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系管理论文范文

时间:2023-11-24 10:29:15

体系管理论文

体系管理论文篇1

关键词:金融抑制;金融深化;金融约束;金融体系

FINANCEEVOLUTIONTHEORETICSANDOURFINANCIALSYSTEMSREFORMATION

CHENLiu_qin

(TianjinEconomic&DevelopmentResearchInstitute,Tianjin300202,China)

Abstract:Thispaperanalyzesfinancecontrolanditslocalization,financedeepenanditsdisfigurementinherently,financerestrainanditstropismonthepolicy,putforwardthatourfinancialsystemsreformationshouldconfirmthefinancedeepenasanultimategoalofthereformation,takethefinancerestrainasanessentialmeasure,andharmonizetheconnectionbetweencurrencyfinanceandeconomicdevelopment.

Keywords:Financecontrol;Financedeepen;Financerestrain;Financialsystem;

一、金融抑制及其局限性

金融抑制,是指中央银行或货币管理当局对各种金融机构的市场准入、市场经营流程和市场退出按照法律和货币政策实施严格管理,通过行政手段严格控制各金融机构设置和其资金运营的方式、方向、结构及空间布局。金融抑制可以促使银行等金融企业谨慎运作,控制经营风险,确保银行的安全性、流动性和清偿力,能促进银行体系的稳健发展和市场竞争机制良好运作,在银行业的稳定和效率之间寻求最佳平衡点;当出现金融风波,甚至金融危机时,可尽可能以最小的代价保持银行业等金融企业的稳定。

但随着金融国际化,自由化和国际金融电子化技术迅速发展和金融创新,金融抑制难度不断增大,抑制成本激增,在金融领域造成“非市场性风险”,其具体表现为:1、扭曲了金融资源的价格,造成虚假供求关系。金融抑制的最主要特征就是实际利率(存、贷款利率)被压得过低,不能真实反映资金的稀缺程度和供求状况。其表现为政府对公营部门强制性低息信贷以及外汇市场的外汇管制等。对银行体系规定过高的准备金率和流动性比率也是价格扭曲的一种形式2、导致金融市场发育不健全,损伤市场对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金融抑制是以人为的力量替代市场力量,其直接成本是各项管理费用,间接成本是阻断市场力量的资源配置作用而产生的对银行等金融企业效率的破坏,同时,金融业务易被少数国有金融机构所垄断,缺乏竞争,金融效率低下。3、导致市场分割。市场分割首先表现为金融抑制经济中金融体系的“二元”状态:一方是遍布全国的国有银行和拥有现代化管理与技术的外国银行的分支网络,组成了一个有限的,但却是有组织的金融市场;另一方则是传统的、落后的、小规模的非正式金融组织,如钱庄、地下金融市场等。其次表现为与“二元”体系相关或不相关的资金流向的“二元”状态:有组织的金融机构遵循政府制定的低贷利率,将资金贷给公营部门及少数大企业,而大量小企业及住户则被排斥在有组织的金融市场之外,只能以较高的利率从非正式金融机构获得所需的贷款。另外,金融抑制还导致政府不适当的资金投向干预而累积大量的金融风险。

可见,金融抑制是“通过扭曲包括利率和汇率在内的金融资产的价格,再加上其他手段,这种战略会缩小或压低相对于非金融部门的金融体系的实际规模或实际增长率。”金融抑制政策主张以金融管制代替金融市场机制,其结果自然难免导致金融体系整体功能的滞后甚至丧失。

二、金融深化及其内在缺陷性

1973年美国斯坦福大学经济学教授罗纳德·麦金农出版了《经济发展中的贸易与资本》一书,其同事爱德华·肖也于同年出版了《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深化》一书。两人都以发展中国家的货币金融问题作为研究对象,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对金融与经济进行了开创性研究,提出了金融深化理论。他们首次指出发展中国家经济落后的症结在于金融抑制,深刻地分析了如何在发展中国家建立一个以金融促进经济发展的金融体制,即实现金融深化,开创了金融深化理论的先河。金融深化理论主要针对当时发展中国家实行的金融抑制政策,如对利率和信贷实行管制等提出批评,力主推行金融深化战略,以金融自由化为目标放松或解除不必要的管制,开放金融市场,实现金融市场经营主体多元化以及货币价格(利率)市场化,使利率真实反映市场上资金的供求变化,由市场机制决定生产资金的供求变化和流向,刺激社会储蓄总供给水平的提高,从而便利资本的筹集和流动,有效地解决资本的合理配置问题,提高投资效益,促进经济发展。由此可见,金融深化理论为发展中国家促进资本形成,带动经济发展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和思路。它既弥补一般货币理论忽略发展中国家货币特征的缺陷,又克服了传统发展理论忽略货币金融因素的不足,突出强调了金融体制和金融政策在经济发展中的核心地位,进而为发展中国家制定货币金融政策,推行货币金融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这一理论及政策建议得到世界银行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积极支持和推广,同时也得到了许多发展中国家的赞赏,对20世纪70年代以来广大发展中国家的金融体制改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透过传统的金融深化理论,我们可以发现金融深化暗含这样一个假设:金融市场是完全竞争的,市场中的信息是完善和公开的,并存在一个竞争完全不受任何阻碍和干扰的市场结构,且市场中的主体是理性的。但现实经济使得金融深化理论假设存在着缺陷,主要表现为:1、现实的金融市场存在不完全性和昂贵的信息搜寻成本。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信息不完全问题,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市场面临两大约束,一是利率限制导致的利率约束,一是信息不完全导致的信息约束。金融深化理论只重视前者,而忽视后者。由于信息约束,放任金融市场自由化会造成多方面的市场失灵,导致金融体系动荡。2、金融市场发展滞后对金融自由化存在制约。金融市场的落后是政府过度管制的原因,而过度管制又导致金融市场的更加落后。忽视市场落后,取消政府管制,就会带来市场混乱。金融深化理论主要研究和强调的是后者,忽视前者对放松政府管制,即金融深化过程的制约。超越或滞后金融市场发展的金融自由化都会给金融市场带来混乱和不稳定。3、金融深化使得国际流动资本对开放资本项目国家货币的投机更加容易,使小国经济或落后经济容易出现经常性的波动,它不仅没有起到稳定器的作用,相反任何促使经济增长的努力都被非正常的波动所侵蚀,这些国家为了经济的稳定,不得不采取适当的官职措施或非完全的金融深化措施。4、金融深化理论对于发展中国家很不适应。金融深化理论表面上研究的是发展中国家的金融问题,提出的政策主张应该适用于发展中国家的金融改革,但他们的研究对象是以私有制基础的完善的市场经济,实际上适用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金融深化理论的政策主张和目标对于小国或经济落后国家而言并非是美好的。东南亚金融危机的爆发就是明证。

三、金融约束及其政策取向

进入90年代,信息经济学的成就被广泛应用到各个领域,尤其是应用到政府行为的分析中。但很多经济学家分析了在信息不完全的前提下金融领域的“道德风险”、“逆向选择”等问题,托马斯·赫尔曼、凯文·穆尔多克、约瑟夫·斯蒂格利茨等人于1996年在麦金农和肖的金融深化理论基础上,提出了金融约束论,认为政府对金融部门选择性地干预有助于而不是阻碍了金融深化,提出经济落后、金融程度较低的发展中国家应实行金融约束政策,在一定的前提下(宏观经济稳定,通货膨胀率低并且可以预测的,正的实际利率),通过对存贷款利率加以控制、对市场准入及竞争加以限制以及对资产替代加以限制等措施,来为金融部门和生产部门创造租金,并提高金融体系运行的效率。本人认为它对我国制定金融政策同样具有参考价值。

金融约束是一种选择性政策干预政策,政府金融政策制定的目的是在金融部门和生产部门创造租金机会,刺激金融部门和生产部门的发展,并促进金融深化。金融约束是与金融抑制截然不同的政策。金融约束的前提条件是稳定的宏观环境、较低的通货膨胀率、正的实际利率。最关键的是金融抑制是政府从金融部门攫取租金,而“金融约束的本质是政府通过一系列的金融政策在民间部门创造租金机会,而不是直接向民间部门提供补贴。”

租金创造并不一定要靠利率限制来达到,政府也可以采用金融准入政策、定向信贷和政府直接干预等创造租金,只要政府使银行和企业获得了超过竞争性市场所能得到的收益而政府并不瓜分利益,这就可以说政府为它们创造了租金。通过创造经济租金,使银行和企业股本增加,从而产生激励作用,增加社会利益。

金融约束的政策取向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政府应控制存贷款利率。即将存款利率控制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上(但要保证实际存款利率为正值),减低银行成本,创造增加其“特许权价值”的租金机会,减少银行的道德风险,激励其长期经营。只要存款利率控制适度,则金融约束是有好处的;如果控制力度过大,资源配置将受到扭曲,金融约束将会蜕变为金融抑制。只要干预程度较轻,金融约束就会与经济增长正相关。

2、严格的市场准入限制政策。严格的市场准入政策并不等于禁止一切的进入,而是指新的进入者不能侵占市场先入者的租金机会,如果没有市场准入的限制政策,银行数目的增加将使资金市场竞争加剧,租金下降,激烈的无序金融竞争会造成社会资源浪费,甚至还可以导致银行倒闭,危及金融体系的稳定。为保护这种租金不至于消散,一个重要的保护手段就是限制进入者的进入,以维持一个暂时的垄断性存款市场,对现有存款市场的少数进入者进行专属保护。严格的市场准入政策可提高金融体系的安全性,对整个社会经济具有重要的外部效应。

3、限制资产替代性政策。即限制居民将正式金融部门中的存款化为其他资产,如证券、国外资产、非银行部门存款和实物资产等。金融约束论认为发展中国家证券市场尚不规范,非正式银行部门的制度结构薄弱,存款若从正式银行竞争流向非正式银行部门会减低资金使用效率,也不利于正式银行部门的发展。而资金若由居民部门移向国外,则会减少国内资金的供应,扩大国内资金的缺口,对国内经济尤为不利。

金融约束是发展中国家从金融压抑状态走向金融自由化过程中的一个过渡性政策,它针对发展中国家在经济转轨过程中存在的信息不畅、金融监管不力的状态,发挥政府在市场“失灵”下的作用,因此并不是与金融深化完全对立的政策,相反是金融深化理论的丰富与发展。

四、我国金融体系改革的思考

目前,金融体系的最具有代表性的特征是金融体系的混合性,即政府限制行为与市场行为并存,管制价格与市场价格并存。随着中国经济市场化改革的进程,政府管制逐渐放松,相对独立的货币金融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显著,成为影响中国经济运行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从上面对有关金融理论的初步分析,我们至少可以考虑:

1、确定金融深化是我国金融体系改革的终极目标。

前面分析到,金融深化理论与实际金融有着明显的差异,传统的金融深化理论亦存在其内在缺陷性,但这并不构成金融深化的客观需要,尽管自亚洲金融危机后,亚洲各国及欧美的一部分学者对金融深化产生了怀疑,认为全球金融体系的不完善和各国金融发展的明显差异使得金融深化在实施过程中必然会带来全球性的金融混乱和不和谐。但我们应该认识到:(1)从自由化的进程来看,在政府对贸易和金融的管制放松后,世界经济和各国的经济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总体上保持了经济的增长,金融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加大,表明自由化的收益是大于其所付出的代价。(2)东南亚金融危机重要原因是危机各国不可持续的宏观经济政策和不适当的金融深化措施导致的。实施金融深化的国家常常把放松金融管制等同于放松金融监管或放开不管,过分地追求金融深化是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而忽视了经济可持续增长所必须的协调的金融因素,忽视完全金融深化所必须具备的内在制度刚性要求。比如,要进行利率市场化改革就必须先有或者同步进行金融体系市场化或完善化,这是金融深化论一个很重要的前提。

