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管理规划范文

时间:2023-11-11 21:30:21

合同管理规划

合同管理规划篇1

合约规划三大作用:指导采购招标、前置成本控制、保障权责落地

1.项目预算范围内指导采购招标和合同签订

在项目总体预算已经明确的情况下,到底项目开发过程需要签订多少合同、有多少需要采购招标?[!]如果没有清晰的规划,会导致项目实施无序且难以决策。我们引入合约规划管理,可以在项目预算范围内,基于成本估算、成本测算、专业造价咨询机构或历史成本数据沉淀,提前规划项目需要签订的合同,明确合约关系与承包范围,便于采购招标与合同签订工作能够更有序地开展。

2.合约规划明确合同金额,有效前置成本控制

项目成本按科目管控体系下,如果某科目下需要签订3份合同,有可能前面2份合同签订的金额已超出预计金额,但因为没有超出科目成本总额,在第3份合同签订时才发现超额的情况,而这时进行成本管控为时已晚。所以我们在项目预算范围内,通过合约规划明确单个合同预计要签订的金额,在每份合同签订时进行成本金额的对比和管控,实现成本有效控制前置。

3.合约规划明确项目合同范围,保障权责落地

一般情况下合同签订有相应的审批权限,特别是跨区域发展的房地产企业。譬如H企规定300万以上的合同需要招标并经集团审批,但部分城市公司可能会将原本400万的1个合同肢解为2个合同,化整为零,规避招标和集团审批,这样便导致集团既定的权责流程失效。而通过合约规划管理,明确项目的合同承包范围、数量和金额,可规避权责漏洞,避免成本失控。

合约规划管理三种模式:按科目、按合同、按科目与合同双维度

合约规划在项目预算和合同管理之间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属于成本控制的中心枢纽,是实现权责落地和成本控制的重要手段。根据多家企业的实践分析,我们可以把合约规划管理分为管理模式、影响因素、模板梳理和应用原则等四部分内容(如图1)。

很多时候我们根据影响因素去梳理合约规划模板,并且明确应用原则,但实际合同签订时却难以与成本预算关联对应,也就是说难以理清成本科目与合约规划之间的关联关系,这直接导致企业的合约规划应用实施困难重重。根据行业内的实践,我们来看下成本管控下的三种合约规划管理模式:按科目、按合同、按科目和成本双维度。

模式一:总量控制,基于成本科目自上而下分解合约规划

L企原有的成本管理体系,更多从“成本核算”的角度出发,要求在“成本核算科目树”(4-5级,300多项)的层次上进行成本控制,但在实际业务操作过程中,会给一线业务人员带来巨大的成本拆分工作量,而且还很难拆分准确,导致成本难以进行有效管控。于是开始引入以合约规划为中心的新成本管理体系,注重以合同业务为中心,大幅简化“成本控制科目树”(2-3级,70多项),强调基于简化后的“成本控制科目树”下的合约规划与合同管理,通过合约规划指导和控制合同签订,从而实现项目成本管控。(如图2)

该管理模式的特征为成本科目设置较粗,尽量保证大部分的合同都在单个科目的范围内,然后将项目总体预算分配至各成本科目,在各成本科目往下逐级分解到合约规划,通过合约规划指导合同签订,从而实现成本与合同对应的业务处理。在这种管理模式下,成本与合同的关系比较简单,项目成本按科目进行成本预警和强控,实现成本的总量级控制,并且在单个科目成本严控下保证合约规划处理的灵活性。

在实际工程中,总包合同往往涉及到多个费项科目,如一份工程总承包合同还包含智能化工程费和电气工程安装费。在各地区公司中,供电、供水合同可能合同范围不尽相同,所对应的合约规划也存在跨成本科目的问题。另外,对于土地、基础设施建设等合同还存在跨项目的问题。这些实际合同签订时需要关联多个科目的合约规划。对于合同执行的业务部门来说,操作起来比较复杂,需明确合同的成本归属科目规则,才能选择相应的合约规划。因此,要有合约规划选择的操作指引配套使用。

模式二:合约控制,预算构成项自下而上打包形成合约

N企属于港资的老牌房企之一,项目开发模式上遵循项目管理方式和专业管理方式,强调专业人做专业事。在项目成本管理方面,通过专业的造价咨询公司实现整个项目的合同框架梳理和规划,从而指导采购招投标和合同签订。而项目有总体预算严格控制的要求,那么怎样做好合约与成本的有效关联?港资企业注重业务管理的精细,对于预算控制同样要求基于单个合同金额的成本管控。因此,预算管理部通过将项目总体预算分解至各成本科目,并往下分解至预算构成项,其中预算构成项的粗细程度根据具体合同构成的测算明细而灵活制定。然后根据合约规划的范围将预算构成项打包,从而实现预算与合同的关联关系,有效管控成本。(如图3)

该管理模式的特征是以实际合同业务为基础,进行项目总体的合约规划编制,实现合约规划与合同的一一对应,合同执行的业务部门在签订合同时,不管是总包合同还是土地合同,只需选择对应的合约规划。而对应预算管控的事情,则由预算管理部根据合同范围进行合约规划对应的预算构成项调整,基于预算构成项实现单个合同成本的预警和强控,从而支撑整体项目预算管控,这充分体现出专业人做专业事的管理方法。

而在项目全成本管理下,还涉及到政府规费、营销合同等管理,对预算管理部的项目成本造价预算、项目开发经验和专业能力要求都比较高。但往往很多时候对于营销合同、政府费用等是很难预估到底要签订多少份合同,所以会通过预估的合约规划及较粗的预算构成项进行管理,在实际发生时进行刷新调整。

模式三:粗细结合,按科目与按合同双维度分解合约规划

S企推行成本管控多年,成本管理部已有一定的成本数据经验沉淀,在合约规划的编制过程中,建安类合同通过历史项目经验沉淀和造价咨询公司进行合同规划和成本测算,而对

于前期合同、营销合同和政府规费等,不明确合约数量,特别是针对新进入的地 区和开发项目,需要根据项目预算进行总额控制。通过科目和合同双维度进行合约规划分解,S企实现了项目的建安成本基于单个合同预算进行成本控制,而其他合同及费用则基于科目总金额进行成本管控。在合同签订时,通过合同与合约规划进行一一对应,从而实现项目成本控制。(如图4) 该管理模式的特征为建安成本科目设置预算构成项,对于建安合同进行整体合约规划,通过较细的预算构成项打包实现成本科目的关联;而对于非建安合同,如政府规费、营销费用等,通过较粗的成本科目预算往下直接分解合约规划。在按科目和按合同双维度编制合约规划的模式下,我们可以发现其对项目成本管控的灵活度。对于项目重大合同和成熟合同,可以进行单个合同的预算控制,而对于一般非成熟的合同和费用,则通过成本科目总金额进行总量级管控。

