图像进行再处理,以完整清晰地显示病变所在,再将图像传送到PACS(图像采集传输存储系统)服务器;同时,还要编辑排版将几十幅甚至上百幅图像打印成照片。这些都需要时间。

读片初诊

诊断医生根据先后排列顺序,同时调阅参考患者的病史资料,仔细阅读观察分析患者影像学的每一幅图像,找出差异,鉴别真伪,寻找疾病的蛛丝马迹,做出一个初步的诊断意见。如果是复诊或者此次检查与以往病史相关,还要调阅以前的X线片进行比对;有些临床病史不清的,还要亲自询问病人追加病史;有的复杂影像难以立即诊断,还需翻阅书籍,查一些参考资料,或者需要在第二天召集集体读片或专家会诊。

如此这般,一般病例的诊断过程平均需要三十几分钟,这还仅仅完成了一个初级报告的过程。

审核复诊

为提高影像诊断报告的正确性,对初级报告的审核复诊显得相当重要。一般医院都由高年资主治医师以上的医生或科主任担任审核复诊工作。通过上级医生的再次阅读、比对、修改等审核过程,最后打印成正式报告,才算完成一个病例的诊断过程。但CT、 MR检查报告,因所涉及的检查过程较复杂,图像数量多,出诊断报告所需时间相对较长。目前,一般医院对外承诺平片X线检查2小时后、CT检查半天以后取报告,这样的时间安排是一个有利于医患双方的方案。

急诊口头报告

当然,也有例外的情况。对某些急、重、危病人的检查,或者在普通检查中发现有危及生命的病情,需要医生立即处置时,放射科医生会在第一时间将初步诊断口头报告给临床医生或通知家属。而对于绝大多数检查病人都只能在规定时间内出具检查报告。

各有所专

医生花上足够的时间对患者的病情进行系统详尽的综合分析考虑,有利于提高诊断正确率和减少某些伴随疾病的遗漏。所以,影像学检查的报告不可能“立等可取”,病人或家属更不要“盯”在检查医生或报告医生的旁边催促,这样往往会影响医生的正常工作,甚至可能导致忙中出错。

体系诊断报告篇6

吉林市第二中心医院是一所建院近百年的综合性医院,三级甲等医院。总结我院传染病防控与疫情报告管理工作,有如下做法和体会。

(1)明确“预防为主”的传染病防治方针和综合医院职责。

医疗机构是发现疫情和疫情报告的最主要来源,应当确定专门的部门或者人员,承担传染病疫情报告,本单位的传染病预防、控制以及责任区的传染病预防工作;承担医疗活动中与医院感染有关的危险因素检测、安全防护、消毒隔离和医疗废物处置工作。

发现传染病疫情或发现其他传染病暴发、流行以及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时,应当遵循疫情报告属地管理原则,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或者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内容、程序、方式和时限报告。

(2)成立感染管理办公室,实行感染管理制度化表格化。

2006年1月我院专门成立了感染管理办公室,配置了3名专职管理人员:主任1人、消毒隔离1人、本人由原作消毒隔离工作转做疫情管理信息直报工作(原疫情管理信息直报工作由电脑室人员兼职)。

结合我院实际,感染管理办公室重新修订下发实施了传染病报告制度与流程、传染病诊断标准、突发公卫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医院传染病监测报告管理办法、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制度等。同时,完善了门诊日志、病房住院登记、化验室阳性结果登记、放射科肺结核阳性结果登记和传染病报告登记簿等。

(3)注重相关人员专业素质的提高,进行传染病防治知识技能的培训。

实际工作中,我们多次组织全体临床医生针对传染病报告等内容进行专题培训,并组织考试。对新上岗的责任报告人和实习生、进修生进行上岗前培训,每年培训时间不少于8学时。培训内容包括:传染病防治法及其实施办法中有关条款、法定传染病诊断标准、传染病报告卡填写要求、各专门病种的报告要求等。例如:全国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感染性腹泻诊断标准,禽流感、艾滋病、急性迟缓性麻痹知识的专项培训。并且组织全体参培人员考试答卷,将考试成绩作为每人本季度继续教育的考试成绩存档。