因而,我们应客观的对待金融深化理论与实践,绝不能因一些发展中国家在推行金融深化进程中发生了金融危机,就认为金融深化与金融危机二者之间有某种必然的因果关系。实践证明,有效、合理的金融深化实践会提高经济发展的绩效,还可以提高一个国家抵御金融风险的能力。一些发展中国家之所以在金融深化的进程中发生了金融危机,其根本原因在于选择了过于激进、超前的金融深化战略。我国在实施金融体制改革时,不能把麦金农和肖的“金融深化”理论,简单的理解为完全取消政府干预的金融自由化,应在放松管制的同时关注市场的落后对放松管制的制约作用,注重金融深化的渐进性、层次性和持续性,“金融深化是伴随着整体经济改革发展的一个渐进过程,金融深化的政策措施应根据经济发展的成熟程度和经济运行的内在逻辑做出合理的时序选择和安排,分阶段和有计划地进行。”在推进金融深化的过程中,要结合本国金融改革的现实条件和制度风险,加强对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的监管,逐步建立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相协调的金融体系。

2、金融约束成为我国金融体系改革的必要手段。

考虑到我国目前金融体系中累积了大量的金融风险,因此在改革进程中,我们应客观的评价和估计金融深化和金融抑制所可能带来的长期性风险,本着市场配置资源的原则,结合我国金融体系的实际情况,在经济转轨时期采取必要的金融管制与金融深化相结合的改革方略是显示可行的。

除了解决政府需不需干预经济和金融活动的问题,我国还需要解决如何把握干预力度,避免信息不对称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的问题。美国经济学家克鲁格曼1997年就曾指出,政府的不当干预才是造成东南亚金融危机的本质原因:在危机中资产价值的猛跌使很多金融中介机构破产,从而暴露出金融机构在金融活动中的破坏作用;而金融中介机构的借贷活动与资产价值之间存在着一种政治经济动力关系,政府对金融中介机构或明或暗提供的债务担保,是造成金融中介机构进行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的根本原因。金融约束论从信息和激励的角度,抓住了解决经济金融问题的两个基本点,一方面政府应创造条件使决策者掌握信息,或让有信息能力的行为人成为决策者;另一方面政府可利用自身掌握和拥有的信息能力,为金融中介机构创造持久有效经营的激励机制。当然政府的职责不是直接提供担保和保护,而是促进金融体系市场约束机制发挥作用,积极促进信息的传播,增加市场上可供信息的公开化,并充分发挥掌握内部信息的金融机构和民间组织的优势,而非越俎代庖,过多干预,避免金融约束政策蜕变为纯粹的金融干预政策,严格的金融约束政策与金融抑制可能只相差须臾。“金融约束应该是一种动态的政策制度,应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向更具竞争性的金融市场这一大方向的迈进而进行调整。它不是自由放任和政府干预之间静态的政策权衡,与此相关的问题是金融市场发展的合理顺序。”

在金融约束政策框架下,政府的作用既不是“亲善市场论”强调的政府只能促进市场建设,不应干预金融经济;也不是“国家推动发展论”所要求的政府为了弥补市场失灵,必须始终强力干预金融经济;而应是“市场增进论”的观点,即政府的职能是促进民间部门的协调功能,发挥政府进行选择性控制的补充,避免产生不利于社会大众的道德危害,使我国在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稳步实现真正的金融深化。

另外,我国进行金融体系改革的过程中,也必须要协调货币金融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目前,我国“经济货币化”趋势有所增强,货币金融对经济的支持强度与日增强,广义货币(M2)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上升到130%左右,都充分说明货币金融在经济中的广度和深度都有质的变化。货币金融在经济中的地位和影响逐步加大。随着我国开放程度的深化,外部的冲击已经开始影响本国货币金融政策的有效性,影响本国经济的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这说明开放经济中,货币金融政策一经济发展有相当强的关联。因此,在充分考虑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的基础上,制定与我国经济发展目标相协调的货币金融政策,避免金融业脱离经济发展的需要而独自繁衍。

参考文献:

[1]爱德华·肖:《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深化》[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

[2]雷蒙德·W·戈德史密斯:《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M],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3]谈儒勇:《金融发展理论与中国金融发展》[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年版;

[4]郑泽华等:《金融抑制、金融自由化与中国的金融改革》[J],《西南金融》,2000年第4期。

[5]王松奇:《金融学》[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0年版。

[6]陈柳钦:《风险之门—我国金融体系改革的启示》[J],《科学决策》,2001年第9期。

体系管理论文篇2

[关键词]职工互助保障;资金管理;制度

我国现行的互助保障制度始于建国初期,经过数十年的运行,现已从初期单一企业的互助互济活动发展到涵括医疗、意外等方面的各种互助保障计划,工会组织的职工互助保障活动开展的最为普通和广泛。职工互助保障活动是由社会团体倡导组织,广大职工在自愿的基础上所开展的一种操作成本低廉、形式灵活多样,以互助互济分散风险为目的的合作制保障经济形式。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共有2.3万个已建工会的基层单位开办了职工互助保障活动,仅省级机构就有876.8万职工参加保险。其中,参加医疗互助保障计划的480.8万人,参加养老互助保障计划的近169.8万人,参加工伤互助保障计划的227.6万人,涉及金额达数百亿元,累计赔付6.9万人次,支付赔付金6235万元。工会组织互助保障活动的广泛开展,对于实现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工伤有保险、灾害有赔偿、失业有救济、残疾有安置、贫困有支援,保障广大职工的基本生活,解除人们的后顾之忧,有效化解有可能发生的各种社会矛盾具有重大作用,它起到了“安全网”、“助推器”和“稳定器”的作用。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不断进步,原来制定的互助保障相关管理制度在诸多方面已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其缺陷和弊端也逐渐显现出来,其中,互助保障的资金管理表现得最为突出。

一、职工互助保障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

互助保障资金是指由职工会员交纳的会费、保障计划金(保险费)、管理费用、补偿金(理赔金)以及资金的保值增值等有关资金。目前上述资金在管理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资金监管缺位。当前我国职工互助保障资金监管,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在于管理者与监督者两者合一。职工互助保障资金运作部门既当“运动员”即资金营运主体,又当“裁判员”即负责资金运营的行政监督。而职工互助保障的组织者——各级工会,对互助保障资金运营的监管仅限于人事管理和组织监督,缺乏风险监管手段和方式。与此同时,职工互助保障会又是工会组织的一个职能部门,对外行使管理职能,致使工会组织在互助保障资金的管理上既当监管者,同时又成为委托人、投资人和资产管理者,角色模糊不清,政企不分,容易使养老基金缺乏独立和足够的行政监管。与目前我国社保资金的做法相比,互助保障机构的权力太杂,主办者的监督角色很不突出,对资金的安全运行非常不利。

2.多头开户管理。由于不同职工互助保障计划(险种)的开发与推广时间不同,互助保障组织按照分户管理,分险种核算的原则与要求需要建立专户、专账。但目前有的地方甚至由经办机构专门为企业互助保障经办人用个人名义开设银行卡(或存折),以便节省资金在途时间和防患在途风险。此外,随着职工互助保障活动业务的增多,互助保障组织在银行开户的数量也越来越多,少则十几个,个别地方甚至有几十个,不同性质和用途的资金表面上存在于相关款户,但实际上却又相互混淆,这就难以反映资金的真实面目,造成资金管理上的混乱,给资金的保值增值带来一定困难。

3.核算方法陈旧。现行的《职工互助保障会计制度》、《职工互助保障财务制度》是中华全国总工会于1997年制定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当时设定的制度与目前的实际情况相比存在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在整个互助保障事业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向纵深推进的过程中,暴露出财务会计核算体系的滞后,进而出现互助保障财务会计理论体系不完善,会计主体不明确,会计核算体系陈旧等弊端。如对资金的使用规定过于粗线条,资金的筹集和发放无详细又便于操作的规定,保障补偿金的计算发放无定量标准,全国的互助保障组织甚至出现因为各地的会计核算制度的不统一,财务处理方式的不一致,造成资金统计口径不统一,数据来源“数出多门”的困境等等。因此,急需对职工互助保障资金管理办法进行修订,以适应当前的需要。另外,职工互助保障资金的会计核算手段也明显落后于时代的发展。目前全国大部分地区仍然采取手工记账的方法,至今还没有一套完整的互助保障资金会计使用管理软件。

4.资金发放个人化。受人员、费用等因素限制,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的职工互助保障资金的发放均按工会层级关系由基层企业经办人直接发放。即由上一级互助保障机构根据下级机构各类保障活动的资金上缴数据,按约定的比例计算管理费、补偿金,并逐级下拨,最后由基层工会通过经办人直接给付受益人。这种分级拨付的支出方式造成拨款环节增多,延长了互助保障资金的周转时间。一方面,某一环节稍有疏漏或发生时间延误,就会影响受益人及时足额的领到补偿金,另一方面,互助保障的资金从一个银行账户流转到另一个银行账户,造成资金滞留在银行结算环节的时间过长,大大降低了资金的使用效率。

5.专业投资不足。我国互助保障活动还未形成全国统一法人的组织形式,各地开展的职工互助活动基本上是由当地工会组织负责管理的,其核心工作即资金的保值增值还没有引入专业的资产管理公司进行管理。由于工会组织是一个群众团体,自身并无丰富的资金管理人才和手段,因而在互助保障整个组织体系中缺乏现代金融产品投资理念、知识技能以及相应的风险管理能力。与此同时,受风险管理及各种行政管制的影响,互助保障资金缺乏足够的增值渠道,致使资金回报率偏低,投资渠道不足问题十分突出。

二、加强互助保障资金规范化管理的建议

互助保障制度是我国在建设和谐社会,发展市场经济过程中大力推行的一项社会保障内容,它发扬了中国工人阶级团结互助的光荣传统,发挥了工会组织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积极作用。办好职工互助保障事业,就必须加强职工互助保障资金的规范管理,切实将各类资金纳入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落实职工互助保障财务制度和国家有关部门对互助互济活动的监管要求。它既是工会组织维护广大职工利益的一项基本职责,也是这项事业能否长治久安的关键。从我国社会保障资金这些年来的管理成败得失来看,工会组织的职工互助保障资金管理应当遵循统一规范、收支两条线、分账核算和依法管理的原则。具体来讲,应重点从以下方面进行改革和规范:

1.推进职工互助保障资金管理的法制化。当前,我国社会保障的法制层次低,国家立法机关制定的社会保障法律很少,尤其是作为社会保障组成部分的互助保障活动,甚至在国家行政机关制定的法规和地方性法规方面都比较缺乏。随着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互助互济事业的快速发展,职工互助保障组织的形式和规模都有了质的变化,互助保障这一“全新”的社会保障组织形式,应予单独立法,加强监管,避免出现类似社保资金管理过程中发生的失误和漏洞。工会组织应尽快改变互助保障法律缺乏的现状,主动与保监会、财政部沟通,会同有关部门抓紧制定出台职工互助保障的规章制度,如互助互济活动管理条例,为制度建设提供法律依据。同时建立全国统一的职工互助保障资金财务管理制度体系和会计核算办法,以此来规范相关部门及其资金管理人员的行为。确保互助保障组织在履行给付义务后,若有盈余应首先提留一定额度的准备金和公积金,剩余的才能用于分红,保证互助保障组织拥有较为稳固的偿付能力,为资金的安全运营提借助有力的司法保障,要明确互助保障资金的运用及盈余分配方式,为资金的安全运营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2.加快资金信息的数字化系统建设。加快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设,提高计算机应用水平和网络的覆盖面,建立和完善互助保障资金管理数据体系,要设计包括各种职工互助保障的资金管理软件、财务管理软件、信息系统管理软件等信息化设施。通过这些软件的开发和利用,实现资源共享,统一管理制度,统一核算办法,提高办公自动化程度和效率,把职工互助保障资金管理纳入信息化轨道。