总的来说,企业根据自身管理水平可选择相应的合约规划管理模式。比如,在项目开发过程中,建安类合同可以根据合同架构进行规划,而营销广告类合同或政府规费等很难划分清楚到底有多少,只能给出总体预算,所以可以按科目进行分配。因此,从成本控制业务匹配的角度来看,按科目和合同双维度分解合约规划的管理模式是发展趋势,既能满足成本科目总量预算不超标,也能对重点合同的预算进行控制,从而保证合约规划的落地实施,有效管控项目成本。

小结

合同管理规划篇2

关键词:农村土地规划,管理,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 TU984 文献标识码: A

尽管当前我国新农村建设已经取得了非常可喜的建设成果,但是,在实际的农村土地规划管理中仍存在一定的不足。笔者分析了当前我国农村土地规划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我国农村土地规划管理改革的具体措施,以有效地促进我国农村土地规划管理工作质量的提升。

1农村土地规划管理存在的问题

1.1土地规划的用地过多,缺乏相应的经济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速度不断提高,国家提倡有计划的对土地进行转让和使用,一时间掀起了土地转让的热潮,全国的土地使用面积大大提高,并出现了土地大面积开发的现象。一些商家从农民手中得到其转让的土地使用权,大量建设开发区、工业园区、农村风景区等,从中取得利润。甚至有些地区,为了增加财政收入,大量扩宽土地规划范围,不断规划商业用地,使得农村土地的发展陷入混乱的局面,对经济的长远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

1.2农村土地利用的规划计划不够完善。

农村土地的规划一直以来主要着重于总体规划,而忽视了专项规划以及详细规划。也就是说,在专项规划与总体规划方面并没有完善且明确的行政命令,只是作为总体规划的补充而存在。这就使得农村的土地规划太过于片面,农村土地的发展也没有战略性,因此,在整个农村土地的发展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农村土地发展出现“偏轨”的情况,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农村土地规划的难度。

1.3土地规划程序不够严谨。

我国相关的土地规划的条款有很多,土地的管理业都隶属于各自的行政管理部门,在土地规划上并没有统一性,在许多法律中都涉及到土地,都是属于土地规划,但类似于这样的规划,其制定者和执行者都不属于一个主体。土地规划权力的分散,很难达到土地规划公正性、科学性、严谨性的要求,从根本上来说是肯定不利于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的。

1.4土地规划不实事求是。

随着土地资源稀缺问题的出现,一些地区开始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土地规划也逐渐收到重视。然而,这种土地规划过于急功近利,是一种盲目的规划。一些地区规划处土地发展的蓝图,并将这种蓝图作为土地发展的计划,使得土地发展不符合地区政治、经济等各方面的现实情况,那么土地资源问题自然得不到很好的解决。

1.5管理机构设置不完善。

农村土地利用规划及其计划管理主要涉及到县乡两级土地管理部门,在编制实施规划等具体管理上有集中到县级规划管理的相关科室,使得乡镇农村土地利用规划和计划的编制、实施、管理存在缺位。并且管理人员缺乏专业的土地规划知识,导致了规划的片面性。目前农村土地基本上没有规划,更谈不上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农村土地大多数处于粗放开发状态。

2农村土地规划管理原则

2.1优先进行农业耕作使用原则

农村土地的根本职能就是农业生产,其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到农产品的质量以及产量。而农产品生产直接影响到我国的社会稳定。所以,农村的土地规划工作务必要优先满足农业生产需求。

2.2节约土地原则

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明显提升,其对周边环境的要求也是日益增加。无论是农民居住条件还是各类娱乐场所,都希望能够将活动场所的使用面积扩大。为了更好地满足广大农民的需求,在土地规划过程中,要确保农田基本建设实效性强,切勿刻意追求美观。而非农建设用地应尽量选取劣地或者荒山,进而有效地节约土地,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

2.3因地制宜原则

土地利用的地域差异较为明显,例如:不同地区的资源差异、经济条件差异等。其会直接影响到土地规划的方向以及深度。所以,在土地规划过程中,要根据各地不同情况进行合理规划。

3 农村土地规划管理问题的对策

3.1 合理缩减规划用地,优化农村配套。

对于土地的开发利用是国家利益、社会利益、个人利益相互平衡发展的体现。在满足国家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同时,也要照顾到个人的利益。在农村土地规划管理中,要遵循规律性,合理的开拓规划用地,不能全盘开发。同时,在农村改造所接收的资金中,要按一定的比例留出足够资金用于农村土地规划与管理中配套设施的建设,为农村土地的规划与管理奠定物质基础。

3.2 完善农村土地利用的规划计划,实施监管制度。

平衡总体规划、专项规划、详细规划之间的关系,做到重视总体规划的同时又不忽视专项规划与详细规划,明确专项规划与详细规划中的行政命令,建立农村土地发展的战略性。同时,要完善农村土地规划与管理的监管制度,保证规划计划的有效实施,加大行政管理力度,不断改进农村土地规划的实施效果,完善行政监管的方式来保证农村土地规划管理的实施。

3.3 将土地规划管理程序严谨化。

总结土地规划的条款,将农村土地规划管理的权力集中,将农村土地规划管理的制定者和执行者隶属于一个主体,统一农村土地规划与管理,达到土地规划公正性、科学性、严谨性的要求。

3.4 加强对土地的宏观调控。

这里的加强对土地的宏观调控主要是指国家要增强对农村土地规划管理的关注度、重视度、投入度、支持度等等。农村土地规划与管理离不开国家的宏观调控,宏观调控可以把握农村土地规划与管理的总的方向,保证土地的发展不偏离发展轨道,真正的从人民的利益出发,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出发,从环境保护出发,避免土地的开发偏重于功利性。

3.5其他对策。

按照统筹安排城乡建设用地的要求和控制增量、盘活存量、合理布局、集约用地、保护耕地的原则,从严控制,用好用活农村建设用地置换政策,加强农村宅基地用地管理;农村规模化畜禽养殖用地应当按照村庄和集镇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开发,配套建设;建设用地应当符合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应该坚持鼓励利用废弃地和荒山荒坡等未利用地,尽可能不占或少占耕地,禁止占用基本农田。

综上所述,农村的土地规划与管理对于整个社会的发展有重大的意义,它有利于加强对土地的管理,提高土地的利用率,让更多的人在最小的土地上生活,还有利于合理开发土地,促成城乡经济发展。农村土地的规划与管理要遵循“三个有利于”原则,即有利于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有利于农户的增收,有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只要遵循着三个原则,不管是怎么样的土地流转形式,都可以运用并推广。农村的土地规划与管理关系到农村经济的发展,关系到我国城市与农村的平衡发展,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自身利益,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增强社会责任感,用不同的方式来支持农村土地规划与管理,共同面对并逐步解决这其中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王宏杰.吉林省扶余县国土资源局.