(4)形成疫情报告网络,将责任分工落实到人头。为了全面动态掌握疫情,我院将检验科生化室、免疫室、细菌室、体液室、急诊检验室、放射科肺结核阳性结果登记等作为疫情监测点,通过总值班室和门诊大厅的两个报卡箱,形成一条完整的传染病报告网络。

(5)狠抓检查考核,强化疫情报告各环节的质量控制工作。为了确保医院传染病疫情完整、及时、准确上报,我们坚持对各种相关科室进行日检和周检。主要内容包括:加强门诊、病房、化验室各环节的检查和核对,做好检查及处理记录。并且将检查结果作为各科室及相关责任人的考核和奖惩依据;坚持实行了临床医生的首诊负责和报告责任制,化验室人员传染病检验结果报告制,责任疫情报告人和疫情管理人员的核查制。

(6)采取相应措施,妥善解决疫情报告遇到的疑难问题。

针对无化验室阳性结果记录,仅靠临床诊断的传染病病例,为防止漏报也采取了如下措施:一是对新入院活动性肺结核病人先报未痰检(每日跟踪检查感染科住院患者一览表,排查放射科肺结核阳性结果登记),待痰检结果出来后,如是“涂阳”再报订正卡片。二是对儿科常见的风疹、水痘、猩红热等仅靠临床诊断的传染病病例,一方面向医生讲明漏报的后果与责任;另方面对就诊人数、门诊日志、传染病登记等进行跟踪检查。

针对传染病报卡中住址栏不愿填写的病例,在摸清患者怕填写会给自己的工作和社交关系带来影响的心理,向其说明填写住址是为跟踪了解病情和通知使用新药特药。同时我们也会履行为患者保密的责任。

讨 论

从事专职疫情管理直报工作的体会,可以归纳为八句话:一个目标,二个绝不,三个勤字,四个知道,五个有心,六个了解,七个必去,八个不放。

一个目标:要尽自己的一切努力使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达到“十一五”规划目标。

二个绝不:绝不让医院发生传染病漏报和迟报。

三个勤字:一定要做到眼勤、嘴勤、腿勤。

四个知道:一定要让每位医生知道报卡的病种、方法、时限、地点。

五个“心”字:即对工作要有进取心、责任心,还要有热心和耐心,最主要一条就是细心。

六个了解:了解国内外传染病疫情管理的动态;了解传染病报告网上公告栏内的最新消息;了解网传的基本知识;了解网上住址栏内区、街道的划分;了解死亡报告卡中死因ICD10疾病代码的基本内容;了解国家卫生部每月公布的传染病疫情通报。

七个必去:凡是有传染病阳性结果登记的部位必去:检验科的生化室、免疫室、细菌室、体液室、急诊检验室、放射科的X光室、CT室。

八个不放:①每天发生的传染病人流向不放过;(门诊病人尽量动员住院治疗;普通病房的要转诊到感染科;不具备转诊条件的要做好消毒隔离工作。②传染病登记簿登记不好不放过。③门诊日志记录不好不放过。④检验科阳性结果登记不好不放过。⑤放射科肺结核阳性结果登记不好不放过。⑥节假日急诊医生往诊;外科医生手术不放过(一定做到在传染病规定时限内报告)。⑦报告卡内容填写不清不放过。⑧报卡中的先进典型不放过。

体系诊断报告篇7

[关键词]故障诊断 数据信息平台 状态检修

中图分类号:U226.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11-0370-01

在发电厂运行过程中,故障往往是因为缺陷积累的过程,如何进行设备状态变化的经常性实时监督,及早发现设备所存在的缺陷和提供科学可靠的依据,超前控制设备的故障风险,减少设备突发性故障,提供有针对性的维护,提高设备利用率,确保发电厂电气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就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对电气设备的状态在线监测,建立一个能为实际生产检修带来有效指导和缺陷分析的数据信息平台,为故障诊断提供可靠依据,从而指导状态检修,消除设备缺陷,减少设备突发性故障,提高设备稳定性,确保发电厂主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