3.健全职工互助保障的支付体系。职工互助保障组织必须在国有或国有控股银行开设职工互助保障资金上缴户(收入户)、职工互助保障专户(法人专户)、救助资金支出户,按产品的不同分账核算,转一户管理为三户管理。一方面,严格执行职工互助保障财务管理有关规定,各种保障计划的收入要直接进入县(市)工会组织专户,取消互助保障经办人个人周转过渡户。上级职工互助保障组织转移支付的资金亦要进入专户,实行封闭运行、封闭管理。另一方面,还要建立健全职工互助保障的支付体系,防止资金挤占、截留、挪用。有条件的地方,要尽可能实行直接通过银行发放各种保障资金、救助资金的制度,使资金通过集中支付中心直达享受对象的个人账户或单位。要建立包括参加互助保障活动职工的年龄、参保种类、工作时间、工作年限、退休时间等一系列信息在内的数据库,核实其准确性,并与上级互助保障组织的数据库、银行工资发放数据库联网,建立健全互助保障补偿资金的网络管理体系,不断推进支付资金的规范化、制度化,形成科学的支付体系。

4.加强互助保障资金审计工作。互助保障资金种类多,收支渠道复杂,流动性大、政策性强,覆盖面广,涉及的对象又是具体的职工会员,加之现阶段我国互助保障体系尚处在不断建立和完善的过程中,相关的法律、法规还不健全。因此,对互助保障资金运作、使用的审计不能仅限于工会组织自身审计部门的审计,还需要引入专职的政府审计进入这一业务范畴。政府审计部门对互助保障资金的审计不但要对其真实性、合法性、合规性进行审核,还需要结合大量的审计调查,对互助保障资金运作的内部控制制度进行测试,以资金管理运营中的薄弱环节为重点,在管理上发现和揭露漏洞,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防止资金收入不到账、支出不到位、挪用专项资金及经办人员截留贪污等事件的发生。

与此同时,各级工会组织的专门审计职能部门(经审会)和上一级职工互助保障组织要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定期或不定期地对职工互助保障资金进行检查,加大对资金的收支、预决算以及管理的监督。对发现的问题,实行经济处罚与追究当事人责任相结合,严肃处理,确保资金安全运行。

5.建立多层次的资金监管体系。要解决互助保障资金监管不到位,法规不健全,使用效率低、缺乏控制等问题,需要根据这一资金的性质,建立起全方位、多层次、多重监督机构相结合的监督管理体系。

一是从资金所有人的知情权、决策权、监督权入手,建立一个透明化的运作体系。做到信息披露经常化,定期或不定期向职工会员公告资金收支和结余情况,并接受社会对资金管理的监督,确保资金所有人的知情权。尊重广大会员职工的意见,认真对待资金所有人的决策权。提高互助保障资金的透明度,接受职工会员的经常性监督,尤其是对事前的监管,保障资金所有人的监督权。二是互助保障主管部门(工会组织)要加强对互助保障机构、互助保障补偿金发放机构、资金运营机构的监督。如在给付方面,核查其是否按照政策规定的给付条件、项目、标准和方式,按时足额、准确支付各项补偿待遇,审查互助保障机构是否全面准确地执行互助保障政策。三是引入财政监督。互助保障资金本质上并不属于财政范畴,但是运作管理部门却是准政府机构(工会组织),因此,从监督行政单位资金运作情况的角度看,引入财政监督十分必要。财政部门应对互助保障资金财务、会计制度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对互助保障资金的各专门账户及资金管理情况进行定期不定期的检查,以掌握资金的流动状况,确保资金不流失。与此同时,督促互助保障组织研究制定内部投资管理和风险管理办法,加强资产负债管理,根据分配方案需要制定相匹配的资产管理策略,引进外部审计,促使内部控制与外部监督相互统一,相互促进。

6.实行DC型的资金信托制。职工互助保障组织管理机构没有明确与工会组织分离,其管理机构通常依附于上级工会主管部门,从而形成委托结构。在下级服从上级的组织规则中,这种结构缺乏有效的制衡监督机制。目前我国企业年金已采用DC型信托制,其核心在于企业年金资产完全独立于政府和企业,其运营按照国际惯例,严格实行所有权、受益权和经营权的彻底分离,分别由受托人、托管人、投资人和账户管理人各负其责,相互制约,按照市场规则进行投资运营。对职工互助保障资金来讲,由于缺乏专业投资人才,以及受到可能的不当行政干预,更需要考虑实行这一资金委托方式。首先,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组织由有关投资理财专家,对社会经济领域从风险角度进行细分,确定指导性意见,释明哪些是禁入的领域,哪些是可入的领域,哪些是互助保障资金安全领域。同时,再对互助保障资金可进入领域、安全领域的比例进行科学、合理的配置。在确保资金安全的前提下,实现必要的收益,达到安全与收益双重价值的同步实现。因此,对互助保障资金目前的运营模式应当予以必要的修正,有必要将资金的运营从职工互助保障组织中剥离出来,在上述原则的基础上委托专门的基金管理公司或商业银行进行运作,以增加基金的使用效益。职工互助保障组织则专注于保障产品的开发与推广、制度的建立与完善、资金使用的监督与指导等工作。最终达到各负其责、各尽所能、相互促进、相互掣肘的目的,以共同管理好资金,造福于广大职工。

参考文献:

[1]刘桂萍.职工互助保险对社会保障体系的补充作用[J].北京市工会干部学院学报,2004,(12).

[2]郑鸣.浅析互助保险中的几个基础性问题[J].北京社会科学,1997,(3).

[3]何志武,毕于榜.我国社保资金管理层次优化设想[J].现代财经,2005,(9).

[4]郑功成.社会保障[M].北京:商务出版社,2003.

[5]张琪.中国医疗保障理论、制度与运行[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3.

体系管理论文篇3

摘要:本文结合陈云的“鸟笼”理论,主要介绍了企业管理体系文件包括的主要内容,从准备、编制阶段划分及编制中需注意的问题三个方面,介绍了管理体系文件的编制方法,并明确需要采取领导支持、加强培训、固化文件、做好检查四个措施来保障管理体系文件的执行。

关键词 :鸟笼理论 管理体系文件 制定 执行

中国老一辈革命家陈云同志针对中国当时经济发展现状,提出了著名的“鸟笼理论”,他指出:“市场经济是鸟,计划经济是笼子,意思是搞活经济是在计划指导下搞活,不是离开计划的指导搞活。放鸟是搞活经济,笼子就是社会主义原则,鸟只能在社会主义原则里飞!”鸟笼理论作为一种科学的经济手段,对搞活当时的中国经济,有效进行市场调节,遏制通货膨胀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其实,管理企业又何尝不是如此。企业的管理体系文件就像一个个“鸟笼”,逐步把企业的内部经营规范到一个正常轨道,使企业在经营活动中立于不败之地,并逐步发展壮大。

那么公司管理体系文件应该包括哪些内容呢,如何制定出符合公司发展的管理体系文件呢?现进行简要分析,也算是工作中的心得体会。

一、管理体系文件的主要内容

管理体系文件应该包括组织管理手册、权责手册、管理流程及指引、标准作业流程、产品标准、职位说明书等内容。

1.组织管理手册和权责手册

组织管理手册是公司的纲领性文件,通过组织管理手册确认公司的组织架构及各部门的主要职责;权责手册主要是明确公司各部门及相关领导的审批权限,是管理制度的骨架和脊梁。

组织管理手册和权责手册构成了一个“大鸟笼”,保证公司在经营活动中不偏离方向。

2.管理流程及指引、标准作业流程、产品标准

管理流程及指引是在组织管理手册和权责手册的基础上,明确企业经营活动各个阶段的管控目标、主要职责及工作程序,是管理制度的肌肉。其中,管理指引是对某项具体工作进行规范的文件;标准作业流程是对管理流程及指引的有益补充。通过对某项工作从头至尾的描述,并附加上相关的文件、表格,保证每项工作的规范性;产品标准是指企业从设计方面对自己的产品逐步实现标准化。如万科、万达等大型房地产公司均形成了自己的产品标准。通过产品标准化工作,可以降低运营成本,迅速提高工作效率。

管理流程、指引、标准作业流程及产品标准明确了企业经营活动各个阶段的管控目标、主要职责及工作程序,构成了一个“中鸟笼”,保证每项工作的规范性,有利于降低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3.职位说明书

职位说明书主要明确了岗位的职责、指挥关系及任职条件等。通过职位说明书可以保证各岗位职责明确,任务明了,使各项工作达到“表格化、数字化、流程化和模板化”的标准要求,是整个管理体系文件的汇总。

从员工角度来说,职位说明书是也是一个“鸟笼”,通过职位说明书,明确规定每个岗位的工作职责、关键权限、评判标准及奖惩细则,并将工作中涉及到的管理流程、指引、标准作业流程链接到职位说明书中,员工可以据此自动自发地开展工作和评判工作。

二、管理体系文件的制订方法

1.准备工作

首先要组成由企业高管挂帅的编制小组,讨论并确定企业的发展战略及管控模式,明确管理体系文件需要控制的关键节点,梳理企业运营管理的关键流程,为管理体系文件的编制奠定基础。其次要制定合理的编制计划,明确编制时间、编制内容及责任部门,保证管理体系文件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2.分阶段进行编制工作

管理体系文件编制可分为以下5个阶段:分别为组织管理手册及权责手册编制阶段,管理流程及指引编制阶段,标准作业流程编制阶段,职位说明书编制阶段及产品标准编制阶段。其中,组织管理手册、权责手册、管理流程及指引应该首先进行编制,其余几个阶段可以视企业发展情况逐步进行。

第一,组织管理手册及权责手册编制阶段。是管理体系文件编制的最重要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内,应该着重梳理好各部门内部,各部门之间,集团总部与所属公司之间的工作职责。编制期间应多次组织跨部门参与的讨论会,对各关键权责,尤其是跨部门、跨公司的关键权责进行讨论,确保公司运营整个过程的关键职责都能体现。

第二,管理流程及指引编制阶段。管理流程、指引一般包括流程概况、流程图、工作职责、工作程序、支持性文件及相关记录6个部分。本阶段编制过程中首先要根据组织管理手册和权责手册内容,制定包括名称、所属模块、文件编号等内容的编制提纲,避免编制过程中漏项;其次,要在管理流程、指引中明确上、下游流程,使整个流程、指引连续贯穿公司整个运营流程;再次,要高度重视流程、指引中流程图的绘制工作,通过图表形式描述整个工作程序;最后,要详细填写流程及指引中的支持性文件及相关表单。