[2]仲照东,任子炎. 新农村建设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的协调统一[J]. 新农村,2009(8):8 -9.

合同管理规划篇3

【关键词】城乡发展;规划设计;管理

城乡规划设计是一项系统性、综合性及战略性工作,其涉及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在城乡规划方案设计中,应确保能充分满足现代化建设的全局战略要求[1]。同时,还应积极处理好长远和眼前、全局和局部、经济和社会及现代文明和历史遗产保护等关系。近年来,在城乡规划的科学引导下,各地中小城市规划设计和建设得到长足发展,但在此过程中也出现一些问题,因而对此必须深入研究和探讨。

一、新形势下城乡规划设计现状

为推进新形势下城乡一体化的科学稳定发展,城建部门制定了《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对我国城乡规划设计具有指导效用[2]。当前,我国城乡规划设计主要表现在:(1)整体规划设计。现阶段,我国并未制定专门的法律法规对城乡发展规模及目标予以明确,同时各级政府领导的评判机制不够合理,以致于整体规划存在某些不合理,不利于城乡的可持续发展。(2)区域规划设计,在实际规划和设计中,规划设计单位很难对各地区的具体现状进行有效分析,尤其是大型基础工程建设,会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同时缺乏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对区域规划设计予以指导和约束。(3)控制性规划设计,在城乡规划设计中,设计单位往往未能全面考虑城乡建设中存在的可变因素,通常也未对本地区城乡建设发展进行研究。

二、 新形势下城乡规划设计管理中的问题

(一)缺乏合理的城乡规划设计体系

现阶段,我国城乡规划设计的主要工作是研究和明确城市性质、规模、发展目标、用地布局、交通建设及功能划分等方面,以城市性质、规模及发展为核心内容[3]。总规划仅仅是基于城乡整体、宏观层面予以指导。当前,大多数中小型城市在实施城乡规划设计中,会聘请专业的规划设计部门开展此项工作,但往往对本地区城乡了解时间较短,所掌握的信息和资料大多数是文字性,对城市基本结构、民俗风情等只在于文字,虽对这些资料进行了全面分析,但所作出的规划设计通常是理论性,实践性不足。

(二)影响城乡规划管理的因素较多

城乡规划设计和管理中,通常涉及到多方的利益,因而会受到多方面因素尤其是政府管理及招商政策的影响。近几年来,各地区积极落实招商引资政策,对投资者给予诸多优惠政策,以吸引更多的项目,但是此种做法会打破正常的规划设计和管理,以致于城乡规划设计和管理受到投资建设的影响,随意改变规划设计,未严格按照审批规划开展建设。此外,城乡规划设计管理体制不健全,通常出现多头管理,一些城市因规划设计的管理权力相对分散,以致于中心城区和乡镇开发区的规划和管理上缺乏必要的交流和互动,以致于管理和控制上无法有效衔接,导致一些交通路线不通畅。

(三)城乡规划设计落实的监查力度不够

对城乡规划设计落实工作进行监查是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其直接关系到城乡规划设计落实的结果是否符合管理目标。现阶段,因城乡规划设计管理工作具有较强的专业性、综合性,而专业管理人才不足,以致于管理效率较低,监管力度不强。在城乡规划设计的落实监查中,公众的参与较少,群众性监督不够。此外,规划管理工作对于不同地段有不同的标准,以致于人们对规划设计管理部门存在一些偏见。

三、 强化城乡规划设计和管理的对策

(一)建立完善城乡规划设计体系

首先,在开展城乡规划和实际时,应遵循政府规定,对总体城乡规划进行适当调整,以使城乡规划设计能够满足城乡一体化建设要求。其次,提升城乡总规划的设计水平。应充分结合地区实际,把资源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作为重点工作,基于耕地保护、统筹发展及节约用地原则,科学合理的安排城乡建设和发展空间,以实现城乡规划和建设规模的合理性,明确城乡规划设计中的强制性、必要性指标,以提升城乡规划设计的科学性。尤其在前期城乡规划设计准备和编制中,应积极做好前期论证工作,对各种因素进行全面分析,有效处理生态保护和基础建设、资源利用和环境建设等方面的关系,确保城乡结构、设计规模、建设目标等方面的科学性,最后,提高控制性规划设计质量。控制性规划设计有着鲜明的可行性和指导性,目的在于细化城乡总体规划[4]。

(二)强化城乡规划设计管理力度

在落实城乡规划设计管理中,应结合地区现状和发展要求,对行政管理和证件评价机制予以改进和优化。当前,我国城乡规划设计和建设均以《城市规划法》为依据,但各地区规划管理体制有一定差异。在实际国中,必须以国家利益为基础,对城乡规划设计和管理进行全面考虑,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确保城乡规划设计和管理体制能满足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充分保障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此外,要不断调整和优化政绩评价体系,避免发生城乡规划设计出现违规情况,进一步提升城乡基础建设水平,塑造良好的城乡一体化形象。

(三)提升城乡规划设计的科学性

城乡规划和设计是系统性工作,只有不断修正、完善,才可提升城乡规划的水平。而这就需要加大城乡规划科学性的审查力度。在实际审查中,应积极听取相关专家意见及建议,避免发生人为性、行政性干预。同时,应广泛收集群众对城乡规划设计的建议;落实集中讨论制,实现城乡规划设计的综合审查。此外,积极借鉴上级部门的规划审查标准。同时要把科学化管理融入现代管理体制中,实现科学化标准管理。GIS软件等规划设计软件功能日益完善,互联网技术日趋成熟,这些均为城乡规划设计系统建设给予帮助,也是提升城乡规划科学性的重要路径。