1 状态检修的概念和意义

状态检修是利用先进的在线状态检测和诊断技术提供的设备状态信息,通过对数据信息进行处理和挖掘,判断设备的异常及预知设备的故障,并在故障发生前进行检修的一种方式,即用先进的设备状态检测手段和分析诊断技术,实时了解设备的健康状况和运行工况,然后根据设备的健康状态,合理安排检修项目和检修时机,节约工时和费用,使检修工作更加科学化。

数据信息平台的建立,为设备的状态检修提高了良好的条件,通过对主设备进行实时的监视,采集电厂主设备的运行信息,提供人机交流界面,为检修维护工作人员实时掌握主设备的运行情况。

2 数据信息平台系统和故障诊断系统结构

2.1 数据信息平台系统网络结构图

二次设备数据信息平台系统,以架构安全、稳定、高效的网络(Internet/Intranet)信息平台、实时数据平台、大型数据库平台为基础,采用全分布、全开放式体系结构和面向服务的设计思想,有效整合电厂对各个子系统实时过程数据监测、综合数据分析与处理等不同层面的实际需求,提升资源利用水平、降低生产维护成本、改善资源配置,从而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竞争力。

二次设备信息子站系统由数据库服务器、Web应用服务器、通信管理机、网络通信管理机和相关网络设备组成。该系统从主变油色谱在线监测、主变套管在线监测和水轮机在线监测系统等系统中获取数据,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分析处理,实现状态监测趋势的图形化分析,并生成相关分析报告和报表,并通过Web浏览器以文字、声音、表格、图形、曲线、报表等方式进行网络。

2.2 数据信息平台系统和故障诊断系统的一般原理

状态监测系统通过对监测对象的生产信息进行实时采集,系统可以根据管理需要采集电站的各自动化系统信息,包括主变油色谱在线监测、主变套管在线监测等系统的数据,对全站生产运行信息进行监视,为生产了解设备运行情况提供了直观的手段。监测系统将采集到的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和挖掘,数据处理分析之后的数据可以通过监视功能web浏览器多种表达方式(如:图表、曲线等)来呈现在检修维护工作人员的眼前,并且提供了多维度、更灵活的数据查询、统计和分析的手段,实现了对设备数据按照对象进行相关性分析的功能,可以在线对设备进行诊断和分析,方便工作人员实时掌握设备的健康状况。

状态监测系统可以通过数据共享,诊断系统自动完成所有监视设备的数据采集和存储,对主要监测设备各种运行方式下的特征数据及各种状态参数进行分析和状态识别,确定设备状态变化程度和异常表现,从而根据异常变化和历史数据(正常运行参数)相互比较,进一步确定设备的缺陷及其位置和原因,预测缺陷的潜在危险,自动生成缺陷报告,并由此提出应采取的措施和决策来指导检修维护工作人员做好状态检修。

综上,数据信息平台、故障诊断系统和状态检修的联系密不可分,相互关联,整个网络基于全开放分布式在线监测数据信息平台,对机组运行设备的实时监测、分析、诊断、决策管理和状态维护形成统一整体,实现运行设备的实时监测和维护管理。以下以主变油色谱在线监测系统来对主变故障进行探讨。

3 主变油色谱在线监测与主变的故障诊断

3.1 主变油色谱在线监测平台主要监测的几种参数

主变运行过程中,随着机组的运行方式不同,存在着放电和过热的现象,而变压器油是矿物油,是各种碳氢化合物的有机组成,具有高温不稳定的特点,从而裂解产生气体。主变油色谱在线监测主要实时监视以下几种参数的含量:氢气(H2)、一氧化碳(CO)、甲烷(CH4)、二氧化碳(CO2)、乙烷(C2H6)、乙烯(C2H4)、乙炔(C2H2),总烃含量,总可燃气体,油温,微水,水活性。