第三,标准作业流程是对管理流程、指引有益的补充,通过对作业流程的详细描述,规定每一步的操作流程,可能使用的文件、表单、对接部门等,用来指导和规范日常工作。

第四,职位说明书编制阶段。职位说明书应包括基本资料、职位目标、工作联系、职责权限、任职要求、其它六个部分。其中职责权限是职位说明书编制过程中的重中之重。首先要根据岗位职责,确定工作职责及权重,在此基础上,要对工作职责进行描述,最后,要明确每项工作描述需要的支持性文件,包括管理制度、关键权责、标准作业流程、评判标准及奖惩细则。在编制完成后,可以讲上述文件嵌入到职位说明书中。新员工在拿到职位说明书以后,可以迅速按标准开展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第五,产品标准编制阶段。可根据企业的经营范围及产品形式,制定相关标准,最终达到降低管理难度和成本,缩短产品开发周期,提高投资回报率的目的。

3.编制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第一,管理体系文件的编制绝不是组成一个编写小组就能完成的工作,公司职能部门要全程参与编制工作。这样才能保证管理体系文件符合企业经营活动的实际情况,便于管理体系文件的落地。

第二,处理好管理体系文件中的逻辑关系。在编制过程中,要认真梳理各职能部门之间的业务联系,哪些是需要分工合作的,哪些是需要互相制衡的,这样才能保证管理体系文件是一个整体。

三、如何保证管理体系文件的执行

当然,仅有科学规范的管理体系文件是不够的,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其真正落到实处,真正起到“鸟笼”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领导支持

新管理体系文件的推行,必将遇到重重阻力,如果没有公司领导,尤其是一把手的支持,制度只能成为一纸空文,因此企业的核心团队必须高度重视,大力支持管理体系文件的推行工作。

2.加强培训

要采取多种措施开展管理体系文件的培训工作,尤其多开展跨部门、跨专业的培训,使每个员工都能了解各自岗位及上、下游岗位的职责、流程及评判标准。

3.固化文件

通过OA或erp系统,将管理体系文件,尤其是审批流程固化在系统内。并且在企业内部宣布,不再进行纸质审批,强制员工使用。管理体系文件的固话是管理体系文件推行的关键环节,虽然需要投入一定的资金,但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做好检查

应该定期对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检查,通过检查,发现执行中的问题,同时收集合理化建议,逐步形成制定(补充)、检查、修订的良性循环。孙子兵法曰:“故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是故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能让企业真正立于不败之地的,除了企业的发展战略之外,就是规范的管理体系,也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只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相信每一个企业的产品线将逐步清晰,经营指标将逐年提高,真正走上良性、快速发展的轨道。

作者简介

体系管理论文篇4

1. 开题阶段,由于所学知识的系统性不强,研究伊始,研究生本身的科研能力有待提高,部分研究生对自己专业研究方向了解并非相当透彻,对自己将要研究的课题也没有进行深入的探讨研究,在此基础上研究生往往只是根据导师给定的选题范围任意挑选,存在较大的盲目性,以至于选题缺乏创新性与实践性,同时在研究过程中,也会出现诸多不可预知的问题,难免降低研究生的研究热情,最终敷衍了事,导致研究成果质量下降,学术论文水平不高。

2. 在论文写作过程中,由于获取知识的渠道过于单一,同时缺乏有效的学术交流与互动,诸如钻牛角尖,闭门造车,编纂数据等不健康的研究情绪与方法层出不穷,更多的研究生因为遇到一两个难以解决的难点,一时间无法攻克,又缺乏广泛交流的平台,从而阻滞了研究的步伐,最后由于时间的原因,退而求其次,使得研究虎头蛇尾,导致最终的学术论文质量不高,说服力不强,应用性较差。

3. 在论文评审过程中,为了保障学位论文的写作质量,研究生部颁发了学位论文写作规范,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修改与完善,但是研究生学位论文的格式错误仍然层出不穷,严重影响了论文的外在质量,同时也将部分研究生学习不够严谨,学术不够认真,马马虎虎粗心大意的科研态度暴露无疑。

4. 在论文答辩过程中,许多学生答辩准备不充分,语言表达不连贯,不能充分完整地表达所著论文包含的主要内容及相关方法,导致评审教师不能完全理解学生所著论文的核心内容,无法提出合理化完善建议,在影响答辩成绩的同时,也降低了论文的写作水平。

二、研究生学位论文过程管理体系的改革与创新

基于当前研究生论文过程管理中出现的问题,总结同类院校学位管理的经验,并结合丰富的学位论文管理工作经验,笔者对原有的研究生学位论文过程管理体系进行了大胆的改良与革新,在原有学位论文管理控制体系的基础上,将原本学位论文管理控制节点由4个(论文选题、中期检查、论文评阅、论文答辩)拓展到8个,充分体现过程控制的重要作用,建立了新的学位论文过程管理体系。

1. 开题动员座谈。各学院在开题开始两周前召开开题动员座谈会议,会议围绕着指导研究生研究方向,系统阐述所学专业前沿科学及当前研究热点问题,鼓励研究生创新意识,提高论文写作热情等方面进行。其主要目的是,让研究生充分了解学科内有价值的研究方向,着眼学科内研究热点,讲解重要研究方法的发展与现状,引导研究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立足实践,大胆创新,着重解决研究生在选题方向上的困惑与问题。同时阐述论文写作的重要性,端正研究生科研态度,并指出态度问题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给研究生敲响警钟。

2. 论文选题。论文选题评审的重点是论文题目的创新性及实用价值,我们不鼓励为了创新而创新,也必须避免题目空洞,没有研究价值的情况出现。在这一环节需要各学院按照学生情况分组答辩,每组安排5名导师及1名学院秘书对论文开题进行严格审查并记录。对于选题不合理的研究生,导师给出建议,研究生按照导师的综合建议修改论文题目,并形成开题报告,上交备案。

3. 论文进度阶段汇报。在论文选题到论文送审这个过程中,各学院要求每名研究生对自己论文研究的情况进行定期的总结,主要内容包括研究现状、遇到的问题、取得的成果、今后的研究计划等方面。研究生按学院与导师要求每周做一次自我总结,并相互交流研究经验,分享研究心得,并吸取导师与同学建议,完善自身论文研究。

4. 中期检查。这个环节主要是为了全面了解研究生论文写作与研究的具体情况,导师对于研究中出现的问题给出建议,对于研究中出现的偏差及时纠正,积极引导学生明确自己的研究方向与研究手段与方法。中期检查主要是对研究生论文写作的阶段性考查,起到监督与促进的双重效果。

5. 学术论坛。为了加强研究生间的学术交流,丰富研究生知识储备,将学术论坛引入到学位论文过程管理体系中来。在中期检查与论文送审过程中,学术论坛将举行两次。第一次各学院举行学术交流,互相学习与促进,同时选拔表现优异的研究生参加第二次校级学术论坛交流。学术论坛旨在拓宽研究生的眼界,促进学院内部及全校范围内的学术交流,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创造优秀的科研环境。

6. 论文审查。论文审查包括论文格式审查与内容审查两个环节,二者重要性一致。第一,严格按照《东北电力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规范》对论文格式进行审查,对有问题的论文改后再审,对于问题严重且不加以认真修改的论文,不能送审。第二,学位论文内容审查采取盲审的论文评阅方式,同时内审与外审相结合,从论文的写作内容、创新程度、科研价值、语言使用等方面对论文进行综合评分,对于评分处于60-70分之间的研究生,建议其改后答辩;对于评分低于60分的研究生,建议其仔细修改并延期答辩。

7. 答辩辅导与预演。论文审查通过后,由学院组织,以课题组为单位,对学生进行答辩辅导,并模拟答辩场景,提醒研究生论文答辩过程中需注意的重点问题,缓和紧张心理,理清答辩思路,做好充分准备。

8. 论文答辩。成立论文答辩委员会,以学院为单位组织研究生答辩,并对答辩结果进行严格审查,并做出建议授予学位或者不建议授予学位的决定。对于未能够通过答辩的研究生要严格按照学位管理规定上的要求,延期答辩。必须保证答辩环节的公正性,高标准严要求,对于学术水平不足以满足要求的研究生不能放宽要求。对于延期答辩后仍未达到评审要求的研究生,从严处理。

三、新的研究生学位论文管理体系实施情况与效果

通过开题动员座谈这一控制节点,基本解决了研究生在选题上盲目的情况,论文选题的合理性也有一定程度的提升,论文研究创新点选择也更加深入,同时缓解了研究生由于迷茫的紧张心理,更好地投入到科研工作中去。论文进度控制实现了对论文写作的过程控制,实时监督与反映研究生当前学习研究情况,有利于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术论坛环节很好地实现了研究生之间的学术交流,促进了学术研究的积极性,丰富了研究生的理论知识。答辩辅导与预演在缓解答辩压力、提高答辩质量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研究生的论述能力得到了普遍提升,论文通过率也有了改善。

研究生学位论文过程管理新体系的实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从2011年与2012年的相关数据对比,我们可以更加直接地看到新体系实施效果。2011年全体毕业研究生为433人,延期毕业人数41人,延期比率达到9.46%,2012年研究生毕业生为491人,延期毕业人数43人,延期比率为8.75%。比较可以看出,新体系的实施很好地提高了论文的通过率,实现了对论文质量的过程控制。

新体系的实施同时对提高学位论文的质量与创新性也有了一定的效果,2011年校级创新论文数量为26篇,而2012年校级创新论文数量为28篇。虽然从绝对数量上有了小幅度的提升,但是从整体比率上却有了0.3%的下降。数据结果显示,新体系对论文的创新性有了一定影响,但是还需要时间来进一步改善。

体系管理论文篇5

本文作者:范煜昊冯桂平工作单位:大连理工大学

国外在食品安全监管体系上都已经比较成熟,很重要的一条经验就是各国都有一个具有独立性且高权威性的监管主体部门,负责统一健全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的协调机制,我国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在食品安全监管联合执法过程中,既有利益一致的地方,又有利益相互冲突的地方。由此导致食品监管部门间既可能为了资源以及民意争夺而产生竞争,又可能为了共同的利益而合作。目前我国食品安全多部门分环节的监管体制设计以及食品链条的自然属性使得我国食品安全监管具有典型的“团队生产”特征,要求各监管部门协调一致、有效合作,以实现各监管环节的无缝化对接。然而我国的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合作状况并不理想,针对中国食品安全的监管问题,目前大多数学者都是从监管的执行力进行分析,并未深入探求监管过程中的各影响因素的相互关系。本文从竞合关系的视角研究食品安全监管部门间的合作问题,探究影响我国食品安全监管部门间合作的影响因素,在因素识别的基础上进行食品安全监管部门间合作关系及合作机理研究。协调食品安全监管链中各下属部门的工作,这样奖惩主体就十分明确了。综合执法可以减少各部门在执法过程中因职能交叉而增加的行政成本,减少各执法部门的工作量,提高监管效率。例如,英国食品安全监管由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以及多个独立组织共同分担,食品安全立法权在中央政府,而执法权主要在地方政府。另外,英国政府于2000年成立了食品标准局,该局是独立于任何政府部门之外的监督机构,负责食品安全总体监管和制定各种标准,每年向国会提交工作报告。食品标准局还设立了特别工作组,加强对食品链条各环节的监控。在地方一级,各郡、区设立与环境、食品及农村事务部相对应的机构,实行垂直管理。同时食品标准局监督地方政府对食品安全的执法情况,并向地方政府提供研究经费和技术支持。职能部门精简高效,执法成本也可得到有效的控制。