(四)加大城乡规划管理监督力度

在城乡规划设计工作中,应严格依照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城乡规划和管理的规章制度,对城乡规划设计进行全面监督,根据相关法律开展城乡规划的设计和修改。上级管理部门应加强对下级部门监管,同时建立并落实好规划责任制。如下级部门工作不到位,应及时进行指导和纠正。规划管理部门应全面落实好公告、公开、公示及听证等制度,同时引导公众参与进来,确保公众建议权、监督权及知情权的发挥,落实好公众意见及建议,实现监管的公开,进而确保城乡规划顺利推进,维护人民群众利益。

三、结语

在城乡一体化建设步伐加快的今天,城乡规划设计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为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全面进步,应转变理念,创新思路,健全城市规划设计和管理相关的制度、机制,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加强监管,实现可持续的城乡建设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廖建昌.新形势下城乡规划管理一体化的分析[J].江西建材.2012,23(6):144-146.

[2]李复华.新形势下城乡一体化规划与建设的分析思考及建议[J].中外建筑.2010,11(7):201-202.

[3]寇博闻.任务型教学法在中职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4:16-17.

合同管理规划篇4

摘要:在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深化的同时,当前城市规划居于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被视为城市发展的龙头。尤其当前不断优化城市土地和空间资源配置,合理调整城市布局,完善城市功能,有效提供公共服务等城市规划管理的手段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化。本文对我国当前城市规划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策略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和分析。 

 

关键词:城市规划 管理 分析 

 

引言:20世纪90年代初,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城市规划越来越成为关注的焦点,而城市规划管理作为一项综合性技术行政管理工作更是重中之重,城市规划管理很好的保障城市规划顺利实施,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规划管理相对滞后,以至于不能满足于当前我国城市化进程需要。普通老百姓对城市规划缺乏应有的了解,也缺少对城市规划的支持和参与,由此城市规划的管理中也出现了一系列其他问题,本文对我国当前城市规划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策略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和分析,探索解决城市规划管理中的问题思路。 

一、城市规划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城市规划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首先是缺乏法制保障,导致规划缺位,政府行政管理体制影响规划审批权。当前缺乏完善的城市规划法规体系,规划行政处罚与违法行为不对称,缺乏对违法建设直接当事人的处罚,另外地方性法规不完善造成规划权威性受损,同时规划行政处罚权分割影响城市规划管理工作的开展,行政程序立法不完善影响城市规划管理的规范化。还有就是政府行政管理体制影响规划审批权,目前,在我国大多数城市规划受政府和规划部门双重领导。负责城市规划管理各个部门在不同层次不可避免地存在既得利益冲突,由此所制定的政策,就难免会影响政策的贯彻和执行。 

还有就是城市规划管理缺乏大众监督。缺乏大众监督是城市规划管理遇到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在我国的很多城市规划决策往往还停留在领导者才是“决策者”,规划决策权集中领导和少数几个规划专家手上,是少数人的决策。与此同时地方政府和规划管理部门自由裁量权过大,对行政审批缺少约束和监督机制。规划管理的主管部门既是规划管理者又是规划单位的直接上级,这就使得规划管理和实施一直是处于规划管理者单方面的动作之中,这往往会造成决策主体的错位,使得决策缺乏大众监督,容易滋生腐败等问题,从而使城市规划管理背离城市规划目标,同时公共利益会被某些群体利益所替代,造成最终使城市规划管理的方向偏离原有的发展轨道。此外,由于缺乏有效监督,也会造成一些政府官员利用城市规划管理对城市建设进行干预,谋取个人利益,并产生各式各样的寻租行为。

二、城市规划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对策分析 

首先是要完善规划法规。建立健全规划法规体系,运用法律手段,保证科学制定和实施城市规划,进一步强化城市规划管理的综合协调职能,城市的土地利用各项活动都纳入统一的城市规划管理,实施统一管理,这样才能够保证城市合理发展和协调运转。充分运用法制管理手段,是切实搞好城市规划管理工作的保证。这也就要求各级城市规划管理主管部门抓紧法制建设工作,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有效保证城市规划的实施。注意运用法制手段维护城市规划及其管理的权威,将城市规划行政执法工作提高到新水平。要节制规划许可自由裁量权,使遵守法定程序,严守合理性原则,逐步推行城市规划审批法制化、城市规划技术标准化,最终组成严密的管理体系,从而使城市规划管理工作更加科学化。 

其次是设计合理的规划许可审批程序和管理体制。要使城市规划管理遵循城市发展客观规律,就必须按遵循科学的审批管理程序。也就是必须依照城乡规划法规定的必要的环节来进行。这样就有效地防止审批工作随意性,制止各种滥用职权行为发生。同时需要注意的是严格的审批程序是城市规划管理水平提升的重要条件,对于城市规划区的土地利用和各项建设活动也要以有关的城市规划管理法规为依据,对违背城市规划管理法规的行为要追究当事人法律责任。另外一个就是改革管理体制,有效发挥城市规划管理的重要作用。要改革规划行政管理体制,就要建立健全城市规划行政许可和审批制度,在城市规划管理工作中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深化城市规划管理制度改革,建立规划委员会制度,健全城市规划管理决策机制,城市规划管理的重点由开发转向保护。 

合同管理规划篇5

关键词:城市规划;意义;问题;对策

Abstract: The urban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is to promote urban sustainabl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of an important work related to urban planning successful implementation, and ultimately affect the quality of life of urban residents. Book from the significance of urban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management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analysis are described.Key words: urban planning; significance; problem; countermeasures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城市规划管理是一项协调城市空间布局,改善人居环境,促进城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行政管理工作,它直接关系着城市规划能否顺利实施。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城市化进程逐渐加快,房地产行业发展迅猛。在此过程中,市场制度也在不断更新,规划管理方面的新问题纷至沓来。为保证城市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有必要对城市规划管理中的问题进行梳理和总结。