3.2 基于主变油色谱分析之上的故障诊断

主变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气体能够融入油中,主变油色谱在线监测装置通过对变压器油取样,对样品进行处理分析,得出油中溶解性气体种类和相关浓度,通过比较溶解性气体的成分和相关比例来判断主变的实时运行情况,并将采集到的数据上传至数据信息平台,实现数据共享,通过计算机监控达到远程诊断的功能。

故障诊断系统通过采集数据信息平台共享的状态信息数据,实现实时采集数据、历史数据比较、趋势形式曲线等方式显示,根据历史数据比较和趋势发展图进一步确定主变运行的健康状态和异常表现,自动生成分析报告,将报告通过WEB网页,报警或手机短信通知检修维护人员开展状态检修,同时,利用计算机通讯,执行远程监测和专家诊断。

比如:通过故障诊断系统,如果发现监测之中CH4值呈现主要上升趋势,附带C2H4也有上升趋势,且逼近告警点,同时,诊断系统自动完成分析报告,通过WEB网页、报警和手机通知的方式告知检修人员。检修人员通过现地或远程分析,确定分析报告的准确性。通过分析可以得知变压器油过热,过热的原因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查找:1.变压器在监测时间内处于过容量运行;2,主变冷却效果不明显,可能是油泵出现故障,也有可能是冷却系统出现了堵塞,冷却水量水温不符合要求。通过色谱分析我们到现场对设备进行状态评估并排查设备,消除设备存在的缺陷和故障隐患点。

4 结论

体系诊断报告篇8

【关键词】急性弛缓性麻痹;监测

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是消灭脊髓灰质炎(脊灰)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迅速发现脊灰病例的有效途径。为今后更好地开展AFP病例监测工作,保障监测系统高质量的运转,现将天柱县2001-2007年AFP监测系统工作状况分析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资料来源 AFP病例个案调查表和随访表来源于天柱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AFP病例监测系统;实验室资料来源于贵州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脊灰实验室反馈资料;人口资料来源于天柱县统计局。

1.2 方法

1.2.1 病例调查 15岁以下儿童的AFP病例均派专业人员到现场调查,填写全省统一的AFP病例个案调查表和随访表。

1.2.2 病例诊断 首先由黔东南州AFP病例分类专家组进行初步诊断,最后经贵州省专家诊断组讨论认定。

1.2.3 统计方法 应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1 流行病学特征

2.1.1 流行情况天柱县2001-2007年共报告AFP病例15例(2004年无病例报告),15岁以下儿童AFP病例报告发病率分别为:0.79/10万、3.91/10万、0.78/10万、0/10万、3.08/10万、1.54/10万、1.52/10万。

2.1.2 地区分布 15例病例分布在8个乡镇,占全县总乡镇数的50.00%(8/16)。病例报告最多的是兰田镇(3例)和邦洞镇(3例),占发病总数的40.00%(6/15)。

2.1.3 季节分布 全年除2、4、11月份无病例报告外,其余月份均有病例报告,其中1月份报告病例最多(4例),占病例总数的26.67%。

2.1.4 年龄与性别分布 15例病例中,年龄最小1岁,最大14岁。1~4岁组6例,占40.00%;5~9岁组5例,占33.33%;10~14岁组4例,占26.67%。男性8例,占53.33%;女性7例,占46.67%;男女性别比为1.14∶1。

2.1.5 免疫史 15例病例中,免疫史

2.1.6 标本采集和病毒分离 15例病例中,采集双份粪便标本15例,采集率100%,其中合格粪便标本14例,占93.33%。经省疾控中心脊灰实验室进行病毒分离,结果均为阴性。2.1.7 AFP病例分类 报告的15例病例经省AFP病例分类诊断专家组最终诊断:周期性麻痹6例(40.00%),格林巴利综合征3例(20.00%),急性脊髓炎2例(13.33%),四肢瘫2例(13.33%),重征肌无力1例(6.67%),周围神经炎1例(6.67%)。