2009年,《食品安全法》的出台无疑是食品安全监管的最主要法律依据,是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的执法依据,也是规范我国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行为的法律保障。除立法外还有司法监督保障体系。虽然“在现代民主制度中,司法体系独立于立法和行政以外,而我国目前司法体系(主要包括法院和检察院)仍然在一定程度上依附于行政体系,因此监督体系对于决定我国食品安全监管合作外部性因素的强制性作用有限”。但是,理论上司法保障是真正具有强制力的保障因素。行政保障主要是通过人事管理约束力达到的,例如“引咎辞职”制度。食品安全具有一定的客观标准,这个标准对于政府和民众来说应该是一致的。但政府是否通过监管以及通过什么样的监管来维护食品安全取决于多种因素。我们看到很多食品安全的违法事件的惩处都是缘于新闻媒体这个巨大的“权力部门”的曝光。正是新闻媒体的曝光,才引起社会的反响进而进行违法治理的。公共新闻媒体不仅仅是政府和社会的桥梁,也发挥着其巨大的舆论监督作用,在食品安全监管的过程中给执法部门和违法生产销售有害食品的企业和个人施加社会舆论压力,是不可忽视的保障性因素。另外,应当发挥普通民众在食品消费的过程中发现问题的巨大作用,让普通公民积极参与到与自己息息相关的食品安全问题的监督中,发挥广大民众的舆论监督,无疑能对食品安全监管成效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近年来,我国非政府组织和各个社会公益团体日益发展,其在社会公益事业方面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突显出来,尤其是在社会公共危机的预防和治理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这表明非政府组织和社会公益性团体的本质属性决定了其在维护百姓权益、关乎百姓生命健康发展方面,在涉及到打击违法和维护社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方面能起到很好的作用,这是其他政治团体目前所不具有的特性。因此,理应重视第三部门在食品安全监管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充分发挥其监管积极性作用。

食品安全监管过程中的各影响因素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相互促进的关系,通过这种相互促进关系,可以达到最终的监管部门间的合作。首先,通过司法行政体系,对食品安全监管的各部门的权限进行监管分配,合并重复的职能部门,使监管所得利益在监管部门中能得以均衡分配;发挥民众及新闻媒体等各方的舆论监督作用,对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的监管合作进行有力敦促,促进监管部门的合作。其次,各监管部门的监管成效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在监管合作的过程中,只有加强合作,才能达到本部门监管的成效。另外,对于监管的外部性和不确定性,政府绩效考核部门在监管绩效考核时应给予对监管付出努力的监管部门进行“补贴”,以平衡监管的外部性。再次,通过司法行政体系,对权力寻租行为和利益集团现象进行打击和制裁,进而弱化监管部门在此方面的竞争,促进部门间的监管合作。比如,2011年5月29日辽宁省公安厅食品药品犯罪侦查总队正式成立,这是全国省级公安机关中,第一个成立打击防范食品药品等领域犯罪专门机构的省份,将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犯罪的处罚起刑从“拘役”,提高为“五年以下有期徒刑”。这也向全国其它省市传递了一个积极信号,依法打击食品犯罪,公安机关应该发挥其特有的威慑打击作用。司法机关也应效仿辽宁公安的做法,严厉打击参与制造、销售违法食品的企业部门和利益集团,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对其制裁,使违法食品生厂商丧失再次进入食品生产行业的能力;对涉及权力寻租及利益集团的相关部门和人员,进行严惩,列明食品安全监督渎职犯罪,将最高法定刑从7年有期徒刑提高到10年等。这样就通过司法行政体系,对权力寻租和利益集团现象进行打击。

体系管理论文篇6

关键词:民办高校;管理会计;规范管理

一、问题的提出

管理会计从20世纪20年代提出,到现在已经近一个世纪的时间,但与财务会计相比,管理会计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应用案例总结,发展速度都明显缓慢滞后。国内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概念和边界界定上,研究方法以案例分析为主,形成了众多观点。[1]目前,理论界还没有一个比较权威的管理会计定义,实务界的成功案例也不多见,但管理会计的重要性,无论是理论界、实务界,还是政府主管部门,都已经意识到。为全面提升我国会计工作水平,推动经济更有效率和可持续发展,财政部于2014年11月14日正式了《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财会〔2014〕27号)(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提出了推动管理会计的理论体系建设、指引体系建设、人才建设和信息化建设等4项任务。2014年管理会计建设任务已经上升到国家层面推进,管理会计正式走到了前台,2014年也被称为我国管理会计“元年”,管理会计的重要性、建设任务的紧迫性、前期工作的滞后性已不言而喻。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实务界,在《指导意见》的指引下,加快推进相关工作的步伐责无旁贷。《指导意见》中强调“突出实务导向,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要求,既明确了管理会计建设工作的任务,也明确了管理会计建设工作的重点。任何单位的会计工作都涉及外部会计,也涉及内部会计,每个单位都有参与管理会计建设的责任和义务。在加强理论研究的同时,实践探索也应紧锣密鼓,理论与实务相互促进、相辅相成、齐头并进,才能实现管理会计工作的繁荣。

二、民办高校加强管理会计工作的重要性

1.加强会计工作的需要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会计已逐渐演化为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两大分支。在长期的理论和实践探索中,财务会计已经相对成熟,而管理会计的理论与实践均显滞后。在民办高校,特别是成熟的民办高校中,财务会计核算工作也已相对成熟,而管理会计却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管理会计是为内部管理者服务的,属于“对内报告会计”,其职能是解析过去、控制现在、筹划未来,是会计人员深度参与管理决策、制定计划与绩效管理的具体路径。[2]民办高校的发展离不开规范有序的会计工作,特别是管理会计,加强管理会计工作,是全面推进会计工作的迫切需要,也是实现民办高校转型升级、深化内涵发展的需要。管理会计的发展,是会计工作全面协调发展的重要体现,也是会计工作深度参与民办高校计划、决策、控制、评价的有效载体,是推动民办高校发展的有力抓手。

2.规范管理的需要

2013年年底,我国2491所普通高校中,民办高校718所,占高校总数的28.82%;全国2468.07万普通高校在校生中,民办高校在校生557.52万,占全部在校生的22.59%。[3]虽然我国民办高校已经初具规模,但在运行中还有许多不规范之处,绝大多数还处于外延发展阶段,只有少数已经进入内涵发展阶段。随着时间的推移,民办高校将逐渐实现由外延发展向内涵发展的转型。规范管理是内涵式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规范管理是全方位的规范,其中也包括财务工作的规范。众所周知,我国的财务会计在各单位运行相对规范,而管理会计才刚刚起步,只是参与了管理,还谈不上规范。民办高校要实现规范管理,就必须加强管理会计工作,首先要规范管理会计,更重要的是让管理会计在学校的规范化建设中发挥作用,使管理会计真正成为管理当局的参谋和助手。

3.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需要

人们常用“无以规矩,不成方圆”来强调制度的重要性,却没有意识到制度的合理与否所带来的后果。制度优则大学卓越,制度劣则大学平庸,制度的好坏直接决定大学的层次和水平。[4]只有建立现代化的大学制度,才能保证现代化大学的建设与发展,拙劣的制度对大学现代化建设只能是一种障碍和阻滞。虽然民办教育在我国恢复较晚,基础差、底子薄,但民办教育的体制和机制灵活,更能适应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民办高校要充分利用体制和机制上的优势,率先建立起现代化的大学制度,实现现代化制度推动下的民办高校快速健康发展。管理会计主要是面向内部管理者服务的,在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过程中,民办高校需要将管理会计工作制度化,规范管理会计的运行过程,才能使管理会计在学校的现代化建设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4.促进理论成果和实务经验形成的需要

管理会计建设上升到国家层面推进后,对管理会计的理论研究和实务探索将蜂拥而至。越是在这个时候,也往往是妄言多于真知、喧哗淹没灼见之际,民办高校有责任、有义务,也有能力积极参与到管理会计建设工作中去。民办高校应当充分利用人才上的优势,积极开展管理会计理论研究工作,争取多出成果,形成有影响力的理论成果。同时,民办高校还应当充分发挥自身体制机制灵活的优势,大力推进管理会计实务探索实践活动,敢于先试先行,总结摸索管理会计实务成功经验,勇于担当管理会计实践的排头兵。虽然管理会计在我国已经不是新生事物,但管理会计自产生至今,发展十分缓慢,基础普遍不好,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务探索,对于民办高校而言,与公办高校相比并没有明显差距。民办高校既可以在理论研究中崭露头角,也可以在实务中独树一帜,并借以推动学校的改革和学术氛围的进一步浓厚,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办出特色。

三、管理会计是促进民办高校转型升级的工具

改革开放30多年,是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30多年,经过国家宏观调控,我国经济发展现已渐入经济新常态。经济新常态是经济发展特征从一种状态转向另外一种状态,实质上就是我国经济发展告别过去传统粗放的高速增长,进入高效率、低成本、可持续的中高速增长阶段。经济新常态具有经济增长中高速、产业结构更趋合理、发展驱动力转向创新、风险和挑战多元化等特征。我国民办教育恢复至今,也经历了30多年的历史,相当部分的民办高校已经完成外延原始积累,开始向提高质量、办出特色、内涵发展转型升级。招生、师资、教学、科研、就业等均由重数量向重质量转变,管理将实现由粗放到集约,学校财务工作也开始由核算、管控型向决策型过渡。在民办高校的转型升级过程中,规划、决策、战略等将会更加严谨,所有的决定也都将建立在科学的论证分析基础之上。然而对于涉及财务预测、分析、控制、评价等工作,财务会计将显得无能为力,这些都将主要依靠管理会计来完成。民办高校将迎来经济新常态和自身转型升级的双重洗礼,既面临外部实体经济成本费用提高、利润率下降、人工成本提升、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增速放缓带来的冲击,也面临内部降低成本费用、强加管理、精细化管理、统筹管理的挑战。不但学校领导层要高瞻远瞩,及时调整思路布局谋篇,学校各部门也要顺势而为,根据发展需要协调配合转换角色。管理会计应当以决策的支撑者、参与者和评价者的身份出现在学校的转型升级过程中。管理会计是对传统会计的传承与发展,管理会计既要了解分析过去,控制评价现在,也要预测谋划未来,在民办高校转型升级过程中将大有可为。管理会计在对过去学校财务状况进行认真分析的基础上,利用专业管理工具,做好当前工作的控制和评价,提供决策和战略部署依据。管理会计利用专业优势,可以向学校管理层提供校内外相关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确保决策建立在全面的信息基础和科学的判断之上;协助制定并实施学校的战略计划,提高学校的管理效率,使学校在竞争中获得长期持久的优势地位,维持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四、民办高校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任务

1.积极参加管理会计理论研究

理论与实践是知行合一关系,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5]理论源于实践而高于并指导实践,理论通过实践校验而不断完善。国家虽然将“突出实务导向”作为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但同时也将理论研究作为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既体现了对理论研究工作的重视,希望通过理论研究带动和影响实务发展,也从侧面反映出了管理会计理论研究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开展管理会计理论研究工作,既是民办高校教学科研和管理的需要,也是大力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需要。民办高校中青年教师比例大,并逐渐呈现出高学历趋势。他们思维活跃,对新生事物接受快,学校应鼓励专业教师和财务人员利用专业知识和实务经验优势,积极参与到管理会计理论研究工作中去,大力开展理论研究与探讨。开展理论研究既是丰富理论成果的过程,也是促进教师教学科研水平提高的过程,更是成就青年教师专业技术职务提升成长的过程,还是浓厚学校学术研究氛围的过程。理论研究推动实务发展,促进经济社会进步;规范民办高校办学行为,实现科学内涵发展;提高师资队伍素质,完善教师人格魅力,于公于私、于大于小都应该值得大力提倡。