一、城市规划管理的意义 城市规划管理就是包括城市规划编制管理、城市规划审批管理和城市规划实施管理的总称。是根据《城乡规划法》和已批准的城市规划,对城市各项建设用地和建设工程实施行政审查、批准、核发《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对城市规划行政许可的内容是否符合已批准的规划,以及城市内的建设项目是否符合规划许可的内容进行监督检查和行政处罚的行政管理活动。城市规划编制管理主要是组织城市规划的编制,征求并综合协调各方面的意见,规划成果的质量把关、申报和管理。城市规划审批管理主要是对城市规划文件实行分级审批制度。城市规划实施管理主要包括建设用地规划管理、建设工程规划管理和规划实施的监督检查管理等。城市规划管理直接关系着城市规划能否顺利实施,是一项综合性、复杂性、系统性、实践性、科学性很强的技术行政管理工作。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逐年加快,城市的规划逐渐偏离了注重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理念,转而趋向于科技和经济两个方向,城市中发展着的群体开始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因此仅仅依靠市场机制是不能完全实现城市空间资源的最优化配置,必须组织进行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才能加强对城市规划的监督和管理。

二、城市规划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城市规划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首先是缺乏法制保障,导致规划缺位,政府行政管理体制影响规划审批权。当前缺乏完善的城市规划法规体系,规划行政处罚与违法行为不对称,缺乏对违法建设直接当事人的处罚,另外地方性法规不完善造成规划权威性受损,同时规划行政处罚权分割影响城市规划管理工作的开展,行政程序立法不完善影响城市规划管理的规范化。还有就是政府行政管理体制影响规划审批权,目前,在我国大多数城市规划受政府和规划部门双重领导。负责城市规划管理各个部门在不同层次不可避免地存在既得利益冲突,由此所制定的政策,就难免会影响政策的贯彻和执行。 还有就是城市规划管理缺乏大众监督。缺乏大众监督是城市规划管理遇到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在我国的很多城市规划决策往往还停留在领导者才是“决策者”,规划决策权集中领导和少数几个规划专家手上,是少数人的决策。与此同时地方政府和规划管理部门自由裁量权过大,对行政审批缺少约束和监督机制。规划管理的主管部门既是规划管理者又是规划单位的直接上级,这就使得规划管理和实施一直是处于规划管理者单方面的动作之中,这往往会造成决策主体的错位,使得决策缺乏大众监督,从而使城市规划管理背离城市规划目标,同时公共利益会被某些群体利益所替代,造成最终使城市规划管理的方向偏离原有的发展轨道。此外,由于缺乏有效监督,也会造成一些政府官员利用城市规划管理对城市建设进行干预,谋取个人利益,并产生各式各样的寻租行为。

三、城市规划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对策分析 1.要完善规划法规。建立健全规划法规体系,运用法律手段,保证科学制定和实施城市规划,进一步强化城市规划管理的综合协调职能,城市的土地利用各项活动都纳入统一的城市规划管理,实施统一管理,这样才能够保证城市合理发展和协调运转。充分运用法制管理手段,是切实搞好城市规划管理工作的保证。这也就要求各级城市规划管理主管部门抓紧法制建设工作,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有效保证城市规划的实施。注意运用法制手段维护城市规划及其管理的权威,将城市规划行政执法工作提高到新水平。要节制规划许可自由裁量权,使遵守法定程序,严守合理性原则,逐步推行城市规划审批法制化、城市规划技术标准化,最终组成严密的管理体系,从而使城市规划管理工作更加科学化。 2.设计合理的规划许可审批程序和管理体制。要使城市规划管理遵循城市发展客观规律,就必须按遵循科学的审批管理程序。也就是必须依照城乡规划法规定的必要的环节来进行。这样就有效地防止审批工作随意性,制止各种行为发生。同时需要注意的是严格的审批程序是城市规划管理水平提升的重要条件,对于城市规划区的土地利用和各项建设活动也要以有关的城市规划管理法规为依据,对违背城市规划管理法规的行为要追究当事人法律责任。另外一个就是改革管理体制,有效发挥城市规划管理的重要作用。要改革规划行政管理体制,就要建立健全城市规划行政许可和审批制度,在城市规划管理工作中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深化城市规划管理制度改革,建立规划委员会制度,健全城市规划管理决策机制,城市规划管理的重点由开发转向保护。

3.加强城市规划实施的监督,建立规划管理行政责任追究制度。各级城市规划部门要把规划实施的监督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来抓。做好土地使用建设活动审批后的各项管理工作,及时发现和处理各类城市规划违法活动,及时发现纠正,督促提高城市规划行政管理的质量水平。建立规划管理行政责任追究制度。将规划管理的行政责任具体分解落实,使城市规划管理的各项工作任务都有明确具体的责任主体,对于由城市规划管理工作中的各种违法行为要追究直接责任人责任,城市规划管理责任的确立,其目的在于保护行政管理的法律秩序,保障国家和人民权益。 四、结束语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的地位和作用将日益突出和重要。在城市规划中引入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基于资源和环境体系对城市发展的支撑和承载能力,以实现城市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是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规划理论方法体系的关键环节,同时也是避免重复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各种负面效应的重要途径。

合同管理规划篇6

【关键字】城市化;总规;民众参与;管理

城市规划是研究城市的未来发展、城市的合理布局和综合安排。城市各项工程建设的综合部署,是一定时期内城市发展的蓝图,是城市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依据,也是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城市运行三个阶段管理的龙头。“城市规划设计”一词则反映了我国城市规划学科发展的历程,规划和设计相结合,反映了我国城市规划工作的特点和实际。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空间的发展成为城市化水平提高的重要表现形式。而城市中发展着的每个个体(包括自然人和单位) 总是追求自身对资源的最大化拥有,因而依靠纯粹的市场机制是不能完全实现城市空间资源的最优配置的。城市规划正是政府对城市空间资源优化配置的结果。因此,政府应当科学合理地制定规划并组织实施,加强对城市规划的监督和管理,包括依法对城市规划的审批和对违规建设的监督、检查、处理。

计划经济模式下,政府对城市规划的管理模式是:政府编制规划政府领导决定规划政府管理和实施规划政府根据领导意志修改规划。最后的结果是导致了规划失控,由政府的主要领导人说了算,规划反而成为一种可有可无的东西。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应该从繁重的规划编制工作中脱出身来,其管理规划的职能主要应放在规划审批、实施、监督、违规查处等环节上。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加强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规划的编制。

目前,我国市场经济体系已经基本确立,同其他知识产品一样,城市规划也是一种智力成果,具有产权特征,规划的编制已经走向专业化和市场化。严格地说,政府已经不具备亲自编制城市规划的条件。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规划部门更多的应是承担起政府对城市规划的监管职能。规划的编制与调整应当由国家认可的具有相应资质的规划设计单位来承担。在这种情况下,规划部门要做好两件事:

1.1 充分理解和把握国家关于规划的有关强制性条款,做好规划监督和审查工作;

1.2 剥离规划编制职能,将凡是挂靠在规划管理部门的下属规划设计院改制为企业性的社会单位或中介机构,参与市场的竞争。剥离后的规划设计单位同社会上其他规划设计单位一样进入跨地区的、全方位的行业竞争,同时要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标准和规范,不得违反强制性标准和规范进行规划编制。作为企业(中介) 性质的规划设计单位,它有两个主要责任:一方面,它要为自己的产品是否符合国家规范负责;另一方面,它要为其产品的销路负责,以促进自身发展。政府应该建立和规范这种市场,使规划编制成果既能受到产权保护,又能够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上出售。

2 城市规划管理问题的解决措施分析

建立健全规划法规体系在城市规划的领域内,规划实施的管理工作将逐步走向规范,行政决定的依据必须明确,过大的自由裁量权越来越不合时宜。要节制规划许可自由裁量权,使它符合法律、法规、城市规划、技术标准、设计规范,遵守法定程序,严守“合理性”原则,就必须使规划编制工作不断创新和完善,规划技术性规范更加充实和严密,逐步推行城市规划编制和审批法制化、城市规划技术标准法制化。在规划的立法中要建立起规划审批与法定规划、法定通则的羁束性联系,使城市规划、技术标准和我国有关城市规划的法律、法规、规章相衔接,最终组成一个严密的管理体系,从而使城市规划管理工作更加科学化和法制化。

3 建立规划委员会制度,健全规划决策机制

为了实现科学有效的城市和区域管治,建立城市规划委员会制度,由公务员、非公务员、专家、学者等组成的城市规划委员会共同决策或参与决策规划事务,实现对城市的科学治理。设立委员会重在解决有些地方领导随意决策、规划管理部门自由裁量权过大的问题,以强化城市规划重大问题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委员会是城市规划的决策机构,由政府设立,由公务员和非公务员组成,其中非公务员人数应多于公务员人数,总人数应为单数。

4 加强规划实施的监督

城市发展建设的长期性,决定城市规划管理工作是一项经常性的不间断的长期工作。要保证城市规划能够顺利实施,各级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就必须将规划实施的监督检查工作作为城市规划管理工作一项重要内容抓紧抓好。

做好土地使用和建设活动的批后管理,促使正在进行中的各项建设严格遵守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的要求。做好经常性的日常监督检查工作,及时发现和严肃处理各类违反城市规划的违法活动。做好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执法过程中的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并纠正偏差,严肃管理各种违法读职行为,督促提高城市规划行政管理的质量水平。

5 完善《城乡规划法》,建立健全规划法规体系,制定实施细则,设计有效的规划许可审批程序。

改革管理体制。深化规划审批制度改革,建立规划委员会制度、规划管理行政责任追究制度,实行四线管制,加强规划实施的监督,协调好与相关法律和部门的关系,使城市规划有效发挥作用。完善城市规划行政许可听证制度。这样的听证制度能制约寻租和腐败行为,而且还能防止决策的片面性,有助于规划实施的合法性和合理性。加强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内部的制度制约。确立说明理由制度和政务公开制度,提高规划管理行政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自觉接受制度制约,规范规划管理的行政行为,保障城市规划的实施。积极倡导公民参与城市规划,只有居民的直接参与和管理,才能有效地整合与发挥城市自身的各种资源,同时也是对城市规划主管部门合法、合理、正当使用规划管理权的一种监督。

合同管理规划篇7

摘要:我国正处在城市化高度发展的时机,但城市规划管理还存在很多问题。针对目前城市规划中存在的若干问题,提出一些解决对策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城市规划 管理问题 对策

Abstract: China is in the urbanization of the high development of the time, but the city planning management has many problems. In view of the current urban planning in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s forward some solving countermeasures refers for the colleague.

Key words: urban planning management countermeasures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前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建设和发展步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形势很好,城市正处于一系列激烈的社会经济变革之中,面对经济体制转轨、产业结构调整、城市急剧扩张和城市化进程日益加速等诸多变化,传统城市规划受到了空前的挑战。提出了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应如何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把握好规划原则,适应政府职能的转变,真正成为政府的重要职能部门。城市规划管理工作来说是问题与成绩同在,机遇与挑战并存。因此,有必要对当前城市规划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原因进行分析,寻求解决对策,使我们的城市规划和建设事业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

2城市规划管理的基本观念

2.1整体与综合观念

城市和城市中的道路、交通工具、花鸟鱼虫、居民和污染,都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他们可以单独来看,也可整体地去欣赏。在城市建设方面,不仅要满足生活需要,还要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将外部因素、经济、生态环境、技术和社会空间完美的结合到一起,充分发挥各自在城市规划中的作用,达成统一的效果。

2.2协调与控制观念

协调,就是要正确处理好机构或是组织的内外部关系,为城市规划的制定提供良好的有利条件和环境,促进方案达成预期规划的目标。在这里整体的建设,是一门需要很多系统协调的整体,政府需要有一定的控制观念,去协调每一个子系统,控制整体局面的发生,起到监督和决策的作用。

2.3历史与文化观念

历史文化是经历了风风雨雨的岁月,流传至今的,我们在制定城市规划的同时,也不能随意破坏这些历史遗迹,要将其保护起来,在设计建筑的时候也可以加入一些历史文化或是现代时期的文化,让城市富有生命力,提高城市的特色和魅力值。

2.4科学与理性观念

随着科学的发展,我们知道了城市的发展,不是随意的,我们要按照良性循环的状态发展,要城市规划通过科学与理性相结合的思想去考虑问题,不能片面的,一定要避免不切实际的,或是具有危害性的行为出现。

3城市规划管理的功能目标及原则

城市规划管理是实施城市规划所确定的发展方针和政策的重要的和有效的机制。它的目的是通过规划的实施,塑造城市的美好形象;且在促进发展的同时,更好地保护公众的利益,保护良好的生态和物质环境,实现可持续的发展。城市规划的基本原则主要有: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法制化的原则,公众参与的原则,促进发展和保护公共利益的政策原则,规划实施中坚定性和灵活性的监控机制原则。目前,我国城市开发建设项目的城市规划管理是根据国家“一书两证”的规划管理办法进行建设项目的审批和规划管理。应当说是具有相当的严谨性和综合性。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从而制约城市的发展。