2.2 AFP病例监测系统评价

2.2.1 AFP病例监测指标完成情况天柱县2001-2007年,除2004年无病例报告,2001年和2003年AFP病例报告率未达1/10万以外,其余年份均达卫生部指标(15岁以下儿童AFP病例报告率≥1/10万以上)要求。接到病例报告后,县疾控中心48 h内对病例进行调查及时率为100.00%,病例双份合格便标本采集率为93.33%,将便标本7d内送省疾控中心脊灰实验室及时率为100.00%,在病例麻痹后60 d进行随访并于75 d内将病例随访表及时送省疾控中心及时率为100.00%,达到了卫生部指标(80.00%)。见表1。

2.2.2 敏感性 天柱县2001-2007年AFP病例年均报告率到达了1.66/10万。报告的15病例中,县级以上哨点医院报告13例(含1例外地医院报告病例),占93.33%;乡镇卫生院报告1例,占6.67%。

2.2.3 及时性

2.2.3.1 麻痹就诊报告 患儿发病后均在3 d内就诊,其中80.00%的病例是在发病当天和第2天就诊;55.33%的病例是在就诊的当天和第2天报告,但有13.33%的病例是在3~7 d报告,甚至仍有13.33%的病例是在8~14 d才报告;患儿从麻痹到报告多数在3天内(60.00%),其余的病例也能在14 d内报告。见表2。

2.2.3.2 不同医院的首诊报告率 县级及以上医院AFP病例首诊报告率为100.00%,而首次就诊于乡村两级卫生院(或村卫生室)的病例均没有报告。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首诊报告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00,P

3 讨论

天柱县2001-2007年AFP病例流行病学显示,所报告的15例病例分布在8个乡镇,占总乡镇数的50.00%。1月份病例最多(26.67%)。病例以1~4岁组为主(40.00%),其次是5~9岁组(33.33%)。从病例免疫史来看,20.00%的病例未完成全程免疫,反映出天柱县仍存在着漏种儿童,这与黔东南州有关报道一致[1],说明儿童的常规免疫仍是我们工作的重点。

在AFP病例监测方面,天柱县这几年各项监测指标完成较好,从监测系统敏感性来看,AFP病例报告率从2001年的0.79/10万、上升到1.52/10万;从监测系统及时性来看,AFP病例48 h内调查率、双份合格便采集率、病例便标本7 d内送省脊灰实验室及时率、AFP病例麻痹后60 d进行随访并于75 d内随访表及时送达省疾控中心及时率均为100.00%,达到了卫生部指标。

天柱县AFP监测工作仍存在一些问题:①个别年份监测系统不敏感,特别是2004年没有AFP病例报告,同时15例AFP病例中有5例首诊于乡村卫生院(卫生室),但没有1例及时报告,这可能与基层医务人员对AFP病例所包含的病种不了解、对这些疾病的诊断水平及AFP病例报病意识较差有关。为了进一步提高AFP监测系统的敏感性、及时性和准确性,一是要加强对AFP病例的主动监测和主动搜索;二是要加强业务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对AFP病例的认识和报告意识,提高诊断水平,减少AFP病例的漏报、迟报和不报现象[2];②仍有20.00%的病例是患儿麻痹2天后才就诊,这与家长主动就诊意识差,或发现晚,或就医困难等因素有关。因此,要求加强宣传,提高群众对AFP病例危害的知晓率,发现儿童身体不适及时就诊。

参考文献

[1] 周峻,潘宏,潘治昀,等.黔东南州2001年急性迟缓性麻痹病例流行病学分析及监测系统评价.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03,19(4):375-376.

上一篇:科技创新规章制度范文 下一篇:智慧农业建设标准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