2.努力培养管理会计人才

管理会计在我国发展缓慢,与从事管理会计理论研究的人员和进行管理会计实践的单位匮乏不无关系。目前,中国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人员比例为1∶9,而美国的这一比例为9∶1,中国管理会计人才的缺口将在600万以上。[6]人才是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动力,缓解管理会计人才短缺,为社会培养和输送急需人才,推动经济社会实现快速发展,早日实现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目标,民办高校决不应袖手旁观。首先,积极鼓励有基础的财务人员向管理会计方向发展。理论成熟、制度健全、实践经验丰富,使得财务会计在各单位的运行区别不大,作用提升的空间有限。但财务会计并不能解决全部的财务问题,相当部分的财务问题需要由管理会计来完成。为更好地服务民办高校自身发展的需要,使财务人员真正参与到学校的计划、决策、控制与考核等工作中去,就必须高度重视管理会计工作。做好管理会计工作,必须要有好的管理会计人才。民办高校应积极鼓励有条件的财务人员向管理会计方向发展,以弥补管理会计人才的不足,扛起单位的管理会计大旗。只有具备了管理会计人才,才能开展管理会计实务相关工作,满足服务于学校管理的需要。其次,努力培养管理会计师资队伍。管理会计人才的缺口,在短期内很难得到解决,民办高校应勇于承担起人才培养的责任,而人才培养的关键在于教师。“打铁先要自身硬”,足以证明了人才培养对于教师的要求。要培养管理会计人才,就必须先要建起立素质过硬的管理会计师资队伍。目前管理会计师资队伍在各个高校普遍相对较弱,但从经济社会的发展来看,社会对管理会计人才的需求将倒逼高校不断加强管理会计师资队伍建设。民办高校应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利用自身体制机制优势,先行一步,抢抓机遇,争取在管理会计人才培养中旗开得胜。再次,探索开设管理会计方向专业。学科专业是现代大学的立学之本、教学之范,是现代高等教育最重要的基础。[7]各高校在专业设置过程中,要都经过充分调研和论证,围绕国家和市场需要下结论。尽管在教育部颁布的本科专业目录中,会计学专业还没有具体细化为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在专业设置上没有政策依据,但各高校在人才培养定位时,要充分考虑社会发展的需要,会计专业要开设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两个方向。虽然在就业市场中,会计学专业算是不冷不热的中性专业,但对于细化出的管理方向,短期内市场的人才需求将会供不应求。民办高校探索开设管理会计方向专业,既可以满足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就业质量和就业率,还是打造学校优势专业和专业群的有效途径。开设管理会计方向专业,对民办高校而言,既是责任和义务,也是一种机遇,但机会总是稍纵即逝。

3.认真探索管理会计实务经验

民办高校既是具体的人才培养单位,也是独立的经济实体,要求质量和效益并重。科学的管理、良好的育人环境是培养优秀人才必不可少的条件。民办高校应在财务中积极开展管理会计工作,探索管理会计实务经验,发挥管理会计在学校战略规划中的作用,提高管理水平和为领导决策服务的能力。通过开展具体的实务工作,展现管理会计的优势,提高对管理会计的重视程度,促进管理会计快速发展。在实务中形成的经验和教训,将会更好地推动民办高校自身发展,对其他院校甚至是企业的发展,也将会是一种示范带动。在突出实务导向思想的指导下,民办高校应为管理会计体系建设不断添砖加瓦。

作者:宋杰 单位:郑州科技学院

参考文献:

[1]孟焰,等.中国管理会计研究述评与展望[J].会计研究,2014,(9):3-12.

[2]楼继伟.加快发展中国特色管理会计促进我国经济转型升级[J].财务与会计,2014,(10):4-10.

[3]宋杰.我国民办高校会计环境分析[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5):82-83.

[4]别敦荣.论现代大学制度之现代性[J].教育研究,2014,(8):60-66.

[5]刘德华,蔡婷.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三重维度的审视[J].大学教育科学,2011,(4):19-21.

[6]陆勇.论推进高校管理会计教学转型[J].会计之友,2015,(1):17-19.

体系管理论文篇7

学术界有关“服务行政”和“高校服务型行政管理”的理论探讨、各级政府机构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实践探索以及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推进,为高校构建服务型行政管理体系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1.关于“服务行政”的理论探讨

“服务行政”一词最早见于德国行政法学家厄斯特·福斯多夫(ErnstForsthoff)发表于1938年的代表作《当成是服务主体的行政》一文[1]。在国内,“服务行政”思想的提出至少可以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初。当时,台湾学者陈新民在《公法学札记》一书及其他一些相关文章中对福斯多夫提出的“服务行政”概念进行了介绍与解读[2]。此时,大陆的一些学者也开始意识到建立服务行政的必要性。郭道晖指出,在市场经济中,最好的政府应是以行政权力为人民权利服务的政府[3]。陶学荣认为,要不断创新行政体制,增强其适应性,使之适应人民群众、社会组织和企业单位不断增多的对政府行政服务功能的需要[4]。张成福认为,“管制行政”与“服务行政”的冲突是公共行政与经济社会发展冲突的主要表现之一。在他看来,应当要使公共行政由国家权力的载体过渡为为公众提供服务的实体[5]。崔卓兰也提出要将政府的“管理”和“服务”融为一体,树立“管理即是服务”的思维模式[6]。张康之则把历史上的行政分为三种模式:统治行政、管理行政和服务行政[7]。在他看来,人类社会行政模式经历了从“统治行政”到“管理行政”再到“服务行政”的演进过程,建构“服务行政模式”是人类行政发展的必然趋势。马敬仁也明确指出,“服务行政”将是我国政府、企业和社会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8]。从此,公共行政将走向服务行政逐步成为学术界的共识。自20世纪90年代末期以来,一些学者开始对“服务行政”的内涵与特征进行更深入的探究。沈荣华指出,可以从观念、功能、本质这三维角度来考察服务行政的内涵结构。从观念上讲,服务行政应以社会公众的需求为出发点,确立亲民意识和责任意识;从功能上讲,服务行政就是要转变政府的角色,使政府成为公共服务的供给者,要以出于公心、服从民意、设身处地为人民着想、努力提高服务质量为己任;从本质上讲,服务行政应以人民为主体,使政府充分发挥社会公共事务的服务[9]。

学者张康之在不同的文章中对服务行政模式的特征做了深入的探讨。在张康之看来,在社会主义公共行政模式中,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仅是一种行政观念,而且是通过立法的形式被确立下来的一种制度。首先,服务行政是服务本位的行政。服务行政必然会继承管理行政中的全部社会管理职能,但服务行政的管理是建立在为社会服务的原则基础上的,管理是手段,服务是目的[10]。其次,服务行政是公民本位的行政。服务型政府将彻底抛弃旧的治民观念或“为民作主”的观念,而确立为民服务和“人民作主”的理念,“政府定位于服务者的角色上,把为社会、为公众服务作为政府存在、运行和发展的基本宗旨”[11];第三,服务行政是社会本位的行政,“服务型政府坚持以社会为本位,在市场经济条件和民主政治的实践中培育社会自主运行的健全机制,扩大社会自治的范围,即使存在着对社会的控制和干预也是从属于服务的目的[11];第四,服务行政是公正的行政。张康之认为,统治行政中不存在公正,管理行政中的公正也只是一种虚假的公正,而服务行政“要求行政人员的被授权完全用来为行政客体的服务上,不允许行政主体的个人私利渗入其中,整个社会的任何一种力量,任何一个地区,任何一个团体,作为行政客体,都是服务的对象,行政人员平等地对待一切服务对象,所以就能够实现公正行政”[7]。

2.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实践探索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逐渐成为世界性的热点问题。虽然不同国家在政府改革理念上各有各的侧重点,但提高公众服务质量是各国政府共同追求的改革目标。由管理行政转向服务行政成为21世纪世界各国公共行政改革的重要趋势。在这一趋势的影响下,我国政府也明确提出了构建服务型政府的改革目标。2004年2月21日,总理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专题研究班结业式上的讲话中正式提出“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目标。2007年10月15日,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所做的报告中,进一步强调要“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并明确提出要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

事实上,在中央提出建设服务型政府之前,部分地方政府就已经开始了构建服务型政府的实践探索。例如,早在2002年初,南京市政府就提出要建设规范透明、廉洁高效的服务型政府。2003年2月,南京市政府颁布了《关于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实施意见》,并从建立民主科学的公共决策机制、推行行政法定化、提高公共服务效能、建立新的社会评价系统等方面着手进行政府管理体制改革[12]。重庆市政府也于2003年8月颁布了《关于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工作意见》,并从创新行政管理体制、创新行政管理方式、推进行政法治化、建设优良的市场经济环境等方面提出了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总体安排。此后,尤其是党中央、国务院明确提出建设服务型政府目标之后,许多地方政府也陆续推出了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改革措施。构建服务型政府,加强公共服务职能成为我国政府管理模式变革的重要趋势。在这一背景下,提升服务水平也开始成为我国高校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

3.高校服务型行政管理研究进展

高校行政管理体系作为整个社会行政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管理理念和管理制度必然受到社会行政管理思想变革的深刻影响。有关“服务行政”的理论探讨,为高校服务型行政管理体系研究提供了重要理论基础,而中央和地方政府建设服务型政府目标的提出,则直接推动了高校服务型行政管理体系的研究和探索。

尽管在学术界明确提出“高校服务型行政管理”概念之前,已有部分研究者提出建立服务型人才培养模式、服务型就业指导中心、服务型学生工作模式等设想[13],但对高校服务型行政管理进行系统思考却是始于2006年。2006年,林则田、曹发军在《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努力打造高校服务型机关》一文中提出构建“高校服务型机关”的问题[14]。从文献检索情况来看,这可能是国内首次明确提出建设高校服务型机关。

此后,陆续有学者开始对高校服务型行政管理的涵义与特征进行探讨。黄崴等人将“服务型学校管理”定义为“学校平等地对待师生,关心、尊重和爱护师生,建立学校与教师、学生、家长、社区之间的合作机制,重视师生、家长和社区对学校的决策与管理参与,为师生营造和谐的教育环境,以促使学生身心得到全面发展”,并提出服务型学校管理模式的核心价值是服务本位、平等与尊重、合作与参与[15]。林则田等人认为,高校服务型机关要遵循“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基本要求[14]。

关于服务型管理体系的建构,不同研究者从不同方面提出了各自的方案。总的来看,主要是从管理理念、管理职能、体制机制、组织结构、管理方式等方面提出相关主张。(1)管理理念方面,林龙海提出要树立以人为本、管理就是服务的观念[16],代飚认为要树立亲师生、为教学、为服务的理念[17]。(2)管理职能方面,代飚提出要实现从权力型机关向责任型机关转变[17];林龙海认为要高度重视行政管理中的服务职能,要摒弃行政本位,转而以教学科研为中心[16]。(3)体制机制方面,林龙海认为要简政放权,推进管理重心下移,要实行岗位责任制和问责制[16];黄崴等人提出要建立参与式、民主化、决策过程规范化和专业化的决策机制[15]。(4)组织结构方面,黄崴认为要形成扁平化组织结构,建立弹性化运行机制,使组织成员职业化[15]。(5)管理方式方面,黄崴提出要改变领导对教师、教师对学生以及学校对家长的管理方式[15];代飚认为要从封闭式机关转向透明式机关,确保行政活动的公开、公平和公正[17]。

4.服务型行政与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经历了试点、全面改革和不断深化三个主要阶段,改革内容主要围绕高校自下放、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人事与分配制度改革、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健全与完善、建设现代大学制度等主题而展开[18]。经过30年的发展,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开始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其中,加强高校行政部门的服务职能成为改革的重要方向。