4城市规划对我国城市发展的作用

城市规划工作有很强的整体性和艰巨性。城市规划的作用是学术界关注的问题,更是城市规划实务中不可避免的问题。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城市占据着主导地位,是国家对城市发展实行宏观调控的重要依据和基本手段,是国家调节城市和区域经济的一种工具。

在城市建设和实施管理过程中,城市规划对土地使用施加的作用,可以分为:控制作用、引导作用、整合作用、保障作用四方面。正是通过这四种作用,才使得城市土地试用活动能够既有效率,同时又体现公平,从而符合城市规划所确定的目标。但是,城市规划的作用也有局限性。城市规划界对于城市规划作用应当有一个客观的认识和理解,要澄清现今很多的模糊认识,防止各种夸大其辞的做法,太高的目标以及不严格的表达会造成认识混乱和集体的失落感;但同时又要在体制中积极地争取合理的位置和权限,以更有效地发挥自身的作用。

5城市规划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城市规划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首先是缺乏法制保障,导致规划缺位,政府行政管理体制影响规划审批权。当前缺乏完善的城市规划法规体系,规划行政处罚与违法行为不对称,缺乏对违法建设直接当事人的处罚,另外地方性法规不完善造成规划权威性受损,同时规划行政处罚权分割影响城市规划管理工作的开展,行政程序立法不完善影响城市规划管理的规范化。还有就是政府行政管理体制影响规划审批权,目前,在我国大多数城市规划受政府和规划部门双重领导。负责城市规划管理各个部门在不同层次不可避免地存在既得利益冲突,由此所制定的政策,就难免会影响政策的贯彻和执行。

还有就是城市规划管理缺乏大众监督。缺乏大众监督是城市规划管理遇到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在我国的很多城市规划决策往往还停留在领导者才是“决策者”,规划决策权集中领导和少数几个规划专家手上,是少数人的决策。与此同时地方政府和规划管理部门自由裁量权过大,对行政审批缺少约束和监督机制。规划管理的主管部门既是规划管理者又是规划单位的直接上级,这就使得规划管理和实施一直是处于规划管理者单方面的动作之中,这往往会造成决策主体的错位,使得决策缺乏大众监督,容易滋生腐败等问题,从而使城市规划管理背离城市规划目标,同时公共利益会被某些群体利益所替代,造成最终使城市规划管理的方向偏离原有的发展轨道。此外,由于缺乏有效监督,也会造成一些政府官员利用城市规划管理对城市建设进行干预,谋取个人利益,并产生各式各样的寻租行为。

6城市规划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对策分析

首先是要完善规划法规。建立健全规划法规体系,运用法律手段,保证科学制定和实施城市规划,进一步强化城市规划管理的综合协调职能,城市的土地利用各项活动都纳入统一的城市规划管理,实施统一管理,这样才能够保证城市合理发展和协调运转。充分运用法制管理手段,是切实搞好城市规划管理工作的保证。这也就要求各级城市规划管理主管部门抓紧法制建设工作,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有效保证城市规划的实施。注意运用法制手段维护城市规划及其管理的权威,将城市规划行政执法工作提高到新水平。要节制规划许可自由裁量权,使遵守法定程序,严守合理性原则,逐步推行城市规划审批法制化、城市规划技术标准化,最终组成严密的管理体系,从而使城市规划管理工作更加科学化。

其次是设计合理的规划许可审批程序和管理体制。要使城市规划管理遵循城市发展客观规律,就必须按遵循科学的审批管理程序。也就是必须依照城乡规划法规定的必要的环节来进行。这样就有效地防止审批工作随意性,制止各种滥用职权行为发生。同时需要注意的是严格的审批程序是城市规划管理水平提升的重要条件,对于城市规划区的土地利用和各项建设活动也要以有关的城市规划管理法规为依据,对违背城市规划管理法规的行为要追究当事人法律责任。另外一个就是改革管理体制,有效发挥城市规划管理的重要作用。要改革规划行政管理体制,就要建立健全城市规划行政许可和审批制度,在城市规划管理工作中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深化城市规划管理制度改革,建立规划委员会制度,健全城市规划管理决策机制,城市规划管理的重点由开发转向保护。

再次是加强城市规划实施的监督,建立规划管理行政责任追究制度。各级城市规划部门要把规划实施的监督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来抓。做好土地使用建设活动审批后的各项管理工作,及时发现和处理各类城市规划违法活动,及时发现纠正,督促提高城市规划行政管理的质量水平。建立规划管理行政责任追究制度。将规划管理的行政责任具体分解落实,使城市规划管理的各项工作任务都有明确具体的责任主体,对于由城市规划管理工作中的各种违法行为要追究直接责任人责任,城市规划管理责任的确立,其目的在于保护行政管理的法律秩序,保障国家和人民权益。

最后是要完善城市规划行政许可听证制度,有效防止决策的片面性,提高规划实施的合法性和合理性。

7结语

合同管理规划篇8

[关键词]:城市规划管理;城市规划设计;影响

中图分类号: TU984 文献标识码: A

现阶段,经济的繁荣首先体现在城市发展方面,其城市发展水平离不开好的城市规划,城市规划设计起着主导作用。当然,设计规划更需要科学的城市规划管理做指导,城市规划管理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领路人,它已经成为当今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毫无疑问,为了确保我国城市经济能够健康发展,使城市规划能够顺利地实施,政府及相关部门必须高度重视城市规划管理对规划设计的影响。在市场经济不断完善的过程中,我们不但要享受社会进步与发展所带来的成果,而且还要继续审视城市规划管理中暴露出的一系列问题,如果不及时处理现有问题,城市经济的发展和整个社会的综合效益都会受到严重影响。因此,研究城市规划管理和城市规划设计的关系是关键,同时要深入探讨城市规划管理对城市规划设计的影响因素,以便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解决。

一、城市规划设计与规划管理

1.1城市规划设计

所谓城市规划设计,它属于一门综合性学科,而且正处于发展过程中,目的是为了创能够适合人类生存发展的一切实践活动。初期阶段,城市规划建设需要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同时以所处城市发展的实际情况为基础,为未来城市的发展提供有效策略,要求在一定时间段内实现目标的规划设计。从规划设计的区域和完成时间来分析,城市规划设计可以分成全局规划设计和区域规划设计、长期规划设计和短期规划设计。完善城市规划设计的过程中,设计范围也随之广泛,内容也开始向综合性方向发展,即越来越重视城市不同职能的区别,根据不同交通和自然差异而设计出不同方案。