首先,提高教育质量要求高校行政部门必须加强为教学和学生服务的职能。自1999年扩招开始,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高等教育规模迅速扩大,至2007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3%。但是,与此同时规模与质量的矛盾日益凸显,提高教育质量开始成为高校发展的重中之重。这就要求高校行政部门必须以提高教育质量为中心,不断强化为教学和学生服务的职能,推动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其次,学术权力的发展要求高校行政部门必须加强自身服务学术研究的职能。政治权力、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是高校内部管理中相互制衡的三大基本权力。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政治权力、行政权力一直凌驾于学术权力之上,由此导致的学术决策行政化、学术研究质量下降等问题日益凸显。此外,我国高校普遍开始探索建立现代大学制度,而现代大学制度的一个重要特征便是“教授治学”。因此,学术权力的回归已成为高校内部权力结构变迁的重要趋势。有学者指出,目前高校中学术权力已处于上升态势,今后将形成“品”状组合的权力结构,即学术权力置于顶端,政治权力与行政权力构成底部支撑[18],因此,学术权力的日益发展无疑要求行政机构必须加强自身服务学术的职能。

第三,高校服务社会功能的凸显要求高校行政部门必须加强为社会服务的职能。国内一些地方政府和高校提出建设“服务型高校”[19]的目标,强调高校要主动承担推动国家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使命。高校内部管理体制必须适应学校与其他社会组织联系日益紧密的状况,使内部管理体制更好地适应服务社会的要求。

总之,高等院校所承担的基本功能和我国高等教育所发生的一系列变化都要求高校行政工作必须以“服务”为中心,行政部门应不断强化服务职能,提高自身服务能力和水平。同时,高校实行服务型管理,也是整个社会行政管理思想变革趋势的必然要求。

二、“服务型高校行政管理模式”的内涵与特征

高校构建服务型行政管理体系,首先要准确把握服务型高校行政管理模式的内涵及特点。

1.“服务型高校行政管理模式”的内涵

笔者认为,可以从管理观念、管理职能、管理方式、服务对象等角度考察“服务型高校行政管理模式”的内涵。从管理观念上看,管理者将自身定位在服务者的角色上,普遍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具备较强的服务意识,把为广大师生员工和其他相关利益者服务视为行政机构的基本宗旨;从管理职能上看,为师生员工等相关利益者服务成为行政部门的首要职能,行政机构根据相关需求提供全面而周到的服务,并重视提高服务质量;从管理方式上看,管理部门改变行政命令式的工作方式,尊重广大师生员工和其他相关利益者,重视其需求和意见,以平等的姿态为相关方面提供服务;从服务对象上看,高校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功能,这也就决定了高校行政部门基本的服务对象是学生、教研人员以及与学校合作的相关社会机构,他们的愿望和需求构成了学校行政管理活动的出发点和归结点。

由此,我们认为,高校服务型行政管理指的是高校行政部门以师生员工等相关利益者的需求为导向,以提供优质服务为首要职能,通过完善的服务制度和服务体系为师生员工及其他相关利益者提供高质量服务的一种管理模式。

2.高校服务型行政管理模式的特征

服务型行政管理是一种不同于以往行政模式的新型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具有如下特征:

服务本位。以“服务”为导向的学校管理模式强调把服务作为核心价值观和行政管理机构的首要职责。坚持“教育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办学以人才为本、以教师为主体”的原则,把为师生服务作为学校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为师生的工作、学习和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和优质的服务,为相关合作者提供高质量的社会服务。

尊重与平等。服务型高校管理模式倡导并实践尊重与平等的伦理观,尊重每个个体,强调人人平等,努力使管理人员、教师、学生形成一种互相尊重、彼此平等的和谐关系。行政部门在管理决策过程中,充分考虑并积极维护师生员工的合法权益,尊重他们的意愿,努力使人人平等地享有学校发展的成果。

高参与性。服务型行政注重提高相关利益者在学校管理和决策活动中的参与程度,让其广泛参与到学校发展与建设中来。学校决策活动不再仅仅由少数领导干部把持,而是广泛听取教师、学生、家长及其他相关利益者的意见与建议,让其充分参与到决策过程中来。相关利益者代表不仅拥有管理建议权,而且真正享有表决权。

强回应性。服务型高校行政管理体系具有科学有效的沟通回应机制,学校行政部门与师生员工及社会服务对象之间能够保持畅通无阻的有效沟通与交流,行政机构能够及时掌握服务对象的需求、愿望和意见,并及时、主动地作出反应,有效地解决服务对象提出的各种问题。

公开与公正。在服务型行政管理体制下,学校行政部门应该及时向师生员工、家长及其他相关利益者公布相关工作信息,使决策和管理活动更加透明和公正。师生、家长等相关利益者有权对学校的服务质量进行监督,如果服务没有达到标准,有权提起申诉。

三、高校构建服务型行政管理体系的基本路径

构建服务型行政管理体系是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方向,同时也是一项涉及管理理念、体制机制、组织机构等诸多方面的系统工程。笔者认为,应当着重从理念、制度、组织和保障措施四个方面着手,推动高校服务型行政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1.高校服务型行政管理观念体系建设

服务型行政管理体系的构建,要求对以往行政本位的管理理念进行变革,培育并形成以服务为核心的管理理念。

首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坚持“教育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办学以人才为本、以教师为主体”的原则,把师生员工的全面发展作为学校发展的核心目标,尊重和依靠广大师生员工,充分激发和调动师生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其次,要强化“管理即是服务”的意识。把服务视为管理的核心要素,把为师生员工和其他相关利益者服务作为学校的首要工作来做,将服务水平作为评价学校管理水平的核心指标。

第三,要树立“管理意味着责任”的观念。高校行政部门的首要职能是服务,服务就意味着要对服务对象负责。因此,要大力加强管理者的责任意识,努力构建责任型高校行政管理机构。行政管理人员要主动关注师生员工的利益诉求,对师生员工、家长和其他相关利益者负责。

2.高校服务型行政管理制度体系建设

高校建立服务型行政管理体系,应大力推进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建立服务型的行政管理制度,推动服务行为制度化。

第一,完善科学民主的决策制度。不断完善重大事项集体决策、专家咨询、决策评估等制度,使决策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和专业化;涉及学校发展重大问题和师生员工切身利益的决策,应充分听取广大师生干部、家长及其他相关利益者的意见与建议,坚持问计于师生,提高相关利益者的参与度,接受相关人员与组织的监督;建立健全决策后评价、反馈纠偏和问责等制度,及时发现并解决决策中存在的问题,减少决策失误。

第二,建立和完善沟通与回应机制。建立和完善学校行政机构与师生员工、家长及相关合作者对话的沟通机制,确保双向沟通的及时性和有效性,使学校行政部门能够准确了解师生、家长等相关利益者的愿望和需求。建立科学有效的回应机制,积极主动地回应相关利益者的诉求,确保其合理需求得到有效满足,其反应的问题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通过网络等技术手段搭建沟通与回应平台,提高沟通和回应的质量与效率。

第三,建立健全服务评价和监督制度。建立科学合理的服务评价制度,对行政部门的服务内容、质量与方式进行有效监督和控制。加强内部监督,健全监督制度,使行政管理工作在有效监督下开展。重视师生及家长来信来访工作,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确保渠道的畅通。

第四,推进校务公开制度建设。推行阳光行政,努力建设透明式机关。凡涉及师生员工切身利益、需要师生员工广泛知晓的事项以及相关规章制度规定需要公开的其他事项,均应通过学校网站、校报、校务公开栏等方式,及时、准确地向相关利益者公开。既要公开工作结果,又要公开工作过程。要大力推进校务公开信息化建设,提高校务公开的信度和效度。

3.高校服务型行政管理组织体系建设

高校服务型管理组织体系有3个核心要素:扁平化的学校组织结构;弹性化的学校组织运行机制;专业化的组织成员[31]。构建服务型学校管理模式要求进行组织体系的变革,建立简约化和扁平化的组织结构,形成弹性化的运行机制,同时要加强管理人员队伍的专业化建设。

一要建设简约化和扁平式的组织结构。扁平化组织具有管理层次少、管理费用低、信息传递速度快、信息失真率低、管理跨度大等特点,既能提高组织工作效率和应变能力,又能激发和调动广大教职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应调整组织结构设计方案,改变传统多层级的直线式组织结构,减少过多的中间层机构和中层行政职位,使行政组织实现简约化和扁平化。同时,适当增设综合机构,设计并建立科学合理的横向组织框架,不断完善横向组织机构。

二要建立弹性化的运行机制。弹性化的运行机制能够有效提高行政部门的灵活性和应变能力,从而更好地处理突发事件,完成特定的服务目标。为此,可考虑实行弹性化的项目管理机制,即围绕相关工作任务,集合在不同部门、具有不同知识和技能的工作人员,形成目标明确、结构合理、协调一致的专门任务团体或日常工作团队,共同完成相关工作,待任务结束后团体成员各回各处。

三要加强管理人员队伍专业化建设。服务型管理强调学校行政部门要向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为教师和科研人员提供良好的教学科研服务,并不断推动学校的社会服务工作,这就要求学校管理人员要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和专业技能。因此,要大力推进管理人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确保其能够提供专业化、高质量的管理服务。

4.高校服务型行政管理保障体系建设

服务型行政管理体系的建设,要求学校具备良好的保障条件,如充足的办学资金、良好的管理运行条件等。一是完善多元化投融资体系,不断拓宽办学资金来源,大力增加办学资金,为服务型行政管理提供良好的资金基础;二是加强数字化校园建设,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等先进技术手段改善学校管理运行条件,提高服务效率;三是建设“一站式服务大厅”,为广大师生员工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

参考文献:

[1]张书克.“服务行政”理论批判[J].行政法学研究,2002(2).

[2]程倩.“服务行政”:从概念到模式———考察当代中国“服务行政”理论的源头[J].行政学研究,2005(5).

[3]本刊.市场经济与行政法———本刊主办研讨会发言提要[J].行政法学研究,1993(1).

[4]陶学荣.建设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行政体制的思考[J].南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3).

[5]张成福,党秀云.中国公共行政的现代化———发展与变革[J].行政论坛,1995(4).

[6]崔卓兰.行政法观念更新试论[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5(5).

[7]张康之.公正行政是公共行政的新视点[J].南京社会科学,1998(5).

[8]马敬仁.转型期的中国政府、企业与社会管理———中国管理情结解析[J].中国行政管理,1996(1).

[9]沈荣华.论服务行政的法治架构[J].中国行政管理,2004(1).

[10]张康之.行政道德的制度保障[J].浙江社会科学,1998(4).

[11]张康之.限制政府规模的理念[J].人文杂志,2001(3).

[12]戴维新.南京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J].决策与信息,2004(11).

[13]刘栋.转变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呼唤“服务型”人才培养模式[J].天津工业大学学报,2001(2);王世民.论服务型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的构建[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3(8);吴克禄,康凤,莫海兵.建设服务型、多功能的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J].北京教育:高教版,2004(5);杨克非.服务型学生工作模式的理性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4(6).

[14]林则田,曹发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努力打造高校服务型机关[J].中州大学学报,2006(2).

[15]黄崴,张伟坤.服务型学校管理:涵义与构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8).

[16]林海龙.树立以人为本理念构建服务型高校行政管理体系[J].当代教育论坛,2008(10).

[17]代飙.服务型:高校机关管理模式的转换[J].中国高等教育,2006(24).

[18]张应强,程瑛.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30年的回顾与展望[J].新华文摘,2009(4).