由于城市设计具有较强的综合性,除了包括事物本身,而且还需要联系与其他事物的关系,城市规划设计水平决定着一个城市建设质量的优劣。具体地讲,在实施城市规划设计时,必须全面考虑各方面影响因素,比如历史社会、人为、地理等方面因素,只有这样,城市建设才能更好地进行,即做好城市发展,需要一切从实际出发,不断采取有利于城市实际发展需求的良好规划设计。

1.2城市规划管理

所谓城市规划管理,指在城市建设过程中,调节、控制和引导该城市的建设情况,它是

一个城市取得发展与进步的基本前提,更是全面落实城市规划设计的重要保障。简言之,城市规划管理是为了城市发展的需要,促使我们能够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合理规划城市建设中的各项活动和和管理。 对于城市规划管理而言,需要优化资源配置, 充分调整城市空间,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人们的生活环境和质量,不断提高我国经济发展的水平。因此,城市规划

管理在城市建设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城市管理规划内容主要有两种。

1.2.1城市建设选址

城市建设的过程中,不管是选择和确定公共设施建筑,还是大型行政行建筑的选址,都是城市建设、使用土地的基本前提。现代化城市建设需好的导向和操作,必须充分发挥良好项目选址的作用,由于它是城市规划和设计得以保证的关键,对城市总体布局起着积极影响。

1.2.2城市建设用地

用地规划是城市规划管理的核心内容,它直接负责城市的总体规划,严格按照城市规划设计对每块土地的使用和开发范围进行确定,同时提出占地的使用要求,使所有城市建设都以此为基础而进行发展。城市建设的用地管理,必须依托规章制度,经过国家的土地资源管理部门和地方相关部门批准审核后,方可对此土地进行建设,并投入到该城市的管理之中。

二、管理对设计的影响分析

城市规划管理为城市的不断发展提供更加可靠的建设方针,使之更加合理、有效。对于土地管理而言,管理要求是对已有土地进行合理分配,从而使设计者需要按规律办事,满足一定物质元素的同时,还要达到建设目标,即对现有设计提出了更高要求。另外,通过科学的土地管理,还会城市园林设计带来影响,这就要求规划设计之的时候,必须考虑到特定形式的美观和视觉效果,争取能够合理地利用土地,这方面要求城市规划设计重视地理知识。同时,在设施规划管理中,建设管理也非常重要,即设计蓝图的总体与局部布局需要符合未来建筑体的风格和造型,从全局出发,重视整个效果(图1所示)。

(图1:现代城市管理规划图)

具体地分析,管理对设计的影响因素基本上有几点:其一要实现城乡协调规划与统筹发展的相结合管理方针;其二要协调设计规划与环境资源,为了获得足够的使用水源,必须调配局部的水资源,以便支撑现代化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实现新的发展目标和建设项目,同时要完善增长方式,确保增长的质与量;其三要实现规划的重点,从增长对象、增长速率转移到合理有效地控制环境方面,在实现经济利益的同时,需要科学地开发建筑项目和建设规则,有条有理地对各部分建设所需使用地面积进行安排,对资源进行有效的保护、从而制定出行之有效的管制和空间政策,为资源利用提供保障;其四要使城市规划具有大众化政策性质;其五要使规划向全面的技术学科方向发展,应用最新科研成果,从根本上提高城市规划设计的可行性和科学性。一句话,规划管理影响对投资环境,进而影响城市的未来规划设计目标,所以要把握相应的影响因素,拥有科学的前瞻性,最大程度地保证城市规划的设计效果。

三、城市规划设计的遵循原则

在我国,不同时代,不同地区,社会对城市的发展水平和建设要求都不尽相同,所以研究城市规划设计的重点都是随着时展而不断发生变化。比如:城市规划时,需要依据相关强制性内容的规定进行规划;修建规划中,首先要了解各种建设工程的空间关系,查看建筑布局有没有合理;市中心规划时,需要突出城市核心地区能够健康发展,从而确定科学的建筑空间布局和管制措施,整个管理都是以行政管理的角度编制为基础;同时应用地理学、社会经济学、生态学、行为心理学等城市研究的优异成果,不断丰富城市规划理论。

在实施过程中,一定要遵循几项原则,像总体布局原则、经济效益原则、安全合理原则。总体布局原则,这点非常重视整合性,即在整体与局部发展方面需要遵循特定的辩证原则,从全局出发,保证各个部分在空间上都能很好地与整体相互衬托;经济效益原则,这点非常重视经济节约原则,即在利用土地资源时,要求合理使用,科学地确认城市建设的用地指标,形成有效的整体投资结构;合理安全原则,主要以前两者原则为基础,深入设计城市的未来发展路径,要求高度重视特殊地理位置的防灾和抗灾能力。

四、城市规划设计的发展趋势

目前,在城市建设工作人员的努力探索和实践下,城市规划的调整方案已经得到很大改进,其行为也得以修正,从而得出结论:只有实行新的城市规划设计,才能合乎城市发展趋势,像系统工程学、工程控制、电子计算机遥感等一系列的新技术不断涌现,已被逐步推广到现代城市中,而预测评价更有利于提高城市规划设计的质量。因此,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人类必须不断学习,争取具备广泛的知识、丰富的创造力,从而创建科学的城市规划管理。

结束语

总之,作为城市向前发展的重要管理活动,城市规划在一定程度上指导着其他市政项目的管理,本文通过研究城市规划管理对城市规划设计的影响,从而找出当前城市发展的不足之处,为进一步实施新的城市规划管理措施提供重要依据。优化城市规划设计,有利于城市规划管理的实施,才能从整体上实现城市的现代化建设,使之顺应时代和社会变迁。因此,只有科学、效地协调二者的关系,才能使城市建设更加美好,国家才会繁荣富强。

[参考文献]:

[1]植鸿.城市规划管理对城市规划设计的影响[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17).

[2]熊华菲.浅谈城市规划管理对城市规划设计的影响[J].房地产导刊.2013,(2):12.

上一篇:心理培训的心得体会范文 下一篇:加强税收风险管理范文