[19]此处“服务型”一词强调的是高校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服务的功能。

摘要:本文在考察和分析高校构建服务型行政管理体系的理论及实践背景的基础上,对“高校服务型行政管理模式”的内涵与特征进行了探讨,并提出高校构建服务型行政管理体系的基本路径和相关措施。

体系管理论文篇8

论文摘要:随着酒店业的发展,薪酬管理已成为酒店企业管理核心内容之一。其不仅涉及酒店经济效益,而且关系到酒店员工切身利益,与酒店发展联系在一起。所以,改造酒店薪酬管理体系、建立合理薪酬管理体系,是酒店急需解决的问题。通过对酒店薪酬管理体系现状的描述,提出其中存在的薪酬管理体系缺乏竞争力,薪酬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最后提出树立全新酒店薪酬管理新理念,制定明确的薪酬管理目标以及使用个性化薪酬制度等对策,从而有助于指导酒店业的发展。

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的不断深人,酒店业面临着更加激烈的全球竞争,其中也包括人才方面的竞争。酒店业如何应对这一挑战是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应该思考的问题,薪酬管理又作为酒店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核心内容之一,成为高层管理者最关注的领域。无论是对于国外还是国内酒店的员工来说,薪酬问题无疑都是最敏感的问题之一。薪酬管理体系受酒店内外经营环境的影响,对其进行改造,使之更具有挑战性且成为酒店经营成功的条件,而许多成功的酒店都与选择其合理的薪酬政策以及管理机制有直接关系。笔者对福建地区部分酒店员工进行调查,让酒店员工给本酒店的薪酬管理体系打分,总分为100分且分为五个等级从结果为:选择80-89分占16.67%,打70-79分占61.11%,打60-69占11.11%,不及格占11.11%,从以上的数据可以看出,酒店员工对酒店薪酬体系的满意程度。所以,为了使酒店更加具有竞争性,更加规范经营管理,提高员工满意度,对酒店薪酬管理体系中不合理的问题进行改造,并建立合理的薪酬管理体系是酒店业函待解决的问题。

一、酒店薪酬管理体系薪金结构及福建酒店薪酬管理体系调查

(一)酒店采用的薪金结构

根据现有酒店的发展情况,薪金结构出现多种形式,其中主要有三种形式,分别为:结构式薪金,岗位等级薪金和计件式薪金。以下将分别详述,每个酒店可以根据部门具体情况选择采用。

1.结构式薪金模式

酒店现行采用结构式薪金(又称结构式)主要由基础工资,职务工资、效益工资、补贴工资(津贴)等部分组成。其中基础工资又称固定工资,效益工资又称为浮动工资,有的以奖金形式表现。结构式薪金模式操作较为简单,具有简明扼要的特点,常用于低星级、或中小型人事管理简单的酒店企业。

2.岗位等级薪金模式

岗位等级薪金制度(又称为岗位等级工资制)是按照各个不同的岗位和每一个岗位中不同等级而确定的薪金标准的薪金制度。酒店确定岗位等级薪金的指标至少包括所任岗位的规模、职责范围、工作复杂程度,人力资源市场价格四方面的内容。

3.计件式薪金模式

计件式薪金(又称计件工资)是根据员工所完成的工作(如酒店可以按客房出租率、餐厅营业额、商品销售量等)的数量,质量和所规定的计价单价核算(按每间客房、每桌宴会等),而支付劳动报酬的一种报酬形式,其数额由工作标准和工作时间决定,体现了按劳分配原则。计件工资能反映出不同等级员工之间的劳动差异,又能反映出同一级员工之间的实际劳动差别。

4.薪金结构差异选择

薪金结构差异是指酒店内不同工作类型间的等级比较,酒店通过市场调查得到了一些酒店参考水平后划分等级,确定等级差异和建立酒店的薪金体系。薪金结构差异概括分为两类:平坦形(FlatStructure)和高峭形(SteepStructure)。

平坦形的薪金结构特点是薪金层数少于一些以平等为主的企业文化,但这一结构对于员工晋升和接受培训等方面的激励不大。如果一个酒店高级员工与低级员工薪酬差距不大,那么其薪金结构的差异属于平坦形。

高峭形的薪金结构划分了员工的薪金等级,其中的薪金等级可以继续细分,高层管理与低层员工的薪酬一般相差较大,而员工薪金调整次数也必须较为频繁。这一结构同样有优缺点。优点是提供了员工晋升和培训方面的动力,也减少了员工因激励不足而流失的现象。

(二)调查结果

以福建地区部分酒店为对象,对酒店薪酬管理体系完整性进行了调查,如下表1.

从以上数据表明,大多数酒店从业人员对于企业薪酬体系满意程度不高。

二、酒店薪酬管理体系存在问题

通过对酒店薪酬管理体系的调查以及与其他行业薪酬情况的对比,可以得出酒店薪酬管理体系存在以下问题。

(一)薪酬管理体系缺乏竞争力

1.工作时间长且劳动强度大

酒店业是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其服务产品大多数是由人来提供的,可以说大多数员工付出的要比其他行业员工多,其工作时间和劳动强度大,可见以下表2。

2.缺乏进行薪酬调查且平均工资水平低于其他行业

从调查资料显示有83.33%的人员认为酒店很少对其他企业进行薪酬调查。而酒店要吸引和保留企业所需要的优秀人才,了解其他行业或酒店工作支付工资水平是很重要的。较低的薪酬使酒店业薪酬缺乏市场竞争力,无法争取到优秀人才,如果酒店员工长期处于劳动补偿不足的状态,就会产生不满意情绪,从而影响酒店的经营管理。

(二)薪酬结构不合理

据调查总结,目前酒店行业薪酬结构没有创新内容,薪金结构比较统一,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薪酬结构单一

采用薪金模式主要由固定和可变两部分构成,固定薪酬主要是基本工资,可变薪酬由个人绩效、同行价格等来定。在酒店中固定的比重非常大,有的甚至达到80%以上,易使员工产生惯性和惰性。可变薪酬比重过小,无法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所以酒店重新调整薪酬合理比例,既能给员工一种相对稳定安全的感觉,又能激发员工的潜能和工作积极性。同时也是酒店薪酬管理应解决的问题。

2.薪酬细化程度不合理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有45%酒店人员认为有通过技能测试,资格考试调整员工职级,有55.56%设定各级别最高任职年薪。在这种情况下,酒店仍应设计多元化、多层次、灵活的薪酬体系,从而适应酒店发展的需要。另外,可以针对特殊专业人员设计专门薪酬结构,如营销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等。

3.体系缺乏激励性

薪酬管理体系必须与激励很好的结合起来,薪酬作为激励员工的重要组成部分,酒店如果没有充分利用薪酬的激励性,使体系更加活跃,将可能使体系失去原来必须达到的目标和发挥预期的作用。

三、酒店薪酬管理体系改造对策

(一)树立全新酒店薪酬管理新理念

经济全球化在增加适应性、创新性和竞争力方面对人力管理施加较大的压力,对薪酬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首先,对于酒店系统来说,进行薪酬管理体系改造过程中,一定要考虑以下一些问题:“本酒店希望通过体系改造将使体系发挥什么作用,我们将使薪酬管理达到什么目的。哪一种薪酬系统或管理方式有助于战略目标的实现。是否有效地传递本酒店的企业政策,企业文化,企业价值观?”再次,组织必须对人力资源采取更严肃而慷慨的态度,对人力资本付出更大投资力度。把员工视为酒店资源,而非成本。重视人力资本作用,让人力资本获得对等的投资收益。

(二)制定明确的薪酬管理目标

薪酬管理体系改造是为了达到薪酬管理目标,而薪酬管理目标是帮助酒店实现战略目标。在进行薪酬系统具体设计前,酒店要根据自身的不同发展阶段,结合薪酬相关政策和本身企业文化。从战略层面进行分析和思考,才能保证以战略目标为中心来制定适应酒店发展的薪酬管理目标。管理者在设定薪酬管理目标时,一般根据酒店战略目标或上一级部门目标,围绕本部门业务重点或部门职责,制定部门的工作目标计划,这样才能保证薪酬管理目标与酒店战略目标一致。

(三)以绩效管理为依据且完善薪酬体系

绩效薪酬制度是企业最适合运用的薪酬制度,绩效薪酬制度是于员工的工作业绩为标准来发放薪酬,它是通过薪酬与员工挂钩,激励员工提高工作绩效,但这种薪酬制度至少基于两个前提,一是薪酬在对员工的激励过程中,仍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二是员工相信主观行为能够有效改变绩效,从归因理论中可知道,自信的人往往将成功归于自身努力等主观因素,将失败归因于客观因素的影响。而在高绩效下可能更多地将成功归因与自身的努力,在低绩效下可能更多地将问题归于绩效标准,考核过程等客观因素。这就要求酒店在考核标准设计和实施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得到员工认可,体现其行为导向功能。

(四)使用个性化薪酬制度

1.针对组织内不同类型员工,设计不同薪酬方案。

(1)对酒店经营者实行年薪制度

可以将年薪制的利益激励制度与股票期权、期股制的风险控制机制结合,以风险报酬为主,做到短期激励与长期激励相结合,从以下一个企业为例可看出员工企业利益紧紧相连。上海的“丰裕生煎”是经营上海人最喜爱的家常小吃“丰裕生煎”馒头点心店,现已转制改名为“丰裕餐饮股份合作公司”,150名职工共同出资而成为公司股东。同时又是岗位上的职工、责任和风险并存,公司整体经济效益好坏,直接影响到他们个人利益。公司通过此举也汇拢了一大笔资金,增强了企业发展后劲。对酒店经营者采取的激励方案不一定只适用于这种类型人员,可以取部分激励内容作为其他人员奖励方案。

(2)对科技人员,按科技成果实施奖励

酒店的科技人员可以说为数不多,但是他们的贡献是非同寻常的,因此,可以对科技人员实施如项目成果奖,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产生利润后的提成奖等141。

(3)对营销人员,实行业绩工资制

营销人员在酒店中的定义是较为广泛的,有专门营销,也有非专门营销,只要是酒店员工都是一个营销人员。这里主要指营销部的营销人员,可以实行业绩工资制,将固定工资和业务提成结合,既定给予业务人员稳定的生活保障,又调动他们积极性。

(4)对于大多数的普通员工,实行岗位工资制

大多数普通员工可以按照“固定+可变”,积极推行“岗位工资制”对于优秀人才可以考虑较其他人员优厚的报酬,如职权、期权等。

2.针对员工不同需求,设计自助式整体薪酬体系阎

针对员工不同需求,自助式整体薪酬体系,是指酒店在员工充分参与的基础上,建立每位员工不同薪酬组织系统,并定期据员工兴趣爱好和需要的变化,作出相应的调整。这是一种交互式的管理模式,由企业和员工共同抉择自己的薪酬组合。酒店可以在考虑自身历史文化传承、价值观、经济实力和员工特色来设计,而不能简单的“克隆”。它可以提供付诸实施的系统思维方式,还可以解决一些紧迫薪酬问题。

(五)尊重员工并与员工充分沟通

在薪酬分配决策的制定过程中,管理人员必须尊重员工,与员工进行双向沟通,才能使员工愿意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保证决策结果的公平性。员工不仅希望能从饭店那里得到物质报酬,更希望能够得到受人尊重的感觉。管理人员尊重员工、愿意听取员工的抱怨,并向员工做出合理的解释也能够起到稳定员工情绪、提高员工满意感的作用。员工在这个过程中感受到饭店对自己的尊重,会对饭店产生更高的归属感。

四、结语

上一篇:法制心得体会范文 下一篇:学习心得体会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